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事故案例修订稿
地铁事故案例

地铁事故案例地铁作为现代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地铁线路的扩建,地铁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起地铁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地铁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2015年7月12日,中国南方一座大城市的地铁2号线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当天早上7时30分左右,地铁2号线一列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生了制动故障,导致列车急速加速并与前方停车的列车相撞。
事故发生后,地铁2号线全线瘫痪,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同时也给乘客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据初步调查,这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列车制动系统故障和人为操作失误所致。
首先,列车制动系统出现了故障,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减速停车。
其次,列车驾驶员在发现故障后未能及时采取正确的紧急措施,而是继续加速行驶,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这起地铁事故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地铁作为一种大众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要位置。
无论是地铁运营方还是乘客自身,都应该时刻关注地铁安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乘车安全。
其次,地铁运营方应该加强对列车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列车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
此外,地铁事故的发生也提醒我们,在城市交通建设中需要更加重视安全因素,尤其是在地铁线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地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地铁事故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反思。
我们应该以这起事故为鉴,加强对地铁安全的重视和管理,共同维护好城市地铁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为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减少地铁事故的发生,确保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

2014年坠轨事故事故一2014年11月6号,18时57分,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一名33岁女性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卡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列车启动后掉下站台,经医院抢救无效后身亡。
事故二11月19日晚10时58分一名女子从地铁2号线宣武门站的站台上掉入轨道中,所幸她很快被拉上站台,地铁也随即恢复运行。
事故三11月20日地铁1号线复兴门站上行(向东方向)进站处,一名男乘客进入运营轨道正线,工作人员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列车未与乘客发生接触,同时车站采取接触轨停电措施,14:22该乘客被带上站台,接触轨恢复送电,运营秩序逐步恢复。
华盛顿地铁突冒浓烟事故致1死2重伤美国首都华盛顿一个地铁站的隧道内12日下午出现来源不明的浓烟,导致一列受困列车内1名女乘客死亡、2人重伤,另有数十人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华盛顿邮报》援引当地消防部门和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官员的话报道,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12日下午3时30分左右,一列载着数十名乘客、开往弗吉尼亚州方向的黄线地铁列车刚刚驶离市中心地带的地铁儿童广场站,在开进隧道大约250米后突然停了下来,车厢内照明设备失灵,浓密的烟雾开始进入车厢。
按照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初步调查,隧道内距离列车330米处发生了一起“电路火花事故”,可能由为地铁提供电力的线路发生短路引起,并产生浓烟,但没有引起火灾。
据悉,这是2009年以来,华盛顿地铁发生的首起致命事故。
除一人死亡外,这起事故还造成至少2人重伤,80多人入院治疗。
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已经对事故展开调查。
对于地铁运营方是否在这一事故中存在过错或疏漏,华盛顿地铁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萨尔斯称,地铁方面在出现紧急状况时有规章可循,“至于这些规章是否得到遵守,将在调查后做出认定”。
地铁运营安全事件案例汇编及地铁风险评估报告

案例.3月15日一号线1806次司机漏乘事件(9.14)1、事件概况2010年3月15日9:20,一号线1806次司机在西朗II道确认DTI倒计时和时刻表后,正点关车门、屏蔽门。
司机在关上客边门时,有一名女乘客站在24号屏蔽门处,未能上车。
司机确认车门、安全门关好,缝隙安全后,回到司机室,一边按下ATO按钮,一边从上客侧站台后视镜确认站台情况。
突然司机发现之前未上车的女乘客在拍打安全门,立即起身拉开右侧司机室门走到站台呼叫该乘客离开安全门。
此时,列车以ATO模式启动离开站台,司机马上使用对讲机通知站台岗拍站台紧停按钮,当时列车启动,噪音较大,当站台岗发现情况后拍下紧急按钮,列车已离开站台区域。
2、原因分析(1)当值司机对岗位职责不清晰,在已经启动列车,从后视镜发现有乘客在拍打安全门时,没有立即拉快制停车通知站台岗处理,而是自己拉开司机室门走到站台上呼唤乘客离开,是造成本次事件发生的原因。
(2)当值司机前一晚在公寓侯班时没有休息好,当天的精神状态较差。
3、防范措施(1)车门、屏蔽门关闭好后,司机确认车门、屏蔽门空隙安全后,进入司机室后原则上司机不再离开司机室,发现异常时及时停车。
司机因突发事件或行调命令需离开驾驶室处理各类事务时,必须确认列车已停稳,必要时将车门打开,防止误动车。
(2)站台岗在岗时,认真监听对讲机,发现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立即按压紧急停车按钮。
案例、北京地铁司机洗车身亡事故(9.17)一、事故概况(根据新闻材料整理)2010年06月23日,司机驾车驶回车站,缓缓将列车开进洗车库房内,按相关规定清洗列车。
地铁列车的清洗工作与自动清洗汽车类似,将列车开至洗车机房内,由电脑系统控制自动清洗。
据了解,地铁列车驾驶舱内有一个清洗开关,司机拨动按钮后,列车将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前行,按顺序洗刷列车外部,直至洗刷完毕后自动停下。
该知情人称,司机在洗车过程中,“不知道什么原因,把驾驶舱的窗户摇下来了”,并将头和身体探出窗外,“可能是想检查刷洗的情况吧”。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 案例分析
一、北京地铁房山线列车救援事故
(三)客流控制
2013年2月17日19时15分,2119次FS015车在良乡大学城北站 发车时,司机操作1号车门选向开关过程中,此开关旋钮脱落。 当时司机误认为门选向开关在“0”位,多次进行安装无法恢复, 联系行车调度员,前方车站需更换操纵台到尾车进行开关车门作 业。
