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
又称楹联、对子,是写在纸 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 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二、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一)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 ※文字条件:商周-两汉的对偶句;
魏晋南北朝的骈俪句(pián lì)。 ※载体条件:宋代桃符板
明代中期的红纸对联
桃符
桃符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 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 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 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 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 老虎。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 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 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 桃符。而且古代人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专门 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被人们用来镇邪驱鬼、 祈福纳祥。
胜迹联
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 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
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
八九”。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 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 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
袁世凯死后,四川有人给他写了一副挽联
起六
中 国 人 民 。 妙 极 !
字 , 意 思 是 袁 世 凯 对 不
此 对 联 上 联 五 字 , 下 联
对联技法欣赏(一)
※藏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
※拆字: 琴瑟琵琶,八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鬼靠边。
※嵌字: 李花开太白 苏木长东坡 ※叠字和重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联有关的传统文化

对联有关的传统文化

对联有关的传统文化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

一、起源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桃符。

桃符是古代过年时挂在门上的两块桃木板,上面写着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用来驱鬼避邪。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人们开始在桃符上写对偶语句,称为“桃符联”。

宋代以后,桃符逐渐被春联取代,对联也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二、发展对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1.对仗工整:对联中的上下联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

2.言简意赅:对联的内容要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3.音韵和谐:对联的音韵要和谐优美,朗朗上口。

三、种类对联的种类繁多,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春联: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

2.寿联:祝寿时贴在门上的对联。

3.婚联:结婚时贴在门上的对联。

4.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5.厅堂联:贴在厅堂内的对联。

6.条幅联:写成条幅悬挂的对联。

四、文化内涵对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阴阳平衡:对联中的上下联是对偶的,体现了阴阳平衡的思想。

2.天人合一:对联的内容往往与自然、社会、人生等息息相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3.追求吉祥:对联的内容往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追求吉祥的思想。

五、传承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对联文化,让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继续发扬光大。

对联的起源简介

对联的起源简介

对联的起源简介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今天店铺就来告诉你对联的起源简介,欢迎阅读。

对联的起源简介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

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的由来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

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

《茅亭客话》记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受诗词的影响,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大诗人陆游就曾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

明代对联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之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本人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对联全部知识点总结

对联全部知识点总结

一、对联的历史来源和发展对联起源于我国秦汉时期,当时以四句诗的形式作对联,又称“四岳贺门”或“四岳庆门”。

后来,随着唐宋时期文学的发展,对联逐渐演变成了以对仗押韵的形式定型。

明清时期,对联在民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成为了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如今,对联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二、对联的结构特点1. 对仗:对联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对仗,也是其独特之处。

对仗即为前后句之间的词语要相呼应、相互呼应。

2. 押韵:对联的第二个特征是押韵,即对联中的句子末尾一定要形成韵脚。

3. 形式简洁:对联的形式要求简洁明了,一般以四个字或七个字为主,少量可用六个字。

4. 含义深刻:对联的另一个特点是蕴含深刻的哲理或情感,能够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三、对联的分类对联根据其结构和意义可分为很多种类,如:1. 顶联和联:一般对联由两联组成,上联叫“顶联”,下联叫“联子”。

2. 四言对联和七言对联:根据对联的字数可分为四言对联和七言对联。

3. 对仗对联和押韵对联:根据对联的音韵特点可分为对仗对联和押韵对联。

4. 主题对联:根据对联所表达的内容可分为吉祥对联、励志对联、爱情对联等。

5. 形式对联和抽象对联:根据对联所表达的形式和抽象意义可分为形式对联和抽象对联。

四、对联的应用领域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如:1. 庆祝活动:对联作为一种吉祥之语,常常出现在庆祝活动中,如婚礼、生日、节日等。

2. 装饰艺术:对联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常出现在门楣、廊柱、屏风等处。

3. 文学作品: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诗歌、散文等。

4. 文化活动:对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如对联比赛、对联展览等。

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对联的艺术鉴赏要点包括:1. 对仗:对联的对仗要求前后句之间的字句要相呼应、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对称美。

