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板块”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析版)
高考物理-“板块”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析版)(最新整理)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3.7 “板块”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专题诠释】板块中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1.静摩擦力做功(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内能.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将产生两种可能效果:①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②有一部分机械能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转移,另外一部分转化为内能.(3)摩擦生热的计算:Q=F f x相对.其中x相对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从功的角度看,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从能量的角度看,其他形式能量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最新考向解码】【例1】(2019·云南二模)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两颗不同的子弹A、B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内,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
若子弹A射入的深度大于子弹B射入的深度,则( )A.子弹A的质量一定比子弹B的质量大B.入射过程中子弹A受到的阻力比子弹B受到的阻力大C.子弹A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比子弹B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长D.子弹A射入木块时的初动能一定比子弹B射入木块时的初动能大【答案】 D【解析】 由于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两子弹对木块的推力大小相等,即两子弹所受的阻力大小相等,设为f ,根据动能定理得,对子弹A :-fd A =0-E k A ,得E k A =fd A ;对子弹B :-fd B =0-E k B ,得E k B =fd B ,由于d A >d B ,则有子弹入射时的初动能E k A >E k B ,故B 错误,D 正确。
两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而E k A >E k B ,则m A <m B ,故A 错误。
(完整word版)板块模型和动能定理2015高考真题赏析
板块模型和动能定理2015高考真题赏析双鸭山一中高三物理组 孙妍【关键词】板块模型 多过程 能量守恒 动能定理【摘要】经典的板块模型,分析多物体多过程。
通过改变放在木板上的铁块的数量,改变铁块对木板的摩擦力,从而改变木板的运动情况.这也是动力学的典型问题,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受力分析,弄清铁块和木板的运动过程,对每一个物理过程列出方程。
此类问题较好的考查了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考查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典例】(2015•新课标全国2,25)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53)的山坡C ,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 和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83,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
已知A 开始运动时,A 离B 下边缘的距离l=27m ,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2。
求:(1)在0~2s 时间内A 和B 加速度的大小(2)A 在B 上总的运动时间。
【命题立意】通过设置经典的板块模型,由于石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山体间的动摩擦因素不同,从而改变石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
通过对板块接触面的动摩擦因素的调整,转化为一道质量高、效度好、设问巧、情景妙的精彩动力学运动学综合题。
考查考生的分析多物体多过程的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木板有两个运动过程,物块有三个运动过程,木板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过程,物块相对地面静止;当石块运动了后,木板继续做匀加速但加速度比第一个过程小,物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当木板运动时,物块与木板分离.从题目设问来看,循循善诱、分层设问,逐步引领考生利用最基本平抛运动模型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完整版)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微专题43 滑块-木块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
1.(多选)如图1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小物块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 f,经过一段时间小车运动的位移为x,小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右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此时小物块的动能为F(x+L)B.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 f xC.这一过程中,小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x-F f LD.这一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F f L2.(多选)(2018·山东济宁模拟)如图2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木板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以v0从木板的左端向右滑动,若木板固定不动时,物块恰好能从木板的右端滑下.若木板不固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2A.物块不能从木板的右端滑下B.对系统来说产生的热量Q=μmgLC.经过t=M v0(M+m)μg物块与木板便保持相对静止D.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多选)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如图3所示,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A=2.0 kg、长l=3 m的薄板A.质量为m B=1.0 kg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位于薄板A的最下端,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开始时用外力使A、B静止在斜面上,某时刻给滑块B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v0=5 m/s,同时撤去外力,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 .在滑块B 向上滑行的过程中,A 、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5 B .从A 、B 开始运动到A 、B 相对静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0.5 sC .从A 、B 开始运动到A 、B 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滑块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259J D .