(3)运营分公司安全质量部对门选向开关的脱落原因进行深 入分析,并联系京车装备有限公司,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彻 底解决车辆故障隐患。 (4)各检修中心对车辆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完善监控措施, 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及时通报乘务中心。
(5)组织公司所属各条线路相关单位,针对不同线路的特 点和需求,进行站车联动演练,提高“站车一体化”工作效 果,减少车辆故障对运营线的影响。 (6)将此事故制作成案例教育全体职工,深入进行技术理 论知识学习、提高应急事件处置能力。
第三,“站车一体化”联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单司机制条件下,面对一名乘务员不能处理的故障, 站台人员除了帮助乘务员完成故障处理,还应对其作 业状态进行有效监控,对于发现的危及行车安全问题, 及时提示相关人员进行处理,避免事故影响的扩大。
(三)整改措施
(1)房山线乘务中心要继续加强对操规的培训;针对单司机 制条件下发生车辆故障后的处理办法进行演练;强化车辆基 本控制原理的讲解,提高乘务员应急故障处理实战能力,防 止车辆故障影响扩大。 (2)房山线检修中心要加强对门选向开关安装状态的检查, 制定专项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在彻底消除故障隐患之 前,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间接原因:首先,房山线乘务中心在乘务员培训、管理 中存在漏洞。一是乘务员在发生车辆故障后,未能严格按照 操作规定立即清人掉线,使车辆故障影响扩大,造成列车在 运营线救援。二是乘务员未能严格执行单司机制的相关规定
城轨交通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地铁线路繁忙,每日客流量巨大。
2019年4月,某市地铁2号线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导致一名乘客在地铁内遇害。
受害者家属对地铁运营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本案涉及城轨交通法律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案件事实2019年4月15日,受害者李某乘坐某市地铁2号线回家。
当列车行驶至某站时,李某突然遭到一名男子持刀袭击,不幸遇害。
事发后,地铁运营公司立即报警,并配合警方开展调查。
经调查,凶手因个人恩怨对李某实施报复。
地铁运营公司在事发后及时向受害者家属通报情况,并垫付了部分丧葬费用。
三、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 地铁运营公司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 地铁运营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3. 地铁运营公司赔偿责任的承担范围?四、法律分析1. 地铁运营公司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地铁运营公司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有义务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
然而,由于凶手的行为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地铁运营公司在事发时无法预见并阻止犯罪行为。
因此,地铁运营公司在本案中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2. 地铁运营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地铁运营公司与乘客之间形成了运输合同关系。
然而,地铁运营公司未能履行保障乘客人身安全的合同义务,导致乘客李某遇害。
因此,地铁运营公司在本案中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地铁运营公司赔偿责任的承担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典型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分析上海地铁碰撞事故

三、原因分析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列车控制系统的错误指令,导致两列车发 生了碰撞。具体来说,是因为在事故发生时,列车的控制系统出现了故障,使 得列车驾驶员未能及时发现另一列车的存在,从而导致了碰撞事故的发生。
四、经验教训
此次事故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首先,对于地 铁运营方来说,应急预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防止事故扩大的关键。虽然运营 方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 处,例如信息通报不够及时、乘客疏散措施不够完善等。这都需要地铁运营方 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背景介绍
地铁突发事件是指在地铁系统中发生的,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的事件。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铁突发事件屡见不鲜。如2018年莫斯科地铁爆炸 案,造成近100人伤亡;2019年伦敦地铁爆炸案,造成200多人受伤。这些事 件的发生给城市公共交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对地铁安全问题的。
谢谢观看
4、建立信息化平台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快速响应和 协同作战。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共同应对 突发事件。
五、总结
本次演示从地铁突发事件的背景、应急管理、案例分析、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 了研究。通过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和方法的分析,以及近年来地铁突发事件 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加强应急宣传、强化应急预案、加大处罚力度等对策建议。 未来研究应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等方面,提高地铁应急处 置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公众出行安全。
典型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 例分析上海地铁碰撞事故
01 一、事故概述
目录
02 二、应急响应
03 三、原因分析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案例分析

四、行车事故
【案例 10】 未确认信号机和道岔造成挤岔。 事故概况
原因分析 (1)~(2)
防范措施 (1)~(4)
【案例 11】 速度过高导致列车撞击车档。 事故概况 原因分析 (1)~(4) 防范措施 (1)~(4) 【案例 12】 线路未出清,工程车压地线。 事故概况 原因分析 (1)~(3) 防范措施 (1)~(3)
二、设备事故
【案例 4】 违反操作规程,带接地线合 闸造成供电事故。 事故概况 原因分析 (1)~(3) 防范措施 (1)~(3)
【案例 5】 简化作业流程,带电错挂地 线。 事故概况 原因分析 (1)~(3) 防范措施 (1)~(3)
【案例 6】 未做号安全保护,误送电导致 设备烧毁。 事故概况 原因分析 (1)~(3) 防范措施 (1)~(4)
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消防事故案例见表6-1。
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
