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卡管理应用规范
关于合格证、流程卡和标识卡规范使用的通知

关于产品合格证、流程卡和标识卡规范的使用标准
1、目的
为了确保按照ISO/TS16949:2009的要求建立、实施、维护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所有产品零部件加强防范控制;现规范合格证、流程卡和标识卡的适用范围。
1.1合格证的适用范围:指产品零部件(含外协外购件)、成品在验收合格入库时使用,由外协检验员、制程检验员和成品入库检验员负责填写,没有专职检验员的车间则委托车间主任安排填写。
1.2 流程卡(白色)的适用范围:指产品零部件(不含外协外购件)在公司生产车间投料生产时和每道工序完成时使用,由车间主任、制程检验员负责填写,没有专职检验员的车间则委托车间主任安排填写。
1.3 流程卡(桔黄色)的适用范围:指退货产品零部件需要相关车间返修处理的,由退货返修车间负责人填写型号、规格、数量等产品信息交给相关车间主任安排返修处理,每道工序完成时再由制程检验员负责填写,最后由制程检验员填写合格证入库。
1.4 标识卡的适用范围:指产品零部件(含外协外购件)、成品在公司任何区域有以下情况时使用;(如下图)
1.4.1 需要返工返修的产品零部件(含外协外购件)、成品;
1.4.2 需要报废的产品零部件(含外协外购件)、成品;
1.4.3 需要等待处理的产品零部件(含外协外购件)、成品;
1.4.4 其他暂时受控状态不明确的产品零部件(含外协外购件)、成品。
.
编制:审核:批准:。
流程卡及标识卡管理规定

红色标识卡代表不良产联分别为毛坯仓库联、生产车间联、客户联,各联填写相关信息
注:正常生产流转卡为白色
返工产品流转卡为红色
4.权责:
生产车间:
负责拆挂区物料拆挂然后放置待检区域并放置黄色待检标识卡;
负责生产车间的流转卡信息写。
品质部门:
5.3产品生产完成后进入包装车间;一律进入待检区域并放置黄色待检标识卡,检验员对待检产品进行检验判定后放置绿色标识卡或红色标识卡,放置绿色标识卡产品进入合格品区域,放置红色标识卡产品进入不良品区域,包装员工对绿色标识卡产品进行包装,其他标识状态或无标识的产品一律不允许包装,包装过程中不良品摆放红色次品箱中,并放置红色标识卡,严防产品状态混淆,严格执行先检后包的规定;
1.目的:
本规定明确了流程卡及标识卡的使用方法和权限,防止产品进行混淆,以利于后续管理和环境
管理物质异常发生时实施追溯.进行原因分析和采取纠正措施,从而降低公司及客户的损失,也
便于提升产品状态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汽车项目车间所有产品。
3.定义:
标识卡:状态标识
黄色标识卡代表待检产品或待判定产品
5.4包装完成后,包装车间填写流转卡的第三联(客户联),填写:客户户、内部流转号、名称、数量、生产日期、镀种、检验合格等;同时检验员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抽检确认,检验员盖合格QC PASS后方可进入成品区域出货,如没有QC PASS不允许出货;
5.5返工产品用返工挂具作业(返工挂具有黄色漆标注),返工产品出货用黄色标识卡标注,并注明返工次数;
负责对包装车间待检区内放置黄色待检标识卡的产品进行检验,并填写检验记录,根据检验结果
放置绿色合格标识卡或红色不良标示卡(如放置红色标识卡必须填写不良原因描述、比例),检
标识卡管理应用规范

