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湖北省孝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湖北省孝昌一中、应城一中、孝感一中三校学高一物理上

湖北省孝昌一中、应城一中、孝感一中三校学高一物理上

湖北省孝昌一中、应城一中、孝感一中三校2015-2016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高一物理答案二、实验题11.BC (5分)12.(1)匀速直线运动(2分)(2)(v B 2-V A 2)/2L (2分),表中数据2.41(2分)(3) 图像略 (2分)(4)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拉力传感器示数过大 (2分)三、计算题 13.解:根据公式2202v v ax -= 2分得0v =分代入数据得038.7v m s m s == 2分即弹射习题必须使飞机具有38.7m/s 的初速度。

若初速度为0,根据公式2'2v ax = 3分得'250x m = 即该舰身长250m 。

2分14.解:(1)由题取T=2s根据公式2x aT ∆= 2分 得2BC AB x x a T -=代入数据得22.5a m s = 2分 滑块加速度大小为2.5m/s 2。

(2)根据2t v v =则2AB BC B x x v T+=2分 代入数据得7.5B v m s = 2分 滑块在B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7.5m/s 。

(3)根据公式0v v at =+则A B v v aT =-代入数据得 2.5A v m s = 2分根据公式2202v v ax -=则22A v x a= 代入数据得 1.25x m = 2分滑块在A 点时离初始位置1.25m 。

15.解:(1)A 不受力静止在C上时,设此时弹簧弹性形变为x 1,受力分析可得1sin A kx m g θ= 物块B 刚要离开C 时,B 与C 之间无弹力,B 受力平衡。

设此时弹簧弹性形变为x 2,受力分析可得2sin B kx m g θ= 3分物块A的位移12x x x =+得()sin A B m m g x k θ+= 2分(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A 可得2sin A A F m g kx m a θ--= 3分得sin sin A B AF m g m g a m θθ--= 2分 16.解:(1)小物块由于惯性保持静止,即木板向右位移为L=2m 时,小物块离开木板。

2016-2017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与解析

2016-2017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与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B.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越长,表明车的惯性越大C.要消除物体的惯性,可以在运动的相反方向上加上外力D.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以及受力情况都无关2.(4分)一雪橇放在冰面上,现让一只狗拉着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前进,则()A.狗对雪橇的拉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雪橇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3.(4分)牛顿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和地球附近物体的自由落体时的加速度对比思考,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程反比.即,式中“G”叫做引力常量.则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单位应该是()A.B.C. D.4.(4分)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的质量为m,沿东西方向平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水平向东的拉力F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棒中自西向东各截面处的弹力大小()A.都等于F 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D.都等于零5.(4分)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位移是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会比其中任何一个分速度大C.合运动的时间与分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相等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6.(4分)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II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 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I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I、II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C.I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II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7.(4分)如图所示,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弹性小球,一段时间后与固定斜面上B点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又经过相同的时间落于地面上C点,已知地面上D点位于B点正下方,B、D间距离为h,则()A.A、B两点间距离为B.A、B两点间距离为C.C、D两点间距离为2h D.C、D两点间距离为8.(4分)一人乘电梯下楼,在竖直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人对地板的压力()A.t=1s时最小B.t=2s时最小C.t=5s时最小D.t=8.5s时最小9.(4分)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M贴在小车左壁上,且相对于左壁静止.当小车的加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物块受到的弹力不变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D.物块受到的合外力增大10.(4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 A=4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传送带不动,v B=3m/s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 B一定小于3m/sC.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一定不小于3m/sD.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一定等于3m/s11.(4分)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玩飞镖游戏。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孝感高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2017.01(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沉着冷静认真仔细祝考试顺利★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5小题共70分)神舟飞船十一号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成功,于19日3时30分,在轨飞行的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在10月23日7时30分,天宫二号的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

我国目前已经有酒泉(北纬40.9°N,东经100.5°E)、太原(38.1°N,111.5°E)、西昌(28.2°N,102°E)文昌(19.3°N,109.8°E)卫星发射基地4个卫星发射基地。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我国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回答1—5题。

1.下列不.包含“天宫二号”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 C.河外星系D.总星系2.“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当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 B.南半球,向南移C.北半球,向南移 D.北半球,向北移3.“天宫二号”发射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大致位于左图中的()A.甲乙段B.乙丙段C.丁甲段D.丙丁段4.当“天宫二号”与释放伴星成功时,在酒泉观测站的工作人员的地方时最接近的是()A.6时15分B.6时30分 C.6时45分D.7时30分5.当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时()A.地球上10月17日的范围略大于二分之一B.地球上10月16日的范围略大于二分之一C.北极地区发生极昼,南极地区发生极夜D.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S、172.5°W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6—7题。

6. 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低D.南半球中纬度7.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某摄影爱好者于2015年11月22日在自家阳台(30°N,120°E)拍摄日出照,当太阳刚升上塔楼的塔尖时,正好拍摄到了下面的照片,取名“宝塔明珠”。

