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流体流动和输送1、液体高度:,器底所受的力:压强:指示液为CCl4,其读数:2、人孔面积:压力:槽壁面积:槽壁所受压力:3、 4、6、(1)求空气的体积流量流通截面:体积流量:(2)求质量流量表压:绝压: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当时温度:空气密度:∴质量流量:7**、对容器A 孔口流速:体积流量:流出的总体积:液体降至0.5m处所需时间:剩余部分为非稳定流动,所需时间:对于容B由于B下端有短管,管内流体在流动中有下拉液体的作用,故需时间短。

8、以水平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1,,2-2,间列柏式,在操作条件下,甲烷的密度:水柱压差计读数:9、10、对孔板流量计:流量与流速度关系:,即,(1)当读数为80mmHg时,,即误差=1.2%(2)读数为20mmHg时,,即误差=4.9%(3)指示液为四氯化碳时,∴流量的相对误差与以上相同。

11、体积流量:质量流量:导管中苯的流速:12、忽略阻力,,,,将数据代入,得体积流量:13、,,, , ∴=,空气流量:质量流量:,∵,,,解得,,体积流量:14、当量直径:流速:湍流15、相对粗糙度:,查图得16、,,查图得H1=0,H2=10,v1=0,v2=2.2,P2=0,17、用试差法求流量,∵λ=f(Re),Re=f(v),难以直接求解。

由Re~λ图可见,对ε=0.001的无缝钢管而言,Re在2×104~1×107之间,λ值在0.02~0.028之间,设λ=0.025,H1=5,H2=0,P1=P2=0(表压),v1=0,查图得λ=0.0235,苯的体积流量:qv=1.47×0.785×0.0282=0.91L/S (若设λ=0.024,qv=0.92L/S)校核:基本相符。

18、强烈湍流时,λ可看作常数。

,,10=1.2764×10-6/d5d5=1.2764×10-7,∴d=42mm19、(1)、(2)、(3)、20、(1)、,增加3倍(2)、(3)、,增加1倍21、(1)、, ,,,∴(2)、,,,,22、,查图,λ=0.034,∵ P1=P2=0,H1=0,动压头可忽略有效功率:轴功率:23、,H1=0,v1=0,H2=15,v2=0.74,P1=P2=0(表压)∴理论功率:轴功率:24、,∴主管中水的流量:支管中流量:25、支路管道26、40mm水柱=0.4kPa(表压),绝对压:101.3+0.4=101.4kPa 50℃空气密度:空气在导管中流速:, , 查图λ=0.026输送功率:效率:27、(1)、更换后,输出量为:扬程:(2)、两台并联两台并联后输出水量最多能达到20m3/h,但是在6.3m的扬程下,而不是25m。

化工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加氢裂化的特点是可以生产优质的()。

A、航煤B、石脑油C、汽油D、重油正确答案:A2、原则上,沸点()的物质可以作制冷剂。

A、低B、高C、不高不低D、没有特殊要求正确答案:A3、以下列烃为原料的裂解反应,所得氢收率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A、正丁烷>正己烷>异丁烷B、异丁烷>正丁烷>正己烷C、正己烷>正丁烷>异丁烷D、正己烷>异丁烷>正丁烷正确答案:B4、原油电脱盐中,脱盐的实现主要靠:()。

A、电场B、保证温度C、加注破乳剂D、注水正确答案:D5、当固定床反应器操作过程中发生超压现象,需要紧急处理时,应按以下哪种方式操作()。

A、打开入口放空阀放空B、降低反应温度C、通入惰性气体D、打开出口放空阀放空正确答案:D6、釜式反应器可用于不少场合,除了()。

A、气-固B、液-液C、液-固D、气-液正确答案:A7、流化床的实际操作速度显然应()临界流化速度A、相同B、无关C、小于D、大于正确答案:D8、固定床反应器()。

A、原料气从床层上方经分布器进入反应器B、原料气从床层下方经分布器进入反应器C、原料气可以从侧壁均匀的分布进入D、反应后的产物也可以从床层顶部引出正确答案:A9、间歇式反应器出料组成与反应器内物料的最终组成()。

A、不相同B、可能相同C、可能不相同D、相同正确答案:D10、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是()。

A、化学反应B、混合C、粉碎D、分离正确答案:A11、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任务不包括的是()。

A、研究产品生产的基本过程和反应原理B、研究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条件C、研究安全与环保D、研究主要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强化方法正确答案:C12、某硫酸厂以35%S的标准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设硫被全部烧成SO2,如硫的烧出率为98.5%,SO2的洗涤净化率为94%,硫的转化率为99%,则100吨硫铁矿可得()吨100%硫酸A、104.5B、32.1C、98.3D、280.7正确答案:C13、裂解气中酸性气体的脱除,通常采用乙醇胺法和碱洗法,两者比较()。

化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 ) 的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

A、功能演练B、全面演练C、桌面演练正确答案:C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 )制度。

A、审批B、许可C、资质认证D、安全评价制度正确答案:A3、某离心泵在运行1年后,发现在启动时有气缚现象发生,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B、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是否合适C、停泵,向泵内重新灌液D、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正确答案:A4、硫酸生产的炉气净化工序中一洗与二洗不能除去()。

A、水蒸气B、矿尘C、砷氧化物D、硒氧化物正确答案:A5、离心泵的效率η与流量Q的关系为( )。

A、Q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B、Q增大则η增大C、Q增大,η先减小后增大D、Q增大则η减小正确答案:A6、燃烧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下列哪项()不属于条件之一。

B、氧化剂C、可燃物D、人正确答案:D7、生产经营单位的( )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A、生产人员B、在职人员C、从业人员D、全体人员正确答案:C8、穿工作服的作用()。

A、整齐统一B、保护内衣不被污染C、标志自己在上班D、防止皮肤吸收毒物、高温辐射和防静电正确答案:D9、某离心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为55 kPa,当地大气压为101kPa,则泵出口处的绝对压强为:()。

A、156 kPaB、101 kPaC、45 kPaD、56 kPa正确答案:A10、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例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为( )A、专项应急预案B、综合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正确答案:A11、如下哪一种不是传热的基本方式()。

