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练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例题,结构力学,课件

例题,结构力学,课件
T T
T
{F } = [0
4 −6 0 4 6] ;{U3} = [ 0 0 0 4 5 6]
T
(2) 结点 3(4,5,6)
0 0 ( 2) {P3E} = − 6 = −6 6 −6
−4 4 ( 3) {P3E } = − 0 = 0 6 −6
例题
例题 1 图示结构,各杆长均为l, EA、EI相等且为常数 相等且为常数。 图示结构,各杆长均为l, EA、EI相等且为常数。试形成与自由结点对 应的结构刚度矩阵子块。 应的结构刚度矩阵子块。
3 ② 2 ① 1 y M,θ x
例题1 例题1
(1) 求各单元单刚
α1 = 0 ,
0
[k ]
0
(1 )
2 ② y q ① 1 l ③ 4 l M,θ x 3
例题
例题6 例题6
(1)由结构位移向量得出单元①的位移 结构位移向量得出单元① 单元 2 ② 3
{δ}
(1)
ql2 T = [0 0 0 0 −27l −5] q 1000EI
① 1
③ 4 l
l
(2)求单元①的固端力列阵 求单元①
{F }
p
(1)
[K ]
( 3)
=
1 −1 −1 1 2 EA −1 1 1 −1 4l −1 1 1 −1 1 −1 −1 1
例题5 例题5
例题 1
( (1) ( 3) k (jj1) + kii3) k ji kij (1) (1) ( 2) ( 2) kii + kii kij [ K ] = kij ( 3) ( 2) ( 2) ( 3) k ji kii + k jj k ji

《结构力学辅导课件》

《结构力学辅导课件》
结构力学
复习指导
精品ppt
第一章 绪论
掌握结构的计算简图的选取及简化要点 了解杆件结构的分类 了解荷载的分类 • 掌握结构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杆件组成的平面杆件结构体系
精品ppt
第二章 结构(几何)组成分析
一、名词含义
• 何谓自由度?何谓约束?常见约束有哪些?
•自由度:确定物体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 •约束:减少自由度的装置
第七章 力 法
要深刻理解力法解超静定结构的“化未知为 已知”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思想。
要通过分析(计算自由度等)准确判定超静 定次数。
要能正确、恰当的选取基本结构(必须是几 何不变的,一般应是静定的)。
要熟练掌握荷载下用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 (刚架、梁、桁架和组合结构)。
要掌握支座移动的超静定结构力法求解。
RA.I.L b/L + — a/L QC .I.L
ab/L + MC.I.L
②基本部分上的量值影响线,在基本部分上与相应单跨静定
梁的影响线相同;在附属部分上以结点为界按直线规律变化。
•结点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在相邻两结点之间为直线: ①首先绘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
②从各结点引竖线与其相交,相邻交点连以直线。
二个刚片用不完全相交, 也不完全平行的三根链杆相 连,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 的,且无多余约束。
应用条件:
精品ppt
上一张 下一张 退 出
精品ppt
精品ppt
3、二元体规则
二元体定义:由两根不 在同一直线上的链杆连 接一个新结点的构造, 称为二元体。
规则:在一个体系上增 加或拿掉二元体,不会 改变原体系的几何构造 性质。
含要求内力杆的截面(使要求杆尽可能为截 面单杆)用;力矩或投影方程求解。 对于联合桁架,根据组成情况先求联系杆的 内力,使其变成几个简单桁架进行求解。

计算结构力学(全套课件500P)

计算结构力学(全套课件500P)

