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与教育优秀课件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ppt课件
15级小学教育专硕 王婵娟
2015.10.05
ppt课件
1
目 录 CONTENTS
1 皮亚杰生平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3 认知发展理论下的家庭教育
ppt课件
2
让·皮亚杰(Jean Piaget)
ppt课件
3
皮亚杰生平
1907年,发 表了白化症 麻雀的文章
7-11岁 (1)思维守恒性
(2)脱自我中心
具体运算 (3)逆向思维
阶段
(4)关系推理能力
ppt课件
20
具体运算阶段
(1)思维守恒性
ppt课件
21
具体运算阶段
(2)脱自我中心
儿童有时也会出 现自我中心,但 此时他们能意识 到他人与自己可 能具有不同的观 点
(3)逆向思维
儿童能反向思 考他们见到的 变化并进行前 后比较,思考 这种变化是如 何发生的
(1)泛灵论
泛灵----灵魂泛化, 儿童认为客观世界 存在的任何物体都 与自己一样,有生 命、有感觉。
ppt课件
12
前运算阶段
妈妈,鱼为什 么会长鱼鳞?
ppt课件
13
前事,练练胆子
ppt课件
14
前运算阶段
(2)自我中心
婴幼儿只能根据自己的 需要和感情去判断和理 解事物、情境、同人的 关系等,而完全不能采 取别人的观点,不去注 意别人的意图,不会从 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同样不能按事物本身的 规律和特点去看问题。
ppt课件
9
感知运动阶段
ppt课件
10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反射 (2)客体永久性 (3)形成具有一 定稳定性的表象
幼儿的认知发展课件
记忆与学习发展的培养方法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
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可以促进他们的记忆发展,例如让他们多 听、多看、多摸、多尝等。
反复强化记忆
通过反复强化记忆可以帮助幼儿记住信息,例如通过讲故事、唱歌、 做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记忆。
引导主动学习
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例如通过探索、发现、 思考等方式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有序的观察、比较 和分析,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04
幼儿记忆与学习的发展
记忆发展的定义与阶段
记忆发展的定义
幼儿的记忆发展是指他们从接触信息到记住信息,再到回忆 信息的过程。记忆是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幼 儿的学习、语言、思维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记忆发展的阶段
幼儿的记忆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期 记忆和长期记忆。感觉记忆是幼儿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 息,短期记忆是幼儿能够保持的信息,长期记忆是幼儿能够 储存和回忆的信息。
与幼儿多交流、多阅读、多听音乐等 ,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 能力。
鼓励幼儿提问和表达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想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供多种感知体验
提供多种感知体验,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形象思维 和动作思维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0-1岁
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是通过感觉和动作来探索世界。他 们开始能够分辨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声音。
1-2岁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 需要和想法。他们开始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如“把 球给我”。
2-3岁
教育心理学-认知发展与教育课件
社会互动和交流在儿 童的认知发展中起到 关键作用。
工具和符号的使用促 进了儿童的高级认知 功能的发展。
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是一 个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息的输 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等过程。
认知发展被视为信息处理能力的 提高,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
方面的能力。
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发教育课件
目录
• 认知发展理论 • 认知过程与学习策略 • 教育应用 •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 教育心理学研究主题 • 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
01 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01
02
03
04
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了 解世界,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
来获得对世界的认知。
04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
01
实验法定义
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控制某些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操纵,以观
察和分析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
02 03
实验法类型
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类型。实验室实验通常在实 验室内进行,通过模拟情境来研究问题;现场实验则在实际的教育环境 中进行,以真实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学习障碍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导致的注意力、记忆力、 语言和思维等方面的障碍,常常伴随着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学习障碍的类型
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语言和言语障碍等。
学习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需要通过专业的评估和诊断来确定是否存在学习障碍,并了解其类型 和程度。
学习障碍的干预
针对学习障碍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教育支持等,目 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提高其学习成绩。
《幼儿认知发展》课件
测验法
总结词
标准化、量化、准确
详细描述
测验法是一种标准化的评估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测试幼儿 的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这种方法能够提供量化的、准确的评估结果,适用于 大规模的评估和比较研究。
实验法
总结词
控制、变量、严谨
详细描述
