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考试复习要点第六章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概率论基础知识

第六章 概率论基础知识

• 事实上,若事件A相对于事件B是独立的,即P(A|B)=P(A),那么,当
P(A)>0时,有P(B|A)= 独立的。
P( AB) P( A)
=
P( A) P( B) =P(B)即事件B相对于事件A也是 P( A)
• 若两事件A,B满足P(AB)=P(A)P(B),则称A,B相互独立。若四对事件
{A,B},{ A ,B},{A, B },{ A , B }中有一对是相互独立的,则另外三对 也是相互独立的。任意两个事件A、B,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就称为相 互独立的随机事件: ⑴P(A|B)=P(A)且P(B)>0; ⑵P(B︱A)=P(B)且P(A)>0。 对任意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A、B,有 P(AB)=P(AB)=P(A|B)P(B)=P(A)P(B)
P A 乙 P 乙

0.08 0.5714 0.14
• 4.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设A,B是两个事件,一般而言P(A)P(A|B),这表示事件B的发生对事件 A的发生的概率有影响,只有当P(A)=P(A|B)时才可以认为B的发生与 否对A的发生毫无影响,就称两事件是独立的.其直观意义也比较明确: 若无论事件B的发生与否,对事件A的概率都没有影响,那么,事件A对于 事件B是独立的。由于从“A相对于B独立”,推导出“B相对于A独 立”,所以,只要P(A|B)= P(A)成立,我们就说,A与B是相互独立的。
表6-2 分布计算表
离散型随机变量
X的取值
-1
2
3
X的概率 1/6
1/2
1/3
2.离散随机变量的累积概率
P(X≤x)的概率,称为随机变量X(小于等于x)的累积概率,在例1中,随机 变量X≤2的累积概率为P(X≤2)=2/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六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六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六章一、估计及其性质“估计”在中文里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

用英文的话,可以表示成不同的单词:estimate:所谓的“估计”(动词)就是根据样本预测总体分布中的未知参数。

例如,已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公式] ,但总体均值[公式] 未知,我们通过某个函数“估计”总体均值,[公式] 。

estimator:“估计量”(名词)[公式] 实际上是一个统计量,它是通过一个不含未知参数的样本函数计算出来的结果。

一般使用[公式] 表示总体的参数,[公式] 表示参数的估计量。

estimation:“估计法”(名词)表示寻找函数[公式] 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估计方法。

例如: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最大似然估计法。

随着样本不同,同一估计法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估计量”也是一个随机变量。

对于同一个参数,有不同的估计方法,而且看起来都是合理的。

如何比较它们的优劣呢?(1)均方误差MSE Mean Square Error评价一个估计量的好坏,很自然地会想到:衡量“估计量”与“真实值”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小表示估计量的性能越好。

也就是所谓的“均方误差”函数:[公式] 也就是距离平方的期望值,如果将其进一步展开:[公式]注意:[公式] 和[公式] 均为数值,[公式] 表示参数的真实值,[公式] 表示估计量的数学期望。

由此看见,均方误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估计量的方差(Variances),即[公式] ;二是估计量的系统偏差(Bias)的平方,即[公式] 。

从“马同学”处借来此图,它可以帮助理解“方差”与“偏差”:备注:靶心表示“真实值”,红叉表示“估计值”“方差”衡量估计值的分散程度,“偏差”衡量估计值的期望与真实值的距离。

左上图:估计值落在靶心四周,此时“方差”较大但“偏差”较小;右上图:估计值落在靶心邻近,此时“方差”、“偏差”均较小;左下图:估计值离靶心较远,呈分散状,此时“方差”、“偏差”均较大;右下图:估计值离靶心较远,落点集中,此时“偏差”较大但“方差”较小。

第六章样本及样本函数的分布

第六章样本及样本函数的分布

∼ t(n −1). .
Sn
17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程学习指导
∑ = ∑ 【评注】 10
1 统计量 σ 2
n
(X i