结构刚度方程形式为线性代数方程组, 利用矩阵代数和数值计算方法编制成计算机 程序,上机求解未知量。由此可知有限单元 法的中心思想是一分一合。由于单元的个数 有限,故称其为有限单元法。
单元的类型主要有:
①杆单元
②平面单元及板单元
③壳单元
④块体单元
①杆单元
②平面单元及板单元
③壳单元
④块体单元
•本课程主要研究杆系结构,称为杆系有限 元。
本课程主要介绍矩阵位移法。
在矩阵位移法中
•所有的方程组均采用矩阵的形式表示。
•所有的推导和运算均借助于矩阵代数,形式紧 凑明了,方便程序设计。
•采用矩阵结构分析方法,并不改变结构力学的 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如平衡原理、叠加原理、 变形协调原理、能量原理等。
本课程基本假设:
小变形假设; 材料线性行为假设(结构联接为理想联结)。
•单元的杆端力列阵用{F}表示 ;
•结构结点力列阵用{P}表示;
•反力用{R}表示;
•结点位移与结点力的各个分量应相互对应, 如: {δ}i与{F}i, {Δ}与{P};
•结点位移编号(或结点力编号)与结点编号有 关。结点编号是人为的,现已可用程序实现 结点自动编号;
•在进行结构分析时,首先应编好结点号。结 点编号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精度及内存,其 原理是应尽量使每个单元两端结点号的差值 最小。
•柔度法要确立多余约束建立基本结构,并满 足位移协调条件,要具体分析,故很难规范 化统一格式编程,不易实现计算自动化。
•所以,工程计算一般采用矩阵位移法。
但在梁、板、壳等问题中,所假设的位 移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满足一些单元的协调 性(C'连续性问题),故混合法或柔度法仍得到 运用,并能进一步发展,现主要在板壳结构 中使用。

《结构力学期末复习》PPT课件

《结构力学期末复习》PPT课件

主系数δii表示基本体系由Xi=1产生的Xi方向上的位移 付系数δik表示基本体系由Xk =1产生的Xi方向上的位移 自由项ΔiP表示基本体系由荷载产生的Xi方向上的位移
对于n次超静定结有n个多余未知力X1、 X2、…… Xn,力法基本体系与原 结构等价的条件是n个位移条件,Δ1=0、 Δ2=0、 ……Δn=0,将它们展开
力法校核 1)阶段校核: ①计算前校核计算简图和原始数据,基本体系是否几何不变。 ②求系数和自由项时,先校核内力图,并注意正负号。 ③解方程后校核多余未知力是否满足力法方程。
q=23kN/m 6m
q=23kN/m
↑↑↑↑↑↑↑ ↑↑↑↑↑↑↑
§9.6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由此求得
CG
D

{
Δ1=0 Δ2=0
完全一样。
力法的特点: 基本未知量——多余未知力; 基本体系——静定结构; 基本方程——位移条件——变形协调条件。
2、多次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δ11
d
q ii
主↓↓M↓系E↓↓Ii↓2数↓↓Bd恒s 为0正,d=i,k 付基ΔΔ系本B↓HBM↓=V体=↓Δ数Δ↓E系↓i↓M21=I、↓0↓=Xk0自2 dδBs由1X=21项000可,Di正P ×可X1 负M+可Ei M为I XP1零=1dδ。s21主000
2) NP、QP、MP实际荷载引起的内力,是产生位移的原因; 虚设单位荷载引起的内力是
N ,Q , M
3) 公式右边各项分别表示轴向变形、剪切变形、弯曲
变形对位移的影响。
4)梁和刚架的位移主要是弯矩引起的
D iP
MM P dx
EI
5)桁架
D
NN Pl
iP
EA

结构力学课件电子档

结构力学课件电子档

139交变应力1. 自行车运动时,其前轮轴横截面上危险点的应力为:(A)脉动循环应力; (B)对称循环应力; (C)不变的弯曲应力; (D)非对称的循环应力。

2. 圆轴受力如图,当它以等角速度w 旋转时,其横截面上危险点的应力为:(A)脉动循环; (B)对称循环; (C)不变的弯曲应力; (D)非对称的循环。

3. 受F 力作用的圆轴,在30a =?范围内往复转动,则跨中横截面上点B 的应力循环为:(A)对称循环; (B)脉动循环; (C)非脉动循环; (D)静荷。

4. 在图示交变应力t s -曲线情况下,其平均应力、应力幅和循环特征为:(A)m 25MPa s =,a 35MPa s =,6r =-; (B)m 25MPa s =,a 35MPa s =,1/6r =-; (C)m 35MPa s =,a 25MPa s =,6r =-; (D)m 35MPa s =,a 25MPa s =,1/6r =-。

