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人体解剖学,要把握“三个环节”,做到“五个并用”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正常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学习人体解剖学应该以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机能相互制约的观点,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培养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
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重视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一个器官或一个局部都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器官、各系统之间及各个局部之间都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和
影响。
树立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并要恰当地反映国内外最新科学进展,注意培养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能力。
学习人体解剖学要注重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实地解剖操作,结合教学标本示教、活体观察、教具和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手段,将实验中尸体上获得的知识与活体和临床实际密切联系,防止死记硬背,并逐步学会利用所学过的人体解剖学理论知识来阐明和临床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人体解剖学教学采用小班教学的形式。
将教材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部分,
掌握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内容,亦称为重点。
教材中的绪论、总论、骨学、关节学、感觉器和中枢神经系统按系统解剖学方式教学,学生利用教科书、实习指导,结合实物、标本、模型、挂图进行观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其他各章节内容以局部解剖学方式教学,学生按照实习指导中的解剖操作步骤,结合教材内容,独立解剖操作。
医学学习总结熟悉人体解剖学掌握基本医疗知识与技能
医学学习总结熟悉人体解剖学掌握基本医疗知识与技能医学学习总结:熟悉人体解剖学,掌握基本医疗知识与技能在我医学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熟悉人体解剖学并掌握基本医疗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基本医疗知识的掌握以及技能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熟悉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学习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对于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构成,掌握各个器官的位置和功能,从而更好地诊断疾病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例如,熟悉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心脏病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并及时处理心脏急救等紧急情况。
其次,掌握基本医疗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备要素。
基本医疗知识包括医学伦理、医疗法律、病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医学伦理和医疗法律可以使医生在医疗实践中遵循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不仅保护患者的权益,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病理学和药理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最后,技能的培养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的关键。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自己的技能。
这些技能可以包括临床技能和沟通技巧。
临床技能是医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各种医疗操作等方面。
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更加熟练地完成各项临床任务。
此外,沟通技巧也是医生必备的素质之一,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熟悉人体解剖学,掌握基本医疗知识与技能对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通过掌握基本医疗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通过培养技能,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进行各项医疗操作。
未来,我会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人们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接触最早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对它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很多已经工作多年的医师都有再次进行尸体解剖的愿望。
所以,如何对待和学习人体解剖学,如何珍惜目前日趋紧张的尸源来进行尸体解剖,是我们作为师长应该给予学员的建议:
1.端正学习态度,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单纯靠死记硬背,动眼不动手,很难获得系统的知识储备。
尸体解剖是医学生获取人体形态信息的第一手珍贵资源,希望同学们做好思想准备,勇敢面对尸体,大胆细致地进行解剖,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名词量很大的学科,学员每节课可
能会接触到几十个专有名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学员养成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视个人时间和精力状态,可采取通读全文,也可采取摘读其中黑体名词及相关解释的方式,带着问题听课,对教员的讲课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遗忘曲线,遗忘速度最快的是上课后的三天内。
因此,建议学员课后,最好是当天或第二天就翻看讲义进行复习。
3.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
单纯的解剖学教学内容繁重,不好记忆,建议学员多
进行以下方面的尝试:(1)基础联系临床,注重临床病例和所学解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2)局部与系统相联系,在进行局部操作时注意每个局部结构和周围结构的联系和整体观;(3)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在课前和课后都可以利用网络教学手段进行预习和复习,并与教员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助力学术成长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助力学术成长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科目,对于医学生和相关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其内容繁杂、复杂性较高,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解剖学知识,助力学术成长。
一、注重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础,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特点。
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同时,可以带上解剖学图谱或教材,随时查看相关知识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二、多角度观察解剖标本解剖标本是人体解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
学习者可以通过多角度观察解剖标本,包括正面观察、背面观察、侧面观察等,深入理解和记忆各个解剖结构。
同时,配合使用解剖模型和解剖图谱,有助于形成更为立体和全面的解剖学知识。
三、积极参与解剖实验课解剖实验课是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
学生应积极参与实验课的操作和交流,尽可能亲自进行解剖操作,通过实践感受和记忆解剖结构。
在实验课结束后,可以结合实验记录和所得数据,进行总结和复习。
