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实用版
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急预案一、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指的是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财产和环境损失的物质、设备或者活动。
对于企业来说,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找出了潜在的危险源,才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1. 辨识的原则辨识重大危险源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辨识的对象需要包括涉及到的所有物质、设备和活动,以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和风险。
(2)系统性原则:辨识需要以系统规划和全面评估的方式进行,不能片面、灵活、随意。
(3)科学性原则:辨识需要基于科学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不应该依靠主观臆断和个人意见。
(4)实用性原则:辨识需要关注实际可操作的控制手段和效果,而不是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
(5)周期性原则:辨识需要定期进行,综合评估危险源的变化和演化情况。
2. 辨识的步骤辨识重大危险源需要分为以下步骤:(1)确定辨识的范围和目标,考虑企业所涉及的行业、经营规模、产品类型和生产工艺等,明确辨识的目的和意义。
(2)开展数据搜集和整理,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种信息和数据,包括从事工艺、原材料、中间品、产品的物化性质、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压力、温度、化学物质的性质等等。
(3)通过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可能产生危险的因素和环节,并对其进行优先级排序。
(4)对于搜集的数据和辨识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危险源清单和监控计划。
(5)优化预防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清单和监控计划,制定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制定检查和监督措施。
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而事先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行动计划。
对于企业来说,应急预案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在应急事件发生时,才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1. 应急预案的原则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应急预案需要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演练培训、应急材料储备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制定。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安全评价制度(1)
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和制度需要 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建 议未来工作加强实践与应用, 推动相关方法和制度的落地实 施。
除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安 全评价制度进行研究外,还可 以拓展到相关领域的研究,如 应急管理、风险评估等,为构 建更加完善的公共安全体系提 供有力支持。
THANKS
[ 感谢观看 ]
CHAPTER 05
挑战与对策:提高辨识准确性和安 全评价水平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01
辨识技术不足
目前重大危险源辨识技术相对落 后,无法准确识别所有潜在危险 源,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02
数据收集困难
03
评价方法不完善
危险源相关数据收集不全、不准 确,影响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现有安全评价方法存在局限性, 无法全面评估危险源的安全风险 。
分类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重大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爆炸性物质
如炸药、火药等;
重大危险源定义及分类
易燃物质
如汽油、煤油等;
活性化学物质
如氧化剂、还原剂等;
有毒物质
如氰化物、砒霜等;
重大危险源定义及分类
放射性物质
如放射性同位素等;
其他危害物质
如高温高压设备、大型机械设备等。
CHAPTER 02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回顾
辨识方法创新
本研究成功地将多种辨识方法应用于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提高了辨识的准
确性和效率。
安全评价制度完善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本研究对现有 的安全评价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使其更加科学和实用。
案例分析与验证
通过对多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和验证, 本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和制度的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通用版)(1)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要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由于工业活动的复杂性,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控制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①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②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d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e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③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企业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危险源 识别方法
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识别方法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预防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源识别方法:1. 工作场所巡视:通过走访工作场所,观察潜在的危险源,如电缆敷设不规范、设备摆放不当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2. 人员访谈:与工作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看法和经验,并收集他们的建议。
3. 文档研究:仔细阅读相关的技术资料、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等,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
4. 危险源清单:制定一个危险源清单,将不同类型的危险源分类整理,如机械设备、化学品、电气设备等,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评估。
5. 安全检查表:使用安全检查表对各项工作环节进行检查,包括设备运行状态、防护设施是否完好等,以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6. 风险评估:通过对各种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可能的伤害程度和发生频率进行评估,并优先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7. 事故调查:对之前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并找出类似的危险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8. 经验交流:与行业内的专家和从业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发现的危险源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9. 安全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源识别的意识和能力。
10. 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如红外线摄像仪、气体检测仪等,帮助识别难以察觉的危险源,如火灾隐患、毒气泄漏等。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全面性:要对工作场所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设备、操作环境、员工行为等,以确保没有遗漏。
2. 及时性:危险源识别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应用,应及时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识别。
3. 系统性: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的管理系统,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4. 过程性:危险源识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监测和改进,以保持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培训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培训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生产和工作环境中,重大危险源的存在犹如隐藏在暗处的“猛兽”,随时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这些潜在的风险,提升企业和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重大危险源,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物质、设备、设施或场所。
