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特训第二十二讲:梯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 第22讲 梯形 强基训练+真题(后含答案)
一腰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2020年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第二十二讲梯形【强基知识】一、梯形的定义、分类和面积: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其中,平行的两边叫做,不平行的两边叫做,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
2、分类:⎪⎩⎪⎨⎧⎩⎨⎧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特殊梯形一般梯形梯形3、梯形的面积:S梯形=12(上底+下底)×高【注意: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梯形,除了要证明它有一组对边外,还需注明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或平行的这组对边不相等】二、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1、性质:⑴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相等⑴等腰梯形的对角线⑴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2、判定:⑴用定义:先证明四边形是梯形,再证明其两腰相等⑴同一底上两个角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⑴对角线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注意:1、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中“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不能说成“两底角相等”2、等腰梯形所有的判定方法都必须先证它是梯形3、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做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形或形常见的辅助线作法有要注意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用辅助线】两腰的梯形叫做等腰梯【中考真题考点例析】考点一:梯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例1 (广州)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梯形,AD⑴BC,CA是⑴BCD的平分线,且AB⑴AC,AB=4,AD=6,则tanB=()A.23B.22C.114D.55强基训练1-1 (宁波)如图,梯形ABCD中,AD⑴BC,AB=52,BC=4,连结BD,⑴BAD的平分线交BD于点E,且AE⑴CD,则AD的长为()A.3B.2C.3D.2答案:B考点二:等腰梯形的性质例2 (柳州)如图,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AD⑴BC,连结AC、BD.在平面内将⑴DBC沿BC翻折得到⑴EBC.(1)四边形ABEC一定是什么四边形?(2)证明你在(1)中所得出的结论.强基训练2-1 (杭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⑴DC,线段AG,BG分别交CD于点E,F,DE=CF.求证:⑴GAB是等腰三角形.考点三:等腰梯形的判定例3 (钦州)如图,梯形ABCD中,AD⑴BC,AB⑴DE,⑴DEC=⑴C,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强基训练3-1 (上海)在梯形ABCD中,AD⑴BC,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能判断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的是()A.⑴BDC=⑴BCD B.⑴ABC=⑴DAB C.⑴ADB=⑴DAC D.⑴AOB=⑴BOC考点四:梯形的综合应用例4 (扬州)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⑴CD,⑴B=90°,AB=2,CD=1,BC=m,P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且和B、C不重合,连接PA,过P作PE⑴PA交CD所在直线于E.设BP=x,CE=y.(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若点P在线段BC上运动时,点E总在线段CD上,求m的取值范围;(3)如图2,若m=4,将⑴PEC沿PE翻折至⑴PEG位置,⑴BAG=90°,求BP长.强基训练4-1 (青岛模拟)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5cm,AD=4cm,BC=10cm,点E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B向点B移动,点F从点B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BA方向向点A移动,当点F到达点A时,点E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s)(0<t<2.5).问:(1)当t为何值时,EF平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2)若⑴BFE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五边形AFECD的面积与⑴BFE的面积之比是3:2?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在点E、F运动的过程中,若线段EF=15154cm,此时EF能否垂直平分AB?强基训练4-2 (2019浙江绍兴)如图1,长、宽均为3,高为8的长方体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里面盛有水,水面高为6,绕底面一棱长进行旋转倾斜后,水面恰好触到容器口边缘,图2是此时的示意图,则图2中水面高度为()A. 245B.325C.1234D.2034第二十讲梯形参考答案【中考真题考点例析】考点一:梯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例1 答案:B 解:⑴CA 是⑴BCD 的平分线, ⑴⑴DCA=⑴ACB , 又⑴AD⑴BC , ⑴⑴ACB=⑴CAD , ⑴⑴DAC=⑴DCA , ⑴DA=DC ,如图,过点D 作DE⑴AB ,交AC 于点F ,交BC 于点E , ⑴AB⑴AC ,⑴DE⑴AC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⑴点F 是AC 中点, ⑴AF=CF ,⑴EF 是⑴CAB 的中位线,⑴EF=12AB=2, ⑴AF DF FC EF==1, ⑴EF=DF=2, 在Rt⑴ADF 中,AF=2242AD DF -=,则AC=2AF=82,tanB=82224AC AB ==. 强基训练1-1 答案:B 考点二:等腰梯形的性质 例2 答案:(1)解:四边形ABEC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证明:⑴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D⑴BC , ⑴AB=DC ,AC=BD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C=DC ,DB=BE , ⑴EC=AB ,BE=AC , ⑴四边形ABEC 是平行四边形. 强基训练2-1 答案:证明:⑴在等腰梯形中ABCD 中,AD=BC , ⑴⑴D=⑴C ,⑴DAB=⑴CBA ,在⑴ADE 和AD BC D C DE CF =⎧⎪∠=∠⎨⎪=⎩, ⑴BCF 中,⑴⑴ADE⑴⑴BCF (SAS ),⑴⑴DAE=⑴CBF , ⑴⑴GAB=⑴GBA , ⑴GA=GB ,即⑴GAB 为等腰三角形. 考点三:等腰梯形的判定 例3 答案: 证明:⑴AB⑴DE , ⑴⑴DEC=⑴B , ⑴⑴DEC=⑴C , ⑴⑴B=⑴C ,⑴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 强基训练3-1 答案:C 考点四:梯形的综合应用 例4 答案:解:(1)⑴⑴APB+⑴CPE=90°,⑴CEP+⑴CPE=90°, ⑴⑴APB=⑴CEP ,又⑴⑴B=⑴C=90°, ⑴⑴ABP⑴⑴PCE , ⑴AB BPPC CE=,即2x m x y =-, ⑴y=-21x 2+2mx .(2)⑴y=-21x 2+2m x=-21(x -2m )2+28m ,⑴当x=2m时,y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8m .⑴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点E 总在线段CD 上,⑴28m ≤1,解得m≤22. ⑴m 的取值范围为:0<m≤22.(3)由折叠可知,PG=PC ,EG=EC ,⑴GPE=⑴CPE , 又⑴⑴GPE+⑴APG=90°,⑴CPE+⑴APB=90°, ⑴⑴APG=⑴APB .⑴⑴BAG=90°,⑴AG⑴BC , ⑴⑴GAP=⑴APB , ⑴⑴GAP=⑴APG , ⑴AG=PG=PC . 解法一:如解答图所示,分别延长CE 、AG ,交于点H,则易知ABCH为矩形,HE=CH-CE=2-y,GH=AH-AG=4-(4-x)=x,在Rt⑴GHE中,由勾股定理得:GH2+HE2=GH2,即:x2+(2-y)2=y2,化简得:x2-4y+4=0⑴由(1)可知,y=-12x2+2mx,这里m=4,⑴y=-12x2+2x,代入⑴式整理得:x2-8x+4=0,解得:x=23或x=2,⑴BP的长为23或2.解法二:如解答图所示,连接GC.⑴AG⑴PC,AG=PC,⑴四边形APCG为平行四边形,⑴AP=CG.易证⑴ABP⑴GNC,⑴CN=BP=x.过点G作GN⑴PC于点N,则GH=2,PN=PC-CN=4-2x.在Rt⑴GPN中,由勾股定理得:PN2+GN2=PG2,即:(4-2x)2+22=(4-x)2,整理得:x2-8x+4=0,解得:x=23或x=2,⑴BP的长为23或2.解法三:过点A作AK⑴PG于点K,⑴⑴APB=⑴APG,⑴AK=AB.易证⑴APB⑴⑴APK,⑴PK=BP=x,⑴GK=PG-PK=4-2x.在Rt⑴AGK中,由勾股定理得:GK2+AK2=AG2,即:(4-2x)2+22=(4-x)2,整理得:x2-8x+4=0,解得:x=23或x=2,⑴BP的长为23或2.强基训练4-1 答案:解:(1)⑴EF平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⑴BE+BF=12(AD+BC+CD+AB)=12,⑴10-t+2t=12,t=2;答:当t为2s时,EF平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2)如图,过A作AN⑴BC于N,过F作FG⑴BC于G,则BN=2(BC-AD)=2×(10-4)=3(cm),⑴AN⑴BC ,FG⑴BC , ⑴FG⑴AN ,⑴ABN⑴⑴FGB ,⑴FG BFAN AB =, ⑴245FG t =,FG=85t ,⑴S ⑴BEF =12×BE×FG=12(10-t )•85t ,S=-45t 2+8t ;(3)假设存在某一时刻t ,使五边形AFECD 的面积与⑴BFE 的面积之比是3:2, S 五边形AFECD =S 梯形ABCD -S ⑴BFE =12×(4+10)×4-(-45t 2+8t )=28+45t 2-8t , 即2(28+45t 2-8t )=3(-45t 2+8t ),解得:(大于2.5,舍去),t=5;即存在某一时刻t ,使五边形AFECD 的面积与⑴BFE 的面积之比是3:2,t 的值是(5)s ;(4)假设存在EF 垂直平分AB , 则⑴ABN⑴⑴BEF ,EF DFAN DN =,4EF =EF=3即线段,此时EF 不能垂直平分AB . 强基训练4-2答案:A解:过点C 作CF⑴BG 于F ,如图所示:设DE=x ,则AD=8-x ,根据题意得:12(8-x+8)×3×3=3×3×6, 解得:x=4, ⑴DE=4, ⑴⑴E=90°,由勾股定理得:CD=2222=4+3=5DE CE +, ⑴⑴BCE=⑴DCF=90°, ⑴⑴DCE=⑴BCF , ⑴⑴DEC=⑴BFC=90°, ⑴⑴CDE⑴⑴BCF ,⑴CE CDCF CB =, 即358CF =, ⑴CF=245.故选A .【聚焦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1.(绵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2.(十堰)如图,梯形ABCD 中,AD⑴BC ,AB=DC=3,AD=5,⑴C=60°,则下底BC 的长为( ) A .8 B .9 C .10 D .11 二、填空题3.(烟台)如图,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⑴ABC=60°,若其四边满足长度的众数为5,平均数为254,上、下底之比为1:2,则BD= . 4.(临沂)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⑴BC ,DE⑴BC ,BD⑴DC ,垂足分别为E ,D ,DE=3,BD=5,则腰长AB= .5.(扬州)如图,在梯形ABCD中,AD⑴BC,AB=AD=CD,BC=12,⑴ABC=60°,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6.(盘锦)如图,等腰梯形ABCD,AD⑴BC,BD平分⑴ABC,⑴A=120°.若梯形的周长为10,则AD的长为.7.(六盘水)如图,梯形ABCD中,AD⑴BC,AD=4,AB=5,BC=10,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连接DE,则四边形ABED的周长等于.8.(长沙)如图,在梯形ABCD中,AD⑴BC,⑴B=50°,⑴C=80°,AE⑴CD交BC于点E,若AD=2,BC=5,则边CD的长是.9.(曲靖)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⑴BC,⑴B=90°,⑴C=45°,AD=1,BC=4,则CD= .10.(南京)如图,在梯形ABCD中,AD⑴BC,AB=DC,AC与BD相交于P.已知A(2,3),B(1,1),D(4,3),则点P的坐标为.三、解答题11.(滨州模拟)我们知道“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类似的,我们把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如图,在梯形ABCD中,AD⑴BC,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那么EF就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通过观察、测量,猜想EF和AD、BC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2.(玉林)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⑴BC,AD⑴DC,点A关于对角线BD的对称点F刚好落在腰DC上,连接AF交BD于点E,AF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G,M,N分别是BG,DF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EMCN是矩形;(2)若AD=2,S梯形ABCD=152,求矩形EMCN的长和宽.13.(深圳)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D⑴BC,AB=DC,AC与BD交于点O,廷长BC到E,使得CE=AD,连接DE.(1)求证:BD=DE.(2)若AC⑴BD,AD=3,S ABCD=16,求AB的长.14.(安溪)已知等腰梯形中,AB=DC=2,AD⑴BC,AD=3,腰与底相交所成的锐角为60°,动点P在线段BC上运动(点P不与B、C点重合),并且⑴APQ=60°,PQ交射线CD于点Q,若CQ=y,BP=x,(1)求下底BC的长.(2)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当点P运动到何位置时,线段CQ最长,最大值为多少?(3)在(2)的条件下,当CQ最长时,PQ与AD交于点E,求QE的长.第二十讲梯形参考答案【聚焦中考真题】一、选择题1答案:D2答案:A二、填空题3答案:354答案:4155答案:306答案:27答案:198答案:39答案:2310答案:(3,37) 三、解答题11答案:解:结论为:EF⑴AD⑴BC ,EF=12(AD+BC ).理由如下: 连接AF 并延长交BC 于点G .⑴AD⑴BC ,⑴⑴DAF=⑴G ,在⑴ADF 和⑴GCF 中, DAF G DFA CFG DF FC ∠=∠⎧⎪∠=∠⎨⎪=⎩,⑴⑴ADF⑴⑴GCF (AAS ),⑴AF=FG ,AD=CG .又⑴AE=EB ,⑴EF⑴BG ,EF=12BG , 即EF⑴AD⑴BC ,EF=12(AD+BC ). 12答案:(1)证明:⑴点A 、F 关于BD 对称,⑴AD=DF ,DE⑴AF ,又⑴AD⑴DC ,⑴⑴ADF 、⑴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⑴⑴DAF=⑴EDF=45°,⑴AD⑴BC ,⑴⑴G=⑴GAD=45°,⑴⑴BG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⑴M ,N 分别是BG ,DF 的中点,⑴EM⑴BC ,EN⑴CD ,又⑴AD⑴BC ,AD⑴DC ,⑴BC⑴CD ,⑴四边形EMCN 是矩形;(2)解:由(1)可知,⑴EDF=45°,BC⑴CD , ⑴⑴B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⑴BC=CD ,⑴S 梯形ABCD =12(AD+BC )•CD=12(2+CD )•CD=152, 即CD 2+2CD -15=0,解得CD=3,CD=-5(舍去),⑴⑴ADF 、⑴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⑴DF=AD=2,⑴N 是DF 的中点,⑴EN=DN=12DF=12×2=1, ⑴CN=CD -DN=3-1=2,⑴矩形EMCN 的长和宽分别为2,1.13答案:(1)证明:⑴AD⑴BC ,CE=AD ,⑴四边形ACED 是平行四边形,⑴AC=DE ,⑴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D⑴BC ,AB=DC , ⑴AC=BD ,⑴BD=DE .(2)解:过点D 作DF⑴BC 于点F ,⑴四边形ACED 是平行四边形,⑴CE=AD=3,AC⑴DE ,⑴AC⑴BD ,⑴BD⑴DE ,⑴BD=DE ,⑴S ⑴BDE =12BD•DE=12BD 2=12BE•DF=12(BC+CE )•DF=12(BC+AD )•DF=S 梯形ABCD =16, ⑴BD=42,⑴BE=2BD=8,⑴DF=BF=EF=12BE=4, ⑴CF=EF -CE=1, ⑴AB=CD=2217CF DF -=.14答案:解:(1)如图1,过点D 作DE⑴AB ,交BC 于E , ⑴AD⑴BC ,⑴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⑴BE=AD=3,DE=AB=DC=2, ⑴DE⑴AB , ⑴⑴DEC=⑴B=60°, ⑴⑴DEC 为等边三角形, ⑴EC=DC=2, ⑴BC=BE+EC=3+2=5;(2)如图2,在⑴CPQ 与⑴BAP 中, ⑴6012120-3C B ∠=∠=︒⎧⎨∠=∠=︒∠⎩,⑴⑴CPQ⑴⑴BAP , ⑴CQ :BP=CP :BA ,即y :x=(5-x ):2, ⑴y=-12x 2+52x , 当x=552122()2-=⨯-,即当点P 运动到BC 中点时,线段CQ 最长, 此时最大值为250()252184()2-=⨯-;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CQ 最长时,BP=CP=52,CQ=258, ⑴QD=CQ -CD=258-2=98. ⑴DE⑴CP ,⑴⑴QDE⑴⑴QCP , ⑴QE :QP=DE :CP=QD :QC , 即QE :QP=DE :52=98:258=9:25, ⑴可设QE=9k ,QP=25k ,且DE=910, ⑴PE=QP -QE=16k ,AE=AD -DE=3-910=2110. 在⑴DEQ 与⑴PEA 中,⑴60QDE APE QED AEP ∠=∠=︒⎧⎨∠=∠⎩, ⑴⑴DEQ⑴⑴PEA ,⑴DE :PE=EQ :EA ,⑴910:16k=9k :2110,,解得k=40⑴QE=9k=.40。
数学梯形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梯形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40.5厘米,高是1.2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答案】24.3【解析】梯形的面积=(a+b)h÷2,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解:40.5×1.2÷2=24.3(平方厘米);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24.3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4.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2.写出计算如图直角梯形的面积的算式.【答案】(5+7)×5÷2【解析】根据梯形各边的名称及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注意本题梯形的高为5.解:梯形面积=(5+7)×5÷2.故答案为:(5+7)×5÷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3.有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7厘米,下底是12厘米,高是6厘米,这梯形的面积是立方厘米.【答案】57【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7+12)×6÷2=19×6÷2,=57(立方厘米),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57立方厘米.故答案为:5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4.一个面积是20平方分米的梯形,当上底是12分米,下底是8分米时,高一定是1分米.….【答案】错误【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看面积是否等于20平方分米,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解:(12+8)×1÷2=20×1÷2,=10(平方分米),答:上底12分米,下底8分米,高是1分米的梯形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4平方米,高是4米,下底长10米,上底长米.【答案】7【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34×2÷4﹣10,=17﹣10,=7(米),答:上底是7米.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6.(如图)(1)在图中梯形内加一条线段,使它成为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2)量出相关数据(取整厘米)算出梯形面积是平方厘米.【答案】,4.5【解析】(1)利用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即可作图;(2)量得梯形的上底是1厘米,下底是2厘米,高是3厘米,代入梯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其面积.解:(1)如下图所示,即为所要求的作图,;(2)梯形的面积:(1+2)×3÷2,=3×3÷2,=4.5(平方厘米);答:梯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故答案为:4.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及梯形面积公式.7.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m,下底是12m,高是8m,它的面积是m2.【答案】68【解析】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上底是5,下底是12,高是8,代入公式进行计算.解:S=(a+b)h÷2,=(5+12)×8÷2,=17×8÷2,=68(平方米);答:它的面积是68平方米.故答案为:6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掌握情况.8.用一根长5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两条腰长之和是36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答案】70【解析】根据题意,可用56减去36得到等腰梯形上、下底的和,然后再按照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解:(56﹣36)×7÷2=20×7÷2,=140÷2,=70(平方厘米),答;这个等腰梯形的面积是7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7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等腰梯形的周长确定等腰梯形上、下底的和,最后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9.三角形面积用字母表示为,梯形面积用字母表示为.【答案】s=ah,s=【解析】(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进行解答即可.解:(1)s=ah;(2)s=;故答案为:s=ah,s=.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性解答即可.10.一堆钢管,最底层有18根,最高层有6根,每相邻的两层相差一根,这堆钢管共有.【答案】156根【解析】根据题意,最上层有6根,最下层有18根,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钢管的层数是(18﹣6+1)层,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答.解:(6+18)×(18﹣6+1)÷2=24×13÷2=156(根);答:这堆钢管一共有 156根.故答案为:156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1.