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正式版)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3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ae85a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8.png)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1. 规程介绍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是为了加强企业和公共场所的防火防爆工作,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该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防火防爆基础知识、防火防爆设备配置、防火防爆应急措施等。
2.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2.1 火灾的危害性火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火灾引发的原因有很多,如电气设备故障、火源暴露、电线老化等。
因此,加强火灾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2.2 火灾的防范措施(1)建立完善的火灾预防制度,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
(2)加强消防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使用。
(3)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加强火灾逃生演练。
3. 防火防爆设备配置3.1 常见防火防爆设备常见的防火防爆设备有火灾报警器、灭火器、防火墙等。
这些设备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迅速控制火势,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2 设备配置要求(1)根据场所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配置防火防爆设备。
(2)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存在的问题。
4. 防火防爆应急措施4.1 应急预案的制定制定应急预案是减少火灾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
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警、疏散、灭火等方面的内容。
制定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定期组织演练。
4.2 应急物资的配置应急物资是在火灾事故发生后提供救援的重要条件之一。
应急物资的配置包括灭火器、应急照明、救生绳等。
这些物资应安放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4.3 应急演练的组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是提高员工火灾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
演练过程应真实、严肃,能够提高员工的实际应对能力,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5. 防火防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防火防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是保障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重宣传教育,增强企业和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
6. 总结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是加强防火防爆工作、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d84840252d380eb62946dfa.png)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燃烧及其特性(一)燃烧及燃烧条件1.燃烧的含义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氧气或氧化剂)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有新物质的产生,即燃烧是化学反应;二是燃烧过程中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A.有可燃性的物质,如木材、乙醇、甲烷、乙烯等;B.有助燃性物质,常见的有空气和氧气;C.有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电火花、高温物体、光和射线等。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构成燃烧三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
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也不一定会发生燃烧,只有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且都具有一定的“量”,并彼此作用,才会发生燃烧。
对于已经发生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就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原理。
(二)燃烧的种类1.闪燃各种液体表面都具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浓度取决于该液体温度。
闪燃是在液体表面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上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闪点这个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性液体,某些固体如樟脑、萘等,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因此也有闪点。
在闪点温度下,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汽还不多,所以闪烁一下就灭了。
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点燃的危险。
2.自燃自燃是可燃物质自发产生的着火燃烧,通常由缓慢的氧化作用而引起,即物质无外部火源条件下,在常温下自行发热,由于散热受阻,热量积聚逐渐达到燃点而产生燃烧。
自燃又可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
可燃物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直到燃点产生燃烧叫受热自燃,如:可燃物接触高温表面、加热、烘烤过度或冲击摩擦等均可导致受热自燃。
而自热自燃是没有外来热源影响,由于物质内部发生化学、物理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在适当条件下逐渐积聚,温度升高直到燃点产生燃烧。
造成自燃自热的原因有氧化热、分解热、聚合热、发酵热等。
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都是在不接触明火的情况下“自动”发生的燃烧,其区别在于热的来源不同。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3fe12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d.png)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防火防爆安全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安全领域,为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防火安全技术防火安全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措施,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及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危害。
防火安全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预防:通过对火源、燃料和氧气进行控制,以预防火灾的发生。
例如,合理配置电气设备,防止电器设备的短路或过载引起火灾;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等。
2. 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用于在火灾发生时进行初期灭火。
