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属性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效率_一个分析框架_伍凤兰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
新版公共政策概论练习(三)第九章公共政策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所进行的研究。
A. 政策实施效果 B.公共政策全过程C.政策方案 D.公共政策执行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 B.评估实施 C.评估执行 D.评估完成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A. 公共政策评估计划 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B )A. 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经济效益判断 D.社会效益判断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A )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 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 C.事实层面 D.价值层面内容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BCD )A. 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CD)。
A. 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ABC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计划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BD )A. 采集评估信息 B.分析评估信息C.落实评估资源 D.得出评估结论三、判断题1、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教材
《公共经济学》
樊勇明、杜莉 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参考书目
《公共经济学》
[英]安东尼·B ·阿特金森 [美]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著 蔡江南 许斌 邹华明 译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9月第1版
《当代西方财政学》
刘宇飞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第1版
(体制和政策)。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角度:
①财政收支; ②财政收支对资源配置优化的影响; ③公共经济部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方法:
①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②实证研究: 发生了什么
(通过量化分析来验证命题和假设)
③规范研究: 应该怎么办
(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体现)
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 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5个方 面组成。
经济发展的关键:
微观层次—价格机制 宏观层次—政府调节
政府三大经济职能:配置、稳定、分配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在增加国家财富基础上增进社会福利,即 个人如何从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满 足。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 共同利益
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②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③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 ④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
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政府经济行为之一: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
政府为满足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 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盈利 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 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市场:
由价格竞争来决定生产、分配和消费
城市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城市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志愿失灵理论指出城市社会部门的缺陷有()参考答案:业余性_非专业性_服务对象的局限及被环境同化的可能性_慈善不足2.Burchell等将“城市蔓延”总结为以下8方面:低密度的土地开发;空间分离、单一功能的土地利用;“蛙跳式”或零散的扩展形态;带状商业开发(StripRetail Development);依赖小汽车交通的土地开发;牺牲城市中心的发展而进行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就业岗位分散;农业用地和开敞空间消失。
参考答案:正确3.城市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参考答案:土地以及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4.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是()参考答案:垂直统管体制5.我国省级以下土地垂直统管体制在土地行政纵向五级管理链条中出现了在中央和省级之间缺失的一环,通过构建()可以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国家土地总督察制度6.地籍管理核心是()参考答案:土地的权属问题7.关于我国城市土地管理对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8.土地资源具有的特性有()参考答案:资产特性_资源特性9.土地督查制度是指中央向地方派驻土地督察专员,直接向中央负责,土地督察专员对包括省一级在内的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的人事任免、土地管理执法享有()等权力。
参考答案:人员调动_弹劾、否决_督办、检查10.城市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参考答案:地籍管理_土地权属管理_土地利用管理_土地市场管理11.城市土地权属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参考答案:依法调查、处理土地权属纠纷_依法管理土地权属变更_依法确认土地权属12.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参考答案:城市土地配置_城市土地利用13.我国城市管理学科兴起的原因有()参考答案:城市作用重要但问题越来越突出_大规模城市建设将告一阶段后需要加强城市管理_管理科学领域忽视了中观层面的城市管理_城市化水平滞后但发展加速14.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是掌舵者、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控制者。
第8章:我国政府绩效管理[21页]
8.2 以行政效率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
8.2.2 效能建设——福建模式
自上而下设立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1 绩效管理责任明确。
2 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奖惩机制挂钩。 3 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采取了试点评价、逐步开展的办法。
政府绩效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3 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
计分卡在中国政府绩效管理中的本土化实践与探索。
政府绩效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2 以行政效率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
8.2.1 目标责任制——青岛模式
1 建立了严格的目标层次体系和责任体制。
2 具有科学民主的目标制定、审议和考核程序。 3 将评价结果与奖惩相挂钩。
政府绩效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一、评价过程 完全由第三方中 介学术机构独立 完成。
第二、评价主体范 围扩大。
第三、建立了科 学的评价指标体 系。
政府绩效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4 第三方评价
8.4.2 广东试验
“广东试验”的主要特点
第一、评价主体 为独立第三方。
第二、基于公 众满意导向建 立政府绩效评 价指标体系。
第三、评价对象 覆盖面广,形成 了地方政府整体 绩效指数。
1 设立“满意评选”领导机构,责任体系明确。 2 结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评价模式。 3 绩效导向明确,评价内容引入创新指标。
政府绩效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3 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
8.3.3 南京市“万人评议政府”
南京市“万人评议政府”的主要特点
1
评价主体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李兰冰摘要:本文识别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阶段㊁特征事实与异质性条件,以区域一体化为核心㊁以 机制㊁要素㊁维度 为支撑,致力于构建符合中国实践与特征事实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㊂在此基础上,围绕打破地方保护的核心命题,剖析地方政府间的复杂博弈关系,提出基于地方政府博弈优化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阐明以驱动地方政府对高水平均衡形成偏好一致性与行动一致性为目标的政策导向,并提出涵盖政策主体㊁政策机理㊁时点前置㊁分析模式㊁政策工具㊁数据需求等六大要点的精准化政策设计范式,为政策导向转化为实践方案提供有效支撑㊂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理论框架 异质性条件 精准化政策设计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化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重大部署㊂近年来,中央政府推出系列政策规划并陆续进入落地阶段,但区域不平衡发展困局尚未显著改观㊂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性破冰,迫切需要紧密结合现实条件与独特特征,构建系统性的理论框架㊂这不仅能够为深刻理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奠定理论基础,而且对破解区域失衡困境具有较强的启示性,为构建精准化政策体系提供有效支撑㊂一㊁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阶段识别:特征事实与典型条件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突出的问题,深入剖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及特征事实,清晰阐释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新特点,准确识别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独特发展条件,是构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框架的重要基础㊂(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阶段识别与特征事实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后发国家实现 非常落后ң后发赶超ң较高水平 