检验状态使用《产品状态标识卡》,检验结果附注《工艺流程卡》当顾客有要求时,最终产品按顾客的要求进行标识。
标识的实施原材料进厂,由仓库安排存放到“待检”区域,并依据订购单、送货单对产品进行核对标识,明确显示物料名称,物料编号,规格,生产批次号,来料数量(数量标识必须涵盖产品范围,如一个批次号一拖产品为21箱,数量为2020,则可标识为20箱*100+20=2020只,凡填写标识卡人员都参照此方式填写数量),日期等;由仓库填写《进料送检单》通知品质验货;品质部检验员依据检验标准、承认样品、相应的采购信息或取少量样品等对来料进行检验/验证,并依据检验/验证结果进行产品状态标识,标识需清晰完整;合格产品办理入库手续,并由检验员填写相应《产品状态标识卡》;不合格产品存放到不合格区域和进行不合格标识,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生产过程中,操作者自检出的不合格品,由操作者进行隔离,生产班组长及品质部检验员进行确认,并由生产班组长进行产品标识,检验员进行检验状态标识;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生产的最终产品由仓库以《物料标识卡》标识和填写《成品送检单》报检,品质部检验员依据检验结果进行检验状态标识;产品生产批次号的标识:在产品生产完成后,生产线负责填写产品的生产记录,记录入产品的制造时间或日期,品质部OQC须在包装外箱上盖检验合格章(表明检验之状态与日期)。
标识的管理各种标识由产品存放所在地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撕毁和移动,应保持各种标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当标识发生丢失或移动时,根据相关记录或重新检验后进行标识;●同产品质量相关的流程单、印章等标识的使用应由品质部全面监控和管理。
追溯性实施物品批次的相关追溯要记录在《标识卡》、《进料验收单》上,详细记录供应商(或客供品名)、收料日期、送货单NO、采购单NO等。
可能时记录物品的生产日期(来料日期)。
入库时在物品《标识卡》上记录部品的品名、来料批号、出入库情况。
标识卡管理制度

标识卡的管理制度
标识卡是人员定位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员定位系统准确定位的首要条件,为了确保更好地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好标识卡,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标识卡严格实行入井人员“一人一卡一号”制度,严禁一人携带多卡入井,如有发现罚款50元。
二、领取标识卡必须携带上岗证和本人身份证,然后到本矿监控室登记标识卡,项目部人员需交押金300元/卡(交与本矿办公室财务科),标识卡由个人妥善保管。
三、标识卡不得转借他人使用,如发现罚款100元。
四、携带标识卡下井人员通过井口专用检卡设备时要检查标识卡是否正常,如发现电量不足,卡号错误,信息不全时到监控室与维护人员联系,换标识卡,并能在换卡的同时进行信息关联。
五、井口检身人员,必须对下井人员是否携带标识卡进行检查,如发现未携带标识卡的人员罚款50元。
六、标识卡因个人原因造成损坏或丢失的,责任人应照价赔偿,赔偿金额为300元/卡。
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
大雁煤矿
2011.10.21。
物料安全标识卡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公司生产安全,防止物料安全事故的发生,规范物料安全标识卡的管理和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物料安全标识卡的管理和使用。
三、职责1. 物料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监督实施物料安全标识卡管理制度。
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物料安全标识卡的使用和管理。
3.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物料安全标识卡的发放、回收、保管。
四、制度内容1. 物料安全标识卡的设计与制作(1)物料安全标识卡应包括:物料名称、规格型号、危险等级、警示标志、安全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等基本信息。
(2)警示标志应按照国家标准GB2894—88《安全标志》的要求进行设计。
(3)安全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应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2. 物料安全标识卡的使用(1)各相关部门在接收物料时,应仔细核对物料安全标识卡的内容,确保其完整、准确。
(2)物料在使用过程中,应将安全标识卡放置在明显位置,以便工作人员随时查阅。
(3)如发现安全标识卡损坏、遗失,应及时更换或补办。
3. 物料安全标识卡的保管(1)仓库管理人员应妥善保管物料安全标识卡,确保其完整、无损。
(2)禁止随意丢弃、损坏、涂改安全标识卡。
(3)仓库管理人员应对安全标识卡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
4. 物料安全标识卡的回收(1)物料使用完毕后,相关部门应将安全标识卡回收至仓库。
(2)仓库管理人员应对回收的安全标识卡进行整理、归档。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有效预防和减少物料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物料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物料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仓库标识卡移动化管理制度

仓库标识卡移动化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仓库标识卡的移动化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仓库内的物料标识卡的移动化管理。
三、标识卡管理1. 标识卡的种类:仓库内使用的标识卡分为存货标签、货物标签和位置标签。
2. 标识卡的规格:标识卡的规格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包括货物名称、存货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
3. 标识卡的制作:标识卡的制作应统一规范,采用统一的字体、颜色和尺寸,确保标识卡的可读性和持久性。
4. 标识卡的安装:标识卡应安装在货物或者货架上,确保标识卡与货物或者存放位置的对应关系。
四、移动化管理1. 移动化工具:采用移动化设备对标识卡进行管理,包括手持终端、PDA等设备。
2. 移动化管理流程:移动化管理包括扫描、录入、查询等操作,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管理。
3. 移动化管理系统:建立移动化管理系统,对移动化管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监控,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五、仓库操作1. 标识卡的管理:保证标识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定期检查标识卡的状态,及时更换损坏的标识卡。
2. 标识卡的归档:对已经移动的标识卡的信息进行归档备份,确保信息的长期保存。
3. 标识卡的更新:定期对标识卡的信息进行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六、仓库管理1. 标识卡的盘点:定期对标识卡信息进行盘点,核对库存与标识卡信息的一致性。
2. 标识卡的定位:确保标识卡的位置和信息与实际仓库存放位置一致,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的错误。
3. 标识卡的审批:对重要的标识卡信息变动需要进行审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七、违规处理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罚款、处罚等。
八、其他如有其他未尽事宜,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和标准处理。
九、附则本管理制度由仓库管理员负责解释和执行,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修改和完善管理制度。
物料标示卡管理制度

