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前沿技术
中央空调实训教案

中央空调实训教案第一章:中央空调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央空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
让学生掌握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1.2 教学内容中央空调的基本概念:中央空调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中央空调的分类:按照冷热源方式、按照工作原理和按照容量大小分类。
中央空调的组成:制冷系统、热交换系统、控制系统和其他辅助设备。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中央空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央空调的实际应用案例。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中央空调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提交中央空调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央空调应用案例的理解能力。
第二章:中央空调制冷原理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央空调的制冷原理和制冷循环过程。
让学生掌握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
2.2 教学内容制冷原理:制冷循环的基本概念、制冷剂的相变过程。
制冷循环过程: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过程。
制冷剂的选择原则:制冷剂的性质、环保要求和应用范围。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制冷原理和制冷循环过程。
采用实验法,观察制冷剂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变化。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制冷原理和制冷循环过程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提交制冷剂选择报告,评估学生对制冷剂选择原则的理解能力。
第三章:中央空调的热交换原理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央空调的热交换原理和热交换设备。
让学生掌握热交换器的类型和性能特点。
3.2 教学内容热交换原理:热交换的基本概念、热交换的机理。
热交换设备:空气热交换器、水热交换器和表面式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的性能特点:换热效率、阻力损失和噪音水平。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热交换原理和热交换设备。
采用实验法,观察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表现。
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热交换原理和热交换设备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提交热交换器性能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热交换器性能特点的理解能力。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在当今社会中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做出详细讲解,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互相通信的物理设备网络。
物联网的核心思想是将设备通过传感器和通信模块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
在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空调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页界面来控制空调的开关,温度调节以及设定定时任务等功能。
这种远程控制的方式使得用户能够在离开家时关闭空调避免能源浪费,或在即将回家时提前打开空调享受舒适的温度。
设计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多个方面。
首先是硬件设计。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器。
同时,我们还需要选择适配互联网通信的模块,可以选择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其它无线通信模块。
这些硬件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考虑。
接下来是软件设计。
我们需要开发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和控制空调设备。
同时,系统还需要具备智能化的功能,比如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室内环境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的工作模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统计和分析功能,帮助用户了解空调的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节约。
在实现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
由于物联网涉及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设备的控制,因此在编写代码和进行通信时,需要进行加密和鉴权措施,以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我们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系统还需要持续进行维护和更新,以确保系统的长期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科技成果——高效水蓄能中央空调技术

科技成果——高效水蓄能中央空调技术适用范围建筑领域供热制冷行业现状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建筑能耗总量也持续快速增长。
在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50%。
因此,降低空调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重要措施。
夏季时,空调的大量使用造成我国高峰时段电力紧缺而低谷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使用节能环保型的空调系统,高效用能,是解决我国高峰用电短缺、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
该技术集成使用空气源冷热水机组技术、水蓄能集成技术、冷暖系统自动远程控制技术等,有效实现空调的节能降耗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适用性和环保性。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该技术综合利用水冷空调机组、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热泵热水器、电锅炉等设备为载体,在夜间采用水为蓄能介质,利用水的显热进行能量储存;同时,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配套的蓄能,在高峰时段进行释能,通过实现电力移峰填谷而达到降低能耗、节省运行费用的目的。
2、关键技术(1)空气源冷热水机组技术采用全封闭柔性涡旋式补气增焓压缩机,具备超低温、强热型、高效等特点。
机组制冷时出水温度3.5℃;制热时进出水温为55/60℃。
(2)水蓄能斜温层控制技术水蓄能分布器计算除了满足Re和Fr准则外,还可实现经分布器结构和孔口优化设计后的斜纹层厚度低于30cm。
该技术对针低矮空间开发的迷宫+H型分布器,在高度仅有2.5m的使用环境下具有良好分层效果。
(3)水蓄能集成技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冷热供应方案,如冷水机组+电锅炉+水蓄能、水源热泵+水蓄能、地源热泵+水蓄能、空气源热泵+水蓄能等。