从A 、B 开始运动到A 、B 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53J4.(2018·河北邢台质检)如图4所示,质量为M =4 kg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 =1 kg ,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8 N ,铁块在长L =6 m 的木板上滑动.取g =10 m/s 2.求:图4(1)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2)在铁块到达木板左端的过程中,恒力F 对铁块所做的功; (3)在铁块到达木板左端时,铁块和木板的总动能.答案精析1.BD [小物块运动的位移为x +L ,拉力和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F -F f )(x +L )=E k1,故选项A 错误;小车仅受摩擦力,由动能定理得F f x =E k2,选项B 正确;小物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增加量为非重力做功,即(F -F f )(x +L )+F f x =F (x +L )-F f L ,选项C 错误;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摩擦力与相对路程之积,即Q =F f L ,选项D 正确.]2.AC [木板固定不动时,物块减少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木板不固定时,物块向右减速的同时,木板要向右加速,物块减少的动能转化为系统产生的内能和木板的动能,所以产生的内能必然减小,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行的距离要减小,不能从木板的右端滑下,故A 正确.对系统来说,产生的热量Q =F f x 相对=μmgx 相对<μmgL ,故B 错误.设物块与木板最终的共同速度为v ,物块和木板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 0=(m +M )v ,对木板M ,由动量定理得:μmgt =M v ,联立解得t =M v 0(M +m )μg ,故C 正确.由于物块与木板相对于地的位移大小不等,物块对地位移较大,而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小于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故D 错误.]3.CD [由题中条件可知,当滑块B 向上运动时,薄板A 将沿斜面向下运动,由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对薄板A ,m A g sin θ-μm B g cos θ=m A a A ,薄板A 的加速度a A =4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对滑块B ,μm B g cos θ+m B g sin θ=m B a B ,则滑块B 的加速度a B =10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故在滑块B 向上滑行的过程中,A 、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5,选项A 错误;开始运动时,滑块B 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到零所需要的时间t 1=v 0a B =0.5 s ,此时薄板A 的速度大小为v A =a A t 1=2 m/s ,然后二者均向下运动,且二者的加速度不变,最后速度相同,则有v A +a A t 2=a B t 2,代入数据可解得t 2=13 s ,共同速度为v =103 m/s ,A 、B 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相同所用时间为t =t 1+t 2=56 s ,选项B 错误;滑块B 的位移为x B =v 02t 1-v 2t 2=2536m ,方向沿斜面向上,所以滑块B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μm B gx B cos θ=259 J ,选项C 正确;A 、B 的相对位移为x =v 02t 1+12a A t 12+v A t 2+12a A t 22-v 2t 2,代入数据解得x =2512 m ,故从A 、B开始运动到A 、B 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μm B gx cos θ=253 J ,选项D 正确.]4.(1)2 s (2)64 J (3)40 J解析 (1)铁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F f =μmg =0.4×1×10 N =4 N 铁块的加速度a 1=F -F f m =8-41m /s 2=4 m/s 2木板的加速度a 2=F f M =44m /s 2=1 m/s 2铁块滑到木板左端的时间为t ,则12a 1t 2-12a 2t 2=L代入数据解得t =2 s(2)铁块位移x 1=12a 1t 2=12×4×22 m =8 m恒力F 对铁块做的功W =Fx 1=8×8 J =64 J (3)方法一: 铁块的动能E k A =(F -F f )x 1=(8-4)×8 J =32 J 木板位移x 2=12a 2t 2=12×1×22 m =2 m木板的动能E k B =F f x 2=4×2 J =8 J 铁块和木板的总动能E k 总=E k A +E k B =32 J +8 J =40 J. 方法二:铁块的速度v 1=a 1t =4×2 m /s =8 m/s 铁块的动能E k A =12m v 12=12×1×82 J =32 J木板的速度v 2=a 2t =1×2 m /s =2 m/s 木板的动能E k B =12M v 22=12×4×22 J =8 J铁块和木板的总动能E k 总=E k A +E k B =32 J +8 J =40 J.。
板块模型(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新高考专用)
压轴题02板块模型目录一,考向分析 (1)二.题型及要领归纳 (2)热点题型一结合牛顿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考察不受外力板块模型中的多过程运动 (2)热点题型二结合牛顿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考察受外力板块模型中的多过程运动 (7)热点题型三结合新情景考察板块模型思想的迁移运用 (9)类型一以竖直面为情境构板块模型考动力学知识及相对运动的理解 (9)类型二结合斜面模型综合考查板块模型中的多过程多运动问题 (10)类型三综合能量观点考查板块模型 (13)类型四电磁学为背景构建板块模型 (16)三.压轴题速练 (21)一,考向分析1.概述:滑块和滑板叠加的模型简称为“板块模型”这两个简单的“道具”为考查学生的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境,是高中物理讲、学、练、测的重要模型之一。
无论是高考还是在常见的习题、试题中“板块模型”的模型的身影都随处可见,而且常考常新。
对于本专题的学习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2.命题规律滑块—滑板模型,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相互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这一类型。
3.复习指导分析滑块—滑板类模型时要抓住一个转折和两个关联。
一个转折——滑块与滑板达到相同速度或者滑块从滑板上滑下是受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转折点。
两个关联——转折前、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联和滑块、滑板位移与板长之间的关联。
一般情况下,由于摩擦力或其他力的转变,转折前、后滑块和滑板的加速度都会发生变化,因此以转折点为界,对转折前、后进行受力分析是建立模型的关键。
4.模型特点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
5.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同向运动,位移大小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板长。
设板长为L,滑块位移大小为x1,木板位移大小为x2同向运动时:L=x1-x2反向运动时:L=x1+x2二.题型及要领归纳热点题型一结合牛顿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考察不受外力板块模型中的多过程运动【例1】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 ,如图(a)所示。