μ)2

i =1
(n −1)S2 σ2
1 σ2
n
(X i

X )2
的分布在自由度上是
i =1
∑ ∑ 1
有差别的,这是因为在 σ2
n
(X i

X )2
中有一个约束条件
X
i =1
=1 n
x(1) ≤ x(2) ≤
≤x (k)
,并假设
x( i )
出现的频数为
ni
,那么
x( i )
出现的频率为
i = 1, 2, , k, k ≤ n . 函数
fi
=
ni n

⎧ 0,

∑ Fn (x)
=
⎪ ⎨
i
fj,
⎪ j=1
⎪⎩ 1,
x < x(1),
x(i) ≤ x < x(i+1), i = 1, 2, , k −1, x ≥ x(k).
③ χ2 分布的性质
10 若 χ2 ∼ χ2 (n) ,则 E(χ2 ) = n , D(χ2 ) = 2n ;
20
(可加性)若
χ
2
1

χ2 (n1) ,
χ
2
2

χ2 (n2 )
,且
χ
2
1

χ
2
2
相互独立,则
χ
2
1
+
χ
2

概率论 第六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

概率论 第六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
函数Fn(x)为 Fn(x)=S(x)/n , -∞<x< +∞。
一般,设 x1,x2, …,xn 是总体F的一个容 量为n的样本值,先将x1,x2, …,xn 按自小到 大的次序排列,并重新编号,设为
x(1) ≤x(2) ≤…≤x(n) 则经验分布函数Fn(x)的观察值为
0,
若x x(1) ,
性质:
(1) limf (t)
1
e ; t2 2
n
2
(2)当n 45时 取t (n) Z .
(三)设X~2(n1), Y~ 2(n2), 且X 与Y相互独立,则随机变量
F X/ n1 Y / n2
则称F服从第一自由度为n1,第二自由 度为n2的F分布,记作
F~F(n1 ,n2)
F分布的分布密度为
2 2
E( X 2 ) D( X ) (E( X ))2
2 2
n
E(S 2 )
E[ 1 n 1
n i 1
(Xi
X
)2 ]
E[
1
n
(
n 1 i1
X
2 i
2
n X )]
1
n
E(
n 1 i1
X
2 i
nX
2
)
1 [E( n 1
n i 1
X
2 i
)
E(n X
2
)]
1[ n 1
n i 1
考察某厂生产的电容器
的使用寿命。在这个试验 中什么是总体,什么是个 体。
解 个体是每一个电容器 的使用寿命;总体X是各个 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的集合。
2. 样本
为推断总体分布及各种特征,按一定规 则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体进行观察试验,以 获得有关总体的信息,这一抽取过程称为 “抽样”,所抽取的部分个体称为样本. 样 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容量.

概率论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2)

概率论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2)

15 March 202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理学院数学系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3.4 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
第10页
一、单个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
定理6.3.1(抽样分布基本定理)设( X1, X2 ,..., Xn )是来自总体X ~ N (0,1)
的一个样本, 则样本均值X
~
N (0,
1 n
),样本方差Sn2
满足:nSn2
~
2 (n 1),
并且X 与Sn2 相互独立.
注:
Sn2

1 n
n i 1
(Xi

X )2

X 的函数,
但两者独立.
15 March 202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理学院数学系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第11页
推论6.3.1 设 (X1,X2,…,Xn) 是来自总体X~N(μ,σ2) 的一个样本, 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理学院数学系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第13页
例 2: 设 X1, X 2 , , X10 是来自总体 X ~ N(,4) 的样本,
求修正样本方差 Sn*2 大于 2.622 的概率.
解 :由于
(10 1)Sn*2 ~ 2 (9)
4
P(Sn*2

2.622)

P

9 4
推论6.3.2 设(X1, X2,..., X n )是来自总体X ~ N (, 2 )的
一个样本, X与Sn2分别为其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则
(X )
Sn*
n = X
Sn
n-1 ~ t(n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之第六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之第六章

第六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第二节 总体与样本:1.研究对像的全体叫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称为个体总体就是一个分布,而其数量指标就是服从这个分布的随机变量。

