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软件TDV
TDV RM2006在大跨径斜拉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T D V有 限元仿真 分析思路清晰 , 它将程序 划分为 几何前处 理 R M作为后处理器 , 能够施加任 意形式的荷载 , 并 能够做 多种 G P和后处理 R M两个模块 J 。 静、 动力分析 。常 用 动力 分 析 : 特征值、 反应谱、 功率谱、 时 程 分
赋予变量 公式或表格 、 定义边界条件都在此完成 。 a . 节段 的偏移 功能 : 基 于轴 线 的偏 移 , 可 以方便 实 现节 点 位
1 3 1 0 m ) ; 中国的四渡河特大桥 ( 主跨 9 0 0 m) ( 见图 1 ) , 最 著名 的
当属意大利 的墨西拿 跨海 大 桥 ( 主跨 3 3 0 0 m) 。时至今 日, r D V R M2 0 0 6已经 成为全世界最顶尖 的三 大计 算程序之一 了。
T D V R M 2 0 0 6在 大 跨 径 斜 拉 桥 结 构 分 析 中 的 应 用
孙 立松 衡 珍 琦
( 1 . 山西省诚达公路勘察设计有 限公 司,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2 .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陕西 西安 索面半漂浮体 系斜拉桥为例 , 采用程序提供 的 A d d c o n功能 , 基 于影响矩 阵原理 , 对 该桥 的张拉 索 力和成桥 状
0 引言
伴随着我 国高等 级高速公路建设 的快速 发展 , 建设 大跨径 斜 拉桥的技术水平 和 已建成 大跨径 斜拉 桥 的数量 都 已经 处于世 界
前列 , 近年来修建 的大 跨 径斜 拉 桥 主要 有 : 荆 岳 长江 大 桥 ( 主跨
8 1 6 m) 、 鄂东长江大桥( 主跨 9 2 6 m) 、 昂船洲大桥 ( 主跨 1 0 1 8 m) 、 苏通大桥 ( 主跨 1 0 8 8 m) 等 。这些桥梁 的建设 都在刷新着桥 梁跨
奥地利零售商采用BMC软件大幅缩减IT成本
传 统方 案 不 仅 费 时 , 且难 度 大 , 而
因 为 它 需 要 进 行 全 套 的 CP 及 相 U 应软 件 的升 级 . 这成 本 非常 高 。 而
地 区 ( ME ) 主 机 服 务 管 理 销 E A 的
售 和 服 务 副 总 裁 Nik c Glv r说 : oe “使 用 BMC 针 对 DB2 开 发 的
B C 方 案 的 帮 助 下 , 卡 奥 增 加 了 M 3 % 的 运 容 能 力 , 且 , 司 需 支 付 O 并 公
给 IM 的 服 务 费 也 减 少 了 5 。 B % Hemu W of评 价 说 UN 方 案 前 , 卡 奥 的 DB PT E 2应 用 经 常 不 能 满 足 公 司 的 业 务 性 能
令 .单 击 回 车 键 后 , s Via系 统 开 始 t 对 W isc 设 置 进 行 自 动 恢 复 操 no k 作 . 到 恢 复 操 作 完 毕 后 , Vi a 等 将 s t 工 作 站 系 统 重新 启 动 一 下 , 进 行 再 测 试 上 阚 刖 。 时 无 法 上 网 的 网 络 这 故 障 现 象 便 可 消 失 了 。这 说 明 上 面 的 网 络 故 障 是 由 Via 系 统 中 的 隐 s t 性 错 误 引 起 的 ,目 后 遇 到 类 似 故 障 现 象 时 ,可 以 尝 试 使 用 nt 命 令 es h 将 Vi a系 统 的 隐 性 错 误 排 除 掉 。 s t
网 络
计 算 机 与 网 络 创 新 生 活
首 先 以 系 统 管 理 员 身 份 登 录
进 本 地 工 作 站 系 统 。 次 单 击 该 系 依
TDS V6.3安装过程(个人实测安装,仅用作学习交流)
IBM TDS V6.3安装过程(个人实测安装,仅用作学习交流)一、安装准备VMWare虚拟环境安装1.准备Windows Server 2003 R2 Datacenter X64 Edition Service Pack 2系统2.资源配置:内存4G,硬盘:40G,CPU:2.0GHz(2颗)3.主机名:lss01; IP地址:172.1.1.109;255.255.0.0;172.1.1.11;DNS:172.1.1.11;添加DNS后缀:;工作组:workgroup;域控制器:;本机未加入域。
配置完成,重启虚拟机。
跳过portal安装,安装DB2。
二、安装1.安装解压缩软件2.安装DB2 V9.7(1)DB2 企业服务器版本9.7(安装新产品)(2)准备安装(下一步)(3)使用DB2 Enterprise Server Edition V9.7 5765-F41(下一步)(4)接受许可条款(下一步)(5)典型安装(下一步)(6)选择“在此计算机上安装DB2 Enterprise Server Edition并将设置保存在相应文件中”,响应文件名: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My Documents\PROD_ESE.rsp(下一步)(7)选择安装文件夹,安装目录:D:\Program Files\IBM\SQLLIB\(下一步)(8)为“DB2管理服务器”设置用户信息。
用户信息(域:无-使用本地账户;用户名:db2admin;密码:********),勾选”对其余DB2服务使用同一个账户“(下一步)(9)配置DB2实例。
DB2实例:DB2 默认配置(10)准备DB2工具目录勾选默认下一步(11)设置DB2服务器以发送通知取消勾选下一步(12)启用操作系统安全性勾选默认下一步(13)核对安装配置信息并创建响应文件完成(14)开始安装过程(15)完成(16)启动DB2(17)创建DB2数据库打开DB2命令编辑器,输入创建数据库的命令后点执行:Create database timdb alias timdb using codeset UTF-8 territory US;(18)打开DB2控制中心,在建立的TIMDB数据库上右键点击,选择”权限“选项,打开TIMDB数据库权限面板,添加用户,将DB2ADMIN用户添加到TIMDB数据库的用户中,点击”全部授予“,授予DB2ADMIN用户在TIMDB数据库的操作及管理权限。
deltavopcserver手册
deltavopcserver手册(实用版)目录1.deltavopcserver 简介2.deltavopcserver 的功能3.deltavopcserver 的安装与配置4.deltavopcserver 的使用方法5.deltavopcserver 的优点与不足正文【deltavopcserver 简介】deltavopcserver 是一款开源的虚拟机监控软件,主要用于监控和管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服务器。
该软件功能强大,易于使用,可以帮助用户有效管理虚拟机,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
【deltavopcserver 的功能】deltavopcserver 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实时监控:可以实时监控虚拟机的运行状态,包括 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
2.资源管理:可以对虚拟机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分配和回收 CPU、内存等资源。
3.虚拟机控制:可以对虚拟机进行控制,包括启动、停止、重启等操作。
4.远程管理:支持远程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管理虚拟机。
【deltavopcserver 的安装与配置】deltavopcserver 的安装与配置过程较为简单,具体步骤如下:1.下载并安装 deltavopcserver 软件。
2.启动 deltavopcserver 服务。
3.配置 deltavopcserver,包括设置管理员密码、配置虚拟机等。
4.启动虚拟机,并确保虚拟机能够正常运行。
【deltavopcserver 的使用方法】deltavopcserver 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登录 deltavopcserver:在浏览器中输入 deltavopcserver 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然后输入管理员密码进行登录。
2.监控虚拟机:在 deltavopcserver 的主界面中,用户可以查看虚拟机的实时状态,包括 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
3.管理虚拟机:用户可以通过 deltavopcserver 对虚拟机进行管理,包括分配和回收 CPU、内存等资源,以及对虚拟机进行控制,包括启动、停止、重启等操作。
12、用TDV软件进行预应力与组合桥梁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12、⽤TDV软件进⾏预应⼒与组合桥梁的计算机辅助分析Computer Aided Desig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and Composite Bridges usingNovel TDV SoftwareJohann Stampler, Senior Consulting Engineer,TDV GmbH, Graz, AustriaTel.: +43/316/8215310 Fax: +43/316/82153112 e-mail: office@tdv.at Heinz Bokan,Manager ProjectCentre,TDV GmbH, Graz,AustriaTel.: +43/316/8215310Fax: +43/316/82153112e-mail: office@tdv.atDorian Janjic,Managing DirectorTDV GmbH,Graz, AustriaTel.: +43/316/8215310Fax: +43/316/82153112e-mail: office@tdv.atMarko Heiden,Project EngineerTDV GmbH,Graz, AustriaTel.: +43/316/8215310Fax: +43/316/82153112e-mail: office@tdv.atJohann Stampler, born 1951, civil engineering degree from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Graz. Over 3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DP solutions for complex problems in civi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inz Bokan, born1947, civil engineeringdegree from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ivilEngineering, Graz.Over30 years of experiencein structural analysis in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Dorian Janjic, born1960, civil engineeringdegree from the Facultyof Civil Engineering,Sarajevo. 