《解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解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2.关于质点、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B.位移与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D.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B.乙的速度变化最小C.丙的速度变化最快D.丁的末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4.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2倍,甲、乙分别从距同一水平地面高H、2H处同时自由落下(H 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B.下落到距地面同一高度时,甲、乙的速度相同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2倍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甲球平均速度小于乙球平均速度5.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25m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下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5m/s,方向向上6.如图所示,AB是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P点是圆上的一点,在P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F1、F2、F3.若F2的大小已知,则这三个力的合力为()A.F2B.2F2C.3F2D.4F27.甲乙两汽车从相距10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40 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路程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此通过A、B、C三点,位移x AB=x 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m/s,那么,物体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A.8 m/s B.9m/s C.10 m/s D.11 m/s9.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10.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B点,杆的一端顶在掌心O处,当在A处挂上重物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杆OA处于水平状态,绳与杆分别对手指和手掌有力的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绳对手指的拉力沿AB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B.绳对手指的拉力沿BA方向(如图示方向)C.绳子对A点的作用力和杆对A点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绳子对A点的作用力和杆对A点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大于重物的重力1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A=3N、G B=5N,A用轻绳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弹簧原长20cm,劲度系数为100N/m,则绳中张力F1和B对地面的压力F2弹簧长度的可能值分别为()A.4 N、4 N、21cm B.4 N、6N、21cm C.2 N、4N、19cm D.2 N、6N、19cm 12.某实验小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圆心O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两只弹簧秤分别挂在绳套l、2上,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保持两绳套夹角120°不变,将绳套l由0°方向缓慢转动到60°方向,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关于绳套1和绳套2的拉力F1和F2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F1逐渐增大B.F1先增大后减小C.F2逐渐减小D.F2先减小后增大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6分,第14题10分,共16分.13.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木板,木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N.若测得物块P质量为500g,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2)14.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1)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 F的公式为V F=,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的公式a=.(用d n和f表示);(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出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在图2中作出2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三、本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如图所示,一位重600N的演员,悬挂在绳上.若AO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O 绳水平,则AO、BO两绳受到的力各为多大?(g取10m/s2,sin37°=0.6,cos37°=0.8)1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t=0,在此后连续两个2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分别为4m和8m,求:(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17.砂土堆积成的土坡,在自然稳定状态下的极限坡角,称为“自然休止角”,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置一重为100N的物体,斜面倾角为θ=37°时物体恰能静止在斜面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斜面倾角为θ=3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3)当斜面倾角为θ=6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18.图1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厢、配重、缆绳、滑轮和电动机等部件组成,连接轿厢的两根缆绳非常靠近,轿厢空载时的重量是3100N,配重的重量为3000N.某次电梯载货物的重量是1000N,图2是电梯上升的x~t图线,0﹣4s的图线为顶点在原点、开口向上的抛物线,4﹣8s的图线为直线,不计缆绳重力和一切摩擦阻力,在此运动过程中,g 取10m/s2.求:(1)在0~4s之间轿厢的加速度多大?(2)在t=4s时轿厢的速度多大?(3)在4~8s之间缆绳1承受的拉力为多大?2016-2017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力是不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接触力,也有不接触力,比如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故A错误.B、力有两种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正确.C、磁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并不没有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力.故C错误.D、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力的大小要用测力计测量.故D错误.故选:B2.关于质点、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B.位移与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D.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利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分析即可【解答】解:A、质量很小的物体,如果形状和大小和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大,就不把物体看做质,所以A错误;B、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位移反应的是位置的变动,所以B错误;C、只有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一定等于路程,所以C错误;D、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所以D正确;故选:D()B.乙的速度变化最小C.丙的速度变化最快D.丁的末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考点】加速度;速度.【分析】根据表格直接判断初速度和末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等于末速度减去初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从而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解答】解:A、根据表格可知,甲的初速度最大,丁的末速度最大,甲的加速度为:,乙的加速度为:,丙的加速度为:,丁的加速度为:,则丙的加速度最大,速度变化最快,故AD错误,C正确;B、根据表格可知甲的速度变化最小,故B错误.故选:C4.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2倍,甲、乙分别从距同一水平地面高H、2H处同时自由落下(H 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B.下落到距地面同一高度时,甲、乙的速度相同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2倍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甲球平均速度小于乙球平均速度【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因为甲乙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根据运动学关系式求解.【解答】解:A、因为甲乙物体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gt,所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等,故A错误;B、下落到距地面同一高度时,甲乙下落的距离不同,乙的位移大,根据公式v2=2gh,乙的速度大,故B错误;C、因为甲乙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相同,故C错误;D、根据v=和可知,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甲球平均速度小于乙球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5.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25m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下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5m/s,方向向上【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物体竖直上抛后,只受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可以把物体的运动看成一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求出5s内位移.由△v=at求出速度的改变量.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m=45m,上升的时间为:t1==3s;从最高点开始2s内下落的高度为:h2=g=m=20m,所以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h1+h2=45m+20m=65m.故A错误.B、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5s内物体的位移x=v0t﹣gt2=(30×5﹣×10×52)m=25m>0,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v=at=gt=10×5m/s=50m/s.故C错误.D、平均速度==m/s=5m/s,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AB是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P点是圆上的一点,在P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F1、F2、F3.若F2的大小已知,则这三个力的合力为()A.F2B.2F2C.3F2D.4F2【考点】力的合成.【分析】根据几何关系可以知道,F1和F3垂直,F2在F1F3的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计算合力的大小.【解答】解:以F1、F3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由几何特征,可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则合力F13=2F2,故F1、F2、F3的合力F=3F2,所以C正确;故选:C.7.甲乙两汽车从相距10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40 km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路程总比甲车的大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路程等于各段位移大小之和.根据位移关系判断两车是否相遇.【解答】解:A 、在第1小时末前后,乙车的速度均为负值,说明在第1小时末,乙车运动方向并未改变.故A 错误.B 、在第2小时末,甲的位移大小为:x 甲=×30×2km=30km ,乙的位移大小为:x 乙=×30×2km=30km ,此时两车相距:△x=100km ﹣x 甲﹣x 乙=100km ﹣30km ﹣30km=40km .故B 正确.C 、由于在1﹣2h 内乙车做匀减速运动,而甲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由“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车运动路程并不总比甲车的大,故C 错误.D 、在t=2h 前,甲沿正方向运动,乙沿负方向运动,则距离越来越大,2﹣4h 内,甲乙速度方向相同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距离逐渐增大,所以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最远,故D 错误.故选:B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此通过A 、B 、C 三点,位移x AB =x BC ,已知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m/s ,那么,物体通过B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A .8 m/sB .9m/sC .10 m/sD .11 m/s【考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AB 、BC 两段过程分别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式列方程,得出A 、B 、C 三点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根据AB 段和BC 段的平均速度与A 、B 、C 三点的速度列式,联立求出v B .【解答】解:设加速度大小为a ,经A 、C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C .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又,, 联立可得:.故选:C .9.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由斜率的大小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在v﹣t图象中,位移大小等于所对应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由“面积”大小分析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与实际位移位移的大小,根据公式=分析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与实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在t3~t4时间内,虚线平行于t轴,速度不变,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如图所示,t1时刻,实线上A点的切线为AB,其斜率等于实际的加速度,由图可知,虚线反映的加速度小于实际加速度.故A错误;B、在v﹣t图象中,位移等于所对应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0~t1时间内,虚线所对应的位移大于实线所对应的位移,由=知,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故B正确;C、在t1~t2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t3~t4时间内虚线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此线反映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BD.10.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B点,杆的一端顶在掌心O处,当在A处挂上重物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杆OA处于水平状态,绳与杆分别对手指和手掌有力的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绳对手指的拉力沿AB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B.