5. 可以提高构件持久极限的有效措施为:(A)增大构件的几何尺寸; (B)提高构件表面的光洁度; (C)减小构件连结部分的圆角半径; (D)尽量采用强度极限高的材料。

6. 已知材料对称循环应力的疲劳极限1s -、有效应力集中因数σK 、尺寸因数σe 、表面质量因数b ,规定安全因数n ,则构件在对称循环下的许用应力为: (A) 1σσ/()n K bs e -; (B) σ1σ/()K n s e b -; (C) σσ1/()K n e s b -; (D) σ1σ/()nK e bs -。

7. 已知材料对称循环应力的疲劳极限1s -、有效应力集中因数σK 、尺寸因数σe 、表面质量因数b ,构件的最大应力max s ,则构件在对称循环下的的疲劳安全系数n 为: (A)1max σσ/[/()]K s bs e -; (B)1σmax σ/[/()]K s s e b -; (C)1σσmax /(/)K s e s b -; (D)1σmax σ/(/)K s e bs -。

结构力学龙驭球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课件

结构力学龙驭球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课件

根据空间力矩的定义和性质,计算力对点 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03 材料力学部分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基 础
总结词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 式。
详细描述
这部分习题答案将提供关于材料力学 基础知识的详细解释,包括应力和应 变的概念、胡克定律、弹性模量等, 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 原理和公式。
振动分析
总结词:掌握振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
掌握振动分析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如模态分析和谱分析。
熟悉振动分析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和方程, 如单自由度系统和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方程。
详细描述
理解振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
05 弹性力学部分习题答案
弹性力学基础
总结词
详细描述了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假设、基本方程和解题方法。
详细描述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应力和应变、胡克定律等。同时,也介绍了弹性力 学的基本假设,如连续性、均匀性、各向同性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包括平 衡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题方法。
平面问题
总结词
针对平面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思路进行了 深入探讨。
这部分习题答案将针对剪切与扭转的受力分析、应力和应变计算进行详细的解析,包括剪切与扭转的受力分析、 应力和应变计算等,帮助学生理解剪切与扭转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04 动力学部分习题答案
动力学基础
详细描述
总结词:掌握动力学基本概 念和原理
01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
理、动量矩定理等基本原理。
02
VS
详细描述
该部分内容主要针对平面问题进行了深入 的探讨,包括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 题。对于平面应力问题,介绍了如何利用 应力函数和叠加原理求解;对于平面应变 问题,则介绍了如何利用格林函数和积分 变换等方法进行求解。此外,还对平面问 题的基本假设和简化方法进行了阐述。

结构力学力法练习(课堂PPT)

结构力学力法练习(课堂PPT)

10 力法
力法基本思路小结
力法基本结构——解除多余约束,转化为静定结构。 力法基本未知量——多余约束代 以多余未知力。 力法基本体系——基本结构在多余未知力和外界因素作用下。 力法(基本)方程——位移协调条件(变形条件)。 11X1+1P=0
力法基本思路——转化为静定结构。
(1)分析力法基本体系的位移,建立力法(基本)方 程
(2) 从力法方程解得力法基本未知量,可按静定结 构求解全部反力和内力。
结构EI
l
X1 一、取力法基本体系
l
二、列力法基本方程
11X1+1P=0
X1=1
力法基本体系 三、计算系数11和自由项1P
Pl
11
1 EI
g1 2
l
l gl
2 3
l3 3EI
1P
1 EI
g1 2
20
1P
ql 2 / 2 MP 2P M M1X1 M2X2 MP
10 力法
q
1
11 X1 12 X 2 1P 0
X2
21 X1 22 X2 2P 0
2 X1
11
1 2EI
l2 2
2l 3
1 EI
l
3
7 6
l3 EI
l
M2 ql 2 ( 8
X2结=112 构荷内1222 载力E211作I分 l用2E布21I 2下3与ll22超刚l13静度E12l3I 定E的l3I 22 绝对值无关9,只ql4与各杆
n 334 5
结构力学电子教程
10 力法
n 6 3 4 14
(14 次)
结构力学电子教程
10 力法
4、计算自由度(几 何不变体系)确定超 静定次数

