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数学高考总复习重点精品课件:《1-2-2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课件

合集下载

2013版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单元-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理科)

2013版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单元-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理科)

6
理解 了解 掌握 理解 掌握
2011课标全国11 2011安徽9 2011山东6
2011浙江6 2011辽宁7 2011天津6 2011辽宁4
8
6
第三单元 │ 高考纵览
题 型 三角 函数 与 三角 恒等 变换 解三 角形
考点统计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 角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定义
第三单元 │ 使用建议
(6)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题经常出现在高考中.解三角形 的实际应用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的三角形中测量出一些角度 和距离,通过在可解三角形中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把求 解目标纳入到一个新的可解三角形中,再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 定理加以解决,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问题 时要把这个基本思想教给学生,这是解三角形实际应用问题的 本质所在.
图16-1
第16讲 │ 问题思考 问题思考
► 问题1 角的概念的推广 ) )
(1)小于90° 的角是锐角;(
(2)第一象限的角一定不是负角.(
[答案] (1)错
(2)错
[解析] (1)小于90° 的角也可以是零角或负角;(2)第 一象限的角可以是负角,如α=-300° 就是第一象限的 角.
第16讲 │ 问题思考
第三单元 │ 高考纵览 高考纵览
题 型
三角 函数 与 三角 恒等 变换 解三 角形
考点统计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 角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定义
考查 频度
8
考查 要求
了解
考例展示
2011课标全国5 2011山东3

人教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五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二节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人教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五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二节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故选C.
≠ .
(2)已知方程sin2 + 2sin cos − 2sin − 4cos = 0,则cos 2 − sin cos =
() B
4 3
3 4
A.− B. C.− D.
5 5
5 5
[解析]因为方程 + − − = ,

2π + ∈
π+

关于原点对称
______________
π

2
关于轴对称
_____________
π
+
2
图示
与角终边的关系
相同
______

π −
续表

2π + ∈
π+
图示
与角终边的关系
关于轴对称
关于直线 = 对称

三、诱导公式
组数



= ,即 = ,即 = .








因为 ∈ , ,所以 = , =
.故 − = −





C
=−

.故选C.

1
5
2或
(2)已知sin − cos = ,则tan =_____.
sin2 +cos2
=
2tan2 + 3tan − 1
=
2
tan + 1
=
sin +cos
[对点训练2](1)已知
sin −cos

(人教专用)高考数学总复习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专题2 第2课时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课件 理

(人教专用)高考数学总复习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专题2 第2课时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课件 理

1.“牢记”两组三角公式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①sin(α± β)=sin αcos β± cos αsin β. ②cos(α± 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tan α± tan β ③tan(α± β)= . 1∓tan αtan β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①sin 2α=2sin αcos α. ②cos 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 α ③tan 2α= . 1-tan2α
2.“活用”两个定理 (1)正弦定理 a b c sin A=sin B=sin C=2R(2R 为△ABC 外接圆的直径). 变形: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a b c sin A=2R,sin B=2R,sin C=2R; a∶b∶c=sin A∶sin B∶sin C.
π 2cos2θ+4=
7 24 17 =cos 2θ-sin 2θ=-25--25=25.
(1)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通性通法:从函数 名、角、运算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再利用三角变换使异角化
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等.
(2)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基本策略 ①常值代换:特别是“1”的代换,1=sin2θ+cos2θ=tan 45° 等; ②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如 sin2α+2cos2α=(sin2α+cos2α) α+β α-β +cos α;α=(α-β)+β,β= 2 - 2 ;
(2)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 A,b2=a2+c2-2accos B, c2=a2+b2-2abcos C. b2+c2-a2 a2+c2-b2 推论:cos A= ,cos B= , 2bc 2ac a2+b2-c2 cos C= . 2ab 变形:b2+c2-a2=2bccos A,a2+c2-b2=2accos B, a2+b2-c2=2abcos C.

2013版高考数学考前3个月(上)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第二讲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2013版高考数学考前3个月(上)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第二讲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153×12659=153.
第二讲
题型与方法
(2)由 accos B=12,知 cos B>0. 由 sin B=153,得 cos B=±1123(舍去负值).
本 讲
从而,b2=ac=co1s2B=13.

