简述汽车安全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汽车安全装置
引言:从汽车安全技术的角度介绍了汽车安全玻璃、安全带、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车门碰撞栋梁、吸能变形区及其它安全装置。
汽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但因其造成的交通事故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很多汽车专家在研究汽车高速运转状态技术的同时,始终坚持在安全、环保、节能的原则上发展与提高。
安全性是汽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性能,对驾乘员的安全保护是汽车技术发展所追求的永恒主题。
实际上,汽车车身由早期简陋的开篷式演变成今天流畅、优美的金属封闭式,也是从结构上实现对驾乘人员的安全保护。
汽车安全装置分为主动安全装置和被动安全装置。
主动安全装置是指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有效配备。
如车轮的防抱死制动、防打滑控制、电控测距仪、防追尾碰撞报警装、自动制动系统、风窗玻璃显示器、夜视装置以及激光雷达监控装置等;被动安全装置则是指事故发生时为保护驾驶员及乘员安全的装备系统。
如安全带自动拉紧装置、防撞安全气囊、车门内置防撞栋梁、车身撞击能量局部吸收等。
一、汽车安全玻璃
这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安全保护装置。
传统的玻璃在发生事
故破碎后极易伤害人体,经改进的夹层和钢化安全玻璃则可大大减小对人体的伤害。
夹层玻璃是在两层或三层普通玻璃间夹一层透明、可粘接的抗破碎塑料,当受到冲撞时,内、外层玻璃的有限破碎既不影响视线也不会散落碎片;钢化玻璃一旦受冲撞便粉碎成蜂窝状小颗粒,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风窗玻璃上涂覆一层透明的反射膜,在反射膜上显示从投影过来的图像(行驶数据显示),运用这种技术可发展成为更为先进的汽车导航系统或利用全息技术将图像和文字直接显示在风窗玻璃上,可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带
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目前已在汽车上普及装备并使用。
安全带分为二点式、肩带式、三点式、四点式与自动半自动式等多种型式。
目前三点式安全带使用最广泛,它由腰带式安全带和肩带式安全带组合而成,是大多数车辆的标准装备。
四点式安全带一般用于赛车,而半自动及自动安全带则装备在高级豪华轿车上。
《座椅安全带的安装》标准规定轿车上所有面向前方的座椅都必须配备安全带,1984年修订为《乘员碰撞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在1993年制订并下发了机动车正副驾驶座椅配备安全带的通知,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123号令等都明确了驾乘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带。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人们安全意
识淡薄,法规尚有不健全之处,致使这一规定在许多地方执行还不够。
安全带由织布、卷扣、长度调节器、滑移导向件、卷收器以及安装配件组成。
据调查,装有三点式安全带并能正确使用,即使发生碰撞(车速低于90kmn),乘员也不会死亡。
相反,如果不使用安全带,即使发生车速为20kmn的撞击也可能导致人员死亡,其保护可见一斑。
三、安全气囊
据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局)的调查结果指出,有45%的车祸发生在正面碰撞,即头部冲撞。
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这类伤害,汽车安全气囊便应运而生。
如今,在欧、美、日等众多国家的小轿车、中、高档轿车或及其它车型上,安全气囊已列为标准安全装备。
安全气囊与安全带联动的汽车安全系统可将死亡率减少一半,这种组合系统称为srs。
安全气囊由置于转向盘(或其它部位)内的气囊袋、充气器、点火器、点火介质、火药粉、气体发生剂及传感器等组成。
当汽车受到大于20—30kmn的速度撞击时,传感器便启动点火器点燃点火介质、火焰引燃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在0.03s 内充入气袋,膨胀的气袋便自动弹出,起到缓冲及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随即气体又迅速从气袋排出,从而保护乘员的安全,整个过程在0.05s完成。
驾驶座安全气囊折叠在转向盘内,在转向盘板上通常有“srs”
的英文标示。
气囊充气时呈扁圆球状,容积一般为60—90l;副驾驶员座的安全气囊则置于仪表板的手套箱内,容积可达150-250l,呈立方体形;膝部保护气袋一般只有30-60l。
气袋用高弹力尼龙制成,为防止漏气,通常用氯丁橡胶做涂层。
目前,驾驶座及副驾驶座气囊已在小轿车上普遍装备。
先进的前保险杠防撞气囊也在研究和使用中。
必须强调的是,安全气囊必须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这是一种主动安全装置。
它最早在飞机上使用,后被引入汽车。
其主要功能是将紧急制动在瞬间变为无数次连续间隙制动的效果,从而避免车轮抱死而导致方向失控并缩短车辆制动距离。
abs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由于机械式abs成本低而成为一种通用的安全装置,在湿滑路面和雪地上,abs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目前,在中高级轿车上已列入标准装备。
五、车门防撞栋梁
车门内置防撞栋梁也普遍采用的安全保护装置。
现代轿车及商用车辆都在车门内装有用圆管、钢板冲压或铸件制成的栋梁。
在车辆遭到横向冲撞时,它构成对乘员的第一道保护防线。
六、吸能变形区
车身的前后应力集中区(皱折、钻孔等)。
在发生碰撞时这一区域首先变形,吸收、缓和、分解冲击能量,减小撞击力,并按预先
设计的方向传递撞击力的流向。
例如:在发动机支架(副车架)上设计应力集中区,当车辆受前方撞击时,发动机可翻滚下潜吸收并分解撞击能量,可避免发动机侵入驾驶舱。
防止撞击车轮侵入车厢前桥装置,可在碰撞发生时保护前排人员下肢免受伤害。
在发动机舱盖中设计应力集中区,当受到前方撞击后,发动机舱盖中部向上拱起,而不会平直向后插入驾驶舱。
吸能变形区作为一种被动安全技术装置,在车身设计上已为许多厂家所采用。
再例如:新型s型奔驰车以55kmn的车速碰撞时,撞击区只有40%。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装置也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自动化成度及可靠性愈来愈高。
如英国ap公司研制的激光雷达控制系统,可自动控制与前车的距离。
俗称黑匣子的安全行车智能监测器,运用传感器及微处理器监控汽车行驶的速度、方向、制动、照明、信号等并用数据、语言及图像显示提醒驾驶员,万一发生事故,还可从记录的数据中分析事故原因。
汽车防追尾碰撞报警装置可根据车速、车距提醒驾驶员,一旦报警便可在0.44s内采取自动制动措施。
另外,除利用激光雷达技术,通过检测系统对车辆四周进行监测外还对驾驶员的困乏程度进行检测并伺机释放提神气体以避免事故发生。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汽车安全技术的高速发展。
如利
用电脑模拟碰撞试验已成为各大汽车商新车开发的必由之路。
可以肯定,现有的各种安全技术及装置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使未来的汽车更安全。
参考文献
[1]汽车杂志
[2]驾驶员必读
[3]汽车文献
[4]江苏省指导汽车驾驶员教材
[5]汽车工程手册
[6]张美田.汽车运用[m].人民交通出版社.
[7]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
[8]公安部213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