一个梯形的上底是7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答案】24【解析】将数据代入梯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7+5)×4÷2,=12×4÷2,=24(平方厘米);答:梯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面积的计算.1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梯形面积的大小分别与它们的底和高有关,与它们的形状和位置无关..【答案】√【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的大小与它们的底和高有关系,与它们的形状和位置无关.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的大小与它们的底和高有关系,与它们的形状和位置无关.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13.(2011•杭州模拟)有一个等腰梯形,底角为450,上底为8厘米,下底为12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应是平方厘米.【答案】20【解析】根据等腰图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只要求出梯形的高就可以解决问题,作出梯形的两条高,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将这个底角为450的梯形分成了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可以得出梯形的高为2厘米.解:梯形的高:(12﹣8)÷2,=4÷2,=2(厘米),梯形的面积:(8+12)×2÷2,=20×2÷2,=20(平方厘米),答:梯形的面积为2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0.点评:画出梯形的两条高将梯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是解决此类问题到的关键.14. (2012•德江县模拟)有一块梯形木板,上底比下底多0.6米,上底是1.8米,高比下底少0.9米,这块木板的面积是 . 【答案】0.45平方米【解析】先求出梯形的下底和高,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即可.解:1.8﹣0.6=1.2(米),1.2﹣0.9=0.3(米),(1.8+1.2)×0.3÷2=3×0.3÷2,=0.45(平方米);答:这块木板的面积是0.45平方米.故答案为:0.45平方米.点评:考查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本题要先求出梯形的下底和高.15. 在梯形ABCD 中,BE=2EC ,CF=2AF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平方厘米,则梯形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答案】20.25【解析】在三角形BFE 、三角形EFC 中高相等,BE=2EC ,可以求出三角形BEF 的面积,在三角形BFC 与三角形AFB 中,高相等,CF=2AF ,可以求出三角形AFB 的面积,而三角形AFB 的面积等于三角形DFC 的面积,在三角形DFC 与三角形AFD 中高相等,CF=2AF ,可以求出三角形ADF 的面积,进而求出梯形的面积.解:在三角形BFE 、三角形EFC 中高相等,BE=2EC ,S △BEF :S △EFC =BE :EC=2:1,S △BEF =2S △EFC =2×3=6(平方厘米),在三角形BFC 与三角形AFB 中,高相等,CF=2AF ,S △ABF :S △BFC =AF :FC=1:2,所以S △ABF =S △BFC =(6+3)=4.5(平方厘米),S △ABF =S △DFC =4.5平方厘米,在三角形DFC 与三角形AFD 中高相等,CF=2AF ,S △AFD :S △DFC =AF :FC=1:2,所以S △AFD =S △DFC =×4.5=2.25(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2S △DFC +S △BEF +S △EFC +S △AFD =4.5×2+6+3+2.25=20.25(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0.25.点评: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相等时,面积与底成正比的性质的灵活应用.16.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增加2.4厘米后,就变成了一个梯形,面积增加6平方厘米,则梯形的高是 厘米.【答案】5【解析】如图所示,增加部分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底为2.4厘米,则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高,也就是梯形的高.解:6×2÷2.4,=5(厘米);答:梯形的高是5厘米.故答案为: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直观画图,求出三角形的高,也就等于求出了梯形的高.17.一个梯形上底和下底同时扩大到原来的6倍,高缩小为原来的一半,面积会(填“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倍.【答案】扩大、3【解析】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若上底和下底同时扩大到原来的6倍,则上底和下底的和也扩大到原来的6倍,即面积扩大6倍;高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面积会缩小原来的一半,这时面积应该是扩大到原来的6×=3倍.解:因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若上底和下底同时扩大到原来的6倍,则上底和下底的和也扩大到原来的6倍,即面积扩大6倍;高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面积会缩小原来的一半,这时面积应该是扩大到原来的6×=3倍.故答案为:扩大、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18.如图,平行四边形面积是54cm2,则阴影部分面积是 cm2.【答案】6【解析】要求阴影部分面积,需要求出三角形的底边,可以通过求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得到,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54÷6=9(cm),(9﹣7)×6÷2=2×6÷2=6(cm2).答:则阴影部分面积是 6cm2.故答案为:6.点评: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本题关键是求得三角形的底边,这是本题的难点.19.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是另外一个梯形的3倍,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另一个梯面积的()A.3倍B.6倍C.9倍【答案】C【解析】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若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是另外一个梯形的3倍,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另一个梯面积的9倍.解:因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若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是另外一个梯形的3倍,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另一个梯面积的9倍.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20.一个梯形面积是64平方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6米,高是()米.A.4B.8C.2【答案】B【解析】已知梯形的面积和上下底之和求高,由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可以推出h=2s÷(a+b);由此解答.解:64×2÷16,=8(米);答:高是8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根据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求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由此解决问题.21.求图的梯形面积,列式正确的是()A.(4+6)×7÷2B.(5+7)×4÷2C.(5+7)×6÷2【答案】C【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上底、下底及高已知,从而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解:由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梯形面积为:(5+7)×6÷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计算.22.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其方法是()A.旋转B.平移C.旋转和平移【答案】C【解析】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中的一个梯形沿上底或下底的一个端点进行旋转并且平移,即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中的一个梯形沿上底或下底的一个端点进行旋转并且平移,即可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3.下底是4分米,上底和高都是2分米的梯形面积是()A.8平方分米B.6平方分米C.12平方分米【答案】B【解析】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解:(2+4)×2÷2=6(平方分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24.小明用一张梯形纸做折纸游戏.先上下对折,使两底重合,可得图1,并测出未重叠部分的两个三角形面积和是20平方厘米.然后再将图1中两个小三角形部分向内翻折,得到图2.经测算,图2的面积相当于图1的.这张梯形纸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50B.60C.100D.120【答案】C【解析】在图1中左右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将图1中两个小三角形部分向内翻折后,减少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即20÷2=10(平方厘米);这10平方厘米就相当于图2的面积比图1的面积少了(1﹣)对应的分率,把图1的面积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以求出图1的面积,列式为:10÷(1﹣)=60(平方厘米);再求图2的面积是:60×=50(平方厘米);又因为图2的面积是这张梯形纸的面积的一半,所以可以求出这张梯形纸的面积,列式为:50×2=100(平方厘米);然后据此选择即可.解: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0÷2=10(平方厘米);图1的面积是:10÷(1﹣),=10÷,=60(平方厘米);图2的面积是:60×=50(平方厘米);梯形纸的面积是:50×2=100(平方厘米);答:梯形纸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故选:C.点评:本题实质是考查了梯形面积推导的过程,同时揉合了分数除法的意义,本题关键是得出由图1到图2减少的面积对应的分率.25.如图,等腰梯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它的对角线长10厘米,求梯形的面积.【答案】50cm2【解析】梯形的面积=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CD的面积=AC×BO÷2+AC×DO÷2=AC×(BO+DO)÷2=AC×BD÷2,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对角线×对角线÷2求出.解:10×10÷2=100÷2=50(cm2).答:梯形的面积为50cm2.点评:考查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直接用对角线×对角线÷2计算即可.26.张大伯靠一面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面积是72平方米的梯形养鸡场,至少需要多少米的篱笆?【答案】30米【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利用梯形的面积乘2再除以高即可得到梯形上下底的和,然后再加上梯形的高即可得到需要的篱笆长度,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72×2÷6+6=24+6,=30(米),答:至少需要30米篱笆.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确定梯形上下底的和,然后再加上梯形的高即可.27.一块梯形麦田的面积是1820平方米,已知上底是48米,下底是56米,求梯形的麦田的高?【答案】35米【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可用梯形的面积1820平方米乘2再除以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即可得到答案.解:1820×2÷(48+56),=3640÷104,=35(米).答:梯形的麦田的高是35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28.如图,用24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了一块菜地,这块菜地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54平方米【解析】根据图和题意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24﹣6=18米,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即可求出菜地的占地面积.解:(24﹣6)×6÷2,=18×6÷2,=108÷2,=54(平方米).答:这块菜地的占地面积是54平方米.点评:关键是求出上底与下底的和,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解决问题.29.计算下面每个梯形的面积.面积面积面积.【答案】30平方厘米;20平方米;36平方米【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2+8)×6÷2,=10×3,=30(平方厘米),(2+6)×5÷2,=8×5÷2,=20(平方米),(6+12)×4÷2,=18×2,=36(平方米),答:梯形的面积分别是30平方厘米、20平方米、36平方米.故答案为:30平方厘米;20平方米;36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30.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养兔场(如图所示),一边利用房屋墙壁,篱笆全长80米,养兔场面积有多大?【答案】750平方米【解析】观察图形可知,篱笆长度是这个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之和,又因为高是30米,可得出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80﹣30=50(米),据此根据梯形的面积=上下底之和×高÷2计算即可.解:(80﹣30)×30÷2,=50×30÷2,=750(平方米),答:养兔场的面积是750平方米.点评:此题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上下底之和.31.测量你所需的条件,并算出它们的面积.【答案】,5平方厘米,2平方厘米,5.25平方厘米【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据此测量出它们对应的边长,代入公式即可解答.解:经过测量可知:(1)2×2.5=5(平方厘米),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2)4×1÷2=2(平方厘米),答:三角形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3)(1.5+2)×3÷2,=3.5×3÷2,=5.25(平方厘米),答:梯形的面积是5.25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32.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养鸡场(如图所示),一边利用房屋的墙壁,篱笆的总长度是65米,求养鸡场的面积.【答案】375平方米【解析】“一边利用房屋的墙壁,篱笆的总长度是65米”,所以这个梯形的上下底的和就是65﹣15=50米.然后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解:(65﹣15)×15÷2,=50×15÷2,=375(平方米).答:养鸡场的面积是375平方米.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这个梯形上下底的和,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33.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一块梯形菜地,已知篱笆全长35米,求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108平方米【解析】根据题意,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计算梯形菜地的面积,可用篱笆的全长35米减去8米就是这个梯形菜地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然后再用上底与下底的和乘高8米再除以2即可得到答案.解:(35﹣8)×8÷2=27×8÷2,=216÷2,=108(平方米),答:菜地的面积是108平方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这个梯形菜地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然后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34.一条下水道的横截面是梯形,下水道的宽是2.8米,下水道的底宽是1.2米,下水道的深是1.6米,它的横截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3.2平方米【解析】要求它的横截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下水道的横截面是梯形,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值,解答即可.解:(2.8+1.2)×1.6÷2,=4×1.6÷2,=3.2(平方米);答:它的横截面面积是3.2平方米.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灵活运用.35.寻找合适的条件,求出各图形的面积.(单位:米)【答案】29.75平方米,12.8平方米,20.58平方米【解析】将各图形求面积所用线段的数值,代入各自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解:(1)三角形的面积:7×8.5÷2,=59.5÷2,=29.75(平方米);(2)梯形的面积:(3+5)×3.2÷2,=8×3.2÷2,=25.6÷2,=12.8(平方米);(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9.8×2.1=20.58(平方米);答:三角形的面积是29.75平方米,梯形的面积是12.8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58平方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各图形计算面积所用的线段的值,要注意底和高的对应.36.找准所需条件,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米)【答案】24平方米;190平方米【解析】(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把底6米,高8米代入公式即可;(2)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把数据代入公式,列式解答即可.解:(1)6×8÷2=24(平方米);(2)(14+24)×10÷2,=38×10÷2,=190(平方米);答: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米;梯形的面积是190平方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与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的实际应用.37.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是14厘米,如图折成一个梯形,梯形的面积是多少?【答案】18.375平方厘米【解析】由图意可知:折成的梯形的上底和高都是14÷4=3.5厘米,再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高就是斜边的一半,于是可得:梯形的下底等于14÷2=7厘米,从而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梯形的上底和高都是14÷4=3.5厘米,梯形的下底等于14÷2=7厘米,所以图形的面积是:(3.5+7)×3.5÷2,=10.5×3.5÷2,=18.375(平方厘米);答:梯形的面积是18.375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求出计算面积所需要的线段的长度.38.王伯伯用篱笆靠墙圈出一块菜地(如图),篱笆长100米,求这块菜地的面积?【答案】962平方米【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用100米减去梯形菜地的高26米即可得到梯形菜地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然后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100﹣26)×26÷2=74×26÷2,=1924÷2,=962(平方米),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962平方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用篱笆长减去梯形的高得到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最后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9.一块梯形的土地,上底为8米,下底为12米,高是上底与下底和的50%,现在这块地的30%用来种花生,剩下的部分按2:3种玉米和大豆,请问玉米种多大的面积?【答案】28平方米【解析】要求玉米种多大的面积,需先求出剩下土地的面积,要求剩下土地面积,就要求出种花生的土地面积,因这块地的30%用来种花生,首先要求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出这块地的面积,据此来解答.解:这块地的面积:(8+12)×(8+12)×50%÷2,=20×20×0.5÷2,=100(平方米);种花生的面积:100×30%=30(平方米);乘下地的面积:100﹣30=70(平方米);种玉米的面积:70×=70×=28(平方米).答:玉米种了28平方米.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梯形的面积以及分数乘法和按比例分配的知识.40.一块梯形的宣传牌,上底8米,下底10米,高5米.油漆这块宣传牌的正反两面共需油漆多少千克?(每平方米需用油漆1千克)【答案】90千克【解析】此题实际上是求这块梯形广告牌两面的面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已知,则面积可求;每平方米的用漆量已知,从而能求出两面的用漆量.解:(8+10)×5÷2×2×1,=18×5÷2×2×1,=90÷2×2×1,=90×1,=90(千克);答:油漆这块宣传牌的正反两面共需油漆90千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先求出这块梯形广告牌两面的面积,进而可以求出总的用漆量.41.用篱笆围成一个养鸡场(如图),其中一边利用房屋的墙壁.已知篱笆长65米,求养鸡场的面积.【答案】318平方米【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为(65﹣12)=53米,高为12米,代入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65﹣12)×12÷2,=53×12÷2,=318(平方米);答:养鸡场的面积是318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42.有一块菜地为梯形,上底是13米,比下底短8米,高是50米,这个梯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答案】850平方米【解析】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上底和高已知,先利用上底与下底的关系求出下底,再将已知数据代入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菜地的面积.解:[13+(13+8)]×50÷2,=(13+21)×50÷2,=34×50÷2,=1700÷2,=850(平方米);答:这个梯形菜地的面积是850平方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下底,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43.(1)画出上面各图形底边上的高,并量出它的长度(测量结果保留整厘米数).(2)计算各图形的面积.