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研究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研究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研究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在当前的数字化、信息化浪潮中,电力行业也不例外,急需提升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这两个方面入手,探讨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指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建设、信息管理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其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供电安全、提升服务水平。

近年来,电力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下了巨大的投入。

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家电力企业纷纷加强能源互联网、数字化变电站等工程的建设,提高了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建设方面,各家公司都推出了各种电力信息化软件,如供电平台、供电大数据、能效管理等,进一步提高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水平。

二、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1.信息孤岛问题电力行业中,信息资源分散、烟囱式管理是造成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

这就使得企业间信息数据共享不畅,业务协同能力不足,导致信息孤立。

2.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化建设虽然可以提高全行业的运行效率,但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提升,信息的价值也越来越大,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电力行业信息资产的保护与利用,需要综合考虑信息安全性、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等方面。

而这些方面的保障需要增强管理规范、加强安全意识、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等多种手段。

3.实际运用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信息化与基础信息化没有统一规划,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没有得到充分的匹配,导致实际应用和实际需求脱节。

三、电力行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电力行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电力行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管理功能不断升级,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电力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

电力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

电力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作者:南舒宇一、电力信息化行业概述(一)行业概况电力信息化是指各类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营销等各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和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电力信息化主要包含信息设备装备化、信息技术利用化、信息内容数字化、信息服务完善化等内容。

电力信息化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细分领域。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对信息传输、信息制作、信息提供和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或技术需求所提供的服务。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可细分为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储存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业监管体制1、行业主管部门电力信息化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细分领域,主要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的政策影响,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包括研究拟定行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拟定行业的法律、法规,发布行政规章;组织制订行业的技术政策、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设软件服务业司,专门负责指导软件业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

科技部重点关注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软件产业,产业边界定义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的软件产品,纳入高新技术的软件包含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工具软件和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及著作权的应用系统(软件包)产品。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解析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解析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解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力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因此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成为了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就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进行解析,分析其意义、目标、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电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市场调度和运营决策的精准度,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到智能化运营的转变,为营销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来说,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数据集成和共享。

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运营效率和决策质量。

2. 实现数据挖掘和分析。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市场需求、用户行为、竞争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为营销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3. 实现智能化运营。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营销运营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4. 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通过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营销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5. 降低成本和风险。

通过信息化建设,降低营销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营风险。

三、关键技术和实施路径3. 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降低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和风险。

4.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

由于电力营销涉及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因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十分重要,需要应用先进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

在实施路径上,电力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 规划布局。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随着我国电网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电网项目建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电网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提升电网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1.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电网项目建设涉及到大量的工程施工、设备采购、人员调配等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项目进度、资源分配、成本控制等工作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各项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利用,将人力、物资和资金等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成本控制。

3.提升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工程进度、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加强安全管理电网项目建设涉及到大量的高压设备和作业,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和作业人员的实时监控,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5.强化沟通协作电网项目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加强沟通和协作效率,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包括项目计划编制、进度跟踪、资源分配等功能,可以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计划管理和控制。

2.成本控制管理3.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的制定等功能,可以提前预警和应对项目风险,保障项目安全顺利进行。

4.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标准制定、工程检测、质量评估等功能,可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包括安全培训、作业审批、安全检查等功能,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6.信息共享与协作包括文件管理、信息发布、协同办公等功能,可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1.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电网项目建设的管理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电网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网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网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力产业的进步,电网信息化已成为电网建设的方向之一、本报告旨在对电网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目的是为电网公司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

二、项目背景1.电网信息化的定义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施电网信息化系统,提高电网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三、可行性研究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电网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主要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根据初步估算,项目的总投资为X万元。

通过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预计每年可以节约运营成本Y万元。

因此,项目的投资回报期为Z年,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

3.社会可行性四、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目标和范围项目目标为建设一个全面、高效的电网信息化系统,涵盖电网监控、设备管理、数据分析和信息共享等方面。

2.项目进度和时间安排根据初步规划,项目实施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如下:-阶段一: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完成时间:X年X月-阶段二:系统采购和硬件部署,完成时间:X年X月-阶段三: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完成时间:X年X月-阶段四:测试和上线,完成时间:X年X月3.成本估算和投资计划根据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为X万元-硬件采购:X万元-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X万元-人员培训:X万元-其他费用:X万元五、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难题和不确定因素,如系统兼容性、网络安全等。

与合作方的技术支持合作,可以有效降低技术风险。

2.经济风险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存在经济风险。

建议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和成本控制措施,以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六、结论基于技术、经济和社会可行性的研究,电网信息化建设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通过项目实施,电网公司将极大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电力供应。

