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损失计算报告
有效预应力的检测
有效预应力的检测在当今的工程界,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增强结构的耐久性。
然而,要确保预应力的有效性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及其重要性。
预应力是指在施加外部荷载之前,预先在结构中引入一定的应力。
这种应力可以抵抗外部荷载,提高结构的性能。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保预应力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对有效预应力的检测通常采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如超声波法、X射线法和磁致伸缩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无损地检测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为结构的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超声波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效预应力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在混凝土表面发射超声波,并记录波速和反射回来的时间,从而计算出混凝土内部的应力状态。
这种方法具有无损、快速和准确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检测预应力的有效性。
X射线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通过X射线照射混凝土结构,可以获得内部应力的分布图像。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直观的应力分布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X射线对人体有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磁致伸缩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磁致伸缩效应来检测有效预应力的方法。
磁致伸缩效应是指磁场变化时物体尺寸发生变化的现象。
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施加磁场并测量尺寸变化,可以计算出内部的应力状态。
这种方法具有非接触、快速和准确的特点,但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除了以上提到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还有一些破坏性检测方法,如钻芯取样法和劈裂试验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在结构中取样并进行试验,以确定有效预应力的真实大小。
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但会对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考虑。
对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是确保结构性能的重要环节。
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可以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从而为工程的成功实施提供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方法的出现,对有效预应力的检测将更加准确和便捷。
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
二十一、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
预应力筋张拉过程应做好张拉记录,预应力筋张拉记录包括(一)和记录(二)。
其中记录(一)包括施工部位、预应力筋规格、平面示意图,张拉顺序、应力记录,伸长量;记录(二)对每根预应力筋张拉实测值进行记录。
(一)资料表格样例
预应力张拉记录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二)
有黏结预应力结构灌浆记录
(二)相关规定及要求
(1)预应力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张拉时混凝土实际强度宜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
(2)实际控制张拉力δcon=设计控制张拉力δk+锚具预应力损失δm。
(3)张拉程序。
一般有0→105%δcon(持荷5min)→100%δcon(锚固)和0→103%δcon。
(4)千斤顶编号和油表编号分别要求填4个千斤顶和4块油表编号。
(5)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宜在初应力10%δcon时开始测量,但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当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偏差超过±6%时,应暂停张拉。
(6)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实行见证管理,做见证张拉记录。
(7)有黏结预应力结构灌浆记录内容包括灌浆孔状况、水泥配合比状况、灌浆压力、灌浆量,并有灌浆点简图和编号。
(8)灌浆压力以0.5~0.6MPa为宜,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以避免上层孔道漏浆时把下层孔道堵塞。
第三章 预应力与预应力损失计算
第三章预应力与预应力损失计算预应力与预应力损失计算是结构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预应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一、预应力概念预应力是指在结构正常使用过程中,在一定截面上施加的一种人为预先设置的压应力。
通过施加这种压应力,能够在结构中产生与它们相对应的弯矩和剪力,从而改善结构的控制性能、抗裂性能和承载性能。
二、预应力计算方法1. 预应力损失计算预应力损失是指预应力钢材所受的损失,主要分为两大类:瞬时损失和时间依赖性损失。
瞬时损失包括张拉初始损失、传递长度损失和锚固长度损失;时间依赖性损失包括徐变损失和材料损耗。
2. 预应力计算步骤(1)确定结构设计参数,包括材料参数、几何参数和受力状态等。
(2)计算预应力的大小和位置,根据结构受力分析确定所需的预应力大小和预应力钢材的位置。
(3)选择预应力的施加方式,包括预应力的初始张拉和锚固方式。