【答案】,10平方厘米,7平方厘米,6.5平方厘米【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分别画出这三个图形的已知底上的高线,再利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高度;(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1)根据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分别画出这三个图形的已知底上的高线,并测量出它们的高分别如图所示:(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2=10(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2.2+4.8)×2÷2=7(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13×1÷2=6.5(平方厘米),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6.5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高的画法以及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44.有一块梯形果园,下底80米,比上底长20米,高50米,平均每7平方米栽一棵果树,这块地共可栽多少棵果树?【答案】1000棵【解析】根据题意,可用80减去20计算上底的长,然后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梯形果园的面积,然后再用果园的面积除以7进行计算即可.解:(80﹣20+80)×50÷7=140×50÷7,=1000(棵),答:这块地可栽1000棵果树.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梯形果园的上底,然后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45.某林场砍伐树木,运到家具厂将其逐层堆放,每层比下一层少一根,最上层堆放了4根,一共堆放了7层,林场一共砍伐了多少根树木?【答案】49根【解析】根据堆成梯形的物品的计算方法:根数=(上层根数+下层根数)×层数÷2,代入数据进行解答.解:[4+(7﹣1+4)]×7÷2,=[4+10]×7÷2,=14×7÷2,=49(根).答:林场一共砍伐了49根树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根数=(上层根数+下层根数)×层数÷2,这一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46.一块菜地面积共2000平方米,阴影部分种白菜,空白部分种土豆,种白菜和种土豆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答案】1200平方米,800平方米【解析】先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可求梯形的高,即两个三角形的高,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进行计算可求种白菜和种土豆的面积.解:2000×2÷(40+60),=2000×2÷100,=40(米),60×40÷2=1200(平方米),40×40÷2=800(平方米).答:种白菜的面积是1200平方米,种土豆的面积是800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47.①如图中梯形的面积是多少?②如果把这个梯形的上底增加1cm,下底减少1cm,得到的新梯形与原梯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③如果梯形的上底增加2cm,下底减少2cm呢?④你发现了什么?请说明理由.【答案】40平方厘米,得到的新梯形与原梯形的面积相等,得到的新梯形与原梯形的面积相等,上底+下底的和不变,高不变,那么梯形的面积也不变【解析】①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公式计算即可.②梯形的上底增加1cm,下底减少1cm,高不变,那么梯形的面积也不变.③梯形的上底增加2cm,下底减少2cm,高不变,那么梯形的面积也不变.④上底+下底的和不变,高不变,那么梯形的面积也不变.解:①(16+30)×15÷2,=46×15÷2,=345(平方厘米).答:梯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②(16+1+30﹣1)×15÷2,=46×15÷2,=345(平方厘米).答:得到的新梯形与原梯形的面积相等.③(16+2+30﹣2)×15÷2,=46×15÷2,=345(平方厘米).答:得到的新梯形与原梯形的面积相等.④上底+下底的和不变,高不变,那么梯形的面积也不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计算,并通过计算能得出规律.48.梯形面积是36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28平方厘米【解析】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则下底=梯形的面积×2÷高﹣上底,下底即阴影部分三角形的底,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解:(36×2÷8﹣2)×8÷2,=(9﹣2)×8÷2,=7×8÷2,=28(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灵活计算.49.一条新挖的水渠,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m,渠底宽1.4m,渠深1.2m.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答案】2.52平方米【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上底就是2.8米,下底是1.4米,高是1.2。
中考数学专题讲练 梯形(解析版)
2 2 =2 2 9 s 时,AP=4.5,Q 点在 EC 上 2
4.5 4 =9 2 故答案为:2;9
(2)当 5≤x≤9 时(如图 1)
y=S 梯形 ABCQ﹣S△ABP﹣S△PCQ=
1 1 1 (5+x﹣4)×4 ×5(x﹣5) (9﹣x)(x﹣4) 2 2 2
例 1.1.2 已知:如图,在梯形 ABCD 中,DC∥AB,AD=BC=2,∠A=60°,对角线 BD 平分∠ABC. (1)求对角线 BD 的长; (2)求梯形 ABCD 的面积.
【答案】 (2 ) 3 3 【解析】
(1) 2 3
(1)∵DC∥AB,AD=BC,
∴∠A=∠ABC. ∵BD 平分∠ABC,∠A=60°, ∴∠ABD=
题模一:梯形中的辅助线 例 1.1.1 梯形 ABCD 中,AD∥BC,AD=1,BC=4,∠C=70°,∠B=40°,则 AB 的长为(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 作 DE∥AB 交 BC 于 E,则四边形 ABED 是平行四边形.∴BE=AD=1,∠CED=∠B=40° ∴∠CDE=70°∴AB=DE=CE=4-1=3
例 1.1.3 如图,梯形 ABCD 中,AD∥BC,点 E 在 BC 上,AE=BE,点 F 是 CD 的中点,且 AF⊥AB,若 AD=2.7,AF=4,AB=6,求 CE 的长.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延长 AF、BC 交于点 G.∴△AFD≌△GFC.∴AG=2AF=8,CG=AD=2.7.∵AF⊥AB,AB=6, ∴BG=10.∴BC=BG-CG=7.3.∵AE=BE,∴∠BAE=∠B.∴∠EAG=∠AGE.∴AE=GE.
(2)
中考数学 第五章四边形第22讲 梯形精品课件(含11真题和12预测题)
(2011·广东)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纸片ABCD中, AD∥BC,∠A=90°,∠C=30°.折叠纸片使BC经过点D, 点C落在点E处,BF是折痕,且BF=CF=8.
(1)求∠BDF的度数; (2)求AB的长. 【点拨】在直角三角形中求线段的长度,常运用锐角三角函数求解. 折叠的本质是轴对称. 【解答】(1)∵FB=FC,∠C=30°,∴∠FBC=∠C=30°. 由折叠的性质得∠DBF=∠FBC=30°.又∵∠DFB=∠C+∠FBC=60° ,∴∠BDF=180°-∠DBF-∠DFB=180°-30°-60°=90°.
【解析】CD=DE=AB=6,CE=BC-BE=BC-AD=8-5= 3.∴△CDE的周长=DE+DC+EC=6+6+3=15.
【答案】15
15.(2011·呼和浩特)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CE是∠BCD 的平分线,且CE⊥AB,E为垂足,BE=2AE,若四边形AECD的面积为1, 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
考点三 梯形的中位线 1.定义:连接梯形 两腰中点 的线段叫做梯形中位线. 2.判定:(1)经过梯形一腰中点与 底平行 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2)定义法. 3.性质: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 的一半.
考点四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及辅助线的作法
1.基本思路:梯形问题分割―转、―化→拼接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2.常见辅助线的作法:
【答案】A
9.(2011·潍坊)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D= 90°,BC=CD=2AD,E、F分别是BC、CD边的中点,连接BF、DE交于点P ,连接CP并延长交AB于点Q,连接AF,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CP平分∠BCD B.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C.CQ将直角梯形ABCD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D.△ABF为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竞赛专题训练21 梯形(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竞赛专题训练21 梯形阅读与思考梯形是一类具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特殊四边形,梯形的主要内容是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相关概念及性质.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适当添加辅助线,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常见的辅助线的方法有:(1)过一个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平移腰);(2)过一个顶点作一条对角线的平行线(平移对角线);(3)过较短底的一个顶点作另一底的垂线;(4)延长两腰,使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将梯形还原为三角形.如图所示:例题与求解【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D=2∠B,AD和CD的长度分别为a,b,那么AB的长是___________. (荆州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平移一腰,构造平行四边形、特殊三角形.AB【例2】如图1,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D.由四个这样的等腰梯形可以拼出图2所示的平行四边形.(1)求四边形ABCD四个内角的度数;(2)试探究四边形ABCD 四条边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现有图1中的等腰梯形若干个,利用它们你能拼出一个菱形吗?若能,请你画出大致的示意图. (山东省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1)、(2),在观察的基础上易得出结论,探寻上、下底和腰及上、下底之间的关系,从作出梯形的常见辅助线入手;对于(3),在(2)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可设计出若干种图形.图2图1A【例3】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BC ,AB =DC ,且AC ⊥BD ,AF 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49cm 2,求梯形的高.(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由于题目条件中涉及对角线位置关系,不妨从平移对角线入手.B【例4】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DC ,AB =998,DC =1001,AD =1999,点P 在线段AD 上,问:满足条件∠BPC =900的点P 有多少个?(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题思路:根据AB +DC =AD 这一关系,可以在AD 上取点构造等腰三角形.D【例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CD//AB,对角线AC,BD相交于O,∠ACD=600,点S,P,Q分别为OD,OA,BC的中点.(1)求证:△PQS是等边三角形;(2)若AB=5,CD=3,求△PQS的面积;(3)若△PQS的面积与△AOD的面积的比是7:8,求梯形上、下两底的比CD:AB.(“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多个中点给人以广泛的联想:等腰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三角形中位线等.A【例6】如图,分别以△ABC的边AC和BC为一边,在△ABC外作正方形ACDE和CBFG,点P是EF的中点,求证:点P到边AB的距离是AB的一半.(山东省竞赛试题)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梯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要构造能运用条件EP=PF的图形.EF能力训练A级1. 等腰梯形中,上底:腰:下底=1:2:3,则下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天津市中考试题)2. 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BC,AD=3,BC=5,将腰DC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900至DE,连接AE,则△ADE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宁波市中考试题)3.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CD ,∠A =060,∠1=∠2,且梯形的周长为30cm ,则这个等腰梯形的腰长为______________.第3题图第4题图第2题图ABAB4.如图,梯形ABCD 中,AD//BC ,EF 是中位线,G 是BC 边上任一点,如果222cm S GEF =∆,那么梯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 (成都市中考试题)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梯形的高h 和中位线的长m 之间的关系是 ( )A .m >hB .m =hC .m <hD .无法确定6. 梯形ABCD 中,AB//DC ,AB =5,BC =23,∠BCD =045,∠CDA =060,则DC 的长度是( )A .3327+B .8 C.219 D.38+ E. 338+(美国高中考试题)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C =BC +AD ,则∠DBC 的度数是 ( )A.300B.450C.600D.900(陕西省中考试第7题图第8题图BBAC第9题图B8.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BC ,AB ⊥BC ,AD =2,BC =DC =5,点P 在BC 上移动,则当P A +PD 取最小值时,△APD 中边AP 上的高为( )A .17172 B .17174 C .17178 D .3 (鄂州市中考试题)9.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CD ,点P 为BC 边上一点,PE ⊥AB ,PF ⊥CD ,BG ⊥CD ,垂足分别为E ,F ,G .求证 :PE +PF =BG .(哈尔滨市中考试题)10.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E ,F 分别为AB ,AC 中点,BD 与EF 相交于G .求证:)(21AD BC GF -=.BC11.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点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CE ⊥BF 于点O . 求证:(1)四边形EBCF 是等腰梯形;(2)2222BE BC EF =+. (深圳市中考试题)B12.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BC ,E 是AB 的中点,过点E 作EF//BC 交CD 于点F ,AB =4,BC =6,∠B =060.(1)求点E 到BC 的距离;(2)点P 为线段EF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M ⊥EF 交BC 于点M ,过M 作MN//AB 交折线ADC 于点N ,连接PN ,设EP =x .①当点N 在线段AD 上时(如图2),△PMN 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PMN 的周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②当点N 在线段DC 上时(如图3),是否存在点P ,使△P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江西省中考试题)图5(备用图)图4(备用图)图2图1图3B B BC B BB 级1.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DC ,AD =BC ,AB =10,CD =4,延长BD 到E ,使DE =DB ,作 EF ⊥AB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则AF =__________.(山东省竞赛试题)第2题图第1题图EBF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AB =DC =10cm ,AC 与BD 相交于G ,且∠AGD =060,设E 为CG 中点,F 是AB 中点,则EF 长为_________.(“希望杯”邀请赛试题)3.用四条线段:7,9,13,14====d c b a 作为四条边,构成一个梯形,则在所构成的梯形中,中位线的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湖北赛区选拔赛试题)4.如图,梯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点,且AO :CO =3:2,则两条对角线将梯形分成的四个小三角形面积之比为=∆∆∆∆AOB COB DOC AOD S S S S :::_________. (安徽省中考试题)MABBC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BC ,E 是AB 的中点,若△DEC 的面积为S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A .S 25 B .2S C .S 47 D .S 49(重庆市竞赛试题)6.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B =020,∠C =070,E ,M ,F ,N 分别为AB ,BC ,CD , DA 的中点,已知BC =7,MN =3,则EF 的值为 ( )A .4B .214C .5D .6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7.如图,梯形ABCD 中,AB//DC ,E 是AD 的中点,有以下四个命题:①若AB +DC =BC ,则∠BEC =090;②若∠BEC =090,则AB +DC =BC ;③若BE 是∠ABC 的平分线,则∠BEC =090; ④若AB +DC =BC ,则CE 是∠DCB 的平分线.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重庆市竞赛试题)第8题图第7题图NDAC B8.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梯形,AB//CD ,∠ABC =090,AB =9cm ,BC =8cm ,CD =7cm ,M 是AD 的中点,从M 作AD 的垂线交BC 于N ,则BN 的长等于 ( )A .1cmB .1.5cmC .2cmD .2.5cm(“希望杯”邀请赛试题)9.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DC ,M 是腰BC 的中点,MN ⊥AD .求证:AD MN S ABCD ⋅=四边形(山东省竞赛试题)AB10.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分别以两腰AB ,CD 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ABGE 和正方形DCHF ,设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l 交线段EF 于点M.求证:点M 为EF 的中点.(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GH11.已知一个直角梯形的上底是3,下底是7,且两条对角线的长都是整数,求此直角梯形的面积.(“东方航空杯”上海市竞赛试题)12.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0,0(>>=x k xky 的图象经过矩形OABD 的边BD 的三等分点(BD DF 31=)交AB 于E ,AB =12,四边形OEBF 的面积为16. (1)求k 值.(2)已知)0,13(C ,点P 从A 出发以0.5cm/s 速度沿AB 、BD 向D 运动,点Q 从C 同时出发,以1.5cm/s 的速度沿CO ,OA ,AB 向B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经过多少时间,四边形PQCB 为等腰梯形(如图2).(3)在(2)条件下,在梯形PQCB 内是否有一点M ,使过M 且与PB ,CQ 分别交于S ,T 的直线把PQCB 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若存在,请写出点M 的坐标及CM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2图1专题21梯形例1 a +b例2⑴上底角为120°,下底角为60°;⑵梯形的上底等于下底的一半,且等于腰长; ⑶能拼出菱形,以下图形供参考:例3 7cm 提示:过A 作AE ∥BD 交CB 延长线于E ,则S △AEC =S 梯形ABCD . 例4(1)如图a ,若E 为AD 中点,则∠BEC =90°且CE,BE 分别平分∠BCD ,∠ABC ; ⑵如图b ,在BC 上取一点M ,使AB =MB ,连结AM,DM ,则∠AMD =90°; ⑶如图c ,将a ,b 组合,则四边形GEHM 为矩形.图a 图b 图c ∴当P 为AD 中点时,可以证明∠BPC =90°;在AD 上截取AP =AB ,可以证明∠BPC =90°,故满足条件∠BPC =90°的点P 有2个.例5⑴连结SC,PB .∴△OCD,△OAB 均为等边三角形,S ,P ,Q 分别为OD,OA,BC 中点, ∴SQ =12BC =12AD =SP =PQ .故△SPQ 为等边三角形.⑵∵SB =12DO +OB =132,CS =323,BC =7.∴△SPQ 的边长SQ =12BC =72.∴S △SPQ =34×(72)2=49316.(3)设CD =a ,AB =b (a <b ),BC 2=SC 2+BS 2=(32a )2+(b +a2)2=a 2+b 2+ab . ∴S △SPQ =316(a 2+ab +b 2).又S △AOD S △COD =b a ,则S △AOD =34ab . 又S △AOD S △COD =b a ,则S △AOD =34ab .∵S △PQS S △AOD =78,∴8×316 (a 2+ab +b 2)=7×34ab . 即2a 2-5ab +2b 2=0,化简得a b =12. 故CD :AB =1:2.例6如图,分别过E,F ,C,P 作AB 的垂线,垂足依次为R ,S ,T ,Q ,则PQ 就是点P 到AB 的距离,且有ER ∥PQ ∥CT ∥FS ,故四边形ERSF 为直角梯形,PQ =12(ER +FS ).易证Rt △AER ≌Rt △CAT ,Rt △BFS ≌Rt △CBT ,∴ER =AT ,FS =BT ,又AT +BT =AB =ER +FS , 故PQ =12AB .A 级1.60°2.33.6cm4.82cm 25.B6.D7.C8.C 提示:如图,作点D 关于直线BC 的对称点D ',连结DD '交BC 于E ,连结AD '交BC 于P ,过D 作DF ⊥AP 于F ,故P A +PD 此时最小.由BE =AD =2,EC =3,则可得:DE =4,∴DD '=8,则AD '=217. 又∵AD '·DF =AD ·DD ',则DF =81717.9.提示:过P 点作PQ ⊥BG 于Q ,证明PE =BQ .10.提示:连结DF 并延长交于BC 于H ,则GF =12BH ,AD =CH . 11.略12.⑴ 3⑵①当点N 在线段AD 上运动时,△PMN 形状不发生改变,其周长为3+7+4.②当点在线段DC 上运动时,△PMN 的形状发生改变,但MNC 恒为等边三角形,过E 作EG BC 于G 。