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案例见表6-2。
三、城市轨道交通停电事故
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停电事故案例见表6-3。
四、城市轨道交通水灾事故
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水灾事故案例见表6-4。
五、城市轨道交通毒气泄漏事故
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毒气泄漏事故案例见表 6-4。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主讲:王吉平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 案例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常见事故 案例分析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典型事故案例 介绍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常见 事故案例分析
一、 工伤事故 二、设备事故 三、 消防事故 四、 行车事故
【案例 13】 未确认信号机,列车闯红灯。 事故概况 原因分析 (1)~(3) 防范措施 (1)~(4)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图11.10车钩连挂碰撞
2、原因分析
南京地铁在编制技术文本时,考虑的不够充分,没有将“小曲率半径连挂作业 要求”进行明确;当时车辆连挂时线路半径为150米,根据《南京地铁南北线 一期工程车辆合同文件附件1》中对车钩连挂的规定,是不允许进行自动连挂 的,合同中明确要求列车自动连挂时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0米。
典型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上海地铁一号线列车相撞事故 1.案例概况 2009年12月22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发生列车侧面相撞事故,事故地点位于 富锦路站至上海火车站之间的小交路折返段。当时下行方向150号列车以60.5公 里/小时的速度,由中山北路站开往上海火车站,驶近上海火车站时,驾驶员发 现前方信号灯为红灯,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随后系统才发出制定命令,但 此时列车制动距离已不能满足安全停车的要求。6点54分,载有乘客的150号列 车以16.5公里/小时的速度与正在折返的117号空载列车侧面相撞。
案例四:罗马地铁列车追撞事故
1、案例概况
10月17日罗马时间上午9时37分,一列地铁A线列车异常驶入维托˙艾曼纽二世 车站,追撞停靠月台的另一列列车,致使被撞击的列车最后一节车厢与从后驶 来的列车第一节车厢纠结在一起,许多旅客被挟在扭曲的车厢间,现场烟雾弥 漫,照明丧失。
2、原因分析
事后罗马地铁立即展开了调查,有关调查结果及事故原因分析如下:
序,杜绝臆测行车。 (4)各行车岗位人员间加强联系,加强互控,防止行车组织意图不明、联系脱节的现象发生。 (5)加强演练及培训,提高行车人员在非正常情况下行车作业技能及应变能力。
案例三:南京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发生碰撞
1、案例概况
2005年12月1日南京地铁小行—安德门上行区间,距安德门站约300米处发生列 车连挂车钩发生碰撞。当天7:40,行调指令基地内1314车出库连挂故障车 2526车;8:05,1314车出库,采用洗车模式与2526车连挂时,因列车处 于小半径曲线位置,车钩对位不正,连挂失败,车钩发生碰撞。
地铁事故报告文案范文模板

地铁事故报告文案范文模板事件概述在XX年XX月XX日,发生了一起地铁事故。
当时,地铁列车行驶到某站时,突然发生断电,导致列车上的乘客被困,而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还有一名工作人员不幸遇难。
事件原因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设备故障:首先,这次地铁断电事故主要是由于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所导致。
经过现场勘查,地铁公司发现是某个转换器损坏导致了列车电力供应故障,因此列车不得不停止运行。
2.态度不当:其次,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有些工作人员态度不当,不称职。
这不仅对乘客安全构成了威胁,而且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和恐慌。
3.紧急救援失误:最后,地铁公司在紧急救援方面存在一些失误。
例如,在事故现场很长时间内没有提供足够的食物或水,也没有足够的解释和说明,导致了乘客的不满和抱怨。
事件处理在发生事故后,地铁公司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第一时间联系警察,消防,医院等相关部门,确保事故现场得到妥善处理。
2.紧急组织救援,营救被困乘客,并尽快恢复电力供应,让列车运行正常。
3.在事故现场设置临时休息区域,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并有专人向乘客及其家属解释情况。
4.合理分析事故原因,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督导。
对乘客的道歉和补偿地铁公司在处理事故时也注意到了对乘客的重视。
因此,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便向乘客道歉和提供相应的补偿。
1.地铁公司已就此事向乘客及其家属表示歉意,并向受到影响的乘客发放了一定的赔付和补偿。
2.只要是受到此次事故影响乘客,地铁公司都将在余票或车票上给予减免等优惠,以便减轻受到影响的乘客经济损失。
事件后续处理1.首先,地铁公司将加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管理,以确保不再发生此类事故。
2.公司还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紧急应变水平和职业素养,以便未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结语作为一家责任企业,在处理地铁事故时,地铁公司始终将保护乘客安全放在首位。
尽管这次事故导致了不良影响,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吸取教训,改进管理,就一定能让乘客体验到更便捷舒适的乘车服务。
几起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分析及整改措施

几起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分析及整改措施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几起典型的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事故案例(一)列车脱轨事故具体时间,在地铁线路名称上发生了一起列车脱轨事故。
事故原因是轨道维护不当,导致轨道出现严重的变形和损坏。
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脱离轨道,造成了车辆的严重损坏和部分乘客受伤。
(二)信号系统故障导致的追尾事故具体时间,在地铁线路名称上,由于信号系统突发故障,两辆列车未能保持安全距离,发生了追尾事故。
这起事故造成了多人受伤,车辆受损严重,地铁线路也因此停运了数小时,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三)火灾事故具体时间,在地铁车站名称内,由于电气设备老化引发火灾。
火灾发生后,烟雾迅速弥漫,车站内的通风系统未能及时有效地排出烟雾,导致部分乘客被困,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一)设备维护不到位在上述列车脱轨和信号系统故障的事故中,设备维护工作存在明显的漏洞。
