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微专题九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教案含解析20

合集下载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教案含解析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教案含解析

§8.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最新考纲 1.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2.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4.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2.空间向量中的有关定理 (1)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两个向量a 与b (b ≠0)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a =λb . (2)共面向量定理共面向量定理的向量表达式:p =x a +y b ,其中x ,y ∈R ,a ,b 为不共线向量.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 a +y b +z c ,{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1)数量积及相关概念 ①两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AOB 叫做向量a ,b 的夹角,记作〈a ,b 〉,其范围是0≤〈a ,b 〉≤π,若〈a ,b 〉=π2,则称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 ②两向量的数量积已知空间两个非零向量a ,b ,则|a ||b |cos 〈a ,b 〉叫做向量a ,b 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a ·b =|a ||b |cos 〈a ,b 〉. (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①(λa )·b =λ(a ·b ); ②交换律:a ·b =b ·a ;③分配律:a ·(b +c )=a ·b +a ·c . 4.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 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概念方法微思考1.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相同吗?提示 不相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就为共面向量. 2.零向量能作为基向量吗?提示 不能.由于零向量与任意一个非零向量共线,与任意两个非零向量共面,故零向量不能作为基向量.3.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与坐标原点的位置选取有关吗?提示 无关.这是因为一个确定的几何体,其“线线”夹角、“点点”距离都是固定的,坐标系的位置不同,只会影响其计算的繁简,不会影响结果.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空间中任意两个非零向量a ,b 共面.( √ )(2)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中(a ·b )·c =a ·(b ·c ).( × )(3)对于非零向量b ,由a ·b =b ·c ,则a =c .( × )(4)两向量夹角的范围与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相同.( × ) (5)若A ,B ,C ,D 是空间任意四点,则有AB →+BC →+CD →+DA →=0.( √ ) (6)若a·b <0,则〈a ,b 〉是钝角.(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A 1C 1与B 1D 1的交点.若AB →=a ,AD →=b ,AA 1→=c ,则下列向量中与BM →相等的向量是( )A .-12a +12b +cB.12a +12b +c C .-12a -12b +cD.12a -12b +c 答案 A解析 BM →=BB 1→+B 1M →=AA 1→+12(AD →-AB →)=c +12(b -a )=-12a +12b +c .3.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2,E ,F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则EF 的长为________. 答案2解析 |EF →|2=EF →2=(EC →+CD →+DF →)2=EC →2+CD →2+DF →2+2(EC →·CD →+EC →·DF →+CD →·DF →) =12+22+12+2(1×2×cos120°+0+2×1×cos120°) =2,∴|EF →|=2,∴EF 的长为 2. 题组三 易错自纠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2,3),B (-2,-1,6),C (3,2,1),D (4,3,0),则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 A .垂直 B .平行 C .异面 D .相交但不垂直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得,AB →=(-3,-3,3),CD →=(1,1,-1),∴AB →=-3CD →,∴AB →与CD →共线,又AB 与CD 没有公共点,∴AB ∥CD . 5.已知a =(2,3,1),b =(-4,2,x ),且a ⊥b ,则|b |=________. 答案 2 6解析 ∵a ⊥b ,∴a ·b =2×(-4)+3×2+1·x =0, ∴x =2,∴|b |=(-4)2+22+22=2 6.6.O 为空间中任意一点,A ,B ,C 三点不共线,且OP →=34OA →+18OB →+tOC →,若P ,A ,B ,C 四点共面,则实数t =______. 答案 18解析 ∵P ,A ,B ,C 四点共面, ∴34+18+t =1,∴t =18.题型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例1如图所示,在空间几何体ABCD -A 1B 1C 1D 1中,各面为平行四边形,设AA 1→=a ,AB →=b ,AD →=c ,M ,N ,P 分别是AA 1,BC ,C 1D 1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以下各向量:(1)AP →; (2)MP →+NC 1→.解 (1)因为P 是C 1D 1的中点, 所以AP →=AA 1→+A 1D 1→+D 1P → =a +AD →+12D 1C 1→=a +c +12AB →=a +c +12b .(2)因为M 是AA 1的中点,所以MP →=MA →+AP →=12A 1A →+AP →=-12a +⎝ ⎛⎭⎪⎫a +c +12b=12a +12b +c . 又NC 1→=NC →+CC 1→=12BC →+AA 1→=12AD →+AA 1→=12c +a , 所以MP →+NC 1→=⎝ ⎛⎭⎪⎫12a +12b +c +⎝ ⎛⎭⎪⎫a +12c=32a +12b +32c . 思维升华用基向量表示指定向量的方法 (1)结合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观察图形.(2)将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转化到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3)利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所求向量用已知基向量表示出来.跟踪训练1(1)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AC 的中点.用AB →,AD →,AA 1→表示OC 1→,则OC 1→=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AB →+12AD →+AA 1→解析 ∵OC →=12AC →=12(AB →+AD →),∴OC 1→=OC →+CC 1→=12(AB →+AD →)+AA 1→=12AB →+12AD →+AA 1→. (2)如图,在三棱锥O —ABC 中,M ,N 分别是AB ,OC 的中点,设OA →=a ,OB →=b ,OC →=c ,用a ,b ,c 表示NM →,则NM →等于( )A.12(-a +b +c ) B.12(a +b -c ) C.12(a -b +c ) D.12(-a -b +c ) 答案 B解析 NM →=NA →+AM →=(OA →-ON →)+12AB →=OA →-12OC →+12(OB →-OA →)=12OA →+12OB →-12OC →=12(a +b -c ). 题型二 共线定理、共面定理的应用例2如图,已知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的中点.(1)求证:E ,F ,G ,H 四点共面; (2)求证:BD ∥平面EFGH . 证明 (1)连接BG ,则EG →=EB →+BG → =EB →+12(BC →+BD →)=EB →+BF →+EH →=EF →+EH →,由共面向量定理的推论知E ,F ,G ,H 四点共面. (2)因为EH →=AH →-AE →=12AD →-12AB → =12(AD →-AB →)=12BD →, 所以EH ∥BD .又EH ⊂平面EFGH ,BD ⊄平面EFGH , 所以BD ∥平面EFGH .思维升华证明三点共线和空间四点共面的方法比较跟踪训练2如图所示,已知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点M ,N 分别在AC 1和BC 上,且满足AM →=kAC 1→,BN →=kBC →(0≤k ≤1).(1)向量MN →是否与向量AB →,AA 1→共面? (2)直线MN 是否与平面ABB 1A 1平行? 解 (1)∵AM →=kAC 1→,BN →=kBC →, ∴MN →=MA →+AB →+BN → =kC 1A →+AB →+kBC → =k (C 1A →+BC →)+AB → =k (C 1A →+B 1C 1→)+AB →=kB 1A →+AB →=AB →-kAB 1→ =AB →-k (AA 1→+AB →) =(1-k )AB →-kAA 1→,∴由共面向量定理知向量MN →与向量AB →,AA 1→共面. (2)当k =0时,点M ,A 重合,点N ,B 重合,MN 在平面ABB 1A 1内,当0<k ≤1时,MN 不在平面ABB 1A 1内, 又由(1)知MN →与AB →,AA 1→共面, ∴MN ∥平面ABB 1A 1.综上,当k =0时,MN 在平面ABB 1A 1内; 当0<k ≤1时,MN ∥平面ABB 1A 1. 题型三 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应用例3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的各边和对角线的长都等于a ,点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1)求证:MN ⊥AB ,MN ⊥CD ;(2)求异面直线AN 与CM 所成角的余弦值. (1)证明 设AB →=p ,AC →=q ,AD →=r .由题意可知,|p |=|q |=|r |=a ,且p ,q ,r 三个向量两两夹角均为60°. MN →=AN →-AM →=12(AC →+AD →)-12AB →=12(q +r -p ), ∴MN →·AB →=12(q +r -p )·p =12(q ·p +r ·p -p 2)=12(a 2cos60°+a 2cos60°-a 2)=0. ∴MN →⊥AB →,即MN ⊥AB . 同理可证MN ⊥CD .(2)解 设向量AN →与MC →的夹角为θ.∵AN →=12(AC →+AD →)=12(q +r ),MC →=AC →-AM →=q -12p ,∴AN →·MC →=12(q +r )·⎝ ⎛⎭⎪⎫q -12p=12⎝ ⎛⎭⎪⎫q 2-12q ·p +r ·q -12r ·p =12⎝ ⎛⎭⎪⎫a 2-12a 2cos60°+a 2cos60°-12a 2cos60° =12⎝⎛⎭⎪⎫a 2-a 24+a 22-a 24=a22.又∵|AN →|=|MC →|=32a ,∴AN →·MC →=|AN →||MC →|cos θ=32a ×32a ×cos θ=a 22.∴cos θ=23.∴向量AN →与MC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23,从而异面直线AN 与C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思维升华 (1)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可证明线段的垂直关系,也可以利用垂直关系,通过向量共线确定点在线段上的位置.(2)利用夹角公式,可以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可以求二面角.(3)可以通过|a |=a 2,将向量的长度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问题求解.跟踪训练3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以顶点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度都为1,且两两夹角为60°.(1)求AC 1→的长;(2)求BD 1→与AC →夹角的余弦值. 解 (1)记AB →=a ,AD →=b ,AA 1→=c ,则|a |=|b |=|c |=1,〈a ,b 〉=〈b ,c 〉=〈c ,a 〉=60°, ∴a ·b =b ·c =c ·a =12.|AC 1→|2=(a +b +c )2=a 2+b 2+c 2+2(a ·b +b ·c +c ·a )=1+1+1+2×⎝ ⎛⎭⎪⎫12+12+12=6,∴|AC 1→|=6,即AC 1的长为 6. (2)BD 1→=b +c -a ,AC →=a +b , ∴|BD 1→|=2,|AC →|=3,BD 1→·AC →=(b +c -a )·(a +b )=b 2-a 2+a ·c +b ·c =1,∴cos〈BD 1→,AC →〉=BD 1,→·AC →|BD 1→||AC →|=66.即BD 1→与AC →夹角的余弦值为66.1.已知a =(2,3,-4),b =(-4,-3,-2),b =12x -2a ,则x 等于( )A .(0,3,-6)B .(0,6,-20)C .(0,6,-6)D .(6,6,-6)答案 B解析 由b =12x -2a ,得x =4a +2b =(8,12,-16)+(-8,-6,-4)=(0,6,-20).2.在下列命题中:①若向量a ,b 共线,则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②若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为异面直线,则向量a ,b 一定不共面; ③若三个向量a ,b ,c 两两共面,则向量a ,b ,c 共面;④已知空间的三个向量a ,b ,c ,则对于空间的任意一个向量p 总存在实数x ,y ,z 使得p =x a +y b +z 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B .1C .2D .3 答案 A解析 a 与b 共线,a ,b 所在的直线也可能重合,故①不正确;根据自由向量的意义知,空间任意两向量a ,b 都共面,故②不正确;三个向量a ,b ,c 中任意两个一定共面,但它们三个却不一定共面,故③不正确;只有当a ,b ,c 不共面时,空间任意一向量p 才能表示为p =x a +y b +z c ,故④不正确,综上可知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0,故选A.3.已知向量a =(2m +1,3,m -1),b =(2,m ,-m ),且a∥b ,则实数m 的值等于( ) A.32 B .-2 C .0 D.32或-2 答案 B解析 当m =0时,a =(1,3,-1),b =(2,0,0),a 与b 不平行,∴m ≠0,∵a ∥b ,∴2m +12=3m =m -1-m,解得m =-2.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2,1),B (2,2,2),点P 在z 轴上,且满足|PA |=|PB |,则P 点坐标为( ) A .(3,0,0) B .(0,3,0) C .(0,0,3) D .(0,0,-3)答案 C解析 设P (0,0,z ),则有(1-0)2+(-2-0)2+(1-z )2=(2-0)2+(2-0)2+(2-z )2, 解得z =3.5.已知a =(1,0,1),b =(x ,1,2),且a·b =3,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 A.5π6B.2π3 C.π3D.π6 答案 D解析 ∵a·b =x +2=3,∴x =1,∴b =(1,1,2), ∴cos〈a ,b 〉=a·b |a||b |=32×6=32,又∵〈a ,b 〉∈[0,π],∴a 与b 的夹角为π6,故选D.6.如图,在大小为45°的二面角A -EF -D 中,四边形ABFE ,CDEF 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B ,D 两点间的距离是( )A.3B.2C .1D.3- 2答案 D解析 ∵BD →=BF →+FE →+ED →,∴|BD →|2=|BF →|2+|FE →|2+|ED →|2+2BF →·FE →+2FE →·ED →+2BF →·ED →=1+1+1-2=3-2, 故|BD →|=3- 2.7.已知a =(2,1,-3),b =(-1,2,3),c =(7,6,λ),若a ,b ,c 三向量共面,则λ=________. 答案 -9解析 由题意知c =x a +y b ,即(7,6,λ)=x (2,1,-3)+y (-1,2,3), ∴⎩⎪⎨⎪⎧2x -y =7,x +2y =6,-3x +3y =λ,解得λ=-9.8.已知a =(x ,4,1),b =(-2,y ,-1),c =(3,-2,z ),a ∥b ,b ⊥c ,则c =________. 答案 (3,-2,2) 解析 因为a ∥b ,所以x-2=4y =1-1, 解得x =2,y =-4,此时a =(2,4,1),b =(-2,-4,-1), 又因为b ⊥c ,所以b ·c =0,即-6+8-z =0,解得z =2,于是c =(3,-2,2).9.已知V 为矩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VA =VB =VC =VD ,VP →=13VC →,VM →=23VB →,VN →=23VD →.则VA 与平面PMN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平行解析 如图,设VA →=a ,VB →=b ,VC →=c ,则VD →=a +c -b ,由题意知PM →=23b -13c ,PN →=23VD →-13VC →=23a -23b +13c . 因此VA →=32PM →+32PN →,∴VA →,PM →,PN →共面.又VA ⊄平面PMN ,∴VA ∥平面PMN . 10.已知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 ①(A 1A →+A 1D 1→+A 1B 1→)2=3A 1B 1→2; ②A 1C →·(A 1B 1→-A 1A →)=0;③向量AD 1→与向量A 1B →的夹角是60°;④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为|AB →·AA 1→·AD →|.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②解析 ①中,(A 1A →+A 1D 1→+A 1B 1→)2=A 1A →2+A 1D 1→2+A 1B 1→2=3A 1B 1→2,故①正确;②中,A 1B 1→-A 1A →=AB 1→,因为AB 1⊥A 1C ,故②正确;③中,两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的角为60°,但AD 1→与A 1B →的夹角为120°,故③不正确;④中,|AB →·AA 1→·AD →|=0,故④也不正确.11.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ABC 外的任一点O ,若点M 满足OM →=13(OA →+OB →+OC →).(1)判断MA →,MB →,MC →三个向量是否共面; (2)判断点M 是否在平面ABC 内. 解 (1)由题意知OA →+OB →+OC →=3OM →, ∴OA →-OM →=(OM →-OB →)+(OM →-OC →), 即MA →=BM →+CM →=-MB →-MC →, ∴MA →,MB →,MC →共面.(2)由(1)知MA →,MB →,MC →共面且过同一点M , ∴M ,A ,B ,C 四点共面. ∴点M 在平面ABC 内.12.已知a =(1,-3,2),b =(-2,1,1),A (-3,-1,4),B (-2,-2,2). (1)求|2a +b |;(2)在直线AB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OE →⊥b ?(O 为原点)解 (1)2a +b =(2,-6,4)+(-2,1,1)=(0,-5,5), 故|2a +b |=02+(-5)2+52=5 2. (2)令AE →=tAB →(t ∈R ), 所以OE →=OA →+AE →=OA →+tAB → =(-3,-1,4)+t (1,-1,-2) =(-3+t ,-1-t ,4-2t ), 若OE →⊥b ,则OE →·b =0,所以-2(-3+t )+(-1-t )+(4-2t )=0,解得t =95.因此存在点E ,使得OE →⊥b ,此时E 点的坐标为⎝ ⎛⎭⎪⎫-65,-145,25.13.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其对角线为OB ,AC ,M ,N 分别为OA ,BC 的中点,点G 在线段MN 上,且MG →=2GN →,若OG →=xOA →+yOB →+zOC →,则x +y +z =________.答案 56解析 连接ON ,设OA →=a ,OB →=b ,OC →=c ,则MN →=ON →-OM →=12(OB →+OC →)-12OA →=12b +12c -12a , OG →=OM →+MG →=12OA →+23MN →=12a +23⎝ ⎛⎭⎪⎫12b +12c -12a =16a +13b +13c . 又OG →=xOA →+yOB →+zOC →, 所以x =16,y =13,z =13,因此x +y +z =16+13+13=56.14.A ,B ,C ,D 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AB →·AC →=0,AC →·AD →=0,AB →·AD →=0,M 为BC 中点,则△AMD 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确定答案 C解析 ∵M 为BC 中点,∴AM →=12(AB →+AC →),∴AM →·AD →=12(AB →+AC →)·AD →=12AB →·AD →+12AC →·AD →=0. ∴AM ⊥AD ,△AMD 为直角三角形.15.已知O (0,0,0),A (1,2,1),B (2,1,2),P (1,1,2),点Q 在直线OP 上运动,当QA →·QB →取最小值时,点Q 的坐标是________. 答案 (1,1,2)解析 由题意,设OQ →=λOP →,则OQ →=(λ,λ,2λ),即Q (λ,λ,2λ),则QA →=(1-λ,2-λ,1-2λ),QB →=(2-λ,1-λ,2-2λ),∴QA →·QB →=(1-λ)(2-λ)+(2-λ)(1-λ)+(1-2λ)(2-2λ)=6λ2-12λ+6=6(λ-1)2,当λ=1时取最小值,此时Q 点坐标为(1,1,2).1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C =BC =AA ′,∠ACB =90°,D ,E 分别为棱AB ,BB ′的中点.(1)求证:CE ⊥A ′D ;(2)求异面直线CE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1)证明 设CA →=a ,CB →=b ,CC ′→=c , 根据题意得|a |=|b |=|c |, 且a ·b =b ·c =c ·a =0,∴CE →=b +12c ,A ′D →=-c +12b -12a ,∴CE →·A ′D →=-12c 2+12b 2=0,∴CE →⊥A ′D →,即CE ⊥A ′D .(2)解 ∵AC ′→=-a +c ,|AC ′→|=2|a |,|CE →|=52|a |,AC ′→·CE →=(-a +c )·⎝⎛⎭⎪⎫b +12c =12c 2=12|a |2,∴cos〈AC ′→,CE →〉=AC ′,→·CE →|AC ′→||CE →|=12|a |22×52|a |2=1010,即异面直线CE 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10.。

