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北师版 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1.1 等腰三角形1.1.4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学案】

八年级数学北师版 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1.1  等腰三角形1.1.4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学案】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学习目标: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2.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3.通过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索让学生体会探究学习的乐趣,并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学习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学习难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学法建议:要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类比等腰三角形的学习方法,从边、角、对称性研究).学习过程:经过应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了解等边三角形的对称美,增强对学生数学的热爱.【活动一】自主学习:1.在等腰三角形中,如果底边等于腰长,这个三角形是个什么三角形?你能给这种三角形下一个定义吗?等边三角形的定义:2.等边三角形有哪些性质?边的关系角的关系对称性其对称轴是,有条3.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答:反之等腰三角形一定等边三角形吗?答: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是等边三角形吗?答: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1)(2)(3)【活动二】考考你:第1页共3页第2页 共3页在△ABC 中,若∠A=∠B=∠C,你能得到AB=BC=AC 吗?写出证明过程2.如图,△ABC 中是等边三角形,D E ∥BC,交AB,AC 于D,E.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活动三】巩固检测1.等边△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BD 和CE 交于点I,则∠BIC 等于( ) A.60° B. 90° C. 120° D. 150°2.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 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D. ①②③④【活动四】变式训练:1..如图原来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C ,其中AB=AC ,现在破损只剩下一条完整的边BC 和一个∠B ,你能帮助回复原样吗?BCAABCDEBCA 在哪里?E第3页 共3页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是BC 上的高,∠BDE=∠CDF=60°,图中有那些线段与BD 相等的?【活动五】小结反思本节所学知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 (1) 用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去判定 (2) 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去判定方法归纳: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首先要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再判定它有一个角是.60°或另一边也等于腰. 作业布置:ABCFED。

(完整word版)北师大8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完整word版)北师大8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①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重合.( “三线合一”)③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角平分线相等,两腰的中线相等,两腰的高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知识点二:等边三角形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三:反证法步骤:①假设:假设结论不成立;②推论:将假设当条件继续推论,得出与已知条件、公理、定义、定理相矛盾的结论;③假设不成立;④原命题成立.知识点四: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①角: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②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角:两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三角形中,若其中两边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0°,则它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4、“HL”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注意:此定理只是用于直角三角形中,用之前要强调两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知识点五:垂直平分线(点到点)1、性质定理: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判定定理: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知识点六:角平分线(点到边)1、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判定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北师版2018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2直角三角形(2课时)教学课件

北师版2018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2直角三角形(2课时)教学课件

3.在△ABC中,已知,AB=13cm,BC=10cm, BC边上的中线AD=12cm , 求证:AB=AC
A
B
D
C
4.已知:在△ABC中, ∠ C=900, AD 是BC边上的中线,DE⊥AB,垂足为E, 求证:AC2=AE2-BE2
E
B D
A
解后反思 证明线段的平方和或差,常常考虑运用勾股定 理,若无直角三角形,可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 角形,以便运用勾股定理。
提问: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一 定是真命题吗?
互逆定理
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逆命题却不一定是真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 那么它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 其中一个定理称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想一想: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有何关系?
判断正误: (1)互逆命题一定是互逆定理; (2)互逆定理一定是互逆命题.
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角三角形的边有哪些性质? 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锐角互余,那么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阅读课本14-18页,回答问题: 1.什么是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的角有哪些性质?反之,任意一个 三角形的两锐角具备这种关系就是直角三角形么? 请说明理由。 3.直角三角形的边有哪些性质?勾股定理内容是 什么?反之,在一个三角形中,当两边的平方和 等于第三边的平方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么?请说明理由。 4.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是什么?两个互逆命题、 互逆定理的关系是什么?真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 题么?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么?
∴BC2=B′C′2.
∴BC=B′C′. ∴△ABC≌△A′B′C′(SSS). ∴∠A==∠A′=90°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初二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1.1等腰三角形优秀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初二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1.1等腰三角形优秀PPT课件
3
解:(1)BD=CE.这和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类似.证明如下: ∵AB=AC,∴∠ABC=∠ACB(等边对等角).
1 1 ∵∠ABD= ∠ABC,∠ACE= 3 ∠ACB, 3
∴∠ABD=∠ACE. 在△BDA和△CEA中, ∵∠ABD=∠ACE,BA=CA,∠A=∠A,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在△ABC中,AB=AC,
1 1 2∠ABC,∠2= 2 ∠ACB,
在△BDC和△CEB中,
∵∠ACB=∠ABC,BC=CB,∠ 1=∠2, ∴△BDC≌△CEB(ASA).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 应边相等).
∴∠1=∠2.
证法2:∵AB=AC,∴∠ABC=∠ACB. ∵BD,CE分别平分∠ABC和∠ACB, ∴∠3= 1 ∠ABC,∠4= 1 ∠ACB,
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如图所示) ∵AB=AC,BD=CD,AD=AD, ∴△ABD△≌△ACD(SSS). ∴∠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线合一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 的高线互相重合. 证明:过顶点A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 ∵AD是△ABC中的角平分线, ∴∠BAD=∠CAD.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问题思考
学习新知
我们已经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运用下面的公 理和已经证明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 些结论. 我们已学过的部分基本事实: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 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