从总体中抽样=从某分布中抽样2.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n 个样本,记其指标值为12,....n x x x 则称为12,....n x x x 总体的一个样本,n 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量,样本中的个体称为样品。

样本二重性:a) 样本是随机变量。

用12,,X X …,n X 表示 b) 样本是一组数值。

用12,.....x x在有限总体中进行放回抽样,是独立的随机抽样。

若是不放回的,则是不独立的抽样。

当总体容量N很大,但样本容量n 很小时(10%≤nN),不放回可近似看作放回抽样,是独立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a) 样本具有随机性。

B)样本要有独立性。

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得到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简称样本,样本12,,x x …,n x 可看成是相互独立的具有同一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共同分布即为总体分布。

设总体具有分布函数(),F x 12,....n x x x 是取自该总体的容量为n 的样本,则 样本的联合分布函数为: 1 2.1(,....)()==∏nn i i F x x x F x若总体X 具有概率密度为(),f x 则样本的联合密度函数为:12(,......)n f x x x 1().==∏ni i f x若总体X 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则样本的联合密度函数为:12(,......)n p x x x 1().===∏ni i P X x通常:样本分布是指多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

3.样本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数据(样本)整理步骤: a) 对样本进行分组。

b) 确定每组组距 c) 确定每组组限d) 统计样本数据落入每个区间的个数——频数。

表格式,图形式1.直方图法 最常用的在组距相等场合常用宽度相等的长条矩形表示,矩形的高低表示频数的大小。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六章 讲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六章 讲义
思想(idea) 在已经得到试验结果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寻找 使这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最大的那个 ˆ 作为pter 6 参数估计

最大似然估计提供了一种给定观察数据来评估模 型参数的方法,即:“模型已定,参数未知”。 简单而言,假设我们要统计全国人口的身高,首 先假设这个身高服从服从正态分布,但是该分布 的均值与方差未知。我们没有人力与物力去统计 全国每个人的身高,但是可以通过采样,获取部 分人的身高,然后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来获取上述 假设中的正态分布的均值与方差。
Page 9
Chapter 6 参数估计
ˆ ˆ ( x ,, x ) 定义6.2.1 设 ∈Θ为未知参数, n n 1 n 是 的一个估计量,n 是样本容量,若对任何 一个ε>0,有
ˆ | ) 0 limn P(| n
ˆ 为 参数的相合估计。 则称
n
(6.2.1)
2
ˆ 1/ s 1
s 为样本标准差。这说明矩估计可能是不唯一的, 这是矩法估计的一个缺点,此时通常应该尽量采用 低阶矩给出未知参数的估计。
Page 7
Chapter 6 参数估计
例 6.1.3 x 1 , x 2 , … , x n 是来自 ( a,b ) 上的均匀分布 U(a,b)的样本,a与b均是未知参数,这里k=2, 由于 2
ˆ1 ) 2 , Var( ˆ2 ) 2 / n Var(
ˆ2 比 ˆ1 有效。这表明用全部数据的 显然,只要 n>1, 平均估计总体均值要比只使用部分数据更有效。
Page 20
Chapter 6 参数估计
例6.2.7 均匀总体U(0, )中 的极大似然估计是x(n) n Ex ,由于 x(n)不是 的无偏估计,而是 (n) n ,所以 1 的渐近无偏估计。经过修偏后可以得到 的一个 ˆ n 1 x 。且 无偏估计: 1 (n )

概率论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概率论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2 1 2 2
本相互独立,记
1 n1 X Xi n1 i 1 1 n2 Y Yi n2 i 1
则有 ⑴
2 1 2 2 2 1 2 2
1 n1 S12 ( X k X )2 n1 1 k 1 1 n2 2 S2 (Yk Y ) 2 n2 1 k 1
S / ~ F (n1 1, n2 1) S /
⑵ 当 时
2 1 2 2 2
X Y ( 1 2 ) ~ N (0,1) 1 1 n1 n2
(n1 1) S12