A、热传导B、热辐射D、间壁换热正确答案:D12、国家标准GB2811—2007中对安全帽的基本要求中,哪项没有要求()。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问题一:质量守恒及干燥问题问题描述:一种含有30%水分的湿煤经过加热后,其水分含量降低到15%。

问:为了使1000kg湿煤的水分含量降到15%,需要排除多少千克水分?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原则,该问题可以通过计算质量的变化来求解。

设湿煤的初始质量为m1,水分含量为w1,加热后的质量为m2,水分含量为w2。

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m1 = m2 + m水分 w1 = (m水分 / m1) × 100% w2 = (m水分 / m2) × 100%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 w2 = 15% = 0.15 w1 = 30% = 0.30将以上关系代入计算,可得到: 0.15 = (m水分 / m2) × 100% 0.30 = (m水分 / m1) × 100%解得:m水分 = 0.15 × m2 = 0.30 × m1代入具体数值进行计算: m水分 = 0.15 × 1000kg = 150kg因此,需要排除150千克水分。

问题二:能量守恒问题问题描述:一个装有100升水的水箱,水温为20°C。

向该水箱中加热10000千卡的热量,水温升高到40°C。

问:热容量为1千卡/升·°C的水箱的温度升高了多少度?解答: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可以通过计算热量的变化来求解。

热量的变化可表示为:Q = mcΔT其中,Q为热量的变化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ΔT为温度的变化。

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 Q = 10000千卡 = 10000 × 1000卡 m = 100升 = 100升 × 1千克/升 = 100 × 1千克 c = 1千卡/升·°C 代入公式计算温度的变化ΔT:10000 × 1000 = (100 × 1) × (ΔT) ΔT = (10000 × 1000) / (100 × 1) = 1000000 / 100 = 10000°C 因此,热容量为1千卡/升·°C的水箱的温度升高了10000度。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传质过程1. 压强为 1.013×105Pa 、温度为 25℃的系统中,N 2和O 2的混合气发生定常态扩散过程。

已知相距 5.00×10-3m 的两截面上,氧气的分压分别为 1.25×104Pa 、7.5×103Pa ;0℃时氧气在氮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1.818×10-5 m 2·s -1。

求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1)氧气的扩散通量; (2)氮气的扩散通量;(3)与分压为 1.25×104Pa 的截面相距 2.5×10-3m 处氧气的分压。

解:(1)首先将 273K 时的扩散系数换算为 298K 时的值:P 0 T 1.75D = D 0P ( T 0) 5273 + 25 = 1.818×10-5 × 1.013×10 1.013×105 × ( 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氧的扩散通量为:N A= RTD l = ( p A,1– p A,2)2.119×10-51.75 =2.119×10-5 m 2·s -1273 )= 8.314 × 298 ×5.00×10-3 × (1.25×104 - 7.5×103 ) = 8.553×10-3 mol· m 2·s -1(2)由于该扩散过程为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过程,所以 - N A= N B,即氮气的扩散通 量也为 8.553×10-3 mol· m 2·s -1。

(3)因为系统中的扩散过程为定常态,所以为定值,则:/p A,2/ = p A,1- N ARTl1.52×(1014)Pa 和反向扩散与单向扩散的传(2)H 质通量大小。

解:(1)当NH 3和H 2作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N A= RTD l = ( p A,1– p A,2)1p B,m = p B.2- p B.1 = 9.65×104 - 8.614 ×104-27 = 9.12×104Pa㏑p B.2 ㏑ 9.65×10 p B.17.83×10-5 8.61×1041.013×105N A= 8.314 × 298 × 0.02 × 9.12×104 × (1.52×104 - 4.80×103)= 1.825 ×10-2 mol· m 2·s -1计算结果表明,单向扩散时的传质通量比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的传质通量大,前者是后者的 PPN A-5= 5.29×10l mol· m -2·s -1根据扩散量等于蒸发量,得:N A· A · dt = MρAA · A · dl23t = 995.7 × 10l 2p B,m = p B.1 - p B.2 = 9.624×104 - 1.0046×105-13 = 9.84×104Pa㏑ p B.1 p B.㏑ 9.624×10 1.006×105-51.0 =2.4×10 1.013×1058.314 × 293l G· 9.84×104( 5065 - 660)l G= 4.47×10-5m武汉大学3。

化工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2.(2分) 题号:1550 第1章知识点:700 难度:容易离心泵启动之前要先灌满液,目的是防止()现象发生。

A. 堵塞B. 气蚀C. 气缚*****答案*****C37.(2分) 题号:1538 第1章知识点:700 难度:容易由于泵内存有气体,启动离心泵而不能送液的现象,称为()现象。

A. 气蚀B. 气缚C. 喘振*****答案*****B15.(2分) 题号:1208 第1章知识点:200 难度:中等柏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可以从题图中得到说明,若忽略A,B间的阻力损失,试判断B玻璃管水面所处的刻度。

()边1A. a位置B. c位置C. b位置*****答案*****A31.(2分) 题号:1517 第1章知识点:700 难度:中等理想流体在简单管路中作连续流动时,在管子直径小处,静压强就()A. 大B. 小C. 不变*****答案*****B1.(2分) 题号:2093 第2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

A. 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B. 节约钢材、增强美观;C. 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

2*****答案*****C5.(2分) 题号:2325 第2章知识点:210 难度:容易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当热量通过滞流内层时,主要是以()方式进行的。

A. 热传导B. 对流传热C. 热辐射*****答案*****A4.(2分) 题号:2324 第2章知识点:100 难度:中等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

A. 愈大B. 愈小C. 不变*****答案*****A6.(2分) 题号:2084 第2章知识点:100 难度:较难3已知钢质园管(外半径为r) 外两层不等厚(b <b)保温材料的温度分布曲线如图示,则A 层导热系数( )B 层的导热系数。

A.小于B.不能确定是否大于C.大于D.等于*****答案*****C1.(2分) 题号:3324 第3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气体的享利系数E值越大,表明气体()。

