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共2课时)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教案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教案五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特殊的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积累操作和思考的活动经验。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具准备:学生白纸、小棒、直角板、课件、黑板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同学们,直线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板书:两条直线)让我们一起想象一下,如果让我们在一张白纸上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会形成怎样的位置关系呢?(生着急回答)我们不急着回答。
二、探究与解决先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白纸和两根小棒,把白纸当作平面,两根小棒当做是两条直线,先在白纸上摆一摆,然后再照样子画一画。
请看大屏幕,老师有操作要求。
谁来读一读。
(你的声音真响亮)(出示课件2)摆一摆师:根据老师的要求,动动小手,开始吧。
(教师巡视)学生一边摆一边画,老师边观察边收集学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选出能呈现各种情况的典型作品)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画出了那么多种情况。
这是我从同学们手中收集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
(老师张贴)为了交流方便,我们给它标上序号。
在一张白纸上画两条直线,同学们画出了这么一些不同的情况,如果现在请你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把这5种情况分分类,你觉得可以怎么分?(课件3)看大屏幕,老师读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分好了,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分类的结果是什么?来,你说,老师把它记下来。
21教育网学生汇报了三种情况。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种分法,有什么不一样?②号?我们统计一下,这样分的举手。
那我来采访一下,这些同学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分?学生说。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2.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和特点。
3.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问题向学生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展示一些实际场景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例子。
Step 2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1.定义:两对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称为平行四边形。
2.性质:a.对角线互相平分。
b.相邻的角互补(也就是说,其内角之和为180°)。
c.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Step 3 梯形的定义和性质1.定义:两个底边平行的四边形称为梯形。
2.性质:a.两个底角之和为180°。
b.上下底边平行,但不等长。
c.两条斜边分别相等。
Step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运用1.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示例如下:a.两条临边相等,两条对边都不平行,则不是平行四边形。
b.两条斜边相等,则是梯形。
2.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示例如下:a. 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长度为3cm和5cm,求其面积。
b. 已知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为4cm、8cm和6cm,求其面积。
Step 5 检测与小结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然后就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提醒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检查计算步骤和结果,避免因为粗心导致错误答案。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拓展练习或者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理解。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画垂线》教案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画垂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画垂线》这一节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理解垂线的性质,能够运用垂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垂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画垂线和垂线的性质,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和垂线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理解垂线的性质,能够运用垂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理解垂线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垂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画垂线的方法和垂线的性质。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画垂线方法和垂线性质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一些直尺和彩笔,让学生实际操作画垂线。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垂线吗?让学生对垂线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直观的演示,向学生讲解画垂线的方法。
首先,用直尺的一条边紧贴图形的一边,然后沿着直尺的另一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垂线。
2019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2课时画垂线教案新人教版

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2课时画垂线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
2.
3.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1.
2.
3.
(板书课题:画垂
1.
2.教学例2
(1
A.
B.
C.
D.引导归纳画法和步骤:
a.
b.
c.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经过已知点的
(2
A.
B.
(3)教材第58
学生独立画一画,指名板演。
3.教学例3
(1A
(2
在直a b
4.巩固练习:
教材第59
1.教材“练习十”第6
2.教材“练习十”第7
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
3.教材“练习十”第4、9
【教学反思】:
1.教学画垂线的方法时,应该把直线的位置方向进行变换,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真正理
2.