对联

对联

9
武威铁路职工培训学校
对联欣赏




绕寺千嶂,松苍竹翠 出门一笑,海阔天空 昆明华亭寺钟楼 雨不崇朝遍天下 花随流水到人间 泰山雨花道院联。尚非俗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明]董其昌题杭州飞来峰冷泉亭联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灌县青城山天师洞联
10
13
武威铁路职工培训学校
对联欣赏
(三)修养联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清]郑燮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郑燮 愿闻己过 求通民情 [清]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题书室
14
武威铁路职工培训学校
对联欣赏




铁肓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方志敏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徐特立赠王汉权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录何瓦琴句赠瞿秋白
对联欣赏

对联欣赏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 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是由律诗的 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据历史记载,后蜀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 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 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到了明 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入清以后,乾隆、嘉庆、 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 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武威铁路职工培训学校 11
对联欣赏
(二)治学联

对联常识

对联常识

二、对联常识(一)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对联孕育于先唐,产生于唐至五代,然后受各种姊妹艺术的影响与促进,发展于宋元,到明清达于鼎盛。

1.孕育对联的修辞手法(1)对偶对联在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偶。

对偶,指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是一种反映汉语特点的修辞方式。

(2)对偶的发展·对偶这种修辞方式很早就存在于古代的散文和诗歌中。

例如《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等:·西汉时期的赋体作品中,对偶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赋体作品趋向骈体化,追求形式的齐整,通篇由对偶句组成,并开始讲究平仄。

例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宋元思书》)·赋和骈体文对后世文体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尤其是骈体讲宄平仄和对偶的艺术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诗和以后的对联这两种艺术形式。

2.产生对联的载体条件古人认为桃木和桃木制品可以驱邪辟鬼,在大门上挂上两块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称为“桃符”。

后来就在上面写一些吉利词句,再后来又发展为书写联语。

这就是春联乃至所有对联的起源。

传统的说法认为,保留至今的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的蜀主孟昶(chäng)写在桃符上的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3.促进完善对联的姊妹艺术(1)对联与赋和骈体文从对联艺术本身的特点看,它句式灵活,长短自如,注重文采和用典等,与赋和骈体文都有相似之处;它的讲究平仄,不讲押韵,则更像骈体文。

(2)对联与律诗律诗的中间两联都要求对仗,将对联与它相比,除了在字数的要求上不同(对联不像律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以外,其余在平仄、对仗方面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3)对联与词对联的对偶要求虽大体与律诗相同,但又不像律诗那么严格。

律诗对仗不允许同字相对,对联则可以这样。

这些特点,与词相似。

(4)对联与曲元曲的体式与词接近,但比词更为通俗和口语化:也比诗词有更多的复字、叠字等。

对联是怎样来的如何起源的

对联是怎样来的如何起源的

对联是怎样来的如何起源的对联有两个源头,其载体源头是民间风俗题桃符的桃符板,文本源头则是古诗文中字数相等且对称相应的语句.二源合流才成对联.最早出现的对联,从五代十国的后蜀到南北朝时的梁,再到西晋,上推三大步,前移七百多年.对联在北宋时成为时髦,在明朝蔚然成风,在清朝出现鼎盛时期.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到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对联实现其内容政治化、语言现代化."“”"中对联艺术遭到严重破坏,对联文体蜕化成字数相等的两句话.改革开放以来,对联创作及收集整理大见成效,但也存在公式化、概念化和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以及后继乏人的严峻局面.现在,应当开展对联研究,提倡对联教学,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使中华民族这一文化瑰宝、艺苑奇葩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那么对联又是如何源起的呢?以下是店铺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联的起源:对联究竟起于何时呢?关于对联的起源,楹界对此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

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

《蜀梼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

”个中玄妙,恐非天意。

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

”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

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

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

”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

”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一、对联的来源对联,又称对子、对仗,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是由两句相对呼应、意义相关的诗句组成的。

对联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俗。

1. 古代祭祀习俗对联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习俗。

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人们会在神龛或祭坛上贴上对联,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福之意。

这种对联的形式最早比较简单,通常是对仗的诗句,如“上联:天地玄黄,下联:宇宙洪荒”。

2. 文人雅士的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从祭祀活动中脱离出来,成为文人雅士们的创作形式。

文人们通过对联的创作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文化修养,对联因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这些对联往往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上联:春风送暖,下联:百花齐放”。

二、对联的发展对联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1. 官方机构的推广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官方机构对对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明代的礼部曾规定官方对联的格式和内容,使得对联得到了更加规范和严谨的发展。