目 由余弦定理,得 b2=(a+c)2-2ac-2accos B.
开 关
代入数值,得 13=(a+c)2-2×13×1+1123.
第二讲
题型三 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
题型概述 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该类问
本 讲
题解决的关键是建立三角形或三角函数模型,转化为数学
栏 目
问题.


题型与方法
第二讲
例 3 某气象仪器研究所按以下方案测试一种“弹射型”气象
观测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A、B、C 三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 C 处进行该仪器的垂直弹射,观测点 A、B 两地相距 100 米,
题型与方法
第二讲
变式训练 3 如图,设 A、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 A
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 C,测出 AC 的距离为 50
m,∠ACB=45°,∠CAB=105°后,就可以计算出 A、B 两
本 点的距离为
讲 栏 目 开 关
()
A.50 2 m C.25 2 m
B.50 3 m 25 2
题型概述
三角恒等变换主要形式是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包
栏 目
括:(1)“给角求值”,即在不查表的前提下,通过三角恒
开 关
等变换求三角函数式的值;(2)“给值求值”,即给出一些
三角函数值,求与之有关的其他三角函数式的值;(3)“给
值求角”,即给出三角函数值,求符合条件的角.

2013年高三数学(理科)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三第二讲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2013年高三数学(理科)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三第二讲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第二讲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研热点(聚焦突破)类型一 三角变换及求值1.常值代换:特别是“1”的代换,1=sin 2θ+cos 2θ=tan 45°等.2.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如sin 2α+2cos 2α=(sin 2α+cos 2α)+cos 2α;α=(α-β)+β,β=α+β2-α-β2;α可视为α2的倍角;π4±α可视为(π2±2α)的半角等.3.降次与升次:正用二倍角公式升次,逆用二倍角公式降次. 4.弦、切互化:一般是切化弦.5.公式的变形应用:如sin α=cos αtan α,sin 2α=1-cos 2α2,cos 2α=1+cos 2α2,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1±sin α=(sin α2±cos α2)2等. 6.角的合成及三角函数名的统一a sin α+b cos α=a 2+b 2sin (α+φ),(tan φ=b a ).[例1] (2012年高考广东卷)已知函数f (x )=2cos (ωx +π6)(其中ω>0,x ∈R)的最小正周期为10π.(1)求ω的值;(2)设α,β∈[0,π2],f (5α+53π)=-65,f (5β-56π)=1617,求cos (α+β)的值. [解析] (1)由T =2πω=10π得ω=15.(2)由⎩⎪⎨⎪⎧f (5α+53π)=-65,f (5β-56π)=1617,得⎩⎪⎨⎪⎧2cos [15(5α+53π)+π6]=-65,2cos [15(5β-56π)+π6]=1617,整理得⎩⎪⎨⎪⎧sin α=35,cos β=817.∵α,β∈[0,π2], ∴cos α=1-sin 2α=45,sin β= 1-cos 2 β=1517.∴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45×817-35×1517=-1385.跟踪训练(2012年高考江苏卷)设α为锐角,若cos (α+π6)=45,则sin (2α+π12)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化2α+π12为2(α+π6)-π4是关键. ∵α为锐角且cos (α+π6)=45,∴sin (α+π6)=35. ∴sin (2α+π12)=sin [2(α+π6)-π4] =sin 2(α+π6)cos π4-cos 2(α+π6)sin π4=2sin (α+π6)cos (α+π6)-22[2cos 2(α+π6)-1] =2×35×45-22[2×(45)2-1] =12225-7250=17250. 答案:17250类型二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1.正弦定理的变式(1)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 (2)a ∶b ∶c =sin A ∶sin B ∶sin C . 2.余弦定理的变式a 2+c 2-b 2=2ac cos B (注意整体变形). 3.面积公式S Δ=12ab sin C ,S Δ=abc4R (R 为外接圆半径); S Δ=12r (a +b +c )(r 为内切圆半径).[例2] (2012年高考浙江卷)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b sin A =a cos B .(1)求角B 的大小;(2)若b =3,sin C =2sin A ,求a ,c 的值.[解析] (1)由b sin A =3a cos B 及正弦定理a sin A =bsin B ,得sin B =3cos B .所以tan B =3,得B =π3.(2)由sin C =2sin A 及a sin A =csin C ,得c =2a . 由b =3及余弦定理b 2=a 2+c 2-2ac cos B ,得 9=a 2+c 2-ac , 所以a =3,c =2 3.跟踪训练1.