(4)进行预应力损失计算,按照相关规范和理论进行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5)校核预应力的效果,根据结构受力分析,检查预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预应力损失计算1. 瞬时损失计算(1)张拉初始损失:包括初始张拉时应力的损失以及张拉应力在开锚后的递减。
(2)传递长度损失:由于预应力杆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局部应变的影响,导致预应力的损失。
(3)锚固长度损失:预应力锚固长度是指在预应力锚具有效长度之后的那部分长度,预应力损失主要发生在锚固长度的部分。
2. 时间依赖性损失计算(1)徐变损失:预应力杆所受到的长期荷载会导致预应力的逐渐减小,这部分损失称为徐变损失。
(2)材料损耗:主要指预应力钢材的弹性模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造成预应力的损失。
四、案例分析以某桥梁结构为例,根据设计参数进行预应力的计算和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首先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然后按照计算步骤进行预应力的计算,并考虑瞬时损失和时间依赖性损失的计算,最后校核预应力的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预应力损失的大小影响到已建立的预应力,当然也影响到结构的工作性能,因此,如何计算预应力损失值,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原因很多,而且许多因素相互制约、影响,精确计算十分困难。
我国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经历四年半修订,已顺利完成。
此次修订对原规范GBJ10-89进行补充和完善,增加和改动了不少内容。
现就其中预应力损失计算部分谈谈自己的理解,供大家参考指正。
1.预应力损失基本计算在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原则方面,各国规范基本一致,均采用分项计算然后叠加以求得总损失。
全部损失由两部分组成,即瞬时损失和长期损失。
其中,瞬时损失包括摩擦损失,锚固损失(包括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滑移)和混凝土弹性压缩损失。
长期损失包括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和预应力钢材的松弛等三项,它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我国新规范采用分项计算然后按时序逐项叠加的方法。
下面将分项讨论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损失值的计算方法。
1.1孔道摩擦损失σl2孔道摩擦损失是指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包括长度效应(kx)和曲率效应(μθ)引起的损失。
宜按下列公式计算:σl2=σcon(1-1/e kx+μθ)当(kx+μθ)≤0.2时(原规范GBJ10-89为0.3),σl2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σl2=(kx+μθ)σcon1.张拉端 2.计算截面式中:X--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可近似取该段孔道在纵轴上的投影长度;θ--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rad);K--考虑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按规范取值;μ--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按规范取值。
对摩擦损失计算用的K,μ值取为定值,是根据当前国内有关试验值确定的,与原规范GBJ10-89不同,与国外相比,μ值较高,是由于铁皮管质量不高或预压力筋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从而增大摩擦力的缘故。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报告范文自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广泛运用至今,国内外发生过大量的质量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案例1xx公司综合楼底层为框架结构,层高为5.4m,2-5层为砖混结构,用作2个单元的多层宿舍,层高均为3.0m。
在综合楼投入运用后,接连发觉墙体及2层楼盖框架梁出现裂缝。
案例2xx彩虹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桥长140米,主拱净跨120米,桥面总宽6米,净宽5.5米。
该桥在未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的状况下,施工中将原设计沉井基础改为扩大基础,基础均嵌入基石中。
主拱钢管由xx通用机械厂劳动服务部加工成8米长的标准节段,全拱钢管在标准节段没有任何质量保证资料且未阅历收的状况下焊接拼装合拢。
钢管拱成型后管内分段用混凝土填注。
某日30余名群众正行走于彩虹桥上,另有22名武警战士进行训练,由西向东列队跑步至桥上约三分之二处时,整座大桥突然垮塌,桥上群众和武警战士全部坠人河中。
案例3xx重型机器厂计量处四楼会议室屋盖突然塌落,造成42人死亡、46人重伤,133人轻伤,干脆经济损失300万元。
该厂在原建的计量办公楼三层楼上接层,扩建成四层。
会议室位于接层部分的东侧,长21.85米,宽14.9米,面积为325.6平方米,整体建筑为混合结构,现浇圈梁,轻型屋架,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板屋面,室内水泥地面。
案例4xx省某车站已建成三座灯桥,每座灯桥8个孔,灯桥跨越铁路,桥下可停火车和其他车辆。
桥面横梁为V型折板,是主要承重构件。
V型折板上铺板仅起横向支撑作用,也起传递上部荷载的作用。
折板与盖板以分布筋连接,架设拼装后灌注混凝土而连成整体。
某日有一辆列车从灯桥下通过时,最东端的一孔灯桥折板横梁突然从一端塌落,并砸断了其次根立柱,从而连带其次孔横梁塌落,幸好该孔有一货车车厢停放,大梁砸到车厢上后就阻住了,仅引起第三柱的倾斜而未引起更多的连续倒塌。
1、工程事故缘由统计分析事故案例分析说明,建筑倒塌事故缘由基本可归纳一下几类: 1.1设计缘由(如案例1)(1)勘查失误。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最终