的跃升过程,主要完成两项重大任务: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由低向高不断攀升,这是对经济发展效率的追求;二是经济发展相对均衡,避免落差过大引发深层次经济社会矛盾,这是对社会公平的追求㊂然而,无论是经济发展实践,还是区域经济学理论,均证明增长极培育是实现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但这往往以牺牲公平为代价㊂从经济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程度的双重维度出发,后发赶超战略导向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进程呈现U 型规律的四阶段特点: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㊁非协调发展阶段㊁转型协调发展阶段㊁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如图1和表1所示㊂一是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㊂发展水平较低㊁落差并不明显是其主要特征㊂该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基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结构远离全球技术前沿边界,贫困带来的社会矛盾与动荡驱使着国家急迫需要提升经济发展水平㊂二是非协调发展阶段㊂为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欠发达经济体通常选择效率导向的非均衡发展路径,即选择重点地区或重点产业作为优先发展对象㊂这引致经济发展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虽然技术水平仍远离前沿边96 李兰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李兰冰,南开大学中国区域政策研究中心,邮政编码:300071,电子邮箱:l i l a n b i n g @n a n k a i .e d u .c n ㊂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京津冀经济发展的总体绩效㊁地区落差与协同路径研究 (7167315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交通基础设施㊁贸易一体化与非中心城市发展 (63192310)的资助㊂感谢审稿人的意见,文责自负㊂*2020年第1期界,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相结合为主,但技术引进㊁吸收与再创新仍然推动着技术进步㊂三是转型协调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业以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为主,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但距发达国家水平仍有相当距离㊂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落差过大通过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与社会心理行为等途径触发深层次矛盾的风险显著增加㊂基于此,该阶段战略导向通常由效率 逐渐转为 兼顾效率与公平 ,着力探求通过改善区域间关系挖掘经济发展潜能的有效路径㊂然而,在兼顾经济增长基础上㊁实现由不协调到协调发展的转型任务极具挑战性㊂四是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㊁协调发展程度高的双优特征㊂该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㊁顺利完成赶超战略,产业结构以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型为主,技术水平贴近前沿边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㊂在经济十分发达的条件下,该阶段以公平导向为主,通过建立更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治理模式,重点扶持相对落后地区,进一步提升协调发展水平㊂图1 区域协调发展四阶段示意图注:阶段1为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阶段2为非协调发展阶段;阶段3为转型协调发展阶段;阶段4为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㊂追溯四大阶段之间的主导性转换动力包括:(1)由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转向非协调发展阶段的主要动力是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是以释放地区间比较优势与发挥资源禀赋作用为核心的要素驱动,主要体现在由匀质空间向极化空间的转化以及劳动力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转换;(2)由非协调发展阶段向转型协调发展阶段转换的主要动力是大规模投资与技术进步,但受路径依赖与发展粘滞性影响,地区间差距在循环累积效应作用下难以收敛;(3)由转型协调发展阶段向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跃迁的主要动力是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创新驱动为经济增长总量与经济增长质量提供支撑,深化改革为区域间关系调整提供体制保障㊂表1 区域协调发展四阶段判断标准与特征阶段划分判断标准其他特征协调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技术发展低水平协调阶段落差并不明显经济欠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远离前沿界面非协调发展阶段落差趋于加大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劳动密集型㊁资本密集型技术引进与创新转型协调发展阶段落差十分明显中等收入水平资本密集型㊁技术密集型自主创新驱动高水平协调阶段落差显著收敛发达经济体技术密集型㊁知识密集型贴近前沿界面中国从落后经济体到世界大国的成功转型㊁再从世界大国到世界强国的跨越,区域发展始终是贯穿于总体国家战略,区域间关系既遵循后发赶超导向下的普遍性演进路径,也因机制体制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特征事实㊂依据区域协调发展四阶段判别标准,我国经历了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和非协调发展阶段,已进入转型协调发展阶段,向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跨越的任务十分艰巨:(1)平衡发展战略时期(1949 1978年)属于第一阶段 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㊂该时期我国处于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着力改变工业集聚于沿海地区的状况,实施向内地07推进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㊂(2)不平衡发展战略时期(1979 1998年)属于第二阶段 非协调发展阶段㊂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并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国家政策㊁政府投资及产业布局向东部沿海倾斜,积累了以外向型经济快速集聚要素进而带动经济飞速发展的成功经验㊂然而,不平衡发展战略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效率目标,东部沿海在快速崛起的同时,区域㊁城乡㊁收入等三大差距逐渐凸显㊂(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期(1999 2011年)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期(2012 2017年)都属于转型协调发展阶段,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的战略组合,呈现重点地区优先与协调发展并进的特征㊂伴随着区域发展战略从 平衡 非平衡发展 协调 导向的演进历程,我国经济由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基尼系数和区域间差距显著增大,相关特征事实如表2所示㊂党的十九大标志着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期的开启,体现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导向,即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升㊂如前所述,后发国家由转型协调发展阶段向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跨越的动力主要源于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㊂佩鲁主张非对称的支配关系,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初始均衡,就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动才会回到均衡位置㊂这表明在原有要素分布㊁城市体系与空间关系条件下,既有利益格局和行政藩篱难以打破,亟待机制体制创新为协调地区间利益关系与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障㊂表2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征事实与阶段性识别战略时期阶段识别基本判断标准独特的现实特征发展水平协调程度治理模式市场条件平衡发展战略时期(1949 1978年)低水平协调阶段1978年:G D P :3678.7亿元人民币人均G N I :220美元1978年:G D P 的地区间泰尔指数:0.044基尼系数:农村居民0.2124;城市居民0.16中央计划统筹计划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时期(1979 1998年)非协调发展阶段1998年:G D P :8.5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 N I :810美元1998年:G D P 的地区间泰尔指数:0.078基尼系数:0.386放权让利与地方政府行政性分权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期(1999 2011年)转型协调发展阶段2011年:G D P :48.9万亿元人民币,世界第二人均G N I :5570美元2011年:G D P 的地区间泰尔指数:0.045基尼系数:0.477地方政府行政性分权分税制深化与公共财政框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期(2012 2017年)转型协调发展阶段2017年:G D P :82.7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 N I :8780美元2017年:G D P 的地区间泰尔指数:0.043基尼系数:0.467简政放权与放管结合;地方政府行政性分权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阶段: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8年以来)转型协调发展阶段 地方政府行政性分权;深化简政放权;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㊁财力协调㊁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注:G D P 为国内生产总值㊁G N I 为国民总收入,两项数值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基尼系数1978年和1998年数值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于‘中国国情国力“的数据,2011和2017年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㊂(二)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特点和基本出发点中国正处于由转型协调发展阶段向高水平协调发展阶段的关键跨越期㊂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是什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何新特点?