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群落物种在空间上共存的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第5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第5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第5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森林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生物群体,它们在森林中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

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是指群落内不同物种在空间分布、物种组成和种群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

首先,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包括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格局。

在垂直结构上,森林群落可分为冠层、亚冠层、灌木层和地被层等不同垂直层次。

这些层次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结构,每个层次内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都存在差异。

在水平格局上,森林群落通常以聚集型分布为主,即物种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聚集性,形成明显的聚集斑块。

这种聚集性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其次,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是指群落内不同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通常表现为复杂的多样性,即其中包含大量不同类群的物种,并且在不同层次上分布。

例如,冠层通常富集了许多高大树种、大型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而地被层富集了许多耐荫植物和小型昆虫。

此外,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还受到生境类型、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群落具有不同的物种组成,这也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最后,森林群落的种群结构特征是指群落内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和大小结构。

种群结构反映了物种的种群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个体大小分布等方面的特征。

在森林群落中,常见的种群结构类型包括正常形态、倒置形态和单峰形态等。

正常形态的种群结构通常表现为年轻个体数量较多、中间年龄个体数量逐渐减少、老龄个体数量较少的分布模式。

而倒置形态的种群结构则是指年轻个体数量较少、中间年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老龄个体数量较多的分布模式。

单峰形态的种群结构则是指在一些特定年龄段出现个体数量最多的分布模式。

种群结构的不同类型反映了不同物种的生活史策略和生态适应性。

综上所述,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空间分布特征、物种组成特征和种群结构特征。

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是研究森林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模型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模型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模型研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态学家们通过建立模型,试图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规律和机制。

本文将探讨一些用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模型,并分析这些模型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植被动态变化的模型1. 群落替代模型群落替代模型是最常用的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模型之一。

该模型基于群落动态演替的观察和统计数据,通过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预测不同物种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替代关系。

研究者们对种群的动态变化进行建模,考虑了物种间的竞争、协同和相互作用等因素。

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种的动态分布和群落结构的演变。

2. 植被演替序列模型植被演替序列模型是另一种用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模型。

该模型基于植被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通过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演替关系,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

研究者们通过对植被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建模,探究植被类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演替过程。

植被演替序列模型有助于我们预测和仿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被演替过程,为生态恢复和自然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因素对演替过程的影响除了植被动态变化的模型外,研究者们还关注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尝试建立相应的模型。

1. 气候变化模型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演替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者们通过建立气候变化模型,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些模型基于气象数据和生态学理论,考虑气候因子对物种分布和生命周期的影响,可以为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壤质量模型土壤质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建立土壤质量模型,模拟不同土壤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分析土壤质量对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这些模型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学过程,考虑土壤因子对植被生长、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可以为土壤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森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森林生态学复习资料森林生态学复习资料绪论部分1、森林生态学(3):具体指研究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不但研究森林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同时还要关注气候、地理、土壤以及其他有机体等。

2、生态学(1):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包括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的适应性;研究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多度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因子,植物群落分布的决定因子;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森林:是天然的或者为生产木材及其他木产品、为保护环境及游憩等而经营的木本植物群落;森林应该具有一定的面积、密度、高度和生产力,更重要的是森林中的各种成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生物成分之间,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各种生态关系和能量过程发生必然的联系,形成森林生态系统。

4、种群:指栖息在同一块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

5、群落:指栖息在同一块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作用而有机结合的复合体。

6、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问答题:1、生态学的4个层次?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第二章、森林环境1、什么是生态因子,如何分类?生态因子(17):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所以生态因子构成生态环境。

根据其性质、特征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6大类:(1)气候因子:如光照、温度、湿度和降水等因子。

(2)土壤因子:指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营养状况等,如土壤的深度、结构、PH、盐碱地和肥力等。

(3)地形因子:指地表特征,如地形起伏、山脉走向、海拔、坡度和坡向等(4)生物因子:指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种群结构、密度、竞争、捕食、共生及寄生等。

(5)火因子:指林火行为特征对森林生物所长生的各种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和其他生态因子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如火强度、火焰强度、蔓延速速等。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生物群落的结构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生物群落的结构

