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中考定律整编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苏科版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苏科版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苏科版知识点总结一、代数1. 代数基础代数运算规则: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整式与分式:整式的概念、分式的概念代数式的计算: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分拆因式、化简代数式2.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方程的解、检验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的规律3.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检验方程组的解4. 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分式方程的解、检验分式方程的解5. 平方根与整式平方根的概念:正数的平方根、负数的平方根、根号的运算规则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6.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平移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二次函数的大于零值和小于零值、二次函数的最值二、几何1. 几何基本概念角的概念:角的基本概念、角的种类、角的性质直线和线段的概念:直线和线段的基本概念、平行线及其性质2.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特殊角、勾股定理3. 四边形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4. 圆圆的性质:圆的基本概念、圆心角、圆周角、弧、弦、冠、相交弦定理5. 圆的应用圆的应用:切线的性质、切线定理、切线长度定理、切线与半径的关系6.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三、数据统计与概率1. 统计图与统计量统计图的绘制: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统计量的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 概率基本概率模型:随机事件、概率、事件的概率计算概率分布模型: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四、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1. 实际问题的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问题的建立、数学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2. 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应用3. 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方程组的应用、方程组的解法4. 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解法5. 运用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用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统计与概率的应用、统计与概率的计算总结:数学是一门科学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总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总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总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苏科版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垂径定理与圆周角定理复习讲义

苏科版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垂径定理与圆周角定理复习讲义

初三数学辅导讲义学习目标 1.2.3.⎧⎪⎨⎪⎩理解垂径定理,并能熟练证明其相关推论;掌握常见辅助线的作法,并能运用垂径定理解题;掌握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及其推论,并能熟练运用。

知 识 梳 理一、 本章思维导图二、垂径定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三、圆中角的性质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一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热身训练1、过圆内一点A可以作出圆的最长弦有()A.1条 B.2条 C.3条 D.1条或无数条2、A、B是半径为5cm的⊙O上两个不同的点,则弦AB的取值范围是()A.AB>0 B.0<AB<5 C.0<AB<10 D. D.0<AB≤103、下列说法:①直径不是弦;②等圆的半径相等;③弧有优弧和劣弧两种;④等弧只能存在于同圆或等圆中.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中任意一条弦,求证:AB≥CD.题型分类类型一应用垂径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例1.如图,AB为半圆直径,O为圆心,C为半圆上一点,E是弧AC的中点,OE交弦AC于点D,若AC=8cm,DE=2cm,求OD的长.【变式】如图,⊙O中,弦AB⊥弦CD于E,且AE=3cm,BE=5cm,求圆心O到弦CD 距离。

例2.如图所示,直线与两个同心圆分别交于图示的各点,则正确的是()A.MP与RN的大小关系不定 B.MP=RN C.MP<RN D.MP>RN【变式】已知:如图,割线AC与圆O交于点B、C,割线AD过圆心O. 若圆O的半径是5,且,AD=13. 求弦BC的长.类型二垂径定理的综合应用例3.如图1,某公园的一座石拱桥是圆弧形(劣弧),其跨度为24m,拱的半径为13m,则拱高为()A.5m B.8m C.7m D.m例4.如图是一个半圆形桥洞截面示意图,圆心为O,直径AB是河底线,弦CD是水位线,CD∥AB,且AB=26m,OE⊥CD于点E.水位正常时测得OE:CD=5:24(1)求CD的长;(2)现汛期来临,水面要以每小时4m的速度上升,则经过多长时间桥洞会刚刚被灌满?【变式】有一石拱桥的桥拱是圆弧形,如图所示,正常水位下水面宽AB=60m,水面到拱顶距离CD=18m,当洪水泛滥时,水面距拱顶不超过3m时拱桥就有危险,现在水面宽MN=32m 时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请说明理由.圆周角定理:例5.(1)如图,在菱形ABCD中,AC=AB,以顶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圆,延长DC交⊙B于点E,则弧CE的度数为________。

苏教版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2a! j (a 为一切实数)a (a > 0)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 工1/( a 工土1).1/a 中,a 工O;C.O v a v 1 时 1/a > 1;a > 1 时,1/a v 1;D.积为 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 工0寸,a 工-a;B.a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 C. 和为0,商为-1。