物料标示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的物料标识卡管理工作,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仓库管理、生产制造等。
三、物料标识卡的定义1. 物料标识卡是一种用于标识和管理公司各种物料的卡片或标签,通常包括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
2. 物料标识卡可以是纸质或电子化的,具体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四、物料标识卡的编制1. 采购部门负责对公司采购的物料进行编制物料标识卡。
2. 物料标识卡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供应商信息、采购日期、保质期等。
3. 编制物料标识卡时,应确保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物料管理混乱。
五、物料标识卡的使用1. 采购部门应在收到物料后,将物料标识卡粘贴或附加在物料上。
2. 仓库管理人员应在入库时,核对物料标识卡上的信息,确保与实际的物料相符。
3. 在出库时,仓库管理人员应核对物料标识卡上的信息,确保出库的物料与标识卡上的信息一致。
4. 在物料转移或调拨时,应更新物料标识卡上的信息,确保物料的流转过程清晰可追溯。
5. 在物料使用完毕或报废时,应在物料标识卡上进行标记,并及时更新信息。
六、物料标识卡的管理1. 采购部门负责对物料标识卡进行管理,确保每一批物料都有对应的标识卡。
2.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对入库、出库、转移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物料标识卡的使用符合规定。
3. 物料标识卡应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存档,方便查找和核对。
4. 定期对物料标识卡进行清点和审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物料标识卡的变更与更新1. 当物料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及时更新对应的物料标识卡。
2. 物料标识卡的更新应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进行,确保更新过程规范可控。
3. 对于长期存放的物料,应定期检查并更新对应的物料标识卡,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八、物料标识卡的挂失与报废1. 当物料标识卡丢失或损坏时,应立即挂失,并补办新卡。
车间物料标识卡

车间物料标识卡车间物料标识卡是车间管理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标识和管理车间内的各种物料和设备。
它包含了物料的基本信息、存放位置、使用说明等内容,可以匡助车间管理人员快速找到所需物料,提高工作效率。
一、物料标识卡的基本要素1. 物料名称:标识卡上应明确物料的名称,以便工作人员快速识别和查找。
2. 物料编号:每种物料都应有独特的编号,方便进行管理和追踪。
3. 物料规格:标识卡上应包含物料的规格参数,如尺寸、分量等,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判断和选择。
4. 物料存放位置:标识卡上应清晰标注物料的存放位置,可以是具体的货架号、仓位号等,方便工作人员快速找到所需物料。
5. 物料单位:标识卡上应明确物料的计量单位,如个、箱、千克等,方便进行库存管理和统计。
6. 物料供应商:标识卡上可以记录物料的供应商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联系和采购。
7. 物料有效期:对于一些易变质或者易损坏的物料,标识卡上可以标注物料的有效期,以便及时进行检查和更换。
8. 物料使用说明:标识卡上可以简要说明物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工作人员正确操作和保养。
二、物料标识卡的使用流程1. 新物料入库:当新物料入库时,工作人员应根据物料的基本信息填写标识卡,并将其与物料一同放入指定的存放位置。
2. 物料领用:当车间需要使用某种物料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查看标识卡上的存放位置信息,快速找到所需物料,并按照标识卡上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 物料归还:使用完毕的物料应及时归还到指定的存放位置,并更新标识卡上的使用状态。
4. 物料报废:对于已经损坏或者过期的物料,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废处理,并更新标识卡上的状态。
5. 物料盘点:定期进行物料盘点,核对实际库存与标识卡上的库存信息是否一致,如有差异需要及时调整。
三、物料标识卡的管理与维护1. 标识卡的制作:标识卡应采用耐用、防水、易于清洁的材料制作,以保证长期使用。
2. 标识卡的固定:标识卡应固定在物料存放位置的显眼位置,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和识别。
流程卡及标识卡管理规定