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影响因素。

2.简述群落的季相。

1.群落:是特定空间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提醒(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2.群落结构概念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具有一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类型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模型表现呈现不均匀的片状分布,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镶嵌特征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光照的强弱、地形的差异、湿度的不同和动物的活动植物:主要受到阳光的影响;动物:食物和特定的栖息环境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3.影响群落结构的其他因素(1)生态位(2)捕食例如,野兔往往捕食竞争力强的植物,这样的捕食提高了草原上草的多样性和草原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反之亦然。

(3)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①阳光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影响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②阳光也是影响池塘中动物昼夜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

③不同季节的光照条件不同,也会引起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状况发生变化。

4.群落随时间而改变(1)区分群落的标志群落的外貌是区分不同群落结构及类型的主要标志。

(2)群落结构的特征群落的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是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

(3)群落的季相随气候的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这就是季相。

延伸应用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不是(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原因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

群落生态学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群落生态学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三)断层与小演替:新断层常由扩散能力强的一些物种入侵, 开始多样性较低,随环境的改变,演替中期物种多样性开始增加, 但到顶级期往往稍有降低。参加小演替的各阶段一般都有多个物 种。
(四)断层形成的频率
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 Connell等指出,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高物种多样性。
1.自然选择可能已经有效地使物种产生生 态位分化,从而避免了竞争;
2.在一个斑块环境中,具有强竞争力的物 种能够共存,因为他们并不利用相同的资 源; 3.物种也许仅仅在种群爆发或资源短缺时 才发生竞争。
Tilman 对高等植物竞争的研究
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泛化捕食者
– 捕食压力的加强,将有竞争能力的物种吃掉,使物 种多样性增加
• 动态平衡:灭亡种不断被迁入的种所代替 • 随岛距大陆的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逐渐
降低 • 大岛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的种
岛屿的物种平衡
35
近岛
远岛 平衡点
平衡点
小岛
大岛
36
岛屿和集合种群
• 岛屿模型与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 模型的异同
– 片段化生境 – 生境斑块 – 个体移动
• 保护区面积 – 面积越大,能支持和供养的物种越多
• 保护区的连片 – 所有小保护区物种相同时,连片的保护区能支持更 多的物种 – 保护大型动物需较大面积的保护区 – 空间异质性丰富的区域,多个小保护区能保护更多 的物种 – 多个小保护区有利于隔离传染病
• 保护区的廊道建设 • 保护区形状
– 细长的保护区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和增加边缘生境40
• 后来他的思想被扩展为,共存的若干物种, 其沿个体大小轴的间隔是1.3长度单位。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种群及其演替》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种群及其演替》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种群及其演替》第二章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第2章第1节群落的结构问题探讨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如大脐圆扇螺、中国圆田螺、苏氏尾鳃蚓、羽摇蚊的幼虫等,在稲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

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讨论1. 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会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河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还包括种间竞争。

2. 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本题有一定开放性。

河蟹的种群密度增大,会使很多生物种群的数量发生变化。

河蟹会吃掉更多的底栖动物和杂草,导致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河蟹的爬行活动对田泥有松动作用,可以改善田泥的土壤肥力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以水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

有研究表明,养蟹稻田底栖动物的种类数、密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常规稻田,且放蟹密度越大,降低得越明显。

为保护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可以在稻田中增加河蟹饵料的投喂量。

旁栏思考题你能举例说出你所在地区的常见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吗?【提示】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附近的森林、草地、池塘等生物群落展开调查,举例说出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

思考•讨论1讨论1. 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答案】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

2. 资料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提示】海星与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四种动物存在捕食关系,后四种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腐殖质等为食,彼此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自然状态下,这五种生物可以共存,但在人为去除捕食者一一海星之后,藤壶、始贝、帽贝和石鳖之间主要是种间竞争。

且占优势的物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环境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组成的复杂系统。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内各个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以及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资源。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种间相互作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

首先,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较高的物种多样性通常会增加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和恢复力。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循环过程,这些相互作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而物种的丧失和物种的外来入侵都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种间相互作用对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食物链中的食物网络和食物供给是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一种重要相互作用。

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控制其他物种的个体数目,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共生和拮抗作用等相互关系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环境条件是另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

环境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温度、湿度和气候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气候变化等人为干扰因素会导致生态系统中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和种群变化,从而削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过度的土地利用、森林砍伐、水体污染和垃圾处理等人类活动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捕捞和破坏栖息地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而工业污染和农药使用可能导致陆地生态系统中物种消失和生物累积。