这些设施是防火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3. 疏散逃生:在火灾发生时,人员需要迅速疏散离开,以确保人身安全。
因此,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需要合理,疏散通道和出口需要畅通无阻。
同时,应提供紧急疏散的标识和指示。
4. 火灾报警系统:通过火灾报警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火灾发生的情况,并及时报警,以便组织灭火和疏散工作。
二、防爆安全技术防爆安全技术是指通过科学手段和措施,预防和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及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危害。
防爆安全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爆材料:使用可以防止火花和静电产生的材料,例如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灯具等。
2. 防爆装置:对易燃易爆物品使用防爆装置,如防爆阀、防爆电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在爆炸发生时迅速切断电源或传送介质,防止事故扩大。
3. 防爆环境: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防爆改造,如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爆炸气体的浓度;合理布置设备和设施,减少火源和火花的产生。
4. 培训和管理:对从事易燃易爆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他们正确使用防爆设备,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防和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们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结合具体的防火防爆技术,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和措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589a0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5.png)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现代社会安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行业中,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随着人们对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防火: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火灾或尽早扑灭火灾。
防爆:指对容易爆炸的物质(如液态、气态燃料、爆炸物等)采取措施,保障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由此可见,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安全,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二、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由于使用了各种化学药品、烟花、炸药等易燃易爆的物品,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其破坏力是非常大的。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应用对工业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盈利与发展。
1、建设可靠的防火防爆设施和设备防火防爆设施和设备是保障工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必须建设可靠、高效的设施和设备,第一时间发现和扑灭火灾和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2、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管理体系,对全面加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管理非常必要。
可以从制度、机构、技术等方面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加强员工防火防爆的培训员工素质和技能是防火防爆安全关键的因素之一。
员工必须通过培训,了解消防、防爆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达到支撑企业防火防爆管理的目的。
三、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应用。
下面是几点常见的注意事项:1、居民区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楼在居民区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楼。
如油漆、汽油、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这些物质一旦泄漏或着火,就会引起严重的灾难。
2、厨房使用气体要注意安全在燃气灶具上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要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压力阀,使用正确的用具,及时关闭燃气阀门,避免燃气泄漏和意外火灾。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4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88bd7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3.png)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火灾和爆炸的防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居民楼、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各类场所和设施的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第三条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综合防控的原则。
第二章火灾防控第四条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居民楼、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应通过以下措施加强火灾防控:(一)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二)设置有效的火灾报警系统,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发出警报;(三)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包括消防器材、灭火器、灭火器等;(四)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电线电路的安全可靠;(五)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火灾应急能力;(六)建立火灾报告制度,确保火灾发生后能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第五条各类场所和设施在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建筑结构应符合耐火等级要求,建材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准;(二)逃生通道应保持畅通,设有正确标识并配备应急照明;(三)设备、机械和化学品等易燃、易爆物品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做好储存和使用管理;(四)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备。
第六条备发电机房等特殊场所和设施,应加强火灾防控措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运行安全。