化工基础练习题库(含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库(含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输送浓硫酸的喷射器为了防腐,内壁可采用以下哪种材料?()。

A、有机玻璃B、环氧树脂C、聚乙烯塑料D、耐酸陶瓷正确答案:D2、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包含四步操作:①加热盛有氧化铜的试管,②通人氢气,③撤去酒精灯,④继续通入氢气直至冷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正确答案:B3、佛尔哈德法测定氯含量时,溶液应为()。

A、中性B、碱性C、酸性D、弱酸性正确答案:D4、下面哪一个不是高聚物聚合的方法()。

A、本体聚合B、链引发C、溶液聚合D、乳液聚合正确答案:B5、利用下列方法能制备乙醇的是()。

A、溴乙烷与水混合加热B、乙烯通入水中C、淀粉在稀酸下水解D、乙醛蒸气和氢气通过热的镍丝正确答案:D6、下列物质中,导热现象最好的是()A、石棉B、瓷片C、铜D、不锈钢正确答案:C7、符合光吸收定律的溶液适当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位置()。

A、都不对B、向长波移动C、向短波移动D、不移动正确答案:D8、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

A、两者互不相干B、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大C、两者必须吻合D、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正确答案:D9、流体在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叫做粘性,衡量粘性大小的物理量称为()。

A、运动粘度B、粘度系数C、粘度D、摩擦系数正确答案:C10、单位质量的某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这种物质的()。

A、显热B、焓C、潜热D、比热正确答案:D11、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出的S2造成的,收集一定量的雨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酸雨的pH,随时间的推移测得pH()。

A、逐渐变大B、无法判断是否变化C、逐渐变小至某一定值D、不变正确答案:C12、氮气的键焓是断开键后形成下列哪一种物质所需要的能量()。

A、氮原子B、氮分子C、氮离子D、氮蒸气正确答案:A13、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是()。

化工基础第四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五章 吸 收

化工基础第四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五章 吸 收

吸 收1、30℃水的饱和蒸气压=4.24kPa, (p268, 表五(一))求湿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042.03.10124.4==x 求水蒸气的质量分数:0265.029958.018042.018042.0=⨯+⨯⨯=m x 求湿空气的密度:315.1302732734.2229958.018042.0m kg =+⨯⨯+⨯=ρ 2、亨利定律为Ex p =* %0515.018100028600==x ,MPa x p E 1971015.53.1014*=⨯==-相平衡常数;19453.101197000===p E m 3、根据,Ex p =*,**=Py p %0232.018800043.03.101*=⨯==E p x (mol%) 质量分数:%057.0189768.9944%0232.044%0232.0=⨯+⨯⨯=x4、%28.22676.20203.0*=⨯==E p x (m o l %) 质量分数:%2.21872.971728.21728.2=⨯+⨯⨯=x5、进入水的最高含氧量水的最高含氧量是空气中氧(21%)相平衡的含氧量。

69*1024.51006.410130021.0-⨯=⨯⨯==E p x32266632.91032.918321024.51024.5m gO kgH kgO =⨯=⨯⨯=⨯---脱氧后的最低含氧量:脱氧后水的最低含氧量是与吹扫地氮气中含氧相平衡的含氧量。

69*10499.01006.410130002.0-⨯=⨯⨯==E p x36887.0183210499.0m g =⨯⨯- 6、136.012.0112.011=-=-=y y Y ,0101.001.0101.02=-=Y被吸收到氨量:1000(1-0.12)(0.136-0.0101)=110.8m 3kg 03.77172982734.228.110=⨯⨯出口气体体积:V=1000-110.8=889.2m 37、kPax p E 55003.016500*===对于稀溶液,Pa m kmolH M E S .1001.15500001181000134-⨯===ρm x x p E y ==,∴p E m = 43.5101300550000==m8、p Em =43.5101300550000== 147043.5008.0===m y x kg 59.3147044181000=⨯⨯,(环氧乙烷分子量=44)12、稳态下通过气膜的扩散系数(分子扩散的斯蒂芬定律))(21p p p p RT D A N B -=δS m mol .2 p 1=20℃水的蒸汽压=2330Pa 1≈Bp p ,因为气膜中水蒸气分压小。

《化工基础》张近习题解答

《化工基础》张近习题解答

化工基础习题解答(第二版张近主编)第3章流体流动过程及流体输送设备1、某合成氨工艺以煤为原料的气化法生产中,制得的半水煤气组成为:H242%,N221.5%,CO27.8%,CH41。

5%,CO27.1%,O20。

1%(均为体积分数),求表压为88。

2kPa,温度为25℃时,混合气体的密度。

解:解法一:先求混合的摩尔质量;算出在操作温度和压力下各纯组分的密度,然后再按组分的摩尔分数叠加.解法略。

6、套管换热器的内管为φ25mm×2。

5mm,外管为φ57mm×3。

5mm 的无缝钢管。

液体以5400kg/h 的流量流过环隙。

液体的密度为1200kg/m3,粘度为2×10—3Pa·s。

试判断液体在环隙流动时的流动形态.解:设大管内径为d1,小管外径为d2 流体在环隙流动当量直径为:d e=d1-d27、现要求将原油以一定流量,通过一条管道由油库送往车间,并保证原油在管道中呈层流流动,现分别提出如下措施:(1)管道长度缩短20%;(2)管径放大20%;(3)提高原油温度使原油粘度下降20%,而假设密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

问上述措施分别可使由于管道沿程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比原设计降低百分之几?8、欲建一水塔向某工厂供水,如图所示,从水塔到工厂的管长(包括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为500m,最大流量为0。

02m3·s-1。

管出口处需保持10m 水柱的压头(表压)。

若摩擦系数λ=0.023,求:(a)当管内流速为1.05 m·s—1,所需管径及塔高;(b)当管内流速为4 m·s—1,所需管径及塔高;(c)由(a)、(b)计算结果,分析满足一定流量时,塔高与管径的关系。

解:如图选取1,2 截面,计算基准面为管出口水平面。

压力以表压表示。

在1→2 列柏努利方程,得:9、用离心泵经φ57mm×3.5mm 的钢管,将敞口贮罐内的有机溶剂(粘度为20×10—3)Pa·s,密度为800 kg·m—3),输送到反应器中,设贮罐内液面离反应器内液面高度保持16m,见附图。