高考物理-“板块”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3.7 “板块”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专题诠释】板块中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1.静摩擦力做功(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内能.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将产生两种可能效果:①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②有一部分机械能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转移,另外一部分转化为内能.(3)摩擦生热的计算:Q=F f x相对.其中x相对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从功的角度看,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从能量的角度看,其他形式能量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最新考向解码】【例1】(2019·云南二模)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两颗不同的子弹A、B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内,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
若子弹A射入的深度大于子弹B射入的深度,则()A.子弹A的质量一定比子弹B的质量大B.入射过程中子弹A受到的阻力比子弹B受到的阻力大C.子弹A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比子弹B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长D.子弹A射入木块时的初动能一定比子弹B射入木块时的初动能大【答案】 D【解析】由于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两子弹对木块的推力大小相等,即两子弹所受的阻力大小相等,设为f ,根据动能定理得,对子弹A :-fd A =0-E k A ,得E k A =fd A ;对子弹B :-fd B =0-E k B ,得E k B =fd B ,由于d A >d B ,则有子弹入射时的初动能E k A >E k B ,故B 错误,D 正确。
两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2m A E k A =2m B E k B ,而E k A >E k B ,则m A <m B ,故A 错误。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高考物理超级模型专题07板块模型(含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超级模型专题07板块模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带负电的物块A放在足够长的不带电的绝缘小车B上,两者均保持静止,置于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在t=0时刻用水平恒力F向左推小车B。
已知地面光滑,A、B接触面粗糙,A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
关于A、B的v-t图像大致正确的是()A.B.C .D .二、解答题3.物体A 的质量m =1kg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 的质量为M =0.5kg 、长L =1m 。
某时刻A 以v 0=4m/s 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 的上表面,在A 滑上B 的同时,给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
忽略物体A 的大小,已知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试求:(1)若F =5N ,物体A 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2)如果要使A 不至于从B 上滑落,拉力F 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4.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A 1kg m =和B 5kg m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0.5μ=;木板的质量为4kg m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μ=。
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0=3m/s v 。
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 /s g 。
求:(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高考物理-“板块”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解析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20 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3.7 “板块”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专题诠释】板块中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1.静摩擦力做功(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内能.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将产生两种可能效果:①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②有一部分机械能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转移,另外一部分转化为内能.(3)摩擦生热的计算:Q=F f x 相对.其中x 相对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从功的角度看,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从能量的角度看,其他形式能量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最新考向解码】【例1】(2019·云南二模)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两颗不同的子弹A、B 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内,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
若子弹A 射入的深度大于子弹B 射入的深度,则( )A.子弹A 的质量一定比子弹B 的质量大B.入射过程中子弹A 受到的阻力比子弹B 受到的阻力大C.子弹A 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比子弹B 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长D.子弹A 射入木块时的初动能一定比子弹B 射入木块时的初动能大【答案】D【解析】由于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两子弹对木块的推力大小相等,即两子弹所受的阻力大小相等,设为f,根据动能定理得,对子弹A:-fd A=0-E k A,得E k A=fd A;对子弹B:-fd B=0-E k B,得E k B=fd B,由于d A>d B,则有子弹入射时的初动能E k A>E k B,故B 错误,D 正确。
两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2m A E k A=2m B E k B,而E k A>E k B,则m A<m B,故A 错误。
模型07 板块相对运动-高考物理模型方法分类解析(解析版)
模型07 板块相对运动模型(解析版)两种类型 类型图示 规律分析木板B 带动物块A ,物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掉下的临界条件是物块恰好滑到木板左端时二者速度相等,则位移关系为x B =x A +L物块A 带动木板B ,物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掉下的临界条件是物块恰好滑到木板右端时二者速度相等,则位移关系为x B +L=x A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求解中更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