15 years ofexperience in technicalresearch, software de-velopment.Marko Heiden, born1973, civil engineeringdegree from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Grazin 2000. Currently work-ing as a project engi-neer with TDV-Austria.Involved in many inter-national high-speedrailway projects duringthe last few years.SYNOPSISThis contribution add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modern software tools for the design of bridge structures and the stability and serviceability checking process.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modern bridge structures and the continuously rising demands for quality and safety, traditional proceeding with splitting the different tasks of the design and erection phase of bridges into small portions performed by different design teams, is not suitable anymore.Supporting the design and proof checking process by using highly sophisticated software systems is in fact the only way to avoid the pinchers of rising computational requirements and lessening human resources. These integrated software tools per-form design and checking task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o the last detailed design check.By means of the TDV bridge analysis package RM2006 it is shown, how such soft-ware tools can considerably enhance and ease the design work for complex bridge structures by supporting design tasks, complex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tasks and detailed proof checking tasks in closed sequence.1. INTRODUCTION1.1 The bridge design processThe bridge design process in the narrower sense usually starts when basic boundary conditions have already been fixed. I.e. the conceptual formulation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perational capacity (e.g. width of the carriage-way, maximum in-cline) and of the terrain to be bridged (alignment within the total road or railway pro-ject, total length, etc) has already been established.1.2 Basic decisionsBased on the conceptual formulation, the load bearing system has to be evaluated in more detail, fixing basic parameters such as the material to be used (steel or con-crete), the number of spans and piers, the fundamental shape of the super-structure (often given by existent falsework), and – last but not least – by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span by span, free cantilevering etc) often determin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appropriat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Sometimes, these anticipated constraints are evaluated by comparing different preliminary drafts. These comparisons are often based on architectonic requests, but major bridges also require extensive feasibility studies for finding an optimal solution comprising aesthetics and economics.1.3 Actual design processThe actual design process starts at this point, and it contain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works for getting sufficiently accurate bidding documents and contract specifications. In the next step, the detailed design work for optimising structural details and for of-ficially and in detail proof checking the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is per-formed. Finally – in the erection process – concomitant erection control analyses for calibrating the design assumptions are done if required.Performing all these tasks on the same mathematical model considerably facilitates the total design process, provided the design tool, like RM2006 [1], consistently al-lows solving all related problems, and permits starting with a rough model and con-tinuously refining it as required in the design process.2. MATHEMATICAL MODEL2.1 General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structure consists of ?General Properties? describing physical parameters like the material behaviour, of the ?Geometric Model?, describ-ing the alignment of the structure in space as well as the cross-section geometry, and the ?Time Model?, describing the construction sequence and the structural behav-iour during life-time.In RM2006, the geometric model is created with the interactive graphic geometric preprocessor GP, whereas the time domain (definition of schedule data) is handled in the GUI of the analysis package RM. GP creates the model in terms of general enti-ties and allows generating either simple models based on beam theory or complex models with 2 or 3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s [2].2.2 Creating the Geometric ModelThe geometric pre-processor GP allows for easily defining the structural model of any bridge structure. Complicated geometric conditions can easily be considered by de-fining “axes” in plan and elevation view, with using all geometric elements (straight, circular, parabolic, spiral, etc) commonly known in road construction. The first step is therefore to define the appropriate superstructure axis as a section of the road or rail project. The superstructure itself is later related to this axis.Figure 1: Interactive graphic construction of cross-sectionsThe second step is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levant cross-sections. Extensive graphic input facilities allow for efficiently constructing any type of bridge cross-section on the screen. A range of similar cross-sections can be easily created by appropriately us-ing “variables” for the decisive geometric parameters. These variables are functions of the “station”, i.e. the position on the previously defined bridge axis. Therefore, once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ions and the variable parameters have been specified, the correct cross-sections will be automatically allocated.The third step – allocating the cross-sections to the axis – creates so-called “seg-ments”. These segments relate the physical