实验法是一种严谨的评估方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观察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认知表现。这种方法能够探究认知 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评估结果。
父母的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直接影响 其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效果。
03
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方 法
观察法
总结词
自然、直接、客观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估其认知发 展水平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获取真实、自然和客观的信息,适用于评估 幼儿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鼓励幼儿提问
01
积极回答幼儿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提供开放性问题
02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
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和创造
03
通过提供各种创意材料和活动,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和创造,培
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
01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
积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理解他们的感受,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
02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故事、音乐、绘画等活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
情感表达能力。
03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课件PPT
第二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
2、视觉能力开发
奇妙的黑白图 方法: 将黑白图案贴在婴儿看得见的地方(约25—30厘米 距离),如墙上、婴儿床上甚至妈妈身上都可以,每次展现的 时间约20—30秒,时间一到马上收起来。由大方格到小斜方格, 一天看一种,有机会就玩,越多越好,每隔三四天才换另一面。
(二)听觉 听觉是婴儿在出生时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项感知能力。 (三)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也 是婴儿获得安全感和头的过程中获取安全感
瓜状抓握
钳状抓握
第一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四)知觉
在婴儿出生的头半年中,各种知觉就已开始发展。研究 表明,婴儿具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等。
(2) 看玩具 方法: 在婴儿床的上方60—70厘米处悬挂彩色气球、彩带、玩具 等,想办法吸引婴儿的目光。
第二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
2、听觉能力开发
响铃 方法: 在婴儿头部两侧摇铃,节奏时快时慢,音量时大时小。 边摇边说:“铃!铃!铃!铃儿响叮当!”先不要让婴儿看到摇铃, 要观察其对铃声有无反应(如听到铃声停止哭闹或者动作减少 等),再训练婴儿根据铃声用眼睛寻找声源,每天2—3次。
第一节 0—6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三、0—6个月婴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简单反射阶段(出生—1个月)
皮亚杰认为先天反射是婴儿思维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先天 反射是婴儿身体发展和认知活动的中心,决定了婴儿与世界交互作用 的性质。
皮亚杰认为,凡是适应性行为都是智力行为,先天反射虽然是婴 儿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它们也是婴儿应对各种外部和内部刺激的反 应行为,是一种适应性行为,也是一种智力行为。
教育学课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的四阶段
第四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尽管能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但还 不能进行抽象的辩证逻辑推理,即还不能对他的运算进行运算。而 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他们不 仅能从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考虑可能的情境(假设的情境) 。
教育学
讲解的题目
15、皮亚杰认为,7-12岁儿童,其认识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最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生于瑞士纳 沙特尔。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日内瓦 学派的创始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 位心理学家”之一。 皮亚杰早年学习生物学,1915年和1918 年分别在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获得生物学 学士和博士学位。其毕生的工作就是试 图用生物学观点来解释认识论问题。
平衡
平衡是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识的发展从一个平衡 状态向另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认知发展的四阶段
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 特征:客体永恒性
认知发展的四阶段
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2~7 岁) 。 特征:自我中心 思维是直觉性的 ,思维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尚未获得守恒概念
认知发展的四阶段
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从多维对事物归类,具有 了思维的可递性和去自我中心(loss of egocentrism) ,因而能够进行具体逻 辑推理。 特征:1、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2、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3、能够完成序列化的问题 4、思维的去自我中心性 5、掌握了群集的概念
二-学前儿童认知发展PPT课件
一、视觉的发展
• (一)视觉的产生
• 1、20st初:医学上还普遍认为“婴儿刚生下来
时既盲又聋,而且要经过很多周以后才能注视物 体”。
• 2、1961年:范茨采用“视觉偏好” 法所做的
研究表明,婴儿并不是任凭环境支配而毫无能力, 他们一出世就有了某些视觉活动。
• 3、近年来:庞丽娟等人的研究发现,4-5个月
性概念
• 第二阶段(2-4个月):“被动地期望”阶段
• 第三阶段(4-8个月):“探索部分被遮盖的物
体”
24
• 第四阶段(8-12个月):儿童开始出现主动寻找 • 第五阶段(12-18个月):“客体位移后寻找” • 第六阶段(18个月以后):儿童看不到客体位移
也能建构客体
• 六、跨通道知觉
• 指将中枢神经将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联系起 来,进行加工处理。
34
•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 6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发展的关键期
