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景文教授-矿床模型与深部找矿一

合集下载

《矿床地质》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名单

《矿床地质》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名单
世 荣
4 杨 泽强
河 南商城 县 汤家坪 钼矿 辉 钼矿 铼一 锇 同 位 素 年 龄 2 0 0 72 6 ( 3) : 2 8 9~ 2 9 5 及地质 意 义

El 0 6 2 0 0 7 0 3 0 0 5

李厚民, 叶会 寿, 毛 景文, 小秦 岭 金( 钼) 矿床 辉钼 矿 王 登 红, 陈毓 川, 屈 文 铼一 锇 定 年 及 其 地 质 意 2 0 0 72 6 ( 4) : 4 1 7 ~4 2 4 E1 0 6 2 0 0 7 0 4 0 0 5 俊, 杜 安道 义
1 3 杨志明, 侯增 谦
1 4
邓 军 , 侯增谦, 莫宣学 , 三 江特提 斯复 合造 山与成 杨立 强 , 王庆 飞 , 王长 明 矿作 用
2 0 1 0 , 2 9 ( 1 ) : 3 7 ~4 2
E 1 0 6 2 0 l 0 0 1 0 0 5
卢振 权 , 祝 有海, 张永勤 , 青 海省 祁连 山冻土 区天然 文怀 军, 李永红, 贾 志 气水 合物基 本地 质特 征 1 5 耀, 刘 昌岭, 王平康, 李 2 0 1 0 , 2 9 ( 1 ) : 1 8 2 ~1 9 1

侯增谦, 宋玉 财, 李 政, 王 青 藏高 原 碰 撞 造 山带 P h — 召林 , 杨 志 明, 杨竹 森, Z n — Ag — C u矿 床 新 类 型 : 刘 英 超 ,田世 洪 , 何 龙 成矿基 本特 征 与构造 控 2 0 0 8 , 2 7 ( 2 ) : 1 2 3 ~1 4 4 E 1 0 6 2 0 0 8 0 2 0 0 l 清, 陈开旭, 王富春 , 赵 矿 模 型 呈祥 , 薛万 文 , 鲁海 峰

高级矿床学-造山型金矿

高级矿床学-造山型金矿

造山型金矿摘要:造山型金矿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其成矿模型为人们找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文就造山型金矿的特征、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且以胶东地区和小秦岭地区造山型金矿为例讨论造山型金矿的地球化学性质,并得出其成矿流体均有地幔流体的参与。

关键字:造山型金矿地球化学成矿模式存在问题1. 前言“造山型金矿床(Orogenic gold deposits)”系指产于区域上各个时代变质地体中、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增生构造有关的脉型金矿床系列,矿床形成于增生(accretionary)或碰撞(collisional)造山带的会聚板块边界上的挤压和扭压作用过程中。

在造山型金矿床这个术语被提出之前,人们一直把那些产于变质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状金矿床称之为“中温热液金矿床(Mesothermal gold deposits)”,所谓“中温热液金矿床”是最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大多数大型和超大型金矿床属于此类型(Hodgson et al.,1993;Sillitoe,1993)。

在对脉状金矿床研究的过程中,文献中涌现出了众多按不同标准进行命名的金矿床类型,如按围岩特征可分为绿岩带金矿床、浊积岩金矿床等(Keppie et al., 1986;Mueller and Groves, 1991);按矿化特征分为石英脉型金矿床、蚀变岩型金矿床、角砾岩型金矿床等(范宏瑞等,2005;毛景文等,2005);按控矿因素特征,可命名为剪切带型金矿床(Bonnemaison and Marcoux, 1990)。

随着大地构造、金矿勘查和成矿理论的研究和不断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金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且都与造山作用过程有关,这类金矿床有很宽的成矿深度范围(2~ 20km),因此,Groves 等(1998)建议将该类金矿床称作“造山型金矿床(Orogenic gold deposits)”。

四类主要金属矿床模型与找矿

四类主要金属矿床模型与找矿

边缘弧后盆地找斑岩钼矿、花岗岩有关钨锡矿和卡林型金
矿,造山带前陆盆地找MVT型铅锌矿,等等);2)运用
航空遥感技术圈定找矿远景区(主要 ETM , Aster 和雷达
技术,中比例尺高光谱技术;不同比例尺航空测量技术,
不同尺度地球化学异常圈定;这些技术与地质有效结合, 圈定找矿区位);3)矿床模型为找矿指导(对于不同类型 矿床,建立一系列矿床模型,包括区域尺度、矿集区尺度 和矿床尺度);4)在矿床模型指导下,合理运用地球化学、
(毛景文等,2010)
提出矿床模型:用于找矿与勘查
斑岩型铜多金属 矿床成矿系统的 矿床模型——用 于找矿勘查
(Sillitoe, 2010)
西藏玉龙矿集区斑岩铜矿床
雄村斑岩铜金矿床
围岩是早侏罗世雄 村组或叶巴组中基 性 火 山 岩 ( 176177Ma) ,属于岛弧 型 火 山 岩 ( Tafti 等 , 2006 ,唐菊兴等 )。 而 成 矿 时 代 为 164173Ma ( 唐 菊 兴 等 , 2009 ) , 含 矿 的 闪 长玢岩是一种钙碱 性 花 岗 岩 类 (167177Ma, 唐 菊 兴 等,2009,2010)
4. 成矿主要构造环境
斑岩 铜矿 大洋板块
大 陆
地球物质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铜主要来自地幔,钼 来自下地壳,钨锡来自上地壳。形成内生铜矿的最基本要 素是:地幔物质+水
大洋板片在俯冲过程,部分熔融,并有大量水加入,而形成含 矿岩浆。岩浆高侵定位,因而在大陆边缘发育大规模斑岩铜 (钼金)矿带
按照产出的构造环境和元素组合,斑岩铜矿可以分为: (1)大陆边缘:Cu-Mo 或 Cu-Mo-Au, 偶尔也含W; (2)大洋岛弧:Cu-Au 或 Cu;很少Mo,绝对不含 W。 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