2020届高考步步高数学(理)一轮复习(京津鲁琼用解析版)微专题九

2020届高考步步高数学(理)一轮复习(京津鲁琼用解析版)微专题九

微专题九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解题策略]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就变化起因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平移;二是旋转.就所求变量而言可分为三类:一是相关线、面、体的测度;二是角度;三是距离.立体几何动态问题的解决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化归处理能力,在各省市的高考选择题与填空题中也时有出现.在解“动态”立体几何题时,如果我们能努力探寻运动过程中“静”的一面,动中求静,往往能以静制动、克难致胜. 1.去掉枝蔓见本质——大道至简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需从复杂的图形中分化出最简单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点、线、面,让几何图形的实质“形销骨立”,即从混沌中找出秩序,是解决“动态”问题的关键.例1 如图1,直线l ⊥平面α,垂足为O .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点A 是直线l 上的动点,点B 1在平面α内,则点O 到线段CD 1中点P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__.图1答案2+2解析 从图形分化出4个点O ,A ,B 1,P ,其中△AOB 1为直角三角形,固定AOB 1,点P 的轨迹是在与AB 1垂直的平面上且以AB 1的中点Q 为圆心的圆, 从而OP ≤OQ +QP =12AB 1+2=2+2,当且仅当OQ ⊥AB 1,且点O ,Q ,P 共线时取到等号,此时直线AB 1与平面α成45°角. 2.极端位置巧分析——穷妙极巧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对于移动问题,由图形变化的连续性,穷尽极端特殊之要害,往往能直取答案.例2 在正四面体A -BCD 中,E 为棱BC 的中点,F 为直线BD 上的动点,则平面AEF 与平面A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23,1解析 本例可用极端位置法来加以分析.先寻找垂直:记O 为△ACD 的中心,G 为OC 的中点,则BO ⊥面ACD ,EG ⊥面ACD .如图2,过点A ,E ,G 的平面交直线BD 于点F .此时,平面AEF 与平面ACD 所面二面角的正弦值为1.由图形变化的连续性知,当点F 在直线BD 的无穷远处时,看成EF 和BD 平行,此时平面AEF 与平面ACD 所成二面角最小(如图3),其正弦值为23.图2 图3综上可知,平面AEF 与平面A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为⎝⎛⎦⎤23,1.3.用法向量定平面——定海神针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有关角度计算问题,用法向量定平面,可将线面角或面面角转化为线线角.例3 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二面角A 1-BD -A 的大小为π6,若空间有一条直线l 与直线CC 1所成的角为π4,则直线l 与平面A 1B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π12,5π12解析 如图4,过点A 作AE ⊥BD 于点E ,连接A 1E ,则∠A 1EA =π6.过点A 作AH ⊥A 1E 于点H ,则AH →为平面A 1BD 的法向量,且∠A 1AH =π6.因为l 与直线CC 1所成角的大小为π4,即l 与直线AA 1所成角的大小为π4,那么l 与直线AH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π4-π6,π4+π6.又因为l 与直线AH 所成的角和l 与平面A 1BD 所成的角互余,所以直线l 与平面A 1B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π12,5π12.图44.锁定垂面破翻折——独挡一面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对于翻折或投影问题,若能抓住相关线或面的垂面,化空间为平面,则容易找到问题的核心.例4 如图5,在等腰Rt △ABC 中,AB ⊥AC ,BC =2,M 为BC 的中点,N 为AC 的中点,D 为线段BM 上一个动点(异于两端点),△ABD 沿AD 翻折至B 1D ⊥DC ,点A 在平面B 1CD 上的投影为点O ,当点D 在线段BM 上运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图5A .线段NO 为定长B .CO ∈(1,2)C .∠AMO +∠B 1DA >180°D .点O 的轨迹是圆弧 答案 C解析 如图6,记B 2为B 1在平面ADC 上的射影,由B 1D ⊥DC 可得B 2D ⊥DC .记B 2D 交AB 于点K ,则DC ⊥平面B 1B 2K .在△B 1DC 中,作EM ∥B 1D 交B 1C 于点E ,连接AE ,则平面AEM ∥平面B 1B 2K ,平面AEM ⊥平面B 1DC ,从而点A 在平面B 1DC 上的射影O 在直线EM 上.取AM 的中点H ,则NH =12MC =12,OH =12AM =12,ON =22均为定长.易知点O 的轨迹是以点H 为圆心、12为半径的圆弧,因为CO 2=MO 2+MC 2,且MO ∈(0,1),所以CO ∈(1,2).又∠AMO +∠AME =180°,∠AME =∠B 1DK ,由最小角定理知∠B 1DB 2<180°-∠B 1DA , 得∠B 1DK >∠B 1DA ,于是∠AMO +∠B 1DA <180°.故选C.图65.觅得定值明轨迹——动中有静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探寻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关系,是解决动态问题的常用手段.例5 如图7,已知线段AB 垂直于定圆所在的平面,B ,C 是⊙O 上的两个点,H 是点B 在AC 上的射影,当点C 运动时,点H 运动的轨迹是( )图7A .圆B .椭圆C .抛物线D .不是平面图形 答案 A解析 如图8,设⊙O 的半径为r ,取BC 的中点M ,则图8OM ⊥BC ,MH =MC .因为AB ⊥平面BCD ,所以BC 是AC 在平面BCD 上的射影,从而OM ⊥平面ABC ,得OM ⊥MH ,于是OH 2=MO 2+MH 2=MO 2+MC 2=r 2,即OH =r ,亦即动点H 在以O 为球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又因为BH ⊥AD ,B 为定点,所以动点H 又在过点B 且垂直于直线AD 的定平面上,故点H 运动的轨迹是圆. 6.构建函数求最值——以数解形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对于一些很难把握运动模型(规律)的求值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某个变量的函数,以数解形.例6 (2016·浙江)如图9,在△ABC 中,AB =BC =2,∠ABC =120°.若平面ABC 外一点P 和线段AC 上一点D ,满足PD =DA ,PB =BA ,则四面体P -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图9答案 12解析 设M ,N 分别为AC ,AP 的中点,因为BA =BP =BC ,PD =DA ,所以点B 在平面P AC 上的射影为△P AC 的外心O ,且点O 在直线ND 上.又因为AB =BC =2,∠ABC =120°,所以AC =23,图10BO =AB 2-OA 2≤AB 2-AM 2=1, 当且仅当点O 与点M 重合时取到等号.设AD =x ,∠PDC =θ,因为AC =23,所以DC =23-x , 则S △PDC =12x ·(23-x )sin θ≤12x ·(23-x )≤12⎝⎛⎭⎫2322=32, 当且仅当点M 与点D 重合时取到等号. 因此,四面体P -BCD 的体积为 V P -BCD =13S △PCD ·OB ≤13×32×1=12,此时点O ,M ,D 重合,即点D 为AC 的中点,且平面PBD 与平面ABC 垂直相交于BD .总之,解立体几何动态问题的过程实质是数学建模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方程、函数和图形变换是基础,因此夯实基础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化整为零的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是解决立体几何动态问题的最佳策略.真正破解动态立体几何问题,需要整体把握动态变化过程,更需要深厚的空间想象之内功.如果说招式是术,那么内功就是修行,即不断积累知识与技巧、经验与经历.。

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教案(含解析)

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教案(含解析)

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最新考纲1.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概念方法微思考1.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柱是正棱柱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因为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才是正棱柱.2.如何求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提示求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要注意分割与补形,将不规则的几何体通过分割或补形转化为规则的几何体求解.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 ) (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 ) (3)棱台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所得的平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 √ ) (4)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之积.( × )(5)已知球O 的半径为R ,其内接正方体的边长为a ,则R =32a .( √ ) (6)圆柱的一个底面积为S ,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πS .(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已知圆锥的表面积等于12πcm 2,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底面圆的半径为( ) A .1cmB .2cmC .3cmD.32cm答案 B解析 S 表=πr 2+πrl =πr 2+πr ·2r =3πr 2=12π, ∴r 2=4,∴r =2.3.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是棱柱的为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答案 ③⑤ 题组三 易错自纠4.体积为8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12πB.323πC .8πD .4π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其体对角线为23即为球的直径,所以球的表面积为4πR 2=(2R )2π=12π,故选A.5.如图,将一个长方体用过相邻三条棱的中点的平面截出一个棱锥,则该棱锥的体积与剩下的几何体体积的比为________.答案 1∶47解析 设长方体的相邻三条棱长分别为a ,b ,c ,它截出棱锥的体积V 1=13×12×12a ×12b ×12c=148abc ,剩下的几何体的体积V 2=abc -148abc =4748abc ,所以V 1∶V 2=1∶47.题型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以下命题:①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 ②以直角梯形的一腰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 ③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面; ④一个平面截圆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3 答案 B解析 由圆锥、圆台、圆柱的定义可知①②错误,③正确.对于命题④,只有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才能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④不正确. 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立体图形是直棱柱; ②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 ③侧面都是矩形的直四棱柱是长方体;④底面为正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 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为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①②③解析 对于①,平行六面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也可能是矩形,故①错;对于②,对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否为侧棱未作说明(如图),故②错;对于③,若底面不是矩形,则③错;④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知侧棱垂直于底面,故④正确.综上,命题①②③不正确.思维升华空间几何体概念辨析题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紧扣定义,由已知构建几何模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换模型中的线面关系或增加线、面等基本元素,根据定义进行判定. (2)反例法:通过反例对结构特征进行辨析. 题型二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命题点1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例1(2018·全国Ⅰ)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O 1,O 2,过直线O 1O 2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 A .122π B .12π C .82π D .10π答案 B解析 设圆柱的轴截面的边长为x , 则由x 2=8,得x =22,∴S 圆柱表=2S 底+S 侧=2×π×(2)2+2π×2×22=12π.故选B. 命题点2 求简单几何体的体积例2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3,D 为BC 的中点,则三棱锥A -B 1DC 1的体积为( )A .3 B.32 C .1 D.32答案 C 解析 如题图, 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 且D 为BC 中点,则AD ⊥BC .又因为BB 1⊥平面ABC ,AD ⊂平面ABC ,故BB 1⊥AD ,且BB 1∩BC =B ,BB 1,BC ⊂平面BCC 1B 1, 所以AD ⊥平面BCC 1B 1,所以AD 是三棱锥A -B 1DC 1的高. 所以V 三棱锥A -B 1DC 1=13S △B 1DC 1·AD=13×3×3=1. 思维升华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体积的求法(1)旋转体的表面积问题注意其侧面展开图的应用.(2)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组合体的表面积注意衔接部分的处理. (3)体积可用公式法、转换法、分割法、补形法等求解.跟踪训练1 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条棱长均为2,D 为棱B 1C 1上任意一点,则三棱锥D -A 1BC 的体积是______.答案233解析 VD -A 1BC =VB 1-A 1BC=VA 1-B 1BC =13×S △B 1BC ×3=233.题型三 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例3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AB =3,AC =4,AB ⊥AC ,AA 1=12,则球O 的半径为( )A.3172B .210C.132D .310答案 C解析 如图所示,由球心作平面ABC 的垂线,则垂足为BC 的中点M . 又AM =12BC =52,OM =12AA 1=6,所以球O 的半径R =OA =⎝ ⎛⎭⎪⎫522+62=132. 引申探究1.本例若将直三棱柱改为“棱长为4的正方体”,则此正方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的体积各是多少?解 由题意可知,此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即为其外接球的直径,正方体的棱长即为其内切球的直径.设该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为R ,内切球的半径为r . 又正方体的棱长为4,故其体对角线长为43, 从而V 外接球=43πR 3=43π×(23)3=323π,V 内切球=43πr 3=43π×23=32π3. 2.本例若将直三棱柱改为“正四面体”,则此正四面体的表面积S 1与其内切球的表面积S 2的比值为多少?解 正四面体棱长为a ,则正四面体表面积为S 1=4×34·a 2=3a 2,其内切球半径r 为正四面体高的14,即r =14·63a =612a ,因此内切球表面积为S 2=4πr 2=πa 26,则S 1S 2=3a 2πa 26=63π. 3.本例中若将直三棱柱改为“侧棱和底面边长都是32的正四棱锥”,则其外接球的半径是多少?解 依题意,得该正四棱锥底面对角线的长为32×2=6,高为(32)2-⎝ ⎛⎭⎪⎫12×62=3,因此底面中心到各顶点的距离均等于3,所以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即为底面正方形的中心,其外接球的半径为3.思维升华“切”“接”问题的处理规律 (1)“切”的处理首先要找准切点,通过作截面来解决,截面过球心. (2)“接”的处理抓住外接的特点,即球心到多面体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的半径.跟踪训练2(2018·全国Ⅲ)设A ,B ,C ,D 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93,则三棱锥D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 A .123B .183C .243D .54 3 答案 B解析 由等边△ABC 的面积为93,可得34AB 2=93, 所以AB =6,所以等边△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r =33AB =2 3. 设球的半径为R ,球心到等边△ABC 的外接圆圆心的距离为d ,则d =R 2-r 2=16-12=2. 所以三棱锥D -ABC 高的最大值为2+4=6,所以三棱锥D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13×93×6=18 3.1.将一个等腰梯形绕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包括( ) A .一个圆台、两个圆锥 B .两个圆台、一个圆柱 C .两个圆柱、一个圆台 D .一个圆柱、两个圆锥答案 D解析 从较短的底边的端点向另一底边作垂线,两条垂线把等腰梯形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矩形,所以一个等腰梯形绕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是由一个圆柱,两个圆锥所组成的几何体,如图:2.用长为8,宽为4的矩形做侧面围成一个圆柱,则圆柱的轴截面的面积为( ) A .32B.32πC.16πD.8π答案 B解析 若8为底面周长,则圆柱的高为4,此时圆柱的底面直径为8π,其轴截面的面积为32π;若4为底面周长,则圆柱的高为8,此时圆柱的底面直径为4π,其轴截面的面积为32π.3.(2018·辽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在一个密闭透明的圆柱筒内装一定体积的水,将该圆柱筒分别竖直、水平、倾斜放置时,指出圆柱桶内的水平面可以呈现出的几何形状不可能是( ) A .圆面 B .矩形面C .梯形面D .椭圆面或部分椭圆面答案 C解析 将圆柱桶竖放,水面为圆面;将圆柱桶斜放,水面为椭圆面或部分椭圆面;将圆柱桶水平放置,水面为矩形面,所以圆柱桶内的水平面可以呈现出的几何形状不可能是梯形面,故选C.4.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A.36a 2B.312a 2C.34a 2D.3a 2 答案 D解析 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面都是正三角形,正四面体的表面积是4×34a 2=3a 2. 5.(2019·江西重点中学联考)《算术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著,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又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出圆锥的底面周长l 与高h ,计算其体积V 的近似公式V =136l 2h ,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π近似取3,那么,近似公式V ≈25942l 2h 相当于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π近似取( )A.227B.258 C.15750 D.355113答案 C解析 V =13πr 2h =13π×⎝ ⎛⎭⎪⎫l 2π2h =112πl 2h ,由112π≈25942,得π≈15750,故选C. 6.(2018·四川棠湖中学月考)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则截面不可能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正方形D .正六边形答案 A解析 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则截面的情况为:①截面为三角形时,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但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②截面为四边形时,可以是梯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但不可能是直角梯形;③截面为五边形时,不可能是正五边形; ④截面为六边形时,可以是正六边形. 7.给出下列命题:①棱柱的侧棱都相等,侧面都是全等的平行四边形; ②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其三个侧面也两两垂直;③在四棱柱中,若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④存在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②③④解析 ①不正确,根据棱柱的定义,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不一定全等;②正确,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三个侧面所在的三个平面的二面角都是直二面角;③正确,因为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的交线平行于侧棱,又垂直于底面;④正确,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的三棱锥C 1-ABC ,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8.如图所示,一个底面半径为R 的圆柱形量杯中装有适量的水.若放入一个半径为r 的实心铁球,水面高度恰好升高r ,则Rr=________.答案233解析 由水面高度升高r ,得圆柱体积增加了πR 2r ,恰好是半径为r 的实心铁球的体积,因此有43πr 3=πR 2r .故R r =233.9.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3,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设六棱锥的高为h ,则V =13Sh ,所以13×34×4×6h =23,解得h =1.设六棱锥的斜高为h ′, 则h 2+(3)2=h ′2,故h ′=2.所以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12×2×2×6=12.10.(2017·全国Ⅱ)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其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14π解析 ∵长方体的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 ∴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度就是其外接球的直径. 设球的半径为R ,则2R =32+22+12=14. ∴球O 的表面积为S =4πR 2=4π×⎝⎛⎭⎪⎫1422=14π. 11.若圆锥的表面积是15π,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60°,求圆锥的体积. 解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为l , 则2πr =13πl ,得l =6r .又S 锥=πr 2+πr ·6r =7πr 2=15π,得r =157, 圆锥的高h =l 2-r 2=36r 2-r 2=35·r =35·157=53, V =13πr 2h =13π×157×53=2537π. 12.若E ,F 是三棱柱ABC —A 1B 1C 1侧棱BB 1和CC 1上的点,且B 1E =CF ,三棱柱的体积为m ,求四棱锥A —BEFC 的体积. 解 如图所示,连接AB 1,AC 1.因为B 1E =CF ,所以梯形BEFC 的面积等于梯形B 1EFC 1的面积. 又四棱锥A —BEFC 的高与四棱锥A —B 1EFC 1的高相等, 所以V A —BEFC =11—A B EFC V =1211—.A BB C C V 又111—A A B C V =13111A B C S △·h ,111—ABC A B C V =111A B C S △·h =m ,所以111—A A B C V =m3,所以11—.A BB C C V =111—ABC A B C V -111—A A B C V =2m3,所以V A —BEFC =12×2m 3=m3,即四棱锥A —BEFC 的体积是m3.13.已知边长为a 的菱形ABCD 中,∠ABC =60°,将该菱形沿对角线AC 折起,使BD =a ,则三棱锥D —ABC 的体积为( ) A.a 36B.a 312C.3a 312 D.2a312 答案 D解析 在边长为a 的菱形ABCD 中,∠ABC =60°,将该菱形沿对角线AC 折起,使BD =a ,则三棱锥D —ABC 为正四面体,D 在底面的射影为正三角形的中心O ,h =OD =DE 2-OE 2=34a 2-112a 2=6a3,所以三棱锥D —ABC 的体积为V =13Sh =13·3a 24·6a 3=2a312.14.如图,一立在水平地面上的圆锥形物体的母线长为4m ,一只小虫从圆锥的底面圆上的点P 出发,绕圆锥表面爬行一周后回到点P 处.若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42m ,则圆锥底面圆的半径等于________m.答案 1解析 把圆锥侧面沿过点P 的母线展开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由题意OP =4,PP ′=42,则cos∠POP ′=42+42-(42)22×4×4=0,且∠POP ′是三角形的内角,所以∠POP ′=π2.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 , 则2πr =π2×4,所以r =1.15.已知过球面上A ,B ,C 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等于球半径的一半,且AB =18,BC =24,AC =30,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解 因为AB ∶BC ∶AC =18∶24∶30=3∶4∶5, 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B =90°.又球心O 在截面△ABC 上的投影O ′为截面圆的圆心, 也即是Rt△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所以斜边AC 为截面圆O ′的直径(如图所示),设O ′C =r ,OC =R ,则球半径为R ,截面圆半径为r , 在Rt△O ′CO 中,由题设知sin∠O ′CO =OO ′OC =12, 所以∠O ′CO =30°,所以r R =cos30°=32,即R =23r ,(*)又2r =AC =30⇒r =15, 代入(*)得R =10 3. 所以球的表面积为S =4πR 2=4π×(103)2=1200π.球的体积为V =43πR 3=43π×(103)3=40003π. 16.如图,△ABC 内接于圆O ,AB 是圆O 的直径,四边形DCBE 为平行四边形,DC ⊥平面ABC ,AB =4,EB =2 3.(1)求证:DE ⊥平面ACD ;(2)设AC =x ,V (x )表示三棱锥B -ACE 的体积,求函数V (x )的解析式及最大值. (1)证明 ∵四边形DCBE 为平行四边形, ∴CD ∥BE ,BC ∥DE .∵DC ⊥平面ABC ,BC ⊂平面ABC ,∴DC ⊥BC . ∵AB 是圆O 的直径,∴BC ⊥AC ,且DC ∩AC =C ,DC ,AC ⊂平面ADC ,∴BC ⊥平面ADC .∵DE ∥BC ,∴DE ⊥平面ADC . (2)解 ∵DC ⊥平面ABC ,DC ∥BE , ∴BE ⊥平面ABC .在Rt△ABE 中,AB =4,EB =2 3. 在Rt△ABC 中,∵AC =x , ∴BC =16-x 2(0<x <4), ∴S △ABC =12AC ·BC =12x ·16-x 2,∴V (x )=V 三棱锥E -ABC =33x ·16-x 2(0<x <4).∵x 2(16-x 2)≤⎝ ⎛⎭⎪⎫x 2+16-x 222=64,当且仅当x 2=16-x 2,即x =22时取等号, ∴当x =22时,体积有最大值833.§8.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最新考纲1.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2.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1.四个公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位置关系的分类⎩⎨⎧共面直线⎩⎪⎨⎪⎧平行直线相交直线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定义: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或夹角).②范围:⎝⎛⎦⎥⎤0,π2.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三种情况.4.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两种情况.5.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概念方法微思考1.分别在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为异面直线吗?提示不一定.因为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分别在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或相交.2.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一定相等吗?提示不一定.如果这两个角开口方向一致,则它们相等,若反向则互补.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α,β有一条公共直线a,就说平面α,β相交,并记作α∩β=a.( √)(2)两个平面α,β有一个公共点A,就说α,β相交于过A点的任意一条直线.( ×)(3)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 ×)(4)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5)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6)若a,b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且a⊂α,b⊂β,则a,b是异面直线.( ×) 题组二教材改编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1C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 )A.30°B.45°C.60°D.90°答案 C解析连接B1D1,D1C,则B1D1∥EF,故∠D1B1C即为所求的角.又B1D1=B1C=D1C,∴△B1D1C 为等边三角形,∴∠D1B1C=60°.3.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E,F,G,H分别是棱AB,BC,CD,DA的中点,则(1)当AC,BD满足条件________时,四边形EFGH为菱形;(2)当AC,BD满足条件________时,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答案(1)AC=BD(2)AC=BD且AC⊥BD解析(1)∵四边形EFGH为菱形,∴EF=EH,∴AC=BD.(2)∵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EF=EH且EF⊥EH,∵EF∥AC,EH∥BD,且EF=12AC,EH=12BD,∴AC=BD且AC⊥BD.题组三易错自纠4.α是一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A是一个点,若m⊄α,n⊂α,且A∈m,A∈α,则m,n的位置关系不可能是( )A.垂直B.相交C.异面D.平行答案 D解析依题意,m∩α=A,n⊂α,∴m与n可能异面、相交(垂直是相交的特例),一定不平行.5.如图,α∩β=l,A,B∈α,C∈β,且C∉l,直线AB∩l=M,过A,B,C三点的平面记作γ,则γ与β的交线必通过( )A.点AB.点BC.点C但不过点MD.点C和点M答案 D解析∵AB⊂γ,M∈AB,∴M∈γ.又α∩β=l,M∈l,∴M∈β.根据公理3可知,M在γ与β的交线上.同理可知,点C也在γ与β的交线上.6.如图为正方体表面的一种展开图,则图中的四条线段AB,CD,EF,GH在原正方体中互为异面的对数为______.答案 3解析平面图形的翻折应注意翻折前后相对位置的变化,则AB,CD,EF和GH在原正方体中,显然AB与CD,EF与GH,AB与GH都是异面直线,而AB与EF相交,CD与GH相交,CD与EF平行.故互为异面的直线有且只有3对.题型一平面基本性质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和AA1的中点.求证:(1)E,C,D1,F四点共面;(2)CE,D1F,DA三线共点.证明(1)如图,连接EF,CD1,A1B.∵E,F分别是AB,AA1的中点,∴EF∥BA1.又A1B∥D1C,∴EF∥CD1,∴E,C,D1,F四点共面.(2)∵EF ∥CD 1,EF <CD 1, ∴CE 与D 1F 必相交, 设交点为P ,如图所示.则由P ∈CE ,CE ⊂平面ABCD ,得P ∈平面ABCD . 同理P ∈平面ADD 1A 1.又平面ABCD ∩平面ADD 1A 1=DA ,∴P ∈直线DA ,∴CE ,D 1F ,DA 三线共点. 思维升华共面、共线、共点问题的证明(1)证明共面的方法:①先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证其余的线(或点)在这个平面内;②证两平面重合.(2)证明共线的方法:①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证其他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②直接证明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特定直线上.(3)证明线共点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先证其中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其他直线经过该点. 跟踪训练1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G ,H 分别在BC ,CD 上,且BG ∶GC =DH ∶HC =1∶2.(1)求证:E ,F ,G ,H 四点共面;(2)设EG 与FH 交于点P ,求证:P ,A ,C 三点共线. 证明 (1)∵E ,F 分别为AB ,AD 的中点, ∴EF ∥BD .∵在△BCD 中,BG GC =DH HC =12,∴GH ∥BD ,∴EF ∥GH . ∴E ,F ,G ,H 四点共面.(2)∵EG ∩FH =P ,P ∈EG ,EG ⊂平面ABC , ∴P ∈平面ABC .同理P ∈平面ADC . ∴P 为平面ABC 与平面ADC 的公共点. 又平面ABC ∩平面ADC =AC , ∴P ∈AC ,∴P ,A ,C 三点共线. 题型二 判断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例2(1)若直线l 1和l 2是异面直线,l 1在平面α内,l 2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l 与l 1,l 2都不相交 B .l 与l 1,l 2都相交C .l 至多与l 1,l 2中的一条相交D .l 至少与l 1,l 2中的一条相交 答案 D解析 由直线l 1和l 2是异面直线可知l 1与l 2不平行,故l 1,l 2中至少有一条与l 相交.故选D.(2)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在A 1D ,AC 上,且A 1E =2ED ,CF =2FA ,则EF 与BD 1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但不垂直B .相交且垂直C .异面D .平行 答案 D解析 连接D 1E 并延长,与AD 交于点M ,由A 1E =2ED ,可得M 为AD 的中点,连接BF 并延长,交AD 于点N ,因为CF =2FA ,可得N 为AD 的中点,所以M ,N 重合,所以EF 和BD 1共面,且ME ED 1=12,MF BF =12,所以ME ED 1=MFBF,所以EF ∥BD 1.思维升华空间中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主要是异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异面直线可采用直接法或反证法;平行直线可利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公理4及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垂直关系往往利用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的性质来解决.跟踪训练2(1)已知直线a ,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a 和直线b 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解析 若直线a 和直线b 相交,则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若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那么直线a 和直线b 可能平行或异面或相交,故选A.(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棱C 1D 1,C 1C 的中点,有以下四个结论:①直线AM 与CC 1是相交直线; ②直线AM 与BN 是平行直线; ③直线BN 与MB 1是异面直线; ④直线AM 与DD 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的结论为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序号都填上) 答案 ③④解析 因为点A 在平面CDD 1C 1外,点M 在平面CDD 1C 1内,直线CC 1在平面CDD 1C 1内,CC 1不过点M ,所以AM 与CC 1是异面直线,故①错;取DD 1中点E ,连接AE ,则BN ∥AE ,但AE 与AM 相交,故②错;因为B 1与BN 都在平面BCC 1B 1内,M 在平面BCC 1B 1外,BN 不过点B 1,所以BN 与MB 1是异面直线,故③正确;同理④正确,故填③④. 题型三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3(2019·青岛模拟)如图,在底面为正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2,则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5B.25 C.35 D.45答案 D解析 连接BC 1,易证BC 1∥AD 1,则∠A 1BC 1即为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的角.连接A 1C 1,由AB =1,AA 1=2,易得A 1C 1=2,A 1B =BC 1=5,故cos∠A 1BC 1=A 1B 2+BC 21-A 1C 212×A 1B ×BC 1=45,即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45.引申探究将上例条件“AA 1=2AB =2”改为“AB =1,若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910”,试求AA 1AB的值. 解 设AA 1AB=t (t >0),则AA 1=tAB . ∵AB =1,∴AA 1=t .∵A 1C 1=2,A 1B =t 2+1=BC 1,∴cos∠A 1BC 1=A 1B 2+BC 21-A 1C 212×A 1B ×BC 1=t 2+1+t 2+1-22×t 2+1×t 2+1=910. ∴t =3,即AA 1AB=3. 思维升华用平移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三个步骤 (1)一作:根据定义作平行线,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二证:证明作出的角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三求:解三角形,求出所作的角.跟踪训练3(2018·全国Ⅱ)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棱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22B.32C.52D.72答案 C解析 如图,因为AB ∥CD ,所以AE 与CD 所成角为∠EAB .在Rt△ABE 中,设AB =2, 则BE =5, 则tan∠EAB =BE AB =52, 所以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52.立体几何中的线面位置关系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图所示,四边形ABEF 和ABCD 都是梯形,BC ∥AD 且BC =12AD ,BE ∥FA 且BE =12FA ,G ,H分别为FA ,FD 的中点.(1)证明: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 (2)C ,D ,F ,E 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 (1)证明 由已知FG =GA ,FH =HD , 可得GH ∥AD 且GH =12AD .又BC ∥AD 且BC =12AD ,∴GH ∥BC 且GH =BC , ∴四边形BCHG 为平行四边形.(2)解 ∵BE ∥AF 且BE =12AF ,G 为FA 的中点,∴BE ∥FG 且BE =FG ,∴四边形BEFG 为平行四边形,∴EF ∥BG . 由(1)知BG ∥CH .∴EF ∥CH ,∴EF 与CH 共面. 又D ∈FH ,∴C ,D ,F ,E 四点共面.素养提升 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在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中有很多的不同,借助确定的几何模型,利用直观想象讨论点线面关系在平面和空间中的差异.1.四条线段顺次首尾相连,它们最多可确定的平面个数为( )A.4 B.3C.2 D.1答案 A解析首尾相连的四条线段每相邻两条确定一个平面,所以最多可以确定四个平面.2.a,b,c是两两不同的三条直线,下面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异面B.若直线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C.若a∥b,则a,b与c所成的角相等D.若a⊥b,b⊥c,则a∥c答案 C解析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相交、平行或异面;若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平行或异面;若a⊥b,b⊥c,则a,c相交、平行或异面;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知C正确.故选C.3.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l,A∈α,B∈α,AB∩l=D,C∈β,C∉l,则平面ABC 与平面β的交线是( )A.直线ACB.直线ABC.直线CDD.直线BC答案 C解析由题意知,D∈l,l⊂β,所以D∈β,又因为D∈AB,所以D∈平面ABC,所以点D在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上.又因为C∈平面ABC,C∈β,所以点C在平面β与平面ABC的交线上,所以平面ABC∩平面β=CD.4.如图所示,ABCD-A1B1C1D1是长方体,O是B1D1的中点,直线A1C交平面AB1D1于点M,则下列结论正确是( )A.A,M,O三点共线B.A,M,O,A1不共面C.A,M,C,O不共面D.B,B1,O,M共面答案 A解析连接A1C1,AC,则A1C1∥AC,∴A1,C1,A,C四点共面,∴A1C⊂平面ACC1A1,∵M∈A1C,∴M∈平面ACC1A1,又M∈平面AB1D1,∴M在平面ACC1A1与平面AB1D1的交线上,同理A,O在平面ACC1A1与平面AB1D1的交线上.∴A,M,O三点共线.5.(2017·全国Ⅱ)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120°,AB=2,BC=CC1=1,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32B.155C.105D.33答案 C解析方法一将直三棱柱ABC-A1B1C1补形为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如图①所示,连接AD1,B1D1,BD.图①由题意知∠ABC=120°,AB=2,BC=CC1=1,所以AD1=BC1=2,AB1=5,∠DAB=60°.在△ABD中,由余弦定理知BD2=AB2+AD2-2×AB×AD×cos∠DAB=22+12-2×2×1×cos60°=3,所以BD=3,所以B1D1= 3.又AB 1与AD 1所成的角即为AB 1与BC 1所成的角θ,所以cos θ=AB 21+AD 21-B 1D 212×AB 1×AD 1=5+2-32×5×2=105.故选C.方法二 以B 1为坐标原点,B 1C 1所在的直线为x 轴,垂直于B 1C 1的直线为y 轴,BB 1所在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②所示.图②由已知条件知B 1(0,0,0),B (0,0,1),C 1(1,0,0),A (-1,3,1),则BC 1→=(1,0, -1),AB 1→=(1,-3,-1). 所以cos 〈AB 1→,BC 1→〉=AB 1,→·BC 1→|AB 1→||BC 1→|=25×2=105. 所以异面直线AB 1与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5. 故选C.6.正方体AC 1中,与面ABCD 的对角线AC 异面的棱有________条. 答案 6解析 如图,在正方体AC 1中,与面ABCD 的对角线AC 异面的棱有BB 1,DD 1,A 1B 1,A 1D 1,D 1C 1,B 1C 1,共6条.7.(2019·东北三省三校模拟)若直线l ⊥平面β,平面α⊥平面β,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l ∥α或l ⊂α解析 ∵直线l ⊥平面β,平面α⊥平面β, ∴直线l ∥平面α,或者直线l ⊂平面α.8.在三棱锥S -ABC 中,G 1,G 2分别是△SAB 和△SAC 的重心,则直线G 1G 2与B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3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练习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3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练习