中考数学专题特训第二十二讲:梯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二十二讲 梯形【基础知识回顾】一、 梯形的定义、分类、和面积: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其中,平行的两边叫做 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2、分类:梯形3、梯形的面积:梯形= 12(上底+下底) X 高 【赵老师提醒: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梯形,除了要注明它有一组对边 外,还需注明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或的这组对边不相等】二、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1、性质:⑴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 相等⑵等腰梯形的对角线⑶等腰梯形是 对称图形2、判定: ⑴用定义:先证明四边形是梯形,再证明其两腰相等⑵同一底上两个角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⑶对角线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赵老师提醒:1、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中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不被成”两底角相等2、等腰梯形所有的判定方法都必须先证它是梯形3、解决梯 形 问 题 的 基 本思 路 是 通过做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 形式 常见的辅助线作法有要注意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用辅助线】【重点考点例析】对应训练一般梯形特殊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 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一腰与底 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1.(2012•无锡)如图,梯形ABCD中,AD∥BC,AD=3,AB=5,BC=9,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连接DE,则四边形ABED的周长等于()A.17 B.18 C.19 D.201.考点:梯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DE=CE,即可得四边形ABED的周长为AB+BC+AD,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DE=CE,∵AD=3,AB=5,BC=9,∴四边形ABED的周长为:AB+BE+DE+AD=AB+BE+EC+AD=AB+BC+AD=5+9+3=17.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考点二:等腰梯形的性质例2 (2012•呼和浩特)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AD=3,BC=7,则梯形的面积是()A.25 B.50 C.25 D.4对应训练2.(2012•厦门)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OB=3,则OC= .2.3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梯形是等腰梯形可知,AB=CD,∠BCD=∠AB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BC≌△DCB,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DBC=∠ACB,由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出OB=OC=3.解答:解:∵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D,∠BCD=∠ABC,在△ABC与△DCB中,∵AB CDABC BCD BC BC=⎧⎪∠=∠⎨⎪=⎩,∴△ABC≌△DCB,∴∠DBC=∠ACB,∴OB=OC=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在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考点三:等腰梯形的判定例3 (2012•襄阳)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为BC的中点,BC=2AD,EA=ED=2,AC与ED相交于点F.(1)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当AB与AC具有什么位置关系时,四边形AECD是菱形?请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菱形AECD的面积.考点:等腰梯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AD∥BC,由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DEC=∠EDA,∠BEA=∠EAD,又由EA=E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AD=∠EDA,则可得∠DEC=∠AEB,继而证得△DEC≌△AEB,即可得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由AD∥BC,BE=EC=AD,可得四边形ABED和四边形AECD均为平行四边形,又由AB⊥AC,AE=BE=EC,易证得四边形AECD是菱形;过A作AG⊥BE于点G,易得△ABE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得答案AG的长,继而求得菱形AECD的面积.解答:(1)证明:∵AD∥BC,∴∠DEC=∠EDA,∠BEA=∠EAD,又∵EA=ED,∴∠EAD=∠EDA,∴∠DEC=∠AEB,又∵EB=EC,∴△DEC≌△AEB,∴AB=CD,∴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对应训练考点四:梯形的综合应用例4 (2012•黑龙江)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AB=BC=2AD,点E、F分别是AB、BC边的中点,连接AF、CE交于点M,连接BM并延长交CD于点N,A.5个B.4个C.3个D.2个在△AME 和△CMF 中,BAF BCE AME CMF AE CF ∠=∠⎧⎪∠=∠⎨⎪=⎩,∴△AME ≌△CMF (AAS ),∴EM=FM ,在△BEM 和△BFM 中,BE BF BM BM EM FM =⎧⎪=⎨⎪=⎩,∴∠ABN=∠CBN ,选项①正确;∵AE=AD ,∠EAD=90°,∴△AE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D=45°,∵∠ABC=90°,∴∠ABN=∠CBN=45°,∴∠AED=∠ABN=45°,∴ED ∥BN ,选项②正确;∵AB=BC=2AD ,且BC=2FC ,∴AD=FC ,又AD ∥FC ,∴四边形AFCD 为平行四边形,∴AF=DC ,又AF=CE ,∴DC=EC ,则△CED 为等腰三角形,选项③正确;∵EF 为△ABC 的中位线,∴EF ∥AC ,且EF=12AC , ∴∠MEF=∠MCA ,∠EFM=∠MAC ,∴△EFM ∽△CAM ,∴EM :MC=EF :AC=1:2,设EM=x ,则有MC=2x ,EC=EM+MC=3x ,设EB=y ,则有BC=2y ,在Rt △E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EC=22EB BC +=5y ,∴3x=5y ,即x :y=5:3,∴EM :BE=5:3,选项④正确;对应训练∴DF=6;(2)如图2所示:过点B 作BH ⊥DC ,延长AB 至点M ,过点C 作CF ⊥AB 于F ,则BH=AD=3, ∵∠ABC=120°,AB ∥CD ,∴∠BCH=60°,∴CH=tan 60BH33==1,BC=sin 60BH =332=2, 设AE=x ,则BE=6-x ,在Rt △ADE 中,DE=22AD AE +=222(3)3x x +=+,在Rt △EFM 中,EF=2222()(61)(3)EB BM MF x ++=-++=2(7)3x -+,∵AB ∥CD ,∴∠EFD=∠BEC ,∵∠DEF=∠B=120°,∴△EDF ∽△BCE ,∴BC BE DE EF =,即22263(7)3x x x -=+-+, 解得x=2或5.故答案为:2或5.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梯形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求解.【聚焦山东中考】1.(2012•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等腰梯形ABCD 的下底在x 轴上,且B 点坐标为(4,0),D 点坐标为(0,3),则AC 长为( )A .4B .5C .6D .不能确定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题意可得OB=4,OD=3,从而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D ,再有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的性质可得出AC 的值.解答:解:如图,连接BD ,由题意得,OB=4,OD=3,又ABCD是等腰梯形,∴AC=BD=5.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性质,难度一般.2.(2012•临沂)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AC=BD B.OB=OC C.∠BCD=∠BDC D.∠ABD=∠ACD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根据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即可得AC=BD;易证得△ABC≌△DCB,即可得OB=OC;由∠ABC=∠DCB,∠ACB=∠DBC,即可得∠ABD=∠ACD.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解答:解:A、∵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C=BD,故本选项正确;B、∵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ABC=∠DCB,在△ABC和△DCB中,∵AB ADABC DCB BC CB=⎧⎪∠=∠⎨⎪=⎩,∴△ABC≌△DCB(SAS),∴∠ACB=∠DBC,∴OB=OC,故本选项正确;C、∵无法判定BC=BD,∴∠BCD与∠BDC不一定相等,故本选项错误;D、∵∠ABC=∠DCB,∠ACB=∠DBC,∴∠ABD=∠ACD.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备考真题过关】一、选择题1.(2012•十堰)如图,梯形ABCD中,AD∥BC,点M是AD的中点,且MB=MC,若AD=4,AB=6,BC=8,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A.22 B.24 C.26 D.281.考点: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数形结合.分析:先判断△AMB≌△DMC,从而得出AB=DC,然后代入数据即可求出梯形ABCD的周长.解答:解:∵AD∥BC,∴∠AMB=∠MBC,∠DMC=∠MCB,又∵MC=MB,∴∠MBC=∠MCB,∴∠AMB=∠DMC,在△AMB和△DMC中,∵AM DMAMB DMC MB MC=⎧⎪∠=∠⎨⎪=⎩,∴可得△AMB≌△DMC,∴AB=DC,四边形ABCD的周长=AB+BC+CD+AD=2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AMB≌△DMC,得出AB=DC,难度一般.2.(2012•漳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B=80°,则∠D的度数是()A.120°B.110°C.100°D.80°2.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AB∥CD求出∠A的度数,再由等腰梯形的性质求出∠D的度数即可.解答:解:∵AD∥BC,∠B=80°∴∠A=180°-∠B=180°-80°=100°,∵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D=∠A=10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即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3.(2012•乐山)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B.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D.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及菱形的判定方法做出判断即可.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正确,是真命题;B、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正确,是真命题;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但不一定垂直,错误,是假命题;D、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正确,是真命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及菱形的判定方法,属于基本定义,必须掌握.4.(2012•广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BC∥AD,AD=5,DC=4,DE∥AB交BC 于点E,且EC=3,则梯形ABCD的周长是()A.26 B.25 C.21 D.20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BC∥AD,DE∥AB,即可得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即可求得BE的长,继而求得BC的长,由等腰梯形ABCD,可求得AB的长,继而求得梯形ABCD的周长.解答:解:∵BC∥AD,DE∥AB,∴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BE=AD=5,∵EC=3,∴BC=BE+EC=8,∵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4,∴梯形ABCD的周长为:AB+BC+CD+AD=4+8+4+5=21.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判定出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是解此题的关键,同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二、填空题5.(2012•南通)如图,梯形ABCD中,AB∥DC,∠A+∠B=90°,AB=7cm,BC=3cm,AD=4cm,则CD= cm.5.2考点:梯形;勾股定理.分析:作DE∥BC于E点,得到四边形CDEB是平行四边形,根据∠A+∠B=90°,得到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E的长后即可求得线段CD的长.解答:解:作DE∥BC于E点,则∠DEA=∠B∵∠A+∠B=90°∴∠A+∠DEA=90°∴ED⊥AD∵BC=3cm,AD=4cm,∴EA=5∴CD=BE=AB-AE=7-5=2cm,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辅助线.6.(2012•丹东)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是C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且AB⊥AE.若AB=5,AE=6,则梯形上下底之和为.6.13考点: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分析:由在梯形ABCD中,AD∥BC,E是CD的中点,易证得△ADE≌△FCE,即可得EF=AE=6,CF=AD,又由AB⊥AE,AB=5,AE=6,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F的长,继而可求得梯形上下底之和.三、解答题等;(2)根据题意可分别求出∠AEC 及∠ACE 的度数,在△AEC 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ABE=∠BAD ,∠BAD=∠CDA ,∴∠ABE=∠CDA在△ABE 和△CDA 中,AB CD ABE CDA BE DA =⎧⎪∠=∠⎨⎪=⎩,∴△ABE ≌△CDA .(2)解:由(1)得:∠AEB=∠CAD ,AE=AC ,∴∠AEB=∠ACE ,∵∠DAC=40°,∴∠AEB=∠ACE=40°,∴∠EAC=180°-40°-40°=100°.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梯形及题意条件得出一些线段之间的关系,注意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13.(2012•永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F 、G 分别在边AB 、BC 、CD 上,且AE=GF=GC .求证:四边形AEFG 为平行四边形.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出∠B=∠C ,再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C=∠GFC ,所以∠B=∠GFC ,故可得出AB ∥GF ,再由AE=GF 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AD ∥BC ,∴∠B=∠C ,∵GF=GC ,∴∠GFC=∠C ,∴∠GFC=∠B ,∴AB ∥GF ,又∵AE=GF ,∴四边形AEFG 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根据题意得出AB ∥GF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2012•南京)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D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C ⊥BD ,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2)若AD=2,BC=4,求四边形EFGH 的面积.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正方形的判定;梯形中位线定理. 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先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四边相等,然后由AC ⊥BD 入手,进行正方形的判断.(2)连接EG,利用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EG的长,然后结合(1)的结论求出EH2=92,也即得出了正方形EHGF的面积.解答:证明:(1)在△ABC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故可得:EF=12AC,同理FG=12BD,GH=12AC,HE=12BD,在梯形ABCD中,AB=DC,故AC=BD,∴EF=FG=GH=HE,∴四边形EFGH是菱形.设AC与EH交于点M,在△ABD中,E、H分别是AB、AD的中点,则EH∥BD,同理GH∥AC,又∵AC⊥BD,∴∠BOC=90°,∴∠EHG=∠EMC=90°,∴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2)连接EG.在梯形ABCD中,∵E、F分别是AB、DC的中点,∴EG=12(AD+BC)=3.在Rt△EHG中,∵EH2+GH2=EG2,EH=GH,∴EH2=92,即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92.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及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EH=HG=GF=FE,这是本题的突破口.15.(2012•怀化)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E为底BC的中点,连接AE,DE.求证:AE=DE.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ABE≌△DCE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两对应线段相等.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B=∠C.∵E是BC的中点,分析:(1)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AED ≌△DFA 即可;(2)如图作BH ⊥AD ,CK ⊥AD ,利用给出的条件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BC 的长. 解答:(1)证明: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BAD=∠CDA ,而在等边三角形ABE 和等边三角形DCF 中,AB=AE ,DC=DF ,且∠BAE=∠CDF=60°,∴AE=DF ,∠EAD=∠FDA ,AD=DA ,∴△AED ≌△DFA (SAS ),∴AF=DE ;(2)解:如图作BH ⊥AD ,CK ⊥AD ,则有BC=HK ,∵∠BAD=45°,∴∠HAB=∠KDC=45°,∴AB=2BH=2AH ,同理:CD=2CK=2KD ,∵S 梯形ABCD=()2AD BC HB +,AB=a , ∴S 梯形ABCD=222(22)22222a a BC a a BC ⨯++=, 而S △ABE =S △DC F=234a , ∴222a a BC +=2×234a , ∴BC=622a -. 点评:本题综合性的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于中档题目.。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解+课后训练:梯形 课后练习及详解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解+课后训练:梯形课后练习及详解题一:下列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④一条直线与矩形的一组对边相交,必分矩形为两个直角梯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个 B.1个 C.2个 D.3个题二:下列命题: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且只有一条对称轴;②等腰梯形上、下底中点连线,把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③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④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题三: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CD=AD,AC、BD相交于O点,∠BCD=60°,下列有6个结论:①梯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②梯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③AC=BD,④BC=2AD,⑤AC⊥BD,⑥AC平分∠DCB.其中正确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题四: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垂足为O,过点D作DE⊥BC于E,以下五个结论:①∠ABC=∠DCB;②OA=OD;③∠BCD=∠BDC;④S△AOB=S△DOC;⑤DE=.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题五:如图,梯形ABCD中,AB∥DC,∠ADC+∠BCD=90°且DC=2AB,分别以DA、AB、BC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关系是( )A.S1+S3=S2 B.2S1+S3=S2 C.2S3S2=S1 D.4S1S3=S2题六: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DC+∠BCD=90°,且DC=2AB,分别以DA、BC、DC 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之间数量的关系是( ) A.S1+S2=S3 B.S1+S2=S3 C.S1+S2=S3 D.S1+S2=S3题七:如图,梯形纸片ABCD中,AD∥BC,∠B=30°.折叠纸片使BC经过点A,点B落在点B′处,EF是折痕,且BE=EF=4,AF∥CD.(1)求∠BAF的度数;(2)当梯形的上底AD多长时,线段DF恰为该梯形的高?题八: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90°,∠C= 45°,AB= 4,AD=5,把梯形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刚好落在BC边上,求此时折痕的长.题九:如图,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直线MN为对称轴,P为MN上一点.若使PC+PD 的值最小,则这个最小值是线段_________的长.题十: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DCB= 45°,AD=3.5,DC=,点P为腰AB上一动点,连结PD、PC,求PD+PC的最小值.题十一: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B平分∠ADC,∠ABC=120°,∠C=60°,∠BDC=30°;延长CD到点E,连接AE,使得∠E=∠C.(1)求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若DC=16,求AD的长.题十二:如图所示,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C=60°,BD平分∠ABC,且BD⊥DC.(1)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当CD=1时,求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题十三: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等腰梯形镶嵌成的图形,则这个图形中等腰梯形上下两底边的比是.题十四:如图,四边形ABCD由4个全等的等腰梯形镶嵌而成,则线段AB与BC的大小关系为()A.AB=BC B.AB=2BC C.2AB=4BC D.2AB=3BC梯形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4B.