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PPT课件
印度的国土面积有328万平方公里(水域率佔有9.5%),居世界第7位 。
卡拉姆(印度总统)在第二届国际植物生理学会议开幕式上说,到2020年,印度的可耕地
面积将由现在的 1.7亿 公顷减少到1亿公顷.(2003)
阿根廷:面积278万平方公里,牧场面积9 084. 7 万公顷。耕
地面积2 600 万公顷,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
首先,是自然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一个十分 重要的界面。P223
其次,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也是作 用最强烈的地方。自然资源不但有地域性(不同的组配)而且有 强烈的国家属性。P223
2
一 、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P224
土地是构成自然环境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场所,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因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 资源。
11
(三)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P227
1、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① 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保证农、 林、牧等基本用地不被挤占。
8
中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 后。 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咱 们国家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头上,拥有耕地才只有1.4亩 ,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
我国人均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 以后。目前咱们国家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
3、土地盐渍化
土地中易溶盐分含量增高,超过作物的耐盐限度时,作物不能生长,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我国盐渍化土地 有81.8×104hm2。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 森林资源的管理办法
– 实行森林资源有偿采伐,奖励林业投入补偿机制 – 利用森林景观优势,发展森林旅游 – 改革林业经营与管理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草原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 草原资源的概念
草原是在温带干旱气候下,以丛生禾草为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分布 的地区。它是半干旱地区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巨大能源库,同时也 是丰富宝贵的生物基因库。
– 水资源的概念
作为基本概念,自然界中的淡水水体,并不一定都能被称为 水资源,我们所说的水资源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 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水体。土壤水和大气降水也属 于水资源的范畴。
– 水资源的特点
1、循环再生性与总量有限性 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3、功能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4、利弊两重性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续1)
•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及特点
– 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的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1012m3,在世界上居第6位,但由 于中国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只有2632m3,约为世界人均占有 量的1/4。
– 地区分配不均,水土资源不平衡
总体上来说,我国陆地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另外,我国的水土资源的组配也很 不平衡,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径流量为2.8×104m3。地下水的分 布也是南方多,北方少。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 土地及土地资源的概念
– 土地是构成自然环境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场所,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因此 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 广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 它是由大气、地貌、岩石、土壤、水文、水文地质、工植物等 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 狭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部分,不包括水域,它 由土壤、岩石及其风化碎屑堆积组成 –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土地中,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能在 一定条件下产生经济价值的部分。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水资源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 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水资 源的统一管理 • 树立水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水权观念 • 实行水污染总量控制 • 大力发展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和循环再利用 系统 •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发新水源
一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 概念:土地是构成自然环境的最重要的要素 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是人 类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是一 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 特点: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土地总量大,人 均占有量小,山地多,平原少,农用土地比 重小,分布不均,土地后备后备资源潜力不 大。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 • • • • 生物生境及其破坏 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水工建筑,采矿等经济活动的影响 过度捕杀 捕捞 偷猎等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总结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
• • • • 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立法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执法 制定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 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
• • • • • •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土地盐渍化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污染 耕地面积减少
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 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质量,防止土壤和地下 水的污染 破坏为目标,综合的应用政策的,科学 的和经济的手段 • 对土壤利用的现状开展调查的项目主要有:一是 土地类型的划分及空间分布,二是土地利用现状 的调查,三是土地利用评价 • 制定不同层次上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 制定完善并有效推行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法 律 法规体系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利用
将获取的自然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各 种产品。
节约
采取各种措施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减少浪费。
开发与利用的监管
法律法规监管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自然资源开 发与利用行为。
行政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监 管,确保其合法、合规。
社会监督
公众、媒体等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监 督,促进其公开透明。
教育宣传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教育,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来自保护成效评估01
02
03
04
资源状况监测
定期对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调查 和监测,掌握资源动态变化。
生态效益评估
评估保护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 响,包括物种数量、生物多样
性等指标。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分析保护措施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就业
运用税收、价格、财政等经济手段, 调节资源开发利用行为,促进资源的 节约和有效利用。
技术手段
推广应用先进的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管理绩效评价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生态环境保护评价
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分析资源 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
评价自然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 析生态环境的保护状况和改善程度。
机会等。
综合效益评估
综合评估保护措施的生态、经 济和社会效益,提出改进建议
。
03
CHAPTER
自然资源管理
管理体制与政策
01
02
03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明确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保障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 效利用。