毛景文院士:斑岩钨矿——一种值得关注的矿床类型

毛景文院士:斑岩钨矿——一种值得关注的矿床类型

毛景文院士:斑岩钨矿——一种值得关注的矿床类型相对于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 在全球范围对于斑岩钨矿研究甚少, 而且程度很低, 关键在于长期以来斑岩钨矿并不是一种重要工业性矿床类型. 在20世纪0~90年代, 时值全球研究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的热潮, 一些学者关注和探索了是否存在斑岩钨矿, 并初步提出其基本特点. 在2010年之前, 已确定的比较典型斑岩钨矿有加拿大New Brunswick的Mount Pleasant W(Mo)矿床、中南部的Logtung矿床、我国广东省莲花山和江西省阳储岭、韩国的Weolag和Dae Hwain矿床. 然而, 这些矿床的规模都较小, 经济价值不重要. 与斑岩钨矿有关的岩体规模一般<10 km2, 属浅成-超浅成岩株、岩枝和岩墙. 其岩性通常是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长石斑岩等较酸性岩石, 在剥蚀程度比较浅的地区, 往往与同源火山岩共生.谭运金提出斑岩钨矿具有一套特征的蚀变组合, 它们是钾化(包括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高岭石化、赤铁矿化及萤石化、碳酸盐化. 各种蚀变在空间分布方面没有明显的垂直分带与水平分带现象, 而是相互重叠. 值得指出的是, 不同于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 斑岩钨矿的围岩蚀变以强云英岩化, 弱钾化和弱青盘岩化为特征. 因此, Davis和William-Jones将其命名为斑岩-云英岩型钨矿. 除了对斑岩钨矿地质特征研究以外, 还开展了部分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成矿温度和盐度测定, 总体认为是以中高温中高盐度为特征. 但谭运金发现莲花山斑岩钨矿成矿温度从高温延续到低温(650~150°C), 盐度也有较大分布范围.江南钨矿带中大湖塘超大型斑岩钨矿和阳储岭、东源大型斑岩钨矿控制资源量达130万t, 彻底改变了钨矿类型的格局, 斑岩型与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成为全球3种最主要的钨矿床类型. 迄今, 我国对于斑岩钨矿是否属于斑岩型矿床类型仍然有些疑虑, 由于斑岩钨矿与斑岩铜矿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一, 斑岩钨矿与斑岩锡矿类似, 含有大量以氟为特点的挥发组分, 因此含氟矿物广泛发育, 例如, 云母类、黄玉和萤石, 无论在矿石中还是与成矿有关的蚀变岩中均如此.其二, 与成矿有关的斑岩不是典型的斑状结构, 而通常是似斑状结构.迄今所知, 相对于斑岩铜矿, 全球所探明的斑岩钨矿有关的岩体侵位相对较深, 岩石通常表现为似斑状构造. 其实, 在我国与绝大多数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有关的花岗岩也呈现出似斑状结构, 仅仅在斑岩与同源火山岩共存地区才可能见到具有典型斑状结构的花岗岩类. 在国际上, 判别是不是斑岩型矿床, 最主要特点是细脉浸染状构造. 网脉状裂隙是矿化富集的容矿空间, 也是通过这些裂隙流体与围岩相互作用, 形成大面积、大吨位、低品位的矿石.在成矿岩浆高侵位后, 岩体的结晶分异作用导致气体和液体在岩浆房的隆起部位集中, 产生相当大的静水压力. 静水压力导致已经结晶的花岗质岩石及上覆围岩的破裂, 构成垂直上下最大压力面的一组大致共轭的网状裂隙. 这些网状裂隙的位置取决于静水压力与岩浆房上部岩石产生的静岩压力相抵消构成的不受力面, 网状裂隙位于不受力面的下部. 在江南钨矿带的大湖塘矿区, 白垩纪黑云母二长花岗质岩浆侵位相对较浅, 95%以上的矿体发育于围岩中, 而阳储岭和东源岩浆侵位相对较深, 矿体均发育于岩体内部.Rusk等人对斑岩型矿床的容矿裂隙形成过程及流体演化与成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探讨了成矿裂隙系统和矿化过程. 赵茂春等人进一步总结将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系统的成因归纳为岩浆结晶冷缩、侵位挤压、水岩分离和区域应力叠加4种类型, 探讨了裂隙分布与矿化规律性. 这些对于斑岩铜矿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斑岩钨矿的形成方式和过程。