绳对手指的拉力沿BA方向(如图示方向)C.绳子对A点的作用力和杆对A点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绳子对A点的作用力和杆对A点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大于重物的重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对重物分析,重物受重力及绳子的拉力,因细绳是连续的,故绳子上各点的拉力均等于物体的重力,由此可判断手指的受力方向;对结点进行受力分析,则可知杆对结点的弹力方向,即可判出杆对手掌的作用力的方向.【解答】解:A、重物受绳子的拉力及物体本身的重力而处于平衡,故绳子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绷紧的绳子各处的拉力相等,故绳子对手指有大小为mg的拉力,方向沿绳的方向背离手指的方向,即沿BA方向故A错误B正确;C、结点A处受绳子向下的拉力及沿绳向上的拉力,二力的合力应沿杆的方向向里压杆,故杆对手掌有向里的压力,根据平衡条件,绳子对A点的作用力和杆对A点的作用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即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A=3N、G B=5N,A用轻绳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弹簧原长20cm,劲度系数为100N/m,则绳中张力F1和B对地面的压力F2弹簧长度的可能值分别为()A.4 N、4 N、21cm B.4 N、6N、21cm C.2 N、4N、19cm D.2 N、6N、19cm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根据弹簧的长度判断弹力方向,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力大小,对B受力分析可求得B受地面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求得地面受到的压力;对整体受力分析可求得细线受到的拉力即可.【解答】解:AB、若弹簧长度为21cm,则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簧提供拉力,B受重力,弹簧的弹力F=100×(0.21﹣0.2)=1N,及地面的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支持力F′=G B ﹣F1=5N﹣1N=4N,即B对地面的压力F2=4N,绳的拉力F1=3+1=4N,故A正确,B错误;CD、若弹簧长度为19cm,则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提供压力,即对A的作用力向上,对B的作用力向下,B受重力,弹簧的弹力F=100×(0.2﹣0.19)=1N,及地面的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支持力F″=G B+F=5N+1N=6N,即B对地面的压力F2=6N,绳的拉力F1=3﹣1=2N,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2.某实验小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圆心O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两只弹簧秤分别挂在绳套l、2上,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保持两绳套夹角120°不变,将绳套l由0°方向缓慢转动到60°方向,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关于绳套1和绳套2的拉力F1和F2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F1逐渐增大B.F1先增大后减小C.F2逐渐减小D.F2先减小后增大【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两个绳套在转动过程中,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两拉力的合力保持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答题.【解答】解:两个绳套在转动过程中,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两拉力的合力保持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示可知,当绳套l转动到60°方向时两力相互垂直,细绳套1的拉力达到欧最小,在绳套l由0°方向缓慢转动到60°方向的过程中,F1与F2都逐渐减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6分,第14题10分,共16分.13.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木板,木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1.50N.若测得物块P质量为500g,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取10m/s2)【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分析】利用平衡条件可知物块P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求出摩擦力大小;再利用动摩擦力公式f=μF N求出物块P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根据计算的结果对照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解答】解:由图示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1N,示数为1.50N,物块P质量为500g=0.5kg则物块P对木板的压力F N=mg=0.5kg×10N/kg=5N而滑动摩擦力f=μF N,动摩擦因数:μ===0.3,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橡胶.故答案为;1.50;橡胶.14.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1)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 F的公式为V F=,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的公式a=.(用d n和f表示);(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出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在图2中作出2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F点的瞬时速度,利用作差法求解加速度;(2)根据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因此根据图象求出其斜率大小,即可求出其加速度大小.(3)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是与交流电源的频率相同,所以即使电源电压降低也不改变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解答】解:(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v F ==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x5、x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2)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注意尽量使描出的点落到直线上,不能落到直线上的点尽量让其分布在直线两侧.由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得:a=m/s2=0.40m/s2(3)电网电压变化,并不改变打点的周期,故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故答案为:(1),;(2)如图,0.40;(3)不变.三、本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如图所示,一位重600N的演员,悬挂在绳上.若AO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O 绳水平,则AO、BO两绳受到的力各为多大?(g取10m/s2,sin37°=0.6,cos37°=0.8)【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把人的拉力F沿AO方向和BO方向分解成两个分力,AO绳上受到的拉力等于沿着AO绳方向的分力,BO绳上受到的拉力等于沿着BO绳方向的分力.【解答】解:把人的拉力F沿AO方向和BO方向分解成两个分力.如图所示:则AO绳上受到的拉力为:F1===1000NBO绳上受到的拉力为:F2===800N答:AO绳上受到的拉力为1000N,BO绳上受到的拉力为800N.1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t=0,在此后连续两个2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分别为4m和8m,求:(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两个4s的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4m和64m,根据推论△x=aT2求出加速度,再由位移公式求出这个物体的初速度.【解答】解:设加速度为a,t=0时速度为v0,(1)由得(2)由,代入数据解得v0=1 m/s答:(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1m/s17.砂土堆积成的土坡,在自然稳定状态下的极限坡角,称为“自然休止角”,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置一重为100N的物体,斜面倾角为θ=37°时物体恰能静止在斜面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斜面倾角为θ=3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3)当斜面倾角为θ=6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1)依据平衡状态,结合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相等,即可求解动摩擦因数;(2)当斜面倾角为θ=30°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依据平衡条件,结合力的矢量法则,即可求解;(3)当斜面倾角为θ=60°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依据f=μF N,结合力的矢量法则,即可求解.。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六校联考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六校联考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六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5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2.(5分)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木块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给它们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推力,其中给第一、三个木块的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这时三个木块都保持静止.比较它们和水平面间的弹力大小N1、N2、N3和摩擦力大小F1、F2、F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1>N2>N3,F1=F3<F2B.N1>N2>N3,F1>F2>F3C.N1=N2=N3,F1=F2=F3D.N1>N2>N3,F1=F2=F33.(5分)春天,河边上的湿地很松软,人在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下陷时()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就是他受的重力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4.(5分)动车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拖车)编成一组而成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的时间是10s,通过第二个60m所用的时间是6s.则()A.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C.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D.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5.(5分)某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3s 内物体的()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30m/sB.路程为20mC.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方向向上D.位移大小为5m,方向向上6.(5分)一根轻质弹簧,当它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为G的物体时,长度为L1;当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压一重为G的物体时,其长度为L2,则它的劲度系数是()A.B.C.D.7.(5分)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先后自由下落,在第一个物体落地之前,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及两物体瞬时速度的差值关于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图象描绘正确的是()A.B. C.D.8.(5分)一质点分别受到下列几组共点力的作用,一定能使质点产生加速度的是()A.25N,15N,40N B.10N,15N,20N C.10N,20N,40N D.2N,4N,6N 9.(5分)如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物体A,通过绳子与物体B相连,不计一切摩擦,绳子不可伸长.如果m B=3m A,则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等于()A.3g B.C.g D.10.(5分)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无初速度地轻放在左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一直受到摩擦力作用,大小为μmgB.物体最终的速度为v1C.开始阶段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匀速阶段受到的摩擦力为零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7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4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12.(4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通过纸带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为了计算加速度,以下四种说法中最合理的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θ,由公式a=tanθ,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13.(9分)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数据表.(1)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2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图象.(2)图线存在截距,其原因是.(3)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三.计算题(本题共三小题,共3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1分)一列客车以v1的速度前进,司机发现前面同一轨道上有列货车正以速度v2匀速前进(v2<v1),货车车尾距客车车头的距离为s,客车立即作紧急刹车,使客车以加速度a做匀减速运动,而货车仍保持原速度前进.问:客车的加速度a符合什么条件,客车和货车才不会相撞?15.(10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50kg的人站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升降机的顶部悬挂了一只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挂着一个质量m=5kg的物体A.当升降机向上运动时,他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g=10m/s2.求:(1)升降机的加速度;(2)此时人对地板的压力.16.(12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华同学根据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设计了用机器人操作的磁力运动输(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AB上(如图乙所示),机器人用大小不变的电磁力F推动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滑块到达B点时机器人撤去电磁力F,小滑块冲上光滑斜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最高能到达C点.机器人用速度传感器测量小滑块在ABC过程的瞬时速度大小并记录如下:(1)机器人对小滑块作用力F的大小;(2)斜面的倾角α大小;(3)t=2.1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六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5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解答】解: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实验步骤②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