(2012年西安模拟)已知△ABC 中,a =1,b ,B =45°,则角A 的大小为( ) A .150° B .90° C .60° D .30°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得1sin A =2sin 45°,∴sin A =12.∵a <b ,∴A <B ,∴A =30°,故选D.答案:D2.(2012年济南模拟)在△ABC 中,AC ·AB =|AC -AB |=3,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A.21B.3214C.212D.321解析:设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C·AB=|AC-AB|=3,∴b cos A=a=3.又cos A=b2+c2-a22bc≥1-92bc=1-3cos A2,∴cos A≥25,∴0<sin A≤215,∴△ABC的面积S=12bc sin A=32tan A≤32×212=3214,故△ABC面积的最大值为321 4.答案:B类型三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1.注意理解有关术语:视角、仰角、俯角、方位角、坡度等.2.常见的类型:距离、高度、航海问题.[例3](2012年石家庄模拟)已知岛A南偏西38°方向,距岛A 3海里的B处有一艘缉私艇.岛A处的一艘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岛北偏西22°方向行驶,问缉私艇朝何方向以多大速度行驶,恰好用0.5小时能截住该走私船?(参考数据:sin 38°=5314,sin 22°=3314.)[解析]如图,设缉私艇在C处截住走私船,D为岛A正南方向上一点,缉私艇的速度为每小时x海里,则BC=0.5x,AC=5,依题意,∠BAC=180°-38°-22°=120°,由余弦定理可得BC2=AB2+AC2-2AB·AC cos 120°,所以BC2=49,BC=0.5x=7,解得x=14.又由正弦定理得sin ∠ABC =AC ·sin ∠BAC BC =5×327=5314,所以∠ABC =38°,又∠BAD =38°,所以BC ∥AD ,故缉私艇以每小时14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恰好用0.5小时截住该走私船.跟踪训练如图,在某平原地区一条河的彼岸有一建筑物,现在需要测量其高度AB .由于雨季河宽水急不能涉水,只能在此岸测量.现有的测量器材只有测角仪和皮尺.现在选定了一条水平基线HG ,使得H 、G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请你设计一种测量方法测出建筑物的高度,并说明理由.(测角仪的高为h )解析:如图,测出∠ACE 的度数,测出∠ADE 的度数,测量出HG 的长度,即可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AB .理由如下:设∠ACE =α,∠ADE =β,HG =s .在△ADC 中,由正弦定理得 AC sin β=DCsin (α-β), 所以AC =DC sin βsin (α-β).在直角三角形AEC 中, AE =AC sin α=DC sin β sin αsin (α-β).所以,建筑物的高AB =EB +AE =h +s ·sin β sin αsin (α-β).析典题(预测高考)高考真题【真题】 (2012年高考江苏卷)在△ABC 中,已知AB ·AC =3BA ·BC . (1)求证:tan B =3tan A ; (2)若cos C =55,求A 的值.【解析】 (1)证明:因为AB ·AC =3BA ·BC , 所以AB ·AC ·cos A =3BA ·BC ·cos B , 即AC ·cos A =3BC ·cos B .由正弦定理知 AC sin B =BCsin A ,从而sin B cos A =3sin A cos B .又因为0<A +B <π,所以cos A >0,cos B >0, 所以tan B =3tan A .(2)因为cos C =55,0<C <π, 所以sin C =1-cos 2 C =255, 从而tan C =2,于是tan[π-(A +B )]=2, 即tan(A +B )=-2, 亦即tan A +tan B 1-tan A tan B =-2.由(1)得4tan A1-3tan 2A=-2,解得tan A =1或tan A =-13. 因为cos A >0,所以tan A =1,A =π4.【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两角和的正切公式、解三角形等知识,本题(1)解决的关键是利用正弦定理,化AC cos A =3BC cos B 为角的关系.(2)中注意判断A 为锐角,否则会增解.考情展望高考对三角交换与解三角形的考查,各种题型都有,难度中档偏下,主要考查一是将三角函数图象性质与三角变换相结合.二是将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相结合,三是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问题,有时涉及平面向量.名师押题【押题】已知向量m =(cos B 2,12)与向量n =(12,cos B2)共线,其中A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1)求角B 的大小;(2)求2sin 2A +cos (C -A )的取值范围.【解析】 (1)因为向量m =(cos B 2,12)与向量n =(12,cos B 2)共线,所以cos B 2cos B 2=14,即cos B 2=±12,又0<B <π,所以cos B 2=12,所以B 2=π3, 即B =2π3.(2)由(1)知A +C =π3,所以C =π3-A , 所以2sin 2A +cos (C -A ) =2sin 2A +cos (π3-2A )=1-cos 2A +12cos 2A +32sin 2A =1+sin (2A -π6),因为0<A <π3,所以-π6<2A -π6<π2, 所以sin (2A -π6)∈(-12,1), 所以1+sin (2A -π6)∈(12,2),故2sin 2 A +cos (C -A )的取值范围是(12,2).。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3.2三角变换及解三角形课件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3.2三角变换及解三角形课件