工程力学之结构力学(PPT31页)

工程力学之结构力学(PPT31页)

•工程力学之结构力学(PPT31页)培训课件培训讲义培 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分析实例4
A
•工程力学之结构力学(PPT31页)培训课件培训讲义培 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A
B
CD
E
上部体系与基础用不交 于一点的三根链杆相连
B
CD
E
再去掉二元体A
B
CD
E
先去掉基础
剩下BC,DE用两根平行链杆 相连,所以原体系是有一个自 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
II
III
II III
I
I
几何不变体系
几何瞬变体系
三、增减二元体规则
一体系上增加或减少若干个二元体,不改变原体系的几何组 成。
二元体:两根不共线的链杆固定一个新结点的装置。如:
•工程力学之结构力学(PPT31页)培训课件培训讲义培 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工程力学之结构力学(PPT31页)培训课件培训讲义培 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工程力学之结构力学(PPT31页) 工程力学之结构力学(PPT31页)
第2章
几何组成分析
Geometrical Constitution Analysis
目录
§2-1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和概念 §2-2 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 §2-3 几何组成分析示例 §2-4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2-1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和概念
装配过程通常有两种: 1、从基础出发构造
2、从内部刚片出发构造
•工程力学之结构力学(PPT31页)培训课件培训讲义培 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工程力学之结构力学(PPT31页)培训课件培训讲义培 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结构力学》习题解答(内含解答图)

《结构力学》习题解答(内含解答图)
习题2-12图习题2-12解答图
习题2-13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习题2-13图习题2-13解答图
解:将原图结点进行编号,并将支座6换为单铰,如图(b)。取基础为刚片Ⅰ,△134为刚片Ⅱ,△235为刚片Ⅲ,由规则一知,三刚片用三个不共线的铰联结组成几何不变体。在此基础上增加二元体674、785,而杆38看作多余约束。杆910由铰联结着链杆10,可看作二元体,则整个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习题2-7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习题2-7图习题2-7解答图
解:将题中的折杆用直杆代替,如图(b)所示。杆CD和链杆1由铰D联结构成二元体可以去掉;同理,去掉二元体杆CE和链杆2,去掉二元体ACB,则只剩下基础,故整个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另外也可用基础与杆AC、杆BC是由不共线的三个铰联结,组成几何不变体,在此几何不变体上增加二元体杆CD和链杆1、杆CE和链杆2的方法分析。,
习题2-8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习题2-8图习题2-8解答图
解:为了便于分析,对图中的链杆和刚片进行编号,分析过程见图2-21(b)。首先去掉二元体NMI、JNI,然后分析剩余部分。杆AD由固定支撑与基础联结形成一体,构成几何不变体,在此基础上增加二元体DEB、EFC、EHF形成刚片Ⅰ(注意固定铰支座与铰相同);铰结△GIJ为刚片Ⅱ;刚片I与刚片Ⅱ之间用不交于一点的杆DI、杆GI、杆HJ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
习题2-18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解:将原图结点进行编号,并将固定铰支座换为单铰,如图(b)。折杆AD上联结杆EF,从几何组成来说是多余约束;同理,折杆CD上联结杆EF也是多余约束。取基础为刚片Ⅰ,折杆AD为刚片Ⅱ,折杆CD为刚片Ⅲ。刚片Ⅰ与刚片Ⅱ是由链杆A和杆BD相连,刚片Ⅰ与刚片Ⅲ是由链杆C相连,注意,杆BD只能使用一次。由规则二知,体系为几何可变体系。

新版结构力学练习题_2194课件.doc

新版结构力学练习题_2194课件.doc

1、已知图示结构弯矩图,试作剪力图。

2、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

(EI= 常数)3、计算图示在荷载作用下的静定刚架,绘出其弯矩M图,并求 C 点的竖向位移ΔCv。

4、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 D 点水平位移Δ,EI 为常数。

L EIF P EI1 =∞DL EIL15、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画出M 图。