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
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包括水、土地、森林、矿产、能源等。
这些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枯竭的危机。
因此,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然资源管理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的过程。
它涉及到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个层面的参与和合作。
自然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持资源的长期供应和生态平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
自然资源保护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维护,防止其遭受破坏和损失。
自然资源保护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是自然资源的基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保护,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生态修复和植树造林,加强对非法采矿、乱砍滥伐等行为的打击,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自然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企业应加强自律,推行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
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资源管理和保护中来,减少浪费和污染,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在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中,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技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
例如,利用新能源技术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利用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利用先进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保护等。
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管理学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第五章区域环境管理第六章废弃物环境管理第七章产业环境管理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九章中国和外国的环境管理简介第十章全球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管理学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实验学时:0学分: 2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等环境基础课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环境管理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上解决环境管理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基本题,为今后从事各领域的环境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专业选修课,拟采取以下形式进行教学:1.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查资料,互相探讨;3.安排学生去环保局了解目前的环境管理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管理的内容、手段以及基本理论有系统的认识,熟悉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11项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对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管理有一定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环境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及手段重点、难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第二章环境管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重点、难点:1、三种生产理论、界面活动控制论和协调理论在实际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环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原则和双赢原则并能对具体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分析。
第八章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一节概述自然资源,广义地说,是自然环境的同义词;狭义地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自然资源的作用(一)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间的界面。
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自然资源如山、水、森林、矿藏等组成自然环境的基本骨架,自然资源的组配对自然的基本过程和状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原材料,自然资源又是劳动的对象,是形成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
(二)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剧烈的地方和最强烈的地方。
人们为了使自己的生存获得更大的保障,就要不断地开发自然资源,结果导致了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和毁坏。
二、自然资源的内涵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冲突最严重的地方。
因此,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是处理好“人与环境”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社会持久、幸福生存的大问题,当然也是环境管理学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一)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1、土地:是构成自然环境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因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广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
它是由大气、地貌、岩石、土壤、水文、地质、动植物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2)狭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部分,不包括水域,它由土壤、岩石及其风化碎屑堆积组成。
2、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土地中,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经济价值的部分。
(二)土地资源的特性1、生长性2、地域性3、不可替代性4、有限性5、可塑性(三)土地资源的功能与作用1、土地具备供所有动植物滋生繁衍的营养力,生产出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2、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社会立足的载体;3、土地资源为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4、一些土地类型,自然和人文景观奇特,为人类提供了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的景观。
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研究
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我们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严重的环境问题会对我们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建立在过度利用和破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但是,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一、自然资源管理自然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管理。
它包括几个方面:自然资源的利用,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的管理等等。
其中,自然资源的保护是最重要的一环。
我们需要确保自然资源的平衡、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保护自然资源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拥有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1. 制定规划制定规划是自然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步。
规划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资源的状况,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利用。
规划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需求和保护。
规划需要有科学的依据和可行的方案,应涉及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保障。
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可以对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
合理的法律法规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的发生。
同时,需要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的执行。
3. 合理使用技术手段合理使用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
技术手段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
科技的发展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资源,同时也可以探索新的资源利用方式。
二、环境保护研究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环境保护研究包括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各个方面。
环境反污染和资源再利用技术的实现,也是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得以落实。
因此,环境保护研究也非常重要。