第七条各类火灾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应急救援,防止火灾扩大蔓延,同时做好善后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第三章爆炸防控第八条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居民楼、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应通过以下措施加强爆炸防控:(一)建立健全爆炸危险源排查制度,对可能存在的爆炸危险源进行定期排查,及时消除隐患;(二)设置有效的爆炸警报系统,当发生爆炸事故时能及时发出警报;(三)做好易燃、易爆材料的储存和使用管理,确保安全可靠;(四)对易燃、易爆材料进行分类存储,并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五)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四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c0a2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0.png)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
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
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二)自燃点。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
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
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
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
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
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
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和爆炸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一)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4ba5c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a.png)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一、背景介绍防火防爆是一门专门研究火灾和爆炸防范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
它旨在通过合理的安全设计和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预防和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防火防爆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防火防爆技术原理1. 火灾防范原理火灾防范的基本原理是燃料、氧气和可燃物的三要素理论。
它认为火灾是由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因此,只要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缺失或无法相互作用,火灾就无法发生。
基于这一原理,防火工程会采取各种措施,如隔离、灭火和排烟等,防止火灾蔓延。
2. 爆炸防范原理爆炸防范的基本原理是控制可燃气体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足够浓度时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以及使用防爆设备和实施防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爆炸发生的风险。
三、防火防爆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在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领域,火灾和爆炸事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防火防爆技术在这些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工厂设计和建设阶段,需要考虑火灾和爆炸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此外,还需要安装防爆设备,如防爆电器、防爆灯具等,以提供安全保障。
2. 建筑领域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因此,防火防爆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防火分区、防排烟等因素,以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安装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装置等设备,确保火灾及时发现和扑灭。
3. 交通领域在交通运输中,防火防爆技术同样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轨道交通系统中,需要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信号设备,以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稳定。
此外,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还需要考虑燃料和氧气的供应方式,以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四、防火防爆技术的发展趋势1. 节能环保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防火防爆技术也在朝着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例如,在工业领域,人们正在研发高效节能的防爆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db4b6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7.png)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目录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1)第二节消防设施与器材 (9)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 (13)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燃烧与火灾(一)燃烧与火灾的定义、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它通常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2、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3、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火的三要素。
(二)燃烧和火灾过程和形式1、燃烧过程除结构简单的可燃气体(如氢气)外,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汽在气相中的燃烧。
可燃气体最容易燃烧;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汽;在固体燃烧中,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汽进行燃烧。
可燃物质的燃烧过程包括许多吸热、放热的化学过程和传热的物理过程。
热量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三种方式进行传播。
2、燃烧形式气态可燃物通常为扩散燃烧,即可燃物与氧气边混合边燃烧;液态可燃物(包括受热后先液化后燃烧的固态可燃物)通常先蒸发为可燃蒸汽,可燃蒸汽与氧化剂发生燃烧;固态可燃物先是通过热分解等过程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再与氧化剂再发生燃烧。
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以下4种形式:扩散燃烧(可燃气体);混合燃烧(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和空间扩散混合);蒸发燃烧(可燃液体);分解燃烧(可燃固体)。
(三)火灾的分类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四)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4acfcb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e.png)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主要是指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命安全的重视,防火防爆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防火防爆技术。