论热液矿床深部大比例尺四步式找矿方法——以川滇黔接壤区毛坪富锗铅锌矿为例

论热液矿床深部大比例尺四步式找矿方法——以川滇黔接壤区毛坪富锗铅锌矿为例

收稿日期: 2018-04-13; 改回日期: 2018-09-05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060, U1133602)、云岭学者资助项目(2014)、国家危机矿山专项(20089943)、校企合作项目(2010-01,2010-02)、云南省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程实验室(2010)和省、校创新团队项目(2012)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韩润生(1964–), 男,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从事构造成矿动力学及隐伏矿预测、矿床学研究。

Email: 554670042@ doi: 10.16539/j.ddgzyckx.2019.02.005卷(Volume)43, 期(Number)2, 总(SUM)169 页(Pages)246~257, 2019, 4(April, 2019)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论热液矿床深部大比例尺“四步式”找矿方法——以川滇黔接壤区毛坪富锗铅锌矿为例韩润生1, 吴 鹏1, 王 峰2, 周高明3, 4, 李文尧1, 邱文龙1(1.昆明理工大学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西南地质调查所, 云南 昆明 650093; 2.云南冶金资源股份 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1100; 3.彝良驰宏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昭通 657600; 4.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曲靖 655011)摘 要: 深部矿床(体)定位探测是当前找矿预测学的科学前沿, 是矿床勘查领域的主要难题和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基于川滇黔接壤区富锗铅锌矿近20年的综合研究和找矿实践, 提出了热液矿床深部及外围大比例尺“四步式”综合找矿方法: (1)通过成矿地质作用、构造成矿系统及流体成矿作用研究, 确定矿床的成矿地质体、厘定成矿结构面、揭示成矿流体作用特征标志, 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提出找矿方向, 依次实现“空间择向”; (2)通过成矿构造精细解析与 大比例尺蚀变岩相填图, 厘定成矿构造体系, 揭示矿体定位规律, 圈定矿化自然边界, 筛选出有利的找矿区段, 实现“面中筛区”; (3)通过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技术应用, 圈定热液矿化中心, 提出重点找矿靶区和定位靶区, 实现“区中选点”; (4)综合应用大比例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坑道重力、AMT 、TEM 、IP), 优选重点找矿靶区, 指出隐伏矿体产状和埋深, 实现“点上探深”。

2015 成矿理论通讯录

2015 成矿理论通讯录

12 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梁红涛 有色地调中心南方低调所长沙有色矿产勘 13 查有限公司 缪远兴 14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 15 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 16 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 17 究所 泰安市钰镪地质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 18 司 泰安市钰镪地质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 19 司 20 EB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 21 EB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 22 北京大地华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3 北京大地华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4 北京大地华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5 北京大地华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郝美英 张克仁 宋丹波 赵军伟 宗信德 刘继涛 钟湘宇 邓书斌 刘峥 陈世平 李玉堂 郭瑞山
0532-82898738 0532-82898733 0994-2727271 0994-2727272 0731-84170033 010-68999620 0371-68614790 0371-68614790 0371-68632026 0538-6365976 0538-6365977 010-65541618 010-65541618 010-62133706 010-62133706 010-62133706 010-62133706 0538-6365977 0538-6365978 010-65544600 010-65544600 010-62135846 010-62135846 010-62135846 010-62135846 0994-2723029 0994-2723030 0731-84170033 010-68130894
副总地质师 西宁市五四大街52号 高级经理 总工 西宁市五四大街53号 江苏省扬州市史可法路 44号富贵园3——901

朱砂红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朱砂红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位素 年龄值 为 1 8 万 年 , 与周边 铜厂 岩体 对 比 。 6百 可
1 4 蚀 变 矿 化 .
朱砂 红 矿 床典 型 的特 征 之 一 , 矿床 的近矿 围 是
岩受 岩浆期 后热 液 蚀 变 的影 响 , 生 广 阔 的 面型 蚀 产
变 。矿床 与成 矿有关 的蚀 变 类 型有 硅 化 、 ( 云 绢 白)
杜 村组 岩石 的地 质年代 为 1 0 百 万年 , 合微 生物 41 结
于矿 区中部 岩 脉群 及 围岩 强蚀 变 带 地 段 , i 0 以 0 ~
2 0m 间距呈 左行 侧 列 、 集 成 带 分 布 。断 裂 长短 0 密 不 一 , 见数百 米 至 千余 米 。断 裂 破 碎 带宽 数 厘米 可
15 0
错擦 痕兼有 , 学 性 质显 示 压 扭 性 特 征 。北 北 东 构 力 造 主要发 育在 黄坑 坞 背 斜 轴部 的构 造 复 合 处 , 仅 不 是花 岗闪长斑 岩 的导 岩 构 造 , 而且 直 接 控 制 了花 岗
闪 长 斑 岩 岩 株 体 的空 间 定 位 、 脉 分 布 , 含 矿 溶 液 岩 为
界 线 2 一 蚀 变 带 界 线 2 一 层 面及 片 理 产 状 3 4
1 3 岩 浆 活 动 .
式 的侵入体 。成 岩 岩 浆来 自地 壳 深 部 或上 地 幔 , 同
由 于赣 东北 深 大 断裂 的 策 动 , 在矿 区 内形成 多 期 次 的岩浆 岩 : 里 东 至 海西 一 印支 期 的变 质 中基 加 性 、 性岩 ; 山早 期 的花 岗 闪长 斑岩 、 基 燕 石英 闪长 玢 岩和 细粒 闪长 岩 ; 山 晚期 的基 性 、 基 性 岩 等_ 。 燕 超 4 ] 其 中燕 山早 期 的 花 岗 闪长 斑 岩 与 矿 床 形 成 密 切 相