第3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2015·湖北卷)l1,l2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若p:l1,l2是异面直线;q:l1,l2不相交,则( )A.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B.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C.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解析直线l1,l2是异面直线,一定有l1与l2不相交,因此p是q的充分条件;若l1与l2不相交,那么l1与l2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所以p不是q的必要条件.故选A. 答案 A2.(2017·郑州联考)已知直线a和平面α,β,α∩β=l,a⊄α,a⊄β,且a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为直线b和c,则直线b和c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或平行B.相交或异面C.平行或异面D.相交、平行或异面解析依题意,直线b和c的位置关系可能是相交、平行或异面,选D.答案 D3.给出下列说法:①梯形的四个顶点共面;②三条平行直线共面;③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重合;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可以确定1个或3个平面.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A.①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显然命题①正确.由于三棱柱的三条平行棱不共面,②错.命题③中,两个平面重合或相交,③错.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可确定1个或3个平面,则命题④正确.答案 B4.(2017·济南模拟)a,b,c是两两不同的三条直线,下面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异面B.若直线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C.若a∥b,则a,b与c所成的角相等D.若a⊥b,b⊥c,则a∥c解析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相交、平行或异面;若a,b相交,b,c 相交,则a,c相交、平行或异面;若a⊥b,b⊥c,则a,c相交、平行或异面;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知C正确.故选C.答案 C5.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BB 1,CC 1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AE 与D 1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45B.35C.23D.57解析 连接DF ,则AE ∥DF ,∴∠D 1FD 为异面直线AE 与D 1F 所成的角.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D 1D =a ,DF =52a ,D 1F =52a , ∴cos ∠D 1FD =⎝ ⎛⎭⎪⎫52a 2+⎝ ⎛⎭⎪⎫52a 2-a 22·52a ·52a =35. 答案 B二、填空题6.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棱C 1D 1,C 1C 的中点,有以下四个结论:①直线AM 与CC 1是相交直线;②直线AM 与BN 是平行直线;③直线BN 与MB 1是异面直线;④直线MN 与AC 所成的角为60°.其中正确的结论为________(填序号).解析 A ,M ,C 1三点共面,且在平面AD 1C 1B 中,但C ∉平面AD 1C 1B ,C 1∉AM ,因此直线AM 与CC 1是异面直线,同理AM 与BN 也是异面直线,①②错;M ,B ,B 1三点共面,且在平面MBB 1中,但N ∉平面MBB 1,B ∉MB 1,因此直线BN 与MB 1是异面直线,③正确;连接D 1C ,因为D 1C ∥MN ,所以直线MN 与AC 所成的角就是D 1C 与AC 所成的角,且角为60°.答案 ③④7.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 ∥CD ,则直线EF 与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相交的平面个数为________.解析 取CD 的中点H ,连接EH ,FH .在正四面体CDEF 中,由于CD ⊥EH ,CD ⊥HF ,且EH ∩FH =H ,所以CD ⊥平面EFH ,所以AB ⊥平面EFH ,则平面EFH 与正方体的左右两侧面平行,则EF 也与之平行,与其余四个平面相交.答案 48.(2014·全国Ⅱ卷改编)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A =90°,M ,N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BC =CA =CC 1,则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解析 如图所示,取BC 中点D ,连接MN ,ND ,AD .∵M ,N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MN 綉12B 1C 1.又BD 綉12B 1C 1, ∴MN 綉BD ,则四边形BDNM 为平行四边形,因此ND ∥BM ,∴∠AND 为异面直线BM 与AN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设BC =2,则BM =ND =6,AN =5,AD =5,在△ADN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AND =ND 2+AN 2-AD 22ND ·AN =3010. 故异面直线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010. 答案 3010 三、解答题9.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A 1B 1,B 1C 1的中点.问:(1)AM 和CN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2)D 1B 和CC 1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解 (1)AM ,CN 不是异面直线.理由:连接MN ,A 1C 1,AC .因为M ,N 分别是A 1B 1,B 1C 1的中点,所以MN ∥A 1C 1.又因为A 1A 綉C 1C ,所以四边形A 1ACC 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 1C 1∥AC ,所以MN ∥AC ,所以A ,M ,N ,C 在同一平面内,故AM 和CN 不是异面直线.(2)直线D 1B 和CC 1是异面直线.理由:因为ABCD -A 1B 1C 1D 1是正方体,所以B ,C ,C 1,D 1不共面.假设D 1B 与CC 1不是异面直线,则存在平面α,使D 1B ⊂平面α,CC 1⊂平面α,所以D 1,B ,C ,C 1∈α,这与B ,C ,C 1,D 1不共面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D 1B 和CC 1是异面直线.10.(2017·成都月考)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底面ABC ,D 是PC 的中点.已知∠BAC =π2,AB =2,AC =23,PA =2.求:(1)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异面直线BC 与AD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1)S △ABC =12×2×23=23, 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 V =13S △ABC ·PA =13×23×2=43 3.(2)如图,取PB 的中点E ,连接DE ,AE ,则ED ∥BC ,所以∠ADE是异面直线BC 与A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ADE 中,DE =2,AE =2,AD =2,cos ∠ADE =22+22-22×2×2=34. 故异面直线BC 与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 11.以下四个命题中,①不共面的四点中,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②若点A ,B ,C ,D 共面,点A ,B ,C ,E 共面,则点A ,B ,C ,D ,E 共面;③若直线a ,b 共面,直线a ,c 共面,则直线b ,c 共面;④依次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必共面.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D.3 解析 ①假设其中有三点共线,则该直线和直线外的另一点确定一个平面,这与四点不共面矛盾,故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所以①正确.②从条件看出两平面有三个公共点A ,B ,C ,但是若A ,B ,C 共线,则结论不正确;③不正确;④不正确,因为此时所得的四边形的四条边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如空间四边形.答案 B12.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l 1,l 2,l 3,l 4,满足l 1⊥l 2,l 2⊥l 3,l 3⊥l 4,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l 1⊥l 4B.l 1∥l 4C.l 1与l 4既不垂直也不平行D.l 1与l 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解析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记l 1=DD 1,l 2=DC ,l 3=DA .若l 4=AA 1,满足l 1⊥l 2,l 2⊥l 3,l 3⊥l 4,此时l 1∥l 4,可以排除选项A 和C. 若取C 1D 为l 4,则l 1与l 4相交;若取BA 为l 4,则l 1与l 4异面;取C 1D 1为l 4,则l 1与l 4相交且垂直.因此l 1与l 4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答案 D13.如图,正方形ACDE 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AC =BC =2,∠ACB =90°,F ,G 分别是线段AE ,BC 的中点,则AD 与G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解析 取DE 的中点H ,连接HF ,GH .由题设,HF 綉12AD . ∴∠GFH 为异面直线AD 与GF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GHF 中,可求HF =2,GF =GH =6,∴cos ∠HFG =2+6-62×2×6=36. 答案3614.如图,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OA ⊥底面ABCD ,OA =2,M 为OA 的中点.(1)求四棱锥O -ABCD 的体积;(2)求异面直线OC 与MD 所成角的正切值.解 (1)由已知可求得正方形ABCD 的面积S =4,所以四棱锥O -ABCD 的体积V =13×4×2=83.(2)如图,连接AC ,设线段AC 的中点为E ,连接ME ,DE .又M 为OA 中点,∴ME ∥OC ,则∠EMD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OC 与MD 所成的角,由已知可得DE =2,EM =3,MD =5,∵(2)2+(3)2=(5)2,∴△DEM 为直角三角形,∴tan ∠EMD =DE EM =23=63. ∴异面直线OC 与M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3.。

2020版新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鲁京津琼)专用课件:第八章 8.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

2020版新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鲁京津琼)专用课件:第八章 8.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
A.12 2π C.8 2π B.12π √ D.10π
解析 设圆柱的轴截面的边长为x,
则由 x2=8,得 x=2 2,
∴S 圆柱表=2S 底+S 侧=2×π×( 2)2+2π× 2×2 2=12π.故选 B.
命题点2 求简单几何体的体积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 名称 表面积 S表面积=S侧+2S底 体积 S 底· h V=______
1 h V=_________ 3S 底·
几何体
柱体(棱柱和圆柱)
锥体(棱锥和圆锥)
台体(棱台和圆台) 球
S表面积=S侧+S底
S表面积=S侧+S上+S下 4πR2 S=______
1 V=3(S 上+S 下+ S上S下)h 4 3 π R V=_____ 3
(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 )
(3)棱台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所得的平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 √ )
(4)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之积.( × )
3 (5)已知球 O 的半径为 R,其内接正方体的边长为 a,则 R= 2 a. ( √ ) (6)圆柱的一个底面积为S,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1
2
3
4
5
5.如图,将一个长方体用过相邻三条棱的中点的平面截出一个棱锥,则该棱锥 1∶47 的体积与剩下的几何体体积的比为________.
解析 设长方体的相邻三条棱长分别为a,b,c,
1 1 1 1 1 1 它截出棱锥的体积 V1=3×2×2a×2b×2c=48abc,
1 47 剩下的几何体的体积 V2=abc-48abc=48abc,
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立体图形是直棱柱; ②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 ③侧面都是矩形的直四棱柱是长方体; ④底面为正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 ①②③ 填序号) 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为________.( 解析 对于①,平行六面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也可能是矩形,故①错; 对于②,对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否为侧棱未作说明(如图),故②错; 对于③,若底面不是矩形,则③错; ④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知侧棱垂直于底面,故④正确. 综上,命题①②③不正确.