四、利用解剖学教学视频辅助学习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优质的解剖学教学视频得以制作和传播。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权威的解剖学教学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和学习。
视频可以直观地展示解剖结构和解剖操作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五、探究解剖学实用价值人体解剖学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学科,也具有实用价值。
学生应该了解和探究人体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如手术操作、影像学解读等方面。
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六、与同学合作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和研究难点问题,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
互相激励和督促,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七、定期复习和自测人体解剖学知识繁多,学生应定期进行复习和巩固。
可以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按照章节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人体解剖学实战指南学习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步骤
人体解剖学实战指南学习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步骤人体解剖学实战指南-学习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步骤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人体的结构组织和器官功能,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学习人体解剖学对于医学生和相关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人体解剖学实战指南,帮助你了解学习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步骤。
第一步:学习解剖学基础知识要学习人体解剖学,首先要掌握解剖学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常见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名称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以通过参考教科书、解剖学图表和模型等资源来学习和理解这些基础知识。
第二步:实践解剖学课程除了理论知识外,实践是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步骤。
参加解剖学课程或实验室,进行真实的人体解剖学实践,通过观察和操作真实的器官和组织来加深对解剖学的理解。
在实践中,要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并尊重和维护人体解剖学的尊严。
第三步:运用解剖学知识进行临床研究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于临床实践。
通过将解剖学知识应用于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和治疗方案制定等临床研究领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在临床研究中,需要综合运用解剖学、生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第四步:与专业人士互动交流与专业人士互动交流是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环节。
与经验丰富的医生、解剖学教师和其他医学专家进行交流,可以获得实践经验和专业指导,加深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此外,了解解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技术进展,有助于不断提升解剖学知识水平。
第五步: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人体解剖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也很快。
因此,要保持对人体解剖学的持续学习,并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
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研讨会和持续教育培训等活动,可以帮助你与同行专家交流并保持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
总结:学习人体解剖学是一个系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研究和实际操作中。
学习如何进行人体解剖学
学习如何进行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组织关系的学科,对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学生来说,它是一门必修课。
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不仅对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对于任何有关人体健康的领域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运动科学、药学和康复治疗等。
在学习如何进行人体解剖学方面,有一些重要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下面将详细介绍。
第一,熟悉解剖工具。
在进行人体解剖学实验时,熟悉并掌握解剖工具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工具包括手术刀、镊子、剪刀、锯、解剖钳等。
这些工具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并且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第二,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
在进行人体解剖学研究之前,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要了解人体器官的名称、位置和功能,以及不同组织和系统的相互关系。
这些知识将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必要的背景。
第三,进行解剖实验。
解剖实验是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和操作人体标本,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人体的内部结构。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实验标本,细致观察和辨认不同的解剖结构,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命名。
第四,借助图像学技术。
除了解剖实验外,借助图像学技术也是学习人体解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今,我们可以利用CT、MRI等技术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图像。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图像,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人体的解剖学。
第五,结合临床应用。
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人体结构,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通过与临床案例相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第六,进行解剖学实习。
实习是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实习中,我们可以亲自操作解剖工具,观察并探索真实的人体结构。
通过实习,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人体解剖学知识。
总之,学习如何进行人体解剖学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熟悉解剖工具、了解基本概念、进行解剖实验、借助图像学技术、结合临床应用和进行解剖学实习,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掌握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为未来的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进行优秀的人体解剖学学习
如何进行优秀的人体解剖学学习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科目之一,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至关重要。
但是,这门课程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容易出现一些误解或者漏洞,这对于今后临床工作将会带来不小的隐患。