深部找矿的技术以及前景

深部找矿的技术以及前景

深部找矿的技术以及前景一、深部找矿的技术由于深部矿床的隐蔽性、复杂性,找矿要想有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勘查技术的进步。

因此必须以新的成矿理论为基础,以大的成矿区带、成矿有利的岩体(含隐伏岩体)、深大断裂等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大比例尺地质测量、中大比例尺物化探测量等新技术、新方法,大致查明勘查区地质矿产及物化探特征,对勘查区隐伏矿体作出推断,才能对有利成矿地段进行深部钻探验证,同时兼顾已知矿床、矿(化)点深边部找矿,力求寻找新的找矿靶区,发现一批新的矿田、矿床。

(一)高光谱遥感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因为其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遥感技术给遥感地质找矿添加新的血液。

高光谱遥感技术绘制的图谱能够有效地区分矿与非成矿断裂、蚀变岩体、地层和非蚀变岩体、地层,能够精准地找到新的矿产蕴藏靶区。

高光谱成像系统从理论和技术方面都能对地质找矿做出贡献。

遥感系统技术地质勘查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构建。

该系统能够把航天、航空、陆地、海洋、地下的遥感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处理,构建出一套三维地质勘查遥感系统。

立体式的地质侦测技术系统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航空物探技术、地面地下物探测技术、地球化学技术等等先进的地质勘测技术,构建出了从地面到天空再到太空的立体式地质勘查技术系统。

(二)钻探技术1、金刚石绳索取心技术绳索取心(WL)钻探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推广应用,但在应用广度和深度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利用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完成的岩心钻探工作量仍不足全部固体矿产岩心钻探工作量的3O%。

国产绳索取心钻具存在材质不佳、加工质量差、易折断和脱扣等问题,不能满足1000m深钻孔的需要。

而深部找矿一般采用的替代方案是使用内径可以通过绳索取心钻具内管的普通钻杆来完成钻孔取心作业,这就在完成取心作业的同时增大了钻孔工作量。

2、反循环连续取样(心)钻探技术反循环连续取样(心)钻探技术被称为钻探技术第二次革命。

它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循环介质,利用双壁钻杆以冲击回转全面碎岩和连续岩屑作为地质样品的方式钻探施工,随着钻进的不断进行,岩屑被高速气流连续地经双壁钻杆的中心携带至地表,并按照顺序将岩屑收集起来作为地质化验分析的地质样品。

211274076_云南东川地区汤丹铜矿床成矿规律及对因民铜矿区的找矿启示

211274076_云南东川地区汤丹铜矿床成矿规律及对因民铜矿区的找矿启示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2月上58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云南东川地区汤丹铜矿床成矿规律及对因民铜矿区的找矿启示熊林根1,罗 伟2(1.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云南 昆明 650000)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铜矿勘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对东川汤丹铜矿成因规律的研究,我们以因民煤矿为例开展了多层位找矿研究。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落雪组二段青灰色白云岩和黑山组碳质板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铜矿化现象,部分原生晕样品含有较高铜质量分数。

可以看出,东川式层控脉状铜矿体和桃园式铜矿体的找矿潜力很大。

关键词:云南东川地区;成矿规律;因民铜矿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3-0058-3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angdan Copper Deposit in Dongchuan Area, Yunnan Province andIts Implications for Prospecting in Yinmin Copper Mine AreaXIONG Lin-gen 1, LUO Wei 2(1.Yunn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Co., Ltd,Kunming 650000,China;2.Yunnan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Kunming 650000,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mand for various mineral resources has been increasing, which has put higher requirements on copper explor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enesis of the Dongchuan Tangdan copper deposit, we conducted multi-level ore prospecting research using the Inmin coal mine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copper mineralization phenomena occur to varying degrees in the Qinghuaigrey limestone of the Luoxue Formation II and the carbonaceous shale of the Heishan Formation, and some original halo samples contain high copper quality fraction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otential for ore prospecting of the Dongchuan-style layered controlled vein-type copper deposit and the Taoyuan-style copper deposit is very promising.Keywords: Dongchuan region, Yunna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Yinmin Copper Mine收稿日期:2023-01作者简介:熊林根,男,生于1988年,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成矿规律及找矿。