轨道维护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轨道进行检查和维护,导致轨道变形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信号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检测工作不够细致,未能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二)人员操作失误部分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的。
例如,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司机未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突发情况处理不当;车站工作人员在应急处置时,未能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三)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地铁运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对于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一些安全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四)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地铁运营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显得不足。
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演练流于形式,导致在实际事故发生时,救援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地展开,从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地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乘客和城市运营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起地铁安全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地铁列车脱轨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在繁忙的上班高峰期,一列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脱轨,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乘客伤亡。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列车轨道的维护不到位,导致轨道出现了问题,从而引发了脱轨事故。
对于这样的事故,地铁运营方应加强轨道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轨道的安全性,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起地铁乘客跌倒事故。
在繁忙的地铁站台上,一名乘客因为站台地面湿滑而不慎摔倒,导致了轻微伤害。
经过调查,发现站台地面清洁工作不到位,积水和杂物导致了地面的湿滑,给乘客的安全出行带来了隐患。
对于这样的事故,地铁运营方应加强站台清洁工作,保持站台地面的干燥和清洁,提高乘客出行的安全性。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起地铁火灾事故。
在地铁隧道内,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了列车短暂停运和乘客疏散。
经过调查,发现火灾是由于列车电路故障引发的,而地铁隧道内的防火设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火灾的扩散。
对于这样的事故,地铁运营方应加强列车和隧道的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和安全性,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设施维护不到位、管理不善或者设备故障等原因所致。
地铁运营方应加强对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同时,乘客也应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乘车规定,共同营造安全的地铁出行环境。
希望通过对地铁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努力提高地铁安全水平,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乘客和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下面,我们将就几起地铁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地铁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第一起事故发生在某城市的地铁站,当时是高峰时段,车站内人流拥挤。
由于车站管理不善,乘客在上下车时出现了混乱,导致一名乘客摔倒受伤。
事后调查发现,车站并未采取有效的人流控制措施,也没有进行及时的疏导工作。
这一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地铁站内人流控制和疏导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对高峰时段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乘客安全出行。
第二起事故发生在地铁列车上,一名乘客在车厢内突然晕倒。
由于车厢内没有急救设备和专业人员,乘客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
后来得知,这一地铁线路并未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也没有进行乘客急救培训。
这一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地铁运营方必须加强对列车内部设备和急救措施的配备,同时也需要对地铁员工进行急救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起事故发生在地铁轨道上,一列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了故障,导致线路拥堵,影响了列车的正常运行。
事故发生后,地铁运营方未能及时进行故障排除和疏导,导致乘客滞留在车上时间过长,引发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一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地铁运营方必须加强对列车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同时也需要做好应急疏导工作,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
综上所述,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管理不善、设备缺失、培训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铁运营方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的配备和培训,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水平。
希望通过对地铁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能够为地铁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为乘客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全国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完整60160

.
