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讲重点选填题专练第8讲立体几何教学案理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必修二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节专练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必修二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节专练解析版)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节复习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在棱长为1正方体ABCD 中,点E ,F 分别为边BC ,AD 的中点,将ABF ∆沿BF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将CDE ∆沿DE 所在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A 、C 两点都不可能重合B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F 与直线CE 所成的角为60︒C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F 与直线CE 所成的角为90︒D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所成的角为90︒【答案】D【详解】解:过A 点作AM⊥BF 于M ,过C 作CN⊥DE 于N 点在翻折过程中,AF 是以F 为顶点,AM 为底面半径的圆锥的母线,同理,AB ,EC ,DC 也可以看成圆锥的母线;在A 中,A 点轨迹为圆周,C 点轨迹为圆周,显然没有公共点,故A 正确;在B 中,能否使得直线AF 与直线CE 所成的角为60°,又AF ,EC 分别可看成是圆锥的母线,只需看以F 为顶点,AM 为底面半径的圆锥的轴截面的顶角是否大于等于60°即可,故B 正确;在C 中,能否使得直线AF 与直线CE 所成的角为90°,只需看以F 为顶点,AM 为底面半径的圆锥的轴截面的顶角是否大于等于90°即可,故C 正确;在D 中,能否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所成的角为90︒,只需看以B 为顶点,AM 为底面半径的圆锥的轴截面的顶角是否大于等于90°即可,故D 不成立;故选D .2.如图所示,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32EF =,EF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V 为( )A .92B .5C .6D .152【答案】D【详解】解法一:如图,连接EB ,EC ,AC ,则213263E ABCD V -=⨯⨯=.2AB EF =,//EF AB2EAB BEF S S ∆∆∴=.12F EBC C EFB C ABE V V V ---=∴= 11132222E ABC E ABCD V V --==⨯=. E ABCDF EBC V V V --∴=+315622=+=. 解法二:如图,设G ,H 分别为AB ,DC 的中点,连接EG ,EH ,GH ,则//EG FB ,//EH FC ,//GH BC ,得三棱柱EGH FBC -,由题意得123E AGHD AGHD V S -=⨯ 1332332=⨯⨯⨯=, 133933332222GH FBC B EGH E BGH E GBCH E AGHD V V V V V -----===⨯==⨯=⨯, 915322E AGHD EGH FBC V V V --=+=+=∴. 解法三:如图,延长EF 至点M ,使3EM AB ==,连接BM ,CM ,AF ,DF ,则多面体BCM ADE -为斜三棱柱,其直截面面积3S =,则9BCM ADE V S AB -=⋅=.又平面BCM 与平面ADE 平行,F 为EM 的中点,F ADE F BCM V V --∴=,2F BCM F ABCD BCM ADE V V V ---∴+=, 即12933233F BCM V -=-⨯⨯⨯=, 32F BCM V -∴=,152BCM ADE F BCM V V V --=-=∴. 故选:D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a ,b 是两条直线,且a ⊥b ,那么a 平行于经过b 的任何平面B .若直线a 和平面α满足a ⊥α,那么a 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D .若直线a ,b 和平面α满足a ⊥b ,a ⊥α,b 不在平面α内,则b ⊥α【答案】D【详解】解:如果a ,b 是两条直线,且//a b ,那么a 平行于经过b 但不经过a 的任何平面,故A 错误; 如果直线a 和平面α满足//a α,那么a 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或异面,故B 错误;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故C 错误; D 选项:过直线a 作平面β,设⋂=c αβ,又//a α//a c ∴又//a b//b c ∴又b α⊂/且c α⊂//b α∴.因此D 正确.故选:D .4.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M 为棱BB 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D 1O⊥平面A 1BC 1B .MO⊥平面A 1BC 1C .二面角M -AC -B 等于90°D .异面直线BC 1与AC 所成的角等于60°【答案】C【详解】对于A ,连接11B D ,交11AC 于E ,则四边形1DOBE 为平行四边形 故1D O BE1D O ⊄平面11,A BC BE ⊂平面111,A BC DO ∴平面11A BC ,故正确对于B ,连接1B D ,因为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M 为棱1BB 的中点,1MO B D ∴,易证1B D ⊥平面11A BC ,则MO ⊥平面11A BC ,故正确;对于C ,因为,BO AC MO AC ⊥⊥,则MOB ∠为二面角M AC B --的平面角,显然不等于90︒,故错误对于D ,1111,AC AC AC B ∴∠为异面直线1BC 与AC 所成的角,11AC B ∆为等边三角形,1160AC B ∴∠=︒,故正确故选C5.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E 、F 分别是棱1AA 和1BB 的中点,过EF 的平面EFGH 分别交BC 和AD 于点G 、H ,则GH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平行或异面【答案】A【详解】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11//AA BB ,E 、F 分别为1AA 、1BB 的中点,//AE BF ∴,∴四边形ABFE 为平行四边形,//EF AB ∴, EF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EF ⊂平面EFGH ,平面EFGH平面ABCD GH =,//EF GH ∴, 又//EF AB ,//GH AB ∴,故选A.6.如图所示,点S 在平面ABC 外,SB⊥AC ,SB=AC=2,E 、F 分别是SC 和AB 的中点,则EF 的长是A .1 BC .2D .12【答案】B【详解】取BC 的中点D ,连接ED 与FD⊥E 、F 分别是SC 和AB 的中点,点D 为BC 的中点⊥ED⊥SB ,FD⊥AC,而SB⊥AC ,SB=AC=2则三角形E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ED=FD=1即故选B.7.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PA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O 上一点(不同于A ,B 两点),且PA AC =,则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为A .60°B .30°C .45°D .15°【答案】C【详解】 解:由条件得,PA BC AC BC ⊥⊥.又PAAC A =,PA ⊂平面PAC ,AC ⊂平面PAC ,所以BC ⊥平面PAC .又因为PC ⊂平面PAC , 所以BC PC ⊥.所以PCA ∠为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在Rt PAC ∆中,由PA AC =得45PCA ︒∠=. 故选:C .8.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若AD BC BD AD ⊥⊥,,则有A .平面ABC ⊥平面ADCB .平面ABC ⊥平面ADBC .平面ABC ⊥平面DBCD .平面ADC ⊥平面DBC【答案】D【详解】 由题意,知AD BC BD AD ⊥⊥,,又由BC BD B =,可得AD ⊥平面DBC ,又由AD ⊂平面ADC ,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ADC ⊥平面DBC9.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若90BAC ∠=︒,1AB AC AA ==,则异面直线1BA 与1AC 所成的角等于 A .30°B .45°C .60°D .90°【答案】C【详解】本试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问题,考查空间想象与计算能力.延长B 1A 1到E ,使A 1E =A 1B 1,连结AE ,EC 1,则AE ⊥A 1B ,⊥EAC 1或其补角即为所求,由已知条件可得⊥AEC 1为正三角形,⊥⊥EC 1B 为60,故选C .10.已知两个平面相互垂直,下列命题⊥一个平面内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一个平面内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其中正确命题个数是( )A .1B .2C .3D .4 【答案】A【详解】由题意,对于⊥,当两个平面垂直时,一个平面内的不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不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故⊥错误;对于⊥,设平面α∩平面β=m ,n⊥α,l⊥β,⊥平面α⊥平面β, ⊥当l⊥m 时,必有l⊥α,而n⊥α, ⊥l⊥n ,而在平面β内与l 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这些直线均与n 垂直,故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即⊥正确;对于⊥,当两个平面垂直时,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不不一定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故⊥错误;对于⊥,当两个平面垂直时,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若该直线不在第一个平面内,则此直线不一定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故⊥错误;故选A .11.在空间中,给出下列说法:⊥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是平行平面;⊥若平面α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αβ;⊥过平面α的一条斜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垂直.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答案】B【详解】⊥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不正确;易知⊥正确;⊥若平面α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不正确;易知⊥正确.故选B.12.下列结论正确的选项为( )A .梯形可以确定一个平面;B .若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C .若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αD .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答案】A【详解】因梯形的上下底边平行,根据公理3的推论可知A 正确.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所成的角相等,这两条直线相交、平行或异面,故B 错.当直线和平面相交时,该直线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内,故C 错.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且它们共线,这两个平面可以相交,故D 错.综上,选A .13.已知圆柱的轴截面为正方形,且圆柱的体积为54π,则该圆柱的侧面积为A .27πB .36πC .54πD .81π 【答案】B【详解】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因为圆柱的轴截面为正方形,所以该圆柱的高为2r .因为该圆柱的体积为54π,23π2π54πr h r ==,解得3r =,所以该圆柱的侧面积为2π236r r ⨯=π.14.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截面圆的面积为π,则球的表面积为A .8π3B .32π3C .8πD 【答案】C【详解】设球的半径为R ,则截面圆的半径为,⊥截面圆的面积为S =π2=(R 2-1)π=π,⊥R 2=2,⊥球的表面积S =4πR 2=8π.故选C. 15.已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体积是A .2πB .1πC .22πD .21π【答案】A【详解】由题意可知,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2,故半径为1π,所以底面积为1π,所以体积为2π,故选A . 16.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对其中的线段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来相交的仍相交B .原来垂直的仍垂直C .原来平行的仍平行D .原来共点的仍共点【答案】B【详解】解:根据斜二测画法作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规则,与x 轴平行的线段长度不变,与y 轴平行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且倾斜45︒,故原来垂直线段不一定垂直了;故选:B .17.如图所示为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它是底角为45︒,腰和上底长均为1的等腰梯形,则原平面图形为 ( )A .下底长为1B .下底长为1+C .下底长为1D .下底长为1+【答案】C【详解】45A B C '''∠=,1A B ''= 2cos451B C A B A D ''''''∴=+=∴原平面图形下底长为1由直观图还原平面图形如下图所示:可知原平面图形为下底长为1故选:C18.半径为R 的半圆卷成一个圆锥,则它的体积是( )A 3RB 3RC 3RD 3R 【答案】C【详解】设底面半径为r ,则2r R ππ=,所以2R r =.所以圆锥的高2h R ==.所以体积22311332R V r h R ππ⎛⎫=⨯== ⎪⎝⎭.故选:C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B .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一定会得到一个棱锥和一个棱台C .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围成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台和两个圆锥组合而成D .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几何体叫棱柱【答案】D【详解】圆锥的轴截面是两腰等于母线长的等腰三角形,A 错误;只有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才能得到一个棱锥和一个棱台,B 错误;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和两个圆锥组合而成,故C 错误;由棱柱的定义得,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几何体叫棱柱,故D 正确.20.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折起一角落()EAF △得到EA F '△,记二面角A EF D '--的大小为π04θθ⎛⎫<< ⎪⎝⎭,直线A E ',A F '与平面BCD 所成角分别为α,β,则( ).A .αβθ+>B .αβθ+<C .π2αβ+>D .2αβθ+> 【答案】A【详解】如图,过A '作A H '⊥平面BCD ,垂足为H ,过A '作A G EF '⊥,垂足为G ,设,,A G d A H h A EG γ'''==∠=,因为A H '⊥平面BCD ,EF ⊂平面BCD ,故A H EF '⊥,而A G A H A '''⋂=,故EF ⊥平面A GH ',而GH ⊂平面A GH ',所以EF GH ⊥,故A GH θ'∠=,又A EH α'∠=,A FH β'∠=.在直角三角形A GE '中,sin d A E γ'=,同理cos d A F γ'=, 故sin sin sin sin sin h h d dαγθγγ===,同理sin sin cos βθγ=, 故222sin sin sin αβθ+=,故2cos 2cos 21sin 22αβθ--=, 整理得到2cos 2cos 2cos 22αβθ+=, 故()()2cos cos cos 22αβαβαβαβθ+--⎡⎤++-⎣⎦+=, 整理得到()()2cos cos cos αβαβθ+-=即()()cos cos cos cos αβθθαβ+=-, 若αβθ+≤,由04πθ<< 可得()cos cos αβθ+≥即()cos 1cos αβθ+≥, 但αβαβθ-<+≤,故cos cos αβθ->,即()cos 1cos θαβ<-,矛盾, 故αβθ+>.故A 正确,B 错误. 由222sin sin sin αβθ+=可得sin sin ,sin sin αθβθ<<,而,,αβθ均为锐角,故,αθβθ<<,22παβθ+<<,故CD 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 21.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 ⊥平面ABC ,P A =A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PB ⊥AD ;⊥平面P AB ⊥平面PBC ;⊥直线BC ⊥平面P AE ;⊥sin⊥PDA =.【答案】⊥【详解】⊥P A ⊥平面ABC ,如果PB ⊥AD ,可得AD ⊥AB ,但是AD 与AB 成60°,⊥⊥不成立,过A 作AG ⊥PB 于G ,如果平面P AB ⊥平面PBC ,可得AG ⊥BC ,⊥P A ⊥BC ,⊥BC ⊥平面P AB ,⊥BC ⊥AB ,矛盾,所以⊥不正确;BC 与AE 是相交直线,所以BC 一定不与平面P AE 平行,所以⊥不正确;在R t⊥P AD 中,由于AD =2AB =2P A ,⊥sin⊥PDA =,所以⊥正确;故答案为: ⊥22.如图,已知边长为4的菱形ABCD 中,,60AC BD O ABC ⋂=∠=︒.将菱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得到三棱锥D ABC -,二面角D AC B --的大小为60°,则直线BC 与平面D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60ABC ∠=︒,,,AC OD AC OB OB OD ∴⊥⊥==,DOB ∴∠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60DOB ∠=︒∴,OBD ∴△是等边三角形.取OB 的中点H ,连接DH ,则,3DH OB DH ⊥=.,,AC OD AC OB OD OB O ⊥⊥⋂=,AC ∴⊥平面,OBD AC DH ∴⊥,又,AC OB O AC ⋂=⊂平面ABC ,OB ⊂平面ABC ,DH ∴⊥平面ABC ,2114333D ABC ABC V S DH -∴=⋅=⨯=△4,AD AB BD OB ====ABD ∴∆的边BD 上的高h =1122ABD S BD h ∴=⋅=⨯=△设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为d ,则13C ABD ABD V S d -=⋅=△.D ABC C ABD V V --=,d ∴=∴=⊥直线BC 与平面D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d BC = 23.球的一个内接圆锥满足: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则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_______. 【答案】932或332【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球的半径为R .由立体几何知识可得,连接圆锥的顶点和底面的圆心,必垂直于底面,且球心在连线所成的直线上.分两种情况分析:(1)球心在连线成构成的线段内因为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所以,故圆锥的体积为.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2)球心在连线成构成的线段以外因为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所以,故圆锥的体积为.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24.如图,四棱台''''ABCD A B C D -的底面为菱形,P 、Q 分别为''''B C C D ,的中点.若'AA ⊥平面BPQD ,则此棱台上下底面边长的比值为___________.【答案】2 3【详解】连接AC,A′C′,则AC⊥A′C′,即A,C,A′,C′四点共面,设平面ACA′C′与PQ和QB分别均于M,N点,连接MN,如图所示:若AA′⊥平面BPQD,则AA′⊥MN,则AA'NM为平行四边形,即A'M=AN,即31''42A C=AC,''23A BAB∴=,即棱台上下底面边长的比值为23.故答案为23.三、解答题25.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底面ABCD是菱形,点P是侧棱C1C的中点.(1)求证:AC 1⊥平面PBD ;(2)求证:BD ⊥A 1P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连接AC 交BD 于O 点,连接OP ,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对角线AC 交BD 于点O ,所以O 点是AC 的中点,所以AO =OC .又因为点P 是侧棱C 1C 的中点,所以CP =PC 1,在⊥ACC 1中,11C P AO OC PC==,所以AC 1⊥OP , 又因为OP ⊥面PBD ,AC 1⊥面PBD ,所以AC 1⊥平面PBD .(2)连接A 1C 1.因为ABCD –A 1B 1C 1D 1为直四棱柱,所以侧棱C 1C 垂直于底面ABCD ,又BD ⊥平面ABCD ,所以CC 1⊥BD ,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所以AC ⊥BD ,又AC ∩CC 1=C ,AC ⊥面AC 1,CC 1⊥面AC 1,所以BD ⊥面AC 1,又因为P ⊥CC 1,CC 1⊥面ACC 1A 1,所以P ⊥面ACC 1A 1,因为A 1⊥面ACC 1A 1,所以A 1P ⊥面AC 1,所以BD ⊥A 1P .26.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BC BB =,12BAC BCA ABC ∠=∠=∠,点E 是1A B 与1AB 的交点,D 为AC 的中点.(1)求证:1BC 平面1A BD ;(2)求证:1AB ⊥平面1A BC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连结ED ,E 为1A B 与1AB 的交点,E 为1AB 中点,D 为AC 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1//ED B C ,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结果;(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 BC ⊥,由菱形的性质可得11AB A B ⊥,1BB ⊥平面ABC ,可得1BC BB ⊥,可证明1BC AB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结果.详解:(1)连结ED ,⊥直棱柱111ABC A B C -中,E 为1A B 与1AB 的交点,⊥E 为1AB 中点,D 为AC 中点,⊥1//ED B C又⊥ED ⊂平面1A BD ,1B C ⊄平面1A BD⊥1//B C 平面1A BD .(2)由12BAC BCA ABC ∠=∠=∠知,AB BC AB BC =⊥ ⊥1BB BC =,⊥四边形11ABB A 是菱形,⊥11AB A B ⊥. ⊥1BB ⊥平面ABC ,BC ⊂平面ABC⊥1BC BB ⊥⊥1AB BB B ⋂=,1,AB BB ⊂平面11ABB A ,⊥BC ⊥平面11ABB A⊥1AB ⊂平面11ABB A ,⊥1BC AB ⊥⊥1BC A B B ⋂=,1,BC A B ⊂平面1A BC ,⊥1AB ⊥平面1A BC2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PBC ⊥平面ABCD ,⊥BCD 4π=,BC ⊥PD ,PE ⊥BC .(1)求证:PC =PD ;(2)若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43,求点B 到平面PCD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 (2)3. 【详解】 (1)证明:由题意,BC ⊥PD ,BC ⊥PE ,⊥BC ⊥平面PDE ,⊥DE ⊥平面PDE ,⊥BC ⊥DE .⊥⊥BCD 4π=,⊥DEC 2π=,⊥ED =EC ,⊥Rt⊥PED ⊥Rt⊥PEC ,⊥PC =PD .(2)解:由题意,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则ED =EC =⊥平面PBC ⊥平面ABCD ,PE ⊥BC ,平面PBC ∩平面ABCD =BC ,⊥PE ⊥平面ABCD ,即PE 是四棱锥P ﹣ABCD 的高.⊥V P ﹣ABCD 13=⨯2PE 43=,解得PE = ⊥PC =PD =2.设点B 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h ,⊥V B ﹣PCD =V P ﹣BCD 12=V P ﹣ABCD 23=, ⊥1132⨯⨯2×2×sin60°×h 23=,⊥h 3=.⊥点B 到平面PCD 的距离是3. 28.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面ABFE 是矩形,平面ABFE ⊥平面ABCD ,BC CD AE a ===,60DAB ∠=.(1)求证:平面⊥BDF 平面ADE ;(2)若三棱锥B DCF -a 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1.【详解】(1)因为四边形ABFE 是矩形,故EA AB ⊥,又平面ABFE ⊥平面ABCD ,平面ABFE 平面ABCD AB =,AE ⊂平面ABFE , 所以AE ⊥平面ABCD ,又BD ⊂面ABCD ,所以AE BD ⊥,在等腰梯形ABCD 中,60DAB ∠=,120ADC BCD ︒∴∠=∠=,因BC CD =,故30BDC ∠=,1203090ADB ∠=-=,即AD BD ⊥, 又AE AD A =,故BD ⊥平面ADE ,BD ⊂平面BDF ,所以平面⊥BDF 平面ADE ;(2)BCD 的面积为2213sin12024BCD S a ==, //AE FB ,AE ⊥平面ABCD ,所以,BF ⊥平面ABCD ,2313D BCF F BCD V V a --∴==⋅==,故1a =.。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讲义+习题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讲义+习题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 Word版含解析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考情考向分析本节是空间向量的基础内容,涉及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定理、公式及四种运算等内容.一般不单独命题,常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平行、垂直关系的判断和证明及空间角的计算,解题要求有较强的运算能力..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名称概念表示零向量模为的向量单位向量长度(模)为的向量相等向量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相反向量方向相反且模相等的向量的相反向量为-共线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向量∥共面向量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空间向量中的有关定理()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与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λ.()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不共线,那么向量与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组(,),使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使得=++..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数量积及相关概念①两向量的夹角,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过空间任意一点,作=,=,则∠叫做向量与向量的夹角,记作〈,〉,其范围是≤〈,〉≤π,若〈,〉=,则称与互相垂直,记作⊥.②两向量的数量积已知空间两个非零向量,,则〈,〉叫做向量,的数量积,记作·,即·=〈,〉.()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①(λ)·=λ(·);②交换律:·=·;③分配律:·(+)=·+·..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设=(,,),=(,,).向量表示坐标表示数量积·++共线=λ(≠,λ∈)=λ,=λ,=λ垂直·=(≠,≠) ++=模夹角〈,〉(≠,≠) 〈,〉=概念方法微思考.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相同吗?。

