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
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
1.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中药鉴别最常用的“四大鉴定”。
1.基原鉴定,即中药的原植(动)物鉴定,是应用生物分类学鉴定中药的生物学来源,确定其正确的学名,这是中药鉴定工作的基础。
2.性状鉴定,性状鉴定就是应用看、摸、闻、尝等方法,对中药的性状,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作为鉴别的依据,它是我国中医药工作者长期的丰富经验的总结,具有简单、快速、直观的特点,性状鉴别主要是观察完整的药材及饮片。
3.,显微鉴定,生药的显微鉴定主要是利用显微观察植(动)物生药内部的细胞、组织结构及细胞内含物,描述显微特征,制定显微鉴别的依据以鉴定真品、类似品或用品的一种方法。
通常应用于单凭性状不易识别的生药,性状相似不易区别的多来源生药、破碎生药、粉末生药,以及用粉末、生药制成的丸散片丹等,中药成分制剂的鉴定。
显微鉴定是一种专门技术,需要有植物解剖、植物显微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显微切片的制作技术,显微鉴定也是鉴定中成药丸散片丹和制定品质标准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保证中成药的质量,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4.理化鉴定,是利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一般应用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性状相似而又无明显显微鉴定特征的药材。
常用的现代中药鉴别方法: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的加速发展使仪器分析的手段不断更新,紫外、红外、气相、高效液相、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计算机图象处理分析、各种电泳、同功酶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差热分析技术、聚类分析法等均被吸收到中药鉴别的方法中来,大大的丰富了中药鉴别方法,形成了以“四大鉴别”法为基础,以理化分析为重点,逐步适应中药现代化并利于中药走向世界的一套更为科学、完善、先进的中药鉴别体系。
1.色谱法。
色谱法是20世纪初产生,于60年代开始用于中药分析,经逐步完善最后列入1977年中国药典,并在以后各版药典的中药和成方制剂中的应用比例迅速上升,成为中药鉴别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常规鉴别要点
1、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 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 2、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 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 材的好坏。 3、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 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 4、特殊鉴别方法: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 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 5、特征性理化鉴别、特征性显微鉴别(典型品种 天麻、川乌与草乌)。
红花掺假加重
用清油(菜籽油、芥籽油)混合重金属粉、色素 到红花中,目的是增加重量。现介绍几种简便鉴 别方法:
1.闻气味:正品红花微有清香味,无其它特殊怪 味。掺假红花清香气味被掩盖或减弱,伴随有油 臭腐败味。如掺油量大,密封时间长,则腐败味 更浓。
2.手摸、镜观:正品红花手感较柔软,手不染色, 不粘附泥沙杂质。掺假红花手握较油润,手染有 红色斑点,并粘有较多的泥沙颗粒(重金属粉)。 取掺假红花少许,用放大镜观察,其间夹附很多 灰白色或黑色颗粒(重金属粉)。
17、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 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18、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 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 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 慢慢溶化。人工牛黄亦能“挂甲”,但入口后无 清凉感,气微清香而略腥。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 1.5ml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因石膏加 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 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别的矿石则无此特性。
6、山茱萸
掺未成熟的果肉 采摘时不分青红,一概采之,加工 而成。未成熟的果肉入药,不符合药典规定。与成熟 果实相比,未成熟果实色淡红或黄红,肉薄,无光泽
诠释中药鉴定四大鉴定方法
诠释中药鉴定四大鉴定方法掌握中药的来源鉴定、性狀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四大鉴定方法,对学习中药鉴定学或鉴定中药材的来源和品质,具有很大帮助。
标签:中药;来源鉴定;性狀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我国天然药物种类繁多,总数在5 000多种以上,常用中药约800余种。
由于历史沿袭等诸多因素导致中药材品种混乱,假药伪品时有发生。
掌握中药四大鉴定方法对提高中药甄别能力、提升中药材质量、弘扬祖国医药文化尤为重要。
中药鉴定的样品很多,常见的有碎块或粉末、完整的药材、也有饮片,大致有植物类的、动物类的、也有矿石类的,其中植物类药材居多。
因此,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有以下4种。
1性狀鉴定性狀鉴定(macroscopic identifcation)就是通过感官如手摸、鼻闻、口尝、眼观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狀。
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便捷、高效的特点,对保证药味的安全性十分重要[1]。
性狀鉴别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最为常用,它对中药鉴定作用非常突出。
性狀鉴定内容,一般包括质地、大小、颜色、形狀、表面特征、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
掌握每种药物独特的特征有助于了解药物科属的共性和个性,对其内在规律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尤为重要。
但应该指出的是有些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有较大差异,新鲜药材与干燥药材也有区别。
