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导意见 - 全国农技推广网

合集下载

2024年农技中心上半年病虫测报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技中心上半年病虫测报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技中心上半年病虫测报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上半年是农技中心病虫测报工作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年工作的起点。

本文旨在对____年农技中心上半年病虫测报工作进行总结,全面评估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下半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二、工作内容1. 病虫害监测:通过定期巡查、田间调查和网络监测等方式,对农作物病虫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病虫害情况。

2. 病虫害预警: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损失。

3. 技术指导: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编写相应的技术指导手册,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4. 沟通协调:与相关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成绩1. 病虫害监测全面精准:通过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工作,对各类作物的病虫害情况进行了全面、精准的监测,为上半年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2. 病虫害预警及时准确:根据监测数据和专家判断,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帮助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减少了农作物的病虫害损失。

3. 技术指导及时到位:针对不同作物的病虫害问题,对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编写了多份技术指导手册,并通过工作人员的宣传和培训,将技术指导及时传达给农民。

4. 沟通协调工作顺利:与相关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了协调工作,使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四、存在问题1. 数据质量有待提高:虽然我们在病虫害监测工作中尽力做到全面精准,但在一些地区和作物上,数据质量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2. 预警信息传递不畅:由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或未被农民及时接收,导致部分预警信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加强信息传递的工作。

3. 技术指导需求不明确:在一些农民中,对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的需求不明确,导致指导手册的使用率不高,需要加强与农民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整体提升了植物保护工作能力与水平,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发生动态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监测,实现远程诊断、快速调度指挥和评估,2017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是由小气候采集设备、生境监测设备、虫情信息采集设备、病菌孢子捕捉培养系统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组与移动客户端可以访问数据与作物生长情况、灾害情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露点、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等各种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管灾害指标等模块,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策,是农业技术人员管理农业生产的“千里眼”和“听诊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是新一代图像识别式虫情测报工具,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识别等系统作业,并实时将环境数据和病虫害数据远程上传至智慧农业云平台,在平台上实现自动识别计数,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现代农业提供服务,满足虫情测报及标本采集的寸电容屏显示可。

可定时拍照上传至系统管理平台,在平台实现计数、报表分析,做到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监测野外虫情信息。

机内采集的虫子情况,通过网页端的识别功能进行识别计,风速,手机号码,查看任何一天采集数据,传感器故障记录,手、数据可以上传到自己指定的电脑也可以上传到总服务在农业部全国墒情监测网站中查看数据和曲线图,曲线和数据都可下载到本地电脑中进行存储和分析,且在服务器“全可知道设备及数据采集点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实时采集分析监测孢子情况。

仪器内置高倍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可定时清晰拍摄孢子图片,远程自动上传至管理平台,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数据。

仪器可固定在测报区域内,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设备带高倍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全天候实时采集分析;的人工统计与分析,可实时人工远程查看确认,缩短了预置工作时段、设置空气采样时间、查询设备工作状态等远(直流型,太阳管理者通过安装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设备(单配),可清晰直观的实时查看种植区作物的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并对突发性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监视和记录,用以提供、多通道同屏展示,同时展示相应区域的环境土壤参数,块多边形区域,支持云台定位精度为±采用光、电、数控技术,自动控、集虫器自动转换,保证各时间段诱集到的昆虫不混淆。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技术

植物医院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技术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技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指出,2021年要积极组织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大力推广以下七大类绿色防控各项技术。

一、生态控制发展农田景观生态调控技术体系,在大时空尺度范围内进行生态岛、斑块、廊道等多种生境的设计与布局,创造有利于天敌的环境条件,抑制害虫种群,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控害保益功能,实现从靶标害虫控制到作物—害虫—天敌食物链的调控。

二、免疫诱抗目前推广应用的植物免疫诱抗剂产品主要是氨基寡糖素类与蛋白质类,已登记产品141种(其中母药35种)、企业120个。

用于拌种、浸种、浇根和叶面喷施等,可以诱导植物抗病、抗逆,促进增产增收等,未来主要拓展其在保鲜、水果免套袋技术上的应用。

三、“四诱技术”在光诱技术方面,重点推广新型节能高效专用诱虫灯,具有天敌逃生孔,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天敌的杀伤。