这些官方对联往往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弘扬正统文化,如“上联:明德惟馨,下联:崇文光大”。

2. 民间传承与创新除了官方机构的推广,对联在民间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创新。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对联的创作,表达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思想观念。

例如,广东的对联常常以谐音和幽默为特点,如“上联:吃饭不忘碗筷,下联:睡觉不忘被褥”。

3. 对联的艺术性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从纯粹的文字形式发展为一种具有艺术性的表现形式。

在对联的创作中,人们注重文字的美感和表现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同时,对联的艺术性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审美标准和技巧。

总结: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经历了祭祀习俗、文人雅士的创作、官方机构的推广以及民间传承与创新等多个阶段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的方式。

对联的种类有哪些_对联发展起源怎样

对联的种类有哪些_对联发展起源怎样

对联的种类有哪些_对联发展起源怎样一、对联的种类:1.定调对联:即通过对两个对联的关系进行调整,表达出一种和谐、对立、对等或对比的意思。

2.衔名对联:即通过对两个对联的字句进行拼接,将人名或地名融入其中,表达出一种归属、纪念或祝福的意思。

3.对仗对联:即通过对两个对联的形式、句式进行对仗,让句子的结构、韵律、意义等方面呈现对称关系。

4.国风对联:即通过对两个对联的内容进行古风或传统文化的表达,体现出对国家、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5.主题对联:即通过对两个对联的主题或中心思想进行对比、对接或对立,表达出一种观点、思想的阐述。

6.笑谈对联:即通过对两个对联的内容进行幽默、诙谐、嬉笑的表达,让人忍俊不禁。

7.庆典对联:即通过对两个对联的内容进行庆祝活动,如婚礼、生日、新春等各种庆典场合的祝福和祝愿。

二、对联的发展起源:对联作为一种形式严谨、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学艺术,其起源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汉朝的文言文时期。

早期的对联通常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多为表达文学、音韵之美,形式主要是平仄和韵律上的对对称。

对联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影响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唐代,对联逐渐发展成为艺术形式,并被广泛应用在宫廷文化和社交场合中。

唐代诗人杜牧擅长对联,他的对联作品富有抒发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内涵。

宋代是对联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苏洵父子都是对联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对联作品富有抒发个人情感和寄托希望的艺术风格。

明清时期,对联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创作的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涉及政治、社会、历史等方面。

在这个时期,对联开始走向庶民化,不再局限于文人士大夫的范畴,变得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近现代以来,对联的发展更加多样化,并且逐渐与现代化的社会、科技、文化相结合,创造了更多有创意和个性的对联作品。

总的来说,对联的发展起源于古代的文化环境和人们的审美需求,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创新,至今仍然是一种流传广泛的文化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文化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 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 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1、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 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 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 脚)应平仄相反。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 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四)、按联语来源分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 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 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 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 作出来的对联。
(五)、按内容分
1、节令联 2、喜庆联 3、哀挽联 4、名胜联 5、行业联 6、题赠联 7、杂感联 8、学术联 9、趣巧联
三、对联特点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 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 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 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 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 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对联的平仄规律, 与诗基本相同, 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 四六分明的基本 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
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 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 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 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 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 落。

对联的发展史

对联的发展史

对联的发展史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有着高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下面将从对联的发展史入手,为大家介绍一下对联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阶段对联起源于汉代,最初是在祭祀活动中出现的。

汉代的祭祀活动中,有祭祀牲畜的习俗,人们常常在牲畜脖颈上系上红绸子,上面写上吉祥的话语。

这便是对联的起源。

二、初步形成阶段到了唐代,对联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唐代的文人雅士,将对联写在诗歌、文章中,形成了“对仗句”的文艺形式。

这也是对联初步形成的阶段。

三、繁荣发展阶段到了明代,对联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明代的文化盛世,为对联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明代文人雅士不仅写对联,还在自己的居所门前悬挂对联,以表达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四、逐渐式微阶段到了清代,对联开始逐渐式微。

清朝的文化倾向比较封闭,对联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对联的文化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对联的应用范围也日益狭窄。

五、复兴阶段到了近代,对联开始复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对联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人们不仅在自己的居所门前悬挂对联,还在各种场合中使用对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六、现代发展阶段到了现代,对联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人们使用对联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仅可以在纸张上写对联,还可以在电子屏幕上展示对联。