成贵铁路CGZQSG-4标段犍为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编制:复核:审核:目录1、计算公式 (2)2、划分计算分段 (3)3、计算钢绞线理论伸长量 (3)4、伸长量的测量 (4)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1、计算公式1.1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1)ΔL= Pp×L /Ap×Ep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1.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2)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对于圆曲线,为该段的圆心角,如果孔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弯曲时,则θ为双向弯曲夹角之矢量和。
设水平角为α,竖直角为β,则θ=Arccos(cosα×cosβ)。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注: a、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计算时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b、 k和μ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橡胶抽拔棒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计算时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预应力梁计算书
预应力梁设计计算书本工程经对比选择屋面⑩轴梁作为设计控制预应力梁。
一、梁截面几何特证:(图一)B=450mm H=1500mm未移轴前:y 1=y 2=750mm断面有效面积A=450×1500=675000mm 2 截面惯性矩(未移轴前): I=121BH 3=121×450×15003=1.26×1011mm 4截面静矩(未移轴前):w 1=w 2=1y I =2y I =7501026.111 =168750000mm 3二、计算简图:(图二)梁的○J 轴端作为预应力的张拉端,○D 轴端作为张拉固定端,梁中预应力钢绞线在梁中拐点B 取在离○J 轴线2.0m 处。
孔道成型用预应力塑料波纹管,采用低松驰预应力钢绞线,其强度标准值为f ptk =1860Mpa 。
1.跨中截面所需预应力筋数量验算: 1.1有关参数:1.1.1按规范规定预应力梁采用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GB50010-2002的4.1.2条),其砼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 =2.39N/mm 2。
1.1.2预应力张控控制应力(后张法)бcon=0.7f ptk =0.7×1860=1302Mpa 。
1.1.3预应力产生的法向应力бpc =0.8бcon=0.8×1302=1041.6Mpa 。
1.1.4由截面设计弯矩包络图取最大弯矩M max =3657KN.m=3657×106N ·mm 。
1.1.5砼构件截面抵抗塑性影响系数r=1.75(查表而得)。
1.1.6在预应力梁中点C 截面处预应力对梁截面重心的偏心矩e p 取750-100=650mm 1.1.7每根钢绞线截面面积(按产品规格)A p1=140mm 2。
1.2估算钢绞线预应力筋的总面积:A p ≥==3148.15mm 2初选4-6φs 15.24的预应力钢绞线其实际面积A P =4×6×140=3360mm 2>3148.15mm 2(满足)1.3预应力钢绞线布置:(见图三,图四)原非预应力钢筋,请按原设计《结施》图上的要求配置。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计算书1. 计算书编制依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GB 50007-2011)以及工程地质报告、设计文件等编制本计算书。
2.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X工程,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X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XX 平方米。
工程由XX栋建筑物组成,其中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不同功能区域。
本计算书主要针对工程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计算。
3. 桩基设计参数3.1 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层和残积层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1)素填土:厚度1.00~3.50m,灰褐色,湿,松散状;2)粉质粘土:厚度1.50~6.00m,灰色,湿,可塑状;3)粉砂:厚度1.00~4.00m,灰白色,湿,松散状;4)碎石土:厚度2.00~6.00m,灰黄色,湿,松散状;5)强风化花岗岩:厚度1.00~4.00m,灰白色,湿,散体状。
3.2 桩基设计要求1)桩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桩长:根据计算确定;3)桩径:根据计算确定;4)桩距:根据计算确定;5)桩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规范和地质勘察报告确定;6)桩基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4. 桩基计算4.1 竖向承载力计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1条,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k = Qsk + Qpk ][ Qsk = 1.2 2.0 10^4 = 2.4 10^4 ][ Qpk = 1.2 1.0 10^4 = 1.2 10^4 ][ Qk = 2.4 10^4 + 1.2 10^4 = 3.6 10^4 ]4.2 水平承载力计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2条,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Qh = 0.7 2.0 10^3 = 1.4 10^3 ]4.3 桩基承载力验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4条,进行桩基承载力验算:[ Ng ][ Ng = 144 ]5. 桩基施工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GB 50007-2011)和设计文件,进行桩基施工,包括桩基施工前准备、桩基打桩、桩基质量控制等。
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范本