这些危险源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而辨识和评价它们,就是我们在与“猛兽”斗争中必不可少的“武器”。
在培训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员们明白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涉及到众多的因素和复杂的判断标准。
比如说,危险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储存方式、使用条件等等,都可能影响到一个危险源是否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学员们看到那些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往往都是由于对重大危险源的忽视或者误判所导致的。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重大危险源的严重性和辨识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是传授辨识重大危险源的方法和技巧。
这需要学员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比如,要熟悉各种危险物质的特性和危险程度,了解不同生产工艺和设备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术,如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
通过实际的操作演练,让学员们亲自动手去辨识身边的重大危险源,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风险评价则是在辨识出重大危险源的基础上,对其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
这就像是给“猛兽”的攻击力打分,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
风险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半定量评价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学员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培训中,还要让学员们了解到风险评价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
它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目标、资源、风险承受能力等多个因素。
而且,风险评价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新技术的应用等,风险也会随之改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
危险源识别及重大危险源辨识
1.触电
引起人员伤亡
I
B
2级
★
2.转动部位防护不符合要求
碾人
Ⅲ
B
4级
√
3.切割物料时产生的火花引起火灾
引起人员伤亡
I
C
3级
☆
4.切割锯片松动飞出伤人
引起人员伤亡
I
C
3级
√
5.操作方法不当,锯片破碎伤人
引起人员伤亡
I
B
2级
★
6.噪音
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Ⅲ
A
3级
√
序号
活动点/工序/部位
危险源
风险
风险级别评价
1、执行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2;
3、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4、执行应急预案。
3级风险☆
19
4.配电盘、箱漏雨接地体不牢触电
1、确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2;
3、执行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2级风险★
20
5.漏电保护器失灵触电
21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50万吨/年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
E标段污水工程
土建及安装施工阶段HSE危险源辨识
及重大危险源辨识(JHA)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
2018年9月13日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表
ZY-AC-01-01ANo:
序号
活动点/工序/部位
危险源
风险
风险级别评价
1、触电
引起人员伤亡
I
B
2级
★
2、风管连接不牢
现代安全管理4a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评价单元的划分 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如原料供应区、反应区、产品蒸馏区、吸收或洗涤区、成品或 半成品贮存区、运输装卸区、催化剂处理区、副产品处理区、废 液处理区、配管桥区等。 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在一个共同堤坝 内的全部贮罐也可划分为一个单元;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 单元处理,但配管桥区例外。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 “除运输工具加油站、 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 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 有关规定:
(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 (馆)等公共设施;
(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第四十八条规定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 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 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 学品登记。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 理部门制定"。
19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 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 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 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 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 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4)大型储存容器破坏、化学反应失控、安全装置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效等引起的有毒物大量泄漏。
11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从是否存在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导 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危险、危害物质出发,进行 分析。
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急预案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企业要对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相关标准,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实现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全面了解和掌控。
同时,根据不同环境下的特点,对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从而制定相应的施策,确保安全生产。
2.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主要是指对企业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对企业安全产生威胁的源头。
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和业务性质,需要开展不同的识别方式和工作方式,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危险源分析将危险源进行评估,实施详细的安全分析。
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情况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对各种情况制定相应的预案。
对各种情况下的危险源进行分析,使得企业拥有全面深入的安全分析报告。
4.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针对危险源进行预防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风险应对机制,实现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
对于那些无法禁止或控制的危险源,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风险。
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事先制定的应对措施,以及应对措施的实施流程,为最小化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措施。
应急预案的步骤如下:1.应急预案起草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确保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应对处理。
预案草拟时需要结合企业内部情况和实际应急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具体实用的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演练演练应急预案是指以实际发生的灾害形式为情境,对预案进行模拟实验,以检验预案的完备性和可行性。
通过演练,能够发现预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弥补其不足之处,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应急预案的完善企业需要根据演练的结果,对预案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4.应急应对当灾害事故发生时,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灾害,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重大危险源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及辨识标准 大纲要求: 一、熟悉重大危险源 二、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和方法 三、掌握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
