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词汇由词和固定的短语——熟语、谚语等构成。
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1.语法分类——实词、虚词(词类)
2.结构分类——单纯词、合成词
3.音节分类——单音节词、多音节词
4.常用——常用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5.口语词汇——书面词汇
6.普通话词汇——方言词汇
7.汉语词汇——外来语词汇
8.古词语——新词语
熟语可以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成语表意凝炼、形象,在书面语中广泛运用。
它来源于古代的典故,有的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原句意思的成分(乘风破浪——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有的用四个字概括寓言、故事等(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有的增加个别字(短兵相接——车错毂兮短兵接)。
成语的意思有的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汗流浃背、无稽之谈、自圆其说);多数成语的意思不是语素义的相加,有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高山流水——表示知己知音),有的是取字面的比喻义(水落石出——比喻真相毕露了)。
现代汉语词汇篇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上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 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较少,却很重要。基本词使用率高, 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例如: 有关自然界事物的:天、地、风、云、水、火、雷、电等; 有关生活与生产资料的:米、灯、菜、布、刀、笔、车、船等; 有关人体各部分、哥哥、弟弟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行为、变化的:走、想、写、喜欢、学习、发展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大、小、好、坏、甜、苦、美丽、快 乐等; 有关指称和代替的:我、你、他、这、那、谁、什么、怎样等; 有关数量的:十、百、千、万、斤、两、尺、寸、元、角、分、个等; 有关程度、范围、关联、语气的:就、很、最、都、全、把、和、跟、 因为、所以、但、虽、吗、了等。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基本词汇是 构成新词的基础,不断地给语言刨造新词,充实、扩大一般词 汇,使词汇日益丰富。一般词汇中有的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 又能逐浙地取得基本词的性质,转为基本词,从而使基本词汇 不断扩大。“革命、电子”这两个词,原来并不是基本词,现 在已加入了基本词汇的行列,并以它们为语素创造了大量的新 词,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如“革命家、革命者、革命性、革命 化、反革命”,“电子管、电子枪、电子琴、电子计算机”等 等。基本词汇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 的。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般词转化为基本词,再 进入基本词汇的过程。 现代汉语一般词汇包含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 语、隐语等。
2.能产性 用基本词作语素创造出来的新词,最便于人们理 解和接受,最便于流传,所以,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下 来的基本词,便成了构成新词的基础。它们一般有很 强的构词能力。如用“水”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 词典》中就有150个。如“水泵、水笔、水表、水兵、 水草、水产、水车、水稻、水道、水分、水缸、水汪 汪、水浮莲、水玻璃、水成岩、水电站”等等;又如 “潮水、茶水、洪水、风水、钢水、海水、淡水、胶 水、口水、苦水、泪水、卤水、露水、墨水、油水” 等等;又如“墨水瓶、泔水桶、茶水站”等等。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能愿动词,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表示趋向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的词。
例如: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
现代汉语第三章词汇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
1、稳固性 基本词汇所标志的事物和概念,都是千百年 来一直存在着的,是极为稳定的。 如
“一”“十”“人”“牛”“山”“水”“上”“下”“走 ”“小”等词,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使用着。所以,基本词 汇具有很强的稳固性。
当然,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有些单音节的基本词已经 复音化了。这是汉语基本词汇内部发展的一条规律。例如:
3、全民性
全民性(或全民常用性)基本词汇所表示的是 生活中最基本、最必要的概念,凡是使用汉民族 共同语的人,不论是哪个阶级、阶层,哪个行业、 地域和哪种文化程度的,都毫无例外地要用基本 词汇进行交际。所以,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
基本词汇的稳固性和能产性是以全民常用性 为前提的。因为全民常用,不能轻易变动,所以 具有稳固性和很强的构词能力,而稳固性和能产 性又促使它的全民性更为突出,从而使它在 词汇 中的重要地位更为巩固。
(二)一般词汇
1、一般词汇概念 2、一般词汇与基本词汇关系 ①一般词汇对于社会发展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般词汇所表示的事物概念与人们的生活
关系密切