【典例1】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重力加速度为g 。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3)本实验中, 1m =0。
5kg , 2m =0。
1kg , μ=0。
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
1m ,取g=102/m s 。
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 =0。
002m ,人眼就能感知。
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答案】(1) 12(2)f m m g μ=+ (2) 122()F m m g μ>+ (3) 22.4F N =【解析】(1)砝码对纸板的摩擦力 11f m g μ= 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 212()f m m g μ=+ 12f f f =+ 解得 12(2)f m m g μ=+(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1a ,纸板的加速度为2a ,则111f m a = 1222F f f m a --= 发生相对运动 21a a >解得 122()F m m g μ>+(3)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121112x a t =纸板运动的距离212112d x a t += 纸板抽出后,砝码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223212x a t = 12l x x =+ 由题意知 131132,a a a t a t == 解得 122[(1)]d F m m g l μ=++ 代入数据得 22.4F N =【变式训练1】(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时刻滑块从木板的左端以速度v 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专题4.3 板块模型(解析版)
第四部分重点模型与核心问题深究专题4.3 板块模型目录模型一动力学中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 (1)类型1水平面上受外力作用的板块模型 (2)类型2水平面上具有初速度的板块模型 (5)模型二斜面上的板块模型 (9)模型三板块模型与动量、能量的综合问题 (13)类型1无外力作用的板块模型 (15)类型2有外力作用的板块模型 (15)专题提升训练 (17)模型一动力学中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是指滑块和滑板都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形,滑块和滑板之间存在摩擦力,发生相对运动,常伴有临界问题和多过程问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4 kg的木板长L=1.4 m,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静置一质量为m=1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今用水平力F=28 N向右拉木板。
要使小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力F作用的时间至少要多长?(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答案】 1 s【解析】设t1时刻撤掉力F,此时滑块的速度为v2,木板的速度为v1,t2时刻木板与滑块达到最终速度v3,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板长L,则在0~t1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对滑块:μmg =ma 2,v 2=a 2t 1对木板:F -μmg =Ma 1,v 1=a 1t 1撤去力F 后,木板的加速度变为a 3,则μmg =Ma 3由v t 图像知L =12(v 1-v 2)t 1+12(v 1-v 2)(t 2-t 1)=12(v 1-v 2)t 2 t 2时刻木板与滑块速度相等,即v 1-a 3(t 2-t 1)=v 2+a 2(t 2-t 1)联立可得t 1=1 s 。
【方法总结】求解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的三个关键(1)两个分析:仔细审题,清楚题目的物理过程,对每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2)求加速度:准确求出各个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注意两个运动过程的连接处的加速度可能突变。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板块模型--2024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解析版)
2024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专题板块模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高考真题(1T -3T )目标2无外力动力学板块模型(4T -7T )目标3有外力动力学板块模型(8T -12T )目标4利用能量动量观点处理板块模型(13T -17T )目标5电磁场中的块模型(18T -22T )【特训典例】一、高考真题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另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上的左端以速度v 0开始运动。
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当物块从木板右端离开时()A.木板的动能一定等于flB.木板的动能一定小于flC.物块的动能一定大于12mv 20-fl D.物块的动能一定小于12mv 20-fl 【答案】BD【详解】设物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v 1,此时木板的速度为v 2,由题意可知v 1>v 2设物块的对地位移为x m ,木板的对地位移为x MCD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12mv 20=12mv 21+12Mv 22+fl 整理可得12mv 21=12mv 20-fl -12Mv 22<12mv 20-fl D 正确,C 错误;AB .因摩擦产生的摩擦热Q =fL =f (x m -x M )根据运动学公式x m =v 0+v 12⋅t ;x M =v 22⋅t 因为v 0>v 1>v 2可得x m >2x M 则x m -x M =l >x M 所以W =fx M <fl ,B 正确,A 错误。
故选BD 。
2(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如图,质量m 1=1kg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右侧的竖直墙面固定一劲度系数k =20N /m 的轻弹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质量m 2=4kg 的小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 0=54m/s 滑上木板左端,两者共速时木板恰好与弹簧接触。
大题 板块模型(解析版)--2024年高考物理大题突破
大题板块模型板块模型涉及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涉及摩擦力突变以及功能、动量的转移转化。
情境素材丰富多变考察角度广泛,备受高考命题人的青睐,在历年高考中都有体现多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在备考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要加大训练提升分析此类问题的解答水平。
动力学方法解决板块问题1如图甲所示,质量m =1kg 的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放在长L =4.5m 的木板B 的右端,开始时A 、B 两叠加体静止于水平地面上。
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作用在木板B 上,通过传感器测出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F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A 、B 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求:(1)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乙图中F 0的值;(3)若开始时对B 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 =29N ,同时给A 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 0=4m/s ,则在t =3s 时A 与B 的左端相距多远。
