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初中美术真题及解析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初中美术课堂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最适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 直接示范绘画技巧B. 强调理论知识背诵C. 组织户外写生实践D. 频繁进行绘画测试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选择。
选项A“直接示范绘画技巧”虽然能让学生看到绘画过程,但缺乏学生自主观察和实践的环节;选项B“强调理论知识背诵”过于偏重理论,忽视了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实践性;选项D“频繁进行绘画测试”则可能增加学生的压力,不利于创造力和观察力的培养。
选项C“组织户外写生实践”能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亲身观察、感受并表现美,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有效方法。
2、关于初中美术课程中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强调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B.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C. 主要目标是掌握绘画基础技巧D.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材料进行设计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描述错误的选项。
选项A“强调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是设计应用领域的核心目标之一;选项B“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该领域的重要教学目标;选项D“鼓励学生运用不同材料进行设计”体现了设计应用领域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而选项C“主要目标是掌握绘画基础技巧”则偏离了设计应用领域的重点,该领域更注重的是创意、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绘画技巧。
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线描”技法,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策略是:A. 直接讲解线描的历史和理论B. 展示并对比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运用C. 让学生大量临摹古代线描作品D. 组织学生观看现代艺术展览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学策略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理解“线描”技法。
选项A“直接讲解线描的历史和理论”虽然能提供知识背景,但可能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直观理解;选项C“让学生大量临摹古代线描作品”虽然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但缺乏对比和反思的过程,不利于深入理解;选项D“组织学生观看现代艺术展览”与线描技法的直接学习关联不大。
初级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美术教学中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A. 观察与认识B. 设计与制作C. 想象与创造D. 实践与体验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理解。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通过造型活动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它涉及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进行绘画、雕塑等创作活动。
A选项“观察与认识”是这一领域的基础,通过观察来认识和理解美术元素和原理。
B选项“设计与制作”则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它更侧重于对物品的功能和外观进行设计,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制作。
C选项“想象与创造”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核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作。
D选项“实践与体验”也是该领域的重要部分,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在初级中学美术课程中,关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以下哪种表述最为准确?A. 主要学习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B. 侧重于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C. 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进行美术创作和实践活动D.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初级中学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理解。
A选项“主要学习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与“欣赏·评述”领域不符。
B选项“侧重于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虽然涉及了美术作品的欣赏,但并未涵盖到“评述”部分,即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C选项“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进行美术创作和实践活动”更接近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特征。
D选项“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准确地描述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
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附有答案详解

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讲究“规则和有序”,体现人文的力量B.主张“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C.力求含蓄的造园手法D.讲究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答案】 A2. 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创作原则的画派是A.岭南画派B.金陵画派C.新安画派D.长安画派【答案】 D3. 美术教师课前让学生自主地收集美术资源,对于不同美术分类有基本的了解。
这属于哪种学习方法()A.探究学习B.自主学习C.合作学习D.接受学习【答案】 B4. 美术课程提倡成长记录的评价,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这是属于()。
A.质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量性评价D.纵向评价【答案】 A5. “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目标所属的学习领域是()。
A.造型·表现B.综合·探索C.欣赏·评述D.设计·应用【答案】 B6.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美术学科自身特点,必须落实美术课程中所具有的()、视觉性和实践性。
A.创新性B.人文性C.形象性D.情感性【答案】 B7. 普通高中新课标改革选择和编制课程内容的原则是()。
A.基础性、启发性、应用性、拓展性B.多样性、时代性、选择性、拓展性C.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应用性D.时代性、综合性、选择性、应用性【答案】 A8.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一课中,下列最适合作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是()。
