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科技成就

合集下载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古代科技成就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古代科技成就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古代科技成就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公务员行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经验来!>>>我想看看国考课程。

一、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于西汉前期,公元105年,蔡伦造蔡侯纸。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指南针前身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火药:发明于唐朝中期,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二、古代天文历法《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春秋战国之际,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石申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星象表。

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

汉武帝时编制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

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中国航天知识汇编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中国航天知识汇编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中国航天知识汇编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中国航天知识汇编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科技生活、人文历史、地理等,涉及面广考点颇多,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今天对中国航天知识进行了整理汇总,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航空常识1.中国首个“中国航天日”:2020年4月24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

3.中国航天事业包含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

二、空间技术1.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

2.运载火箭:我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3.航天器发射场: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海南四个发射场。

4.航天测控:航天测控网由多个测控站、测控中心和通信系统构成。

5.载人航天:(1)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

(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3)2008年9月25日~28日,25日晚神舟七号于21:10分发射,三名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7日16:30分翟志刚成功完成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2011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神九发射。

手动交会对接控制系统,中国首次将女飞行员送入太空,也实现多名字宇航员在太空的长期停留。

2013年,神十发射。

首次太空授课,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4)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2019年公务员基础知识:最新科技的常识

2019年公务员基础知识:最新科技的常识

2019年公务员基础知识:最新科技的常识导语:时光如梭,转瞬已是8月了,很多考生都在为2018年公务员考试准备着。

相对应的考生注重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若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完美的解决不但会让考生难以静下心来备考,甚至会影响到职位的选择。

在此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考生常见问题,并加以解答,希望以此助考生一臂之力。

在考试中,科技常识考查中经常会出现科技常识,而这些科技常识往往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这些知识实行总结,能够更好让我们把握相关的知识点:1、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

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2、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因为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防碍作用。

3、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因为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逐步地被烧干。

4、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因为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5、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6、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 只从喷口喷出。

这是因为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7、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能够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持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持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持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持续变化,气球所以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持续变化。

2019国考行测常识:科技常识考点

2019国考行测常识:科技常识考点

2019国考行测常识:科技常识考点我们网站公务员栏目为你整理了2019国考行测常识:科技常识考点,更多国考常识资讯请及时关注本网站更新。

2019国考行测常识:科技常识考点高频考点1:航空航天对于航空航天的考察,热度一直都是居高不下,这也得益于我国在航天事业中所取得的重大发展,航空航天的考察大体分为世界航天发展史和中国航天进程。

对于世界航天发展史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第一,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是“前苏联”;第二,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第三,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列昂诺夫”;第四,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美国的“阿波罗 11 号”。

例题讲解【例3】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 20 世纪 60 年代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C.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D.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 13 号”【解析】本题考察航空航天常识,世界航天发展史。

A选项1966美国发射载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阿金纳对接舱体对接,正确;B选项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前苏联的列昂诺夫;C选项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是“前苏联”;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美国的“阿波罗 11 号”。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对于中国航天进程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第一,中国四大航天基地分别是:酒泉、太原、西昌和文昌;第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1970年在酒泉发射成功;第三,我国载人飞船是“神州”系列;月球探测器是“嫦娥”系列;空间实验室是“天宫”系列;货运飞船是“天舟”系列;运载火箭是“长征”系列。

第四,关于“神州”系列,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在2003年“神舟”五号;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是在“神舟六号”;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通过“神舟七号”;实现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的是“神舟八号”,且重点注意神舟八号“无人”;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是“神舟九号”,且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进入太空;首次在天宫一号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的是“神舟十号”;到目前为止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的是“神舟十一号”,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到目前为止中国三次进入外太空的宇航员是“景海鹏”。

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

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

1.继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相继顺利发射成功后,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第一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空间交会对接与载人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并称为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中国目前没有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2. “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名为航空飞行记录器。