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利于深刻认知和准确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任务与战略需求㊂17 李兰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2020年第1期破解 社会主要矛盾 成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㊂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顽症,若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质量㊂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实现增长 和 分配 的二元目标,增长强调效率,分配强调公平㊂中国是强政府体制下的经济大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是影响国家经济增长与分配的重要变量㊂国家经济增长由区域经济增长要素融合而成,但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简单组合,地区间关系变化有可能在大范围区域内呈现 1+1>2 ㊁ 1+1=2 甚至 1+1<2 的不同结果㊂建立协调的区域经济关系就是要达成国家经济增长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有机统一,实现国家总体经济增长与区域间分配格局双重优化㊂与此同时,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呈现全方位㊁多维度的新特点㊂一是时代背景不同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面临新环境与新要求,发展理念由以追求总量与速度为主线转向以质量与效益为主线,发展目标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经济㊁生态㊁社会和谐发展,发展动力由大规模要素投入与资源重新配置转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创新驱动㊂二是战略导向不同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打破效率与公平之间此消彼长的悖论,凸显 既要公平,也要效率 的鲜明导向㊂三是目标维度不同㊂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是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㊁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㊁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㊂这标志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加突出 以人为本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落差,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如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才是关键㊂四是结构体系不同㊂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地区㊁城乡㊁陆海等多维度的区域类型进行统筹规划,致力于构建连接东中西㊁贯通南北方的多中心㊁网络化㊁开放式的区域开发格局,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㊂这主要包括:(1)强化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发挥三大支撑带的示范引领作用;(3)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4)强调区域扶贫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㊁民族地区㊁边疆地区㊁贫困地区㊁资源型地区加快发展;(5)实施陆海统筹战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㊂由此可见,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为解决地区间公平问题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在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相互交织的现实条件下,也应承担起增长任务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协调发展不等于平衡发展:平衡发展更多地强调地区间公平性,更注重强调地区之间的均等化;协调发展则是通过合理的区域功能定位与分工联系,兼顾公平与效率,是要向协调要红利,通过协调更好地实现发展目的㊂因此,如何依托体制机制优势,激发区域间协调发展关系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的潜能,是我国政府以及学界共同面对的难题㊂这就要求我国大胆探索区域协调新机制,聚焦实现缩小地区差距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一是聚焦解决地区落差过大问题,实现均衡发展功能;二是瞄准更高级的地区发展水平,实现增长质量提升功能㊂(三)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独特条件无论是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判断和特征事实,还是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任务与战略需求,都反映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独特性㊂理清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独特条件,有利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及路径选择,进而为顺利推进战略实施提供支撑㊂一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 高质量 发展任务重㊂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以落后地区为对象㊁以提高劣势地区的就业与工资水平为目标的区域均衡战略模式不同,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㊁优化经济结构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肩负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㊂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为实现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目标,不仅要求河北省经济总量需要四倍增长,即使是较为发达的京津两市也需要倍增㊂因此,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是多目标的复杂决策系统,激发协调的区域间关系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与探究高质量发展新源泉的重要路径㊂二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 强政府 特征明显㊂与西方国家的 小政府㊁大市场 的模式不同,中国政府具有较强的资源获取能力与行动能力㊂但是,强政府并不意味着割裂政府与市场关系,这恰恰为形成中国特色的要素快速集聚㊁推进强市场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㊂中国作为后发国家,迫切地27需要通过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导性制度变迁,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 强政府㊁强市场 双轮驱动模式提供有力支撑㊂三是地方保护与行政分割是我国区域间难以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㊂受财政分权与政治晋升激励的双重影响,地方政府的 经济人 与 政治人 双重属性明显,地方保护的行政藩篱和区域分治现象突出,为追求地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异常激烈,逐渐经历了 兄弟竞争ң经济联邦主义和分权竞争ң地方政府竞争ң标尺竞争(晋升博弈)ң地方政府之间的策略竞争的不同阶段(周业安㊁宋紫峰,2009)㊂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但也强化了 行政分割 地方保护 区域分治 地方落差 的循环累积过程,阻碍了区域一体化进程㊂在中央政府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导向下,迫切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引领,激励地方政府跳出 地方保护 的利益基点,从更大视角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央地治理目标的一致性㊂基于此,消除地方保护与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分治向区域融合转变,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推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条件与重要路径,也是深化机制体制改革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 任务的迫切要求㊂我国具有的 强政府 特征为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度安排,高效解决地区间关系协调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后发赶超提供了制度优势㊂二㊁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架构:从区域分治到融合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在基础理论研究和系统性政策研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迫切需要充分考虑中国式的政府与市场关系㊁高质量发展导向㊁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等独特特征,构建符合中国特征事实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框架,以期为实践层面探索有效解决方案提供有力支撑㊂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是指打破区域间的地方保护和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分治向区域融合转变,多个子区域之间以区域一体化为基础,形成共同的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建立相互联结㊁跨区整合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构建内生性互惠的动力机制,实现跨区域整体利益和子区域利益的共赢㊂现有西方经济学成熟理论之所以难以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效解释方案与理论支撑,关键在于它们忽略了中国区域发展落差巨大的深层次成因 地方保护㊁行政分割与区域分治㊂鉴于此,本文尝试结合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特征,提出以区域一体化核心,以机制㊁要素㊁维度为三大支撑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如图2所示),为我国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提供有效支撑㊂具体来看:(1)区域一体化是核心,这主要是由于区域一体化是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性条件,核心要义在于促进打破地方保护和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分治向区域融合的转变㊂(2)政府与市场是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西方国家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演变,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进程,无不证明了政府与市场的共生关系,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也离不开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㊂(3)要素是指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政府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主要包括资源禀赋㊁市场主体㊁公共资本㊂(4)维度主要是指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延表现与重要组成,主要包括市场协调㊁空间协调㊁产业协调与治理协调㊂治理协调是关键㊁市场协调是前提㊁产业协调是难点㊁空间协调是载体㊂(一)区域一体化㊁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区域一体化①并非等同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一体化强调的是地区间要素自由流动,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区域间发展差距缩小与收敛㊂但是,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区域一体化对促进地区增长㊁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不仅可以从经济学的理论层面得以证实,而且也被国内外区域发展实践所证明㊂在劳动㊁资本㊁技术㊁制度等多维度要素中,区域分治是影响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区域分治与劳动㊁资本㊁技术等因素相互交织作用形成了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也造成了区域落差现象㊂其中,区域分治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保护与行政分割㊂因此,区域一37 