A.了解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B.学会油画的创作方法C.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D.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家的作品【答案】 C9. 欣赏外国雕塑的章节中,张老师邀请多名同学参照雕塑作品给全班进行形体展示,有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互动中体会到了欣赏的乐趣,增强对作品的感悟能力,这体现了()教学模式。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题干: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演示法2、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美术教学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A.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B. 学生作业评价C. 学生考试成绩D.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情况3、在美术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A. 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创作B. 模仿大师作品以提高技艺C. 大胆尝试不同的材料与技法D. 只关注传统艺术形式4、中国画中常用的“留白”技巧主要体现了哪种美学思想?A. 对比强烈之美B. 简约含蓄之美C. 色彩丰富之美D. 细腻写实之美5、题干: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通常会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直接示范法B. 合作学习法C. 情境教学法D. 比较分析法6、题干: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评价标准要明确B.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C.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D. 评价内容仅限于学生的绘画技能7、在中国画技法中,以线条勾勒轮廓与结构,并能表达物象质感、量感、节奏感的技法称为:A. 没骨法B. 写意法C. 工笔法D. 勾线法8、在色彩理论中,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被称为:A. 复色B. 间色C. 补色D. 对比色9、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A. 传统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探究式学习D. 被动接受法 10、在美术课程评价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A. 终结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家长评价11、中国画中,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的绘画形式被称为:A. 人物画B. 花鸟画C. 山水画D. 界画12、在色彩学中,红色的补色是:A. 绿色B. 黄色C. 蓝色D. 橙色13、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多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A. 艺术鉴赏能力B. 创作能力C. 艺术表现能力D. 以上都是14、以下哪项教学策略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A.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B. 强调美术学科的基础性和实践性C. 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D.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15、在中国画技法中,以墨色浓淡层次分明,强调笔法变化的一种绘画技法被称为?A. 工笔B. 写意C. 没骨D. 泼墨16、在美术课程中,评价学生作品时应侧重于?A. 技巧是否熟练B. 创作是否符合传统标准C. 是否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D. 创新意识与个人表达17、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问题解决法18、在美术课程评价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A. 期末考试B. 课堂提问C. 学生自评与互评D. 教师评价19、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模型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 讲授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练习法 20、中国画按照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意画的特点?A. 重视神似而非形似B. 用笔简练概括C. 注重线条的精细描绘D. 色彩淡雅含蓄21、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线条的魅力”创作活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宜?A. 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合作法D. 探究法22、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要求包括以下哪项?A. 美术教学应注重技能训练B. 美术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C. 美术教学应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D. 美术教学应重视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23、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进行审美活动,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审美活动的范畴?A. 艺术欣赏B. 创作实践C. 自然观察D. 审美体验24、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下哪项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模仿教学B. 趣味教学C. 个性化教学D. 传统教学25、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一幅美术作品?A. 直接告知学生这幅作品的价值和意义B. 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不给予评价C.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形式、内容、技法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价D.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主观评价作品26、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适合初中美术课堂?A. 案例分析法B. 角色扮演法C. 小组合作法D. 美术鉴赏法二、简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一题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李叔同C.蔡元培D.陈鹤琴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美术教育知识。
提出“以(江南博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蔡元培。
1917年,蔡元培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详细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并主张以美育来代替宗教。
蔡元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教育家。
这些都体现了蔡元培对美育的高度重视和推广。
C 项正确。
A 项: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改革家,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强调真善美合一,并倡导通过教育实践来塑造人的心灵和品格。
虽然陶行知也重视美育,但他并没有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
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李叔同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和教育家,他在音乐和美术教育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李叔同的美育思想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艺德,即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
他强调道德与艺术的融合,并认为艺术应通过艺术家来传播推广。
李叔同并未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
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陈鹤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美术教育家。
他的艺术教育观包括美育的重要性、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旨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智力和审美能力。
