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次化的联合识别模型
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第十二章
03 模式识别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包括分类、 聚类和关联规则等,为知识发现提供有价值的线 索。
知识发现流程简介
问题定义
明确知识发现的目标和问 题范围。
数据准备
收集、清洗和整理相关数 据。
数据挖掘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 进行分析和挖掘。
采用最小二乘法、极大似 然法等方法进行参数估计 。
对模型的残差进行检验, 判断模型是否合适。
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对未来 数据进行预测,并评估预 测精度。
07 文本挖掘技术
文本表示与特征提取方法
词袋模型(Bag of Words)
将文本表示为一个词频向量,向量中的每个元素代表一个单词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忽略了单 词之间的顺序和上下文信息。
TF-IDF模型
是一种用于信息检索和文本挖掘的常用加权技术。TF-IDF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以评估一字词对于一个文件集或一个 语料库中的其中一份文件的重要程度。
Word2Vec模型
是一种浅层神经网络模型,用于生成词向量。Word2Vec可以捕捉单词之间的语义和语法关系,使得语 义上相似的单词在向量空间中的距离较近。
03
深度学习方法
通过构建深层的神经网络模型来学习文本的情感特征,并进行情感分类。
深度学习方法可以自动提取文本中的高层特征,但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
进行训练。
主题模型在文本挖掘中应用
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是一种典型的主题模型,用于从大量文档中发 现潜在的主题结构。LDA假设每个文档是由多个主题混合而成的,而每个主题又是由多个单 词混合而成的。
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式 中, 下 标 数 字 1表 示 嵌 套 于 较 大 的 空 间 尺 度
2 ( 如地市) 下的较小的空间尺度 ( 如区县 ) , 分别简称
水 平 1和水 平 2 ; 0 捌表示水 平 1 第i 个 区域 第 t 年 的相 对 危 险度 , 汜表示 水平 2第‘ , 个 区域第 t 年 的相 对危 险 度; o l 。 和o t 2 0 为分 别为 水平 1 和水 平 2的截距 ; A 和 A
效应 ; 和6 汜分别为水平 1 和水平 2的时空交互效
应; 占 汜为水 平 2作用 于水 平 1的时 空交 互效 应 , 汜 =
U j +v 汜 和1 , 汜分别 为水 平 2作 用 于水平 1的随时
i ∈ i i E J i ∈ i i E J
两个 空 间尺度 下 , 首 次构 建 了基 于 层 次 贝 叶斯 时 空模
中 国卫 生 统 计 2 0 1 3年 4月 第 3 0卷 第 2期
・
1 9 9・
基 于层 次 贝 叶斯 时空 模 型 的 空 间 多 尺 度 联 合 分 析 模 型 的构建 及 应 用 研 究
张俊 辉 冯子健 。 杨 超 朱彩 蓉 李 晓松 马 家奇
【 提 要】 目的 在地 市和区县两个尺度下 , 构建 基于层次 贝叶斯 时空模型 的空间多尺度联 合分析模 型 , 并探 讨该 模 型是 否优 于单 独分析模 型。方法 在地市和 区县两个 尺度下 , 根据我 国北方 6省 ( 包 括 内蒙古 、 山西 、 黑龙江 、 河北 、 吉 林、 辽宁 ) 的布鲁 氏菌病发病数 据 , 构建基 于层次 贝叶斯 时空模型 的空间多尺度 联合分 析模型 , 并与单 独分 析的结果进 行
12 联立方程模型和识别
将阶条件和秩条件综合在一起,判断结构式参数的可识别性:
(1)如果 G K G 1 ,且识别矩阵的秩=G-1,则 该模型过度识别; (2)如果 G K G 1 ,且识别矩阵的秩=G-1,则 该模型恰好识别; (3)如果 G K G 1 ,且识别矩阵的秩﹤G-1,则 该模型不可识别; (4)如果 G K G 1 ,则该模型不可识别。
二、联立方程模型的类型
1、模型的结构型
如上例。是依据经济理论设定模型时所采用的形式,直 接反映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来描述某一经济结构。
◆模型中的每一个方程叫结构方程; ◆结构方程中的参数叫结构参数,表示每个前定变量对
内生变量的直接影响; ◆模型中结构方程的个数若等于内生变量的个数,该模 型叫完备模型。若模型不完备,则不能求解。
1
Cov( Pt vt )
2 p
2 v 1 1 2 (1 1 ) p
1 P lim pt t n n 1 2 1 pt P lim n n
pv E( ) p
t t 2 t
1
p p
t t 2 t
由此得出结论:如果模型中解释变量与残差项相关,则参数 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
( )Qt ( 0 0 ) ( 1 1 ) Pt (vt ut )
0 0 1 1 vt ut Qt Pt
※说明组合出来的式子与(1)、(2)具有相同的统计形式,并且
在数目上无限,因而是不可识别的。
0 0 1 1 vt ut 2 Qt Pt Yt
※线性组合与(1)具有不同的统计形式,可识别,但过度识
别;(2)与组合式具有相同的统计形式,不可识别。
MIS
第一章:1.MIS的定义:制造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2.MIS的功能:①数据处理功能;②预测功能;③计划控制功能;④决策优化功能。
3.MIS的特点:①面向管理决策;②综合性;③人--机系统;④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结合;⑤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4.IS发展的三个阶段:①EDPS(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电子数据处理系统;②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System)管理信息系统;③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决策支持系统。
EDPS:在该阶段,计算机主要用于支持企业运行层的日常具体业务,所处理的问题位于管理工作的底层,所处理的业务活动有记录,汇总,综合与分类等,主要的操作是排序,列表,更新和生成等。
其目的是迅速,及时,正确地处理大量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实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将人们从繁重的手工数据处理工作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可分为:单项数据处理和综合数据处理。