建议电网公司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并与相关方进行深入合作,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研究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

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一、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电力行业改革的推进,电力行业在不断地向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发展的关键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背景是:电力行业的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

由于技术革新的不断推进,电力行业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更加先进的信息化建设来支撑。

而市场竞争的加剧,也要求电力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使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营和管理。

二、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电力行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电力行业信息化可以提高整个电力行业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的效率,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

此外,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协同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电力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

三、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大数据可以使电力行业更好地掌握市场和客户需求,可以提高电力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云计算可以使电力企业更加高效地运营和管理,同时可以实现企业的信息共享。

物联网可以将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进一步实现协同和创新的发展。

四、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尽管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潜力,但是也面临着不少的困境。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成本高。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一些小型电力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2)运维难度大。

由于电力行业涉及到的信息非常复杂,因此信息化建设后的运维难度非常大。

(3)安全问题。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很多重要的信息,一旦被黑客攻击,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

针对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建立完善的边缘计算体系,以实现控制、感知、计算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电力行业的电力市场信息化与数据分析

电力行业的电力市场信息化与数据分析

电力行业的电力市场信息化与数据分析电力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电力市场中,信息化与数据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电力行业的信息化与数据分析展开讨论,从电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电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电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市场化运行与监管的重要保障。

信息化建设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搭建起电力市场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与处理。

其中,关键的一环是建设电力市场信息交换平台,用于实现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该平台需要具备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特点,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与保密性。

二、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采集与存储是电力市场信息化的基础环节。

在电力行业中,涉及到大量的电力数据,包括发电量、负荷、市场价格、线损等。

这些数据需要通过先进的采集设备,如智能电表、SCADA系统等进行采集,并送至数据中心进行存储。

数据中心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特点,以应对大量数据的处理与存储需求。

三、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为行业的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的方法多样,包括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市场规律与趋势,为电力市场的运行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数据应用可以帮助电力企业进行市场预测、优化运营,提高供需匹配程度,降低运营成本。

四、信息化与数据分析的挑战电力行业的信息化与数据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电力行业的数据种类繁多、规模巨大,对数据分析的要求较高。

其次,数据的质量、完整性、准确性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再次,数据的存储与传输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或篡改。

最后,数据分析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与人才支持,包括数据建模、算法开发与实施等。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的电力市场信息化与数据分析是电力市场运行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信息化建设,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分析与应用等环节的完善,可以提高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需匹配。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分析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也逐渐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分析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分析两个方面探讨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一、信息化建设1. 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力系统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管理。

然而,随着电力负荷和用电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人工管理已无法满足系统的需求。

信息化建设成为电力系统的必然选择。

2.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智能调度、故障预测等功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3. 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需要研发和应用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等。

这些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二、数据分析1. 数据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分析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数据分析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网故障诊断、电力设备寿命评估等方面。

2.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数据分析涉及到统计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神经网络等。

这些方法可以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并从中发现规律和趋势。

3. 数据分析的挑战和前景数据分析在电力系统中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数据质量、算法效率等问题。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大,数据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电力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可靠,数据分析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结:电力系统中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分析是推动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信息化建设,电力系统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及数据安全防护分析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及数据安全防护分析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及数据安全防护分析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安全防护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安全防护进行分析。

一、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生产效率: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对电力生产、传输、配送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优化运行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电力企业能够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3. 提升服务水平: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对用户需求的智能化识别和满足,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用电服务。

4. 推动创新发展: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为电力企业提供大量数据支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发现新的商业模式和商机,推动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

二、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中国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电力企业普遍建立了自己的电力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电力生产、传输、配送等环节的自动化管理;部分电力企业还引入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化水平。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1. 信息系统之间的不协调: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众多,而这些系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联互通,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影响了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分析能力较弱:虽然电力行业有大量的数据积累,但部分电力企业对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挖掘能力较弱,无法充分发挥数据在决策和创新中的作用。

3. 安全风险较高: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民生的行业,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包括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需要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三、电力行业数据安全防护的措施为了确保电力行业信息的安全和可靠,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数据安全防护:1. 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电力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电力数据的安全可控。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

浅析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摘要:电力行业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基础性行业,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电力行业建设规模扩大,电力行业管理工作量日益增多,管理难度不断扩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然而便捷、快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会给电力行业管理带来新的管理手段,呈现美好发展宏图,促进电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策略,希望对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91-0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化技术已经运用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行业,由于电力需求的急速增加,电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和管理的信息量剧增,管理工作量日益繁重,传统的手制报表、人工操作、人工传达信息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