化工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化合物中不溶于水的是()。

A、乙醇B、乙酸乙酯C、乙胺D、醋酸正确答案:B2、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KB、减压C、减小E的浓度D、降温正确答案:D3、在气相色谱仪中,起分离作用的是()。

A、色谱柱B、净化器C、热导池D、气化室正确答案:A4、根据熵的物理意义,下列过程中系统的熵增大的是()。

A、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B、盐酸溶液中的HC、水蒸气冷凝成水D、乙烯聚合成聚乙烯正确答案:B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乙烷B、甲烷C、丁烷D、乙烯正确答案:B6、下列石油馏分中沸点最低的是()。

B、润滑油C、煤油D、重石脑油正确答案:D7、下列气体中是有机物的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氧气正确答案:C8、下列酸中能腐蚀玻璃的是()。

A、氢氟酸B、盐酸C、硝酸D、硫酸正确答案:A9、工业上所谓的“三酸两碱”中的两碱通常是指()。

A、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正确答案:C10、体积为1L的干燥烧瓶中用排气法收集HCl后,测得烧瓶内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82。

用此烧瓶做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液体的体积是()。

A、1LB、3/4LC、1/2LD、1/4L正确答案:B11、下列属于可再生燃料的是()。

A、天然气B、石油D、煤正确答案:C12、区别庚烷和甲苯可采用哪种试剂()。

A、浓盐酸B、溴水C、氯水D、高锰酸钾正确答案:D13、下列物质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反应而褪色的是()。

A、乙烯B、乙烷C、苯D、甲苯正确答案:A14、实验中除去烷烃中的少量烯烃可以采用哪种试剂()。

A、浓盐酸B、浓硫酸C、硝酸D、磷酸正确答案:B15、讨论实际气体时,若压缩因子Z>1,则表示该气体()。

化工基础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化工基础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催化裂化反应温度提高后,下述反应速度增加最多的是()oA、原料一焦炭的反应B、原料一汽油的反应C、汽油一气体的反应D、以上反应速度增加一样多正确答案:A2、热泵的定义是指()oA、输送高温流体的泵B、通过做功将热量由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供热系统C、通过作功将热量由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的供热系统D、输送热流体的泵正确答案:B3、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与下列因素中的()无关。

A、活化能B、温度C、浓度D、反应物特性正确答案:C4、以高聚物为基础,加入某些助剂和填料混炼而成的可塑性材料,主要用作结构材料,该材料称为()oA、塑料B、合成树脂C、橡胶D、纤维正确答案:A5、工业乙烘与氯化氢合成氯乙烯的化学反应器是()oA、管式反应器B、釜式反应器C、固定床反应器D、流化床反应器正确答案:C6、裂解炉紧急停车时,为了保护炉管不被损坏,应该保证()的供给。

A、高压蒸汽B、稀释蒸汽C、燃料D、原料正确答案:B7、能适用于不同工况范围最广的搅拌器形式为()。

A、框式B、桨式C、锚式D、涡轮式正确答案:D8、氯乙烯聚合只能通过()oA、阴离子聚合B、自由基聚合C、阳离子聚合D、配位聚合正确答案:B9、卡普隆又称尼龙6,是聚酰胺纤维之一种,它的单体是己内酰胺和()oA、蔡B、对苯二甲酸二甲酯C、氨基乙酸D、环己醇正确答案:C10、氨合成塔一般是由内件和外筒两部分组成,其主要目的是()oA、便于制造B、有利于反应C、便于维修D、防止腐蚀正确答案:D11、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 (气)+3H2 (气)=2NH3 (气),30s内有0.6mol氨生成,表示这30s内的反应速度不正确的是()。

A、VH2=0. 015mol∕ (L ∙ s)B、VNH3=0. Olmol/ (L ∙ s)C、VN2=0. 005mol∕ (L ∙ s)D、VNH3=0. 02mol∕ (L ∙ s)正确答案:D12、关于原料配比,叙述不正确的是()oA、恰当的原料配比可以避开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B、使价廉易得的反应物过量能保证反应经济合理C、原料配比严格按化学计量系数比就能保证原料100%转化D、多数条件下,原料的配比不等于化学计量系数比正确答案:D13、实际生产过程中,为提高反应过程的目的产物的单程收率,宜采用以下措施()oA、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B、选择合适的反应时间和空速,从而使转化率与选择性的乘积即单程收率达最大C、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D、选择适宜的反应器类型,从而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正确答案:B14、关于乙烯装置设置火炬系统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A、乙烯装置在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液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B、保护装置的安全C、乙烯装置在非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大量气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D、防止环境污染正确答案:A15、在乙烯装置工艺管道的吹扫方法中不包括()oA、分段吹扫法B、贯通吹扫法C、逆式吹扫法D、爆破吹扫法正确答案:C16、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A、碳B、钙C、硅D、氧正确答案:D17、纯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采用联碱法生产纯碱所需的原料没有()。

《化工基础》习题库(含答案)

《化工基础》习题库(含答案)

化工基础试题初级一1、在国际单位制中,重量的单位是(),1公斤力=()牛顿。

答:牛顿9.82、汽化有两种方式,即( )和( )。

答:蒸发沸腾3、热传递是由于物体之间()的不同而引起的,其基本的方式有( ),( ),( )。

答:温度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4.依靠流体流动作相对位移而进行的传热叫(),它有(),()两种形式。

答:对流传热自然对流强制对流5.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叫()。

答:蒸发沸腾6.大气压、绝对压力与表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答:绝对压力=大气压+表压7.压缩比是压缩机()和()之比。

答:出口气体绝对压力入口气体绝对压力8.按照泵的吸入方式可将离心泵分为()和()两类。

答:单吸泵双吸泵9.当被测容器内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所用测压仪表称为(),当被测容器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所用测压仪表称为()。

答:压力表真空表10.离心泵叶轮的作用是将()传给液体使流体的()和()均有所提高。

答:原动机的机械能静压能动能11.离心泵叶轮按结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答:闭式半开式开式25. 1211灭火器适用于()。