尽管陈鹤琴非常强调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但他也没有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单选题]3.下列选项中,对三星堆遗址中商代《贴金人头像》(青铜贴金箔)表述不恰当的是()。
A.再现古蜀国人的形象B.强调人物视听器官特异功能C.双目突出,大耳宽嘴D.展示古蜀国生动的人神世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三星堆的相关知识。
“再现古蜀国人的形象”表述不太准确,三星堆遗址中的青铜雕塑再现了古蜀人的祭祀活动。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并要求学生从艺术语言的角度分析这幅作品。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作品以冷色调为主,表现了战争的残酷B. 作品运用立体主义手法,打破时空界限C. 作品强调光影效果,追求视觉真实D. 作品色彩丰富,注重细节刻画答案:B解析:《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属于立体主义风格。
立体主义强调打破传统的透视法则,将不同视角、不同时间的形象同时呈现于画面上,以此表达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感受。
该作品以黑、白、灰等色调为主,通过几何化的形体和线条的交错,构建了一个充满冲突和混乱的画面,象征了战争的残酷。
因此,B项“作品运用立体主义手法,打破时空界限”是对该作品艺术语言的准确分析。
A项“作品以冷色调为主”虽然描述了画面的一部分特征,但并非其主要艺术特色;C项“作品强调光影效果,追求视觉真实”是现实主义或印象派等风格的特点,与立体主义不符;D项“作品色彩丰富,注重细节刻画”同样不符合立体主义的艺术特征。
2、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六法论”是品评人物画的重要标准。
其中,“气韵生动”是指:A. 画面的构图要均衡和谐B. 画面的色彩要鲜艳夺目C. 画中人物要表现出内在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力D. 画中的线条要流畅有力答案:C解析:“六法论”是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品评标准,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其中,“气韵生动”是六法之首,指的是绘画中人物要表现出内在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力,这是评价绘画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A项“画面的构图要均衡和谐”对应的是“经营位置”;B项“画面的色彩要鲜艳夺目”并非“六法论”中的直接内容,且过于片面;D项“画中的线条要流畅有力”与“骨法用笔”有一定关联,但并非“气韵生动”的含义。
初中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美术的三大流派?()A. 雕塑B. 绘画C. 书法D. 建筑艺术2. 以下哪位是唐代著名的画家?()A. 韩干B. 黄公望C. 赵孟頫D. 郭熙3. 以下哪个不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四大流派?()A. 岭南画派B. 海派C. 江苏画派D. 浙派4. 以下哪种绘画工具不是水彩画的必备工具?()A. 水彩笔B. 水粉C. 水彩纸D. 水桶5. 以下哪个不是西方美术史上的三大流派?()A. 文艺复兴B. 巴洛克C. 浪漫主义D. 印象派参考答案:1. D2. A3. D4. B5. 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中国古代美术的主要门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以下被誉为“画圣”的是________。
8. “马一角,夏半边”分别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9. 以下被誉为“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的是________。
10. 以下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6. 绘画、雕塑、建筑、书法7. 吴道子8. 马远、夏圭9. 敦煌莫高窟10. 齐白石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国古代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写意。
()12. 油画是西方美术的一种,起源于意大利。
()13. 水彩画是一种以水为溶剂的绘画形式。
()14. 印象派是19世纪末法国的一种绘画流派。
()15. 中国现代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注重现实主义。
()参考答案:11. √12. ×(起源于欧洲)13. √14. √15. ×(注重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中国美术史上的“文人画”特点。
参考答案:文人画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强调个性表达,追求意境和韵味;(2)注重笔墨技巧,讲究笔法、墨色;(3)作品多表现山水、花鸟、人物等自然景观,寓意丰富;(4)画家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作品充满文人气息。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美术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是哪位画家?A、吴道子B、顾恺之C、阎立本D、王维2、下列哪种技法属于中国画中的基本技法之一?A、素描B、速写C、勾勒D、油画3、以下哪种教学方法适合于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知识》这一课程内容?A. 讲授法B. 演示法C. 分组讨论法D. 案例分析法4、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绘画时经常出现构图失衡的情况,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纠正这一错误?A. 直接纠正法B. 反馈指导法C. 模仿练习法D. 自我评价法5、下列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梵高B. 莫奈C. 达芬奇D. 毕加索6、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哪一项?A. 强调技能训练,忽视审美教育B. 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C. 只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排斥现代艺术D. 教学内容固定不变,不鼓励个性化发展7、题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山水画》的创作,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A. 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B.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山水景观中获取灵感C. 强调学生的作品必须与教材中的作品风格完全一致D. 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临摹练习8、题干:教师在教授《中国传统节日》课程时,以下哪种教学方式最能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A. 通过图片展示传统节日的习俗B.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C. 讲述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传说D. 分析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9、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来了解当地的传统艺术形式,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哪种学习方式?A. 探究式学习B. 合作式学习C. 体验式学习D. 自主式学习 10、中国画中的“留白”技法主要用于:A. 增加画面层次感B. 表现云雾缭绕的效果C. 突出主体物象D. 提升作品的艺术意境11、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A. 观察法B. 分析法C. 模仿法D. 创造法12、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以下哪个单元最适合开展“传统文化与美术”的主题教学活动?A. 《古代绘画艺术》B. 《现代美术作品欣赏》C. 《中外建筑艺术》D. 《自然景观摄影》1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探究式学习D. 群体讨论法14、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对“山水画”的教学,以下哪个环节最关键?A. 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B. 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和技法C. 分析山水画的意境和表现手法D. 指导学生创作山水画作品15、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幅抽象画时,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适宜?A. 