MIS:管理信息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其重要标志是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MIS的处理方式是在数据库和网络基础上的分布式处理。
DSS:决策支持系统是把数据库处理与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来,具有管理,辅助决策和预测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面向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以解决半结构化问题为主;强调决策过程中人的作用,系统对人的决策只能起辅助和支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决策过程的支持以应用模型为主,系统模型反映了决策制定原则和机理。
在结构上,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相关的部分组成。
add融合特征
融合特征(Fusion Features)通常用于将多个不同类型或来源的特征信息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表示。
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中,融合特征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从而改善模型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融合特征方法:
1. 特征级融合(Feature-level Fusion):将不同类型的特征进行组合或连接,形成一个更综合的特征向量。
例如,将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进行拼接,以获取更全面的视觉表示。
2. 决策级融合(Decision-level Fusion):基于多个独立模型或分类器的输出,通过投票、加权平均等方式进行决策的融合。
例如,在人脸识别任务中,通过多个人脸检测器的结果进行投票决策,提高识别准确度。
3. 分层级融合(Hierarchical Fusion):将多个特征层次化地进行融合,以逐步提取和整合信息。
例如,在图像识别任务中,可以通过级联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结构,将低级特征和高级特征逐渐融合,提高分类性能。
4.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融合(Attention-based Fusion):通过学习权重或注意力分配,将不同特征的重要性进行动态调整。
例如,在自然语言处理中,通过注意力机制可以根据输入序列的不同部分,自适应地
聚焦于关键信息,提高模型对输入的建模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融合特征方法,它们可以用于将多个特征源融合到一起,以改善模型的性能和表达能力。
具体选择哪种融合方法,需要根据任务需求和特征类型进行综合考虑。
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
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第一部分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概述 (2)第二部分语音识别技术发展历程 (4)第三部分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 (8)第四部分主流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介绍 (11)第五部分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过程 (15)第六部分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方法 (18)第七部分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化策略 (21)第八部分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的应用前景 (25)第一部分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概述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概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了语音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
深度学习模型在语音识别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本文将对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概述,包括其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
一、基本原理深度学习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结构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多层次的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自动学习和抽象表示。
在语音识别任务中,深度学习模型通常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NN)结构,包括多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
输入层接收原始语音信号的特征向量,通过隐藏层的非线性变换和逐层抽象表示,最终在输出层得到识别结果。
二、关键技术1.卷积神经网络(CNN)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特殊的深度学习模型,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任务。
在语音识别中,CNN 可以有效地提取局部特征,减少参数量,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常见的 CNN 结构有多层感知机(MLP)、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
2.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是一种具有长短时记忆能力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可以有效地处理序列数据。
在语音识别中,LSTM 可以捕捉语音信号的时序信息,提高模型的识别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 LSTM 的性能,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法,如双向 LSTM、门控 LSTM 和注意力机制等。