对联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拓展应用范围。

七、现代对联的应用现代对联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居所门前和各种场合中,还可以在文艺作品中使用对联。

比如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天灾人祸,山河无恙”就是一对对联。

现代对联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为对联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八、对联的文化价值对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对联不仅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还可以展现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味。

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对联与古诗词

对联与古诗词

对联与古诗词导游基础知识—对联与古诗词—内容要点对联与古诗词1、对联: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2、对联使用的场合:对联主要悬挂在室内或者贴在门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点缀有对联,反映其人情风物,风证其历史遗迹,成为这些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对联的起源与发展的主阶段: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2)对联的出现时期——五代;(3)对联的发展时期——宋代、元代;(4)对联的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4、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根据《宋史.西蜀孟氏》记载,是后蜀之主孟昶所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5、明代把对联推向新高潮的人物:明代的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伯虎等江南才子,把对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6、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人物: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是清代文学家梁章钜。

7、按应用范围对联的分类:可以分为春秋(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交际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十类。

8、春联(含节日联)的含义与特点:春联又叫春帖,是春节时帖的对联,是对联中出现最早的、应用范围最广东的一种类型。

内容主要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愉悦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春联一般都帖在门上,多有横批。

9、门联(含行业联)的含义与特点:门联又叫门帖、门对。

是主要反映门第特征和行业性质的对联。

其中有的是雕刻、嵌缀在门两旁的永久性对联,有的是在开张或举行庆典时张贴。

10、喜联的含义与特点:喜联是婚嫁时的专用对联,又叫婚联。

多贴在门旁及箱柜等处。

内容多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喜庆祝愿的吉利话。

11、寿联的含义与特点:寿联是为年长者祝寿专用的对联。

内容多是称颂长者功德业绩,祝其健康长寿。

在寿联中,有一些自己写的“自寿联”,多为愤世嫉俗,言志抒怀之作,往往能反映撰者的真实感情与平生志趣。

有关对联的历史

有关对联的历史

有关对联的历史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汉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是通过对仗和韵律来进行表达的,以简洁、精炼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下面列举了有关对联的历史内容,以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1. 汉朝的起源:对联起源于汉朝,最早源于民间的歌谣,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

2. 隋唐时期的发展:在隋唐时期,对联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良,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开始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起来。

3. 宋代的繁荣:在宋代,对联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广泛传播的文化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宫廷、书院和民间。

4. 元明清时期的兴盛:在元明清时期,对联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5. 现代对联的创新:近代以来,对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出现了各种新的形式和风格。

6. 对联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对联也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如北方的对联多为豪放、奔放,南方的对联则更加细腻、含蓄。

7. 对联与书法的关系:对联与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联的字体和书法技巧对其美感起着重要的影响。

8. 对联的社会作用: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还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作用,如表达情感、宣传思想等。

9. 对联的传承与发展: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以保持其活力和魅力。

10. 对联的国际传播:对联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同时,对联也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以保持其活力和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一、对联的来源对联,又称联句、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它由两句平行的诗句组成,前后相对呼应,意义相对照应,形式上对称美观。

对联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时期,而其发展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1. 诗经时期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时期,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朝前期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

其中,有一些诗句就具备了对联的雏形,比如《小雅·鹿鸣》中的“鹿鸣于飞,草木有声”就是一种前后对应的表达方式。

2. 唐宋时期对联在唐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代文人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对联的爱好者,他们在书法和诗歌创作中广泛运用对联的形式,使对联的艺术更加丰富多样。

唐代的对联多以七言绝句为主,形式简练,意境深远。

宋代对联则更加注重对仗和韵律的处理,形式更加规范。

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对联的鼎盛时期,对联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明代文人董其昌在《梅花字义》中提出了对联的“工力学”,即对联的构思和创作技巧。

他认为对联应该注重平仄音律、意义相对、形式对称等方面的要求。

清代文人纪晓岚在《纪晓岚对联全集》中进一步总结了对联的艺术特点和技巧,对联的规范化程度更高。

二、对联的发展对联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1. 文化传承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联的创作需要对诗词、典故、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联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 艺术创作对联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创作者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对联的发展促进了书法、诗歌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和发展,同时也为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平台。

