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1.3.1《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件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1.3.1《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件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氧化物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小结: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 电子层数 相同 ,但从左到右核电荷 数依次 增大 ,最外层电子数依 次 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 (稀 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失电子能力 (金属性)逐渐 减弱 ,
练习
• • • •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钠和水反应 镁和水反应 镁和盐酸反应 铝和盐酸反应
C )
A、原子半径X<Y<Z
B、得电子能力X、Y、Z逐渐减弱
C、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3XO4<H2YO4<HZO4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照X、Y、Z顺序
减弱
作业: 1、预习第二部分:预测同主族元素的 性质。 2、完成课本第28页----第5题, 并思考:
判断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或者是得电
子能力的强弱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第一章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习目标 • 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 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 够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加以 解释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第20页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至 21页下方表格 ,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何相同点?是如何递 变的? 2.尝试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的递变规律预测第三周期
单质与H2反应条件 高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态氢化物及稳定 性 结论
SiH4
PH3 H2S 逐渐增强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小结: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 电子层数 相同 ,但从左到右核电荷 数依次 增大 ,最外层电子数依 次 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 (稀 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失电子能力 (金属性)逐渐 减弱 ,得电子能力 (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一、同周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比较 1.钠、镁、铝失电子能力强弱(1)实验①中,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加酚酞变红色。

该实验说明钠与冷水反应剧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 2O===2NaOH +H 2↑。

(2)实验②中,加热前,镁条表面附着了少量无色气泡,加热至沸腾后,有较多的无色气泡冒出,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粉红色。

该实验说明镁与冷水几乎不反应,能与热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 +2H 2O=====△Mg(OH)2↓+H 2↑。

(3)实验③和④中的两支试管内都有无色气泡产生,但实验③中试管放出气体的速率较快。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 +2HCl===MgCl 2+H 2↑; 2Al +6HCl===2AlCl 3+3H 2↑。

(4)结论:钠、镁、铝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时,由易到难的顺序为Na>Mg>Al。

钠、镁、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aOH>Mg(OH)2>Al(OH)3。

钠、镁、铝的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a>Mg>Al。

2.同周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

例1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下列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正确的是( )A.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的硬度和熔点B.在AlCl3和MgCl2溶液中分别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C.将打磨过的镁条和铝片分别与热水作用,并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26Al、26Mg的单质分别与热水作用答案 C解析通过比较两单质分别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比较Al(OH)3和Mg(OH)2碱性强弱,进而判断Mg、Al的金属性强弱。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件

化学 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记一记] (1)镁与冷水几乎不反应,与热水较缓慢地反应。
(2)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可以通过单质与水、酸臵换
氢的能力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进行比较。 (3)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化学 必修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的酸碱性 气态氢化物
化学 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同周期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Y、Z,它们的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XO4、H2YO4、H3ZO4,则下
(2)H4SiO4为弱酸,H3PO4、H2SO4、HClO4均为强酸 ( ) (3)将HClO4溶液滴入Na2Si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对应离
- 子方程式为2H++SiO2 3 ===H2SiO3↓(
)
(4)非金属性:Si<P<S<Cl(
答案:(1)× (2)× (3)√
)
(4)√
化学 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练一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数越多,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 ) (2)碱性:NaOH>Mg(OH)2>Al(OH)3( (3)原子半径:r(Na)<r(Mg)<r(Al)( (4)还原性:Na>Mg>Al( ) ) )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互动探究区
化学 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高中鲁教版必修2化学第1章第3节 元素周期表应用

高中鲁教版必修2化学第1章第3节 元素周期表应用
激情源于你们的迅速行动、全心投入
1.针对重点内容和自己的疑难问题,迅速
反刍,总结学习方法规律并马上落实好。 2.对所学内容,A层同学要掌握100%,B 层同学掌握90%,C层同学掌握80%。 3.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目标 达成率进行量化、打分、排队公布,评 选出最佳学习个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 减弱 , 酸性逐渐 增强 。 3)氢化物的形成由 难 到 易 , 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增强 。 4)元素的最高正价由 +1 价递增到 +7 价, 最低负价由渐 减小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2) PH3、H2S、HCl 稳定性依次增强 (3)酸性:H3PO4<H2SO4<HClO 甲得电子的数目多,所以甲活泼。 错 对 错 错
1.同周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
1)与水反应
实验 内容 实验现象 结 论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的水化物 碱性强弱 NaOH >Mg(OH)2 >Al(OH)3 失电子能 力
2Na+2H2O 钠与冷水 Na、 == 2NaOH + H2 Mg、 剧烈反应 Al分 镁与冷水不 Mg + 2H2O 别与 反应,加热 === Mg(OH)2 + H2 后有气泡 水反 应 铝与水加热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SiH4
H2S
HCl
逐渐增强
3.同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1)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 减弱 ,得电子能力逐 渐 增强 。
即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3节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3节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
C.
D.
解析: A 和 B 分别表示碳原子和氟原子,同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而 C 和 D 分别表示钠离子和铝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 其性质较稳定,所以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氟,故选 B。
答案:B
2.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稳定性:H2O<PH3<NH3
1.同周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 强,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
2.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判断依据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2)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3)金属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时,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4)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较活泼金属(失电子能力强)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
3.X、Y、Z 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
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
()
A.X>Y>Z
B.Y>Z>X
C.X>Z>Y
D.Z>X>Y
解析:根据 X、Y、Z 三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
物、两性氧化物,则 Y、Z 为金属元素,且 Y、Z 的金属性:Y>Z,而 X 为非金
3.氢氧化铝[Al(OH)3]——两性氢氧化物 Al(OH)3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分别为: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H)4]-。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创新课件】2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创新课件】2