北师大初二数学8年级下册 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总结提升课件(31张)

北师大初二数学8年级下册 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总结提升课件(31张)

过点D分别向AB,AC引垂线,垂足分别为E,F,CG是AB边上
的高.
(1)DE,DF,CG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点D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
又存在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图1-T-2
[解析] (1)连接AD,根据△ABC的面积=△ABD的面积+△ACD的面积进 行分析证明; (2)与(1)的思路类似,仍然用计算面积的方法来确定线段之间的关系,即 △ABC的面积=△ABD的面积-△ACD的面积或△ABC的面积=△ACD的 面积-△ABD的面积.
例7 如图1-T-7,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6,D是AC的 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CD,DF⊥BE,垂足为F. (1)求BD的长; (2)求证:BF=EF; (3)求△BDE的面积.
图1-T-7
解:(1)∵BD 是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中线, ∴∠ABD=∠CBD=21∠ABC=30°,BD⊥AC, ∴AD=12AB=3.在 Rt△ABD 中, 由勾股定理,得 BD= AB2-AD2=3 3. (2)证明:由(1)知∠DBE=30°.∵CE=CD,∴∠E=∠CDE, ∴∠E=12∠ACB=30°,∴∠DBE=∠E,∴DB=DE. ∵DF⊥BE,∴DF 为底边上的中线,∴BF=EF.
(2)如图②,连接 AG,BG. 在 Rt△BFG 中,GF=12 cm, BF=8 cm,由勾股定理,得 GB= GF2+BF2= 122+82= 208(cm). 在 Rt△AGB 中, GB= 208 cm,AB=30 cm, 由勾股定理,得 AG= AB2+GB2 = 302+( 208)2 =2 277 cm.
解:如图. 发现:答案不唯一, 如QD=AQ或∠QAD=∠QDA等.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 / 2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定理: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定理: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 定理: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AAS)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定义法)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3. 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 六、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定义法)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七、反证法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八、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年级 班级 姓名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装………………订…………………线…………………………………………………………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2 / 2九、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十、线段垂直平分线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4.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AB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则直线MN 就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十一、角平分线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3.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4.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十二、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备注:1.一个命题一定有逆命题,但一个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 2.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假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假命题. 3.互逆定理一定是互逆命题,但互逆命题不一定是互逆定理.。