因此,如何进行优秀的人体解剖学学习是每一位医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打好基础:初步了解解剖知识在学习人体解剖学之前,先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例如人体的一些基本构成、器官的位置、术语等。
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解剖学的进一步内容。
二、知道重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人体解剖学的知识点非常多,但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考试的重点。
因此,学生在学习人体解剖学时,要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哪些是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重点关注这些知识点,加强记忆和理解。
三、直观感知:多看图片和实物人体的形态和构造非常复杂,仅仅依靠文字说明难以完全理解。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议学生多看图片和实体模型,对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结构有更直观的感知。
通过对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体解剖学的知识。
四、多练习:积累实战经验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掌握好这门课程,光是看书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议学生多练习解剖实验和临床例题。
通过实践,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并且积累实战经验,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五、交流讨论:沟通交流有助于深入理解学习人体解剖学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学生可以和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或者向老师请教。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向同学请教,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讨论和交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体解剖学的知识。
总之,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有难度的一门课程。
但是,只要采取适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多加练习和交流,相信每一位医学生都可以在这门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汇总 梳理学习重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汇总梳理学习重点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体的结构、器官、组织等各个方面。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您梳理人体解剖学的学习重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胚胎发育过程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从胚胎发育过程开始,胚胎发育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
初期包括受精、卵裂和胚胎着床;中期主要是器官形成和胚胎的整体发育;后期则涉及器官的进一步发育和系统的形成。
理解胚胎发育过程对于后续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各个系统非常重要。
二、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基本的结构之一,它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组成部分是人体解剖学学习的重点。
通过了解各个骨骼的名称、部位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
三、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肌腱和肌肉群组成,它负责人体各个部位的运动和支撑。
对于人体解剖学学习来说,了解肌肉系统的分类、功能和位置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掌握肌肉的名称、位置和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运动机制。
四、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相关的腺体器官。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是人体解剖学学习的重点之一。
通过学习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的名称、位置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和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鼻腔、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是人体解剖学学习的关键。
通过学习呼吸系统的各个器官的名称、位置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和氧气的供给。
六、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人体各个部位。
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循环路线是人体解剖学学习的重点之一。
通过学习心脏、血管和血液的名称、位置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循环过程和血液的流动。
七、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各种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系统,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怎么学好人体解剖学
怎么学好人体解剖学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期达到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的目标。
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1)主动学习同学们要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自觉实践,带着求知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只要志存高远,有奋进向上的志向,就会不断克服困难,主动学习。
(2)超前学习医学生的发展分两个阶段: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巳达到的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
后者略高于前者。
大家在学习中要最大可能地把自身潜力发挥出来,使潜在发展水平不断转变为现有发展水平。
要时时向自己提出较高的学习要求,以适当快速过渡与跳跃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3)愉快学习在学习本门课程中要有信心,充满热情,以愉悦欢快的心情投入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是一切活动强有力的内驱力,可使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提高,有利于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戒和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使人思维敏捷,学习效率提高;而消极情感则压抑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遵循的学习观点(一)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
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
在古代, 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
加强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长期卧床可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或众多局部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任何一个器官或局部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器官或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之间或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的。
例如,肌肉的附着可使骨面形成突起,肌肉经常活动可促进心、肺等器官的发育,局部的损伤不仅可影响邻近的局部,而且可影响到整体。
关于解剖学基础的学习计划
关于解剖学基础的学习计划一、学习需求分析解剖学是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基础学科,它是了解人体结构、功能和发育等的基础。
