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08 多孔与介孔材料(2,多孔材料基础2)

合集下载

介孔材料——精选推荐

介孔材料——精选推荐

介孔材料介孔材料⼈类社会的进步与材料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 尤其是近⼏⼗年中, 出现了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 其中介孔材料就是⼀种。

介孔材料是指孔径为2. 0~ 50nm的多孔材料, 如⽓凝胶、柱状黏⼟、M41S材料。

上世纪九⼗年代以来, 有序介孔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已经成为⽬前国际上跨学科的研究热点之⼀[ 3]。

从最初的硅基介孔材料到其他⾮硅基介孔材料, 各种形貌与结构的介孔材料已被制备出来。

⽬前有关介孔材料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制备⼯艺、物理化学性质尚需进⼀步开展和改进。

但是, 由于它具有较⼤的⽐表⾯积, 孔径极为均⼀、可调, 并且具有维度有序等特点, 因⽽在光化学、⽣物模拟、催化、分离以及功能材料等领域已经体现出重要的应⽤价值。

有序介孔材料具有较⼤的⽐表⾯积, 相对⼤的孔径以及规整的孔道结构,在催化反应中适⽤于活化较⼤的分⼦或基团, 显⽰出了优于沸⽯分⼦筛的催化性能。

有序介孔材料直接作为酸碱催化剂使⽤时, 能够减少固体酸催化剂上的结炭, 提⾼产物的扩散速度。

另外, 还可在有序介孔材料⾻架中引⼊⾦属离⼦及氧化物等改变材料的性能, 以适⽤于不同类型的催化反应。

众所周知,有质量的物质(⼤⾄天体,⼩⾄分⼦、原⼦) 总是存在于⼀定的空间之中,对于分⼦和原⼦⽽⾔,纳⽶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切物理化学现象,在这个尺度得以充分展现。

如同建筑分隔了⼈类⽣活的空间,在纳⽶尺度具有空旷结构的多孔物质提供了分⼦、原⼦活动的场所。

多孔⽆机材料的最初定义源⾃于其吸附性能, 分⼦筛(molecular sieve)即得名于此,McBain于1932年提出,⽤于描述⼀类具有选择性吸附性能的材料。

因此,通常以孔的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多孔材料,国际纯粹和应⽤化学协会( IUPAC)根据多孔材料孔径(d) 的⼤⼩,把多孔材料分为三类,微孔材料(microp2orous materials ,d < 2 nm) 、介孔材料(mesoporous mate2rials ,2 < d < 50 nm) 和⼤孔材料(macroporous materi2als ,d > 50 nm) ,⽽根据结构特征,多孔材料可以分为两类:⽆序孔结构材料(⽆定形) 和有序孔结构材料(⼀定程度有序) 。

多孔材料的应用领域

多孔材料的应用领域

多孔材料的应用领域多孔材料是指具有多个孔隙的材料,这些孔隙可以是微米级、纳米级乃至更小的尺度。

多孔材料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低密度和良好的扩散性能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催化剂:多孔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使其成为理想的催化剂载体。

多孔材料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提高催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常见的多孔材料催化剂载体包括氧化铝、硅胶、分子筛等。

2.吸附剂: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吸附分离、储氢和储能等领域。

例如,活性炭是一种常见的多孔吸附材料,可以用于净化空气、水处理、废气处理等。

3.分离膜:多孔材料可以制备为薄膜,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分离,包括气体分离、液体分离和离子分离等。

例如,多孔陶瓷膜广泛应用于液体过滤、纳滤和超滤等领域。

4.储能材料:由于多孔材料具有高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可以用于储存电荷和离子,因此可用作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储能设备的组成部分。

5.生物医学领域:多孔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药物缓释、组织工程、骨修复和生物传感等。

多孔材料可以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可以调控药物的释放速率和组织的生长。

6.监测与传感: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可以用作传感器的感受层。

例如,氧气传感器常使用多孔氧化物材料作为传感层。

7.介质:多孔材料可用作隔热、隔音和阻尼材料。

多孔材料可以通过控制孔隙结构和孔隙分布来改变其隔热和隔音性能。

在汽车、建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多孔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隔热板、吸音板和减震材料等。

8.液体传递: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可以调控流体的传递性能,因此在液流调控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多孔陶瓷材料可以用于液态微阀和微泵等微流控设备。

总的来说,多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分离、储能、生物医学、传感、介质和液体传递等领域,正在不断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孔材料概述

多孔材料概述

多孔材料概述简介多孔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材料,其中包含许多微小的孔隙。

这些孔隙可以是以规则或不规则排列,大小和分布也各不相同。

多孔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多孔材料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多孔材料的分类根据孔隙大小,多孔材料可分为微孔材料和介孔材料。

微孔材料的孔隙尺寸通常在2纳米至50纳米之间,而介孔材料的孔隙尺寸可以达到50纳米至500纳米。

根据孔隙结构的形状和类型,多孔材料又可以分为连通孔、非连通孔、开放孔和闭合孔等。

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模板法模板法是一种常用的多孔材料制备方法。

它使用具有孔隙结构的模板材料作为模板,在模板材料上沉积或浸渍其他材料,并经过烧结或溶解来得到多孔材料。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通过溶胶的凝胶化过程制备多孔材料。