2020新课标Ⅱ年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立体几何分项练习含解析理8

2020新课标Ⅱ年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立体几何分项练习含解析理8

专题10 立体几何一.基础题组1. 【2013课标全国Ⅱ,理4】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直线l满足l ⊥m,l⊥n,lα,lβ,则( ).A.α∥β且l∥αB.α⊥β且l⊥β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答案】:D【解析】因为m⊥α,l⊥m,lα,所以l∥α.同理可得l∥β.又因为m,n为异面直线,所以α与β相交,且l平行于它们的交线.故选D.2. 【2012全国,理4】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2,122CC ,E为CC1的中点,则直线AC1与平面BED的距离为( )A.2 B.3 C.2 D.1【答案】 D又△AC C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H=2.∴HM=1.3. 【2011新课标,理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正视图)(俯视图)【答案】D 【解析】4. 【2006全国2,理4】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 A.163B.169 C.83 D.329【答案】:A5. 【2006全国2,理7】如图,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4π和6π.过A ,B 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 ′,B ′,则AB ∶A ′B ′等于 A.2∶1B.3∶1C.3∶2D.4∶3【答案】:A6. 【2005全国3,理4】设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P 、Q 分别是侧棱AA 1、CC 1上的点,且PA=QC 1,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 ) A .16VB .14VC .13VD .12V【答案】C【解析】连接11,BA BC ,在侧面平行四边形11AAC C 中,∵1PA QC =, ∴ 四边形APQC 的面积1S =四边形11PQA C 的面积2S , 记B 到面11AAC C 的距离为h ,∴113B APQC V S h -=,11213B PQAC V S h -=, ∴11B APQC B PQA C V V --=,∵11113B A B C V V -=,∴11233B APQC B PQA C V V V V V --+=-=,∴3B APQC V V -=. 7. 【2005全国2,理2】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Q 、R 分别是AB 、AD 、11B C 的中点.那么,正方体的过P 、Q 、R 的截面图形是( )(A) 三角形 (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答案】D8. 【2015高考新课标2,理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 A .81 B .71 C .61 D .51【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得,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截去四面体111A A B D -,如图所示,,设正方体棱【考点定位】三视图.9. 【2017课标II ,理4】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90πB .63πC .42πD .36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该几何体是一个组合体,下半部分是一个底面半径为3,高为4的圆柱,其体积213436V =π⨯⨯=π,上半部分是一个底面半径为3,高为6的圆柱的一半,其体积221(36)272V =⨯π⨯⨯=π,故该组合体的体积12362763V V V =+=π+π=π.故选B .【考点】 三视图、组合体的体积【名师点睛】在由三视图还原为空间几何体的实际形状时,要从三个视图综合考虑,根据三视图的规则,空间几何体的可见轮廓线在三视图中为实线,不可见轮廓线在三视图中为虚线.在还原空间几何体实际形状时,一般是以正视图和俯视图为主,结合侧视图进行综合考虑.求解以三视图为载体的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关键是由三视图确定直观图的形状以及直观图中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利用相应体积公式求解.二.能力题组1. 【2014新课标,理6】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6cm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A. 1727 B.59 C.1027D.13【答案】C2. 【2010全国2,理9】已知正四棱锥S—ABCD中,SA=3它的高为( )A.3.2 D.3【答案】:C3. 【2011新课标,理15】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AB=6,BC =23,则棱锥O­ABCD的体积为__________.【答案】83【解析】4. 【2015高考新课标2,理9】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 )A.36π B.64π C.144π D.256π【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当点C 位于垂直于面AOB 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 ABC -的体积最大,设球O 的半径为R ,此时2311136326O ABC C AOB V V R R R --==⨯⨯==,故6R =,则球O 的表面积为24144SR ππ==,故选C .BOAC【考点定位】外接球表面积和椎体的体积.5. 【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如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20(B )24(C )28(D )32【答案】C【考点】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名师点睛】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方法:6.【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答案】②③④【考点】空间中的线面关系【名师点睛】求解本题时应注意在空间中考虑线、面位置关系.7.【2017课标II,理10】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中,120ABC∠=︒,2AB=,11BC CC==,则异面直线1AB与1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3B.15C.10D.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补成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则所求角为21111,2,21221cos603,5 BC D BC BD C D AB∠==+-⨯⨯⨯︒===Q,易得22211C D BD BC=+,因此111210cos55BCBC DC D∠===,故选C.【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余弦定理、补形的应用【名师点睛】平移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问题化归为共面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①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②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③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④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要特别注意异面直线之间所成角的范围. 三.拔高题组1. 【2014新课标,理11】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BCA=90°,M ,N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BC=CA=CC 1,则BM 与A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110B. 25C. 30D.2【答案】C2. 【2013课标全国Ⅱ,理7】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 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 ).【答案】:A3. 【2010全国2,理11】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三条棱AB、CC1、A1D1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有且只有1个 B.有且只有2个C.有且只有3个 D.有无数个【答案】:D【解析】经验证线段B1D上的点B,D,中点,四等分点均满足题意,故由排除法知应有无数个点.4. 【2005全国2,理12】将半径为1的4个钢球完全装入形状为正四面体的容器里.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最小值为()326+(B)262(C)2644326+【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底面放三个钢球,上再落一个钢球时体积最小,于是把钢球的球心连接,则又可得到一个棱长为2的小正四面体,26,且由正四面体的性质可知: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是高的14,且小正四面体的中心和正四面体容器的中心应该是重合的,∴小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是26164⨯=,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的距离是61+(1即小钢球的半径),所以可知正四棱锥的高的最小值为626(1)44+⨯=+,故选 C . 5. 【2012全国,理16】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BAA 1=∠CAA 1=60°,则异面直线AB 1与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答案】:666. 【2010全国2,理16】已知球O 的半径为4,圆M 与圆N 为该球的两个小圆,AB 为圆M 与圆N 的公共弦,AB =4,若OM =ON =3,则两圆圆心的距离MN =________.【答案】:3【解析】:∵|OM |=|ON |=3,∴圆M 与圆N 2243-7.取AB 中点C ,连结MC 、NC ,则MC ⊥AB ,NC ⊥AB , |MC |=|NC |22(7)2-3,易知OM 、CN 共面且OM ⊥MC ,ON ⊥NC ,|OC |223(3)+3,sin ∠OCM 233 ∴|MN |=2|MC |·sin∠OCM =33=3.7. 【2005全国2,理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 ABCD=,E、F分-中,底面ABCD为矩形,PD⊥底面ABCD,AD PD别为CD、PB的中点.(Ⅰ) 求证:EF⊥平面PAB;(Ⅱ) 设2=,求AC与平面AEF所成的角的大小.AB BC∵PB、FA为平面PAB内的相交直线∴EF⊥平面PAB方法二以D为坐标原点,DA的长为单位,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讲义+习题: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讲义+习题: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

§8.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考情考向分析 本节是空间向量的基础内容,涉及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定理、公式及四种运算等内容.一般不单独命题,常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平行、垂直关系的判断和证明及空间角的计算,解题要求有较强的运算能力.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名称 概念 表示 零向量 模为0的向量 0 单位向量 长度(模)为1的向量 相等向量 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 a =b相反向量 方向相反且模相等的向量 a 的相反向量为-a共线向量 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向量 a ∥b 共面向量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2.空间向量中的有关定理 (1)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a ≠0),b 与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b =λa .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那么向量p 与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使得p =x a +y b .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e 1,e 2,e 3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 e 1+y e 2+z e 3.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1)数量积及相关概念 ①两向量的夹角a ,b 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OA →=a ,OB →=b ,则∠AOB 叫做向量a 与向量b 的夹角,记作〈a ,b 〉,其范围是0≤〈a ,b 〉≤π,若〈a ,b 〉=π2,则称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 ②两向量的数量积已知空间两个非零向量a ,b ,则|a ||b |cos 〈a ,b 〉叫做向量a ,b 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a ·b =|a ||b |cos 〈a ,b 〉. (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①(λa )·b =λ(a ·b ); ②交换律:a ·b =b ·a ; ③分配律:a ·(b +c )=a ·b +a ·c . 4.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 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向量表示 坐标表示 数量积 a·ba 1b 1+a 2b 2+a 3b 3 共线 a =λb (b ≠0,λ∈R ) a 1=λb 1,a 2=λb 2,a 3=λb 3 垂直 a ·b =0(a ≠0,b ≠0)a 1b 1+a 2b 2+a 3b 3=0模 |a |a 21+a 22+a 23夹角〈a ,b 〉(a ≠0,b ≠0)cos 〈a ,b 〉=a 1b 1+a 2b 2+a 3b 3a 21+a 22+a 23·b 21+b 22+b 23概念方法微思考1.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相同吗?提示 不相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就为共面向量. 2.零向量能作为基向量吗?提示 不能.由于零向量与任意一个非零向量共线,与任意两个非零向量共面,故零向量不能作为基向量.3.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与坐标原点的位置选取有关吗?提示 无关.这是因为一个确定的几何体,其“线线”夹角、“点点”距离都是固定的,坐标系的位置不同,只会影响其计算的繁简,不会影响结果.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空间中任意两个非零向量a ,b 共面.( √ ) (2)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中(a ·b )·c =a ·(b ·c ).( × )(3)对于非零向量b ,由a ·b =b ·c ,则a =c .( × )(4)两向量夹角的范围与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相同.( × )(5)若A ,B ,C ,D 是空间任意四点,则有AB →+BC →+CD →+DA →=0.(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P83T3]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A 1C 1与B 1D 1的交点.若AB →=a ,AD →=b ,AA 1→=c ,则向量BM →可用a ,b ,c 表示为BM →=________.答案 -12a +12b +c解析 BM →=BB 1→+B 1M →=AA 1→+12(AD →-AB →)=c +12(b -a )=-12a +12b +c .3.[P105T1(4)]已知平面α内有一个点M (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6,-3,6).若点P (x,3,3)也在平面α内,则x =________. 答案 2解析 由题意知,MP →=(x -1,4,1), ∵n ·MP →=0,∴6(x -1)-12+6=0,∴x =2. 题组三 易错自纠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2,3),B (-2,-1,6),C (3,2,1),D (4,3,0),则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平行解析 由题意得,AB →=(-3,-3,3),CD →=(1,1,-1), ∴AB →=-3CD →,∴AB →与CD →共线,又AB 与CD 没有公共点, ∴AB ∥CD .5.已知a =(2,3,1),b =(-4,2,x ),且a ⊥b ,则|b |=________. 答案 26 解析 ∵a ⊥b ,∴a ·b =2×(-4)+3×2+1·x =0,∴x =2,∴|b |=(-4)2+22+22=2 6.6.O 为空间中任意一点,A ,B ,C 三点不共线,且OP →=34OA →+18OB →+tOC →,若P ,A ,B ,C四点共面,则实数t =______. 答案 18解析 ∵P ,A ,B ,C 四点共面, ∴34+18+t =1,∴t =18.题型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例1 如图所示,在空间几何体ABCD -A 1B 1C 1D 1中,各面为平行四边形,设AA 1→=a ,AB →=b ,AD →=c ,M ,N ,P 分别是AA 1,BC ,C 1D 1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以下各向量:(1)AP →; (2)MP →+NC 1→.解 (1)因为P 是C 1D 1的中点, 所以AP →=AA 1→+A 1D 1→+D 1P → =a +AD →+12D 1C 1—→=a +c +12AB →=a +c +12b .(2)因为M 是AA 1的中点, 所以MP →=MA →+AP →=12A 1A →+AP →=-12a +⎝⎛⎭⎫a +c +12b =12a +12b +c . 又NC 1→=NC →+CC 1→=12BC →+AA 1→=12AD →+AA 1→=12c +a , 所以MP →+NC 1—→=⎝⎛⎭⎫12a +12b +c +⎝⎛⎭⎫a +12c =32a +12b +32c . 思维升华 用基向量表示指定向量的方法 (1)结合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观察图形.(2)将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转化到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3)利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所求向量用已知基向量表示出来.跟踪训练1 (1)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AC 的中点.用AB →,AD →,AA 1→表示OC 1→,则OC 1—→=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AB →+12AD →+AA 1→解析 ∵OC →=12AC →=12(AB →+AD →), ∴OC 1—→=OC →+CC 1—→=12(AB →+AD →)+AA 1→=12AB →+12AD →+AA 1→. (2)如图,在三棱锥O —ABC 中,M ,N 分别是AB ,OC 的中点,设OA →=a ,OB →=b ,OC →=c ,用a ,b ,c 表示NM →,则NM →=________.答案 12(a +b -c )解析 NM →=NA →+AM →=(OA →-ON →)+12AB →=OA →-12OC →+12(OB →-OA →)=12OA →+12OB →-12OC →=12(a +b -c ). 题型二 共线定理、共面定理的应用例2 如图所示,已知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点M ,N 分别在AC 1和BC 上,且满足AM →=kAC 1→,BN →=kBC →(0≤k ≤1).(1)向量MN →是否与向量AB →,AA 1→共面? (2)直线MN 是否与平面ABB 1A 1平行? 解 (1)∵AM →=kAC 1—→,BN →=kBC →, ∴MN →=MA →+AB →+BN →=kC 1A —→+AB →+kBC → =k (C 1A —→+BC →)+AB → =k (C 1A —→+B 1C 1—→)+AB → =kB 1A —→+AB →=AB →-kAB 1→ =AB →-k (AA 1→+AB →) =(1-k )AB →-kAA 1→,∴由共面向量定理知向量MN →与向量AB →,AA 1→共面. (2)当k =0时,点M ,A 重合,点N ,B 重合, MN 在平面ABB 1A 1内,当0<k ≤1时,MN 不在平面ABB 1A 1内, 又由(1)知MN →与AB →,AA 1→共面, ∴MN ∥平面ABB 1A 1.综上,当k =0时,MN 在平面ABB 1A 1内; 当0<k ≤1时,MN ∥平面ABB 1A 1.思维升华 证明三点共线和空间四点共面的方法比较三点(P ,A ,B )共线 空间四点(M ,P ,A ,B )共面P A →=λPB →且同过点P MP →=xMA →+yMB →对空间任一点O ,OP →=OA →+tAB →对空间任一点O ,OP →=OM →+xMA →+yMB →对空间任一点O ,OP →=xOA →+(1-x )OB →对空间任一点O ,OP →=xOM →+yOA →+(1-x -y )OB →跟踪训练2 (1)设A ,B ,C ,D 是空间四点,有以下条件: ①OD →=OA →+12OB →+13OC →;②OD →=12OA →+13OB →+14OC →;③OD →=12OA →+13OB →+15OC →;④OD →=12OA →+13OB →+16OC →.其中能使A ,B ,C ,D 四点一定共面的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④解析 对于共面四点A ,B ,C ,D ,当能写成OD →=xOA →+yOB →+zOC →时,应有x +y +z =1.经检验只有④满足.(2)(2018·南京期末)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M 是侧棱PC 的中点,且BM →=xAB →+yAC →+zAP →,则x +y +z 的值为________.答案 0解析 在三棱锥P -ABC 中,M 是侧棱PC 的中点, 所以BM →=12(BP →+BC →).又BP →=AP →-AB →,BC →=AC →-AB →. 所以BM →=12(AP →-AB →+AC →-AB →)=-AB →+12AC →+12AP →.所以x +y +z =-1+12+12=0.题型三 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应用例3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以顶点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度都为1,且两两夹角为60°.(1)求AC 1→的长;(2)求BD 1→与AC →夹角的余弦值. 解 (1)记AB →=a ,AD →=b ,AA 1→=c ,则|a |=|b |=|c |=1,〈a ,b 〉=〈b ,c 〉=〈c ,a 〉=60°, ∴a ·b =b ·c =c ·a =12.|AC 1—→|2=(a +b +c )2=a 2+b 2+c 2+2(a ·b +b ·c +c ·a )=1+1+1+2×⎝⎛⎭⎫12+12+12=6, ∴|AC 1→|=6,即AC 1的长为 6. (2)BD 1—→=b +c -a ,AC →=a +b , ∴|BD 1—→|=2,|AC →|=3, BD 1—→·AC →=(b +c -a )·(a +b ) =b 2-a 2+a ·c +b ·c =1,∴cos 〈BD 1—→,AC →〉=BD 1—→·AC →|BD 1—→||AC →|=66.即BD 1—→与AC →夹角的余弦值为66.思维升华 (1)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可证明线段的垂直关系,也可以利用垂直关系,通过向量共线确定点在线段上的位置.(2)利用夹角公式,可以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可以求二面角. (3)可以通过|a |=a 2,将向量的长度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问题求解.跟踪训练3 (1)已知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1,0),(-1,0,-1),(2,1,1).点P 的坐标是(x,0,y ),若P A ⊥平面ABC ,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 答案 (-1,0,2)解析 P A →=(-x,1,-y ),AB →=(-1,-1,-1),AC →=(2,0,1),∵P A ⊥平面ABC , ∴P A →⊥AB →,P A →⊥AC →,即P A →·AB →=x +y -1=0,P A →·AC →=2x +y =0, ∴x =-1,y =2,故P 点的坐标是(-1,0,2).(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AB =AC =AA 1=1,延长A 1C 1至点P ,使C 1P =A 1C 1,连结AP 交棱CC 1于D ,则PB 1与平面BDA 1的位置关系为______.答案 平行解析 如图,以A 1为原点,A 1B 1,A 1C 1,A 1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1-xyz ,则A 1(0,0,0),B 1(1,0,0),C 1(0,1,0),B (1,0,1),P (0,2,0). 在△P AA 1中,有C 1D =12AA 1,即D ⎝⎛⎭⎫0,1,12. 所以A 1B —→=(1,0,1),A 1D →=⎝⎛⎭⎫0,1,12,B 1P —→=(-1,2,0). 设平面BA 1D 的一个法向量n =(a ,b ,c ), 则⎩⎪⎨⎪⎧n ·A 1B —→=a +c =0,n ·A 1D —→=b +12c =0,令c =-1,则n =⎝⎛⎭⎫1,12,-1. ∵n ·B 1P —→=1×(-1)+12×2+(-1)×0=0,∴PB 1∥平面BDA 1.1.(2018·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月考)已知向量a =⎝⎛⎭⎫2,x2,x ,b =(x,1,2),其中x >0,若a ∥b ,则x =________. 答案 2解析 ∵a ∥b ,∴⎝⎛⎭⎫2,x2,x =λ(x,1,2), ∴⎩⎪⎨⎪⎧2=λx , ①x 2=λ, ② ①②联立得到x =2(负值舍去).2.已知a =(2,3,-4),b =(-4,-3,-2),b =12x -2a ,则x =________.答案 (0,6,-20)解析 由b =12x -2a ,得x =4a +2b =(8,12,-16)+(-8,-6,-4)=(0,6,-20).3.已知向量a =(2m +1,3,m -1),b =(2,m ,-m ),且a ∥b ,则实数m =________. 答案 -2解析 当m =0时,a =(1,3,-1),b =(2,0,0), a 与b 不平行,∴m ≠0,∵a ∥b , ∴2m +12=3m =m -1-m,解得m =-2. 4.已知向量a =(1,1,0),b =(-1,0,2),且k a +b 与2a -b 互相垂直,则k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75解析 由题意可得k a +b =(k -1,k ,2),2a -b =(3,2,-2), ∵k a +b 与2a -b 互相垂直,∴(k a +b )·(2a -b )=0, 即3(k -1)+2k +2×(-2)=0,∴k =75.5.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1,2,-2),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m =(-2,-4,k ).若α⊥β,则实数k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5解析 由α⊥β,得m ·n =-2-8-2k =0,则k =-5.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2,1),B (2,2,2),点P 在z 轴上,且满足P A =PB ,则P 点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0,0,3)解析 设P (0,0,z ),P A =PB , 则有(1-0)2+(-2-0)2+(1-z )2 =(2-0)2+(2-0)2+(2-z )2, 解得z =3.7.已知a =(1,0,1),b =(x ,1,2),且a·b =3,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________. 答案 π6解析 ∵a·b =x +2=3,∴x =1,∴b =(1,1,2), ∴cos 〈a ,b 〉=a·b|a||b |=32×6=32,又∵〈a ,b 〉∈[0,π],∴a 与b 的夹角为π6.8.在下列命题中:①若向量a ,b 共线,则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②若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为异面直线,则向量a ,b 一定不共面; ③若三个向量a ,b ,c 两两共面,则向量a ,b ,c 共面;④已知空间的三个向量a ,b ,c ,则对于空间的任意一个向量p 总存在实数x ,y ,z 使得p =x a +y b +z 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0解析 a 与b 共线,a ,b 所在的直线也可能重合,故①不正确;根据自由向量的意义知,空间任意两向量a ,b 都共面,故②不正确;三个向量a ,b ,c 中任意两个一定共面,但它们三个却不一定共面,故③不正确;只有当a ,b ,c 不共面时,空间任意一向量p 才能表示为p =x a +y b +z c ,故④不正确,综上可知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0.9.已知V 为矩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VA =VB =VC =VD ,VP →=13VC →,VM →=23VB →,VN→=23VD →.则VA 与平面PMN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平行解析 如图,设VA →=a ,VB →=b ,VC →=c ,则VD →=a +c -b ,由题意知PM →=23b -13c ,PN →=23VD →-13VC →=23a -23b +13c .因此VA →=32PM →+32PN →,∴VA →,PM →,PN →共面.又VA ⊄平面PMN ,∴VA ∥平面PMN . 10.已知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 ①(A 1A —→+A 1D 1—→+A 1B 1—→)2=3A 1B 1→2; ②A 1C —→·(A 1B 1—→-A 1A —→)=0;③向量AD 1→与向量A 1B →的夹角是60°;④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为|AB →·AA 1—→·AD →|.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②解析 ①中,(A 1A —→+A 1D 1—→+A 1B 1—→)2=A 1A —→2+A 1D 1—→2+A 1B 1—→2=3A 1B 1—→2,故①正确;②中,A 1B 1→-A 1A —→=AB 1—→,因为AB 1⊥A 1C ,故②正确;③中,两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的角为60°,但AD 1→与A 1B —→的夹角为120°,故③不正确;④中,|AB →·AA 1—→·AD →|=0,故④不正确.11.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ABC 外的任一点O ,若点M 满足OM →=13(OA →+OB →+OC →).(1)判断MA →,MB →,MC →三个向量是否共面; (2)判断点M 是否在平面ABC 内. 解 (1)由题意知OA →+OB →+OC →=3OM →, ∴OA →-OM →=(OM →-OB →)+(OM →-OC →), 即MA →=BM →+CM →=-MB →-MC →, ∴MA →,MB →,MC →共面.(2)由(1)知MA →,MB →,MC →共面且过同一点M , ∴M ,A ,B ,C 四点共面.∴点M 在平面ABC 内.12.已知a =(1,-3,2),b =(-2,1,1),A (-3,-1,4),B (-2,-2,2). (1)求|2a +b |;(2)在直线AB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OE →⊥b ?(O 为原点) 解 (1)2a +b =(2,-6,4)+(-2,1,1)=(0,-5,5), 故|2a +b |=02+(-5)2+52=5 2. (2)令AE →=tAB →(t ∈R ), 所以OE →=OA →+AE →=OA →+tAB → =(-3,-1,4)+t (1,-1,-2) =(-3+t ,-1-t ,4-2t ), 若OE →⊥b ,则OE →·b =0,所以-2(-3+t )+(-1-t )+(4-2t )=0,解得t =95.因此存在点E ,使得OE →⊥b ,此时E 点的坐标为⎝⎛⎭⎫-65,-145,25.13.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其对角线为OB ,AC ,M ,N 分别为OA ,BC 的中点,点G 在线段MN 上,且MG →=2GN →,若OG →=xOA →+yOB →+zOC →,则x +y +z =________.答案 56解析 连结ON ,设OA →=a ,OB →=b ,OC →=c ,则MN →=ON →-OM → =12(OB →+OC →)-12OA →=12b +12c -12a , OG →=OM →+MG →=12OA →+23MN →=12a +23⎝⎛⎭⎫12b +12c -12a =16a +13b +13c . 又OG →=xOA →+yOB →+zOC →, 所以x =16,y =13,z =13,因此x +y +z =16+13+13=56.14.A ,B ,C ,D 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AB →·AC →=0,AC →·AD →=0,AB →·AD →=0,M 为BC 中点,则△AMD 的形状是________三角形. 答案 直角解析 ∵M 为BC 中点,∴AM →=12(AB →+AC →),∴AM →·AD →=12(AB →+AC →)·AD →=12AB →·AD →+12AC →·AD →=0. ∴AM ⊥AD ,△AMD 为直角三角形.15.已知O (0,0,0),A (1,2,1),B (2,1,2),P (1,1,2),点Q 在直线OP 上运动,当QA →·QB →取最小值时,点Q 的坐标是________. 答案 (1,1,2)解析 由题意,设OQ →=λOP →,则OQ →=(λ,λ,2λ),即Q (λ,λ,2λ),则QA →=(1-λ,2-λ,1-2λ),QB →=(2-λ,1-λ,2-2λ),∴QA →·QB →=(1-λ)(2-λ)+(2-λ)(1-λ)+(1-2λ)(2-2λ)=6λ2-12λ+6=6(λ-1)2,当λ=1时取最小值,此时Q 点坐标为(1,1,2).1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C =BC =AA ′,∠ACB =90°,D ,E 分别为棱AB ,BB ′的中点.(1)求证:CE ⊥A ′D ;(2)求异面直线CE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 (1)证明 设CA →=a ,CB →=b ,CC ′—→=c , 根据题意得|a |=|b |=|c |, 且a ·b =b ·c =c ·a =0,∴CE →=b +12c ,A ′D ——→=-c +12b -12a ,∴CE →·A ′D ——→=-12c 2+12b 2=0,∴CE →⊥A ′D ——→,即CE ⊥A ′D .(2)解 ∵AC ′—→=-a +c ,|AC ′—→|=2|a |,|CE →|=52|a |,AC ′—→·CE →=(-a +c )·⎝⎛⎭⎫b +12c =12c 2=12|a |2, ∴cos 〈AC ′—→,CE →〉=AC ′—→·CE →|AC ′—→||CE →|=12|a |22×52|a |2=1010,即异面直线CE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10.。