解剖学的学习对于后续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因此,学习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这一需求,我认为学习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必须要学好解剖学,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知识。
因此,我决定制定一个系统的解剖学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该计划进行学习。
二、学习目标1. 理解人体结构:通过学习解剖学,我希望能够充分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和系统的结构,包括其位置、形态、功能等。
这对我以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2. 熟练掌握解剖学知识:我希望通过学习解剖学,能够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解剖标本的处理、解剖技术的操作等方面。
3. 养成科学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通过学习解剖学,我希望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定期复习、针对重点难点进行重点攻克、及时总结和思考等方面。
三、学习计划1. 学习内容解剖学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解剖学标本的制备和检查,解剖技术的操作等。
2. 学习方法(1)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尽量做到课上听懂、课下搞懂。
(2)实验室学习:积极参与实验室的解剖标本制备和检查工作,充分掌握解剖技术的操作要领。
(3)图书阅读:通过阅读各类解剖学教材和专业书籍,巩固课堂学习和实验室学习的内容,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4)参加讲座和学术会议:尽量多参加与解剖学相关的讲座和学术会议,借鉴他人的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
3. 学习步骤(1)对学习内容进行分解。
按照课程的安排和教学大纲,将解剖学学习内容进行逐步的分解,并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
(2)积极参加课堂学习。
课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主动提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搞懂,弄通难点。
浅析人体解剖学记忆的窍门
浅析人体解剖学记忆的窍门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学科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它研究的是人体结构、组成和功能等问题。
因为人体结构复杂,掌握人体解剖学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但是,如果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并记忆人体解剖学。
接下来,我将浅析一些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窍门。
1. 理解肌肉、骨骼和器官的位置关系人体解剖学是学习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要想记住各个部位的名字和位置,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构思。
建立一个对人体的整体认知和认识,对于后续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和记忆,会有极大的帮助。
2. 使用记忆技巧在学习人体解剖学时,可以运用各种记忆技巧。
例如,可以将人体结构划分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下肢等区域,再在区域内划分更具体的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较难掌握的部位,可以将其与某个既定结构或物体相比较,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并有助于记忆。
3. 建立联系人体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头部和颈部的骨骼、神经和血管都是相互连接的。
因此,在学习人体解剖学时,应该重视不同部位之间的联系,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理解。
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记忆和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4. 多渠道学习对于人体解剖学这种复杂的知识点,单独的学习方式可能会显得效果不佳。
可以运用多种学习资源,例如,观看录像、听课、阅读材料等各种方式。
结合图示和影像资料,有助于建立对人体结构的更加清晰和立体的认知,对记忆和理解有很大帮助。
5. 经常复习任何知识都需要不断的巩固和复习。
在学习和记忆人体解剖学时,经常复习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不熟悉的内容进行重点复习。
只有经常复习,才能使记忆更加深入和牢固。
总之,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学科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知识。
想要掌握它,需要用心学习和实践,并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来研究和解决人体结构和功能问题,并为医学诊疗和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好人体解剖学,要把握三个环节,做到五个并用
学好人体解剖学,要把握“三个环节”,做到“五个并用”仙桃职业学院程炜【摘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门课程不仅内容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多,初学者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靠死记硬背效果并不理想,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本文就如何提高学习效果,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前预习、听课引导、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入手,强调“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关系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其特点是内容繁杂、名词多,与临床联系实际广,难记易忘,初学者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标本脏、刺激性气味大等特点,刚接触本课程的学生也许带着好奇的心理,随着时间推移,有些学生对解剖学课程渐渐不感兴趣,学习态度和收获差距加大。
但作为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的基础必修课程,只有掌握好人体正常形态结构,才能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和异常,区别生理和病理状态,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
本文从课前预习、听课引导、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入手,强调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希望对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有所裨益。
1.抓住课前预习、听课引导、课后复习三个环节1.1要带着问题做好课前预习应阅读教学大纲,明确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初步阅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标记难点内容,以便上课时能有的放矢地学习。
课前预习是学好新课的起始环节,它是高效率地取得学习成果的基础,把握好这一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能够起到积极思维、把握重点、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目的,可以明显降低授课内容中新知识的难度,改变听课的被动局面、也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
学生预习时首先要明确课前预习的具体任务,把握课前预习的要点,初步找出新课的重、难点和疑点,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
人体解剖学 要点整理
人体解剖学(学前教育专业)要点整理一、解剖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和分子、器官与系统、整体三个方面(一)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细胞的解剖生理特性是由构成细胞的各个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学和化学特性决定的。