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荆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年级:高一科目:物理命题人:田德华审题人:彭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计30分)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牛顿认为,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伽利略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的方向2.重10N的光滑球A悬空靠在墙和木块B之间,木块B的重力为100N,且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如图所示,则()A.墙所受压力的大小为NB.木块A对木块B压力的大小为10N.水平地板所受的压力为100ND.水平地板对木块B没有摩擦力3 一条大河两岸平直,河水流速恒为v,一只小船,第一次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为t1;第二次行驶轨迹垂直河岸,渡河时间为t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恒为,则t1 :t2等于()A.B..D.4.一质量为2 g的物体在如图甲所示的x平面上运动,在x轴方向上的v-t图象和在轴方向上的位移—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 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初速度为8 /s.2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sD.前2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8N如图,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 ,工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工滑上A端的瞬时速度vA=4 /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g=10/s2,则()A.若传送带不动,则vB=4/sB.若传送带以速度v=4 /s逆时针匀速转动,vB=3 /s.若传送带以速度v=4 /s逆时针匀速转动,vB=4 /sD.若传送带以速度v=2 /s顺时针匀速转动,vB=2 /s6.如图所示为四分之一圆柱体AB的竖直截面,半径为R,在B点上方的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轨迹恰好在D点与圆柱体相切,D 与B的夹角为60°,则点到B点的距离为()A.B..D.R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计20分)7.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其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恒定8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B.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30.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 /sD.在4~6 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 /s2 9.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悬点相同,如图所示,A运动的半径比B的大,则()A.A所需的向心力比B的大B.轻质细线对B的拉力比细线对A拉力大.A的角速度比B的大D.A、B的角速度大小相等1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1=2 g、2=3 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4)word版本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4)word版本