2 1

2 (n2 1) S2

2 2
~ 2 (n1 n2 2)
X Y ( 1 2 ) ~ t (n1 n2 2) 1 1 S n1 n2
2
又因为
(n 1)S 2

2
~ (n 1)
2
X n1 X n
故 Y

(n 1) S 2
n n 1 ~ t (n 1) /(n 1)

2
X n1 X n Y S
n ~ t (n 1) n 1
例4
设总体X , Y 相互独立 X ~ N (0,32 ) , Y ~ N (0,32 ) ,
2
X n1 X n n X 1 , X 2 ,, X n , X n1 , 求 Y 的分布 . S n 1 1 n 1 n 2 2 其中 X n X i , S ( Xi X n ) n i 1 n 1 i 1
1 2 解 由已知得 X n1 ~ N ( , ) , X n ~ N ( , ) , n n 1 2 所以 X n1 X n ~ N (0, ) n n 标准化得 X n1 X n ~ N (0,1) n 1

概率论第六章 窄带随机过程

概率论第六章  窄带随机过程

pB (
ut )
1
2
2
exp(
ut
2
2
)
ut 0
可见,窄带高斯过程包络平方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为指数分布。一个重要的特例是σ2=1的情况,此时有
pu (ut )
1 exp( ut ),
2
2
ut
0
其均值为E[ut]=2,方差为D[ut]=4.
§6.5余弦信号与窄带高斯过程之 和的概率分布
一、余弦信号加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和相位概率分布
类似地,如果一个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只分 布在高频载波ω0附近的一个窄频率范围Δω内,在 此范围之外全为零,且满足ω0>>Δω时,则称之为 窄带过程。
一、窄带过程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一个典型的确定性窄带信号可表示为
x(t) a(t) cos[0t (t)]
其中,a(t)为幅度调制或包络调制信号,Ф(t)为 相位调制信号,它们相对于载频ω0而言都是慢变化的。
根据希尔伯特变换的性质: RXˆ ( ) RX ( )
RXˆX ( ) RXXˆ ( ) RˆX ( )
整理,得 RX ( ) RZ ( )cos0 RˆZ ( )sin0
同理可以证明 RY ( ) RZ ( )cos0 RˆZ ( )sin0
RX ( ) RY ( )
窄带过程性质的证明
第六章 窄带随机过程
6.1 窄带随机过程的一般概念 6.2希尔伯特变换 6.3 窄带随机过程的性质 6.4窄带高斯随机过程的包络和相位的概率分布 6.5余弦信号与窄带高斯过程之和的概率分布
§ 6.1 窄带随机过程的一般概念
窄带信号的频率或窄带系统的频率响应被限制在 中心频率ω0附近一个比较窄的范围内,而中心频率ω0 又离开零频足够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六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六章

Ch 6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6.1 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样本1、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记为X 。

2、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对象,记为i X 。

3、总体容量——总体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

有限总体——容量有限;无限总体——容量无限。

为推断总体X 的分布,从总体中抽取n 个个体,则对应n 个r.v.n X X X .....2,1——来自于总体X 的一个样本。

n X X X ......,21的取值((n x x x ,.....,21)--观测结果)称为样本的观测值,简称为样本值,整个抽取过程称之为抽样。

抽取的目的是根据样本的取值情况推断总体情况,因此应尽可能的使抽取的样本能反映总体的状况,故要求抽取的样本具有以下性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⑴ 代表性:样本中每个r.v.i X 与总体X 具有相同的分布。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⑵ 独立性:n X X X ......,21相互独立。

——简单的随机抽样所得的样本称为简单的随机样本;若总体X 的分布函数为F (x ),则样本n X X X .....2,1的联合分布函数)().....,(121*i ni n x F x x x F =∏=。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若X 为连续型,且d.f 为f(x),且联合p.d.f 为:)()....,(121*i ni n x f x x x f =∏= 若X 为离散型,且分布律为:....2,1,)(===k p x X P k k 则联合分布律:in i i in n i i p p p x X x X x X P ....).....,(212211⋅⋅====。