在色诱技术方面,重点推广新型全降解诱虫板,逐步限用乃至淘汰不可降解的塑料板。

在性诱技术方面,重点推广智能自控高剂量信息素喷射装置,以及专一好、持效期长的诱芯,大力推广草地贪夜蛾、水稻螟虫性诱剂、梨小食心虫迷向剂等。

在食诱技术方面,重点推广实蝇类蛋白诱剂、棉铃虫利它素饵剂、盲蝽植物源引诱剂、稻纵卷叶螟生物食诱剂和花香诱剂、草地贪夜蛾食诱剂等。

四、电解水技术分为碱性或酸性电解水,主要用于防治保护地蔬菜的叶部病害,在防治稻曲病、小麦条锈病等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鉴于目前设备成本较高,下一步需要改进电解技术、降低应用成本。

五、防虫网阻隔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果树、蔬菜上的害虫防治。

尤其在保护地蔬菜上应用,可有效控制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甘蓝夜蛾、黄曲条跳甲等20多种主要害虫为害,还可阻隔蚜虫、烟粉虱、蓟马、美洲斑潜蝇等传毒昆虫媒介,达到防虫兼控病毒病的效果。

下一步,在水稻工厂化育秧和保护地蔬菜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六、昆虫天敌保护利用继续大规模推广利用赤眼蜂、丽蚜小蜂、平腹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用于防治玉米、水稻、蔬菜、果树、棉花等作物害虫。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经验交流会在长沙成功召开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经验交流会在长沙成功召开

站长 和药 械 、防治 、测 报科 科 长 ,以及有 关 专家 、 基层 专业化 防治组 织代 表 、中央及湖 南省 主要媒体
记者 共 10 2 多人参 加 了会 议
会议充 分肯定 了湖 南的做 法和经验 。湖南省农 业厅 高度重视 推进 专业化 统防统 治工作 ,以市 场化 运作 为原则 ,大力 发展专 业化 服务组织 ,坚 持全程
了农业生 产安全 、农 产品质 量安全 、农业 生态安 全
望 城县 晚稻病虫 害专业 化统 防统治 现场 .参 观 了望 城 县格塘 隆平种 粮合作 社 、长 沙双 红农业科 技有 限
公 司总部 、望城 分公 司及 望城新 旺村 级服务 站 .全
和农业生 产者 自身安 全 , 日益受 到农 民群 众 的广 泛
承包 服务方式 ,促进 了专业 化统 防统治 服务 的又好 又快 发展 ,受 到 了与会领 导和代 表 的一 致好评 。会 议认 为 ,近几 年来 ,各省 市 按 照农业 部 的统 一部
机防队打药 ,植保工作的专业技 术性没有充分体现出
来 ,绿色防控 与科学用药技术的应用 尚有待提高。
通 过 加 强组 织 领 导 、广泛 宣 传 培 训 、坚 持 市 场 运 作 、规范管 理服务 、推 广优 良装备 、典型示 范带 动 等措 施 ,使 专业 化统 防统治 l 作得 到快速发 展 。一 T
是远远 不够 的 ,必须 依靠植 保社 会化力量 的广泛 参
与。为此 ,凡是 有利 于专业 化统 防统治发 展 的合 法
措 施都 可 以试行 ,凡 是有利 于推进 专业化 统 防统 治
是服 务组织 发展迅 速 。全 同已组建不 同形式 专业 化
服务 组 织4 1 个 ,从 业 人员 8 .万人 ,同时 村级 43 5 1 6

虫情测报设备

虫情测报设备

虫情测报设备虫情测报设备参数【名称】: 虫情测报仪【符合标准】:符合GB—T24689.1—2023标准图像式虫情测报工具。

【紧要目的】: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猜测,为现代农业供应服务,满足虫情猜测预告及标本手记的需要。