演示法B. 实验法C. 讨论法D. 案例分析法16、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的风土人情”创作活动,以下哪种教学评价方式最为合理?A. 期末考试成绩B. 学生自评C. 同伴互评D. 教师评价17、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适合于帮助学生理解线条的粗细变化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A. 观察法B. 写生法C. 比较法D. 游戏法18、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以下哪种美术作品类型最适合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材料?A. 传统山水画B. 现代抽象画C. 儿童美术作品D. 民间美术作品19、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美术鉴赏教学的基本步骤?A. 观察作品B. 分析作品C. 创作作品D. 评价作品 20、以下哪个绘画技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最适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感?A. 水彩画B. 油画C. 剪影画D. 版画21、题干: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A. 强化技能训练B. 紧跟课程标准C. 鼓励学生自我表达D. 严格遵循教学进度22、题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A. 忽略事件,继续教学B. 立即终止教学,处理事件C. 鼓励学生参与解决D. 暂停教学,寻求同事帮助23、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A. 体验式教学B. 分析式教学C. 讲授式教学D. 模仿式教学24、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以下哪种作品类型最适合用于培养学生对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的感知和运用能力?A. 现实主义绘画B. 抽象绘画C. 装饰艺术D. 传统民间美术25、以下哪个绘画流派强调对色彩的科学分析和理性运用?A. 印象派B. 浪漫主义C. 立体主义D. 抽象表现主义26、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某一美术作品的评价存在较大分歧,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共识?A. 讲解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实践法二、简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一题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试题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时,不仅从绘画技法上进行分析,还结合历史背景、社会风俗等角度进行解读,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美术课程性质的( )。
A. 人文性B. 视觉性C. 实践性D. 愉悦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术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其中,人文性指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时,不仅从绘画技法上进行分析,还结合历史背景、社会风俗等角度进行解读,体现了美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
2、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富春山居图》时,强调其“笔墨”技法,并指出这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特征之一,该教师主要侧重的是美术作品的( )。
A. 形式与语言B. 题材与内容C. 创作背景D. 风格与流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术作品的欣赏。
选项A,形式与语言是指美术作品中的点、线、面、色彩、肌理等基本元素及其组合方式,是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
在欣赏《富春山居图》时,强调其“笔墨”技法,正是对美术作品形式与语言的关注。
故A选项正确。
选项B,题材与内容是指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和故事情节,与题干中强调的“笔墨”技法不符。
故排除B选项。
初中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美术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B. 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A.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B. 强调学科综合C.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D. 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答案:D3. 初中美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美术鉴赏、绘画、设计、工艺、书法B. 美术鉴赏、绘画、设计、摄影、雕塑C. 美术鉴赏、绘画、设计、工艺、音乐D. 美术鉴赏、绘画、设计、工艺、舞蹈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美术课程的评价方式?A. 过程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绝对性评价D. 相对性评价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美术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A. 演示法B. 讲授法C. 实践法D. 灌输法答案:D(以下题目1-5为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6. 美术课程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A. 客观性、科学性、发展性、激励性B. 主观性、科学性、发展性、激励性C. 客观性、主观性、发展性、激励性D. 客观性、科学性、稳定性、激励性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A. 学生评价B. 教师评价C. 课程评价D. 学校评价答案:D8.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下哪个环节不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A. 确定性B. 可行性C. 明确性D. 灵活性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初中美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A. 符合学生实际B. 符合课程标准C. 符合教师兴趣D. 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答案:C10. 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学生评价的内容?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价值观D. 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将美术课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学习领域。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自测试卷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美术教育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途径?A. 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B. 动手制作美术作品C. 深入了解美术理论知识D. 学习美术史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途径。
选项A,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最直接的方式,通过欣赏,学生可以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美,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故A选项正确。
选项B,动手制作美术作品是实践性的审美活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调整,这有助于他们理解美的创造过程,从而培养审美创造能力,故B选项正确。
选项C,虽然了解美术理论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一定帮助,但它本身并不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是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故C选项错误。