55,∵α∈(0,π),∴sinα=2
5 5.
∴csions2ππ4-+α2α+-ccooss23π4π+-αα2
=cos2π4s+in2αα--csoins2απ4+2α
=scinoαs-π2+coαsα=sin-α-sincαosα=-23.
(2)∵cosα=-
5 5
,sinα=
2 5
5
⇒sin2α=-
(2011·大纲全国文,18)△ABC的内角A、B、C的对 边分别为a、b、c,asinA+csinC- 2asinC=bsinB.
(1)求B; (2)若A=75°,b=2,求a,c.
[解析] (1)∵asinA+csinC- 2asinC=bsinB
∴a2+c2- 2ac=b2
∴a2+c2-b2= 2ac
[评析] 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及倍半公式进行恒等变 式时,要合理地应用公式,注意角的变化,函数名的变化 和函数结构的变化.
(2011·哈尔滨质检)已知向量a=(cosx,sinx),b= ( 2, 2),若a·b=85,且4π<x<π2.
(1)求cosx-π4和tanx-π4的值; (2)求sin21x-1t+antxanx的值.
∴sinα+π4=-45,
从而cos2α=sin2α+π2 =2sinα+π4cosα+π4 =2×-45×35=-2245. sin2α=-cos2α+π2=1-2cos2α+π4 =1-2×352=275. ∴cos2α+4π= 22(cos2α-sin2α) = 22×-2245-275=-3510 2.
6.面积公式 S△ABC=12bcsinA=12acsinB=12absinC.
7.解三角形 (1)已知两角及一边,利用正弦定理求解; (2)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解的情况可能不唯一;

2013届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4.21三角恒等变换

2013届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4.21三角恒等变换

D. 3
∴sin2α=34.
∵α∈(0,π2),∴sinα= 23,α=π3
∴tanα=tanπ3= 3,选 D.
2.已知函数 f(x)=sinx-cosx 且 f′(x)=
2f(x),f′(x)是 f(x)的导函数,则co1s2+x-sinsi2nx2x=
(A )
A.-159
19 B. 5
11 C. 3
=4
2-7 18
3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 正弦、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的正弦 与余弦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基本运算能力.
1.三角函数的求值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给角求值、给 值求值、给值求角.
2.三角函数式的证明应从消去等式两端的差异去思考 ,或“从左证到右”或“从右证到左”或“从两边到 中间”去具体操作.
3.(20114江苏)已知 tan(x+π4)=2,则ttaann2xx
的值为
9
.
【解析】∵tan(x+π4)=11+-ttaannxx=2 ∴tanx=13 ∴tan2x=1-2tatannx2x=43 故ttaann2xx=13×43=49.
4.(2011 重庆)已知 sinα=12+cosα,且 α
5.已知 sin(α-β)cosα-cos(β-α)sinα=35,
β 为第三象限角,则 sin(β+54π)=
72 10
.
【解析】由已知得 sin[(α-β)-α]
=-sinβ=53
∴sinβ=-53
∵β 为第三象限角
∴cosβ=-54
∴sin(β+54π)=sinβcos54π+cosβsin54π
7.已知向量 a=(sinθ,2),b=(cosθ,1) 且 a∥b,其中 θ∈(0,π2).