答:可燃性气体、液体、电气火灾39.测量仪表测量目的是________。

答:为了获得被测量的真实值40、气动仪表所用的能源是_______,标准信号是_________。

答:压缩空气,20-100KPa45.在自动调节系统中,调节器的积分时间越大,表示其积分作用_________。

答:越弱46. 在生产中,要求自动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必须是一个_________振荡过程。

答:衰减47. DCS的含义是___________。

答:分散型控制系统48. DCS操作画面中,MAN表示________,AUTO表示_________。

答:手动,自动选择题1.氧气呼吸器在使用前,应检查氧气压力大于()atm。

A.80B.100C.30答:B2.安全阀起跳压力为压力容器工作压力的_________倍。

化工基础习题答案

化工基础习题答案

第5章 传质过程及塔设备气体的吸收1.空气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 和摩尔比Y 各为多少解 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02y =摩尔分数 摩尔比 ..020251102y Y y ===--. 2. 20℃的l00g 水中溶解lgNH 3, NH 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 、浓度c 及摩尔比X 表示时,各为多少解 摩尔分数//117=0.010*******/18x =+浓度c 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39982s kg m ρ=代替; 溶液中NH 3的量为 /311017n kmol -=⨯ 溶液的体积 /.33101109982 V m -=⨯ 溶液中NH 3的浓度//.33311017==0.581/101109982n c kmol m V --⨯=⨯ 或 . 3998200105058218s sc x kmol m M ρ==⨯=../ NH 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或 ..00105001061100105x X x ===--. 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 3的组成,以摩尔比Y 和摩尔分数y 表示;吸收率的定义为解 原料气中NH 3的摩尔分数0.1y = 摩尔比 (11101)01111101y Y y ===-- 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 3的摩尔比为摩尔分数 (22200111)=0010981100111Y y Y ==++ 00g 水中溶解lg 3 NH ,查得20℃时溶液上方3NH 的平衡分压为798Pa;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 单位为kPa 、溶解度系数H 单位为/()3kmol m kPa ⋅和相平衡常数m;总压为100kPa ;解 液相中3NH 的摩尔分数/.//1170010511710018x ==+气相中3NH 的平衡分压 *.0798 P kPa=亨利系数 *./.0798*******E p x ===/液相中3NH 的浓度 /./.333110170581 101109982n c kmol m V --⨯===⨯/ 溶解度系数 /*./../()3058107980728H c p kmol m kPa ===⋅ 液相中3NH 的摩尔分数 //1170010511710018x ==+./气相的平衡摩尔分数 **.0798100y p p ==// 相平衡常数 * (0798)07610000105y m x===⨯或 //.76100076m E p ===5. 10℃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表达式为*.6331310p x =⨯,式中*p 为氧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单位为kPa x ;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试求总压为.101325kPa ,温度为10℃时,31m 水中最大可能溶解多少克氧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1%.解 总压.101325 p kPa =空气中2O 的压力分数 .021A p p ==/体积分数 空气中2O 的分压 *..021101325 A p kPa =⨯ 亨利系数 .6331310E kPa =⨯ 1 利用亨利定律*A p Ex =计算与气相分压..021101325A p kPa =⨯相平衡的液相组成为*. ..62602110132564210 331310A p x kmol O kmol E ⨯===⨯⨯./溶液 此为1kmol 水溶液中最大可能溶解.6264210kmol O -⨯ 因为溶液很稀,其中溶质很少1kmol 水溶液≈1kmol 水=18 kg水10℃,水的密度 .39997kg m ρ=/ 故 1kmol 水溶液≈.3189997m /水 即.3189997m 水中最大可能溶解.664210kmol -⨯氧故 31m 水中最大可能溶解的氧量为 2 利用亨利定律*A A c p H=计算31m 水中最大可能溶解的氧量为*(..)(.).5432021101325 16761035710A A c p H kmol O m --==⨯⨯=⨯/ 溶液 7. 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NH 3,进入吸收塔的混合气中,含NH 3体积分数为6%,吸收后混合气中含NH 3的体积分数为%,出口溶液的摩尔比为30012 kmol NH kmol ./水;此物系的平衡关系为*.076Y X =;气液逆流流动,试求塔顶、塔底的气相传质推动力各为多少解 已知.1006y =,则()/./..111100609400638Y y y =-== 已知.20004y =,则()./..32000410004=40210Y =-⨯ 已知10.012X =,则*10.760.0120.00912Y =⨯= 已知20X =,则*20Y =塔顶气相推动力 *3222 4.0210=Y Y Y -∆=-⨯塔底气相推动力 *1110.06380.009120.0547Y Y Y ∆=-=-=分压力为50kPa 的混合气体,分别与CO 2浓度为./3001kmol m 的水溶液和CO 2浓度为.3005kmol m /的水溶液接触;物系温度均为25℃,气液相平衡关系*.5166210p xkPa =⨯;试求上述两种情况下两相的推动力分别以气相分压力差和液相浓度差表示,并说明CO 2在两种情况下属于吸收还是解吸;解 温度25℃t =,水的密度为/3s 997kg m ρ= 混合气中CO 2的分压为50p kPa = 水溶液的总浓度/39718s sc kmol m M ρ≈=水溶液 1 以气相分压差表示的吸收推动力 ①液相中CO 2的浓度 .32001 A c kmol CO m =/水溶液 液相中CO 2的摩尔分数././4001=180********A x c c -==⨯ 与液相平衡的气相平衡分压为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推动力 *503020p p p kPa ∆=-=-=吸收 ② 液相中CO 2的浓度30.05kmol m /A c =水溶液 液相中CO 2的摩尔分数40.05/9.02710997/18A x c c -===⨯ 与液相平衡的气相平衡分压为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推动力 *15050100p p p kPa ∆=-=-= 解吸 2 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推动力 与气相250CO p kPa =分压平衡的液相组成为 平衡的液相浓度①液相中CO 2的浓度./32001 A c kmol CO m =水溶液 液相浓度差表示的推动力为*...3001666001000666kmol /m A A c c c ∆=-=-= 吸收②液相中CO 2的浓度320.05 CO /A c kmol m =水溶液液相浓度差表示的推动力为*.../300500166600333A A c c c kmol m ∆=-=-= 解吸10. 混合气含CO 2体积分数为10%,其余为空气;在30℃、2MPa 下用水吸收,使CO 2的体积分数降到%,水溶液出口组成41610X -=⨯摩尔比;混合气体处理量为/32240m h 按标准状态,.,27315 101325K Pa ,塔径为1.5m;亨利系数188E MPa =,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3350L K a kmol m h kmol m ⋅=⋅⋅,;试求每小时用水量及填料塔的填料层高度;解 1用水量计算....,...3112 2 010005010111000550310090995y Y Y Y -======⨯,,.,41610X -=⨯,20X = 混合气流量 2240'10022.4G kmol h ==/惰性气体流量 ()()G G 'y .kmol h 1110010190=-=-=/ 用水量 G(Y Y )(..)L .kmol /h X X 41241290011100050315910610----===⨯-⨯2 填料层高度Z 计算水溶液的总浓度 /././3995718553s s c M kmol m ρ≈== 体积传质系数 ./()3553502765 X L K a cK a kmol m h ==⨯=⋅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42159102765154OLX L H K a Ωπ⨯==⨯⨯①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OL N气液相平衡常数188942E m p===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 ②吸收因数法计算OL N填料层高度 ...32627389OL OL Z H N m =⋅=⨯=12.用煤油从苯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回收苯,要求回收99%;入塔的混合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入塔的煤油中含苯%摩尔分数;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操作温度为50℃,压力为100kPa,相平衡关系为*.036Y X =,气相总传质系数.()30015/Y K a kmol m s =⋅;入塔混合气单位塔截面上的摩尔流量为.()20015kmol m s ⋅/;试求填料塔的填料层高度.解 1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OG H 计算 入塔混合气的流量 G '.kmol (m s)20015 Ω=⋅=/惰性气体流量 ()()G G 'y .kmol (m s)2110015100200147ΩΩ=-=⨯-=⋅../ 2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OG H 计算..111002002041098y Y y ===-.,回收率099η=. ①吸收因数法计算OG N ②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OG N 3填料层高度Z 计算。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高教版)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高教版)
流体流动和输送
1、液体高度: , 器底所受的力: 压强: 指示液为CCl4,其读数:
2、人孔面积: 压力: 槽壁面积: 槽壁所受压力:
3、 4、
6、(1)求空气的体积流量流通截面: 体积流量: (2)求质量流量表压: 绝压:
空气的平均分子量: 当时温度:
空气密度: ∴质量流量:
7**、对容器A孔口流速: 体积流量: 流出的总体积: 液体降至0.5m处所需时间: 剩余部分为非稳定流动,所需时间: 对于容B