为了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政策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行可持续的资源管理、限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等。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人们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认识和了解,也是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861森林生态学必考论述题

861森林生态学必考论述题
由此可得,在自然群落中物种得以共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各司其职,都有着各自的生态位,同时,为了 能够生存下来,减少彼此间的竞争,大多数都能靠多种资源物质生存下去,而不是依赖于单一的资源。
861森林生态学论述题
8.群落交错区的主要特征和生态意义: 特征:群落交错区是 2 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 具有相邻群落的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群落交错区种的数量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即边缘效 应。 生态意义:目前人类正在大范围地改变着自然环境,形成许多交错带,如工矿的建设 ,土地的开发,这 些新的交错带: ①可以控制不同系统之间能量物质与信息的流通 ②有利于对生态系统交错区的生物多样性,能流物流及信息流的研究 ③有助于了解生态交错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污染物的反应及敏感性 ④有助于掌握在变化的环境中怎样对生态交错地带加以管理
在林分中林木间的竞争,林冠层中优势种减少了其他竞争者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太阳辐射,这种对光的 竞争也影响到根部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能力,也就是说,林木之间的竞争中,根竞争与枝竞争有相互作 用。
861森林生态学论述题
7.通过竞争排斥机制和生态位理论的概念,解释自然群落物种共存的原因:
竞争排斥原理又称高斯假说。两个对同一资源产生竞争的种,不能长期在一起共存, 最后导致一个种占 优势,一个种被淘汰,这就是竞争排斥原理。
89.演6替1顶级森学说:林生态学论述题
单元顶极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 (1)单元顶级学说: 代表人物:美国 Clements 克莱门茨 主要观点:一个气候相当一致的区域内,如果给够足够的时间,最终将被一种连续和整齐 一致的植被普遍覆盖着,这就是单元顶级群落,也叫气候顶级群落。在同一个气候区域内, 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 应当地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此群落一直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级群落,区域内其它生境给予充分的 时间,最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级,且不会出现新的优势种群。 (2)多元顶级论 代表人物:英国 Tansley 坦斯利 主要观点:①如果一个群落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终结了演替过程,就可以称为顶级群落。 ②在一个气候区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聚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级。 ③在一个气候区内,除顶级群落外,还存在同等重要的土壤顶级、地形顶级、等,同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复合型顶级。 (3)顶级–格局假说 代表人物:美国 Whittaker 怀梯克 主要观点: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不断地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 各种类型的顶级群落如气候顶级、土壤顶级等,不是呈离 散状态,而是形成连续的顶级类型,构成一个顶级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分布最广泛且通常位于格局中心的顶级群落叫做优势顶级。

第四章2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园林1

第四章2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园林1

果实大小 3 16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ack
物种多样性
捕 食 者 数 量 物种多样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捕 食 者 数 量
物种多样性
back
二、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度干扰假说
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理由:
– 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如果干扰频繁, 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样性较低。 – 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极期, 多样性也不高。 – 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 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第5章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5.4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 (6)干扰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 • 干扰反映了自然生态演替过程的一种自然现
象,对于不同的研究客体,干扰的定义是有区 别的.但干扰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尺度的各个 空间。 • 在景观尺度上,干扰往往是指能对景观格局产 生影响的突发事件,而在生态系统尺度上,对 种群或群落产生影响的突发事件就可以看作干 扰,而从物种的角度,能引起物种变异和灭绝 的事件就可以认为是较大的干扰行为。
四、岛屿与群落结构
3.岛屿群落的进化 • 岛屿的物种进化较迁入快; • 远离大陆的岛屿,特有种比较多, 尤其是扩散能力弱的种 • 岛屿群落有可能是物种未饱和的, 其原因可能是进化的历史较短, 不足以发展到群落饱和的阶段
4.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
• • • 若每个小保护区支持的都是相同的种,那么大保 护区能支持更多的种 从传播流行病而言,小保护区具有隔离疾病传播 的作用 如果在一个相当异质的区域中建立保护区,多个 小保护区能提高空间异质性,有利于保护物种多 样性 对密度低,增长率慢的大型动物,为了保护其遗 传特性,较大的保护区是必需的