28
五、南京地铁车辆牵引施加无位移事件
.
29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7年1月31日20时12分
.
30
事故经过
20:12分开车时发现推牵引列车无位移, DDU上无故障显示,列车制动不缓解,模式 开关各个位置都试了,仍然不动车,遂报 告行调,随后司机检查设备柜各保险开关 正常,重新关开钥匙后,并再次转换模式 开关进行试验,故障仍然不消失,因已接 近救援时间,于是司机按照行调命令进行 救援准备。
.
10
二、南京地铁列车撞列检库门事件
.
11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5年12月6日22时11分 地点:小行基地列检库15道大门
.
12
事故后果
15道列检库大门破损严重。 电客车头部右侧有一处表面擦伤(长8cm, 宽1.4cm) 。
.
13
事故经过
1920车在回列检库15道时,19A车头撞上车门。 检调接报后,立即要求信号楼不要动车,同时到 现场察看情况,发现15道库门在列检库内侧,门 页下方被电客车撞凹陷一块(被电客车防爬器所 撞),大门撞过门上止档,导致该大门无法向外 正常开启到位。电客车头部右侧有一处表面擦伤 (长8cm,宽1.4cm),另有二处与大门有轻微摩 擦。
.
14
事故原因分析
负责开启15道大门的保安人员安全预想不 够,导致车门未开启到位,侵入车辆限界 发生碰撞。 司机入库前对前方线路观察不够仔细,未 及时发现此安全隐患,最终导致该事件的 发生。
.
15
库门开启警戒线设置示意图
错误位置
库 门
开
启
警
戒
线
库
正确位置
门
地铁法律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某月某日,我国某城市地铁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跳轨事件。
一名年轻女子在乘坐地铁时,突然冲出站台,跳入轨道,导致地铁列车紧急停车,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发后,该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地铁安全的深思。
二、案件经过1. 事发当天,该女子在地铁站内与家人发生争执,情绪激动。
在乘坐地铁过程中,女子情绪越发失控,最终冲出站台,跳入轨道。
2. 地铁列车驾驶员发现女子跳轨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仍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
女子被列车撞倒,当场死亡。
3. 事发后,地铁运营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同时,警方对现场进行调查,了解事故原因。
4. 经调查,该女子患有精神疾病,事发当天因病情发作导致情绪失控。
家属在事发前并未将女子的病情告知地铁运营公司。
三、法律分析1. 地铁运营公司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本案中,地铁运营公司作为地铁列车的经营者,在事故中存在一定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家属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家属在事发前未将女子的病情告知地铁运营公司,导致运营公司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家属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女子患有精神疾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应承担相应的监护责任。
四、案件启示1. 加强地铁安全宣传教育地铁运营公司应加强地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引导乘客遵守乘车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重视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家属应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生活安全。
地铁案例法律(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一种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地铁事故的频发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一起地铁乘客伤亡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地铁事故中乘客伤亡责任的划分以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
一、案例背景2019年5月,某城市地铁2号线发生了一起乘客伤亡事故。
当日,乘客李某在乘坐地铁过程中,因车厢内拥挤导致其头部被车门挤压受伤。
经医院诊断,李某头部骨折,伤势严重。
事故发生后,李某家属要求地铁运营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但双方就赔偿金额及责任划分存在争议。
二、法律适用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1. 侵权责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地铁运营公司作为地铁车厢的管理人,有义务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由于车厢拥挤导致乘客受伤,地铁运营公司未能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因此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合同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乘客与地铁运营公司之间存在运输合同关系,地铁运营公司有义务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由于车厢拥挤导致乘客受伤,地铁运营公司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因此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地铁运营公司虽然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未能确保乘客安全,若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三、责任划分1. 地铁运营公司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地铁运营公司在本案中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轨道交通法律_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案例将围绕某市地铁发生的一起安全事故展开,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及处理过程。