...2,1.....3,2,1=in i i i 二、统计量Def:不含有任何未知数的关于样本空本空间的函数称为统计量。

e.g.1 设总体X~),(2σμN ,其中2,σμ未知,(n X X X .....2,1)为取自总体X 的一个样本,则:∑∑==--==n i i n i i X X n S X n X 1221)(11,1均为统计量。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第四节:抽样分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第四节:抽样分布

P T 1.059
0.15.
例2:
从正态总体N ( , 0.5 )中抽取样本X 1 , , X 10 .
2
数理统计
10 2 (1)已知 0,求概率P X i 4 ; i 1 10 2 (2)未知,求概率P ( X i X ) 2.85 . i 1
S1 和S2 分别是这两个样本的样本方差, 则有:
2 2
(1)
S1
2 2
S2
~ F ( n1 1, n2 1);
2 2
若两方差 1 2,则
S1 1
2 2
2 2
S2 2
~ F ( n1 1, n2 1);
(2)
X Y ( 1 2 ) ( n1 1) S1 ( n2 1) S2
n取不同值时
( n 1) S
2

2
的分布
定理3 (样本均值的分布) 数理统计 设X1, X2, …, Xn是取自正态总体 N(μ, σ2)的样本, 2 X和S 分别为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 则有:
X S n ~ t ( n 1)
证:由定理1、和t分布的定义可得: 2
X ~ N (0,1), ( n 1) S
2) F分布的分位点:
对于给定的, 1, 称满足条件: 0
P F F ( n1 , n2 )


( y )dy
F ( n1 , n2 )
的点F ( n1 , n2 )为F ( n1 , n2 )分布的上 分位点.
F分布的上分位点的性质:
F1 ( n1 , n2 ) 1 F ( n2 , n1 )

概率论 第六章条件数学期望和特征函数

概率论 第六章条件数学期望和特征函数

1 ,y 1− x
∈ (x, 1), x ∈ (0, 1)
2 6.8 解 由定理 2.1 知 X |{Y = 63} ∼ N (µ1 + ρ(σ1 /σ2 )(63 − µ2 ), (1 − ρ2 )σ1 ), Y |{X = 1.7} ∼ 2 2 N (µ2 + ρ(σ2 /σ1 )(1.7 − µ1 ), (1 − ρ )σ2 ) 故 2 (a)EY |{X = 1.7} = µ2 + ρ(σ2 /σ1 )(1.7 − µ1 ), Y |{X = 1.7}的标准差为 (1 − ρ2 )σ2 ,
P (Y =y,N =n) P (N =n)
=
βα 1 Γ(n+α) n!Γ(α) (β +1)n+α
f (y,n)dy
=
(β +1)n+α y n+α−1 exp(−(β +1)y ) dy, Γ(α+1)
(β +1)n+α y n+α−1 exp(−(β +1)y ) . Γ(α+1)
6.16 解 (a) 设 Xi 为第 i 个人的等待时间, 则第一个电话的到达时间为 X(1) = min(X1 , X2 , . . . , Xn ), 最后一个电话的到达时间为 X(n) = max(X1 , X2 , · · · , Xn ), 对 ∀x > 0 有 P (X(1) ≤ x) = = = = = = 1 − P (X(1) > x) 1 − P (X1 > x, X2 > x, · · · , Xn > x) 1 − P (X1 > x)P (X2 > x) · · · P (Xn > x) 1 − P (X1 > x)n 1 − [1 − F (x)]n 1 − exp(−nxβ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
,
,
,
是来
Z=
(