3.注意力机制注意力机制是一种模拟人类注意力分配机制的方法,可以帮助模型在处理序列数据时关注重要的部分。
基于ResNet50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的行人多属性协同识别方法
收稿日期:2021-07-08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丰台轨道交通前沿研究联合基金(L211017);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KM202110005027)引用格式:卓力,袁帅,李嘉锋.基于ResNet50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的行人多属性协同识别方法[J].测控技术,2022,41(8):1-8.ZHUOL,YUANS,LIJF.PedestrianMulti AttributeCollaborativeRecognitionMethodBasedonResNet50andChannelAttentionMechanism[J].Measurement&ControlTechnology,2022,41(8):1-8.基于ResNet50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的行人多属性协同识别方法卓 力1,2,袁 帅1,李嘉锋1,2(1.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北京 100124;2.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智能与智能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摘要:针对目前行人多属性识别算法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行人属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基于“特征提取+回归”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多属性协同识别方法。
该方法首先对多个行人属性标签进行组合编码,得到一个标签组合向量;然后采用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Res Net50作为主干网络提取行人图像的深度特征;最后,设计了一个包含3个全连接层的神经网络结构来建立标签组合向量与行人深度特征之间的映射模型,在一个统一的网络框架下就可以同时对行人的多种属性进行准确识别。
在行人属性公共数据集PETA和RAP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识别方法在公共数据集PETA上获得的识别准确率为84 08%,而在公共数据集RAP上可以获得高达88 12%的识别准确率。
关键词:深度学习;ResNet50;通道注意力机制;多属性识别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829(2022)08-0001-08doi:10.19708/j.ckjs.2021.08.256PedestrianMulti AttributeCollaborativeRecognitionMethodBasedonResNet50andChannelAttentionMechanismZHUOLi1牞2 牞YUANShuai1牞LIJia feng1牞2牗1.FacultyofInformationTechnology牞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牞Beijing100124牞China牷2.BeijingKeyLaboratoryof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andIntelligentSystem牞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牞Beijing100124牞China牘Abstract牶Inordertosolvetheproblemoflowrecognitionaccuracyofcurrentpedestrianmulti attributerecog nitionalgorithms牞byusingtheintrinsicrelationshipamongpedestrianattributes牞apedestrianmulti attributecollaborativerecognitionmethodofthepedestrianbasedondeep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isproposed牞whichadoptsthebasicframeworkof featureextraction+regression .Firstly牞pedestrianattributelabelsareencodedtoobtainalabelcombinationvector.Then牞ResNet50basedonchannelattentionmechanismisusedasthebackbonenetworktoextractthedeepfeaturesofthepedestrianimage.Finally牞aneuralnetworkstructurewiththreefullyconnectedlayersisdesignedtoestablishthemappingmodelbetweenthelabelcombinationvectorandthedeepfeaturesofpedestrians.Inaunifiednetworkframework牞multipleattributesofpedestrianscanberecognizedaccuratelyatthesametime.ExperimentalresultsonpublicdatasetsofPETAandRAPshowthat牞therecognitionaccuracyoftheproposedmethodcanreach84.08%onPETAand88.12%onRAP.Keywords牶deep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牷ResNet50牷channelattentionmechanism牷pedestrianmulti at tributerecognition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借助于离散且精确的属性,例如服装样式、性别、胖瘦、发型等,来识别一个行人。
特征金字塔 特征融合 残差模块 级联 多层特征 注意力 瑕疵 类别
特征金字塔特征融合残差模块级联多层特征注意力瑕疵类别特征金字塔、特征融合、残差模块、级联、多层特征、注意力机制和瑕疵类别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中常用的一些概念和技术。