3. 社交交流对联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节庆活动、婚丧嫁娶还是日常交流,对联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通过对联的创作和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和友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竹影清风月黄昏下联

竹影清风月黄昏下联

竹影清风月黄昏下联摘要:一、前言二、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三、竹影清风月黄昏下联的意境与创作背景四、竹影清风月黄昏下联的解读五、总结正文:【前言】对联,又称春联,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

它以对偶句为基础,讲究平仄押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对联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寓意吉祥的,也有描绘景色的,还有表达情感的。

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是一副描绘景色的对联:竹影清风月黄昏。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对联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的对偶句主要用于讽喻劝诫。

到了两汉时期,对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文学形式。

至宋代,对联开始广泛应用于春节,作为春联张贴。

明清时期,对联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不仅应用于春节,还用于各种庆典、庙会等场合。

【竹影清风月黄昏下联的意境与创作背景】竹影清风月黄昏这副对联描绘了一幅幽静、恬淡的夜晚竹林景象。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代表坚韧、刚毅、高雅的品质。

清风徐来,竹影摇曳,月光洒在竹林间,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这副对联所表现的意境,让人想起了诗人郑燮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影清风月黄昏下联的解读】竹影清风月黄昏,短短七个字,却勾勒出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

上联“竹影清风”描述了竹子在清风中的摇曳生姿,表现了竹子的高雅品质。

下联“月黄昏”则描绘了月光洒在竹林间的朦胧美,给人一种静谧、恬淡的感觉。

整副对联通过竹影、清风、月黄昏三个元素,表现出一种幽静、恬淡的意境。

【总结】竹影清风月黄昏这副对联,以其优美的意境、精炼的文字,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它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还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对联的起源(推荐11篇)

对联的起源(推荐11篇)

对联的起源(推荐11篇)篇1:对联的起源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

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

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

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

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

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

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联的分类按用途分1、通用联――如春联,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3、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4、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

(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寿联)5、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6、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关于对联的研究报告

关于对联的研究报告

关于对联的研究报告对联研究报告引言: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由两句平行而意义相对照的诗句组成的,有时相对性强,有时是继承与创新,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本次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对联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一、对联的起源对联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书法活动。

在古代,人们常在画、书法作品的左右两侧加上短句作为注释,这种形式逐渐演变成了对联。

最早的对联可以追溯到汉代,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宋代达到了高峰。

对联的起源与国家文化、社会环境、人民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对联的发展对联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在古代,对联以文字表达为主,内容多涉及政治、哲学、儒家思想等。

明清两代,对联从文字转向形式,其内容和结构均得到了改变,增加了音韵、平仄和造字技巧等。

同时,对联的使用范围也扩大到了各个方面,如庆祝、祝贺、吉庆喜事等。

三、对联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对联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其丰富多样的结构与内容,呈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

其次,对联可以用于庆祝吉庆喜事,增加了喜庆的氛围,同时也能够传递吉祥的寓意。

此外,对联的写作也促进了人们的文学和艺术素养,提高了人们的情绪体验能力。

四、对联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对联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在现代,对联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书法形式呈现,还可以通过电脑等现代科技手段创作和传播。

对联也更加注重内容的精练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迎合了人们对于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的需求。

在未来,对联有望进一步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结论: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与国家文化、社会环境和人民心理密切相关。

在文化传承中,对联可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庆祝吉庆喜事、提高人们的文学艺术素养等。

在未来,对联有望继续创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奇对趣联

奇对趣联

奇对趣联1、对联的起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这是对联最原始的形式。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

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论语》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后来,在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骈文里,句子更是“奇偶相配”。

隋唐以后,律诗兴起,其颔联、颈联都是对仗的,把它们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

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等等,对联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律诗中分化出来的。

这是现代对联的来源之一。

对联的另一个来源是集句。

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词句按照一定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也可形成很好的对联。

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曾摘“鸟鸣山更幽”对古人诗句“风定花犹落”。

这样,比原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妙,因为后者上下句只有一层意思,而前者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则动中有静。

对联的来源之三是文人的专意创作。

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

(此“中国第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

例如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词一联语:“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

南宋的杨邦乂在金军攻破建康,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十个大字:“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朱熹筑沧州精舍,曾自书一联:“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的汉字,与许多国家的拼音文字大不相同,它在音、义上的特点,具有易于工整对偶的天然优势。