6、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M 图。

E=常数。

7、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画出弯矩图。

8、利用对称性,用力法计算下图所示超静定结构,并画出M 图。

qA EI CEI EI lB DEIql29、用力法计算图示钢架,并绘制弯矩图,EI 为常数。

20kN/m40kN6m6m10、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画出弯矩图。

11、试列出图示刚架的力法典型方程,并求出所有系数和自由项。

(EI =常数)12、下图所示超静定刚架支座A产生逆时针转角,支座C 产生竖向沉降c,并受图示荷载作用,用力法计算该刚架并画出M 图。

3qB EICcEI aAa13、计算图示静定组合结构,画出梁式杆的弯矩图。

1kN/mABF C Gm2D2m 2mE2m 2m14、试做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弯矩图,剪力图。

F PaFPAFB CD Ea a a a a15、作图示结构的M 图。

416、试做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剪力图。

17、计算图示结构,绘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18、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弯矩图、剪力图。

519、计算图示桁架指定杆件1、2、3 的内力。

20、计算图示刚架A、C 两截面的相对转角AC。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1-1 等截面杆件的固端弯矩和固端剪力
编号
1 两 端
2 固 支
3
简图 q
A
l
B
q
A
l
B
P A
a
B b
固端弯矩(以顺时针转向为正)
mAB
=
-
ql 2 12
mBA
=
+
ql 2 12
mAB
=
-
ql 2 30
mBA
=
+
ql 2 20
mAB
=
-
Pab2 l2
mBA
=
+
Pa2b l2
固端剪力
QAB
=
+
ql 2
连续梁的计算属于无侧移刚架问题。 计算步骤: (1) 确定基本未知量 (2) 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写出各杆端弯矩的表达式 (3) 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取结点为隔离体) (4) 求基本未知量(解基本方程)
11´-11
(5) 计算杆端弯矩(将未知量代入杆端弯矩的表达式) (6) 作弯矩图
四、有侧移刚架的计算
mAB
=
-
Pl 8
mBA
=
+
Pl 8
mAB
=
EIaDt h
mBA
=
-
EIaDt h
mAB
=
-
ql 2 8
mAB
=
-
ql 2 15
续表11-1
固端剪力
QAB
=
+
P 2
QBA
=
-
P 2
QAB = 0 QBA = 0
QAB
=
+
5 8
ql
QBA
=
-
3 8
ql
QAB
=
+
2 5
ql
QBA
=
-
1 10
ql
11´-8刚度方程(转角位来自方程):① 两端固支,杆端有转角qA、qB且杆件两端有竖向相对
位移D时
M
AB
=
4iq
A
+
2iq B
-
6i
D
l
M
BA
=
2iq
A
+
4iq
B
-
6i
D
l
② 两端固支,A端有转角qA且两端有竖向相对位移D时
11´-5
M
AB
=
4iq A
-
6i
D
l
M BA
=
2iq A
-
6i
D
l
③ A端固支,B端铰支,A端有转角qA且杆件两端有竖向
① 已知杆端位移求杆端弯矩——形常数;
② 已知荷载作用时求固端弯矩——载常数。
(1) 由杆端位移求杆端弯矩(获得刚度方程)
11´-4
杆端位移与杆端弯矩的符号规定:杆端转角、弦转角和 杆端弯矩一律以顺时针为正。
注意:弯矩符号规定,只是针对杆端弯矩而言,而不是 针对杆间的任一截面的弯矩。当取杆件为隔离体时,把杆端 弯矩作为外力,一律以顺时针为正;当取结点为隔离体时, 把杆端弯矩作为外力,一律以反时针为正。
编号
一8 端 固 定9 另 一
10 端 铰 支 11
简图
q
A
l
B
P A
a
B b
P A
l/2
B l/2
A t1
B
t2
Dt = t1-t2
固端弯矩(以顺时针转向为正)
mAB
=
-
7ql 2 120
mAB
=
-
Pb(l 2 2l
-
2
b2
)
mAB
=
-
3Pl 16
mAB
=
-
3EIaDt 2h
续表11-1
固端剪力