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范本范本1: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项目名称:项目地点:监理单位:日期: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旁站监理记录,包括预应力张拉钢束的张拉过程、锚固确认、防护层测量等内容。
二、预应力张拉钢束张拉记录2.1 张拉钢束编号:2.2 张拉钢束安装工序:2.3 张拉钢束张拉时间:2.4 张拉钢束张拉力:2.5 张拉钢束长度变化:2.6 张拉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2.7 张拉钢束锚固确认:三、预应力张拉锚固验收记录3.1 锚固系统型号:3.2 锚固系统试验报告:3.3 锚固系统安装工序:3.4 锚固系统锚固力测试:3.5 锚固力测试结果分析:3.6 锚固力合格证明:四、防护层测量记录4.1 防护层测量方法:4.2 防护层测量仪器及设备:4.3 防护层测量位置:4.4 防护层测量数值:4.5 防护层测量结果评估: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预应力张拉钢束张拉试验报告、锚固系统试验报告、防护层测量记录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张拉钢束:用于施加预应力力量的钢筋或钢束。
2. 锚固系统:用于将预应力张拉钢束锚固的系统,包括锚固装置、锚固板等。
3. 防护层:覆盖在预应力张拉钢束外部以保护其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层。
范本2:预应力张拉旁站监理记录项目名称:项目地点:监理单位:日期:一、项目概述本文档是旁站监理记录,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张拉情况进行记录。
主要包括张拉钢束的数量、张拉力、锚固情况等内容。
二、预应力张拉记录2.1 张拉钢束编号:2.2 张拉钢束长度:2.3 张拉钢束预应力设计值:2.4 张拉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2.5 张拉钢束张拉时间:2.6 张拉钢束张拉力:2.7 张拉钢束长度变化:2.8 张拉钢束锚固情况:三、锚固验收记录3.1 锚具型号:3.2 锚具安装工序:3.3 锚具锚固力测试:3.4 锚具锚固力合格证明:四、防护层测量记录4.1 防护层位置:4.2 防护层测量方法:4.3 防护层厚度测量:4.4 防护层测量结果评估: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预应力张拉记录表、锚固验收记录表、防护层测量记录表等。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例范本)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例范本)本合同段采用国标φs15.24(GB/T5224-2003)的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Rby=1860MPa,低松驰。
跨度为30m的T梁和25m的箱梁均采用Φs15.24mm钢绞线。
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千斤顶油压标示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施工。
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在预制梁的预应力损失参数方面,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为0.26,孔道偏差系数为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根据张拉预应力为1302MPa取为△=0.0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6mm;横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为0.26,孔道偏差系数为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为△=0.0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6mm;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为0.35,孔道偏差系数为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为△=0.0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1mm。
预应力材料方面,纵横向预应力束采用公称直径为Φ=15.24(7Φ5),抗拉标准强度f=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柔性吊杆采用27根Φ15.2环氧喷涂钢绞线组成,fpk=1860MPa;竖向预应力采用Φ25高强精扎螺纹粗钢筋。
锚具方面,纵向预应力采用OVM15-9型锚具锚固,横向预应力束采用OVMBM15-3(BM15-3P)、OVMBM15-4(BM15-4P)型锚具,竖向预应力采用JLM-25型锚具锚固;吊杆采用GJ15-27型锚具。
在设计伸长量方面,预应力平均张拉力的计算公式为Pp=(p1-e)/(kx+μθ),其中Pp为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p为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x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θ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k为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2,μ为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14.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为Δl=ppl/(AEp),其中Δl为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为预应力筋的长度,A为预应力筋的截面积,Ep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双端张拉与单端张拉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对比