在这个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对象是细胞和构成细胞的分子,这方面的知识称为细胞生理学或普通解剖生理学(二)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要了解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它在机体中所起的作用,它的功能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各种因素对它活动的影响,这都需要从器官和系统的水平上送行现察和研究。
(三)整体水平的研究在整体情况下,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各种功能互相协调,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变化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从整体水平上的研究,就是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的器官、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规律。
整体水平的研究上述三个水平的研究,它们相互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
要阐明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一般需要对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机体的内环境成人液体占身体重量的约60%。
分为两大类:约2/3的液体(约占体重的40%)分布在细胞内——为细胞内液。
其余1/3的液体(约占体重的20%)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外液。
约1/4(约占体重的5%)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内,也就是血浆。
约3/4(约占体重的15%)分布在心血管系统之外,即组织液。
细胞直接接触的外界环境称为外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节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和自身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的特点是迅速、短暂、精确,并具有高度的协调和整合功能,是人体功能调节的最主要形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reflex)。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目录一、课程概述 (2)1. 课程定位与目的 (3)(1)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3)(2)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要求 (4)2. 授课对象及特点 (5)(1)学生专业背景 (6)(2)学生特点与需求 (7)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8)1. 教学内容框架 (9)(1)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10)(2)解剖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1)(3)解剖学相关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13)2. 知识点解析与要求 (14)(1)重点知识点及掌握程度要求 (15)(2)难点解析及突破方法 (17)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9)1. 理论教学方法 (20)(1)讲授法 (20)(2)案例分析法 (22)(3)互动讨论法 (23)2. 实践教学方法 (24)(1)实验教学法 (25)(2)模拟操作法 (26)(3)临床见习法 (27)四、教学资源与开发 (29)1. 教材与教辅资源建设 (30)(1)选用教材及特点分析 (31)(2)教辅资源推荐与使用建议 (32)2. 数字媒体资源开发与利用 (34)一、课程概述《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人体解剖学的核心内容,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人体各部位的结构、位置、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相关解剖知识,为临床医学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通过理论讲授、实物观察、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还将引入现代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新技术,使学生了解解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本课程适用于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等专业。
人体解剖“五环节、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人体解剖“五环节、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作者:秦勇方伟闫宏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4年第08期【摘要】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效果和质量保障的关键。
针对解剖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改革,构建人体解剖学“五环节、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五环节”即实践课前、实践课中、实践课后、专项实训、临床模拟应用;“三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专项实训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
旨在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体解剖实践教学“五环节三结合” 模式构建【中图分类号】G4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86-02人体解剖学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其特点是名词多、概念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好生理、病理、药理及临床护理、医学诊断、临床治疗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其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效果和质量保障的关键。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停留在理论讲授、标本观察、标本验证三个环节,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医护模式和教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医学院校学生规模扩招,各专业层次不断增加,要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外,实验室的建设亦应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根本改善。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新型的教学手段,人体解剖实验室的建设都离不开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各类教学标本,在此基础上,教学环节和手段尤为重要。
哈尔滨市职工医学院是正式列入全国普通学校招生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兴院的办学方针,实施“教育品牌第一、教学质量第一、教书育人第一、教师地位第一”的办学宗旨,促使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但由于历史等原因,尤其是解剖教学本身的特点,教学队伍人员不足,实践教学十分艰苦,师资队伍不稳定,实验室建设有待改善。
人体结构解剖技巧
人体结构解剖是一门复杂的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人体结构解剖的技巧:
1. 学习解剖学基础知识:在学习人体结构解剖之前,需要掌握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如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等结构。
2. 观察实物模型:观察实物模型是学习人体结构解剖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模型,了解人体的结构和解剖关系。
3. 学习解剖学术语:解剖学术语是学习人体结构解剖的重要工具。
需要掌握解剖学术语的含义和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解剖。
4. 练习解剖操作:练习解剖操作是学习人体结构解剖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解剖尸体或模型,了解人体的结构和解剖关系。