里面装有飞行数据记录器和舱声录音器,飞机各机械部位和电子仪器仪表都装有传感器与之相连。

它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需要时把所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实验、事故分析之用。

黑匣子具有极强的抗火、耐压、耐冲击振动、耐海水(或煤油)浸泡、抗磁干扰等能力,即便飞机已完全损坏黑匣子里的记录数据也能完好保存。

世界上大部分的空难原因都是通过黑匣子找出来的。

黑匣子一般放在机尾比较安全。

3.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

光合作用吸收的是太阳光谱中的红橙光和蓝紫光,对于绿光几乎不吸收,而是反射了绿光,所以叶片显绿色。

4. 镭是由居里夫妇发现的,镭能放射出α和γ两种射线,并生成放射性气体氡。

镭放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因此,常用来治疗癌症等。

此外,镭盐与铍粉的混合制剂,可作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石油资源、岩石组成等,是原子弹的材料之一。

氢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

它的原子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

氢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

它是无色无味无臭,极易燃烧的由双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2019国考常识判断热点之科技篇-7页精选文档

2019国考常识判断热点之科技篇-7页精选文档

一、基础物理学(一)热力学三定律热、电磁、光等现象和机械运动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并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系统如不吸收外部热量却对外做功,须消耗内能;不可能造出既不需外界能量又不消耗系统内能的永动机。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不可能把从高温热源中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有用功,总要把一部分传给低温热源。

根据这个定律,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科学家研究固体、液体、分子和原子的自由能的基础上,能斯特提出,在温度达到绝对零度(-273摄氏度)时,物质系统(分子或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将停止。

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但是可以无限趋近。

(二)电磁理论1864年,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8年,赫兹发现了电磁波。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成为描述电磁运动的基本理论,被称为自然科学的第三次理论大综合。

二、现代物理学现代物理学通常是指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物理学,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粒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的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迄今,人们已认识到构成物质的最小组成为三种粒子:轻子、夸克、媒介子。

作用在物质上的所有的力可归结为三种:引力、强力、统一的电弱力。

(传统上将力分为四种: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

上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发现弱力和电磁力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它们是一种事物的不同侧面,统称电弱力)(二)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物理学理论,描述物体的高速运动和相关的时空性质。

相对论引发了现代物理学革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时空观。

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三)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物理科学。

量子力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了从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的重大飞跃。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科技常识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科技常识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科技常识为大家整理了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科技常识,希望能给你行测复习提供一些帮助,更新资讯请关注更新。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科技常识一、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1 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造160年。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2 两汉时期: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③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3 隋唐时期: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4 宋元时期: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②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③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④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二、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1 两汉时期:《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公务员考试总结—三科技知识(5篇可选)

公务员考试总结—三科技知识(5篇可选)

公务员考试总结—三科技知识(5篇可选)第一篇:公务员考试总结—三科技知识科技史之古代中国一、四大发明(一)造纸术发明:西汉时发明植物纤维纸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二)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朝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三)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用于战争,宋还用于狩猎、采矿(四)指南针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使用人工磁体指南针,用于航海二、天文学(一)天文观测商朝有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春秋有世界最早的慧星、哈雷慧星的记录汉代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二)天体测量东汉张衡:地动仪、浑象仪;地圆学比欧洲早 1000 年。

唐代僧一行:测出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元代郭守敬:发明简仪三、数学春秋:九九乘法表;筹算计算法东汉:《九章算术》计算面积、容积、正负加减、一元二次方程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四、医学西汉:《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订。

东汉:“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创“五禽戏”唐朝:药王孙思邈著成《千金方》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五、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求》,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介绍西方自然科学,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17 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科技史之国外一、第一次科学革命时间:17 世纪前后代表人物:牛顿科学成就:牛顿力学天文学:1543 年哥白尼医学:注:牛顿力学被称为物理学第一次大综合。