防火技术:1.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选择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如阻燃墙板、阻燃地板等。
此外,要注意防火材料的正确使用和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2. 消防设施的布置和维护:建筑物应该配备检测喷淋系统、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预防火灾的措施:加强火灾防范意识,定期开展火灾应急演练,明确火灾报警、逃生和救援的预案和措施。
4. 防火隔离和分区:在建筑物内设置隔火墙和防火门,将建筑物分区,以阻止火势蔓延。
5. 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采用智能化的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迅速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防爆技术:1. 使用爆炸性环境下适用的设备和工具:针对爆炸性环境的特点,选择适用的设备和工具,如防爆灯、防爆开关和防爆电缆等。
2. 电气设备的防爆设计:合理布置和设计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并进行必要的绝缘处理、线缆保护和接地等。
3. 可燃气体的控制和检测:对于可燃气体存在的场所,应采取控制措施,如通风、排气和检测,以确保可燃气体不积聚到爆炸极限。
4. 防静电措施:采取防静电装置和措施,避免静电引起的火花,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5. 教育培训和安全意识提高: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识,掌握正确应对紧急情况的技能。
以上是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的一些主要内容,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需要关注,如煤矿防火防爆技术、化工厂防爆技术等。
在实施防火防爆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持一致,并及时了解和应用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安全生产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bf0a1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7.png)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防火防爆是指对于工业企业、商业建筑、公共场所等各种场所中可能发生的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安全技术,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包括防火防爆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火灾预警和报警系统的建设、防火防爆设计和施工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防火安全技术(一)设计和施工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防火安全的各种要求和措施。
首先,要合理布置室内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消防栓等,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得到应对。
其次,要合理布置室外消防设施,如消防通道、疏散楼梯等,确保人员能够安全撤离。
此外,还要合理布置电气设备、照明设备等,防止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二)消防设施的选择和使用在选择和使用消防设施时,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所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例如,在室内布置灭火器时,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面积等参数来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同时,在使用灭火器时,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得到灭火。
(三)火灾预警和报警系统的建设火灾预警和报警系统是防火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人员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建设火灾预警和报警系统时,要考虑到不同场所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布置。
例如,在商场、酒店等场所,要布置红外线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等设备,以便及早发现火灾。
(四)消防演练消防演练是提高人员防火意识和应对火灾能力的重要手段。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能够帮助人员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熟悉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的位置,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二、防爆安全技术(一)设计和施工在防爆安全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防爆要求和措施。
首先,要合理布置气体检测系统,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易燃气体的泄露情况。
其次,要合理布置通风系统和排气系统,确保易燃气体能够及时排除。
此外,还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导静电设备,防止静电引发爆炸。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知识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d3195c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4.png)
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是物质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扑救E类火灾应选用干粉灭火 器或二氧化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简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物油脂等。
(3)碳化物。例如碳化钙、碳化钾、碳化钠等。碳化钙(电石)与水接触能生成乙块,这种气体能燃烧或爆炸 。
(4)磷化物。例如磷化钙、磷化辞等,它们与水作用生成磷化氢,而这种气体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6.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
发生火灾后,要及时使用本单位(地区)的灭火器材、设备进行扑救。有手动灭火系统的应立即启动。
(5)强氧化剂不得与可燃物质接触、混合。经易燃液体浸渍过的物品,不得放在烘箱内烘烤。
(6)易燃物品的残渣(如钠、白磷、二硫化碳等)不准倒入垃圾箱内和污水池、下水道内,应放置在密闭的容 器内或妥善处理。沾有油脂的抹布、棉丝、纸张,应放在有盖的金属容器内,不得乱扔乱放,防止自燃。
(7)作业完毕后工作场所要收拾干净,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的阀门,清查危险物品并封存好。清洗用过的容器 ,断绝电源,关好门窗,经详细检查确保安全时,方可离去。
(6)物质自行发热。例如油纸、油布、煤的堆积,金属钠接触水发生反应等。
(7)绝热压缩。例如硝化甘油液滴中含有气泡时,被落锤冲击受到绝热压缩,瞬时升温,可使硝化甘油液滴被 加热至着火点而爆炸。
(8)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等。
@事故案例
某年5月26日,太原某钢铁公司热连轧厂由于1号加热炉助燃风机的电动定子绕组绝缘严重老化,绕组4个部位 匝间短路引起大电流冲击,造成为其供电的干式变压器绝缘击穿起火,引燃上方电缆,发生火灾,直接财产损失 575.3万元。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0a1b139ec3d5bbfd0a74e0.png)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防火防爆基本要求(1)严格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不得擅自搭建易燃违章建筑,不得随意改变建筑物的用途,不得在防火间距内堆放可燃物品,不得损坏建筑物内已有的消防设施。