如茅苍术有朱砂点、大黄根茎有星点、何首乌有“云锦纹”、商陆有“罗盘纹”、黄芪有“菊花心”、粉防己有“车轮纹”、槟榔有棕白相间的大理石花纹。
党参皮松肉紧有狮子盘头、丹皮有亮星(丹皮酚结晶)多者为佳。
秦皮的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投热水中,水里鲜艳的桃红色;海马习称“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金砂易点燃而产生燥鸣声及闪光[2]。
掌握上述某些中药的显著特点可以作为区别于其它药材的标志性特征,有助于增进对药材的了解和认识。
2来源鉴定(原植物、动物和矿物)来源鉴定(origin identification)又称“基原鉴定”,是利用药用植物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真实性,这是中药鉴定的根本,也是中药加工生产、新药研究工作的基础,其步骤如下。
生药鉴定方法
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760nm的可见光区;2.5~25um(按波数计为4000~400cm-1)的红外光区。
6.色谱-光谱联用仪分析法
7.浸出物测定
对某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尚未清楚或尚无精确定量方法的中药,一般可根据已知成分的溶解性质选用溶剂进行浸出物的测定。通常选用水、一定浓度的乙醇(或甲醇)、乙醚作浸出物测定。有冷浸法和热浸法。测定前供试品需粉碎,使能过二号筛。
⑵ 微量升华: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性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试液观察反应。
⑶ 荧光分析: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别。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如用短波(254~265nm)时应加以说明。
(四)理化鉴定法
1.物理常数的测定
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这对挥发油类、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药(如蜂蜜等)和加工品类(如阿胶等)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一般理化鉴别
⑴ 化学定性分析:利用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沉淀或结晶等反应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8.含量测定
⑴ 含量测定方法:既有经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等)又有现代仪器分析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法等)。
⑵ 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有两种:①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②乙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五)新技术和新方法简介
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
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中药鉴别是指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性状、质地、气味、滋味、产地以及化学成分等进行观察和分析,辨别其真伪、真实性以及质量等特征的一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鉴别方法。
一、宏观鉴别方法1.外观鉴别:通过观察中药的外观特征,如形状、色泽、大小、表面特征等,确定其真伪和品质。
2.触感鉴别:通过触摸中药的质地、硬度、粘滞性等特征,推测其性质和品质。
3.气味鉴别:通过嗅闻中药的气味,判断其特殊气味是否符合品种特征,以及是否有异味等。
二、微观鉴别方法1.组织学鉴别: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组织形态、细胞结构等,比对已知中药的组织特征,辨别其真伪和品种。
2.化学鉴别:通过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了解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特征,判断中药的真实性和药效。
三、仪器鉴别方法1.红外光谱:通过分析中药样品的红外吸收谱,确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和功能基团,辨别其真伪和品种。
2.高效液相色谱:通过分析中药样品的色谱图谱,测定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判断其质量和药效。
3.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同时测定中药样品的色谱图谱和质谱图谱,进一步确定其中的有效成分和杂质含量等。
四、其他鉴别方法1.饮片鉴别:通过比对中药饮片的性状、质地、气味等特征,结合外观和微观的鉴别方法,确认中药饮片的真伪和品质。
2.色谱鉴别法:通过分析中药样品的色谱图谱,检测有机成分、无机元素和痕量元素等,判断中药的真伪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鉴别方法虽然常用,但也需要结合临床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训练,方能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和鉴别能力。
此外,鉴别过程中还应注意中药的保存条件、采收季节、产地变异、制备工艺等因素可能对鉴别结果产生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中药鉴别时,应尽量综合运用多种鉴别方法,确保鉴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一般包括外观特征观察、气味辨别、质地观察、温度感知、药材鉴别等。
需遵医嘱合理用药,不可盲目用药。
1.观察外观特征:观察饮片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和大小。
规则的中药饮片应具有统一的外观特征,颜色鲜艳均匀,形状整齐,无明显破损或变形。
2、气味鉴别:闻饮片的气味,正常的中药饮片应具有特殊的草药气味,不是一种臭味或刺激性气味。
如果有刺鼻的气味或没有明显的草药气味,则可能是质量问题。
3、质地观察:触摸饮片的质地,正常的中药饮片应质地坚实且不易破碎。
如果饮片质地疏松易碎,可能是质量差或保存不当。
4、温度感知:用手触摸饮片的温度,正常的中药饮片应为室温或微凉。
如果饮片感觉异常热或冷,可能是因为添加了其他物质或质量不好。
5.药材鉴别:检查饮片包装上是否有明确的药材鉴别标识,包括药材名称、产地、生产厂家等信息。
正规中药饮片应明确标示,可追溯药材的具体来源和生产工艺。
中药常用检验方法介绍-鉴别(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中药常用检验方法介绍-鉴别[鉴别]: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1.经验鉴别:用简便易行的传统方法观察样品的颜色变化、浮沉情况以及爆鸣、色焰等特征。