流程卡及标识卡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规范流程卡及标识卡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二、流程卡管理1.流程卡的定义流程卡是指记录生产、操作流程、工序的卡片,通过流程卡可以清楚了解到产品的生产进程以及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和负责人。
2.流程卡的制作流程卡由专人制作,采用统一的模板进行设计,包括产品名称、工序名称、工序号、工序要求、负责人等内容。
流程卡制作完成后,需经过质量部门的审核确认。
3.流程卡的使用每个工序的操作人员需在流程卡上进行记录,包括操作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操作人员的姓名等。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或异常情况,需及时在流程卡上进行标注,并将问题报告上级领导。
4.流程卡的报废与归档当产品生产结束后,流程卡需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的流程卡需进行归档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三年。
三、标识卡管理1.标识卡的定义标识卡是指用于标识产品信息、质量信息、流程信息等的卡片,通过标识卡可以快速识别和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
2.标识卡的制作标识卡制作由专人负责,采用统一的模板进行设计,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等内容。
标识卡制作完成后,需经过质量部门的审核确认。
3.标识卡的使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每个批次的产品需附带标识卡,并在标识卡上进行记录,包括生产日期、生产工序、负责人等。
标识卡需在产品出厂前进行核对,并与实际产品进行一一对应。
4.标识卡的报废与归档当产品出厂后,标识卡需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的标识卡需进行归档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五年。
四、监督与考核1.监督各部门和岗位负责人需对流程卡和标识卡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2.考核管理人员对流程卡和标识卡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各部门和岗位的绩效表现,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总,作为绩效评定的依据之一五、附则1.本管理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2.对违反本管理规定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产品标识卡使用管理规定修订稿

产品标识卡使用管理规定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重庆樽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产品、零件标识卡使用管理规定一、目的:规定生产交接及产品标识卡执行过程的职能与内容,为产品数量追溯、批次管理提供依据与基础。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包含产品中转、临时仓储的内部标识。
三、职责:1、各班组负责组织、宣传、指导及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2、各相关班组作业人员负责落实执行本规定。
3、品管员负责对产品质量状态予以标识。
四、作业程序:1、“产品型号标识卡”主要采用四色:绿色/合格品;黄色/待处理品;蓝色/特殊品;红色/不合格品;白色/过程状态标识;区别功能作用,即五款不同颜色的标识卡除“下一工序”的选项存在差异外,其余栏目的功能相同;每一种颜色标识卡都有其特定的工艺特性,不可混用、乱用。
2、绿色标识卡的“下一工序主要应用于产品后工序处理的零件流通标识。
3、白色标识卡的“下一工序”选项有“外协、入库”两大工艺项目,主要应用于成品及外协加工物料流通的标识。
4、“订单编号/批次号”为客户的基本信息,是生产批次管理的重要基础。
原则上,不同批次的相同产品同时加工,亦都要按批次分开标识,不可混淆,不允许混合标识。
5、“产品名称”为图纸中产品名称/工艺名称,若当标识的产品为成品时,即为产品的名称。
此栏目的填写以所标识的产品的图纸名称为基准。
6、“产品图号”栏目为部件的图纸编号。
7、“下一工序”是指工艺流程要求本工序后进行的加工工序,8、最后的表格为检验状态栏,所有的产品都必须遵循“检验合格后再转序”的原则,每一种标识卡,必须由质检员签名确认所标识产品的质量状态,若产品不合格,须在“备注”栏中注明不合格项目或内容。
9、每个操作人员务必确认前一工序的产品标识是否已经过质检员检验,包装数量是否准确,型号及工艺的填写是否与图纸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生产作业。
产品标识卡使用管理规定