2013年数学高考总复习重点精品课件: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82张共83页文档

2013年数学高考总复习重点精品课件: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82张共83页文档
第四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B版 ·数学
(3)“给值求角”:实质上也转化为“给值求值”,关键
也是变角,把所求角用含已知角的式子表示,由所得的函数值
结合该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得角.
4.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1)用三角方法求三角函数的最值常见的函数形式
① y = asinx + bcosx = a2+b2 sin(x + φ) , 其 中 cosφ =
第四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B版 ·数学
二、角的构造技巧与公式的灵活运用 [例 2] 求 sin210°+cos240°+sin10°cos40°的值.
第四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B版 ·数学
解析:解法 1:因为 40°=30°+10°,于是 原 式 = sin210°+ cos2(30°+ 10°)+ sin10°cos(30°+ 10°)= sin210°+ 23cos10°-12sin10°2+sin10° · 23cos10°-12sin10°=34(sin210°+cos210°)=34.
第四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B版 ·数学
解析:由 sinx=13-siny 及-1≤sinx≤1 得-23≤siny≤1. 而 sinx-cos2y=sin2y-siny-23 =(siny-12)2-1112 所以当 siny=12时,最小值为-1112, 当 siny=-23时,最大值为49.
第四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B版 ·数学
点评:求二元函数最大值时,一般需将函数转化为一元函 数,故首先要消去一个字母,而 sinx=13-siny 能提供两种功 能,其一是消元,其二是要从此消元式中解出 siny 的范围, 即二次函数的“定义域”,这是本题的难点及易错点,切不可 盲目认定-1≤siny≤1.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适用于老高考)数学专题一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适用于老高考)数学专题一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4 =
1
2
2
,


< < 1,
=
,
42 -4+1+1-

=
42 -5+2
2
=4t+
-5≥2


2
2 +2
t= 2 时取等号.∴ 2 的最小值为
2
4· -5=4
4 2-5.
2-5,当且
(方法二)∵sin B=-cos

π

C,B=C- ,∴A=π-(B+C)= -2C.
2
上篇
专题一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01
高考小题突破1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02
高考小题突破2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03
培优拓展❶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中的“变角”“变式”
04
◎高考满分大题一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1.从题型和题量上看,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基本稳定在“两小一大
”的方式,总分约20~22分.
3
2
2
2 2 2
c=3a,又由 b =ac,所以 b =3a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cos∠ABC=
sin
2
=
4
9
2
3
2 + 2 - 2
2
2× 2
3
=
7
.故
12
7
cos∠ABC=12.
(方法四 构造辅助线利用相似的性质)
如图,作DE∥AB,交BC于点E,则△DEC∽△ABC.由AD=2DC,得

高考数学(文)二轮专师复习课件 2.2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高考数学(文)二轮专师复习课件 2.2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第二讲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考点归类 深度剖析
考点一 三角变换与求值 [冲关锦囊] 1.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in(α± β)=sinαcosβ± cosαsinβ. (2)cos(α± 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 tanβ (3)tan(α± β)= . 1∓tanαtanβ tanα± tanβ=tan(α± β)(1∓tanαtanβ)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in2α=2sinαcosα. (2)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α (3)tan2α= 2 . 1-tan α 1-cos2α sin2α (4)tanα= = sin2α . 1+cos2α
3.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基本策略 (1)常值代换.特别是“1”的代换,如 1=cos2θ+sin2θ=tan45° 等. (2) 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如分拆项: sin2x + 2cos2x= (sin2x α+β 2 2 2 +cos x)+cos x=1+cos x;配凑角:α=(α+β)-β,β= 2 - α-β 2 等.
1 1 3 3 (2)由 S=2bcsinA=2bc× 2 = 4 bc=5 3,得 bc=20, 又 b=5,知 c=4. 由余弦定理得 a2=b2+c2-2bccosA=25+16-20=21, 故 a= 21. 又由正弦定理得 20 3 5 b c bc 2 sinBsinC=asinA· asinA= a2 sin A=21×4=7.
[对点训练] 1.已知函数
π f(x)=2cosωx+6(其中
ω>0,x∈R)的最小正
周期为 10π. (1)求 ω 的值;
π 5 6 (2)设 α,β∈0,2,f5α+3π=-5, 5 16 f5β-6π=17,求 cos(α+β)的值.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35页PPT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35页PPT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换与解三角形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三角变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第二讲《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文 课件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第二讲《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文 课件