(山东专用)2020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4空间角、空间向量及应用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山东专用)2020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4空间角、空间向量及应用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设 SA = 6ꎬ则 AB = 2ꎬAD = 3ꎬ则 B( 2ꎬ0ꎬ0) ꎬC( 2ꎬ3ꎬ0) ꎬD( 0ꎬ
3ꎬ0) ꎬS(0ꎬ0ꎬ6) ꎬ所以→SC = (2ꎬ3ꎬ-6) ꎬC→D = ( -2ꎬ0ꎬ0) .
第八章 立体几何 8 1
������������������������������������������������������������������������������������������������������������������������������������������������������������������������������������������������������������������������������������������������������������������������������������������������������������������
与 B 两点间的距离ꎬ这就是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DA

A1 A1
A D


5 5
.
25 即直线 EF 与直线 A1 B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5 .
1-1 如图ꎬ平面 ABCD⊥平面 ADEFꎬ其中ꎬ四边形 ABCD 为 矩形ꎬ四边形 ADEF 为梯形ꎬAF∥DEꎬAF⊥FEꎬAF = AD = 2ꎬDE =

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与题型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含答案

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与题型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含答案

第八章 立体几何第一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和直观图一、基础知识1.简单几何体(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①特殊的四棱柱 四棱柱――――→底面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六面体――――→侧棱垂直于底面直平行六面体――→底面为矩形长方体――――→底面边长相等正四棱柱――――→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正方体 上述四棱柱有以下集合关系:{正方体}{正四棱柱}{长方体}{直平行六面体}{平行六面体}{四棱柱}.②多面体的关系:棱柱――→一个底面退化为一个点棱锥――→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得棱台(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球的截面的性质(1)球的任何截面是圆面;(2)球心和截面(不过球心)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3)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 与球的半径R 及截面的半径r 的关系为r =R 2-d 2. 2.直观图(1)画法:常用斜二测画法. (2)规则:①原图形中x 轴、y 轴、z 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 ′轴、y ′轴的夹角为45°(或135°),z ′轴与x ′轴和y ′轴所在平面垂直.②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x 轴和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变为原来的一半.3.三视图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二、常用结论1.常见旋转体的三视图(1)球的三视图都是半径相等的圆.(2)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放置的圆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3)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放置的圆台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为全等的等腰梯形. (4)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放置的圆柱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为全等的矩形. 2.斜二测画法中的“三变”与“三不变”“三变”⎩⎪⎨⎪⎧坐标轴的夹角改变,与y 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图形改变.“三不变”⎩⎪⎨⎪⎧平行性不改变,与x 轴和z 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不改变,相对位置不改变.考点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典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B .六条棱长均相等的四面体是正四面体C .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D .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圆台[解析] 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且各侧面三角形全等,这样的三棱锥才是正三棱锥,所以A 错;斜四棱柱也有可能两个侧面是矩形,所以C 错;截面平行于底面时,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才叫圆台,所以D 错.[答案] B [题组训练]1.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由五个面围成的多面体只能是三棱柱B .正棱台的对角面一定是等腰梯形C .圆柱侧面上的直线段都是圆柱的母线D .各个面都是正方形的四棱柱一定是正方体解析:选A 由五个面围成的多面体也可以是四棱锥,所以A 选项错误.B 、C 、D 说法均正确.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B .两个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C .直角梯形以一条直角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是圆台D .用平面截圆柱得到的截面只能是圆和矩形解析:选C 如图所示,可排除A 、B 选项.只要有截面与圆柱的母线平行或垂直,截得的截面才为矩形或圆,否则为椭圆或椭圆的一部分.考点二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典例] 已知等腰梯形ABCD ,CD =1,AD =CB =2,AB =3,以AB 所在直线为x轴,则由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 法一:如图,取AB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y 轴交DC 于点E ,O ,E 在斜二测画法中的对应点为O ′,E ′,过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因为OE =(2)2-12=1, 所以O ′E ′=12,E ′F ′=24.所以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S ′=12×(1+3)×24=22.法二:由题中数据得等腰梯形ABCD 的面积S =12×(1+3)×1=2.由S 直观图=24S 原图形的关系,得S 直观图=24×2=22. [答案] 22[题组训练]1.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为如图所示的一个正方形,则原来的图形是( )解析:选A 由直观图可知,在直观图中多边形为正方形,对角线长为2,所以原图形为平行四边形,位于y 轴上的对角线长为2 2.故选A.2.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那么△ABC 的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如图,图①、图②分别表示△ABC 的实际图形和直观图. 从图②可知,A ′B ′=AB =2,O ′C ′=12OC =32,C ′D ′=O ′C ′sin 45°=32×22=64.所以S △A ′B ′C ′=12A ′B ′·C ′D ′=12×2×64=64.答案:64考点三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考法(一) 由几何体识别三视图[典例] (2019·长沙模拟)如图是一个正方体,A ,B ,C 为三个顶点,D 是棱的中点,则三棱锥A -BCD 的正视图、俯视图是(注:选项中的上图为正视图,下图为俯视图)( )[解析] 正视图和俯视图中棱AD 和BD 均看不见,故为虚线,易知选A. [答案] A考法(二)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特征[典例] (1)(2018·全国卷Ⅰ)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217B .2 5C .3D .2(2)(2019·武汉调研)已知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最小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 (1)先画出圆柱的直观图,根据题图的三视图可知点M ,N 的位置如图①所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及M ,N 的位置(N 为OP 的四等分点)如图②所示,连接MN ,则图中MN 即为M 到N 的最短路径.ON =14×16=4,OM =2,∴MN =OM 2+ON 2=22+42=2 5.(2)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在长、宽、高分别为2,1,1的长方体中,截去一个三棱柱AA 1D 1-BB 1C 1和一个三棱锥C -BC 1D 后剩下的几何体,即如图所示的四棱锥D -ABC 1D 1,其中侧面ADD 1的面积最小,其值为12.[答案](1)B(2)12考法(三)由三视图中的部分视图确定剩余视图[典例](2018·唐山五校联考)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则它的侧视图为()[解析]由正视图和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挖去一个圆锥构成的,结合正视图的宽及俯视图的直径可知侧视图应为A,故选A.[答案] A[题组训练]1.如图1所示,是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削去一个角后所得到的几何体,其中DD1=1,AB=BC=AA1=2,若此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则可以作为其正视图的是()解析:选C根据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俯视图知,其正视图的长应为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宽应为正方体的棱长,故排除B、D;而在三视图中看不见的棱用虚线表示,故排除A.故选C.2.(2017·全国卷Ⅰ)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A.10 B.12C.14 D.16解析:选B由三视图可知该多面体是一个组合体,下面是一个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上面是一个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2,直三棱柱的高为2,三棱锥的高为2,易知该多面体有2个面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2+4)×22×2=12,故选B.[课时跟踪检测]1.对于用“斜二测画法”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的直观图仍为等腰三角形 B .梯形的直观图可能不是梯形 C .正方形的直观图为平行四边形 D .正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为等腰三角形解析:选C 根据“斜二测画法”的定义可得正方形的直观图为平行四边形.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 ) A .球 B .三棱锥 C .正方体D .圆柱解析:选D 球、正方体的三视图的形状都相同,大小都相等,首先排除选项A 和C.对于三棱锥,考虑特殊情况,如三棱锥C -OAB ,当三条棱OA ,OB ,OC 两两垂直,且OA =OB =OC 时,正视图方向为AO 方向,其三视图的形状都相同,大小都相等,故排除选项B.选项D ,不论圆柱如何放置,其三视图的形状都不可能完全相同.3.(2019·福州模拟)一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如图所示,此直观图恰好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A .2 3B .2 2C .4 3D .8 2解析:选D 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平面图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且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长为2,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中,∠B ′O ′A ′=45°且O ′B ′=22,那么在原图形中,∠BOA =90°且OB =4 2.因此,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2×42=82,故选D.4.给出下列几个命题:①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底面为正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③棱台的上、下底面可以不相似,但侧棱长一定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解析:选B ①错误,只有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轴时才是母线;②正确;③错误,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且对应边平行的多边形,各侧棱延长线交于一点,但是侧棱长不一定相等.5.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解析:选D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的上半部分是一个三棱柱,下半部分是一个四棱柱.故选D. 6.用若干块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需要的小正方体的块数是( )A .8B .7C .6D .5解析:选C 画出直观图可知,共需要6块.7.(2018·南宁二中、柳州高中联考)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且该几何体的体积为83,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解析:选C 若俯视图为选项C 中的图形,则该几何体为正方体截去一部分后的四棱锥P -ABCD ,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体积V =13×(2×2)×2=83,符合题意.若俯视图为其他选项中的图形,则根据三视图易判断对应的几何体不存在,故选C.8.如图,在底面边长为1,高为2的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AA 1⊥底面ABCD )中,点P 是正方形A 1B 1C 1D 1内一点,则三棱锥P -BCD 的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面积之和的最小值为( )A.32 B .1 C .2D.54解析:选A 由题图易知,三棱锥P -BCD 的正视图面积为12×1×2=1.当顶点P 的投影在△BCD 内部或其边上时,俯视图的面积最小,为S △BCD =12×1×1=12.所以三棱锥P -BCD 的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面积之和的最小值为1+12=32.故选A.9.设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 ②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 ③直四棱柱是直平行六面体; ④棱台的相对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命题①符合平行六面体的定义,故命题①是正确的;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的侧棱可能与底面不垂直,故命题②是错误的;因为直四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命题③是错误的;命题④由棱台的定义知是正确的.答案:①④10.一个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3 cm 和8 cm ,若两底面圆心的连线长为12 cm ,则这个圆台的母线长为________cm.解析:如图,过点A 作AC ⊥OB ,交OB 于点C . 在Rt △ABC 中,AC =12(cm),BC =8-3=5 (cm). ∴AB =122+52=13(cm). 答案:1311.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矩形,俯视图是正方形,在该几何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以这4个点为顶点的几何体的形状给出下列命题:①矩形;②有三个面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四面体;③两个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正四棱柱,作出其直观图为如图所示的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当选择的4个点是B 1,B ,C ,C 1时,可知①正确;当选择的4个点是B ,A ,B 1,C 时,可知②正确;易知③不正确.答案:①②12.如图,三棱锥A -BCD 中,AB ⊥平面BCD ,BC ⊥CD ,若AB =BC =CD =2,则该三棱锥的侧视图(投影线平行于BD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因为AB ⊥平面BCD ,投影线平行于BD ,所以三棱锥A -BCD 的侧视图是一个以△BCD 的BD 边上的高为底,棱锥的高为高的三角形,因为BC ⊥CD ,AB =BC =CD =2, 所以△BCD 中BD 边上的高为2,故该三棱锥的侧视图的面积S =12×2×2= 2.答案: 2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基础知识1.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①几何体的侧面积是指(各个)侧面面积之和,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所有底面面积之和.②圆台、圆柱、圆锥的转化当圆台的上底面半径与下底面半径相等时,得到圆柱;当圆台的上底面半径为零时,得到圆锥,由此可得: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二、常用结论几个与球有关的切、接常用结论(1)正方体的棱长为a,球的半径为R,①若球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则2R=3a;②若球为正方体的内切球,则2R=a;③若球与正方体的各棱相切,则2R=2a.(2)若长方体的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2R=a2+b2+c2.(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径之比为3∶1. 考点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典例] (1)(2018·全国卷Ⅰ)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O 1,O 2,过直线O 1O 2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A .122πB .12πC .82πD .10π(2)(2019·沈阳质检)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 )A .4+4 2B .42+2C .8+4 2D.83[解析] (1)设圆柱的轴截面的边长为x , 则x 2=8,得x =22,∴S 圆柱表=2S 底+S 侧=2×π×(2)2+2π×2×2 2 =12π.故选B.(2)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记为四棱锥P -ABCD ,如图所示,其中P A ⊥底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且P A =2,AB =2,PB =22,所以该四棱锥的侧面积S 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即S =2×⎝⎛⎭⎫12×2×2+12×2×22=4+42,故选A. [答案] (1)B (2)A [题组训练]1.(2019·武汉部分学校调研)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表面积为( )A .28B .24+2 5C .20+4 5D .20+2 5解析:选B 如图,三视图所对应的几何体是长、宽、高分别为2,2,3的长方体去掉一个三棱柱后的棱柱ABIE -DCMH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S =(2×2)×5+⎝⎛⎭⎫12×1×2×2+2×1+2×5=24+2 5.故选B.2.(2018·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20+2πB .24+(2-1)πC .24+(2-2)πD .20+(2+1)π解析:选B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挖去一个底面半径为1、高为1的圆锥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S =6×22-π×12+π×1×2=24+(2-1)π,故选B.考点二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典例] (1)(2019·开封高三定位考试)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扇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4πB .2π C.4π3D .π(2)(2018·天津高考)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则四棱锥A 1-BB 1D 1D 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1)直接法由题意知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为圆柱的一部分,设底面扇形的圆心角为α,由tan α=31=3,得α=π3,故底面面积为12×π3×22=2π3,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π3×3=2π. (2)法一:直接法连接A 1C 1交B 1D 1于点E ,则A 1E ⊥B 1D 1,A 1E ⊥BB 1,则A 1E ⊥平面BB 1D 1D ,所以A 1E 为四棱锥A 1-BB 1D 1D 的高,且A 1E =22, 矩形BB 1D 1D 的长和宽分别为2,1, 故V A 1-BB 1D 1D =13×(1×2)×22=13. 法二:割补法连接BD 1,则四棱锥A 1-BB 1D 1D 分成两个三棱锥B -A 1DD 1与B -A 1B 1D 1,所以V A 1-BB 1D 1D=V B -A 1DD 1+V B -A 1B 1D 1=13×12×1×1×1+13×12×1×1×1=13. [答案] (1)B (2)13[题组训练]1.(等体积法)如图所示,已知三棱柱ABC -A1B 1C 1的所有棱长均为1,且AA 1⊥底面ABC ,则三棱锥B 1-ABC 1的体积为( )A.312 B.34 C.612D.64解析:选A 三棱锥B 1-ABC 1的体积等于三棱锥A -B 1BC 1的体积,三棱锥A -B 1BC 1的高为32,底面积为12,故其体积为13×12×32=312.2.(割补法)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13B .14解析:选C 所求几何体可看作是将长方体截去两个三棱柱得到的几何体,在长方体中还原该几何体,如图中ABCD -A ′B ′C ′D ′所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2,3,两个三棱柱的高为2,底面是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1.5的直角三角形,故该几何体的体积V =4×2×3-2×12×3×32×2=15,故选C.3.(直接法)一个由半球和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3+23π B.13+23π C.13+26π D .1+26π 解析:选C 由三视图知,四棱锥是底面边长为1,高为1的正四棱锥,结合三视图可得半球半径为22,从而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3×12×1+12×4π3×⎝⎛⎭⎫223=13+26π.考点三 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考法(一) 球与柱体的切、接问题[典例] (2017·江苏高考)如图,在圆柱O 1O 2内有一个球O ,该球与圆柱的上、下底面及母线均相切.记圆柱O 1O 2的体积为V 1,球O 的体积为V 2,则V 1V 2的值是________.[解析] 设球O 的半径为R ,因为球O 与圆柱O 1O 2的上、下底面及母线均相切,所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2R ,所以V 1V 2=πR 2·2R 43πR 3=32.[答案] 32考法(二) 球与锥体的切、接问题[典例] (2018·全国卷Ⅲ)设A ,B ,C ,D 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93,则三棱锥D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A .123B .18 3[解析] 由等边△ABC 的面积为93,可得34AB 2=93,所以AB =6,所以等边△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r =33AB =2 3.设球的半径为R ,球心到等边△ABC 的外接圆圆心的距离为d ,则d =R 2-r 2=16-12=2.所以三棱锥D -ABC 高的最大值为2+4=6,所以三棱锥D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13×93×6=18 3.[答案] B[题组训练]1.(2018·福建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已知圆柱的高为2,底面半径为3,若该圆柱的两个底面的圆周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等于( )A .4π B.163πC.323π D .16π解析:选D 如图,由题意知圆柱的中心O 为这个球的球心, 于是,球的半径r =OB =OA 2+AB 2= 12+(3)2=2. 故这个球的表面积S =4πr 2=16π.故选D.2.三棱锥P -ABC 中,AB =BC =15,AC =6,PC ⊥平面ABC ,PC =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由题可知,△ABC 中AC 边上的高为15-32=6,球心O 在底面ABC 的投影即为△ABC 的外心D ,设DA =DB =DC =x ,所以x 2=32+(6-x )2,解得x =564,所以R 2=x 2+⎝⎛⎭⎫PC 22=758+1=838(其中R 为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S =4πR 2=832π. 答案:832π[课时跟踪检测]1.(2019·深圳摸底)过半径为2的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体积的比值为( )A.932B.916C.38D.316解析:选A 由题意知所得截面为圆,设该圆的半径为r ,则22=12+r 2,所以r 2=3,所以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体积的比值为π×343π×23=932,故选A.2.如图是某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 .4B .8C .16D .20解析:选B 由三视图知,此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底面为一边长为6,高为2的三角形,三棱锥的高为4,所以体积为V =13×12×6×2×4=8.故选B.3.《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A .14斛B .22斛C .36斛D .66斛解析:选B 设米堆的底面半径为r 尺,则π2r =8,所以r =16π,所以米堆的体积为V =14×13π×r 2×5=π12×⎝⎛⎭⎫16π2×5≈3209(立方尺).故堆放的米约有3209÷1.62≈22(斛). 4.(2018·贵阳摸底考试)某实心几何体是用棱长为1 cm 的正方体无缝粘合而成的,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35 cm 3B .40 cm 3C .70 cm 3D .75 cm 3解析:选A 结合题中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个组合体,该组合体从下到上依次为长、宽、高分别为5 cm,5 cm,1 cm 的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3 cm,3 cm,1 cm 的长方体,棱长为1 cm 的正方体,故该组合体的体积V =5×5×1+3×3×1+1×1×1=35(cm 3).故选A.5.(2019·安徽知名示范高中联考)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 B.12 C.13D.14解析:选C 法一:该几何体的直观图为四棱锥S -ABCD ,如图,SD ⊥平面ABCD ,且SD =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AB =DC =1,连接BD ,由题意知BD ⊥DC ,BD ⊥AB ,且BD =1,所以S 四边形ABCD =1,所以V S -ABCD =13S 四边形ABCD·SD =13,故选C. 法二:由三视图易知该几何体为锥体,所以V =13Sh ,其中S 指的是锥体的底面积,即俯视图中四边形的面积,易知S =1,h 指的是锥体的高,从正视图和侧视图易知h =1,所以V =13Sh =13,故选C.6.(2019·重庆调研)某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组合体的体积为( )A.83π3+833B.43π3+833C.43π3+433D.83π3+433解析:选B 由三视图知,该组合体是由一个半圆锥与一个三棱锥组合而成的,其中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高为42-22=23,三棱锥的底面是斜边为4、高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棱锥的高为23,所以该组合体的体积V =12×13π×22×23+13×12×4×2×23=43π3+833,故选B.7.(2019·湖北八校联考)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侧视图与正视图相同,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16+12πB .32+12πC .24+12πD .32+20π解析:选A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正四棱柱与半球的组合体,且正四棱柱的高为2,底面对角线长为4,球的半径为2,所以该正四棱柱的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22,该几何体的表面积S =12×4π×22+π×22+22×2×4=12π+16,故选A.8.(2019·福州质检)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积为334,一个侧面的周长为63,则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4πB .8πC .16πD .32π解析:选C 如图所示,设底面边长为a ,则底面面积为34a 2=334,所以a = 3.又一个侧面的周长为63,所以AA 1=2 3.设E ,D 分别为上、下底面的中心,连接DE ,设DE 的中点为O ,则点O 即为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外接球的球心,连接OA 1,A 1E ,则OE =3,A 1E =3×32×23=1.在直角三角形OEA 1中,OA 1=12+(3)2=2,即外接球的半径R =2,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S =4πR 2=16π,故选C.9.(2017·天津高考)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由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得正方体的棱长为 3. 设该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2R =3,R =32,所以这个球的体积为43πR 3=4π3×278=9π2.答案:9π210.某四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柱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其高为1,底面为上底长为1,下底长为2,高为1的等腰梯形,所以该四棱柱的体积为V =(1+2)×12×1=32. 答案:3211.一个圆锥的表面积为π,它的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高为________.解析:设圆锥底面半径是r ,母线长为l ,所以πr 2+πrl =π,即r 2+rl =1,根据圆心角公式2π3=2πrl ,即l=3r ,所以解得r =12,l =32,那么高h =l 2-r 2= 2.答案: 212.(2017·全国卷Ⅰ)已知三棱锥S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SC 是球O 的直径.若平面SCA ⊥平面SCB ,SA =AC ,SB =BC ,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9,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AO ,OB ,∵SC 为球O 的直径, ∴点O 为SC 的中点, ∵SA =AC ,SB =BC , ∴AO ⊥SC ,BO ⊥SC ,∵平面SCA ⊥平面SCB ,平面SCA ∩平面SCB =SC , ∴AO ⊥平面SCB , 设球O 的半径为R , 则OA =OB =R ,SC =2R . ∴V S -ABC =V A -SBC=13×S △SBC ×AO =13×⎝⎛⎭⎫12×SC ×OB ×AO , 即9=13×⎝⎛⎭⎫12×2R ×R ×R ,解得 R =3, ∴球O 的表面积S =4πR 2=4π×32=36π. 答案:36π13.如图是一个以A 1B 1C 1为底面的直三棱柱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截面为ABC ,已知A 1B 1=B 1C 1=2,∠A 1B 1C 1=90°,AA 1=4,BB 1=3,CC 1=2,求:(1)该几何体的体积; (2)截面ABC 的面积.解:(1)过C 作平行于A 1B 1C 1的截面A 2B 2C ,交AA 1,BB 1分别于点A 2,B 2.由直三棱柱性质及∠A 1B 1C 1=90°可知B 2C ⊥平面ABB 2A 2,则该几何体的体积V =VA 1B 1C 1-A 2B 2C +VC -ABB 2A 2=12×2×2×2+13×12×(1+2)×2×2=6. (2)在△ABC 中,AB =22+(4-3)2=5, BC =22+(3-2)2=5, AC =(22)2+(4-2)2=2 3.则S △ABC =12×23×(5)2-(3)2= 6.14.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G 为AC 与BD 的交点,BE ⊥平面ABCD .(1)证明:平面AEC ⊥平面BED ;(2)若∠ABC =120°,AE ⊥EC ,三棱锥E -ACD 的体积63,求该三棱锥E -ACD 的侧面积.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AC ⊥BD . 因为BE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 所以BE ⊥AC .因为BD ∩BE =B ,BD ⊂平面BED ,BE ⊂平面BED , 所以AC ⊥平面BED . 又AC ⊂平面AEC , 所以平面AEC ⊥平面BED .(2)设AB =x ,在菱形ABCD 中,由∠ABC =120°,可得AG =GC =32x ,GB =GD =x 2. 因为AE ⊥EC ,所以在Rt △AEC 中,可得EG =32x . 由BE ⊥平面ABCD ,知△EBG 为直角三角形, 可得BE =22x . 由已知得,三棱锥E -ACD 的体积 V 三棱锥E -ACD=13·12AC ·GD ·BE =624x 3=63, 故x =2.从而可得AE=EC=ED= 6.所以△EAC的面积为3,△EAD的面积与△ECD的面积均为 5. 故三棱锥E-ACD的侧面积为3+2 5.第三节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基础知识1.平面的基本性质(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2.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共面直线⎩⎪⎨⎪⎧平行相交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 平面内(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定义: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 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把a ′与b ′所成的 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 的角(或夹角). ②范围:⎝⎛⎦⎤0,π2. (3)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在平面内三种情况.直线l 和平面α相交、直线l 和平面α平行统称为直线l 在平面α外,记作l ⊄α.(2)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两种情况.二、常用结论1.公理2的三个推论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2.异面直线判定的一个定理过平面外一点和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3.唯一性定理(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3)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4)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考点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典例]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B1C1D1中,E,F分别是AB和AA1的中点.求1证:(1)E,C,D1,F四点共面;(2)CE,D1F,DA三线共点.[证明](1)如图,连接EF,CD,A1B.1∵E,F分别是AB,AA1的中点,∴EF∥A1B.又A1B∥D1C,∴EF∥CD1,∴E,C,D1,F四点共面.(2)∵EF∥CD1,EF<CD1,∴CE与D1F必相交,设交点为P,如图所示.则由P∈CE,CE⊂平面ABCD,得P∈平面ABCD.同理P∈平面ADD1A1.又平面ABCD∩平面ADD1A1=DA,∴P∈DA,∴CE,D1F,DA三线共点.[变透练清]1.如图是正方体或四面体,P,Q,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则这四个点不共面的一个图是()。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精练:第八章第1讲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精练:第八章第1讲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第1讲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一、选择题1.关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棱柱的侧棱长都相等B.棱锥的侧棱长都相等C.三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三角形D.有的棱台的侧棱长都相等解析根据棱锥的结构特征知,棱锥的侧棱长不一定都相等.答案 B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棱柱的有()A.②③⑤B.③④⑤C.③⑤D.①③解析由棱柱的定义知③⑤两个几何体是棱柱.答案 C3.(2017·衡水中学月考)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解析易知侧视图的投影面为矩形,又AF的投影线为虚线,即为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对角线,∴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选项D.答案 D4.如图是一几何体的直观图、正视图和俯视图,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解析由直观图和正视图、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侧视图应为面P AD,且EC投影在面P AD上且为实线,点E的投影点为P A的中点,故B正确.答案 B5.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A.62B.4 2C.6D.4解析如图,设辅助正方体的棱长为4,三视图对应的多面体为三棱锥A-BCD,最长的棱为AD=(42)2+22=6.答案 C6.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为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在下图的四个图中可以作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 由正视图和侧视图知,该几何体为球与正四棱柱或球与圆柱体的组合体,故①③正确. 答案 A7.(2015·全国Ⅱ卷)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 A.18B.17C.16D.15解析 由已知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正方体截去了一个“大角”后剩余的部分,如图所示,截去部分是一个三棱锥.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三棱锥的体积为V 1=13×12×1×1×1=16.剩余部分的体积V 2=13-16=56.因此,V 1V 2=15.答案 D8.(2017·石家庄质检)一个三棱锥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侧视图可能为( )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三棱锥,其中平面ACD ⊥平面BCD .所以该三棱锥的侧视图可能为选项D. 答案 D 二、填空题9.(2017·福建龙岩联考)一水平放置的平面四边形OABC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O ′A ′B ′C ′如图所示,此直观图恰好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原平面四边形OABC 面积为________.解析 因为直观图的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24倍,且直观图的面积为1,所以原图形的面积为2 2. 答案 2 210.(2017·兰州模拟)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其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2的矩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解析 由题知此正方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是一样的,正视图的面积与侧视图的面积相等为 2. 答案211.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________.解析 由题中三视图可知,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中P A ⊥平面ABC ,M 为AC 的中点,且BM ⊥AC .故该三棱锥的最长棱为PC.在Rt△P AC中,PC=P A2+AC2=22+22=2 2.答案2 21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上底面A1B1C1D1内一动点,则三棱锥P-ABC的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面积的比值为________.解析三棱锥P-ABC的正视图与侧视图为底边和高均相等的三角形,故它们的面积相等,面积比值为1.答案 113.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0,0,2),(2,2,0),(1,2,1),(2,2,2),给出编号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A.①和②B.③和①C.④和③D.④和②解析如图,在坐标系中标出已知的四个点,根据三视图的画图规则判断三棱锥的正视图为④,俯视图为②.答案 D1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任意两个顶点间距离的最大值是()A.4B.5C.3 2D.3 3解析 由三视图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计算可知线段AF 最长,且AF =BF 2+AB 2=3 3.答案 D15.(2017·长郡中学月考)已知△ABC 的平面直观图△A ′B ′C ′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那么原△ABC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 如图,过C ′作y ′轴的平行线C ′D ′,与x ′轴交于点D ′.则C ′D ′=32asin 45°=62a . 又C ′D ′是原△ABC 的高CD 的直观图,所以CD =6a . 故S △ABC =12AB ·CD =62a 2. 答案 62a216.(2016·北京卷)某四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柱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 由题中三视图可画出长为2、宽为1、高为1的长方体,将该几何体还原到长方体中,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为四棱柱ABCD -A ′B ′C ′D ′.故该四棱柱的体积V =Sh =12×(1+2)×1×1=32. 答案 32。

