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课件讲义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详解版背诵笔记(第10—12章)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详解版背诵笔记(第10—12章)第十章政治参与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含义一、政治参与的定义1、不同的政治参与概念政治参与思想源自于近代民权理论。
不过,现代政治科学中“政治参与”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学者从对选举问题的研究拓展而来的。
不少西方政治学者对于“政治参与”下过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在政治体制的各个层次中,企图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政治选择的个别公民的一切自愿活动,认为政治参与是表示社会成员选择统治者以及直接或者间接的公共政策形成等方面的自愿的活动,认为政治参与是一般平民直接地、或多或少意图影响政府人事选择以及(或者)他们所采取行动而做的法律行为。
如此等等。
这些定义并没有全面而深刻地指明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
2、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政治参与问题作过多方面论述,根据这些论述,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参与问题的把握有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实现其政治权利和人民民主的必要途径;二是政治参与的核心问题是公民对于国家事务的参与;三是政治参与可以是直接民主的,也可以采取间接民主的各种形式。
按照马克思主义把握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可见政治参与是一个社会中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且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
政治参与的程度和广度,集中反映着特定社会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
二、政治参与的特征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这是政治参与的主体特征。
这一特征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的含义:(1)政治参与的主体必须是公民,而不可能是臣民。
公民,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赋予社会政治生活成员的资格概念,它意味着社会成员在法律上的政治平等,意味着社会成员具有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意味着只有在民主政治的制度条件下,真正的政治参与才是可能的。
2016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课件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
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
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
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6.政治民主(07年名词解释、08年简答题)在人类政治学说史上,诸多政治思想家曾经就民主的含义作过论述,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古典民主论:认为民主是按照人民的意愿进行统治。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洛克沿袭了古希腊的民主含义。
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
他运用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的统治是通过人民对于政府组成、政府权力行使的同意来实现的,而人民的同意是根据多数决定规则进行的。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理论,认为人民的同意是建立在人民的共同意志基础上形成的,据此,他提出人民主权原则,并认为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主权的实现。
二人对于民主的解释被称为“古典民主理论”。
精英民主理论:认为民主是人民投票决定权力的归属。
20世纪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是这一民主观的代表。
他认为,把民主归结为人民同志是不现实的幻想,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都是由少数政治精英人物统治和领导的,因此,民主的现实含义应该是人民有权通过投票决定由谁来充当政治精英。
由于熊彼特的理论把民主现定于人民对政治精英的选举上,所以又被称为“经营民主理论”。
华电行管考研王浦劬《政治学基础》核心章节-政治权力
华电行管考研王浦劬《政治学基础》核心章节-政治权力第二章政治权力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涵义一、政治权力的本质在中西文化中,“权力”都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人们对权力下了诸多定义。
其共同之处是把权力看成一个人对于他人的控制和影响力,都没有能够揭示权力和政治权力的本质。
探讨政治权力的本质,应该从分析政治权力形成的逻辑过程入手1.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利益实现和维护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利益主体调动其有效资源,并把这些资源有机的凝聚成特定的实际力量,以次为凭借展开牟利活动。
2.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利益关系中,当人们选择以力量凝聚的方式开辟利益实现途径的时候,就会促使利益关系中不同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形成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
3.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在于,当各种实际力量发生对比时,一方的力量能够超过另一方,从而使这种力量对比关系转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而制约关系中相对强大的一方所拥有的力量就是政治权力,这一方即成为了政治权力的主体。
4.政治权力形成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力量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用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政治权力的形成,是政治权力的主体动员和凝聚有效政治资源的能动过程,也是政治权力主体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的过程。
1.客观构成要素,使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
A.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特定社会和政治力量的强弱和是否能够转化为政治权力并且维持其有效运行,不仅取决于生产资料的占有权,而且取决于其占有的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和经营状况,取决于其在社会和经济过程中运行的实际效应,根据这些效应,产生相应的对于生产资料占有者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不同效应,显然只有控制和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使其能够在社会和经济过程中产生正效应的社会和政治力量主体,才能形成和维护政治权力,并使政治权力有效运行B.社会财富,社会财富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对于社会财富的价值来说,任何财富本身都代表了一定的力量,社会财富的累积意味着力量的扩大,社会财富的占有意味着力量的拥有,社会财富的控制意味着力量的掌握;对于社会财富的使用价值来说,社会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解决政治力量形成和活动中的技术要求,社会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使社会财富的拥有者把他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力量和意图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社会政治力量在人力方面的凝结和扩展。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戴维。伊斯顿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基本方式,同时,指明了政治与 非政治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是权威性的存在,因此,有特定的合理因素。 但是,这一政治定义存在的缺陷是,它没有揭示社会需要权威性价值的深层动因。同时,它把政 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既有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样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把 政治活动仅陷于决策,而忽视了在决策之外,政治活动还包含着斗争、统治、规制、参与等活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些关系中的一种或 者一个方面, “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 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因此,列宁说: “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 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 ”与此同时,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在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对 本阶级群众、对农民的关系,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等。 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容不同群体、阶层、民族等方面的 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相对于社会经济而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体现” 。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其基本含义是: 首先,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经济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 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 其次,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经济关系决 定的,体现着经济关系的要求。 再次,政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 关系起着反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现实性上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政治是阶级关系的 体现。因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 ,所以,政治集中体现着特定社会阶 级利益。在社会主义时期,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中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建设成为“最 大的政治” 。 3.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讲义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第一篇 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 政 治第一节 政治的涵义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3.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4.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