2020年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项复习专题08 解析几何含答案

2020年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项复习专题08 解析几何含答案

专题08 解析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主要介绍用代数知识研究平面几何的方法.为此,我们要关注: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语言描述几何要素及其关系,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在此之中,要不断地体会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及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与方法.要善于应用初中平面几何、高中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等知识来解决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8-1 直角坐标系【知识要点】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设数轴的原点为O ,A ,B 为数轴上任意两点,OB =x 2,OA =x 1,称x 2-x 1叫做向量的坐标或数量,即数量AB =x 2-x 1;数轴上两点A ,B 的距离公式是d (A ,B )=|AB |=|x 2-x 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设A ,B 为直角坐标平面上任意两点,A (x 1,y 1),B (x 2,y 2),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212212y y x x AB B A d -+-==A ,B 两点的中点M (x ,y )的坐标公式是⋅+=+=2,22121y y y x x x 3.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若A (x 1,y 1,z 1),B (x 2,y 2,z 2),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212212212z z y y x x AB B A d -+-+-==【复习要求】1.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会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也称为解析法)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2.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例题分析】例1 解下列方程或不等式:(1)|x-3|=1;(2)|x-3|≤4;(3)1<|x-3|≤4.略解:(1)设直线坐标系上点A,B的坐标分别为x,3,则|x-3|=1表示点A到点B的距离等于1,如图8-1-1所示,图8-1-1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4或x=2.(2)与(1)类似,如图8-1-2,图8-1-2则|x-3|≤4表示直线坐标系上点A到点B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x≤7}.(3)与(2)类似,解不等式1<|x-3|,得解集{x|x>4,或x<2},将此与不等式|x-3|≤4的解集{x|-1≤x≤7}取交集,得不等式1<|x-3|≤4的解集为{x|-1≤x<2,或4<x≤7}.【评析】解绝对值方程或不等式时,如果未知数x的次数和系数都为1,那么可以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来解绝对值方程或不等式.|x-a|的几何意义:表示数轴(直线坐标系)上点A(x)到点B(a)的距离.例2 已知矩形ABCD及同一平面上一点P,求证:P A2+PC2=PB2+PD2.解:如图8-1-3,以点A为原点,以AB为x轴,向右为正方向,以AD为y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8-1-3设AB=a,AD=b,则A(0,0),B(a,0),C(a,b),D(0,b),设P (x ,y ),则22222222))()(()(b y a x y x PC PA -+-++=+=x 2+y 2+(x -a )2+(y -b )2,22222222))(())((b y x y a x PD PB -+++-=+=x 2+y 2+(x -a )2+(y -b )2,所以P A 2+PC 2=PB 2+PD 2.【评析】坐标法是解析几何的一个基本方法,非常重要.坐标法中要注意坐标系的建立,理论上,可以任意建立坐标系,但是坐标系的位置会影响问题解决的复杂程度,适当的坐标系可以使解题过程较为简便.例3 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 (1,2,-1),B (2,0,2). (1)求A ,B 两点的距离;(2)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P A |=|PB |;(3)设M 为xOy 平面内的一点,若|MA |=|MB |,求M 点的轨迹方程. 解:(1)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14)21()02()21(||222=--+-+-=AB(2)设P (a ,0,0)为x 轴上任一点,由题意得222)10()20()1(++-+-a,即a 2-2a +6=a 2-4a +8,解得a =1,所以P (1,0,0). (3)设M (x ,y ,0),则有整理可得x -2y -1=0.所以,M 点的轨迹方程为x -2y -1=0.【评析】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等量关系,体现了方程思想的应用.练习8-1一、选择题1.数轴上三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3,-1,-5,则AC +CB 等于( )40)2(2++-=a ,4)0()2()10()2()1(22222+-+-=++-+-y x y xA .-4B .4C .-12D .122.若数轴上有两点A (x ),B (x 2)(其中x ∈R ),则向量的数量的最小值为( )A .B .0C .D . 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1,-2,3)关于yOz 平面的对称点是( ) A .(1,-2,-3)B .(1,2,3)C .(-1,-2,3)D .(-1,2,3)4.已知平面直角坐标内有三点A (-2,5),B (1,-4),P (x ,y ),且|AP |=|BP |,则实数x ,y 满足的方程为( )A .x +3y -2=0B .x -3y +2=0C .x +3y +2=0D .x -3y -2=0二、填空题5.方程|x +2|=3的解是______;不等式|x +3|≥2的解为______. 6.点A (2,3)关于点B (-4,1)的对称点为______. 7.方程|x +2|-|x -3|=4的解为______.8.如图8-1-4,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DA |=3,|DC |=4,|DD 1|=2,A 1C 的中点为M ,则点B 1的坐标是______,点M 的坐标是______,M 关于点B 1的对称点为______.图8-1-4三、解答题9.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 满足AB 2+BC 2+CD 2+DA 2=AC 2+BD 2.AB 21414110.求证:以A (4,3,1),B (7,1,2),C (5,2,3)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A (1,3),B (4,5),点P 在x 轴上,求|P A |+|PB |的最小值.§8-2 直线的方程【知识要点】1.直线方程的概念如果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某条直线上,且这条直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那么这个方程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 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的方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并规定,与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零度角.因此,倾斜角α 的取值范围是0°≤α <180°.我们把直线y =kx +b 中的系数k 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设A (x 1,y 1),B (x 2,y 2)为直线y =kx +b 上任意两点,其中x 1≠x 2,则斜率倾斜角为90°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α 的直线的斜率k =tan α (α ≠90°). 3.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点斜式:y -y 1=k (x -x 1); 斜截式:y =kx +b ;两点式:一般式:Ax +By +C =0(A 2+B 2≠0). 4.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设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1212x x yy k );,(2121121121y y x x x x xx y y y y =/=/--=--(1)l 1与l 2相交A 1B 2-A 2B 1≠0或(2)l 1与l 2平行(3)l 1与l 2重合 当直线l 1与l 2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分别为k 1,k 2,截距分别为b 1,b 2,则 l 1与l 2相交k 1≠k 2; l 1∥l 2k 1=k 2,b 1≠b 2; l 1与l 2重合k 1=k 2,b 1=b 2. 5.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设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l 1⊥l 2A 1A 2+B 1 B 2=0. 当直线l 1与l 2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分别为k 1,k 2,则l 1⊥l 2k 1k 2=-1. 6.点到直线的距离点P (x 1,y 1)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的计算公式【复习要求】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例题分析】例1(1)直线的斜率是______,倾斜角为______;(2)设A (2,3),B (-3,2),C (-1,-1),过点C 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线段AB 相交,则斜率k 的取值⇔)0(222121=/=/B A B B A A ⇔⎪⎪⎩⎪⎪⎨⎧=/=/=≠-≠-=-).0(;00,0222212121211221211221C B A C CB B A AC A C A B C C B B A B A 或或而⇔⎪⎩⎪⎨⎧=/==≠===).0();0(,,222212121222111C B A C C B B A A C C B B A A 或λλλλ⇔⇔⇔⇔⇔⋅+++=2211||BA C By Ax d 082=-+y x范围为______.略解:(1)直线可以化简为 所以此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2)如图8-2-1,设直线AC 的倾斜角为α ,图8-2-1因为此直线的斜率为,所以 设直线BC 的倾斜角为β ,因为此直线的斜率为所以 因为直线l 与线段AB 相交,所以直线l 的倾斜角θ 满足α ≤θ ≤β , 由正切函数图象,得tan θ ≥tan α 或tan θ≤tan β, 故l 斜率k 的取值范围为. 【评析】(1)求直线的斜率常用方法有三种: ①已知直线的倾斜角α,当α≠90°时,k =tan α;②已知直线上两点的坐标(x 1,y 1),(x 2,y 2),当x 1≠x 2时,k =;③已知直线的方程Ax +By +C =0,当B ≠0时,k =. (2)已知直线的斜率k 求倾斜角α 时,要注意当k >0时,α =arctan k ;当k <0时,α =π-arctan |k |. 例2 根据下列条件求直线方程:082=-+y x ,22822+-=x y 22-;22tan arc π-=α341213=++=AC k ;34tan =α,231312-=+-+=BC k ⋅-=23tan β]23,[],34[-∞+∞∈Y k 1212x x y y --BA -(1)过点A (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2)过点P (-2,1),且点Q (-1,-2)到直线的距离为1. 解:(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 -3=k (x -2),或x =2(舍), 令y =0,得x =2-(k ≠0);令x =0,得y =3-2k , 由题意,得2-=3-2k ,解得k =或k =-1,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3x -2y =0或x +y -5=0; (2)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 -1=k (x +2)或x =-2, 当直线为y -1=k (x +2),即kx —y +(2k +1)=0时,由点Q (-1,-2)到直线的距离为1,得=1,解得, 所以,直线,即4x +3y +5=0符合题意; 当直线为x =-2时,检验知其符合题意.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4x +3y +5=0或x =-2.【评析】求直线方程,应从条件出发,合理选择直线方程的形式,并注意每种形式的适应条件.特别地,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无斜率”,“零截距”的情况.例3 已知直线l 1:(m -2)x +(m +2)y +1=0,l 2:(m 2-4)x —my -3=0, (1)若l 1∥l 2,求实数m 的值; (2)若l 1⊥l 2,求实数m 的值.解法一:(1)因为l 1∥l 2,所以(m -2)(-m )=(m +2)(m 2-4), 解得m =2或m =-1或m =-4, 验证知两直线不重合,所以m =2或m =-1或m =-4时,l 1∥l 2;(2)因为l 1⊥l 2,所以(m -2)(m 2-4)+(-m )(m +2)=0, 解得m =-2或m =1或m =4.解法二:当l 1斜率不存在,即m =-2时,代入直线方程,知l 1⊥l 2;k3k 3231|122|2++++-k k k 34-=k 03534=---y x当l 2斜率不存在,即m =0时,代入直线方程,知l 1与l 2既不平行又不垂直; 当l 1,l 2斜率存在,即m ≠0,m ≠-2时,可求l 1,l 2,如的斜率分别为k 1=-,k 2=,截距b 1=-,b 2=,若l 1∥l 2,由k 1=k 2,b 1≠b 2,解得m =2或m =-1或m =-4, 若l 1⊥l 2,由k 1k 2=-1,解得m =1或m =4 综上,(1)当m =2或m =-1或m =-4时,l 1∥l 2; (2)当m =-2或m =1或m =4时,l 1⊥l 2.【评析】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有几个,但各有利弊.简洁的(如解法一)相互之间易混淆,好记的要注意使用条件(如解法二,易丢“无斜率”的情况),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使用.例4 已知直线l 过两直线l 1:3x -y -1=0与l 2:x +y -3=0的交点,且点A (3,3)和B (5,2)到l 的距离相等,求直线l 的方程.【分析】所求直线l 有两种情况:一是l 与AB 平行;二是点A ,B 在l 的两侧,此时l 过线段AB 的中点.解:解方程组得交点(1,2),由题意,当①l 与AB 平行;或②l 过A ,B 的中点时.可以使得点A ,B 到l 的距离相等. ①当l ∥AB 时,因为,此时,即x +2y -5=0;②当l 过AB 的中点时,因为AB 的中点坐标为所以 即l :x -6y +11=0.综上,所求的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5=0或l :x -6y +11=0.例5 已知直线l 1:y =kx +2k 与l 2:x +y =5的交点在第一象限,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解法一:解方程组,得交点 22-+m m m m 42-21+m m3-⎩⎨⎧=-+=--03013y x y x 215323-=--=AB k )1(212:--=-x y l ),25,4(M ,1412252:--=--x y l ⎩⎨⎧=++=52y x k kx y ),1255,125(+--+-k kk k由题意,得,解得解法二:如图8-2-2,由l 1:y =k (x +2),知l 1过定点P (-2,0),图8-2-2由l 2:x +y =5,知l 2坐标轴相交于点A (0,5),B (5,0), 因为 由题意,得 【评析】在例4,例5中,要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方法;要会联立两个曲线(直线)的方程,解方程得到曲线的交点,体会方程思想.例6 如图8-2-3,过点P (4,4)的直线l 与直线l 1:y =4x 相交于点A (在第一象限),与x 轴正半轴相交于点B ,求△ABO 面积的最小值.图8-2-3解:设B (a ,0),则 将y =4x 代入直线l 的方程,⎪⎪⎩⎪⎪⎨⎧>+-->+-012550125k k k k⋅<<250k ,0,252005==+-=BP AP k k ⋅<<250k ),4(4044:---=-x ay l得点A 的坐标为 则△ABO 的面积 所以当a =6时,△ABO 的面积S 取到最小值24.练习8-2一、选择题1.若直线l 的倾斜角的正弦为,则l 的斜率k 是( ) A . B .C .或D .或 2.点P (a +b ,ab )在第二象限内,则bx +ay -ab =0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是“直线(m +2)x +3my +1=0与直线(m -2)x +(m +2)y -3=0相互垂直”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若直线与直线2x +3y -6=0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l 的倾角的取值范围( )A .B .C .D .二、填空题5.已知两条直线l 1:ax +3y -3=0,l 2:4x +6y -1=0,若l 1∥l 2,则a =_______. 6.已知点A (3,0),B (0,4),则过点B 且与A 的距离为3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 7.若点P (3,4),Q (a ,b )关于直线x -y -1=0对称,则a +2b =_______. 8.若三点A (2,2),B (a ,0),C (0,b ),(ab ≠0)共线,则的值等于_______. 三、解答题9.已知点P 在直线2x +3y -2=0上,点A (1,3),B (-1,-5).),3)(34,3(>--a a a a a ,121)611(3234212+--=-⨯⨯=a a a a S 5343-4343-433434-21=m 3:-=kx y l )3π,6π[)2π,3π()2π,6π(]2π,6π[ba 11+(1)求|P A|的最小值;(2)若|P A|=|PB|,求点P坐标.10.若直线l夹在两条直线l1:x-3y+10=0与l2:2x+y-8=0之间的线段恰好被点P(0,1)平分,求直线l 的方程.211.已知点P到两个定点M(-1,0)、N(1,0)距离的比为,点N到直线PM的距离为1.求直线PN的方程.§8-3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知识要点】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1)一般地,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区域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的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开半平面),且不含边界线.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包括边界线(闭半平面).(2)由几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指各个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3)可在直线Ax+By+C=0的某一侧任取一点,一般地取特殊点(x0,y0),从Ax0+By0+C的正(或负)来判断Ax+By+C>0(或Ax+By+C<0)所表示的区域.当C≠0时,常把原点(0,0)作为特殊点.(4)也可以利用如下结论判断区域在直线哪一侧:①y>kx+b表示直线上方的半平面区域;y<kx+b表示直线下方的半平面区域.②当B>0时,Ax+By+C>0表示直线上方区域,Ax+By+C<0表示直线下方区域.2.简单线性规划(1)基本概念目标函数:关于x ,y 的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函数,如z =x +y ,z =x 2+y 2等. 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的变量所满足的不等式组. 线性目标函数:目标函数是关于变量的一次函数.线性约束条件:约束条件是关于变量的一次不等式(或等式).线性规划问题: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最优解: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点的坐标,称为问题的最优解. 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 ,y )叫可行解. 可行域: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可行域. (2)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分析并将已知数据列出表格; ②确定线性约束条件; ③确定线性目标函数; ④画出可行域;⑤利用线性目标函数,求出最优解;⑥实际问题需要整数解时,应适当调整确定最优解. 【复习要求】1.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能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例题分析】例1 (1)若点(3,1)在直线3x -2y +a =0的上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若点(3,1)和(-4,6)在直线3x -2y +a =0的两侧,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解:(1)将直线化为 由题意,得,解得a <-7. (2)由题意,将两点代入直线方程的左侧所得符号相反, 则(3×3-2+a )[3×(-4)-12+a ]<0,即(a +7)(a -24)<0,,223a x y +=23231a+⨯>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7,24).例2 (1)如图8-3-1,写出能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不等式组;图8-3-1(2)如果函数y =ax 2+bx +a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试在aOb 坐标平面内画出点(a ,b )表示的平面区域.略解:(1) (2)由题意,得b 2-4a 2>0,即(2a +b )(2a -b )<0,所以或,点(a ,b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8-3-2.图8-3-2【评析】除了掌握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外,还应关注给定平面区域如何用不等式表示这个逆问题.例3 已知x ,y 满足求:(1)z 1=x +y 的最大值; (2)z 2=x -y 的最大值;,0221⎪⎩⎪⎨⎧≥+-->≤y x y x ⎩⎨⎧<->+0202b a b a ⎩⎨⎧>-<+0202b a ba ⎪⎩⎪⎨⎧≤--≥+-≥-+.033,042,022y x y x y x(3)z 3=x 2+y 2的最小值; (4)的取值范围(x ≠1). 略解:如图8-3-3,作出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图8-3-3易求得M (2,3),A (1,0),B (0,2).(1)作直线x +y =0,通过平移,知在M 点,z 1有最大值5; (2)作直线x -y =0,通过平移,知在A 点,z 2有最大值1;(3)作圆x 2+y 2=r 2,显然当圆与直线2x +y -2=0相切时,r 2有最小值,即z 3有最小值(4)可看作(1,0)与(x ,y )两点连线的斜率,所以z 4的取值范围是(-∞,-2]∪[3,+∞). 【评析】对于非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值问题,要充分挖掘其目标函数z 的几何意义.z 的几何意义常见的有:直线的截距、斜率、圆的半径等.例4 某公司招收男职员x 名,女职员y 名,x 和y 须满足约束条件则z =10x +10y 的最大值是( )(A)80(B)85(C)90(D)95略解:由题意,根据已知不等式组及可得到点(x ,y )的可行域.如图8-3-4.14-=x yz 2)52(;541-x y⎪⎩⎪⎨⎧≤≥+-≥-.112,932,22115x y x y x ⎩⎨⎧≥≥0y x图8-3-4作直线x +y =0,通过平移,知在M 点,z =10x +10y 有最大值,易得 又由题意,知x ,y ∈N ,作适当调整,知可行域内点(5,4)可使z 取最大值, 所以,z max =10×5+10×4=90,选C . 【评析】实际问题中,要关注是否需要整数解.例5 某工厂用两种不同原料生产同一产品,若采用甲种原料,每吨成本1000元,运费500元,可得产品90千克;若采用乙种原料,每吨成本1500元,运费400元,可得产品100千克.今预算每日原料总成本不得超过6000元,运费不得超过2000元,问此工厂每日采用甲、乙两种原料各多少千克,才能使产品的日产量最大?解:设此工厂每日需甲种原料x 吨,乙种原料y 吨,则可得产品z =90x +100y (千克).由题意,得上述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8-3-5所示,阴影部分(含边界)即为可行域.图8-3-5作直线l :90x +100y =0,并作平行于直线l 的一组直线与可行域相交,其中有一条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M 点,且与直线l 的距离最大,此时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这里M 点是直线2x +3y =12和5x +4y =20的交点,容易解得M,此时z 取到最大值),29,211(M ⎪⎩⎪⎨⎧≥≥≤+≤+⇒⎪⎩⎪⎨⎧≥≥≤+≤+.0,0,2045,1232.0,0,2000400500,600015001000y x y x y x y x y x yx )720,712(71290⨯答:当每天提供甲原料吨,乙原料吨时,每日最多可生产440千克产品. 例6 设函数f (x )=ax 2+bx ,且1≤f (-1)≤2,2≤f (1)≤4.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aOb 中,画出点(a ,b )所表示的区域; (2)试利用(1)所得的区域,求f (-2)的取值范围. 解:(1)∵f (-1)=a -b ,f (1)=a +b ,∴即如图8-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aOb 中,作出满足上述不等式组的区域,阴影部分(含边界)即为可行域.图8-3-6(2)目标函数f (-2)=4a -2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aOb 中,作直线l :4a -2b =0,并作平行于直线l 的一组直线与可行域相交,其中有一条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B 点,且与直线l 的距离最大,此时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这里B 点是直线a -b =2和a +b =4的交点,容易解得B (3,1), 此时f (-2)取到最大值4×3-2×1=10.同理,其中有一条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C 点,此时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值.这里C 点是直线a -b =1和a +b =2的交点,容易解得此时f (-2)取到最小值 所以5≤f (-2)≤10..440720100=⨯+712720⎩⎨⎧≤+≤≤-≤.42,21b a b a ⎪⎪⎩⎪⎪⎨⎧<+≥+≤-≥-.4,2,2,1b a b a b a ba ),21,23(C .5212234=⨯-⨯【评析】线性规划知识是解决“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有关的最值(或范围)问题”的常见方法之一.练习8-3一、选择题1.原点(0,0)和点(1,1)在直线x +y -a =0的两侧,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0或a >2B .a =0或a =2C .0<a <2D .0≤a ≤22.若x ≥0,y ≥0,且x +y ≤1,则z =x -y 的最大值是( ) A .-1B .1C .2D .-23.已知x 和y 是正整数,且满足约束条件则z =2x +3y 的最小值是( )A .24B .14C .13D .11.54.根据程序设定,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下列动作:先从原点O 沿正东偏北α 方向行走-段时间后,再向正北方向行走一段时间,但α 的大小以及何时改变方向不定.如图8-3-7.假定机器人行走速度为10米/分钟,设机器人行走2分钟时的可能落点区域为S ,则S 可以用不等式组表示为( )图8-3-7A .B .C .D .二、填空题⎪⎩⎪⎨⎧≥≤-≤+.72,2,10x y x y x )2π0(≤≤α⎩⎨⎧≤≤≤≤200200y x ⎩⎨⎧≥+≤+2040022y x y x ⎪⎩⎪⎨⎧≥≥≤+0040022y x y x ⎪⎩⎪⎨⎧≤≤≥+202020y x y x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______.6.若实数x 、y 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7.点P (x ,y )在直线4x +3y =0上,且满足-14≤x -y ≤7,则点P 到坐标原点距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8.若当实数x ,y 满足时,z =x +3y 的最小值为-6,则实数a 等于______.三、解答题9.如果点P 在平面区域内,点Q (2,2),求|PQ |的最小值.10.制定投资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可能获得的盈利,而且要考虑可能出现的亏损.某投资人打算投资甲、乙两个项目,根据预测,甲、乙项目可能的最大盈利率分别为100%和50%(),可能的最大亏损率分别为30%和10%(),投资人计划投资金额不超过10万元,要求确保可能的资金亏损不超过1.8万元.问投资人对甲、乙两个项目各投多少万元,才能使可能的盈利最大?11.设a ,b ∈R ,且b (a +b +1)<0,b (a +b -1)<0.⎪⎩⎪⎨⎧≤≥+-≥-+20202x y x y x ⎪⎩⎪⎨⎧≤>≤+-2001x x y x x y ⎪⎩⎪⎨⎧≤≥+≥+-a x y x y x 005⎪⎩⎪⎨⎧≥-+≤-+≥+-0102022y x y x y x %100⨯=投资额盈利额盈利率投资额亏损额亏损率=%100⨯(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aOb 中,画出点(a ,b )所表示的区域; (2)试利用(1)所得的区域,指出a 的取值范围.§8-4 圆的方程【知识要点】1.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x -a )2+(y -b )2=r 2(r >0),其中点(a ,b )为圆心,r 为半径. (2)一般方程:x 2+y 2+Dx +Ey +F =0(D 2+E 2-4F >0),其中圆心为,半径为2.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设圆的半径为r ,点到圆的圆心距离为d ,则 d >r 点在圆外; d =r 点在圆上; d <r 点在圆内.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代数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解方程组,消去字母y ,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0方程组有两解直线和圆相交; =0方程组有一解直线和圆相切; <0方程组无解直线和圆相离.(2)几何法(重点):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设圆的半径为r ,则 d <r 直线和圆相交; d =r 直线和圆相切; d >r 直线和圆相离.)2,2(E D --21.422F E D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r (R ≥r ),两圆的圆心距为d (d >0),则d >R +r 两圆相离;d =R +r 两圆外切;R -r <d <R +r 两圆相交;d =R -r 两圆内切;d <R -r 两圆内含.【复习要求】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根据条件,求出圆的方程.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例题分析】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方程:(1)一条直径的端点是A (3,2),B (-4,1);(2)经过两点A (1,-1)和B (-1,1),且圆心在直线x +y -2=0上;(3)经过两点A (4,2)和B (-1,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四个截距之和为2.【分析】求圆的方程,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若已知条件与圆心、半径有关,则设圆的标准方程,如第(2)问.若已知条件与圆心、半径关系不大,则设圆的一般方程,如第(3)问.解:(1)由题意圆心为AB 的中点M ,即, 因为所以圆的半径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 (2)方法一:设圆的方程为(x -a )2+(y -b )2=r 2(r >0),则⇔⇔⇔⇔⇔)212,243(+-)23,21(-M ,50)12()43(||22=-++=AB ⋅==250||21AB r ⋅=-++225)23()21(22y x,解得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1)2=4.方法二:由圆的几何性质可知,圆心一定在弦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易得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x .由题意,解方程组,得圆心C 为(1,1),于是,半径r =|AC |=2,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1)2=4.(3)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Dx +Ey +F =0,因为圆过点A ,B ,所以4D +2E +F +20=0,①-D +3E +F +10=0,②在圆的方程中,令y =0,得x 2+Dx +F =0,设圆在x 轴上的截距为x 1,x 2,则x 1+x 2=-D .在圆的方程中,令x =0,得y 2+Ey +F =0,设圆在y 轴上的截距为y 1,y 2,则y 1+y 2=-E .由题意,得-D +(-E )=2,③解①②③,得D =-2,E =0,F =-12,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x -12=0.【评析】①以A (x 1,y 1),B (x 2,y 2)为一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是(x -x 1)(x -x 2)+(y -y 1)(y -y 2)=0.②求圆的方程时,要注意挖掘题中圆的几何意义(如第(2)问);③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时,要恰当选择的圆的方程(如第(3)问),这样有时能大大减少运算量.例2 (1)点P (a ,b )在圆C :x 2+y 2=r 2(r >0)上,求过点P 的圆的切线方程;(2)若点P (a ,b )在圆C :x 2+y 2=r 2(r >0)内,判断直线ax +by =r 2与圆C 的位置关系.解:(1)方法一:因为切线l 与半径OP 垂直,又可求出直线OP 的斜率,所以可得切线l 的斜率,再由点斜式得到切线方程.但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详细过程略).⎪⎪⎪⎩⎪⎪⎪⎨⎧=-+--=--+-=-+222222)1()1()1()1(02r b a r b a b a ⎪⎩⎪⎨⎧===2,11r b a ⎩⎨⎧=-+=02y x x y方法二:设Q (x ,y )为所求切线上任一点,则,即(x -a ,y -b )·(a ,b )=0.整理得ax +by =a 2+b 2,又因为P 在圆上,所以a 2+b2=r 2,故所求的切线方程为ax +by =r 2.(2)由已知,得a 2+b 2<r 2,则圆心O (0,0)到直线ax +by =r 2的距离所以此直线与圆C 相离.【评析】随着点P (a ,b )与圆C :x 2+y 2=r 2的位置关系的变化,直线l :ax +by =r 2与圆C 的位置关系也在变化.①当点P 在圆C 上时,直线l 与圆C 相切;②当点P 在圆C 内时,直线l 与圆C 相离;③当点P 在圆外时,直线l 与圆C 相交.例3 已知点A (a ,3),圆C :(x -1)2+(y -2)2=4.(1)设a =3,求过点A 且与圆C 相切的直线方程;(2)设a =4,直线l 过点A 且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2,求直线l 的方程;(3)设a =2,直线l 1过点A ,求l 1被圆C 截得的线段的最短长度,并求此时l 1的方程.解:(1)如图8-4-1,此时A (3,3),图8-4-1设切线为y -3=k (x -3)或x =3,验证知x =3符合题意;当切线为y -3=k (x -3),即kx -y -3k +3=0时,0=⋅OP PQ .||22222r r r b a r d =>+=3圆心(1,2)到切线的距离解得所以,切线方程为3x +4y -21=0或x =3.(2)如图8-4-2,此时A (4,3),图8-4-2设直线l 为y -3=k (x -4)或x =4(舍),设弦PQ 的中点为M ,则|CP |=r =2,所以,即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1, 于是,解得k =0或,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或y =3. (3)如图8-4-3,此时A (2,3),设所截得的线段为DE ,圆心到直线l 1的距离为d ,图8-4-3,21|332|2=++--=k k k d ,43-=k ,3||=PM ,1||||||22=-=PM CP CM 11|342|2=++--=k k k d 43x y 43=则,即 因为直线l 1过点A ,所以圆心到直线l 1的距离为d ≤|CA |=故当d =时,,此时AC ⊥l 1,因为 所以=-1,故直线l 1方程为y -3=-(x -2),即x +y -5=0.【评析】(1)用点斜式设直线方程时,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2)涉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时,用与圆有关的几何意义解题较为方便,常见的有:①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②如图8-4-2,在由弦心距、半径及弦组成的Rt △CMP 中,有|CM |2+|MP |2=|CP |2,CM ⊥MP 等;③如图8-4-1,由切线段、半径组成的Rt △AB C .例4 已知圆C :(x -1)2+(y -2)2=25,直线l :mx +y +m =0.求证:不论m 取何值,直线l 与圆C 恒交于两点.【分析】要证明直线l 与圆C 恒交于两点,可以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也可以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消去y 后用判别式大于零去证明,但此题这两种方法计算量都很大.如果能说明直线l 恒过圆内一定点,那么直线l 与圆C 显然有两个交点.解:因为直线l :mx +y +m =0可化为y =-m (x +1),所以直线l 恒过点A (-1,0),又圆C :(x -1)2+(y -2)2=25的圆心为(1,2),半径为5,且点A 到圆C 的圆心的距离等于所以点A 为圆C 内一点,则直线l 恒过圆内一点A ,所以直线l 与圆C 恒交于两点.例5 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4,3),B (0,5),C (-3,-4),D O 为坐标原点.(1)此四边形是否有外接圆,若有,求出外接圆的方程,若没有,请说明理由;222|)|21(r d DE =+,42||2d DE -=,2222||min =DE ,11223=--=AC k 1l k ,522)2()11(22<=-+--).1,62((2)记△ABC 的外接圆为W ,过W 上的点E (x 0,y 0)(x 0>0,y 0>0)作圆W 的切线l ,设l 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P 、Q ,求△OPQ 面积的最小值.【分析】判断四点是否共圆,初中的方法是证明一组对角之和为180°,此题此法不易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此题的关键,如果想到三点共圆,那么可以求出过三点的圆的方程,然后再判断第四点是否在圆上,问题就迎刃而解.解:(1)设△ABC 的外接圆为W ,圆心M (a ,b ),半径为r (r >0).则W 为:(x -a )2+(y -b )2=r 2.由题意,得,解得,所以W :x 2+y 2=25. 将点D 的坐标代入W 的方程,适合.所以点D 在△ABC 的外接圆W 上,故四边形ABCD 有外接圆,且外接圆的方程为x 2+y 2=25.(2)设切线l 的斜率为k ,直线ME (即OE )的斜率为k 1,∵圆的切线l 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整理得而,∵点E (x 0,y 0)在圆W 上,即,∴切线l :x 0x +y 0y =25.在l 的方程中,令x =0,得,同理 ∴△OPQ 的面积 ∵,(其中x 0>0,y 0>0)⎪⎪⎪⎩⎪⎪⎪⎨⎧=--+--=-+-=-+-222222222)4()3()5()0()3()4(r b a r b a r b a ⎪⎩⎪⎨⎧===500r b a ,11k k -=Θ,,00001y x k x y k -=∴=)(:0000x x y xy y l --=-202000y x y y x x +=+252020=+y x )25,0(,2500y Q y y ∴=).0,25(0x P ,26252525210000y x y x S OPQ ==⋅⋅∆002020225y x y x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当时,△OPQ 的面积有最小值25. 练习8-4一、选择题1.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3x -4y +5=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A .(x -2)2+(y +1)2=3B .(x +2)2+(y -1)2=3C .(x -2)2+(y +1)2=9D .(x +2)2+(y -1)2=92.圆x 2+y 2-4x +4y +6=0截直线x -y -5=0所得的弦长等于( )A .B .C .1D .53.若直线与圆x 2+y 2=1有公共点,则( ) A .a 2+b 2≤1 B .a 2+b 2≥1 C . D . 4.圆(x +2)2+y 2=5关于点(1,2)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A .(x +4)2+(y -2)2=5B .(x -4)2+(y -4)2=5C .(x +4)2+(y +4)2=5D .(x +4)2+(y +2)2=5 二、填空题5.由点P (-1,4)向圆x 2+y 2-4x -6y +12=0所引的切线长是______.6.若半径为1的圆分别与y 轴的正半轴和射线相切,则这个圆的方程为______. 7.圆x 2+y 2+2x +4y -3=0上到直线x +y +1=0的距离为的点共有______个.8.若不等式x 2+2x +a ≥-y 2-2y 对任意的实数x 、y 都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三、解答题9.已知直线l :x -y +2=0与圆C :(x -a )2+(y -2)2=4相交于A 、B 两点.(1)当a =-2时,求弦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2525625262500=≥=∆y x S OPQ 22500==y x )225225(,E 62251=+by a x 11122≤+b a 11122≥+b a )0(33≥=x x y 2(2)当l 被圆C 截得弦长为时,求a 的值.10.已知圆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截y 轴所得的弦长为2;②被x 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③圆心到直线l :x -2y =0的距离为.求该圆的方程.11.已知圆C :(x -1)2+(y -2)2=25,直线l :mx +y +m =0.求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线段的最短长度,以及此时l 的方程.§8-5 曲线与方程【知识要点】1.轨迹方程一般地,一条曲线可以看成动点运动的轨迹,曲线的方程又常称为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方程.2.曲线与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 与方程F (x ,y )=0之间有如下关系:(1)曲线C 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2)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那么,曲线C 叫做方程F (x ,y )=0的曲线,方程F (x ,y )=0叫做曲线C 的方程.3.曲线的交点已知两条曲线C 1和C 2的方程分别是F (x ,y )=0,G (x ,y )=0,那么求两条曲线C 1和C 2的交点坐标,只3255要求方程组的实数解就可以得到.【复习要求】1.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思想.2.会求简单的轨迹方程;能根据方程研究曲线的简单性质.【例题分析】例1 已知点A (-1,0),B (2,0),动点P 到点A 的距离与它到点B 的距离之比为2,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解:设P (x ,y ),则,即 化简得x 2+y 2-6x +5=0,所以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6x +5=0.【评析】动点轨迹法是求轨迹方程的重要方法,其一般步骤是:①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②设所求动点的坐标为(x ,y );③找出动点满足的几何关系;④几何关系代数化,并将其化简;⑤检验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否都在所求轨迹上.例2 已知P 为抛物线y =x 2+1上一动点,A (2,3),P 关于A 的对称点为点P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解:设P '(x ,y ),P (x 0,y 0),由题意,得所以x 0=4-x ,y 0=6-y ,因为点P (x 0,y 0)在抛物线y =x 2+1上,所以6-y =(4-x )2+1,即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y =-(x -4)2+5.例3 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 (2,0)和圆C :x 2+y 2=1,动点M 到圆C 的切线长与|MQ |的比等于常数2.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解:如图8-5-1,设直线MN 切圆于N ,⎩⎨⎧==0),(0),(y x G y x F 2||||=PB PA ,2)2()1(2222=+-++yx y x ,32,2200=+=+y y x x。