首先,将溶胶中的固态颗粒进行分散,并形成胶体溶胶。

然后通过共聚或凝胶化反应使溶胶颗粒连接成网状结构,并形成凝胶。

最后,通过干燥和热处理去除模板剂和获得多孔材料。

碳化法碳化法是一种制备碳基多孔材料的方法。

通常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作为碳源,在高温下进行热解或碳化反应。

这种方法可以在制备过程中控制孔隙大小和分布,并且可以通过后续处理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

多孔材料的性质与应用多孔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这些性质使其在各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吸附材料由于多孔材料具有大量的表面积和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因此它们在吸附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多孔材料可以用于气体分离、水处理、催化剂载体等方面。

储能材料多孔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电池、超级电容器和储氢材料等储能器件。

由于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储能性能和快速的离子传递速度。

隔热材料多孔材料中的孔隙可以减少热传导,因此多孔材料常被用作隔热材料。

这些材料常用于建筑、航空航天和能源行业,以减少能量损失和提高系统效率。

多孔与介孔材料(课堂PPT)

多孔与介孔材料(课堂PPT)
毛细凝聚理论与Kelvin方程
Kelvin方程 BJH法确定中孔孔径分布 Kelvin方程对4型和5型等温线的解释 吸附滞后现象(自学)
3
吸附基础
❖ 吸附概念
当气体或者液体与某些固体接触时,气体或者液体分子会积聚在固体表面 上,这种现象称为吸附。
吸附是指当流体与多孔固体接触时, 流体中某一组分或多个组分在固体表 面处产生积蓄的现象。
B)极化力(Debye interaction):具有诱导偶极作用(induced dipole)分子与具有永久 偶极矩(permanent dipole moment)接近时,分子之间的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力;
C)氢键(hydrogen bond, Keesom force):氢原子与其他分子中有多余未成键电子的原
6
吸附基础
根据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不同,吸附可分为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大类。
❖ 物理吸附
定义:被吸附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又称 范德华吸附.
特征: ❖ 可逆过程,快速 ❖ 吸附作用比较弱(静电作用) ❖ 选择性差(不发生化学反应,稍加热就可能脱附)
间的相互作用。低压下,仅吸附在表面少数活性点上,高压下,气
体分子优先以团族结构吸附在已被吸附分子周围,局部形成多分子
层吸附,没有2型吸附曲线的“平台”
实际例:水分子在疏水活性炭上的吸附。
13
吸附基础
4型吸附:中孔材料的典型吸附等温曲线,具有吸附回线。
微观图像:1、低压下,与2型吸附曲线相同。2、一定压力以 上时,吸附质在中孔内发生了毛细凝聚,吸附量急速增加。3、压 力继续升高,所有中孔均完成毛细凝聚,吸附主要在外表面发生, 吸附曲线出现平台。4、毛细凝聚现象:产生吸附滞后回线,影响 因素:孔径分布、孔结构形状、吸附质特性、实验温度等。

多孔材料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多孔材料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多孔材料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在化学研究中,多孔材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它们拥有着很多优异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催化、分离、吸附、传感等。

本文将从多孔材料的定义、类型、特性及应用方面探讨它们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多孔材料的定义和类型多孔材料是指具有很多空隙或孔隙的材料。

孔隙的直径可以从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不等。

按照孔隙的直径分为超微孔(<2nm)、介孔(2-50nm)以及大孔(>50nm)。

多孔材料可以分为无机多孔材料和有机多孔材料。

无机多孔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有机框架(MOFs)、介孔硅材料、硅铝酸盐、氧化物等。

有机多孔材料包括有机聚合物、柔性多孔材料等。

二、多孔材料的特性多孔材料拥有很多独特的特性,如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无序孔道等。

首先,多孔材料的高比表面积意味着它们能够提供更多的表面反应区域。

这种高比表面积可导致更高的催化反应速率和更好的吸附性能。

其次,多孔材料的可调孔径意味着研究者可以通过控制孔径来实现不同的分离效果。

例如,将孔径控制在分子大小的尺度下,就可以实现选择性分离物质,如氧气和氮气的分离。

最后,多孔材料的无序孔道可以为材料提供更大的孔隙度和更高的表面扩散系数。

这样的无序孔道可以降低分子的束缚力,并且可以为分子提供更多的扩散通道。

三、多孔材料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多孔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从催化、分离、吸附、传感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多孔材料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1. 催化多孔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可控制孔径和无序孔道等特性,多孔材料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区域,增加反应速率,并且可以实现催化剂的再生利用等优秀性能。

例如,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具有结构多样性和高比表面积等特点,是一类理想的催化剂载体。

MOFs可以改变分子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反应的活性,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2. 分离多孔材料在分离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介孔材料PPT课件