三维数字矿床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三维数字矿床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矿床地质三维数字矿床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肖克炎,李楠,孙莉,邹伟,李莹(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矿床模型是找矿实践和资源评价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矿床模型被认为是矿床发现和资源评价钥匙和基石,一直受到矿床学家和资源预测评价专家重视。

考克斯等(1986)为了未资源资源评价需要编著了86个全球矿床模式,包括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等描述性模型及品位吨位模型。

上世纪九十年代陈毓川、朱裕生(1993)、裴荣富(1995)等也编著中国成矿模式等著作。

近年来,毛景文等(2012)也根据最新矿床学研究进展编著了中国成矿模式。

最新开展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倡导了以矿产预测类型为纲,在全国范围内以成矿系列矿床式为基础,系统研究近千个矿床成矿模型和找矿模型。

关于成矿模式与矿床模型关系,陈毓川等(2012)进行了分析,认为模式与模型有一定不同意义。

模式是关于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内在联系表达,而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

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因此矿床模型在本文侧重根据矿床勘探与矿床学研究实验真实再现矿床具体空间展布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准等。

矿床模型(mineral deposit model)用文字、图解或表格形式表示,是描述某类矿床基本特征的综合概念。

矿床模型常常包含描述矿床形成环境和鉴别特征的描述性模型、矿床成因模型、品位吨位模型、产出概率模型、矿床勘查模型等不同内容和用途的模型。

用数字、字母、符号、图形描述矿床地质成矿背景、赋存特征、性质及其分布的一组表达式。

传统矿床勘查预测模型往往是整个矿床综合成果或者以人工多剖面切片来表达。

这种图形表达可能总体反映矿床基本特征,但还是不能完全表达矿床三维分布。

关于三维矿床模型概念目前国内外有多篇论文都有涉及,陈建平等(2007)通过建立三维预测模型开展隐伏矿预测,但更多使用三维储量估算软件,建立三维矿体模型估算资源量。

矿床学研究新进展——主要类型金属矿床模型与找矿评价

矿床学研究新进展——主要类型金属矿床模型与找矿评价

矿床模型与找矿勘查
开展找矿评价,首先必须明确找什么类型矿床
(斑岩型还是VMS型?),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然后才能确定找矿思路和部署工作。这就是运 用已经在大脑中储存的矿床模型开展找矿评价。
运用矿床模型开展找矿评价的关键就是正确识
别矿床类型,合理运用矿床模型,把握矿化之 间的时空关系,正确部署探测工程,达到预期 目标。
西华山矿床 西华山矿床
木梓园两阶段成 木梓园两阶段成 岩成矿 岩成矿
黑钨矿-石英脉分别以花 岗岩(左图和左下图)和 浅变质岩为主岩,黑钨矿 沿脉壁向内生长,并与白 云母密切共生
线脉带 细脉带Leabharlann 赣南黑 钨矿- 石英脉 从地表 向深部 脉宽度 变化图
大脉带
由广东 932 地质队和江西 908地质队于60年代在找 矿过程中不约而同总结提 出 “五层楼”石英脉型 钨矿成矿模式,推动了南
航空遥感技术圈定找矿远景区(主要 ETM , Aster 和雷达 技术,中比例尺高光谱技术;不同比例尺航空测量技术, 不同尺度地球化学异常圈定;这些技术与地质有效结合, 圈定找矿区位);3)矿床模型为找矿指导(对于不同类型
矿床,建立一系列矿床模型,包括区域尺度、矿集区尺度
和矿床尺度);4)在矿床模型指导下,合理运用地球化学、 蚀变岩、矿物学和地球物理,圈定找矿靶区,然后实施找
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分布图(Sillitoe, 2013)
全球25个世界级超大型斑岩铜矿储量图
(Cooke, 2005)
4. 成矿主要构造环境
斑岩 铜矿
大洋板块
大 陆
地球物质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铜主要来自地幔,钼来自下地壳, 钨锡来自上地壳。形成内生铜矿的最基本要素是:地幔物质+水

IOCG矿床的一种“变异类型”:四川会理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周家云,毛景文,谭洪旗

IOCG矿床的一种“变异类型”:四川会理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周家云,毛景文,谭洪旗

IOCG矿床的一种“变异类型”:四川会理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周家云1,2,毛景文1,谭洪旗2,朱志敏2,陈家彪2,罗丽萍2,周雄2,王越2(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1 IOCG的成因类型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是国际上刚确立的一种新的矿床类型,在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形成机理上均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Hitzman,2000)。

关于IOCG矿床的形成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认识,即岩浆流体说(Pollard,2000,2001;Silliteo,2003;Williams,2005)和非岩浆流体说(Haynes,2000;Hunt,2005,2007;Skirrow,2002)。