式(1)反映了张拉端至锚固端因管道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 失,预应力筋从AB 传力到锚固端WX 损失了652.755kN,预 应力剩余2471.196-652.755=1818.441(kN)。 3.2 钢绞线回缩、锚具变形和接缝压缩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在完成张拉后对锚具进行锚固的过程中,锚垫板和锚 具会受到过大的压力,产生较大变形,且钢绞线会向内产 生回缩,从而导致预应力损失。在实际分析时,由于钢绞 线张拉过程中锚固端的垫板和锚具在张拉时已经被压密, 因此只需考虑张拉端的应力损失即可。另外,钢绞线回缩 时,还会受到和张拉摩擦力反方向的摩阻力,应力损失为 σl2。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钢筋回缩、锚具变形等 引起反摩阻力后造成的预应力损失[3]。在实际计算过程中, 按照式(2)计算因接缝压缩、钢绞线回缩、锚具变形、造 成的预应力损失。
(4)其他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张拉控制应力0.73fpk=1860×0.73 =1358MPa,F 3共13根钢绞线,钢绞线回缩量单端取 6mm;根据钢绞线检测报告,实际钢绞线的弹性模量是 1.95×105MPa,钢绞线截面面积为140mm。
3 单端张拉预应力损失及伸长量计算 3.1 孔道摩阻引起的损失
总487/488/489期 2019年第01/02/03期(1月)
双端张拉与单端张拉对预应力损失的 影响对比
许大垒,张冰,贾久冲,李泽民,胡少涛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在预应力施工规范上大多都是要求使用双端张拉的方法,但在实际施工中,也有很多不能做到双端张拉。以实际工程
表1 锚具变形、钢绞线回缩和接缝压缩取值(单位:mm)
锚具、接缝类型
ΔJ
锚具、接缝类型
ΔJ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松弛损失:由于预应力筋的松弛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预应力筋的应力会逐渐降低,从而产生松弛损失。
2. 锚固损失:在锚固区,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以及预应力筋的锚固变形会导致预应力损失。
3. 有效预应力损失:在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因素,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也会产生损失。
4. 施工过程中的损失:在施工过程中,如张拉、浇筑混凝土等环节,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问题,导致预应力损失。
5. 其他因素引起的损失:如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荷载作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预应力损失。
为了减小预应力损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选择合适的预应力筋材料、优化锚固系统、控制混凝土质量及养护、规范施工工艺等。
预应力体系综合检测技术方案
预应力体系综合检测技术方案一、引言预应力技术在现代工程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桥梁、高层建筑、大跨度屋盖等。
预应力体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结构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施工质量、材料老化、环境侵蚀等因素的影响,预应力体系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和损伤,从而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因此,开展预应力体系的综合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问题,对于保障结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检测目的和意义(一)检测目的1、评估预应力体系的工作状态,包括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值、预应力损失情况等。
2、检测预应力筋的完整性,发现是否存在断丝、锈蚀等缺陷。
3、检查锚具、夹具等锚固系统的工作性能,判断是否存在松动、滑移等问题。
4、为结构的安全性评估和维护决策提供依据。
(二)检测意义1、保障结构的安全运行,避免因预应力体系失效而导致的重大事故。
2、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减少结构的损伤和劣化。
3、节约维护成本,避免不必要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4、提高工程质量,促进预应力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发展。
三、检测内容和方法(一)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检测1、反拉法通过对预应力筋进行反向张拉,测量其伸长量和拉力,从而计算出有效预应力值。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对结构进行局部破坏。
2、磁通量法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预应力筋周围的磁通量变化,间接推算出有效预应力值。
该方法无需破坏结构,但测量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3、超声波法通过测量超声波在预应力筋中的传播速度和时间,计算出预应力筋的应力值。
该方法适用于预应力筋在混凝土内部的情况,但对测试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二)预应力筋完整性检测1、超声波检测法利用超声波在预应力筋中的传播特性,检测是否存在缺陷。
对于较细的预应力筋,可采用小直径探头进行检测。
2、射线检测法包括 X 射线和γ射线检测,通过拍摄预应力筋的影像,判断是否存在断丝、锈蚀等缺陷。
该方法检测精度高,但成本较高,且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两篇)
引言概述: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通过预应力钢束对钢管桩施加预应力,增强其抗弯和抗压能力。
本文是关于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通过对首件施工的总结,可以为后续工程提供指导和经验。