产品标识卡使用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重庆樽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产品、零件标识卡使用管理规定一、目的:规定生产交接及产品标识卡执行过程的职能与内容,为产品数量追溯、批次管理提供依据与基础。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包含产品中转、临时仓储的内部标识。
三、职责:1、各班组负责组织、宣传、指导及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2、各相关班组作业人员负责落实执行本规定。
3、品管员负责对产品质量状态予以标识。
四、作业程序:1、“产品型号标识卡”主要采用四色:绿色/合格品;黄色/待处理品;蓝色/特殊品;红色/不合格品;白色/过程状态标识;区别功能作用,即五款不同颜色的标识卡除“下一工序”的选项存在差异外,其余栏目的功能相同;每一种颜色标识卡都有其特定的工艺特性,不可混用、乱用。
2、绿色标识卡的“下一工序主要应用于产品后工序处理的零件流通标识。
3、白色标识卡的“下一工序”选项有“外协、入库”两大工艺项目,主要应用于成品及外协加工物料流通的标识。
4、“订单编号/批次号”为客户的基本信息,是生产批次管理的重要基础。
原则上,不同批次的相同产品同时加工,亦都要按批次分开标识,不可混淆,不允许混合标识。
5、“产品名称”为图纸中产品名称/工艺名称,若当标识的产品为成品时,即为产品的名称。
此栏目的填写以所标识的产品的图纸名称为基准。
6、“产品图号”栏目为部件的图纸编号。
7、“下一工序”是指工艺流程要求本工序后进行的加工工序,8、最后的表格为检验状态栏,所有的产品都必须遵循“检验合格后再转序”的原则,每一种标识卡,必须由质检员签名确认所标识产品的质量状态,若产品不合格,须在“备注”栏中注明不合格项目或内容。
9、每个操作人员务必确认前一工序的产品标识是否已经过质检员检验,包装数量是否准确,型号及工艺的填写是否与图纸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生产作业。
10、产品加工过程当中,操作人员务必按一定的数量规格摆放产品,并遵循“重下轻上,大下小上,轻压不变形”的原则,须保证产品放置安全可靠,以便后期数量的清点及保护。
标识卡管理制度内容

标识卡管理制度内容一、前言标识卡是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标识卡可以方便地识别员工身份,控制权限和管理工作流程。
因此,建立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标识卡管理制度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统一标识卡的管理程序和要求,确保标识卡的安全可靠,有效使用和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标识卡的人员和部门,在标识卡的使用、申领、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标识卡的种类和用途1. 标识卡种类:标识卡主要包括工作证、门禁卡、考勤卡等。
2. 标识卡用途:标识卡用于身份识别、门禁控制、考勤管理、消费记录等多种用途。
在不同的场景下,标识卡的使用需符合相关规定和管理制度。
四、标识卡的申领和使用1. 申领程序:员工需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向人力资源部门或行政部门申请标识卡,并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和照片。
2. 使用要求:员工需妥善保管自己的标识卡,严禁私自挂失、转借或篡改标识卡。
使用标识卡时,需准确、合法地完成相关收支记录和消费流程。
3. 丢失和损坏:如标识卡丢失或损坏,员工需及时向相关部门申报,并按规定办理挂失和补办手续。
五、标识卡的管理和监管1. 管理责任:人力资源部门和行政部门应对标识卡的申领、管理和使用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管,确保标识卡的安全可靠。
2. 监控措施:组织可以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设立刷卡记录等方式监控标识卡的使用情况,对于违规行为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风险预防:针对标识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漏洞,组织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六、违规处理和纠正措施1. 违规行为:对于私自挂失、转借或篡改标识卡的行为,组织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责令停用、扣发薪资等处理方式。
2. 纠正措施:对于因员工个人原因导致的标识卡管理问题,组织应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让员工了解标识卡管理的重要性和规范要求。
七、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门和行政部门共同负责执行,并定期进行整改和完善。
货物标识卡片管理制度范文

货物标识卡片管理制度范文货物标识卡片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货物标识卡片管理,确保货物的分类、存储和取用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库存管理效率,保障公司的日常运营,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货物标识卡片,是指用于识别和区分货物的标识卡片,以确保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库房的货物标识卡片管理工作。
第四条货物标识卡片的管理原则是准确性、规范性、统一性和便捷性。
第五条货物标识卡片的管理工作分为标识卡片的编码、打印、发放、使用、变更和注销等环节。
第二章货物标识卡片的编码第六条货物标识卡片的编码由库房管理员负责,采用数字、字母或符号的组合方式进行编码。
第七条货物标识卡片的编码应根据货物的种类、规格、批次、生产日期等信息进行设置,以保证识别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第八条货物标识卡片的编码规则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适应日后对货物库存管理需要进行的更改和调整。
第九条货物标识卡片的编码应与货物库存管理系统的编码一一对应,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十条根据货物标识卡片的编码规则,编写标识卡片编码规程,并在库房内进行公示,以便员工理解和执行。
第三章货物标识卡片的打印第十一条货物标识卡片的打印由库房管理员负责,使用标识卡片打印机进行打印。
第十二条货物标识卡片的打印内容应包括货物的名称、规格、批次、生产日期、库存数量等信息。
第十三条货物标识卡片的打印应使用防水、耐磨、防撕裂等特殊材料,以保证标识卡片的使用寿命和可识别性。
第十四条货物标识卡片的打印应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以确保标识卡片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第十五条货物标识卡片的打印应按照一定的频次进行,以保证标识卡片的供应充足。
第四章货物标识卡片的发放第十六条货物标识卡片的发放由库房管理员负责,发放对象包括库房管理员、仓库管理员和领料员等。
第十七条发放时,应核实接收人员的身份和职务,并在发放记录中进行登记,以确保标识卡片的使用权限和追溯性。
车间标识卡管理制度范本范文