model to the structural model (elements, nodes) and contain the subdivision information and the relevant cross-section data for the subdivision points. Node coordinates, node numbers and element numbers of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are automatically created from these data, but the user can govern the numbering scheme by defining start numbers and appropriate increments.2.2 Construction ScheduleOnce the geometric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model data are passed to the central analysis unit. The GUI of this program allows for defining the schedule data with any required fineness. This includes the definition of all impacts (loadings) oc-curring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ime. Different schedule variants can be de-fined, from assuming one total loading case acting on the final structure for perform-ing a rough preliminary analysis, up to a very detailed approach, considering all dif-ferent intermediate states occurring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s.The time domain is considered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by establishing a global time axis mirroring the time from the construction start during erection time and operation time to infinity. The different structural parts are activated and the loading is applied at the respective points in time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n site. The time dependent effects occurring in the intervals (creep and shrinkage) are fully considered on the correct structural system.However, the “Schedule” is not only a refl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n site, but a global framework [3] defining the scheduled behaviour of the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required investigations, optimisations and proof checks for any intermediate state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for the final stage after completion and at infinity. Variations of the schedule – e.g. in order to find the most economic proceeding or to adapt it to unforeseen events like time delays – can be easily performed by modifying or adding “schedule actions” at the appropriate point in time.3. PRELIMINARY DESIGNThe preliminary design works aim at getting sufficiently accurate bidding documents and contract specifications with a minimum effort. Therefore, these works are often done separately by using a simple program giving very fast approximate results. However, there is a big disadvantage, that any data prepared for this preliminary analysis cannot easily be used later for the detailed design analyses.Using a consistent tool in any case increases the initial effort, because basic parame-ters allowing for a later sophisticated analysis have to be considered at the very first beginning. But in general, this slightly higher initial effort is fully compensated by the advantages gained in the detailed design phase. Additionally, the quality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is higher, because – with respect to saving time in the final design – a better mathematical model is already used in this phase. However, in order to capitalise on these advantages, the software package must al-low for very efficiently refin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f required. This applies to the geometric model, for instance for later consideration of concrete haunches in the cross-section. But it mainly concerns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where allowable simplifications in the preliminary design are evident. Last but not least it also applies to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global options, like considering or not considering pre-camber.4. DETAILED DESIGNThe main task of the detailed design works is optimising structural details, dimension-ing structural parameters like the required reinforcement, and in detail proof-checking the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all structural parts –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later in the operating stage. Therefore it is clear, that the used program must be able to perform all analysis tasks, which may arise in working on bridges of any type.The RM program not only allows full non-linear mechanical analyses for all types of bridge structures (static and dynamic), but also contains special design check mod-ules for proof-checking stability and servicea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most national design codes worldwide. These checking functions include sophisticated checks for pre-stressed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fibre stress check, ultimate load check, shear capacity check, robustness check etc) as well as stability and failure checks for struc-tures being at buckling risk.