•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
• (一)记忆保持时间延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 • (二)内隐记忆逐渐丰富,外显记忆不断发展 • (三)情景记忆占优势,语义记忆逐渐发展 • (四)自传记忆更加清晰详细
35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策略
• 1、概念: • 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有意识可
• 按照知觉反映对象的不同,可把知觉可分为:形 状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
19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几何形体的辨别。
• (一)婴儿的形状知觉
• 1、婴儿出生几天后,即出现视觉偏好。 • 2、婴儿对面孔的内部特征的关注中,对眼睛的注
视最多。
• (二)幼儿的形状知觉
• 1、主要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儿童形状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认知发展的理论观点 课件PPT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三山问题”情景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个有趣的实验是“警察抓小偷”:让儿童坐在一个四方形盘前面 (如下图所示),方盘被交叉的“十”字形隔板分为相同大小的四个部 分;将一个玩具警察放在四个部分中的任一部分,然后将玩具小偷分 别放在四个部分中的每一个部分,并问儿童:警察此时是否可以看见 小偷。对35名3岁半到5岁的儿童的实验表明,他们回答问题的正 确率达到了90%。其原因可能是“警察抓小偷”是儿童比较熟悉而具 体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儿童的思维并不是“自我中心”的。
(三)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大约在5—7岁之间开始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 展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可以形成对事物的初步符号表征,但他们 的认知活动还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而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则在 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元成分是在对工作进行计划或决策时使用的执行性加工过程。它 分为九种:① 认识到需要解决什么任务;② 对完成任务所需的较 低序列成分进行选择;③ 对较低序列成分之间的各种联合的策略进 行选择;④ 对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的心理表征与组织形式进行选择; ⑤ 成分性资源的定位(各种成分的重要性不同,因而在解决问题时 要确定每个成分所占用的时间);⑥ 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监控;⑦ 理解反馈的意义;⑧ 判断如何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行动;⑨ 建立 在反馈基础上的行动。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 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的显著发展特点是儿童的语言得到了飞速发展, 他们开始学习并渐渐能够熟练地运用符号表征事物,并用符 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皮亚杰把这种通过符号进行学习的 能力称为符号功能(symbolic function)。
心理发展与教育 认知发展与教育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一环节,教师呈现例子 白天,他认真学习。 晚上,他认真学习。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都认真学习。
白天,他认真学习。 晚上,他认真学习。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都认真学习。
第二环节,教师呈现 春天,西藏的天气很晴朗。 夏天,西藏的天气很晴朗。 无论是——还是——,——的天气都——。
5.言语指点 6.提供线索
当幼儿园的孩子学习穿鞋带时,老师跟他们 说:“鞋带像个兔宝宝,现在兔宝 宝来到洞口 并跳了进去。”
当学生初学写作时,语文老师给学生提供若 干写作的线索,如“写谁”“为什 么写”“写什 么”、“怎样写”等等,以帮助学生组织写 作思路。
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 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 象?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最终把学 生引入“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很快就能掌握课 文学习的重点难点。
1
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
最近发展区的意义
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
2
3
支架式教学
• 支架式教学
教学支架案例1
教学支架的类型与实例2
教学支架类型
实例
1.示范
美术课教师在让学生自己尝试一种新画法 之前,给学生做了演示性绘画。
2.大声思维
物理课老师在黑板上解决力学问题时,边示 范边将她的解题思路大声地说出来。
3.提问
在给学生做示范并大声思维后,物理老师向 学生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
4.调整教学材料 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生投蓝技术时先 降低了蓝球筐的高度,当学生熟练后, 再将 筐高度升起。
项目二 心理发展与教育
任务二 认知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优秀课件(共10张PPT)
小小、豆豆和丁丁三个小朋友一起玩耍,豆豆和丁丁一起把一个 玩偶放到了抽屉里,然后丁丁就跑出去玩了,豆豆偷偷地把玩偶 从抽屉里拿出来,藏到了柜里,小小在旁边看到了整个过程。处
于前运算阶段的小小会认为,丁丁从外面回来后会( )找玩具。
A. 到衣柜里找
举例说明:A,B,C三人比高低,这一阶段的孩子必须看到人
才可以比出来,否则不能。
3.去自我中心,是儿童社会性发 展的重要标志
四、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
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可以使用命题进行运算,既能认识到命题之间的关系,也能利用假设演绎来进行推理的是()阶段。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举例说明:4岁的小孩子给妈妈送礼物,会送自己喜欢的奥特曼玩具,但是不会考虑妈妈的喜好,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妈妈喜欢的。
举例说明:爸爸离开了,没有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不能认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
知道了大明是小明的哥哥,就知道小明是大明的弟弟,这是()认知阶段思维的特点。
识到爸爸依然存在,以为爸爸从此消失,不会有找的行为;获 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能够认识到爸爸是存在的,就会去找。
二、前运算阶段(表象思维)
D. 不去
皮亚杰(1896—1980)是当代 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发证 认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心理