1. 减少污染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而环境保护则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因此,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过度开发,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社会必须更加科学地管理自然资源,推进环境保护事业。
本文将介绍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
一、自然资源管理的科学原理自然资源管理是指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综合整理、利用和保护的工作。
在管理自然资源时,需要遵循以下科学原理:1. 层次管理原则自然资源的种类繁多,涉及的领域较广,因此需要采取层次管理的原则。
在层次管理中,应该把自然资源分为多个层次,进行细致管理和认真考虑。
例如,对于水资源,可以按照不同的流域或水源地进行管理,对于土地资源,可以根据生态功能区、土地所有权等因素进行管理。
2. 综合利用原则自然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管理自然资源时,应该充分综合利用。
这意味着要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并减少浪费。
例如,对于水资源,可以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消耗量,实现水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3. 可持续发展原则自然资源有限,其数量和质量的保护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管理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保护自然资源,还要保证资源的长期利用,并在利用资源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
例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遵循农耕规律,以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确保耕地质量的稳定和可持续利用。
4. 区域管理原则自然资源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可能会导致其在不同的区域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风险。
因此,在管理自然资源时,必须遵循区域管理原则,采取精细和科学的管理方式。
例如,不同地区的特殊地形、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以满足该区域的自然资源需求。
二、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环境保护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而采取的行动。
生态学的应用——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
生态学的应用——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是人类必需的生存物质和能源,例如土地、水、气体、矿产、木材和其他材料。
尽管人类可以使用和操纵这些资源来满足各种需求,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自然环境和地球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因此,人类需要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生境生态学对于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生境非常重要。
人类的拓展和开发活动已经破坏了大量的生态系统,导致动植物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因此,人类需要保护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境。
例如,人类可以通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建立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等措施,保护居住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物种。
管理和保护土地土地是人类依赖的重要生态系统和资源。
土地的保护和管理,不仅涉及到环境问题,也涉及到人类生计。
因此,需要加强土地保护的工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管理和保护土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例如土地是哪种类型,应如何管理以及土地上的植物和物种。
管理水资源水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死亡海洋、河流和湖泊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环境。
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管理水资源,从而维护和保护水环境。
例如,使用自然系统通常比化学处理更有效,不会对水生物和微生物造成有害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渔具和渔具,使土地和水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管理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大量的污染和废物。
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我们需要合理处理垃圾,例如通过垃圾分类、减少消费和再利用资源等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结论生态学的应用对于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人们需要采取行动,尽可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我们的自然资源。
同时,我们应该理解保护生态系统和管理自然资源的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
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环境保护则是维护自然资源健康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及其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自然资源的合理管理能够确保资源的长期存在和可持续利用,避免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其次,环境保护能够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最后,有效的自然资源管理能够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然而,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导致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负荷加大。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在某些地区存在缺失或执行不力,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破坏。
三、解决方案为了有效管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
2. 增强环保意识。
加大环保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 优化资源利用方式。
加强科技创新,开发和应用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加强监管和执法。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环境标准的执行和实施。
5. 推动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四、结语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只有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增强环保意识、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加强监管和执法以及推动国际合作等措施,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的水平,并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有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让自然资源得以科学合理利用,同时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技术
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技术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正在面临不可逆转的损失和极度短缺的威胁。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一、自然资源管理技术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是指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其核心目标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土地、水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等。
土地资源管理技术是指通过对土地的质量、类型、利用方式等因素的调查和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土地利用计划,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中,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等技术手段尤为重要。
水资源管理技术是指通过对水资源进行调查、监测、管理等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满足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需求。
其中,水质监测、节水技术、水资源保护等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林木资源管理技术是指在实现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发挥林木资源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推动可持续林业发展。
其中,林资源普查、林业防火、林木保护与改培等技术手段非常重要。
矿产资源管理技术是指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等手段,控制资源开采的规模和速度,使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
其中,矿床勘察、矿井开采、矿产资源保护和再生等技术非常重要。
二、环境保护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是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控制环境污染和防治环境破坏,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其中包括空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多个方面。
空气污染是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空气污染的治理需要广泛采用高效的污染物过滤、净化、去除等技术。