选项D,学习美术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美术发展的脉络和趋势,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风格和特点,从而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故D选项正确。
2、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关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以下哪项描述最准确?A. 强调对美术作品的临摹与再现B. 侧重于美术理论知识的讲解C.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D. 主要关注学生对美术史的学习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初中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特点。
选项A,强调对美术作品的临摹与再现更多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而非“设计·应用”,故A选项错误。
选项B,虽然美术理论知识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更侧重于实践和创新,而非单纯的理论讲解,故B选项错误。
选项C,“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设计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与选项C的描述相符,故C选项正确。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面试美术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实际,谈谈你对“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美术素养”这一教学目标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第二题题目:请你阐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法。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你所学过的美术教学理论,谈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四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你如何在一堂美术课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五题题目:请结合你所教授的美术课程内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第六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你如何理解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你将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
第七题题目:请你谈谈对“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实施这一培养目标。
第八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您如何平衡教学中的创新与传承?第九题题目内容:请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线条的魅力”为主题的美术欣赏课。
第十题题目:请你谈谈你对“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说明。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根据以下材料,设计一节初中美术《彩墨的世界》教学活动。
材料:1.彩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彩墨的基本特点,掌握彩墨的基本技法,并能够运用彩墨创作一幅作品。
3.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欣赏、实践、展示。
第二题题目:请你设计一堂针对初中美术课堂的《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第三题题目:请设计一节针对初中美术课程的《中国水墨画入门》教学教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色彩对比”创作活动时,以下哪种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A. 直接展示对比色彩作品,要求学生模仿B. 通过故事引入,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对比色彩的图画C. 强调色彩理论知识,让学生分析对比色彩的原理D. 提供固定的色彩搭配方案,让学生在规定范围内创作2、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以下哪种绘画风格最适合用于表现“家乡变化”这一主题?A. 油画B. 水彩画C. 丙烯画D. 漫画3、下列哪位画家属于印象派,并以其独特的光影处理而闻名?A. 梵高B. 莫奈C. 达芬奇D. 毕加索4、在美术教学中,哪一种方法更适合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 讲授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实践操作法5、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A. 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B. 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C. 美术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D. 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6、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A. 重复练习法B. 案例分析法C. 探究式学习法D. 竞赛教学法7、下列哪位画家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并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A. 徐悲鸿B. 林风眠C. 刘海粟D. 齐白石8、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六法”是由哪位画家提出的?A. 吴道子B. 谢赫C. 黄公望D. 石涛9、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A. 传授式教学B. 演示式教学C. 问题探究式教学D. 重复练习式教学 10、在布置美术作业时,教师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B. 注重个性发展C. 强调标准化作业D.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11、中国画中,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的绘画种类被称为:A. 人物画B. 山水画C. 花鸟画D. 界画12、在美术教育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并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的教学方法称为:A. 讲授法B. 演示法C. 实践指导法D. 探究学习法13、题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美术作品,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学生的审美疲劳B. 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C. 多媒体技术会使学生失去对美术作品的深入思考D. 多媒体技术只适用于美术技能教学14、题干: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初中美术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B.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C.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D.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5、下列哪位艺术家是中国现代画家中以画马著称的?A. 齐白石B. 徐悲鸿C. 张大千D. 吴冠中16、在美术教学中,“色彩构成”主要属于哪个领域的学习内容?A. 美术鉴赏B. 设计应用C. 绘画技能D. 艺术创作17、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A. 传授式教学B. 讨论式教学C. 案例式教学D. 启发式教学18、在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幅著名画作时,以下哪种分析方法最为恰当?A. 描述性分析B. 比较分析C. 主题分析D. 技术分析19、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旨在培养学生:A. 艺术审美能力B. 文化素养C. 美术技能D. 创新精神 20、以下哪项不属于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A. 观察法B. 作业分析法C. 考试法D. 