1 定义 “重大危害” (major hazards)、“重大危害设施(国内称为重 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长期地 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 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 且边缘距离小于500 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 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 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
i =1
n
qi
Qi
≥1
其中分子为每种危险物质的实际存量; 分母为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2 库区(库) 指储存表2(参看P100表5-3)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 存量到或者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者单个库房。 库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一下两种情况: 1)库区(库)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到或者超过其对 应的临界量。 2)库区(库)内储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 均未达到或者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是满足下面公式: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 “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 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 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 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 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应当向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 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危险化学品登 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制定 。”
重大危险源及其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及其辨识标准一、重大危险源的基础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在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潜在危险。
1976年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造成30人伤亡,迫使22万人紧急疏散;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使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盐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受伤且其中大多数人双目失明,’67万人受到残留毒气的影响。
1993年8月5日,深圳化学危险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损失2亿多元;1997年6月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
这些涉及危险品的事故,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都是失控的偶然事件,会造成工厂内外大批人员伤亡,或是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发生事故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事实表明,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危险品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品数量有关。
20世纪7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害(majorhazards)",“重大危害设施(国内通常称为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installations)"等概念。
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险。
对重大危害设施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非常实用)
目录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二、重大危险源清单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
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
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
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给予安,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1、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
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①单位工程在其生产活动中,因自身活动,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a) 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b) 基础施工阶段的危险源;c) 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d) 装修施工阶段的危险源;e) 设备安装阶段的危险源;f) 工程验收交付阶段危险源;g) 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②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承包合同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a) 材料供应方提供原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源;b) 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c) 设备租赁方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d) 劳务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c) 其他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实习)活动中的危险源。
③考虑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a) 正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b) 异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c) 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抢险等)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三篇)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发现和分析可能产生的危险及其程度,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以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为主题进行论述,以期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和评价目的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因素或设施,包括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有害物质泄漏等。
评价重大危险源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可能产生的危险,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为控制危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的内容和步骤重大危险源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危害程度评估、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等。
评价步骤如下:1. 危险源识别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可以通过查看企业的安全生产记录、安全管理制度、现场踏勘等方式进行识别。
2. 危害程度评估根据危险源的性质、特点和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评估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可以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3. 风险评估将危险源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综合考虑,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可以通过风险矩阵或风险计算公式等方法进行评估。
4. 控制措施确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措施等控制危险源的发生概率;应急措施主要是为了减轻事故后果,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5. 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评价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根据评价结果,对控制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选择合适的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是提高评价效果的关键。
根据具体的评价目的和现场情况,可以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选择评价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安全问题的解决。