介孔材料PPT课件

孔径大于50nm
气凝胶、多孔玻璃、 活性炭
3
定义:以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sol-gel)、 乳化(emulsion)、微乳化(microemulsion)等化学过程,通过有 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组装生成的一类孔径在2.O-50nm之 间、孔径分布窄且具有规则孔道结构的无机多孔固体材料。
5
介孔材料的制备
方法:水热合成法,室温法、微波合成法、湿胶焙 烧法、相转变法及在非水体系中的合成法等。 合成原材:无机物种(形成介孔材料骨架元素的物质 源)、表面活性剂(形成介孔材料的结构导向剂)、溶剂 (通常为水)
合成路线:
6
有序介孔硅材料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7
三种主要组分是: (1)用来构造孔壁结构的无机物种(前 驱体)。选择无机物种的主要依据是溶胶-凝胶化学,即 原料的水解和缩聚速度必须适当,且经过水热等处理后 缩聚程度提高。根据介孔材料骨架元素的组成,无机物 种可以是直接加入的无机盐或预先形成一定聚合度的无 机低聚体,也可以是水解后产生无机低聚体的有机金属 氧化物;(2)自组装(介观结构形成的过程)时起决定导向 作用的模板剂(表面活性剂)。介孔材料合成体系中所采 用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 活性剂等类型;(3)作为反应介质的溶剂相。
EISA 的合成技术采用的是典型的sol-gel 化学。首先,在有机 溶剂中,硅源(TEOS)在微量酸的催化下发生预水解,生成硅 的低聚体,并与表面活性剂发生相互作用。在溶剂的挥发过程 中,硅物种进一步发生交联、聚合,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在 这个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经过了分子、胶束、液晶的不同形态, 最后,它与无机硅形成的二元液晶相被固定下来。
• 相对于传统的由上而下(top-down)的微制造技术,软 模板法在制造纳米材料方面采取了自下而上 (bottom-up)的策略。

110908 多孔与介孔材料(2,多孔材料基础2)

110908 多孔与介孔材料(2,多孔材料基础2)

0.3
Pore Volume (cm3/g•nm)
气凝胶结构特征:纳米尺度颗粒 (5-30nm)在三维空间无序堆积而 成的具有三维纳米通孔结构特征的 多孔材料。
0.2
0.1
0.0 10
18 21
100
Pore Diameter (nm)
课堂作业
❖ 课堂作业题(1) 110908
1、吸附定义和分类?简述吸附的起因和作用。 2、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画图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3、简述BET吸附模型和Kelvin吸附方程,画图表示它们对应的吸附
自习P38页内容
毛细凝聚理论与Kelvin方程
❖ Kelvin方程对4型和5型吸附等温曲线的解释
BET方程作用区域:
❖ AB段:首先形成单分子吸附层;B点:单分子层吸附接近饱和;BC段:出现多分子吸附。
Kelvin方程作用区域:
❖ CD段:窄孔径的毛细凝聚吸附;CE段:宽孔径的毛细凝聚吸附;EF段:饱和吸附。
C>2:E1»El, 2型吸附曲线 C<2:E1«El, 3型吸附曲线
b
固体表面对吸附分 子作用力很强
固体表面对吸附分 子作用力很弱,吸 附分子之间作用力 强
经典吸附理论
❖ BET方程的局限
理论假设的不足 ❖ 表面均匀假设(与很多实际样品情况差异较大) ❖ 吸附定位假设(第2层吸附以后大多呈液态,没有定位吸附) ❖ 分子间作用力假设: 被吸附分子只受固体表面或者下层已吸附分子的 吸引作用,没有考虑同层相邻分子间实际存在的作用力
实际应用的不足 ❖ 能够较好解释2型,3型吸附,但不能解释4型、5型吸附 ❖ 定量解释不够准确,半定量或者定性地解释
毛细凝聚理论与Kelvin方程

多孔纳米材料讲解

多孔纳米材料讲解
机械性能的改变(航空航天、汽车)
对机械波及机械振动的传播性能的改变(隔音)
对光电性能改变(新型光电子元件)
选择渗透性(特殊过滤装置)
选择吸附性(高效气体或液体分离膜)
提纲
一、多孔材料定义、性质及应用 二、多孔炭的制备 三、超级电容器性质及原理 四、有序介孔炭在离子液体中电容特性研究
碳素材料:成功商业化,性价比高。 金属氧化物材料:RuO2为主,导电性好,比容
量大,循环寿命长,价格高,污染。
导电聚合物材料:工作电压高但电阻大 。 杂多酸:具有固体电解质的优点,使用方便。
能量存储装置比较
元器件
比能量 Wh/kg
普通电容器 <0.2
比功率 充放电次数
W/kg 104~106 >106
多孔材料及其应用
报告人:雷拓
提纲
一、多孔材料定义、性质及应用 二、多孔炭的制备 三、超级电容器性质及原理 四、有序介孔炭在离子液体中电容特性研究
定义
多孔材料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 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 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
由于该材料最初采用发泡法制备,曾称之为
发泡材料,以后发展了渗流等制备法,称之为 通气性材料,更合适的名称应为多孔 泡沫材 料,简称多孔材料或泡沫材料。
0
10 20 30 40 50
wt% B(OH) 3
循环伏安(5mv/s)
EMImBF4 亲水
EMImTSFI 憎水
恒流充放电 (125 mA/g)
EMImBF4
EMImTSFI
碳表面性质对本征比电容值的影 响
C roA
d
炭表面氧含量的增加,显著地增加了亲水性离子液体中炭材料的 比电容值