消防通道、安全门,疏散楼梯必须保持畅通。
(2)严格明火管理制度。
在禁火区域内动火,必须采取周密的防范措施,并经车间和厂级消防、安全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动火,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区域及仓库区域严禁吸烟;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贮罐、管道及阴沟中,不得用明火、蜡烛、火柴照明,应采用防爆灯照明;在加热易燃液体时,避免使用明火,应采用热水、蒸气或防爆电具加热。
(3)避免摩擦撞击。
装运易燃易爆物品时,要轻装轻卸,严防震动、撞击,不得使用电磁起重机吊运危险物品;在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铁器敲击,以防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消除电器火花。
输电线路不得超负荷运行;保险丝要按规定容量安装;裸体导线不得安装在防爆场所;在易燃易爆场所安装的电气开关和照明灯必须采用防爆型。
(5)消除静电。
对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都必须设有导除静电装置,如接地。
油库设施中的油罐、管道、卸油台,加油柱,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
乙炔管道接地电阻不大于20欧。
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三篇)
![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22060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9.png)
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工厂里,防火防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工作,一旦发生火、爆炸事故,会给职工、工厂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不仅要求工厂各级领导和从事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工艺的职工做好防火防爆工作,也要求每个职工都应做好这项工作。
每个职工都必须掌握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
1、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行业的性质、引起事故的条件等因素不同,工厂火灾、爆炸事故的类型也不相同,但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从直接原因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1)吸烟引起的事故。
(2)使用、运输、存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时引起的事故。
(3)使用明火引起的事故。
有些工作需要在生产现场云动用明火,因管理不当引起事故。
(4)静电引起的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艺会产生静电。
例如,用汽油洗涤、皮带在皮带轮上旋转磨擦、油槽在行走时油类在容槽内晃动等,都能产生静电。
人们穿的化纤服装,在与人体摩擦时也能产生静电。
(5)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不当引起的事故。
例如,超负荷使用电气设施,引起电流过大;电气设施的绝缘破损、老化;电气设施安装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等。
(6)物质自燃引起的事故。
例如煤堆的自燃,废油布等堆积起来引来引起的自燃等。
(7)雷击引起的事故。
雷击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它能产生高温和高热,引起火灾爆炸。
(8)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带故障运行或管理不善,引起事故。
2、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燃烧必须同时具有下列三个条件:①有可燃物质。
不论固体、液体或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质。
有些可燃物质是由单一的元素组成的,如碳、氢、硫、钾等;还有些可燃物质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苯、丙酮、乙炔等。
②有助燃物质。
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物质。
如空气(氧气)、氢气、及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化剂。
③有能导致燃烧的能源。
指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能源。
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构能等都可起到火源的作用。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e286bde0c22590102029d43.png)
(三)烟气的危害性
⑥空气流——在大火已被抑制或燃料已 被控制的少数情况下可采用,一般不宜 采用(地铁或隧道)。
⑦浮力——采用风机驱动或自燃通风系 统,利用热烟气的浮力机制排烟。
(四)火灾的防治
1. 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 2. 火灾防治途径 防火的基本技术措施
设 计 阶 段 评 估 阶 段 阻 燃 措 施 火 灾 探 测 灭 火 措 施
(四)火灾的防治
⑴设计阶段:建筑或工程设计时考虑到 防火安全,如采用难燃不燃材料代替可 燃易燃建筑材料,防火门,防火墙,安 全通道等。 耐火等级分:一,二,三,四级。
(四)火灾的防治
⑵评估:对已有的厂房,仓库或工程进 行危险评估。 包括:耐火等级,安全间距,使用 能源的安全要求等。
(四)火灾的防治
(二)火灾的研究手段
5. 火灾的研究手段:
相 结 合
模拟研究:设定不同的具体条件 统计分析:不同行业,季节,火源 及原因等
(二)火灾的现象
6.火灾发展过程的几种现象: ⑴火旋风——火在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旋 转火焰。与风向,地理形态,建筑物的 影响有关。有垂直火旋风,水平火旋风, 他们都会促进火势蔓延速度加快和强度 加大。
(一)燃烧的过程
5. 物质的燃烧过程(历程) ⑴可燃气体:在火源作用下加热到着火点(燃点) 就能氧化分解燃烧,是最容易燃烧的。 如:2C2H2+5O2
点燃
4CO2+2H2O+Q
(一)燃烧的过程
⑵ 可燃液体:受热 蒸发 蒸气 氧化分解 燃烧 受热蒸发 已醇(C2H5OH)液 (C2H5OH)蒸气+3O2= 2CO2+3H2O+Q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2e058ffbd64783e08122b1d.png)
5、常见爆炸类型
B、产生的能量是气体爆炸的数倍,温度可上升到 2000-3000℃左右,这是因为单位体积内碳氢化合物多。 粉尘爆炸首先出现爆炸,过0.1-0.2s后,形成火焰,在 常温常压下,火焰波初期速度为2-3m/s,因燃烧粉尘的 膨胀,继而压力上升,其速度以加速度增加。由爆炸引 起的冲击波传播速度约为300m/s,并且随火焰速度的上 升而上升,比火焰速度快得多。
影响其反应发生的因素:温度、释放的能量、热量、 加热时间
它是表达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危险性的重 要参数。如氢气的最小点火能为0.02mJ。正庚烷为 0.7mJ
(2)着火延滞期(诱导期)
——指可燃性物质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从 开始暴露到起火的时间。
混合气着火前自动加热的时间称为诱导期,在燃烧 过程中又称为着火延滞期或着火落后期。单位用ms 标识。
着火(自燃或点燃)
持续燃烧 放热 物质燃烧过程示意图
气态可燃物: ——通常为扩散燃烧,即可燃物与氧
气边混合边燃烧。
可燃气体燃烧所需的热量只用于本身 的氧化分解,在火源作用下被加热到 着火点(燃点)就能氧化分解燃烧, 是最容易燃烧的。
液态可燃物: ——通常为先蒸发为可燃蒸气,可燃蒸 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2.火灾的定义
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 造成的灾害。
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灾的燃烧现象。或指超出有 效范围的燃烧。通常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人员和财产损失较轻时,有时也称火警或未遂 火灾事故。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2篇)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c755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8.png)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一、1.火药燃烧的特性(1)能量特征。