孝感高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定要直接接触B.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D.有一定距离的磁铁之间有相互作用,由此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2. 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A和斜面体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物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是()A.竖直向上 B.沿斜面向下C.水平向右D.沿斜面向上3.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并行(并排沿两平行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s末,两质点相遇B.第2s末,甲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0~3s内,两质点的平均速度都是5m/sD.第4s末,两质点相距20m4.汽车刹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的汽车位移时间的关系为x=8t﹣t2(m),则该汽车在前5s内经过的路程为()A.14mB.15mC.16mD.17m5.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 A、F B、F C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F B>F C>F A B.F B>F A>F CC.F C>F B>F A D.F C>F A>F B6.如图,质量为3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1kg的物体B由细线悬在天花板上,B与A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突然将细线剪断,则剪断后瞬间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m/s2)()、A.0 B.5N C.7.5N D.10N7. 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半圆形支架(AB为直径),支架上套着一个小球,轻绳的一端悬于P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已知半圆形支架的半径为R,轻绳长度为L,且R<L<2R.现将轻绳的上端点P沿墙壁缓慢下移至A点,此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1及支架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F1和F2均增大B.F1先增大后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C.F1保持不变,F2先增大后减小D.F 1先减小后增大,F2保持不变8.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可以表示为(重力加速度为g)()A.mgcosθB.F/sinθC.mgsinθ+FcosθD.mgcosθ+Fsinθ9.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物体所接触的面是竖直的.跨过滑轮的轻绳分别与接触面平行,且滑轮的质量、滑轮上的摩擦都不计.欲使物体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物体无论沿哪一方向运动均不会与滑轮相碰),则水平力F应为()A.(1﹣2μ)mgB.(1+2μ)mgC.(1+μ)mgD.(1﹣μ)mg10. 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 A=2kg、m B=4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05.t=0时F=2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20N的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图甲中,t=0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图甲中,拉力达到8N时,两物体间仍无相对滑动C.图乙中,拉力达到8N时,两物体间仍无相对滑动D.图乙中,拉力作用时间内,两物体始终没有出现相对滑动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8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选对得5分,选对但选不全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 洗衣机脱水时附着在衣物上的水被甩掉是因为受到离心力的作用C. 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D. 竖直上抛运动具有对称性,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C【解析】A、汽车的惯性是由汽车的质量决定的,与汽车的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B、洗衣机脱水时附着在衣服上的水份被甩掉提供的向心力不满足所需要的向心力,做离心运动,故B错误;C、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变,而加速度方向始终在改变,即时刻指向圆心,与当前瞬时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故C正确;D、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加速度方向都竖直向下,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明确惯性的量度是质量,生活中圆周运动问题,要学会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加速度方向都竖直向下,方向相同。