如:麝香中的鉴别(2)取麝香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轻柔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血竭的鉴别(1)取本品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
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
2.显微鉴别:显微镜观察药材切片、粉末或表面等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
有些药材既有横切面的显微特征,又有粉末的特征,如黄芪;有些药材则仅有横切面的特征,如黄连、麻黄等。
另外要注意多品种来源的药材,其显微上的差异,如黄连有味连、雅连、云连之分,味连在皮层、中柱鞘有石细胞,髓部无石细胞,雅连在皮层、中柱鞘、髓部均有石细胞,而云连在皮层、中柱鞘、髓部均无石细胞。
3.理化鉴别: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对药材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进行鉴别试验。
色谱鉴别都归于理化鉴别。
(1)用荧光法鉴别:将药材(包括断面、浸出物等)、制剂经酸、碱处理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所产生的荧光。
如芦荟,取粉末0.5g,加水50ml,振摇,滤过,取滤液5ml,加硼砂0.2g,加热使溶解,取溶液数滴,加水30ml,摇匀,显绿色荧光,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黄色荧光。
(2)用微量升华法鉴别:如大黄微量升华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针晶。
(3)显色、沉淀、泡沫反应等:比如黄酮类的盐酸镁粉反应,生物碱的沉淀反应,皂苷类的泡沫反应等。
(4)一般鉴别试验:指钙盐、钠盐等鉴别反应,此类鉴别一般列有一项以上的试验,应逐项进行试验,不得任选其中之一作为依据,如硫酸盐的鉴别共有3项,第一项为与氯化钡试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消酸中不溶解;第二项为与醋酸铅试液生成白色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不溶解;加盐酸不能生成白色沉淀。
最后一项是硫酸盐与硫代硫酸盐的区别,所以不能只做前1项或2项,否则不能下“硫酸盐呈正反应”的结论。
中医药材识别方法及技巧
中医药材识别方法及技巧中医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识别中医药材,是保证药材质量和有效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药材识别方法及一些技巧。
一、外观特征识别法外观特征是识别中医药材的首要依据。
中医药材的外观特征包括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
以枸杞子为例,其外观特征为红色、长条形,质地柔软,具有特殊的枸杞味道。
通过对外观特征的观察和辨别,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中医药材。
二、质地与口感识别法中医药材的质地与口感也是一种重要的识别方法。
质地指的是中医药材在手感上的表现,如柔软、硬实、湿润等。
口感则通过品尝中医药材来判断其味道,如苦、辛、酸等。
质地与口感的判断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才能准确判断中医药材的质地和口感。
三、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法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是一种高科技手段,通过对中医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准确鉴别中医药材的真伪。
对于某些外观特征相似的药材,如白术与猪术、黄连与石黄连,通过药材化学成分分析可以明确区分它们的差异。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支持,一般人难以应用。
四、熟知药材品种特点识别法不同的中医药材具有独特的品种特点,只有熟知这些特点,才能准确识别中医药材。
例如,人参是中医药材中的名贵品种,其特征是外皮黄白色,纵向有细长的纹理,断面具有明显的放射状结构。
只有了解了这些特点,才能与其他花旗参等药材进行区分。
五、参考书籍及专家指导法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的识别方法是查阅相关参考书籍或请教专家。
《中华本草》、《本草纲目》等是中医药材识别的重要参考书籍,其中有详细的描述和图片,可以对中医药材进行准确的了解。
同时,向中药专家咨询,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提高中医药材识别的准确度。
总结中医药材识别是一门独特的技艺,准确的识别是保证中药疗效的基础。
通过对中医药材的外观特征、质地与口感、药材化学成分的分析、熟知药材品种特点以及参考书籍及专家指导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中医药材识别的能力和水平。
如何辨别中药材的纯度与功效
如何辨别中药材的纯度与功效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着假冒伪劣商品,许多人对中药材的纯度和功效存在疑虑。
那么,如何准确地辨别中药材的纯度和功效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人们更好地辨别中药材的真伪。
一、外形特征的观察鉴别中药材的纯度和功效,首先要进行外形特征的观察。
中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都能反映其品质。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黄芪。
优质黄芪的外形呈现均匀黄白色,质地饱满,有一定的弹性。
而劣质黄芪则常常色泽不均匀,颜色暗淡,质地粗糙,弹性差。
因此,对于一些外形特点明显的中药材,通过观察外形可以初步判断其纯度和功效。
二、气味辨别法气味辨别法是辨别中药材纯度和功效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药材具有独特的气味,这些气味与其功效密切相关。
例如,当我们嗅到香附子的气味时,能感受到其浓郁的香味,这是因为香附子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
而如果香附子的气味较淡或没有香味,则可能说明其品质不佳,功效也可能较差。
值得注意的是,气味辨别法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嗅觉敏感性。
对于不熟悉气味辨别的人来说,建议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判断。
三、煎煮特性的观察在中药煎煮过程中,不同中药材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通过观察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的变化,也可初步判断其纯度和功效。
例如,黄连在水中煮沸后,其呈现出鲜亮的金黄色,有明显的苦味和寒凉感。
而劣质黄连往往呈现淡黄色或没有明显的苦味和寒凉感。