矿石介孔材料与多孔材料制备

矿石介孔材料与多孔材料制备

自组装法的缺点:需要精确 控制反应条件,否则容易产
生杂质
自组装法的应用:在矿石介孔 材料制备中,自组装法常用于 制备有序介孔材料,如硅基、
碳基等材料。
无模板法
原理:利用化学 反应生成介孔结

缺点:难以控制 孔径和孔隙率
优点:操作简单, 成本低
应用:制备介孔 材料,如二氧化
硅、氧化铝等
Part Four
绿色环保的制备方法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环保的制备方法:采用无污染、低能耗的制备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可持续发展:提高矿石介孔材料与多孔材料的回收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创新:研发新型制备方法,提高矿石介孔材料与多孔材料的性能和稳 定性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的制备方法与可持续发展将成 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介孔材料可以控制催化剂 的粒径和形貌,提高催化
性能
介孔材料可以调节催化剂 的表面性质,提高催化活
性和选择性
Part Six
矿石介孔材料与多 孔材料的未来发展
新型矿石介孔材料的开发与合成
开发新型矿石介孔材料,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研究新型合成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开发新型应用领域,如环保、能源、生物医药等 研究新型功能化技术,提高材料的功能性和附加值 研究新型复合材料,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和应用范围
附性能
介孔材料可以改善多孔 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
定性
介孔材料可以调节多 孔材料的孔径和孔隙 分布,从而提高选择
性吸附性能
介孔材料可以增强多 孔材料的催化性能, 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

介孔材料在多孔催化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介孔材料作为载体,可以 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

介孔材料可以提供更多的 活性位点,提高催化效率

介孔材料PPT课件

介孔材料PPT课件
28
AMS 系列: AMS 是Che 等人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以 含氨基的硅源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和含季铵盐的硅源N-三甲氧 基硅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TMAPS)作为助结构导向剂合成得到的。 该类材料具有均匀分布的有机官能团,可控的介孔结构及孔径大小。其 中,AMS-1 是三维六方结构,AMS-2 是具有调变结构的笼状结构,AMS-3 是二维六方结构,AMS-6 是双连续立方相Ia3d ,AMS-8 是立方相Fd3m 结 构,AMS-9 是四方相P42/mnm结构,AMS-10 是双连续立方相Pn3m结构。 另外,作为AMS 系列中很特殊的一类,Che等人利用手性的氨基酸表面 活性剂和助结构导向剂以及硅源合成了一类新型的介孔硅材料,即手性 介孔硅材料,其外形为螺旋六方棒状,内部具有螺旋孔道结构。这个发 现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介孔材料的合成体系,而且为催化分离、药物的选 择性吸附等开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26
MSU 系列:该系列由Pinnavaia 等人制备而成。这是一类用 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的孔道为蠕虫状 的介孔材料。这种结构有利于客体分子在孔道内的扩散,消 除扩散限制。
KIT 系列:该系列由Ryoo 等人合成。其中,KIT-1 是一种结 构无序的介孔氧化硅材料。KIT-6 是在Pluronic P123 (EO20PO70EO20)导向下,通过添加正丁醇而得到的具有立 方Ia3d 结构的介孔氧化硅材料。
16
2004年,Liang等通过EISA过程使PS-P4VP型嵌段共聚物与间苯二酚组装得到 周期性复合结构,然后用甲醛蒸气处理,使间苯二酚聚合得到嵌段共聚物-酚醛 树脂复合材料,通过一个直接碳化的过程,可以除掉模板剂,得到高度有序的介 孔碳膜,其孔径为35 nm。

多孔材料总结

多孔材料总结

多孔材料总结简介多孔材料是指具有较多孔隙结构的材料,通常由孔隙和固体相组成。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多孔材料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多孔材料及其相关应用进行概述。

多孔材料的分类根据孔隙尺寸和形状,多孔材料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孔隙尺寸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微孔材料、介孔材料和宏孔材料。

1.微孔材料:孔隙尺寸小于2纳米的材料被称为微孔材料。

这种材料通常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较小的孔隙体积。

2.介孔材料:孔隙尺寸在2纳米到50纳米之间的材料被称为介孔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中等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

3.宏孔材料:孔隙尺寸大于50纳米的材料被称为宏孔材料。

这种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孔隙体积。

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所需的孔隙结构选择合适的方法。

1.模板法:使用模板或模具来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常见的模板材料有硬质模板(如聚合物颗粒)、软模板(如乳液)、生物模板(如细胞)等。

2.溶胶凝胶法:将溶胶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凝胶化过程形成多孔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和形状。

3.气相沉积法:通过化学反应,在气相条件下使气体或气态物质转化为固态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均匀孔隙结构的多孔材料。

4.喷雾干燥法:将溶液或浆料喷雾成微小液滴,并通过干燥过程形成多孔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颗粒状的多孔材料。

多孔材料的应用领域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性,多孔材料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催化剂:多孔材料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提供更大的表面积和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

2.吸附剂: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孔隙体积和表面积,可以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吸附分离,如吸附剂在空气净化、水处理和石油提纯中的应用。

3.药物传递:多孔材料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释放位置,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4.隔热材料:多孔材料具有较低的热传导性能,可以用作隔热材料,如建筑隔热材料和高温绝缘材料等。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多孔材料是指具有一定孔隙结构的材料,其中孔隙具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