二、第一次技术革命时间:18 世纪代表人物:瓦特“日心说”代表成就:蒸汽机三、第二次技术革命时间:十九世纪代表人物:爱迪生代表成就:电力应用直流电机:德国西门子电灯:爱迪生电话:贝尔电视:贝尔德四、第二次科学革命时间:19 世纪末代表人物:麦克斯韦代表成就:电磁学。

注:电磁学被称为物理学第三次大综合。

五、现代科学革命时间:20世纪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伦琴)放射性(居里夫人)电子(英汤姆逊)代表人物:爱因斯坦、普朗克代表成就:相对论、量子力学六、第三次技术革命时间:20 世纪代表人物:电子计算机代表人物:冯诺依曼(美)注:20 世纪的四大发明:计算机、半导体、激光器、原子能中国科技一、科技规划1.基础理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37 计划”,2.应用科学计划1)星火计划: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1986年实施,由科技部负责。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科技篇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科技篇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科技篇1.一般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

A.减少明火B.隔绝氧气C.增加湿度D.制造泡沫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浸在水中,木块受到浮力大B.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在水银中铝块受到的浮力人C.同一木块浮在酒精面上比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大D.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浸在水中,木块受到的浮力大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春江水暖鸭先知B.蜡炬成灰泪始干C.玉不琢不成器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4.A.火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B.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勇气”号及“机遇”号火星车曾成功找到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D.火星大气成分主要是氦气、氮气5.在太空中,宇航员观察星星时会发现()。

A.星光闪烁B.星星十分清晰C.有时闪烁,有时清晰D.当太空舱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星光闪烁1.答案: B解析:燃烧属于氧化活动,泡沫灭火器和其他灭火器的原理大致一样,都是为了隔绝氧气而促使氧化活动终止,因此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A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B项,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因此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铁的质最大于铝的质量,铁的排水体积大于铝的排水体积,故在同是水银的情况下,铁的浮力大。

C项,酒精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块在酒精中的浮力小于在水中的浮力。

D项中,铁块和木块体积相同,铁的密度大,所以铁的质量大,铁沉没在水中,那么根据浮力公式,铁的沉没体积为排水体积,由于漂浮,木块的排水体积只有自身体积的一部分,因此铁的排水体积大,即铁的浮力大。

A项正确,因为木块的密度小,体积大,同质量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木块排开的体积大于铁块,所以木块的浮力大。

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B解析: 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B项属于化学反应。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速记常识考点之科技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速记常识考点之科技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速记常识考点之科技
科技:
1.液态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0.15毫克/千克。

2.2012年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首次成功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

3.“蛟龙号”设计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是目前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4.空调的“匹”并不是指功率,而是指制冷量。

5.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基因理论和系统理论被称为现代科学四大基础理论。

6.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递各种信息。

光纤用石英玻璃制造。

7.含羞草之所以“含羞”,是因遭碰触后,体内股动蛋白束散开,叶片水分流失,以致产生闭合运动。

8.菠菜含有叶酸,可以预防婴儿脊柱裂;含有胡萝卜素,可以预防失明。

2019年国考笔试备考:科技常识

2019年国考笔试备考:科技常识

2019年国考笔试备考:科技常识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拉起帷幕,国考笔试科目为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行测分为五大类。

各位准考生开始复习了吗?以下是今年国考行测方面的一些备考技巧。

行测常识判断部分经常要考察科技方面的知识点,但是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现中公教育专家总结科技史上几点重要的大事供考生学习。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一颗低轨卫星,只能在晚上进行量子通信,空间覆盖能力和应用都有限。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种方式能极大提高通信保密性。

2017年1月18日,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6月“墨子号”实现1203公里光子纠缠,刷新世界纪录。

2018年1月,“墨子号”成功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1.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基本个体B.量子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宏观物理世界C.量子通信可以被窃听和破译D.量子力学标志着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兴起1.【中公解析】答案选A。

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

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

量子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微观物理世界,描写微观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论是量子力学,故B错。

量子通信是不容易被窃听的,C错。

量子调控和量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标志着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兴起,D错。