群落中物种多度的分布规律_概述及解释说明

群落中物种多度的分布规律_概述及解释说明

群落中物种多度的分布规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群落是由多种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在群落中,物种多度的分布规律是生态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物种多度指的是某一特定地点或群落中各个物种的数量和相对丰富程度。

了解物种多度的分布规律及其解释机制对于揭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群落中物种多度的分布规律进行概述和说明。

首先,在第二部分,我们将介绍群落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群落以及其背后的理论框架。

然后,我们将讨论物种多度的定义和测定方法,包括常用的调查调查技术和统计指标。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强调物种多度在生态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

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进一步阐述群落中物种多度分布规律的解释机制。

我们将探讨空间尺度上物种多度变化的格局以及其原因,并探究时间变化趋势和其驱动因素。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生境特征对物种多度的影响机制和解释模型。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讨论其他影响群落中物种多度分布规律的因素。

具体来说,我们将探讨生物相互作用对物种多度分布的影响机制,以及气候变化对物种多度分布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人类活动对群落中物种多度分布规律的干扰,并提出相关保护措施。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给出本文的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概述和解释群落中物种多度的分布规律。

通过介绍群落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和测定方法以及应用领域,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并认识到物种多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探讨不同尺度上的物种多度空间格局及其原因、时间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以及生境特征对其影响机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物种多度分布规律背后的科学原理。

最后,通过讨论其他因素对物种多度分布规律的影响,我们希望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管理的认识,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注意:本文不会涉及具体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而主要聚焦于从概念上梳理和解释群落中物种多度的分布规律。

第04章 群落生态学

第04章 群落生态学
有物种以及群落交错区的特有物种。
2、边缘效应:在群落交错区,物种数目及种群密度比
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具有特定的
价值,其原因是:在边缘地带有新的微观环境,导 致高的生物多样性;边缘地带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栖 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允许有特殊需求物种的散布和 定居,有利于异质种群的生存,并增强了个体觅食
6)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如季节动态、年际动态、 演替与演化。 7)群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并按一定规律分布。
8)群落具有边界特征。群落的边界可形成过渡带(称 群落交错区),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群落生态学一些基本原理多在植物群落研究中获得。 种群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多在动物生态学和人口生 态学研究中获得。
《中国植被》按植物体态划分为下列生长型类型:
I、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竹类;藤本植物;附生 木本植物;寄生木本植物)。
II、半木本植物(半灌木与小半灌木)。
III、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植物;寄生 草本植物;腐生物草本植物;水生草本植物)。 IIII、叶状体植物(苔藓及地衣;藻菌)。 2、层片 第一级层片:是同种个体的组合; 第二级层片:是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组合;
五、群落的时间结构
光、温度和湿度等因子有明显的时间节律(如昼夜 节律、季节节律),受这些因子影响,群落组成与 结构也随时间序列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植物群落表现最明显的是季相,如温带草原外貌一 年四季的变化。 动物群落时间结构主要表现为:
(1)群落中动物的季节变化。如鸟类迁徙;变温动物 休眠和苏醒;鱼类洄游等。
④ 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 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⑤ 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 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说明气候温热多湿。

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1.引言1.1 概述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是指生态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包括各种生物群落、物种、环境条件等多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是生物学、地理学和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生态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

例如,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包括植被层次和动物分布的垂直分布;湿地生态系统则呈现出明显的水平结构,包括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和水域与陆地之间的边界。

这些空间结构特征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关系。

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对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它可以影响物种的迁移和扩散、资源的利用效率、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等生态过程。

例如,生物群落间的空间接触程度可以影响物种之间的竞争和共存关系;就地利用资源的角度而言,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可以决定不同区域间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差异。

了解和研究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对于合理管理和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和认识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预测生态系统的响应和恢复能力,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保护策略。

因此,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是推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个文章的组织和主要部分的简要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文章结构应该是描述整篇文章的组成部分或章节的内容。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对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的整体认识。

在该部分中,我们将概述本篇文章的目的、论述的背景和重要性,并为读者提供对后续内容的预期。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涵盖了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的基本概述和特征。

我们将深入探讨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并讨论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李俊清编的森林生态学复习题目