学生自评21、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时,以下哪种方法最为合适?A. 直接告诉学生色彩搭配的原则,要求学生模仿B. 让学生自由搭配,教师在一旁观察但不指导C.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色彩搭配的案例D. 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引导学生思考22、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雕塑作品的创作手法,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为有效?A. 直接讲解雕塑作品的创作手法,要求学生记忆B.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雕塑作品的创作手法,让学生对比分析C.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雕塑作品的创作手法的理解D. 邀请雕塑家进课堂,现场展示雕塑创作过程2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国画的创作”,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适宜?A. 讲授法B. 演示法C. 分组合作法D. 探究法24、在组织初中美术欣赏课《蒙娜丽莎》时,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A. 仅从画面内容进行讲解B. 仅从艺术风格进行讲解C. 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进行讲解D. 仅从技术手法进行讲解25、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 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教学时间C. 可以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审美能力D. 可以减少教师的课堂讲解时间,让学生有更多实践机会26、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风景写生》的创作,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是正确的?()A. 教师直接示范,学生跟随模仿B. 学生自主创作,教师个别指导C.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由发挥D.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二、简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一题请简述美术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之一?A. 气韵生动B. 骨法用笔C. 经营位置D. 色彩鲜艳答案:D解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由南朝齐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提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
“六法”分别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其中“色彩鲜艳”并非“六法”之一,而是对色彩运用的一种主观评价,故D选项错误。
2.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强调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与生活,培养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这一理念符合以下哪种美术教学原则?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实践性原则D. 创造性原则答案:A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观察自然与生活,正是为了让学生直接感知美,从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这符合直观性原则的定义,故A选项正确。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美术的三大门类?A. 绘画B. 雕塑C. 工艺美术D. 书法答案:D解析:传统上,美术的三大门类被划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
然而,在某些分类体系中,建筑可能被替换为工艺美术(或称为设计艺术),以强调其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但在此问题的语境下,若严格遵循传统分类,则书法不属于美术的三大门类之一,而是与绘画并列的一种艺术形式,故D选项正确。
4.初中美术课程中,关于“色彩的三原色”教学,正确的是:A. 红、黄、蓝B. 红、绿、蓝C. 品红、黄、青D. 红、橙、黄答案:A解析:色彩的三原色是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它们分别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这三种颜色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产生出自然界中的绝大部分色彩。
因此,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关于“色彩的三原色”的教学,应明确为红、黄、蓝,故A选项正确。
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测试试卷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美术的基本特征是()A. 视觉形象性B. 材料工具性C. 技能性D. 人文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艺术本质论。
视觉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艺术形象既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也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由这个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故本题选A。
2.中国古代人物画线描中,线条不同描法的统称是()A. 十八描B. 十三描C. 十六描D. 十二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绘画中的十八描。
中国人物画重视人的神情、情态和性格的表现,为此,画家重视人的眼神、身姿与手势,甚至以适度的夸张与变形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为了突出画中人物常常不画背景,而在衣纹表现上凸显笔法与线条之美。
人物画常见的十八种描法是: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马蝗描、钉头鼠尾描、概头钉描、混描、曹衣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柳叶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枯柴描、蚯蚓描。
故本题选A。
3.关于中国古代对人物画的品评,较为合适的表述是()A. 惟妙惟肖B. 形神兼备C. 秀外慧中D. 逼真灵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人物画的特点。
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利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人物画造型法则,也是中国画的艺术精神。
故本题选B。
4.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画中白描的主要技法是()A. 皴擦B. 渲染C. 勾勒D. 点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白描技法。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
白描有单勾、复勾两种,用线一次画成的叫单勾。
先是淡墨全部勾好,再根据需要复勾一部分或全部,叫复勾。
复勾的线,不是按原来的线重勾一遍,而是为了加强物象的质感,使之更有神采。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中,经常需要运用视觉感知规律和心理学原理,其中“对比与和谐”体现了()规律。
A. 适应B. 视觉残像C. 视觉后像D. 知觉恒常性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视觉感知规律在美术中的应用。
选项A,适应是指视觉系统对刺激输入的连续作用所产生的感受性变化。
在美术中,“对比与和谐”正是通过不同元素之间的对比和协调,使观者的视觉系统产生适应性的变化,从而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B,视觉残像是指当视觉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的过程。
这与“对比与和谐”的原理不直接相关,故B选项错误。
选项C,视觉后像也称为感觉后像,是指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的过程。
这同样与“对比与和谐”无直接联系,故C 选项错误。
选项D,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这与“对比与和谐”的原理不符,故D选项错误。
2、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是()。