2020版新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鲁京津琼)专用课件:第八章 8.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

2020版新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鲁京津琼)专用课件:第八章 8.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

1
2
3
4
5
题组三 易错自纠 4. 在直三棱柱 ABC - A1B1C1 中, ∠BCA = 90°, M , N 分别是 A1B1 , A1C1 的中 点,BC=CA=CC1,则BM与A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 A.10 2 B.5

30 C. 10
2 D. 2
1
2
3
4
5
5.已知向量m,n分别是直线l和平面α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若cos〈m,n〉
解析
B.135°
D.90°
1 2 m· n cos〈m,n〉= = = ,即〈m,n〉=45° . |m||n| 1· 2 2
∴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45°或180°-45°=135°.
1
2
3
4
5
3.如图,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的直棱柱)ABC-A1B1C1 的底面边长为 2,侧 π 6 棱长为 2 2,则 AC1 与侧面 ABB1A1 所成的角为___.
2.如何求空间点面之间的距离?
提示 点面距离的求法: 已知 AB 为平面 α 的一条斜线段, n 为平面 α 的法向量,
→ → → 则点 B 到平面 α 的距离为|BO|=|AB||cos〈AB,n〉|.
基础自测
JICHUZICE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PB=PC=AC=4,O为AC的中点.
(1)证明:PO⊥平面ABC;
(2)若点M在棱BC上,且二面角M-PA-C为30°,求PC与平面PAM所成角的
正弦值.
师生共研
题型三
求二面角
例3
(2018· 济南模拟)如图1,在高为6的等腰梯形ABCD中,AB∥CD,且CD

2020版新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鲁京津琼)专用课件:第八章 微专题十

2020版新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鲁京津琼)专用课件:第八章 微专题十

探索性问题的设问,首先假设其存在,然后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如
果通过推理得到了合乎情理的结论就肯定假设,如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锥 P-ABCD 中,∠ABC=60° ,PA=AC=a, PB=PD= 2a,点 E 在 PD 上,且 PE∶ED=2∶1.
(1)证明:PA⊥平面ABCD; (2)求以AC为棱,EAC与DAC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 (3)问: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F∥平面AEC. 证明你的结论.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微专题十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研究
[追根溯源]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探索性试题,我们一般可以采用综合推理的方法、分 析法、特殊化法和向量法来解决. 探索性问题主要是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这类试题的一般设问方式 是“是否存在?存在给出证明,不存在说明理由”.解决这类试题,一般根据
→ → 审题方法 F 是线段 PC 上的点, 一般可设PF=λPC, 求出 λ 的值, 点 P 是已知的, 即可求出点 F.
例题追根溯源
如图,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锥 P—ABCD 中,∠ABC=60° ,PA
=AC=a,PB=PD= 2a,点 E 在 PD 上,且 PE∶ED=λ∶1(λ∈N*).
(1)证明:PA⊥平面ABCD; (2)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F∥平面AEC.
证明你的结论.
→ → 审题方法 F 是线段 PC 上的点,一般可设PF=tPC,求出 t 的值,点 P 是已 知的,即可求出点 F.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微专题十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研究

2020版高考数学(鲁京津琼)新增分大一轮讲义:第八章8.3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数学(鲁京津琼)新增分大一轮讲义:第八章8.3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Word版含解析

§8.3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最新考纲 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平行关系的简单命题.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1.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它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吗?提示不都平行.该平面内的直线有两类,一类与该直线平行,一类与该直线异面.2.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吗?提示平行.可以转化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这就是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3)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4)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分别在这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异面.(√)(5)若直线a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α.(×)(6)若α∥β,直线a∥α,则a∥β.(×)题组二教材改编2.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答案 D解析若α∩β=l,a∥l,a⊄α,a⊄β,则a∥α,a∥β,故排除A.若α∩β=l,a⊂α,a∥l,则a∥β,故排除B.若α∩β=l,a⊂α,a∥l,b⊂β,b∥l,则a∥β,b∥α,故排除C.故选D. 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DD1的中点,则BD1与平面AEC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平行解析连接BD,设BD∩AC=O,连接EO,在△BDD1中,E为DD1的中点,O为BD的中点,所以EO为△BDD1的中位线,则BD1∥EO,而BD1⊄平面ACE,EO⊂平面ACE,所以BD1∥平面ACE.题组三易错自纠4.(2019·荆州模拟)对于空间中的两条直线m,n和一个平面α,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若m∥α,n∥α,则m∥nB.若m∥α,n⊂α,则m∥nC.若m∥α,n⊥α,则m∥nD.若m⊥α,n⊥α,则m∥n答案 D解析对A,直线m,n可能平行、异面或相交,故A错误;对B,直线m与n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故B错误;对C,m与n垂直而非平行,故C错误;对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故D正确.5.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平面α,点B∈β,则在平面β内且过B点的所有直线中() A.不一定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B.只有两条与a平行的直线C.存在无数条与a平行的直线D.存在唯一与a平行的直线答案 A解析当直线a在平面β内且过B点时,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故选A.6.设α,β,γ为三个不同的平面,a,b为直线,给出下列条件:①a⊂α,b⊂β,a∥β,b∥α;②α∥γ,β∥γ;③α⊥γ,β⊥γ;④a⊥α,b⊥β,a∥b.其中能推出α∥β的条件是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的序号)答案②④解析 在条件①或条件③中,α∥β或α与β相交; 由α∥γ,β∥γ⇒α∥β,条件②满足;在④中,a ⊥α,a ∥b ⇒b ⊥α,又b ⊥β,从而α∥β,④满足.题型一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命题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1如图,在几何体ABCDE 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平面BEC ,BE ⊥EC ,AB =BE =EC =2,G ,F 分别是线段BE ,DC 的中点.求证:GF ∥平面ADE .证明 方法一 如图,取AE 的中点H ,连接HG ,HD ,又G 是BE 的中点, 所以GH ∥AB ,且GH =12AB .又F 是CD 的中点, 所以DF =12CD .由四边形ABCD 是矩形得 AB ∥CD ,AB =CD , 所以GH ∥DF ,且GH =DF ,从而四边形HG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GF∥DH.又DH⊂平面ADE,GF⊄平面ADE,所以GF∥平面ADE.方法二如图,取AB的中点M,连接MG,MF.又G是BE的中点,可知GM∥AE.又AE⊂平面ADE,GM⊄平面ADE,所以GM∥平面ADE.在矩形ABCD中,由M,F分别是AB,CD的中点得MF∥AD.又AD⊂平面ADE,MF⊄平面ADE.所以MF∥平面ADE.又因为GM∩MF=M,GM⊂平面GMF,MF⊂平面GMF,所以平面GMF∥平面ADE.因为GF⊂平面GMF,所以GF∥平面ADE.命题点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例2(2019·东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 A⊥平面ABCD,E,F分别是线段AD,PB的中点,P A=AB=1.(1)证明:EF ∥平面PDC ; (2)求点F 到平面PDC 的距离.(1)证明 取PC 的中点M ,连接DM ,MF ,∵M ,F 分别是PC ,PB 的中点, ∴MF ∥CB ,MF =12CB ,∵E 为DA 的中点,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DE ∥CB ,DE =12CB ,∴MF ∥DE ,MF =DE ,∴四边形DEFM 为平行四边形, ∴EF ∥DM ,∵EF ⊄平面PDC ,DM ⊂平面PDC , ∴EF ∥平面PDC .(2)解 ∵EF ∥平面PDC ,∴点F 到平面PDC 的距离等于点E 到平面PDC 的距离. ∵P A ⊥平面ABCD ,∴P A ⊥DA ,在Rt △P AD 中,P A =AD =1,∴DP =2, ∵P A ⊥平面ABCD ,∴P A ⊥CB ,∵CB ⊥AB ,P A ∩AB =A ,P A ,AB ⊂平面P AB , ∴CB ⊥平面P AB , ∴CB ⊥PB ,则PC =3, ∴PD 2+DC 2=PC 2,∴△PDC 为直角三角形,其中PD ⊥CD , ∴S △PDC =12×1×2=22,连接EP ,EC ,易知V E -PDC =V C -PDE ,设E 到平面PDC 的距离为h ,∵CD ⊥AD ,CD ⊥P A ,AD ∩P A =A ,AD ,P A ⊂平面P AD , ∴CD ⊥平面P AD ,则13×h ×22=13×1×12×12×1, ∴h =24,∴F 到平面PDC 的距离为24. 思维升华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2)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 ∥b ⇒a ∥α). (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α⇒a ∥β). (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β,a ∥α⇒a ∥β).跟踪训练1(2018·崇左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C ⊥平面ABCD ,且P A ⊥AC ,P A =AD =2,四边形ABCD 满足BC ∥AD ,AB ⊥AD ,AB =BC =1.点E ,F 分别为侧棱PB ,PC 上的点,且PE PB =PFPC=λ(λ≠0).(1)求证:EF ∥平面P AD ;(2)当λ=12时,求点D 到平面AFB 的距离.(1)证明 ∵PE PB =PFPC =λ(λ≠0),∴EF ∥BC .∵BC ∥AD ,∴EF ∥AD .又EF ⊄平面P AD ,AD ⊂平面P AD , ∴EF ∥平面P AD . (2)解 ∵λ=12,∴F 是PC 的中点,在Rt △P AC 中,P A =2,AC =2, ∴PC =P A 2+AC 2=6,∴PF =12PC =62.∵平面P AC ⊥平面ABCD ,且平面P AC ∩平面ABCD =AC ,P A ⊥AC ,P A ⊂平面P AC , ∴P A ⊥平面ABCD ,∴P A ⊥BC . 又AB ⊥AD ,BC ∥AD ,∴BC ⊥AB , 又P A ∩AB =A ,P A ,AB ⊂平面P AB , ∴BC ⊥平面P AB ,∴BC ⊥PB ,∴在Rt △PBC 中,BF =12PC =62.连接BD ,DF ,设点D 到平面AFB 的距离为d ,在等腰三角形BAF 中,BF =AF =62,AB =1, ∴S △ABF =54, 又S △ABD =1,点F 到平面ABD 的距离为1, ∴由V F -ABD =V D -AFB ,得13×1×1=13×d ×54,解得d =455,即点D 到平面AFB 的距离为455.题型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3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F ,G ,H 分别是AB ,AC ,A 1B 1,A 1C 1的中点,求证:(1)B,C,H,G四点共面;(2)平面EF A1∥平面BCHG.证明(1)∵G,H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GH是△A1B1C1的中位线,∴GH∥B1C1.又∵B1C1∥BC,∴GH∥BC,∴B,C,H,G四点共面.(2)∵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BC.∵EF⊄平面BCHG,BC⊂平面BCHG,∴EF∥平面BCHG.又G,E分别为A1B1,AB的中点,A1B1∥AB且A1B1=AB,∴A1G∥EB,A1G=EB,∴四边形A1EBG是平行四边形,∴A1E∥GB.又∵A1E⊄平面BCHG,GB⊂平面BCHG,∴A1E∥平面BCHG.又∵A1E∩EF=E,A1E,EF⊂平面EF A1,∴平面EF A1∥平面BCHG.引申探究1.在本例中,若将条件“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变为“D1,D 分别为B1C1,BC的中点”,求证:平面A1BD1∥平面AC1D.证明如图所示,连接A1C,AC1,交于点M,∵四边形A 1ACC 1是平行四边形, ∴M 是A 1C 的中点,连接MD , ∵D 为BC 的中点, ∴A 1B ∥DM .∵A 1B ⊂平面A 1BD 1,DM ⊄平面A 1BD 1, ∴DM ∥平面A 1BD 1,又由三棱柱的性质知,D 1C 1∥BD 且D 1C 1=BD , ∴四边形BDC 1D 1为平行四边形, ∴DC 1∥BD 1.又DC 1⊄平面A 1BD 1,BD 1⊂平面A 1BD 1, ∴DC 1∥平面A 1BD 1,又DC 1∩DM =D ,DC 1,DM ⊂平面AC 1D , 因此平面A 1BD 1∥平面AC 1D .2.在本例中,若将条件“E ,F ,G ,H 分别是AB ,AC ,A 1B 1,A 1C 1的中点”变为“点D ,D 1分别是AC ,A 1C 1上的点,且平面BC 1D ∥平面AB 1D 1”,试求ADDC 的值.解 连接A 1B ,AB 1,交于点O ,连接OD 1.由平面BC 1D ∥平面AB 1D 1,且平面A 1BC 1∩平面BC 1D =BC 1,平面A 1BC 1∩平面AB 1D 1=D 1O , 所以BC 1∥D 1O ,则A 1D 1D 1C 1=A 1OOB=1.同理,AD1∥C1D,又AD∥C1D1,所以四边形ADC1D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D1C1,又AC=A1C1,所以A1D1D1C1=DCAD,所以DCAD=1,即ADDC=1.思维升华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1)面面平行的定义.(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5)利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跟踪训练2(2018·合肥质检)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F⊥平面ABCD,DE⊥平面ABCD,BF=DE,M为棱AE的中点.(1)求证:平面BDM∥平面EFC;(2)若AB=1,BF=2,求三棱锥A-CEF的体积.(1)证明如图,设AC与BD交于点N,则N为AC的中点,连接MN,又M为棱AE的中点,∴MN∥EC.∵MN⊄平面EFC,EC⊂平面EFC,∴MN∥平面EFC.∵BF⊥平面ABCD,DE⊥平面ABCD,且BF=DE,∴BF∥DE且BF=DE,∴四边形BDEF为平行四边形,∴BD∥EF.∵BD⊄平面EFC,EF⊂平面EFC,∴BD∥平面EFC.又MN∩BD=N,MN,BD⊂平面BDM,∴平面BDM∥平面EFC.(2)解连接EN,FN.在正方形ABCD中,AC⊥BD,又BF⊥平面ABCD,∴BF⊥AC.又BF∩BD=B,BF,BD⊂平面BDEF,∴AC⊥平面BDEF,又N是AC的中点,∴V三棱锥A-NEF=V三棱锥C-NEF,∴V三棱锥A-CEF=2V三棱锥A-NEF=2×13×AN×S△NEF=2×13×22×12×2×2=23,∴三棱锥A-CEF的体积为2 3.题型三平行关系的综合应用例4如图所示,四边形EFGH为空间四边形ABCD的一个截面,若截面为平行四边形.。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精练:第八章第8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精练:第八章第8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