特征金字塔是一种多尺度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在不同尺度上提取图像的特征,从而捕捉图像中的不同细节和语义信息。
特征融合是将不同层次或不同来源的特征进行合并和融合,以提高特征的表达能力和鲁棒性。
残差模块是一种在深度神经网络中常用的构建模块,用于解决深度网络中的梯度消失和爆炸问题,提高网络的训练效果和泛化能力。
级联是一种将多个模型或模块按顺序连接起来的方法,以实现更复杂的任务。
多层特征是指通过堆叠多个特征提取层来提取图像的多层特征,从而提高特征的表达能力和判别能力。
注意力机制是一种用于选择性地关注输入数据中重要部分的机制,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效率。
瑕疵类别是指在图像或数据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或异常,例如图像中的噪点、污渍、划痕等。
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中,瑕疵类别通常需要被识别和处理,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可用性。
这些概念和技术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图像增强等任务。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和精度,实现更高效和准确的图像处理和分析。
贝叶斯层次模型
贝叶斯层次模型贝叶斯层次模型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处理具有多个层次结构的数据。
它是基于贝叶斯统计理论的一种扩展,可以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问题。
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中,我们通常假设数据是独立同分布的,即每个观测值都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来自同一个总体分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数据都具有层次结构,即观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或群体。
例如,我们可以将学生的成绩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班级、学校或地区。
贝叶斯层次模型通过引入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来建模这种层次结构。
随机效应是指在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的随机变异,而固定效应是指在每个层次内部的固定变异。
通过将这两种效应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每个层次的参数,并且可以更好地处理层次结构数据的相关性。
贝叶斯层次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贝叶斯定理来更新参数的先验分布。
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中,我们通常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来估计参数的值。
然而,最大似然估计只能给出点估计,无法给出参数的不确定性。
而贝叶斯层次模型可以通过引入先验分布来估计参数的后验分布,从而给出参数的不确定性。
贝叶斯层次模型的建模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数据的层次结构,并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然后,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概率分布来建模每个层次的数据。
通常,我们可以使用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或泊松分布等常见的概率分布。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先验分布来建模参数的不确定性。
先验分布可以是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或伽马分布等。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来进行参数估计和推断。
贝叶斯层次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教育领域,我们可以使用贝叶斯层次模型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并考虑学生、班级和学校等不同层次的因素。
在医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使用贝叶斯层次模型来研究药物的疗效,并考虑患者、医生和医院等不同层次的因素。
此外,贝叶斯层次模型还可以应用于市场营销、金融风险管理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bifpn原理
bifpn原理
BiFPN (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 是一种多层级的特征金字塔网络,可以用于解决目标检测中的特征传播和信息流动问题。
其原理如下:
1. 特征金字塔:在目标检测中,输入图像大小不同,需要将输入图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多尺度特征。
BiFPN将这些特征组成特征金字塔,它具有多个层级,每层都对应着不同的尺度。
2. 特征融合:BiFPN通过特征融合,将不同尺度的特征进行整合,从而得到更加细致的特征图。
具体的特征融合过程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自底向上,一个方向是自顶向下。
3. 特征筛选:BiFPN通过特征筛选,保留更加有利于目标检测的特征,同时消除不重要的特征。
在特征筛选中,BiFPN通过非线性的方式选择特征图中的重要信息。
4. 特征扩张:BiFPN通过特征扩张,将不同尺度的特征进行扩展,从而提升目标检测的准确性。
特征扩张过程可以增加每个特征图中的灵活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目标检测任务。
综上所述,BiFPN通过多层级的特征金字塔、特征融合、特征筛选和特征扩张等方法,可以提升目标检测任务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4年学习笔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四版)第五章-信息系统工程