李兰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①这里强调的区域一体化,不同于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视角下的内涵,主要是针对于我国国内区域一体化问题㊂2020年第1期体化的核心在于通过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设计,打破地方保护与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分治向区域融合转变,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促使地区间从要素市场㊁产品市场向经济政策等领域逐步实现深化统一㊂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㊁地区差距之间具有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㊂如,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一体化将导致经济增长的趋同㊂在假设技术外生决定的基础上,由于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那些资本储备少㊁人均收入低的国家和地区将会获得更高的边际产品和资本回报;区域一体化为资本从充裕国家流向匮乏国家提供了便利,无疑将进一步推进落后国家的快速增长和经济趋同的发生(李郇㊁殷江滨,2012)㊂新经济地理学局部溢出模型也对贸易自由度㊁知识溢出系数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论述㊂从实证研究看,徐现祥㊁李郇(2005)发现消除地方市场分割㊁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㊂熊灵等(2012)指出地区间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效应,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更有利于落后地区的增长,这使得地区间条件收敛效应由于贸易开放度提升而得到加强㊂B a l d w i ne t a l(1989)认为旨在消除欧共体各国商品㊁人员和资本流动障碍的 1992计划 不仅改善了资源配置,而且会产生更多的创新㊁更高的生产率收益㊁更多的投资和更快的产出增长等动态效应,使欧共体的经济增长率增加0.25~0.9个百分点㊂B e n-D a v i d(1993)研究发现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会促进欧共体各国收入差距的缩小㊂虽然上述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的分析视角和假设前提不同,但是它们所论证的区域一体化㊁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性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事实,可以发现区域一体化对我国区域增长和福利水平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㊂因此,应借鉴现代经济理论方法,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合理应用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作用,发挥区域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的积极效应,使其成为破解我国区域发展失衡困境的关键切入点㊂(二)政府机制㊁市场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交错纵横的政府间多重利益博弈是区域协调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㊂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发展的决策主体必然面对与市场机制相互作用的问题㊂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体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管理的块状模式,也具有中央职能部门与地方职能部门之间的条状格局,条块交纵体制均以行政区划为空间载体进行资源配置,地方政府策略选择深刻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㊂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保留了大量国有企业,对这些国有企业仍然具有利益分配权利,促使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利益联盟,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动机㊂面对上述事实特征,有为政府该如何发挥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安排打破地方保护和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分治向区域融合转变,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形成㊂在此基础上,通过地区间利益协调㊁共享与分配机制以及地区间合作㊁援助与扶持机制等多种形式,更好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双重作用,以深化改革和精准化政策体系设计为依托,以更高效的路径解决跨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难题并实现后发赶超战略㊂体制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外生动力与制度保障,由外生动力转向内生动力仍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作用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有为政府进行高效的制度安排基础上,有效市场应主要通过价格㊁供求㊁竞争等机制重塑区域间利益格局与多重关系㊂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贸易有利于分工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并能带来互利互惠的结果,为区域一体化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㊂随着近百年来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区域一体化理论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例如,共同市场理论㊁大市场理论均对市场一体化发展给予了正面的理论支持㊂虽然这些理论以论述国家间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主,但对于国家内部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㊂有效的市场机制主要表现在市场边界的动态变化之中,激励生产要素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自由流动,促进市场主体基于地区比较优势进行空间分布与区位调整㊂其中,竞争机制是关键,它深刻地影响着区域市场行为㊁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是优化市场结构与提升市场绩效的源动力㊂区域协47。
关于公共资源配置效能建设问题的思考
关于公共资源配置效能建设问题的思考关于公共资源配置效能建设问题的思考12-07-24 15:20:32 作者:yangleiy 点击数:516 评论共:0条收藏此页推荐阅读武昌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徐洪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公共资源,而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就是权力的运行过程。
本文结合实际,从分析基本特性、把握基本方向、探索路径方法、健全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公共资源配置效能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和思考。
一、把握四个特性,明确公共资源配置效能建设的现实意义公共资源是指隶属于全社会的由政府掌握、可满足公共利益的资源。
从分析公共资源基础性、普惠性、服务性和稀缺性等四个基本特性入手,研究公共资源配置效能建设的功能与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探索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有效遏制公共资源配置中的腐败现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资源效益。
(一)立足于公共资源的基础性,深刻认识加强公共资源配置效能建设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公共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也日益凸显。
如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典型举措,就是将四万亿元公共资金用于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既扩大了公共资源总量,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又拉动了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也正因为公共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旦其游离于监督之外,就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阻碍甚至破坏科学发展。
因此,加强公共资源配置效能建设,着力解决“滥用公款导致公共资源无谓流失、渎职侵权导致公共资源损失巨大、不当使用导致公共资源浪费严重”等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的突出问题,促使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高效、合理,对促进科学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
小结
• 新公共服务最大的贡献应该是扮演了一个道德的训诫者, 当公共机构和公共官员在追逐效率和改革中偏离自己的本 份太远时,新公共服务把他们重新拉回了主干道。 • 然而尴尬的是,民主参与和分享权力,就意味着公共机构既 得权力和利益的丧失,这种权力和利益是公共的,而且官 员私人难以割舍的。那么是否让出权力就变得更加棘手。 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在这方面的解释太过抽象。 • 但是,当我们观察人类社会的不断变迁就会发现,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得益于人类思想的解放,或者说是新思想的出 现,因为新思想的出现将预示新的阶层和群体的出现,只 要我们不断去完善自身个性,就可能慢慢达到登哈特所说 的民主公民社会,甚至是人类发展的新纪元。
开讲啦
三娃讲堂
大家
起源· 背景
意义及总结
内容
新公共服务理论
公共行政学 第三小组
概述新公共服务理论
•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以美国著名公共管 理学家罗伯特· 丹哈特为代表的一批公 共管理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 反思,特别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 论之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 判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
简介:托马斯· 伍德罗· 威尔逊
• 美国第27、28任总统。 • 也是美国总统中唯一一位获哲学学位 博士。 • 1887年发表《行政学研究》,提出行 政学科构建的必要性,是行政学的开 山式人物。
企业家政府理论
• 采用企业经营中,讲求效率、质量, 力求完美的精神原理来制定政府的的 相关章程。 • 缺陷:鼓励行政人员向企业家一样思 考、行事,使人目光短浅,狭隘看事, 把公共利益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公 共利益变成私有财产,成了一句空话。
什么是新公共服务理论?