31、(1)、
(2)、 ,
(3)、
传 热
1、a、散热速率:
交界面温度:
b、
2、根据, 炉气温度:
外界温度:
4、设交界面温度为t

6、设饱和蒸汽的 ,304kPa饱和蒸汽温度=134℃
∵ ,∴ 不保温时:
保温时:
7、(1)、 , ,∴
(2)、
,∴
8、(1)、设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t
,解得t=110℃
(2)、 用试探法求得δ=0.02m=20mm
化学反应器
0、k的单位: ,浓度=
0级反应: 1级反应:
2级反应:
0级反应: 1级反应: 2级反应:
对于气相反应, , 的单位= ,pA的单位= ,
kp的单位=
kp与kc的关系: ,p=CRT,∴
, ,或
1、化学计量式:
t=0时,nA0=0.14,nB0=0.2,nZ0=0.08,t=t时,nA=0.08,
(若设λ=0.024,qv=0.92L/S)
校核: 基本相符。
18、强烈湍流时,λ可看作常数。
,
,
10=1.2764×10-6/d5
d5=1.2764×10-7,∴d=42mm

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化工基础第四版是一本经典的化工教材,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课后习题往往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因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后习题,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化工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的详细答案。

第一章:化工概述1. 化工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研究化学原理和工程实践的结合,旨在将原始材料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2. 化工过程包括物质的变化、传递和分离等基本操作,如反应、传热、传质和分离等。

3. 化工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工程计算和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和状态1.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可观测特征,如颜色、密度和熔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的特性。

2. 物质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的分子间距离紧密,分子振动受限;液态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振动自由;气态的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运动自由。

3. 物质的状态变化包括升华、凝固、融化、汽化和凝结等过程。

这些过程涉及到物质的能量转移和分子间力的变化。

第三章:质量和物质平衡1.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工过程中最基本的原理,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

2. 物质平衡是指在化工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物质量需要保持平衡。

可以通过编写物质平衡方程来解决物质平衡问题。

3. 物质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输入物质量=输出物质量+积累物质量。

通过对输入和输出物质量的测量,可以求解未知的积累物质量。

第四章:能量平衡1.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

能量平衡是化工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

2. 能量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输入能量=输出能量+积累能量。

通过对输入和输出能量的测量,可以求解未知的积累能量。

3. 能量平衡方程中的能量包括热能、化学能和机械能等。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热能平衡方程来解决能量平衡问题。