【工作原理】:利用现代光,电,数控等技术,实现了害虫诱捕虫体高温杀虫,传送带搭配运输,整灯自动运行等功能。

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可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排水等系统作业,然后利用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并实时将环境气象和虫害情况上传到农业云平台。

【供电方式】:220VAC或太阳能供电。

【设备功耗】:整机功耗:≤200W;待机功耗≤25W;【工作环境】:0~70℃,0~85%(相对湿度)、无凝结【绝缘电阻】:≥2.5MΩ(漏电保护)【主体结构】:●整机尺寸:717mm*727mm*1565.7mm。

●虫情测报仪由诱虫装置、撞击板、杀虫装置、高清摄像头、主控系统、机械组件、雨雪传感器、光感传感器、专业金属箱体框架等构成。

【诱虫装置】:●默认光学诱虫原理,可选药物诱虫原理。

●光学诱虫采用主波长为365nm的20W黑光灯管,灯管启动时间≤5S。

●诱虫装置四周设有撞击屏,撞击屏采用高透玻璃材质,互成120度角,单屏尺寸:长5952mm,宽2132mm,厚5mm。

【杀虫装置】:●上下两层远红外虫体处理仓,致死率不低于98%,虫体的完成率不小于95%。

●远红外虫体处理仓工作15分钟后,温度可达85℃5℃。

【摄像头参数】:●本设备支持500W像素摄像头,摄像头采用对插方式,方便现场更换。

●可通过摄像头实时手记传送带上的虫子情况,所拍摄图像清楚度能够实现人工识别昆虫种类的要求。

【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可供应蓝牙APP配置工具,支持蓝牙非接触式配置。

●支持更改设备工作模式,单独掌控设备的各个组件启动运行。

●支持远程升级程序、基站定位、自动校时、通过蓝牙配置APP设置参数等功能。

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app讲解ppt

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app讲解ppt

下载
“中国农技推广”APP 下x.shtml )首 页扫描二维码下载。 2.安卓版也可登录 360 应用市场、腾讯应用市场,搜 索“中国农技推广”下载;IOS 版可登录 App Store , 搜索“中国农技推广”下载。
日志
填写日志内容包括服务类型、 标题、日志内容、 定位位置、 动态图片、视频,并可选择是 否为公开。
社区
按作物品种划分不同的社区, “专家团队”、“精华文章”、“社区
问答”、“专家讲堂”四个板块进行专 业学习 管理部门的工作群,用于工作与技术交 流,用户也可以自建群邀请好友 进行讨 论交流;
“相关”为与用户关注的品种和专业领域相关的技 术问题。
首页
点击问题内容可查看问题的所有问答 详情,点击回复人员头像,可以查看 其个人信息,包括解答问题次数、收 获好评次数、 关注了多少农技人员、 他的粉丝,以及其所在区域、关注品 种和擅长问题、回答过的问题详情等。
日志
显示的是全国农技人员开展业 务包村、进村入户、学习观摩、 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灾害应 急、购销服务、政策宣传等工 作的 实时动态情况,农技人员 可以浏览其他人员的公开日志, 也可以 上报日志内容。
社区
朋友圈显示是关注朋友的 生活日志、心情感受等情 况,用户也可以发布生活 动态与朋友共享。
发现
该板块为用户提供新品种、新技 术、新农资、新机械等信息。 “知识资源”栏目分为“主推技 术”、“网络书屋”“视频资 料”、“实用技术”、“转基因 科普”、“市场价格”六个方块, 方便用户学习,了解和自己生产 经营有关的信息。
问答区
首页
体系动态区
发布农业体系相关通知通 告、 农业资讯、年度主 推技术以及全国实时农情
首页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需求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需求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需求一、智能虫情测报灯系统技术要求1. 应符合《植物保护机械虫情测报灯》(GB/T 24689.1-2009)要求。