这些材料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吸附、催化、分离、传感、生物医学和能源。

本文将介绍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多孔材料分类存在许多分类多孔材料的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按照它们产生的方式划分。

1. 石墨烯氧化物石墨烯氧化物(GO)是一种具有丰富氧含量的碳材料,除了非常窄的孔隙,GO还具有大量的表面官能团。

由于其优异的化学特性和表面性质,GO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传感、吸附、分离等领域。

2. 金属有机骨架金属有机骨架(MOF)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晶体材料,它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隙大小和形状以及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MOF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催化、分离、传感、电子和能源等领域。

3. 介孔材料介孔材料是具有孔径大于2纳米低于50纳米的材料,具有与微米尺度结构类似的高表面积和离散的微孔结构,这使得它们在许多领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生物医学、吸附、分离、传感和能源。

二、多孔材料在吸附中的应用多孔材料在吸附方面的应用因其高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隙结构而备受关注。

吸附是将气体或液体分子吸附到材料表面的过程。

制备多孔吸附剂的目标是获得高吸附容量和选择性。

1. 分子筛分子筛是一种介孔材料,具有网络结构和各种孔隙尺寸,可用于高效分离和处理气体、水和液态混合物。

分子筛通常是由硅酸盐或铝酸盐等无机化学物质制成的,其孔径可以控制在2-50纳米之间。

2. 金属有机骨架MOF在气体吸附和分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这些材料通过晶格控制孔径和孔隙配位,从而使其性能具有高度的可调性。

MOF 在指示剂、传感、药物分离等领域也有应用。

三、多孔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催化是指利用催化剂促进反应速度的过程。

多孔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可控孔隙结构使其具有出色的催化效果。

多孔材料在催化反应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催化剂载体和催化剂本身。

新型多孔材料的结构

新型多孔材料的结构

新型多孔材料的结构
新型多孔材料的结构是一种具有高度开放的孔隙结构,通常由三维网络形成。

这种结构能够提供大量的内部表面积,进而提高材料的吸附能力和反应活性。

新型多孔材料可以根据孔隙结构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分类。

常见的结构类型包括:
1. 纳米多孔材料:具有纳米级孔隙的材料结构,孔隙尺寸在
1-100纳米之间。

这种结构能够提供大量的表面积,适用于吸
附和分离等应用。

2. 介孔材料:具有孔隙尺寸在2-50纳米之间的结构。

介孔材
料通常有规则的孔道排列,能够提供较大的孔隙体积,适用于催化和存储等应用。

3. 大孔材料:具有孔隙尺寸在50纳米以上的结构。

大孔材料
通常有非常开放的孔道结构,能够提供更大的孔隙体积和更高的传质速率,适用于吸附、分离和储能等应用。

此外,新型多孔材料的结构还可以通过孔道的连通方式来区分。

常见的结构包括非连通多孔结构和连通多孔结构。

非连通多孔结构是由孤立的孔隙所组成,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孔结构。

而连通多孔结构则是通过连通孔道互相连接形成的,孔道之间具有连通性,能够提供更快的物质传输速率。

总的来说,新型多孔材料的结构可以根据孔隙尺寸、形状和连通方式进行分类,不同的结构能够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多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多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多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多孔材料是指通过特殊合成方法制备出的具有较大的孔隙结构的材料。

这种材料在吸附、分离、催化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多孔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性质以及各自的应用。

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一种具有高度可调性的多孔材料。

其基本单元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组成的骨架结构。

这些骨架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气体吸附、分离、催化等方面的性质。

MOFs的合成方法种类繁多,包括溶液热合成、溶剂热合成、水热合成、溶剂挥发法等。

MOFs的应用包括:气体储存、气体分离、催化反应、传感器等。

二、介孔材料介孔材料是一种具有孔径在2~50纳米之间的多孔材料。

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后期合成法、硬模板法等。

介孔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吸附性能和容易控制孔径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

其中,介孔硅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介孔材料。

三、纳米孔材料纳米孔材料的孔径在1~10纳米之间,表面积比介孔材料还要大。

纳米孔材料合成方法包括:电化学法、化学水解法、热解法等。

纳米孔材料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因此在催化、生物学、纳米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等方面的应用被广泛研究。

典型的纳米孔材料有介孔金属硅酸盐、纳米碳管和纳米孔材料等。

四、纳米多孔材料纳米多孔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孔材料。

它具有较小的粒径(通常在10~100纳米之间)和高度分化的孔道结构。

纳米多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热法、水热合成、后期合成法等。

纳米多孔材料的应用包括:催化、传感器、药物传递、吸附等。

五、多孔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多孔材料在环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纳米孔材料可用于水污染物的吸附和去除;介孔材料可用于气体催化处理等。

MOFs、纳米孔材料和纳米多孔材料等均可用于环境污染控制、温室气体捕获、水处理、污泥处理等领域。

六、结论多孔材料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优异的性质,成为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化学中的多孔材料研究和应用

化学中的多孔材料研究和应用

化学中的多孔材料研究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多孔材料日益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多孔材料具有体积大、比表面积高、空隙结构多样等优良性质,能够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分离、储能等领域。

本文将着重介绍多孔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多孔材料概念及分类多孔材料是指具有孔隙结构的材料,这些孔隙具有一定的大小、形状和分布。