开发了聚氨酯+聚脲大温差内保温防水结构,可满足电锅炉长期高温蓄热需求。
(4)水蓄能系统控制技术采用气候(节气)补偿的控制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可节能5%-10%。
增加了水蓄能预警功能,具有远程管控制功能。
3、工艺流程图1 高效水蓄能中央空调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主要技术指标1、蓄能空气能冷(热)水机组在低温工况空气干球温度-25℃,制热时进出水温55/60℃,蓄能工况的COP可达到1.8;2、斜温层厚度≤30cm;混流层厚度≤10cm;3、具有气候(节气)温度补偿控制、系统预警功能,并且可实现远程运行管理,系统能耗相比常规控制系统降低5%-10%。
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中央空调运行节能的研究

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中央空调运行节能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央空调在现代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运行耗能较高,且存在着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中央空调的节能运行。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Zigbee无线通信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领域,在中央空调节能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实现智能调控和远程监控,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中央空调运行节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中央空调的节能运行,为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优化,有望为建筑节能领域带来新的突破,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2 研究意义中央空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中央空调的长期运行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给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压力。
研究如何优化中央空调的运行,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物联网中的一种关键技术,具有成本低、功耗小、通信距离远、组网灵活等优点,可以有效地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节能优化。
通过应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中央空调系统内外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交换,实现对空调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性能。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中央空调运行节能的研究,旨在通过优化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为未来的节能环保目标做出贡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中央空调运行节能方法,以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性能。
关于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

关于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消耗增加的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已成为当今社会各行业的共同关注点。
中央空调作为建筑物内最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其节能设计问题更加引人关注。
研究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问题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央空调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节能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关于中央空调的节能设计方面的论文层出不穷,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在国外,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在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他们主要从空调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节能技术的创新应用、能源管理与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他们在传统的制冷技术基础上,积极研究先进的制冷介质和新型的能源利用技术,提高了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减少了能源浪费。
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和应对。
二、存在的问题1. 传统制冷技术不能满足要求。
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的压缩式制冷技术,能效低,能源消耗大,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
2. 能源浪费严重。
部分中央空调系统存在能源浪费问题,尤其是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中存在一些设计不合理和施工缺陷,导致能耗偏高。
3. 能源管理不完善。
一些建筑物的中央空调系统存在能源管理不完善的情况,缺乏科学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导致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4. 节能技术应用不足。
当前在实际的中央空调系统应用中,新型的节能技术应用不足,大部分项目还停留在传统的空调制冷技术上,节能效果不明显。
5. 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
在我国,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政策支持尚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影响了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完整版)中央空调系统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技
5.蒸发式冷凝器
术
6.高效换热管的制作应用
开 发 推 广
7.吸顶式无风(微风)蒸发器
8.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可持 续发展、社会进步期待技术发展 需求的创新成果
保 请多提宝贵意见
定
市 谢谢大家
制
冷
主讲人:多金良
学
联系电话:2237628
会
中央空调系统工程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简介
保定市制冷学会
主讲人:多金良
一
1.水源热泵系统
对 抗
河流、地表水、废水(3) 水源 水源深井、地热井
低
水环系统(分散式小水环)
温
?成井工艺(地质条件、出水量、
的
井深、井斜、井经、井距、护井等 )
热
?回灌技术
泵
(1)自然回灌(N出水 N+1、2N回灌)
系
操
一键式运行 自检自诊 全方位保护
作
2.网络服务平台
运
三遥技术 方便快捷
行 智 能
3.远程通讯服务
音频 视频技术 多级管理网络
化
4.计算机多层次管理
管
最佳点运行 经济节能பைடு நூலகம்科学合理
理
六
1.数码涡旋柔式压缩机的推广
其
2.同轴双涡旋压机对抗低温技术
它
3.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开发
新
4.可变多回程换热器
型 绝 热 保 温 材