因此,通过观察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的颜色和味道,可以判断其是否纯度高、功效好。
四、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中药材的纯度和功效辨别更加准确。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检测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来判断其质量和功效。
例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测定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从而判断其纯度和功效。
尤其对于一些药效明显的中药材,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五、权威机构检测报告在购买中药材时,了解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也是判断中药纯度和功效的重要依据。
中药材常用经验鉴别方法
一、常用经验鉴别方法经验鉴别就是用眼看、手摸、耳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其真伪优劣、产地、规格等,这些方法是几千年来中医药工作者鉴别药材经验精华的总结,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它是从事中药经营、采购、验收、保管、鉴定、教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知识。
1、眼看眼看就是凭借人体的光学感受器——眼,看药材的形状、大小、表面、颜色、断面,从而判定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
(1)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性状一般是固定的,如圆柱形、方锥形等等。
如炉贝母呈圆锥形,平贝母扁球形;天麻长椭圆形,假山麻紫茉莉根呈圆锥形。
有些品种老中医师鉴别时使用的语言很形象,如防风的根茎部分称为“蚯蚓头”,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
这些形容既简单又生动,易懂易记。
在观察外形时,有些叶、草、花类药材很皱缩,可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平观察。
如参叶、金钱草、凌霄花等。
(2)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如测量的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应测量较多的样品,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值。
例如黄芪、党参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枸杞有大有小,乌药片有厚有薄等。
(3)表面;药材的表面特征各异,尽管是同一品种也常因产地不同、采收季节等因素,表面特征也不尽相同,如光滑、根痕、粗糙、皮孔、皱纹等。
单子叶植物根茎及球茎节上的膜质鳞叶、根痕,蕨类植物的鳞片、毛等,这些特征的有无和程度常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之一,如天麻与假天麻紫茉莉根,天麻表面有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紫茉莉则无。
(4)颜色:商品药材的色泽一般是较固定的,色泽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有关,如玄参、生地色要黑,红花要红,山药要白,青黛要深蓝,紫草要紫,蒲黄、黄连、松花粉要黄,如果加工不好、贮藏不当,就会改变药材的固有颜色,降低药材的质量。
如黄芩变绿不能药用,构杞因保管不善由红变黑,牛膝变黑等。
在观察颜色时,药材应干燥,不应在有色光下进行。
在描述药材颜色时,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还应说明以哪一种色调为主。
中草药常用鉴别方法
中草药常用鉴别方法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同的中草药在外观、性状、药理作用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因此,鉴别中草药的真伪及其品质的好坏对于保障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草药常用的鉴别方法。
一、宏观鉴别法宏观鉴别法主要通过观察中草药的外观特征进行鉴别。
这些外观特征包括色泽、形状、气味和味道等。
1.色泽:中草药的色泽通常是鲜艳、鲜明的,颜色应该与其正常的颜色相匹配。
例如,当我们鉴别当归时,应该注意其色泽应为棕红色,如果遇到假冒的当归,它的颜色可能会较淡或者过于鲜艳。
2.形状:中草药的形状也是鉴别真伪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中草药的形状应该符合其药材的特征。
例如,鉴别茯苓时,应注意其形状应为圆球状或扁球状,遇到形状失真或者过于规则的可能就不是真正的茯苓。
3.气味和味道:中草药通常具有特殊的气味和味道,这也是鉴别其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鉴别黄芪时,应注意其应该具有浓郁的独特香气,而假冒的黄芪可能没有或者气味很淡。
二、显微鉴别法显微鉴别法主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中草药的微观结构来鉴别真伪。
这些结构包括表皮细胞、导管元素、维管束和木质部等。
1.表皮细胞:中草药的表皮细胞通常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如形状、大小、壁厚等。
通过观察这些表皮细胞的特征,可以鉴别出真伪。
例如,鉴别金银花时,可观察到其表皮细胞的外形呈长方形或长门形状,壁薄而透明。
而假冒的金银花可能不具备这些特征。
2.导管元素:中草药的导管元素包括导管和韧皮部等。
通过观察这些导管元素的形态特征,可以鉴别出真伪。
例如,鉴别白芍时,可观察到其导管元素的形态呈管状或针状,而假冒的白芍可能没有这些特征或者形态异常。
3.维管束和木质部:中草药的维管束和木质部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观察它们的排列方式和结构特征,可以鉴别出真伪。
例如,鉴别川芎时,可观察到其维管束和木质部呈螺旋状排列。
而假冒的川芎可能没有这些特征或者排列方式异常。
简述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简述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中药鉴定是指通过对中药材的性状、成分、微量元素以及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鉴定,来判断其真伪、质量和品质等特征。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状鉴别中药性状鉴别是通过肉眼观察、手感、气味等方式来鉴别中药材的外部特征,如形态、大小、颜色、气味等。
黄芪的鉴别中就要观察其外形特征,真品应该形态完整,色泽黄白,无虫蛀、霉烂;假品则可能形态不规整,色泽不纯等。
二、化学成分鉴别中药鉴定也可以通过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别来进行,这包括对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检测。