• 定义:所谓新公共服务理论,是指以民主社会的 公民权、社区和公民社会、组织人本主义和后现 代公共行政等理论为基础,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 管理理念。 • 它是对传统行政学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 扬弃,充分借鉴传统行政学理论的合理内容,承认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 有的重要价值,成为了一种更适合于现代公民社 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理论。
社会建构属性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一个分析框架
基金 项 目 :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 — 深 圳 大 学 中 国经 济 特 区 研 究 中 心课 题 “ 经济特区的人 口、 资源 环 境 协 调 发 展
、
研究 ” ( C C S E Z R1 2 1 7 ) ; 深 圳 市 十二 五 规 划 课 题 “ 深圳 市公 共 产 品供 给效 率 研 究 ’ ’ ( 1 2 5 B 0 5 6 ) 作者简介 : 伍凤兰 ( 1 9 7 2 一) , 女, 湖南津 市人 , 经济学博士 , 深圳 大 学 副 教 授 , 从事公共经济学研究 ; 董江涛 ( 1 9 8 2 一 )男 , 山
一
、
区域 公共产 品的社会建 构属 性
般 来说 , 如 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仅 从 自然 对 公 共 产 品 而 言 . 它
越快 . 各地 区之 间的相 互依 赖程 度 就越 高 . 相对 来说
就 越 需 要 更 多 的 区 域 公 共 产 品 由 于 区 域 公 共 产 品
一
的 供 给 跨 越 了 不 同 行 政 或 管 理 主 体 .公 共 产 品供 给 的 集 体 行 动 所 造 成 的 困 境 在 区 域 公 共 产 品 供 给 上 仍 然存 在 , 甚 至情 况更 为 复杂 。 因此 . 提 高 区 域 公 共 产 品 的 供 给 效 率 成 为 区 域 内各 行 政 区 合 作 的 切 入 点 和 关 键点 。 有 鉴 于此 , 急 需 构 建 一 个 区 域 公 共 产 品供 给 效 率 的 分 析 框 架 . 而 其 中 面 临 的 一 个 首 要 问 题 便 是
是 一 个 与 私 人 产 品相 对 应 的概 念 而 公 共 产 品 与 私
大学、政府与市场:几种经典的分析框架
学 术 论 坛237 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从中世纪大学诞生之日起,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关系都是其发展变迁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也是各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制度不同,发展的轨迹不同,各国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高等教育制度形态,也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大学-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作为生产和传播知识的大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和复杂。
因此,不同的学者不断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构建分析框架,试图对三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其中的一些理论已成为研究高等教育结构的经典。
1 阿什比的动力学比喻英国学者阿什比以动力学的原理来比喻政府、社会与高校三者之间的关系。
动力学在分析力的作用时,认为有一个0点,以三条一端画上箭头的直线表示作用于该点的三种力,并以每条线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他在分析各国高等教育体制发展的过程中,以上述三种力分别表示来自市场或公众需求的压力(社会力量),来自国家政策或国家人才需求计划的压力(政府力量)以及来自大学体系本身内在逻辑发展的力量(高校力量)。
0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取决于这三种力量合力的大小。
阿什比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在美国,来自社会的力量最大;在苏联,来自政府的力量最大;在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和德国,则来自大学体系本身内在逻辑发展的力量最大。
[1]2 伯顿·克拉克的“协调三角形”美国社会学家伯顿·克拉克认为主要有三种权力模式影响着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 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
为了清楚地描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根据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典、苏联的大学与政府、市场关系的实际状况,构建了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三角协调模式”。
这一模式“已成为解释现代高等教育系统运作,特别是进行多国高等教育体制比较时所使用的经典模式”[2]。
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证分析
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证分析一、引言公共产品是指能够供给给整个社会的基本物质和非物质产品或服务,如安全、教育、卫生、环境等。
政府是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其提供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福利水平和经济发展。
因此,对于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的评估十分重要。
本文将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对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的理论框架1. 定义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的对象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的对象是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行为及其结果。
它不仅涉及政府的物质供给,还包括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2. 构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的资源利用效率:包括政府的财政管理、资金使用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等。
(2)公共服务的质量:包括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数量和质量。
(3)社会公平性:即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否公平、均衡,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性问题。
(4)公众满意度:体现公众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满意程度和评价。
3. 建立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的方法体系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具体包括:(1)定性评估方法:如政策分析、政府绩效审计等,通过评估政府的政策合理性、目标实现程度等来判断政府供给绩效。
(2)定量评估方法:如数据分析、统计模型等,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和运用相关的统计方法,对政府供给绩效进行量化评估。
三、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1. 中国的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中国政府积极进行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行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公共服务质量监管等。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估指标不够科学准确、评估结果的公信力不足等。
2. 国际比较的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国际上对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第5章--社会问题与政策议程教学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6、社会分层理论
分层本来是一个地质学的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
社会学家借用这一概念来分析社会的纵向结构,提出了社会阶层 的概念,用以指称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 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阶层是因为社会的 等级分化而形成的具有连续性的等级序列。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5.1.3 社会问题理论
1、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理论以科塞(L·A·Coser)和达伦多夫(Ralf G·Dahrendorf) 为代表,重点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科 塞在1956年出版的《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最早使用了“冲突 理论”这一术语。
标签理论注重对异常行为过程的研究,其基本观点是:在人们变 成异常行为者的过程中,社会给贴上异常行为者的标签是一个关 键因素;当社会通过创造新的准则而把异常行为的标签加在初发 性异常行为者身上后,这个人就可能成为复发性异常行为者。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5、手段—目标论
这是美国的社会学家默顿在杜尔凯姆(Emile Durkheim )社会失范 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
《公共政策的病理》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5.1.6 社会问题的阶段性分析方法
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富勒(Richard C·Fuller)和理查德·迈尔斯 (Richard R. Myers)最早为社会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粗略的分析框架, 探讨了社会问题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察觉(awareness)、决策(policy determination)、改革(reform),提出了社会问题的自然史观。
关键词复习法在高三政治主观题中的运用
33吴淑凤(陕西省宝鸡市烽火中学 721000)关键词复习法在高三政治主观题中的运用一、高考政治宏观中观设问归纳与分析例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凭借着环境保护,开创了一条经济发展的新道路,因此创造了“环境就是财富,环保就是民生”的治理理念,低碳生活、绿色环境保护成为了城市的主要前提内容。
传统的企业以及产量逐渐减少落后,现代工业企业污染严重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制定相关的环保标准文件,执行一定的政府对策,将违规、或未达到标准的企业关闭、整改,也可以利用一些奖惩制度,激励企业自我改善,自我进步,自我反省,促使企业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生产,发展企业经济进步,并且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绿色环境的创造做出一份贡献。