5. 结合临床实际:人体结构解剖与临床实际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结合临床实际,了解人体结构解剖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之,学习人体结构解剖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这门学科。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三段五自”教学法分析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三段五自”教学法分析现代教育制度下,医学教育中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都已经得到迅速转变,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持。
本文就“三段五自”教学法进行概述,提出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三段五自”教学法,并对“三段五自”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以不断提高我国医学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标签:人体解剖学;“三段五自”教学法;应用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式得到有效转变,使得我国医学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医学教育不断创新。
根据实践证明可知,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三段五自”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完善,对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1]。
1 “三段”教学法的概述首先,在第一阶段的理论教学中,将学时制定为54个课时,以帮助学生构建解剖学知识框架;然后,在第二阶段的试题解剖教学中,将学时制定为60个课时,以通过实地的解剖和仔细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等,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最后,在第三阶段的学习演讲报告教学中,将学时制定为30个课时,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相关演讲报告,将各个学时中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从而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演讲,并将解剖学知识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得到深化,对于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具有重要影响。
2 “五自”教学法的概述在解剖学教学中,“五自”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读、自剖、自查、自结、自讲来完成解剖学相关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其中,自读是指学生自主的对解剖学教材进行阅读和理解;自剖是指学生自主的对尸体进行解剖;自查是指学生自主的对标本进行相关检查;自结是指学生自主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反省;自讲是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专门演讲[2]。
人体解剖学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五个要点
人体解剖学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五个要点人体呼吸系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系统之一,它负责供给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在人体解剖学中,人体呼吸系统的认识非常关键。
本文将从五个要点来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要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支气管。
它们负责导引空气进入肺部。
而肺是呼吸系统的核心部分,每个人的胸腔内有两个肺,左侧肺分为上叶和下叶两部分,而右侧肺则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三部分。
要点二: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鼻腔和喉咙将其引导到肺部。
然后,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被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满足其呼吸代谢所需。
同时,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要点三: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鼻腔内覆有黏膜,有助于加热、湿化和净化空气。
喉咙中的声带则起到了发音的作用。
气管和支气管内壁有纤毛,它们的起搏作用有助于将粘附在呼吸道壁上的粉尘和细菌排出体外。
肺泡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丰富的表面积和薄膜结构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快速交换。
要点四: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的调节。
大脑干中的呼吸中枢负责控制呼吸的速率和深度。
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也会影响呼吸中枢的活动。
当氧气浓度降低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中枢就会促使呼吸加深和加快,以增加氧气供应和排出二氧化碳。
要点五: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系统正常功能的疾病,常见的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等。
哮喘是由气道的过度反应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COPD是一组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主要症状为气短和咳嗽。
肺炎则是指肺组织受到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
总结起来,人体呼吸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负责氧气供给和二氧化碳排出。
人体解剖学实战指南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步骤
人体解剖学实战指南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步骤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来说,深入了解人体解剖学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步骤,以便更好地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
第一步:学习基本概念在学习人体解剖学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解剖学概念。
例如,什么是组织、器官和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同时还需了解人体的基本部位和方位术语,以便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够准确地描述和定位人体结构。
第二步:熟悉主要器官和系统人体解剖学包括对各个器官和系统的详细研究。
主要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肾脏、脑等,而主要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器官和系统,可以通过观察解剖模型、图书、视频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
重点掌握每个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这将为学习和理解人体解剖学奠定基础。
第三步:进行实践操作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实践操作是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解剖实验、显微镜下的观察以及解剖学图谱的绘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人体结构。
实践操作不仅可以加深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第四步:结合临床案例除了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临床应用也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方面。
通过结合不同的临床案例,了解各个器官和系统在疾病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了解不同疾病的解剖学基础,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全局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持续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庞大且不断发展的学科,要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需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和研究。