3.聚氨酯发泡夹心复合板(市奖) 4.超细玻璃纤维夹心复合板 5.酚醛复合板风管 6.无法兰连接钢制风管新工艺
此项目由保定市制冷学会和保定 华风制冷公司共同研发,获国家经贸
料
委、中国科协“厂会协作”优秀成果
中央空调未来营销之路

中央空调未来营销之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央空调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中央空调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营销策略。
首先,中央空调企业需要加强产品创新。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他们对中央空调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央空调企业应该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更加智能、节能、环保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舒适空间的需求。
例如,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感应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功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其次,中央空调企业可以加强与建筑领域的合作。
中央空调产品的市场需求与建筑行业紧密相关。
中央空调企业可以与建筑设计师、工程公司等合作,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建筑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舒适需求。
通过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央空调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并在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中央空调企业还可以通过多渠道营销来拓展市场。
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外,中央空调企业可以积极拓展在线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工具,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交流。
通过在线营销,中央空调企业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及时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提供更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另外,中央空调企业还可以注重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认知和美誉度。
中央空调企业可以通过参加行业展览、赞助活动等方式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为企业品牌积累更多的口碑和用户基础。
综上所述,中央空调未来营销之路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通过加强产品创新、与建筑领域的合作、多渠道营销和注重品牌建设,中央空调企业可以提升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中央空调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央空调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并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空调系统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空调系统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重要的设备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空调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空调系统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1.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是空调系统领域的一项重要发展趋势。
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算法,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的变化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使得室内空气更加舒适,同时节省能源。
智能控制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以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随时调节空调系统。
2. 绿色环保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绿色环保技术包括使用环保制冷剂、提高能效、减少噪音等方面。
例如,采用无氟制冷剂的空调系统可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同时降低全球变暖潜力。
此外,新型的散热技术和隔音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和噪音污染。
3. 多联机系统多联机系统是近年来空调系统的一项创新技术。
传统的空调系统需要为每个房间安装一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而多联机系统可以通过一个室外机连接多个室内机,实现每个房间的独立控制。
这种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房间的空调需求,同时减少了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成本。
4. 空气净化技术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的提高,空气净化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空气净化技术可以去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细菌等污染物,并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一些先进的空气净化技术还可以减少室内外的交叉污染,提供更加健康的室内环境。
总之,空调系统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包括智能控制技术、绿色环保技术、多联机系统和空气净化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节省能源,并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暖通空调新技术

行低、电锅炉制热时效率有可能较热泵低 。 • 4) 设计与调试相对复杂 。
冰蓄冷的定义
• “冰蓄冷空调”一词的英文为‘ICE STORAGE’ ,日文表示为“冰蓄热”,狭义的定义为“制冰 蓄冷”的空调制冷系统。但在寒带国家除了需要 夏季“蓄冷”外,大部分时间里还要“蓄热”, 因此,广义的用语为“THERMAL (ENERGY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TES)”,即“蓄能式空调系统”。
蓄冰储能的意义
➢“移峰填谷”解决昼夜电力需求差 ➢解决常规空调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蓄冰储能的意义
移峰填谷
蓄冰储能的意义
➢电力是无法储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昼夜电 力的需求差别越来越大,火力发电机组启停一次 损失巨大,核电和水电也因诸多原因无法参与调 峰。
➢火电发电机组启停调峰一次损失很大,一台 12.5万千瓦发电机组启停调峰一次,需消耗20T 标准煤;一台20万千瓦发电机组启停调峰一次, 需消耗34.8T标准煤。
概念: 1.蓄冷设备:用来储存水、冰或其它介质的设
备,通常是一个空间或一个容器。
2.蓄冷系统:包含了蓄冷设备、制冷设备、连 接管路及控制系统。
3.蓄冷空调系统:蓄冷系统与空调系统的总称。
按照蓄冷进行的原理分类