标志火药作功能力的参量,一般是指1kg火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
(2)燃烧特性。
标志火药能量释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
(3)力学特性。
火药具有的强度,满足在高温下保持不变形、低温下不变脆,能承受在使用和勤务处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力的作用,以保证稳定燃烧。
(4)安定性。
火药必须在长期贮存中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
为改善火药的安定性,一般在火药中加入少量的化学安定剂,如二苯胶等。
(5)安全性。
在配方设计时必须考虑火药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不发生爆轰。
2.炸药爆炸的三要素(1)反应过程的放热性在炸药的爆炸变化过程中,炸药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热的释放是爆炸变化过程的发生和自行传播的必要条件。
爆炸变化过程所放出的热量称爆炸热(或爆热),一般常用炸药的爆热约在3700~7500kJ/kg。
(2)反应过程的高速度炸药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事先充分混合和接近,许多炸药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共存一个分子内,能够发生快速的逐层传递的化学反应,使爆炸过程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通常为每秒几百米或几千米。
(3)反应生成物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二、1.起爆器材、工业炸药和烟花爆竹药料的燃烧爆炸敏感度火炸药在热、电、光、冲击波、机械摩擦和撞击等外界作用下引起燃烧和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火炸药的敏感程度,简称火炸药的感度。
火炸药有各种不同的感度,一般有火焰感度、热感度、机械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针刺感度)、电感度(交直流电感度、静电感度、射频感度)、光感度(可见光感度、激光感度)、冲击波感度、爆轰感度。
2.爆炸影响因素炸药的性质、装药的临界尺寸、炸药层的厚度和密度、杂质及含量、周围介质的气体压力和壳体的密封、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三、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产品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分类、特点、危害及发生发展历程燃烧爆炸事故的类型按过程分为:(1)定压燃烧燃烧产物能及时排放,其压力始终与初始环境压力相平衡,直接危害不大,但可诱发火灾或爆炸;燃烧过程较慢,燃烧传播速度通常每秒数毫米到每秒数米,最大的也只有每秒数百米。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范文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4da0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1.png)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范文防火防爆是指对于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对工业、商业和民用场所进行防火和防爆工作,以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火防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预防技术:火灾预防技术是指通过对可能发生火灾的场所进行检查和分析,找出潜在的火灾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预防火灾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加强对火灾事故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的制定,加强火灾安全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等。
2. 灭火技术:灭火技术是指在火灾事故发生时,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使用相应的装备来进行灭火。
常见的灭火技术包括:手提式灭火器的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灭火器的配备和使用等等。
3. 防爆技术:防爆技术主要是针对易燃易爆场所和设备,通过使用防爆装置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防爆技术主要包括:防爆设备的设计和生产、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防爆场所的管理和维护等。
4. 疏散逃生技术:疏散逃生技术是指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地疏散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疏散逃生技术包括:制定合理的疏散逃生计划、加强疏散通道的设置和维护、提高人员的逃生意识和安全意识等。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 加强政府机构的领导和监管:政府机构应加强对防火防爆工作的领导和监管,加大对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隐患。
2. 增加投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防火防爆技术的投入,提高相关设备和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水平。
同时,加强对防火防爆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灾后恢复和救援能力。
3.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加强对防火防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范本(2篇)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5c33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7.png)
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火灾爆炸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对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火灾防护技术1.建筑物火灾防护技术建筑物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防火防爆技术在建筑物中具有重要作用。
建筑物火灾防护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建筑物结构设计方面:(1)采用耐火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耐火性能;(2)增加防火分区,在建筑物内部设置耐火隔墙、耐火门等,划分不同的用途区域;(3)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具等,便于人员及时处理火灾。
b.电气线路与设备的防护:(1)采用防火阻燃材料进行电源线路敷设;(2)合理布置电缆桥架,提高电器线缆的散热性能;(3)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c.应急疏散通道的设计与管理:(1)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快速、安全地疏散;(2)定期检查疏散通道,清理堵塞物,确保畅通。
2.危险化学品防护技术危险化学品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物质,但一旦泄漏或发生事故,将极大地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化学品防护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储罐与管道的防护:(1)储罐选用高密度、高强度材料,提高储存的稳定性;(2)管道采用高压、高温防爆设计,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输。