学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把生物学、数学 逻辑、心理学、哲学、科学史等方面的研究 综合起来,吸收各派心理学的特点,综合成 较为完整的体系,建立起自己的建构主义的 儿童心理学,是当代认知建构主义的鼻祖。
举例说明:爸爸离开了,没有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不能认识到爸爸依然存在,以为爸爸从此消失,不会有找的行为;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完整全套教学精品课件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完整全套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深入讲解第三章《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婴幼儿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影响婴幼儿认知发展主要因素以及相应教育策略。
我还会结合实践案例,详细分析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促进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掌握婴幼儿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及其特点;2. 解影响婴幼儿认知发展主要因素;3. 学会运用教育策略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4.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教育策略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
重点在于掌握婴幼儿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及其特点,以及影响婴幼儿认知发展主要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认知发展图谱、实践案例视频;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认知发展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主题;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婴幼儿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特点以及影响认知发展主要因素;3. 实践案例:播放一段实践案例视频,让学生解如何在生活中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检验学习效果;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认知发展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2. 影响婴幼儿认知发展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差异;3. 教育策略:提供丰富刺激、创设良好环境、尊重个体差异、家长参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幼儿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及其特点;(2)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如何促进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3)分析影响婴幼儿认知发展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教育对策。
2. 答案:(1)阶段及特点见教材第三章第二节;(2)实践案例及方法见教材第三章第二节;(3)影响因素及对策见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幼儿认知发展PPT课件精选全文
一、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人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由认知观念上升 到信息加工理论)
研究儿童如何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构成了当代发 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心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认知研究的具体应用,也有 长足的进步,产生了一门应用认知心理学。
5
二、认知研究的新方法
出生不到12小时的新生儿对草莓和香蕉的味道 表示满意,对臭鱼和臭鸡蛋的味道表示拒绝, 这表明区别味道的能力有可能是天生的。
33
嗅觉
34
味觉
味觉是口腔里的味蕾对溶解于水的物质刺激的 反应。
新生儿的味觉十分敏感,尤其对甜味十分偏好。
新生儿对甜的刺激表现出满意的表情,对酸的 刺激表现出噘嘴、耸鼻、眨眼的表情,对苦的 刺激表现出厌恶和拒绝甚至是呕吐的表情。
感觉是人认识过程的最初阶段。感觉是关于客 观事物最原始的心理信息,是认识世界的第一 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11
知觉
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个婴儿在伸手抓苹果时,如 何苹果太大,他就用一只手抓,如果一只手抓不了, 他就会伸出两只手抓,可见并不只是感受到红色、香 味等的单一刺激,而是对苹果的整体有反映。
3、------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信息加工的来源。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 的反映称-----。
85
5、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映, 称作------。
6、肤觉包括-----、-----、----- 7、当我们的身体加速运动时,淋巴液的晃动能引起
对身体平衡和运动的感觉,这种感觉叫---------。 8、鼻腔里的嗅细胞对散发在空气中的气体刺激引起
的反应叫---- 9、口腔里的味蕾对溶解于水的物质刺激的反应叫-----
保教第一模块幼儿认知发展课件
案例二: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
总结词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 通能力。
详细描述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进行听故事、 讲故事、写字母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绘本、儿童文学等资源,丰富幼儿的 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素养。
03
幼儿认知发展课件设计
课件设计原则
1
教育性原则
课件应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体现课程 改革理念,反映心理学、教育学、学科 教学论的基本原理,注重幼儿认知发展 规律,通过课件引导、启发幼儿进行探 索、思考和发现。
2
科学性原则
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必须符合事实和数据 ,逻辑严谨,表述准确,注重科学方法 的运用,能够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 概念。
保教第一模块幼儿认知发 展课件
目录
• 幼儿认知发展概述 • 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 幼儿认知发展课件设计 • 幼儿认知发展实践案例
01
幼儿认知发展概述
幼儿认知发展阶段
前操作阶段
2-7岁,开始用符号思考,如语 言、绘画等。
形式操作阶段
11岁以后,开始抽象思维,能够 理解概念、理论等抽象事物。
01
创造力培养
通过启发式教育和创造性 活动,幼儿教育能够激发 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游戏化教学