2020版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二大题考法课立体几何

2020版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二大题考法课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错误!1。

如图,AC是圆O的直径,点B在圆O上,∠BAC=30°,BM⊥AC,垂足为M。

EA⊥平面ABC,CF∥AE,AE=3,AC=4,CF=1。

(1)证明:BF⊥EM;(2)求平面BEF与平面ABC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解:(1)证明:∵EA⊥平面ABC,∴BM⊥EA,又BM⊥AC,AC∩EA=A,∴BM⊥平面ACFE,∴BM⊥EM。

①在Rt△ABC中,AC=4,∠BAC=30°,∴AB=23,BC=2,又BM⊥AC,则AM=3,BM=错误!,CM=1。

∵FM=错误!=错误!,EM=错误!=3错误!,EF=42+3-12=2错误!,∴FM2+EM2=EF2,∴EM⊥FM.②又FM∩BM=M,③∴由①②③得EM⊥平面BMF,∴EM⊥BF。

(2)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过点A垂直于AC的直线为x轴,AC,AE所在的直线分别为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条件得A(0,0,0),E(0,0,3),B(错误!,3,0),F(0,4,1),∴错误!=(-错误!,-3,3),错误!=(-错误!,1,1).设平面BEF的法向量为n=(x,y,z),由错误!得错误!令x=错误!,得y=1,z=2,∴平面BEF的一个法向量为n=(3,1,2).∵EA⊥平面ABC,∴取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错误!=(0,0,3).设平面BEF与平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为θ,则cos θ=|cos〈n,错误!>|=错误!=错误!。

故平面BEF与平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错误!。

2.(2019·台州期末)如图,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AB⊥AD,AB∥CD,PD=AB=2AD =2CD=2,E为PB的中点.(1)证明:平面EAC⊥平面PBC;(2)求直线PD与平面AEC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证明:因为PC⊥平面ABCD,所以PC⊥AC。

又AB=2,AD=CD=1,AD⊥AB,所以AC=BC= 2.故AC2+BC2=AB2,即AC⊥BC。

202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题08 立体几何解答题常考全归类(原卷版)

202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题08 立体几何解答题常考全归类(原卷版)