【三步审题】第一步:审条件挖隐含(1)当F >F 0时B 相对地面滑动,F 0的值为B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2)当F 0<F ≤25N 时,A 与B 一起加速运动,A 与B 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3)当F >25N 时,A 与B 有相对运动,A 在B 的动摩擦力作用下加速度不变第二步:审情景建模型(1)A 与B 间相互作用:板块模型(2)A 与B 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三步:审过程选规律(1)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找加速度与摩擦力(动摩擦因数)的关系,并分析a -F 图像的物理意义(2)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分析A 与B 运动的位移【答案】 (1)0.4 (2)5N (3)22.5m【解析】 (1)由题图乙知,当A 、B 间相对滑动时A 的加速度a 1=4m/s 2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g =ma 1得μ1=0.4。
(2)设A、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B的质量为M。
板块模型(解析版)--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
板块模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无外力板块模型(1T -4T )目标2无外力板块图像问题(5T -8T )目标3有外力板块模型(9T -12T )目标4有外力板块图像问题(13T -16T )【特训典例】一、无外力板块模型1如图所示,将小滑块A 放在长为L 的长木板B 上,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长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1:4,A 距B 的右端为13L 。
现给长木板B 一个水平向右初速度v 0=102m/s ,小滑块A 恰好从长木板B 上滑下;若给A 一个水平向右初速度v ,要使A 能从B 上滑下,则v 至少为()A.5m /sB.10m /sC.15m /sD.20m/s【答案】B【详解】第一种情形下有v 202fm A+fm B =23L 第二种情形下有v 22f m A+f m B =13L 解得v =10m/s 故选B 。
2如图(a )所示,质量为2m 的长木板,静止地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 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 0滑上木板左端,恰能滑至木板右端且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铅块运动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若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即m 1=m 2=m )的两段1、2后紧挨着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以相同的初速度v 0由木板1的左端开始运动,如图(b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铅块将从木板2的右端滑离木板B.小铅块滑到木板2的右端与之保持相对静止C.(a )、(b )两种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D.(a )过程产生的摩擦热量大于(b )过程摩擦产生的热量【答案】D【详解】AB .第一次,小铅块运动过程中,小铅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整个木板一直加速,第二次,小铅块先使整个木板加速,运动到2部分上后1部分停止加速,只有2部分加速,加速度大于第一次的对应过程,故第二次小铅块与2木板将更早达到速度相等,所以小铅块还没有运动到2的右端,故AB错误;CD.由于在(b)中小铅块还没有运动到2的右端,所以在木板2上相对运动的位移没有在木板上1大,所以在(b)中小铅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小于在(a)中小铅块相对木板的位移,根据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等于产生的热量,所以(b)产生的热量小于在木板(a)上滑行产生热量,故C错误,D正确。
电偏转模型中的分解与能量(解析版)--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模型
电偏转模型中的分解与能量目录模型一 带电粒子(体)在电场中的偏转模型二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模型三“等效重力法”在电场中的应用模型一 带电粒子(体)在电场中的偏转1.偏转的一般规律2.两个重要推论(1)不同的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同一电场加速后再从同一偏转电场射出时的偏转角、偏移距离总是相同的。
(2)粒子经电场偏转后,合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O 为粒子水平位移的中点,若电场宽度为l ,O 到电场边缘的距离为l2。
3.一般解题方法运动的分解法一般用分解的思想来处理,即将带电粒子的运动分解为沿电场力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垂直电场力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功能关系当讨论带电粒子的末速度v 时也可以从能量的角度进行求解:qU y =12mv 2-12mv 20,其中U y =U dy ,指初、末位置间的电势差模型二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1.两条分析思路一是力和运动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分析;二是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
2.两个运动特征分析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抓住粒子的运动具有周期性和空间上具有对称性的特征,求解粒子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位移等,并确定与物理过程相关的边界条件。
3.交变电压与v -t 图像1如图甲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A 、B 两极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t =0时刻A 板电势比B 板高,两板中间静止一电子,设电子在运动过程中不与两板相碰,而且电子只受静电力作用,规定向左为正方向,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 =0时刻释放电子,则电子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丙图线一所示,该电子一直向B 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若t =T8时刻释放电子,则电子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线二所示,该电子一直向B 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若t =T4时刻释放电子,则电子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线三所示,该电子在2T 时刻在出发点左边D.若t =38T 时刻释放电子,在2T 时刻电子在出发点的左边【答案】 C 【解析】 在t =T2时刻之前释放电子,静电力水平向左,电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向A 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 错误;若t =14T 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先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水平向左为速度正方向,在12T时刻速度达到最大,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图线三符合电子运动的v -t 图像,v -t 图像与t 轴所围的面积即为电子的位移,在从开始出发到2T 时刻v -t 图像与t 轴所围的面积为正,电子的位移为正,所以电子在出发点左边,C 正确;若t =3T8时刻释放电子,易分析得在从开始出发到2T 时刻v -t 图像与t 轴所围的面积为负,即位移为负,电子在出发点的右边,D 错误。