5. 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0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一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奇数:2n-1偶数:2n (n 为自然数)第一章实数 重要概念 有理数分数正整数(有限或无 限循环性-负整数1数的分类及概念 实数彳正分数 负分数数系表: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有理数分数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 > 0)正数理数实数负数理数有理数分数常见的非负数有: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②丨a | > 0,符号“丨丨”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 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 运算定律(五个一加法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宁X 5) ;C.(有括号 时)由“小”到“中”到“大”。

第二章 代数式 1. 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 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 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完整)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梳理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有一个角的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
定理1: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差。
5.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1. 圆周长公式:
※6. 扇形的面积公式:
扇形的面积 S扇形
nR 2 360
(R 表示圆的半径, n 表示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
※弓形的面积公式:(如图 5)
A
B
O
O
A
O
B
A
B
C
C
C
(1)当弓形所含的弧是劣弧时, S弓形图5S扇形 S三角形
(2)当弓形所含的弧是优弧时, S弓形 S扇形 S三角形
3.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法则:√a·√b=√ab(a≧0,b≧0)
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2。
巧用方差公式: 1、基本公式:S2=[(X1-)2+(X2-)2+……+(Xn-)2] 2、简化公式:S2=[(X12+X22+……+Xn2)-n2]可写成:S2=(X12+X22+……+Xn2)-2 3、简化②:S2=[(X’12+X’22+……+X’n2)-n2] 也可写成: S2=(X’12+X’22+……+X’n2)-2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记作S。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接必经过切点。

2023苏教版数学中考考点归纳

2023苏教版数学中考考点归纳

2023苏教版数学中考考点归纳苏教版数学中考考点归纳1.数轴(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3)用数轴比较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重点知识:初中数学第一课,认识正数与负数!新初一的来~2.相反数(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相反数的意义: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3.绝对值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 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即|a|={a(a 0)0(a=0)﹣a(a 0)重点知识:初中数学第二课,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新初一的来~4.有理数大小比较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有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苏教版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1中位线概念(1)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梯形中位线定义: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注意(1)要把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区分开。

三角形中线是连接一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而三角形中位线是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2)梯形的中位线是连接两腰中点的线段而不是连结两底中点的线段。

(3)两个中位线定义间的联系:可以把三角形看成是上底为零时的梯形,这时三角形的中位线就变成梯形的中位线。

中位线定理(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中位线定理推广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首尾相接时,每个小三角形面积都等于原三角形的四分之一,这四个三角形都互相全等。

数学中考知识点总结2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任何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6.多项式的排列(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7.多项式的排列时注意:(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初三数学公式万能大全(苏科版)

初三数学公式万能大全(苏科版)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及应用大全搜集整理:戴子军1 过两点有且只有条直线;两点之间最短2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3 过一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4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最短5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1 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第三边1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3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14 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1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1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HL17 定理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的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1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上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上19 角的平分线可看作到的所有点的集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到的所有点的集合2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⑴等边对等角;⑵三线合一;⑶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2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⑴等角对等边;⑵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⑶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2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2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24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形25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点中心对称,那么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26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轴对称;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中心对称27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28勾股定理:a2+b2=c2(变形式:)29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1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对角线32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33平行四边形判定边(3种):⑴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⑵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⑶一组对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角(1种):⑷两组对角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⑸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4矩形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矩形的对角线35矩形判定:⑴有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⑵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⑶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的四边形是矩形特殊矩形:对角线夹角等于60036菱形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7菱形判定:⑴有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⑵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⑶对角线互相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的四边形是菱形38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m×n)/239正方形性质: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判定:⑴有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⑵有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⑶对角线的菱形是正方形⑷对角线的矩形是正方形40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注:两类特殊等腰梯形‘⑴对角线互相垂直的:高=中位线;⑵上底=腰且有一个底角为60041等腰梯形判定:⑴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⑵对角线的梯形是等腰梯形4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43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L=(a+b)÷2 ;S=L×h(L是梯形的中位线)44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4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AA”、“SAS”、“SSS”、“HL”46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射影定理)47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⑴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⑵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⑶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48锐角三角函数⑴定义:sinA= cosA= tanA= (变形式)⑵关系:①余角关系sinA=cos( ); cosA=sin ( )②平方关系sin2A+cos2A=1③倒数关系tanA ·tan(900-A)=1⑶特殊角、特殊值】49圆是的点的集合(圆的集合定义)(d r)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半径的点的集合(d r)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半径的点的集合(d r)50定理:平面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012最新苏科版中考数学中可直接使用的28个定理