专题08 立体几何解答题常考全归类【命题规律】空间向量是将空间几何问题坐标化的工具,是常考的重点,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基本模式是论证推理与计算相结合,以某个空间几何体为依托,分步设问,逐层加深.解决这类题目的原则是建系求点、坐标运算、几何结论.作为求解空间角的有力工具,通常在解答题中进行考查,属于中等难度.【核心考点目录】核心考点一:非常规空间几何体为载体核心考点二: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核心考点三:立体几何折叠问题核心考点四:立体几何作图问题核心考点五:立体几何建系繁琐问题核心考点六:两角相等(构造全等)的立体几何问题核心考点七:利用传统方法找几何关系建系核心考点八:空间中的点不好求核心考点九:创新定义【真题回归】1.(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A AB AC AA AB AC AB ===⊥⊥,D 为11A B 的中点,E 为1AA 的中点,F 为CD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C ;(2)求直线BE 与平面1C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3)求平面1ACD 与平面1CC 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2.(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 AD CD 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 ⊥平面ACD ;(2)设2,60AB BD ACB ==∠=︒,点F 在BD 上,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求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3.(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已知ABCD 和CDEF 都是直角梯形,//AB DC ,//DC EF ,5AB =,3DC =,1EF =,60BAD CDE ∠=∠=︒,二面角F DC B --的平面角为60︒.设M ,N 分别为,AE BC 的中点.(1)证明:FN AD ⊥;(2)求直线BM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正弦值.4.(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PO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PA PB =,AB AC ⊥,E 是PB 的中点.(1)证明://OE 平面PAC ;(2)若30ABO CBO ∠=∠=︒,3PO =,5PA =,求二面角C AE B --的正弦值.5.(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 AD CD 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 ⊥平面ACD ;(2)设2,60AB BD ACB ==∠=︒,点F 在BD 上,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求三棱锥F ABC -的体积.6.(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1,2,ABCD CD AB AD DC CB AB DP =====∥(1)证明:BD PA ⊥;(2)求PD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7.(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BCC B 为正方形,平面11BCC B ⊥平面11ABB A ,2AB BC ==,M ,N 分别为11A B ,A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11BCC B ;(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直线AB 与平面BMN 所成角的正弦值. 条件①:AB MN ⊥;条件②:BM MN =.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8.(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4,1A BC 的面积为(1)求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2)设D 为1A C 的中点,1AA AB =,平面1A BC ⊥平面11ABB A ,求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方法技巧与总结】1、用综合法求空间角的基本数学思想主要是转化与化归,即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进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求得.求解的一般步骤为:(1)作图:作出空间角的平面角.(2)证明:证明所给图形是符合题设要求的.(3)计算:在证明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结果.简称:一作、二证、三算.2、用定义作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是“平移转化法”,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3、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常见方法(1)作角法:作出斜线、垂线、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根据条件求出斜线与射影所成的角即为所求.(2)等积法:公式θ=sin h l,其中θ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h 是垂线段的长,是斜线段的长,其中求出垂线段的长(即斜线上的点到面的距离)既是关键又是难点,为此可构造三棱锥,利用等体积法来求垂线段的长.(3)证垂法:通过证明线面垂直得到线面角为90°.4、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常有三种方法(1)棱上一点双垂线法:在棱上任取一点,过这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2)面上一点三垂线法:自二面角的一个面上一点向另一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得到棱上的点(即垂足),斜足与面上一点连线和斜足与垂足连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3)空间一点垂面法:自空间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截二面角得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核心考点】核心考点一:非常规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规律方法】关键找出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例1.(2022·陕西安康·统考一模)如图,已知AB 为圆锥SO 底面的直径,点C 在圆锥底面的圆周上,2BS AB ==,6BAC π∠=,BE 平分SBA ∠,D 是SC 上一点,且平面DBE ⊥平面SAB .(1)求证:SA BD ⊥;(2)求二面角E BD C --的正弦值.例2.(2022·安徽·校联考二模)如图,将长方形11OAAO (及其内部)绕1OO 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其中11,2OA O O ==,劣弧11A B 的长为,6AB π为圆O 的直径.(1)在弧AB 上是否存在点C (1,C B 在平面11OAAO 的同侧),使1BC AB ⊥,若存在,确定其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平面11A O B 与平面11B O B 夹角的余弦值.例3.(2022·山东东营·胜利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如图,,AB CD 分别是圆台上、下底面的直径,且AB CD ,点E 是下底面圆周上一点,AB =(1)证明:不存在点E 使平面AEC ⊥平面ADE ;(2)若4DE CE ==,求二面角D AE B --的余泫值.例4.(2022·河北·统考模拟预测)如图,在圆台1OO 中,上底面圆1O 的半径为2,下底面圆O 的半径为4,过1OO 的平面截圆台得截面为11ABB A ,M 是弧AB 的中点,MN 为母线,cos NMB ∠=(1)证明:1AB ⊥平面1AOM ; (2)求二面角M NB A --的正弦值.核心考点二: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规律方法】与空间向量有关的探究性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探究线面的位置关系;另一类是探究线面角或二面角满足特定要求时的存在性问题.处理原则: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引入参数(有些是题中已给出),设出关键点的坐标,然后探究这样的点是否存在,或参数是否满足要求,从而作出判断.【典型例题】例5.(2022·上海虹口·统考一模)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是以A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侧面11AAC C 为菱形,点1A 在底面上的投影为AC 的中点D ,且2AB =.(1)求证:1BD CC ⊥;(2)求点C 到侧面11AA B B 的距离;(3)在线段11A B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直线DE 与侧面11AA B B 请求出1A 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6.(2022春·山东·高三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B C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11AA B B 为菱形,AC BC ⊥,4AC =,3BC =.(1)求证:11AB AC ⊥;(2)线段1CC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平面1AB E 与平面ABC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14?若存在,求出点E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7.(2022春·黑龙江绥化·高三海伦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2,BC =1,E 是DC 的中点,将DAE 沿AE 折起,使得点D 到达点P 的位置,且PB =PC ,如图2所示.F 是棱PB 上的一点.(1)若F 是棱PB 的中点,求证://CF 平面P AE ;(2)是否存在点F ,使得二面角F AE C --?若存在,则求出PF FB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8.(2022·广东韶关·统考一模)已知矩形ABCD 中,4AB =,2BC =,E 是CD 的中点,如图所示,沿BE 将BCE 翻折至BFE △,使得平面BFE ⊥平面ABCD .(1)证明:BF AE ⊥;(2)若(01)DP DB λλ=<<是否存在λ,使得PF 与平面DEF 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核心考点三:立体几何折叠问题【规律方法】1、处理图形翻折问题的关键是理清翻折前后长度和角度哪些发生改变,哪些保持不变.2、把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把握图形之间的关系,感悟数学本质.【典型例题】例9.(2022春·江苏南通·高三期中)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π2∠=∠=ABC BAD ,24AB BC AD ===,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点,//EF BC ,AE x =,G 是BC 的中点,沿EF 将梯形ABCD 翻折,使平面AEFD ⊥平面EBCF .(1)当2x =时①求证:BD EG ⊥;②求二面角D BF C --的余弦值;(2)三棱锥D FBC -的体积是否可能等于几何体ABE FDC -体积的一半?并说明理由.例10.(2022春·辽宁·高三辽宁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如图1,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DC ,AB DC ∥,142AD DC CB AB ====,E 是AB 的中点.将△BCE 沿CE 翻折至△PCE ,使得2DP =,如图2所示.(1)证明:DP CE ⊥;(2)求直线DE 与平面P AD 所成角的正弦值.例11.(2022春·湖南长沙·高三宁乡一中校考期中)如图,平面五边形P ABCD 中,PA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D BC ,AB =2BC =2,AB BC ⊥,将PAD 沿AD 翻折成四棱锥P -ABCD ,E 是棱PD 上的动点(端点除外),F ,M 分别是AB ,CE 的中点,且PC =(1)证明:AB FM ⊥;(2)当直线EF 与平面P AD 所成的角最大时,求平面ACE 与平面P AD 夹角的余弦值.例12.(2022·四川雅安·统考模拟预测)如图①,ABC 为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E ,F 分别为AB ,AC 上靠近A 的三等分点,现将AEF △沿EF 折起,使点A 翻折至点P 的位置,且二面角P EF C --的大小为120°(如图②).(1)在PC 上是否存在点H ,使得直线//FH 平面PBE ?若存在,确定点H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直线PC 与平面PBE 所成角的正弦值.核心考点四:立体几何作图问题 【规律方法】(1)利用公理和定理作截面图(2)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作平行线 (3)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作平面的垂线 【典型例题】例13.(2022·贵州·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112CD CC AC ===,3DCB π∠=且113cos cos 4C CD C CB ∠=∠=.(1)试在平面ABCD 内过点C 作直线l ,使得直线//l 平面1C BD ,说明作图方法,并证明:直线11//l B D ; (2)求点C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例14.(2022秋·河北石家庄·高一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校考期中)如图为一块直四棱柱木料,其底面ABCD 满足:AB AD ⊥,AD BC ∥.(1)要经过平面11CC D D 内的一点P 和棱1BB 将木料锯开,在木料表面应该怎样画线?(借助尺规作图,并写出作图说明,无需证明)(2)若2AD AB ==,11BC AA ==,当点P 是矩形11CDD C 的中心时,求点1D 到平面1APB 的距离.例1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面FAB ⊥面ABCD ,FAB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F BC ,且332EF BC ==,H ,G 分别为CE ,CD 的中点.(1)求二面角C FH G --的余弦值;(2)作平面FHG 与平面ABCD 的交线,记该交线与直线AB 交点为P ,写出APAB的值(不需要说明理由,保留作图痕迹).例1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23DAB π∠=.ACBD O =,且PO ⊥平面ABCD ,PO =点,F G 分别是线段.PB PD 上的中点,E 在PA 上.且3PA PE =.(Ⅰ)求证://BD 平面EFG ;(Ⅰ)求直线AB 与平面EFG 的成角的正弦值;(Ⅰ)请画出平面EFG 与四棱锥的表面的交线,并写出作图的步骤.核心考点五:立体几何建系繁琐问题 【规律方法】 利用传统方法解决 【典型例题】例17.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11BB C C 是矩形,M ,N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11B C 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 (1)证明:1//AA MN ,且平面⊥1A AMN 平面11EB C F ;(2)设O 为△111A B C 的中心.若//AO 平面11EB C F ,且=AO AB ,求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例18.如图,在锥体-P ABCD 中,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且∠=︒60DAB ,==PA PD ,=2PB ,E ,F 分别是BC ,PC 的中点(1)证明:⊥AD 平面DEF (2)求二面角--P AD B 的余弦值.例19.(2022春·福建南平·高三校考期中)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1B C ⊥平面ABC ,E 、F 分别是棱AC 、11A B 的中点.(1)设G 为11B C 的中点,求证://EF 平面11BCC B ;(2)若2AB AC ==,直线1BB 与平面1ACB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求多面体1B EFGC -的体积V .核心考点六:两角相等(构造全等)的立体几何问题 【规律方法】 构造垂直的全等关系 【典型例题】例20.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11BB C C 是矩形,M ,N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11B C 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 (1)证明:1//AA MN ,且平面⊥1A AMN 平面11EB C F ;(2)设O 为△111A B C 的中心.若//AO 平面11EB C F ,且=AO AB ,求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例21.如图,在锥体-P ABCD 中,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且∠=︒60DAB ,==PA PD ,=2PB ,E ,F 分别是BC ,PC 的中点(1)证明:⊥AD 平面DEF (2)求二面角--P AD B 的余弦值.核心考点七:利用传统方法找几何关系建系【规律方法】利用传统方法证明关系,然后通过几何关系建坐标系. 【典型例题】例22.如图:长为3的线段PQ 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垂直相交于其中心()O PO OQ >. (1)若二面角P AB Q --的正切值为3-,试确定O 在线段PQ 的位置;(2)在(1)的前提下,以P ,A ,B ,C ,D ,Q 为顶点的几何体PABCDQ 是否存在内切球?若存在,试确定其内切球心的具体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23.在四棱锥P ABCD -中,E 为棱AD 的中点,PE ⊥平面ABCD ,//AD BC ,90ADC ∠=︒,2ED BC ==,3EB =,F 为棱PC 的中点.(Ⅰ)求证://PA 平面BEF ;(Ⅰ)若二面角F BE C --为60︒,求直线P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例24.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2AB AC ==,侧面11BCC B 为矩形,123A AB π∠=,二面角1A BC A --的正切值为12. (Ⅰ)求侧棱1AA 的长;(Ⅰ)侧棱1CC 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直线AD 与平面1A BC ,若存在,判断点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核心考点八:空间中的点不好求 【规律方法】 方程组思想 【典型例题】例25.(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已知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143,且π2ABC ∠=,1A C ⊥平面11BB C C . (1)证明:平面11A B C ⊥平面111A B C ;(2)若11AC B C =,11112A B B C ==,求二面角1B AA C --的正弦值.例26.(2022春·浙江·高三浙江省新昌中学校联考期中)如图,在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3DAB π∠=,平面11BDD B ⊥平面ABCD ,点1,O O 分别为11,B D BD 的中点,1111,,O B A AB O BO ∠∠=均为锐角.(1)求证:1AC BB ⊥;(2)若异面直线CD 与1AA ,四棱锥1A ABCD -的体积为1,求二面角1B AA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例27.(2022春·辽宁沈阳·高三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校考期中)如图,在几何体ABCDE 中,底面ABC 为以AC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平面ABC ⊥平面ACD ,平面ABC ⊥平面,//BCE DE 平面,ABC AD DE ⊥.(1)证明;DE ⊥平面ACD ;(2)若22AC CD ==,设M 为棱BE 的中点,求当几何体ABCDE 的体积取最大值时,AM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核心考点九:创新定义 【规律方法】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情境题都跟图形有关,涉及在具体情境下的图形阅读,需要通过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图形怎么阅读一是要读特征,即从图形中读出图形的基本特征;二是要读本质,即要善于将所读出的信息进行提升,实现“图形→文字→符号”的转化;三是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阅读图形,将研究图形的本身特征和关注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四是要有运动观点,要“动手”去操作,动态地去阅读图形.【典型例题】例28.(2022·安徽合肥·合肥一六八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已知顶点为S 的圆锥面(以下简称圆锥S )与不经过顶点S 的平面α相交,记交线为C ,圆锥S 的轴线l 与平面α所成角θ是圆锥S 顶角(圆S 轴截面上两条母线所成角θ的一半,为探究曲线C 的形状,我们构建球T ,使球T 与圆锥S 和平面α都相切,记球T 与平面α的切点为F ,直线l 与平面α交点为A ,直线AF 与圆锥S 交点为O ,圆锥S 的母线OS 与球T 的切点为M ,OM a =,MS b =.(1)求证:平面SOA ⊥平面α,并指出a ,b ,θ关系式; (2)求证:曲线C 是抛物线.例2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类比于二维平面中的余弦定理,有三维空间中的三面角余弦定理;如图1,由射线PA ,PB ,PC 构成的三面角-P ABC ,APC α∠=,BPC β∠=,APB γ∠=,二面角A PC B --的大小为θ,则cos cos cos sin sin cos γαβαβθ=+.(1)当α、π0,2β⎛⎫∈ ⎪⎝⎭时,证明以上三面角余弦定理;(2)如图2,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1AA C C ⊥平面ABCD ,160A AC ∠=︒,45BAC ∠=︒, ①求1A AB ∠的余弦值;②在直线1C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BP 平面11DA C ?若存在,求出点P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30.(2022·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蜂房是自然界最神奇的“建筑”之一,如图1所示.蜂房结构是由正六棱柱截去三个相等的三棱锥H ABC -,J CDE -,K EFA -,再分别以AC ,CE ,EA 为轴将ACH ∆,CEJ ∆,EAK ∆分别向上翻转180︒,使H ,J ,K 三点重合为点S 所围成的曲顶多面体(下底面开口),如图2所示.蜂房曲顶空间的弯曲度可用曲率来刻画,定义其度量值等于蜂房顶端三个菱形的各个顶点的曲率之和,而每一顶点的曲率规定等于2π减去蜂房多面体在该点的各个面角之和(多面体的面角是多面体的面的内角,用弧度制表示).(1)求蜂房曲顶空间的弯曲度;(2)若正六棱柱的侧面积一定,当蜂房表面积最小时,求其顶点S 的曲率的余弦值.【新题速递】1.(2022·重庆沙坪坝·重庆八中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BC CC =,1AC AB =.(1)证明:平面1ABC ⊥平面11BCC B ;(2)若BC =,1AB B C =,160CBB ∠=︒,求直线1BA 与平面111A B C 所成角的正弦值.2.(2022·四川达州·统考一模)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12AB AC BB ===,,160ABB ∠=.(1)证明: 1AB B C ⊥;(2)若12B C =,求1AC 与平面1BCB 所成角的正弦值.3.(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且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已知2,1,PA AB AD AC E ====是PB 中点.(1)求证:平面PBC ⊥平面ACE ;(2)求平面PAD 与平面AC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4.(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平面PBC ⊥平面ABCD ,30,ACD 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PA 上,3AP AF =.(1)证明:PC //平面BEF ;(2)若PDC PDB ∠∠=,且P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5,求平面AEF 与平面BEF 夹角的余弦值.5.(2022·上海奉贤·统考一模)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已知BA BD CA CD ===.点E 是AD 中点.(1)求证:AD ⊥平面BEC ;(2)已知95,arccos,625AB BDC AD ∠===,作出二面角D BC E --的平面角,并求它的正弦值.6.(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如图,三棱锥-P ABC 中,侧面P AB 垂直于底面ABC ,PA PB =,底面ABC 是斜边为AB 的直角三角形,且30ABC ∠=︒,记O 为AB 的中点,E 为OC 的中点.(1)求证:PC AE ⊥;(2)若2AB =,直线PC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60°,求四面体P AOC 的体积.7.(2022·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BD BP ===PA PD ==90APD ∠=︒,E 是棱PA 的中点,且BE 平面PCD(1)证明:CD ⊥平面PAD ;(2)若1CD =,求二面角A PB C --的正弦值.8.(2022春·江苏徐州·高三期末)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D ∥BC ,N 为PB 的中点.(1)若点M 在AD 上,2AM MD =,34AD BC =,证明:MN 平面PCD ; (2)若3PA AB AC AD ====,4BC =,求二面角D AC N --的余弦值.9.(2022·陕西汉中·统考一模)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菱形,60,ABC FA ∠=⊥平面,ABCD ED FA ∥,且22AB FA ED ===.(1)求证:BD FC ⊥;(2)求二面角F AC E --的大小.10.(2022·陕西汉中·统考一模)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菱形,60,ABC FA ∠=⊥平面,ABCD FA ED ∥,且22AB FA ED ===.(1)求证:BD FC ⊥;(2)求点A 到平面FBD 的距离.11.(2022·四川广安·广安二中校考模拟预测)AP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 PD ⊥且AD =ABCD 是直角梯形,AB BC ⊥,DC BC ⊥,且222AB BC CD ===,平面APD ⊥平面ABCD .(1)求证:AP ⊥平面BPD ;(2)若点E 是线段PB 上的一个动点,问点E 在何位置时三棱锥D APE -.12.(2022·四川南充·统考一模)在平面五边形ABCDE 中(如图1),ABCD 是梯形,//AD BC ,2AD BC ==AB =90ABC ∠=︒,ADE 是等边三角形.现将ADE 沿AD 折起,连接EB ,EC 得四棱锥E ABCD -(如图2)且CE =(1)求证:平面EAD ⊥平面ABCD ;(2)在棱EB 上有点F ,满足13EF EB =,求二面角E AD F --的余弦值.13.(2022·贵州贵阳·贵阳六中校考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DA AB ⊥,PD PC ⊥,PB PC ⊥,1AB AD PD PB ====,4cos 5DCB ∠=.(1)求证:BD ⊥平面PAC .(2)设E 为BC 的中点,求P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14.(2022春·广东广州·高三校考期中)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C ⊥底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AB AD ⊥,//,222AB CD PC AB AD CD ====,点E 在侧棱PB 上.(1)求证:平面EAC ⊥平面PBC ;(2)若平面PAC 与平面ACE PE BE 的值.。

2020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立体几何(理)

2020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立体几何(理)

立体几何(理)考纲解读】1、平面的概念及平面的表示法,理解三个公理及三个推论的内容及作用,初步掌握性质与推论的简单应用。

2、空间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并会判定。

3、平行公理、等角定理及其推论,了解它们的作用,会用它们来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掌握证明空间两直线平行及角相等的方法。

4、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异面直线垂直的概念,会用图形来表示两条异面直线,掌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会求异面直线的所成角。