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functions are included in these checking modules; they de-termine the required additional reinforcement if needed. This applies to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bending, robustness) as well as to the shear reinforcement due to shear force and/or torsion.With respect to accurately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al behaviour in the time domain, it is worth while mentioning, that the program uses a consistent approach for properly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creep and shrinkage effects as well as steel relaxation. The respective constitutive relations as postulated by many design codes or institutes like CEB-FIP are provided in the standard database of the program.Accurately considering traffic loading requires sophisticated superposition and load case exclusion functions as provided in RM. The evaluation of the traffic loading is based on “Lanes”, specified in the geometric model, and fictitious “Load trains” mov-ing along the lanes. Influence lines are calculated for the different lanes, and for every relevant result value the load train is placed in the critical position.Figure 2: Influence lines and relevant traffic loading in accordance with Indian code Evaluating the respective result values with the concurrent force components and superimposing the results of the different lanes gives the envelope of the worst stressing state.5. DYNAMIC BEHAVIOURIn the detailed design process, static analyses are often not sufficient for assuring safety, service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There are 3 areas of interest, where dynamic analyses are required: the earthquake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if the bridge is located in a seismically active area), the effects of dynamic traffic load-ing (e.g. for high speed railway projects), and wind-induced vibrations (for cable stayed and suspended long-span bridges).5.1. Earthquake AnalysisPerforming dynamic earthquake analyses by evaluating response spectra has meanwhile become state-of-the-art for structures built in seismically sensitive areas. Working with static dummy loads is only allowed for minor buildings. Superimposing the relevant natural modes of the structure after factorising them with the appropriate participation factors gives the maximum amplitudes of the stressing state.5.2. Rolling Stock AnalysisA time history approach is requir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dynamic impact of vehicles passing a bridge [4].Figure 3: Vertical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y at mid-span due to a passing train In order to consistently analysing the behaviour, moving masses and time dependent loading must be considered. The demand for these analyses arose due to the high-speed railway systems currently being established in many countries. RM contains a very efficient module for performing such complex rolling stock analyses.5.3. Dynamic Wind AnalysisThe wind related functions of RM match nearly all needs for the design of long-span bridges. Arbitrary complicated wind profiles with varying wind speed and turbulence intensity are easily defined. Together with the cross-section related shape factor dia-grams defining the dependency of the drag- lift- and moment coefficients on the at-tack angle of the wind impact, these wind profiles allow a comprehensive wind buffet-ing analysi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arying along-wind and lateral forces of gusty wind events.Figure 4: Wind forces acting on the bridge section The structural wind buffeting calculation is performed in the modal space an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t includes aerodynamic damping and stiffness effects due tostructural movement caused by the wind flow. All computations are based on the tangential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at a given point in time – the structure under permanent loading and mean wind – allowing for including all prior non-linear effects.6. OPTIMISATIONOptimisation procedures (e.g. for evaluating the required stay cable stressing se-qu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a given maximum stress state in the superstructure or for optimisation of tensioning of temporary stays etc) are another great help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e algorithm implemented in RM models in detail every construction stage. The tensioning of each single cable is considered at first as a unit load cas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urrent structural system and then influencing all previously applied unit load cases.All other loadings (e.g.: self weight of the new segment, moving the traveller etc.) re-lated to the individual erection procedure are also calculated step by step. All dis-placements and internal forces are accumulated and divided into one …constant“ (self weight etc.) and several …variable“ components. Each …variable“component is related to one tensioning unit loading case and optimised in additional constraint module. Further details are given in [5].7. PRE-CAMBER, ERECTION CONTROLAnother outstanding functionality of RM is the erection control facility. TDV’s erection control module allows not only predicting and monitoring the bridge erection process but also solves forward and backward problems in the bridge design process. RM is able to run structural analyses in different calculation modes controlled by the user.In the design practise, the engineer chooses the target geometry and a force/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service state. In the erection control mode with automatic kink cor-rection, RM fits the structure into the target position and constrains the chosen force/stress distribution by calculating segment fabrication shapes, stress free lengths of the cables, section shop-forms and a pre-camber line for each stage. The program gives information if force action on site is necessary by assembling the new segments. This allows determining any necessary equipment and possible construc-tion problem already in the early design stage.This analysis results in design values of fabrication shapes and stress-free cable lengths. These values form the basis for establishing the formwork on site or for