2012最新苏科版中考数学中可直接使用的28个定理

苏科版中考数学可直接使用的28个定理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相等。

2.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叫三角形的外心。

4.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叫三角形的内心。

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8.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9.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0.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1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12.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14.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等于60°。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5.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三角形的一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6.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苏科版数学中考公式整理

苏科版数学中考公式整理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性质 1. 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 +b )(a -b )=a 2-b 2;②(a ±b )2=a 2±2ab +b 2;③(a +b )(a 2-ab +b 2)=a 3+b 3; ④(a -b )(a 2+ab +b 2)=a 3-b 3;a 2+b 2=(a +b )2-2ab ;(a -b )2=(a +b )2-4ab 。

2. 幂的运算性质 ①a m×a n=a m +n;②a m ÷a n =a m -n;③(a m )n=a mn;④(ab )n=a n b n;⑤(a b )n =nn a b;⑥a -n =1n a,特别:()—n =()n ;⑦a 0=1(a ≠0)。

3. 二次根式 ①()2=a (a ≥0);②=丨a 丨;③=×;④=(a >0,b ≥0)。

4. 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 2+bx +c =0:①求根公式x =242b b aca-±-,其中△=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5.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 是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称为截距)。

①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②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③特别地:当b =0时,y =kx (k ≠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 与x 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6.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

①当k >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②当k <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7. 二次函数(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整理总结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整理总结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整理总结初中数学介于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相比小学数学而言,涉及到了更多的知识点。

其会涉及到的概念和公式就相应的增多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数学公式小结公式:x=[-b±√(b2-4ac)]/2a当Δ=b2-4ac0时,求根公式为x1=[-b+√(b2-4ac)]/2a,x2=[-b-√(b24ac)]/2a(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b2-4ac=0时,求根公式为x1=x2=-b/2a(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b2-4ac0时,求根公式为x1=[-b+√(4ac-b2)i]/2a,x2=[-b-√(4ac-b2)i]/2a 例3.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8x=-5解: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8x+5=0∴a=2, b=-8,c=5b2-4ac=(-8)2-4×2×5=64-40=240∴x= (4±√6)/2∴原方程的解为x?=(4+√6)/2,x?=(4-√6)/2.初中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初中代数所有公式1、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2-b2=(a+b)(a-b)②a3+b3=(a+b)(a2-ab+b2)③a3-b3=(a-b(a2+ab+b2)2、三角不等式①|a+b|≤|a|+|b|②|a-b|≤|a|+|b|③|a|≤b=-b≤a≤b④|a-b|≥|a|-|b|-|a|≤a≤|a|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①-b+√(b2-4ac)/2a②-b-√(b2-4ac)/2a4、根与系数的关系①x1+x2=-b/a②x1_x2=c/a注:韦达定理5、判别式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整理①b2-4ac=0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②b2-4ac0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③b2-4ac0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6、某些数列前n项和①1+2+3+4+5+6+7+8+9+…+n=n(n+1)/2②1+3+5+7+9+11+13+15+…+(2n-1)=n2③2+4+6+8+10+12+14+…+(2n)=n(n+1)④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⑤13+23+33+43+53+63+…n3=n2(n+1)2/4⑥1_2+2_3+3_4+4_5+5_6+6_7+…+n(n+1)=n(n+1)(n+2)/37、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8、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备考神器)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备考神器)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备考神器)初中数学的研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

苏科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是一份全面收录了初中数学各个知识点的公式手册,对于备考初中数学考试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工具。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初中数学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1.线段的中点公式:若两点坐标分别为$(x_1.y_1)$和$(x_2.y_2)$,则线段的中点坐标为$\left(\frac{x_1+x_2}{2}。