运用《经济生活》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该市区政务执行环境保护的基本前提与理念。
从设问看,该题属于宏观设问,在解答时可以抓住关键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思路展开。
在发展社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框架下,又可以分为以下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举例说明:该市区政府部分通过管理传统落后的低产企业与污染物严重排放的违规重工业企业等,使用奖惩制度,促使传统企业改头换面,提升技术,改善重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现状,可以运用到以下措施以及改善标准:①自然环保下的生态建设神态保护与民众优质生活有着直接的关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②企业的支持利用科技的手段,开发自然环境,要建立起开发经济主要需要科技手段的理念,而不是单纯过度使用物资,在科技的支持下,经济的发展还需要自主创新的精神;③可以适当加入政府性行为来控制市场的行为与不良现象,使得资源能够被合理运用,使得市场可以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持续发展自身经济效益。
解题方法:通过寻找合适的角度来审题,将资料与教材中的知识点分布列出,将选择出来的知识点对应着题中材料进行比较与对应,通过对应结果找到最适宜的答案。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构建: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构建: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聂华林;王桂云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家》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也是政府转型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公民社会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发生了转变,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慢慢成长起来.文章以公民社会为视角,分析了公民社会在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公民社会,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聂华林;王桂云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3;C931.2
【相关文献】
1.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分析和路径选择——基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视角 [J], 李晓飞
2.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 [J], 甘黎黎
3.民主法治视角下服务型政府构建路径选择 [J], 王会玲
4.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公民社会框架下的分析 [J], 王桂云
5.公民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J], 朱士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构建公共产品城乡统筹供给体系
构建公共产品城乡统筹供给体系
胡宝娣
【期刊名称】《未来与发展》
【年(卷),期】2009(030)007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与滞后于城镇地区,导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相对贫困化程度加深,严重威胁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制约着新农村建设和阻碍城乡统筹发展.本文比较了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居民教育资源、卫生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差距,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与滞后的历史、现实与制度方面的原因,构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包括:树立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供给的科学发展观念:引入市场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破除"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筹均等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总页数】3页(P103-105)
【作者】胡宝娣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重庆,4000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3
【相关文献】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娄爱花;杨晓婷
2.科学定位优化环境构建多元供给体系——论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建设 [J], 彭幸国
3.借鉴国际经验构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J], 张浩
4.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 [J], 江明融
5.\"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与包容性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构建\r——基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 [J], 沈铭辉;张中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建构属性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效率_一个分析框架_伍凤兰
收稿日期:2013-05-16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课题“经济特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CCSEZR1217);深圳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深圳市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研究”(125B056)作者简介:伍凤兰(1972—),女,湖南津市人,经济学博士,深圳大学副教授,从事公共经济学研究;董江涛(1982—),男,山东潍坊人,深圳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公共经济学研究。
伍凤兰1,董江涛2摘要: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的问题。
社会建构属性的存在使得区域公共产品的范围和界限加以确定。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涉及区域组织、辖区政府、辖区民众三个利益主体,偏好表露问题反映了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管理激励问题反映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技术效率,制度效率则可看成是评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有效性。
只有从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三者的角度出发,才能综合评价区域内各辖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健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合作与补偿机制等制度安排有利于供给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区域公共产品;社会建构属性;配置效率;技术效率;制度效率中图分类号:F 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0X (2013)05-0107-05(1.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2.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在区域一体化合作过程中,传统行政区划内的诸如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许多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呈现出日益“区域化”和“外部化”的趋势,并明显地表现出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单一、效率不高。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越快,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就越高,相对来说就越需要更多的区域公共产品。
由于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跨越了不同行政或管理主体,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所造成的困境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上仍然存在,甚至情况更为复杂。
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的探索性构建——以系统权变模型为分析框架
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的探索性构建——以系统权变模型为分析框架胡炎平;张立荣【摘要】行政服务中心发展过程中存在规范性不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全国统一、系统科学的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所以,构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势在必行.我国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科学性和系统性不强.我国应以系统权变理论模型为分析框架,构建一个由目标与价值标准、技术标准、社会心理标准、结构标准、管理标准5个一级标准以及23个二级标准、若干三级标准构成的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为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的标准体系建设实践提供一个科学、系统的思路.【期刊名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8)005【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系统权变模型【作者】胡炎平;张立荣【作者单位】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江门529022;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3党的十六大以来,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入,各地行政服务中心①各地称谓不一,有的称为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行政服务大厅、政务大厅、政务超市、便民服务中心、办证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等等。
发展迅速,行政服务水平日益提高。
