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农民思想观念与家庭收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史作业

元代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家庭收入

年级:大二

学号:2012201078

姓名:邵其然

专业:经济学

指导老师:陈勇勤教授

二零一三年十月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元代农民的思想观念与家庭收入。人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和家庭收入,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是概述在元代的经济体制背景下农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二是通过信息、数据整合从而估计、分析元代农民的家庭收入状况。

[关键词] 元代农业经济;思想观念;家庭收入;经济背景;政策分析;

税收

简要目录

摘要 (1)

概述 (1)

第1部分元代的经济体制背景下农民的思想意识形态 (2)

1.1元代的农业经济背景 (3)

1.2农民的思想观念 (7)

第2部分元代农业家庭收入情况 (10)

参考文献 (12)

元代的农民思想观念与家庭收入

[概述]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特殊”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在民族文化构成上,它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虽然从忽必烈建元“中统”到明军北伐占领元大都只有短短97年,但是在此期间各民族的相互融合、相互吞并和相互促进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其次,在政治体制上,蒙古族带来了草原贵族所特有的统治体系,虽然忽必烈保留了部分像行省制这样的前代传承的体制,但是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如“达鲁花赤”一类的蒙古旧制,同时,还有一些二者相互作用而成的新政治体制。

最后,在经济结构上(也是本篇文章所着重研究的),表面上,同历代中国封建朝代类似,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但是,由于蒙古族以畜牧、狩猎为主的农业习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牧业经济都是农业经济中的绝对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千年蒙古文化的浸透还是给元代的农业经济染上了浓重的一笔。

一、元代的经济体制背景下农民的思想意识形态

1、元代的农业经济背景

由于元朝前期诸项重农措施的推行,各地的农业生产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表现在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产品和产量的提高等方

面。

元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与发展,首先集中表现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方面。元朝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最好的时期,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科技著作主要集中在元代。最为突出者,是至元年间由官府编辑、刊刻《农桑辑要》一书,以先进的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这是过去的封建王朝不曾有过的壮举,就是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也不曾有过这样的举措。元朝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还有王祯编著的《农书》和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等,它们对元朝全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推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地域分析:元代的经济生活方式主要有牧业经济、农业经济以及狩猎经济三种,三者的划分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由元朝辽阔疆土的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所致

(1图1)

图1显示了元代中国的辽阔疆域:“若夫北庭、回纥之部,白霫、高丽

之族,吐蕃、河西之疆,天竺、大理之境,蜂屯蚁聚,俯伏内向,何可胜

数。自古有国家者,未若我朝之盛大者矣。”①其中,农业经济区域的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牧业经济区域约占六分之一狩猎经济区域约占六分之一。

图2

图2显示了居民主要经济方式的经济划分,实线区域表示的是农业经济区①,虚线区域表示的是狩猎经济区②,点状线区域表示的是游牧区

③。①和③主要分界线是燕山山脉,狩猎区域主要集中在漠南漠北地

区。

元幅员辽阔,经济种类多样,政府主要通过中书省来划分统治,偏远地区如西藏青海则实行“宣政院统治”,二者地位相同。各地的农业状

况,也因为气候及历史原因有所差异。江南地区因为宋代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雄厚,虽然经历了战乱的破坏,但到了元代中期已与先前水平持平。陕川地区内部发展参差不齐,关中地区最佳,但其它地方大多地广人稀,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大大低于中原地区。辽东、云南和吐蕃地区

1《经世大典序录帝号》,《国朝文类》卷40

原先很不发达,元代时期稍有发展,但不平衡。单纯的定量叙述或许有些晦涩,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税粮征收情况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生产水平的差异:

图表标题

其它地区, 73

河南, 259

江南, 650

腹里, 227

湖广, 84

江西, 115

江浙, 450

纵然在地域及历史差异决定了农业生产水平的大体分布,但同原先值的变化量却取决于在当地施行的新的经济体制,稍后会作详述。但是需要认识到,除传统农业经济外,由于蒙古族的民族特性,畜牧业、狩猎业和渔业在中原及南部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广。对应地,在游牧经济区,原来很少有耕种的土地,蒙古国建国之后,采取了“掠中国之人为奴婢,必米食而后饱”的措施,亦即将中原人化作奴隶和妻妾,通过将部分水源充足的草原开辟为耕地。元政府在很多地区大力开展耕地,在漠北漠南地区更是有计划地开辟屯田。

草原农业的发展,要求商业程度配套发展,在原来荒芜无人的牧业区内,草原都市诞生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元代经济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为政府控制农民、佃主控制佃户提供了新的媒介。而元代后期爆发的大规模自然灾害,则为上述二者的行动提供了契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导致了农民的大规模起义,元代的最终灭亡。

政策分析:元代经济管理的大致模式为:也可札鲁哈赤(大断事官)掌管,相当于丞相,通过使者(又称宣差)完成各地征税,供给国用。此外,曾经三立三废的尚书省是元代的财政部门;六部中与经济管理相关的是户部、兵部和工部;元政府中央亦设有大司农司等专管农业、水利和牧业的机构;至元二十八年出台的《至元新格》,规定了地方政府的征税和科差标准。

元代农业经济的核心政策是屯田制和租佃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