二、案例简介2018年5月,某市地铁1号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一辆列车在行驶至某站时,突然发生紧急制动,导致车厢内乘客受到不同程度伤害。
经调查,事故原因为列车制动系统故障。
事故发生后,受伤乘客及家属要求地铁运营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三、法律问题分析1. 事故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在本案中,地铁运营公司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列车制动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由于运营公司未及时发现并修复制动系统故障,导致事故发生,因此运营公司应承担主要责任。
2. 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地铁运营公司因过错导致乘客受到伤害,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3.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本案中,地铁运营公司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充分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导致事故发生,应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地铁摔倒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巨大的客流量。
然而,地铁车厢内拥挤的环境、紧急制动等情况往往容易导致乘客摔倒,引发一系列法律纠纷。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地铁摔倒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相关法律问题。
二、案例简介2019年4月,北京市某地铁站发生了一起乘客在地铁车厢内摔倒的事件。
受害者王女士(化名)在乘坐地铁时,因车厢内拥挤,被后面乘客推搡导致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王女士受伤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花费医疗费用2万元。
事后,王女士认为地铁运营公司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要求其赔偿医疗费用及精神损害赔偿共计5万元。
三、案件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铁运营公司是否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2. 王女士的损害是否由地铁运营公司承担?3. 地铁运营公司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和数额是多少?四、案例分析1. 地铁运营公司是否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
本案中,地铁运营公司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有义务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
(1)地铁运营公司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表现本案中,地铁车厢内拥挤,乘客之间相互推搡,导致王女士摔倒受伤。
这说明地铁运营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疏漏,未能有效维护车厢内的秩序,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2)地铁运营公司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地铁运营公司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王女士的损害是否由地铁运营公司承担?本案中,王女士的损害与地铁运营公司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因他人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案例:XYZ地铁运营事故事件时间:2024年5月20日事件地点:XYZ市地铁2号线,X站事件概述:在当天早上7点30分,XYZ市地铁2号线X站的B列车发生了严重的追尾事故。
据目击者称,发生事故时,列车2号车厢突然急停,并发生了剧烈的颠簸。
事故造成3人死亡,20人受伤,其中5人伤势严重。
该地铁线路暂时关闭,引起了全市乘坐地铁的人们的不安和担忧。
事故原因分析:初步调查显示,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
首先,事故发生时,列车司机违反了操作规程,未按照规定保持安全距离。
根据后续调查,司机的手机记录显示,在事故发生前一分钟,他正在使用手机。
由于分神导致未能及时反应,造成了对前方列车的追尾。
其次,事故现场经过初步检查,发现部分列车制动系统存在故障。
这意味着即使司机及时发现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也无法有效减速避免事故。
此外,事故后续调查还发现,列车运营管理层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
没有严格要求司机在工作期间不得使用手机,也没有进行设备故障的专业检修和维护。
这直接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事故后续处理:该地铁运营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处理事故,并以此为教训改进地铁运营管理系统。
首先,事故发生后,地铁公司第一时间将伤者及时送往医院,并积极组织救援人员参与救援工作。
受伤者家属得到了精心安抚和支持。
其次,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司机被立即停职,接受调查,并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同时,地铁公司对其运营和管理团队进行了整顿,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重新提高其工作素质。
另外,地铁公司也采取措施改进了运营管理系统,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首先,加强了对司机的培训和考核,并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