通过色谱、质谱等仪器对中药进行成分分析,来鉴别中药的纯度和活性成分含量。
三、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等工具对中药材进行细胞结构、细胞器和微观形态等方面的观察,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通过显微鉴定可以观察到中药材的纤维形态、维管束形态、细胞间气孔等微观特征。
四、理化性质鉴定中药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性、熔点、比重、旋光度等,这些性质的测定可以帮助鉴别中药的真伪和质量。
中药水解物的溶解性可以用来鉴别其纯度和真伪。
五、微量元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是通过对中药材中微量元素组成的检测来鉴别中药的来源和生长环境。
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水质不同,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微量元素分析可以帮助鉴别中药的产地和真伪。
六、生物鉴定通过对中药材的DNA序列、酶谱、抗原和酶活性等生物特征的分析,来鉴别中药的真伪和品种。
生物鉴定可以帮助精确识别中药植物的种属和属相。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主要包括性状鉴别、化学成分鉴别、显微鉴定、理化性质鉴定、微量元素分析和生物鉴定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全面地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品质,保障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
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的方法有哪些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来判断中药制剂的真伪和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方法:1. 外观特征鉴别:这是根据中药制剂的外观特征来进行鉴别。
外观特征包括外形、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的特征。
例如,龙眼肉应具有圆形或椭圆形、肉质厚实、色泽光亮等特征;杞菊地黄丸应具有黄色至棕红色的颗粒状形态、气味芳香等特征。
2. 显微镜鉴别:这是采用显微镜对中药制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鉴别。
显微镜鉴别可以观察中药制剂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器、晶体等微观特征来判断其真伪。
例如,采用显微镜观察乌骨鸡血之后,可以发现其红细胞具有核裂纹、病毒颗粒等特征。
3. 理化性质鉴别:这是通过一系列的理化试验来鉴别中药制剂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中药制剂的溶解度、比重、熔点、燃烧性质、酸碱度等性质来进行鉴别。
4. 色谱鉴别:色谱鉴别是通过色谱分析仪器将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分离并鉴定。
色谱鉴别可以采用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来进行。
例如,采用HPLC色谱鉴定地黄酸、葛根素等成分可以判断杞菊地黄丸的真伪。
5. 光谱鉴别:这是利用光谱分析仪器来对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光谱鉴别可以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质谱(MS)等技术来进行。
例如,通过采用IR光谱鉴定,可以判断五味子制剂中五味子酸的含量。
6. 药效学鉴定:这是通过药理学实验和动物实验来对中药制剂的药效进行鉴定。
例如,可以采用小鼠保护性胃粘膜损伤实验、小鼠血小板聚集实验等来鉴定中药制剂的药效。
7. 显微化学鉴定:这是通过显微化学试剂来对中药制剂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例如,可以采用碘液、重铬酸钾、鼠尾草酸中试液等试剂来鉴定中药制剂中的碘酸盐、还原糖、鞣质等成分。
8. 薄层色谱鉴别:这是通过薄层色谱技术对中药制剂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薄层色谱鉴别可以根据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不同,发生在薄层上不同位置的色带来判断其成分种类和含量。
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
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中药鉴别是中药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常用于区别和辨认不同的中药材,并确保其质量和功效的有效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鉴别方法。
1.裸眼观察法:裸眼观察是最常用的中药鉴别方法之一、通过观察中药材的外形、色泽、气味以及质地等特征来判断其品质,例如茯苓的外形呈块状、灰黄色,有淡淡的蜡光;黄芪的形状为扁长的块状,呈棕褐色。
2.显微镜观察法:显微镜观察是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放大中药材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微观特征来辨别其真伪,例如,红花的细胞壁有细长的纤维状结构,金银花的叶片表皮细胞具有两层气孔。
3.化学试验法:化学试验法主要是通过对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检测和定性分析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例如,对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酸碱试验、显色反应等来进行鉴别。
例如,利用硫酸铁试液可以检验黄连的鉴别,正品的黄连加入少量硫酸铁试液后会出现暗绿色的反应。
4.理化指标分析法:通过对中药材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比如杂质含量、挥发油、灰分等来进行鉴别。
比如,川芎和假川芎的纤维素含量和水分含量是有区别的。
5.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是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中药材样品分离成不同的成分带,然后与标准品进行比较,以此鉴别中药的真伪。
例如,通过对甘草的糖皂苷进行薄层色谱分析,可以得到其特有的斑点。
6.质量评价法:通过对中药材的质量指标进行评估,比如色泽、气味、味道等特征,然后与标准品进行对比,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例如,苍术的根茎应为圆柱形、棕褐色,并有特殊的芳香味。
总结:中药鉴别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裸眼观察、显微镜观察、化学试验、理化指标分析、薄层色谱和质量评价等方法。
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可以综合使用,从而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的有效性。