“板块”模型的能量问题探析
“板块”模型的能量问题探析作者:***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0年第03期【摘要】本文論述“板块”模型中的能量问题,从实例出发,细化分析解题思路,有效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板块”模型摩擦力能量物理是一门严谨的逻辑学科。
物理问题其实就是关注物体的运动问题→关注物体为什么能发生该运动的问题→关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等。
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能量转化问题是高考中常见考点,“板块”模型又是该问题中的典例。
与此同时,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同学惧怕的考点。
故本文以此点切入,整理、讨论处理该问题中的常用有效方法。
一、构建模型:板块模型简要整理板块模型,最基本为“一板 + 一块”,其中滑块的一般特征为大小可以忽略,拓展模型有子弹打木块等。
如图 1 所示。
二、问题分析物理问题的处理忌讳在分析不透彻的情况下,胡乱套用公式。
虽然有时候答案碰巧对,但分析过程是无效的,并没能抓好处理问题的本质。
做好运动分析在前,能量分析才能顺利随后。
在“板块”问题中怎么样才能够清晰准确地做好运动分析呢?归一思路,物理问题中对运动分析的逻辑是一致的。
分步走:(1)确认研究对象;(2)明确初始条件;(3)正确进行受力分析。
将几个步骤结合在一起,才能对运动过程做准确的判断。
在“板块”运动分析中,摩擦力是关键。
摩擦力分为两种,一为静摩擦力,二为滑动摩擦力。
简要回顾二者的做功特点: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静摩擦力有的情况下做正功,有的情况下做负功,甚至还有的情况下可以不做功。
(2)相对静止有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才会存在静摩擦力,故对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做功代数相加肯定等于零。
(3)静摩擦力做功时,能量肯定不会发生转化,仅会在相互作用的两个对象之间转移。
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滑动摩擦力有的情况下做正功,有的情况下做负功,有的情况下不做功。
举例,长木板停在光滑的地面上,板与块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其中板质量为 M板,块质量为 M块。
高考物理 用能量解决板块问题
试卷第 1页,共 5页
5.如图甲所示,竖直面内有-光滑轨道 BCD,轨道的上端点 B 和圆心О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30°,圆
弧轨道半径为
R=
8 3Biblioteka m,与水平轨道CD
相切于点
C。现将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的
A
点以
v0
=4m/s
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恰好从 B 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沿着圆弧轨道运动到 C 点,滑块在圆弧末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木板静止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 v0 滑上木板的左端,已知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始终没有滑离木板。求: (1)刚开始时,木块和木板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木板最终的速度大小; (3)为使木块不掉下木板,板长至少多少; (4)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端 C 点对轨道的压力 NC=64N,之后继续沿水平轨道 CD 滑动,经过 D 点滑到质量为 M=1kg,长为 L=7m
的木板上。图乙为木板开始运动后一段时间内的 v-t 图像,滑块与地面,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3.7 “板块”模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专题诠释】板块中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1.静摩擦力做功(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内能.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将产生两种可能效果:①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②有一部分机械能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转移,另外一部分转化为内能.(3)摩擦生热的计算:Q=F f x相对.其中x相对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从功的角度看,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从能量的角度看,其他形式能量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最新考向解码】【例1】(2019·云南二模)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两颗不同的子弹A、B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内,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
若子弹A射入的深度大于子弹B射入的深度,则()A.子弹A的质量一定比子弹B的质量大B.入射过程中子弹A受到的阻力比子弹B受到的阻力大C.子弹A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比子弹B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长D.子弹A射入木块时的初动能一定比子弹B射入木块时的初动能大【答案】 D【解析】由于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两子弹对木块的推力大小相等,即两子弹所受的阻力大小相等,设为f ,根据动能定理得,对子弹A :-fd A =0-E k A ,得E k A =fd A ;对子弹B :-fd B =0-E k B ,得E k B =fd B ,由于d A >d B ,则有子弹入射时的初动能E k A >E k B ,故B 错误,D 正确。
两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2m A E k A =2m B E k B ,而E k A >E k B ,则m A <m B ,故A 错误。
子弹A 、B 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木块始终保持静止,分析得知,两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必定相等,否则木块就会运动,故C 错误。
【例2】(2019·银川一模)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1.5 kg 的滑块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自静止开始下滑,滑行距离s =10 m 后进入半径为R =9 m 的光滑圆弧AB ,其圆心角为θ,然后水平滑上与平台等高的小车.已知小车质量为M =3.5 kg ,滑块与斜面及小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5,地面光滑且小车足够长,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1)滑块在斜面上的滑行时间t 1;(2)滑块脱离圆弧末端B 点前,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3)当小车开始匀速运动时,滑块在车上滑行的距离s 1.【答案】 (1)2.5 s (2)31.7 N (3)10 m【解析】(1)设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又s =12at 21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解得t 1=2.5 s.(2)滑块在圆弧AB 上运动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 2A +mgR (1-cos θ)=12mv 2B,其中v A =at 1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B -mg =m v 2B R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F B ≈31.7 N.(3)滑块在小车上滑行时的加速度:a 1=μg =3.5 m/s 2小车的加速度:a 2=μmg M=1.5 m/s 2 小车与滑块达到共同速度时小车开始匀速运动,满足v B -a 1t 2=a 2t 2由(2)可知滑块刚滑上小车的速度v B =10 m/s ,最终同速时的速度v =v B -a 1t 2=3 m/s由功能关系可得:μmg ·s 1=12mv 2B -12(m +M )v 2 解得:s 1=10 m.【技巧方法】“滑板”、“子弹打木块”模型能量分析的核心问题为物体间摩擦热的计算,一般而言有两种方式:(1)依据Q =F f ·x 相对,找出摩擦力与相对路程大小即可。