• 在介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介 质的温度或物态发生变化。蓄冷就是利用 工质状态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显热、潜热 效应或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来进行冷量的 储存。实现蓄冷的原理主要有显热蓄冷、 浴热蓄冷和热化学蓄冷。
冰蓄冷
• 当空调系统采用蓄冰和低温送风相结合的形式 后,由于输送冷水温度降低、送风温度降低, 系统的管网和盘管、整个风道系统,以及水泵 、冷却塔等辅机在材料、尺寸和容量方面,均 要比水蓄冷和共晶盐蓄冷系统要小,可节约系 统设备投资。在建设过程中,施工量和材料消 耗量相对也要减少。同时,由于减少了管网和 空气分配系统的体积,建筑物的可用空间会有 所增加。在运行时,由于风扇和水泵设备容量 的减少,其耗电量也要降低。
2022年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 行业结构:从空调的类别来看,大型中央空调在市场份额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小型中央空调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中央空调系统在商业领域的占比持续扩大,住宅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增多。
3. 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央空调行业在节能环保、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特别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节能和智能化。
中央空调领域智能化技术应用逐渐普及,预计未来几年内将得到更广泛应用此外,智能化技术也在中央空调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物联网(IoT)技术,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节,提高了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据统计,采用智能化技术的中央空调设备占比已经从2019年的40%提升至2021年的50%。
行业前景
中央空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央空调行业在2022年呈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下是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央空调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据统计,2022年我国中央空调行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率已经达到了70%。这使得中央空调的运行更加高效,能源消耗更低,同时还能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3.2023年中央空调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此外,中央空调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中央空调行业技术水平比2022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其中,家用中央空调技术水平比202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商用中央空调技术水平比2022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4.2023年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扩大、节能减排深入、技术水平提升综上所述,2023年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节能减排政策深入实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等趋势。
发展趋势
大金中央空调工作原理

大金中央空调工作原理
大金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循环和热泵技术实现的。
首先,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吸入,并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然后,这些高温高压气体经过冷凝器,通过传热的方式将热量释放到室外空气中,从而使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液体。
接下来,高温高压液体进入膨胀阀,通过膨胀阀的节流作用,使得液体压力急剧下降,从而使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液体。
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通过蒸发器的传热作用,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使得制冷剂再次变成低温低压气体。
最后,低温低压气体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开始新的循环。
这样一来,制冷剂不断循环流动,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实现室内的制冷效果。
同时,中央空调系统还可以通过改变制冷剂的流向,实现室内的供暖效果。
总的来说,大金中央空调利用制冷循环和热泵技术,通过反复循环制冷剂来达到制冷或供暖的目的,从而为室内提供舒适的温度。
(完整版)中央空调系统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三
1.半导体制冷大功率化
新
2.太阳能吸附式制冷
的
3.潮汐能量转换制冷
其
4.环境躁声利用制冷
他
5.风力能源转换制冷
制 冷 方 法
6.民间水源单冷土空调 7.水蒸发式冷风空调 8.废热余热低品位能源吸收制冷
9.有待开发的能源制冷方法
四
1.无机玻璃钢(菱镁土)风管
新
2.聚苯板夹心保温板材
操
一键式运行 自检自诊 全方位保护
作
2.网络服务平台
运
三遥技术 方便快捷
行 智 能
3.远程通讯服务
音频 视频技术 多级管理网络
化
4.计算机多层次管理
管
最佳点运行 经济节能 科学合理
理
六
1.数码涡旋柔式压缩机的推广
其
2.同轴双涡旋压机对抗低温技术
它
3.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开发
新
4.可变多回程换热器
5.其他热能应用、回收技术
二
节 能
1.中央空调工程冰蓄冷技术
该课题由保定市制冷学会和河北大 学人工环境公司合作研发,获省经贸委
降
省科协优秀项目奖。
耗 2.电冰箱蓄冷储冰装置
蓄 3.冷风机冰盒溶解降温手段 冷 4.采暖或烘烤远红外储热板
()
热 5.玻罗棱全反射电加热器
技 术
6.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的应用 7.太阳能集热的综合利用 8.磁悬浮压缩机及其他-----
技
5.蒸发式冷凝器
术
6.高效换热管的制作应用
开 发 推 广
7.吸顶式无风(微风)蒸发器
8.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可持 续发展、社会进步期待技术发展 需求的创新成果
2022年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据悉,2022年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进展趋势分析如下。
作为全球第一大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国和其次大消费市场,中国的空调产业大提速时代即将来临。
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得知,经过几十年的进展,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的进展已经从高速增长走向平稳,新的进展时期,进展与转型也成为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
家用中央空调市场持续走向富强伴随着中国房地产事业的旺盛需求,开发商也渐渐开头将内置中央空调作为部分项目地卖点之一。
而伴随着房价日益上涨,大城市建筑单面积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生活空间价值飙升,大量的一般消费家庭也开头在装修之前思索是否安装家用中央空调,不仅保证家庭装修效果更佳,也可空出更大的生活空间。