对偶语句,比参差不齐的语句容易念读记忆,人们审美心理又趋向对称、均衡、稳定。

所以,我国的谣谚、诗文、典籍中,很早就不断出现对偶句。

如: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弹歌》〕
致虚极,安静笃。

〔《老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辅周那么国必强,辅隙那么国必弱。

〔《孙子·谋攻》〕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易·系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小雅·采薇》〕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楚辞·涉江》〕
以上,都具有对偶的特征。

汉代的赋,为铺陈其事,更重视对偶句的运用。

进入六朝,逐步精雕细刻,后期又介入音韵的要求,对偶已达到十分完善的地步。

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词性、句式结构、平仄声,对仗工整。

只不过那时对仗出句尾字多是平声,对句尾字多是仄声,与后来对联尾字平仄相反。

东汉末年,孔融将其诗中一联单独写出,悬挂于客室:
座上客常满;
杯中酒不空。

它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宅室联。

南朝梁刘孝绰罢官后,自题其门: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它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门联。

在文学上骈偶文演进,日益精工,开始出现对联的时候,民间的桃符也在演进。

敦煌遗书S0610卷明确记载,唐开元十一年〔623年〕八月,刘丘子书写有岁朝和立春日的十余副对联,如:
福延新日;
庆寿无疆。

宝鸡能辟恶;
瑞燕解呈祥。

又注明“书门左右,吾傥康哉”。

这应当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春联。

唐代由于律诗的成熟和盛行,文人中联句对句的流行,不可避免地使对联也成熟起来。

唐代中期,门联已较普遍。

文人与民俗相结合,所以五代时期,春联的质量已高,后蜀主孟昶写出了那副有名的春节门联:
新年纳馀庆;
嘉节号长春。

在后蜀担任过兵部尚书的王瑶为孟昶御花园的百花潭题了一副对联,成了我国最早的胜迹联:
十字水中分岛屿;
数重花外见楼台。

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

对联向各个领域延伸,应用场所逐步增多,种类也逐渐增多。

除了春联、门联、胜迹联等以外,又出现了书斋联、书院联、灯联、寿联、挽联等,还出现了以纸代桃符的对联新形式。

宋、元两代,一些大联家同时又是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等,使对联艺术与书法艺术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对联的审美功能。

明、清两代,是对联的繁盛时期。

明初,皇帝朱元璋受民俗的影响,大力提倡对联,命令公卿士庶家必贴春联,亲自为阉猪户题联,又撰联赠开国元勋,还为秦淮河题联: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上令下行、上行下效。

对联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写春联和其他对联,蔚然成风。

清康熙、雍正、乾隆帝也热衷对联,并且是撰联的行家里手,京城内外都有他们题联。

这也推动了全国对联的大普及、大提高。

清代达到了对联的鼎盛时期。

对联种类繁多,除原有品种外,又有婚联、行业联、装饰联、集联、课联、应制联等。

对联形式多样,有律句、散句,短联、长联,嵌字、回文等。

其内容更是广泛深刻、写景状物、抒怀言志、歌颂讽刺,各方面都有许多佳作名作。

明、清两代,对联名家大家层出不穷,如解缙、祝允明、杨慎、唐寅、徐渭、郑燮、孙髯、袁枚、纪昀、阮元、林那么徐、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俞樾、张之洞、康有为、钟云舫、梁启超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汇集、谈论对联的书籍,如梁章钜、梁恭辰父子的《楹联丛话》系列,为对联的发展推波助澜,为后世对联研究积累了可贵的历史资料。

民国以后,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新民主革命的影响,对联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性加强。

刘师亮的讽刺谐联,别开生面。

不少文化人士如于右任、陶行知、郭沫假设、郁达夫,革命家孙中山、黄兴、李大钊、董必武、陈毅等,均有名联传世。

但由于教育制度、教学内容的变革,对课取消,对联创作的群众基础开始削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风气改变,对联创作跌入谷底。

1978年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迅速回升,对联进入振兴时期。

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地方楹联组织如雨后春笋,创办对联报刊,征联、联赛、电台讲座、函授、书写赠送春联等活动频频举行,促进了对联的复兴和发展。

在不长的时间里,对联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和研究,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开始出现一些有代表性的联家。

对联文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方面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