故本题答案为A.500米“超级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2016年7月3日,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位于中国贵州省内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顺利安装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测试调试阶段。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积累:近两年科技知识总结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积累:近两年科技知识总结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积累:近两年科技知识总结在行测常识判断的考察中,有这么一类题型让大家头疼又无爱,那就是科技常识,仔细复习很难抓住考点,但是遇到又感觉似曾相识,总之就是“看到不会,弃之可惜”。

而且科技常识涉及到的知识点特别的广,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能源、医学等常识,让大家在考前复习阶段除了叹气便无从下手。

面对如此尴尬的科技常识,平常的总结性梳理和持之以恒的用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专家就跟大家一起来关注近两年科技常识中所涉及的重要考点。

科技常识需要关注的范围是能够让我们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内容。

(一)未来能源-“可燃冰”。

1、“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

2、2017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布消息: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任务中,船上搭载的“发现号”无人潜水器携带我国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探针,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3、2017年11月16日,中国国土资源部表示,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将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列为新矿种,成为中国第173个矿种。

4、在中国的南海,可燃冰被首次试采成功,而圆满完成这项任务的就是我国自主建造,也是目前全球最大,世界上最先进的半潜式深海钻井平台-“蓝鲸一号”。

5、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

(二)光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1、首颗量子通信卫星以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的名字来命名。

墨子最早提出过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观点,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

用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在早期物理光学方面的成就。

2、主要设计者—2017十大科学人物、获称“量子之父”的潘建伟。

3、2017年8月12日,墨子号”取得最新成果——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至此,“墨子号”量子卫星提前、圆满地完成了预先设定的全部三大科学目标。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科技常识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科技常识

常识积累之科技常识科技常识作为常识中的一部分,是公务员考试中都无法绕过去的坎。

然而,科技常识不仅包括普通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常识,还包含着大量的我们并不太熟悉的高科技常识,因此对于考公学员来说科技常识部分显得有些鸡肋:仔细复习很难踩住考点,临时突击更是毫无方向;完全放弃又总觉很不甘心。

面对如此尴尬的科技常识,平常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用心显得尤为重要。

一、考点梳理高新科学技术的考察往往与当年国内外重大科技发明或发现有关。

(一)引力波被实测。

1、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

在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2、引力波不能够存在于牛顿的经典引力理论当中,因为牛顿的经典理论假设物质的相互作用传播是速度无限的。

3、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已经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4、中国研究引力波的有关项目为中山大学牵头的“天琴计划”。

(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1、北京时间2016年6月20日,TOP500组织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ISC)上,“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登顶榜单之首,成为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2、“中国芯”“申威26010”的问世,也成为中国自主研发打破30年技术封锁的一柄利器。

3、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由40个运算机柜和8个网络机柜组成。

4、一台机柜就有1024块处理器,整台“神威·太湖之光”共有40960块处理器。

5、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峰值性能世界第一,持续性能世界第一,性能功耗比还是世界第一。

(三)FAST射电望远镜1、FAST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份竣工,位于贵州平塘。