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
性氧化物,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是
( C)
A.X>Y>Z
B.Y>Z>X
C.X>Z>Y
D.Z>X>Y
4. 元素R的原子序数是15,下列关于R元素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B )
A.R的最高正化合价是+5 B.R是第2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 C.R的氢化物分子式是RH3 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强酸 最强酸
得失电子能 力递变规律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H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i P S Cl K Ca Ga Ge As Se Br Rb Sr In Sn Sb Te I Cs Ba Tl Pb Bi Po At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非金属元素得电子的 能力称为非金属性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金属元素失电子的 能力称为金属性
元素失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 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的强弱。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一、钠、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对比:
零族: 稀有气体元素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如何 变化?
IA
ⅡA
ⅢA IVA VA
VIA
ⅦA
原子半径逐渐变小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2.根据第3周期元素的结构特点预测,同一周期元素的 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和失电子能力如何变化?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2节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2节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3)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
化合价的变化
1~2 3~10
+1―→0 正价:+1―→ +5 负价:-4―→-1
11~18
正价:+1―→ +7 负价:-4―→-1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通过探究可以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
元素的化合价等均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的“三个二” (1)二“特殊”:F 无正价,O 无最高正价。 (2)二“只有”:金属只有正价,只有非金属才有负价。 (3)二“等式”:对于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数值|+|最 高正价数值|=8(O、F 除外)。
1.X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 6,Y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
答案:D
关键能力培养
归纳与论证能力
硫黄皂是指添加硫黄成分的香皂,是一种硫黄类药皂,硫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 硫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化合价为-2、+6、+4、+2、+1 的化合物。-2 价的硫具有 较强的还原性(还原性强弱是由失电子能力决定的)。在水溶液中,S2-与 YOn3- 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YO3n- +3S2-+6H+===Y-+3S↓+3H2O,已知 Y 为 1~18 号元素。 根据以上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 (1)YOn3- 中 Y 的化合价是多少?你的计算过程是什么?
2.一些典型元素的化合价 (1)H 元素的化合价有+1、-1、0 价。如 H2O、NaH、H2。 (2)F 元素没有正价,O 元素无最高正价。 (3)金属元素只有正价,无负价;非金属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F 除外)。 (4)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族序数)为奇数,则变价 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一系列的奇数,如:Cl 有-1、+1、+3、+5、+7;N 有-3、 +1、+3、+5,但还有+2、+4。 (5)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族序数)为偶数,则变价 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一系列的偶数,如:S 有-2、+4、+6;C 有-4、+2、+4。 (6)多数非金属有变价,如 O 元素常见化合价有-2、-1、0。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1章第3节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1章第3节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②AlCl3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 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H)4]
结论:碱性强弱顺序为 NaOH>Mg(OH)2>Al(OH)3
(3)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的比较
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
Na>Mg>Al
下列叙述能肯定金属 A 比金属 B 更活泼的是 ()
A.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 原子电子层数比 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 H2 比 1 mol B 从酸中置 换生成的 H2 多 D.常温时,A 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 B 不能
【解析】 金属 A 比金属 B 活泼的依据是 A 比 B 更易 失去电子,而失电子的能力并不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多 少、电子层数的多少以及与酸反应置换出 H2 的多少,而是 取决于其与酸(或 H2O)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 可以从 C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C。则这
三种金属元素的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B>C
B.B>A>C
C.B>C>A
D.C>B>A
【解析】 在相同条件下,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 化物碱性比 A 的强,则 B 的金属性强于 A;A 可从 C 的盐 溶液中置换出 C,则 A 的金属性强于 C。
【答案】 B
1.下列能说明非金属性S强于P的是( ) A.S的颜色比P4的颜色深 B.P4能在常温下自燃,而S不能 C.酸性:H2S<H3PO4 D.酸性:H2SO4>H3PO4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知识点二 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判断依据 【重点释疑】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 强。
S SO3 H2SO4 强酸
Cl Cl2O7 HClO4 最强无机酸
结论
从Si到Cl,元素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增_ 强
【情境·思考】 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铁粉与硫粉反应生成FeS, 请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提示:由于S和Cl位于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半 径r(Cl)<r(S),因此Cl的得电子能力强于S,因此Cl2的 氧化性强于S。
误。
【素养提升】1868年,门捷列夫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发 现了自然界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元素周期律。 这个规律的发现是继原子—分子论之后,近代化学史上 的又一座光彩夺目的里程碑。根据提供的条件推断元 素,并按要求填空:
(1)已知某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 为7,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什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什么?写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 化物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③镁、铝氢氧化物性质的比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_bM_.g_AC_ll_C2_l+_32溶_N_a液_O_H中=_=_逐_==_滴M_g_加(_O_入H_)_N_2a↓_O_H+_溶2_N_液a_C_:l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A_l_C_l_3_+_3_N_a_O_H=_=__==_A_l_(_O_H_)__3↓__+_3_N_a_Cl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讲课课件(共21张PPT)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讲课课件(共21张PPT)

