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整理)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三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三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
该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基于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和使用,主要指标包括总产出、中间消耗、进口、最终产品使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等。
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也需要说明。
本次作业可以以研究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
需要写清楚研究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下面是根据资料编制的国民经济流量帐户体系:1.货物和服务账户该账户的来源使用包括总产出、中间消耗、进口、最终产品使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等。
其中,最终消费、资本形成等是该账户的重要指标。
最终产品使用指的是最终产品的使用情况,资本形成则是指固定资产的形成情况。
该账户的经济含义是反映国民经济中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和使用情况。
2.生产账户该账户的使用来源包括中间消耗、总产出等。
该账户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其中,固定资产消耗是该账户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账户的经济含义是反映国民经济中生产活动的使用和来源情况。
3.收入形成账户该账户的使用来源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消耗等。
该账户的主要指标是总营业盈余和净营业盈余。
该账户的经济含义是反映国民经济中收入的形成和使用情况。
4.原始收入分配账户该账户的使用来源包括财产收入支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消耗等。
该账户的主要指标是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净收入。
该账户的经济含义是反映国民经济中原始收入的分配情况。
5.收入再分配账户该账户的使用来源包括经常转移支出、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等。
该账户的主要指标是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该账户的经济含义是反映国民经济中收入再分配的情况。
6.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该账户的使用来源包括经常转移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等。
该账户的主要指标是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该账户的经济含义是反映国民经济中可支配收入的使用情况。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3
期中测验下面是我国2000-2004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试按题目的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
2000-2004年国民经济统计单位: 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1.根据给出的统计数据,计算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并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是由哪些生产成果组成。
2.根据给出的统计数据,计算各年度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并进行分析。
3.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有何不同。
5.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和国外净要素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6.结合我国近年经济建设的情况,计算2000-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并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及各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变化及特点。
解答:(1)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2))2000-2004年国外净要素收入均为负值,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即我国公民在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小于外国公民在我国获得的要素收入(计算式:国外净要素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即收入值—生产值))(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结果见上表。
(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之处: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而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
比如: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记入美国的GNP中,但不记入美国的GDP中,而记入日本的GDP中。
因此,若某国的GNP超过了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十国外净要素收入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GNP(5)国民总收入=GDP-折旧-(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出)国外要素净收入= 国民生产总收总值-GDP(6)2000-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36875.9/88254.0)1/4-1=109.33%-1=9.33%从表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渐减小,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渐增大,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基本持平。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三)名词解释1.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
2.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我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业部门。
4.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
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5.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营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6.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
7.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的生产税净额。
8.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9.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四)简答题1.答: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1)非金融企业部门,由从事生产市场上的产品和非金融服务的法人企业组成。
(2)金融机构部门,由从事金融媒介活动的所有常住法人单位和企业组成。
(3)政府部门,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类型的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组成。
(4)住户部门,由所有常住居民住户组成。
(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它是法律实体,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主要从事为居民家庭生产非市场性服务,其活动经费主要是由各种捐赠的资金来源负担。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新版.doc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3 参考答案(第七章———第十章)一、简答题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与差别。
答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为: (1)二者关于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范围、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
( 2 ) 在核算层次上,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账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账户、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账户基本对应 , 资本和金融项目与对外积累账户中资本账户、金融账户也是基本对应的。
2.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内容? 人口的经济构成包含哪些内容?答: 人口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 :( 1)人口总量统计。
包括常住人口统计和现有人口统计。
( 2)人口变动统计。
包括人口自然变动统计和人口机械(迁移) 变动统计。
( 3)人口构成统计。
包括: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人口的经济构成 ;人口地区构成统计;人口的社会构成。
人口的经济构成包括两方面: ( 1)按人口所从事劳动的性质,将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人口区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 ( 2) 按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提供者分为 : 雇主、雇员自给劳动者和财产及转移收入的接受者。
3.简述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包括按国民经济核算基本内容设置的各方面物价指数 , 主要有投入产出方面的物价指数、最终需求方面的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采用紧缩法编制。
采用紧缩法编制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的两项基础工作。
