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人类活动与气候课件、反思、教学设计陈大旺

人类活动与气候课件、反思、教学设计陈大旺

课题:专题12 人类活动与气候执教:陈大旺上课学校:新川中学时间:2011年11月24日下午第二节班级:高一(5)【教材和学情分析】人类活动与气候是继学习地球运动、岩石圈、大气圈之后的内容,是目前对世界人类影响最大,最受关注的问题。

人类活动深受气候影响,同时人类活动又影响气候,气候变化后再影响人类活动。

高一学生学习了前11个专题后应该能根据所学知识自学和小组交流预习相关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验气候变暖、城市热岛、雨岛、酸雨、臭氧洞产生的事实等,从材料和地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找出五大问题,即全球变暖、城市热岛、城市雨岛、酸雨和臭氧洞的形成,分布,危害和治理对策。

能力目标:在自学、小组讨论交流中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组织材料和读图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中感受人与气候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在人类活动中要遵循自然规律,主动防御自然灾害,树立自觉保护气候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交流、引导读图、问题启发等【教学重点】全球变暖和臭氧洞的形成,危害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臭氧洞的分布地区【教学过程】一、引入:读材料:泰国曼谷洪水灾害二、新课:任务指向(分五个小组预习、讨论交流完成表格)班级交流:1、全球变暖*原因:自然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生产活动排放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读图)*危害:高纬高山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生态环境遭破坏。

(动画图和视频)*分布:全球*对策: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

2、城市热岛*原因:人为排放热量为*分布:中高纬大中城市*危害:影响生存环境*对策:增加绿地和水域面积3、城市雨岛*原因:城市热岛和多尘埃*分布:城市*危害:影响生存环境*对策:“城市空调”4、酸雨*原因:人类排放酸性气体*分布:西欧、北美、东亚中国南方地区*危害:腐蚀建筑物、影响植被、水和土壤*对策:减少酸性气体排放5、臭氧洞*原因:人类排放氟利昂*分布: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上空*危害:紫外线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对策:禁止排放氟利昂三、小结: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影响气候,只要人类利用的同时保护气候环境,人类才可能可持续发展。

2.3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

2.3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第2.3课时“气候与人类活动”。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气候对我们的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2.新课讲解
(1)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正式学习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气候对人类居住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类会选择不同的居住地。例如,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宜农业发展,而气候寒冷的地区则适宜畜牧业发展。另外,气候还会影响人类的交通出行,比如在雨季泥泞的道路会阻碍交通,而在冬季冰雪覆盖的道路则会导致交通中断。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的深度理解上还存在不足,生活经验有限,对于一些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实际案例可能理解不够透彻。此外,学生对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认识相对片面,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地理实践力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身边的气候现象,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学生们可以组织开展地理知识竞赛、地理知识讲座等活动,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板书设计
1.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气候影响人类居住地选择
-气候影响农业生产
-气候影响人类生活
2.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产量和质量
3.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案例分析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看看气候是如何影响人类活动的。请大家阅读教材P45-46页的“气候与人类活动”案例,并回答以下问题: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课堂讨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课堂讨论。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各个教学环节可以根据教情、学情需要进行调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拿出柚子。(金柚故事)引出:金柚之乡——XX。
思考。
自主探讨。
(二)检查预习
温故知新:影响农业的因素。
课标展示+学习重点。
学生回答。
学生分析。
(三)授课过程
1.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
2.材料XX气候条件。
3.材料金柚生长的气候条件。
4.XX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图。
一节课,学生基本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部分)。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金柚(农业)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光、热、水)、水源、土壤。
2.社会经济因素
浅析初中“地理学业考查”背景下的地理教与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课题来源:《中图版》地理八上第二章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
学习内容:金柚之乡——XX
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学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气候与人类》教学设计

《气候与人类》教学设计

《气候与人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本节课实际上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气候与人类》的第一阶段活动内容。

研究性学习活动《气候与人类》是根据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课的活动内容进行设计、延伸并扩展。

本活动内容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开题。

通过演示生活中与气候有关视频,让学生明确气候和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并就生活生产中与气候有关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索热情。

然后布置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计划和任务。

教师再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计划和任务明确地告诉学生,并将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范例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本次活动的形式有大致的了解。

第二阶段:明确分工。

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选取有关《气候与人类》某一方面的专题作为研究内容。

各小组制订好计划。

老师向同学介绍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方法。

第三阶段:搜集资料。

可以通过查阅文献、上网查找信息等方式搜集有关研究课题的文字信息和图片资料,加以汇总、整理。

小组协作,制定设计演示文稿计划,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第四阶段:全班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并根据“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学生网页评价量规”、“学习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评价、奖励。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气候对人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用气候原理分析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2)能举例说明我国的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掌握阅读和分析各类气候图的技能。