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应该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基本点:其一,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一切社会公共权力形成的;其二,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其三,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容。
一方面它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方面。
第二节 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一、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
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存在着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四级组织。
在这四组织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共同的利益。
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
氏族组织内的权力带着道德强制性,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暴力强制性。
原始社会中的这种政治,被称为氏族民主制。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政治统治是这些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同时社会公共权力也有协调和管理的另一面。
《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王浦劬
目录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 2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 2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 2 第二节 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 ............................................................................................................................................ 6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 7 第二章:利益与政治 .................................................................................................................................................................................10 第一节:利益的涵义 .......................................................................................................................................................................10 第二节:利益关系 ............................................................................................................................................................................12 第三节: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第三章:政治权力 ......................................................................................................................................................................................16 第二节:政治权力的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 ............................................................................................................................18 第三节:政治权力的作用 ..............................................................................................................................................................21 第四章:政治权利 ......................................................................................................................................................................................23 第一节:政治权利的涵义 ..............................................................................................................................................................23 第二节: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26 第五章:国家................................................................................................................................................................................................29 第一节:国家的含义 .......................................................................................................................................................................29 第二节:国家的历史类型 ..............................................................................................................................................................30 第三节:国家的形式 .......................................................................................................................................................................32 第四节:国家机构 ............................................................................................................................................................................35 第六章:政党................................................................................................................................................................................................36 第一节:政党 ......................................................................................................................................................................................36 第二节:政党制度 ............................................................................................................................................................................39 第七章:政治团体 ......................................................................................................................................................................................40 第一节:政治团体的含义 ..............................................................................................................................................................40 第二节:政治团体的类型 ..............................................................................................................................................................42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素质更新......................................................................................................................................43 第八章:政治统治 ......................................................................................................................................................................................44第一节:政治统治的含义和特征 ...............................................................................................................................................44 第二节:政治统治的基础 ..............................................................................................................................................................45 第三节:政治统治的类型和方式 ...............................................................................................................................................46 第九章:政治管理 ......................................................................................................................................................................................47 第一节:政治管理的本质 ..............................................................................................................................................................47 第二节: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 ....................................................................................................................................................48 第三节: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49 第十章:政治参与 ......................................................................................................................................................................................51 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含义 ..............................................................................................................................................................51 