\frac{y_1+y_2}{2}\right)$。

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2.两点间距离公式:若两点坐标分别为$(x_1.y_1)$和$(x_2.y_2)$,则两点间的距离为$\sqrt{(x_2-x_1)^2 + (y_2-y_1)^2}$。

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设有直线方程$Ax+By+C_1=0$和$Ax+By+C_2=0$,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frac{|C_2-C_1|}{\sqrt{A^2+B^2}}$。

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4.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frac{n}{2}(a_1+a_n)$,其中$a_1$为首项,$a_n$为末项,$n$为项数。

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5.平方差公式:a+b)^2 = a^2 + 2ab + b^2$,$(a-b)^2 = a^2 - 2ab + b^2$。

最新苏科版中考数学中可直接使用的28个定理

最新苏科版中考数学中可直接使用的28个定理
23-1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 形.
23-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 四边形是菱形.
24 正方形具有菱形和矩形 的性质.
25-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是正方形.
25-2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是正方形.
26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 底角相等,两条对角线 相等.
27-1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 梯形.
27-2 在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 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8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 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4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体2资2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写5交、卷重底电保要。气护设管设装备线备置4高敷、调动中设电试作资技气高,料术课中并3试中、件资且卷包管中料拒试含路调试绝验线敷试卷动方槽设技作案、技术,以管术来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苏教版)初中数学常用定理公式-几何部分

(苏教版)初中数学常用定理公式-几何部分

初中数学常用定理公式(苏教版)几何部分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九年级下册数学公式苏科版

九年级下册数学公式苏科版

九年级下册数学公式苏科版1 过五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第三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德贝纳姆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正负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道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其中曾,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四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六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直角边17 三角形圆周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正三角形的两个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菱形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五边形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鸢形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绒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抛物线边对应相等近似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两排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为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切线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脚后跟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均分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分野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同,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程组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完全相同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正负(等角对等边)。

初中数学常用定理公式(苏教版)------代数部分

初中数学常用定理公式(苏教版)------代数部分

初中数学常用定理公式(苏教版)代数部分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统称有理数.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绝对值:当a≥0时,丨a丨=a;当a≤0时,丨a丨=-a.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变式:a2+b2=(a+b)2-2ab;(a-b)2=(a+b)2-4ab。

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a≠0).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a-n=1/a n,(a≠0).⑥a0=1,(a≠0).7、二次根式:①(√a)2=a,(a≥0),②√a2=|a|,③√a·√b=√(ab),8、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①求根公式是x=[-b±√(b2-4ac)]/2a,( b2-4ac≥0),其中△=b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则x1+x2=-b/a,x1·x2=c/a.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 <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 =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10、反比例函数y=k/x (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公式:设有n个数x1,x2,…,x n,那么:①平均数为:x=(x1+x2+……+x n)/n;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③方差:s2=1/n·[(x1-x)2+(x2-x)2+……+(x n-x)2],其中x是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苏教版初中数学中考考点

苏教版初中数学中考考点

苏教版初中数学中考考点苏教版初中数学中考考点数学的演进大约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续发展,或是题材的延展,而东西方文化也采用了不同的角度,欧洲文明发展出来几何学,而中国则发展出算术,第一个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数字(中国的算筹)。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苏教版初中数学中考考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苏教版初中数学中考考点初中几何公式:线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3.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初中几何公式:角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初中几何公式:三角形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初中数学考点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考核要求:(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性质 1. 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 +b )(a -b )=a 2-b 2;②(a ±b )2=a 2±2ab +b 2;③(a +b )(a 2-ab +b 2)=a 3+b 3; ④(a -b )(a 2+ab +b 2)=a 3-b 3;a 2+b 2=(a +b )2-2ab ;(a -b )2=(a +b )2-4ab 。

2. 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 +n ;②a m ÷a n =a m -n ;③(a m )n =a mn ;④(ab )n =a n b n ;⑤(a b )n =nn ab;⑥a -n =1n a,特别:()-n =()n ;⑦a 0=1(a ≠0)。