5. 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空间向量坐标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用直角坐标计算空间向量数量积公式.6. 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的概念. 掌握棱柱, 棱锥的性质, 并会灵活应用, 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7. 空间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论证.8. 掌握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计算方法,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熟练解决有关问题, 进一步掌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方法,熟练解决有关问题.9. 理解点到平面、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距离的概念会用求距离的常用方法(如:直接法、转化法、向量法). 对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学生掌握作出公垂线段或用向量表示的情况)和距离公式计算距离.【考点预测】在2020 年高考中立体几何命题有如下特点:1. 线面位置关系突出平行和垂直,将侧重于垂直关系.2. 多面体中线面关系论证,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常在解答题中综合出现.3. 多面体及简单多面体的概念、性质、三视图多在选择题,填空题出现.4. 有关三棱柱、四棱柱、三棱锥的问题,特别是与球有关的问题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此类题目分值一般在17---22 分之间,题型一般为 1 个选择题, 1 个填空题, 1 个解答题.要点梳理】1. 三视图:正俯视图长对正、正侧视图高平齐、俯侧视图宽相等2. 直观图: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平行性不变,但在直观图中其长度为原来的一半•3. 体积与表面积公式:1⑴柱体的体积公式:V柱Sh;锥体的体积公式:V锥-Sh;3台体的体积公式:V棱台—h(s . SS S);球的体积公式:V球—r3.3 3⑵球的表面积公式:S求4 R2.4. 有关球与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圆台的结合体问题,要抓住球的直径与这些几何体的有关元素的关系.5.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熟练判定与性质定理.6.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名师选题)(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M,N分别是A1D,D1B的中点,则()A.直线A1D与直线D1B垂直,直线MN//平面ABCDB.直线A1D与直线D1B平行,直线MN⊥平面BDD1B1C.直线A1D与直线D1B相交,直线MN//平面ABCDD.直线A1D与直线D1B异面,直线MN⊥平面BDD1B1答案:A分析:由正方体间的垂直、平行关系,可证MN//AB,A1D⊥平面ABD1,即可得出结论.连AD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1D的中点,所以M为AD1中点,又N是D1B的中点,所以MN//AB,MN⊄平面ABCD,AB⊂平面ABCD,所以MN//平面ABCD.因为AB不垂直BD,所以MN不垂直BD则MN不垂直平面BDD1B1,所以选项B,D不正确;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D1⊥A1D,AB⊥平面AA1D1D,所以AB⊥A1D,AD1∩AB=A,所以A1D⊥平面ABD1,D1B⊂平面ABD1,所以A1D⊥D1B,且直线A1D,D1B是异面直线,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A正确.故选:A.小提示:关键点点睛:熟练掌握正方体中的垂直、平行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如两条棱平行或垂直,同一个面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体的对角线与面的对角线是相交但不垂直或异面垂直关系.2、如图,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Δ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则A.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B.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C.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D.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答案:B解析:利用垂直关系,再结合勾股定理进而解决问题.如图所示,作EO⊥CD于O,连接ON,过M作MF⊥OD于F.连BF,∵平面CDE⊥平面ABCD.EO⊥CD,EO⊂平面CDE,∴EO⊥平面ABCD,MF⊥平面ABCD,∴ΔMFB与ΔEON均为直角三角形.设正方形边长为2,易知EO=√3,ON=1EN=2,MF=√32,BF=52,∴BM=√7.∴BM≠EN,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3、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a,沿图1中对角面将它分割成两个部分,拼成如图2的四棱柱,则该四棱柱的全面积为()A.(8+2√2)a2B.(2+4√2)a2C.(4+2√2)a2D.(6−4√2)a2答案:C分析:拼成的几何体比原正方体的表面增加了两个截面,减少了原来两个正方形面,据此变化,进行求解. 由题意,拼成的几何体比原正方体的表面增加了两个截面,减少了原来两个正方形面,由于截面为矩形,长为√2a,宽为a,所以面积为√2a2,所以拼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a2+2√2a2=(4+2√2)a2.故选: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B.过空间内不同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棱锥的所有侧面都是三角形D.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答案:C分析:根据定义逐项分析即可对A:根据棱柱的定义知,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几何体是棱柱,所以A错误,反例如图:对B:若这三点共线,则可以确定无数个平面,故B错误;对C:棱锥的底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故C正确;对D:只有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故D错误,故选:C.5、圆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分别是π,4π,侧面积是6π,则这个圆台的体积是()A.2√33πB.2√3πC.7√36πD.7√33π答案:D分析:求出圆台的高,再利用圆台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设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r,R,母线长为l,高为h.,由圆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分别是π,4π,得{πr2=π,πR2=4π,所以r=1,R=2,由圆台侧面积公式可得π×(2+1)l=6π,所以l=2,所以ℎ=√22−(2−1)2=√3,所以该圆台的体积V=13πℎ(R2+r2+Rr)=13π×√3×(4+1+2)=7√33π.故选:D.6、已知正四面体P−ABC内接于球O,点E是底面三角形ABC一边AB的中点,过点E作球O的截面,若存在半径为√3的截面圆,则正四面体P−ABC棱长的取值范围是()A.[√2,√3]B.[√3,√6]C.[2√2,2√3]D.[2√3,2√6]答案:C分析:根据条件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用棱长a表示出其外接球的半径R=√64a,过E点作外接球O的截面,只有当OE⊥截面圆所在的平面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小,此时此时截面圆的半径为r=12a,最大截面圆为过球心的大圆,半径为R=√64a,根据题意则12a≤√3≤√64a,从而可得出答案.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中,设顶点P在底面的射影为O1,则球心O在PO1上,O1在CE上,且|PO1|=23|CE|,连接OE、OC,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则|CE|=√32a,|PO1|=23|CE|=√33a则正四面体的高PO1=√PC2−O1C2=(√33=√63a,设外接球半径为R,在Rt△OO1C中,OC2=OO12+O1C2,即R2=(√63a−R)2+(√33a)2,解得R=√64a,∴在Rt△OO1E中,OE=√OO12+O1E2=(√612(√36=√24a,过E点作外接球O的截面,只有当OE⊥截面圆所在的平面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小,此时截面圆的半径为r=√R2−OE2=√(√64a)2−(√24a)2=12a,最大截面圆为过球心的大圆,半径为R=√64a,由题设存在半径为√3的截面圆,∴12a≤√3≤√64a,解得2√2≤a≤2√3,故选:C.小提示:关键点睛:本题考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的截面圆的半径范围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用正四棱锥棱长a表示出其外接球的半径R=√64a,得出过E点的球的截面圆的半径的范围,从而得解,属于中档题.7、如图,“蘑菇”形状的几何体是由半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组成,球的半径为2,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3,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18πB .20πC .22π3D .26π答案:A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由半球的表面积加上圆柱的侧面积,再加上圆的面积即可解:由题意得,球的半径R =2,圆柱的底面半径r =1,高ℎ=3,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 =2πR 2+πR 2+2πrℎ=8π+4π+2π×1×3=18π故选:A.8、已知圆锥的表面积为3π,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此圆锥的体积为( )A .√3πB .√33C .√33πD .√3答案:C分析: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和圆锥的母线长与高,再计算圆锥的体积.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圆锥的母线长为l ,由πl =2πr ,得l =2r ,又S =πr 2+πr ⋅2r =3πr 2=3π,所以r 2=1,解得r =1;所以圆锥的高为ℎ=√l 2−r 2=√22−12=√3,所以圆锥的体积为V=13πr2ℎ=13π×12×√3=√33π.故选:C.9、过半径为4的球O表面上一点M作球O的截面,若OM与该截面所成的角是30°,则O到该截面的距离是()A.4B.2√3C.2D.1答案:C分析:作出球的截面图,根据几何性质计算,可得答案.作出球的截面图如图:设A为截面圆的圆心,O为球心,则OA⊥截面,AM在截面内,即有OA⊥AM,故∠OMA=30∘,所以OA=4×12=2 ,即O到该截面的距离是2,故选:C10、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为()A.若m∥α,n∥α,则m∥nB.若m⊥α,n⊥α,则m∥nC.若m∥α,m∥β,则α∥βD.若m⊥α,α⊥β,则m∥β答案:B分析:在正方体中取直线和平面可排除ACD,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B正确.在正方体ABCD−EFGH中,记底面ABCD为α,EF为m,EH为n,显然A不正确;记底面ABCD为α,EF为m,平面CDHG为β,故排除C;记底面ABCD为α,BF为m,平面ABFE为β,可排除D;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B正确.故选:B填空题11、达•芬奇认为:和音乐一样,数学和几何“包含了宇宙的一切”,从年轻时起,他就本能地把这些主题运用在作品中,布达佩斯的伊帕姆维泽蒂博物馆收藏的达•芬奇方砖,在正六边形上画了具有视觉效果的正方体图案(如图1),把三片这样的达•芬奇方砖形成图2的组合,这个组合表达了图3所示的几何体.若图3中每个正方体的边长为1,则点F到直线QC的距离是__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题意,求得△FQC的三条边长,在三角形FQC中求边QC边上的高线即可.根据题意,延长QN,BA交于点M,连接QF,FC,如下所示:在△QFC中,容易知:QF=√QN2+NF2=√12+(√2)2=√3;同理FC=√12+(√5)2=√6,QC=√QM2+MC2=√22+(√5)2=3,满足QF2+FC2=QC2,设点F到直线QC的距离为d,由等面积法可知:QF×FC=QC×d,解得d=√3×√6=√2,即点F到直线QC的距离是√2.3所以答案是:√2.1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对立体几何也有深入的研究,从其中的一些数学用语可见,譬如“堑堵”意指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阳马”指底面为矩形且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现有一如图所示的“堑堵”即三棱柱ABC−A1B1C1,其中AC⊥BC,若AA1=AB=1,当“阳马”即四棱锥B−A1ACC1,体积最大时,“堑堵”即三棱柱ABC−A1B1C1的表面积为_______.答案:3+2√22分析:依据均值定理去求四棱锥B−A1ACC1取体积最大值时AB的长度,再去求三棱柱ABC−A1B1C1的表面积即可.四棱锥B−A1ACC1的体积是三棱柱体积的23,V ABC−A1B1C1=12AC⋅BC⋅AA1=12AC⋅BC≤14(AC2+BC2)=14AB2=14,当且仅当AB=BC=√22时,取等号.所以三棱柱ABC−A1B1C1的表面积为S=2×12×√22×√22+(√22+√22+1)×1=3+2√22.所以答案是:3+2√2213、空间给定不共面的A,B,C,D四个点,其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不相同,考虑具有如下性质的平面α:A,B,C,D中有三个点到的距离相同,另一个点到α的距离是前三个点到α的距离的2倍,这样的平面α的个数是___________个答案:32分析:按照四个点的位置不同分类讨论,即可求解首先取3个点相等,不相等的那个点由4种取法;然后分3分个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有以下两种可能性:(1)全同侧,这样的平面有2个;(2)不同侧,必然2个点在一侧,另一个点在一侧,1个点的取法有3种,并且平面过三角形两个点边上的中位线,考虑不相等的点与单侧点是否同侧有两种可能,每种情况下都唯一确定一个平面,故共有6个,所有这两种情况共有8个,综上满足条件的这样的平面共有4×8=32个,所以答案是:3214、如图所示,有边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P为正方体表面的一个动点.若三棱锥A−PBC的体积为12,则|PD1|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答案:[54,3√174]分析:根据三棱锥A−PBC的体积求出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ℎ,由此确定点P的轨迹,结合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设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ℎ,则V P−ABC=13S△ABC⋅ℎ=23ℎ=12,所以ℎ=34,如图在AA1上取点E,使得AE=34,过点E作平面EFGH∕∕平面ABCD,F,G,H分别在BB1,CC1,DD1上,故点P在四边形EFGH的边上,则当点P在点H的位置时,|PD1|最小,为54,当点P在点F的位置时,|PD1|最大,为√4+4+2516=3√174,所以|PD1|的取值范围是[54,3√174].所以答案是:[54,3√174].15、已知角α和角β的两边分别平行且一组边方向相同,另一组边的方向相反,若α=45°,则β=________.答案:135°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将图画出,然后根据α=45°,AB∥CD,可得∠BCD=180°−α,进而得出结论. 解:如图,由题意知α=45°,AB∥CD,∴∠BCD=180°−α=135°,即β=135°.所以答案是:13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图会使问题变得简单,属于基础题.解答题1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BB1的中点.求证:BC1//平面AD1E.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如图,根据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可得AD1//BC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如图,E为BB1的中点,连接AE,AD1,ED1,BC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D1C1且AB//D1C1,∴四边形ABC1D1是平行四边形,∴AD1//BC1,又∵AD1⊂平面AD1E,BC1⊄平面AD1E,∴BC1//平面AD1E.1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求证:直线A1B//平面DCC1D1.答案:(1)√22(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CC1//BB1,可将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转化为直线A1B和BB1所成的角,再根据题目的边长关系,即可完成求解;(2)可通过连接D1C,证明四边形A1BCD1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A1B//D1C,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完成证明.(1)因为CC1//BB1,所以∠A1BB1就是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又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为45o,所以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22(2)连接D1C,因为A1D1//BC且A1D1=BC,所以四边形A1BCD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B//D1C;A1B⊄平面DCC1D1,D1C⊂平面DCC1D1;所以直线A1B//平面DCC1D1.即得证.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BAP=∠CDP=90°.(1)证明:直线AB⊥平面PAD;(2)若PA=PD=AB=DC,∠APD=90,且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6+2√3分析:(1)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2)在平面PAD内作PE⊥AD,垂足为点E.证明PE⊥平面ABCD.设AB=x,则AD=√2x,PE=√22x.由棱锥体积求得x后可得各面面积.即可得侧面积.(1)证明:因为AB//CD,且∠BAP=∠CDP=90,所以AB⊥AP且AB⊥DP.又AP∩DP=P,AP,DP⊂平面PAD,所以直线AB⊥平面PAD.(2)解:在平面PAD内作PE⊥AD,垂足为点E.由(1)知AB⊥平面PAD,故AB⊥PE.又AB∩AD=A,AB,AD⊂平面ABCD,所以PE⊥平面ABCD.设AB=x,则AD=√2x,PE=√22x.故四棱锥P−ABCD的体积V P−ABCD=13AB⋅AD⋅PE=13x3.由题设得13x3=83,故x=2.从而PA=PD=AB=DC=2,AD=BC=2√2,PB=PC=2√2.所以四棱锥P−ABCD的侧面积为12PA⋅PD+12PA⋅AB+12PD⋅DC+12BC2⋅sin60°=6+2√3.19、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2,点E在棱AB上移动.(1)证明:D1E⊥A1D;(2)当E为AB的中点时,求点E到面ACD1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13.分析:(1)证明AE⊥A1D、A1D⊥AD1,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明A1D⊥平面AD1E,即证;(2)由勾股定理求出△ACD1各个边长,设点E到平面ACD1的距离为ℎ,由V E−ACD1=V D1−ACE即可求解.(1)因为AE⊥平面ADD1A1,A1D⊂平面ADD1A1,所以AE⊥A1D,因为四边形ADD1A1是矩形,AD=AA1,所以四边形ADD1A1是正方形,所以A1D⊥AD1,又AD1⊂平面AD1E,AE⊂平面AD1E,AD1∩AE=A,所以A1D⊥平面AD1E,又因为D1E⊂平面AD1E,所以D1E⊥A1D.(2)因为AD=AA1=1,AB=2,E为AB的中点,所以AD1=√2,AC=CD1=√5,CE=√2,AE=1,所以S△ACD1=12×√2×√5−(√22)2=32,S△ACE=12×1×1=12,设点E到平面ACD1的距离为ℎ,由V E−ACD1=V D1−ACE可得:13⋅S△ACD1⋅ℎ=13⋅S△ACE⋅DD1,即13×32ℎ=13×12×1,解得:ℎ=13,所以点E到面ACD1的距离为13.。

2020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立体几何(文).docx

2020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立体几何(文).docx

立体几何(文)【考纲解读】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 ( 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 ,理解确定平面的条件;会用字母、集合语言表示点、直线、平面间的关系 .2. 理解线线、线面平行的定义; 熟练掌握线线、线面及面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会运用线线、线面及面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进行推理和证明.3.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 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简易组合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会画它们的直观图.) 的三视图, 能识别上述4.理解空间中线线、线面垂直定义及分类;理解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有关定理及性质;会运用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进行证明和推理.5.认识柱、锥、台、球及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并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简单物体的结构; 了解柱、锥、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 不要求记忆 ).【考点预测】1.对于空间几何体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平行与垂直的性质和判定,高考中常在选择题中加以考查 . 解答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体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证明及探索存在性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及几何直观能力,难度中等 . 明年高考将仍以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探究为重点 , 注意命题题型的多样化、新颖化,如开放性、探索存在性题型 .2.三视图与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考查了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性质的基本能力,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明年高考仍以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为重点,在客观题中加以考查,其中表面积与体积也可能在解答题题后一问中出现。

【要点梳理】1.三视图:正俯视图长对正、正侧视图高平齐、俯侧视图宽相等.2.直观图 : 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和 z 轴的线段 , 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 平行于 y 轴的线段平行性不变, 但在直观图中其长度为原来的一半.3.体积与表面积公式 :(1) 柱体的体积公式 : V柱Sh;锥体的体积公式:V锥1Sh;1h(S 34台体的体积公式 : V棱台SS S ) ;球的体积公式:V球r 3.33(2) 球的表面积公式 :S球4R2.4. 有关球与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圆台的结合体问题,要抓住球的直径与这些几何体的有关元素的关系 .5.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 熟练判定与性质定理.【考点在线】考点一三视图例1. ( 2020 年高考海南卷文科第 8 题)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答案】 D【解析】由主视图和府视图可知,原几何体是由后面是半个圆锥,前面是三棱锥的组合体,所以,左视图是 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的基础知识.【备考提示】三视图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 年年必考 , 所以必须熟练立体几何中的有关定理是解答好本题的关键 .练习 1:(2020年高考江西卷文科9) 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答案】 D【解析】左视图即是从正左方看,找特殊位置的可视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答案.考点二表面积与体积例 2. . (2020 年高考安徽卷文科8) 一个空间几何体得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底面是等腰梯形的直棱柱 . 底面等腰梯形的上底为 2,下底为4 , 高 为 4 , 两 底 面 积 和 为 212 44 24 , 四 个 侧 面 的 面 积 为24 4 2 2 17 24 8 17 ,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48 8 17 . 故选 C.【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三视图的识别以及空间多面体表面积的求法.【备考提示】: 表面积与体积的求解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年年必考,大多以三视图为载体,在选择与填空题中考查,难度不大,也可能在解答题的一个问号上.练习 2:(2020 年高考湖南卷文科4) 设图1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3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 9 42B. 3618 2C.912D.9 1822【答案】 D【解析】 有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和球构成的组合体,其体积 V4 ( 3 339 18 .32)+3 2=2考点三 球的组合体例 3.( 2020 年高考辽宁卷文科 10) 己知球的直径 SC=4,A , B 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 AB=2,ASC 45o , 则棱锥 SABC 的体积为 ( )(A)3(B)2 3(C)4 3 5 3(D)3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图 13 3 33【答案】 C【解析】取 SC的中点 D, 则 D为球心,则AD=BD=DS=2。

2020版高考数学(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讲义:第八章 立体几何8.5 含解析

2020版高考数学(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讲义:第八章 立体几何8.5 含解析