2. 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A. 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B. 若地面粗糙,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C. 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D. 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答案】C.....................3. 如图为一个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质点的轨迹示意图,已知在B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相互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D点的速率比C点的速率大B. A点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C. A点的加速度比D点的加速度大D. 从A到D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合力指向物体运动轨迹的凹侧,则质点从B到E合力做正功速度增加,故A选项正确;从A到B合力做负功速度减小,则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大于90°,B选项正确;由于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则整个过程加速度不变,即A、D两点加速度相等,C选项错误;从A到D合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则合力与速度方向先大于90°,到B点时等于90°,后又小于90°,则D选项正确。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2017年1月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

1.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B.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的越快C.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也是零D. 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无关,所以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快但加速度可能为零2.关于匀变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是恒定的B. 具有恒定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为零D. 受恒力(不为零)作用的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一个小球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关于小球受到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就是球对绳的拉力B. 重力和绳对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球的质量越大球受到的重力越大D. 重力的作用点是球的重心,因此除重心外球的其它部分不受重力4.如图2所示,水平力F 作用于B 物体,A 、B 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所受支持力的产生是因为物体A 发生了微小形变B. 物体A 所受摩擦力向左C. 物体A 所受摩擦力向右D. 物体A 所受摩擦力为零5.有两个力F 1=4N 和F 2=3N 它们之间的夹角是θ(0°<θ<180°),两个力的合力为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若夹角θ=90°,则F=5NB. 若F=1N ,则可能θ=0°C. 改变θ,可使F=8N D .若θ越大,则F 也越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的质量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D. 物体的质量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7.如图3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2kg 的物体M 1、M 2用细绳连接,在水平力F=2N 的作用下向左加速运动,则细绳的拉力是A. 0.5NB. 2NC. 1ND. 1.5N8.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2号空间站对接,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空间站工作一个月,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期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可悬浮于空中,当航天员在空中悬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航天员所受地球引力为零B. 航天员的加速度为零C. 航天员所受合力为零D. 航天员所受空气浮力为零9. 如图4所示,质量分别是m 和2m 的两个物体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后再用细绳悬挂,稳定后将细绳剪断,则剪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是重力加速度)A. 质量为m 的物体加速度是0B. 质量为2m 的物体加速度是gC. 质量为m 的物体加速度是3gD. 质量为2m 的物体加速度是3g10. 如图5所示请一位同学捏住直尺的顶端,你用一只手在直尺的某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直尺,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直尺时,你立即捏住直尺,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测出你的反应时间。