证明统计量 Z 服从自由度为 2 的 t 分布。
14
),
,
,
,
是来 , .ຫໍສະໝຸດ 自 总 体 X 的 样 本 , E( ) 则 ,D( )=
是来自总体 X ,D(X)= . ,
,D( )=
11
3. 设 , 本 ,E(X)=
, , 为来自总体 X 的样 ,D(X)=9, 为样本均值 , 试用 < ≥ ,
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 P{ P{ 4.设 , 则当 K= > ≤ , , . 是总体 X
lim f (t ) (t )
n
1 e 2
t2 2
, x
3.分位点 设 T~t(n), 若对 :0<<1,存在 t(n)>0,
4
满足 P{Tt(n)}=, 则称 t(n)为 t(n)的上侧分位点 注: t1 (n) t (n) 三、F—分布 1.构造 若 1 ~2(n1), 2~2(n2),1, 2 独立,则
y0
2. F—分布的分位点 对于 :0<<1,若存在 F(n1, n2)>0, 满足 P{FF(n1, n2)}=, 则称 F(n1, n2)
5
为 F(n1, n2)的上侧 分位点; 注: F1 (n1 , n2 )
1 F (n2 , n1 )
§ 6.3 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定理
X Y /n ~ t ( n)
t(n)称为自由度为 n 的 t—分布。 t(n) 的概率密度为
n 1 ) 1 t 2 n2 2 f (t ) (1 ) , t n n n ( ) 2 (

概率论考试复习要点第六章

概率论考试复习要点第六章

习题6-11、设总体X 的数学期望为μ,X 1,X 1,…,X n 是来自X 的一个样本,12,,...n a a a 是任意常数,验证:11nniiii i a Xa==∑∑(10ni i a =≠∑)是μ的无偏估计量。

解:11111111()()(...)n nni ii i i n nni i i iii i E a X a E a X a a aaμμ=======++=∑∑∑∑∑,所以其是μ的无偏估计量。

2、设总体X ~N (μ,σ 2),X 1,X 1,…,X n 是来自X 的一个样本。

(1)试确定常数c 使21121)(σX X c n i i i 为∑-=+-的无偏估计。

(2)试确定常数c 使22()X cS -是2μ的无偏估计 解:由于∑∑∑-=++-=+-=+-+-=-=-11212111211121]))(()(])([])([n i i i i i n i i i n i i i X X E X X D c X X E c X X c E=∑∑-=-=++-=+=-++11112222111)12()02(])()()([n i n i i i i σn c σcEX EXX D X D c当的无偏估计为时21121)(,)1(21σ∑-=+--=n i i i X X c n c(2)由于2~(,/)X N n μσ,所以2,/EX D X n μσ==,所以2222()()E X DX EX nσμ=+=+而22ES σ=,所以22222[()]E X cS c nσμσ-=+-,要使其为2μ的无偏估计需220c nσσ-=,即1c n=3、设 θ是参数θ的无偏估计量,且有 0D θ>,试证明 2θ不是2θ的无偏估计量。

证 2222()E D E D θθθθθθ=+=+≠, 即 2θ不是2θ的无偏估计量. 注:该题说明:当 θ是未知参数θ的无偏估计时, θ的函数 ()g θ不一定是θ的函数()g θ的无偏估计。

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简介

第六章重要知识点简介

第六章概率初步
1感受可能性
一、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
能肯定它一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
必然事件。

二、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
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

三、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
事件。

四、但是,也有许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
肯定它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
不确定事件,也称为随机事件。

2频率的稳定性
一、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不可能
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不确定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是0与1之间的一个
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6-11、设总体X 的数学期望为μ,X 1,X 1,…,X n 是来自X 的一个样本,12,,...n a a a 是任意常数,验证:11nniiii i a Xa==∑∑(10ni i a =≠∑)是μ的无偏估计量。

解:11111111()()(...)n nni ii i i n nni i i iii i E a X a E a X a a aaμμ=======++=∑∑∑∑∑,所以其是μ的无偏估计量。

2、设总体X ~N (μ,σ 2),X 1,X 1,…,X n 是来自X 的一个样本。

(1)试确定常数c 使21121)(σX X c n i i i 为∑-=+-的无偏估计。

(2)试确定常数c 使22()X cS -是2μ的无偏估计 解:由于∑∑∑-=++-=+-=+-+-=-=-11212111211121]))(()(])([])([n i i i i i n i i i n i i i X X E X X D c X X E c X X c E=∑∑-=-=++-=+=-++11112222111)12()02(])()()([n i n i i i i σn c σcEX EXX D X D c当的无偏估计为时21121)(,)1(21σ∑-=+--=n i i i X X c n c(2)由于2~(,/)X N n μσ,所以2,/EX D X n μσ==,所以2222()()E X DX EX nσμ=+=+而22ES σ=,所以22222[()]E X cS c nσμσ-=+-,要使其为2μ的无偏估计需220c nσσ-=,即1c n=3、设 θ是参数θ的无偏估计量,且有 0D θ>,试证明 2θ不是2θ的无偏估计量。