其次,对设备故障进行了全面检修,并增加了周期性维护和检查的频率。
此外,也成立了安全事故监测和应急处理机构,加强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监管。
同时,公众也得到了相关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一、运营事故案例案例一:“”西单电梯事故发生时间:2011年9月22日18时11分发生地点:三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事故类型:违章违纪事故影响:导致乘客在电梯上头部拥堵、挤伤事故经过2011年9月22日11时55分,西单站带班值班站长在站台巡视时发现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故障,有异响,立即停梯,关闭电梯上下围栏,并挂故障牌;同时报机电人员维修,写报修记录。
12时00分机电第二项目部电梯维修中心主任唐某某、维修员南某某接到西单站客运人员报修电话,于12时20分到达西单站。
机电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车站工作人员的描述,对地铁故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在电梯头部疏齿板处有3个小锣钉,进行了清除处理,开启扶梯试运转,看到扶梯运转正常,便向车站工作人员报告修复完成。
此时机电工作人员在未打开该电梯上方护栏门的情况下,打开了该电梯下方的护栏门,且该电梯处于运行状态。
恰好有列车进站,乘客乘坐3#扶梯,由于该扶梯上头部护拦门未完全打开,形成拥堵,发生乘客挤伤。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对现场勘查、现场人员问询,并查看录像,调查判断,得出结论如下:(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电梯上头部护栏门没有打开是造成乘客拥堵、挤伤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机电维修人员对扶梯故障处理后,没有按照电梯维修规定进行全面运转检查,也没有按照电梯运行规定与客运人员进行交接;同时也反应出机电公司在人员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以及维修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整改措施1. 进一步加强全体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尤其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掌握和执行落实。
2.加强运营分公司与设备分公司故障处理应急演练,优化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水平。
3.立即对各线扶梯进出口护拦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汇总单向门位置数量,制定双向开启方案后,全面进行整改。
4.将所有运行扶梯护拦门置于开启状态,进行临时邦固。
5.将此次事件制作成案例,对全员进行一次教育,在全公司范围开展“举一反三查隐患”活动。
案例二:“”5号线列车救援发生时间:2013年1月17日7时53分发生地点:北苑路北站事故类型:列车救援事故定性:B类一般事故事故影响:造成停运20列,到晚5分以上34列,中途清人折返5列,通过1列,加开临客1列,调表43个。
事故经过2013年1月17日,2033次TP401车担当运营任务。
列车运行至北苑路北站TMS显示时间7时53分,距离停车标约30厘米时,起紧急制动。
司机试验RM模式、EUM模式推牵引,均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
断开ATP保险1、2,ATO保险5秒后闭合。
再次试验RM模式、EUM模式仍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
7时54分,与行调联系说明情况,处理故障,同时打开车门让乘客乘降。
7时55分,司机接行调预清人命令。
接到预令后司机先查看紧急按钮、查看风压表均显示正常。
使用ATP切除仍不缓解,牵引制动控制保险断开后重新闭合仍不缓解。
闭合ESS闸刀试验,仍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
闭合关门旁路、常用制动不缓解保险、开门旁路、带铅封闸刀破铅封后试验故障依然存在。
7时58分TP401车2033次司机接行调命令TP401车在北苑路北站清人。
司机向行调请求救援。
清人完毕后司机关闭车门,8时将头尾开关打到“尾”位,跑到尾车将头尾开关打到“头”位,进行尾车牵引制动试验,尾车试验正常。
8时11分,2034次司机使用电台联系不到行调,立即给行调打电话,接调度命令在北苑与2033次连挂,2034次北苑清人。
北苑路北站至天北回太段,车次为2701。
复诵调度命令无误后2034次司机向乘客做好相应广播,使用风闸,建立RM模式,以3km/h速度进行连挂并进行了试拉。
同时,2033次司机返回头车,与救援列车司机联系,通知改按站间自动闭塞,对标停车后清人。
救援车司机听从被救援车司机指挥按信号、线路情况走车。
8时20分,连挂列车凭出站信号机闪动绿色灯光发车。
事故原因分析(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司控器警惕按钮行程开关接线存在断点,接线已断裂。
(二)间接原因:一是管理和维修人员对5号线车辆隐患重视不足,此类故障已经发生多次,未引起相关人员足够重视;二是未能完善单司机制实行后车辆故障的应急处置措施;三是部分维修人员对提高车辆维检修质量和水平的认识不足,未能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据《绩效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条款对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5号线检修中心共考核元,责任人安某考核元,班长菅某某考核元。
5号线检修中心科级扣减月岗位工资的%。
责任单位员工共担额按责任单位月岗位工资总额%扣减。
安全质量部共考核元。
其它部室和单位科级共元,除5号线检修中心外其他单位员工共担70169元,考核共计元。
整改措施1.完善5号线车辆维修维护规程和标准,落实检修工艺标准,加强日常检查、测试等工作;2.完善相关车辆故障应急处置办法;3.结合1月其他事故开展安全大讨论。
案例三:“”1号线列车救援发生时间:2013年1月18日10时50分发生地点:万寿路站事故类型:列车救援事故定性:B类一般事故事故影响:造成停运6列,到晚5分以上4列,中途清人折返1列、清人回段1列,调表36个。
事故经过10时50分,司机杨某、副司机柳某驾驶G446车在万寿路站,进行正常作业后列车不启动。
司机检查各开关位置、保险无异常,短接SK1闸刀进行牵引试验无效,到尾车更换操纵台进行试验,列车能够缓解但仍然全列牵引无流。
10时55分行车调度员发布列车清人救援命令,11时02分救援列车连挂完毕,11时05分从万寿路站开出。