正文内容:1.施工困难与问题1.1预应力钢束的布置问题1.1.1钢束的位置与桩身位置不一致1.1.2钢束较长,增加了施工难度1.1.3钢束与桩身的粘结问题1.2混凝土灌注问题1.2.1混凝土流动性不佳1.2.2混凝土灌注力不均匀1.2.3混凝土与预应力钢束的配合关系1.3钢管桩的安装问题1.3.1桩的垂直度控制难度大1.3.2桩端部的连接不牢固1.3.3钢管桩的水平度不符合要求2.解决方法2.1预应力钢束的布置问题解决方法2.1.1提前制定详细的工程图纸2.1.2使用定位器辅助布置钢束位置2.1.3加强钢束与桩身的粘结强度2.2混凝土灌注问题解决方法2.2.1使用高流动性混凝土2.2.2加强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振捣2.2.3预应力钢束与混凝土之间添加黏结材料2.3钢管桩的安装问题解决方法2.3.1加强施工现场垂直度的控制2.3.2采用专用连接件加固桩端连接2.3.3使用水平仪进行钢管桩的水平度检测3.施工经验与教训3.1加强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3.2严格遵守工程图纸要求3.3施工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3.4加强团队合作与沟通3.5引以为戒的问题与错误4.工程实施效果评价4.1预应力管桩的强度和稳定性提升4.2地基处理效果显著4.3增加了结构的承载能力4.4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5.后续工作建议5.1加强对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学习5.2完善施工工艺与流程5.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与管理5.4定期进行工程验收与评估5.5深入总结施工经验,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总结:通过对预应力管桩首件施工的总结,我们发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法和经验总结,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T梁预应力计算书
互通区主线桥、堵河A匝道桥、水晶沟1#桥、水晶沟2#桥30mT梁张拉计算书1、P=σco n×A P2、E P=2.0×105(钢绞线力学试验报告数据)3、预埋金属螺旋波纹管K按规范取值0.0015,μ取值钢绞线0.25钢束分段计算(边跨主梁):N1束(全长):直线段CD=768,DE=698;AB=4215,FG=4215;曲线段BC=9774(夹角7°),EF=9774(夹角7°)P P(BC)段=【1395×11×139(1-e-0.0015×9.774N2束(全长):直线段CD=7171,DE=7101;AB=2357,FG=2357;曲线段BC=5236(夹角10°),EF=5236(夹角10°)N3束(全长):直线段CD=9080,DE=9010;AB=1981,FG=1981;曲线段BC=3665(夹角7°),EF=3665(夹角7°)考虑千斤顶工作长度(单侧):600;一片30m主梁钢束数量布置堵河大桥40mT梁张拉计算书1、P=σco n×A P2、E P=2.0×105(钢绞线力学试验报告数据)3、预埋金属螺旋波纹管K按规范取值0.0015,μ取值钢绞线0.25 钢束分段计算(边跨主梁):N1束(全长):直线段CD=10165,DE=10085;AB=2197,FG=2197;曲线段BC=7330(夹角7°),EF=7330(夹角7°)N2束(全长):直线段CD=6841,DE=6761;AB=1096,FG=1096;曲线段BC=11782(夹角10°),EF=11782(夹角10°)N3束(全长):直线段CD=742,DE=662;AB=2196,FG=2196;曲线段BC=16797(夹角7°),EF=16797(夹角7°)N4束(全长):直线段CD=1283,DE=1203;AB=5876,FG=5876;曲线段BC=12597(夹角7°),EF=12597(夹角7°)考虑千斤顶工作长度(单侧):600;一片40m主梁钢束数量布置。
单端张拉条件下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测试研究
[6] GB 50666—2011混 凝 土结 构 工 程 施 工 规 范 [s].
四JI l建 筑 第 36卷 2期 2016.4
257
N1b N3
9—7,t,5
9 — 7
金 属 波 纹 管
9—7击5
633
640 649
N5 11—7+5
806
7.35
7.50 7.69
7.5O
638
610 628
610
7.16
7.20 7.38
7.20
608
608 633
608
6.85
7.O9 7.38
的函数 ,由多元函数微分叠加原理有 :
OAl
0 £
+ d
) :
+ 幽
(4)
某城际铁路 32 m支架现浇箱梁 的预应力管道 采用金属 波纹管成型管道形式 ,钢束与管道壁之 间的摩 阻系数规范值 为 =0.23,偏 差 系 数 =0.0025,选 择 Nla、N1b、N3和 N5 束进行 了管道摩 阻测试 。箱 梁 的管道 摩阻测 试基 本数 据见 表 1,管 道 摩 阻 测 试 数 据 分 析 见 表 2。
旖=l:蟪 蟊畦 术妒0
根据式 (1),由弹 性变 形理 论 得钢 绞 线微 段 的伸 长
式 (4)为 和 的方程 组。取设 计值 和 为初 始
量 为 :
值 ,即 (O)= d, (0)= d,则 ,d(△ z.(0) = I△1 一
d(△) = dx = 8-( ̄O+kx)
7.O9
626
619 637
675
基于实测数据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实测数据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跨越深谷、悬崖峭壁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与交通建设中。
而在这些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建造过程中,预应力损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预应力损失会导致桥梁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当前,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预应力损失问题,国内外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入。
大多数已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理论计算或者国内外标准规范制定来进行的,而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张拉阶段实测数据的研究却较为缺乏。
因此,有必要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进行试验研究,以深入探究其损失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大跨径刚构桥的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试验,深入探究其损失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大跨径刚构桥的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张拉阶段预应力的损失进行实测数据统计和分析,探究其损失机理。