2. 电源电压:适用交流电压为220V±60V。

绝缘电阻:≥2.5MΩ。

3. 诱集光源:波长为360nm-650nm,功率≥20W。

4. 运行环境:整体304不锈钢,应能在温度为0℃-70℃、湿度不大于95%RH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在-20℃-70℃环境温度下存放不影响正常使用,恶劣气候条件下能正常运行。

5. 散虫结构:采用有效散虫结构,保证虫体均匀平铺,并实现大小虫体分离;能根据虫体的数量自动调节拍照间隔时间;目标害虫盛发期的图片采集率在80%以上;采集的图片具备比例尺,用以判断虫体大小。

6. 排水装置:能有效将雨、虫分离,箱体内不得有明显积水。

7. 虫体清理装置:拍照后虫体应能得到自动清理。

8. 避雷功能:应有防雷击功能或加装避雷装置。

9. 防盗系统:应有防盗系统或GPS位移告警系统,在PC端软件地图上可查询设备点位置。

10. 防雨装置:顶部配有尺寸为≥1000mm*1000mm的雨棚,四周有防雨百叶,下雨天可以正常工作,正常捕虫。

11. 主机显示控制:7寸及以上液晶屏,触摸屏上直接操控和演示。

12. 联网方式:运营商:支持电信、联通、移动;网络制式:3G、4G、以太网等,可随时随地联网管理。

13. 自动拍照:虫体拍照摄像头应为2000W像素以上高清成像系统,可自动和手动拍照,拍照可调频率区间≥〔10min,3h〕/张,并可通过PC机、手机端进行远程控制。

14. 自动识别和计数:具有自动识别和计数功能,能识别包括但不限于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大螟等水稻主要害虫,且每一种害虫盛发期的图片识别计数准确率80%~100%。

15. 仪器自动计数和灯下人工计数的动态趋势拟合度≥0.90(提供县级及以上农林技术推广部门试验报告证明)。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病虫害成为农业生产不能忽视的问题之一。

如何及时、准确地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警,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

对此,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可以自主地运行、自组织协调、自适应调整并根据需要执行特定的任务。

传感器节点由能量有限的微型计算机、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组成,能够感知环境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基站或其他节点。

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的意义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有助于实时掌握农田状况,及时发现和识别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帮助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作物损失。

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方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覆盖面有限,不能及时反馈信息,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则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获取和传输,大大提高了监测与预警的准确度和时效性。

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构架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传感器节点、基站和监控中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 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是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每个传感器节点都搭载有多种传感器,可以感知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信息,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协同工作,将感知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

传感器节点具有小巧、低功耗、自组织等特点,可以灵活部署在农田中。

2. 基站:基站是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的数据中转站,所有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将通过基站进行收集和处理。

基站负责协调传感器节点的工作,组织数据传输,接收和汇总节点上传的数据,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3.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是整个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套)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套)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套)21世纪以来,全国农业部大力推进代植保体系建设,在自动化、智能化新型测报工具研发应用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

开发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远程实施监控物联网,实现了对田间作物的长势、害虫种类和数量、病菌孢子种类和数量以及田间小气候的远程实施监测,开发了远程害虫性诱实施监控和自动计数系统,实现了对螟蛾科、夜性病害的实时联网监测,开发并改进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赤霉病的远程实时预警系统,实现了重大流行性病的实时联网监测,提升了测报装备水平,提高了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

为提升山东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加强智能病虫监测设备的推广和应用,省农业厅、财政厅确定2017年实施山东省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预警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施原则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部署要求,围绕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防控的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行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强智能病虫预警监测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全面提升我省病虫预警测报工作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的作用,实现农药使用减量的目标,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建设内容项目建设选址综合考虑各地农业发展现状、农作物种植布局,统筹兼顾粮、棉、油、果、菜,以重大、突发病虫害监测为主,覆盖我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优先选择承担国家ji和省级病虫测报任务、具备较强业务能力的区域性测报站作为建设对象。

在全省建设40个设备先进、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县级农作物病虫智能化预警监测站。