电力行业信息化就是整合企业资源和信息,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或软件,对行业进行整体把握和控制,实现有效、科学、自动化的管理模式。

电力行业实施信息化管理以来,信息化已经涉及到电力行业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信息化在各个环节、各个模块都发挥了积极、卓越的作用。

一、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的运用和建设,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和进步。

然而在我国电力行业属于垄断行业,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由于其独特的行业特性、组织结构及人员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停留在表面,轻管理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行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可是信息化技术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领导就会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使用产生换衣,导致对信息化建设停留在“面子工程”上,只表面重视,不管理,对信息系统的后续运行和维护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不能得到保障,使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作不规范,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第一篇: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1、概述电力行业作为国家基础性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安全稳定和充足的电力供应,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所以,电力行业在我国一直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

自2002年底起,国家全面推行电力体制改革,国家电监会、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四个辅业公司相继成立,实现了“厂网分开”和“政企分开”的现代电力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有序、规范、竞争”的电力行业局面。

因此,电力行业信息化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信息应用、资产、数量等急剧增长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已涉及到电力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信息化在其中的各个子系统(子应用)、模块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从电力信息化的整体来看,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2、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在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初始时期。

主要应用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科技计算、发电厂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等方面。

这一时期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计算机应用初期发展时期,计算机主体是国产DJS系列小型机,主要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工程运算上。

第二阶段,为专项业务应用阶段。

计算机系统在电力的广大业务领域得到应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负荷控制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电力仿真系统等。

同时,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建设管理信息的单项应用系统。

第三阶段,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时期。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电力行业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3、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3.1 网络系统初步形成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建网原则,公司的通信网、数据传输网和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形成。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报告范本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报告范本

搞好电力信息化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进程──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报告一、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历程国家电力公司前身为水利电力部、能源部和电力工业部。

电力行业计算机应用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到2002年有40多年的历史。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国家电力公司和电力行业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

电力信息化任务包括计算机及信息根底设施的装备、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企业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等内容,涵盖了电力企业的各个业务领域。

中国电力行业〔包括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开展经历三个开展阶段: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是第一个时期,为起步阶段;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是第二个时期,为初步开展阶段;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第三个时期,为加速开展阶段。

三个时期,信息化建设的开展重点不同,任务不同,应用范围和开展速度均不相同。

1、电力信息化开展第一阶段在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初始时期,主要应用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科技计算、发电厂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等方面。

其目标主要是提高电厂和变电站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改良电力生产和输变电监测水平,提高工程设计计算速度,缩短电力工程设计的周期等。

这一时期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计算机应用初期开展时期,计算机主体是国产DJS系列小型机,这类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使用第一代和第二程序设计语言,无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一时期,计算机主要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工程运算上。

少数科研单位引进国外计算机系统,虽然有第一代操作系统,但是由于不是交互式系统,尽管开发了一点管理信息应用软件,也不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界面,70年代末,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处理技术开始起步,在电费计算和财务辅助管理上进行探索性试验系统开发。

由于计算系统均以集中型的中型和小型计算机,缺少汉字处理系统,无实用价值和不能推广应用。

2、电力信息化开展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为专项业务应用阶段。

计算机系统在电力的广阔业务领域得到应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负荷控制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电力仿真系统等。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网项目建设也需要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项目的规划、监测、执行和维护等工作。

本文将对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分析。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电网项目的建设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包括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运维等各个环节。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电网项目的高效、准确和可控管理,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风险。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该系统,可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包括供电负荷预测、设备选型、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估。

在项目规划阶段,可以利用该系统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工程进度计划、资源配置、任务分配等。

该系统还可以进行项目的风险评估和优化,提供科学合理的项目建设方案。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项目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执行情况,包括工程进度、资源消耗、质量状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该系统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辅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优化。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项目的协同和沟通。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项目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和配合,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可以避免信息交流的延迟和失误,提高项目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该系统还可以实现与外部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包括政府部门、客户、供应商等。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多方利益的协调和最大化利益的实现。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项目的规划、监测、执行和维护等工作。

电网企业应该积极推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和电网建设的效益。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随着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全面、准确、快速、方便的管理。

该系统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电网建设质量和规模的提升。

对电网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电网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查询和统计,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址、投资规模、建设周期等。

同时还能够对项目的进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

2.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能够对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管理和归档,包括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