3.在综合练习过程中应重点指导个别学生强化训练。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各种平面图形,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特征,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分类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图形的判断还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2.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片、视频等。
2.学具: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模型、卡片等。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和拓展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如电梯、滑梯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呈现(10分钟)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如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等。
2.梯形的定义:介绍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如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等。
操练(15分钟)1.让学生分组操作,用学具制作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展示他们制作的图形,并讲解图形的性质。
巩固(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他们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理解和掌握。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精选3篇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精选3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优质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2、学会四边形分类;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关系;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具:课件,平行四边形,梯形模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猜图形。
请看游戏规则。
(屏幕显示,生读)教师逐个板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逐个提供信息逐个猜。
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猜得很快,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猜起来比较困难,但没关系,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建构概念1、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其实生活中就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呈现课本情景图)看这张图片,找一找,有平行四边形吗和梯形吗?说说看!2、构建概念既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应用如此广泛,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
先来观察,这两种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对边平行。
那有什么不同的呢?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这是我们观察出来的,真的是这样吗?同学们手中的1号纸上就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能验证它们的对边平行吗?拿出你的工具开始吧!学生操作,自己验证谁来汇报一下你的验证结果:(叫两名同学)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大家的验证结果和他一样吗?那你是怎么验证的,能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吗?通过大家刚才的验证,这个平行四边形真的有两组对边平行,这个梯形也真的有一组对边平行。
3、形成概念。
(1)平行四边形。
那么其它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是不是也这样呢?我们先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吧。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2)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能够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 梯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4. 梯形的性质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
2. 教学难点:(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的推导。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点。
2. 学习新课(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2)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并通过实例验证性质的正确性。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4)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材第64~65页例1、例2)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3.掌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三、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难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长方形木框、手电筒、吸管、小棒。
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纸、直尺、吸管、小棒。
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长方形,现在老师手里有这样一个长方形木框。
那我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呢?(点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师:现在,老师用手电筒从正面照射这个框,同学们可以发现后面会产生这个框的影子,那么这个影子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齐答:长方形)师:那么如果现在老师用手电筒斜着照射这个框,它又会形成一个什么形状的影子呢?这个影子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影子的特点,并自由回答)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种形状的图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64页例1。
(1)认识平行四边形。
师:这些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这些物品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不妨把它们的形状画出来。
(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例1的主题图,学生动手画一画)师:你们画出来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师:大家观察下,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测量,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①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3)探索。
师:上面是我们通过观察得出来的结论,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同学们,用你们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验证一下,它们的对边平行吗?拿出你的工具开始吧!(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学生展示结果: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并且通过测量,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是相等的。
(4)明确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会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形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产生混淆,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方法。
3.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和实物模型。
2.准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方法的教学卡片。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特征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让学生明确两者的概念。
2.教师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如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等。
3.教师演示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还是梯形。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教师提供的教学卡片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并讲解原因。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
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 学会画出不同角度的平行四边形
3. 掌握梯形的概念
4. 研究梯形的性质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以日常生活中的平行线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概念。
2. 讲解平行四边形:初步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演示如何画出不同角度的平行四边形。
3. 练活动:让学生按照要求在练纸上画出指定角度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
4. 讲解梯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梯形的例子,然后讲解梯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5. 练活动: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不同形状的梯形,并标出各个角度和边长的比较。
6. 温故知新:通过复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画出指定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写出各个角度和边长的比较。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的练习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同时,通过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类似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篇一」本单元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高。
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梯形则是第一次学习。
全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平行四边形,再教学梯形。
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安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体会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把长方形剪拼成三角形。
1、让学生通过做图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靠接受。
(1)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凭已有的直观认识想办法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他们做的方法一定很多,教材里呈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还有别的做法。
做图形的目的是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时要注意四点:① 课前要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如小棒、钉子板、方格纸这些材料可以是教师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准备的。
有些材料是预设的,有些材料是教学中即时想到的。
② 在做中发现特征,要让学生说说做的体会。
做图形的目的是感受图形的形状特征,所以,要组织学生交流做法与思考。
如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根小棒一样长,左、右两根小棒也一样长。
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也互相平行③ 要抓住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进行教学。
平行四边形有许多特点,如对角相等、邻角和是180等。
例题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所以要抓主要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
至于其他特点,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必须使学生充分体会。
不仅凭眼睛看,还要用画平行线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验证。
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是平行四边形的重要特点,在以后计算面积时经常用到。
也要让学生通过度量发现或验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单元整体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特点,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重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
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教材除了讲述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在编排时,注重联系现实素材,利用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几何概念。