pro-ducing the individual pre-cast segments. However, despite accurate fabrication, de-viations from the target shape may arise in the erection process. RM is now capable to determine the required corrections in the erection control mode.Any deviation from the predicted pre-camber line is input as a loading, and the program supports the engineer to fix the future changes in the erection steps by using the inbuilt optimi-sation tool.8. SUMMARYThe use of specialized software tools considerably enhances the bridge design pro-ject due to allowing for using one basic geometric model for all required design tasks. Specialised programs like RM2006 contain a consistent framework allowing for start-ing with a rough model for preliminary design and continuously refining 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needs in the design process.Recent developments even allow for proceeding beyond the traditional design phase, to erection control and erection monitoring tasks. Based on the model used for the design, any deviations in the erection phase can be controlled and eventually neces-sary adaptations of the erection schedule or method can be easily designed. REFERENCES[1] TDV GmbH., 2006. RM2006 – Technical Description, Graz, Austria[2] Pircher, H., Janjic D., 2001. FEMBRIDGE – Technical Project Description, Internalreport, TDV-Austria[3] Pircher M., Janjic D., Pircher H., 2002. Towards a Holistic Approach to Bridge De-sign”, Proceedings: IABSE-Symposium 2002, Melbourne.[4] Zienkiewicz, O. C., Taylor, R. L., 2001.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ifth Edition,McGraw-Hill Book Company, London[5] Bokan H., Janjic D., Heiden M., 2006. “Optimisation of the Tensioning Schedulefor Cable-Stayed Bridges using Dynamic Software”, Proceedings: IABSE-Symposium, Budapest, to be printed。
VTDD(Visual TDD)
VTDD (可视化测试驱动开发)技术白皮书广州凯乐软件技术公司2010年6月内容介绍如果您的项目面临这些问题:开发费用和进度失控、可靠性差、难以维护;如果您期望改进开发过程,改变被动现状,但一直很忙顾不上,请考虑使用VTDD。
TDD(Test-Driven Development,测试驱动开发),具有明确需求、明确设计、测试即文档、代码质量可控、提高开发效率等优点,但也具有资源利用不充分、自动化程度低、干扰编程思维等缺点。
VTDD(Visual TDD),可视化的TDD,是TDD的改进和升级。
VTDD继承了TDD的优点,克服了TDD的缺点。
VTDD的改进可归纳为“三化”:可视化、自动化、现实化。
可视化:开发过程中,程序行为可视。
自动化:由工具自动完成隔离补齐、测试代码生成、数据表格化、底层模拟、覆盖统计、协助找出遗漏数据等工作。
现实化:VTDD分为三级,其中,第一级(VTDD1)基于现有流程、可在项目周期的任意时段引入,且不影响进度。
企业项目普遍周期紧张,顾不上流程改进,想等“有空”时再说。
然而代码质量不可控,正是开发周期不可控的主因,当前项目延期,又会造成下一个项目更紧张,总是“没空”。
TDD的一个重要优势是易于引入,不影响当前项目的编码进度,并大幅缩短使产品稳定下来的时间,减少总的周期,缓解总是很紧张的局面,特别适合于总是“没空”的企业。
本白皮书介绍VTDD基本概念和特性,并演示VTDD过程,提出相关工具要求,指出VTDD实施策略,最后介绍实施VTDD的几点建议。
VTDD概述TDD(Test-Driven Development,测试驱动开发),是一种具有突出优点的软件开发、设计和测试方法。
TDD的基本思路是测试先行,通过测试来推动开发的进行。
TDD的重要目的不仅在于通过测试使产出的代码质量可控,还在于在开发过程中帮助程序员去除模棱两可的需求。
TDD具有明确需求、明确设计、测试即文档、代码质量可控、提高开发效率等优点,但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缺点:自动化程度低:编写测试代码的时间,大致相当于开发产品代码的时间。
有限元分析及其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马润平)
2011-3-30
19
1、直接刚度法
— 桥梁用软件计算核心都是直接刚度法——矩阵位移法 以位移为未知数,求解位移。
— 静力基本方程:{F}=[K]{δ}
{F}: 节点荷载,必须作用于节点。
[K]:总体刚度矩阵,由单元刚度矩阵转置到总体坐标 系下,并组集而成。 {δ}:待求的节点位移。
2011-3-30
2011-3-30
4
— 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因为实际问题被较 简单的问题所代替。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 确解,而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 杂形状,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注意: 1)错误与误差的把握。 2)当得到有限元的解 答,须用怀疑的眼光 去挑剔去接受。
2011-3-30
2011-3-30
14
— 这些软件诞生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也就是世界上第 一台计算诞生后的20年左右。
— 这几个软件都是美国开发研制的。 — 都有一定重大的发展背景,如航天、军工等。 — 起源于高校和实验室。 — 后期都以公司方式运作,大多经历了收购、合并、重
组。
软件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如软件、硬件的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差距很大。
— NASTRAN:MSC. Nastran软件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认证,成为领取飞行器适航证指定的唯一验证软 件。
2011-3-30
12
— Adina: 在计算理论和求解问题的广泛性方面处于全球领 先的地位,尤其针对结构非线性、流/固耦合等复杂问题的 求解具有强大优势。近20年的商业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 工业领域的工程仿真计算,包括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石 油化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国防军工、船舶、 以及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 ADINA的最早版本出现于1975,在K. J. Bathe博士的带领下, 由其研究小组共同开发。
艾默生简介
DeltaV 由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于1996年推出的用于过程控制的软件。
DeltaV 系统提供强大易用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控制软件。
DeltaV 采用标准Windows特征来提供熟悉的用户界面。
最新版本为DeltaV10.4,在各种DCS中市场占有率第一,且其系统在国际上非常流行,与全球知名石油化工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
DeltaV 包括以下应用:1先进控制Advanced control:InSight监察识别;Neural神经网络;redict预测控制;redictPro专家预测控制;SimulatePro仿真专家;Tune with Insight应用识别整定;2 工程应用;3设置与安装;4操作员应用;5批量应用;6DeltaV自学引导;DeltaV系统不但拥有BPCS而且拥有集成的SIS。
DeltaV系统只在v4和v8中出现过汉化版,但汉化的内容也只限于帮助手册Books Online和操作界面Operator Interface,其它的应用程序以及产品手册(Product Data Sheet)和帮助说明,白皮书等都是英文的。
有些用语也非常难以翻译,找不到中文恰当的说法,例如Decommission a controller,各位如有读过DeltaV的中文手册,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不在少数。
在此建议各位最好还是使用英文版,好在自控专业文章对英文的要求并不高,这样也可以提高各位的英文阅读水平。
如果有机会合Emerson的工程师交流,使用英文(至少使用英文术语)也可以减少对DeltaV系统理解的歧义。
至于DeltaV系统的功能,Web发布确实很差,这是因为该功能的用户较少,所以功能上几乎没有改进。
不过自2002年DeltaV v7.2后DeltaV迁移到了WinXP和Win Server 2003平台上,利用Windows的Terminal Serveice所形成的DeltaV Remote Client功能更为强大且使用方便,Web发布已没有太多的意义。
DELTAV详细组态过程
DELTAV详细组态过程首先,DELTAV组态的第一步是确定系统需求。
这包括确定需要监测和控制的参数、设备配置和通讯需求等。
为了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工程师需要与客户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沟通,并对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了解。
在确定了系统需求后,工程师会开始设计控制系统架构。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如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等),以及设计适当的软件结构。
工程师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和系统复杂性来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和算法。