第二节:政治参与的类型 ..............................................................................................................................................................52 第三节: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53 第四节: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状况......................................................................................................................................55 第十一章:政治文化 .................................................................................................................................................................................56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57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类型和构成要素......................................................................................................................................58 第三节:政治文化的作用 ..............................................................................................................................................................60 第四节:政治社会化 .......................................................................................................................................................................60 第十二章:政治民主 .................................................................................................................................................................................62 第一节:政治民主的含义 ..............................................................................................................................................................63 第二节:政治民主的类型 ..............................................................................................................................................................65 第三节: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66 第四节:政治民主的发展 ..............................................................................................................................................................67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政治的含义第一节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 道德政治观分析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
行政管理考研中传行管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课件
第三章政治权利第一节政治权利的涵义一、政治权利的定义西方学者对权利的定义繁多,主要有:1、权利天赋说;2、权利自由说;3、权利利益说;4、权利力量说;5、权利平等说。
这些定义都没有能揭示权利的社会本质及其社会基础。
确定和把握权利的本质含义,需要从权力产生的社会利益关系入手进行分析。
1.权利产生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2.权利产生和形成的深厚根源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这些利益要求构成了权利的本质内容3.权利形成的前提是政治权力的确认和保障4.权利起源于不同利益基础上的不同力量,即政治权力之外的单个社会成员和其他社会群体由此,所谓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主张其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利不仅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资格,而且是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资格。
从权利形成的利益基础来分析,权利是社会成员对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的主张资格,而由于政治生活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则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是共同利益。
就其基本内容而言,政治权利既是社会成员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也是主张不同利益的共同规范的法定资格;就其范围和层次而言,政治权利通常即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和层次上的这种法定资格;就其历史进程而言,不同社会历史条件和背景下,主张这些共同利益的政治权利也相应的具有特定的历史内容和范围。
从权利形成的政治权力前提来分析,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综上,政治权利就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利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
对于政治这一定义可以作如下理解:1.政治权利本质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求2.政治权利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前提条件和后盾力量。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详解版背诵笔记(第7—9章)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详解版背诵笔记(第7—9章)第七章:政治团体第一节:政治团体的含义一、政治团体的含义1.政治团体的含义政治团体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和组织现象。
不少政治学家试图对其含义进行确定和概括,比如认为政治团体是任何一群为了争取或维护某种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行动的人;认为政治团体是一群人联合起来为了追求特定利益而对于政治过程施加压力的过程;或者认为政治团体是特定利益表达和要求的非政府的实施组织。
如此等等。
关于政治团体含义的这些确定,或者是过于宽泛而没有区分政治团体与社会团体,或者是没有指明政治团体的基本特征而把政治团体混同于其他政治组织。
按照政治团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目标、实际功能和活动特点,可知政治团体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按照特定利益结合在一起,通过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以实现自己利益目标和要求的团体。
2.政治团体的产生原因在现代社会,政治团体的形成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利益的多样化、政治权力对社会作用的增强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政治团体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利益复杂化、多样化的产物。
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使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社会利益结构日趋分化,人们的利益内容不断更新。
因此,人们往往结成特定的团体,并介入政治过程以实现自己的利益。
其次,政治团体的形成与政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扩展和增强密切相关。
政治权力的扩展、政府政策作用的增强,使得各个社会阶层、集团、行业利益的实现受到政治权力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因而以特定团体的方式向政府表达利益与要求。
再次,政治团体的发展是以民主政治为制度条件的。
西方的民主政治具有虚伪的形式性,但是这种形式民主的分权制度和权力间的制衡,给政治团体寻求影响政治的途径提供了形式可能。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中的不同阶层和不同方面组成的政治团体,从不同的行业和方面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与要求,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重点.
政治学基础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著《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1.简述政治的定义及其基本点。
P9-10答: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关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基本点:1.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从而力图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
2.它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和非政治现象。
3.它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这个层次上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
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这三种基本关系。
2.简述政治的社会地位。
P13-16政治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地位,这种社会地位是在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中体现出来的。
与政治联系最为紧密的社会现象通常是经济、法律、宗教、道德等。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经济社会,形成了社会政治和基础,并且对于社会政治具有前提性和决定性意义。
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政治与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常常联系在一起。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和作用,共同服务于政治统治阶级和集团的利益。
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
法律对政治又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是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政教合一现象的产生、存在和作用是宗教和政治统治者双方需要、相互利用的结果。
在当今世界,宗教对于政治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4.政治与道德。
区别:(1)政治是社会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利益关系的直接体现。
而道德则是社会意识形态,受经济关系支配,但也反映和体现其他社会关系。
(2)政治具有权力强制性,而道德是靠不具有权力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人们的心理信念来实现的。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精编资料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第二章政治管理第一节政治管理的含义一、政治管理的定义在权力制约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地位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矛盾性,要求政治权力主体规范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规约这些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规制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基于这些利益关系发生的行为,政治管理行为正是应这些要求而产生的。