§8.5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直线与平面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第三个平面垂直,又这两个平面与第三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两条交线互相垂直,就称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概念方法微思考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吗?提示 垂直.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在平面内可以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该直线垂直,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得出两平行直线中的另一条也与平面内的那两条直线成90°的角,即垂直于平面内的这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垂直于这个平面.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吗?提示 垂直.在两个相交平面内分别作与第三个平面交线垂直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这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这两条垂线平行,所以该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 ⊥α.( × )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 ) (3)直线a ⊥α,b ⊥α,则a ∥b .( √ ) (4)若α⊥β,a ⊥β,则a ∥α.( × )(5)若直线a ⊥平面α,直线b ∥α,则直线a 与b 垂直.( √ )(6)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 .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 ,那么l ⊥平面γD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答案 D解析 对于D ,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不垂直于平面β,即与平面β的关系还可以是斜交、平行或在平面β内,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的.3.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O.(1)若P 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2)若P A⊥PB,PB⊥PC,PC⊥P 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答案(1)外(2)垂解析(1)如图1,连接OA,OB,OC,OP,在Rt△POA,Rt△POB和Rt△POC中,P A=PC=PB,所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2)如图2,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点H,D,G.∵PC⊥P A,PB⊥PC,P A∩PB=P,P A,PB⊂平面P AB,∴PC⊥平面P AB,又AB⊂平面P AB,∴PC⊥AB,∵AB⊥PO,PO∩PC=P,PO,PC⊂平面PGC,∴AB⊥平面PGC,又CG⊂平面PGC,∴AB⊥CG,即CG为△ABC边AB上的高.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ABC边AC,BC上的高,即O为△ABC的垂心.题组三易错自纠4.若l,m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为平面,且l⊥α,则“m∥α”是“m⊥l”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由l⊥α且m∥α能推出m⊥l,充分性成立;若l⊥α且m⊥l,则m∥α或者m⊂α,必要性不成立,因此“m∥α”是“m⊥l”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O,M,N分别是线段BD,DD1,D1C1的中点,则直线OM与AC,MN的位置关系是()A.与AC,MN均垂直B.与AC垂直,与MN不垂直C.与AC不垂直,与MN垂直D.与AC,MN均不垂直答案 A解析因为DD1⊥平面ABCD,所以AC⊥DD1,又因为AC⊥BD,DD1∩BD=D,所以AC⊥平面BDD1B1,因为OM⊂平面BDD1B1,所以OM⊥AC.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OM=1+2=3,MN=1+1=2,ON=1+4=5,所以OM2+MN2=ON2,所以OM⊥MN.故选A.6.如图所示,AB是半圆O的直径,VA垂直于半圆O所在的平面,点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M,N分别为VA,V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MN∥ABB.平面VAC⊥平面VBCC.MN与BC所成的角为45°D.OC⊥平面VAC答案 B解析由题意得BC⊥AC,因为V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VA⊥BC.因为AC∩VA=A,所以BC⊥平面VAC.因为BC⊂平面VBC,所以平面VAC⊥平面VBC.故选B.题型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A1=3,BC=2,D是BC的中点,F是CC1上一点.当CF=2时,证明:B1F⊥平面ADF.证明因为AB=AC,D是BC的中点,所以AD⊥BC.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因为BB1⊥底面ABC,AD⊂底面ABC,所以AD⊥B1B.因为BC∩B1B=B,BC,B1B⊂平面B1BCC1,所以AD⊥平面B1BCC1.因为B1F⊂平面B1BCC1,所以AD⊥B1F.方法一在矩形B1BCC1中,因为C1F=CD=1,B1C1=CF=2,所以Rt△DCF≌Rt△FC1B1,所以∠CFD=∠C1B1F,所以∠B1FD=90°,所以B1F⊥FD.因为AD∩FD=D,AD,FD⊂平面ADF,所以B1F⊥平面ADF.方法二在Rt△B1BD中,BD=CD=1,BB1=3,所以B1D=BD2+BB21=10.在Rt△B1C1F中,B1C1=2,C1F=1,所以B1F=B1C21+C1F2= 5.在Rt△DCF中,CF=2,CD=1,所以DF=CD2+CF2= 5.显然DF2+B1F2=B1D2,所以∠B1FD=90°.所以B1F⊥FD.因为AD∩FD=D,AD,FD⊂平面ADF,所以B1F⊥平面ADF.思维升华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1)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③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跟踪训练1如图,在三棱锥ABCD 中,AB ⊥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证明 (1)在平面ABD 内,因为AB ⊥AD ,EF ⊥AD , 则AB ∥EF .又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 所以EF ∥平面ABC .(2)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BC ⊂平面BCD ,BC ⊥BD , 所以BC ⊥平面ABD .因为AD ⊂平面ABD ,所以BC ⊥AD . 又AB ⊥AD ,BC ∩AB =B ,AB ⊂平面ABC , BC ⊂平面ABC , 所以AD ⊥平面ABC .又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AD ⊥AC . 题型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 (2018·全国Ⅰ)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AB =AC =3,∠ACM =90°.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D 的位置,且AB ⊥DA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BP =DQ =23DA ,求三棱锥Q -ABP 的体积.(1)证明 由已知可得,∠BAC =90°,即BA ⊥AC . 又BA ⊥AD ,AD ∩AC =A ,AD ,AC ⊂平面ACD , 所以AB ⊥平面ACD .又AB ⊂平面ABC , 所以平面ACD ⊥平面ABC .(2)解 由已知可得,DC =CM =AB =3,DA =3 2. 又BP =DQ =23DA ,所以BP =2 2.如图,过点Q 作QE ⊥AC ,垂足为E ,则QE ∥DC 且QE =13DC .由已知及(1)可得,DC ⊥平面ABC , 所以QE ⊥平面ABC ,QE =1. 因此,三棱锥Q -ABP 的体积为 V Q -ABP =13×S △ABP ×QE=13×12×3×22sin 45°×1=1. 思维升华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 ⊂α⇒α⊥β).(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跟踪训练2 (2018·锦州调研)如图,三棱锥P -ABC 中,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 A ⊥PC ,PB =2.(1)求证:平面P AC ⊥平面ABC ;(2)若P A =PC ,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 证明 (1)如图,取AC 的中点O ,连接BO ,PO ,因为△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所以BO ⊥AC ,BO = 3.因为P A ⊥PC ,所以PO =12AC =1.因为PB =2,所以OP 2+OB 2=PB 2, 所以PO ⊥OB .因为AC ∩OP =O ,AC ,OP ⊂平面P AC , 所以BO ⊥平面P AC . 又OB ⊂平面ABC , 所以平面P AC ⊥平面ABC .(2)解 因为P A =PC ,P A ⊥PC ,AC =2, 所以P A =PC = 2. 由(1)知BO ⊥平面P AC ,所以V P -ABC =V B -APC =13S △P AC ·BO =13×12×2×2×3=33.题型三 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命题点1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3 如图,AB 是⊙O 的直径,P 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一动点. (1)证明:△PBC 是直角三角形;(2)若P A =AB =2,且当直线PC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 时,求直线AB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 ∵AB 是⊙O 的直径,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一动点. ∴BC ⊥AC ,∵P A ⊥平面ABC ,∴BC ⊥P A , 又P A ∩AC =A ,P A ,AC ⊂平面P AC , ∴BC ⊥平面P AC ,∴BC ⊥PC , ∴△BPC 是直角三角形.(2)解 如图,过A 作AH ⊥PC 于H ,∵BC ⊥平面P AC ,∴BC ⊥AH , 又PC ∩BC =C ,PC ,BC ⊂平面PBC , ∴AH ⊥平面PBC ,∴∠ABH 是直线AB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 ∵P A ⊥平面ABC ,∴∠PCA 即是P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tan ∠PCA =P AAC =2,又P A =2,∴AC =2, ∴在Rt △P AC 中,AH =P A ·AC P A 2+AC 2=233,∴在Rt △ABH 中,sin ∠ABH =AH AB =2332=33,即直线AB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 命题点2 与垂直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例4 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是棱BC ,AB 的中点,点F 在棱CC 1上,已知AB=AC ,AA 1=3,BC =CF =2.(1)求证:C 1E ∥平面ADF ;(2)设点M 在棱BB 1上,当BM 为何值时,平面CAM ⊥平面ADF . (1)证明 连接CE 交AD 于O ,连接OF .因为CE ,AD 为△ABC 的中线, 则O 为△ABC 的重心, 故CF CC 1=CO CE =23,故OF ∥C 1E , 因为OF ⊂平面ADF ,C 1E ⊄平面ADF ,所以C1E∥平面ADF.(2)解当BM=1时,平面CAM⊥平面ADF.证明如下:因为AB=AC,AD⊂平面ABC,故AD⊥BC.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B1⊥平面ABC,BB1⊂平面B1BCC1,故平面B1BCC1⊥平面ABC.又平面B1BCC1∩平面ABC=BC,AD⊂平面ABC,所以AD⊥平面B1BCC1,又CM⊂平面B1BCC1,故AD⊥CM.又BM=1,BC=2,CD=1,FC=2,故Rt△CBM≌Rt△FCD.易证CM⊥DF,又DF∩AD=D,DF,AD⊂平面ADF,故CM⊥平面ADF.又CM⊂平面CAM,故平面CAM⊥平面ADF.思维升华对命题条件的探索的三种途径途径一:先猜后证.途径二: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途径三: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跟踪训练3 如图所示的空间几何体ABCDEFG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平面ABCD,EF∥AB,EG∥AD,EF=EG=1.(1)求证:平面CFG⊥平面ACE;(2)在AC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得EH∥平面CFG?若存在,求出CH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连接BD交AC于点O,则BD⊥AC.设AB,AD的中点分别为M,N,连接MN,则MN∥BD,连接FM,GN,则FM∥GN,且FM=GN,所以四边形FMN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FG,所以BD∥FG,所以FG⊥AC. 由于AE⊥平面ABCD,所以AE⊥BD.所以FG⊥AE,又因为AC∩AE=A,AC,AE⊂平面ACE,所以FG⊥平面ACE.又FG⊂平面CFG,所以平面CFG⊥平面ACE.(2)解存在.设平面ACE交FG于Q,则Q为FG的中点,连接EQ,CQ,取CO的中点H,连接EH,由已知易知,平面EFG∥平面ABCD,又平面ACE∩平面EFG=EQ,平面ACE∩平面ABCD=AC,所以CH∥EQ,又CH=EQ=2 2,所以四边形EQCH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H∥CQ,又CQ⊂平面CFG,EH⊄平面CFG,所以EH∥平面CFG,所以在AC上存在一点H,使得EH∥平面CFG,且CH=2 2.1.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A.m∥l B.m∥n C.n⊥l D.m⊥n答案 C解析因为α∩β=l,所以l⊂β,又n⊥β,所以n⊥l.2.(2019·通辽模拟)已知直线l,m与平面α,β,l⊂α,m⊂β,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l∥m,则必有α∥βB.若l⊥m,则必有α⊥βC .若l ⊥β,则必有α⊥βD .若α⊥β,则必有m ⊥α 答案 C解析 对于选项A ,平面α和平面β还有可能相交,所以选项A 错误; 对于选项B ,平面α和平面β还有可能相交或平行,所以选项B 错误; 对于选项C ,因为l ⊂α,l ⊥β,所以α⊥β.所以选项C 正确; 对于选项D ,直线m 可能和平面α不垂直,所以选项D 错误.3.如图,在四面体D -ABC 中,若AB =CB ,AD =CD ,E 是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平面ABC ⊥平面ABDB .平面ABD ⊥平面BDCC .平面ABC ⊥平面BDE ,且平面ADC ⊥平面BDED .平面ABC ⊥平面ADC ,且平面ADC ⊥平面BDE 答案 C解析 因为AB =CB ,且E 是AC 的中点,所以BE ⊥AC ,同理有DE ⊥AC ,于是AC ⊥平面BDE .因为AC 在平面ABC 内,所以平面ABC ⊥平面BDE .又由于AC ⊂平面ACD ,所以平面ACD ⊥平面BDE .4.(2019·大连适应性检测)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BC 1,CD 1的中点,则( ) A .MN ∥C 1D 1 B .MN ⊥BC 1 C .MN ⊥平面ACD 1 D .MN ⊥平面ACC 1答案 D解析 对于选项A ,因为M ,N 分别是BC 1,CD 1的中点,所以点N ∈平面CDD 1C 1,点M ∉平面CDD 1C 1,所以直线MN 是与平面CDD 1C 1相交的直线,又因为直线C 1D 1在平面CDD 1C 1内,故直线MN 与直线C 1D 1不可能平行,故选项A 错; 对于选项B ,正方体中易知NB ≠NC 1,因为点M 是BC 1的中点,所以直线MN 与直线BC 1不垂直,故选项B 不对;对于选项C ,假设MN ⊥平面ACD 1,可得MN ⊥CD 1,因为N 是CD 1的中点, 所以MC =MD 1,这与MC ≠MD 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选项C 不对; 对于选项D ,分别取B 1C 1,C 1D 1的中点P ,Q ,连接PM ,QN ,PQ . 因为点M 是BC 1的中点, 所以PM ∥CC 1且PM =12CC 1.同理QN ∥CC 1且QN =12CC 1.所以PM ∥QN 且PM =QN , 所以四边形PQNM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PQ ∥MN .在正方体中,CC 1⊥PQ ,PQ ⊥AC ,因为AC ∩CC 1=C ,AC ⊂平面ACC 1,CC 1⊂平面ACC 1, 所以PQ ⊥平面ACC 1.因为PQ ∥MN ,所以MN ⊥平面ACC 1. 故选项D 正确.5.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A 1B 1C 1的中心,则P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5π12 B.π3 C.π4 D.π6答案 B解析 如图,取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O ,连接OP , 则∠P AO 是P A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因为底面边长为3, 所以AD =3×32=32,AO =23AD =23×32=1.三棱柱的体积为 34×(3)2AA 1=94, 解得AA 1=3, 即OP =AA 1=3, 所以tan ∠P AO =OPOA=3,因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 所以∠P AO =π3.6.如图,已知P A ⊥平面ABC ,BC ⊥AC ,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 4解析 ∵P A ⊥平面ABC ,AB ,AC ,BC ⊂平面ABC ,∴P A ⊥AB ,P A ⊥AC ,P A ⊥BC ,则△P AB ,△P AC 为直角三角形.由BC ⊥AC ,且AC ∩P A =A ,得BC ⊥平面P AC ,从而BC ⊥PC ,因此△ABC ,△PBC 也是直角三角形.7.如图,在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BC 1⊥AC ,则C 1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H 必在直线______上.答案 AB解析 ∵AC ⊥AB ,AC ⊥BC 1,AB ∩BC 1=B , ∴AC ⊥平面ABC 1.又∵AC ⊂平面ABC ,∴平面ABC 1⊥平面ABC . ∴C 1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H 必在两平面交线AB 上.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 是PC 上的一动点,当点M 满足_______时,平面MBD ⊥平面PCD .(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答案 DM ⊥PC (或BM ⊥PC 等)解析 ∵P A ⊥底面ABCD ,∴BD ⊥P A ,连接AC ,则BD ⊥AC ,且P A ∩AC =A ,∴BD ⊥平面P AC ,∴BD ⊥PC .∴当DM ⊥PC (或BM ⊥PC )时,即有PC ⊥平面MBD , 而PC ⊂平面PCD ,∴平面MBD ⊥平面PCD .9.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2,AA 1=1,则AC 1与平面A 1B 1C 1D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答案 13解析 连接A 1C 1,则∠AC 1A 1为AC 1与平面A 1B 1C 1D 1所成的角.因为AB =BC =2,所以A 1C 1=AC =22, 又AA 1=1,所以AC 1=3, 所以sin ∠AC 1A 1=AA 1AC 1=13.10.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BC 的中点,点P 在线段D 1E 上.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55解析 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等于点P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到点C 的距离,设点P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为P ′,显然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P ′C 的长度的最小值.当P ′C ⊥DE 时,P ′C 的长度最小,此时P ′C =2×122+12=255.1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点E 在棱PC 上(异于点P ,C ),平面ABE 与棱PD 交于点F .(1)求证:AB ∥EF ;(2)若AF ⊥EF ,求证:平面P AD ⊥平面ABCD . 证明 (1)因为四边形ABCD 是矩形, 所以AB ∥CD .又AB ⊄平面PDC ,CD ⊂平面PDC , 所以AB ∥平面PDC ,又因为AB ⊂平面ABE ,平面ABE ∩平面PDC =EF , 所以AB ∥EF .(2)因为四边形ABCD 是矩形, 所以AB ⊥AD .因为AF ⊥EF ,(1)中已证AB ∥EF ,所以AB ⊥AF . 又AB ⊥AD ,由点E 在棱PC 上(异于点C ),所以点F 异于点D , 所以AF ∩AD =A ,AF ,AD ⊂平面P AD , 所以AB ⊥平面P AD , 又AB ⊂平面ABCD , 所以平面P AD ⊥平面ABCD .1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P A =AB =BC =3,AD =CD =1,∠ADC =120°,点M 是AC 与BD 的交点,点N 在线段PB 上,且PN =14PB .(1)证明:MN ∥平面PDC ;(2)求直线MN 与平面P AC 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因为AB =BC ,AD =CD , 所以BD 垂直平分线段AC . 又∠ADC =120°,所以MD =12AD =12,AM =32.所以AC = 3. 又AB =BC =3,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BM =32,所以BMMD =3,又因为PN =14PB ,所以BM MD =BN NP =3,所以MN ∥PD .又MN ⊄平面PDC ,PD ⊂平面PDC , 所以MN ∥平面PDC .(2)解 因为P 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所以BD ⊥P A ,又BD ⊥AC ,P A ∩AC =A ,P A ,AC ⊂平面P AC , 所以BD ⊥平面P AC . 由(1)知MN ∥PD ,所以直线MN 与平面P AC 所成的角即直线PD 与平面P AC 所成的角, 故∠DPM 即为所求的角. 在Rt △P AD 中,PD =2, 所以sin ∠DPM =DM DP =122=14,所以直线MN 与平面P 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4.1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G 是EF 的中点.现在沿AE ,A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 ,C ,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 .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A .AG ⊥平面EFHB .AH ⊥平面EFHC .HF ⊥平面AEFD .HG ⊥平面AEF答案 B解析 根据折叠前、后AH ⊥HE ,AH ⊥HF 不变, ∴AH ⊥平面EFH ,B 正确;∵过A 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EFH 垂直,∴A 不正确; ∵AG ⊥EF ,EF ⊥GH ,AG ∩GH =G ,AG ,GH ⊂平面HAG , ∴EF ⊥平面HAG , 又EF ⊂平面AEF ,∴平面HAG ⊥平面AEF ,过点H 作直线垂直于平面AEF ,一定在平面HAG 内,∴C 不正确; 由条件证不出HG ⊥平面AEF ,∴D 不正确.故选B.14.(2018·全国Ⅰ)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2,AC 1与平面BB 1C 1C 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 A .8 B .6 2 C .8 2 D .8 3 答案 C解析 如图,连接AC 1,BC 1,AC .∵AB ⊥平面BB 1C 1C ,∴∠AC 1B 为直线AC 1与平面BB 1C 1C 所成的角, ∴∠AC 1B =30°.又AB =BC =2,在Rt △ABC 1中, AC 1=2sin 30°=4,在Rt △ACC 1中,CC 1=AC 21-AC 2=42-(22+22)=22,∴V 长方体=AB ×BC ×CC 1=2×2×22=8 2. 故选C.15.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C ⊥DC ,AE ⊥DC ,且E 为CD 的中点,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将三角形ADE 沿AE 折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①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平面DEC ; ②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AE ; ③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AB ; ④在折起过程中,一定不会有EC ⊥AD . 答案 ①②解析 由已知,在未折叠的原梯形中, 易知四边形ABCE 为矩形, 所以AB =EC ,所以AB =DE , 又AB ∥DE ,所以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 =AD ,折叠后如图所示.①过点M 作MP ∥DE ,交AE 于点P ,连接NP .因为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 所以点P 为AE 的中点,故NP ∥EC . 又MP ∩NP =P ,DE ∩CE =E , 所以平面MNP ∥平面DEC , 故MN ∥平面DEC ,①正确; ②由已知,AE ⊥ED ,AE ⊥EC , 所以AE ⊥MP ,AE ⊥NP ,又MP ∩NP =P ,所以AE ⊥平面MNP , 又MN ⊂平面MNP ,所以MN ⊥AE ,②正确; ③假设MN ∥AB ,则MN 与AB 确定平面MNBA , 从而BE ⊂平面MNBA ,AD ⊂平面MNBA , 与BE 和AD 是异面直线矛盾,③错误; ④当EC ⊥ED 时,EC ⊥AD .因为EC ⊥EA ,EC ⊥ED ,EA ∩ED =E , 所以EC ⊥平面AED ,AD ⊂平面AED , 所以EC ⊥AD ,④不正确.16.在如图所示的五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DAB =60°,EA =ED =AB =2EF =2,EF ∥AB ,M 为BC 的中点.(1)求证:FM ∥平面BDE ;(2)若平面ADE ⊥平面ABCD ,求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 (1)证明 取BD 的中点O ,连接OM ,OE ,因为O ,M 分别为BD ,BC 的中点, 所以OM ∥CD ,且OM =12C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CD ∥AB , 又EF ∥AB ,所以CD ∥EF , 又AB =CD =2EF , 所以EF =12CD ,所以OM ∥EF ,且OM =EF ,所以四边形OMFE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MF ∥OE .又OE ⊂平面BDE ,MF ⊄平面BDE , 所以MF ∥平面BDE .(2)解 由(1)得FM ∥平面BDE ,所以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等于点M 到平面BDE 的距离. 取AD 的中点H ,连接EH ,BH ,因为EA =ED ,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DAB =60°, 所以EH ⊥AD ,BH ⊥AD . 因为平面ADE ⊥平面ABCD ,平面ADE ∩平面ABCD =AD ,EH ⊂平面ADE , 所以EH ⊥平面ABCD ,所以EH ⊥BH , 易得EH =BH =3,所以BE =6, 所以S △BDE =12×6×22-⎝⎛⎭⎫622=152.设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为h ,连接DM ,则S △BDM =12S △BCD =12×34×4=32,连接EM ,由V 三棱锥E -BDM =V 三棱锥M -BDE , 得13×3×32=13×h ×152, 解得h =155, 即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为155.。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讲义+习题: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含解析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讲义+习题: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含解析

