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贸易如何从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出口贸易如何从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

优势

摘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也要由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转向追

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解决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这就是如何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研究表明,竞争优势更能体现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优势只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对外贸易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比较忧势上,中国要在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转变依据,战略

一、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并经完善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基本依据

(一)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

从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这部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当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低于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即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时,这个国家应该分工生产这种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去换取本国的劣势产品,从中获利。斯密的理论具有历史进步性,但他的理论只是回答了当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的时候,这个国家可以以此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并从贸易中获取利益。斯密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产业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还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并获取贸易利益吗?后来的学者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研究并解决了这个问题。借助于2×2模型(假定国际贸易中只有2个国家,只生产2种产品),他分析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不具有绝对优势产业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命题,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即使在任何产品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但是,只要这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专门生产自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开展国际交换,则这个国家就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取利益。这里的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产品的比较成本相对低于另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其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于: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无论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都能确定自己的比较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也能找到劣势中的优势。各国只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让优势国家生产优势更大的产品,劣势国家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两国开展贸易,则贸易双方都可以用较小的消耗,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绝对成本说和相对成本说指出两国进行国际贸易都可以得到好处,但是却没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交换的具体比例?贸易的利益在双方是如何分配的?而且李嘉图只考虑到供给因素,而未考虑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就使得他的比较成本理论不够完善。约翰·穆勒(John l)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他的相互需求理论,他认为,贸易条件及其变动是由相互需求双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对其他国家产品需求相对强烈的国家,就要用更多的本国产品去交换,贸易条件就不利;相反,对其他国家产品需求相对弱的国家,就可以用较少的本国产品去交换,贸易条件就有利。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的相互需求决定的。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上,具体交换比例越接近哪个国家的国内交换比率,哪个国家的贸易利益就越小。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在其论文《对外贸

易对国民收入的影响》(1919)提出了资源禀赋论的基本观点,后来俄林(Bertll Ohin)在《域际经济与国际贸易》(1933)中-发展了他的观点,构成了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简称H-O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前提是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商品从低价格的国家出口到价格高的国家,当两国间的价格差额大于运输费用时,国际贸易能带来利益。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但并不是说,凡存在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国际贸易就必然发生。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生产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生产要素价格不同是由生产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生产要素供给比例不同,是由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数量所决定的。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价格便宜,稀缺的生产要素价格高。因此,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使用本国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低,就有相对优势。应该进口本国稀少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在H—O理论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要素,但生产规模报酬依然假定不变,市场经济也假定为完全竞争。H-O理论一提出,即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核心理论之一,被各国视为指导自己从事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虽然近年来遭到了学者们诸多的批评,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诸如所谓“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的诘难,但事实证明,比较优势理论依然是指导一个国家选择参与国际分工产业的基本依据。“里昂惕夫之谜”非但不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反例,反而再次验证了比较优势理论(Kenen,1965;Keesmg,1966)。其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仍然使其在指导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中国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开展对外贸易的实践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在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发展出口产业的政策中,基本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根据当时的实际,中国实施了发挥四个优势的出口商品战略,即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了矿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出口,发挥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出口,发挥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在“七五”计划(1986—1990年)时期,轻纺产品超过石油成为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纺织品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6%。“八五”期间,中国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32.9%,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额达439亿美元,成为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进入21世纪,中国继续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使其中一部分产品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保持外贸出口发展后劲,着重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深加工、附加价值高的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创汇农产品出口。

三、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重新审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