第8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 一、选择题1.(2016·长沙模拟)在正方体A 1B 1C 1D 1-ABCD 中,AC 与B 1D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π6B.π4C.π3D.π2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边长为1,则A (0,0,0),C (1,1,0),B 1(1,0,1),D (0,1,0).∴AC →=(1,1,0),B 1D →=(-1,1,-1),∵AC →·B 1D →=1×(-1)+1×1+0×(-1)=0,∴AC →⊥B 1D →,∴AC 与B 1D 所成的角为π2.答案 D2.(2017·郑州调研)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BB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32B.33C.35D.25解析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B (1,1,0),B 1(1,1,1),A (1,0,0),C (0,1,0),D 1(0,0,1),所以BB 1→=(0,0,1),AC →=(-1,1,0),AD 1→=(-1,0,1). 令平面ACD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AC →=-x +y =0,n ·AD 1→=-x +z =0,令x =1,可得n =(1,1,1),所以sin θ=|cos 〈n ,BB 1→〉|=13×1=33. 答案 B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为BB 1的中点,则平面A 1ED 与平面AB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A.12 B.23 C.33 D.22解析 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棱长为1,则A 1(0,0,1),E ⎝ ⎛⎭⎪⎫1,0,12,D (0,1,0), ∴A 1D →=(0,1,-1),A 1E →=⎝ ⎛⎭⎪⎫1,0,-12, 设平面A 1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y ,z ),所以有⎩⎪⎨⎪⎧A 1D →·n 1=0,A 1E →·n 1=0,即⎩⎪⎨⎪⎧y -z =0,1-12z =0,解得⎩⎨⎧ y =2,z =2. ∴n 1=(1,2,2).∵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0,0,1),∴ cos 〈n 1,n 2〉=23×1=23. 即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3.答案 B4.(2017·西安调研)已知六面体ABC -A 1B 1C 1是各棱长均等于a 的正三棱柱,D 是侧棱CC 1的中点,则直线CC 1与平面AB 1D 所成的角为( )A.45°B.60°C.90°D.30°解析 如图所示,取AC 的中点N ,以N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 ⎛⎭⎪⎫0,-a 2,0,C ⎝ ⎛⎭⎪⎫0,a 2,0,B 1⎝ ⎛⎭⎪⎫3a 2,0,a ,D ⎝ ⎛⎭⎪⎫0,a 2,a 2,。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精练第八章第3讲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Wo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精练第八章第3讲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Wo

第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湖北卷),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若:,是异面直线;:,不相交,则( )是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充分必要条件既不是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的必要条件解析直线,是异面直线,一定有与不相交,因此是的充分条件;若与不相交,那么与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所以不是的必要条件.故选.答案.(·郑州联考)已知直线和平面α,β,α∩β=,⊄α,⊄β,且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为直线和,则直线和的位置关系是( ).相交或平行 .相交或异面.平行或异面 .相交、平行或异面解析依题意,直线和的位置关系可能是相交、平行或异面,选.答案.给出下列说法:①梯形的四个顶点共面;②三条平行直线共面;③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重合;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可以确定个或个平面.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①.①④.②③.③④解析显然命题①正确.由于三棱柱的三条平行棱不共面,②错.命题③中,两个平面重合或相交,③错.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可确定个或个平面,则命题④正确.答案.(·济南模拟),,是两两不同的三条直线,下面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若直线,异面,,异面,则,异面.若直线,相交,,相交,则,相交.若∥,则,与所成的角相等.若⊥,⊥,则∥解析若直线,异面,,异面,则,相交、平行或异面;若,相交,,相交,则,相交、平行或异面;若⊥,⊥,则,相交、平行或异面;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知正确.故选.答案.已知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解析连接,则∥,∴∠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设正方体棱长为,则=,=,=,∴∠==.答案二、填空题.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为棱,的中点,有以下四个结论:①直线与是相交直线;②直线与是平行直线;③直线与是异面直线;④直线与所成的角为°.其中正确的结论为(填序号).解析,,三点共面,且在平面中,但∉平面,∉,因此直线与是异面直线,同理与也是异面直线,①②错;,,三点共面,且在平面中,但∉平面,∉,因此直线与是异面直线,③正确;连接,因为∥,所以直线与所成的角就是与所成的角,且角为°.答案③④.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则直线与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相交的平面个数为.。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课件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表面积与体积课件

基础自测
JICHUZICE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 )
(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 )
(3)棱台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所得的平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 √ )
解析 设长方体的相邻三条棱长分别为a,b,c, 它截出棱锥的体积 V1=31×12×12a×12b×12c=418abc, 剩下的几何体的体积 V2=abc-418abc =4478abc , 所以V1∶V2=1∶47.
12345
2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PART TWO
自主演练
题型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S表面积 =S侧+2S底
锥体(棱锥和圆锥)
S表面积 =S侧+S底
台体(棱台和圆台) S表面积=S侧+S上+S下

S=_4_π_R__2 _
体积
V=_S_底__·h__ V=_13_S_底__·h____ V=13(S 上+S 下+ S上S下)h
V=_43_π_R__3
【概念方法微思考】 1.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柱是正棱柱吗?为什么? 提示 不一定.因为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才是正棱柱. 2.如何求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 提示 求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要注意分割与补形,将不规则的几何体通过分 割或补形转化为规则的几何体求解.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课时作业
1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PART ONE
知识梳理
ZHISHISHULI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7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 证明平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7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 证明平

1第7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一、选择题1.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2,0,-4),则( )A.l∥αB.l⊥αC.l?αD.l与α相交解析∵n=-2a,∴a与平面α的法向量平行,∴l⊥α. 答案 B2.若AB→=λCD→+μCE→,则直线AB与平面CDE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C.在平面内D.平行或在平面内解析∵AB→=λCD→+μCE→,∴AB→,CD→,CE→共面. 则AB与平面CDE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在平面内. 答案 D3.已知平面α内有一点M(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6,-3,6),则下列点P中,在平面α内的是( ) A.P(2,3,3) B.P(-2,0,1)C.P(-4,4,0)D.P(3,-3,4)解析逐一验证法,对于选项A,MP→=(1,4,1),∴MP→·n=6-12+6=0,∴MP→⊥n,∴点P在平面α内,同理可验证其他三个点不在平面α内. 答案 A4.(2017·西安月考)如图,F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CD的中点.E是BB1上一点,若D1F⊥DE,则有( ) A.B1E=EBB.B1E=2EBC.B1E=12EBD.E与B重合解析分别以DA,DC,DD1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D(0,0,0),F(0,1,0),D1(0,0,2),设E(2,2,z),D1F→=(0,1,-2),DE→=(2,2,z),∵D1F→·DE→=0×2+1×2-2z=0,∴z=1,∴B1E=EB.答案A25.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点M,P,Q分别为棱AB,CD,BC的中点,若平行六面体的各棱长均相等,则:①A1M∥D1P;②A1M∥B1Q;③A1M∥平面DCC1D1;④A1M∥平面D1PQB1.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1B.2C.3D.4解析A1M→=A1A→+AM→=A1A→+12AB→,D1P→=D1D→+DP→=A1A→+12AB→,∴A1M →∥D1P→,所以A1M∥D1P,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A1M∥面DCC1D1,A1M∥面D1PQB1.①③④正确. 答案 C 二、填空题6.(2017·武汉调研)已知平面α内的三点A(0,0,1),B(0,1,0),C(1,0,0),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n=(-1,-1,-1),则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m=(x,y,z),由m·AB→=0,得x·0+y-z=0?y=z,由m·AC→=0,得x-z=0?x=z,取x=1,∴m=(1,1,1),m=-n,∴m∥n,∴α∥β. 答案α∥β7.(2016·青岛模拟)已知AB→=(1,5,-2),BC→=(3,1,z),若AB→⊥BC→,BP →=(x-1,y,-3),且BP⊥平面ABC,则实数x+y=________.解析由条件得 3+5-2z=0,x-1+5y+6=0,3(x-1)+y-3z=0,解得x=407,y=-157,z=4,∴x+y=407-157=257.答案 2578.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如果AB→=(2,-1,-4),AD→=(4,2,0),AP→=(-1,2,-1).对于结论:①AP⊥AB;②AP⊥AD;③AP→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④AP→∥BD→.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3解析∵AB→·AP→=0,AD→·AP→=0,∴AB⊥AP,AD⊥AP,则①②正确.又AB→与AD→不平行,∴AP→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则③正确.由于BD→=AD→-AB→=(2,3,4),AP→=(-1,2,-1),∴BD→与AP→不平行,故④错误. 答案①②③三、解答题9.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PD∥QA,QA=AB=12PD.证明:平面PQC⊥平面DCQ.证明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线段DA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DP,DC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依题意有Q(1,1,0),C(0,0,1),P(0,2,0),则DQ→=(1,1,0),DC→=(0,0,1),PQ→=(1,-1,0). ∴PQ→·DQ→=0,PQ →·DC→=0. 即PQ⊥DQ,PQ⊥DC,又DQ∩DC=D,∴PQ⊥平面DCQ,又PQ?平面PQC,∴平面PQC⊥平面DCQ.10.(2017·郑州调研)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A⊥CD,PA=1,PD=2,E为PD上一点,PE=2ED.4(1)求证:PA⊥平面ABCD;(2)在侧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BF∥平面AEC?若存在,指出F点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证明∵PA=AD=1,PD=2,∴PA2+AD2=PD2,即PA⊥AD. 又PA⊥CD,AD∩CD=D,∴PA⊥平面ABCD.(2)解以A为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1,0,0),C(1,1,0),P(0,0,1),E??????0,23,13,AC→=(1,1,0),AE→=??????0,23,13.设平面AEC的法向量为n=(x,y,z),则?????n·AC→=0,n·AE→=0,即?????x+y=0,2y+z=0,令y=1,则n=(-1,1,-2).假设侧棱PC上存在一点F,且CF→=λCP→(0≤λ≤1),使得BF∥平面AEC,则BF→·n=0.又∵BF→=BC→+CF→=(0,1,0)+(-λ,-λ,λ)=(-λ,1-λ,λ),∴BF→·n=λ+1-λ-2λ=0,∴λ=12,∴存在点F,使得BF∥平面AEC,且F为PC的中点.11.如图,正方形ABCD与矩形AC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2,AF=1,M在EF上,且AM∥平面BDE.则M点的坐标为( )A.(1,1,1)B.??????23,23,1C.??????22,22,1D.??????24,24,1解析设AC与BD相交于O点,连接OE,由AM∥平面BDE,且AM?平面ACEF,平面ACEF ∩平面BDE=OE,∴AM∥EO,又O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交点,5∴M为线段EF的中点.在空间坐标系中,E(0,0,1),F(2,2,1). 由中点坐标公式,知点M的坐标??????22,22,1. 答案 C12.(2017·成都调研)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M,N分别为A1B 和AC上的点,A1M=AN=2a3,则MN与平面BB1C1C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不能确定解析分别以C1B1,C1D1,C1C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A1M=AN=23a,则M??????a,23a,a3,N??????2a3,2a3,a,∴MN→=??????-a3,0,23a.又C1(0,0,0),D1(0,a,0),∴C1D1→=(0,a,0),∴MN→·C1D1→=0,∴MN→⊥C1D1→.∵C1D1→是平面BB1C1C的法向量,且MN?平面BB1C1C,∴MN∥平面BB1C1C. 答案 B 1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是棱BC,DD1上的点,如果B1E⊥平面ABF,则CE与DF的和的值为________. 解析以D1A1,D1C1,D1D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CE=x,DF=y,则易知E(x,1,1),B1(1,1,0),F(0,0,1-y),B(1,1,1),∴B1E→=(x-1,0,1),∴FB→=(1,1,y),由于B1E⊥平面ABF,所以FB→·B1E→=(1,1,y)·(x-1,0,1)=0?x+y=1. 答案 114.(2014·湖北卷改编)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M,N分别是棱AB,AD,A1B1,A1D1的中点,点P,Q分别在棱DD1,BB1上移动,且DP=BQ=λ(0<λ<2).6(1)当λ=1时,证明:直线BC1∥平面EFPQ;(2)是否存在λ,使平面EFPQ⊥平面PQMN?若存在,求出实数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证明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B(2,2,0),C1(0,2,2),E(2,1,0),F(1,0,0),P(0,0,λ),M(2,1,2),N(1,0,2),BC1→=(-2,0,2),FP→=(-1,0,λ),FE→=(1,1,0),MN→=(-1,-1,0),NP→=(-1,0,λ-2). 当λ=1时,FP→=(-1,0,1),因为BC1→=(-2,0,2),所以BC1→=2FP→,即BC1∥FP. 而FP?平面EFPQ,且BC1?平面EFPQ,故直线BC1∥平面EFPQ.(2)解设平面EFPQ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则由?????FE→·n=0,FP→·n=0,可得?????x+y=0,-x+λz=0.于是可取n=(λ,-λ,1).同理可得平面PQMN的一个法向量为m=(λ-2,2-λ,1). 则m·n=(λ-2,2-λ,1)·(λ,-λ,1)=0,即λ(λ-2)-λ(2-λ)+1=0,解得λ=1±22. 故存在λ=1±22,使平面EFPQ⊥平面PQMN.7。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讲义第八章高考专题冲破四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讲义第八章高考专题冲破四