例如,利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有效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水污染也是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
水污染的治理需要利用各种高效净水技术,如普通的化学净水法、物理净水法、以及生化技术等手段。
第六章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第三节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 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 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
二、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1、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 2、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分布不均 3、森林结构不合理 4、林地生产力低
三、森林破坏与管理举措 (一)森林破坏引起的问题 1、水土流失,导致沙漠化。 2、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 。 3、环境恶化,灾情频繁 。 4、野生动物栖息地消失。
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1)保护自然本底 (2)贮备物种 (3)开辟科研、教育基地 (4)保留自然界的美学价值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一)成就 1、数量激增,面积大 2、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3、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4、发挥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
(二)问题 1、资金缺口大,管理能力缺乏 2、自然保护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 3、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 4、科研宣教力量薄弱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
一、概况 1、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 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 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 统的多样化程度。
2、生物多样性的组成 (1)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1、物种高度丰富 2、特有属种繁多 3、区系起源古老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群资源 丰富 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 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性
二、分类
1、按资源的实物类型划分,自然资源包括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 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能源资源、 旅游资源等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自然资源可 划分为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根据形成条件分
耗竭性资源 : 不可更新资源 矿产资源…
非竭性资源: 可更新资源 水资源、生物资源… 恒定资源 太阳能、潮沙能…
中国资源情况一览表
资源种类
数量
陆地
居世界第三位
水
居世界第一位
太阳能
居世界第二位
煤炭居世界ຫໍສະໝຸດ 三位矿产目前,世界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 我国已初步探明的就有137种。其中,铜、铝、 镍、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锌、钨、锡、稀土以及黄铁矿、重晶石等非金属 矿藏储量,比世界上其它各国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
(狭义)是指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在生产和 生活中利用的自然物。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区别:
自然环境是指在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
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可利用的角度定义的,是指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开发利用产 生经济价值的自然物质。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Sa line Water
La te ral intrus ion of sa line w ater
Infiltration of pe stic ides and fertilizers from
farmlands
Brine le aka ge from ruptured w ell c asing
(二)——土地沙化
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已 有31.1×104 km2的土地成为沙 漠化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3.9%。土地沙化后的生产力迅 速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三)——土地盐渍化
盐渍化指土地中易溶盐分 含量增高,作物不能生长,土 地丧失了生产力的现象。我国 盐渍化土地有1亿 hm2。
(四)——土壤肥力下降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土地中,现在和
可预见的将来,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经 济价值的部分。
(二)土地资源的特性
1、土地资源是在自然力作用下形成和存在的,人 类一般不能生产土地,只能利用土地。 2、土地资源占据一定的空间,与周围其它环境要 素相互联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基 本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其基本用途和功能不能 被其它任何自然资源替代。 4、土地资源的总量是个常量。 5、土地资源的状态和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 可以被提升,也可能下降。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4、农用土地比重小,分布不平衡。我国可被农林 牧副各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仅占土地面积的 70%,且分布不平衡。 5、土地后备资源潜力不大。我国较好的土地后备 资源已为数不多,据估计可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 地资源只有1亿亩左右。
二、土地资源开发 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一)——水土流失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自然资源是人类文 明和社会进步的物 质基础,同时也是 人类社会系统和自 然环境系统相互作 用,相互冲突最严 重的地方。
因此,处理好自然 资源开发和保护的 关系是处理好“人 与环境”关系最关 键的问题,是关系 到人类社会持久、 幸福生存的大问题, 也是环境管理学的 核心问题。
前言
本次课程的内容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一)土地及土地资源的概念
广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 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它是由大气、 地貌、岩石、土壤、水文、水文地质、动 植物等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狭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 部分,不包括水域,它由土壤、岩石及其 风化碎屑堆积组成。
(一)土地及土地资源的概念
83.4
草原面积(公顷/人) 0.21 0.65
0.99
水资源(米3/人)
2700 10000
18000
河川径流量(米3/人) 2700
13904
上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中国的自然资源—— 人均占有量少 (资源小国)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三、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
农 林
牧
自然人文 景观
生产资料
副
渔
(三)土地资源的功能与作用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类型复杂。我国土地有平原、盆地、丘陵、 山地等错综复杂的地貌类型;从水热条件看经历 了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的热量变化,从湿润、 半湿润到半干旱的干湿度变化。 2、土地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土地面积约 占亚洲大陆面积的22%,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 占有土地只有1.01 hm2,为世界平均数的1/3,人 均耕地面积0.1 hm2 ,为世界平均数的1/4。 3、山地多,平原少。我国山地、高原、丘陵占国 土面积的69%。
上列表格说明了什么?
中国的自然资源—— 总量大,种类多
(资源大国)
中国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较
资源
中国 世界平均水平 美国
国土(公顷/人)
0.9 2.75
3.87
耕地(公顷/人)
0.09 0.28
0.78
森林面积(公顷/人) 0.11 0.83
1.1
森林覆盖率(%) 12 30.2
28.9
林木储积量(米3/人) 9.6 62.8
过度的樵采、放牧,甚至毁林、毁 草开荒,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我 国水土流失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 153×104 km2发展到2011年的357×104 km2,占国土面积的37.1%。水土流失 使土地资源的生产力迅速下降,水土流 失后会使下游河流、湖泊、水库淤积, 导致洪水、泥石流、滑坡等。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三节、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四节、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五节、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六节、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第一节、概 述
一、基本概念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情况
一、基本概念
自然资源: (广义)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
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 总称
我国耕地肥力不足,部分地区土壤肥力下降明显。有36.6%的 耕地普遍缺氮,59.1%的耕地缺磷,22.9%的耕地缺钾。有50%的 耕地土壤有机质仅在0.5%~2%之间。
(五)——土壤污染
Munic ipal w ater w e ll
Oce an
Fresh w ater
se ptic tank leak 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