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管理行为。
对于政治管理的这一定义可以做如下了解:1.政治管理的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2.政治管理的重要功能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的内在矛盾3.政治管理的行为内容是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二、政治管理的特征1.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主体通过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的途径和方式,因此,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政治管理行为的公共性,发源于社会利益关系和共同利益的要求。
政治管理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和管理社会事务,是特定社会利益关系和共同利益得以实现的要求,因此,这些职能和事务具有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的特点。
2.政治管理具有组织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社会活动来看,任何管理都是通过特定的组织进行的。
管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的贯彻,对于管理对象及其行为的规制,都是以组织的形式实施的。
因此,作为特定类型管理的政治管理,具有特定的组织性。
政治管理的组织性,首先体现为管理所凭借和运行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有机结合性政治管理的组织性,也体现为政治权力和社会成员的政治系统构成性政治管理的组织性,还体现为政治管理运行的协同性3.政治管理具有责任性政治管理根据社会要求确定和承担的公共目标和公共职能,其凭借实施的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会转而形成政治管理的政治和社会公共责任,由此构成了政治管理的责任性政治管理的责任性,根本在于政治管理行为与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吻合性,因此,政治管理的责任,表现为政治权力的公共责任政治管理的责任性,是对于政治权力主体行为的规范,他包含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对于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管理活动的命令性规范、允许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分别体现为政治管理应当怎样行为、可以怎样行为和不能怎样行为,由此产生政治管理的命令责任、允许责任和禁止责任。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详解版背诵笔记(第三章、第四章)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详解版背诵笔记(第三章)第三章:政治权力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涵义一、政治权力的本质1、政治权力的形成分析分析政治权力形成的逻辑过程,可以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1)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利益。
在社会生活中,利益的实现是利益主体自觉能动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是调动其有效资源,并将其有机地凝聚成特定的实际力量,以此为凭借展开谋利活动,利益主体因此成为能动的利益主体。
(2)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利益关系。
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能动的利益主体会形成不同的实际力量,并且形成相互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能动的利益主体转变为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力量主体。
(3)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是在力量对比关系中产生了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
在力量对比关系中,会呈现两种状态:一是双方力量均衡,一是一方的力量超过另一方,并形成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
当后者出现时,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成为政治权力,其主体也转变为政治权力主体。
在社会生活中,群体力量天然大于个人力量,全社会的力量天然大于其他群体力量。
因此,在力量对比关系发生时,相对于个人力量的群体力量、相对于个人和群体力量的社会力量这种公共力量天然地成为政治权力。
在实际力量转变为政治权力的过程中,各种力量对比关系的交汇点上必然是某种公共力量,因此,政治权力形式上总是公共权力。
由此可见,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1、客观构成要素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其主要有:(1)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是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版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版一、导论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我国,政治学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王浦劬教授的《政治学基础》一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阐述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我国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二、政治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与政治学政治,是指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
政治学,则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政府、政党、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
2.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政治权力,是指国家和社会中掌握政治资源的能力。
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利。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中政治活动的规则和程序。
政治体制,是指国家和社会中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了政治现象的根源、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2. 西方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学理论,主要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和主义、民主主义等。
这些理论在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对政治现象的探讨和解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我国政治现象及其规律,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四、政治学的基本方法1. 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政治现象的性质、特点、规律的分析,揭示政治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2. 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是政治学研究的另一种基本方法。
它通过对政治现象的数量、比例、趋势的分析,揭示政治现象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16外交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内部辅导讲义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
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
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
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第二章政治改革第一节政治改革的含义一、政治改革的定义改革、改良和革命是人们经常使用且又容易混淆的概念。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改革、改良和革命是表征社会进化与变革的同一系列,但又程度不同的三个概念。
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政治改革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来自于社会普遍而强烈的变革要求,而社会的变革要求则来自于一个社会内在的和外在的矛盾运动。
就其内部来说,政治改革主要根源于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的要求和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性。
就其外部来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外关系的变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国家利益矛盾的发展以及政治秩序的变化等,也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影响,使政治改革得以发生。
就其特点来说,社会共同利益的变化和利益矛盾的运动并未达到激化和对抗的程度,他们仍然处于政治统治者控制的范围之内。
就其实质而言,政治改革是统治集团对政治关系的调整政治改革往往要落实为政治体系的变动,政治改革也涉及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文化方面,这方面的改革往往是伴随着政治关系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而展开的。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第一节政治的涵义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
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的把握,并且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
但其从哲学思辨出发而不是从社会显示出发分析政治,仅仅从应然的层次和角度解释政治,不能现实的反映社会政治生活。
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从实然的层次上对政治的解释,但他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因而不能解释政治活动中价值和道德的作用,也没有正确解释政治生活的社会目的和追求。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
但这一政治观并没有深刻说明政治的公众性的本质含义,同时忽略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但他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有片面性。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这种政治观典型地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
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的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同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
阶级社会中,政治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政治内容则主要成为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