第五章:流体力学基础1.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力学性质的学科。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1、一个工程大气压是 9.81⋅104Pa ,一个工程大气压相当于多少毫米汞柱?相当于多少 米水柱?相当于密度为 850kg ⊕ m 3的液体多少米液柱?解:已知:〉Hg = 13600 kg ⊕ m 3〉 3H 2O = 1000 kg ⊕ m〉料 = 850 kg ⊕ m 3求:h Hg 、 h H 2O 、h 料〉 = 9.81⋅104Pa 因;P = 〉Hg ⊕ g ⊕ h Hg = 〉 ⊕ g ⊕h H 2O = 〉料 ⊕ g ⊕ h 料PH 2O ⋅ 4 所以:h Hg =〉 ⊕g= 9.81 10 ⋅ = 0.735mHg = 735mmHg Hg13600 9.81⋅4 h = P = 9.81 10 = 10.0mH OH 2O 〉 ⊕ ⋅ 2 H 2Og 1000 9.81⋅ 4h 料 = P = 9.81 10 = 11.8m 液柱〉 ⊕g⋅ 料 850 9.812、一个物理大气压是 760 毫米汞柱,问其相当于多少 Pa ?相当于多少米水柱? 解:因P = 〉Hg ⊕ g ⊕ h Hg = 〉H 2O ⊕ g ⊕ 〉 ⊕h h H 2O⋅所以: h H 2O = -13Hg Hg 〉 = -1313600 0.760 = 10.33mH 2OH O-131000 2P = h Hg ⊕ 〉Hg ⊕ g = 13600 ⋅ 0.760 ⋅ 9.81 = 1.013 ⋅ 105Pa3、在附图所示的气柜内盛有密度为0.80kg ⊕ m 3的气体,气柜与开口U 形管压差计相连, 指示液水银面的读数R 为 0.4m ,开口支管水银面上灌有一段高度R 2为 0.01m 的清水。

左侧水 银面与侧压口中心 线垂 直距离,试求测压口中心截面 处的绝对压强。

(当地大气压m强为 3,水银密度解:设大气因1.01 Pm33PP mn武汉大学取水的密度〉H2O = 1000kg ⊕P A = Pa + R2 〉H2O g + R〉Hg g h〉气g (3)= 1.0133 ⋅ 105 + 0.01 ⋅ 1000 ⋅ 9.81 + 0.4 ⋅ 13600 ⋅ 9.81 0.76 ⋅ 0.8 ⋅ 9.81= 154788.5PaH 1.55 ⋅ 105Pa由于〉气 < 〉Hg 及〉气 < 〉H 2O ,且R 2值很小,故在工程计算中往往略去式(3)中R 2 〉H 2O g及h 〉气g 两项,即将式(3)简化为:P A = Pa + R 〉Hg g= 1.0133 ⋅ 105+ 0.4 ⋅ 13600 ⋅ 9.81= 154696.4 H 1.55 ⋅ 105Pa4、用 U 形管压力计测容器内的压力(如附图)。

《化工基础》张近习题解答知识分享

《化工基础》张近习题解答知识分享

化工基础习题解答(第二版张近主编)第3章流体流动过程及流体输送设备1、某合成氨工艺以煤为原料的气化法生产中,制得的半水煤气组成为:H242%,N221.5%,CO27.8%,CH41.5%,CO27.1%,O20.1%(均为体积分数),求表压为88.2kPa,温度为25℃时,混合气体的密度。

解:解法一:先求混合的摩尔质量;算出在操作温度和压力下各纯组分的密度,然后再按组分的摩尔分数叠加。

解法略。

6、套管换热器的内管为φ25mm×2.5mm,外管为φ57mm×3.5mm 的无缝钢管。

液体以5400kg/h 的流量流过环隙。

液体的密度为1200kg/m3,粘度为2×10-3Pa·s。

试判断液体在环隙流动时的流动形态。

解:设大管内径为d1,小管外径为d2 流体在环隙流动当量直径为:d e=d1-d27、现要求将原油以一定流量,通过一条管道由油库送往车间,并保证原油在管道中呈层流流动,现分别提出如下措施:(1)管道长度缩短20%;(2)管径放大20%;(3)提高原油温度使原油粘度下降20%,而假设密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

问上述措施分别可使由于管道沿程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比原设计降低百分之几?8、欲建一水塔向某工厂供水,如图所示,从水塔到工厂的管长(包括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为500m,最大流量为0.02m3·s-1。

管出口处需保持10m 水柱的压头(表压)。

若摩擦系数λ=0.023,求:(a)当管内流速为1.05 m·s-1,所需管径及塔高;(b)当管内流速为4 m·s-1,所需管径及塔高;(c)由(a)、(b)计算结果,分析满足一定流量时,塔高与管径的关系。

解:如图选取1,2 截面,计算基准面为管出口水平面。

压力以表压表示。

在1→2 列柏努利方程,得:9、用离心泵经φ57mm×3.5mm 的钢管,将敞口贮罐内的有机溶剂(粘度为20×10-3)Pa·s,密度为800 kg·m-3),输送到反应器中,设贮罐内液面离反应器内液面高度保持16m,见附图。

师范类《化工基础》PPT课件 第七章化学反应工程基础习题解答

师范类《化工基础》PPT课件 第七章化学反应工程基础习题解答

解得: x'A 0.75
设换成相同体积的平推流反应器时,转化率为
VRqv0qv0kcA0(x1'A 'x'A ' )
x
'' A
,则有:
与全混流反应器的计算相比为:
VR VR
q
v0
kcA
0
x
'' A
(1
x
'' A
)
q
v0
kc A 0
xA (1
xA
)2
x
'' A
(1
x
A
)2
x
A
(1
x
'' A
)
x
7
第四章习题
7. 在某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均相液相反应:A→P,其动力学方程为rA=kcA2,转 化率为50%。(1)如果反应器体积为原来的6倍,其他保持不变,则转化率为 多少?(2)如果体积相同,换成平推流反应器,其他保持不变,则转化率为 多少?
解: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的二级反应,其反应体积为:
解: 醋酸、丁醇、醋酸丁酯的摩尔质量分别为60、74、 116。含1mol醋酸的初始 溶液的体积为:
2020/6/8
604.97740.57(m3)
750
则醋酸的初始浓度为:
cA00.7 1501.753(km ol/m 3)
4
第四章习题
处理物料的流量为:
1160.522440 0601.7530.01639(m 3/m in)
VRqv0qv0kcA0(x 1A xA)2
反应器体积变为原来的6倍时,其转化率为xA’,则有

化工基础习题解答《传热过程及换热器》(张近主编)

化工基础习题解答《传热过程及换热器》(张近主编)

传热过程及换热器1.燃烧炉的平壁是一层耐火砖和一层普通砖砌成,内层耐火砖厚度为230mm ,外层普通砖厚度为240mm ,当达到定态传热时,测得炉内壁温度是700℃,外表面温度是100℃,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在普通砖外面加砌一层厚度为40mm 的保温材料,当定态后测得内壁面温度为720℃,保温材料外表面温度为70℃。