第五章-信息系统⼯程1-软件⼯程1.1-架构设计1.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件的描述,构件的相互作用(连接体)、指导构件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2.软件架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软件架构描述、软件架构风格。
软件架构评估和软件架构的形式化方法等。
3.研究软件架构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好软件的复用、质量和维护问题。
4.软件架构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能否达到架构级的软件复用,也就是说,能否在不同的系统中使用同一个架构软件。
软件架构风格是描述某一个特定应用领域找那个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5.通用软件架构:数据流风格、调用/返回风格、独立构件风格、虚拟机风格和仓库风格。
6.数据流风格:包括批处理序列和管道/过滤器两种风格。
7.调用/返回风格包括主程序/子程序、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以及层次结构。
8.独立构件风格包括进程通信和事件驱动的系统9.虚拟机⻛格包括解释器和基于规则的系统。
10.仓库⻛格包括数据库系统、⿊板系统和超⽂本系统。
11.在架构评估过程中,评估⼈员所关注的是系统的质量属性。
1.2-需求分析1.虚拟机⻛格包括解释器和基于规则的系统。
需求是多层次的,包括业务需求、⽤户需求和系统需求,这三个不同层次从⽬标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概念到细节。
2.业务需求:指反映企业或客户对系统⾼层次的⼀个⽬标追求,通常来⾃项⽬投资⼈、购买产品的客户、客户单位的管理⼈员、市场营销部⻔或产品策划部⻔等。
3.⽤户需求:描述的是⽤户的具体⽬标,或者⽤户要求系统能完成的任务,⽤户需求描述了⽤户能让系统来做什么。
4.系统需求:是指从系统的⻆度来说明软件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
5.质量功能部署QFD是⼀种将⽤户要求转化成软件需求的技术,其⽬的是最⼤限度地提升软件⼯程过程中⽤户的满意度。
为了达到这个⽬标,QFD将需求分为三类,分别是常规需求、期望需求和意外需求。
6.需求过程主要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制、需求验证与确认等。
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及模式识别的研究
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及模式识别的研究一、概述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数据已经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如何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的重要课题。
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作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关键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发展。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人脑的学习过程,通过逐层提取数据的特征,实现对复杂数据的表示和学习。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机器学习则是一种通过训练模型来使计算机具备自动学习和改进能力的方法。
它涵盖了多种算法和技术,如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这些技术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和任务自动调整模型的参数,从而实现对新数据的预测和分类。
模式识别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它主要研究如何从数据中识别出具有特定模式的对象或事件。
模式识别在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学、安全监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决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及模式识别的研究展开,首先介绍这些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分析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挑战,最后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及模式识别的研究内容和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的定义与关系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三个重要分支,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相互交织、互为补充。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集,它依赖于神经网络模型来处理和分析数据。
深度学习模型通常由多个层组成,通过逐层提取数据的特征,将原始输入转换为更高级别的表示,进而实现分类、回归等任务。
深度学习在处理大规模、高维度的数据时表现出色,尤其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指挥信息系统复习
第一章1、(综合题)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2、(填空)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时代出现的全新的军事对抗形态,是指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指挥信息系统为基本支撑,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工具,以信息化作战为主要作战形式。
3、(填空)制约战争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战争“迷雾”和战争阻力。
4、(简答)三域模型——画图物理域:就是作战行动所发生的物理空间,包括陆、海、空、天四维空间。
信息域:指信息存在的空间,是创建、应用和共享的区域。
认知域:是指存在于作战人员内心的认知域心理空间,包括对物理域的感知、认识、判断、决策等脑力行为,以及精神层面的信仰、价值观等,还包括领导力、士气、凝聚力、训练水平、作战经验、指挥意图的理解、作战规则及程序、技战术等。