二、计算分析题 (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1.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 : 万美元项目差额贷方借方经常项目-6599.25 424.50 7023.75 货物与服务-6669.75 342.00 7011.75资本和金融项目6614.25 7116.75 502.50储备资产-22.50 90 112.507.50 7.50 -净误差和遗漏( 1)填出上表中带?处的数字。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评价书作业参考答案1,简答题1。
根据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下表数据并回答问题:指标单位:XXXX粮食产量:10,000吨46,251,45264,45706,430,074,947,48401工业增加值合计:39,570,43581,47431,54946,651,761,190机构和工业部门如何计算附加值?a:增加值是指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与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事业单位和工业部门计算增加值有两种主要方法:生产法和收益法生产方法:一个机构的增加值(工业部门)=该机构的总产量(工业部门)-该机构的中间消耗(工业部门)收入方法:一个机构的增加值(工业部门)=该机构(工业部门)(员工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净产品税+营业盈余)(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它的内容是什么?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永久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或全部增加值。
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考察的,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的总价值,具体包括工人的报酬价值和资本报酬价值(固定资本消耗、净产品税和经营盈余)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包括最终消费(居民的最终消费和政府的最终消费)、总资本形成(库存增加和总固定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生产过程成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报酬(3)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十五”期间中国粮食产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答:“十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为=(48401/46251)1/5=国内生产总值的100.91% =(182321/89404)1/5 = 115.32% 2。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内容是什么?1a: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包括生产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和资本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国际经济交流中的金融等3。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_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答: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总产出-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收入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营余)(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答: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具体包括最终消费(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减进口)。
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要素的报酬收入、资本要素的报酬收入。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 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1/5=100.91%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1/5=115.32%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3.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列举近两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本作业汇总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答: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总产出-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收入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营余)(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具体包括最终消费(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减进口)。
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要素的报酬收入、资本要素的报酬收入。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1/5=100.91%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1/5=115.32%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3.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各自有什么特点。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3及4网考题库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3及4网考题库答案形考任务3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1.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冋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作业内容: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工作情况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
(题目自拟,可参考课程论坛组织的学习讨论。
)小论文:浅谈人均GDP、人均GNI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区别与联系及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用哪个指标更合理。
答* (1)人均GDP与人均GNI的概念明显不同.人均GDP和人均GNI分别是用GDP和GNI除以年平均人口计算得到的人均指标。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价值。
GNI即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等于企业、政府、住户等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2)GDP和GNI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两者的联系看,GDP是GNI核算的基础。
GNI等于GDP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的初次分配收入,即GDP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净额。
从两者的区别看,GDP是个生产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増长和变动情况;GNI是个收入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收入水平和宏观收入分配状况。
具体到人均GDP和人均GNI上,人均GDP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的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NI主要反映一个国家获得收入的人均水平。
(3)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区别较大,侧重点不同。
国民总收入(GNI)通过经常转移,形成可支配总收入。
国民经济核算新版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
国民经济核算新版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一一简答题、1、答:)增加值是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加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
机构单位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
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生产法和分配法。
(2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进行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三个角度理解1生产过程或生产成果价值总量。
2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价值总量。
3生产过程结果的收入分配的收入总量。
(3) 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78704/46251 , 1/5 ) X 100%=100.91182321/89404=2.03929 按X A Y下( 1/5 )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0.2=1.1531 X 100%=115.31% 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
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及资本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二、计算分析题:1、解:企业2003 年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32+4+8+21=65 (亿元)2、答案:GDP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 净出口=8110 + 2037 + ( 1200 —1060 )= 10287中间消耗= 总产出—GDP= 15000 —10287 = 4713营业盈余二GD—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生产补贴=10287 —5240 —1480 —610 + 15 = 29720国内生产总值账户3、解:(1 )国内生产总值、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及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如下表: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次作业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第三次作业答案1.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满分:5 分2.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满分:5 分3.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满分:5 分4. 保险公司属于()。