李俊清编的森林生态学复习题目

第一章绪言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就是生态学2.森林生态学:研究以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称为1.当今环境破坏问题哪些与森林破坏有关?解: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2.什么是森林?森林有什么特点?解:⑴森林是指由以森林植物为主题的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⑵特点:①占据空间大,是物种繁多的巨大基因库②稳定性高,具有很高的自控能力③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④类型多样⑤有着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服务功能解: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第二章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生境:生境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3.限制因子:在诸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限制生物生存、生长、发育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是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态的营养成分”,被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5.Shelford〔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概念称为Shelford〔谢尔福德〕耐性定律6.适应:指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形状的现象,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7.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相似的适应性特征的现象。

8.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特征的现象。

9.生态幅: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

10.内稳态:是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

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

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形成了分化、分层、分支和交汇的复杂的网络特征。

认识和揭示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稳定性、动态演替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多功能协调机制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与调控,需要以对生态过程、机制及其与格局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的巨系统的根本,不仅需要长期的实验生态学方法,更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变化,涉及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等不同的时空尺度,其中交织着相当复杂的生态学过程。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不同,即在单一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只能反映该观测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定义具体的生态系统应该依赖于时空尺度及相对应的过程速率,在一个尺度上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另一个尺度上时,往往是不合适的。

森林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主要发生在大、中尺度上,因此必须遵循格局-过程-尺度的理论模式,将以往比较熟知的小尺度格局与过程与所要研究的中、大尺度的格局与过程建立联系,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的信息推绎与转换。

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学研究已从面向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转变到更加注重过程、格局和尺度相关性。

1 相关概念1.1 格局在生态学中,格局一词早期多用于种群生态学,主要是对种群分布格局的描述,如聚集分布、随机分布、离散分布、均匀分布等。

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诞生与发展,格局一词在景观生态学中被广泛应用。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是指空间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不同类型的缀块可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等。

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除水平格局之外,还包括垂直格局,即植物体的垂直配置。

论述群落生态学的基本要点及其对生态建设的指导意义

论述群落生态学的基本要点及其对生态建设的指导意义

论述群落生态学的基本要点及其对生态建设的指导意义1.群落生态学的概述群落(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是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即生物群落=植物群落+ 动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是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

群落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不是以一种生物作为对象,而是把群落作为研究对象。

日语中亦有译作群生态学的,是相对于个体生态学而言。

群落生态学是由斯科罗特和克尔茨纳(C.Schroter.&O.Kirchner,1902)提出的。

以前,如果以多数个体作为对象,即使是同种生物,也认为是属于这个范畴,但从原意和实际情况来看远是不正确的,现在已不再这样使用[1]。

生物群落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有:(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

(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例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等。

(3)具有一定的外貌。

在植物群落中,通常由其生长类型决定其高级分类单位的特征,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的类型。

(4)形成群落环境。

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

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裸地就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

即使生物非常非常稀疏的荒漠群落,对土壤等环境条件也有明显的改变。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共存。

一个群落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形成具有一定外貌、种类组成和结构的集合体。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生命的特征是不停运动,群落也是如此。

其运动形式包括季节变动、年际变动、演替与演化。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干暖河谷小叶灌丛还魂草存在两派对立的观点机体论学派organismicschool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个体论学派individualisticschool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synecologycommunityecology以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即是群落生态学
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3
理解
强调了各种生物能有规律地共存在一定的空间里, 而不是各自独立地任意散布在地球上。我们在实 际研究中区分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群落,但应 注意其中的联系。 生物群落=植物群落 + 动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
4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 Phytoeoenos)
群落对环境的改造 作用有助于改善人 居环境。如:(1)城 市森林公园与环城 林带;(2)农田防风 固沙林。
12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生存。 生物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但不是任意组合便 是一个群落,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 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 哪些种群能够组合在一起构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 件: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第 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因 此,研究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是阐明群落形 成机制的重要内容。
2000~4000 英国国家调查
400
热带次生雨 林
200~1000
美国(锯材、杆材) 400~800
混交落叶林 200~800 瑞典国家调查
138
中国常用标准
热带雨林
2500~4000

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的结构影响

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的结构影响

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的结构影响一、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这一名词在生态学领域应用广泛,其含义和用法亦有多种。