5、(选择)摩尔定律(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吉尔德定律(网络的传输容量每12个月)、梅特卡夫定律6、(简答/综合)信息化战争的特征(1)信息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导因素(2)作战指导由战损累积转向体系对抗(3)战场空间向全维化发展(4)指挥体系向扁平化发展(5)新作战样式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作战理论(6)高精度、高强度、快节奏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外在特征7、(选择)“五环”打击理论8、(填空)赛博空间是指除陆、海、空、天以外的所有空间,包括计算机网、电信网等信息技术设施及其建立在其上的信息空间,还包括电磁空间。
一般认为赛博空间是虚拟的空间,即信息空间及电磁频谱空间。
9、(综合)指挥体系为什么向扁平化发展?在网络化的指挥信息系统支撑下,减少指挥层次,提高指挥跨度,具有横宽纵短的特点。
10、(填空/简答)三非作战非线性:相对于线性作战而言非对称:是指用不对称手段、不对等力量和非常规方法所进行的作战。
非接触:是指交战双方或一方借助指挥信息系统和高技术远程火力,在脱离和避免与敌军短兵相接的情况下,进行的超视距精确打击的作战方式。
11、(填空)全谱优势:行动优势,信息优势,决策优势12、(填空)美国军事转型主要包括创新作战理论、革新武器装备、改革编制体制三个方面,实质是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单选练习题库含答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单选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物联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联网中的“网”是指物理上独立于互联网的网络B、应用软件是物联网产业链中需求总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C、物联网中的“物”指客观世界的物品,包括人,商品,地理环境等D、二维码技术是物联网架构中的应用层技术正确答案:C2、项目范围核实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是其使用的工具和技术A、偏差分析B、专家判断C、检查D、分解正确答案:C3、软件统一过程(RUP)是迭代模型的一种。
以下关于 RUP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RUP 可以用于大型复杂软件项目开发B、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有新的需求则应该开始另外一个 RUP 开发周期C、RUP 生命周期在时间上分为 4 个顺序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件阶段和交付阶段D、RUP 的每个阶段里面都要执行核心过程工作流的“商业建模”,“需求”,“分析和设计”,“实现”,“测试”,“部署”。
每个阶段的内部仅完成一次迭代即可正确答案:D4、在《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GB/T16680-1996》中,对确定文档的质量等级作了规定,软件文档的质量可以按照文档的形式和列出的要求划分为四个等级。
对于由同一单位内若干人联合开发的程序,或要交由其它单位使用的程序,应该达到()级的要求。
A、三B、一C、二D、四正确答案:A5、《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等级评定条件(2012 修订版)》的实施细则规定,企业拥有的 1 个信息技术发明专利可等同于()个软件产品等级。
A、3B、4C、2D、5正确答案:A6、The auditing function that provides feedback about the quality of output is referred to as ().A、quality assuranceB、quality improvementC、quality controlD、quality planning正确答案:A7、关于项目章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联立方程识别
程所未包含的变量,并且互不相同。那么所有方程的任意线 性组合都不能构成与该方程相同的统计形式。
在实际建模时,将每个方程所包含的变量记 录在如下表所示的表式中,将是有帮助的。
变量1 变量2 变量3 变量4 变量5 变量6 …
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内生变量和先决变量
⒊模型的识别
上述识别的定义是针对结构方程而言的。 模型中每个需要估计其参数的随机方程都存在识
别问题。 如果一个模型中的所有随机方程都是可以识别的,
则认为该联立方程模型系统是可以识别的。反过 来, 如果一个模型系统中存在一个不可识别的随机方 程,则认为该联立方程模型系统是不可以识别的。 恒等方程由于不存在参数估计问题,所以也不存 在识别问题。但是,在判断随机方程的识别性问 题时,应该将恒等方程程的线性组合可得:
Y1
1 2 1 1
X
1
1
2
1
X2
13 1 1
Y2
u1 u2
1 1
简记为: Y1 1X1 2 X 2 3Y2 u (3)
收集到X,Y的样本观测值并进行参数估计后, 很难判断得到的估计结果 是方程(1)的参数估计量,还是方程(3)的参数估计量。
所以,第2个结构方程为过度识别的结构方程。
第3个方程是平衡方程,不存在识别问题。 综合以上结果,该联立方程模型是可以识别的。 与从定义出发识别的结论一致。
内生变量系数相似时的识别
Y=a0+a1*(C+2B) B的系数总是C的二倍
B=a2+a3*Y
C=Y-B
模型的识别与估计,主要是针对参数而言,故应 以参数为中心。
双亲委派模型机制
双亲委派模型机制一、概述双亲委派模型是Java虚拟机(JVM)中的一种类加载机制,它是一种层次化的类加载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在不同的类加载器中加载不同的类。
这个机制可以确保Java应用程序中的所有类都能够被正确地加载和执行。
二、双亲委派模型的原理双亲委派模型是建立在一个树形结构上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类加载器(ClassLoader)。
当需要加载一个类时,首先会将请求发送给父级类加载器,如果父级无法找到该类,则会将请求发送给子级类加载器。
如果子级仍然无法找到该类,则会继续向下传递请求,直到所有的子级都无法找到该类为止。
最后,如果所有的子级都无法找到该类,则由当前节点自己尝试去查找并载入该类。
三、双亲委派模型的优点1. 避免重复加载:因为每个节点都会先向其父节点请求,所以在整个树形结构中只有最顶层的节点会尝试去查找并载入某个特定的类。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加载同一个类。
2. 确保安全性:由于每个节点都只能访问其父节点和子节点,所以可以确保不同的类加载器之间的类是隔离的。