证 2222()E D E D θθθθθθ=+=+≠, 即 2θ不是2θ的无偏估计量. 注:该题说明:当 θ是未知参数θ的无偏估计时, θ的函数 ()g θ不一定是θ的函数()g θ的无偏估计。

4、设12,,,n X X X 是来自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总体的样本,求2λ的无偏估计量 解:因为,EX DX λλ==,所以2222()EXD X EX EX λλλ=+=+=+所以22EX EX λ=-,而由于样本的一阶矩和二阶矩是总体的一阶矩和二阶矩的无偏估计,所以取21211,2nii A X A X ===∑,则得2λ的无偏估计量222111nii A A X X nλ==-=-∑4*、设12,,,n X X X 是来自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总体的样本,试证对任意的常数k ,统计量2(1)kX k S +-是λ的无偏估计量。

证 22((1))(1)E kX k S kEX k ES k k λλλλ+-=+-=+-=(此处利用了X 是E X 的无偏估计,2S 是D X 的无偏估计),所以对任意的2(1)kX k S +-是λ的无偏估计。

5、设12,,,n X X X 是来自参数为,n p 的二项分布总体的样本,求2p 的无偏估计量。

解:因为2,(1)EX np D X np p np np ==-=-, 所以222222()(1)EXDX EX np np n p EX n n p =+=-+=+-所以22(1)EXEXp n n -=-,而由于样本的一阶矩和二阶矩是总体的一阶矩和二阶矩的无偏估计,所以取21211,2nii A X A X ===∑,则得2p 的无偏估计量22211111()()(1)(1)nii p A A X X n n n n n==-=---∑6、设总体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12,,,n X X X 为样本,令12m in{,,,}n Y X X X = ,问常数c 为何值时,才能使cY 为λ的无偏估计。

【可能错误,要改成1/λ 解:(分析,需求出Y 的分布函数及期望) 因为12,,,n X X X 独立同分布于X ,所以1,0()0,x e x F x other λ-⎧->=⎨⎩12(){}(m in{,,,}}1[1()]nY n F x P Y x P X X X x F x =≤=≤=-- =1,00,n x e x otherλ-⎧->⎨⎩所以~()Y e n λ,1E Y n λ=要使cY 为1/λ的无偏估计,则由于1E cY c n λ=,所以11cn λλ=,即c n =。

7、设总体服从参数为θ的指数分布,其分布函数为11,0()0,x e x F x otherθ-⎧⎪->=⎨⎪⎩,θ未知,设12,,,nX X X 为样本,证明:X ,12m in{,,,}n n X X X 都是θ的无偏估计量,并比较那一个更有效。

证:因为11,0~()0,x e x X F x otherθ-⎧⎪->=⎨⎪⎩,所以2,EX D X θθ==,而EX EX θ==,所以X 是θ的无偏估计量; 令12m in{,,,}n Y X X X = ,则12(){}(m in{,,,}}1[1()]nY n F x P Y x P X X X x F x =≤=≤=-- 1,00,nx e x otherθ-⎧⎪->=⎨⎪⎩所以~()nY e θ,所以/E Y n θ=,即12(m in(,,...)n E n X X X EnY θ==,所以是无偏估计量。

又由于2,i i E X D X θθ==,所以221111()nniii i D X D X D Xnnnθ=====∑∑而由于~()n Y e θ,所以22DY n θ=,所以212(m in(,,...)n D n X X X D nY n D Y θ===由于12(m in(,,...)n D X D n X X X ≤,所以X 更有效。