2、FAST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知识点梳理.doc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知识点梳理.doc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知识点梳理为了方便大家复习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我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我国近现代科技成就知识点梳理,希望大家能好好归纳总结!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我国近现代航空航天成就空间技术类1.“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由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飞船,“神舟十一号”飞船总飞行时间达33天,是目前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2.“嫦娥”系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三号”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嫦娥五号”将完成探月工程的重大跨越——带回月球样品3.“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4.“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5.“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202X年4月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空间应用类1.“北斗”系列导航卫星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全国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2.“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向第二代跨越的首发星,也是我国首颗把地球静止轨道三轴稳定定量遥感卫星近些年,我国的航天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目前,我国的航天科技主要成就如下:空间科学类1.“悟空号”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为人类带来了多项成果:约28亿高能宇宙射线,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使人类第一次直接“看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处的“拐折”等2.“实践十号”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是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单次开展科学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3.“慧眼”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可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我国近现代生物医学成就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我国信息技术成就我国信息技术成就知识点超级计算机1983年,“银河-I”计算机在长沙研制成功,这是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1993年,“曙光一号”研制成功,这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用微处理器芯片构成的全对称多处理机2015年11月16日,“天河二号”连续六度称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202X年,“神威·太湖之光”荣登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首202X年11月,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第四次分列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冠亚军;中国上榜的超级计算机达到202台,总数为世界第一量子通信202X年8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202X年9月,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我国近现代其他部分成就我精心为您推荐: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生物工程技术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从嫦娥探月工程看真理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公务员报考指南公务员报考条件公务员报名入口行测专题申论专题。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不得不知的科技小常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不得不知的科技小常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不得不知的科技小常识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不得不知的科技小常识,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不得不知的科技小常识公共基础知识这门学科内容多而繁杂,其中科技这门学科在省直、省考常识、各地市事业编考试、三支一扶等考试中,基本都为重点考察科目,占比较大。

考察内容包括科技发展、基础科学、高新技术等。

科技发展包括了科技史和科学奖项;基础科学包括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生物医学常识、生活常识等;高新技术包括了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其他前沿技术等。

考察较难,考察形式比较多样化,有对于书上实质的知识点记忆类考察,也有生活科技常识的考察。

而生活科技常识考察最普遍,作为公共基础知识非法方向的授课老师来说,在讲解过程中要以讲义为基础扩散相关考点。

同时会建议学员平时生活多积累、多刷题。

以下是对于科技常识内容编制的两道题目。

1.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过一定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混合物,甚至可以是纯净物,以下属于合金的是:A.钢B.光导纤维C.紫铜D.氧化铝【答案】A。

解析: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0%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

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合金,故B项不符合题意;紫铜是纯铜,不是合金,故C项不符合题意;氧化铝是氧化物,不是合金,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A。

2.无脊椎动物中地位最高的是哪种动物:A.环节动物B.两栖动物C.棘皮动物D.节肢动物【答案】C。

解析:环节动物是动物进化上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约有9,000种。

故A项不符合题意;两栖动物是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一些蚓螈除外),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体的湿润;其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进行呼吸,长大后用肺兼皮肤呼吸。

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

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

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公务员考试科技常识的内容:要说这公务员考试啊,科技常识那可是个重要的板块。

咱们先来聊聊这科技常识到底有多重要。

就拿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来说吧。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一直梦想着能成为一名公务员。

他备考那会,对科技常识这部分没太重视,觉得不会考太难的。

结果考试的时候,看到那些科技常识的题目,整个人都懵了。

比如说,有一道题问:“下列关于量子通信的说法,错误的是?”他当时就抓耳挠腮,因为他之前根本就没好好了解过量子通信的相关知识。

还有一题是“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他也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该选啥。

就因为在科技常识这块丢了不少分,最后他与心仪的岗位擦肩而过。

这事儿给他的打击可不小,他后悔得不行,直拍大腿说:“早知道就好好复习科技常识了!”那咱们接下来就好好说说这科技常识都包括哪些内容。

先来说说物理方面的。

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可都是常考的点。

比如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您得知道它是怎么来的,适用范围是啥。

还有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²,这可是个大名鼎鼎的公式,您得理解它的含义和应用。

再讲讲化学。

元素周期表那是必须要牢记的,每个元素的性质、用途都得心里有数。

比如说,惰性气体为啥惰性?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都有啥特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您也得搞得清清楚楚。

然后是生物方面。

细胞结构、遗传规律、生态系统,这些都是重点。

就拿细胞来说,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各自的功能是啥,得弄得明明白白。

遗传规律里的孟德尔定律,那也是经常考的。

还有信息技术。

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都是热门话题。

比如说,大数据是怎么收集和分析的?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有哪些?最后说说航天科技。