例如,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材提供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如木梯、挂衣架、堤坝截面等,从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几何直观图,同时还借助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又很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学生学习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知识的基础,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等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2.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等多种方式,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作图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时安排教学建议1.抓住图形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教师要充分预测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如有的学生会孤立地说某直线是垂线或平行线,也有的学生会认为只有水平线和铅垂线的关系才叫垂直。
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两点加以点拨和说明:一是垂直和平行所说的都是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不能孤立地说某直线是垂线或平行线。
二是看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的关键是看它们相交所成的角是否是直角,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无关。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举例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直线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呈现出各种不同方向的垂直情况,以克服学生的惯性思维。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梯形(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数学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梯形(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的特征,能识别梯形。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定义2. 梯形的特征3. 梯形的分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特征及分类。
2. 教学难点: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梯形模型。
2. 学具:直尺、三角板、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梯形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梯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梯形模型,讨论并概括梯形的特征。
(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并理解梯形的分类。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梯形的特征及分类。
(2)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总结提升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回顾,引导学生总结梯形的特征及分类。
六、板书设计1. 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2. 梯形的特征: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 梯形的分类: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梯形,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梯形的特征及分类。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后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突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梯形的特征及分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梯形图片,如楼梯、桌子、桥梁等,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梯形,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梯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适用年级: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学生能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识别;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2.如何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讲解法;3.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橡皮、直尺、量角器、图形卡片等;2.课件: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学生自主发言,回想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回顾。
2.出示多组图形卡片,请学生观察图形,并判断图形属于哪一种。
二、新内容的引入(10分钟)1.出示PPT,介绍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及性质。
2.通过图示等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构造及特征。
3.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集体探究(25分钟)1.出示多组图形,请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
将同类图形放在一起比较,探究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出示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解决问题。
例如:甲、乙两个垃圾袋,长和宽相等,纸张全部叠好,放置在垃圾袋中。
如果甲垃圾袋能放下12份纸张,乙垃圾袋能放下16份纸张,问:乙垃圾袋比甲垃圾袋长和宽各多少?四、小组合作(30分钟)学生组成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设计一张平行四边形练习题,让其他小组完成。
2.设计一道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问题,让其他小组思考并解决。
3.设计一道与梯形相关的问题,让其他小组思考并解决。
4.对小组中的学生分别分配角色(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完成学生小组工作。
五、展示交流(10分钟)1.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成果,让全班共同学习。
2.回顾本节课所学重点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运用它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有所提高。
但是,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了解它们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2.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举例说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比较它们的性质。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判断题或填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巩固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设计房屋、制作衣物等。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判定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包括: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2. 梯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3.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性质的推导。
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平行线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平行线有什么性质?3.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它的性质和应用。
二、新课内容1. 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2. 讲解梯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3. 通过实例演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及应用。
2. 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
板书设计: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2. 梯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3.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
2. 提高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解决。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学生是否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及应用。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练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能否独立完成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建构概念
1、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其实生活中就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呈现课本情景图)这是一个学校的一张照片,找一找,有平行四边形吗?梯形呢?说说看!2、构建概念既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应用如此广泛,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形。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猜图形。谁想来?其他同学们向他提供准确的信息,不能比划图形的形状,信息里不能包括这个图形的名字。好.开始!
教师逐个板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逐个提供信息逐个猜(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即时评价学生或纠正学生的错误)。
师:现在呢?一定是什么?出现三个角2.分图形。
师:通过一次次的猜想,我能感觉到大家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想挑战吗?生:想!
呈现题目:在平行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可能是什么图形,画画看,比一比,哪个组的分法多? (学生操作并汇报。)
①两部分都是平行四边形。(只要我们画的这条线段和其中的一组对边平行就可以)②两部分都是三角形。
2.汇总填表75页9题。
3.共同讨论总结规律,全班汇报交流。出示图形,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
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例2(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在讲解判定方法时,多举例说明,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几何图形,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5.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分析、综合和评价,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三、教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1)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及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对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梯形的定义:至少一对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的性质:一对对边平行,另一对对边不平行,平行边称为梯形的底。
(2)学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方法。
-判定平行四边形:两对对边分别平行或一对对边平行且相等。
-判定梯形:至少一对对边平行,且另一对对边不平行。
(3)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识别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计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平行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分类、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课文第70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正方形
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6.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7.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③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
你有几种画法?学生展示
2、七巧板拼一拼
①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②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下面的图形中有()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什么三角形?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第二课时
课题: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的名称。
课文第71的例2、第72页的“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受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1)教师演示。
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做”第2题。
73页1题。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完成72页做一做2,73页1题。
在梯形中试画高。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
(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
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73页2题,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
2、73页3题。
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四、课堂小结: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74-76页4、8、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