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政府部门D. 住户部门满分:5 分5.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满分:5 分6.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满分:5 分7. 服务的特点是()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满分:5 分8.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满分:5 分9.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一:发贴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是什么关系?具体说明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相比较,它们之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核算的总体围。
国民经济核算是将国民经济当作一个总体的宏观核算,而会计核算是将企业当作一个总体的微观核算。
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围上看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宏观总体的某个指标数值与微观个体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汇总关系,如销售收人这个指标或科目,对企业来讲,不考虑买者是谁,只要出了企业围,就是销售;而对部门、地区、国家来说,部门、地区部的相互买卖就不应该计算迸来。
总体围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宏观统计核算与微观会计核算在许多方面的差异,从而决定会计核算无法直接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各种数据。
2•核算的目的。
国民经济核算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为核算对象,通过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科学的核算方法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家宏规经济分析、决策、调控提供资料。
会计核算则是以微观基层单位的资金运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为微观活功单位的经营治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社合公众了解微观单位的财务信息提供服多。
目的不同,所选的指标(科目)自然也会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中某个指标(或科目)即使在名称上相同,大多救情况下口径、围也不一样。
3.核算的容。
从这方面讲,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互相区别的一面。
就两种核算中直接相互关联的部分而言,主要区别表现在核算的概念与分类上。
在概念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同一核算概念有时会有不同的含义。
在分类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共同采用的分类所依据的原则和所划分的类别不一致。
4•核算的方法。
二者尽管都采用了复式记账法,并借助账户形式加以表现,但两者使用的账户有以下区别:(1)从登记主体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以账户为主体,根据账户来确定收支;会计则以企业为主体,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分别反映其增加及减少。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43)本课程考核形式:网核(50%)+机考(50%)=期末总成绩第三次形考任务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题目1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答案如下:组长姓名:学号:组员姓名:学号:组员姓名:学号:组员姓名:学号:组员姓名:学号: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 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1.谈谈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的基木原则和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部分。
要坚持的原则有四个:(-)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作为确定国名经济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方而的原则。
(二)所有权原则。
表现为企业的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着决定性作用。
(三)三定价原则。
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等的等价统计原则。
(四)核算统计原则。
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核算时期或时点的当时市场价格,对包括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积累在内的各种交易和资产负债进行估价的原则。
其各相应账户的经济含义:账户体系中的第一个账户是生产账户,包括一个货物和服务账户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的反映。
2021年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未来城市交通规划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这一重要
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规划未来城市交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未来城市交通规划不仅仅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更是要
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规划。
在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中,我们需要注重公共交通的建设,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科技的应用,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
其次,未来城市交通规划还需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
我们要关注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出行环境。
我们需要打造更多的步行街、自行车道,让城市的交通更加人性化,让市民能够更加便利地出行。
最后,未来城市交通规划还需要注重城市规划的整体性。
我们不能只看到交通
问题本身,还需要考虑交通与城市规划的整体融合。
我们需要注重交通枢纽的规划,注重交通线路的设计,使得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中,我们需要注重公共交通、人性化设计、城市规划的整
体性,这样才能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规划。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城市交通规划出更好的方案,让我们的城市交通更加便利、舒适、智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国民经济核算任务网上作业第题形成性考核答案精修订
国民经济核算任务网上作业第题形成性考核答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一、作品题(共5道试题,共100分。
)1. 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指标单位1978199020002008每天创造的财富: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支出粮食钢材亿元亿元亿元万吨万吨每天消费量: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公共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亿元每天其他经济活动: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亿元亿元亿美元(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答:(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等。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净出口 140 出口 1200 减:进口 1060
国内生产总值 10287
4、解:(1)国内生产总值、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及各年度资本形成总
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如下表: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2005 48401 76190 182321 88604
(1)增加值是指某单位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 价值之和。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生产法和收入法(或称分配法)
a、生产法:
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 机构单位(产业 部门)总产出 - 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投
年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最终消费所占比率 (%) 资本形成所占比率
89340.9 61.1 36.4
98592.9 59.8 38.0
107897.6 58.2 39.2
121511.4 55.5 42.3
142394.2 53.0 44.2
(%)
(2)各项分析如下: 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 成。
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7106-9556=7550(亿元)
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9550-(5166+1202+1178)=2010(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第七章———第十章)
一、简答题
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与差别。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为:(1)二者关于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范围、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
(2)在核算层次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账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账户、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账户基本对应,资本和金融项目与对外积累账户中资本账户、金融账户也是基本对应的。
2.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内容?人口的经济构成包含哪些内容?