接下来,工程师会进行硬件安装和布线。
这包括安装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和仪表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电气连接和调试。
在这个过程中,工程师需要确保所有硬件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连接。
一旦硬件安装完毕,工程师会开始进行软件编程。
DELTAV使用一种名为“Function Block Diagram(FBD)”的图形化编程语言。
工程师可以使用FBD来创建控制逻辑和算法,以实现监测和控制系统的功能。
每个功能块代表一个特定的任务或逻辑操作,如输入、输出、数学运算、逻辑运算等。
工程师需要根据系统需求和控制策略来设计和编程功能块。
在编程完成后,工程师会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
首先,工程师会验证硬件设备的正确性,确保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都正常工作。
随后,工程师将测试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保控制逻辑和算法能够正确地响应和控制系统的参数。
最后,工程师会进行现场调试和优化。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工程师会继续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满足生产要求。
这可能涉及对控制逻辑和参数进行微调,以及对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进一步优化。
总结起来,DELTAV的详细组态过程包括确定系统需求、设计控制系统架构、硬件安装和布线、软件编程、系统调试和测试,以及现场调试和优化。
这个过程需要工程师在整个过程中对系统需求和客户要求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结构,以实现可靠、高效的过程控制和数据管理。
TDV RM2006功能描述
描述.................................................................... 14 8、 二阶理论和稳定分析...................................................... 15
指定中国区代理:宁波江东阳光软件开发中心
4
0574 87771215
office@
TDV
RM2006 功能描述
z 同时,提供了许多常见的截面类型(如箱梁,圆,T 梁等),任何自定义的截面都 可以添加到截面库中。
z 截面也可以通过 DXF 的格式导入。 z 不只是建立截面的外形,还建立了很多设计需要的信息(应力点,连接点,剪切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定中国区代理:宁波江东阳光软件开发中心
2
0574 87771215
不局限于 z 几何形状 z 边界条件 z 荷载种类 z 荷载组合 z 施工步骤数量
结构模型 z 可以是平面桁架,框架梁,梁格,…. z 可以是任何材料做成的任意形状的桥梁 z 可以是特殊单元组成的结构(索,预应力钢筋,梁,弹簧,…..)
特殊功能设计 z 几种的施工方案的桥梁 z 先张/后张预应力 z 索结构 (P—Delta,索垂度, 三阶理论) z 组合结构桥梁 z 地震 z 风动力学
deltavopcserver手册
deltavopcserver手册摘要:1.引言2.deltavopcserver 的概述3.deltavopcserver 的安装与配置4.deltavopcserver 的使用方法5.deltavopcserver 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6.总结正文:1.引言deltavopcserver 是一款用于实现虚拟串口通信的服务器端软件,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deltavopcserver 的安装、配置、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2.deltavopcserver 的概述deltavopcserver是一款基于TCP/IP协议的虚拟串口服务器,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它能够将多个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服务器端的虚拟串口,实现设备间的通信。
通过使用deltavopcserver,用户可以轻松地实现远程监控、控制和管理设备。
3.deltavopcserver 的安装与配置3.1 安装在Windows 系统上,用户可以通过运行安装程序来安装deltavopcserver。
在Linux 系统上,可以通过各种包管理器进行安装,如yum、apt 等。
3.2 配置安装完成后,用户需要对deltavopcserver 进行配置。
配置主要包括设置虚拟串口参数、网络参数和日志参数等。
具体的配置方法可参考deltavopcserver 的手册或在线文档。
4.deltavopcserver 的使用方法4.1 创建虚拟串口在deltavopcserver 中,用户可以通过创建虚拟串口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
创建虚拟串口的方法如下:(1)在deltavopcserver 中选择“虚拟串口”菜单,然后点击“添加”;(2)设置虚拟串口的名称、串口号、波特率等参数;(3)点击“确定”完成创建。
4.2 连接设备创建虚拟串口后,用户可以通过串口通信协议(如RS-232)连接设备。
具体操作如下:(1)将设备与计算机的串口连接;(2)在deltavopcserver 中选择已创建的虚拟串口,并点击“打开”;(3)在设备上配置相应的串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等,与虚拟串口保持一致。
Deltav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一DelaV系统的应用 1.系统的组成及应用山西铝厂氧化铝精制车间的控制系统现采用Rosemount公司DeltaV控制系统。
系统一般由工作站、控制器、集线器、I/O卡件等组成。
叶滤工段、过滤工段、沉降工段的计算机与车间调度室的计算机通过光缆实现网络连接,各工段生产工艺参数可相互共享并传送到车间调度室。
叶滤主控室配置一台工程师站、一台操作站、一个控制器;过滤和沉降主控室各有两台操作站、两个控制器;车间调度室配置一个应用站。
工程师站存储过程控制系统的全局数据库,配置系统控制策略的开发工具,并具有系统诊断和设备管理(AMS)功能。
操作员站运行人机界面程序,监控过程控制系统的运行、故障报警和历史趋势。
应用工作站运行DeltaV系统的We erver,通过它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远程故障诊断。
工程师站软件一般有DeltaV软件,工程师站软件等。
操作站软件一般有操作站软件,控制软件等。
应用站软件一般有AMS(设备管理软件),We erver等软件。
图1为车间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框图。
系统控制器、网络通信都采用冗余结构,在通信故障时自动切换,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2.系统组态DeltaV系统可通过多种方式组态,如浏览器中交互式的对话框组态、在控制方案组态工作室中用图形化方式组态等。
DeltaV 浏览器是系统组态的主要导航工具。
它用一个视窗来表现整个系统,并允许直接访问到其中的任一项。
通过这种类似于Windows 浏览器的外观,可以定义系统组成(例如区域、节点、模块和报警)、查看整体结构和完成系统布局。
DeltaV浏览器还可提供向数据库中快速增加控制模块的方法。
可以将控制模块从模块库中拖放到某个工厂区域,并定义符合您应用要求的模块参数。
在系统中插入IO卡件、智能现场设备或控制器时,DeltaV浏览器会采用内置的自动识别功能来建立组态,极大地简化了组态定义过程。
控制工作室用来创建模块。
它将每个模块视为单独的实体,允许只对特定模块进行操作而不影响同一控制器中运行的其他模块。
deltav系统概述
DeltaV系统概述1介绍DeltaV系统为您提供精确的控制和预维护功能,并使您在任意地点都能方便地获取信息。
2新的方法完全数字化的结构带来数字化的精确度和数字化的速度。
3精确及安全确保时间的精确和整个系统的安全6模块化的硬件DeltaV控制器允许您从一个较小的规模开始,根据您的要求进行扩展-不同大小的规模或是冗余8 数字化的优势无论您使用的是哪一种协议-FF基金会现场总线、AS-I 总线,Device Net, Profibus DP 或HART通讯协议,DeltaV系统始终能为您带来方便的控制。
10工程使用DeltaV的工程工具,您的系统组态和文档记录将变得非常容易。
12 直观的操作系统安全、灵活、直观,DeltaV系统为您提供一个操作方便的界面.14历史记录内置的历史记录功能使设置和维护工作变得非常简单。
,所有操作、维护和控制的改变都会被自动记录下来,只要轻按电脑键盘就能查看趋势图和有关的历史数据。
16 预I测性维护除了传统的自动化系统维护工具,我们还能提供先进的设备诊断和标定工具方便地进行预测性维护。
18 精确的控制先进的DeltaV控制产品使您有能力根据工厂的自动化要求,方便地制定正确的控制策略,而且成本远远低于过去。
20先进的单元管理预先设计好的先进单元管理意味着无需数据转移。
在连续过程中的批量和复杂序列中添加分级别的单元和阶段逻辑是非常简单的.22 企业优化更高的生产效率、优化的供应流程、更低的直接人工、更少的存货量和发货次数-- DeltaV数字自动化系统帮助您轻松应对商业挑战。
24最佳性能方案为您提供一个由全球艾默生专家作为技术支持的一体化方案。
DeltaV数字自动化系统使用世界上第一个全数字式的自动化系统-DeltaV系统,让您的工厂进入数字化时代,您将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
从数字总线到精确的先进控制、简单的工厂集成和优化,DeltaV系统为您带来了方便的精确控制和预测性维护。
TDV总体介绍
TDV RM2006的特点----方便
建模考虑了平曲线、竖曲线等桥梁专 业问题 非常灵活的截面功能 按梁格理论,进行截面特性的换算 以模板为基础的计算书生成 提供了桥梁行业习惯的图表 提供了二次开发的功能!
TDV RM2006的特点----方便
专做桥梁的有限元程序 由桥梁工程师开发的桥梁专业软件 功能不停增加之中 技术支持:由丰富实际经验的工程师 提供支持 技术支持:二个工作日回复!
实例:组合桥梁
德国的Lockwitztal 高架桥: 与斯图加特的LAP合作。复杂的3D 组合结构,由4 个不同的部分组合形成最终的横 断面。详细的施工过程模拟。同时考虑开裂混凝土桥面板的应力重分布。
实例:拱桥
实例:
“Umgehung Sulz a. N.: Neckarbruecke”桥的详细分析和设计 跨径: 26-26m, 拱高: 16,50m 横断面: 组合断面 (钢 – 混凝土)
TDV 软件的使用:
在建 – 计划于2008年底建成。
苏通大桥由中国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设 计。
TDV 软件用于桥梁设计。
TDV 为计算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 持。
实例:苏通大桥
苏通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其 主跨长度为1088m,超过了香港的昂船洲大 桥。
跨越548m航道的专用航道桥 是钢箱梁连续 刚构桥。 连接北岸的引道长15.1km 有 2 个互通式立
实例:奥地利铁路系统
槽型梁桥:
用 一 个3D 模型 模 拟 局部效应和全局效应 的相互作用。
槽型梁桥:
侧向振动模态
数值模型必须是合适的 以重现操纵效应
最大共振速度的位 置:
在不同阻尼下的 组合梁桥.