具体地将,空间异质性一般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缀块性和梯度的总和。

而缀块性则主要强调缀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的关系,比异质性在概念上更加具体。

因此,空间格局,异质性和缀块性在概念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是相互联系,但又略有区别的一组概念。

最主要的共同典在于它们都强调非均质性以及对尺度的依赖。

空间异质性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境,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

二、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不包括无机环境。

三、生物群落结构中体现的空间异质性总括: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中的空间异质性体现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如,在森林中,高大的乔木占据森林的上层,往下依次是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如鹰、猫头鹰等动物,大多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大山雀柳莺等小鸟在灌木层活动,而獐、鹿等动物则在地面活动。

在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中,还有许多低等动物。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容度也有并别。

四、举实例细述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影响包括的两个部分——非生物(无机)环境空间异质性和生物环境空间异质性非生物(无机)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的影响非生物(无机)环境:不是说不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而是相对于生物环境来说的无机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等等举例说明,我们研究水体中淡水软体动物与空间异质性的相关性,将水体底质的类型数作为空间异质性的指标,得到了正的相关关系:底质类型越多,淡水软体动物种数越多。

生物环境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的影响相对于非生物环境而言的生物有机环境,其中已植物群落及其共生动物系统为例。

群落的分布规律

群落的分布规律

群落的分布规律群落的分布规律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它表明,各种物种会形成群落,而群落分布又会遵循一定的规律。

研究群落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生态系统复杂性的理解,对研究群落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以及环境变化对其影响有重要意义。

一、拉布线规律拉布线规律是群落分布规律的一种,它是指某种物种的群落分布主要由一条或几条相互平行的布局组成,而该布局的走向和物种的分布规律相一致。

比如,某物种群落分布呈现出沿着某河流的多条平行布线,说明它形成的群落是沿着河流走向分布。

拉布线规律是由于某种物种在一定地形中的优势等因素造成的,比如种子的风播传播,抑制竞争等。

二、团群分布规律团群分布规律是指一类物种的群落分布呈非连续排列的规律,即物种的群落不是均匀分布在一定范围内,而是有一定的距离排列,由于它们的形成和分布,形成了单位面积的物种数量且外观呈圆形或类似圆形的群落。

这种规律多见于植物的群落,例如红树林群落,次生森林群落等。

团群分布规律说明,这种群落的形成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它们源于某些物种的优势特征,抑制作用或竞争作用。

三、垂直布局分布规律垂直布局分布规律是指一类物种的群落在某一维度上有分布规律,这类物种的群落会随着地形高度的变化而改变,由低地到高地,它们的分布会有明显的变化,垂直布局分布规律主要是由于物种对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引起的。

四、复合布局分布规律复合布局分布规律是指一类物种的群落分布是由不同的分布规律组合而成的,典型的例子是植物的群落在垂直布局上有所分布,但是每一层的群落又呈现出其它的分布规律,比如拉布线规律,团群分布规律等。

它们的形成是由于物种不同生存条件和生态要求的作用,是物种的竞争的结果,复合布局分布规律对研究物种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物种群落的生态结构有重要意义。

总之,群落的分布规律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它表明,各种物种会形成群落,而群落分布又会遵循一定的规律。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森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森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变化以多种方式影响着森林的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对森林的生态平衡、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温升高是气候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气温的上升直接影响了森林中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春季,气温升高可能导致植物提前发芽和开花,而在秋季,可能推迟落叶时间。

这种生长周期的改变可能会使植物在某些季节面临更多的病虫害威胁,因为它们与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不再同步。

此外,持续的高温还会增加植物的水分蒸发,导致干旱胁迫。

对于那些适应了特定温度范围的树种来说,气温过高可能超出它们的耐受限度,从而影响其生存和繁殖。

降水模式的变化也是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些地区可能会经历更频繁的暴雨和洪涝,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面临长期的干旱。

在洪涝频繁的地区,土壤通气性变差,根系容易缺氧,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养分吸收。

长期干旱则会导致树木缺水,生长减缓,甚至死亡。

特别是在一些原本水资源就相对匮乏的地区,干旱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森林衰退和死亡,改变森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

气候变化还会引发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如飓风、龙卷风、森林火灾等。

这些极端事件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飓风和龙卷风能够折断树木、摧毁森林的树冠层,破坏森林的垂直结构。