鉴别中药材的真伪是中药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中药疗效的安全和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
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中药鉴定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中药品质的关键步骤之一。
中药鉴定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对中草药进行形态学、生物学、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等方面的鉴别,确保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
一、药材形态学鉴定药材形态学是中药鉴定的基础,它主要通过观察药材的外部形态、组织结构和内部特征,对药材进行鉴别。
常见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包括:观察药材的外形大小、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切割药材并观察断面结构,如维管束、木栓组织等形态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气孔等形态特征。
二、化学成分鉴定化学成分鉴定是中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主要通过分析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确定其含量和种类,从而鉴别药材的真伪。
常见的化学成分鉴定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色谱法可用于分离和定量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质谱法可用于确定药材中特定成分的结构和分子量,如质谱联用技术。
核磁共振法可用于分析药材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氢谱、碳谱等。
三、生物学鉴定生物学鉴定是中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研究药材的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征,对药材进行准确鉴别。
常见的生物学鉴定方法包括:观察药材的生长习性、生境、分布区域等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花、种子、叶片等特征;通过对药材进行植物学的系统分类研究。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活性与药材的鉴别,如药用动物等。
四、药理学鉴定药理学鉴定是中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来鉴别药材的真伪。
常见的药理学鉴定方法包括:观察药材对特定器官或系统的影响,如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观察药材的药效作用和规律,如镇痛、解热、抗炎等;通过动物实验或体外实验对药材进行药理学评价。
总结起来,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包括形态学鉴定、化学成分鉴定、生物学鉴定和药理学鉴定。
这些方法在中药鉴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鉴别中药材的品质和真伪。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与使用指南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与使用指南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健和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假冒伪劣中药材,鉴别真伪成为了一项关键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材鉴别方法,并提供使用中药材的一些指南。
一、外观特征鉴别法外观特征鉴别法是最简单、快速的一种鉴别方法。
通过观察中药材的色泽、形态、质地等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例如,黄连的外观应为圆筒状,色泽金黄,质地坚硬,有清香气味。
而与之相似的假冒品则通常颜色较暗,质地较软,气味淡或无气味。
二、切片鉴别法切片鉴别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细胞结构来判断真伪。
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具有特有的细胞特征,通过观察细胞壁、细胞内容物等特征,可以确定其真实身份。
例如,川芎的鉴别可以通过切片观察其富含的黄酮类物质和多个树胶细胞。
三、理化性质鉴别法理化性质鉴别法是通过检测中药材的理化性质来鉴别真伪。
不同的中药材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性质特征,通过检测其溶解性、熔点、旋光度等指标,可以进行鉴别。
例如,酸枣仁的炙后悬浊液为酸性,而假枣仁则为中性或碱性。
四、色谱鉴别法色谱鉴别法是一种高级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检测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确定其真伪。
常用的色谱鉴别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通过对中药材中特定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确定其真实身份。
例如,薏苡仁中主要成分为茯苓酮、薏苡素等,通过色谱分析可以得到其化学图谱,进行鉴别。
中药材的使用指南:1.选择可靠的渠道购买中药材,如专业中药店或药房,并要求销售出具相关的质量证明或合格证书。
2.注意中药材的保存,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影响药材的质量。
3.依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材种类和使用剂量,最好咨询中医师的指导。
4.初次使用某种中药材时,应小剂量试用,观察其对身体的反应,如出现过敏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停用。
5.注意中药材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扰。
总结:通过外观特征鉴别法、切片鉴别法、理化性质鉴别法和色谱鉴别法等多种方法,可以准确鉴别中药材的真伪。
中药饮片的四大鉴别方法
中药饮片的四大鉴别方法
1、眼看要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不同的中药饮片其外表面特征是不一样的,如表皮、颜色、大小薄厚、形状、粗细、断面等。
从表皮看,赤芍是粉皮、糟渣、菊花芯。
从颜色看,金银花表面是金黄色,内部是银白色。
从大小薄厚看,当归头比当归片大。
从断面看,未经过炮制的杜仲折断有白色银丝;甘草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2、鼻闻可以检验饮片的质量,因为气味与质量和炮制方法关系密切。