求加保温材料前后每平方壁面热损失是多少?耐火砖、普通砖、保温材料的热导率分别为1.163W·m -1·℃-1,0.5815W·m -1·℃-1,0.07W·m -1·℃-1。

解:根据多层平壁热传导公式:i iit Q A δλΣΔ=Σ 加保温材料前:Σt i =t 1-t n+1=700-100=600℃0.230.241.1630.58150.6105i i δλΣ=+= 26000.6105982.8W/m Q A == 加保温材料后:Σt i =t 1-t n+1=720-70=650℃0.230.240.041.1630. 1.18581500720.i i δλΣ=++= 2545W/m 1.186250Q A == 2.如习题1加保温材料后测得内壁面温度为720℃,保温材料外表面温度为70℃。

计算耐火砖与普通砖、普通砖与保温材料间的交界面温度。

解:加保温材料后,传热速率为:2545W/m 1.186250Q A == 根据平壁热传导公式:1211545t t Q Aδλ−== t 1=720;λ1=1.163W·m -1·℃-1,δ1=0.24m 代入上式解得:t 2=1110.23720545 1.1636211.Q t A δλ−⋅=−×=℃ 同理得 t 3=3430.0470545031.74.08Q t A δλ+⋅=+×=℃ 3.平壁炉的炉壁内层为120mm 厚的耐火材料和外壁厚度为230mm 建筑材料砌成,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为未知,测得炉内壁面温度为800℃,外侧壁面温度113℃,后来在普通建筑材料外面又包一层厚度为50mm 的石棉以减少热损失,包扎后测得炉内壁面温度为800℃,耐火材料与建筑材料交界面温度为686℃,建筑材料与石棉交界面温度为405℃,石棉外侧温度为77℃,问包扎石棉后热损失比原来减少的百分数?解:包石棉材料前得传热速率1128001130.120.23tQ δλλλΣΔ−==Σ+ 包石棉材料后得传热速率2128004050.120.23tQ δλλλΣΔ−==Σ+ 包扎石棉后热损失比原来减少的百分数=21800405110.425=42.45%800113Q Q −−==−=− 4.φ50mm×5mm 的不锈钢管(λ1=16 W·m -1·K -1)外包扎厚度为30mm 的石棉(λ2=0.22 W·m -1·K -1),若管内壁温度为600℃,石棉外壁面温度100℃,求每米管线的热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基础习题解答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化工基础习题解答(第二版张近主编)
第3章流体流动过程及流体输送设备
1、某合成氨工艺以煤为原料的气化法生产中,制得的半水煤气组成为:
H242%,%,%,
%,%,%(均为体积分数),求表压为,温度为25℃时,混合气体的密
度。

解:解法一:先求混合的摩尔质量;
算出在操作温度和压力下各纯组分的密度,然后再按组分的摩尔分数叠加。

解法略。

6、套管换热器的内管为φ25mm×,外管为φ57mm× 的无缝钢管。

液体以5400kg/h 的流量流过环隙。

液体的密度为1200kg/m3,粘度为2×10-3Pa·s。

试判断液体在环隙流动时的流动形态。

解:设大管内径为d1,小管外径为d2 流体在环隙流动当量直径为:d e=d1-d2
7、现要求将原油以一定流量,通过一条管道由油库送往车间,并保证原油在管道中呈层流流动,现分别提出如下措施:(1)管道长度缩短20%;(2)管径放大20%;(3)提高原油温度使原油粘度下降20%,而假设密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

问上述措施分别可使由于管道沿程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比原设计
降低百分之几
8、欲建一水塔向某工厂供水,如图所示,从水塔到工厂的管长(包括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为
500m,最大流量为·s-1。

管出口处需保持10m 水柱的压头(表压)。

若摩擦系数λ=,求:(a)当管内流速为m·s-1,所需管径及塔高;(b)当管内流速为4 m·s-1,所需管径及塔高;(c)由(a)、(b)计算结果,分析满足一定流量时,塔高与管径的关系。

解:如图选取1,2 截面,计算基准面为管出口水平面。

压力以表压表示。

在1→2 列柏努利方程,得:
9、用离心泵经φ57mm× 的钢管,将敞口贮罐内的有机溶剂(粘度为20×10-3)
Pa·s,密度为800 kg·m-3),输送到反应器中,设贮罐内液面离反应器内液面高度保持16m,见附图。

已知钢管总长度(包括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为25m,反应器内压力恒定为
4kgf·m-2(表压),有机溶液输送量为·h-1,试确定泵提供的压头。

解:如图选取截面1,2 计算基准面为敞口贮罐液面,压力以表压表示。

在1→2 列柏努利方程,得:
10、用泵将密度为850kg·m-1的某液体从低位槽打到高位槽。

低位槽据地面高2m,管子出口距地面高20m,管路阻力损失为30J·kg-1,泵入口流速为·s-1,入口管径为φ89mm×6mm,出口管径为φ60mm×4mm,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如图选取低位槽液面为1-1 面,高位槽为2-2 面,地面为计算基准面,在1→2 列柏努利方程,得:
11、如图所示,槽内水位维持不变,槽
底部与内径为100mm 的钢管联结,管路上装有一个闸阀,阀前离管路入口端
15m,B 处装有一个指示剂为汞的U 型管压差计,测压点与管路出口端之间距离为20m。

(1)当阀门关闭时读数R=600mm,
h=1500mm。

阀门部分开启时,测得
R=400mm,h=1400mm,管路的摩擦系数取λ=,入口处局部阻力系数取ξ=,问管内流量为多少m3/h
(2)阀门全开时(取闸阀全开l e/d=15,λ=),问压差计测压点B 处的静压强为多少kPa (表压)
解:(1) a、首先根据当阀门关闭时R,h 求水槽液面到出口处的垂直距离H。

根据流体静力学方程
解得:H=。

b、当阀门部分开启时B 点的压力为
在1→B 列柏努利方程,0-0 面为计算基准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