利用游戏和玩具进行教育 ,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 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多媒体课件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通过图像、声音、动画 等多种形式呈现知识,吸 引幼儿的注意力。
亲子互动
加强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通过亲子阅读、亲子游戏 等方式促进家庭教育。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婴幼儿认知发展精品课件20240416.
婴幼儿认知发展精品课件20240416.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相关内容。
依据教材第四章“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的内容,重点学习婴幼儿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与促进策略。
详细内容包括:1. 婴幼儿感知发展: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发展特点与训练方法。
2. 婴幼儿注意力发展:注意力的稳定性、广度、转移和分配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3. 婴幼儿记忆力发展: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工作记忆的发展特点及提升策略。
4. 婴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演变及促进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各阶段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
2. 学会针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教育策略,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婴幼儿认知发展,关爱婴幼儿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与教育策略。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认知发展教材、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婴幼儿认知发展实训手册、观察记录表、教育策略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出婴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教育策略,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例题讲解:针对各阶段认知发展特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实训手册,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认知发展概述2. 婴幼儿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能力发展特点3. 教育策略与实践案例4. 典型例题及解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设计一份婴幼儿认知发展教育方案。
2. 答案:包括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教育目标、具体实施措施等。
婴幼儿认知发展PPT
婴幼儿认知发展PPT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婴幼儿认知发展也开始出现新的方式和方法。
其中,PPT(演示文稿)作为一种视觉化工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用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培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婴幼儿认知发展PPT的应用和影响。
一、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在此时期得到迅猛发展。
早期认知发展是孩子未来学习和智力发展的基石。
通过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扎实的认知基础。
二、为什么选择PPT?1. 视觉化:幼儿对图像和色彩的敏感度较高,PPT可以通过图片、图表等视觉元素,直观地给幼儿展示信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性:PPT中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参与度,促进他们与教学内容的互动。
3. 组织性:PPT可以通过幻灯片的结构和导航,将知识内容分为多个部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PPT在婴幼儿认知发展中的应用1. 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PPT,可以呈现丰富多样的语言素材。
例如,在PPT中配上图片,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聆听,在视听刺激中学习和掌握新的词汇和语法。
此外,PPT还可以展示英语学习的相关内容,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2. 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PPT中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的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PPT中,可以通过运用图像、动画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呈现数学概念和问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3. 专注力的培养:由于PPT具有视觉和声音的吸引力,幼儿可以更容易地集中注意力。
幼儿通过观看PPT,可以专注于教学内容,并学会保持注意力的时间。
这对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非常重要。
4. 记忆能力的强化:PPT通过视觉化和组织性等特点,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例如,在PPT中加入重点、思维导图或动画等元素,可以提高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优化婴幼儿认知发展PPT的设计1. 简洁明了:幼儿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因此PPT的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和复杂的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
• 提示: • 1.本章是考试的重点,牵涉的面很宽,尤其要
注意概念、特点及其应用。
历年考试情况
• 1. 2010年本章选择题考6分,简答题5分,合计11分。
• 2. 2011年考3道选择题(联觉、无意注意、守恒概 念),6分,考1道填空题(思维的间接性),1分, 考简答题2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记忆 规律,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复习),10分。但如何组 织学生进行复习也可归入知识的学习。材料分析15 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这是继时对比。 • 把相同的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小方块显
得较暗,把相同的灰色小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小 方块显得较亮,这是同时对比。
一、感觉