因此,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企业或单位,在保障生产同时,安全也成为了一项关键任务。
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可能引发较为严重事故的原因,一旦发生,后果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甚至生命威胁。
因此,如何识别、评价、监控并进行安全管理是企业和单位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二、重大危险源识别1.规定识别的范畴。
首先需要明确,对于哪些环节、哪些生产原料、哪些工艺流程、哪些设备机器需要进行危险源的识别,以此作为起点。
同时,也要尽可能考虑到与这些环节、生产原料、工艺流程、设备机器相关的一系列因素。
2.制定清单。
对于需要识别的各项范畴,制定相应的清单进行记录。
可以分别以成品种类、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为单位,列出针对不同清单的危险因素。
3.查阅资料。
依据成品的生产原材料、不同工艺流程以及设备机械的相关信息,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分类、比对和分析。
4.现场调查。
对于与清单中相应的危险源有关的地点、设备、设施进行现场考察,发现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对现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观察,并分析挖掘出潜在危险源,进一步完善清单。
5.定期更新。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更新清单,不断保障清单中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实用性。
三、重大危险源评价1.评价指标制定。
从识别清单出发,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无论是从生产质量、生命安全、资产损失等方面进行评价,都应当具有相应的制度。
2.评价方法选择。
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和生产流程,选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危险源的评价。
同时,也要将现实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对评价方法和技术进行合理组合。
3.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了解危险源的等级、分布情况、可能引发的事故及其严重性,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评价报告备案。
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评价报告,并作为重要的管理文件进行备案。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烷基铝
戊硼烷
遇水放出易燃 电石
气体的物质 钾
氧化性物质
钠 发烟硫酸 过氧化钾 过氧化钠 氯酸钾 氯酸钠 硝酸(发红烟的) 硝酸(发红烟的除外,含硝酸>7 0%) 硝酸铵(含可燃物≤0.2%)
硝酸铵基化肥
临界量(T) 50 1 1 100
1
10 100 20 20 100 100 20 100
300
1000
5
28
氯化氢
20
29
氯
5
30
煤气
20
31
砷化三氢(胂)
12
32
锑化氢
1
33
硒化氢
1
34
溴甲烷
10
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序号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
苯
苯乙烯
丙酮
易
丙烯腈 二硫化碳
燃 环己烷
液
环氧丙烷 甲苯
体 甲醇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 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 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 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 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 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临界量(T) 200 200
遇水放出易燃气 体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4.3项且包装为Ⅰ或Ⅱ的物质
200
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Ⅰ类的物质
50
氧化性物质
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Ⅱ或Ⅲ类的物质
200
有机过氧化物 危险性属于5.2项的物质
50
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物质
2024年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及应急预案的实施范本(四篇)
2024年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及应急预案的实施范本____年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及应急预案的实施范本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加快,各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
但是也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以____年为背景,介绍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及应急预案的实施范本。
一、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1. 了解危险源首先,对于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
这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性质、来源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和风险等。
只有充分了解危险源的情况,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2. 风险评估和控制根据对危险源的了解,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然后,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危险源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
3.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职责。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包括制度、规范、流程等,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4. 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知识的传授、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的强化等。
5. 定期检查和评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改进管理措施的依据。
同时,还可以通过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的效果。
二、应急预案的实施范本1. 应急预案的编制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预警信息的发布、应急机构的组建、应急措施的实施、应急资源的调配等内容。
2. 预警信息的发布当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或可能发生事故时,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应包括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防护措施等内容。
预警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国标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国标危险化学品(Dangerous Chemicals)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等一定危害性质的化学物质,对人、物和环境具有危险和毒害作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国标(GB/T 25649-2010)是我国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通过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有效防范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对该国标进行简要介绍。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指存储、生产、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副产品、中间体等活动中,可能引发爆炸、火灾、有毒气体泄漏等危险事件,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物质、场所和设施。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原则1. 辨识必须综合观察,包括考虑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数量、形态、贮存条件、使用环境和设备等因素,以及与之相邻区域的活动和环境等因素。
2. 辨识应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类型和后果,包括人员受伤、死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因素。
3. 在辨识时应对所涉及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分析,考虑可能的危险点、危险源和危险环节。
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1.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辨识法通过分析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数据表中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爆炸性、燃烧性等参数,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潜在风险。
2. 安全风险评价辨识法通过对存储、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潜在风险。