基本词汇以外的都是一般词汇(非基本 词汇)。一般词汇缺少基本词汇的三个特征, 但有很强的适应性,它能够很敏感地反映社 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情况。
现代汉语的非一般词汇里的词是丰富多 彩的。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新造词、古 语词、方言词、外来词和专业词等(当然,在 现代汉语中,它们中的少数词似乎也并非不 能看作基本词,如新造词“电视”,外来词 “干部”等)。
站、法盲、空姐、军嫂、婚嫂、热点、亮点、 纳米、双赢、黄金周 、WTO(世贸组织)、 APEC(亚太经合组织)、卡拉OK、酷、爽
还有一些词,用了原有词的外部形式,
但表达的是全新的、与原有词毫无联系的意 义。例如 :“仪表堂堂”中的“仪表”,指
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词汇的组成 现代汉语课件
注意: 基本词中也有构词能力弱的。
如:你、我、谁等。
(二)一般词汇 定义: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一般词汇的特点: •无稳定性,有灵活性。 •数量多,不一定是全民族成员所普遍掌握的。哪 些领域的人掌握哪些词汇,情况不同。
古语词的作用 •使语言简洁匀称。“须眉皓白”、“精神矍铄” •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铭记”、“拜谒” •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忙得不亦乐乎”
新词:反映新事物、新概念的词。 1.绝大多数是双音节词。 2.大多是复合式。
如“超女”、“超男” 3.词缀化的新词明显增多。
“犀利哥”、“妖娆哥”、“章鱼哥” 4.简称大量发展。
“法兰西共和国——法国” “中国旅行社——中旅”
(3)音译前加注汉语语素 ballet——芭蕾舞 sardine——沙丁鱼 beer——啤酒
(4)字母外来词 MTV——音乐电视 CD——激光唱片
VS——表示比赛双方的对决 Player Killing(PK)——游戏中玩家相互战斗的模式
5.术语词
•定义:各个行业应用的专有词语。如:比重、水 平、渗透、腐蚀、麻痹、洗牌、感染、消化、突 击、进军……
数学界——正数、函数、微积分、代数 生物界——胚胎、胚芽、胎盘 医学界——氧化、化合、硫酸 经济界——消费、交换、资本、价值、流通 戏曲界——青衣、花旦、老生
6.隐语
•定义: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 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当哈红与丁方刚向花丛里去走时,漠然广播响了, 声音又大又清楚:“现在广播招人:北方经济开 发总公司的荣同志,哈尔滨来的郝师傅找你,请 速回,速回!”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方言词
窑洞——灶火旮旯、锅台 正午十分——亮红晌午 妻子——婆姨 年轻人——后生 孩子——娃、碎脑娃娃、憨娃娃
现代汉语第二版课件4.2词的结构
老虎、老婆、阿姨、阿Q、第一 第三、初二、初五、可亲、可爱
3. 附加式
B.后加型(词根+后缀) 现代汉语的后缀比前缀丰富,主要 有“子”、“儿”、“头”、“化”、“者”、“性”、 “家”、“巴”等。如:
棍子、胖子、头儿、把儿 石头、看头、绿化、简化 长者、读者、弹性、艺术性 冤家、亲家、尾巴、泥巴
“有轨电车”,“有轨”修饰“电车”,偏正型;“有轨” 是动宾型,“电车”是偏正型。
3. 附加式
3. 附加式
知己、管家、领事、将军、围脖 吹牛、聊天、促销、理发、丢脸 (5)主谓型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是陈述
前一词根的。如: 地震、心酸、口红、胆怯、眼花 月亮、性急、日食、自卫、胆大
2. 重叠式 由相同的词根重叠构成,两个词根是两个语素。 如:
叔叔、谢谢、常常、仅仅、刚刚
3. 附加式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这种构词法,又称派生法。 附加式构词主要包含以下两种类别。
1. 复合式
(3)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A.动作和结果关系。如: 说服、推翻、延长、扩大、纠正 B.动作和趋向关系。如: 撤回、纳入、返回、下去、起来 C.事物和计量单位关系。如: 纸张、信件、船只、书本、枪支
1. 复合式
(4)动宾型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 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如:
C.意义相反。如: 开关、呼吸、早晚、生死 出纳、始终、反正、兴亡 D.两义并列,一义消失。如: 人物、妻子、忘记、动静 窗户、国家、睡觉、质量
1. 复合式
1. 复合式
(2)偏正型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A. 定中关系。如: 红茶、白菜、谎言、圆桌、绿豆 B. 状中关系。如: 火热、金黄、公演、广播、筛选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第五节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一、传承词、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行业词、外来词现代汉语的词汇极其丰富,从其组成的来源看,包括传承词、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
(一)传承词传承词是指古代、近代汉民族语言词汇中流传下来而为现代汉语词汇所承接的词。
简单地说,就是历史沿用的词。
传承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据大多数。
传承词有的历史很长,因为古今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许多基本上是一样的。
其中不少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表示自然现象名称的有:“风、雨、雷、电、星、云、水、火、山、土、天、地”等;表示动作行为的有:“出、来、入、立、射”等;表示性质状态的有:“大、小、多、少、新、旧、黄、白、黑、老”等。
传承词中也包括一些历史上从其他民族借来的词。
例如“葡萄、苜蓿、师子(狮子)”等是西域借词,“站、胡同、蘑菇”等是蒙古语借词。
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一些佛教用语进入了汉语词汇。
例如“佛、塔、僧、尼、菩萨”等。