相对位移D时
M
AB
=
3iq A
-
3i
D
l
④ A端固支,B端为滑动支座,A端有转角qA时
M AB = iq A
M BA = -iq A
(2) 由荷载求固端弯矩 此时,仅考虑外荷载作用,可以用力法求出各种单跨超 静定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杆端弯矩和杆端剪力称为“固端 弯矩”和“固端剪力”。
11´-6
固端弯矩和固端剪力因只与荷载形式有关,称为载常数。 用“mAB、 mBA、QAB、QBA表示固端弯矩和固端剪力。有关 结果见表11-1。
11´-2
基本未知量的确定:
基本未知量数n=结点角位移数+独立的结点线位移数 结点角位移数:结构的刚结点数(容易确定) 独立的结点线位移数:将所有的刚结点变成铰后,若有 线位移,则体系几何可变,通过增加链杆的方法将体系变成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则需要增加的链杆数 即为独立的线位移数。 (3) 解题途径 ① 确定基本未知量; ② 杆件分析—获得杆件的刚度方程(拆结构成杆件); ③ 整体分析—获得位移法基本方程(将杆件搭接成结构) 注意:基本方程是用结点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
QAB
=
+
9 40
ql
QBA
=
-
11 40
ql
QAB
=
+
Pb(3l 2 2l 3
b2
)
QBA
=
-
Pa
2
(3l 2l 3
-
a)
QAB
=
+
11 16
P
QBA
=
-
5 16
P
QAB
=
QBA
=
-
3EIaDt 2hl
11´-9
编号
简图
q
12 A
l
B
一 端 固 13 定 另 一 端 滑 动 14 支 承
15
P
A
QAB = +P QBA = 0
QAB = +P QB左 = +P QB右 = 0
QAB = 0 QBA = 0
11´-10
当等截面杆同时受有荷载和杆端位移时,可用“叠加原 理”得出各杆端弯矩和剪力的表达式。
三、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无侧移刚架:若刚架的各结点(不包括支座)只有角位移 而没有线位移,这种刚架称为无侧移刚架。
B
a
b
P
A
l
B
A +t1 B +t2
Dt = t1-t2
固端弯矩(以顺时针转向为正)
mAB
=
-
ql 2 3
mBA
=
-
ql 2 6
mAB
=
-
Pa 2l
(2l
-
a)
mBA
=
-
Pa2 2l
mAB
=
mBA
=
-
Pl 2
mAB
=
EIaDt h
mBA
=
-
EIaDt h
续表11-1
固端剪力
QAB = +ql QBA = 0
第十一章习题课
一、本章主要内容回顾 二、习题解答
一、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 位移法的基本思路 将结构拆成杆件,再由杆件过渡到结构。 第一步:杆件分析 找出杆件的杆端力与杆端位移之间 的关系。即:建立杆件的刚度方程。 第二步:结构分析 找出结构的结点力与结点位移之间 的关系。即:建立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方程。 杆件分析是结构分析的基础,杆件的刚度方程是位移法 基本方程的基础。所以,位移法又称为刚度法。 (2)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 基本未知量——结构的结点位移(角位移和线位移)。
QBA
=
-
ql 2
QAB
=
+
3ql 20
QBA
=
-
7ql 20
QAB
=
+
Pb2 l2
(1+
2a ) l
QBA
=
-
Pa2 l2
(1+
2b ) l
11´-7
编号
简图
两4 端

支5
一 端6 固 定 另 一 端 铰7 支
P A
l/2
B l/2
A t1
B
t2
Dt = t1-t2
q
A
l
B
q
A
l
B
固端弯矩(以顺时针转向为正)
有侧移刚架:刚架除有结点转角位移外,还有结点线位 移(独立的结点线位移)。
注意:计算中忽略了轴力对变形的影响。这样减少了结 点线位移的个数,使计算得到简化。
11´-3
④ 解平衡方程——求出基本未知量(结点位移)
⑤ 计算各杆的杆端弯矩并作M图、Q图及N图
记住:整体结构拆成的杆件为三种“单跨超静定梁”: 两端固定梁;一端固定、一端简支梁;一端固定、一端滑动 梁。
二、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
基础:单跨超静定梁具有支座移动和外荷载作用时的杆 端力的计算。
需求的数据:形常数和载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