调查研究的主要问题: 最大垂直加速度。 沿轨道最大的超高变化。 支撑处最大的端部旋转。 桥面的水平位移。
TDV莱茵:检测认证助推机器人产业“智”造未来
签 署 责 任 承 诺 书 。 今 年 上 半 年 ,河 南 省
质 检 院 电 气 检 验 中心 对 全 省 电线 电缆 产
品进 行 了 专 项 监 督 抽 查 ,企 业 合 格 率 为 9 0 . 5 %,产 品合格 率 为9 2 . 5 %。o : o
9 0 . 5 %, 9 2. 5 %
近 日 ,河 南 省 质 监 局 召 开 电 线 电 缆 生 产 企 业 质 量 提 升 专 项 整 治 暨 电 气火 灾
测 等6 个 区 域 性 中心 实 验 室 。
告
综 合 治 理 约 谈 会 ,对 电线 电缆 质 量 提 升 专 项 整 治 工 作 进 行 再 动 员 、再 部 署 、 再
公 司 提 供 技 术 咨 询 和 检 验 认 证 服 务 。 该 中心 目前 拥 有 电 气 安 全 检 测 、
化 学 品 分 类 鉴 别 与 评 估 、 轻 工 检 测 、 电 池 检 测 、 石 油 检 测 、 珠 宝 检 测 、玩具 检 测 等7 个 国 家 级 重 点 实 验 室 , 以 及 纺 织 检 测 、 电 磁 兼 容 检 测 、电子 及I T产 品 检 测 、 金 属 及 金 属 材 料 检 测 、 化 矿 检 测 、 自行 车 检
3 7 3 万 元
-
叶
近 日 , 国家 质 检 总 局 发 布 的 出 口商
由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指 导 , 中 国 信 息 通 信 研 究 院 、 中 国 通 信 标 准 化 协 会 主 办 ,数 据 中心 联 盟 承 办  ̄ ' . j 2 0 1 7 可 信 云 大 会 在 北 京 举 办 。 会 上 对 第 八 批 可 信 云 服 务 评 估 结 果 进 行 了 通 报 ,共 有 来 自2 4 个 云 服 务 商 的 3 5 个 云 服 务 通 过 服 务 评 估 , 包 括 云 主 机 服 务 、 块 存 储 服 务 、对 象 存 储 服 务 、云 数 据 库 的 服 务 、 本 地 负 载 服 务 、 云 分 发 服 务 、 数 据 中心 间 的 VP N服 务 和 云 备 份 服 务 ,还 有 企 业 级 的 S a a S  ̄ 务 、 云 桌 面 服 务 和 应 用
deltavopcserver手册
deltavopcserver手册摘要:1.deltavopcserver 简介2.deltavopcserver 的功能3.deltavopcserver 的使用方法4.deltavopcserver 的优点与不足5.总结正文:1.deltavopcserver 简介deltavopcserver 是一款高性能的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器软件,适用于企业和个人用户。
它能够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连接,使用户在不同地理位置之间实现远程办公、数据传输和共享资源。
deltavopcserver 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 和Mac OS,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deltavopcserver 的功能deltavopcserver 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安全加密: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远程访问:允许用户在外部网络访问公司内部网络,实现远程办公。
(3)数据传输:支持文件传输、邮件服务、远程桌面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数据交换和协作。
(4)应用程序共享:支持共享本地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
(5)访问控制: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权限管理,设置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
3.deltavopcserver 的使用方法(1)安装与配置:下载并安装deltavopcserver 软件,根据提示进行配置,如设置服务器地址、端口、加密算法等。
(2)客户端连接:在客户端计算机上安装deltavopcserver 客户端软件,输入服务器地址和端口,进行连接。
(3)验证与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成功登录后即可使用deltavopcserver 提供的功能。
4.deltavopcserver 的优点与不足优点:(1)安全性高: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和保密。
(2)稳定性好:deltavopcserver 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可以提供稳定、高效的网络连接。
EVTDVTVTMP流程
1.目的落实新产品开发设计之作业流程管制,确保其设计结果能符合客户及公司对品质之要求。
2.范围凡本移动通讯事业群新产品之开发设计案均属之。
3.名词解释PM:产品经理MRS:Marketing Requirement SpecPDS(Product Development Schedule):新产品开发进度BOM(Bill of Material):材料构成表3.4.1 E-BOM:研发阶段初期之零件表。
不能用于正式生产.3.4.2 M-BOM:研发成熟后,将用于产线生产使用之零件表。
Kick Off Meeting:设计开发案启动会议FTA(Full Type Approval):产品认证ES(Evaluation Specification):提案及市场/客户需求分析、研发计划申请阶段 EV(Evaluation Validation):产品概念发展、设计规划及设计雏型阶段DV(Design Validation):研发样品、工程试作阶段PV(Production Validation):量试阶段MP(Mass Production):量产阶段EVT :PCBA样品、手工样品、CNC样品试作代号(通信基本功能、外观参考用) DVT :新产品设计验证试作代号(正式模具品Soft/Hard Tooling、全功能验证、研发技转确认产线)PVT :产品小量量产验证试作代号(确认制程&良率)4.管理重点:产品概念发展/设计规划阶段(ES):4.1.1 提案客户产品之开发构想,由产品规划人员提出开发案申请。
4.1.2 市场/客户需求分析:(A)市场信息,销售预计(B)成本预估(C)必要时合同审查之结果(D)国际或国家法规4.1.3 可行性分析:视产品需求,可由产品规划人员主导进行市场分析及技术可行性分析(RD),客制化的专案项目的市场可行性分析可由客户承担4.1.4 提出产品规格书及专案计划:PM依据『MRS』与Project Team人员共同研讨各项设计需求,(A) 项目组织结构:(1)每一新产品研发项目需指派 PM 负责整个计划之推动。