北师版2018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等腰三角形(4课时)教学课件

北师版2018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等腰三角形(4课时)教学课件

) ) ) )B
A
D
)
C
5.已知:如图,点B,E, C,F在同一条直线 上,AB=DE,AC=DF,BE=CF.
性质1 (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A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想一想: 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 B D C 议一议: 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方法一:作底边上的中线 已知: 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 ∠B= ∠C. 证明: 作底边的中线AD, 则BD=CD
(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 80°和____ 50° 则其余两个角为____ .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 50° 一个底角为____ .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则其 余两个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和20° 或50°和50 ° .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设和结论; (2)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 (3)根据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和求证; (4)分析证明思路,写出证明过程。
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 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SAS)。 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ASA)。 性质公理: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3.如图,在三角形ABD中,C是BD上的一点,
且AC垂直BD,AC=BC=CD. (1) 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 (2)求∠ABD的度数
B A
D
C
4.将下面证明中每一步的理由写在括号内: 已知:如图,AB=CD,AD=CB. 求证:∠A=∠C. 证明:连接BD, 在△BAD和△DCB中, ∵ AB=CD( AD=CB( BD=DB( ∴ △BAD≌ △DCB( ∴ :∠A=∠C (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教案_13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教案_13

AD. 在△ ABC 中 ,∠ACB =90° ,∠BAC = 30° ,∴∠ B = 60°.
“ 直角三角形中 , 30°角所对的直角
边等于斜边的一 半 ” 是本课的难点 , 在难点的突破上主 要采取两种方法: (1) 通过三角尺操作 的实践活动; (2)对 问题进行分步引导 的方法.这样在难点 的突破上更具有直 观性和可操作性.
图 1- 1- 124
加深试题的综合程 度 ,提升学生综合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
图 1- 1- 125
例 5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 30° ,斜边长为 4,用四个
这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求正方形 边长 .
EFGH 的
【当堂训练】
1. 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 60°;②有一个角等于
第 1 章 三角形的证明 1 等腰三角形
第 4 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授课 类型 教具
教学 步骤
第 4 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与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
授课人
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 理解含有 30°角
知识技能
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并能利用这两个定理解决 一些简单的问题 .
(续表)
通过生活中的 图片引入等边三角 形 ,在愉快的氛围中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 .
【探究 1】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 学生板书完成 ) 问题 1: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就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 2: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 3: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定理 1: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 1 要给学生足 够的时间动手操作 , 然后分组展示自己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优质教学课件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 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大胆地说 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法。
教师寄语
我们一生中要认识许多人,组建许多 集体,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理解和 宽容,关爱和担当,才能被赋予更大的责 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更好的参 与社会、国家的建设,让我们与集体共同 成长!
感谢各位聆听
2、判定: 三角形:“SSS”、“ASA”、“AAS”、“SAS”、 Rt三角形:“SSS”、“ASA”、“AAS”、“SAS”、“HL”。
1、如图,△ABC,△CDE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AE=BD。 (2)若BD和AC交于点M,AE和CD交于点N,求证:CM=CN。 (3)连结MN,猜想MN与BE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复习课件
一、等腰三角形
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性质: (1)(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定理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判定:
(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 等边)。
A 交AB于E,垂足为D。若ED=5,则CE的长为( )
A.10
B.8
C. 5
D 2.5
五、角平分线
1、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定理): 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3、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
3、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 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专题归纳整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专题归纳整合