详解:解:根据梯形的性质和等腰梯形的判定可判断:①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定是平行四边形,错误;②根据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而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的四边形的另一组对边肯定不平行,正确;③如平行四边形也符合这样的条件,错误;④也可以分为两个矩形,错误.故选B.题二:答案:B.详解: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且只有一条对称轴,就是等腰梯形上、下底中点所在直线,故此命题正确;②等腰梯形上、下底中点连线,把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此命题正确;③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此命题错误,如直角梯形;④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错误,如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命题有2个,故选:B.题三:答案:C.详解:①符合等腰梯形的性质,故此结论正确;②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而非中心对称图形,故此结论不正确;③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故此结论正确;④过点D作DE⊥BC,过点A作AF⊥BC,则四边形AFED是矩形,∵∠BCD=60°,∴∠EDC=30°,∴CE=BF=CD,∵AB=CD=AD,∴BC=2AD,故此结论正确;⑤∵CD=AD,∴∠DAC=∠DCA,∵AD∥BC,∴∠DAC=∠ACB,∴∠DCA=∠ACB,∵∠BCD=60°,∴∠DCA=∠ACB=30°,∴∠DBC=30°,∴∠BOC=120°,故此结论不正确;⑥∵CD=AD,∴∠DAC=∠DCA,∵AD∥BC,∴∠DAC=∠ACB,∴∠DCA=∠ACB,∴AC平分∠DCB,故此结论正确.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④⑥.故选C.题四:答案:D.详解:∵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可得:①∠ABC=∠DCB;②OA=OD;∵BD≠BC,∴∠BCD≠∠BDC,即③不正确;在△AOD和△DOC中,OA=OD,OB=OC,∠AOD=∠DOC,∴△AOB≌△DOC,∴S△AOB=S△DOC;即④正确;过点D作DF∥AC,∵AD∥BC,AC⊥BD,∴BD⊥DF,BD=DF,∴△B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DE=BF=.即⑤正确.故选D.题五:答案:A.详解:过点A作AE∥BC交CD于点E,∵AB∥DC,∴四边形AECB是平行四边形,∴AB=CE,BC=AE,∠BCD=∠AED,∵∠ADC+∠BCD=90°,DC=2AB,∴AB=DE,∠ADC+∠AED=90°,∴∠DAE=90°那么AD2+AE2=DE2,∵S1=AD2,S2=AB2=DE2,S3=BC2=AE2,∴S2=S1+S3.故选A.题六:答案:D.详解:过点A作AE∥BC交CD于点E,∵AB∥DC,∴四边形AECB是平行四边形,∴AB=CE,BC=AE,∠BCD=∠AED,∵∠ADC+∠BCD=90°,DC=2AB,∴AB=DE,∠ADC+∠AED=90°,∴∠DAE=90°,那么AD2+AE2=DE2,∵S1=AD2,S=AB2=DE2,S2=BC2=A E2,∴S=S1+S2.又∵DC=2AB,∴S=S3.∴S1+S2=S3.故选D.题七:答案:见详解.详解:(1)∵BE=EF,∴∠EFB=∠B,∵△B′EF≌△BEF,∴∠EFB′=∠EFB=∠B=30°,∴∠BAF=180°30°30°30°=90°;(2)连接DF,∵在△AEF中,∠EAF=90°,∠EFA=30°,EF= 4,∴AE=EF=2,AF=AE=2,∵AD∥BC,AF∥CD,∴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C=∠AFB=60°,CD=AF=2,∵DF⊥BC,∴FC=DC=,∴AD=FC=,即梯形的上底AD为时,线段DF恰为该梯形的高.题八:答案:或.详解:如图,过点D作DF⊥BC于F,∵∠A=∠B=90°,∠C= 45°,∴四边形ABFD是矩形,△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F=AB= 4,CF=DF= 4,①如图1,折痕与AB相交时,根据翻折的性质,A′D=AD=5,在Rt△A′DF中,A′F2=A′D2DF2=5242=32,即A′F=3,设AE=x,则A′E=x,BE= 4x,又∵A′B=BF A′F=53=2,∴在Rt△A′BE中,A′E2=A′B2+BE2,即x2=22+(4x)2,解得x=,所以,折痕DE2=AD2+AE2=52+()2,即DE=,②如图2,折痕与BC相交时,根据翻折的性质,A′D=AD=5,在Rt△A′DF中,A′F2=A′D2DF2=5242=32,即A′F=3,∴A′B=BF+A′F=5+3=8,设A′E=x,则BE=8x,根据翻折的性质求出B′E=BE=8x,在Rt△A′B′E中,A′E2=A′B′2+B′E2,即x2=42+(8x)2,解得x=5,∴EF=A′E A′F=53=2,∴在Rt△DEF中,折痕DE2=DF2+EF2=42+22=20,即DE=,综上所述,折痕的长为或.题九:答案:AC或BD.详解:∵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直线MN为对称轴,∴点A与点D关于直线MN对称,∴连接AC(BD),则线段AC或BD的长即为PC+PD的最小值.题十:答案:13.详解:如图,过点D作DF⊥BC于点F,作D点与AB的对称点D′,过点D′向BC作垂线于点E,∵∠DCB= 45°,DC=,∴DF=FC=×=5,∵AD=3.5,∴AD′=BF=BE=3.5,∴CD′===13,∴PD+PC的最小值为13.题十一:答案:见详解.详解:(1)∵∠ABC=120°,∠C=60°,∴∠ABC+∠BCD=180°,∴AB∥DC,即AB∥ED,又∠C=60°,∠E=∠C,∠BDC=30°,∴∠E=∠BDC=30°,∴AE∥BD,∴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AB∥DC,∴四边形ABCD是梯形,∵DB平分∠ADC,∠BDC=30°,∴∠ADC=∠BCD=60°,∴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BC=AD,∵在△BCD中,∠C=60°,∠BDC=30°,∴∠DBC=90°,又DC=16,∴AD=BC=DC=8.题十二:答案:见详解.详解:(1)证明:∵BD平分∠ABC,∴∠ABD=∠CBD,∵∠ABC=60°,∴∠CBD=30°,∵BD⊥DC,∴∠BDC=90°,∴∠C=60°,∴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解:过点D作DE∥AB,∵AD∥BC,∴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CD=1,∴BC=2,∵∠C=60°,∴△DCE为等边三角形,∴CE=BE=1,AD=1,∴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为AD+AB+CD+BC=1+1+1+2=5.题十三:答案:.详解:延长CE交AM于D,∵∠CEA=∠AEF=∠CEF=×360°=120°,∴∠AED=∠EAD=60°,∴△AED是等边三角形,∴AE=DE=CE,AB∥A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CE+ED=2CE,即等腰梯形上下两底边的比是=.题十四:答案:D.详解:由图形可得等腰梯形的腰和较短的底边相等,设较短底边为a,延长EG交AB于点F,如图所示,可得DE=AF=2a,即较长底边=2a,则AB=AH+BH=3a,BC=2a,故可得:2AB=3BC.故选D.-----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数学梯形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梯形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30厘米,梯形的高是6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答案】90【解析】梯形的面积=上下底之和×高÷2,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30×6÷2=90(平方厘米),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90.点评:此题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熟记公式即可解答.2.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方格的边长都表示1厘米.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答案】18,24,12.5【解析】(1)图一为梯形,上底为5厘米,下底为1厘米,高为6厘米,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图二为平行四边形,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图三为三角形,底为5厘米,高为5厘米,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1)梯形的面积:(5+1)×6÷2=6×6÷2,=36÷2,=18(平方厘米);(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3)三角形的面积为:5×5÷2=12.5(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8,24,12.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3.一块直角梯形地,它的下底40米,如果上底增加30米,这块地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梯形的面积是平方米.【答案】1000【解析】如图所示,因为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所以梯形的高和下底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即为40米,上底为40﹣30=10米,于是即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解:(40﹣30+40)×40÷2,=50×40÷2,=2000÷2,=1000(平方米).答:原来梯形的面积是1000平方米.故答案为:1000.点评:由题意得出梯形的上底和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一个梯形装饰板,上底是6分米,下底是10分米,高是1米,两面都要涂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答案】160【解析】求涂油漆的面积,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求出这个梯形装饰板的面积,因为是两面都要涂,所以用这个梯形装饰板的面积乘2即可.解:1米=10分米,(6+10)×10÷2×2,=160÷2×2,=160(平方分米);答:涂油漆的面积是160平方分米;故答案为:160.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注意本题中单位不同,应先统一单位.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2根,最下层有12根,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钢管一共有根.【答案】77【解析】根据题意,最上层有2根,最下层有12根,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钢管的层数是(12﹣2+1)层,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答.解:(2+12)×(12﹣2+1)÷2=14×11÷2=77(根);答:这堆钢管一共有 77根.故答案为:7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6.一块梯形白菜地的面积是216平方米,它的上、下底的和是54米,那么它的高是米.【答案】8【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则高=梯形的面积×2÷上下底的和,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216×2÷54,=432÷54,=8(米),答:那么它的高是 8米.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的逆用.7.如图中,大梯形面积是阴影部分面积的倍.【答案】【解析】观察图形可知,AB是这个梯形的中位线,所以可得出这条中位线的长度是(x+2x+x)÷2=2x,据此可得出阴影部分的小梯形的上底是x,下底是2x,又根据梯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可得,阴影部分的小梯形的高等于大梯形的高的一半,据此设小梯形的高是h,则大梯形的高就是2h,据此根据梯形的面积=上下底之和×高÷2,分别表示出这两个梯形的面积,再相除即可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AB是大梯形的中位线,设小梯形的高是h,则大梯形的高就是2h,则小梯形的面积是:(x+2x)×h÷2=xh,大梯形的面积是:(x+3x)×2h÷2=4xh,4xh÷xh=,答:大梯形的面积是小梯形的面积的倍.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中位线的性质以及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8.(2005•南安市模拟)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分米、下梯是6分米,把这个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所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面积的比是.【答案】1:2【解析】根据题意,梯形的高等于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也等于得到的三角形的高,可设梯形的高为h,那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应为2分米,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各自的面积,然后再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梯形的面积即可得到答案.解:设梯形的高为h,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2h,梯形的面积为:(2+6)h÷2=4h,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的比为:2h:4h=1:2,答: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的比是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对边平行且相等,然后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乘高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乘高除以2计算出各自的面积,最后再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梯形的面积即可.9.用篱笆围成一梯形菜田,梯形一边是紧靠房屋墙壁(如右图所示),篱笆总长33米,菜田的面积是平方米.【答案】91【解析】由“梯形一边是紧靠房屋墙壁,篱笆总长33米”可知,梯形的高是7米,梯形的上底+下底=(33﹣7)米,将数据代入梯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33﹣7)×7÷2=91(平方米);答:菜田面积是91平方米.故答案为:91.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彩田上底与下底的和,从而可以求其面积.10.(2011•高县)图中(单位:cm),梯形由平行四边形和直角三角形组成,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答案】18【解析】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该梯形的下底是3+3=6厘米,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进行解答即可.解:3+3=6厘米(3+6)×4÷2,=9×4÷2,=18(平方厘米),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8点评: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求出该梯形的下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11.(2006•鹿泉市)一个梯形的下底是12分米,把上底的一端延长4分米,可以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面积将增加10平方分米.原来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答案】50平方分米【解析】如图根据题意知道,上底EA是(12﹣4)厘米,面积增加的10平方厘米是三角形ABC 的面积,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知道h=2S÷a,由此即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高,即梯形AEDC的高,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即可求出原来梯形的面积.解:梯形的高:10×2÷4=5(分米)梯形的上底:12﹣4=8(分米),梯形的面积:(12+8)×5÷2,=20×5÷2,=50(平方分米);答:原来梯形的面积是50平方分米.故答案为:50平方分米.点评:根据题意画出图,灵活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与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解决问题.12.(2009•和平区)如果直角梯形的上底是1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且梯形上底、下底和高的长度均为不相等的整厘米数,则符合此条件的梯形有种.【答案】2【解析】根据题意,上底、下底和高的长度均为不相等的整厘米数,所以当上底为1厘米时,下底最小为2厘米,最大为5厘米,所以可分别设下底为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时梯形的高各是多少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计算出梯形的高,最后再看符合题意的有几种情况即可.解:当直角梯形的上底为1厘米,面积为6平方厘米时,①设下底为2厘米,高为:6×2÷(1+2)=12÷3,=4(厘米),上底为1厘米,下底为2厘米,高为4厘米,符合题意;②设下底为3厘米,高为:6×2÷(1+3)=12÷4,=3(厘米),下底和高都为3厘米,不符合题意;③设下底为4厘米,高为:6×2÷(1+4)=12÷5,=2.4(厘米),高为小数,不符合题意;④设下底为5厘米,高为:6×2÷(1+5)=12÷6,=2(厘米),上底为1厘米,下底为5厘米,高为2厘米,符合题意;答:只有下底为2厘米、高为4厘米和下底为5厘米,高为2厘米这两种情况符合题意.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13.有一堆圆形钢管,它的横截面是梯形,上层有2根,下层有7根,共有6层,这堆钢管共有()根.A.20B.27C.28【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最上层有2根,最下层有7根,这堆钢管的层数是6层,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答.解:(2+7)×6÷2,=9×3,=27(根),答:一共有27根.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4.求下图梯形的面积,列式正确的是()A.(10+4)×7÷2B.10×4÷2C.(10十4)×5÷2【答案】C【解析】梯形的面积S=(a+b)×h÷2,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解.解:(10+4)×5÷2,=14×5÷2,=35(平方厘米);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15.已知梯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为4厘米,则梯形的上、下底可能是()A.4cm和6cmB.2cm和3cmC.1cm和1.5cm【答案】A【解析】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因面积和高已知,代入公式即可求得上底与下底的和是多少,从而判断出上底与下底的可能值.解:上底与下底的和为:20×2÷4=10(厘米),只要是选项中上底与下底的和为10厘米的就是正确答案,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16.如果一个梯形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高是30厘米,则它的上下底之和是()A.3厘米B.60厘米C.6厘米【答案】C【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知:上下底之和=面积×2÷高,由此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即可作出选择.解:上下底之和是:90×2÷30=6(厘米).答:它的上下底之和是6厘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一公式的灵活应用.17.一个梯形面积是16平方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米,那么高是()米.A.2B.4C.6D.8【答案】B【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可用梯形的面积乘2然后再除以上底与下底的和即可得到答案.解:16×2÷8=4(米),答:梯形的高是4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18.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11厘米,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A.21B.27C.21或27D.以上都不是【答案】B【解析】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要为11厘米,那么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相加即可得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11+11+5=27(厘米),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7厘米.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是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9.一堆钢管每上一层比下层少1根,已知最下层有12根,最上层有5根,这堆钢管共有()根.A.68B.119C.136【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12根,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钢管的层数是(12﹣5+1)层,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答.解:(5+12)×(12﹣5+1)÷2=17×8÷2=68(根);答:这堆钢管一共有68根.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0.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上底与下底长度比是2:3,高是6厘米,则上底长为()A.2厘米B.4厘米C.6厘米D.8厘米【答案】B【解析】因为梯形的面积S=(a+b)×h)×h÷2,所以a+b=2S÷h,由此求出上底与下底的和,再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上底.解:30×2÷6=10(厘米),10×=4(厘米),答:上底长为4厘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与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21.一块梯形菜地上底是20米,下底是30米,高是28米,共收白菜42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白菜多少千克?【答案】6千克【解析】根据题意,可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梯形地的面积,然后再用4200除以梯形地的面积即可得到答案.解:4200÷[(20+30)×28÷2]=4200÷[50×28÷2],=4200÷700,=6(千克),答:平均每平方米收白菜6千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22.一个梯形的高是60厘米,下底的长度是上底的2倍,下底长12厘米.求梯形的面积.(先写出字母公式,再把数值代入公式计算)【答案】540平方厘米【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梯形的上底为:12÷2=6(厘米),梯形的面积为:S=(a+b)h÷2,=(6+12)×60÷2=18×60÷2,=540(平方厘米),答:梯形的面积是540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23.学校准备用梯形和小正方形地砖铺计算机室的地板,如图所示.4块梯形砖和一块小正方形砖可铺成一个大正方形.(1)每块梯形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铺一个长12米,宽8米的电教室,一共要用多少块大正方形的地转?