(4)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5)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通过前面两节课和初一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气候基础知识(特别是我国的气温与降水情况),已能初步运用气候的原理去解释生活和生产的一些现象。

2、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学习风气好,表现欲强,上课气氛活跃。

3、学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熟练在校际通的讨论组上发表意见。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分布等方面。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和人类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时,往往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总结出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分布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分布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资料,如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实例。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气候景观,如热带雨林、沙漠、寒带等,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呈现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实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如农业生产受气候类型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特点;工业布局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如高耗能工业多分布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城市分布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如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更适合人类居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实例中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地理《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多方面影响。

2.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作用。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思考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气候对农业、工业、交通、居住等方面的影响。

2.难点: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些与气候相关的人类活动现象引入课题。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种植。

(2)举例说明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3.气候对工业、交通、居住等的影响
(1)小组讨论并分享相关案例。

(2)教师总结归纳。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讲解温室气体排放等人类行为对气候的改变。

(2)引导学生思考应对措施。

5.拓展讨论:如何实现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和谐发展。

6.课堂小结:回顾重点内容。

7.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自己身边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短文。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较好地让学生理解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紧密联系。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积极,分享了很多实际案例。

但在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增强说服力。

对于实现和谐发展的讨论环节,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引导和时间,挖掘更深入的观点。

在今后教学中,要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同时鼓励学生更多地自主探究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环保意识。

初中地理教案: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初中地理教案: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初中地理教案: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一、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引言)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深远影响,而气候也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在地理学中,研究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初中地理课堂教案。

二、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这种变暖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和风暴等。

2.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和质量造成直接和间接影响。

不稳定的降雨模式导致耕作时间减少和灾害性洪水增加。

持续干旱使得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减少农产品产量。

这些因素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风险。

3. 气候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气候变化给城市化带来了挑战。

极端高温和污染物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健康。

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沿海城市的洪涝风险。

更频繁的暴雨引发都市内涝等问题。

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 温室效应与人类活动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层吸收和保留部分太阳辐射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

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增强了温室效应。

这些排放主要来自燃烧化石燃料、工业过程和土地利用改变。

2. 生产方式与碳排放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对气候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规模农业和畜牧业导致森林砍伐和生态系统破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排放出大量氧化亚氮,加剧了温室效应。

3. 城市化与空气质量城市化导致工业和交通污染增加,造成大量大气颗粒物和有毒气体的排放。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削弱了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反射能力。

四、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1. 可再生能源的推广转向可再生能源是缓解气候变化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资源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这一节课,主要介绍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从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图、地形、水文等方面的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模糊之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数据等方式,深入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数据等方式,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教学难点: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例资料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分析气候对该实例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

4.案例分析:分析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具体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初中地理课教案: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初中地理课教案: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初中地理课教案: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开垦土地、森林砍伐等人类行为,使得全球气候面临巨大挑战。

本节课将就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展开探讨,并鼓励学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

二、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温度上升:由于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加强,全球平均温度逐年上升。

这使得冰川融化加剧、海平面上升、干旱灾害增多等问题日益严重。

2. 极端天气事件: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现象频发。

例如,强降雨引发洪水、热浪导致高温死亡事件增多等情况日趋常见。

3. 生态系统受损: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面临着威胁,由此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海洋酸化、珊瑚礁死亡、森林退化等问题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 温室气体排放: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保温层,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升温。

2. 森林砍伐:为了获取更多土地用于农业和城市建设,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了植被减少,从而削弱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使得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

3. 土地开垦:大量土地开垦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损失,还直接影响到土壤质量。

由此造成的土壤退化会扰乱水循环,进一步恶化气候问题。

四、应对之道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节约用水和电力等举措。

2.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也鼓励人们接受和使用新技术,如电动车辆、太阳能光伏板等。

3. 家园保护与恢复:关注森林保护,制定合理的森林资源利用计划,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同时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方法,减少土地垦殖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4. 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气候与人类活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和人类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节的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了解和掌握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入,例如我国南方的梅雨季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新课导入:介绍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4.实践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气候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是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的。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气候与人类活动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能力。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中地理课教案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中地理课教案

课程名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类活动差异。

分析气候对农业、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点:气候对不同行业和活动的影响。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类活动差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如何直接和间接影响各种人类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对特定行业和活动的具体影响。

教材准备:地理教材和相关图片、图表。

实际案例和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0分钟)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气候如何影响人类活动的思考,如“你认为气候对农业有什么影响?”和“为什么一些地区更适合发展旅游业?”气候对农业的影响(15分钟):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包括降水、温度和季节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使用实际案例展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差异,如稻米种植和牧业。