§8.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考情考向分析 本节是空间向量的基础内容,涉及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定理、公式及四种运算等内容.一般不单独命题,常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平行、垂直关系的判断和证明及空间角的计算,解题要求有较强的运算能力.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名称概念表示零向量模为0的向量0单位向量长度(模)为1的向量相等向量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a=b相反向量方向相反且模相等的向量a的相反向量为-a共线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向量a∥b共面向量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2.空间向量中的有关定理(1)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a≠0),b与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b=λa.(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那么向量p与向量a,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组(x,y),使得p=x a+y b.(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e 1,e 2,e 3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 e 1+y e 2+z e 3.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数量积及相关概念①两向量的夹角a ,b 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a ,=b ,则∠AOB 叫做向量a 与OA → OB →向量b 的夹角,记作〈a ,b 〉,其范围是0≤〈a ,b 〉≤π,若〈a ,b 〉=,则称a 与b 互相π2垂直,记作a ⊥b .②两向量的数量积已知空间两个非零向量a ,b ,则|a ||b |cos 〈a ,b 〉叫做向量a ,b 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a ·b =|a ||b |cos 〈a ,b 〉.(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①(λa )·b =λ(a ·b );②交换律:a ·b =b ·a ;③分配律:a ·(b +c )=a ·b +a ·c .4.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向量表示坐标表示数量积a·ba 1b 1+a 2b 2+a 3b 3共线a =λb (b ≠0,λ∈R )a 1=λb 1,a 2=λb 2,a 3=λb 3垂直a ·b =0(a ≠0,b ≠0)a 1b 1+a 2b 2+a 3b 3=0模|a |a 21+a 2+a 23夹角〈a ,b 〉(a ≠0,b ≠0)cos 〈a ,b 〉=a 1b 1+a 2b 2+a 3b 3a 21+a 2+a 23·b 21+b 2+b 23概念方法微思考1.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相同吗?提示 不相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就为共面向量.2.零向量能作为基向量吗?提示 不能.由于零向量与任意一个非零向量共线,与任意两个非零向量共面,故零向量不能作为基向量.3.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与坐标原点的位置选取有关吗?提示 无关.这是因为一个确定的几何体,其“线线”夹角、“点点”距离都是固定的,坐标系的位置不同,只会影响其计算的繁简,不会影响结果.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空间中任意两个非零向量a ,b 共面.( √ )(2)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中(a ·b )·c =a ·(b ·c ).( × )(3)对于非零向量b ,由a ·b =b ·c ,则a =c .( × )(4)两向量夹角的范围与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相同.( × )(5)若A ,B ,C ,D 是空间任意四点,则有+++=0.( √ )AB → BC → CD → DA →题组二 教材改编2.[P83T3]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A 1C 1与B 1D 1的交点.若=a ,AB →=b ,=c ,则向量可用a ,b ,c 表示为=________.AD → AA 1→ BM → BM →答案 -a +b +c1212解析 =+=+(-)BM → BB 1→ B 1M → AA 1→ 12AD → AB →=c +(b -a )=-a +b +c .1212123.[P105T1(4)]已知平面α内有一个点M (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6,-3,6).若点P (x,3,3)也在平面α内,则x =________.答案 2解析 由题意知,=(x -1,4,1),MP →∵n ·=0,∴6(x -1)-12+6=0,∴x =2.MP →题组三 易错自纠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2,3),B (-2,-1,6),C (3,2,1),D (4,3,0),则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 平行解析 由题意得,=(-3,-3,3),=(1,1,-1),AB → CD →∴=-3,AB → CD →∴与共线,又AB 与CD 没有公共点,AB → CD →∴AB ∥CD .5.已知a =(2,3,1),b =(-4,2,x ),且a ⊥b ,则|b |=________.答案 26解析 ∵a ⊥b ,∴a ·b =2×(-4)+3×2+1·x =0,∴x =2,∴|b |==2.(-4)2+22+2266.O 为空间中任意一点,A ,B ,C 三点不共线,且=++t ,若P ,A ,B ,COP → 34OA → 18OB → OC →四点共面,则实数t =______.答案 18解析 ∵P ,A ,B ,C 四点共面,∴++t =1,∴t =.341818题型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例1 如图所示,在空间几何体ABCD -A 1B 1C 1D 1中,各面为平行四边形,设=a ,=b ,AA 1→ AB →=c ,M ,N ,P 分别是AA 1,BC ,C 1D 1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以下各向量:AD →(1);AP → (2)+.MP → NC 1→解 (1)因为P 是C 1D 1的中点,所以=++AP → AA 1→ A 1D 1→ D 1P→ =a ++AD → 12D 1C 1—→ =a +c +=a +c +b .12AB → 12(2)因为M 是AA 1的中点,所以=+=+MP → MA → AP → 12A 1A → AP→=-a +=a +b +c .12(a +c +12b )1212又=+=+NC 1→ NC → CC 1→ 12BC → AA1→ =+=c +a ,12AD → AA 1→ 12所以+=+MP → NC 1—→ (12a +12b +c )(a +12c)=a +b +c .321232思维升华 用基向量表示指定向量的方法(1)结合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观察图形.(2)将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转化到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3)利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所求向量用已知基向量表示出来.跟踪训练1 (1)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AC 的中点.用,,表AB → AD → AA 1→ 示,则=________________.OC 1→ OC 1—→答案 ++12AB → 12AD → AA 1→ 解析 ∵=OC → 12AC→=(+),12AB →AD → ∴=+=(+)+OC 1—→ OC → CC 1—→ 12AB → AD → AA 1→=++.12AB → 12AD →AA 1→ (2)如图,在三棱锥O —ABC 中,M ,N 分别是AB ,OC 的中点,设=a ,=b ,=c ,OA → OB → OC →用a ,b ,c 表示,则=________.NM → NM →答案 (a +b -c )12解析 =+=(-)+NM → NA → AM → OA → ON →12AB→ =-+(-)=+-OA → 12OC → 12OB → OA → 12OA → 12OB → 12OC →=(a +b -c ).12题型二 共线定理、共面定理的应用例2 如图所示,已知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点M ,N 分别在AC 1和BC 上,且满足=k ,AM → AC 1→=k (0≤k ≤1).BN → BC →(1)向量是否与向量,共面?MN → AB → AA 1→(2)直线MN 是否与平面ABB 1A 1平行?解 (1)∵=k ,=k ,AM → AC 1—→ BN → BC →∴=++=k ++k MN → MA → AB → BN → C 1A —→ AB → BC →=k (+)+C 1A —→ BC → AB→ =k (+)+C 1A —→ B 1C 1—→ AB→ =k +=-k B 1A —→ AB → AB → AB 1→ =-k (+)AB → AA 1→ AB → =(1-k )-k ,AB → AA 1→∴由共面向量定理知向量与向量,共面.MN → AB → AA 1→(2)当k =0时,点M ,A 重合,点N ,B 重合,MN 在平面ABB 1A 1内,当0<k ≤1时,MN 不在平面ABB 1A 1内,又由(1)知与,共面,MN → AB → AA 1→∴MN ∥平面ABB 1A 1.综上,当k =0时,MN 在平面ABB 1A 1内;当0<k ≤1时,MN ∥平面ABB 1A 1.思维升华 证明三点共线和空间四点共面的方法比较三点(P ,A ,B )共线空间四点(M ,P ,A ,B )共面=λ且同过点P PA → PB →=x +y MP → MA → MB →对空间任一点O ,=+t OP → OA → AB→ 对空间任一点O ,=+x +y OP → OM → MA → MB→对空间任一点O ,=x +(1-x )OP → OA → OB→对空间任一点O ,=x +y +(1-xOP → OM → OA →-y )OB→跟踪训练2 (1)设A ,B ,C ,D 是空间四点,有以下条件:①=++;OD → OA → 12OB → 13OC → ②=++;OD → 12OA → 13OB → 14OC → ③=++;OD → 12OA → 13OB → 15OC → ④=++.OD → 12OA → 13OB → 16OC →其中能使A ,B ,C ,D 四点一定共面的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 ④解析 对于共面四点A ,B ,C ,D ,当能写成=x +y +z 时,应有x +y +z =1.经OD → OA → OB → OC →检验只有④满足.(2)(2018·南京期末)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M 是侧棱PC 的中点,且=x +y +zBM → AB → AC →,则x +y +z 的值为________.AP →答案 0解析 在三棱锥P -ABC 中,M 是侧棱PC 的中点,所以=(+).BM → 12BP → BC → 又=-,=-.BP → AP → AB → BC → AC → AB → 所以=(-+-)BM → 12AP → AB → AC → AB → =-++.AB → 12AC → 12AP → 所以x +y +z =-1++=0.1212题型三 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应用例3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以顶点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度都为1,且两两夹角为60°.(1)求的长;AC 1→(2)求与夹角的余弦值.BD 1→ AC →解 (1)记=a ,=b ,=c ,AB → AD → AA 1→则|a |=|b |=|c |=1,〈a ,b 〉=〈b ,c 〉=〈c ,a 〉=60°,∴a ·b =b ·c =c ·a =.12||2=(a +b +c )2=a 2+b 2+c 2+2(a ·b +b ·c +c ·a )=1+1+1+2×=6,AC 1—→(12+12+12)∴||=,即AC 1的长为.AC 1→66(2)=b +c -a ,=a +b ,BD 1—→ AC →∴||=,||=,BD 1—→ 2AC →3·=(b +c -a )·(a +b )BD 1—→ AC →=b 2-a 2+a ·c +b ·c =1,∴cos 〈,〉==.BD 1—→ AC →BD 1—→ ·AC→ |BD 1—→ ||AC → |66即与夹角的余弦值为.BD 1—→ AC →66思维升华 (1)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可证明线段的垂直关系,也可以利用垂直关系,通过向量共线确定点在线段上的位置.(2)利用夹角公式,可以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可以求二面角.(3)可以通过|a |=,将向量的长度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问题求解.a 2跟踪训练3 (1)已知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1,0),(-1,0,-1),(2,1,1).点P 的坐标是(x,0,y ),若PA ⊥平面ABC ,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 (-1,0,2)解析 =(-x,1,-y ),=(-1,-1,-1),=(2,0,1),PA → AB → AC →∵PA ⊥平面ABC ,∴⊥,⊥,PA → AB → PA → AC →即·=x +y -1=0,·=2x +y =0,PA → AB → PA → AC →∴x =-1,y =2,故P 点的坐标是(-1,0,2).(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AB =AC =AA 1=1,延长A 1C 1至点P ,使C 1P =A 1C 1,连结AP 交棱CC 1于D ,则PB 1与平面BDA 1的位置关系为______.答案 平行解析 如图,以A 1为原点,A 1B 1,A 1C 1,A 1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1-xyz ,则A 1(0,0,0),B 1(1,0,0),C 1(0,1,0),B (1,0,1),P (0,2,0).在△PAA 1中,有C 1D =AA 1,即D .12(0,1,12)所以=(1,0,1),=,=(-1,2,0).A 1B —→ A 1D →(0,1,12)B 1P —→ 设平面BA 1D 的一个法向量n =(a ,b ,c ),则Error!令c =-1,则n =.(1,12,-1)∵n ·=1×(-1)+×2+(-1)×0=0,B 1P —→12∴PB 1∥平面BDA 1.1.(2018·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月考)已知向量a =,b =(x,1,2),其中x >0,若a ∥b ,(2,x2,x )则x =________.答案 2解析 ∵a ∥b ,∴=λ(x,1,2),(2,x2,x )∴Error!①②联立得到x =2(负值舍去).2.已知a =(2,3,-4),b =(-4,-3,-2),b =x -2a ,则x =________.12答案 (0,6,-20)解析 由b =x -2a ,得x =4a +2b =(8,12,-16)+(-8,-6,-4)=(0,6,-20).123.已知向量a =(2m +1,3,m -1),b =(2,m ,-m ),且a ∥b ,则实数m =________.答案 -2解析 当m =0时,a =(1,3,-1),b =(2,0,0),a 与b 不平行,∴m ≠0,∵a ∥b ,∴==,解得m =-2.2m +123m m -1-m4.已知向量a =(1,1,0),b =(-1,0,2),且k a +b 与2a -b 互相垂直,则k 的值是________.答案 75解析 由题意可得k a +b =(k -1,k ,2),2a -b =(3,2,-2),∵k a +b 与2a -b 互相垂直,∴(k a +b )·(2a -b )=0,即3(k -1)+2k +2×(-2)=0,∴k =.755.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1,2,-2),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m =(-2,-4,k ).若α⊥β,则实数k 的值为________.答案 -5解析 由α⊥β,得m ·n =-2-8-2k =0,则k =-5.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2,1),B (2,2,2),点P 在z 轴上,且满足PA =PB ,则P 点坐标为________.答案 (0,0,3)解析 设P (0,0,z ),PA =PB ,则有(1-0)2+(-2-0)2+(1-z )2=,(2-0)2+(2-0)2+(2-z )2解得z =3.7.已知a =(1,0,1),b =(x ,1,2),且a·b =3,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________.答案 π6解析 ∵a·b =x +2=3,∴x =1,∴b =(1,1,2),∴cos 〈a ,b 〉===,a·b |a||b |32×632又∵〈a ,b 〉∈[0,π],∴a 与b 的夹角为.π68.在下列命题中:①若向量a ,b 共线,则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②若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为异面直线,则向量a ,b 一定不共面;③若三个向量a ,b ,c 两两共面,则向量a ,b ,c 共面;④已知空间的三个向量a ,b ,c ,则对于空间的任意一个向量p 总存在实数x ,y ,z 使得p =x a +y b +z 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 0解析 a 与b 共线,a ,b 所在的直线也可能重合,故①不正确;根据自由向量的意义知,空间任意两向量a ,b 都共面,故②不正确;三个向量a ,b ,c 中任意两个一定共面,但它们三个却不一定共面,故③不正确;只有当a ,b ,c 不共面时,空间任意一向量p 才能表示为p =x a +y b +z c ,故④不正确,综上可知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0.9.已知V 为矩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VA =VB =VC =VD ,=,=,=VP → 13VC → VM → 23VB → VN → .则VA 与平面PMN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23VD →答案 平行解析 如图,设=a ,=b ,=c ,则=a +c -b ,VA → VB → VC → VD →由题意知=b -c ,PM → 2313=-=a -b +c .PN → 23VD → 13VC → 232313因此=+,∴,,共面.VA → 32PM → 32PN → VA → PM → PN → 又VA ⊄平面PMN ,∴VA ∥平面PMN .10.已知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①(++)2=32;A 1A —→ A 1D 1—→ A 1B 1—→ A 1B 1→ ②·(-)=0;A 1C —→ A 1B 1—→ A 1A —→③向量与向量的夹角是60°;AD 1→ A 1B →④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为|··|.AB → AA 1—→ AD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①②解析 ①中,(++)2=2+2+2=32,故①正确;②中,-A 1A —→ A 1D 1—→ A 1B 1—→ A 1A —→ A 1D 1—→ A 1B 1—→ A 1B 1—→ A 1B 1→=,因为AB 1⊥A 1C ,故②正确;③中,两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的角为60°,但A 1A —→ AB 1—→与的夹角为120°,故③不正确;④中,|··|=0,故④不正确.AD 1→ A 1B —→ AB → AA 1—→ AD →11.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ABC 外的任一点O ,若点M 满足=(++).OM → 13OA → OB → OC → (1)判断,,三个向量是否共面;MA → MB → MC →(2)判断点M 是否在平面ABC 内.解 (1)由题意知++=3,OA → OB → OC → OM →∴-=(-)+(-),OA → OM → OM → OB → OM → OC →即=+=--,MA → BM → CM → MB → MC →∴,,共面.MA → MB → MC →(2)由(1)知,,共面且过同一点M ,MA → MB → MC → ∴M ,A ,B ,C 四点共面.∴点M 在平面ABC 内.12.已知a =(1,-3,2),b =(-2,1,1),A (-3,-1,4),B (-2,-2,2).(1)求|2a +b |;(2)在直线AB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b ?(O 为原点)OE →解 (1)2a +b =(2,-6,4)+(-2,1,1)=(0,-5,5),故|2a +b |==5.02+(-5)2+522(2)令=t (t ∈R ),AE → AB →所以=+=+t OE → OA → AE → OA → AB→ =(-3,-1,4)+t (1,-1,-2)=(-3+t ,-1-t ,4-2t ),若⊥b ,则·b =0,OE → OE →所以-2(-3+t )+(-1-t )+(4-2t )=0,解得t =.95因此存在点E ,使得⊥b ,此时E 点的坐标为.OE →(-65,-145,25)13.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其对角线为OB ,AC ,M ,N 分别为OA ,BC 的中点,点G 在线段MN 上,且=2,若=x +y +z ,则x +y +z =________.MG → GN → OG → OA → OB → OC →答案 56解析 连结ON ,设=a ,=b ,=c ,OA → OB → OC →则=-MN → ON → OM →=(+)-12OB → OC → 12OA→ =b +c -a ,121212=+=+OG → OM → MG → 12OA → 23MN → =a +=a +b +c .1223(12b +12c -12a )161313又=x +y +z ,OG → OA → OB → OC → 所以x =,y =,z =,161313因此x +y +z =++=.1613135614.A ,B ,C ,D 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0,·=0,·=0,M 为BCAB → AC → AC → AD → AB → AD →中点,则△AMD 的形状是________三角形.答案 直角解析 ∵M 为BC 中点,∴=(+),AM → 12AB → AC →∴·=(+)·AM → AD → 12AB → AC → AD →=·+·=0.12AB → AD → 12AC → AD →∴AM ⊥AD ,△AMD 为直角三角形.15.已知O (0,0,0),A (1,2,1),B (2,1,2),P (1,1,2),点Q 在直线OP 上运动,当·取最小QA → QB →值时,点Q 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 (1,1,2)解析 由题意,设=λ,则=(λ,λ,2λ),即Q (λ,λ,2λ),则=(1-λ,2-λ,1-2λ),OQ → OP → OQ → QA →=(2-λ,1-λ,2-2λ),∴·=(1-λ)(2-λ)+(2-λ)(1-λ)+(1-2λ)(2-2λ)=6λ2-12λQB → QA → QB →+6=6(λ-1)2,当λ=1时取最小值,此时Q 点坐标为(1,1,2).1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C =BC =AA ′,∠ACB =90°,D ,E 分别为棱AB ,BB ′的中点.(1)求证:CE ⊥A ′D ;(2)求异面直线CE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1)证明 设=a ,=b ,=c ,CA → CB → CC ′—→根据题意得|a |=|b |=|c |,且a ·b =b ·c =c ·a =0,∴=b +c ,=-c +b -a ,CE →12A ′D ——→ 1212∴·=-c 2+b 2=0,CE → A ′D ——→1212∴⊥,即CE ⊥A ′D .CE → A ′D ——→(2)解 ∵=-a +c ,||=|a |,||=|a |,AC ′—→ AC ′—→ 2CE →52·=(-a +c )·=c 2=|a |2,AC ′—→ CE →(b +12c )1212∴cos 〈,〉===,AC ′—→ CE →AC ′—→ ·CE→|AC ′—→ ||CE → |12|a |22×52|a |21010即异面直线CE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10。

2020年高考数学二轮限时训练立体几何8理

2020年高考数学二轮限时训练立体几何8理

第五部分:立体几何(8)(限时: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论中不成立的是( )A. EF 与BB 垂直B. EF 与BD 垂直C. EF 与CD 异面D. EF 与AQ 异面【解析】 由题意,连接BC,则F €B i C,且F 为BC 中点. 连接AC ••• EF 为AB i AC 的中位线,••• EF// AC.v ACLBB i , ACLBD AC//A i C ,• A 、B 皆成立,D 不成立.EF?面 B i AC DC?面 B AC,且 C?EF ,• EF 与DC 是异面直线,C 成立.【答案】 D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不同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B. 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是平行直线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是平行平面【解析】 A 中当三点共线时,有无数个平面;B 中只有当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时,两直线才是异面直线;D 中两平面也可能相交.1.如图所示,在正四棱柱【答案】C3. 如果两条异面直线称为“- -对”,那么在正方体的十二条棱中共有异面直线()A.12对B24对C.36对D48对【解析】如图,与AB异面的直线有BG, CG, AD, DD四条,因为各棱具有相同的位置且正方体共有12条棱,排除两棱的重复计算,共有异面直12x4线 - =24对.【答案】B4. (2020年曲靖二模)如图是正方体或四面体,P、Q 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不共面的一个图是()Q3【解析】 在A 图中分别连接PS QR 易证 PS// QR ••• P 、S 、R 、Q 共面; 在C 图中分别连接PQ RS 易证 PQ/ RS •- P 、Q R 、S 共面. P 、Q R 、S 可作一正六边形,故四点共面, D 图中PS 与RQ 为异面 【答案】 D如图,在B 图中过 直线,•四点不共面,故选D. 5.正四面体 PABC 中,M 为棱AB 的中点,贝U PA 与C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C 心 C. 6 D.因此GH 与MN 共面;【解析】 如图,取PB 中点N,连接 CM CN MN./ CMN 为PA 与CM 所成的角(或所成角的补角),设 PA=2 贝U CM= ,MN=1CN= J3••• cos / CMN= 0.故选C. 【答案】 C二、填空题6.在图中,G HM N 分别是正三棱柱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表示直线 GH MN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有图(3)中, 连接 MG GM/ HN 因此直线GH 与 MN 异面; 图(2)中, G H N 三点共面,但 M?面GHN•(填上所有正确答案的图(4)中,G M N 共面,但H?面GMN ••• GH 与MN 异面.所以图⑵、(4)中GH 与MN 异面.【答案】(2)、(4)7. (2020年云南模拟)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 ABC- A i BQ 中,D 是AC 的中点,AA : AB =羽:1,则异面「直线AB 与BD 所成的角为 ___________ .【解析】 在平面ABC 内,过A 作DB 的平行线AE ,过B 作BHLAE 于H,连接B i H,则在 Rt △ AHB 中,ZB i AH 为AB 与BD 所成角,设 AB = 1,贝V AiA = ;'2,AH 1 cos ZB i AH= =-• ZB i AH= 60°.【答案】 60°&空间四边形 ABCD 中,各边长均为1,若BD= 1,则AC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 .【解析】 如图①所示,△ ABD 与厶BCD 均为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当AA BD 与△ CBD 重合时,AC = 0,将厶ABD 以BD 为轴转动,到 A, B , C, D 四点再共面时,AC = ;'3,如图②, 故AC 的取值范围是 0<AC<:3.【答案】(0 , 、:3)三、解答题9.已知 E 和F 分别是正方体 ABCD- A i B i CD 的棱AA 和棱CG 上的点,且 AE = GF ,求证: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 如图所示,在 DD 上取一点 G 使D G=AE ,则易知A E•••四边形AEGD 为平行四边形,又 T A i D BQ ,JLB C BC BC (公理4),•四边形DGCF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1 0.已知:a , b , c , d 是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四条直线,求证: a , b , c , d 共面.【解析】 弄清楚四条直线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含义:四条直线不共点,包括有三条直线共点的情况;两两相交是指任何两条直线都相交.(1 )当四条直线中有三条相交于一点时,不妨设 a , b , c 相交于一点A ,•四边形GEBG 是平行四边形,• A i Di.GC.又••• FC, DF (公理4),又设直线d 与a , b , c 分别相交于 E , F , G 贝U A E , F , G €a . T A , E €a, A , E € a , — a? a .同理可证 b? a, C? a,(2)当四条直线中任何三条都不共点时,如右图.•••这四条直线两两相交, 则设相交直线a , b 确定一个平面a . 设直线c 与a , b 分别交于点H, K ,贝U H, K €a .又T H, K € c ,「. C? a .同理可证 d? a.••• a , b , c , d 在同一平面a 内.。

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4立体几何解密高考4立体几何问题重在“建”“转”——建模、转换课件文

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4立体几何解密高考4立体几何问题重在“建”“转”——建模、转换课件文

[规范解答·评分标准] (1)连接 ME,B1C. ∵M,E 分别为 BB1,BC 中点, ∴ME 为△B1BC 的中位线, ∴ME∥B1C 且 ME=12B1C.2 分
又 N 为 A1D 中点,且 A1D 綊 B1C,
∴ND∥B1C 且 ND=12B1C, ∴ME 綊 ND,∴四边形 MNDE 为平行四边形.·········4 分
第二部分 讲练篇
解密高考④ 立体几何问题重在 “建”“转”——建模、转换
——————[思维导图]——————
——————[技法指津]—————— 立体几何解答题建模、转换策略 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基本模式是论证推理与计算相结合,以某个几 何体为依托,分步设问,逐层加深,解决这类题目的原则是建模、转 换. 建模——问题转化为平行模型、垂直模型、翻折模型; 转换——对几何体的体积、三棱锥的体积考查顶点转换,多面体 体积分割转换为几个规则几何体的体积和或体积差求解.
母题示例:2019 年全国卷Ⅰ,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直四棱柱
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
形,AA1=4,AB=2,∠BAD
的计算,考生的直观想象、
=60°,E,M,N 分别是 BC,BB1,A1D 转化化归、数学运算能力,
的中点.
∴MN∥DE,又 MN⊄平面 C1DE,DE⊂平面 C1DE
∴MN∥平面 C1DE.················6 分
(2)在菱形 ABCD 中,E 为 BC 中点,∴DE⊥BC. 根据题意有 DE= 3,C1E= 17, ∵棱柱为直棱柱,所以有 DE⊥平面 BCC1B1, ∴DE⊥EC1,所以 S△DEC1=12× 3× 17,·············8 分
考生的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

2020全国ii卷数学立体几何

2020全国ii卷数学立体几何

2020全国II卷数学立体几何一、概述2020年全国II卷数学考试立体几何部分是考察学生空间想象、几何推理能力的重要部分。

立体几何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针对2020年全国II 卷数学立体几何部分的考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二、考点分析2020年全国II卷数学立体几何考察的主要考点有: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空间平面图形的性质、空间几何体的性质等。

三、题目解析题目一:已知四面体$ABCD$的底面$ABC$是等边三角形,$AD=AB=6$,$CD=3$,以$AD$和$BC$为直径的球相交于点$E$,求四面体$ABCD$的体积。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D=AB=6$,$CD=3$,所以四边形$ABCD$的高度为$3$。

因为$ABC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BC=AC=6$。

由此可得四面体$ABCD$的底面积为$\frac{\sqrt{3}}{4} \times 6^2=9\sqrt{3}$,所以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frac{1}{3} \times 3 \times 9\sqrt{3}=9\sqrt{3}$。

题目二:四棱锥$ABCD-A_1$的底面$ABC$是等边三角形,$AB=3$,$BC=AD=2\sqrt{6}$,$A_1$是$ABC$所在平面的重心,求四棱锥$ABCD-A_1$的体积。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B=3$,$BC=AD=2\sqrt{6}$,所以四棱锥$ABCD-A_1$的底面积为$\frac{\sqrt{3}}{4} \times 3^2=\frac{9\sqrt{3}}{4}$,所以四棱锥$ABCD-A_1$的体积为$\frac{1}{3} \times 2\sqrt{6} \times \frac{9\sqrt{3}}{4}=3\sqrt{2}$。

题目三:空间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4$,$AE=2\sqrt{3}$,$AF=2$,$E,F$分别在$AB,BC$平分线上,求四边形$EFGH$的面积。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讲义+习题:第八章 立体几何 8.3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讲义+习题:第八章 立体几何 8.3 Word版含解析

§8.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情考向分析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涉及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其应用等内容.题型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解题要求有较强的推理论证能力,广泛应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1.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a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a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a ⊥α,直线a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a 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即为垂足.(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若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2)范围:⎣⎡⎦⎤0,π2.3.平面与平面垂直(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①二面角:一条直线和由这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概念方法微思考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吗?提示垂直.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在平面内可以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该直线垂直,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得出两平行直线中的另一条也与平面内的那两条直线成90°的角,即垂直于平面内的这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垂直于这个平面.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吗?提示垂直.在两个相交平面内分别作与第三个平面交线垂直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这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这两条垂线平行,所以该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 ⊥α.(×)(2)直线a ⊥α,b ⊥α,则a ∥b .(√)(3)若α⊥β,a ⊥β,则a ∥α.(×)(4)若直线a ⊥平面α,直线b ∥α,则直线a 与b 垂直.(√)(5)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立体几何
调研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面积和体积
■备考工具——————————————
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1)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
(2)三视图的画法:
①基本要求: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②画法规则:正(主)侧(左)一样高,正(主)俯一样长,侧(左)俯一样宽;看不到的线画虚线.
2.旋转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
S侧=2πrl,S表=2πr(r+l).
(2)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
S侧=πrl,S表=πr(r+l).
(3)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r,母线长为l,则
S侧=π(r+r′)l,S表=π(r2+r′2+r′l+rl).
(4)若球的半径为R,则它的表面积S=4πR2.
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
1.[2019·惠州调研]“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所示,图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做的辅助线,当其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俯视图可能是( )
解析:因为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所以其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时,都是一个圆,俯视图是从上向下看,所以俯视图是4条边及2条对角线均为实线的正方形,故选B.
答案:B
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羡除,下广六尺,上广一丈,深三尺,末广八尺,无深,袤七尺.问积几何”,羡除是一个五面体,其中三个面是梯形,另两个面是三角形.已知一个羡除的三视图如图粗线所示,其中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1,则该羡除的表面中,三个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
A .40
B .43
C .46
D .47
解析:由三视图画出羡除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由三视图可知,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 =2,CD =6,高为4,其面积S 1=(2+6)×4×12
=16;梯形CDEF 也是等腰梯形,CD =6,EF =4,高为3,其面积S 2=(6+4)×3×12
=15;梯形ABFE 也是等腰梯形,AB =2,EF =4,下面求高,过点A 作AG ⊥CD ,垂足为G ,连接EG ,则AG ⊥EG ,在Rt △AGE 中,由三视图可知,AG =4,GE =10,则AE =26,从而可得等腰
梯形ABFE 的高为26-1=5,其面积S 3=(2+4)×5×12
=15.综上,三个梯形的面积之和为S =S 1+S 2+S 3=16+15+15=46,故选C.
答案:C
3.[2019·浙江卷]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的体积公式V 柱体=Sh ,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柱体的体积(单位:cm 3
)是( )
A .158
B .162
C .182
D .324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直五棱柱,所以其体积V =12
×(4×3+2×3+6×6)×6=162.故选B.
答案:B
4.[2019·山西八校联考]《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为“堑堵”.已知某“堑堵”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堑堵”表面积为( )
A .1 394
B .1 322
C .1 800
D .1 650
解析:将正视图中的直角三角形记为△ABC ,如图,∠ACB =90°,AB =25,过点C 作CD ⊥AB ,垂足为D ,则BD =16,AD =25-16=9,则AC 2∶BC 2=(AD ·AB )∶(BD ·AB )=AD ∶BD =9∶16,∴AC ∶BC =3∶4.又AC 2+BC 2=AB 2,∴AC =15,BC =20,∴该“堑堵”的表面积
为2×12
×15×20+25×(15+20+25)=1 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