推测第八周期元素种类有多少?
前七个周期分别2,8,8,18,18,32,32种, 相邻两个不同数字之间的差是6,10,14 分别相差4,所以下一个差就是14+4=18, 所以32+18=50 推测第八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
每周期元素数为: 2,8,8,18,18,32,32,50,50…… 因此第8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原子序数为 2+8+8+18+18+32+32+50=168。
(A)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量 (B)原子量和核外电子数 (C)次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 (D)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2.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4个电子。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D) A.第4周期ⅢA族 B.第4周期ⅦA族 C.第3周期ⅣB族 D.第3周期ⅣA族
3.说出S元素和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7、15、33 (D)11、17、18
课堂小结
通过以下问题小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元 素周期表中,行称为周期,列称为族。
1、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周期?每周期各有多 少种元素?
2、有多少纵列?多少族?如何划分?如何表 示?
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在原子结构上有何相 同点?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 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与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周期表 (1869年手稿)
1869年门捷列夫在继承和分析 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 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成 功地对元素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 出了著名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并且 根据元素周期表 ,科学地预言了 11种尚未发现的 元素,为它们在 周期表中留下空 位。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3节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37张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3节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37张
份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 Al(OH) 体现出一
3
另一份加入NaOH溶液,沉 定的两性,既能溶
淀不溶解
于强酸又能溶于
强碱。
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白色 碱性:Mg(OH) >
2
沉淀,把沉淀分成两份,一 Al(OH)
3
份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
另一份加入NaOH溶液,沉
淀溶解
②NaOH、Mg(OH)2、Al(OH)3碱性强弱的比较。
NaOH
Mg(OH)2
Al(OH)3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碱性:NaOH>Mg(OH)2>Al(OH)3
失电子能力:Na>Mg>Al
3.Al(OH)3的两性
(1)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作两性氢氧化物。
+
3+
(2)与盐酸的反应:Al(OH)3+3HCl
AlCl3+3H2O;Al(OH)3+3H
明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
2.Na、Mg、Al失电子能力的比较
(1)Na、Mg、Al与H2O、酸的反应。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Na、Mg与水的
反应
Na常温下反应剧烈,溶液变红色;
Mg加热反应缓慢,溶液变浅红色
Mg、Al与酸的
反应
两支试管内都有无色气泡冒出,但 失电子能力:
放Mg的试管中生成气体速率较快
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金属性Na>Mg>Al。
(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判断。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对应元素的金属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课件(37张)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课件(37张)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易错提醒】 (1)相对原子质量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不呈周 期性变化。 (2)根据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时,必 须是最高价含氧酸。 (3)在元素周期表中,无氧酸的酸性变化规律与元素非金属 性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其规律是:左弱右强,上弱下强。 如非金属性:S<Cl,酸性:氢硫酸<盐酸;非金属性: F>Cl,而酸性:氢氟酸(HF)<盐酸。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镁和铝与 酸的反应
两支试管内
镁、铝都能置换酸中
都有无色气 的氢,但__镁___更容易,
泡冒出,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放_镁__条__的
试管中生成 Mg+2HCl===MgCl2
气体速率较 +H2↑,2Al+6HCl

===2AlCl3+3H2↑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3)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的活泼性顺序不完全一致 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非金属单质的 活泼性是指单质分子与其他物质反应的难易,二者不一定一 致。如N和P的非金属性N>P,而单质活泼性N2<P。因为单质 的性质与其分子的结构有关。 (4)处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处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 属性。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 若金属单质A与金属B的盐溶液反应置换
换反应
出B单质,则A元素的金属性强于元素B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比较方法
结论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或 一般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或金属阳离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单质与同种非金属反 应的难易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1-新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1-新版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2、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整体学习,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元素的发现等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2、通过对元素“位、构、性”间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事物的普遍联系”和“量变引起质变”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下探究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1、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相同点:电子层数相同。

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2、设计实验方案3、结论:金属性:Na>Mg>碱性:NaOH>Mg(OH)2>Al(OH)3Na、Mg、Al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4、氢化物稳定性:SiH4<PH3<H2S<酸性强弱顺序:H4SiO4<H3PO4<H2SO4<HClO4Si、P、S、Cl四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 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方法】
1. 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
2. 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师具备】
1.实验器材药品Na、Mg、Al及MgCl2、AlCl3溶液NaOH溶液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 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
相同点:电子层数相同。

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2. 设计实验方案
3. 结论:金属性:Na>Mg>
碱性:NaOH>Mg(OH)2>Al(OH)3
Na、Mg、Al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4. 氢化物稳定性:SiH4<PH3<H2S<
酸性强弱顺序:H4SiO4<H3PO4<H2SO4<HClO4
Si、P、S、Cl四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