每个预警监测站根据监测对象选择配备智能化病虫预警监测设备,设置5-10个基层系统测报点,每点设置一名基层农民测报员,各配备1台田间病虫监测数据调查仪。

三、补助标准省财政对每个项目县补助45万元,全部用于智能化预警监测工具采购。

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与效果评估

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与效果评估
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建议
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病虫害防控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水平;加大 科研投入,持续研发新型、高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04
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未来统计调查发现,实施 物理防治后,果树病虫害防治成 本降低了20%,产量提高了15%

案例三
某地区采用综合防控技术防治蔬 菜病虫害,专家评估认为,该技 术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有 效降低蔬菜病虫害发生率,提高
产量和品质。
效果评估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
该技术具有综合性、预防性、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的特点, 强调从源头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 理,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
农业病虫害是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有效防控 是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措 施。
病虫害防控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 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建立健全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 评估体系,对防控技术的效果 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为技术 改进和推广提供依据。
宣传资料
制作和发放宣传资料,包括技 术手册、视频、图片等,帮助 农民了解和掌握防控技术。
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技术推广, 如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微信公
众号等。
示范推广的实践案例
某地区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
通过现场示范和技术培训,使当地农民掌握了水稻病虫害的识别、预防和治疗 技术,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05
结论
对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总结
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通 过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 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2024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1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的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根据上级业务部门__县农业局的总体部署,农推中心紧紧围绕本单位业务职责坚持贴近群众,贴近部门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总体目标,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实施为契机,以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为工作重点,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支撑,以高产创建为载体,在巩固技术推广成果的基础上,集成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切实做好红枣、农作物病虫测报,病虫的监测与防控,以及农产品的检疫工作,确保我县红枣产业、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现将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县农技中心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农业局的安排组织的各期政治思想学习,巩固了职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学习作风。

同时进一步完善强化了单位内部学习、考勤、工作岗位职责等各项管理考核制度与责任制,将技术、业务分配到人,给每个人定岗位,定责任,各司其责,分工协作。

为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积极开展科技培训,促进科技兴农为了提高农民科学管理红枣、农作物水平,我单位结合科技之冬培训活动,广泛开展红枣、设施农业、主要农作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方面实用技术的培训,深入各乡(镇)、村委会举办培训20场次,培训农户0.15万人,发放项目科技宣传材料0.35万份。

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根据农时深入村进行现场技术培训5期,培训农户近500人次。

三、主要项目和科技措施的推广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完成情况我单位实施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4.3万亩。

经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测产点试验结果统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使我县红枣产业累计总增产1.01万吨,亩均增产30.1公斤,增产率15.3%。

2、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田间试验完成情况在红枣方面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村3个。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预测预报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预测预报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预测预报技术的推广应用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年第04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作物产量及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极易感染各种病虫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并降低了农民收益。

因此,要想降低农作物病虫害损失,就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注意提升预报准确度及防治能力。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弱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不良影响,相关人员要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提升防治水准,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1.1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及时农作物病虫害具有一定的发病规律和发病时间。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问题,就要把握住病虫害发病时间,并根据其出现的时间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防治病虫害时,若没有掌握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时间和传播路径,很容易导致后期防范不科学,防治效果较差。

1.2防治方式单一目前,农民在防治農作物病虫害时,通常采用化学防治方式,这种防治方式容易导致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中,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周边环境也容易遭到污染。

若长期使用化学防治方式,容易破坏农作物的免疫系统,使得农作物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

1.3病虫害种类过多在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类型较多,例如害虫数量有几千种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若种植地区生态环境较差,更易感染各种病虫害,且危害性较大,害虫繁殖速度较快,对农业的危害性更大。

2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必要性中国是一个粮食大国。

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不科学,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其中,防治方式不科学、防治时间有偏差是影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来,中国已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工作,预测预报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泛滥,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减少人力和物力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预测预报工作可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服务系统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服务系统