我国的航天成就那可是举世瞩目的,像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等等。

您得清楚这些任务的时间、成果和意义。

总之,这科技常识涵盖的范围广,知识点多。

2019国家公务员科技常识试题及解析

2019国家公务员科技常识试题及解析

2019国家公务员科技常识试题及解析科技行测常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必考题型之一,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要平时多加积累,多进行试题练习,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2019国家公务员科技常识试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2019国家公务员科技常识试题(一)1、下列关于含磷洗衣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含磷洗衣粉可以起到软化水的作用B、含磷洗衣粉是造成湖泊等水体发生“赤潮”的元凶之一C、含磷洗衣粉易吸水,易结块D、含磷洗衣粉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2、蜻蜓点水是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接触水面的动作,其主要是为了()A、求偶B、产卵C、饮水D、呼吸3、美国航天局宣布,计划在2019年发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探测这颗在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

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组成B、公转轨道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C、在除太阳以外的太阳系天体中,体积最大的是木星D、除地球等行星外,一些卫星也有自己的大气层4、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过程,没有氧气参与的呼吸称为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

下列现象与无氧呼吸有关的是( )。

A、人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B、用糯米和酒曲酿制米酒C、农作物受涝时短时间内不会死亡D、把生水果和熟苹果放在密闭的缸里催熟5、我们知道,法国国旗是由蓝、白、红三条纵向的色带组成的。

实际测量可以发现,三条色带中蓝色带最宽,白色带最窄,红色带宽度居中。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国旗上的三色代表法国的三大区域,色带宽度和区域面积相对应B、三种颜色给人造成的主观体验不同,为了让三条色带看上去等宽,所以实际宽度不能相同C、国旗来源于当地某古老部族的旗帜,为什么设计成这样,已经无法考证D、国旗上三色代表建国时三大党派,色带宽度和当时的党派力量对比有关2019国家公务员科技常识试题答案1、答案: C解析: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科技成就.doc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科技成就.doc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科技成就1.(判断)声音和光的传播都必须有介质。

B。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故本题答案选B。

科技基础科学物理知识2.下列化学物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比空气重,微溶于水B.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能同时发生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C。

解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生成CO2和H2O是化学变化。

故本题答案选C。

科技基础科学化学知识3.下列关于现代通信技术,不正确的是()A.5G与4G相比,具有更好的效率,更低的时延B.光纤是利用声波在光导纤维中传递各种信息C.不确定性原理和不可克隆原理使量子通信具有理论上绝对安全的特点D.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B。

解析: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递各种信息。

光纤是用石英玻璃制造的。

故本题答案选B。

科技高新技术信息技术4.关于我国的探月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B.嫦娥二号是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送入太空的C.嫦娥三号使我国称为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实现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D.嫦娥五号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并完成探月工程的重大跨越——带回月球样品C。

解析: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球面软着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实现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故本题答案选C。

科技高新技术空间技术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航天日与人造卫星19年4月24日将迎来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为什么选这一天呢,源自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

1970年4月24日,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等国家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科技常识是公考中的重要内容,中公教育专家特意整理与航天日有渊源的人造卫星的常见考点,以飨考生,方便大家备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国考行测常识:科技成就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于10月份报名,备考正当时,河北华图为您提供2019国考历年真题、备考资料、国考课程等内容。

今天我们来复习国考常识高频考点中的科技成就。

在未来的国联考中,国家最新高科技成就与科技常识相结合进行考查,成为一种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及时总结一年来的最新科技成就,又要精心揣摩科技成就与科技常识相结合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备考。

2018年以来重大科技新闻:
1.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2. 1月10日,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无人驾驶系统发布,首条搭载这一系统的“云轨”线路也在银川通车运行。

“云轨”是一种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采用跨座式单轨技术,可应用于中、小城市的骨干线和大中城市的加密线等。