但是,行政服务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自我创新、各行其是,存在规范性不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指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缺乏明确的规范,公开办理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1]其规范性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组织结构不一。
一是窗口进驻部门各异,有些地方行政服务中心只有执行行政审批职能的政府部门,而有的还包括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二是组织内部纵向关系有差别,大部分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对服务窗口拥有协调监督权,而有的则沦为不能协调监督的“物业管理”机构。
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一个规范分析框架
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一个规范分析框架
邓毅
【期刊名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2)011
【摘要】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包括配置的效率和X效率两个方面.在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民主的决策制度是公共产品配置效率的保证;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对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激励和监督是消除公共部门X低效率的必要途径.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邓毅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城市社区治理的政策选择:一个规范分析框架 [J], 陈建国
2.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多层次规范分析 [J], 孙煜泽;刘文勇
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圈层结构:一般性的概念分析框架 [J], 李国政;杨峰
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及其边界确定:一个分析框架 [J], 何安华;涂圣伟;
5.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及其边界确定:一个分析框架 [J], 何安华;涂圣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社会学习框架下公共服务集体决策的优化——兼论公共参与难题的破解
作者: 翟军亮[1];吴春梅[1]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出版物刊名: 理论与改革
页码: 88-9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社会学习框架;公共服务;集体决策;优化;公共参与难题
摘要:社会学习作为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一种集体决策框架,其与公共决策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优化公共服务集体决策,亦触及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实质性推进这一公共参与难题的破解。
作为集体决策的社会学习框架涵盖公共协商机制、保障条件、社会学习和集体决策优化等构成要素。
以社会学习框架为基础的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模型,是一个体现领域适应性的动态循环过程,其实质是推动注入民主因素的集体决策转型和优化,在集体决策对多元需求偏好的整合和效率的民主嵌入方面彰显其价值。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第5章
决策组织的组建及其享有的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是由国家权力机 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授予的。一般主要从管理职能、机构设置、人员 组合、权责体系、组织经费、运行规则六个方面考察主体的合法性。
合法的政策程序
程序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是规范决策组织行为的有效途 径。 政策内容的合法主要是指政策应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相一致 ,在内容上不发生抵触。
政策规划中的思维方法
思 经验思维 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 创新思维 思维定式 逆向思维 创新方法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4.4
政策论证
权威论证
方法论证 概括论证
分类论证 因果论证 符号论证 冬季论证 直觉论证 案例论证 伦理论证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间接主体
政策规划主体 单一型
通常是指规划在政 府系统内部进行
公共政策导论Hale Waihona Puke 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4.2 政策规划的原则
政策规划的原则
信息原则 系统原则 预测原则
客观原则 智囊原则 优化原则
务实原则 兼听原则 时效原则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4.3 政策规划中的思维方法
5.3.1 政策议程的类型 公众议程与 政府议程
公众议程: 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 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 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 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 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 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 议程。
政府议程: 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 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 的深切关注,他们感 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 定的行动,并把这些 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 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区域均等化分析——基于公共卫生经费和公共卫生资源的视角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区域均等化分析——基于公共卫生经费
和公共卫生资源的视角
许敏兰;罗建兵
【期刊名称】《经济论坛》
【年(卷),期】2010()12
【摘要】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从公平的角度看,政府的供给职能应与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相符。
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的供给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性,公共卫生经费支出和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呈现出东高中最低西较低的凹陷状。
要实现公共卫生均等化目标,短期内需要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卫生供给模式,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长期内必须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落后地区自身财力。
【总页数】5页(P5-9)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支出;地区差异;均等化
【作者】许敏兰;罗建兵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684
【相关文献】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均等化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对部分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分配的实地调查 [J], 周金玲;孟庆跃;苗壮
2.山东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证分析——基于公共卫生支出视角 [J], 马源;胡燕京
3.公共卫生服务区域均等化研究——基于公共卫生资源配置视角 [J], 唐雪梅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J], 王淑婷;王静
5.公共卫生服务区域均等化研究——基于公共卫生资源配置视角 [J], 唐雪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3-05-16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课题“经济特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CCSEZR1217);深圳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深圳市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研究”(125B056)作者简介:伍凤兰(1972—),女,湖南津市人,经济学博士,深圳大学副教授,从事公共经济学研究;董江涛(1982—),男,山东潍坊人,深圳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公共经济学研究。
伍凤兰1,董江涛2摘要: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的问题。
社会建构属性的存在使得区域公共产品的范围和界限加以确定。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涉及区域组织、辖区政府、辖区民众三个利益主体,偏好表露问题反映了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管理激励问题反映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技术效率,制度效率则可看成是评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有效性。
只有从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三者的角度出发,才能综合评价区域内各辖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健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合作与补偿机制等制度安排有利于供给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区域公共产品;社会建构属性;配置效率;技术效率;制度效率中图分类号:F 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0X (2013)05-0107-05(1.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2.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在区域一体化合作过程中,传统行政区划内的诸如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许多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呈现出日益“区域化”和“外部化”的趋势,并明显地表现出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单一、效率不高。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越快,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就越高,相对来说就越需要更多的区域公共产品。