网络平台
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服务系统的载体,农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相关信息和服务。
系统架构与功能
02
病虫害查询
用户可以输入病虫害名称或症状,查询相关信息和防治方法。
防治方案推荐
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病虫害信息,推荐相应的防治方案和农药使用建议。
防治知识库
系统提供全面的防治知识库,包括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
对不同用户角色设定不同的权限级别,控制用户对系统功能的操作范围,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权限管理
访问控制
匿名化处理
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隐藏用户的真实身份,保护用户隐私。
加密存储
对涉及用户隐私的信息进行加密存储,确保用户隐私不被非法获取和利用。
应用案例与效果评估
06
某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服务系统
无人机与机器人应用
无人机和机器人将在病虫害防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实现高效、精准的施药作业。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和环保性。
个性化防治方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不同病虫害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
线上线下结合:线上提供病虫害防治信息和技术支持,线下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实地指导和施工作业,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在线交流与求助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与其他用户或专家进行交流,寻求帮助或分享经验。
系统对用户查询和防治方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农业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数据统计与分析
系统设置与维护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信息推送与更新
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设置和维护,包括数据库备份、日志清理和系统更新等。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办法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办法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04.22•【文号】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417号•【施行日期】2021.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417号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管理,规范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行为,提升植保社会化服务能力,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以下简称专业化防治服务),是指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管理,并为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提供技术培训、指导、服务,规范服务行为。

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所属的植保工作机构(以下简称植保机构)承担。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物资补助等方式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化防治服务。

第五条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应当接受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植保机构的管理,并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予以配合。

第六条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应当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技术人员、田间作业人员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

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田间作业人员应当能够正确识别服务区域的农作物病虫害,正确掌握农药适用范围、施用方法、安全间隔期等专业知识以及田间作业安全防护知识,正确使用施药机械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用品。

第七条县级植保机构应当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掌握所在地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基本情况和年度开展服务情况。

植保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方便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登录和报送以下信息:(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需要办理的登记(法人)证书;(二)设施设备、田间作业人员数量,日作业能力、服务范围、作业时间等。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在农业生产上在发生重大病虫害的时候,农户都不用在担心了。

自从出现了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仪器设备之后,农户可以随时随地知道自己田地中的病虫害发生状况,然后就可以及时的展开防治措施了,这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相比较以前的病虫害检测手段,该仪器提高了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让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准确、便捷,同时先进仪器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配置清单包含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远程病害监测仪、植物环境信息监测设备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

2018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

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配置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方案。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201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期刊名称】《种业导刊》
【年(卷),期】2016(0)2
【摘要】2015年12月15-16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会商了201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

由于病虫源发生基数较高、冬春季气候和作物种植有利等因素影响,预计2016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全国累计发生面积约3.67亿公顷次。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J],
2.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J], ;
3.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J],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4.农业部发布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累计发生面积约52亿亩次 [J],
5.农业部发布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累计发生面积约52亿亩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高新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摘要:本文简要地概述了雷达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3S’’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有害生物灾变预警和植保宏观决策水平。

同时探讨了我国与先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以及今后如何缩小这方面的差距。

关键词:高新技术;病虫害;预测预报;遥感;网络1雷达在测报上的应用疫蝗和蜜蜂进行了详细的雷达研究。

我雷达自“二战”期间诞生以来,主要应用于军翼,以后又开始应用于气象学和鸟类学研究。

自Schaefer教授(1968)利用雷达首次对昆虫迁飞的观测后,雷达技术在昆虫中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昆虫迁飞研究中一种无可替代的重要工具。

[1-5]雷达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无线电波从目标反射回来的能量来推断目标的位置。

常用于观测昆虫的雷达是脉冲雷达。

这些雷达的主要种类有:扫描雷达、垂直波束雷达、机载雷达、毫米波雷达、谐波雷达和跟踪雷达。

对于具有大区域迁飞性、爆发性和灾害性的害虫,一般都是采用常规的监测手段,即根据田间的虫量和灯下的诱虫量来进行预测,这冲方法往往不能及时地、准确地进行预测,如果遇到迁飞虫量太大时,当田间和灯下见到虫量时,可能已形成了落地成灾的现实,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对迁飞性昆虫的起飞、降落、一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昆虫密度进行监测。