高考专题冲破四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题型一 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例1 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 ⊥BC ,AA 1=AC =2,BC =1,E ,F 别离是A 1C 1,BC 的中点.(1)求证:平面ABE ⊥平面B 1BCC 1; (2)求证:C 1F ∥平面ABE ; (3)求三棱锥E -ABC 的体积.(1)证明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B 1⊥底面ABC . 因为AB ⊂平面ABC , 因此BB 1⊥AB .又因为AB ⊥BC ,BC ∩BB 1=B , 因此AB ⊥平面B 1BCC 1. 又AB ⊂平面ABE ,因此平面ABE ⊥平面B 1BCC 1.(2)证明 方式一 如图1,取AB 中点G ,连接EG ,FG . 因为E ,F 别离是A 1C 1,BC 的中点, 因此FG ∥AC ,且FG =12AC .因为AC ∥A 1C 1,且AC =A 1C 1, 因此FG ∥EC 1,且FG =EC 1, 因此四边形FGEC 1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C 1F ∥EG .又因为EG ⊂平面ABE ,C 1F ⊄平面ABE , 因此C 1F ∥平面ABE .方式二 如图2,取AC 的中点H ,连接C 1H ,FH . 因为H ,F 别离是AC ,BC 的中点,因此HF ∥AB , 又因为E ,H 别离是A 1C 1,AC 的中点, 因此EC 1∥AH ,且EC 1=AH , 因此四边形EAHC 1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C 1H ∥AE ,又C 1H ∩HF =H ,AE ∩AB =A , 因此平面ABE ∥平面C 1HF , 又C 1F ⊂平面C 1HF , 因此C 1F ∥平面ABE .(3)解 因为AA 1=AC =2,BC =1,AB ⊥BC , 因此AB =AC 2-BC 2= 3.因此三棱锥E -ABC 的体积V =13S △ABC ·AA 1=13×12×3×1×2=33.思维升华 (1)平行问题的转化利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彼此转化解决平行关系的判定问题时,一样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即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行”;而应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正好相反.在实际的解题进程中,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一样要彼此结合,灵活运用. (2)垂直问题的转化在空间垂直关系中,线面垂直是核心,已知线面垂直,既可为证明线线垂直提供依据,又可为利用判定定理证明面面垂直作好铺垫.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时,一样需作辅助线,基本作法是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作交线的垂线,从而把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线面垂直问题,进而可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跟踪训练1 如图,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点E ,F 别离是PC ,PD 的中点,P A =AB =1,BC =2.(1)求证:EF ∥平面P AB ; (2)求证:平面P AD ⊥平面PDC .证明 (1)以A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AD 所在直线为y 轴,AP 所在直线为z 轴,成立如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那么A (0,0,0),B (1,0,0),C (1,2,0),D (0,2,0),P (0,0,1).∵点E ,F 别离是PC ,PD 的中点, ∴E ⎝⎛⎭⎫12,1,12,F ⎝⎛⎭⎫0,1,12, EF →=⎝⎛⎭⎫-12,0,0,AB →=(1,0,0). ∵EF →=-12AB →,∴EF →∥AB →,即EF ∥AB ,又AB ⊂平面P AB ,EF ⊄平面P AB , ∴EF ∥平面P AB . (2)由(1)可知,AP →=(0,0,1),AD →=(0,2,0),DC →=(1,0,0), ∵AP →·DC →=(0,0,1)·(1,0,0)=0, AD →·DC →=(0,2,0)·(1,0,0)=0, ∴AP →⊥DC →,AD →⊥DC →, 即AP ⊥DC ,AD ⊥DC .又AP ∩AD =A ,AP ,AD ⊂平面P AD , ∴DC ⊥平面P AD . ∵DC ⊂平面PDC , ∴平面P AD ⊥平面PDC . 题型二 立体几何中的计算问题 命题点1 求线面角例2 (2018·浙江)如图,已知多面体ABCA 1B 1C 1,A 1A ,B 1B ,C 1C 均垂直于平面ABC ,∠ABC =120°,A 1A =4,C 1C =1,AB =BC =B 1B =2.(1)证明:AB 1⊥平面A 1B 1C 1;(2)求直线AC 1与平面ABB 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方式一 (1)证明 由AB =2,AA 1=4,BB 1=2,AA 1⊥AB ,BB 1⊥AB ,得AB 1=A 1B 1=22,因此A 1B 21+AB 21=AA 21,故AB 1⊥A 1B 1.由BC =2,BB 1=2,CC 1=1,BB 1⊥BC ,CC 1⊥BC , 得B 1C 1= 5.由AB =BC =2,∠ABC =120°,得AC =2 3. 由CC 1⊥AC ,得AC 1=13,因此AB 21+B 1C 21=AC 21,故AB 1⊥B 1C 1.又因为A 1B 1∩B 1C 1=B 1,A 1B 1,B 1C 1⊂平面A 1B 1C 1, 因此AB 1⊥平面A 1B 1C 1.(2)解 如图,过点C 1作C 1D ⊥A 1B 1,交直线A 1B 1于点D , 连接AD .由AB 1⊥平面A 1B 1C 1, 得平面A 1B 1C 1⊥平面ABB 1.由C 1D ⊥A 1B 1,平面A 1B 1C 1∩平面ABB 1=A 1B 1,C 1D ⊂平面A 1B 1C 1,得C 1D ⊥平面ABB 1. 因此∠C 1AD 即为AC 1与平面ABB 1所成的角. 由B 1C 1=5,A 1B 1=22,A 1C 1=21, 得cos ∠C 1A 1B 1=427,sin ∠C 1A 1B 1=77, 因此C 1D =3,故sin ∠C 1AD =C 1D AC 1=3913.因此直线AC 1与平面ABB 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3913. 方式二 (1)证明 如图,以AC 的中点O 为原点,别离以射线OB ,OC 为x ,y轴的正半轴,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由题意知各点坐标如下:A (0,-3,0),B (1,0,0),A 1(0,-3,4),B 1(1,0,2),C 1(0,3,1). 因此AB 1→=(1,3,2),A 1B 1→=(1,3,-2),A 1C 1→=(0,23,-3). 由AB 1→·A 1B 1→=0,得AB 1⊥A 1B 1. 由AB 1→·A 1C 1→=0,得AB 1⊥A 1C 1.又A 1B 1∩A 1C 1=A 1,A 1B 1,A 1C 1⊂平面A 1B 1C 1, 因此AB 1⊥平面A 1B 1C 1.(2)解 设直线AC 1与平面ABB 1所成的角为θ. 由(1)可知AC 1→=(0,23,1),AB →=(1,3,0),BB 1→=(0,0,2). 设平面ABB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由⎩⎪⎨⎪⎧n ·AB →=0,n ·BB 1→=0,得⎩⎪⎨⎪⎧x +3y =0,2z =0,可取n =(-3,1,0).因此sin θ=|cos 〈AC 1→,n 〉|=|AC 1→·n ||AC 1→||n |=3913.因此直线AC 1与平面ABB 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3913. 思维升华 (1)利用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有两个思路:①别离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②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确实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2)假设直线l 与平面α的夹角为θ,直线l 的方向向量l 与平面α的法向量n 的夹角为β,那么θ=π2-β或θ=β-π2,故有sin θ=|cos β|=|l ·n ||l ||n |.跟踪训练2 (2018·福州质检)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为正三角形,点D 在棱BC 上,且CD =3BD ,点E ,F 别离为棱AB ,BB 1的中点.(1)证明:A 1C ∥平面DEF ;(2)若A 1C ⊥EF ,求直线A 1C 1与平面DEF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 (1)如图,连接AB 1,A 1B 交于点H , 设A 1B 交EF 于点K ,连接DK ,因为四边形ABB 1A 1为矩形, 因此H 为线段A 1B 的中点.因为点E ,F 别离为棱AB ,BB 1的中点, 因此点K 为线段BH 的中点, 因此A 1K =3BK .又CD =3BD ,因此A 1C ∥DK . 又A 1C ⊄平面DEF ,DK ⊂平面DEF , 因此A 1C ∥平面DEF .(2)连接CE ,EH ,由(1)知,EH ∥AA 1, 因为AA 1⊥平面ABC , 因此EH ⊥平面ABC .因为△ABC 为正三角形,且点E 为棱AB 的中点, 因此CE ⊥AB .故以点E 为坐标原点,别离以EA →,EH →,EC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成立如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xyz . 设AB =4,AA 1=t (t >0),则E (0,0,0),A 1(2,t,0),A (2,0,0),C (0,0,23), F ⎝⎛⎭⎫-2,t 2,0,D ⎝⎛⎭⎫-32,0,32, 因此A 1C →=(-2,-t ,23),EF →=⎝⎛⎭⎫-2,t 2,0. 因为A 1C ⊥EF ,因此A 1C →·EF →=0, 因此(-2)×(-2)-t ×t2+23×0=0,因此t =22,因此EF →=(-2,2,0),ED →=⎝⎛⎭⎫-32,0,32.设平面D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则⎩⎪⎨⎪⎧EF →·n =0,ED →·n =0,因此⎩⎪⎨⎪⎧-2x +2y =0,-32x +32z =0.取x =1,那么n =(1,2,3). 又A 1C 1→=AC →=(-2,0,23), 设直线A 1C 1与平面DEF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n ,A 1C 1→〉|=|n ·A 1C 1→||n ||A 1C 1→|=46×4=66,因此直线A 1C 1与平面DEF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66. 命题点2 求二面角例3如图,在四棱锥A -BCDE 中,平面BCDE ⊥平面ABC ,BE ⊥EC ,BC =2,AB =4,∠ABC =60°.(1)求证:BE ⊥平面ACE ;(2)假设直线C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求二面角E -AB -C 的余弦值. (1)证明 在△ACB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ABC =AB 2+BC 2-AC 22AB ·BC =12,解得AC =23,因此AC 2+BC 2=AB 2,因此AC ⊥BC .又因为平面BCDE ⊥平面ABC ,平面BCDE ∩平面ABC =BC ,AC ⊂平面ABC , 因此AC ⊥平面BCDE .又BE ⊂平面BCDE ,因此AC ⊥BE .又BE ⊥EC ,AC ,CE ⊂平面ACE ,且AC ∩CE =C , 因此BE ⊥平面ACE .(2)解 方式一 因为直线C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平面BCDE ⊥平面ABC , 平面BCDE ∩平面ABC =BC ,因此∠BCE =45°,因此△E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取BC 的中点F ,连接EF ,过点F 作FG ⊥AB 于点G ,连接EG ,则∠EGF 为二面角E -AB -C 的平面角. 易患EF =BF =1,FG =32. 在Rt △EFG 中,由勾股定理,得EG =EF 2+FG 2=72, 因此cos ∠EGF =FG EG =217,因此二面角E -AB -C 的余弦值为217.方式二因为直线CE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平面BCDE⊥平面ABC,平面BCDE∩平面ABC =BC ,因此∠BCE =45°,因此△E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记BC 的中点为O ,连接OE ,那么OE ⊥平面ABC ,以O 为坐标原点,别离以OB ,OE 所在直线为x 轴、z 轴,成立如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23,0),B (1,0,0),E (0,0,1),因此BA →=(-2,23,0),BE →=(-1,0,1).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m =(x ,y ,z ),则⎩⎪⎨⎪⎧ BA →·m =0,BE →·m =0,即⎩⎪⎨⎪⎧-2x +23y =0,-x +z =0, 令x =3,那么m =(3,1,3)为平面ABE 的一个法向量.易知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OE →=(0,0,1),因此cos 〈m ,OE →〉=m ·OE →|m |·|OE →|=37=217, 易知二面角E -AB -C 为锐角,因此二面角E -AB -C 的余弦值为217. 思维升华 (1)求二面角最经常使用的方式确实是别离求出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取得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定所求角是锐角仍是钝角.(2)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大小的关键是确信平面的法向量,求法向量的方式要紧有两种:①求平面的垂线的方向向量;②利用法向量与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数量积为零,列方程组求解.跟踪训练3 如图,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菱形,AC ∩BD =O ,A 1O ⊥底面ABCD ,AB =2,AA 1=3.(1)证明:平面A 1CO ⊥平面BB 1D 1D ;(2)若∠BAD =60°,求二面角B -OB 1-C 的余弦值.(1)证明 ∵A 1O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A 1O ⊥B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CO ⊥BD .∵A 1O ∩CO =O ,A 1O ,CO ⊂平面A 1CO ,∴BD ⊥平面A 1CO .∵BD ⊂平面BB 1D 1D ,∴平面A 1CO ⊥平面BB 1D 1D .(2)解 ∵A 1O ⊥平面ABCD ,CO ⊥BD ,∴OB ,OC ,OA 1两两垂直,以O 为坐标原点,OB →,OC →,OA 1→的方向为x ,y ,z 轴的正方向成立如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B =2,AA 1=3,∠BAD =60°,∴OB =OD =1,OA =OC =3,OA 1=AA 21-OA 2= 6.则O (0,0,0),B (1,0,0),C (0,3,0),A (0,-3,0),A 1(0,0,6),∴OB →=(1,0,0),BB 1→=AA 1→=(0,3,6),OB 1→=OB →+BB 1→=(1,3,6).设平面OBB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 OB →·n =0,OB 1→·n =0,即⎩⎪⎨⎪⎧x =0,x +3y +6z =0. 令y =2,得n =(0,2,-1),是平面OBB 1的一个法向量.同理可求得平面OCB1的一个法向量m=(6,0,-1),∴cos 〈n ,m 〉=n ·m |n |·|m |=13×7=2121. 由图可知二面角B -OB 1-C 是锐二面角,∴二面角B -OB 1-C 的余弦值为2121. 题型三 立体几何中的探讨性问题例4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AD ∥BC ,AD ⊥CD ,且AD =CD =22,BC =42,P A =2.(1)求证:AB ⊥PC ;(2)在线段PD 上,是不是存在一点M ,使得二面角M -AC -D 的大小为45°,若是存在,求BM 与平面MAC 所成角的正弦值,若是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 如图,由已知得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由AD =CD =22,BC =42,可得△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AC ,因为P A ⊥平面ABCD ,因此P A ⊥AB ,又P A ∩AC =A ,P A ,AC ⊂平面P AC ,因此AB ⊥平面P AC ,因此AB ⊥PC .(2)解 方式一 (几何法)过点M 作MN ⊥AD 交AD 于点N ,那么MN ∥P A ,因为P A ⊥平面ABCD ,因此MN ⊥平面ABCD .过点M 作MG ⊥AC 交AC 于点G ,连接NG ,则∠MGN 是二面角M -AC -D 的平面角.若∠MGN =45°,那么NG =MN ,又AN =2NG =2MN ,因此MN =1,因此MN =12P A ,MN ∥P A , 因此M 是PD 的中点.在三棱锥M -ABC 中,可得V M -ABC =13S △ABC ·MN , 设点B 到平面MAC 的距离是h ,则V B -MAC =13S △MAC ·h , 因此S △ABC ·MN =S △MAC ·h ,解得h =2 2.在Rt △BMN 中,可得BM =3 3.设BM 与平面MAC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h BM =269. 方式二 (向量法)以A 为坐标原点,以过点A 平行于CD 的直线为x 轴,AD ,AP 所在直线别离为y 轴、z 轴,成立如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 (0,0,0),C (22,22,0),D (0,22,0),P (0,0,2),B (22,-22,0),PD →=(0,22,-2),AC →=(22,22,0).易知当点M 与P 点或D 点重合时不知足题意,设PM →=t PD →(0<t <1),那么点M 的坐标为(0,22t ,2-2t ),因此AM →=(0,22t ,2-2t ). 设平面MA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那么⎩⎪⎨⎪⎧ n ·AC →=0,n ·AM →=0,得⎩⎪⎨⎪⎧22x +22y =0,22ty +(2-2t )z =0, 那么可取n =⎝⎛⎭⎪⎫1,-1,2t 1-t . 又m =(0,0,1)是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因此|cos 〈m ,n 〉|=|m ·n ||m ||n |=cos 45°=22, 解得t =12,即点M 是线段PD 的中点. 现在平面MAC 的一个法向量可取n 0=(1,-1,2),BM →=(-22,32,1).设BM 与平面MAC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n 0,BM →〉|=269. 思维升华 (1)关于线面关系中的存在性问题,第一假设存在,然后在该假设条件下,利用线面关系的相关定理、性质进行推理论证,寻觅假设知足的条件,假设知足那么确信假设,假设得出矛盾的结论那么否定假设.(2)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关键是弄清翻折前后图形中线面位置关系和气宇关系的转变情况.一样地,翻折后还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不发生转变,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发生转变. 跟踪训练4 (2018·中原名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AC =2,AD =22,PB =2,PB ⊥AC .(1)求证:平面P AB ⊥平面P AC ;(2)若∠PBA =45°,试判定棱P A 上是不是存在与点P ,A 不重合的点E ,使得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9?假设存在,求出AE AP的值;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22,因此BC =AD =22,又AB =AC =2,因此AB 2+AC 2=BC 2,因此AC ⊥AB ,又PB ⊥AC ,AB ∩PB =B ,AB ,PB ⊂平面P AB ,因此AC ⊥平面P AB .又因为AC ⊂平面P AC ,因此平面P AB ⊥平面P AC .(2)解 由(1)知AC ⊥AB ,AC ⊥平面P AB ,别离以AB ,AC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 平面P AB 内过点A 且与直线AB 垂直的直线为z 轴,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A (0,0,0),B (2,0,0),C (0,2,0),AC →=(0,2,0),BC → =(-2,2,0),由∠PBA =45°,PB =2,可得P (1,0,1),因此AP →=(1,0,1),BP →=(-1,0,1),假设棱P A 上存在点E ,使得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9, 设AE AP =λ(0<λ<1), 则AE →=λAP →=(λ,0,λ),CE →=AE →-AC →=(λ,-2,λ),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n =(x ,y ,z ),则⎩⎪⎨⎪⎧ n ·BC →=0,n ·BP →=0,即⎩⎪⎨⎪⎧-2x +2y =0,-x +z =0, 令z =1,可得x =y =1,因此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n=(1,1,1),设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为θ,那么sin θ= |cos 〈n ,CE →〉| =|λ-2+λ|3·λ2+(-2)2+λ2=|2λ-2|3·2λ2+4=69, 解得λ=12或λ=74(舍). 因此在棱P A 上存在点E ,且AE AP =12, 使得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9.1.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BAD =60°,P A =PD .(1)证明:BC ⊥PB ;(2)若P A ⊥PD ,PB =AB ,求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1)证明 取AD 中点为E ,连接PE ,BE ,BD ,∵P A =PD ,∴PE ⊥AD ,∵底面ABCD 为菱形,且∠BAD =60°,∴△ABD 为等边三角形,∴BE ⊥AD ,∵PE ∩BE =E ,PE ,BE ⊂平面PBE ,∴AD ⊥平面PBE ,又PB ⊂平面PBE ,∴AD⊥PB,∵AD ∥BC ,∴BC ⊥PB .(2)解 设AB =2,∴AD =PB =2,BE =3,∵P A ⊥PD ,E 为AD 中点, ∴PE =1,∵PE 2+BE 2=PB 2,∴PE ⊥BE .以E 为坐标原点,别离以EA ,EB ,E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成立如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B (0,3,0),P (0,0,1),C (-2,3,0),∴AB →=(-1,3,0),AP →=(-1,0,1),BP →=(0,-3,1),BC →=(-2,0,0).设平面P A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 n ·AB →=0,n ·AP →=0,即⎩⎪⎨⎪⎧-x +3y =0,-x +z =0, 令y =3,那么n =(3,3,3).同理可得平面PBC 的一个法向量m =(0,3,3).cos 〈m ,n 〉=m ·n |m ||n |=277. 设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为θ,由图易知θ为钝角,则cos θ=-cos 〈m ,n 〉=-277. ∴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为-277. 2.(2018·大连模拟)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和△AA 1C 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O 为AC 中点,平面AA 1C 1C ⊥平面ABC .(1)证明:A1O⊥平面ABC;(2)求直线AB 与平面A 1BC 1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 ∵AA 1=A 1C ,且O 为AC 的中点,∴A 1O ⊥AC ,又∵平面AA 1C 1C ⊥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平面ABC =AC ,A 1O ⊂平面AA 1C 1C , ∴A 1O ⊥平面ABC .(2)解 如图,以O 为原点,OB ,OC ,OA 1所在直线别离为x 轴、y 轴、z 轴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可得O (0,0,0),A (0,-1,0),B (3,0,0),A 1(0,0,3),C 1(0,2,3), ∴AB →=(3,1,0),A 1B →=(3,0,-3),A 1C 1→=(0,2,0),设平面A 1BC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 n ·A 1C 1→=0,n ·A 1B →=0,即⎩⎪⎨⎪⎧2y =0,3x -3z =0, ∴平面A 1B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1,0,1),设直线AB 与平面A 1BC 1所成的角为α,则sin α=|cos 〈AB →,n 〉|,又∵cos 〈AB →,n 〉=AB →·n |AB →||n |=322=64, ∴AB 与平面A 1BC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4. 3.(2018·成都诊断)如图1,在边长为5的菱形ABCD 中,AC =6,现沿对角线AC 把△ADC 翻折到△APC 的位置取得四面体P -ABC ,如图2所示.已知PB =4 2.(1)求证:平面P AC⊥平面ABC;(2)若Q 是线段AP 上的点,且AQ →=13AP →,求二面角Q -BC -A 的余弦值. (1)证明 取AC 的中点O ,连接PO ,BO 取得△PBO .∵四边形ABCD 是菱形,∴P A =PC ,PO ⊥AC .∵DC =5,AC =6,∴OC =3,PO =OB =4,∵PB =42,∴PO 2+OB 2=PB 2,∴PO ⊥OB .∵OB ∩AC =O ,OB ,AC ⊂平面ABC ,∴PO ⊥平面ABC .∵PO ⊂平面P AC ,∴平面P AC ⊥平面ABC .(2)解 ∵AB =BC ,∴BO ⊥AC .易知OB ,OC ,OP 两两垂直.以O 为坐标原点,OB ,OC ,OP 所在直线别离为x 轴、y 轴、z 轴成立如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B (4,0,0),C (0,3,0),P (0,0,4),A (0,-3,0).设点Q (x ,y ,z ).由AQ →=13AP →,得Q ⎝⎛⎭⎫0,-2,43. ∴BC →=(-4,3,0),BQ →=⎝⎛⎭⎫-4,-2,43. 设n 1=(x 1,y 1,z 1)为平面BCQ 的法向量.由⎩⎪⎨⎪⎧ n 1·BC →=0,n 1·BQ →=0,得⎩⎪⎨⎪⎧-4x 1+3y 1=0,-4x 1-2y 1+43z 1=0, 解得⎩⎨⎧ x 1=34y 1,y 1=415z 1,取z 1=15,那么n 1=(3,4,15).取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n2=(0,0,1).∵cos〈n1,n2〉=n1·n2|n1||n2|=1532+42+152=31010,由图可知二面角Q-BC-A为锐角,∴二面角Q -BC -A 的余弦值为31010. 4.(2019·南昌模拟)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ABCD 为正方形,AB =2,AE =3,DE =5,二面角E -AD -C 的余弦值为55,且EF ∥BD .(1)证明:平面ABCD ⊥平面EDC ;(2)求平面AEF 与平面EDC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1)证明 ∵AB =AD =2,AE =3,DE =5,∴AD 2+DE 2=AE 2,∴AD ⊥DE ,又正方形ABCD 中,AD ⊥DC ,且DE ∩DC =D ,DE ,DC ⊂平面EDC ,∴AD ⊥平面EDC ,又∵AD ⊂平面ABCD ,∴平面ABCD ⊥平面EDC .(2)解 由(1)知,∠EDC 是二面角E -AD -C 的平面角,作OE ⊥CD 于O ,那么OD =DE ·cos ∠EDC =1,OE =2,又∵平面ABCD ⊥平面EDC ,平面ABCD ∩平面EDC =CD ,OE ⊂平面EDC ,∴OE ⊥平面ABCD .取AB 中点M ,连接OM ,那么OM ⊥CD ,如图,以O 为原点,别离以OM ,OC ,OE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2,-1,0),B (2,1,0),D(0,-1,0),E(0,0,2),∴AE →=(-2,1,2),BD →=(-2,-2,0),又EF ∥BD ,知EF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2,2,0),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AE →=-2x +y +2z =0,n ·DB →=2x +2y =0,取x =-2,得n =(-2,2,-3),又平面EDC 的一个法向量为m =(1,0,0),∴cos 〈n ,m 〉=n ·m |n |·|m |=-21717, 设平面AEF 与平面EDC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θ,则cos θ=|cos 〈n ,m 〉|=21717.5.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点D ,E 别离是边AB ,AC 上的点,且知足AD DB =CE EA =12,如图1.将△ADE 沿DE 折起到△A 1DE 的位置,使二面角A 1—DE —B 为直二面角,连接A 1B ,A 1C ,如图2.(1)求证:A 1D ⊥平面BCED ;(2)在线段BC 上是不是存在点P ,使直线P A 1与平面A 1BD 所成的角为60°?假设存在,求出PB 的长;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 因为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且AD DB =CE EA =12,因此AD =1,AE =2. 在△ADE 中,∠DAE =60°,由余弦定理得DE =12+22-2×1×2×cos 60°= 3.从而AD2+DE2=AE2,因此AD⊥DE.折起后有A 1D ⊥DE ,因为二面角A 1—DE —B 是直二面角,因此平面A 1DE ⊥平面BCED ,又平面A 1DE ∩平面BCED =DE ,A 1D ⊥DE ,A 1D ⊂平面A 1DE ,因此A 1D ⊥平面BCED .(2)解 存在.理由:由(1)可知ED ⊥DB ,A 1D ⊥平面BCED .以D 为坐标原点,别离以DB ,DE ,DA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成立如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PB =2a (0≤2a ≤3),作PH ⊥BD 于点H ,连接A 1H ,A 1P ,则BH =a ,PH =3a ,DH =2-a . 因此A 1(0,0,1),P (2-a ,3a ,0),E (0,3,0).因此P A 1→=(a -2,-3a ,1).因为ED ⊥平面A 1BD ,因此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为DE →=(0,3,0).要使直线P A 1与平面A 1BD 所成的角为60°,则sin 60°=|P A 1→·DE →||P A 1→||DE →|=3a 4a 2-4a +5×3=32, 解得a =54.现在2a =52,知足0≤2a ≤3,符合题意. 因此在线段BC 上存在点P ,使直线P A 1与平面A 1BD 所成的角为60°,现在PB =52.6.如图,在四棱锥E -ABCD 中,底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CB =CD =CE =1,AB =AD =AE=3,EC⊥BD.(1)求证:平面BED⊥平面ABCD;(2)假设点P在侧面ABE内运动,且DP∥平面BEC,求直线DP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1)证明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EO,∵AD=AB,CD=CB,AC=AC,∴△ADC≌△ABC,易患△ADO≌△ABO,∴∠AOD=∠AOB=90°,∴AC⊥BD.又EC⊥BD,EC∩AC=C,EC,AC⊂平面AEC,∴BD⊥平面AEC,又OE⊂平面AEC,∴OE⊥BD.又底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ADC=∠ABC=90°,在Rt△ADC中,由AD=3,CD=1,可得AC=2,AO=32,∴∠AEC=90°,AEAC=AOAE=32,易患△AEO∽△ACE,∴∠AOE=∠AEC=90°,即EO ⊥AC .又AC ,BD ⊂平面ABCD ,AC ∩BD =O ,∴EO ⊥平面ABCD ,又EO ⊂平面BED ,∴平面BED ⊥平面ABCD .(2)解 如图,取AE 的中点M ,AB 的中点N ,连接MN ,ND ,DM ,则MN ∥BE ,由(1)知,∠DAC =∠BAC =30°,即∠DAB =60°,∴△ABD 为正三角形,∴DN ⊥AB ,又BC ⊥AB ,DN ,CB ⊂平面ABCD ,∴DN ∥CB ,又MN ∩DN =N ,BE ∩BC =B ,MN ,DN ⊂平面DMN ,BE ,BC ⊂平面EBC ,∴平面DMN ∥平面EBC ,∴点P 在线段MN 上.以O 为坐标原点,OA ,OB ,OE 所在直线别离为x 轴、y 轴、z 轴,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32,0,0,B ⎝⎛⎭⎫0,32,0,E ⎝⎛⎭⎫0,0,32, M ⎝⎛⎭⎫34,0,34,D ⎝⎛⎭⎫0,-32,0,N ⎝⎛⎭⎫34,34,0, ∴AB →=⎝⎛⎭⎫-32,32,0,AE →=⎝⎛⎭⎫-32,0,32, DM →=⎝⎛⎭⎫34,32,34,MN →=⎝⎛⎭⎫0,34,-34, 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 AB →·n =0,AE →·n =0,即⎩⎪⎨⎪⎧ -3x +y =0,-3x +z =0,令x =1,那么n =(1,3,3),设MP →=λMN →(0≤λ≤1),可得DP →=DM →+MP →=⎝⎛⎭⎫34,32+34λ,34-34λ, 设直线DP 与平面ABE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n ,DP →〉|=|n ·DP →||n |·|DP →|=1242×λ2+λ+4, ∵0≤λ≤1,∴当λ=0时,sin θ取得最大值427. 故直线DP 与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427.。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讲义微专题八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讲义微专题八