由于这些孔隙的存在,多孔材料比普通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吸附能力,因此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孔隙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多孔材料可以分为微孔材料、介孔材料和大孔材料三类。

1. 微孔材料微孔材料的孔径一般在2-50 Å之间,具有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

常见的微孔材料有分子筛、活性炭、碳分子筛等。

分子筛是一种以硅铝比为基础的高孔隙材料,具有非常高的表面积、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

分子筛的孔隙大小通常在0.3-1.0 nm之间,这些孔隙的形状和大小决定了分子筛在催化、吸附和分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材料,其多孔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能使其吸附气体、液体、溶液等的能力大大增强。

目前常见的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碳分子筛是一种以石墨为原料制备的多孔材料,具有高的微孔比表面积、超高的孔容和较好的机械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甲烷储气、二氧化碳分离等方面。

2. 介孔材料介孔材料的孔径在50 Å-500 Å之间,比微孔材料的孔径大了许多,但比大孔材料的孔径小。

介孔材料的孔径大小介于分子筛和大孔材料之间,因此它们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通常也在这两者之间。

常见的介孔材料有硅胶、氧化铝等。

硅胶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分散性的固体颗粒,广泛应用于柱层析、催化剂载体、吸附剂等方面。

硅胶分为非晶态硅胶、晶体硅胶和中孔硅胶等多个类别。

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的塑性和较好的磨耗性。

氧化铝主要分为非晶态氧化铝、晶体氧化铝和介孔氧化铝等多个类别。

多孔材料概述

多孔材料概述

多孔材料多孔材料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

典型的孔结构有:一种是由大量多边形孔在平面上聚集形成的二维结构;由于其形状类似于蜂房的六边形结构而被称为“蜂窝”材料;更为普遍的是由大量多面体形状的孔洞在空间聚集形成的三维结构, 通常称之为“泡沫”材料。

如果构成孔洞的固体只存在于孔洞的边界(即孔洞之间是相通的),则称为开孔;如果孔洞表面也是实心的,即每个孔洞与周围孔洞完全隔开,则称为闭孔;而有些孔洞则是半开孔半闭孔的。

由于多孔材料具有相对密度低、比强度高、比表面积高、重量轻、隔音、隔热、渗透性好等优点, 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单一功能的材料, 而在航空、航天、化工、建材、冶金、原子能、石化、机械、医药和环保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泡沫材料,简称多孔材料或泡沫材料。

总之,目前没有一个统一、严格、公认的定义。

多数学者将多孔材料和泡沫材料视为等同概念。

多孔材料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木材、软木、海绵和珊瑚等(“cellulose”这个词就来源于意为“充满小孔的”拉丁小词“cellula”)。

千百年来,这些天然的多孔材料被人们广泛利用。

在多年前的古埃及金字塔中就已经使用了木制建材在罗马时代软木就被用作酒瓶的瓶塞。

近代人们开始自己制造多孔材料,其中最简单的是由大量相似的棱形孔洞组成的蜂窝状材料,可用作轻质构件。

更常见的是高分子泡沫材料,其用途广泛,可用于小到随处可见的咖啡杯,大到飞机坐舱的减震垫。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也能像聚合物那样发泡。

这些新型泡沫材料正逐渐地被用作绝缘、缓冲、吸收冲击能量的材料,从而发挥了其由多孔结构决定的独特的综合性能。

.。

多孔材料发展

多孔材料发展

多孔材料发展多孔材料是一种具有开放孔隙结构的材料,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因此在吸附、分离、催化、传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孔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材料科学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多孔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多孔材料主要包括多孔介质、多孔膜和多孔纳米材料等。

多孔介质是指具有孔隙结构的固体材料,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多孔膜是指具有微孔或超微孔结构的薄膜材料,如陶瓷膜、聚合膜等;多孔纳米材料是指具有纳米级孔隙结构的材料,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碳纳米管等。

这些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和传质通道,因此在吸附分离、催化反应、储能储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吸附分离方面,多孔材料能够通过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与待分离物质发生吸附作用,实现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例如,活性炭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工业废气处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分子筛在石油化工、气体分离、催化裂化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催化反应方面,多孔材料能够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和传质通道,实现对反应物质的高效转化。

例如,MOFs在气体吸附、分离、储能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纳米管在催化剂、电化学传感器、储能材料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孔材料将在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例如,多孔材料在能源存储、转化和节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物医药领域,多孔材料将为药物传递、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总之,多孔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优势,在吸附分离、催化反应、能源环境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多孔材料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多孔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多孔材料引论

多孔材料引论

多孔材料引论
多孔材料是指具有大量孔隙结构的材料,这些孔隙可以是微观的
纳米孔,也可以是宏观的毫米级孔洞。

这种材料在吸附、过滤、催化、能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多孔材料进行讲解。

第一步,多孔材料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孔隙结构,多
孔材料可以分为无序孔材料、有序孔材料和层状孔材料等。

无序孔材
料的孔隙结构不规则,例如经过高温炭化处理的海绵状材料;有序孔
材料的孔隙结构有序排列,例如介孔材料和纳米孔材料;层状孔材料
则具有不同层次的孔隙结构,例如层状硅酸盐材料。