非岩浆流体说又进一步分为地表/浅部盆地流体模型和变质流体模型(Barton等,2004)。

流体成分和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绝大多数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的成矿热液无论在温度、盐度上,还是在同位素组成上均与岩浆热液相似(Marschik et al.,2001;Silliteo,2003;Oli-ver et al.,2004;Mark et al.,2004),成矿作用表现为同时期的岩浆中析出的贫硫-含金属卤水受到各种低温热液事件或低温表生事件的驱动而发生矿质沉淀(Evgeniy等,2007;Antoine等,2009)。

对盆地流体模型而言,流体具有高的Cl/S比值,可能主要是来自与古蒸发岩有关的同生盆地流体。

而对于变质热液模式,流体产生被认为发生在中地壳深度,流体含盐性可能来自方柱石之类含Cl硅酸盐岩的中-低变质作用,构造/变质作用驱动流体形成和流动,变质模式不需要火成热源(Barton and Johnson,2004;Williams,2005)。

以上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矿床具有不同流体来源,既有岩浆流体也有非岩浆流体,也有几种流体的混合。

25919841_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

25919841_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

1000 0569/2022/038(01) 0091 08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1 07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沈关文1 张良1 孙思辰1,2 宇天伟1 李增胜3 吴圣刚4 陈俊辉4 申颖3SHENGuanWen1,ZHANGLiang1 ,SUNSiChen1,2,YUTianWei1,LIZengSheng3,WUShengGang4,CHENJunHui4andSHENYing3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2 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福州 3500033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134 湖南黄金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岳阳 4145071 State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andMineral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 Fujian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Fuzhou350003,China3 MNRKeyLaboratoryofGoldMineralizationandResourceUtilization,Shandong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Jinan250013,China4 HunanHuangjindongMingCoLtd,Yueyang414507,China2021 08 01收稿,2021 11 24改回ShenGW,ZhangL,SunSC,YuTW,LiZS,WuSG,ChenJHandShenY 2022 Texturesofgold bearingsulfidesandgoldprecipitationmechanism,Wangugolddeposit,JiangnanOrogen ActaPetrologicaSinica,38(1):91-108,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1 07Abstract TheWangugolddeposit,withaprovengoldresourceof~85t,islocatedinthemiddlesectionoftheJiangnanOrogenandoccursinmetamorphicrockseriesoftheNeoproterozoicLengjiaxiGroup ItformedunderthecontroloftheNNE NE trendingChangsha PingjiangfaultzoneandtheEW trendingJiuling Qingshuiductileshearzone Themainoretypesofthedepositincludearsenopyrite ,pyrite ,sericite ,andquartz alteredslateandquartz sulfideveins,followedbyslatebrecciawithinhydrothermalquartz Arsenopyriteandpyritearethemaingoldbearingmineralsinthedeposit,whicharewidelydistributedinthedeposit Goldmineralizationcanbedividedintofourstages:I,themilkyquartz muscovite scheelite;II,thesmokygrayquartz muscovite arsenopyrite pyrite gold;III,thesmokygrayquartz muscovite pyrite arsenopyrite polymetallicsulfide gold;andIV,themilkyquartz calcite Amongthem,theIIandIIIarethemainmineralizationstages BasedontheresultsofElectronProbeMicroAnalysis(EPMA)ofarsenopyritefromthemainmineralizationstages,thecontentsofAsinarsenopyriteatstageIIrangefrom42 19%to44 84%,withanaverageof43 42%(n=56).ThecontentsofAsinarsenopyriteatstageIIIrangefrom40 08%to43 36%,withanaverageof42 08%(n=19).Accordingtothephasediagramofarsenopyritethermometer,theformationtemperatureofApy 1inthestageIIisestimatedtobe364±21℃withasulfurfugacityvaryingwithin10-9 7~10-7 TheformationtemperatureofApy 2inthestageIIIis319±22℃,anditssulfurfugacityis10-11 5~10-8 6 Thecontentsofinvisiblegoldingold bearingarsenopyriteandpyritewere0 01%~0 66%and0 01%~0 11%,respectively,revealedbyEPMAdata TheAu Asdataofpyriteareplottedonbothsidesofthegoldsolubilitycurve,indicatingthatgoldinpyritemainlyexistsintheformofnano scaleparticlesandsolidsolutionorlatticegold TheproportionofnanometergoldparticlesinPy 1pyriteis73 33%,morethanthatinPy 2(67 80%).Theabovedataindicatethatintheprocessofwater rockreaction,theiron bearingmineralsinsurroundingrocksreactwithH2Sinore formingfluidtoformarsenopyriteandpyrite Accompaniedbyastrongwater rockreaction,themaingold bearingsulfideschangedfromarsenopyritetopyriteduringmineralizationfromstageIItoIIIwiththedecreaseofmineralizationtemperatureandsulfurfugacity,i e ,strongsulfurizationresultsininstabilityofthegold sulfurcomplexandthereleaseofgold Asaresult,goldisdepositedintothesulfidelattice本文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8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070)、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 9 2020 044)和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MSFGPMR201804)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沈关文,男,1998年生,硕士生,资源与环境专业,E mail:sgwxue24@163.com通讯作者:张良,男,1988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物学与矿床学教学和科研工作,E mail:zhangliangcugb@126.combysubstitutionorintheformofmicroscopic ultramicroscopicgoldparticlestoformgold bearingsulfide Therefore,sulfidationisthemainmechanismoftheprecipitationofinvisiblegoldinsulfidesattheWangugolddepositKeywords Occurrencestateofgold;Mineralthermometer;Goldprecipitationmechanism;Wangugolddeposit;JiangnanOrogen摘 要 万古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赋存于新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中,受NNE NE向长沙 平江断裂带和近EW向九岭 清水韧性剪切带联合控制,金资源量约85t。