能够对设计过程中的修改、审核、审批等流程进行全面监控。

3. 施工进度管理:系统能够对电网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障碍。

同时还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进行管控。

4. 资金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对电网建设项目的资金预算进行编制和管理,包括资金申请、审批、使用等环节。

能够实现资金的精细化管理,防止资金浪费和挪用。

5. 材料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对电网建设项目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包括采购、库存、使用和报废等环节。

能够确保项目所需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充足和及时。

6. 质量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对电网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监控,包括质量检测、安全培训、事故处理等方面。

能够防范和避免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

7. 文档管理:系统能够对电网建设项目的各类文件和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和归档,包括合同、协议、报告、证明等。

能够确保文件和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 效率提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减少重复劳动,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能够实现项目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减少沟通时间和成本。

2. 数据统一:系统能够实现项目信息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避免信息孤岛和数据分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1、概述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基础性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安全稳定和充足的电力供应,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所以,电力行业在我国一直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

自2002年底起,国家全面推行电力体制改革,国家电监会、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四个辅业公司相继成立,实现了“厂网分开”和“政企分开”的现代电力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有序、规范、竞争”的电力行业局面。

因此,电力行业信息化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信息应用、资产、数量等急剧增长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已涉及到电力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信息化在其中的各个子系统(子应用)、模块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从电力信息化的整体来看,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2、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在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初始时期。

主要应用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科技计算、发电厂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等方面。

这一时期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计算机应用初期发展时期,计算机主体是国产DJS系列小型机,主要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工程运算上。

第二阶段,为专项业务应用阶段。

计算机系统在电力的广大业务领域得到应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负荷控制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电力仿
真系统等。

同时,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建设管理信息的单项应用系统。

第三阶段,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时期。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电力行业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3、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3.1网络系统初步形成
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建网原则,公司的通信网、数据传输网和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形成。

电力专用通信网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微波、载波、卫星、光纤、无线移动通信等多种类、功能齐全的通信手段,通信范围已基本覆盖了全国36个省公司。

国家电力公司调度系统数据网络,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电话会议网已基本建成。

3.2信息化应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信息技术基础条件提升,(1)信息化推动电网管理水平提高;(2)发电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3)电力规划设计实现数字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基础性设施日趋完善;(5)电力营销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了电力行业服务水平。

4、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信息化建设在电力行业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应当看到,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开了个好头,以后的任务还很重,信息化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4.1信息系统管理的相对落后
电力信息化包括电力控制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两部分。

厂站自动化历来是电力信息化的重点,大部分水电厂、火力发电厂以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在进行改造后还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发电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更是国际领先。

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强烈,主要表现在发电集团需要加强对下属发电企业的管理、省地县供电公司需要提高企业效益等。

发电企业不仅需要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而且需要把管理信息系统和自控系统整合在一起。

但如何把管理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整合在一起,目前还存在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电厂的MIS可以直接从自控系统内提取数据;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MIS系统和自控系统之间还应建立CIS系统,CIS系统先从各个零散的自控系统内提取数据,然后对数据整理,再提取部分数据进入MIS系统。

4.2标准制定的相对落后
电力信息化标准的空白也是管理信息系统滞后的重要原因。

信息化建
设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既无法实现不同单位间的信息共享,也培养不出一流的软件公司;反过来,如果没有一流的软件公司,全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就得不到大幅度提升。

目前,电力行业信息化尚未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电力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信息编码、技术标准、规范也不统一;各应用系统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了很多编码体系,有的在网省范围内使用,有的在地市级电力企业使用,但都无法在全国推广。

电力行业很多单位都在搞标准,但谁都说了不算的根源在于用户需求不足。

电力企业不像制造类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联系那么紧密,葛洲坝水电站和小浪底水电站之间没有遵守同一数据标准的要求和愿望。

4.3市场竞争混乱
标准的缺失不仅导致电力企业之间难以信息共享,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力信息化市场竞争的无序。

据说,在一些区域市场,三个人成立一家软件公司,就能揽到电力信息化项目。

从整个电力信息化市场来看,需求比较旺盛的是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因为从乡镇供电所到省供电公司组织结构相对稳定,受本次体制改革的冲击相对较小,效益非常明显。

更重要的是,改革还没有尘埃落定。

虽然发电企业和发电集团之间的资产划拨已经完成,但还没有实现从行政隶属关系向投资和被投资关系的转变。

发电企业从省供电公司划拨到发电集团后,管理模式、组织机构等各不相同,各发电集团还没有明确的管理思想和组织模式。

不管哪个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