第二步,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非常多样,
例如:模板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电化学制备法等。

其中,模板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利用介孔或纳米孔的硅胶、聚
合物等作为模板,在其表面包覆一层材料,经过高温炭化或氧化后,
模板消失,留下孔隙结构完整的多孔材料。

第三步,多孔材料在吸附、过滤、催化、能源等方面的应用。


孔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隙结构,可用于吸附有机物、
重金属等污染物,过滤空气污染物、水处理中;还可用于催化反应,
如催化剂载体、氧气还原催化剂等。

此外,多孔材料在能源领域中也
有广泛应用,例如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综上所述,多孔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环境、能源
等领域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未来多孔
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型吸附: 型吸附:
微观图像: 微观图像: 1、低压下,与3型吸附曲线相同,吸附质与吸附 剂的相互作用较弱。2、一定压力以上时,吸附曲线陡然上升,迅 速达到饱和。
6型吸附:阶梯型吸附等温曲线,比较特殊。 型吸附:
微观图像: 微观图像:固体均匀表面上发生的谐式多层吸附的结果(均匀表 面吸附时,层内吸附质之间侧面相互作用会导致吸附质层内出现二 维凝聚,产生吸附台阶),每一个台阶代表吸满一层分子层。 实际例: 实际例:球对称非极性气体分子(氩、氪、甲烷等)在处理后的 炭黑上的吸附行为;大多数催化剂表面是不均匀的,较难观测到。
T
--- 开尔文温度。 Kelvin方程给出了发生毛细孔凝聚现象时,孔径与相 方程给出了发生毛细孔凝聚现象时, 方程给出了发生毛细孔凝聚现象时 对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对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平均曲率半径
2型吸附:S型吸附等温曲线。 型吸附:
微观图像: 微观图像:非多孔性固体表面或者大孔材料上进行单一多层可 逆吸附时的行为。因为吸附空间没有限制,出现从单分子层向多分 子层过渡的吸附结果。
3型吸附:比较少见的吸附等温曲线。 型吸附:
微观图像: 微观图像:吸附质与吸附剂的相互作用很弱且小于吸附质分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低压下,仅吸附在表面少数活性点上,高压下,气 体分子优先以团族结构吸附在已被吸附分子周围,局部形成多分子 层吸附,没有2型吸附曲线的“平台” 实际例: 实际例:水分子在疏水活性炭上的吸附。
经典吸附理论
BET方程对 型和 型等温线的解释(P. 31-33) 方程对2型和 型等温线的解释( 方程对 型和3型等温线的解释 )
C = exp[(E1 − El ) / RT ]
C>2:E1»El, 2型吸附曲线 : 型吸附曲线 C<2:E1«El, 3型吸附曲线 : 型吸附曲线
固体表面对吸附分 子作用力很强
吸附起因和结果
起因? 起因? 结果? 结果?
吸附基础
能吸附杂质的Obsorb“海绵”玻璃
Nanospace for adsorption(active sites) Adsorbate Interface
Basic notions of adsorption 吸附的基本过程) (吸附的基本过程)
吸附基础
固体吸附颗粒在流体 中吸附过程示意图
吸附基础
根据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不同,吸附可分为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大类。
物理吸附
定义:被吸附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 定义:被吸附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又称 范德华吸附. 范德华吸附 特征: 特征: 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快速 吸附作用比较弱(静电作用) 吸附作用比较弱(静电作用) 选择性差(不发生化学反应,稍加热就可能脱附) 选择性差(不发生化学反应,稍加热就可能脱附)
吸附基础
范氏键合的形成与相关性质
A)伦敦力(London force):色散力,原子中电荷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偶极 )伦敦力 :色散力,原子中电荷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 矩作用,存在与所有原子和分子之间; 矩作用,存在与所有原子和分子之间; B)极化力 )极化力(Debye interaction):具有诱导偶极作用(induced dipole)分子与具有永久 :具有诱导偶极作用( ) 偶极矩(permanent dipole moment)接近时,分子之间的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力; 偶极矩( )接近时,分子之间的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力; C)氢键 )氢键(hydrogen bond, Keesom force):氢原子与其他分子中有多余未成键电子的原 : 子所吸引,如水以及其他含氢化合物中,如乙醇, 子所吸引,如水以及其他含氢化合物中,如乙醇,DNA等 等
毛细凝聚理论与Kelvin方程 方程 毛细凝聚理论与
Kelvin方程 方程 BJH法确定中孔孔径分布 法确定中孔孔径分布 Kelvin方程对 型和 型等温线的解释 方程对4型和 方程对 型和5型等温线的解释 吸附滞后现象(自学) 吸附滞后现象(自学)
吸附基础
吸附概念