3. 二次根式 ①()2=a (a ≥0);②=丨a 丨;③=×;④=(a >0,b ≥0)。

4. 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 2+bx +c =0:①求根公式x =24b b ac-±-,其中△=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5.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 是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称为截距)。

①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②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③特别地:当b =0时,y =kx (k ≠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 与x 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6.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

①当k >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②当k <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7. 二次函数(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a 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h x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0=x 。

(3).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2ax y = 当0>a 时 开口向上 当0<a 时 开口向下0=x (y 轴)(0,0) k ax y +=2 0=x (y 轴)(0, k ) ()2h x a y -=h x =(h ,0) ()k h x a y +-=2h x =(h ,k )c bx ax y ++=2abx 2-=(ab ac a b 4422--,) ①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 ⎝⎛+=++=,∴顶点是),(a 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bx 2-=。

②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h x =。

③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12(,)(,)、x y x y (及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122x x x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①一般式:c bx ax y ++=2.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②顶点式:()k h x a y +-=2.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③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1x 、2x ,通常选用交点式:()()21x x x x a y --=。

8. 锐角三角形① 设∠A 是△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sin A =,∠A 的余弦:cos A =,∠A 的正切:tan A =.②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º=cos60º=,sin45º=cos45º=,sin60º=cos30º=-, tan30º=,tan45º=1,tan60º=。

③ 斜坡的坡度:i =铅垂高度水平宽度=.设坡角为α,则i =tan α=。

9. 平行线段成比例定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a ∥b ∥c ,直线l 1与l 2分别与直线a 、b 、c 相交与点A 、B 、C 和D 、E 、F , 则有,,AB DE AB DE BC EFBC EF AC DF AC DF===。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ABC 中,DE ∥BC ,DE 与AB 、AC 相交与点D 、E ,则有:,,AD AE AD AE DE DB ECDB EC AB AC BC AB AC====lαcADECEABD10. 面积公式 ①S 正△=×(边长)2. ②S 平行四边形=底×高.③S 菱形=底×高=×(对角线的积),④1()2S =+⨯=⨯梯形上底下底高中位线高 ⑤S 圆=πR 2. ⑥l 圆周长=2πR .⑦弧长L =. ⑧213602n r S lr π==扇形⑩S 圆锥侧=πrl初中几何公理、定理 一、线与角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3、对顶角相等;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4、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5、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6、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⑤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平行线的性质:①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⑤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⑥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9、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10、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二、三角形、多边形11、三角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2、多边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2)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360°13、等腰三角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4)等边三角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5)等边三角形判定:①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4、直角三角形的有关公理、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特殊四边形1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16、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7、矩形的性质: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18、矩形的判定: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9、菱形的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0、菱形的判定: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1、正方形的性质:①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2、正方形的判定: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②两条对角线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④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23、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5、等腰梯形的性质:①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四、图形的全等27、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28、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SSS)②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SAS)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SA)④有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⑤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29、轴对称:(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2)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30、平移:(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2)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对应角相等;(3)经过平移,两个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31、旋转:(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都是旋转角)(3)经过旋转,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2、中心对称:(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五、图形的相似33、(1)相似多边形的性质:①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③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相似三角形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②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④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六、圆37、圆有关的概念:(1)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2)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3)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分别与圆还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4)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叫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劣弧.(5)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38、圆的有关的性质:(1)圆心角、弦和弧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分别相等;(2)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当一条直线满足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④平分优弧;⑤平分劣弧.中的两个条件时,就能推出其余三个结论.(简称“知二推三”)(3)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4)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国心角的一半(5)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6)圆周角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反过来,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7)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8)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9)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这一点到两切点的线段相等,它与圆心的连线平分两切线的夹角;39、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1)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就是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3)三角形的内心:和三角形的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40、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 设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①点在圆外⇔d>r.②点在圆上⇔d=r.③点在圆内⇔d<r.4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相切、相高.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①直线与圆相交⇔d<r,②直线与圆相切⇔d=r,③直线与圆相离⇔d>r附加:1、根与系数的关系:2、重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