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末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即不要赂秦)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 训,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来看,本文 可以结束了,然而作者又写了第五节,是 否多余?如何理解?
疏通第1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兵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原因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都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
介词,因为
曰,弊在赂秦也。”
保全 形作动
理清结构——第1节
总
分
六国破灭 (1)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弊在赂秦 (2)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读清断句
赂lù秦 率shuài赂秦耶yé 思厥jué先祖父 无厌 yàn 下咽 yàn 洎jì牧以谗诛 当tǎng与秦相较 悲夫 fú 日削xuē月割
六国互丧sàng 小则获邑yì 暴pù霜露 草芥jiè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 革灭殆dài尽 或未Baidu Nhomakorabea量liáng 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苟gǒu以天下之大
当:通“倘”,倘若, 如果;较:较量,抗衡。
假设论证
与前对比
疏通第4、5节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
以:用 封:分封
事:侍奉
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以也礼。相悲待夫,!名有作如动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
以:以致 为……所:被动 劫:胁迫,挟持 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文学常识
1、文体: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
要求善于析理。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 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 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2、《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
——史论。
一读课文 200512812122471068.mp3
之不甚其惜,祖举辈以和予父人辈,暴如通弃“草曝芥”。,今冒日着割以 以五:有城相:,当才明于有日“割而”
视:看待,对待 举:拿 以:来 予:给 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后:这样以后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既然这样,那么
通“餍”,满足 弥:更加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1、后人之鉴:《六国论》《阿房宫赋》《伶官传序》
对历史的思考
2、千古江山:《赤壁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历史坐标中对人生的感叹
3、血与火的记录:《落日》《新闻两则》
对历史的认识
导入
苏洵,号老泉。《三字经》有言:“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在二 十七岁时才刻苦攻读,博览全书,潜心专研。由 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 得欧阳修的赏识。嘉祐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 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 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就选自《嘉祐集·权书》。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六国论》,看看唐宋八大家之一 的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矛盾:地有限――欲无餍
力 亏 破 灭
之
结果: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道
引证 薪不尽——火不灭
也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疏通第3节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
最终
灭亡
结交,亲附
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
已经
起初
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
名作动 坚持道义 虽:虽然 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
否定——肯定(加强气势)、 设问、对比
疏通第2节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
凭着,用 小(大)的方面,形作名 得到的土地。 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
它的实际数目,那实际上
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那么;最大的欲望。
固:本来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
愈:更加
决定 颠覆:国家灭亡。
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
固:本来。
侍奉
火不灭。”此言得之。
得:得当,适宜,对 之:代词
理清结构——第2节
秦:攻取所得――受赂所得 诸侯:赂秦所亡――战败而亡
固不在战
赂 秦
对 态度:得之难――割之易
而
比
处境:一夕安寝――秦兵又至 不战强弱
胜负已判
日月:天天、月 为:治理。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月,名夫作六状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
于:比。 犹:仍,还 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之:代秦国。之:的。 苟:如果 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自取 从:蹈,跟随。 下策。
故事:旧事是,:这。下:下面。
成例。
研习第4、5节
不
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
终断灭亡 在所难免
赂
盖 失
者 以
燕 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强 援 不
赂
智力孤危
能
者
丧
赵
牧以谗诛 用武不终
战败而亡
独 完
疏通第3节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
向:以前;使:假如
不行:不去
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
量。
数、理:命运
或:或许;易:轻易; 量:确定,估量。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 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 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时代背景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 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 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 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 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 “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 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六
苏国 洵论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功效。
才 速:招致 洎:等到
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战于秦:与秦作战
两次 使……退却。 因为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
终:坚持到最后。形作动 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殆:几乎 际:时候 智力:智谋和力量 的确,确实
理清结构——第3 节
疏通第1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兵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原因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都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
介词,因为
曰,弊在赂秦也。”
保全 形作动
理清结构——第1节
总
分
六国破灭 (1)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弊在赂秦 (2)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读清断句
赂lù秦 率shuài赂秦耶yé 思厥jué先祖父 无厌 yàn 下咽 yàn 洎jì牧以谗诛 当tǎng与秦相较 悲夫 fú 日削xuē月割
六国互丧sàng 小则获邑yì 暴pù霜露 草芥jiè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 革灭殆dài尽 或未Baidu Nhomakorabea量liáng 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苟gǒu以天下之大
当:通“倘”,倘若, 如果;较:较量,抗衡。
假设论证
与前对比
疏通第4、5节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
以:用 封:分封
事:侍奉
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以也礼。相悲待夫,!名有作如动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
以:以致 为……所:被动 劫:胁迫,挟持 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文学常识
1、文体: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
要求善于析理。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 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 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2、《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
——史论。
一读课文 200512812122471068.mp3
之不甚其惜,祖举辈以和予父人辈,暴如通弃“草曝芥”。,今冒日着割以 以五:有城相:,当才明于有日“割而”
视:看待,对待 举:拿 以:来 予:给 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后:这样以后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既然这样,那么
通“餍”,满足 弥:更加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1、后人之鉴:《六国论》《阿房宫赋》《伶官传序》
对历史的思考
2、千古江山:《赤壁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历史坐标中对人生的感叹
3、血与火的记录:《落日》《新闻两则》
对历史的认识
导入
苏洵,号老泉。《三字经》有言:“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在二 十七岁时才刻苦攻读,博览全书,潜心专研。由 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 得欧阳修的赏识。嘉祐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 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 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就选自《嘉祐集·权书》。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六国论》,看看唐宋八大家之一 的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矛盾:地有限――欲无餍
力 亏 破 灭
之
结果: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道
引证 薪不尽——火不灭
也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疏通第3节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
最终
灭亡
结交,亲附
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
已经
起初
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
名作动 坚持道义 虽:虽然 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
否定——肯定(加强气势)、 设问、对比
疏通第2节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
凭着,用 小(大)的方面,形作名 得到的土地。 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
它的实际数目,那实际上
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那么;最大的欲望。
固:本来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
愈:更加
决定 颠覆:国家灭亡。
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
固:本来。
侍奉
火不灭。”此言得之。
得:得当,适宜,对 之:代词
理清结构——第2节
秦:攻取所得――受赂所得 诸侯:赂秦所亡――战败而亡
固不在战
赂 秦
对 态度:得之难――割之易
而
比
处境:一夕安寝――秦兵又至 不战强弱
胜负已判
日月:天天、月 为:治理。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月,名夫作六状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
于:比。 犹:仍,还 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之:代秦国。之:的。 苟:如果 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自取 从:蹈,跟随。 下策。
故事:旧事是,:这。下:下面。
成例。
研习第4、5节
不
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
终断灭亡 在所难免
赂
盖 失
者 以
燕 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强 援 不
赂
智力孤危
能
者
丧
赵
牧以谗诛 用武不终
战败而亡
独 完
疏通第3节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
向:以前;使:假如
不行:不去
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
量。
数、理:命运
或:或许;易:轻易; 量:确定,估量。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 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 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时代背景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 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 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 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 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 “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 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六
苏国 洵论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功效。
才 速:招致 洎:等到
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战于秦:与秦作战
两次 使……退却。 因为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
终:坚持到最后。形作动 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殆:几乎 际:时候 智力:智谋和力量 的确,确实
理清结构——第3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