当气体或者液体与某些固体接触时, 当气体或者液体与某些固体接触时,气体或者液体分子会积聚在固体表面 这种现象称为吸附。 上,这种现象称为吸附。 吸附是指当流体与多孔固体接触时, 吸附是指当流体与多孔固体接触时, 流体中某一组分或多个组分在固体表 面处产生积蓄的现象。 面处产生积蓄的现象。 吸附也指物质(主要是固体物质)表面吸住周围介质(液体或气体) 吸附也指物质(主要是固体物质)表面吸住周围介质(液体或气体)中的 分子或离子的现象。 分子或离子的现象。 物质在固体表面上或孔隙容积内积聚的现象被称为吸附 。
沿用Langmuir部分假设 部分假设 沿用
吸附剂表面均一、 吸附剂表面均一、定位吸附 被吸附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新的假设: 新的假设:
多层吸附 吸附作用力有差异(第1层是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分子引力,而第 层以上靠吸附质分子之 层是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分子引力, 吸附作用力有差异( 层是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分子引力 而第2层以上靠吸附质分子之 间的引力,存在显著差异) 间的引力,存在显著差异)
吸附基础
范德华键: 范德华键:
键能小,弱键 键能小,弱键(Secondary force)
键合类型 Bond type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范德华键
键能( 键能(Kcal/mol) ) Binding energy 150-370 125-300 25-200 ≤10
化学键: 化学键:
金属键、 金属键、共价键与离子键 键能大,强健。 键能大,强健。
0.2
气凝胶结构特征: 气凝胶结构特征:纳米尺度颗粒 30nm) (5-30nm)在三维空间无序堆积而 成的具有三维纳米通孔结构特征的 多孔材料。 多孔材料。0.1Βιβλιοθήκη 0.0 1018 21
100
Pore Diameter (nm)
吸附基础
1型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曲线。 型吸附:
微观图像: 微观图像:1、在开放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或者气体分子单分 子层物理吸附。2、微孔结构,低压下吸附量迅速升高,随后吸附 量受孔的体积限制,达到一个平台值。 实际例: 实际例:气体分子在分子筛、沸石和微孔硅胶上的吸附行为。
吸附基础
4型吸附:中孔材料的典型吸附等温曲线,具有吸附回线。 型吸附:
微观图像: 微观图像:1、低压下,与2型吸附曲线相同。2、一定压力以 上时,吸附质在中孔内发生了毛细凝聚,吸附量急速增加。3、压 力继续升高,所有中孔均完成毛细凝聚,吸附主要在外表面发生, 吸附曲线出现平台。4、毛细凝聚现象:产生吸附滞后回线,影响 因素:孔径分布、孔结构形状、吸附质特性、实验温度等。
Langmuir吸附方程 吸附方程
n bP θ= = nm 1 + bP
式中, 式中,θ --- 固体表面被吸附气体分子占据的分数
n --- 吸附气体分子的量 nm --- 单分子层饱和气体吸附量 P --- 吸附平衡时的气相压力 b --- 吸附常数
经典吸附理论
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Brunauer, Emmett, Teller) 多分子层吸附模型( 多分子层吸附模型 )
分类: 分类:
六种类型, 六种类型,对应不同吸附机制
吸附基础
气凝胶材料测试结果
Quantity Adsorbed (cm3/g)
2000 1600 1200 800 400 0 0.0 0.2 0.4 0.6 0.8 1.0
Relative Pressure (P/Po)
0.3
Pore Volume (cm3/g•nm)
b
固体表面对吸附分 子作用力很弱, 子作用力很弱,吸 附分子之间作用力 强
经典吸附理论
BET方程的局限 方程的局限
理论假设的不足 表面均匀假设(与很多实际样品情况差异较大) 表面均匀假设(与很多实际样品情况差异较大) 吸附定位假设(第2层吸附以后大多呈液态,没有定位吸附) 吸附定位假设( 层吸附以后大多呈液态,没有定位吸附) 层吸附以后大多呈液态 分子间作用力假设: 被吸附分子只受固体表面或者下层已吸附分子的 分子间作用力假设: 吸引作用, 吸引作用,没有考虑同层相邻分子间实际存在的作用力 实际应用的不足 能够较好解释2型 型吸附, 能够较好解释 型,3型吸附,但不能解释 型、5型吸附 型吸附 但不能解释4型 型吸附 定量解释不够准确, 定量解释不够准确,半定量或者定性地解释
“多孔与介孔材料”
洪樟连
多孔材料基础
多孔及介孔材料概念 孔吸附理论 微孔孔结构解析及理论 孔结构测试方法
本次课主要内容
吸附基础
吸附概念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吸附等温线及其分类
经典吸附理论
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 多分子层吸附模型 BET方程对 型和3型等温线的解释 方程对2型和 型等温线的解释 方程对 型和
吸附基础
经典吸附理论
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1916年)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年
基本假设
吸附剂表面均一(所有吸附点在能量上完全相同) 吸附剂表面均一(所有吸附点在能量上完全相同) 被吸附到吸附剂上 的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吸附限于单分子层, 吸附限于单分子层,没有多层吸附
(1) 外部扩散。吸附剂周围的流体相中组分A扩散 穿过流体膜到达固体吸附剂表面。 (2) 内部扩散。组分A从固体表面进入其微孔道, 在微孔道的吸附流体相中扩散到微孔表面。 (3) 吸附。扩散到微孔表面的组分A分子被固体所 吸附,完成吸附。 (4) 脱附。已被吸附的组分A分子,部分脱附,离 开微孔道表面。 (5) 内反扩散。脱附的组分A分子从孔道内吸附流 体相扩散到吸附剂外表面。 (6) 外反扩散。组分A分子从外表面反扩散穿过流 体膜,进入外界周围的流体中,从而完成脱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