∵ 0< A + B < π , ∴ A + B = 4 π .
(2)由 (1)知 C = 3 4 π , ∴ sinC = 2 2.
由 sin aA = sin bB = sin cC 得 5a= 10 b= 2c, 即 a= 2b, c= 5b. 又 ∵ a- b= 2- 1, ∴ 2b- b= 2- 1, ∴ b= 1, ∴ a= 2, c= 5.
答案:
1 .s i n α c o s β ± c o s α s i n βc o c s o s α c o c s o β s ? s i n s α is n i n β s in 1 ? t a n t a α n ± α t a · t 1n a tan β ntβ an±t?taann
解析:(1)∵∠BCD=90°+60°=150°,
CB=AC=CD,∴∠CBE=15°,
∴cos∠CBE=cos 15°=cos(45°-30°)
=cos 45°cos 30°+sin 45°sin 30°
=22×23+22×12=6+ 4
2 .
(2 )在 △ A B E 中 , A B = 2 . 由 正 弦 定 理 得 s in 4 5 A ° E - 1 5 ° = s in 9 0 ° 2 + 1 5 °
∴ tan(α+ 2β)= 1t- antα an + α ttaann22β β= 1- 7+ 7× 4 33 4= - 1. 又 ∵ α、 β为 锐 角 , ∴ 0< α+ 2β< 32π, ∴ α+ 2β= 34π.
跟踪训练 1.(2009年四川卷)在△ABC中,A、B为锐角,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s i n A = 5 5 , s i n B = 1 1 0 0 . (1)求A+B的值; (2)若a-b= 2 -1,求a、b、c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2
π 1 B- =- . ∴sin 3 2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π π 2π ∵0<B<π,∴-3<B-3< 3 , π π π ∴B-3=-6,即 B=6. 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 B, 3 ∴1=a +3-2×a× 3× ,即 a2-3a+2=0, 2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53+ 3· 45° sin 5 3× 3+1 = = sin 45° 60° cos +cos 45° 60° sin 3+1 2 =10 3(海里), 又∠DBC=∠DBA+∠ABC=30° +(90° -60° )=60° , BC=20 3海里,
边分别为a,b,c,已知sin B(tan A+tan C)=tan Atan C.
(1)求证:a,b,c成等比数列; (2)若a=1,c=2,求△ABC的面积S.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解析: (1)证明:在△ABC 中,由于 sin B(tan A+tan C) =tan Atan C, 所以 sin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π 2π ∵0<C<π,∴C=3或 3 . π π 当 C=3时,A=2; 2π π 当 C= 3 时,A=6.(不合题意,舍) 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如图,A、B 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 5(3+ 3) 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 A 点北偏东 45° 点北偏西 60° ,B 的 D 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 B 点南偏西 60° 且与 B 点相距 20 3海里的 C 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 速度为 30 海里/小时,该救援船到达 D 点需要多长时间?
2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③降次与升次:正用二倍角公式升次,逆用二倍角公式 降次; ④弦、切互化:一般是切化弦; ⑤公式的变形应用:如 sin α=cos αtan α,sin2α= 1-cos 2α 1+cos 2α 2 , α= cos , α+tan β=tan(α+β)(1-tan tan 2 2 αtan β),1± sin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in 2α=2sin αcos α. (2)cos 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 α (3)tan 2α= 2 . 1-tan α 3.正弦定理 a b c sin A=sin B=sin C=2R(2R 为△ABC 外接圆的直径). 变形: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a b c sin A=2R,sin B=2R,sin C=2R. a∶b∶c=sin A∶sin B∶sin C.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in(α± β)=sin αcos β± αsin β. cos (2)cos(α± 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tan α± β tan (3)tan(α± β)= . 1∓tan αtan β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在 △ DBC 中 , 由 余 弦 定 理 得 CD2 = BD2 + BC2 - 1 2BD· cos ∠ DBC = 300 + 1 200 - 2×10 3×20 3 × 2 = BC· 900, 30 ∴CD=30(海里),则需要的时间 t=30=1(小时). 答:救援船到达 D 点需要 1 小时.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tanα+β-tan α (2)∵tan β=tan[(α+β)-α]= , 1+tanα+βtan α 5 1 16+3 31 ∴tan β= 5 1=43. 1-16×3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2012·山东卷)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
栏目导引