这样可以避免在不同的类加载器中出现同名类的情况,从而确保Java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3. 灵活性:由于可以在不同的类加载器中加载不同的类,所以可以实现灵活的模块化设计,从而提高了Java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四、双亲委派模型的应用1. 防止核心API被篡改:JVM中内置了一些核心API,如ng.Object、ng.String等。
这些API是由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来负责加载和管理。
由于启动类加载器是最顶层的节点,所以它会先尝试去查找并载入这些核心API。
如果启动类加载器无法找到这些API,则说明JVM已经被篡改了。
2. 实现插件化架构:通过自定义ClassLoader来实现插件化架构,可以让Java应用程序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例如,在一个Web应用程序中,每个Web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独立的ClassLoader来加载其所需的类库。
bifpn公式
bifpn公式BiFPN模型是一种用于目标检测的神经网络结构,其主要用途是在处理多尺度特征图时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BiFPN的全称是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它可以在多个尺度上进行特征融合,同时保留更多的空间信息和上下文信息。
BiFPN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迭代地进行上下和下上的信息传递,实现特征的跨尺度融合。
具体来说,BiFPN包含了多个FPN结构,每个FPN结构都有两个方向的特征融合,即从高到低和从低到高。
BiFPN 的输出是一个多尺度特征图的金字塔结构,其中每个尺度都包含了来自不同层级的特征。
BiFPN的公式可以表示为:$$begin{aligned}&mathbf{b}_{i}^{l}=mathbf{w}_{g}^{l}left[mathbf{P}_{i}^{l}, mathbf{U}_{i, i+1}^{l+1}, mathbf{U}_{i, i-1}^{l+1},mathbf{U}_{i, i+1}^{l}, mathbf{U}_{i, i-1}^{l}right]+ mathbf{b}_{i}^{l}&mathbf{b}_{i}^{l}=operatorname{ReLU}left(mathbf{b}_{i}^{l} right)&mathbf{b}_{i}^{l}=mathbf{w}_{h}^{l} mathbf{b}_{i}^{l}+mathbf{b}_{i}^{l}end{aligned}$$其中,$mathbf{P}_{i}^{l}$表示来自骨干网络的特征图,$mathbf{U}_{i, i+1}^{l+1}$和$mathbf{U}_{i, i-1}^{l+1}$表示来自下一层的上采样特征和下一层的下采样特征,$mathbf{U}_{i,i+1}^{l}$和$mathbf{U}_{i, i-1}^{l}$表示来自相邻层级的上采样特征和下采样特征,$mathbf{w}_{g}^{l}$和$mathbf{w}_{h}^{l}$是学习得到的权重。
slanet模型结构
slanet模型结构摘要:1.Slanet 模型的背景和目的2.Slanet 模型的结构概述3.Slanet 模型的主要组件4.Slanet 模型的优点和应用正文:Slanet 模型是一种用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学习模型,旨在通过结合多种传感器信息来实现对环境的感知、理解和导航。
这种模型在自主驾驶、机器人导航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Slanet 模型的结构概述如下:首先,模型从多个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雷达和IMU 等)收集输入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融合到一个统一的表示中。
接下来,模型将融合后的数据输入到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境表示中,以获得对环境的丰富理解。
最后,模型将环境表示用于导航任务。
Slanet 模型的主要组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多传感器融合:这一部分主要负责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以便于后续处理。
这需要解决传感器之间的同步问题以及数据格式的统一问题。
2.深度学习环境表示:这一部分通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图神经网络(GNN)等深度学习技术,将融合后的数据转换为一个丰富且鲁棒的环境表示。
这种表示可以让模型更好地理解环境中的物体、场景和关系。
3.导航任务:这一部分将环境表示用于导航任务,例如自主驾驶、机器人导航等。
这通常需要使用一些传统的导航算法,如SLAM(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
Slanet 模型具有以下优点:1.鲁棒性:模型可以从多种传感器中获取信息,提高了对环境理解的鲁棒性。
2.适应性:模型可以适应不同的传感器配置和任务需求。
3.可扩展性:模型可以通过增加传感器和改进深度学习算法来不断提高性能。
总之,Slanet 模型为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法来实现对环境的感知、理解和导航。
深度高斯过程
深度高斯过程
深度高斯过程(Deep Gaussian Process,DGP)是一种基于高斯过程的深度学习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将多个高斯过程联合起来构建一个深层次的模型,从而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和泛化能力。
在DGP中,每一层都是一个高斯过程,通过将上一层的输出作为输入来连接多个高斯过程,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这种方式允许我们使用基于贝叶斯非参数方法来对模型进行建模,同时实现了高效和灵活性。
通过深度结构的分层,模型可以更精准地表达数据中的非线性复杂模式。
与传统的深度学习算法相比,DGP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鲁棒性更强:通过贝叶斯非参数方法,DGP可以有效地处理离群点或噪声数据。
2. 可解释性更好:DGP中每一层都是一个高斯过程,因此可以进行概率建模和前向预测,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
3. 泛化能力更强:DGP可以通过对数据分层来获取更清晰的特征表示,从而实现更好的泛化能力。
总之,深度高斯过程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如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