目前中央空调的市场份额在逐年增长,据空调行业数据统计显示,家用中央空调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崛起,2022年国内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已达180亿元左右,2022年上半年全国中央空调销售额460亿,同比增幅23%,领跑其他产品。
将来家庭住宅随着精装修的比例不断上升,家用中央空调开头从别墅和复式住宅向一般住宅领域渗透,到2022年有望达到600亿。
从家用中央空调的市场格局来看,前几年,以大金、海信日立、东芝等为主的日系品牌把控着该领域大部分市场份额。
近些年市场格局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品牌格力、美的、海尔都是从家用空调延长到中央空调领域可以借鉴家用空调的一些操作模式,从而在市场上快速崛起。
国产品牌在家用中央空调市场的关注度还在提升,针对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售后服务方面,在上个月,格力、长虹、美的相继推出各自的家用中央空调“6年包修”政策。
四家企业几乎同一时间推出中央空调产品超长免费包修服务政策,意味着国产品牌对于家用中央空调市场的投入正在加码,也势必将引起整个家用中央空调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升级,一场家用中央空调市场的调整和洗牌正在拉开序幕。
绿色节能是行业不变的主旋律随着《国家环境爱护“十二五”规划》的出台,节能环保产业迎来了进展的黄金期。
中央空调发展历史

家用中央空调发展历史作者:xy 发布:2006年10月21日浏览次数: 2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地区发生罕见的干旱天气,为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空调冷热源问题,美国率先研制出风冷式冷水机,用空气散热代替冷却塔。
美国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型式以风管式系统为主,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
风管式单元空调系统和风管式空调箱系统在美国的应用都很广泛。
此外,集成了燃气炉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水系统在美国的应用也非常普遍。
此种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在供冷季由制冷机组提供冷量,在采暖季由燃气炉提供热量,对室内回风和新风进行处理,消除房间空调负荷,同时也可以满足家庭生活热水的需求。
小型风冷式冷水机组的能力范围一般在10~170KW,属于商用空调(CommercialAir-Condition)范围。
1995年推出的中小型中央空调,第一次大胆地将小型风冷冷水机组命名为中小型家用中央空调而进入了家用空调市场,获得了可喜的效果。
同时,在能源短缺的日本,与美国以风管式系统为主的特点不同,日本的家用空调走的是一条以"氟系统"为主的发展道路,从窗式空调器到定速分体式空调器,再到变频分体式空调器。
同样,日本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也以制冷剂式空调(如VRV系统)为主。
在世界制冷剂式空调行业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60%的市场被日本所占有,并且在设备开发和控制技术上都处于世界最前沿。
这为日本发展VRV系统提供了技术保证。
同时,日本国土面积小而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非常大,其住宅多属于高密度住宅,建筑结构较为紧凑。
一般层高均较低,不适合布置占用较大层高的风管式空调系统。
而且日本是个国内资源匮乏的国家,其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因此该国非常强调节能。
家用空调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节能技术的开发尤其受到重视。
VRV系统的节能性是其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对于专业的空调安装队伍来讲,VRV系统的安装非常规范,施工费用低。
中央空调六大技术

本文档由北京嘉尔康科贸发展有限公司整理编写而成中央空调六大技术一、磁悬浮无油运转技术磁悬浮无油运转技术可以消除机械摩擦损失,运行完全无摩擦,比常规轴承更持久耐用,使机组运行寿命达到25年,是普通空调的1倍。
机组完全无油,降低了油路系统、油泵等零件的故障,大大缩减了维修的费用。
冷媒中没有润滑油,能使机组的能效大大提高。
二、全直流变频技术中央空调变频化已成必然趋势。
从交流变频到直流变频再到全直流变频,由此可窥技术的日益发展。
与普通变频空调相比,全直流变频空调的压缩机和室内外风扇电机全部采用直流电机,借助直流电机的先天优势,使产品的节能性能大幅提升,同时实现室内、室外超静音运行,真正实现长时间的室内外双静音运行。
三、光伏变频离心技术一是省却传统供电系统中的逆变器等系统,提高了光伏能效利用率;二是直接对光伏直流母线进行MPPT控制,自动寻找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三是通过全直驱并网实现公用电网、光伏系统与空调无缝对接;四是实现光伏与空调一体化监控及自动化管理。
四、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智能控制技术并未跟随传统空调以制冷技术为驱动的发展轨道,而是建立起以软件技术驱动和体验为核心的全新发展轨道。
五、降膜式蒸发技术降膜式是蒸发器的一种表现形式。
目前压缩循环冷水机组中,常用的蒸发器主要有板式换热器及壳管式换热器,而壳管式换热器又分为干式、满液式、降膜式等型式。
与以往中央空调的满液式冷水机组相比,降膜式冷水机组在制冷展上大放光彩,参展的冷水机组基本上都带来了基于降膜式的产品,甚至有将其运用到离心机组上。
六、自然冷却技术与普通空调相比,数据中心空调需要全年制冷,耗能巨大,同时对设备的制冷量和稳定性又有更高的要求。
目前普遍使用的制冷技术是压缩制冷技术和压缩制冷技术,自然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制冷技术,是值依靠自身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利用,是热量自然传递,从而达到温度降低的方法。
由于自然冷却技术利用物质自身特性实现自然制冷,无需消耗能量,因此可以降低空调能耗。
创新技术在空调施工中的应用方案

创新技术在空调施工中的应用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空调施工行业也不例外,通过应用创新技术,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施工成本。
本文将介绍几种创新技术在空调施工中的应用方案。
一、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空调管理系统,通过对室内和室外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这种系统能够根据室内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情况等因素,自动调整空调的运行模式和参数,以实现更加舒适和节能的空调效果。
此外,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段和不同区域的需求,合理分配冷热负荷,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通过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使空调系统的运行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二、风机盘管技术传统的空调施工中,风机盘管通常是使用固定转速的方式工作,无法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
而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的风机盘管能够根据室内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风速和制冷/制热效果,以达到更加精确的控制和更佳的能效。
此外,变频调速技术还可以降低风机盘管的噪音和能耗,提高整个空调系统的舒适度和节能性。
三、冷媒回收技术冷媒回收技术是将系统中的废弃冷媒回收并重新利用的一种处理方式。
传统的空调施工中,通常会将废弃冷媒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而通过应用冷媒回收技术,可以将废弃冷媒进行净化和处理,然后重新注入到空调系统中使用。
这不仅能够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还可以节约冷媒资源和减少施工成本。