石英脉型金矿床:概念-背景-特征与成因

石英脉型金矿床:概念-背景-特征与成因

二里河矿区
孔棺 金铜沟 凉水湾 西坝北侧岩枝
闪长玢岩脉 LA-ICP-MS
英云闪长岩脉
SHRIMP
花岗闪长斑岩脉 LA-ICP-MS
花岗闪长斑岩脉
花岗斑岩脉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凤太矿集区岩体
古迹岩株 东塘子矿区
大沟 花红树坪岩体
西坝岩体
黑云母花岗岩 花岗斑岩脉
闪长岩脉 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石英闪长质包体
造山型金矿 → 造山型特点金矿+花岗质岩石有关的
热液型金矿
一、造山型金矿床与造山旋回
发育在变质地体或造山带中,受构造 控制的后生脉型金矿,它们在时间和空间 上与增生构造有关。从全球范围来看,大 型造山型金成矿省主要出现在各地区主要 增生造山作用过程中,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的特殊之处在于外来地体之间、或外来地 体与先存大陆边缘之间的压扭增生(或斜 向增生)作用。
apart locations
along the
Trans-extensional
fractures at ages
of 120-110 Ma
following
the
trans-
compressional
fractures at ages
of 160 – 135 Ma
西非加纳
晚太古代晚期(27-25亿年)主要造山型金矿床
西澳伊尔冈金矿床
早元古代晚期(21-18亿年)主要造山型金矿床
中亚金矿床
显生宙主要造山型金矿床
古生代造 山型金矿
中生代造 山型金矿
中新生代主要造山型金矿床分布图
世界上储量大于100吨的金矿床
after R. Foster (2002)

瓦房店金刚石成矿规律及整装勘查

瓦房店金刚石成矿规律及整装勘查

辽宁省瓦房店地区金刚石成矿规律及整装勘查董永适赵春强王晓东戴本桥赵建军(瓦房店市国土资源局辽宁瓦房店 116300)[摘要]瓦房店金刚石矿集区被确定为全国的整装勘查区。

为推动勘查工作,获得金刚石找矿的重大突破,本文讨论了金刚石矿集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区域成矿规律、资源潜力分析、金刚石勘查布局等。

阐述了金刚石整装勘查的原则与思维,提出:当代金刚石勘查必须以精确的认识和了解已知矿床为基础;当代金刚石勘查必须充分了解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当代金刚石勘查必须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诸方法处于最佳组合状态。

辽宁瓦房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金刚石矿集区,金刚石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54%。

瓦房店市被誉为新兴的“东方钻石城”,质地优良,晶形完整,色泽晶莹剔透,首饰级含量占70%,在市场上蜚声中外。

1 金刚石成矿区域地质背景瓦房店金刚石矿集区产于稳定的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复州台陷区内的复州-大连凹陷。

1.1 地层瓦房店金刚石矿集区太古界结晶基底分布零星。

大面积分布了中上元古界盖层,古生界和中生界盖层不发育。

按地质发展阶段及沉积环境,可划分成两大沉积构造层,即震旦系~二叠系和侏罗系沉积构造层。

金刚石矿床形成对地层没有太大的选择性,本区永宁组砂岩、钓鱼台组石英岩、南芬组泥灰岩、桥头组石英岩、寒武系灰岩等都可成为金刚石成矿母岩金伯利岩的围岩。

但是,金刚石矿床形成必须具备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古老的结晶基底是由前震旦系混合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等组成,二是有平缓的盖层由上元古到古生代一套沉积碎屑岩组成。