A. 以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物象B. 运用多种媒材、手段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C.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D. 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
选项A,“以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物象”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侧重于学生运用手绘线条进行物象的表达和创作,与“欣赏·评述”无关,故A选项错误。
选项B,“运用多种媒材、手段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同样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强调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多种媒材、手段的运用,与“欣赏·评述”不符,故B选项错误。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画的传统技法?A. 皴法B. 勾勒C. 点染D. 湿画法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中国画传统技法的了解。
皴法、勾勒、点染均是中国画中的传统技法。
皴法主要用于表现山石、树木等物体的纹理和质感;勾勒则是用线条描绘物象的轮廓;点染则是用色彩或墨色在画面上点染,以增强画面的层次和色彩效果。
而湿画法主要是西方绘画中常用的技法,特别是水彩画中常见,不属于中国画传统技法,故选择D项。
2.题目:以下哪位画家被誉为“元四家”之一?A. 王羲之B. 吴道子C. 黄公望D. 徐渭答案:C解析:“元四家”指的是元代四位著名的山水画家,即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他们代表了元代山水画的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
A项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B项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尤善佛道人物画;D项徐渭则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戏曲家,以大写意花鸟画著称。
故选择C项黄公望。
3.题目:关于美术作品的风格,以下哪种描述符合印象派的特点?A. 注重细节,追求写实B. 强调色彩与光影的瞬间变化C. 以线条和墨色表现为主D. 追求几何形体的简洁与抽象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对印象派美术风格的理解。
印象派强调色彩与光影的瞬间变化,追求户外写生,捕捉自然光线下物体色彩的微妙变化。
A项“注重细节,追求写实”更符合现实主义风格;C项“以线条和墨色表现为主”是中国画尤其是水墨画的特点;D项“追求几何形体的简洁与抽象”则是现代主义艺术如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的特征。
故选择B项。
4.题目:永乐宫壁画位于哪个省份?A. 河南省B. 河北省C. 山西省D. 陕西省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对永乐宫壁画地理位置的了解。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杰作,位于山西省芮城县的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其艺术价值极高,是世界绘画史上的罕见巨制。
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附答案

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秦始皇兵马俑所代表的秦代大型雕塑所具有的特点是()。
A.写实逼真B.写实生动C.诙谐幽默D.手法简洁【答案】 A2. 对于信息化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运用与体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定位是()A.充分而理性B.全面而具体C.专业而深入D.系统而完整【答案】 A3. 下列选项中对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容量大B.智能化、虚拟化C.多媒体、网络化D.操作性、创造性【答案】 D4. 汉代流传至今的碑刻有数百种,最能代表汉代书法成就的是()。
A.楷书B.行书C.隶书D.篆书【答案】 C5. 宋代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所体现的色彩关系是()。
A.同类色B.调和色C.对比色D.互补色【答案】 A6. 家具设计属于现代设计的()类别。
A.视觉传达设计B.环境设计C.产品设计D.外观设计【答案】 C7. 美术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
A.直观导入法B.温故知新法C.情景导入法D.悬疑导入法【答案】 A8. 艺术作品整体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
A.风格B.形式C.色调D.门类【答案】 A9. “美术鉴赏”系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A.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B.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会处理一种书法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C.积极参与设计或工艺活动D.积极参与书法或篆刻活动【答案】 A10. 在头部骨骼中,只有()是可以活动的。
A.鼻骨B.颞骨C.上颌骨D.下颌骨【答案】 D11.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质性评价的是()。
A.分数或等级B.过程性成长记录C.成就性成长记录D.美术档案袋【答案】 A12. 《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A.达达主义B.抽象主义C.风格派D.超现实主义【答案】 D13. 美术课程改革除了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有对()的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经营位置”在美术作品中指的是()A.章法B.笔法C.意境D.意义【答案】A“章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又被称为“布局”或“经营位置”,现代则称之为“构图”。
2.如下图,作品是()A.战国《人物御龙帛画》B.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C.东汉《迎宾拜谒墓室壁画》D.东汉《河北望都一号壁画》【答案】B图中作品是西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字形“非衣”帛画,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绘墓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地下(阴间)的生物。
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3.如下图,该碑刻中的书体是哪位书法家创造的()《勤礼碑》A.柳公权B.欧阳询C.虞世南D.颜真卿【答案】D《勤礼碑》是唐代颜真卿的代表作,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
4.下列选项中,属于苏州园林的是()A.个园B.豫园C.网师园D.圆明园【答案】C在明代的私家园林中,苏州诸园林的规模和布局很有代表性,存留下来的苏州著名园林有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等。
5.下列选项中,倡导“南北宗论”的中国画家是()A.董其昌B.张择端C.石涛D.谢赫【答案】A明代晚期著名的画论著作是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书中提出了“南北宗论”。
董其昌将王维视为文人画派之祖,将李思训视为非文人画派之宗。
6.如下图,该作品所属的风格是()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后印象主义【答案】C图中作品是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代表作《晚钟》。
7.下列选项中,属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者的是()A.透纳B.约翰·康斯特布尔C.米莱斯D.威廉·莫里斯【答案】D英国设计师莫里斯倡导的“手工艺艺术运动”成为工业设计史的开篇,所以莫里斯被称为“工业设计之父”。
8.如下图所示,该建筑是()A.泰姬陵B.巴黎圣母院C.凡尔赛宫D.克里姆林宫【答案】A泰姬陵是一组建筑群,其艺术成就首先在于总体布局的完美。
陵墓本身形象肃穆而又明朗,构图稳重而又舒展,它的比例和谐,主次分明,大小、高低、粗细各得其宜。
泰姬陵的细部装饰非常精致,大都由各色大理石镶嵌而成,重点地方镶宝石,技艺之精巧达到了夺造化之工的程度。
9.如下图,该作品的作者是()A.康定斯基B.马蒂斯C.夏加尔D.米罗【答案】C图中作品是巴黎画派代表画家夏加尔的《我和村庄》。
10.立方体的成角透视有几个灭点()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客观物象(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但底面与地平面平行,视线上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现象,称为成角透视。