3.1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

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能力。

4.我国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将在2030年前后,发射3颗卫星,组成空间引力波观测系统,对宇宙中广泛存在的豪赫兹的中频引力波展开探测。

5. 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无人无缆潜水器“潜龙三号”在南海海域成功首潜。

6.5月,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的封面文章,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重要成果: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完成。

【例】下列关于我国C919大型客机研发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18.省考)A.社会效益方面,C919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B.技术方面,C919能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研发能力,促进航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民航工业水平
C.军事方面,以C919为平台改装成大型军用特种飞机的潜力巨大,短期内实现其军民
两用前景良好
D.经济方面,C919使我国民航不再依赖进口中层干线客机,打破了西方航空垄断,进而节省外汇
河北华图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常识。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机场圆满首飞。

这是我国高科技领域的一件大事。

C项:在军事方面,因运20过于肥硕的身躯和20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并不适合改装为特种飞机。

而用C919改装预警机、高新机等大型军用特种飞机的潜力巨大。

虽然现阶段的C919改装成军用战机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在将来,中国完全掌握C919的全部技术并能100%实现国产化之后,C919实现军民两用的可能性并非一点也没有。

因此,短期内并不能实现军民两用。

C项说法错误,当选。

A项:在社会效益方面,C919项目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大量高收入的就业岗位,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B项:在技术方面,C919能锻炼中国航空工业在干线客机方面的设计和制造能力,锻炼一批航空人才,提升中国民用航空工业水平。

而且C919大飞机的研发和制造在沈阳、成都、西安、上海、南昌等地形成民用航空产业集群,不仅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还为以后国产打飞机的研发和制造夯实了基础。

D项:在经济方面,C919能使中国民航不再依赖于从欧美进口波音和空客的中层干线客机,打破欧美航空巨头垄断,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

故本题答案选C。

【例】下列选项不属于航空航天中货运飞船主要任务的是()。

(18.省考)
A.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完成后,会与空间站自动或人工交会对接
B.货运飞船进行空间站实验和技术试验,将获取的研究数据回传
C.货运飞船为空间站补加推进剂以及空气,带来饮水、食物等补给物资
D.货运飞船可充当空间站的“垃圾桶”,将站内废弃物品搬运至货运飞船
河北华图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常识。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D项: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将根据空间站的需求分次进行推进剂补给,实现航天员生活用品、维持舱压气体的补给,存储空间实验设备和用品,收集废弃物,完成任务后坠人大气层烧毁。

因此,并不承担在空间站进行试验并将数据回传的任务。

D项当选。

A项:2017年4月22日10时02分,中国的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转入自主控制状态,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逐步靠近。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

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对接机构锁紧,两个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因此,货运飞船可以与空间站进行人工或自动对接。

B项:货运飞船要完成航天员消耗品、推进剂、舱内气体等资源的补给和实验用品的上行运输,并要进行空间科学试验载荷和维修设备等的运输。

空间站丢弃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也要随货运飞船下行并在进入大气层后烧毁。

C项:货运飞船是一种专门运送货物到达太空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主要任务是向空间站定期补给食品,货物,燃料和仪器设备等。

它是国际空间站补给物资的重要运输工具,也是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

货运飞船可以通过交会对接向空间飞行器补给货物、提供消耗品和设备,从而延长飞行器的在轨飞行寿命,提高航天员的空间驻留和工作时间,拓展空间飞行器的能力,为空间站上乘员的长期驻留和实现空间站的长期应用提供支持。

故本题答案选D。

【例】关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新成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8.国考)
A.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B.实现总装下线的“蛟龙-600”属于水陆两栖飞机
C.已成功下潜的“潜龙二号”是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
D.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的运算速度居世界第一
河北华图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常识。

C项:水下机器人包括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和自主水下机器人(AUV)两大类。

“潜龙二号”是自主水下机器人 (AUV)。

C项说法错误,当选。

B项:2016年8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C项:2016年7月23日总装下线的蛟龙-600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D项:中国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是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

故本题答案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