又 A+B+C=π, 所以 sin(A+C)=sin B, 所以 sin2B=sin Asin C. 由正弦定理得 b2=ac, 即 a,b,c 成等比数列. (2)因为 a=1,c=2,所以 b= 2. 由余弦定理得 a2+c2-b2 12+22-2 3 cos B= 2ac = =4. 2×1×2
sin A sin C sin A sin C Bcos A+cos C= · , cos A cos C
所以 sin B(sin Acos C+cos Asin C)=sin Asin C. 所以 sin Bsin(A+C)=sin Asin C.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解析: 由题意知 AB=5(3+ 3)海里,∠DBA=90° - 60° =30° ,∠DAB=90° -45° =45° , ∴∠ADB=180° -(45° +30° )=105° , DB AB 在△DAB 中,由正弦定理得 = , sin∠DAB sin∠ADB AB· sin∠DAB 53+ 3· 45° sin ∴DB= = sin 105° sin∠ADB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7 因为 0<B<π,所以 sin B= 1-cos B= , 4
2
1 1 7 7 故△ABC 的面积 S=2acsin B=2×1×2× 4 = 4 .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解三角形的一般方法是:
(1)已知两角和一边,如已知A、B和c,由A+B+C=π求
2
故 a=1(不合题意,舍)或 a=2. 又 b2+c2=1+3=4=a2, 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方法二:f(B)=
π 3sinB-3=-
3 , 2
π 1 B- =- . ∴sin 3 2
π π 2π ∵0<B<π,∴-3<B-3< 3 , π π π ∴B- =- ,即 B= . 3 6 6 a 1 3 由正弦定理得: = = , sin A π sin C sin 6 3 ∴sin C= 2 ,
C,由正弦定理求a,b. (2)已知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如已知a、b和C,应先用 余弦定理求c,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角,然后利 用A+B+C=π求另一角.
(3)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已知a、b和A,应先
用正弦定理求B,由A+B+C=π,求C,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 定理求c,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 (4)已知三边a、b、c,可应用余弦定理求A、B、C.
α=sin
α α2 cos 2 等. 2±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sin 1 1. 已知 tan(π+α)=- , tan(α+β)= . 3 10cos2α-sin 2α (1)求 tan(α+β)的值; (2)求 tan β 的值.
π 22-α+4cos2α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2012· 广东卷)已知函数 ω>0,x∈R)的最小正周期为 10π. (1)求 ω 的值; (2)设
π f(x)=2cos ωx+6 (其中
π 5 5 16 6 α,β∈0,2,f5α+3π=-5,f5β-6π=17,求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5.面积公式 1 1 1 S△ABC= bcsin A= acsin B= absin C. 2 2 2 6.解三角形 (1)已知两角及一边,利用正弦定理求解. (2)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 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 解,解的情况可能不唯一. (3)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4)已知三边,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1)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通性通法:从函数名、 角、运算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再利用三角变换使异角化同 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等. (2)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基本策略 ①常值代换: 特别是“1”的代换, 1=sin2θ+cos2θ=tan 45° 等; ②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 sin2α+2cos2α=(sin2α+cos2α) 如 α+β α-β +cos α;α=(α-β)+β,β= - ; 2 2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3 sin α=5, 整理得 cos β= 8 . 17
π ∵α,β∈0,2,
4 15 2 ∴cos α= 1-sin α=5,sin β= 1-cos β=17.
2
∴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4 8 3 15 13 = × - × =- . 5 17 5 17 85
第2课时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工具
二轮新课标文科数学 第一部分 专题二
栏目导引
高频考点 三角变换及求值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解三角形与实际应用 问题
考情解读 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公式、二倍角公式等三角公式 的灵活应用,包括正用、逆用、变形使用. 常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为框架,以三角形为依 托,来综合考查三角知识. 以正、余弦定理为工具,求解距离、高度以及航 海、物理或生产、生活中的其他问题,考查学生综 合运用三角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