B
提示利用三角形全等
和角平分线的判定定

A

F D
EC
专题三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运用
如图,∠B=∠C=90°,E是 BC的中点,DE平分∠ADC。
求证:AD=AB+CD
D
C
F E
A
B
中考连接
[山西中考]如图,在△ABC中 ,AB=AC,∠A=30°直线a∥b,顶
点C在直线b上,直线a交AB于点
D,交AC于点E,若∠1=145°则
E
D
GF
B
C
专题二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证明与探究题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补角 是130°,则底角的度数为 _____.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 5cm,周长是20cm,求其他两边 的长。
如图,已知BE⊥AC于点
E,CF⊥AB于点F,BE,CF相交
于点D,连接AD.若BD=CD。求
证:AD平分∠BAC
∠2的度数______。
A
40°
1 BDE a
2 C
b
中考连接
[内江中考]如图,AD平分 ∠BAC,AD⊥BD,垂足为D,DE∥AC 求证:△BDE是等腰三角形
A
E C
BD
中考连接
[淄博中考]如图,在Rt△ABC中 ,CM平分∠ACB交AB于点M,过点M 作MN∥BC交AC于点N,且MN平分 ∠AMC,若AN=1,则BC的长为___.
答案6
A
M
N
B
C
中考连接
[南充中考]如图,在△ABC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 于点E,连接AE.若BC=6,AC=5则 △ACE的周长为____.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3,4, 5 B.1,2, 3C.6,7,8 D.2,3,42.如图,△ABC中,AB=AC,∠B=70°,则∠A的度数是( )A.70° B.55°C.50° D.40°第2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3.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 ) A.a不垂直于c B.a,b都不垂直于cC.a与b相交 D.a⊥b4.如图,已知∠ABC=∠BAD,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ABC≌△BAD的是( ) A.AC=BD B.∠CAB=∠DBAC.∠C=∠D D.BC=AD5.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PA=PB B.PO平分∠APBC.AB垂直平分OP D.∠OBA=∠OAB6.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8或10 B.8C.10 D.6或127.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 )A.48° B.36°C.30° D.24°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D为△ABC内一点,CD平分∠ACB,BE⊥CD,垂足为D,交AC于点E,∠A =∠ABE.若AC=5,BC=3,则BD的长为( )A.2.5 B.1.5C.2 D.19.如图,等边△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分别交AB于E,交AC于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4个 B.5个C.6个 D.7个第9题图第10题图10.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则下列四个结论:①AD上任意一点到点C,B的距离相等;②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③BD=CD,AD⊥BC;④∠BDE=∠CDF.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C.3个 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逆命题是________命题.12.如图,过等边△ABC的顶点A作射线.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第12题图第13题图13.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14.如图是某超市一层到二层电梯的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超市一层、二层电梯口处地面的水平线,∠ABC=150°,BC的长约为12米,则乘电梯从点B到点C 上升的高度h约为________米.第14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CAB,CD=3,AB=12,则△ABD 的面积为________.16.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交AB于点E,交AC 于点D.若∠ADE=40°,则∠DBC=________°.第16题图第17题图17.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DO.下列结论:①AC⊥BD;②CB=CD;③△ABC≌△ADC;④DA=DC.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18.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腰长之比为1∶2,则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BC上,且BE=CF,EF⊥DF,求证:BF=CD.20.(8分)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BA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ADC=125°,求∠ACB和∠BAC的度数.接EF.求证:AD垂直平分EF.22.(10分)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边的中点,过点D作DE⊥AB,DF ⊥AC,垂足分别为E,F.(1)求证:△BED≌△CFD;(2)若∠A=60°,BE=1,求△ABC的周长.23.