复州—大连凹陷完全具备金伯利岩形成所需的典型双层构造。

1.2 岩浆岩金伯利岩是金刚石的成矿母岩。

1.2.1 金伯利岩岩体特征矿集区内金伯利岩是一种主要由橄榄石、金云母,其次为铬尖晶石、镁铝榴石、铬透辉石组成的富钾超基性岩石。

按照地质产状,本区金伯利岩体可分为岩脉和岩管两种。

脉状金伯利岩体均赋存于北东东向—近东西向构造带内;而管状金伯利岩体主要出现在北北东、北北西向断裂与北东东向构造带的交接部位。

现代成矿理论-绪论

现代成矿理论-绪论

–胡受奚、周顺之、刘孝善等,矿床学,地质出版社, 1983
–冯钟燕,矿床学原理,地质出版社,1984
–任启江,胡志宏,严正富,矿床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姚凤良,郑明华,矿床学基础教程,地质出版社,1983
8
–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矿床学,地质出版社,1985
–周明宝,矿床学,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3
01
04
02
03
多数矿种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缺少大型、超大型矿,如金、磷、铀、锰矿等。
多数矿种的贫矿多,富矿少。
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
矿产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如北方富煤,南方富磷,需“南磷北运,北煤南调”;许多重要矿产资源位于边远地区,如西藏的铬铁矿、铜,新疆的石油和镍,广西和云南、贵州的锰、锡、铝土矿等,由于交通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等影响,开采较为困难。
矿产资源及其特点
1
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成矿活动的差异极大,加之成矿物质在地壳内的分布本来就不均一,以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制约,使得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
2
– 在29种主要金属矿产中,有19种矿产储量的3/4集中在5个国家,如南非有金、铬铁矿等5种矿产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以上;中国的钨、锑占世界总储量的1/2多,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90%以上;智利国土面积相当于我国青海省,但铜矿资源量列世界之首。 – 能源矿产中的煤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前苏联,约占世界总储量的70%多;石油则主要集中在海湾国家。
矿业在人类近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率先从农业中分化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为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矿业的地位和作用 – 矿业对经济稳定发展具有支柱作用 – 矿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先行产业 – 矿业是后发经济效益辐射面宽的产业 – “发展矿业发展矿业”是实现现代化难以逾越的阶段

找矿哲学

找矿哲学

找矿哲学--朱训第一章“ 找” 的认识论“找”的目的一定是“找到”。

找了,但没找到显然也是“ 找”的研究内容,但还不是研究“ 找”的主要目的“。

找”的学问主要是指“找到”的学问。

“找”就是视人之所未见的一个认识过程。

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认识过程。

我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和发现的虽然已经很多,但尚未找到的就更多“,找”是永无尽头的“。

找”的能力是不断提高的过程。

“找”既然属于人们的认识过程,实践是认识指导下的实践(可对、可错),那么在研究“ 找”的学问上还得研究人们的认识论(即认识机制或思维机制)“。

找”的思维机制实际上是由七个环节组成的一个认识链:信息线索判据构型破绽聚焦揭露。

只有在这七大基本环节上都不出问题,我们才有可能把找变成找到。

否则就找不到,或者要走很多弯路付出许多本来可避免的代价。

弯路和代价意味着人们认识、思维上存在着缺陷。

缺陷越大,弯路和代价就越大。

现依次分别阐述如下。

一、信息信息是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中介。

本人根据学习和自省于年提出人们的认识机理可以用图加以展示。

认识的第一要素是信息。

信息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事物的现象、状态、变化、活动以及知识、情报、实验、测试结果⋯⋯我们认识事物和查找对象都是靠信息来实现的。

没有信息,我们就无法认识和查找。

一个成功的查找首先要在信息的搜取上得分。

客体限定宇人们在认识事物中首先需要信息。

医生看病时的望、闻、问、切,全都是信息的搜取。

信息有无限之多,现代语叫海量。

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所有这些信息而是达到给定目的要求下的给定信息。

虽然信息海量但其中的给定信息并不多,很不够用,或者还没有。

这就得会辨别在海量信息中到底有哪些信息是管用的。

这就是信息的识别。

这要求一大套设备、技术,同时还要有一套认识方法。

信息挑选出来,一开始人们总是拿不准,总要多多搜集。

这当中肯定有很有用的,有的是不太有用的,有的是无用的,有的是误导的。

需要信息的进一步筛选。

就像选矿一样,要千方百计采用各种方法、技术把有用的信息挑选出来。

Manto型锡矿_一种重要的Sn成矿作用_程彦博

Manto型锡矿_一种重要的Sn成矿作用_程彦博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07C B 411405;2007C B 411407);中国地质调查局大调查项目(1212010634001)作者简介:程彦博,男,1983年生,博士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E -m a i l :c h a m b o l l @g e o l o g y .c o m .c nM a n t o 型锡矿:一种重要的S n 成矿作用程彦博1,毛景文2(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近年来,随着I O C G 型矿床研究的逐渐兴起,M a n t o 型矿化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M a n t o 型的I O C G 矿床主要是以南美地区的E l S o l d a d o ,M a n t o s B l a n c o s 和M i c h i l l a 三个矿床为典型代表(W i l s o n ,2003a )。

其实,M a n t o 型矿化并不是一种矿床的成因类型,它主要是一种成矿作用;它也不是I O C G 矿床所独有的,相反,这种成矿作用比较常见,在金、银、铜、铅、锌、锡矿,甚至萤石矿中均有发现(S h o j i e t a l .,2008;K e s l e r ,1977;R o b -e r t e t a l .,1996)。

1 “M a n t o ”型矿化的基本涵义M a n t o 是西班牙语中的一个单词,它的意思是“毯子”,所以这个术语在矿床学中的本意是指那些具有像毯子一样水平或近水平的板状矿体;同时,这种矿体的展布往往严格的受到地层的控制,一般而言,往往分布在地层某一个层位的构造薄弱带中(例如:层间滑脱带),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

因此,这种成矿作用具有两个典型的特征:矿体沿层展布和交代成因,因而可以翻译为“沿层交代”型(毛景文等,20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