由于这种透视有两个消失点,也可称为两点透视。
11.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的骨骼是()A.额骨B.顶骨C.颞骨D.枕骨【答案】C额骨是颅前上部的一对膜化骨,位于前额处。
顶骨是头骨之一,略呈扁方形,在头的顶部,左右各一块。
颞骨,属于颅骨中的脑颅骨,共两块,左右各一,位于头颅两侧。
枕骨指的是头颅骨的后部分。
故答案选C。
12.如下图,该作品所运用的皴法是()《富春山居图》A.斧劈皴B.折带皴C.披麻皴D.米点皴【答案】C《富春山居图》为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的作品,画家以苍润精练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旖旎风光。
卷中江水平静,峰峦起伏,点缀丛林亭舍,疏密相间,吸收董、巨披麻皴、点子皴等画法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为黄公望的经典之作。
13.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属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的是()A.面向有深造意愿的学生B.面向喜欢美术的学生C.面向有美术专长的学生D.面向全体学生【答案】D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
故答案选D。
14.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语言基本构成理解正确的是()A.题材和主题B.造型元素和形成原理C.风格和流派D.造型原理和构图方法【答案】B美术语言包括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元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作品的基本原理(如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等)。
15.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不提倡的做法是()A.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B.以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为目的C.鼓励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材料D.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答案】B“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16.高老师在讲解《三星堆青铜人面具》时,学生对面具的柱状眼睛造型感到很好奇,教师组织学生对其原因进行了研讨,该教学方法是()A.探究法B.示范法C.练习指导法D.讲授法【答案】A探究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由题干“教师组织学生对其原因进行了研讨”可知,该教学方法是探究法。
17.魏老师在上《泥塑》课时,设计的教学环节为“技法兴趣——文化引申——方法学习——作品展示”,这指的是()A.教学理念B.教学难点C.教学内容D.教学程序【答案】D教学程序指教师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学方案和步骤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和信息化教学方法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美术教育信息,最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学习成果。
题干所述体现了教学程序的概念。
18.肖老师以《古建筑保护》为题,设计了“现场考察、收集资料、整理展示”三节课并实施教学,这种课程设计的形式是()A.校本课程式B.主题单元式C.活动合作式D.问题解决式【答案】B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
题干中,肖老师的课程设计形式属于主题单元式教学。
故答案选B。
19.在《陶罐制作》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设计较为恰当的是()A.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B.感受陶艺的魅力C.学习陶艺的基本工序D.掌握拉胚成型的技能【答案】D教学难点根据学生情况来定的,一般是指学生难懂的知识和学生不易掌握的技巧。
《陶罐制作》一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掌握拉胚成型的技能。
20.对《中国山水画技法》一课教学目标表述较为合适的是()A.学会画中国山水画,熟练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B.欣赏中国画艺术,了解中国画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观念C.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精神,体验中国山水画用笔、用墨的方法D.提高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认识,传承中华艺术,弘扬民族精神【答案】A《中国山水画技法》为一堂技法课,所以教学目标应为熟练掌握山水画的表现技法。
B、C、D三项都偏重于欣赏课,不选。
故答案选A。
21.在《楷书练习》一课教学中,教学重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A.了解文房四宝的功能B.了解楷书的风格特征C.掌握多种楷书的书写风格D.掌握多种楷书的结体与用笔【答案】D教学重点是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的重心所在。
《楷书练习》一课的教学重在书法实践,因此重点应为掌握多种楷书的结体与用笔。
22.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的做法是()A.对教科书中所有作品都予以讲解B.对作品讲解的同时关注鉴赏方法C.选择教科书中部分作品进行深度解读D.适当增加教材以外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答案】A略。
23.在欣赏课上,张老师引导学生欣赏了《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之后,鼓励学生体验点彩画法,对比合适的评价是()A.欣赏与体验相结合,增强了对作品的理解B.欣赏与创作相结合,提升了绘画创作技能C.欣赏课主要是思维活动,不需要动手D.欣赏课不应当进行创作,混淆了课型【答案】A该课为欣赏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故对这节课较为合适的评价为欣赏与体验相结合,增强对作品的理解。
24.针对《古镇考察》一课,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是()A.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来收集资料B.让学生临摹教科书上的古镇建筑图C.组织学生走访当地老人、专家、学者D.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和考察【答案】B略。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目的的是()A.完善教学管理B.促进学生学习C.改进学习方法D.提高教师地位【答案】D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美术教学的评价方法是从美术教学的特点出发的,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掌握一定基础技能的同时,也要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26.下列选项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袋中不包括的是()A.美术教科书B.设计方案C.创作过程记录D.构想草图【答案】A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7.以下图作品为例,简述达利绘画艺术的特点。
【参考答案】该作品是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记忆的永恒》。
作品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画面展现了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有一棵枯死的树,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
达利运用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这也许正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魅力所在。
达利惯用不合逻辑的、并列事物的方法来进行创作,更有甚者,他把受激情产生灵感的创作,转变为流动性的过程,并把这些过程称之为“偏执狂的批判方式”,将自己内心世界的荒诞、怪异加入,或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
常用分解、综合、重叠和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
他的有些作品含有宗教的神秘感和色情因素。
28.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活动建议,针对《书籍装帧》一课列举三项学习活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