香加皮,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而鱼腥草则有股鱼腥味。
同时,闻气味还可以通过折断、破碎、揉搓饮片进行,这样气味更浓,更容易识别真假。
3、手摸可以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实泡、脆韧、粘性等,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
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浮水青黛,落水沉香,通草松软,山药片粉性足而光滑等。
4、口尝可取少量饮片入口,先用舌尖舔舐,必要时在口中品尝饮片的酸、苦、辛、甘、咸、麻、涩、淡、滑、凉、腻等,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黄芭的甜等。
看独活表面,与当归容易混淆,但用口尝,当归有甜味,独活有辣味,一下子就分辨出来。
如何辨别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
如何辨别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味与气味是通过感官来判断中药材的品质、性能和功效的一种方法。
准确地辨别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对于中药的质量控制、中药炮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辨别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
一、药味的辨识方法药味是中药材所特有的气味,从中药材的药味中可以判断出它的性味和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味辨识方法:1.闻味辨药:用鼻子对中药材进行嗅闻,观察其气味特点。
中药材的气味可以分为清香、浓香、芳香、臭香等不同类型。
例如,何首乌具有独特的淡香气味,黄芪具有浓烈的豆腥味,黄连具有特殊的苦味等。
2.嚼味辨药:将一小块中药材放入口中,用牙齿轻轻嚼碎,观察其味道特点。
中药材的味道可以分为甘、苦、辛、酸、咸等不同类型。
例如,人参具有甘甜的味道,黄芩有苦涩的味道,生姜有辣味等。
3.煎汤辨药:将中药材煎煮后,闻其煎汤的气味,观察其是否符合中药材的应有气味。
例如,当煎煮当归时,煎汤的气味应具有独特的香味,这是辨别其真假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气味的辨识方法气味是中药材散发的气体,通过嗅闻中药材的气味可以判断其品质和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味辨识方法:1.闻气辨药:将中药材放置在空气中,用鼻子闻其散发出的气味,观察其气味特点。
中药材的气味可以分为清淡、浓烈、芳香、臭味等不同类型。
例如,当薄荷释放出清凉的薄荷味时,说明其质量较好;当黄柏具有刺鼻的气味时,说明其品质较差。
2.熏蒸辨药:将中药材放入熏蒸器中进行熏蒸,闻取蒸汽中的气味,观察其气味特点。
熏蒸后的气味对中药材的质量判断非常有用。
例如,当熏蒸麝香时,它会释放出麝香特有的气味,这是鉴别麝香真假的重要方法之一。
3.挥发辨药:将中药材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观察其挥发出的气味。
不同的中药材挥发出的气味特点不同,通过观察气味的变化可以判断其品质。
例如,当干燥的五味子放置一段时间后产生果香气味,说明其品质较好。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为对植物自然形态的鉴别,对炮制药材外表性状的鉴别,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的鉴别,以及化学分析、生物测定等鉴别方法。
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也就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的鉴别。
以下是我几年来通过观察得出几种简单的经验鉴别方法一、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等。
1 看药材的表面。
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
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而根茎类药材都有较多的茎痕,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状,等等。
另外,一些药材有着它们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华、或粗糙、或长有鳞叶、皮孔、茸毛和突起等。
比如海马的外形就被总结成为“马头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长有“通天眼”,防风长有“蚯蚓头”等。
这些特征都是鉴别道地药材真伪优劣的重要依据。
2 看颜色。
药材颜色的不同或变化,不仅与它的品种和本身的质量有关,不适当的加工和储藏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色泽,因此颜色是鉴别药材的重要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
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3 看断面。
无论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由一层层的组织器官构造而成的,当药材被切开,这一层层的构造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像古树的年轮一样。
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药材内部构造的直接体现。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种分层、纹路和不同形状的小点。
比如在防己断面上能看见明显的车轮纹理,而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等。
这些独有的断面特征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
二、手摸。
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
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中药鉴别最常用的“四大鉴定”。
1.基原鉴定,即中药的原植(动)物鉴定,是应用生物分类学鉴定中药的生物学来源,确定其正确的学名,这是中药鉴定工作的基础。
2.性状鉴定,性状鉴定就是应用看、摸、闻、尝等方法,对中药的性状,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作为鉴别的依据,它是我国中医药工作者长期的丰富经验的总结,具有简单、快速、直观的特点,性状鉴别主要是观察完整的药材及饮片。
3.,显微鉴定,生药的显微鉴定主要是利用显微观察植(动)物生药内部的细胞、组织结构及细胞内含物,描述显微特征,制定显微鉴别的依据以鉴定真品、类似品或用品的一种方法。
通常应用于单凭性状不易识别的生药,性状相似不易区别的多来源生药、破碎生药、粉末生药,以及用粉末、生药制成的丸散片丹等,中药成分制剂的鉴定。