森林火灾不仅会烧毁大量的树木和植被,还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影响后续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演替。

而且,火灾过后,森林中的物种多样性可能会减少,一些珍稀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气温、降水等环境因素的改变,一些物种可能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而那些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则可能会占据更多的生态位,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会削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
假设 :
⑴ 在土壤介质中营养物质的提供具有空间梯度;
⑵ 植物营养吸收在根系统周围形成一个局部的 营养损耗带(A zone of local depletion); ⑶ 营养物质的扩散具有时滞。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个体周围具有不的 资源环境条件,多个潜在的竞争物种在该局 域内稳定共存是可能的。
2.3 更新生态位理论(Grubb,1977)
遗传变异完全由突变和遗传漂变引起的,不包括自然 选择。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在选择上,往往是中性的, 与其所取代的另一等位基因既不有益,也不有害,因 此在分子进化中,自然选择几乎不起作用。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MacArthur 和 Wilson 1967)
岛屿上物种的数目取决于物种迁入岛屿的速率和定居 在岛屿上物种的灭绝速率,不同岛屿上实际生存的物 种数目受到离大陆距离和岛屿面积的强烈影响
文 章 数 量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80-1989 1990-1999 2000-2005
Nature 近年来发表的物种共存方面的文章统计
基本概念
1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 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 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微 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所形成的 群落和所产生各类生态现象。
Zobel (1992) 生物地理尺度上的历史过程
不足: • 确定适应某种生境的物种数量需要调 查大量的数据; • 难以用实验验证。
2 生态位分化与物种共存
2.1 竞争与生态位分化
传统生态位理论
Species 1
d
Species 2
d
Species 3 Species … Species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群落物种在空间上共存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概述了关于森林群群落如何共存的理论以及其发展现状,文中主要介绍的是时间环境干扰共存理论、种子的再迁移理论、竞争平衡理论、再生位理论。

森林群落共存产生的原因和效应主要介绍的竞争共存效应、空间分布环境效应和贮存效应。

文中对于森林群落物种在如何空间上共存主要是从海拔高度和环境因子两方面进行论述,其环境因子包括了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

【关键词】森林群落;物种共存;竞争;效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森林群落如何在空间布局上面共存,如何获得自己生存的环境,如何在长时间和范围内维持其稳定性和多样性,它的影响因子有哪些,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许多生态学家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和识别森林群落的组织结构和其规律性,为在以后的实践生产生活中和合理经营自然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关于森林群落共存的理论
影响森林群落多样性组成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例如:Miller和Chesson就从时间和环境方面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干扰会使不同的物种共存[1]。

Shmida和埃尔纳重点是种子再迁移理论,在他们看来周围竞争力差的物质靠从周围地区迁移来的种子为提高种群数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1]。

Epp和Arssen创立了竞争平衡论,他们认为只有进化决定称竞争水平[1]。

Grubb的再生位理念,其原理是平衡竞争和生态位分化之间的协调[1]。

虽然许多理论在不同方面对物种共存理论作了解释,但由于没有考虑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各种,因此目前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并未统一,关于森林群落共存的理论还有待生物学家的进一步研究[2]。

2.森林群落共存产生的原因和效应
2.1竞争共存效应
在自然生物群体中,竞争和共存是并存的,竞争是广泛存在的。

竞争会影响整个生物物种的丰富度和分布,从而影响整个群落的组成。

在生态位化理论中,完全相同的物种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出现了生态位分化,物种才能共存,如果物种是完全相似的竞争力,或不同的生理特征的组合可以产生类似的竞争能力,都能够避免竞争排斥,从而产生共存的可能,另外,出现例如干扰、取食等影响优势竞争物种竞争能力的因素,也会造成物种共存的形成,提高物种多样性出现的可能性[3]。

2.2空间分布环境效应
2.2.1 斑块生境
斑块生境指的是具有相同类似生境的聚集。

森林群落中物种的入侵就是以典型的“斑块”形式侵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生促进扩散或侵入新的生境[4]。

局部区域竞争能力较弱的生物物种可以通过高传播率,率先侵入空白斑块,从而实现与强竞争能力的物种共存[4]。

马晓勇在其太岳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中对山杨、白桦、油松、胡桃楸等树种的共存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喜光、速生的山杨、白桦和耐阴的油松等树共存,因为速生的山杨在生存的空环境和入侵能力比较强大的支撑下,能够与其竞争能力更加优势的油松共存[5]。

