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射:把自己内心存在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态度和行为推诿到他人身上或归咎于别的原因。

自我的防御机制:自我在为本我的服务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很多策略,称为自我防御机制,用来控制不能被接受的本我冲动,并避免或减少这些冲动引起的焦虑。

电休克疗法:亦称电抽搐治疗,一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全身抽搐,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患者。

当事人中心疗法:通过治疗师提供一种特殊的治疗关系,为当事人创造一种理想的心理氛围。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生物的自发活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方式,帮助病人改变认知,以减少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

心理诊断:指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评定个体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并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判断异常心理的程度和性质,以作出一个心理障碍或疾病的诊断。心理评估:是指评估者主要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状态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诊断的过程。

评估工具:信度、效度、标准化程度是选择恰当评估工具的条件。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内心活动予以量化。

人格测验:也称个性测验,测量个体行为独特性和倾向性等特征,最常用的方法有问卷法和投射技术。

投射测量:是指把模糊的刺激,诸如人物或事物图像呈现给来访者,让他们把看到的描述出来,临床工作者借助于此,对个体无法意识到的想法与感受进行评估的一种评估技术。

DSM-IV-TR: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标签化:将某人或某物定型化或归入某一类,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的特定的情景,具有不可预测性。

恐怖症:一种持久的恐惧反应,他同危险的真实性是极其不成比例的。这种恐惧反应可能会妨碍到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特定恐怖症。

广泛性焦虑: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强迫观念:是持续反复的念头、影响或闯入意识的冲动。

强迫行为:是对强迫观念的反应,包括固定仪式(如洗手、检查、擦抹)或心理活动(如数数、祈祷或默默地重复某个词语)。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癔症:是指一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和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符。

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类以存在两种或多种独立的身份或人格状态和相应行为,并以不能回忆个人重要经历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转换障碍:是一类以不能解释的,表现为神经系统或其他躯体疾病的随意运动或感觉功能障碍或者缺陷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理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成瘾物质,指能够影响人的心境、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可导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耐受性:是一种状态,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期望的效果,或使用原来的剂量达不到使用者所期望的效果。

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理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弹。一.你如何理解异常行为系统整合的观点?

答:理论家从不同角度对异常行为进行解释,但没有一种解释是完全令人满意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人的行为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各种因素共同做通的产物。研究者和实践者不仅要弄清对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而且要知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方式。生物—心理—社会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异常是源自遗传的、生理的、发展的、情绪的、行为的、认知的、社会的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两种最常见的系统整合的观点是素质—压力论和交互效应论。素质—压力论认为:素质就是一种容易受伤或患某种疾病的倾向。根据这种解释,具有患某种心理障碍的生物的、心理的或社会文化的倾向的个体,一旦面临着严重的生活压力事件就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障碍。交互效应论认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有些因素的作用更关键。这些因素会引发其他因素或增加其他因素的强度,从而最终导致某种心理障碍。

二.心理诊断与心理评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答: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二者既相同又相异。其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主要采用

心理学的方法与策略收集被评估者的信息,同时,二者都是力图去准确把握被评估者的内心世界。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目标不同。心理评估更倾向于从正常人的角度对被评估者进行分析与判断,而心理诊断则更具有医学的意味,更倾向于按照特定的的模式去收集资料,并最终对被评估者作出某种确定性的诊断。因此,心理评估的范围较心理诊断广,程度可能更深;其次,应用范围稍有差异,心理评估一词更常见于医疗系统以外的工作领域,而心理诊断一般在临床部门使用。

三.心理评估的三要素包括哪些?

答:1.评估者一个合格的评估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足够的理论知识;一定的评估与诊断经验;熟悉测试技术;良好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沟通技能。2.评估对象:评估对象是否配合评估,其身心状态是否正常,以及评估者与评估对象之间良好的评估关系,是影响评估正确性的重要因素。3.评估工具:信度、效度、标准化程度是选择恰当评估工具的条件。

四.心理评估的主要手段包括哪些?有何特点?

答:1.临床访谈:通过系统收集来访者过去和现在的行为、态度和情绪,个体既往病史和现病史等方面资料,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评估的方法。2.行为评估:在特定的情境中按照规定的程序,系统观察个体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评定的方法。特别适合于年龄太小、智力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报告他们的问题和经历的个体。3.身体检查:是排除心理障碍的生理因素的一种方法。

4.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以心理测验作为工具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估的过程。在心理诊断中常用的测验包括投射测验、人格测验和智力测验以及神经心理测验等。

5.生理心理评估:直接针对脑及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