微专题八 大体不等式的向量形式[思维扩展]波利亚有句名言:“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类比在数学发觉中的地位. 咱们明白,a 2+b 2≥2ab (a ,b ∈R )和a +b 2≥ab (a ,b ∈R +)是两个应用普遍的大体不等式,一种有趣的方式是:这两个不等式能够类比到向量中去吗?由(a -b )2=|a -b |2≥0不宝贵到a 2+b 2≥2a ·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但将a +b 2≥ab (a ,b ∈R +)简单地类比为a +b 2≥a ·b 就不行了,由于该不等式左侧为向量,右边为数量,故其无心义,因此咱们需要调整角度,看可否取得有效的结果.注意到a +b 2≥ab (a ,b ∈R +)⇔⎝ ⎛⎭⎪⎫a +b 22≥ab (a ,b ∈R +),而不等式⎝ ⎛⎭⎪⎫a +b 22≥a ·b 左右两边都是数量,因此能够比较大小.事实上,由(a +b )2=(a -b )2+4a ·b =|a -b |2+4a ·b ≥4a ·b可得⎝ ⎛⎭⎪⎫a +b 22≥a ·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如此,咱们就取得如下两个结论:定理1 设a ,b 是两个向量,则a 2+b 2≥2a ·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定理2 设a ,b 是两个向量,则⎝ ⎛⎭⎪⎫a +b 22≥a ·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例1 假设平面向量a ,b 知足|2a -b |≤3,则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 -98解析 方式一 由定理1得32≥|2a -b |2=(2a -b )2=(-2a )2+b 2-4a ·b≥2·(-2a ·b )-4a ·b =-8a ·b ,因此a ·b ≥-98,当且仅当b =-2a 时等号成立,故a ·b 的最小值是-98. 方式二 由定理2得2a ·(-b )≤⎝ ⎛⎭⎪⎫2a -b 22=|2a -b |24≤94, 则a ·b ≥-98,当且仅当b =-2a 时等号成立. 故a ·b 的最小值是-98. 说明 此题可推行至一样形式:假设平面向量a ,b 知足:|λa +b |≤m (m >0),那么当λ>0时,a ·b 的最大值为m 24λ;当λ<0时,a ·b 的最小值为m 24λ.例2 已知a ,b 知足|a |=1,(a +b )·(a -2b )=0,则|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分析 此题有必然难度.一般学生难以想到.事实上,利用定理1此题极易作答,进程如下.答案 12解析 引入正参数λ,由(a +b )·(a -2b )=0得a 2-a ·b -2b 2=0,又|a |=1,那么1-2b 2=a ·b ,1-2b 2=a ·b ≤12⎝ ⎛⎭⎪⎫λa 2+1λb 2=12(λ+1λb 2), 当且仅当λa 2=1λb 2,即b 2=λ2时等号成立.因此1-2λ2=a ·b ≤12⎝ ⎛⎭⎪⎫λa 2+1λb 2=12⎝⎛⎭⎪⎫λ+1λ·λ2,解得λ=|b |≥12, 故|b |的最小值为12. 例3 已知a ,b 是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的单位向量,假设向量c 知足(a -c )·(b -c )=0,求|c |的最大值.解 由(a -c )·(b -c )=0得c 2=c ·(a +b ),由定理1及已知条件得c 2=c ·(a +b )≤12[c 2+(a +b )2] =12(c 2+a 2+b 2)=12(c 2+2), 解得|c |2≤2,故|c|的最大值是 2.拓展1 已知a ,b 是平面内夹角为θ的两个单位向量,假设向量c 知足(a -c )·(b -c )=0,则|c |的最大值是1cos θ2.拓展2 已知a ,b 是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的向量,且|a |=m ,|b |=n ,假设向量c 知足(a -c )·(b -c )=0,则|c |的最大值是m 2+n 2.例4 平面上三点A ,B ,C 知足AB →·BC →>0,求AC →2+1AB →·BC →的最小值. 解 由定理2得0<AB →·BC →≤⎝ ⎛⎭⎪⎪⎫AB →+BC →22=14AC →2, 则AC →2+1AB →·BC →≥AC →2+4AC→2 =|AC →|2+4|AC →|2≥2·|AC →|·2|AC →|=4, 故当且仅当AB →=BC →,且|AC →|=2时,AC →2+1AB →·BC →取得最小值4. 例5 设a ,b 知足a 2+a ·b +b 2=3,求a 2-a ·b +b 2的取值范围.解 由定理1得a ·b ≤a 2+b 22,因此a ·b ≤3-a ·b 2, 解得a ·b ≤1.又由定理1得(-a )·b ≤-a2+b 22,因此a ·b ≥-a 2+b 22=-3-a ·b 2,解得a ·b ≥-3. 因此-3≤a ·b ≤1.因为a 2-a ·b +b 2=(3-a ·b )-a ·b =3-2a ·b ,因此1≤a 2-a ·b +b 2≤9.以上五道例题从不同角度为咱们初步展现了定理1、定理2的魅力,它们微小一般,对破解难题却极为有效.只是,追求它们更普遍的应用前景固然让人心动,但更有价值的那么是取得它们的思维进程.类比是打开发觉之门的金钥匙,但如何用好这把钥匙却值得咱们长久的试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九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解题策略]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就变化起因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平移;二是旋转.就所求变量而言可分为三类:一是相关线、面、体的测度;二是角度;三是距离.立体几何动态问题的解决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化归处理能力,在各省市的高考选择题与填空题中也时有出现.在解“动态”立体几何题时,如果我们能努力探寻运动过程中“静”的一面,动中求静,往往能以静制动、克难致胜. 1.去掉枝蔓见本质——大道至简
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需从复杂的图形中分化出最简单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点、线、面,让几何图形的实质“形销骨立”,即从混沌中找出秩序,是解决“动态”问题的关键.
例1 如图1,直线l ⊥平面α,垂足为O .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点A 是直线l 上的动点,点B 1在平面α内,则点O 到线段CD 1中点P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图1
答案
2+2
解析 从图形分化出4个点O ,A ,B 1,P ,其中△AOB 1为直角三角形,固定AOB 1,点P 的轨迹是在与AB 1垂直的平面上且以AB 1的中点Q 为圆心的圆, 从而OP ≤OQ +QP =1
2
AB 1+2=2+2,
当且仅当OQ ⊥AB 1,且点O ,Q ,P 共线时取到等号,此时直线AB 1与平面α成45°角. 2.极端位置巧分析——穷妙极巧
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对于移动问题,由图形变化的连续性,穷尽极端特殊之要害,往往能直取答案.
例2 在正四面体A -BCD 中,E 为棱BC 的中点,F 为直线BD 上的动点,则平面AEF 与平面
A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
⎛⎦
⎥⎤
23,1
解析 本例可用极端位置法来加以分析.
先寻找垂直:记O 为△ACD 的中心,G 为OC 的中点,则BO ⊥面ACD ,EG ⊥面ACD .如图2,过点A ,E ,G 的平面交直线BD 于点F .此时,平面AEF 与平面ACD 所面二面角的正弦值为1. 由图形变化的连续性知,当点F 在直线BD 的无穷远处时,看成EF 和BD 平行,此时平面AEF 与平面ACD 所成二面角最小(如图3),其正弦值为
23
.
图2 图3
综上可知,平面AEF 与平面A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为⎝ ⎛⎦
⎥⎤
23,1. 3.用法向量定平面——定海神针
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有关角度计算问题,用法向量定平面,可将线面角或面面角转化为线线角.
例3 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二面角A 1-BD -A 的大小为π
6,若空间有一条直线l
与直线CC 1所成的角为π
4,则直线l 与平面A 1B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
⎡⎦

⎤π12,5π12
解析 如图4,过点A 作AE ⊥BD 于点E ,连接A 1E ,则∠A 1EA =π
6.过点A 作AH ⊥A 1E 于点H ,
则AH →
为平面A 1BD 的法向量,且∠A 1AH =π6.因为l 与直线CC 1所成角的大小为π4
,即l 与直线
AA 1所成角的大小为π4
,那么l 与直线AH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
⎢⎡⎦
⎥⎤π4-π6,π4+π
6
.又因为l 与
直线AH 所成的角和l 与平面A 1BD 所成的角互余,所以直线l 与平面A 1B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

⎤π12,5π12.
图4
4.锁定垂面破翻折——独挡一面
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对于翻折或投影问题,若能抓住相关线或面的垂面,化空间为平面,则容易找到问题的核心.
例4 如图5,在等腰Rt△ABC中,AB⊥AC,BC=2,M为BC的中点,N为AC的中点,D为线段BM上一个动点(异于两端点),△ABD沿AD翻折至B1D⊥DC,点A在平面B1CD上的投影为点O,当点D在线段BM上运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图5
A.线段NO为定长
B.CO∈(1,2)
C.∠AMO+∠B1DA>180°
D.点O的轨迹是圆弧
答案 C
解析如图6,记B2为B1在平面ADC上的射影,由B1D⊥DC可得B2D⊥DC.记B2D交AB于点K,则DC⊥平面B1B2K.在△B1DC中,作EM∥B1D交B1C于点E,连接AE,则平面AEM∥平面B1B2K,平面AEM⊥平面B1DC,从而点A在平面B1DC上的射影O在直线EM上.取AM的中点H,则NH
=1
2
MC=
1
2
,OH=
1
2
AM=
1
2
,ON=
2
2
均为定长.易知点O的轨迹是以点H为圆心、
1
2
为半径的圆
弧,因为CO2=MO2+MC2,且MO∈(0,1),所以CO∈(1,2).又∠AMO+∠AME=180°,∠AME =∠B1DK,由最小角定理知∠B1DB2<180°-∠B1DA,
得∠B1DK>∠B1DA,
于是∠AMO+∠B1DA<180°.故选C.
图6
5.觅得定值明轨迹——动中有静
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探寻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关系,是解决动态问题的常用手段.
例5 如图7,已知线段AB垂直于定圆所在的平面,B,C是⊙O上的两个点,H是点B在AC 上的射影,当点C运动时,点H运动的轨迹是( )
图7
A .圆
B .椭圆
C .抛物线
D .不是平面图形 答案 A
解析 如图8,设⊙O 的半径为r ,取BC 的中点M ,则
图8
OM ⊥BC ,MH =MC .
因为AB ⊥平面BCD ,所以BC 是AC 在平面BCD 上的射影,从而OM ⊥平面ABC ,得OM ⊥MH ,于是
OH 2=MO 2+MH 2=MO 2+MC 2=r 2,
即OH =r ,亦即动点H 在以O 为球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又因为BH ⊥AD ,B 为定点,所以动点H 又在过点B 且垂直于直线AD 的定平面上,故点H 运动的轨迹是圆. 6.构建函数求最值——以数解形
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时,对于一些很难把握运动模型(规律)的求值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某个变量的函数,以数解形.
例6 (2016·浙江)如图9,在△ABC 中,AB =BC =2,∠ABC =120°.若平面ABC 外一点P 和线段AC 上一点D ,满足PD =DA ,PB =BA ,则四面体P -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
图9
答案 12
解析 设M ,N 分别为AC ,AP 的中点,因为BA =BP =BC ,PD =DA ,所以点B 在平面PAC 上的射影为△PAC 的外心O ,且点O 在直线ND 上.又因为AB =BC =2,∠ABC =120°,所以AC =23,
图10
BO =AB 2-OA 2≤AB 2-AM 2=1,
当且仅当点O 与点M 重合时取到等号.
设AD =x ,∠PDC =θ,因为AC =23,所以DC =23-x , 则S △PDC =12x ·(23-x )sin θ≤1
2x ·(23-x )
≤12⎝ ⎛⎭⎪⎫2322=3
2
, 当且仅当点M 与点D 重合时取到等号. 因此,四面体P -BCD 的体积为
V P -BCD =13S △PCD ·OB ≤13×32×1=12

此时点O ,M ,D 重合,即点D 为AC 的中点,且平面PBD 与平面ABC 垂直相交于BD .
总之,解立体几何动态问题的过程实质是数学建模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方程、函数和图形变换是基础,因此夯实基础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化整为零的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是解决立体几何动态问题的最佳策略.真正破解动态立体几何问题,需要整体把握动态变化过程,更需要深厚的空间想象之内功.如果说招式是术,那么内功就是修行,即不断积累知识与技巧、经验与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