事故原因分析(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一是331d#号线在布线时因电缆绑扎不到位且预留电缆线较长,线缆在司机台内处于自由状态,列车运行中不断摆动并与周边金属部件接触,造成线缆绝缘外皮破损,致使导线与金属部件间拉弧并将线缆烧断。
二是车辆制造过程中,由于厂家接线未按照规定的工艺标准对线缆进行绑扎,错误采用临时布线的方式连接331d#号线。
(二)间接原因:一是检修工艺落实不到位。
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古城检修中心领导班子,在检修工艺落实管理中存在漏洞,对职工思想和技术业务教育不足,致使多个修程均未发现车辆存在的故障隐患,最终导致列车在运营中救援。
二是职工责任心较差,岗位意识淡薄。
古城检修中心在40万修、月修、周检及车辆隐患排查过程中,均未发现该部位线缆绑扎不到位及预留线缆过长的问题。
充分说明古城检修中心职工自身岗位责任意识淡薄,在维修工作中不认真、隐患排查不力,不能主动发现车辆存在的故障隐患。
三是加强检修标准化的落实。
此次事故的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检修中心标准化管理工作存在死角,职工在作业中对车辆接线未能按照规定工艺要求进行绑扎,中心质量检验工作也未严格按规定流程检查,致使车辆带故障隐患上线运行。
事故处理一是G446车331d#线在运营中折断,主要原因是古城检修中心职工闫某某在周检作业过程中,未严格落实检修工艺,致使列车带故障隐患上线运营,最终酿成列车救援的事故。
古城检修中心职工闫某某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
二是对古城检修中心按照B类一般事故进行考核。
整改措施1.进一步提高各检修中心的职工岗位责任意识。
2.要求各检修中心立即对车辆重点部位进行普查,认真查找可能造成车辆重大故障的隐患,确保车辆质量稳定。
3.各检修中心、乘务中心,要认真总结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再次梳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进一步完善职工作业流程、工具码放、行车备品管理等环节的标准化规章。
4.各乘务中心继续加强对乘务员的故障处理培训,提高乘务员对车辆基本性能的了解,切实提高乘务员应急故障处理的实际操纵能力,减少车辆故障对运营线的影响。
5. 针对此次事故对全体职工进行教育,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增强各工种作业中的标准化执行水平。
各单位要组织全体人员再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公司的整体安全运营秩序稳定。
案例四:“”机场线线列车救援发生时间:2013年2月3日20时29分发生地点:东直门至三元桥区间事故类型:列车救援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事故影响:造成停运7列,到晚5分以上2列,调表6个。
事故经过2013年2月3日,机场线车务中心乙3组司机杨某、郑某,副司机徐某某担当107车1090次运营任务,20:29分东直门站发车,以A1车为头,司机发现该车全列牵引无流,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
运行至百米标003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使用紧急按钮停车,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
继续运行至百米标007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使用紧急按钮停车,再次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
继续运行至百米标012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20:41分接行调命令,107车原地等待救援不许动车,21:01救援列车与故障列车连挂完毕,由三元桥下行站线推进至大山子库线,导致机场线运营一度中断。
事故原因分析(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司控编码器异常,导致列车加、减速指令与牵引、制动PWM值无输出,造成列车无牵引无制动。
(二)间接原因:一是管理和维修人员对机场线车辆故障的分析排查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部分整改工作不彻底。
二是对机场线车辆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隐性问题掌控不到位。
三是部分管理人员对提高车辆稳定性、可靠性和维检修质量和水平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事故处理(一)机场线车务中心作为车辆维检修主体单位,对此次事故的发生承担主要管理责任。
按照绩效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机场线车务中心主要领导、相关主管领导及有关班组负责人进行考核;(二)安全质量管理部作为车辆技术、质量和维检修管理的主责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负同等管理责任。
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安全质量管理部主要领导、主管副部长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三)生产调度室作为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承担相应管理责任。
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生产调度室主要领导、主管副主任进行考核。
整改措施1.主管领导带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组织人员认真排查隐患,分析查找故障根源,确定整改方案和计划并监督指导落实。
2.完善机场线车辆维修维护规程和标准,落实检修工艺标准,加强日常检查、测试等工作。
3.加快完成直线电机、APU防雨雪措施的落实工作。
4.以此次事故为案例开展安全大讨论。
各级管理人员要查找自身管理不足之处,要深抓思想根源,坚持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深入开展“向管理者不作为、管理不到位宣战”、“向违章违纪宣战”和“向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宣战”活动,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技术业务水平,稳定安全运营。
案例五:“”房山线列车救援发生时间:2013年2月17日19时15分发生地点:良乡大学城北站事故类型:列车救援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事故影响:造成停运7列,到晚5分以上7列,通过1列,中途清人折返4列,加开救援2列,调表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