定期阅读最新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合作,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通过持续的学习和研究,可以不断提升对人体解剖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总结起来,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步骤包括学习基本概念、熟悉主要器官和系统、进行实践操作、结合临床案例以及持续学习和研究。
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南
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南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的形态学范畴。
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医学学科关系密切,只有正确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才能在此基础上正确地认识并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才能对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异常的病理过程作出判断,也将进一步对疾病实施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医学名词中,人体解剖学名词占20%-30%,因此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而且也是临床医学课的基础。
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运用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进化发展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观点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并且要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从而达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特征。
1. 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
功能的需要也决定了形态的形成,其变化也会影响器官的形态结构的改变。
形态结构发生的变化久之也必将导致功能的改变。
如人类因为劳动及其直立行走使得前、后肢功能逐渐分化,人的上肢尤其是手成为握持工具,从事技巧劳动的器官,下肢则成为支持体重,维持直立的器官,因此上、下肢的形态,就有了明显的差异。
又如加强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长期卧床可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2. 进化发展的观点:人类是灵长类的古猿经过长期进化发展而来,因此人体的形态结构仍保留着与脊椎动物相类似的基本特点。
在人体中有时出现一些变异或畸形如腭裂、兔唇、脊柱裂、双子宫、隐睾两性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只不过是返祖现象或胚胎发育异常的结果。
因此只有用进化发展的观点来学习人体解剖学,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人体。
3. 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观点: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或众多的局部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可是在学习人体解剖学时必须按器官功能系统来学系统解剖学或按局部来学局部解剖学。
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即在学习个别器官、系统或局部的时候,应经常注意各系统、各局部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好人体解剖学,要把握“三个环节”,做到“五个并用”仙桃职业学院程炜【摘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门课程不仅内容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多,初学者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靠死记硬背效果并不理想,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本文就如何提高学习效果,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前预习、听课引导、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入手,强调“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关系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其特点是内容繁杂、名词多,与临床联系实际广,难记易忘,初学者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标本脏、刺激性气味大等特点,刚接触本课程的学生也许带着好奇的心理,随着时间推移,有些学生对解剖学课程渐渐不感兴趣,学习态度和收获差距加大。
但作为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的基础必修课程,只有掌握好人体正常形态结构,才能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和异常,区别生理和病理状态,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
本文从课前预习、听课引导、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入手,强调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希望对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有所裨益。
1.抓住课前预习、听课引导、课后复习三个环节1.1要带着问题做好课前预习应阅读教学大纲,明确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初步阅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标记难点内容,以便上课时能有的放矢地学习。
课前预习是学好新课的起始环节,它是高效率地取得学习成果的基础,把握好这一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能够起到积极思维、把握重点、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目的,可以明显降低授课内容中新知识的难度,改变听课的被动局面、也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
学生预习时首先要明确课前预习的具体任务,把握课前预习的要点,初步找出新课的重、难点和疑点,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
学生通过预习,对新知识什么地方已弄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能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在听课环节中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会听得更专心,指向性更加明确。
学生预习时应以教材为主,参照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熟悉和了解),阅读本次课章节内容,首先看章节一级标题及其小标题,浏览章节内容,对重点部分和重要名词用下划线“---”或“==”标记,对疑点内容用“?”符号标记,以便课堂听课中解决,进而增强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如学习消化系统知识时,问一问消化系统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通过我们咀嚼、吞咽的食物去了哪里?食物又如何被消化吸收?带着问题上课,在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可以大大提高听课的质量。
因此,预习抓得好,学生就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相反,如果预习抓得不好,学生就学得被动,课堂效率就底。
1.2理论联系实际,牢牢抓住重点,认真听老师讲课人体解剖学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学生在教学大纲指导下,重在“掌握”(可用*标记),重视“熟悉”(用△标记),善待“了解”(用○标记)。
理论学习主要是对一些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实验时要紧扣大纲,结合标本、模型、图谱和其它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
理论课听课要弄清楚听什么,怎么听的问题。
人解剖学各系统的任何一个器官的知识点都是围绕着“位置、形态、结构”三要素展开的。
要求学生对这方面知识要充分认识并掌握好。