车间标识卡管理制度范本范文车间标识卡管理制度1. 总则车间标识卡是指标识车间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员工和访客准确了解车间的工作范围、安全要求和规章制度等信息。
车间标识卡管理制度是车间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规范车间标识卡的发放、使用、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确保车间的顺利运行和员工的安全。
2. 标识卡类别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车间标识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车间区域标识卡:用于标识车间内不同区域的名称、用途和安全要求等信息。
(2) 设备标识卡:用于标识车间内不同设备的名称、功能、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
(3) 人员标识卡:用于标识员工的姓名、工号、职务、技能等信息,帮助员工进行身份认证和工作安排等。
(4) 安全警示标识卡:用于标识车间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紧急出口、消防设施等信息,提醒员工保持警惕和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3. 车间标识卡的发放和管理(1) 车间主管负责车间标识卡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确保标识卡的准确、完整和及时。
(2) 每位员工在入职时将被发放一张人员标识卡,上面包含员工的姓名、工号、职务和技能等信息。
员工应妥善保管自己的标识卡,不得私自更换或损坏。
(3) 车间区域标识卡和设备标识卡由车间主管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发放,并标注上相应的信息。
标识卡应按照统一规范进行制作,包括标识卡的大小、材质、颜色和字体等要求。
(4) 标识卡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更新和更换。
车间主管应定期检查标识卡的使用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标识卡。
4. 车间标识卡的使用(1) 人员标识卡应佩戴在员工的衣物上,以便于他人辨认和识别。
员工在进入车间工作时应主动亮出自己的标识卡,并参照标识卡上的要求和安全规定进行工作。
(2) 车间区域标识卡和设备标识卡应张贴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员工和访客查看。
标识卡上的信息应清晰、准确、易懂,不得存在模糊、错误和过时等情况。
(3) 安全警示标识卡应根据车间的安全要求和规定进行设置和张贴。
标识卡怎样管理制度

标识卡怎样管理制度一、引言标识卡是组织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重要一环,是用于识别员工身份的一种工具。
标识卡的管理涉及到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安全的保护、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多方面。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标识卡管理制度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标识卡管理的背景、意义、目的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供组织管理者参考。
二、背景标识卡是现代组织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管理工具,通过标识卡可以识别员工的身份、权限和职责,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标识卡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单位,也逐渐被学校、医院、政府机构等各种组织所采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标识卡的管理流程不清晰、信息不准确、易遗失等问题日益频发。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标识卡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三、意义1、提高工作效率。
标识卡是员工的身份证明,通过标识卡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员工的身份、权限和职责,从而简化了组织内部的流程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2、信息安全保护。
标识卡中通常包含一些敏感信息,如员工的个人信息、权限等,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信息泄露。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
3、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标识卡中通常还包含应急联系人等信息,一旦员工发生意外,通过标识卡可以及时通知其家人或相关部门,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4、规范组织管理。
建立标识卡管理制度可以规范组织内部的管理流程,减少管理漏洞和风险,提高管理效率。
四、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标识卡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1、规范标识卡的申领、使用和管理流程,确保标识卡在组织内部的正常使用;2、保护标识卡中包含的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的风险;3、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4、规范组织管理,减少管理漏洞和风险,提高管理效率。
五、内容一、制定标识卡管理制度的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2、公司章程、制度二、标识卡的种类及使用范围1、种类:电子标识卡、实体标识卡2、使用范围:公司内部、办公楼、停车场等三、标识卡的申领1、申领条件2、申领流程3、申领材料4、申领方式四、标识卡的保管1、保管责任人2、保管要求3、保管措施五、标识卡的使用1、使用范围2、使用权限3、使用限制六、标识卡的管理1、管理责任2、管理流程3、管理措施七、标识卡的更新与换领1、更新条件2、更新流程3、换领条件4、换领流程八、标识卡的报废与注销1、报废条件2、报废流程3、注销流程九、标识卡管理制度的宣传与培训1、宣传2、培训十、标识卡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1、监督责任人2、检查频率3、检查内容十一、标识卡管理制度的违规处理1、违规行为2、处理程序十二、标识卡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1、修订程序2、修订内容十三、总结六、结论标识卡管理制度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护信息安全、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规范组织管理等多方面。
车间标识卡管理制度范本