气候对交通的影响(10分钟):讨论气候对交通的影响,如极端气候条件下的交通困难。

介绍一些特殊气候条件下的交通工程,如冰雪地区的冰路建设。

气候对能源利用的影响(10分钟):分析气候对能源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

讨论气候变化对能源供应的挑战。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一个具体行业或活动,分析气候对该行业或活动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和讨论(5分钟):总结气候对不同行业和活动的影响,与学生讨论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策略。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行业或活动,研究气候对该行业或活动的影响,并提出改进策略。

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行业或活动,研究气候对该行业或活动的影响,并提出改进策略。

学生可以用报告、海报或演示的形式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个教案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水平进行调整和扩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兴趣。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课件设计脚本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课件设计脚本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稿本设计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们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研究方法,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体会科学研究认真的态度、缜密的推理和严谨的表述,感悟科学家在科研之路上不畏艰辛、艰苦跋涉的奋斗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三、具体脚本设计:第一部分:提出假设1.在课程开始时向同学们进行提问两个问题:你知道楼兰吗?你印象中的楼兰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两个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建构新知识做准备,另外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烘托了课堂的气氛。

等同学们回答完毕后。

教师打开关于楼兰古国的网站“梦回楼兰”,进而让学生感觉到一种穿越古代的感觉,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2.楼兰在哪里?那里的自然条件怎么样?紧接着我们出示楼兰的地理位置的图片。

引导学生定位楼兰,了解楼兰的自然条件,为后面探究楼兰小时之谜预设地理知识背景。

也是一种研究方法的渗透。

3.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史料中的楼兰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前世发展怎么样?它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在PPT课件当中展示楼兰史料记载和极盛时期的楼兰图片。

引导学生想象昔日楼兰胜景,目的在于凸显楼兰消失之谜。

4.向学生展示现实中的楼兰的四张图片.5.在PPT中将极盛时期和衰落时的楼兰进行对比。

向学生提出问题:楼兰文明是如何衰落的,这是一个争吵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有人说:楼兰的衰落是和全球气候变化相关,为什么?至此引出本文要讲的题目: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部分:学习体验1.让同学们进行读书,寻找有关的答案,在学生找完答案后,在PPT上展示目前的研究成果。

2.向同学们提问:上述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如何推测出来的呢?然后展示树木年轮分析法3.向学生们展示另外一种推测方法:中国野象分布规律。

4.向同学们展示中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进而印证上述的推断,再进一步的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第三部分:破解谜底1.先播放中国近5000年气候变化图,然后设置提问:楼兰消失时气候如何?这种气候的变化会对楼兰人的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加以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与人类活动
学习目标
1.能自主运用图表资料描述一个区域的气候特点。
2.结合生活经验、阅读图文等资料,举例说出区 域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识并理解 气候对不同区域人类活动造成的差异。 3.结合资料,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品果究因
1.读图说出威海、泰国两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比较两地气候差异。 2.解释为什么樱桃在威海生长特别好?为什么泰国盛产榴莲?
樱桃:喜温喜湿喜光,适合在月平均气温 高于10℃的时间超过在5个月,年均气温 10~12℃之间,降水量600~700mm的气 候条件下生长。 榴莲:日平均气温22℃以上、终年高温才 能生长结果
识作物,辨产地
1 2
山竹:喜高温 小芒水麦果稻:::喜喜喜温温温凉暖喜,不湿耐耐寒寒耐旱
辨异析因——传统主食
开动脑筋
1.气温上升,会对极地地区产生什么影响?由此, 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
2.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们应该怎样应对?
课堂回顾: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农业生产

人类

活动
生活
推荐活动:
1.搜集你感兴趣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 民居等资料,分析气候对它(们)的影响。
2.查找资料,举例说说(除气候外)还有哪些因 素对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有影响?
威海与泰国的主食差异
大饽饽
米饭
辨异析因——传统服饰
泰国的服饰
“绊尾幔”纱笼 “帕农”纱笼
宽松舒适 质地轻薄
筒裙
两地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
海草房
高脚屋
建筑材料 屋顶坡度 单/双层结构
世界传统民居欣赏
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农业生产 农作物

人类

活动
生活 衣 食 住 行
揭秘多彩世界
唐唐在一次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西亚的一些风俗习惯: (1)当地阿拉伯男士的传统服饰是宽大白色的长袍,且多佩戴缠头巾,对此
他提出疑问:阿拉伯地区很热,穿短袖不是更好? (2)当地的传统民居屋顶是平的,夜晚人民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
威海的传统民居—海草房
联系生活,解疑释惑
1.传统民居越来越多的被城市高楼大厦所替代。
联系生活,解疑释惑
2.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瓜果蔬菜等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越来越少。
开拓视野: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

木蕉 瓜
南 火 南瓜 龙瓜

全球气候变暖
气象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有变 暖的趋势。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 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 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 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 着升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