显微鉴定是一种专门技术,需要有植物解剖、植物显微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显微切片的制作技术,显微鉴定也是鉴定中成药丸散片丹和制定品质标准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保证中成药的质量,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4.理化鉴定,是利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一般应用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性状相似而又无明显显微鉴定特征的药材。
常用的现代中药鉴别方法:
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的加速发展使仪器分析的手段不断更新,紫外、红外、气相、高效液相、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计算机图象处理分析、各种电泳、同功酶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差热分析技术、聚类分析法等均被吸收到中药鉴别的方法中来,大大的丰富了中药鉴别方法,形成了以“四大鉴别”法为基础,以理化分析为重点,逐步适应中药现代化并利于中药走向世界的一套更为科学、完善、先进的中药鉴别体系。
1.色谱法。
色谱法是20世纪初产生,于60年代开始用于中药分析,经逐步完善最后列入1977年中国药典,并在以后各版药典的中药和成方制剂中的应用比例迅速上升,成为中药鉴别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其理论基础是上述的层析法,根据色谱法的分离方法可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
(1)薄层色谱法(TLC)。
薄层色谱法用于生药主要成分的定量测定,具有用量少, 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重现性好等特点,除可将薄层上主要成分斑点刮取,经溶剂洗脱后进行测定外,也可在薄层柱上直接测定含量。
当前应用较多的是薄层扫描法(TLCS),由于不必洗脱等操作,因而方便快速,测量灵敏度高。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法由于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近期已广为普及用于中药的定量分析,在中药的定性鉴别中亦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3)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通常多用氮气,具有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对于一些具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鉴别能发挥独特的优点。
如将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C),将经气相分离的成分直接输入质谱仪进行定性鉴别,这样不但可知道不同中药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别,而且可知道两者相同或相差的成分名称。
2.光谱法,选择某一波段波长,以此通过中药的粉末或提取液,测定中药对这一波段波长的吸收并记录其吸收光谱,此为光谱鉴定中药的原理。
(1)紫外光谱(UV)鉴定法,该法是根据中药所含成分的不饱和程度有差异,因而导致其紫外吸收曲线的形态、峰位、峰强度亦异而以此达到鉴别的目的紫外光谱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因此,可用来检查中药制剂的纯度和杂质的限量,是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杂质的特征吸收,可以很灵敏的检测出微量杂质(10-5
g)的存在或控制主成分的纯度。
多溶剂紫外光谱法:在使用紫外光谱鉴定中药时发现,一些亲缘关系较近的药材,由于成分相差不大,用通常的紫外光谱难以达到鉴别的目的,则可采用多溶剂紫外吸收,通过综合比较其图谱的差异,亦可获得较好的鉴别效果。
(2)红外光谱法(IR)。
红外光谱属于分子吸收光谱,在中药鉴别中具有制样简单, 实验快和图谱具有指纹性等优点,故应用较广。
(3)荧光光谱法(FP),中药所含的某些成分在紫外光照射下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后,又发射出比吸收光的波长更长的光即荧光,用荧光分析仪记录在特定波长照射下各中药相同溶剂的提取液发射的荧光光谱,并比较其区别,也可达到中药
鉴别的目的荧光法和薄层法相结合,即将中药提取液先经薄层展开,再将薄层板置于365nm或 254nm波长荧光下观察,比较其斑点荧光的颜色和展开距离或将薄层板置于薄层扫描仪内,用适当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进行扫描,可以得到各中药的荧光扫描
图用于鉴别,这类方法对于一些含有能发射荧光成分的药材尤为适用。
(4)核磁共振法(NMR),类似于红外和紫外光谱,是另一种形式的吸收光谱,在波长为10~100m的无线电频率区域的电磁波照射分子,可引起分子中某种核的能级跃迁,使原子核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此即核磁共振。
由于中药中的组分太复杂,通常选用某一溶剂的特征提取物进行分析,获得该中药的HNMR指纹图。
(5)质谱法(MS)。
质谱是按照带电粒子(即离子)的质量对电荷的比值大小依次排列形成的谱图,当中药提取液分子在质谱仪的离子源中以某种方式电离后,所形成的正离子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加速飞行,此时含有不同质量的离子束,经过质量分析,按质量与电荷比值的大小顺序依次排列,然后采用照相方式或电学方式记录,即可得到质谱图。
不同中药提取液所含成分不同,所得质谱图显示的分子离子基峰及进一步的裂解碎片峰亦不一致,可资鉴别。
本法准确、灵敏,对提取液中主要成分的含量要求较高,实验费用亦较大,能否作为常用检测方法尚待继续探索。
3.差热分析法(DTA)。
研究样品及参比物在相同环境下等速加温时,两者的温度与时间或与加热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的结果用热谱图表示。
比较两者热图谱的差异,以达到鉴别中药的目的,该法样品用量少,只需数毫克或数十毫克,故对贵重药材尤为适宜, 此外对于同属不同种间的中药鉴别也有很大帮助。
4.随机扩增DNA法(RAPD)。
不同种的生物甚至同种不同居群的植物,其DNA序列无法不相同,这为用DNA分析技术鉴定中药提供了可能。
5.扫描电镜技术(SEM)。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观察立体感强,样品制作简单的特点,对细小药材及叶类药材进行鉴别
6.电泳法.依据中药中的一些带电荷的成分如有机酸、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生物碱和酶等,在一定程度的电场中,在相同时间内,因各中药所含成分的电荷性质(正电和负电),电荷量和分子量等不同,造成各成分的泳动方向,速度和距离等也不同,结合谱带条数和染色结果不同,从而达到鉴别中药的目的。
按电泳操作中支持物的不同,可分为纸电泳,聚丙烯酞胺硅胶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等,其中聚丙烯酰胺法在中药鉴别中应用较多,该法所需试验设备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
电泳法对含多肽和蛋白质类成分有差异的中药鉴别有较突出的优势,然而本法较易受实验条件的影响,故必须严格把握实验条件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