【答案】1200平方厘米,150块【解析】(1)图中梯形的上、下底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由小正方形的边长和两个梯形的高拼成,由此可求出梯形的高,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即可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2)电教室的长、宽及每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均已知,据此可求出一共要用多少块大正方形的地转.解:如图:(1)(180﹣40)÷2=40÷2=20(cm);(40+80)×20÷2,=120×20÷2,=1200(cm);(2)12m=1200cm,8m=800cm,1200÷80=15(块),800÷80=10(块),15×10=150(块);故答案为:1200cm,150块.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图形的切拼、梯形面积的计算等.不要用电教室的总面积除以每个大正方形的面积.24.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重叠了一部分放在桌子上,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3厘米,高是6厘米.没有重叠的部分是甲;梯形的上底是7厘米,下底是11厘米,高是5厘米,没有重叠的部分是乙.甲比乙大平方厘米.【答案】33【解析】因为重叠部分是二者的公共部分,可以忽略不计,则甲比乙大的面积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梯形的面积大的面积.解:13×6﹣(7+11)×5÷2,=78﹣18×5÷2,=78﹣90÷2,=78﹣45,=33(平方厘米);答:甲比乙大33平方厘米.故答案为:33.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甲比乙大的面积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梯形的面积大的面积.2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已知梯形的上底是1厘米,请在下面画出这样的一个梯形,并注明上底、下底、高,再计算出它的面积.【答案】,4.5平方厘米【解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那么这两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它的直角腰的长度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上下底的和也是正方形的边长,由此求解.解:这个梯形是直角梯形:面积:(1+2)×3÷2,=3×3÷2,=9÷2,=4.5(平方厘米).点评:本题关键是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边长找出梯形的两个底,以及高,由此求解.26.一个直角梯形,它的下底缩短2米,面积就减少了6平方米,且变成了一个正方形,求原来梯形的面积.【答案】42平方米【解析】由题意可知:减少的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其底为2厘米,面积为6平方厘米,于是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高,进而可以得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于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6×2÷2=6(厘米),(6+2+6)×6÷2,=14×6÷2,=42(平方米).答:原来的梯形的面积是42平方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梯形的高,进而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27.一条新修渠道的横截面是梯形(如图),这个梯形的面积是432m2,渠底宽24m,渠口宽是渠底宽的2倍,它的渠深是多少米?【答案】12米【解析】根据题干先求出渠口宽是24×2=48米,再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得出渠深=横截面的面积×2÷(渠口宽+渠底宽),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432×2÷(24+24×2),=864÷72,=12(米),答:渠深是12米.点评:此题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28.一个养鱼池的池面近似于一个梯形,上底780米,下底540米,高120米,这个养鱼池水面大约有多少公顷?【答案】7.92公顷【解析】根据题意,可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这个梯形鱼池的面积.解:(780+540)×120÷2=1320×120÷2,=79200(平方米),79200平方米=7.92公顷.答:这个养鱼池大约占地7.92公顷.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9.一块梯形的广告牌(如图),用油漆漆这块广告牌,每平方米用油漆0.8千克,一共用油漆多少千克?【答案】11.2千克【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可求出广告牌的面积,再乘0.8即可求出需要油漆的千克数.解:(3+5)×3.5÷2×0.8,=8×3.5÷2×0.8,=11.2(千克),答:需要11.2千克的油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30.填表.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答案】70m2,9cm,120dm2,9cm,27m2【解析】本题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公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即可.注意当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是已知条件时不要忘记乘以2,再进一步计算即可.解: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公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即可.31.有一堆圆木堆成横截面是梯形的木堆,最上层有2根,最下层有8根,每相邻两层相差一根,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答案】35根【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下层8根,上层2根,每相邻两层差一根,这堆圆木的层数是:(8﹣2+1)=7层,据此解答.解:(2+8)×7÷2=10×7÷2,=35(根);答:这堆圆木共有35根.点评:此题主要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2.一共有多少支铅笔?【答案】204支【解析】根据题意,最底层有20根,最顶层有4根,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铅笔的层数是17层,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乘高÷2进行计算方法进行解答.解:(20+4)×17÷2=24×17÷2,=204(支),答:一共有204支铅笔.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3.一个养鸡场靠墙边用篱笆围起来(如图),竹篱笆全长48米,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160平方米【解析】根据图知道,此养鸡场的图形为梯形,由竹篱笆的全长是48米,高为8米,得出上底和下底的和是48﹣8=40米,由此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列式解答即可求出养鸡场的面积.解:(48﹣8)×8÷2,=40×8÷2,=320÷2,=160(平方米),答: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160平方米.点评:本题主要是根据图与题意,先求出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解决问题.3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480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下底是18厘米,上底是多少厘米?【答案】30厘米【解析】因为梯形面积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已知面积、高和下底,求上底,用面积乘2除以高,再减去下底即可.解:480×2÷20﹣18,=48﹣18,=30(厘米);答:上底是30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掌握与运用情况.35.算一算,求出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答案】108平方米;176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16平方厘米【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梯形的面积S=(a+b)×h÷2,三角形的面积S=,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解.解:(1)9×12=108(平方米);(2)(20+12)×11÷2,=32×11÷2,=176(平方厘米);(3)20mm=2cm,6×2÷2=6(平方厘米);(4)8×4÷2=16(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36.填表【答案】2.5,9.2,14【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据此根据公式变形即可计算解答.解:(1)31.5÷12.6=2.5(厘米),(2)11.04×2÷2.4=9.2(厘米),(3)122.98×2÷14.3﹣3.2,=17.2﹣3.2,=14(厘米),故完成表格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37.有一堆木头,共8层,最上层2根,最下层9根,相邻两层相差一根,这堆木头共多少根?【答案】44根【解析】由题意可知:这堆木料堆成的是梯形形状,且这堆木料共有8层,于是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2+9)×8÷2,=11×8÷2,=44(根).答:这堆木头共44根.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这堆木料的层数就是梯形的高,即可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解.38.一块菜地是梯形,上底是400米,下底是650米,高是75.4米,这块地合多少公顷?【答案】3.948公顷【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400+650)×75.4÷2=1050×75.2÷2,=78960÷2,=39480(平方米),39480平方米=3.948公顷,答:这块地的面积是3.948公顷.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39.已知梯形的上底是6米,下底是8米,高14米,求面积?【答案】98平方米【解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6+8)×14÷2=14×14÷2,=196÷2,=98(平方米),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98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40.先作出图形的高,再量出面积计算所需要的数据,最后算出面积.【答案】6.25平方厘米,7平方厘米,6.875平方厘米【解析】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经过平行四边形底上的一个顶点向另一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过梯形上底的一个顶点向下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梯形形的一条高;经过度量,平形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是2.5厘米,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4厘米和3.5厘米,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分别是2厘米、3.5厘米和2.5厘米,根据度量的数据即可分别求出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解:作高如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5×2.5=6.25(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4×3.5÷2=7(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2+3.5)×2.5÷2=5.5×2.5÷2=6.875(平方厘米);故答案为:6.25平方厘米,7平方厘米,6.875平方厘米.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作图形的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等.作图形的高要用虚线,并标出垂直符号;计算图形的面积,关键要量出所需数据.41.量出你所需要的数据(精确到厘米),再计算面积.【答案】,6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3平方厘米【解析】(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测量出底和高,再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计算出面积即可;(2)是一个梯形,测量出上底、下底和高,再根据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计算即可;(3)是一个三角形,测量出底和高,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计算出面积即可.解:如图所示:;(1):(1)3×2=6(平方厘米);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2)(2+4)×2÷2,=6×2÷2,=6(平方厘米);答:梯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3)3×2÷2=3(平方厘米);答:三角形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直接利用公式解答即可.42.在右面的长方形中画上一条线段,把长方形分成一个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梯形中最大的角是°,测量相关数据,求出梯形的面积.【答案】135°;;16平方厘米【解析】(1)要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一个最大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则所画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等于长方形的宽;(2)则梯形中有两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钝角最大,与三角形的底角合起来等于180度,又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是45度,则最大角的度数=180°﹣45°.(3)测量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代入面积公式计算.解:(1)如图所示:;(2)梯形中最大的角是:180°﹣45°=135°;(3)如图:梯形的上底为:2厘米,下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梯形面积为:(2+6)×4÷2,=8×4÷2,=16(平方厘米).答:梯形面积为16平方厘米.点评:解决本题要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确定两腰的长度及角的大小,也就得出梯形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长度和角的大小,再根据公式计算出面积.43.已知直角梯形的下底是30厘米,高是12厘米,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288平方厘米【解析】根据题意,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确定三角形的底,然后再用梯形的下底减去三角形的底即为梯形的上底,最后再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梯形的上底为:30﹣72×2÷12=30﹣12,=18(厘米),梯形的面积为:(30+18)×12÷2=48×12÷2,=288(平方厘米),答:梯形的面积是288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面积公式和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44.木材市场堆放着一堆圆木(形状如图),每下一层都比上一层多1根,这堆木材顶层有14根,共堆了5层,每根圆木价值30.5元.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这堆圆木价值多少元?【答案】80根,2440元【解析】根据堆成梯形的物品的计算方法:根数=(上层根数+下层根数)×层数÷2,代入数据求出这堆圆木的根数,再乘每根圆木的单价,就是圆木的价值.据此解答.解:[14+14+(5﹣1)]×5÷2,=[14+14+4]×5÷2,=32×5÷2,=80(根),80×30.5=2440(元).答:这堆圆木共有80根,这堆圆木价值2440元.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堆成梯形物品的计算方法求出圆木的根数,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圆木的总价值.45.计算图形的面积面积面积.【答案】28.8平方分米;93平方厘米【解析】(1)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代入数据求出图形的面积;(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分别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再相加求出该图形的面积.解:(1)(4.8+13.2)×3.2÷2,=18×3.2÷2,=57.6÷2,=28.8(平方分米),(2)15×4.2+15×4÷2,=63+30,=93(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8.8平方分米;93平方厘米.点评:解决本题要先看图形的组成,再根据相应的面积公式计算.46.靠墙边围成一个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答案】120平方米【解析】由图意可知:梯形的高是6米,则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是46﹣6=40(米),于是代入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花坛的面积.解:(46﹣6)×6÷2,=40×6÷2,=120(平方米);答:这个花坛的面积是120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得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47.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求斜线部分的面。
专题训练---梯形
专题训练 ---- 梯 形 (2012.6.)一.梯形的定义:【例1】(2011山东滨州)如图,在一张△ABC 纸片中, ∠C=90°, ∠B=60°,DE 是中位线,现把纸片沿中位线DE 剪开,计划拼出以下四个图形:①邻边不等的矩形;②等腰梯形;③有一个角为锐角的菱形;④正方形.那么以上图形一定能被拼成的个数为( )A.1B.2C.3D.4【例1】(2011湖北襄阳)如图4,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6,BC =16,E 是BC 的中点.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D 向点D 运动;点Q 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CB 向点B 运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t = _________ 秒时, 以点P ,Q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练习1】(2008年浙江省绍兴市)如图,沿虚线将梯形ABCD 剪开,则得到的四边形是( )A .梯形B .平行四边形C .矩形D .菱形【练习2】(2007年临汾)如图6,在等腰梯形ABCD 中,5AB DC AD BC ==∥,,713DC AB ==,,点P 从点A 出发,以3个单位/s 的速度沿AD DC →向终点C 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1个单位/s 的速度沿BA 向终点A 运动.在运动期间,当四边形PQBC 为平行四边形时,运动时间为( ) A .3s B .4s C .5s D .6s【练习3】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BC ,AB=5,BC=4,D 点的坐标为(10,0),则C 点的坐标为( ). A 、(6,3) B 、(7,3) C 、(6,4) D 、(7,4)A(0)y xD CBB例2题图EDCB A(例1题图)ABQ二.梯形的性质应用:【例1】(2007年郴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_________________点E 是BC 边的中点,EM ⊥AB ,EN ⊥CD ,垂足分别为M 、N .求证:EM =EN .ENMDCBA例1图 例2图 练习1图 【例2】如图,四边形ABCD 是等要梯形,AD//BC,已知∠B=60º,AD=10.AB=30.求BC 的长.【练习1】(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D=AB ,BC=BD ,∠A =100°,则∠C =( )A.80°B.70°C.75°D.60°【练习2】(2008 河南实验区)某花木场有一块如等腰梯形ABCD 的空地(如图),各边的中点分别是E 、F 、G 、H ,用篱笆围成的四边形EFGH 场地的周长为40cm ,则对角线AC= ___________ cm【练习3】 (2008泰安) 若等腰梯形ABCD 的上、下底之和为4,并且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则该等腰梯形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根号的形式).【练习4】(2011山东菏泽)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 =90°,∠C =45°,AD =1,BC =4, E 为AB 中点,EF ∥DC 交BC 于点F , 求EF 的长.EB F CA D【练习5】如图所示,梯形ABCD,DC//AB,DE//BC交AB于E,已知ΔADE的周长为12cm,CD=5cm,求梯形的周长. 【练习6】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6,BC=14,∠B=45º,求等腰三角形ABCD的面积.【练习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DC=a,BC=2a,求AC的长.【例3】(2010 黄冈)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C⊥BD,AC=6cm,则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为_____cm2.【例4】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E、F、G分别为AO、BO、CD的中点,∠BOC=600。
初中中考复习之梯形(精编含答案)
∴AE=EB=BF=FC。
在△ABF和△CBE中,∵AB=CB,∠ABF=∠CBE, BF=BE,
∴△ABF≌△CBE(SAS)。∴∠BAF=∠BCE,AF=CE。
在△AME和△CMF中,
∵∠BAF=∠BCE,∠AME=∠CMF ,AE=CF,
∴△AME≌△CMF(AAS)。∴EM=FM。
在△BEM和△BFM中,∵BE=BF,BM=BM,
点,∴BE=CE。
在△ABE和△DCE中,
∵AB=DC,∠B=∠C
,BE=CE,
∴△ABE≌△DCE(SAS)。∴AE=DE。
7、证明:∵ABCD是等腰梯形,AD∥BC,∴∠B=∠BCD, ∠BCD =∠EDC。
∴∠B=∠EDC。又∵CE=CD。∴∠EDC=∠E。∴∠B=∠E。
8、解:(1)180°-2α。
(1)∠BEF=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当AB=AD时,猜想线段ED、E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当AB≠AD时,将“点E在AD上”改为“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 AE>AB,AB=mDE,AD=nDE”,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求 的值(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9.我们知道“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 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类似的, 我们把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那么EF就是梯形ABCD的中位 线.通过观察、测量,猜想EF和AD、BC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证 明你的结论.