冷媒回收技术在空调施工中的应用,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四、太阳能空调技术太阳能空调技术是将太阳能与空调系统结合利用的一种创新技术。
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空调系统提供所需的电力。
与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相比,太阳能空调技术具有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高的环保性能。
此外,太阳能空调系统还能够在停电或断电情况下继续运行,确保室内的舒适度。
太阳能空调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有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空调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空调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一、空调的发展过程
1、空调的诞生:空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由威利斯·哈维父子发明,主要针对纸张、食品等物品的保鲜保存。
后来,美国的电影院老板为了吸引观众,也开始使用空调。
到了二战后,空调开始普遍用于工业领域,如军营、医院等。
2、热泵技术:热泵技术是空调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发明。
它将过去冷却机的性质逆转,使其能够在冬季用于加热。
这一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到70年代初期大规模应用于住宅领域。
3、VRV技术:VRV技术是一种多联机中央空调技术,由日本大金集团于1982年推出。
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变频技术,使得空调运行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室内环境自动调节运行参数。
二、空调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发展:未来的空调将会更加智能化,用户除了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控制外,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识别、智能学习和智能调节等功能。
2、生态环保:未来的空调将更加注重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并且更好地适应人体自然环境,真正实现环保节能的目标。
3、健康舒适:未来空调将会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感受,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空气质量和温度控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暖通空调新技术应用

暖通空调新技术应用暖通空调是分户的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它最大特点,是能够创造一种舒适的室内环境,还有下列有点:经济节能:主机由微电脑控制,每个区间末端风机盘管可自行调节温度,区间无人时可关闭,系统根据实际负荷做自动化运行。
环保:主机采用水源热泵型机组,电制冷,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污;整个系统为密闭式管路系统,可避免霉菌灰尘等杂质对系统的污染,使环境清新优美,特别适于高档别墅、高级公寓与写字楼的使用。
节约空间:主机体积小巧,不设机房,无需占用设备层,减少公用设施和土建投资,室内末端暗藏在吊顶内,极易配合屋内装修。
使用寿命长:中央空调一般使用寿命在15到25年,而普通空调超不过10年,如果保养好,中央空调的寿命还可以更长。
而家居一般的分体式的空调机,它只能解决空间内部的冷暖问题,而解决不了空气处理舒适度的问题;而有暖通空调就不一样了。
一.暖通空调新技术基本内容1.空调系统类型(1)按照使用目的,空调可分为:舒适空调---要求温度适宜,环境舒适,对温湿度的调节精度无严格要求。
工艺空调---对温度有一定的调节精度要求,另外空气的洁净度也要有较高的要求。
(2)按照空气处理方式,可分为:集中式(中央)空调---空气处理设备集中在中央空调室里,处理过的空气通过风管送至各房间的空调系统。
半集中式空调---既有中央空调又有处理空气的末端装置的空调系统。
这种系统比较复杂,可以达到较高的调节精度。
局部式空调---每个房间都有各自的设备处理空气的空调。
空调器可直接装在房间里或装在邻近房间里,就地处理空气。
按新风量的多少来分:直流式系统---空调器处理的空气为全新风,送到各房间进热湿交换后全部排放到室外,没有回风管。
闭式系统---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再循环,不补充新风的系统。
系统能耗小,卫生条件差,需要对空气中氧气再生和备有二氧化碳吸式装置。
混合式系统---空调器处理的空气由回风和新风混合而成。
它兼有直流式和闭式的优点。
国内外中央空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国内外中央空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国内外中央空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前言:中央空调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有20 多年的应用时间,随着家用空调市场的日趋成熟,不少企业逐渐把目标转向中央空调领域,希望能在中央空调这个尚未饱和的市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分得一杯羹。
中央空调在2003 年的市场容量是85 亿元,2005 年则达到200 亿元以上,因此这个市场的潜力不可估量的,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其高额的利润对于在市场上境遇艰难的企业来说是极其诱人的。
在如此高利润的吸引下,很多国内品牌纷纷进入这个领域,使得原来由约克、大金、开利等外国品牌所占领的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开始发生变化。
近几年,格力、美的、海尔、松下等企业都企图进入这一领域,以争取更多主动权。
关键词:中央空调家用空调市场发展空间利润增长点1、国内外中央空调研究现状1.1 美国中央空调研究现状美国的中央空调普及率较高,它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其人民生活水准较高,对居住的舒适性要求也较高,这些都促进了该国中央空调的普及使用。
美国的别墅型住宅具有宽敞、高大的特点,通常是中、高收入的家庭居住。
由于其层高较大,有足够的建筑空间用于布置风道。
因此在美国,风管式系统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同时,由于美国居民对家用空调舒适性的要求较高,多采用有新风的风管式系统。
目前,美国风管式系统的年产量约为600 万台 /年,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美国的公寓型住宅适合于中、低收入的人群居住,其家用空调的型式以窗式空调器为主,也有采用小区供冷 / 热水的,一般不使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
目前美国窗式空调器年产量约为600 万台 / 年,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美国的中央空调的型式以风管式系统为主,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
风管式单元空调系统和风管式空调箱系统在美国的应用都很广泛,此外,集成了燃气炉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在美国的应用也非常普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 显热处理末端--干式风机盘管或平面辐射毛细管系统 • 新风除湿机组或溶液除湿机组 • 高温冷水机组
占地 面积
设备 寿命
20年
10年
冷水机组20年 燃油锅炉10年
冷水机组20年 电锅炉15年
水资源 消耗量
只利用地下水的热 量采用回灌技术, 不消耗水资源
冷却水循环量的2% 冬季供热的排污补水
冷却水循环量的2% 冬季锅炉的排污补水
冷却水循环量的2% 冬季锅炉的排污补水
驱动 能源 方式
电能能源利用 系数为3.8~4.5
加大排数后,4排以后的盘管换热效率很低,经济性差; 加大排数同时造成空气侧阻力增加,需要加大电机功率以提 高风机转速,噪声因此显著增加。
3.