2. 探究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的影响。
3. 基于所得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试验研究:1. 室内试验:通过模拟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张拉阶段,进行实测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分析预应力损失所受到的影响因素。
2. 现场试验:在现有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上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加载条件和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得到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3. 分析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数值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究预应力损失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四、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本研究将主要开展以下内容:1. 相关文献调研:对国内外关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预应力损失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2. 试验方案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包括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制定试验计划和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损失报告
1 预应力损失
由于受施工状况、材料性能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预应力结构中预应力钢筋的预拉应力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将会逐渐减少。
这种减少的应力称为结构预应力损失
[2]。
设计中所需的钢筋预应力值是扣除相应阶段的应力损失后钢筋中实际存在的有效
应力值(pe σ)。
设钢筋初始张拉的预应力为con σ(称为张拉控制应力),相应的应力损失值为l σ,那么预应力钢筋的有效应力为:
pe con l
σσσ=-
因此,要使结构获得所需的有效应力(pe
σ),除需要根据承受外荷载的情况和
结构的使用性能确定张拉控制应力(
con σ)外,关键是能准确估算出预应力损失值l σ,
引起结构预应力损失的因素是很多,要准确地估算预应力损失值是非常困难的。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预应力损失按损失完成时间分为瞬时损失和长期损失两大类。
瞬时损失是指施加预应力时短时内完成的损失,例如锚具变形和钢筋滑移、混凝土弹性压缩、分批张拉等引起的损失;长期损失指的是考虑了材料的时间效应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和钢筋预应力松弛引起的损失。
2预应力损失计算
我们主要采用分顶计算法,就是根据预应力损失产生的不同原因分别计算各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再把分项损失相加得出总损失。
这也是目前我国现行规范采用的损失计算法。
我国现行规范将预应力损失分为六项考虑。
2.1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应力损失(1l σ)
预应力钢筋张拉后锚固时,锚具将受到相当大的压力,一方面使锚具本身及锚具下垫板压密产生变形;另一方面混凝土结构的接缝缝隙在压力的作用下也将压密变形。
这些变形导致预应力钢筋向内回缩,产生预应力损失,其值随钢筋为直线或曲线形面有所不同。
①、当为直线预应力钢筋时,
1l σ可按下式计算[10]:
1l s a E l σ=
a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同缩值,以mm 计。
l --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以mm 计。
可按下表取值。
②、当为曲线预应力钢筋时
1l σ计算公式为: 12(
)(1)l con f c
f
x l l μ
σσκ=+-
ϒ
式中:c
ϒ--圆曲线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以m 计;
x --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水平距离,以m 计;
μ--预应力筋的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按表五取值;
κ--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
f
l --反向摩擦影响长度,以m 计,可按下式计算
f l =
2.2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2l σ)
距离张拉端x 时的预应力筋的应力损失为:
()
()2(1)
x x con con l con y
N N e e A κμθκμθσσ-+-+-==-
式中:
con σ--预应力钢筋的控制张拉应力;
x --预应力筋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水平投影距离,以m 计;
μ--预应力筋的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按表五取值;
κ--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
θ--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以弧度计;
y
A --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
2.3 预应力筋与张拉设备之间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3l σ)
此项预应力损失,仅在先张法混凝土结构采用蒸汽或其他加热方法养护混凝土时才予以考虑。
设张拉时钢筋与台座的温度均为t 1,混凝土加热养护时最高温度为t 2,由于此时钢筋尚未与混凝土粘结,温度由t 1升为t 2后可在混凝土中自由变形,使钢筋产生一温差变形1l ∆:
121()l t t l α∆=-
式中:α- 钢筋的线膨胀系数,一般可取为5
110-⨯;
l - 钢筋的有效长度。
由于张拉台座一般埋置于土中,其长度不会因对构件加热而伸长,于是约束了预应力钢筋的伸长,这就相当于预应力筋被压缩了一个1l ∆长度,应力也就下降了。
当