精选湖北省孝感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精选湖北省孝感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孝感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 .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C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 .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C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3、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的关系。

因此国际单位制中选定了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进而导出其它物理量的单位,下列物理量单位为基本单位的是 ( )A 、力B 、质量C 、 速度D 、 加速度 4、一个物体在恒力F 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a ;现在把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 来的32,恒力减小到原来的41,那么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a 41B .a 32C .a 83D .a 615、已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可能为( ) A.15N ,5N ,6N B.3N ,6N ,4N C.1N ,2N ,10N D.1N ,6N ,3N7、如图所示,用细绳将均匀球悬挂在光滑的竖直墙上,绳受的拉力为T ,墙对球的弹力为N ,如果将绳的长度增加,则( ) A .T 、N 均不变 B .T 减小、N 增大C .T 、N 均增大D .T 、N 均减小8、如图所示,用力F 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 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 ,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 f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 增大,F f 不变B .N 增大,F f 增大C .N 变小,F f 不变D .N 不变,F f 不变10、某同学站在上升的电梯内,已知该同学体重为600N ,在电梯减速直至停止前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g 取10m/s 2)( ) A .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等于600 N B .该同学体重小于600 NC .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大于600 ND .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小于600 N11、如图所示的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间的相互作用力仍为.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3、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两个主要步骤如下:①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平行木板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平行木板的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力F′的图示及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F图示,如图乙所示;(1)以上两步骤均有一处严重的疏漏,请指出疏漏:在①中是在②中是(2)图乙所示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14、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A.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不带纸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带纸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C.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不带纸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带纸带)恰好做匀速运动(2)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不慎使长木板倾角偏大.则他所得到的a﹣F关系应该是图2中的哪根图线?答:(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3)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要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4)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3所示,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9 分)质量为3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F=12N的水平拉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求:(1)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2)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3)物体在前5s发生的位移;(4)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16、(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2kg的小球,球被竖直挡板挡住,若斜面足够长,g取10m/s2,求:(1)球对挡板的压力N1;(2)撤去挡板后,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2的大小;(3)撤去挡板起2s末小球的速度υ的大小.17、(13分)用遥控器控制小车,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运动,该过程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牵引力F大小恒为15N。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孝感高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2017.01(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沉着冷静认真仔细祝考试顺利★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5小题共70分)神舟飞船十一号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成功,于19日3时30分,在轨飞行的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在10月23日7时30分,天宫二号的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

我国目前已经有酒泉(北纬40.9°N,东经100.5°E)、太原(38.1°N,111.5°E)、西昌(28.2°N,102°E)文昌(19.3°N,109.8°E)卫星发射基地4个卫星发射基地。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我国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回答1—5题。

1.下列不.包含“天宫二号”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 C.河外星系D.总星系2.“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当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 B.南半球,向南移C.北半球,向南移 D.北半球,向北移3.“天宫二号”发射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大致位于左图中的()A.甲乙段B.乙丙段C.丁甲段D.丙丁段4.当“天宫二号”与释放伴星成功时,在酒泉观测站的工作人员的地方时最接近的是()A.6时15分B.6时30分 C.6时45分D.7时30分5.当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时()A.地球上10月17日的范围略大于二分之一B.地球上10月16日的范围略大于二分之一C.北极地区发生极昼,南极地区发生极夜D.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S、172.5°W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6—7题。