车间标识卡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规范车间标识卡管理工作,提高车间生产经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公司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车间的标识卡管理工作。
三、责任部门1. 公司将设立专门的标识卡管理部门,负责标识卡的发放、管理和监督工作。
2. 车间主任负责车间内的标识卡的使用和管理。
四、标识卡的种类和用途1. 员工工作牌:用于区分员工身份,包括员工的姓名、工号、部门等信息。
2. 安全警示标识卡:用于标识危险区域和安全设施,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3. 作业指导标识卡:用于标识作业程序、安全注意事项等,以便员工操作。
4. 物品标识卡:用于标识车间内的设备、工具等物品,以便管理和查找。
五、标识卡的管理1. 标识卡的发放(1)员工工作牌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统一制作和发放。
(2)安全警示标识卡、作业指导标识卡、物品标识卡由车间主任负责制作和发放。
2. 标识卡的使用(1)员工工作牌由员工在工作时佩戴,以便员工之间互相识别,同时也方便公司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管理和排班。
(2)安全警示标识卡和作业指导标识卡必须按照规定的位置摆放,以便员工及时查看和遵守相关规定。
(3)物品标识卡必须标识清楚该物品的名称、用途、规格等信息,以方便管理人员对物品进行管理。
3. 标识卡的管理(1)公司会定期对员工的工作牌进行检查和更新。
(2)安全警示标识卡和作业指导标识卡的更新由车间主任负责。
(3)物品标识卡的更新由维修保养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4. 标识卡的保管(1)员工工作牌由员工本人保管,不得擅自更改、遗失或转让。
(2)安全警示标识卡、作业指导标识卡、物品标识卡由车间主任负责保管,不得私自更改或移动。
六、监督检查1. 公司将定期对标识卡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车间主任将对标识卡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七、处罚措施1. 对于私自更改、遗失、转让员工工作牌的员工,根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车间标识卡管理制度内容