b.防护设施的合理设置:(1)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情况;(2)配备适量的个人防护装备,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c.建立应急预案:(1)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处理机制;(2)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处理事故的能力与实际效果。
三、爆炸防护技术1.爆炸防护原理(1)控制可燃物料的浓度,避免形成可燃性混合物;(2)控制点火源的产生,避免引发爆炸;(3)使用防爆设备和材料,减小爆炸的危害。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三篇)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404c6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f.png)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防火防爆是指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而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和技术标准。
下面是一些与防火防爆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1. 建筑安全规范:建筑防火规范规定了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包括建筑物布局、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方面。
2. 电气设备安全规范: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安装要符合国家相关的电气安全规范,确保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
3. 化学品存储和使用安全规范:针对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场所,制定了相应的安全规范,包括储存条件、用火用电安全、防爆设备等。
4. 工艺装置安全规范:一些特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爆炸的危险,制定了相应的工艺装置安全规范,包括设备设计、操作规程、防爆装置等。
5. 防爆器材标准:防爆器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工作时不会引起火花、电弧或热表面,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
防爆器材需要符合特定的技术标准,包括公称防爆等级、防爆标志、使用环境等。
6. 消防设备技术标准:包括灭火器、消防水源、疏散通道、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备的技术标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能够有效地控制火灾。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家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规范和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二)防火防爆是指对各类易燃易爆场所、设备和材料进行安全防护和控制,以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与防火防爆有关的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的例子:1.《防火法》:是中国的防火法律法规,包括对各类建筑物、场所和活动的防火要求,以及防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益。
2.《防火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对各类建筑物的防火设计进行规范,包括建筑结构、防火分隔、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3.《防爆设计规范》:是针对易燃易爆场所和设备的设计规范,对设备的材料选择、防静电措施、爆炸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安全技 术 交 底-防火防爆
![安全技 术 交 底-防火防爆](https://img.taocdn.com/s3/m/cb41b6cdb14e852458fb57a9.png)
安全员
班组长
(4)、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定期检修电气设备。
(5)、建立经理部、工区、班组三级防火责任制,明确职责。
(6)、重点部位如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
(7)、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器火灾。
(8)、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30m。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年月日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防火、防爆安全
交底内容:
(1)、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控制火源、易燃物和助燃物。
(2)、防止可燃可爆炸物质的积聚,提高材料及设备的防火性能。配备灭火器材,如手提灭火机和自动灭火装置,并同地方消防部门保持联系,加强协作。
(3)、பைடு நூலகம்电气设备特别是高压变压器(高度设置2.5米,并设围墙防护)的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防护性接零或绝缘;派专人负责电气安全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6344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正式版)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1.火药燃烧的特性(1)能量特征。
标志火药作功能力的参量,一般是指1kg火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
(2)燃烧特性。
标志火药能量释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
(3)力学特性。
火药具有的强度,满足在高温下保持不变形、低温下不变脆,能承受在使用和勤务处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力的作用,以保证稳定燃烧。
(4)安定性。
火药必须在长期贮存中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
为改善火药的安定性,一般在火药中加入少量的化学安定剂,如二苯胶等。
(5)安全性。
在配方设计时必须考虑火药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不发生爆轰。
2.炸药爆炸的三要素(1)反应过程的放热性在炸药的爆炸变化过程中,炸药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热的释放是爆炸变化过程的发生和自行传播的必要条件。
爆炸变化过程所放出的热量称爆炸热(或爆热),一般常用炸药的爆热约在3700~7500kJ/kg。
(2)反应过程的高速度炸药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事先充分混合和接近,许多炸药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共存一个分子内,能够发生快速的逐层传递的化学反应,使爆炸过程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通常为每秒几百米或几千米。
(3)反应生成物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二、1.起爆器材、工业炸药和烟花爆竹药料的燃烧爆炸敏感度火炸药在热、电、光、冲击波、机械摩擦和撞击等外界作用下引起燃烧和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火炸药的敏感程度,简称火炸药的感度。
火炸药有各种不同的感度,一般有火焰感度、热感度、机械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针刺感度)、电感度(交直流电感度、静电感度、射频感度)、光感度(可见光感度、激光感度)、冲击波感度、爆轰感度。
2.爆炸影响因素炸药的性质、装药的临界尺寸、炸药层的厚度和密度、杂质及含量、周围介质的气体压力和壳体的密封、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三、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产品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分类、特点、危害及发生发展历程燃烧爆炸事故的类型按过程分为:(1)定压燃烧燃烧产物能及时排放,其压力始终与初始环境压力相平衡,直接危害不大,但可诱发火灾或爆炸;燃烧过程较慢,燃烧传播速度通常每秒数毫米到每秒数米,最大的也只有每秒数百米。