6. 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低纬度D.南半球中纬度7.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某摄影爱好者于2015年11月22日在自家阳台(30°N,120°E)拍摄日出照,当太阳刚升上塔楼的塔尖时,正好拍摄到了下面的照片,取名“宝塔明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定要直接接触B.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D.有一定距离的磁铁之间有相互作用,由此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2.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A和斜面体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物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是()A.竖直向上B.沿斜面向下C.水平向右D.沿斜面向上3.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s末,两质点相遇B.第2s末,甲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0~3s内,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4s末,两质点相距20m4.汽车刹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的汽车位移时间的关系为x=8t﹣t2(m),则该汽车在前5s内经过的路程为()A.14m B.15m C.16m D.17m5.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 A、F B、F C、F D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F B>F D>F A>F C B.F D>F C>F B>F A C.F D>F B>F A>F C D.F C>F D>F B>F A 6.如图,质量为3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1kg的物体B由细线悬在天花板上,B与A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突然将细线剪断,则剪断后瞬间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m/s2)()A.0 B.5N C.7.5N D.10N7.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半圆形支架(AB为直径),支架上套着一个小球,轻绳的一端悬于P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已知半圆形支架的半径为R,轻绳长度为L,且R<L<2R.现将轻绳的上端点P沿墙壁缓慢下移至A 点,此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1及支架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F1和F2均增大B.F1保持不变,F2先增大后减小C.F1先减小后增大,F2保持不变D.F1先增大后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8.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可以表示为(重力加速度为g)()A.mgcosθB.C.mgsinθ+FcosθD.mgcosθ+Fsinθ9.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物体所接触的面是竖直的.跨过滑轮的轻绳分别与接触面平行,且滑轮的质量、滑轮上的摩擦都不计.欲使物体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物体无论沿哪一方向运动均不会与滑轮相碰),则水平力F应为()A.(1﹣2μ)mg B.(1+2μ)mg C.(1+μ)mg D.(1﹣μ)mg10.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 A=2kg、m B=4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05.t=0时F=2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20N的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图甲中,t=0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图甲中,拉力达到8N时,两物体间仍无相对滑动C.图乙中,拉力达到8N时,两物体间仍无相对滑动D.图乙中,拉力作用时间内,两物体始终没有出现相对滑动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是A.使用测力计前应校对零点B.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C.两细绳套必须等长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E.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F.实验中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O到达同一位置.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1)以下措施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钩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本实验M应远大于m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2)如图2,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3)图3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过程中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相应的计算公式.13.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在0﹣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体的初速度v0=?(2)0﹣3s时间内平均速度=?14.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圆球,当系统静止时挡板上的压力为20N,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圆球的重力.(2)要让挡板压力恰好为零,整个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将怎样运动?15.如图所示,将物块M无初速度的放在顺时针匀速传送的传送带的A点,已知传送带速度大小v=4m/s,AB=2m,BC=5m,M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0.5,试求物块由A运动到C点共需要多长时间.(M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沿着BC方向;滑轮的半径很小,可忽略;g取10m/s2,sin37°=0.6,cos37°=0.8)16.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紧靠斜面底端有一质量为3kg的木板,木板与斜面底端之间通过微小弧形轨道相搭接(没有连在一起,以保证滑块从斜面上滑到木板时的速度大小不变.)现有质量为1kg的滑块从斜面上高h=2.4m处由静止滑下,到达倾斜底端的速度为v0=4m/s,并以此速度滑上木板左端,最终滑块没有从木板上滑下.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1)斜面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滑块从滑上木板到与木板速度相同经历的时间;(3)木板的最短长度.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定要直接接触B.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D.有一定距离的磁铁之间有相互作用,由此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分析】解答本题应抓住: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总是成对出现的;物体不接触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力都是别的物体施加的.【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有可能存在作用力,如磁铁与磁铁之间;故A错误.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故B错误.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故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故C正确.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力不能单独存在.故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A和斜面体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物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是()A.竖直向上B.沿斜面向下C.水平向右D.沿斜面向上【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物体A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的推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任一个力与其余所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析即可.【解答】解:物块A受到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f沿斜面向上.根据平衡条件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与静摩擦力f的方向相反,沿斜面向下.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s末,两质点相遇B.第2s末,甲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0~3s内,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4s末,两质点相距2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由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者相遇.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1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两者没有相遇.故A错误.B、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一直没有变.故B错误.C、0~3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2.5m/s,乙的平均速度为5m/s,可知,平均速度不同,故C错误.D、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4s内甲的位移为0,回到出发点,乙的位移x=5×4=20m,所以第4s末,两质点相距20m.故D正确.故选:D4.汽车刹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的汽车位移时间的关系为x=8t﹣t2(m),则该汽车在前5s内经过的路程为()A.14m B.15m C.16m D.17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前5s内的路程.【解答】解:根据x==得汽车的初速度为:v0=8m/s,加速度为:a=﹣2m/s2,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则前5s内的路程等于前4s内的路程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 A、F B、F C、F D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F B>F D>F A>F C B.F D>F C>F B>F A C.F D>F B>F A>F C D.F C>F D>F B>F A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分别对ABCD四副图中的物体m进行受力分析,m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绳子的拉力,而绳子的拉力等于弹簧秤的示数.【解答】解:对A图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2F A cos45°=mg解得:,对B图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弹簧秤的示数F B=mg,对C图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弹簧秤的示数,对D图中的m受力分析,m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2F D cos75°=mg解得:则F D>F B>F A>F C,故C正确.故选:C6.如图,质量为3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1kg的物体B由细线悬在天花板上,B与A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突然将细线剪断,则剪断后瞬间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m/s2)()A.0 B.5N C.7.5N D.10N【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细线剪断瞬间,先考虑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再考虑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弹力;最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列式求解B对A 的压力.【解答】解:剪断细线前,A、B间无压力,则弹簧的弹力F=m A g=3×10N=30N,剪断细线的瞬间,对整体分析,整体加速度:a==m/s2=2.5m/s2,隔离对B分析:m B g﹣N=m B a,解得:N=m B g﹣m B a=1×10N﹣1×2.5N=7.5N.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7.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半圆形支架(AB为直径),支架上套着一个小球,轻绳的一端悬于P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已知半圆形支架的半径为R,轻绳长度为L,且R<L<2R.现将轻绳的上端点P沿墙壁缓慢下移至A 点,此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1及支架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F1和F2均增大B.F1保持不变,F2先增大后减小C.F1先减小后增大,F2保持不变D.F1先增大后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设小球处在位置C,小球受重力、细线的拉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可以构成矢量三角形,该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POC相似,结合几何关系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小球受重力、细线的拉力和支持力,由于平衡,三个力可以构成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该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POC相似,故:解得:F1=F2=当P点下移时,PO减小,L、R不变,故F1增大,F2增大;故选:A8.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可以表示为(重力加速度为g)()A.mgcosθB.C.mgsinθ+FcosθD.mgcosθ+Fsinθ【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压力的大小,本题要注意合成与分解法得出的不同结果.【解答】解: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图根据几何关系可得:F N=或者将F和mg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分解可有:F N=mgcosθ+Fsinθ,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斜面对物体的压力,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9.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物体所接触的面是竖直的.跨过滑轮的轻绳分别与接触面平行,且滑轮的质量、滑轮上的摩擦都不计.欲使物体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物体无论沿哪一方向运动均不会与滑轮相碰),则水平力F应为()A.(1﹣2μ)mg B.(1+2μ)mg C.(1+μ)mg D.(1﹣μ)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分两种情况研究:一种物体A向右匀速运动,另一种A向左匀速运动,分析受力A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施于物体A的力F的大小.【解答】解:(1)当A向右匀速运动时,其所受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左对B:F T=G=mg对A:F﹣F f﹣F T=0,F N﹣G=0式中:F f=μF N代入数据,解得:F=mg(1+μ)(2)当A向左匀速运动时,其所受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左对A:F+F f﹣F T=0F N﹣G=0代入数据,解得:F=mg(1﹣μ)所以AB错误、CD正确;故选:CD.10.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 A=2kg、m B=4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05.t=0时F=2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20N的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图甲中,t=0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图甲中,拉力达到8N时,两物体间仍无相对滑动C.图乙中,拉力达到8N时,两物体间仍无相对滑动D.图乙中,拉力作用时间内,两物体始终没有出现相对滑动【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AB一起匀速运动时,所用拉力最小,而AB一块做加速运动时,且加速度最大时二者将要分离,求出此时的加速度,在求解拉力大小,然后逐个分析.【解答】解:A、图甲中,要使A、B一起能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所以拉力最小,此时拉力等于地面对B的摩擦力,故最小的力为:F1=μ2(m A+m B)g=0.05×(2+4)×10N=3N>2N,所以A正确;B、图甲中,要使二者保持相对静止,最大加速度时A、B间的摩擦力最大,对B受力分析,此时加速度为:a=,再用隔离法研究A,则此时有:F2﹣μ1mg=m A a,解得F2=0.3×20N+2×0.75N=7.5N,所以拉力达到8N时,两物体间已经发生相对滑动,B错误;C、图乙中,要使二者保持相对静止,最大加速度时A、B间的摩擦力最大,对A 受力分析,此时加速度为:a′=μ1g=3m/s2,再用隔离法研究整体,则有F3﹣F1=(m A+m B)a′,解得F3=3N+(2+4)×3N=21N,所以拉力达到8N时,两物体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C正确;D、图乙中,拉力从2N逐渐增加到20N(小于21N)的过程中时间内,两物体始终没有出现相对滑动,D正确.故选:ACD.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是ABFA.使用测力计前应校对零点B.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C.两细绳套必须等长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E.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F.实验中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O到达同一位置.【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1)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2)为了使两根弹簧秤拉力的作用效果与一根弹簧秤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同,且拉到同一个结点,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方向的两点要远些,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板平行,因此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以及这些具体操作的意义【解答】解:(1)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等效替代法,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A、为了读数准确,在进行实验之前,一定要对弹簧进行校对零点,故A 正确;B、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故B正确;C、实验中,两绳套的长度没有要求,橡皮筋与两绳套需在同一个平面内,两绳的夹角不易太大或太小,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拉力大小也要适当,不需要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在作图时有利于减小误差即可,并非越大越好,并不需要两绳套等长,橡皮筋在两绳夹角的平分线上,故CDE错误;F、在实验中必须确保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即一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故F正确;故选:ABF故答案为:(1)B;(2)ABF;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1)以下措施正确的是BC.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钩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本实验M应远大于m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2)如图2,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平衡摩擦过度.(3)图3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 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分析】(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通过控制变量法,先控制m一定,验证a与F成正比,再控制F一定,验证a与m成反比;实验中用勾码的重力代替小车的合力,故要通过将长木板左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和使小车质量远大于小盘(包括盘中的砝码)质量来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2)图中没有拉力时就产生了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3)根据纸带数据,由△x=at2可求小车的加速度;【解答】解:(1)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是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B 错误.B、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m+M)a解得:a=,以M为研究对象,得绳子的拉力为:F=Ma=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故B正确;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正确.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故D错误.故选:BC(2)图中没有拉力时就产生了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或平衡摩擦力过度.(3)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5=0.1s,由△x=at2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100=1.0m/s2.故答案为:(1)BC;(2)平衡摩擦力过度;(3)1.0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过程中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相应的计算公式.13.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在0﹣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体的初速度v0=?(2)0﹣3s时间内平均速度=?【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1)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成一种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以及速度时间公式,求解即可v0.(2)由速度时间公式求3s末物体的速度,再由=求平均速度.【解答】解:(1)根据竖直上抛位移时间公式以及速度时间公式可知:x=v0t1﹣gt12,v=v0﹣gt1由图知,x=15m,v=10m/s代入图象数据解得:v0=20m/s,t1=1s;(2)3s时刻的速度v3=v0﹣gt3=20﹣10×3=﹣10m/s物体0﹣3s时间内平均速度答:(1)物体的初速度v0是20m/s.(2)0﹣3s时间内平均速度是5m/s.14.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圆球,当系统静止时挡板上的压力为20N,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圆球的重力.(2)要让挡板压力恰好为零,整个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将怎样运动?【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1)球受重力、挡板支持力、斜面支持力,将重力沿着垂直挡板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根据几何知识进行解答;(2)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水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加速度大小,再分析系统的运动情况.【解答】解:(1)球受重力、挡板支持力、斜面支持力,按照作用效果,将重力沿着垂直挡板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如图所示:结合几何知识可得:;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2)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水平,如图所示:合力:F=Gtan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