车间标识卡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间标识卡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和生产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车间的标识卡管理工作。
第二章标识卡的种类和管理机构第三条车间标识卡包括进入证、工作证、安全警示卡等。
第四条车间标识卡的管理机构为车间制度管理部门。
第三章标识卡的发放第五条车间标识卡的发放由车间制度管理部门负责。
第六条申请车间标识卡者应提供完整的申请资料,并经车间制度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发放。
第七条工作证的有效期为一个月,到期前应重新申请,否则将失效。
第八条安全警示卡须在进入制定区域前领取。
第四章标识卡的使用第九条持有车间标识卡的人员应按规定使用,并妥善保管,不得转借、转让或私自篡改标识卡内容。
第十条进入证、工作证不得同时持有,持有工作证的人员不得进入禁止区域。
第十一条安全警示卡应随身携带,并在进入危险区域前予以展示。
第五章标识卡的挂失与补办第十二条车间标识卡的挂失应及时向车间制度管理部门申报。
第十三条车间制度管理部门收到挂失申报后,应及时办理挂失手续。
第十四条挂失后的车间标识卡如遗失需重新补办,申请人应提供证明材料并支付补办手续费。
第六章标识卡的处罚第十五条对违反车间标识卡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根据违规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车间制度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并在车间内部广泛宣传。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同时,之前车间标识卡管理相关制度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八条本制度解释权归车间制度管理部门所有。
以上就是车间标识卡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厂产品标示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厂产品标示卡的管理,确保产品标示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内所有产品的标示卡制作、使用、保管及更新等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标识清晰、准确、规范;2. 管理严格、责任明确;3. 操作简便、效率提高;4. 持续改进、完善制度。
第二章标示卡内容第四条产品标示卡应包含以下内容:1. 产品名称:包括产品全称、型号、规格等;2. 生产日期:标注生产年份、月份、日期;3. 生产批号:用于区分同一产品不同生产批次的编号;4. 质量等级:标注产品质量等级,如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等;5. 生产厂家:标注生产厂家名称;6. 质量标准:标注产品执行的标准;7. 安全警示:标注产品使用、储存、运输等方面的安全警示信息;8. 其他必要信息:如产品规格、材质、用途等。
第五条标示卡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1. 字体清晰、大小适中;2. 图标、符号规范;3. 色彩搭配合理;4. 信息完整、准确。
第三章标示卡制作第六条标示卡制作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标示卡质量。
第七条标示卡制作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 印刷纸张:耐候性强、耐磨、不易褪色;2. 印刷油墨:环保、耐水、耐光;3. 材料环保、无毒、无害。
第八条标示卡制作流程:1. 设计:根据产品特点,设计标示卡样式,包括版面布局、字体、色彩、图标等;2. 打样:制作标示卡样稿,经相关部门审核后确定最终版式;3. 印刷:按照审核通过的版式进行印刷;4. 装订:将印刷好的标示卡进行装订,确保装订牢固、美观。
第四章标示卡使用第九条产品标示卡应按照以下要求使用:1. 标示卡应放置在产品明显位置,便于查看;2. 标示卡不得擅自涂改、撕毁、折叠;3. 标示卡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4. 严禁使用过期、不合格的标示卡。
第五章标示卡保管第十条标示卡保管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标示卡完好无损。
第十一条标示卡保管应符合以下要求:1. 标示卡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防尘的场所;2. 标示卡应分类存放,便于查找;3. 标示卡出入库应做好记录;4. 定期检查标示卡保管情况,确保标示卡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识卡管理应用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5.1.3检验状态使用《产品状态标识卡》,检验结果附注《工艺流程卡》
5.1.4当顾客有要求时,最终产品按顾客的要求进行标识。
5.2标识的实施
5.2.1原材料进厂,由仓库安排存放到“待检”区域,并依据订购单、送货单对产品进行核对标识,明确显示物料名称,物料编号,规格,生产批次号,来料数量(数量标识必须涵盖产品范围,如一个批次号一拖产品为21箱,数量为2020,则可标识为20箱*100+20=2020只,凡填写标识卡人员都参照此方式填写数量),日期等;
5.2.2由仓库填写《进料送检单》通知品质验货;
5.2.3品质部检验员依据检验标准、承认样品、相应的采购信息或取少量样品等对来料进行检验/验证,并依据检验/验证结果进行产品状态标识,标识需清晰完整;合格产品办理入库手续,并由检验员填写相应《产品状态标识卡》;不合格产品存放到不合格区域和进行不合格标识,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2.4生产过程中,操作者自检出的不合格品,由操作者进行隔离,生产班组长及品质部检验员进行确认,并由生产班组长进行产品标识,检验员进行检验状态标识;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2.5生产的最终产品由仓库以《物料标识卡》标识和填写《成品送检单》报检,品质部检验员依据检验结果进行检验状态标识;
5.2.6产品生产批次号的标识:在产品生产完成后,生产线负责填写产品的生产记录,记录入产品的制造时间或日期,品质部OQC须在包装外箱上盖检验合格章(表明检验之状态与日期)。
5.3标识的管理
5.3.1各种标识由产品存放所在地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任何人不得
随意撕毁和移动,应保持各种标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3.2当标识发生丢失或移动时,根据相关记录或重新检验后进行标识;
●同产品质量相关的流程单、印章等标识的使用应由品质部全面监控和管理。
5.4追溯性实施
5.4.1物品批次的相关追溯要记录在《标识卡》、《进料验收单》上,详细记录供应商(或客供品名)、收料日期、送货单NO、采购单NO等。
可能时记录物品的生产日期(来料日期)。
入库时在物品《标识卡》上记录部品的品名、来料批号、出入库情况。
仓库在发放物品时,用《领料单/出库单》记录物品发放使用的名称、规格、批号、发料之日期、数量、领料单NO、使用之订单号码等;
5.4.2 物品追溯
如发现不良问题是由某种部品所引起的可追溯到《领料单》、《出库单》等。
进而追溯到IQC进料检验记录,查阅此批物品的来源、生产批号,必要是时可追溯到物料的供应商。
并依《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4.3 当产品有追溯要求时,则可依据如下流程进行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