(10分)如图,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B=60°,∠C=45°,AC=6.求:(1)AD的长;(2)△ABC的面积.24.(10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AB,BC,CA上的点.(1)若AD=BE=CF,问△DEF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BE=CF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25.(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AOB为等边三角形,P 是x轴上一个动点(不与原点O重合),以线段AP为一边在其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PQ.(1)求点B的坐标;(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ABQ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如不改变,求出其大小;如改变,请说明理由.(3)连接OQ,当OQ∥AB时,求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与解析1.B 2.D 3.C 4.A 5.C 6.C 7.A 8.D 9.D 10.D11.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真12.100°13.76 14.6 15.18 16.15 17.①②③18.30°或150° 解析:当高在三角形内部时,顶角是30°;当高在三角形外部时,顶角是150°.所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30°或150°.19.证明:∵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B =∠C =90°.(1分)∵EF ⊥DF ,∴∠EFD =90°,∴∠EFB +∠CFD =90°.∵∠EFB +∠BEF =90°,∴∠BEF =∠CFD .(4分)在△BEF 和△CFD 中,⎩⎨⎧∠BEF =∠CFD ,BE =CF ,∠B =∠C ,∴△BEF ≌△CFD (ASA),(7分)∴BF =CD .(8分)20.解:∵AB =AC ,AE 平分∠BAC ,∴AE ⊥BC ,∴∠DEC =90°.(3分)∵∠ADC =125°,∴∠DCE =∠ADC -∠DEC =35°.(5分)∵CD 平分∠ACB ,∴∠ACB =2∠DCE =70°.(6分)又∵AB =AC ,∴∠B =∠ACB =70°,∴∠BAC =180°-(∠B +∠ACB )=40°.(8分)21.证明:∵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DE =DF ,∴点D 在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上.(3分)在Rt △ADE 和Rt △ADF 中,⎩⎨⎧AD =AD ,DE =DF ,∴Rt △ADE ≌Rt △ADF (HL),∴AE =AF ,(6分)∴点A 在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AD 垂直平分EF .(8分)22.(1)证明:∵AB =AC ,∴∠B =∠C .∵DE ⊥AB ,DF ⊥AC ,∴∠DEB =∠DFC =90°.∵D 是BC 的中点,∴BD =CD .(4分)∴△BED ≌△CFD (AAS).(5分)(2)解:∵AB =AC ,∠A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CA ,∠B =60°.(7分)又∵DE ⊥AB ,∴∠EDB =30°,∴BD =2BE =2,∴BC =2BD =4,(9分)∴△ABC 的周长为AB +BC +CD =3BC =12.(10分)23.解:(1)∵∠C =45°,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高,∴∠DAC =45°,∴AD =CD .(2分)∵AC 2=AD 2+CD 2,∴62=2AD 2,∴AD =3 2.(4分)(2)在Rt △ADB 中,∵∠B =60°,∴∠BAD =30°,∴AB =2BD .(6分)∵AB 2=BD 2+AD 2,∴(2BD )2=BD 2+AD 2,BD = 6.(8分)∴S △ABC =12BC ·AD =12(BD +DC )·AD =12×(6+32)×32=9+3 3.(10分)24.解:(1)△DEF 是等边三角形.(1分)证明如下:∵△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C ,AB =BC =CA .又∵AD =BE =CF ,∴DB =EC =FA .∴△ADF ≌△BED ≌△CFE ,(3分)∴DF =ED =FE .∴△DEF 是等边三角形.(5分)(2)AD =BE =CF 成立.(6分)证明如下:如图,∵△DEF 是等边三角形,∴DE =EF =FD ,∠FDE =∠DEF =∠EFD =60°.∴∠1+∠2=120°.(8分)∵△ABC 是等边三角形,∴∠A =∠B =∠C =60°,∴∠2+∠3=120°,∴∠1=∠3.同理∠3=∠4,易证△ADF ≌△BED ≌△CFE (AAS),∴AD =BE =CF .(10分)25.解:(1)如图①,过点B 作BC ⊥x 轴于点C .∵△AOB 为等边三角形,且OA =2,∴∠AOB =60°,OB =OA =2,∴∠BOC =30°.(2分)又∵∠OCB =90°,∴BC =12OB =1,由勾股定理得OC =3,∴点B 的坐标为(3,1).(4分)(2)∠ABQ =90°,始终不变.(5分)理由如下:∵△APQ ,△AOB 均为等边三角形,∴AP =AQ ,AO =AB ,∠PAQ =∠OAB ,∴∠PAO =∠QAB .(6分)在△APO 与△AQB 中,⎩⎨⎧AP =AQ ,∠PAO =∠QAB ,AO =AB ,∴△APO ≌△AQB (SAS),∴∠ABQ =∠AOP =90°.(8分) (3)当点P 在x 轴正半轴上时,点Q 在点B 上方,易知OQ 与AB 相交.当点P 在x 轴负半轴上时,点Q 在点B 的下方.∵AB ∥OQ ,∴∠BQO =180°-∠ABQ =90°,∠BOQ =∠ABO =60°.又OB =OA =2,∴OQ =1,可求得BQ =3,(10分)由(2)可知△APO ≌△AQB ,∴OP =BQ =3,∴此时点P 的坐标为(-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