• 5.联觉 • 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 • 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
的感觉。 • 红、橙、黄等颜色使人产生温暖,白色、
绿色、蓝色、黑色等给人产生冷的感觉。 (2011年考选择题)
• 3.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
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选 择题) • 盲人视觉丧失后,听觉会部分补偿视觉的 功能,因而显得非常灵敏。
一、感觉
• 4.感觉对比 •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产生的变
化,即感觉对比。 • 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 先吃了甜的东西,再吃苦的东西,会觉得特别苦。
• 刚刚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 感觉阈限。
•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 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一、感觉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即感受性越高, 感觉阈限越低,反之,感受性越低,感觉 阈限越高。
• 注意: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值,他 是随着刺激的客观因素和个人的主观因素 不断变化的。
(1)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存在哪些
问题?
(2)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来提高直观教学?
第一节 感知觉
• 考纲要求: • 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 、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
培养 。
一、感觉
• (一)感觉的概念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填空或选择)
• 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够引 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叫感觉阈限。
• 5.2014年考3道选择题,1道材料分析题。
真题赏析
• 1. 洗澡时获得浮力定律体现的是什么思维( ) A直觉思维 B常规思维 C抽象思维 D分析思维 2. 老师讲课过程突然中断讲课引起分心学生的注意,这种注
意是什么(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3.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使用的记忆是( ) A瞬间记忆 B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无意记忆
◆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 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
二、知觉
• 自主运动:在暗示里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 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 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
• 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 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 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 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称为视觉 后像。
• 视觉后像有两种,即正后像和负后像。注视灯泡 几秒钟,再闭上眼,就会感到眼前有一个同灯泡 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的背景里,这时出现的 是正后像。正后像出现以后,如果我们把视线转 向白色的背景,就会感到在明亮的背景上有黑色 的斑点,这是负后像。
一、感觉
一、感觉
• (二)感觉的种类 (了解即可) • 感觉根据刺激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内
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皮肤觉。 • 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感觉
•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重点) •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取决于该刺激的
强度,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和其他 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会对这种刺激的感 受性发生影响,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相互 作用。包括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和不同 感觉的相互作用。
• 3.2012本章内容共考19分,其中选择题8分(知觉的 特点、记忆的分类、),填空题2分(马斯洛需要层 次理论、知识直观),材料分析题9分。但材料分析 题也可算作是教育心理学的部分(如何激发学习动 机)。
历年考试情况
• 4.2013年考3道选择题(皮亚杰认知发展阶 段理论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观察的品质、 想象的分类),6分;4道填空题(注意
二、知觉
• (一)知觉基本内涵 • 1.知觉的概念 •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
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 性的反映。(选择题、填空题)
二、知觉
• 2.知觉的种类
• (1)物体知觉 • 以物质和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叫物体知觉,
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 ◆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距 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 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 动或Phi运动。我们的电影、电视就运用了这一现 象。
• 4.材料分析题: • 林老师为了上好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课,精心做
好ppt并准备标本,挂图,课堂上老师把教具摆放 好,挂好图,演示ppt。但是标本太小了,甚至脖 子也看不见。老师不断翻ppt并没有做适当讲解, 下课铃响了,做好的PPT都没有翻完,课后学生 反映,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也没有讲,而且 有的ppt模糊不清,背景是白的。
一、感觉
• 1.感觉适应 •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 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 性的降低。 (填空、选择) • 注意明适应和暗适应两个概念,可能会考 选择题。 • 注意:痛觉很难产生感觉适应。
一、感觉
• 2.感觉后效
•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 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现象叫做感觉的后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