因此,雷达技术是一种可以预测迁飞性害虫的有效监测工具。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对迁飞性夜蛾、沙漠飞蝗、褐飞虱、澳大利亚国最早进行昆虫雷达研究是在1983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台昆虫雷达—公主岭昆虫雷达。

1984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利用雷达对草地螟、粘虫的迁飞规律进行了研究,以后,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利用雷达对褐飞虱进行了迁飞规律的研究。

迄今,我国的昆虫雷达主要是用于研究,还没有广泛应用于迁飞性害虫的预测预报中。

[6]2计算机在测报上的应用2.1 建立病虫害数据库数据库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安全可靠、节约空间、操作简单、利于维护、便于修改、易实现数据共享与长久保存”等优点,是有害生物集中管理的有效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导意见为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植保防灾减灾科学化水平,特制定该意见。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更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重发频发,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现有监测预警能力难以适应病虫害重发频发的新形势,测报信息服务水平难以适应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设完善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植保防灾减灾水平。

(一)加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施“四化同步”战略,农业现代化是关键。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现代植保体系和信息化手段作支撑。

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加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升级改造田间监测网点,提升现代新型测报工具装备水平,加快建设重大病虫害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平台,是建设现代植保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病虫害监控能力的重要手段。

农作物病虫害此起彼伏、暴发区域千变万化、防控措施日新月异,只有全面准确地对其发生发展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度,才能进行科学决策和组织有效防控。

加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对于增强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控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迅速组织和指挥防控行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是增强病虫测报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措施。

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始终是农业发展中急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通过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建立面向政府和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可使农业生产者及时、方便、快捷地获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和防控技术,提高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覆盖面和到位率,增强植保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建设思路、原则与目标(一)建设思路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共享共建、分级管理”的原则,升级改造现有国家系统,开发建设上下贯通、左右相连、行业适用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平台。

其中,省级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平台的建设以国家系统为基础,根据本省作物布局、监测对象和工作需要,重点增加相应功能模块,开发建设具有本省特色、与国家系统对接共享的省级系统,实现共建共享。

县级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以国家和省级系统应用、监测网点管理等为重点,有条件的市县可以县级植保信息化通用平台为基础,开发建设县级植保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同步提升信息化水平。

(二)建设原则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

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统一规划、共建共享,既立足需求,又保持前瞻性,逐步开发、完善和推广应用病虫测报信息系统。

2.需求导向、面向应用。

从工作实际需求出发,突出核心业务,服务病虫测报工作。

坚持建设与应用同步,推动信息技术与病虫测报有机结合,促进病虫测报事业发展。

3.互联互通、促进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打通信息孤岛,建立国家级、省级、县级纵向互通,各级植保机构信息横向共享的互联互通共享机制。

4.加强管理、注重安全。

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规定,强化系统管理和信息安全建设,确保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高效、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信息安全。

(三)建设目标围绕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控及调度指挥业务工作,实施“互联网+病虫测报”战略,稳步推进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初步构架起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与调度指挥框架体系,实现系统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到2025年,建成国家、省、市县、监测站点四级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信息共享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平台4.0,实现农作物病虫害数据采集自动化、监控预警智能化、预报服务多元化、测报管理规范化、决策指挥信息化,显著提升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控指挥能力和病虫测报信息化水平。

三、建设内容(一)重大病虫害监测物联网1.配置监测设备。

依托植物保护工程,进一步建立完善田间监测网点,配备智能化监测设备,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病虫害智能监测网。

2.构建应用系统。

研制统一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认证网关和数据接口,依托现有系统平台,开发智能设备联网运行管理系统,实现监测设备及其数据的接入与管理等功能,建设病虫测报物联网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

(二)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综合管理平台1.系统升级改造。

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手段,升级改造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开发完善数据采集、查询、汇总等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分析与展示、地理信息系统分析(GIS)、考核评价、任务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增强系统功能和系统的兼容性、可扩展性,保障系统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正常运行,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综合管理能力。