由于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跨越了不同行政或管理主体,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所造成的困境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上仍然存在,甚至情况更为复杂。
因此,提高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成为区域内各行政区合作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有鉴于此,急需构建一个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分析框架,而其中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便是根据“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社会建构性”的属性特征为界定区域公共产品设定较为客观的标准,在界定区域公共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偏好表露机制和管理激励机制,从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三者综合的角度来构建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系统。
一、区域公共产品的社会建构属性一般来说,如果仅仅从自然对公共产品而言,它是一个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概念。
而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两分法是伴随着财产观念的出现而出现的。
正如摩尔根所言,在原始社会初期,本来并没有你的和我的、公共的和私人的概念之分。
在界定公共性和私人性概念时,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原始社会人们脑子里财产观念的产生时间。
在政府或国家的概念启蒙之后,超越个人利益的公共事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促使了私人产品向公共产品的回归。
通常情况下,都是在萨缪尔森及马斯格雷夫等提出社会建构属性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一个分析框架第30卷第5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0No.52013年9月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Sept .2013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大属性的基础上对公共产品进行分析的。
然而,布坎南提出“俱乐部的经济理论”说明对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某一产品来说,并不存在纯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的明确的界限,而是存在某种特征的连续变化过程。
布坎南使用“拥挤”这一概念来说明俱乐部产品连续变化的特征。
其实,社会可以调整一种产品的(非)排他性与收益的(非)竞争性,或者说产品的公共性是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
正如英吉·考尔等人所说的那样,在许多情况下,产品并不是以其最初的形式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由政策或其他的人类集体行动来决定的[1]。
正是这种社会建构属性的存在才使得产品在纯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两极上表现出连续变化的特征。
以基础教育为例,如果仅仅从这一产品的自然属性出发来评价,那么它应该归入私人产品的行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基础教育不仅仅是作为受教育个人的私人产品而出现,它还以一种普及的、非排他性的公共服务而出现。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类似教育、医疗等产品,社会上对公平的认识要求向全民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健康的群体能够创造出众多的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2]。
因此,许多国家或地区不仅普及免费的基础教育,而且还将其定为强制性的义务教育。
这也就是说,随着社会制度或政策的演变,许多产品的属性发生了变化。
这说明公共产品还具备社会建构属性,但这种社会建构属性必然涉及一个问题———公共决策,也就是说在政策选择是否应该将某种产品纳入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它们分类。
对于区域公共产品而言,上述社会建构属性更具有代表性,某种产品是否以及何种程度应归为区域公共产品,如今需要在区域内部各行政辖区共同决定。
这是因为很多产品具有潜在的公共性,同样也具有潜在的区域性。
原本是某一行政辖区的专属公共产品,由于存在跨边界行动或者说出于区域整体发展的需要,这些产品在地理边界之间变得不可分割或者说边界变得模糊,该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就会由一个地方性的事务变成一个区域性事务,从而使产品变为区域公共产品。
这样,许多产品可以通过政策选择而具备公共性或区域性,例如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等等。
同时区域公共产品具备公共产品和区域两个要素,而区域这一概念范畴,会在一定的政策选择或者制度安排下,随着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交通和通讯,认知水平等方面的改善以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相互融合、发展而逐渐演变[3]。
社会建构属性的存在使得区域公共产品的范围和界限能够加以确定,使公共产品涉及到区域和公共两个要素得到有效统一。
二、区域公共产品的分类与供给对公共产品进行分类,离不开对产品属性的判定。
区域公共产品仍然属于公共产品的范围,但涉及了区域和公共产品两个要素,如果仅仅依据公共产品的外溢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显示的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很难明确界定每一种具体区域公共产品的类型。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行政辖区对于区域公共产品外溢性和外溢范围的评价有着自己不同的评价判断,从而导致不同区域公共产品对某一行政辖区的外部性大小、性质有所不同[3]。
因此,在形成区域公共产品具体界定时,便增加了其搭便车的行为动机。
然而,社会建构性的存在,使得在明确区域公共产品的范围和界限上有了统一判定的标准。
各行政辖区政府的政治决策形成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打破了狭隘的本土意识,能够从区域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区域公共产品对各行政辖区存在的或潜在的影响,合理确定区域公共产品的分类,为各行政辖区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来奠定基础。
这样,结合公共产品在区域内发生作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依据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社会建构属性可以将区域内产品分为区域纯公共产品、区域俱乐部产品、区域自由产品、区域自用产品等[4],这种划分是同区域内各辖区的合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图1所示:图1区域范围内产品类型的判断·108·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0卷具体来说,区域纯公共产品是在一区域范围内所有行政辖区的居民、企业和政府等行为主体都可以消费和使用的公共产品。
由于区域公共产品社会建构属性的存在,这类区域公共产品必须由区域内所有行政辖区一致同意形成决策来加以界定。
否则,因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在这类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搭便车行为。
而区域俱乐部产品是供区域内某一部分行政辖区使用或消费的公共产品。
这类区域公共产品具备了非竞争性和社会建构属性,但具有排他性。
比如说区域内的一条河流的环境治理问题,由于该河流的污染是由其流经的行政辖区造成的,必须由这几个行政辖区共同决策来分担成本加以治理,区域内其他辖区则没有必要参与到治理过程中。
区域自由产品同样是区域范围内所有行政辖区的居民、企业和政府等行为体都可以免费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这类产品一般是自然资源或者由更高层级的主体如中央政府等提供的公共产品。
但对区域自用产品来说,严格意见上并不是一种区域公共产品,把其称之为辖区公共产品或许更为恰当。
因为这类产品只能由某一行政辖区的居民、政府和企业进行消费和使用,而其他行政辖区的居民不允许(或有限制条件)消费和使用。
虽然此类公共产品的消费在空间上有其限制性,并不能在一个区域或多个行政辖区范围内共同消费,如某一行政辖区内的文化设施、道路交通设施与地方治安力量等具有一定的消费空间限制,但这类“公共产品”在区域之间的外部性取决于区域的空间大小,同时由于存在社会构建的属性,区域自用产品中纯公共产品和俱乐部产品很有可能在政策选择中进入区域公共领域,成为区域公共产品和和区域俱乐部产品。
三、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是否有效率与社会建构属性的存在密切相关。
因为社会建构属性是一个政策选择或政治决策的过程,在界定了区域公共产品之后,其实施供给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主体利益的博弈过程。
通常而言,区域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涉及到三个利益主体———区域组织(区域整理利益的代表者)、辖区政府、辖区民众,它们之间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的关系。
在辖区层面上,辖区政府利用财政收入来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包含区域公共产品),使辖区民众的利益最大化;在区域层面上,辖区政府为区域内所有民众提供区域公共产品,以使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辖区政府在两个层面上提供公共产品时,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首先要确保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区域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辖区政府利益与辖区民众以及区域整体利益的激励相容程度。
而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上存在着两个激励问题[5]:第一,偏好表露激励问题,就是说要激励各辖区表露他们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这种偏好表露激励是为了从公共产品中得到的收益负担相应的成本,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防止投机主义行为;第二,管理激励问题,即区域公共产品生产的管理以及监督等激励问题,就是说在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上,各行政辖区生产或供给公共产品的主观努力程度。
从效率角度来说,要评价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偏好表露问题反映了一种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
配置效率指在给定财政投入与区域内各辖区政府某种公共产品供给技术效率的条件下,各辖区政府如何在外溢性不同的公共产品之间分配有限的财政资源,如何通过财政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有效配置所实现的社会福利或者公共产品供给效果的最大化,考察的是政府实际提供的公共品与有效公共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