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点E为底边BC的中点,连结AE、DE.求 证:AE=DE.
7.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点E是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CE=CD,求证:∠B=∠E
初升高衔接数学专题 梯形(含答案)
【练出高分】
1.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 )
A.等腰梯形
B.直角梯形
C.一般梯形
D.等腰或直角梯形
2.如图,梯形 ABCD 中,AD//BC, AD , BC , AC , BD ,则梯形 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
A
D
B
C
【解析】24.
【点评】此题常规可以用做双高的方法求解,但是过于麻烦,如果深入发掘题目,会发
∴ MF NF , MN BC AD ,
∴ EF MN
【点评】在梯形 ABCD 中,B C ,EF 是两底中点的连线,则 EF (BC AD) .
同样的,如果反过来也是对的,即在梯形 ABCD 中,EF 是两底中点的连线,且
EF (BC AD) ,则 B C .
_______. 【解析】3.21;4. x ;
5.如图,点 A、B 在一直线上,以 AB、BC 为边在同侧分别作正方形 ABGF 和正方形 BCDE,
点 P 是 DF 的中点,连接 BP.已知 AB cm , BC cm ,则 BP ________.
E
D
P
F
G7
初升高衔接数学专题
cm.
中考热点, 梯形中构 造特殊三 角形
集中对角 线
梯形的中 位线证明; 梯形拼接 成三角形 或四边形
2
初升高衔接数学专题
【例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梯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B.等腰梯形的两底角相等 C.有两邻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D.有且只有一组相邻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 (2)如图 1-1,梯形 ABCD 中,AD//BC,AD AB ,BC BD ,A ,则 C ________. (3)如图 1-2,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BC ,AD//BC,AD ,AB = 8 ,BC , 点 P 是 AB 上一个动点,则 PC P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4)如图 1-3,梯形 ABCD 中,AB//CD,ABE D ,C , AB , CD ,则△BCE 的面积是________.
中考数学考前冲刺:第24讲-梯形课件(含答案)
第24讲┃ 梯形
解:(1)①60
②30 1
(2)当点D运动到AB的中点时,四边形EDBC是菱形. 理由如下:∵点O、D分别是AC、AB的中点,∴BC∥ED. ∵CE∥AB,∴四边形EDBC是平行四边形. 在Rt△ABC中,∠ACB=90°,∠B=60°,BC=2, ∴∠A=30°.∴AB=4.∴BD=2.∴BD=BC. ∴平行四边形EDBC是菱形.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D=EC,∠C=∠AEB=50° . ∠BAE=180° -50° -80° =50° . ∴∠BAE=∠AEB. ∴AB=BE. ∵BE=BC-EC, ∴AB=BC-AD.
第24讲┃ 梯形
证法二:延长BA和CD交于点E, 在△EBC中,∠E=180° -∠B-∠C=180° -80° -50° =50° , ∴∠E=∠C,
图24-1
第24讲┃ 梯形
考点2
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轴对称性 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2 判定方法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 称轴,底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________ 相等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________ 相等 (1)定义法;(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________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相等 (1)先判定它是梯形;(2)再用“两腰相 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 定它是等腰梯形
∴BE=BC. ∵AD∥BC, ∴∠EDA=∠C, ∴∠E=∠EDA, ∴AE=AD, ∴AB=BC-AD.
第24讲┃ 梯形
10.如图24-8,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 AC⊥BD,AD+BC=10,DE⊥BC于E.求DE的长.
图24-8
第24讲┃ 梯形
解:过点D作DF∥AC,交BC的延长线于F,则四边形ACFD为平 行四边形,∴AC=DF,AD=CF. ∵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AC=DB,∴BD=FD. ∵DE⊥BC, 1 1 ∴BE=EF= BF= (BC+CF) 2 2 1 1 = (BC+AD)= ×10=5. 2 2 ∵AC∥DF,BD⊥AC,∴BD⊥DF. ∵BE=FE,∴DE=BE=EF=5,即DE的长为5.
中考复习梯形(含答案)
梯形◆考点链接1.掌握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判定和定理,并能熟练解决实际问题.2.能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定理来解决线段平行和线段之间的倍分问题.3.能运用一些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典例精析【例题1】如图,在梯形ABCD 中,∠B+∠C=90°,M 、N 分别为上、下底的中点.求证:MN=12(BC-AD ). 解题思路:由∠B+∠C=90°,联想到直角三角形,从而将MN 放入直角三角形中,不采用延长两腰,因为证明很麻烦,故采用平移腰的方法.证明:如图,过M 作ME ∥AB ,MF ∥CD ,分别交BC 于E 、F ,则AM=BE ,MD=FC ,∠B=∠MEN ,∠C=∠MFN .∵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BN-BE=NC-FC ,即EN=FN .又∵∠B+∠C=90°,∴∠MEN+∠MFN=90°,∴△EMF 为直角三角形.∴MN=12EF=12(BC-AD ). 评析:在梯形这部分,除了要会应用好梯形的一些性质外,还要通过平移腰、平移对角线、延长两腰或作高等方法来转化,在解决问题时,要具体分析,灵活选择转化方法.【例题2】如图,梯形ABCD 中,AB ∥DC ,E 为AD 上一点,且BE 平分∠ABC ,CE•平分∠BCD .求证:E 为AD 的中点.解题思路:延长BE 、CD 相交于F ,证明△FED ≌△BEA .证明:延长BE ,CD 相交于F .∵CD ∥AB ,CE 平分∠BCD .∴∠F=∠1=∠2,∴CF=CB .又CE 是∠BCD 的平分线.∴E 是FB 的中点.∴∠F=∠1,FE=EB ,∠3=∠4,∴△FED ≌△BEA ,∴DE=EA ,即E 是AD 的中点.评析:梯形的性质通常与三角形的性质相结合,常将梯形的相关结论转化为三角形的相关问题.【例题3】某村计划开挖一条长1500m 的水渠,渠道的断面为等腰梯形,渠道深0.8m ,下底宽1.2m ,坡角为45°(如图),•实际开挖渠道时,•每天比原计划多挖土20m ,结果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工,求原计划每天挖土多少立方米.解题思路:过点A ,B 分别向DC 作垂线,先计算梯形的面积,进而得到所挖土的总立方数,并最终得解.解:过点A ,B 分别向DC 作垂线,P ,Q 是垂足,则AP=BQ=0.8,在Rt △APD 中,∵∠DAP=∠PDA=45°,∴DP=PA=0.8.同理CQ=0.8,∴CD=DP+PQ+QC=1.2+0.8×2=2.8,∴S 梯形ABCD =12(AB+CD )·AP=1.6(m 2). ∴挖渠道的土方数为1.6×1500=2400(m 3).设原计划每天挖土x (m 3),则实际每天挖土(x+20)m 3.∴2400240020x x++=4,即x 2+20x-12 000=0, 解得:x 1=-120,x 2=100,经检验:x 1=-120,x 2=100都是原方程的根,但挖土的体积不能为负数,故x=-120•舍去,∴x=100.答:原计划每天挖土的立方数为100m3.评析:渠道是一棱柱,其截面是图中所示的等腰梯形,故所挖土方数等于图中等腰梯形的面积乘以水渠的长度.◆探究实践【问题1】(沈阳)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DC,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E是BC边上一动点(点E不与B、C两点重合),EF∥BD交AC于点F,EG∥AC•交BD于点G.(1)求证:四边形EFOG的周长等于2OB;(2)请你将上述题目的条件“梯形ABCD中,AD∥BC,AB=DC•”改为另一种四边形,其他条件不变,使得结论“四边形EFOG的周长等于2OB”仍成立,•并将改编后的题目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不必证明.解题思路:(1)四边形EFOG的周长等于2OB,只要证得GE+EF=OB即可.其实只要△BOC为等腰三角形即得,因为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所以△BOC为等腰三角形.(2)改成的四边形只要△BOC为等腰三角形即可.故四边形改为矩形、正方形、菱形都可以.(1)证明:∵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AB=CD.∴∠ABC=∠DCB.又∵BC=CB,AB=DC,∴△ABC≌△DCB,∴∠DBC=∠ACB.又∵GE∥AC,∴∠BEG=∠ACB.∴∠DBC=∠BEG,∴EG=BG.∵EG∥OC,EF∥OB,∴四边形EGOF是平行四边形,∴EG=OF,EF=OG.∴四边形EGOF的周长=2(OG+GE)=2OB.(2)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BC上一个动点(•点E不与B、C两点重合),EF∥BD,交AC于点F,EG∥AC交BD于点G,求证:四边形EFOG的周长等于2OB.评析:本题是探索性题目,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已知题目找出使结论成立起决定作用的条件.【问题2】(荆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BC∥AD,BC=8,AD=20,AB=DC=•10,点P从点A出发沿AD边向点D移动,点Q自A点出发沿A→B→C的路线移动,且PQ∥DC,•若AP=x,梯形位于线段PQ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1)分别求出当点Q位于AB、BC上时,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线段PQ将梯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时,x的值是多少?(3)在(2)的条件下,设线段PQ与梯形ABCD的中位线EF交于O点,那么OE与OF•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借助备用图说明理由;并进一步探究:对任何一个梯形,当一直线L•经过梯形中位线的中点并满足什么条件时,其一定平分梯形的面积?(•只要求说出条件,不需要证明).解题思路:(1)分Q在AB、BC两种情况,抓住三角形、梯形、四边形的面积关系,分别求出S与x的关系式.(2)由(1)所得关系式,求面积为梯形面积一半的x的值.(3)•梯形的面积等于中位线乘以高来分析解决.解:(1)如图,当点Q位于AB上时,PQ的右侧图形为等腰三角形AQP,底边AP=•x,过Q、B点分别作MQ⊥AD,BN⊥AD,垂足分别为M,N,又过B作BG∥DC交AD于G点,•则有AG=12,BG=DC=AB=10.在Rt△ABN中,AB=10,AN=6,∴BN=8.∵△AQP为等腰三角形,∴AM=12AP=12x . 又∵QM ⊥AD ,BN ⊥AD ,∴QM ∥BN ,∴,AM QM AM BN QM AN BN AN =∴==23x , ∴S=12AP·QM=12x·23x=13x 2, ∴当Q 在AB 上时,S=13x 2,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O<x≤12;当点Q 在BC 上时,PQ •右侧四边形ABQP 为梯形,则S=12(QB+AP )·BN=12 [(x-12)+x]×8=8x-48,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12<x<20.(2)梯形ABCD 的面积S 0=12(BC+AD )·BN=112. 当Q 在AB 移动时,△AQP 的面积最大值为 12AG ·BN=12×12×8=48<02S . 故线段PQ 等分梯形面积时,点Q 只可能在BC 上, ∴8x-48=02S =56,∴x=13. (3)如图,当PQ 等分梯形ABCD 面积时,可知S 四边形QCDP =S 四边形ABQP .又EF 是梯形的中位线.∴OE ·BN=OF ·BN .即OE=OF .探究发现:当直线L 经过梯形中位线的中点且较短的底(上底)相交时,•其一定平分梯形的面积.评析:本题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并利用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来建立函数关系式,这个题考查了三角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并和代数结合,它的新颖之处在于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中考演练一、填空题1.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BC ,•若使它成为等腰梯形,•则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填一个正确的条件即可).2.有一个直角梯形ABCD ,AD ∥BC ,斜腰DC 的长为10cm ,∠D=120°,如图1,•则另一腰AB 的长为_______cm .(结果不取近似值)(1) (2) (3) 3.如图2,梯形ABCD 中,AD ∥BC ,E 、F 、G 、H 分别是边DC 、BC 、AB 、DA•的中点,梯形ABCD 的边满足条件_______时,四边形EFGH 是菱形.二、选择题1.(沈阳)如图3,梯形护坡石坝的斜坡AB 的坡度i=1:3,坝高BC 为2m ,则斜坡AB 的长是( ).A ....6m2.(绍兴)如图4,M 、N 分别是直角梯形ABCD 的两腰AD 、CB 的中点,DE ⊥AB 于点E ,将△ADE 沿DE 翻折,M 与N 恰好重合,则AE :BE 等于( ).A .2:1B .1:2C .3:2D .2:3(4) (5) 3.如图5,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且AC=12,BD=9,则此梯形的中位线长是( ).A .10B .2115.22C D .12三、解答题1.(北京)如图,梯形ABCD中,AD∥BC,BD平分∠ABC,∠A=120°,,• 求梯形的面积.2.如图,F为AB的中点,四边形CGEF为菱形,∠1=∠2=∠FCG.求证:D、F、H为线段AB的四等分点.C ◆实战模拟一、填空题1.如图6,在梯形ABCD中,AB∥CD,BC=8,,∠BCD=45°,∠BAD=120°,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6) (7) (8) (9)2.如图7,在梯形ABCD中,已知AB∥CD,点E为BC的中点,设△DEA的面积为S1,梯形ABCD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关系为________.3.如图8,在梯形ABCD中,E是CD的中点,延长AE交BC于F点,已知∠B=45°,•梯形的高AH=2cm,HF=5cm,则梯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二、选择题1.(天津)如图9,在梯形ABCD中,AB∥CD,中位线EF与对角线AC、BD交于M、N两点,若EF=18cm,MN=8cm,则AB的长等于().A.10cm B.13cm C.20cm D.26cm2.(黑龙江)若等腰梯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11,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A.21 B.29 C.21或29 D.21或22或293.直角梯形的中位线长a,一腰长b,这腰和底所夹的角是30°,则它的面积为( •).A.ab B.12ab C.14ab D.18ab三、解答题1.(广东)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M、N分别是AD、BC的中点,E、F分别是BM、CM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MENF是菱形;(2)若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请探索等腰梯形ABCD的高和底边B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温州)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C,AC=BC=2,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向终点C运动,过点P分别作PM∥AB交BC于M,PN∥AD交CD于N,连结AM,设AP=x.(1)四边形PMCN的形状有可能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2)当x为何值时,四边形PMCN的面积与△ABM的面积相等?答案:中考演练一、1.∠B=∠C或∠A=∠D,或AB=DC,或AC=BD2..AB=CD二、1.B 2.A 3.C三、1.2.∵F为AB的中点,FG∥BC,∴G为AC的中点,∵GH∥FC,∴H为AF的中点,同理D•为BF的中点,∴D、F、H为线段AB的四等分点.实战模拟一、1.16(2-3) 2.S1=12S2 3.7cm2二、1.D 2.B 3.B三、1.证EN=FN=FM=EM(2)等腰梯形ABCD的高是底边BC的一半2.(1)不可能,∵∠CMP=∠MPC=45°,PC=CM≠PM (2)x=1.。
07年中考复习 第22讲梯形(含答案)
第三节 梯形【回顾与思考】【例题经典】与梯形有关的计算 例1.(2005年海南省)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C=60°,AD=10,AB=18,求BC 的长.【分析】在梯形中常通过作腰的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从而把分散的条件集中到三角形中去,从而为解题创造必要的条件.等腰梯形的判定 例2.(2005年南通市)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DC ,∠ABC=90°,AB=2DC ,•对角线AC ⊥BD 于F ,过点F 作EF ∥AB ,交AD 于点E ,CF=4cm . (1)求证:四边形ABFE 为等腰梯形;(2)求AE 的长.【分析】采用“阶梯”方法解决(1),先说明四边形ABFE 为梯形,再说明AE=BF ,•作DG ⊥AB 于G ,利用CD=12AB 解决AE=BF .(2)问要利用Rt △BCF ∽Rt △ABF ,求出AF 长,再用BF 2=C F ·AF ,即可求出BF 长,进而得到AE 长.梯形性质的综合应用 例3.(2006年河南省)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AD=DC ,E 为底边BC 的中点,且DE ∥AB ,试判断△ADE 的形状,并给出证明.【解析】△ADE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B=CD ,∴梯形ABCD 为等腰梯形, ∵∠B=∠C .∴E 为BC 的中点,∵BE=CE.在△ABE和△DCE中,∵,, AB DCB C BE CE=⎧⎪∠=∠⎨⎪=⎩∴△ABE≌△DCE.∵AE=DE.∴AD∥BC,DE∥AB,∴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DE∵AB=AD,∴AD=AE=DE.∴△ADE为等边三角形.【考点精练】一、基础训练1.等腰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长分别为4cm、10cm、6cm,•则等腰梯形的下底角为________度.2.如图,在梯形ABCD中,∠DCB=90°,AB∥CD,AB=25,BC=24.将该梯形折叠,点A恰好与点D重合,BE为折痕,那么AD的长度为________.(第2题) (第3题)3.如图所示,图1中梯形符合_________条件时,可以经过旋转和翻折形成图2.4.如图所示,梯形纸片ABCD,∠B=60°,AD∥BC,AB=AD=2,BC=6,将纸片折叠,使点B 与点D重合,折痕为AE,则CE=________.(第4题) (第5题) (第7题) 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A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下四个结论:①梯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②∠DAC=∠DCA;③△AOB≌△DOC;④△AOD∽△BOC.请把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6.(2006年攀枝花市)若等腰梯形两底之差等于一腰的长,•那么这个梯形一内角是() A.90° B.60° C.45° D.30°7.(2006年温州市)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CA平分∠BCD,CD=5,则AD的长是()A.6 B.5 C.4 D.38.(2006年潍坊市)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C,点E是AB的中点,EC ∥AD,则∠ABC等于()A.75° B.70° C.60° D.30°(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9.(2006年长沙市)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AD=2,BC=8,则此等腰梯形的周长为()A.19 B.20 C.21 D.2210.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BC=3,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连AE、CE,则△ADE的面积是()A.1 B.2 C.3 D.不能确定11.(2006年随州市)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2,AB=3,BC=6,沿AE•翻折梯形ABCD,使点B落在AD的延长线上,记为B′,连结B′E交CD于F,则DFFC的值为()A.13B.14C.15D.1612.如图,梯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O,下面四个结论:①△AOB∽△COD; ②△AOD∽△BOC; ③DOCBOAS DCS AB∆∆=; ④S△AOD=S△BOC,其中结论始终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二、能力提升13.(2006年广安市)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E是底边BC的中点,连接AF、DE.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 3 -1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D,∠ADC=120°.求证:(1)BD⊥DC;(2)若AB=4,求梯形ABCD的面积.三、应用与探究15.(2006年湖州市)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B=60°,DE∥AB.求证:(1)DE=DC;(2)△DEC是等边三角形.答案:例题经典例1.28 例2.(1)略(2)考点精练1.60° 2.30 3.底角为60°且腰长等于上底长4.4 5.①,③,•④ 6.B 7.B 8.C 9.D 10.A 11.A 12.A13.△ABE≌△DCE(SAS),∴∠AEB=•∠DEC,而∠DAE=∠AEB.∠ADE=∠DEC.∴∠DAE=∠ADE,∴△ADE是等腰三角形14.(1)由∠ADC=120°,可得∠C=∠ABC=60°,从而得到∠ADB=30°,∴BD⊥DC.Array(2)15.证明:(1)∵AD∥BC,DE∥AB,∴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DE=AB,∵AB=DC,•∴DE=DC(2)∵AD∥BC,AB=DC,∠B=60°,∴∠C=∠B=60°.又∵DE=DC,∴△DEC是等边三角形.- 5 -。