(2)爆燃转爆轰型的爆炸高能量高密度,危害的主要形式是爆炸产物的直接作用、空气冲击波的作用、破片飞散破坏作用、地震波的传播等。
爆轰过程传播速度极快,速度一般高达每秒数千米。
四、1.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爆炸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初始压力(波面压力)可达100MPa,其峰值达到一定值时,对建(构)筑物及各种有生力量(动物等)构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损伤。
2.防护措施(1)生产、贮存爆炸物品的工厂、仓库的厂址应建立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带,禁止设立在城市市区和其他居民聚集的地方及风景名胜区。
厂库建筑与周围的水利设施、交通枢纽、桥梁、隧道、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输油管道等重要设施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2)生产爆炸物品的工厂在总体规划和设计时,应严格按照生产性质及功能划分各分区,并使各分区与外部目标、各区之间保持必要的外部距离。
3.工厂平面布置(1)主厂区内应根据工艺流程、安全距离和各小区的特点,在选定的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有利、安全的自然地形加以区划。
(2)总仓库区应远离工厂住宅区和城市等目标,有条件时最好布置在单独的山沟或其他有利地形处。
(3)销毁厂应选择在有利的自然地形,如山沟、丘陵、河滩等地,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条件下,确定销毁场地和有关建筑的位置。
4.安全距离为保证爆炸事故发生后冲击波对建(构)筑物等的破坏不超过预定的破坏等级,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区域内的建筑物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称为内部安全距离。
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与该区域外的村庄、居民建筑、工厂住宅、城镇、运输线路、输电线路等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称为外部安全距离。
查阅有关设计安全规范就可找到安全距离的数值。
5.工艺布置(1)在生产工艺方面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遥控化,做到人机隔离、远距离操作。
(2)在生产工艺流程中,需区分开危险生产工序与非危险生产工序,且宜分别设置厂房。
(3)在厂房内工艺布置时,宜将危险生产工序布置在一端,接着危险较低的生产工序,危险生产工序的一端宜位于行人稀少的偏僻地段。
危险品暂存间亦宜布置在地处偏僻的一端。
(4)危险品生产厂房和库房在平面上宣布置成简单的矩形,不宜设计成形体复杂的凹形、L形等。
(5)危险品生产厂房要有充分考虑人员的紧急疏散问题。
(6)有泄爆要求的工艺设备,在布置时应使其泻爆方向不直接对着其他建筑物或主要道路。
(7)抗爆间的设置要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
6.设备防爆装置(l)对于I类场所,即炸药、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贮存和黑火药制造加工、贮存的场所,不应安装电气设备,特殊情况下仅允许安装电机的控制按钮及监视用工仪表,其选型应符合E类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防爆要求;当生产设备采用电力传动时,电动机应安装在无危险场所,采取隔墙传动;电气照明采用安装在建筑外墙壁鑫灯或装在室外的投光灯。
(2)对于Ⅱ类场所,即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的场所,电气设备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20℃,且符合防爆电气设备的有关规定;应采用密闭防爆型、隔爆型、正压型或防爆充油型、本质安全型、增安型(仅限于灯类及控制按钮)。
(3)对于Ⅲ类场所,即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应选用密封型、防水防尘型设备。
7.自动雨淋快速雨淋设备主要由光敏探测系统及雨淋管网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当工房内起火时,光照骤然增大,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小,控制系统电流增大,通过电子放大器、继电器,使电磁阀打开,雨淋管网喷水灭火。
8.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是在根据火灾酝酿期和发展期陆续出现的烟、热流、火光、气味等火灾信息,通过感温报警器、感烟器、光电报警器等发出声、光警报,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灭火措施。
五、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预防燃烧爆炸事故的主要措施1.民用爆破器材(1)预防火炸药生产中混入杂质。
(2)在生产、贮存、运输时,不允许使用明火,不得接触明火或表面高温物;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时,在工艺资料中应作出明确说明,并应限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且遵守用火细则。
(3)在生产、贮存、运输等过程中,要防止摩擦和撞击。
(4)要有防止静电产生和积累的措施。
(5)火炸药生产厂房内的所有电气设备都应采取防爆电气设备,所有设施都应满足防爆要求。
(6)生产、贮存工房均应设置避雷设施,所有建筑物都必须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
(7)在火炸药的生产中,避免空气受到绝热压缩。
(8)要及时预防机械和设备故障。
(9)生产用设备在停工检修时,要彻底清理残存的火炸药;需要电焊时,除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外,还要采取消除杂散电流的措施。
2.烟花爆竹烟火药制造过程中的防火防爆:(1)烟火药原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
(2)粉碎应在单独工房进行,粉碎前后应筛掉机械杂质,筛选时不得使用铁质、塑料等产生火花和静电的工具。
(3)黑火药原料的粉碎,应将硫磺和木炭两种原料混合粉碎。
(4)铝粉、筷铝合金粉、氯酸盐、赤磷等高感度原料的粉碎必须在专用工房中,使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具,并有专人操作。
(5)粉碎和筛选原料时应坚持做到“四固定”(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五不准”(不准混用工房、不准混用设备和工具、不准超量投料、不准在工房内存放粉碎好的药物);所有粉碎和筛选设备应接地,电气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的,要做到远距离操作,进出料时必须停机停电,工房应注意通风。
(6)烟火药的配制和混合时要严把领药、称药、混药三道关口。
(7)压药与造粒工房要做到定机定员,药物升温不得超过20℃,机械造粒时应有防爆墙隔离和连锁装置等。
(8)药物干燥时要控制药量、温度,严禁明火。
3.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1)领药时要按照"少量、多次、勤运走"的原则限量领药。
(2)装、筑药应在单独工房操作。
装、筑不含高感度烟火药时,每间工房定员2人;装、筑高感度烟火药时,每间工房定员1人,半成品、成品要及时转运,工作台应靠近出口窗口;装、筑药工具应采用木、铜、铝制品或不产生火花的材质制品,严禁使用铁质工具,工作台上等冲击部位必须垫上接地导电橡胶板。
(3)钻孔与切割有药半成品时,应在专用工房内进行,每间工房定员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积不得少于3.5m2,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和长时间使用同一件工具;(4)贴筒标和封口时,操作间主通道宽度不得少于1.2m,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m2,半成品停滞量的总药量,人均不得超过装筑药工序限量的2倍。
(5)手工生产硝酸盐引火线时,应在单独工房内进行,每间工房定员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积不得少于3.5m2,每人每次限量领药1kg;机器生产硝酸盐引火线时,每间工房不得超过2台机组,工房内药物停滞量不得超过2.5kg;生产氯酸盐引火线时,无论手工或机器生产,都限于单独工房、单机、单人操作,药物限量0.5kg。
(6)干燥烟花爆竹时,一般应采用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气干燥、红外线或远红外线烘烤,严禁采用明火。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