2.信息发布服务。

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布病虫发生和预报信息的力度。

开发病虫情报信息发布、管理、订阅等功能,建立统一共享的国家、省级、县级植保机构病虫情报信息发布和服务平台。

开发以手机为载体,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布病虫情报的技术途径,进一步提高病虫情报信息服务水平。

3.模型预警系统。

建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模型预警系统平台,开发预测模型接口,嵌入各地实用的预测模型,实现主要预测模型的构建、模型自学习和优化,提高病虫预测的准确率。

4.办公自动化。

开发内部通知公告、内部邮件、公文运转、技术交流、考核评价和其他有关功能,实现内部数据信息的分级应用与管理,提高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水平。

5.应用管理接口。

开发统一的用户接口或应用系统管理接口,通过特定的接口和角色分配、权限管理等技术,实现一点登录现有应用系统的功能。

(三)远程会商和调度指挥系统1.网络会商系统。

开发建设网络会议和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系统,实现通过图文信息、音频、视频开展远程病虫诊断和趋势会商,丰富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手段,提高会商工作效率。

2.远程调度系统。

开发多点参与、统一指挥的远程调度指挥系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实现音视频呼叫、人员设备调度、田间远程实时调查监测、调度指挥等功能,提高病虫监测和调度指挥的实时性和可视化。

(四)病虫测报大数据平台1.数据中心建设。

建立全国病虫测报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统一存储、异地备份,优化全国病虫害数据的管理。

按照“分级管理、共享共建”的原则,采用分工协作、分级建设、联网共享的思路,建立统一的病虫基本知识、测报技术规范、田间调查数据、灯下监测数据等病虫测报数据库,推动病虫测报大数据建设。

2.数据共享系统。

开发数据共享接口和测报数据资源共享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的申请、派发和管理等功能,促进数据库共建共享。

3.数据挖掘利用。

开展病虫害大数据研究,加强测报数据、田间监测数据的挖掘利用,研制开发简便实用的重大病虫害发生预测模型,拓展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利用率。

(五)基层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1.完善网络环境。

升级田间现代监测工具,改善县级网络应用软硬件环境,实现与国家和省级系统的有效对接、畅通运行,提高系统的应用水平。

2.县级系统建设。

统一规划、设计全国基层病虫测报信息化网络,建设既能与国家、省级系统无缝对接,又具有当地特色的县级植保信息管理系统。

开发病虫数据自动化采集与分析、新型监测设备与监测网点管理、病虫诊断识别、测报数据库、预报发布服务等功能模块,实现基层病虫监测数据一次填报、多层级按需使用,简化基层数据采集和录入程序,减少系统使用的工作量。

选择部分区县,推广应用县级植保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基层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化水平。

(六)病虫测报APP基于移动端智能设备,依托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平台,开发信息采集报送、监测设备管理、监测任务催报、情报信息服务、网上交流互动、病虫诊断识别、防治技术咨询、网络趋势会商、防控调度指挥,以及病虫知识库等功能的病虫测报APP,实现病虫测报移动办公,提高测报信息传递速度。

(七)系统安全建设完善系统安全策略,加强机房网络环境安全性建设,配齐网络安全软硬件设备,建设符合国家三级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和当地管理要求的软硬件网络环境,为系统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环境。

(八)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病虫监测数据采集、通讯传输、系统建设、系统应用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逐步统一全国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标准,实现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为实施全国联网,实现数据共享创造条件。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

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组织协调机制,增加人员力量,明确责任分工,将信息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提升植保能力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统筹谋划当地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

(二)加强资金投入。

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对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将其纳入当地农业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

建立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稳定投入机制,保障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

要加强与科研教学单位的合作,组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咨询专家团队。

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加快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精通植保业务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加大培训力度,多层次、多类别地通过技术研讨、专项培训等措施,提升基层植保技术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加强安全管理。

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系统应用、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等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系统应用和软硬件管理,提高信息化建设和系统应用效果,保障系统运行,确保信息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