要注意的问题是公式中的x 相对并不是指的是相对位移大小。
特别是相对往返运动中,x 相对为多过程相对位移大小之和。
(2)运用能量守恒:Q E =∆机,即系统机械能的损失量等于产生的摩擦热。
更深更全面的问题在动量里会再次涉及到【微专题精练】1.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2 kg 的另一物体B (可看成质点)以水平速度v 0=2 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 的上表面.由于A 、B 间存在摩擦,之后A 、B 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 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 )A .木板获得的动能为2 J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4 JC .木板A 的最小长度为2 mD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答案】D【解析】由图象可知,A 、B 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二者质量相等,木板获得的动能为1 J ,选项A 错误;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 =12mv 20-12·2m ·v 2=2 J ,选项B 错误;由v -t 图象可求出二者相对位移为1 m ,所以C 错误;分析B 的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μ=0.1,选项D 正确.2.(2019·山师大附中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物 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小物块上,小物块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 ,经过一段时 间小车运动的位移为x ,小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右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时物块的动能为F (x +L )B .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xC.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x-fL D.这一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fL【答案】BD【解析】由图可知,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前进的位移为L+x,故拉力的功为F(x+L),摩擦力的功为-f(x +L),则由动能定理可知物体的动能为(F-f)(x+L),A项错误;小车受摩擦力作用,摩擦力作用的位移为x,故摩擦力对小车做功为fx,故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x,B项正确;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等于外力的功减去内能的增量,内能的增量等于fL,故机械能的增量为F(x+L)-fL,C项错误,D项正确.3.(2019·江西九江一模)第一次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第二次将长木板分成A、B两块,使B的长度和质量均为A的2倍,并紧挨着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v0由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若小铅块相对滑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 小铅块将从B的右端飞离木板B.小铅块滑到B的右端前已与B保持相对静止C.第一次和第二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等D.第一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二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答案】BD【解析】在第一次小铅块运动过程中,小铅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整个木板一直加速,第二次小铅块先使整个木板加速,当小铅块运动到B上后A停止加速,只有B加速,加速度大于第一次的对应过程,故第二次小铅块与B将更早共速,所以小铅块还没有运动到B的右端,二者就已共速,选项A错误,B正确;由于第一次的相对路程大于第二次的相对路程,则第一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二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选项C错误,D正确.4.(2019·河北定州中学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L,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L′,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F(F视为恒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B.子弹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FL′C .系统产生的热量为F (L +L ′)D .子弹对木块做的功为12Mv 2 【答案】AD【解析】子弹打入木块,子弹和木块位移不相等,所以相互作用力对子弹做的功即子弹动能的减少量,与相互作用力对木块做的功即木块动能的增加量不相等,因此有内能产生,系统机械能不守恒,二者之差即为产生的内能.力做的功等于力乘以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此过程中由于有内能产生,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A 正确;子弹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即阻力所做的功的大小为F (L +L ′),B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得,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能量的损失,系统产生的热量为FL ′,C 错误;对木块运用动能定理得,fL =12Mv 2,D 正确. 5.如图所示,一张薄纸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放有小木块,小木块与薄纸板的接触面粗糙,原来系统静止.现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薄纸板,小木块在薄纸板上发生相对滑动,直到从薄纸板上掉下来.上述过程中有关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F 做的功等于薄纸板和小木块动能的增加量B .摩擦力对小木块做的功一定等于系统中由摩擦产生的热量C .离开薄纸板前小木块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D .小木块动能的增加量可能小于系统中由摩擦产生的热量【答案】D.【解析】由功能关系,拉力F 做的功等于薄纸板和小木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系统产生的内能之和,选项A 错误;摩擦力对小木块做的功等于小木块动能的增加量,选项B 错误;离开薄纸板前小木块一直在做匀加速运动,选项C 错误;对于系统,由摩擦产生的热量Q =f ΔL ,其中ΔL 为小木块相对薄纸板运动的路程,若薄纸板的位移为L 1,小木块相对地面的位移为L 2,则ΔL =L 1-L 2,且ΔL 存在大于、等于或小于L 2三种可能,对小木块,fL 2=ΔE k ,即Q 存在大于、等于或小于ΔE k 三种可能,选项D 正确.6.