3. 专家经验辨识法通过从事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多年的专家经验,对所涉及的危险源进行综合的判断和评估,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潜在风险。
四、辨识结果的处理根据辨识结果,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分级管理,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
同时,应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警和应急响应预案,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五、总结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重大危险源详细内容
重大危险源交底1、土方工程危害因素: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措施:(1)土方开挖时积极与总包方协调配合,在护坡没有达到必须条件时,决不冒然向下开挖,并随时注意观察边坡情况,遇到险情,立即停止挖掘,待处理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
(2)基坑开挖和护坡施工交叉作业,要安排各自流水作业面,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挖掘机回转半径范围。
(3)施工人员注意车辆行走路线,施工中不得进入车辆行走路线。
(4)工程地处市区,施工期间教育司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疲劳驾车、酒后开车。
(5)经常检查机械及车辆的运行情况,出现问题马上处理,消除隐患,保证安全运行。
(6)在土方开挖过程,要随时监测边坡稳定情况,如出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点;*对事故地段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局部回填;*施工人员不得在基坑内边坡处休息、停留。
(7)根据滑动迹象设置观测点,观测滑坡体平面位移和沉降变化,并作好记录;(8)设置防护围档护栏采用Φ48×3.5mm的管材,以扣件连接。
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2m,下杆离地0.6m,下设150mm高砖砌挡水台。
栏杆柱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0-700mm深,间距小于3m。
基坑坡顶护栏外设截水沟一道,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9)基坑边缘2米范围内不得堆放土方或施工材料。
(10)施工场区及附近道路竖立安全标识,危险区挂设警示标牌,并派专人阻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及危险区域。
2、钢筋工程危害因素: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锯片破裂、伤害、粉尘、噪音、电焊弧光、有毒气体2.1钢筋加工的基本要求机械的安装坚实稳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揳紧行走轮。
室外作业应设置机棚,机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
加工较长的钢筋时,应有专人帮扶,并听从操作人员指挥,不得任意推拉。
作业后,应将成品堆放好,清理好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做好润滑工作。
重大危险源辨识实用标准及计算方法
危险物质
最大数量(吨)
相对应的临界量(吨)
辨识指标AQR(最大数量/临界量)
氨
2.0
50
0.04
乙炔
4.0
20
0.2
高度易燃液体
50.0
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序号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
临界量(T)
1
爆炸品
叠氮化钡
0.5
2
叠氮化铅
0.5
3
雷酸汞
0.5
4
三硝基苯甲醚
5
5
三硝基甲苯
5
6
硝化甘油
1
7
硝化纤维素
10
8
硝酸铵(含可燃物>0.2%)
5
9
易燃气体
丁二烯
5
10
二甲醚
50
11
甲烷,天然气
50
12
氯乙烯
50
13
氢
5
14
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
② 对于存放危险物质储罐和其他容器的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目前储罐或者其他容器的实际存在最大量。
③ 对于危险物质的包装存储区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目前实际存在的物质最大量。这些数据应当从每天、每季度或者自身规定的时间段内的登记情况来获取。注意这个量不同于储存区的最大容积量,这一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申报表格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2
10
0.2
光气
0.5
1
0.5
合计
-
-
1.2
(2)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辨识指标AQR>1.0,所以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重大危险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996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一)重大危险、危害因素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
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
重大事故具有伤亡人
数众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征,
我国一些行业(如化工、石油化工、铁路、航空
等)都规定了各自行业确定、划分重大事故的标
准,把预防重大事故作为其职业安全卫生工作
的重点。
重大事故隐患在不同的行业或部门、
不同时期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范围,人们通过
发现、整改这些隐患,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实际上它也是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一部分。
随着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大量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质相继问世;它们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或产品,在生产、加工处理、储存、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非常严重。
目前,国际上已习惯将重大事故特指为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
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并把重大事故划分为两大类:
(1)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
①产生强烈辐射和浓烟的重大火灾;
②威胁到危险物质,可能使其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的火灾;
③产生冲击波、飞散碎片和强烈辐射的爆炸。
(2)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
①有毒物质缓慢地或间歇性泄漏;
②由于火灾或容器损坏引起的毒物逸散;
③设备损坏造成毒物在短时间内急剧泄漏;
④大型储存容器破坏、化学反应失控、安全装置失效等引起的有毒物大量泄漏。
由上述重大事故分类可以看出,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是存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物
质。
(二)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应从是否存在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危险、危害物质出发,进行分析。
目前,国际上是根据危险、危害物质的种类及其限量出发来确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在欧共体的塞维索指令中列出了180种危险、危害物质及其限量,国际劳工组织也给出了重点危险、危害物质及其限量作为判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依据。
我们国家也有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可以依据该标准。
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危害辨识过程是事故预防、安全评价、重
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建立应急预案体系以及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础,许多系统安全评价方法,都可用来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方法是分析危险、危害因素的工具,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定。
常用的辨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直观经验法
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害辨识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系统中。
1.对照、经验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经验
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对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可弥补知识、经验不足的缺陷,具有方便、实用、不易遗漏的优点,但须有事先编制的、适用的检查表。
检查表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制的,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局(OHSA)制定、发行了各种用于辨识危险、危害因素的检查表,我国一些行业的安全检查表、事故隐患检查表也可作为借鉴。
2.类比方法
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作业条件的经验和
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
多用于危害因素和作业条件危险因素的辨识过程。
(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美国拉氏姆逊教授曾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大规模、有效地使用了FTA,ETA方法,分析了核电站的危险、危害因素,并被以后发生的核电站事故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