广东中考数学课件:第五章四边形第22节梯形
数学
首页
末页
课前预习
解答:解:如图,过B作BE⊥DC于点E,
∵AB∥CD,AD⊥CD,BE⊥CD,
∴AB=DE=2,AB=DE=1;
∴EC=DC﹣DE=4﹣1=3;
在直角三角形BEC中,∠BEC=90°,∴BC=
=
=.
故答案为: .
点评:
考查了直角梯形,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解.此题涉及到直角梯形、矩形的性质 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是一道较简单的综合题型.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梯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四边形是解答 此题的关键.
数学
首页
末页
课堂精讲
2.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为一个直角三角 形和一个以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梯形上底为5,则连接△DBC两 腰中点的线段的长为 5 .
考点:直角梯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 题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数学
首页
末页
课前预习
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D⊥CD于点D,若AB=1,
AD=2,DC=4,则BC的长为
.
考点:直角梯形.
分析:过B作BE⊥CD交CD于点E,由题意可知AD∥BE且AD=BE=2, AB=DE=1,可得CE=DC﹣DE=3,在直角三角形BED中,根据勾股定理 即可求得BC的长.
推得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的是
(填编号). ①③④
考点:等腰梯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二十二讲 梯形【基础知识回顾】一、 梯形的定义、分类、和面积: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其中,平行的两边叫做 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2、分类:梯形3、梯形的面积:梯形=12(上底+下底) X 高【赵老师提醒: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梯形,除了要注明它有一组对边 外,还需注明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或的这组对边不相等】 二、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1、性质:⑴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 相等⑵等腰梯形的对角线 ⑶等腰梯形是 对称图形2、判定: ⑴用定义:先证明四边形是梯形,再证明其两腰相等 ⑵同一底上两个角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⑶对角线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赵老师提醒:1、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中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不被成”两底角相等2、等腰梯形所有的判定方法都必须先证它是梯形3、解决梯 形 问 题 的 基 本思 路 是 通过做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形式 常见的辅助线作法有要注意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用辅助线】【重点考点例析】考点一:梯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例1(2012•内江)如图,四边形ABCD 是梯形,BD=AC 且BD ⊥AC ,若AB=2,CD=4,则S 梯形ABCD = .思路分析:过点B 作BE ∥A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过点B 作BF ⊥DC 于点F ,判断出△B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BF ,继而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一般梯形特殊梯形等腰梯形:两腰 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一腰与底 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对应训练1.(2012•无锡)如图,梯形ABCD中,AD∥BC,AD=3,AB=5,BC=9,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连接DE,则四边形ABED的周长等于()A.17 B.18 C.19 D.201.考点:梯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DE=CE,即可得四边形ABED的周长为AB+BC+AD,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C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DE=CE,∵AD=3,AB=5,BC=9,∴四边形ABED的周长为:AB+BE+DE+AD=AB+BE+EC+AD=AB+BC+AD=5+9+3=17.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考点二:等腰梯形的性质例2 (2012•呼和浩特)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AD=3,BC=7,则梯形的面积是()A.25 B.50 C.25 D对应训练2.(2012•厦门)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OB=3,则OC= .2.3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梯形是等腰梯形可知,AB=CD ,∠BCD=∠ABC ,再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BC ≌△DCB ,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DBC=∠ACB ,由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出OB=OC=3.解答:解:∵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 ∴AB=CD ,∠BCD=∠ABC , 在△ABC 与△DCB 中,∵AB CD ABC BCD BC BC =⎧⎪∠=∠⎨⎪=⎩, ∴△ABC ≌△DCB , ∴∠DBC=∠ACB , ∴OB=OC=3. 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在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考点三:等腰梯形的判定 例3 (2012•襄阳)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E 为BC 的中点,BC=2AD ,EA=ED=2,AC 与ED 相交于点F .(1)求证: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2)当AB 与AC 具有什么位置关系时,四边形AECD 是菱形?请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菱形AECD 的面积.考点:等腰梯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AD ∥BC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DEC=∠EDA ,∠BEA=∠EAD ,又由EA=ED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AD=∠EDA ,则可得∠DEC=∠AEB ,继而证得△DEC ≌△AEB ,即可得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2)由AD ∥BC ,BE=EC=AD ,可得四边形ABED 和四边形AECD 均为平行四边形,又由AB ⊥AC ,AE=BE=EC ,易证得四边形AECD 是菱形;过A 作AG ⊥BE 于点G ,易得△ABE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得答案AG 的长,继而求得菱形AECD 的面积. 解答:(1)证明:∵AD ∥BC , ∴∠DEC=∠EDA ,∠BEA=∠EAD , 又∵EA=ED ,∴∠EAD=∠EDA , ∴∠DEC=∠AEB , 又∵EB=EC ,∴△DEC ≌△AEB , ∴AB=CD ,∴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对应训练考点四:梯形的综合应用对应训练603==160=32【聚焦山东中考】1.(2012•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等腰梯形ABCD的下底在x轴上,且B点坐标为(4,0),D点坐标为(0,3),则AC长为()A.4 B.5 C.6 D.不能确定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题意可得OB=4,OD=3,从而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D,再有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的性质可得出AC的值.解答:解:如图,连接BD,由题意得,OB=4,OD=3,故可得BD=5,又ABCD是等腰梯形,∴AC=BD=5.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性质,难度一般.2.(2012•临沂)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AC=BD B.OB=OC C.∠BCD=∠BDC D.∠ABD=∠ACD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根据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即可得AC=BD;易证得△ABC≌△DCB,即可得OB=OC;由∠ABC=∠DCB,∠ACB=∠DBC,即可得∠ABD=∠ACD.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解答:解:A、∵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C=BD,故本选项正确;B、∵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ABC=∠DCB,在△ABC和△DCB中,∵ABC DCB BC CB ⎪∠=∠⎨⎪=⎩,∴△ABC ≌△DCB (SAS ),∴∠ACB=∠DBC ,∴OB=OC ,故本选项正确;C 、∵无法判定BC=BD ,∴∠BCD 与∠BDC 不一定相等,故本选项错误;D 、∵∠ABC=∠DCB ,∠ACB=∠DBC ,∴∠ABD=∠ACD .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备考真题过关】一、选择题1.(2012•十堰)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点M 是AD 的中点,且MB=MC ,若AD=4,AB=6,BC=8,则梯形ABCD 的周长为( )A .22B .24C .26D .281.考点: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数形结合.分析:先判断△AMB ≌△DMC ,从而得出AB=DC ,然后代入数据即可求出梯形ABCD 的周长.解答:解:∵AD ∥BC ,∴∠AMB=∠MBC ,∠DMC=∠MCB ,又∵MC=MB ,∴∠MBC=∠MCB ,∴∠AMB=∠DMC ,在△AMB 和△DMC 中,∵AMB DMC MB MC ⎪∠=∠⎨⎪=⎩,∴可得△AMB ≌△DMC,∴AB=DC ,四边形ABCD 的周长=AB+BC+CD+AD=24.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AMB ≌△DMC ,得出AB=DC ,难度一般.2.(2012•漳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DC ,∠B=80°,则∠D 的度数是( ) A .120° B .110° C .100° D .80°2.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AB ∥CD 求出∠A 的度数,再由等腰梯形的性质求出∠D 的度数即可. 解答:解:∵AD ∥BC ,∠B=80°∴∠A=180°-∠B=180°-80°=100°,∵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D=∠A=10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即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3.(2012•乐山)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B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 .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D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命题与定理. 分析: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及菱形的判定方法做出判断即可.解答:解:A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正确,是真命题;B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正确,是真命题;C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但不一定垂直,错误,是假命题;D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正确,是真命题;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及菱形的判定方法,属于基本定义,必须掌握.4.(2012•广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BC∥AD,AD=5,DC=4,DE∥AB交BC 于点E,且EC=3,则梯形ABCD的周长是()A.26 B.25 C.21 D.20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BC∥AD,DE∥AB,即可得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即可求得BE的长,继而求得BC的长,由等腰梯形ABCD,可求得AB的长,继而求得梯形ABCD的周长.解答:解:∵BC∥AD,DE∥AB,∴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BE=AD=5,∵EC=3,∴BC=BE+EC=8,∵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4,∴梯形ABCD的周长为:AB+BC+CD+AD=4+8+4+5=21.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判定出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是解此题的关键,同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二、填空题5.(2012•南通)如图,梯形ABCD中,AB∥DC,∠A+∠B=90°,AB=7cm,BC=3cm,AD=4cm,则CD= cm.5.2考点:梯形;勾股定理.分析:作DE∥BC于E点,得到四边形CDEB是平行四边形,根据∠A+∠B=90°,得到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E的长后即可求得线段CD的长.解答:解:作DE∥BC于E点,则∠DEA=∠B∵∠A+∠B=90°∴AD+BC=BC+CF=BF=13.故答案为:13.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应用.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平移梯形的一腰是梯形题目中常见的辅助线.三、解答题12.(2012•苏州)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AB=CD,延长线段CB到E,使BE=AD,连接AE、AC.(1)求证:△ABE≌△CDA;(2)若∠DAC=40°,求∠EAC的度数.考点: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先根据题意得出∠ABE=∠CDA,然后结合题意条件利用SAS可判断三角形的全等;(2)根据题意可分别求出∠AEC 及∠ACE 的度数,在△AEC 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ABE=∠BAD ,∠BAD=∠CDA ,∴∠ABE=∠CDA在△ABE 和△CDA 中,AB CD ABE CDA BE DA =⎧⎪∠=∠⎨⎪=⎩,∴△ABE ≌△CDA .(2)解:由(1)得:∠AEB=∠CAD ,AE=AC ,∴∠AEB=∠ACE ,∵∠DAC=40°,∴∠AEB=∠ACE=40°,∴∠EAC=180°-40°-40°=100°.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梯形及题意条件得出一些线段之间的关系,注意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13.(2012•永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F 、G 分别在边AB 、BC 、CD 上,且AE=GF=GC .求证:四边形AEFG 为平行四边形.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出∠B=∠C ,再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C=∠GFC ,所以∠B=∠GFC ,故可得出AB ∥GF ,再由AE=GF 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AD ∥BC ,∴∠B=∠C ,∵GF=GC ,∴∠GFC=∠C ,∴∠GFC=∠B ,∴AB ∥GF ,又∵AE=GF ,∴四边形AEFG 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根据题意得出AB ∥GF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2012•怀化)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E 为底BC 的中点,连接AE ,DE .求证:AE=DE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ABE ≌△DCE 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两对应线段相等.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DC ,∠B=∠C .∵E 是BC 的中点,∴BE=CE .在△ABE 和△DCE 中,AB DC B C BE CE =⎧⎪∠=∠⎨⎪=⎩,∴△ABE ≌△DCE (SAS ).∴AE=D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得到证明全等所需的条件.17.(2012•杭州)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分别以AB,CD为边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BE和等边三角形DCF,连接AF,DE.(1)求证:AF=DE;(2)若∠BAD=45°,AB=a,△ABE和△DCF的面积之和等于梯形ABCD的面积,求BC 的长.)HB ,AB=a 222)2a BC a a BC =,a BC=2×3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