8、设X 1,X 2, X 3, X 4是来自均值为θ的指数分布总体的样本,其中θ未知,设有估计量)(31)(6143211X X X X T +++=5)432(43212X X X X T +++=,4)(43213X X XX T +++=(1)指出T 1,T 2, T 3哪几个是θ的无偏估计量; (2)在上述θ的无偏估计中指出哪一个较为有效。

解:(1)由于X i 服从均值为θ的指数分布,所以E (X i )= θ,D (X i )= θ 2,i=1,2,3,4由数学期望的性质2°,3°有θX E X E X E X E T E =+++=)]()([31)]()([61)(43211 θX E X E X E X E T E 2)](4)(3)(2)([51)(43212=+++= θX E X E X E X E T E =+++=)]()()()([41)(43213 即T 1,T 2是θ的无偏估计量(2)由方差的性质2°,3°并注意到X 1,X 2, X 3, X 4独立,知243211185)]()([91)]()([361)(θX D X D X D X D T D =+++=24321241)]()()()([161)(θX D X D X D X D T D =+++=D (T 1)> D (T 2) 所以T 2较为有效。

9、设总体~(,1)X N m ,12,X X 为样本,试验证:1122133m X X =+,2121344m X X =+,3121122m X X =+都是m 的无偏估计量,并问哪一个估计量的方差更小。

解:因为12,X X 独立同分布于~(,1)X N m ,所以,1i i EX m D X ==, 由于11221()33E m E X X m =+=,所以1m是m 的无偏估计量;同理可验证其余两个。

而112215()339D m D X X m =+=,212149()4416D m D X X m =+= ,312111()222D m D X X m =+=所以312Dm Dm Dm <<10、设~[,1X U θθ+,其中θ未知,12,,,n X X X 为样本,X 为样本均值,(1)12m i n (,,,)n X X X X = 是最小观测值。

证明:(1)112X θ=-和2(1)11X n θ=-+都是θ的无偏估计量。

(2)比较两个估计量的方差,说明哪一个更有效。

证:因为~[,1]X U θθ+,所以211,212E X D X θ+==(1)12E X θ=+,所以11()2E E X θθ=-=,所以112X θ=-是θ的无偏估计量。

下求(1)X 的概率密度。

由于~[,1]X U θθ+,所以0,(),11,1x F x x x x θθθθθ<⎧⎪=-≤<+⎨⎪≥+⎩(1)(1)12(){}{min(,,,)}1[1()]nX n F x P X x P X X X x F x =≤=≤=--当1x θθ≤≤+时,(1)11(1)()(){1[1()]}[1()]()(1)n n n X f x F x F x n F x f x n x θ--''==--=-=+- 所以11(1)1(1)1n E X xn x dx n θθθθ+-=+-=++⎰, 所以2(1)1()1E E X n θθ=-=+ ,所以2(1)11X n θ=-+ 是θ的无偏估计量 (2)由于112D X D X n n ==,所以111()212D D X nθ=-= 下求(1)X 的方差, 由于12212(1)2(1)(1)(1)12n n n EX x n x dx n n θθθθθ+-=+-=+-++++⎰所以2222(1)(1)(1)221[](1)(1)[]121(1)(2)n n n DX EX EX n n n n n θθθ=-=+-++-+=+++++所以2(1)(1)21()1(1)(2)nD D X DX n n n θ=-==+++显然有12D D θθ>11、设从均值为μ,方差为2σ的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12,n n 的两独立样本,12,X X 为均值。

试证:对于任意常数,(1)a b a b +=,12Y aX bX =+都是μ的无偏估计,并确定常数,(1)a b a b +=使DY 达到最小。

证:由题意12,E X E X μμ==,所以12()()EY E aX bX a b μμ=+=+=,即12Y aX bX =+都是μ的无偏估计。

而221212,D X D X n n σσ==,所以2221212()()abD Y D aX bX n n σ=+=+,因而,要使DY 达到最小,需22221212(1)abaa t n n n n -=+=+达到最小值,而当112n a n n =+时t 达到最小,所以当121212,n n a b n n n n ==++时DY 达到最小12、设有k 台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