干工况设备不再需要水盘及凝水排放系统。
水盘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排除凝水,而是防漏备卸、备坏; 系统初始运行时,也可能出现湿工况; 新风系统故障时,难免出现湿工况; 安装因素或设备检修时难免出现泄漏。
常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
问题1:温度与湿度同时处理的问题
常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
问题2:难以适应室内热湿比的变化
含湿量
•室内热负荷特点 室内热负荷特点
•建筑围护结构等决定 建筑围护结构等决定 •主要随气象条件变化 主要随气象条件变化
温度
N
B W 7℃冷冻水 ℃
•室内湿负荷特点 室内湿负荷特点
•人员变化决定 人员变化决定
冷水进
准逆流模式
太昊瑞风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的技术特点
室内显热处理末端装置
• 干式风机盘管 样本
室内显热处理末端装置
• 干式风机盘管——特点
– 优点:
• • • • 价格便宜 制冷量范围较大,可满足任何常规建筑需求 运行、控制系统简单 技术可靠
– 缺点:
• 热舒适感略差 • 运行时略有噪音
2.2室内显热处理末端装置
常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
问题2:难以适应室内热湿比的变化
常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
问题3: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冷凝表面
滋生霉菌,霉味,引起各种“空调病”(SBS)
新风量选择的问题
舒适:增大新风量 降低能耗:减小新风量
冷凝水排放及滋生霉菌
• 凝水—滋生病菌的温床
常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
有没有一种空调系统能够解决上述 问题?
毛细管辐射产品形式
38
毛细管主要技术参数
类型 参数 集水管尺寸 mm 毛细管尺寸mm 毛细管尺寸mm 毛细管间距mm 毛细管间距mm 毛细管席长度mm 毛细管席长度mm 毛细管席宽度mm 毛细管席宽度mm 水流量l/m 水流量l/m2 制冷量w/m 制冷量w/m2 允许热水温度℃ 允许热水温度℃ 系统运行压力bar 系统运行压力bar 毛细管席 K.S15 20x2 3.35x0.5 15 6006000 150-1250 0.27 80 60 4 高压型毛细 石膏板模块 管席P.VS30 管席 B.GK12 20x3.4 4.5x0.8 30 600-6000 150-1250 0.2 80 80 20 20x2 3.35x0.5 10 金属板模块 20x2 3.35x0.5 10
•
太阳能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空调 溴化锂吸收式太阳能空调
•
•
a)单效冷水机组的循环流程 b)单效制冷循环 145: 图2-145: 单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循环流程 1- 冷凝器 2- 发生器 3- 蒸发器 4- 溶液热交换器 5- 引射器 6- 吸收器 7- 溶液泵 8- 冷剂泵
•
毛细管网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的优点
• 1)高舒适度 ) 经实践表明,辐射是舒适性最高的传热方式。而毛细管网辐射空调末端 系统60%的冷量和热量都是通过辐射的方式进行 的,因而较其他形式的末端形式舒适度比较高。 由于网栅由间距很小的平行毛细管均匀分布,热辐射交换面积特别大, 所以室内温度非常均匀。热/冷辐射表面基本没 有温度区别。并且人体和空间的热交换主要是辐射的形式进行,这一静态制 冷及自然温暖的环境使人体感到非常舒适,身 体感到的温度比室温高2~3℃。这一点可以额外地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每 个房间采用单独循环结构,故通过安装在房间 的室温调节器可单独控制各房间温度。 2)最为安静的空调系统: )最为安静的空调系统: 与传统的风机盘管相比(风机盘管存在电机、风机等室内运动部件,因 此,会产生35~45dB左右的噪音),毛细管辐射 式空调系统没有室内运动部件,不会产生任何室内噪音,是最为安静的空调 系统。 3)没有冷凝水盘、不存在细菌滋生源: )没有冷凝水盘、不存在细菌滋生源: 毛细管席埋设在吊顶内或墙内,主要靠辐射传热给建筑物供冷或供热, 与风机盘管相比没有凝结水系统,不会发生排水 不畅,造成滴水等现象。也不存在传统的风机盘管滴水盘中滋生细菌,影响 室内卫生条件的现象。
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简介
• 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的理念:
空调设备
新风 新风处理机组 个性化送风口 …… 辐射板(墙) 温度控 制系统 夏季:高温冷源 冬季:低温热源 水 干式风机盘管 …… 控制室内温度
末端装置
置换通风口
室内环境控制
湿度控 制系统
控制室内湿度 与 CO 2 浓 度
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
干式风机盘管有卧式、立式、卡顶式等多种结构形式,安装方式有明装及 暗装两种。
干式风机盘管机组
1.