答:人口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
(1)人口总量统计。
包括常住人口统计和现有人口统计。
(2)人口变动统计。
包括人口自然变动统计和人口机械(迁移)变动统计。
(3)人口构成统计。
包括: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人口的经济构成;人口地区构成统计;人口的社会构成。
人口的经济构成包括两方面:(1)按人口所从事劳动的性质,将人口区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2)按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提供者分为:雇主、雇员自给劳动者和财产及转移收入的接受者。
3.简述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包括按国民经济核算基本内容设置的各方面物价指数,主要有投入产出方面的物价指数、最终需求方面的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采用紧缩法编制。
采用紧缩法编制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的两项基础工作。
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1.
某国200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2)根据上题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计算该国2002年的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收支差额,并简单分析该国2002年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解: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货物差额+服务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6670.50+0.75+45.00+25.5=-6599.25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贷方金融项目-借方金融项目=7116.75-502.5=6614.25
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净误差与遺漏
项目差额
=-6599.25+6614.25+7.5=22.5
该国在2002年度的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呈现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收支差额呈现顺差,在数额上前者稍小于后者,使储备资产略有增加。
该国经常项目有大额的逆差,说明该国在这一核算年度进口的商品远远大于出口的商品,这对一国的对外贸易来说很不利;资本和金融项目有大额的顺差,说明该国吸引了很多投资,或者是借了很多的外债。
因此,从长远看,该国必须注意提高本国商品出口的竞争力,注意所吸引外资的合理利用,并且密切注意外债的规模和偿还能力。
2.某国有如下资料:
(1)劳动报酬20000亿元,生产税21000亿元,所得税6000亿元,生产补贴16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2800亿元,营业盈余9260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亿元。
(2)国民可支配收入50000亿元,总消费36000亿元,总投资11000亿元,进口1380亿元,出口1440亿元,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亿元。
要求:(1)用两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等指标;
(2)计算总储蓄、净金融投资指标。
解:(1)支出法。
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36000+11000+(1440-1380)=47060(亿元)
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20000+12800+(21000-16000)+9260=47060(亿元)
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要素净收入=47060-60=4700(亿元)
(2)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50000-36000=14000(亿元)
净金融投资指标=总投资+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11000-30=10970(亿元) 3.已知某地区某时期的下列资料:(单位:亿元)
(1)期内总产出8553,中间消耗3775,最终消耗3858,总资本形成889(其中,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05,固定资本消耗589),产品中出口1124,进口1093。
(2)期内劳动报酬支出2583,来自国外劳动报酬净收入-10,生产税净额601。
其中,对国外支付产品税5,另对国外财产收入净支付16。
(3)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收入1,资本转移净额-3。
(4)期内对国外负债1632,其中,长期资本往来1500,短期资本往来132;金融资产净购买1630,其中,长期资本往来1530,短期资本往来100。
根据以上资料:
(1)计算下列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解: (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553-3775=4778(亿元)
国民总收入:
解: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总营业盈余)
+国民财产收入-国民财产支出
=(2583-10)+(601-5)+0-16+1594=4747(亿元)
国民可支配收入:
解: 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净收入+来自外国经常转移收入净额=4158+1=4159
储蓄:
解: 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4748-3858=890(亿元)
国外净资本流入:
解: 国外净资本流入=对国外负债-金融资产净购买=1632-1630=2(亿元)
(2)编制国民经济流量账户体系。
4.已知某地区期初人口资料如下:
(1)常住人口400万人,其中暂时外出人口2.5万人。
(2)外地暂住本地区人口8万人。
并已知该地区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1)常住人口中死亡3.5万人,出生7万人,新增暂时外出人口6000人,从外地返回本地2000人。
(2)在外地暂住本地区人口中,死亡350人,出生1500人,离开本地区600人,新增外地暂住本地100人。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期末常住人口、现有人口和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
解:(1)期末常住人口=期初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增加-常住人口减少
=400+7-3.5=403.5(万人)
(2)期末暂时外出人口=期初暂时外出人口+本期增加-本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