2.2.2 随机波动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可以导致生态位高度重叠、生态聚集,同时相似物种的共存提供了条件。

随机的环境会对物种的生活特征产生作用,例如寿命和生殖次数,可以有效的缓冲不利的影响,促进物种共存的可能。

但这种理论被一些学者持怀疑态度,如以随机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就得出波动环境并不会对群落结构的塑造产生影响,而应该是它们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时,才会存进新的物种的产生[6]。

2.3 贮存效应
生态学中拥有一条的物种共存是暂时的弱势竞争物种终究会被强势竞争种所淘汰的一条基本法则。

奇怪的是,生物群落中相似物种却可以经常共存。

“贮存效应”模型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它说明了再随机系统中强烈竞争长寿面的有机体是如同通过波动来存进共存的[7]。

在波动的环境下,当在成长周期很长和世代堆叠的发展阶段时,生物物种可以通过发芽库、种子库、持久存在的幼苗或者寿命很长的成熟个体等方式储存繁殖潜力,然后释放在有利的条件下,以达到共存。

3.森林群落在空间上的共存的影响因素
3.1 自然环境因子的影响
森林群落会受到阳光、湿度、土壤环境、迎风坡、地理纬度位置,海拔高度等自然环境因子的影响[8],从纬度空间上来说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在森林群落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上来说一定比寒带极寒带要多很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哪种自然因子影响的权重更大就要看其具体环境,对于自然环境因子的影响是基础和本质的,任何研究都不能逃离这个主题。

3.2 社会环境因子的影响
在人类出现以前,森林群落受到的影响主要是自然因子,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人类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活动已经对森林群落的空间布局已
经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动力。

人类活动对于森林群落的影响不能只看到坏的一面,也产生了积极作用,比如在人工造林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

人类对于森林群落空间上的影响根据其范围、频度和强度主要分为土地利用和森林经营两大类,在森林经营方面会受到国家政策和采伐的影响,使森林群落的空间格局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森林群落空间分布也会受到森林道路的影响,但是目前在这一方面的案报道比较少,但其必定会随着我国林区道路的发展而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其研究一定会有长足发展[9]。

3.2.3 自然灾害等特大破坏因子的影响
准确的来说自然灾害对于森林群落空间共存的影响也属于自然因子的范围,之所以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其对于森林群落空间共存甚至于森林群落的多样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在失火、干旱、虫灾、飓风和热风暴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等会对森林群落的发展产生强烈的破坏[10]。

例如虫灾和火灾频繁发生就会使温带森林景观空间布局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会使某些森林景观减少甚至消失掉。

而飓风则会对热带雨林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使整个雨林的森林生态结构产生变化,而这些极端的破坏事件却很难估计。

4.结束语
目前的对于森林群落如何共存的研究理论还有很多的缺陷性,有的理论只是对某种特定的栖息地和分类群的概括,其理论并不能足以应用到普遍的栖息地上面去,有的则是对特定因子分别的研究而忽视了其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地理尺度上面也缺乏全面的研究,大多数的生态学家仅仅是研究了温带群落,对于其他地带的研究较少,也割裂了完整的历史因子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因此物种共存理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侯继华,马克平.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的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增刊):1-8
[2] 祝燕.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负密度制约假说[J].生物多样性.2009,17(6):594-604
[3] 谢玉彬. 基于环境因子的天童地区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共存机制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 李自珍,高猛,徐彩琳等. 斑块生境中具有捕食风险的动力系统模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3):430-436
[5] 马晓勇,上官铁梁. 太岳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J] .山地学报2004,22(5):606-612
[6] 王丹. 环境和扩散对草地群落构建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33(14):4409-4415
[7] 宋同清,彭晚霞,王克林等. 木论喀斯特峰丛洼地森林群落空间格局及其环境解释[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3):298-308
[8] 林长松,左经会,朱万斌. 珍稀植物十齿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09):3646-3651
[9] 李月辉,常禹,胡远满等. 人类活动对森林景观影响研究进展[M].林业科学2006,42(9):01-08
[10] 刘韶辉. 湖南会同亚热带次生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种间关系研究[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