普通机组也可以用于干工况过程;
普通机组表冷器为下进上出,平均传热温差小,影响设备出 力; 普通机组表冷器管程按湿工况设计,用于干工况流速下降, 对换热能力影响极大。;
2.
可以通过加大盘管排数弥补设备能力的下降;
燃油或燃气能源 利用系数80%
夏季电能利用系数 为3.5~3.8 冬季燃油或燃气80%
夏季电能利用系数 为3.5-3.8 冬季90%
环境 保护
无燃烧污染,水资 有燃烧污染,有一定的噪音和 源不和制冷剂接触, 水霉菌污染(冷却塔) 水没有污染 需要一定量的水资 源 机房需要设置自动安全报警系 统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的优点
• 4)节能效果显著: )节能效果显著: 通常毛细管系统的夏季供水温度为16-18度,冬季的供水温度为26-32度, 相对于传统空调有较高夏季供水温度和相对较 低的冬季供水温度,可节省大量能源。 5)较强的蓄冷 蓄热能力 蓄热能力: )较强的蓄冷/蓄热能力 在系统关闭或停电等状态下的较长时间内温度都不会升高(夏季)或降 低(冬季)。 6) 较强的自调节平衡能力 ) 较强的自调节平衡能力: 夏季随着室内温度的升高与辐射面温差加大,提高了辐射冷量。冬季随 着室内温度的降低与辐射面温差加大,提高了辐 射热量。 7)毛细管末端占用建筑净空小,节省建筑空间。 )毛细管末端占用建筑净空小,节省建筑空间。 在空调房间内找平后的吊顶下或墙面上先铺设毛细管席,然后抹上5- 10mm厚的灰泥,形成辐射面即可。 8)毛细管布置灵活,施工方便: )毛细管布置灵活,施工方便: 由于毛细管重量比较轻,因而布置比较灵活,有多种安装方式,如吊顶抹灰 安装、墙面抹灰安装、金属模块安装等,其施工比 较方便。 9)特别适合同地源热泵配合使用,达到更节能的效果。 )特别适合同地源热泵配合使用,达到更节能的效果。
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
• 主要设备
– 高温冷水机组 – 显热处理末端 – 新风独立除湿机组
2.1室内显热处理末端装置
干式风机盘管
干式风机盘管
干式风机盘管机组,是专门用来向房间提供显冷量的空调末端设备。其 设计工况下的冷冻水供水温度一般高于使用环境的空气露点温度,空气冷却 过程无冷凝水产生,是典型的干式冷却过程。干式风机盘管本身并不能保证 一定实现干式冷却,干式冷却是由空气侧的进风露点温度与冷冻水供水温度 之间的相对关系决定的。
中央空调前沿技术应用
一、太阳能空调
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太阳能技术在空调上 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 一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制热后,与传统空 调的冷媒介质进行热交换,典型的冷媒介 质为溴化锂+水或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 • 二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通过蓄电池在 无市电环境下的太阳能电池供电。 • 三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后,通过与市电 无缝切换,随用随取不需要储能。
关于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的几个误区
干式风机盘管机组
1. 2. 3. 4.
准逆流设计,最大限度提高平均传热温差; 开窗型翅片,减小空气侧热阻,提高传热系数; 特别的管程设计保证流速,减小管程换热热阻, 提高传热系数; 增加管排数,减小片距,加大换热面积。
冷水出
空气
冷水进 空气 传统盘管的进出水模式
冷水出
系统原理
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
• 系统原理在i-d图上的处理过程
∆d
∆t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具有 以下优势:
• 1)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方式,机组效率大大增加,夏季热泵 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COP(性能系数)在5.5以上,水源热泵COP( 性能系数)也可达到8.5以上; • 2)溶液可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细菌和可吸入颗粒,有益于提高室内空 气品质; • 3)系统无冷凝水的潮湿表面,送风空气品质高,确保室内人员舒适 健康; • 4)真正实现室内温度、湿度独立调节,精确控制室内参数,提高人 体舒适性; • 5)除湿量可调范围大,可精确控制送风温度和湿度,即使对于潜热 变化范围较大的房间(如会议室),也能够始终维持室内环境控制要 求; • 6)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与水源热泵均可冬夏两用,与常规系统 相比,可以节省蒸汽锅炉与热水换热器的投资费用。
• 单效制冷机使用能源广泛,可以采用各种 工业余热,废热,也可以采用地热、太阳 能等作为驱动热源,在能源的综合利用和 梯级利用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而且具有 负荷及热源自动跟踪功能,确保机组处于 最佳运行状态。 • 单效制冷机的驱动热源为低品位热源,其 COP在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