停温养护时,混凝土已与钢筋粘结在一起,同时随温度变化而共同伸缩,因养护升温所降低的应力不可恢复,于是就形成温度应力损失,即
1
321()l s s l E t t E l
σα∆=
=- 式中,
s
E — 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取
5210a
MP ⨯。
2.4 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4l σ)
钢筋在持续高应力作用下,会产生随时间变化而增加的变形(内部晶体结构蠕变)。
如果预应力筋束在一定的张拉应力作用下,长度保持不变,则预应力筋束中的应力将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这就是钢筋的松驰引起的应力损失。
其计算方法如下。
①、采用普通松弛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 [10,17]:
40.4(
0.5)con
l con
ptk
f σσψσ=-
其中一次张拉时,1ψ=;超张拉,0.9ψ=。
②、采用低松弛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
当
0.7con ptk
f σ≤时,
40.125(
0.5)con
l con
ptk
f σσσ=-
当
0.70.8ptk con ptk
f f σ≤≤时,
40.2(
0.5)con
l con
ptk
f σσσ=-
③、对热处理钢筋:一次张拉 40.05l con σσ=
超张拉
40.03l con σσ=
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的特点:
①、钢筋初始拉应力越高,其应力松驰愈大;初始应力小,其应力松驰愈小。
当预应力筋的初始张拉控制应力小于钢筋极限强度的50%时,松驰量很小,松弛损失可以不考虑。
②、钢筋的松驰量与钢筋的品质有关,一般低松驰筋的松驰值不到普通松驰筋的1/3。
③、钢筋松驰与时间有关,前期发展较快,一天后可完成50%,以后渐趋稳定。
④、采用超张拉,并保持数分钟后,再降至设计值,可使松驰减少50%左右。
⑤、钢筋松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2.5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5l σ)
对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来说,在持续应力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续,混凝土会产生收缩和徐变,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缩短,因而引起应力损失,其值为:
对先张法构件:
/5/45220
115pc
cu
l f
σσρ
+=
+,
对于后张拉法构件:
/5/
25220
115pc
cu
l f
σσρ+=
+ ,
式中:5l σ,/
5l σ— 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筋中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所产生的预
应力损失;
/
,pc pc
σσ— 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筋在各自合力点所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
/,ρρ— 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配筋率(其值为受拉区和受压
区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与混凝土结构截面面积之比);
/
cu
f — 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2.6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6l σ)
采用后张拉施工时,由于受张拉设备的限制,无法对所有的预应力筋束同时进行张拉。
通常采用分批张拉的工艺,这样后批张拉的预应力筋引起混凝土构件的弹性变形导致先批张拉的预应力钢筋产生应力损失,即混凝土弹性压预应力损失。
其值可按下式计算[18-20]:
6l EP PC
σασ=∆∑
式中:
PC
σ∆— 在计算截面先张拉的钢筋中心处,由后张拉各批钢筋产生的混凝
土法向应力,可由材料力学方法求出;
EP α— 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
//5
/
45220
115pc
cu
l f σσρ+=
+/
//5
/
25220
115pc
cu
l f σσρ+=
+
3 桥博中导出的代表性钢束的预应力损失
A 腹板钢束
B 顶板钢束
4小结
在实际工程中,预应力连续梁结构应用非常广泛。
其施工多采用后张拉工艺。
具有跨度和总长度大、预应力钢筋张拉距离长的特点。
预应力钢筋的布筋一般采用曲线方式布筋,这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作用在连续梁上的荷载为线性荷载,而采用曲线配筋可获得与使用荷载反向的等效线荷载,使预应力作用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
当连续梁作用有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也可选用折线形式。
因此,为了满足结构的使用要求,连续梁各跨间的布筋形式可尽相同,也可不尽相同,主要根据外荷载的情况而定。
在进行连续梁预应力损失分析时,关键是要清楚认识预应力连续梁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预应力连续梁中预应力钢筋一般很长,张拉距离比较大,所以由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产生的总摩擦损失也大。
就某一计算截面来说,该截面离张拉端愈远的预应力损失就愈多,预应力钢筋的有效应力愈小。
摩擦损失是造成连续梁结构中预应力钢筋有效预应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由于预应力钢筋与孔道之间摩擦力作用,预应力钢筋的有效应力随着截面离张拉端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而预应力钢筋有效应力理想的分布应是直线ECF 。
为了使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接近理想,可采用超张拉后再放松锚固的方法来增加远离张拉端截面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其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分布如图3-7的曲线EBCD 。
远端截面的有效应力由原来的(con l σσ-)提高到
(con l
βσσ-),间接减少了由摩擦所造成的损失,获得较理想的有效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