一是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二是抓住重点与难点;三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时总结归纳;四是对不清楚的内容要及时询问,不留问题。
五是理论听课联系活体触摸重要的体表标志;六是形态基础与临床应用结合。
做到以问题为基础,以病例为导入,把解剖基础知识与标本模型、活体触摸、临床应用等有机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可使学生对人体结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作用,理解更深刻,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强调了解剖学知识的实用性,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人体解剖学描述多、名词多,据统计解剖学名词约占医学名词的1/3,大量的名词也是解剖学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必须花大量时间来记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实验,珍惜每次实验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
同时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充分利用其直观的印象促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在占总学时50%的实验课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学生观察标本时,将标本置于解剖学方位,多看多摸图谱、标本、尸体和模型,对照理论知识描述,听老师答疑解难,将实验中实物上获得的知识与活体和临床实际密切联系,逐步学会利用所学过的人体解剖学理论知识来阐明和临床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由于实验课接触的都是尸体、标本和模型,开始接触难免害怕,要上好解剖实验课,首先必须克服这种心理,不惧怕,不怕脏。
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勤动手,勤动口,善于思考,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只要肯下功夫,多花时间,一定能学好人体解剖学。
1.3做好归纳总结,狠抓课后复习检验人体解剖学学习效果,考试是一个重要环节。
考试方法分期终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和3~4次的实物标本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40%),为达到预期目标,课后复习必不可少。
具体方法很多,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对学习可起事半功倍之效。
一是整理听课笔记,将听课时漏记的内容、重点与难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二是通读精读教材,把握要领、突出重点、区分概念,多角度横向联系与比较,做到融会贯通;三是学会组织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或配合同学相互提问讲解,加强理解;四是多做习题,更有针对性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五是阶段回顾,巩固知识,在循环的复习中掌握重点与难点。
2. 做到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对人体结构形成立体感学习过程中应做到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即多动手、多动眼、认真听、勤动口、勤思考。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重视和改进学习方法,增强记忆和复习效果。
2.1把握动手机会,加强动手能力人体解剖学实践性很强,临床技能操作建立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加强对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学生在解剖学学习中,勤动手解剖标本、勤动手辩认标本和模型上的结构、勤动手记笔记、勤动手画简笔画、勤动手做练习题、勤动手摸活体标本,只有加强直观学习,促进形象记忆,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学习血管时,先提出问题“上下肢大出血如何压迫止血”,再联系急救止血来学习。
教学中主动触摸身体上一些动脉血管的体表搏动点,肱动脉在肘窝内上方,肱二头肌腱的内侧触及;桡动脉在腕掌侧面上方,桡侧腕屈肌腱外侧处触及,在腕掌侧面上方两侧,同时压迫桡、尺动脉;指掌侧固有动脉在手指根部两侧触及;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触及;足背动脉在踝关节的前方,内、外踝连线的中点处触及。
以上触摸的这些动脉血管的体表搏动点,也是临床上压迫止血部位。
2.2看教材、看实物、看图谱、看笔记,做到多动眼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做到多看教材,对照挂图、图谱记忆,观察模型、标本,复习学习笔记,进行前后联系记忆,将前后学习过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由于初学者缺乏对医学知识的认识,在看课本、看挂图、看实物仍然不可避免的认错结构,建议实验课再分成若干小组(最好4人一组)有目的学习,看标本从不同角度观察,那么看标本上的结构出错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3全神贯注听课,弥补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差距无论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要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老师在教学中描述人体形态结构时一般会借助标本或图谱去讲解示范,学生在预习了解课程内容时肯定有不能掌握的知识点,老师会讲解该结构为什么是这样形态,对重点结构还会详细讲解及拓展,学生一定要全神贯注听课,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弥补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差距。
2.4通过提问、交流讨论和口诵朗读加强记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解剖学有很多名词概念,有些字词学生很生疏,学生要主动在课堂、课后大胆向老师请教、向同学提问,学生也可以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在寝室互相提问,通过提问与解答,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有利对知识点的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对遇到的名词、概念要跟着多重复诵读,加深印象。
课堂中老师一般会结合器官结构、功能特点与临床应用提出案例,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学生的交流、辨析,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5勤思考,形象的记忆形成空间感学习人体解剖学紧紧抓住四个观点,即“发展和进化、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理论实践相结合”。
在分系统学习解剖知识时,尤其要注意结合临床,在整体和局部基础上,理解形态和功能是相结合,辩证认识“形态赋予其功能,功能需要改变形态”,形态和功能如果发生改变在临床会有什么表现,为继续学习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学生在解剖学学习中,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结合解剖基础提出问题“肝硬化导致肝门静脉回流受阻,出现呕血、便血和腹壁静脉曲张的解剖学基础;如一患者左眼内斜视,左侧额纹消失,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右侧,左眼不能闭合。
这些症状与哪些脑神经受损有关?是由于中枢或周围何部位受损?;支气管异物易坠入哪侧?为什么?”等等,紧密结合临床来拓展知识点。
如结合临床学习胆囊底、阑尾底的体表投影分别与墨菲氏征、麦氏点反跳痛;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属支的关系等。
将复杂难记的解剖学知识运用于临床,使复杂难懂的解剖学简单化、具体化。
如理解肋骨为什么是扁骨,是因为要构成胸廓;为什么肋骨肋沟位置在内面下缘,是因为血管神经往往走在安全隐蔽的部位,结合临床,肋间穿刺要在肋间隙的下位肋骨上缘稍微靠上一点进针可以避免损伤肋间血管神经。
如子宫的前倾前屈位可以形象记忆为“子宫为膀胱而倾倒,但是却是被迫的,因为它是被子宫圆韧带(这个韧带的作用是维持子宫的前倾位)所牵拉”。
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可用“小桥流水人家”形容,将输尿管比喻成一条流水,而子宫动脉就是这条流水上面的一座“小桥”,称之为“小桥流水”,这样就牢固记住了两者之间的十字交叉的关系。
另外,可以各种记忆法帮助记忆,运用记忆技巧,提高记忆效率。
如“理解记忆法--理解识记知识的特点和内部联系并进行概括与综合”;“比较记忆法--肱骨与股骨的形态特点,将相反或相似内容进行比较;食管、输尿管和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综合比较;肝门、肾门、肺门、脾门、卵巢门等放在一起比较;股三角、危险三角、膀胱三角、胆囊三角放在一起比较,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