DeltaV系统操作使用说明书
DCS操作使用说明书一、登录和启动Deltav操作(一)从系统运行时登录1、在操作员屏幕的顶部点击login 工具栏,Deltav login对话框打开;2、把鼠标指向User name区,点左键输入你的用户名;3、把鼠标指向密码区,点鼠标左键输入你的密码;安全起见,字符将以***来显示。
4、按左键点击OK完成。
(二)断电重启状态下登录1、打开监视器,监视器底部右边小灯变绿说明已打开,如没打开,按一下监视器底部的大按钮;2、打开主机电源启动主机,这个电源按钮通常在复位键的上边并且比复位键要大,不同的画面将在屏幕上出现,只有当屏幕上显示:Press CNTRL/ALT/DELETE to log ON前,不能动任何键;3、在键盘上,同时按下Ctrl和Alt键并保持,然后按下DELETE 键(即三键同时按下)后,同时释放这三个键,画面进到用户名和密码对话框(这将登陆到Windows NT操作系统)4、把鼠标指向用户名区,点一下左键,输入你的用户名,把鼠标移到密码区,点击左键,小心的输入你的密码,安全起见,字符将以星号(***)显示;5、点击“OK”等待“Deltav Logon”对话框(打开);6、移动鼠标到用户名区,点左键,再输入你的用户名,OPERATOR;7、移动鼠标到密码区,点左键,然后输入你的密码,安全起见,字符将以星号显示;8、点击“OK”按钮(左键)“Flexlock”程序打开;9、点击“Operator Interface”启动“Deltav Operate”。
二、退出Deltav操作1、点击操作员屏幕上方的login 工具按钮,Deltav login 对话框打开。
2、点击Deltav对话框中log off 工具按钮。
三、从Delltav 系统中获取帮助所有Deltav Help都是在线的,这意味着这个帮助是一个电子版格式,并且只要点击一下鼠标即可实现,系统提供了三种帮助途径:工具按钮的帮助;在线帮助图书;Delltav操作程序自身帮助概述。
DeltaV功能块概述
模拟量输入 模拟量输出(AO)
从I/O通道上读取一个模拟测量值及其状态。输入值可以是传送器的4 到20mA信号或 者是HART传送器上数字通信的主变量或从变量。 功能块支持模式控制,功能块报 警,信号缩放,信号滤波,信号状态计算,还有仿真。
通过指定的I/O通道为现场设备赋予一个模拟量输出值。该功能块支持模式控制,信 号状态计算和仿真。
使操作员能够输入离线实验室分析结果
页码,2/9(W)
模型预测 控制(MPC)
当自动解释过程交互和可测量扰动时,可以把交互过程控制在可测量的操作限制之 内。
模型预测 专业控制 (MPCPro)
MPC进程 仿真器
当自动解释过程交互和可测量扰动时,能够把大的交互过程(多达20x20) 控制在可测量的操作限制之内。 在MPCPro功能块里的嵌入式优化器可以有 效地提供最大收益或者最低成本消费。
引入一个方程来滤波输入信号并生成一个平稳的输出信号。功能块支持信号状态传 播。
输入选择 (ISEL)
根据多达四个输入值选择一个输出值的数学逻辑输入计算功能块。
超前/滞后(LL) 界限(LIM)
为输入值提供动态补偿。该功能块可以引入一个超前函数,滞后函数,或者二者相结 合。补偿值有个特定的增益,这个值根据功能块的模式设定上/下限。该功能块支持 模式控制和信号状态传播。
描述
提供一种非现场总线资产设备警示的监控方法。连接参数或功能块输出,显示了非现 场总线功能块到诊断(DIAG)功能块的设备健康状态。这些诊断(DIAG)功能块的 警示是由Inspect监控的。 使所有逻辑控制能够执行标准PID控制并且有在设定值变动和外部负载扰动时的高级 响应。
一个接受统计数据的功能块,由此您可以对系统里的性能数值进行查看,绘图,添加 到历史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模型的建立
TDV软件分为GP和RM两个模块,GP模块纯 粹是有限元的建立,与荷载无关。RM模块则 是来定义施工阶段,因为完整的预应力定义还 包括张拉和预应力损失等与力学相关的内容, 所以预应力的建立被放在RM模块中。
• 桥梁模型要考虑其施工过程模拟,所以 桥梁的有限元模型中的单元要在后期方 便的识别,因此TDV用最原始的方式标 识,即单元编号,所以在TDV中单元编 号要有规律,方便后期寻找并使用 。
• 第三步:预应力的张拉定义。预应力张 拉以及预应力损失所需的补充信息在这 一步骤继续完成。之后用户就可以形象 地看到,预应力筋沿长度的力分布情况。
• 所有这些信息定义完毕后,全部可以打 包到一个“张拉标签”里,但是仅仅是 定义,并不真正起作用,而是等到在施 工阶段计算静力作用菜单中,以stress 命令被激活使用起来,形成预应力等效 荷载。
• 为使有限元后处理计算结果显示有序, 在GP模块中,结构不同部位单元注意要 分组,如主梁、塔、墩、索等等,同组
中截面的控制点符号应统一,这样才能 在RM结果显示中得到一个整体的结果。
• 截面定义中含有温度梯度的定义,这部 分数据作为RM计算温度梯度效应的直接 依据。
• 边界条件也是单元,也要定义编号 。
3.施工阶段定义
• RM是“基于施工阶段定义”的程序使用 风格。在程序基础信息定义完毕后,后 续的所有运作都是在施工阶段定义中完 成,包括各种荷载施加、后处理显示、 结构验算等等都在各个施工阶段中完成。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 1.在使用施工阶段的各种操作前,结构 仍然停留在理论定义阶段,而没有存在, 这时就需要借助施工阶段,分批激活或 钝化,作为荷载作用的对象。单元(含 边界条件)激活操作比较简单,只需指 定单元编号,但是还需提供,单元作用 的徐变龄期和收缩龄期ts,以供单元收 缩徐变计算。
2.预应力输入
• 对于预应力结构,GP只是完成了建定义分为三步:
• 第一步:定义预应力的基础信息。即根 数、面积、孔道面积、预应力损失计算 信息等,以及该预应力筋所在的单元。 这个过程中,预应力也进行了编号。
• 第二步:预应力的几何形状定义。以单 元为几何参照系对预应力的几何形状进 行定义。
4.荷载作用定义与施加
• 荷载工况要预先定义,定义完毕后在施 工阶段中已荷载工况名字施加。关于荷 载管理也是在荷载工况定义中体现。荷 载工况组合则需在施工阶段定义中完成。 荷载工况组合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定义 一个组合文件,然后将荷载工况结果根 据组合规则输出到组合文件中。
• 由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使用的是 温度梯度的二次应力,因此还需在荷载
• 2.程序的计算结果不是跟随在施工阶段 中体现,而是跟随在荷载工况,或者荷 载工况组合文件中的。为了弥补需要随 施工阶段累计荷载结果的需要,TDV引 入了荷载管理这个概念来累计荷载效应。 荷载管理即解决了施工阶段累计荷载的 问题,又通过分类使累计荷载的结果多 样化。对于成桥终态内力,其分散在各 个施工阶段的荷载效应都应定义荷载管 理。包括自重、预应力、施工过程产生 的收缩徐变和二期恒载。
工况中消除自内力部分,提取二次内力 荷载,这可用程序的LcInit菜单来完成, 这个操作输出了一个仅有二次内力的荷
载工况结果。同样也要进行包络的荷载 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