如图所示,质量M =2 kg 、长L =2 m 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左端放置一质量m =1 kg 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先相对静止,然后用一水平向右、F =4 N 的力作用在小木块上,经过时间t =2 s ,小木块从长木板另一端滑出,g 取10 m/s 2,则( )A .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8 JC .小木块脱离长木板的瞬间,拉力F 的功率为16 WD .长木板在运动过程中获得的机械能为16 J【答案】C【解析】小木块的加速度为a 1=F -μmg m ,木板的加速度为a 2=μmg M ,脱离时小木块的位移x 1=12a 1t 2,木板的位移x 2=12a 2t 2,则由L =x 1-x 2,结合以上式子知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故选项A 错误;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μmgL =0.2×1×10×2 J =4 J ,故选项B 错误;小木块脱离长木板的瞬间v 1=a 1t =2×2 m/s =4 m/s ,功率P =Fv 1=4×4 W =16 W ,故选项C 正确;长木板在运动过程中获得的机械能为E =12Mv 22=12M (a 2t )2,结合A 项知E =4 J ,故选项D 错误. 7.如图所示,木块A 放在木块B 的左端上方,用水平恒力F 将A 拉到B 的右端,第一次将B 固定在地面上,F 做功W 1,生热Q 1;第二次让B 在光滑水平面上可自由滑动,F 做功W 2,生热Q 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W 1<W 2,Q 1=Q 2B .W 1=W 2,Q 1=Q 2C .W 1<W 2,Q 1<Q 2D .W 1=W 2,Q 1<Q 2【答案】A【解析】在A 、B 分离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A 相对于B 的位移是相等的,而热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因此Q 1=Q 2;在A 、B 分离过程中,第一次A 的对地位移要小于第二次A 的对地位移,而功等于力乘以对地位移,因此W 1<W 2,所以选项A 正确.1.如图为某生产流水线工作原理示意图.足够长的工作平台上有一小孔A ,一定长度的操作板(厚度可忽略不计)静止于小孔的左侧,某时刻开始,零件(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上操作板的中点,同时操作板在电动机带动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运动到A 孔的右侧(忽略小孔对操作板运动的影响),最终零件运动到A 孔时速度恰好为零,并由A 孔下落进入下一道工序.已知零件与操作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零件与工作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025,不计操作板与工作台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 =10 m/s2.求:(1)操作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若操作板长L =2 m ,质量M =3 kg ,零件的质量m =0.5 kg ,则操作板从A 孔左侧完全运动到右侧的过程中,电动机至少做多少功?【答案】(1)2 m/s 2 (2)12.33 J【解析】(1)设零件向右运动距离x 时与操作板分离,此过程历经时间为t ,此后零件在工作台上做匀减速运动直到A 孔处速度减为零,设零件质量为m ,操作板长为L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对零件,有:分离前:μ1mg =ma 1分离后:μ2mg =ma 2且x =12a 1t 2 以后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L 2-x =0-(a 1t )2-2a 2对操作板,有:L 2+x =12at 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 =(2μ1μ2+μ 21)g μ2, 代入数据得:a =2 m/s 2.(2)将a =2 m/s 2,L =2 m 代入L 2+12a 1t 2=12at 2 解得:t = L a -a 1=233 s 操作板从A 孔左侧完全运动到右侧的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ΔE k1=12M (2aL )2=12 J 零件在时间t 内动能的增加量 ΔE k2=12m (μ1gt )2=112J 零件在时间t 内与操作板因摩擦产生的内能Q 1=μ1mg ×L 2=0.25 J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动机做功至少为W =ΔE k1+ΔE k2+Q =1213J≈12.33 J 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长木块A 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在其水平的上表面左端放一质量为m 的滑块B ,已知木块长为L ,它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 拉滑块B .(1)当长木块A 的位移为多少时,B 从A 的右端滑出?(2)求上述过程中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答案】(1)μmgL F -2μmg(2)μmgL 【解析】(1)设B 从A 的右端滑出时,A 的位移为x ,A 、B 的速度分别为v A 、v B ,由动能定理得μmgx =12mv 2A(F -μmg )·(x +L )=12mv 2B 又因为v A =a A t =μgtv B =a B t =F -μmg m t ,解得x =μmgL F -2μmg. (2)由功能关系知,拉力F 做的功等于A 、B 动能的增加量和A 、B 间产生的内能,即有F (x +L )=12mv 2A +12mv 2B +Q 解得Q =μmgL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15 kg 的特制柔软小猴模型,从离地面高h 1=6 m 的树上自由下落,一辆平板车正沿着下落点正下方所在的平直路面以v 0=6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已知模型开始自由下落时,平板车前端恰好运动到距离下落点正下方s =3 m 处,该平板车总长L =7 m ,平板车板面离地面高h 2=1 m ,模型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假定模型落到板面后不弹起,在模型落到板面的瞬间,司机刹车使平板车开始以大小为a =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g 取10 m/s 2,模型下落过程中未与平板车车头接触,模型与平板车板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1)模型将落在平板车上距车尾端多远处?(2)通过计算说明,模型是否会从平板车上滑下?(3)模型在平板车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Q 为多少?【答案】(1)4 m (2)不会 (3)105 J【解析】(1)设模型经时间t 1下落到平板车上,由运动学公式得:h 1-h 2=12gt 21① 平板车在t 1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x 1,则:x 1=v 0t 1②所以模型在平板车上的落点距车尾端距离:x =L +s -x 1=4 m ③(2)设模型落在车上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1,经过时间t 2模型和平板车的速度相同为v ,则平板车的速度为:v =v 0-at 2④模型的速度为:v =a 1t 2⑤对模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1⑥平板车的位移为:x 2=v 0t 2-12at 22⑦ 在这段时间内的模型的位移为:x 3=12a 1t 22⑧ 联立④⑤⑥⑦⑧可得,在这段时间内模型相对车向后的位移为: Δx 1=x 2-x 3=3 m ⑨Δx 1<4 m ,故不会滑下⑩(3)速度相同后模型和平板车都减速运动直到静止,平板车的位移为:x 4=v 22a⑪ 模型的位移为:x 5=v 22a 1⑫ 模型相对平板车向前的位移为:Δx 2=x 5-x 4⑬模型在平板车上来回摩擦产生的总热量:Q =μmg (Δx 1+Δx 2)=10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