明、清时代,西洋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近代汉语里出现了西方语言的外来词,例如“公司、赤道、温带、亚热带、地球、鸦片”等。
这些都流传了下来。
传承词中各个词的地位与作用是不一样的。
其中有为数不多的词处于核心位置,我们可以称其为根词。
根词历史久远,地位稳固,流行地域广,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运用。
根词作为语素,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例如“地”,由它构成的复合词,以及再由这个复合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杂的复合词就很多。
如“地点、地步、地理、地方、地方戏、地方志、地方主义”等。
根词,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二)新造词新造词是指古代、近代汉语词汇中没有,历史进入现代以后创造出来的新词。
新造词是和传承词相对而言的,它们一起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主要部分。
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社会、科学技术和人的思想观念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反映新事物、现象的词不断产生。
近百年来,汉语词汇增加的速度超过了以前的几千年。
《现代汉语》第五章词的构成
AAB式法重叠的词 毛毛虫、嗷嗷叫、哈哈镜 2、后附加式 在词根上附加后加语素 桌子、盖儿、作者、嘴巴、美化、帅气、 ABB式 水汪汪、笑眯眯、假惺惺
3、中嵌式 流里流气、土里土气乱七八糟、 (三)重叠式 AA——妈妈、哥哥、仅仅 AABB——兢兢业业、浑浑噩噩、
(1)现代汉语口语中不单说,但在书面语 中能做句子的主要成分(当主语、谓语、 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如:春 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不能单 回答“春”,要回答“春天”。但在句子 “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中,“春” 是主语。 如:旗 不能单说,要说“旗子”,但在 “门口挂一面旗”中,“旗”是宾语的中 心语。 (2)现代汉语中单音节的区别词(非谓形 容词)。如:金、男 (3)现代汉语中的量词、方位词。
2、离合词是词还是词组?介于词和词组之间的一种组合。 离合词: 打仗——打了三年仗 洗澡——洗了一个澡 丢脸——丢了一次脸 插嘴、吃亏、做梦、算账 词组: 看书——看了一天书 踢球——踢了一场球 丢钱——丢了三块钱 句式替换能够检验两个语素之间的结合是否非常紧密 (如:动宾结构替换成换“把”字句)
(四)简缩法 1、提取式 集中训练——集训 清华大学——清华
公共关系——公关
2、共代式 中年和老年——中老年 中医和西医——中西医 3、标数式 四化、六书、五官
练习:分析下列词的结构类型。 笔、答应、琵琶、离退休、帅气、孤独、 哆嗦、根本、葡萄、将要、可口可乐、挥 霍、狼狈、伸缩、迟早、清华、高低、年 轻、第一、轻重、人物、五官、质量、二 战、湛蓝、老板、苍白、破产、跳远、说 明、所见、改善、桌子、食盐、刺耳、木 匠、惊动、合理、盖儿、照旧、心焦、人 大、胆寒、水汪汪、糊里糊涂、乌七八糟、 蝈蝈、妈妈、密密麻麻、出入境、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4、附加式合成词:词根+词缀
2、词根+后缀:“子、头、儿”
虾子、莲子、老子 幼儿、婴儿、健儿 葱头、烟头、车头
黑乎乎、酸溜溜、气冲冲、雾蒙蒙、乱腾腾、 黑咕隆咚、傻啦吧唧、灰不溜丢、粉不lūdū
5、复杂的合成词
当合成词由三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时, 可进行层次分析。
练习:三角形、碰碰车、说明文、
精神衰弱、死心眼儿、物理学家。
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衣服 碰壁 皮毛 日食
雪白 碰破 兄弟 高级
车辆 心酸 放大 信件
照明 司令 鞠躬 勇猛
3、重叠式合成词
爸爸、哥哥、妹妹、姐姐、娃娃 名词性重叠 刚刚、往往、渐渐、常常、偏偏 副词性重叠
姥姥、蛐蛐、蝈蝈、皑皑、瑟瑟、孜孜
多重重叠:骂骂咧咧、病病歪歪、婆婆妈妈、形形色色 干干净净、热热闹闹、大大方方、老老实实
“葡萄、狮子、石榴、 佛、菩萨、罗汉、刹那、 咖啡、扑克、沙发、奥林匹克、 乌鲁木齐、萨琪玛、哈达、 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布拉吉”
练习:指出下列单纯词的类型
“咖啡、蜘蛛、哆嗦、翩翩、霹雳、 叮铛、马拉松、蹊跷、蜈蚣、尴尬、 葡萄、仓促、灿烂、恍惚、冉冉、 蝙蝠、瑟瑟、拷贝、哗啦、窈窕”
(二)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语素组合而成的词。
二、缩略形式
1、提取式:
北京大学→北大 环境保护→环保 科学技术→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整顿党的作风→整风 清华大学→清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2、共素式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马列主义 中学、小学→中小学 中年和老年→中老年
3、标数式
通航 通邮 通商——三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 蚊子、苍蝇、臭虫、老鼠——四害; 耳、目、口、鼻、身——五官;
现代汉语(词汇)
第一部分词的构成体系1 词汇是什么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木和树、信件和信的关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好比没有建筑材料就没有房子。
盖房子需要砖瓦木石或水泥钢筋等材料,按照一定规律把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建成各种各样的房子供人使用。
语言也是这样。
一定数量的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就可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
词汇往往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就一个人来讲,他掌握的词越多,他的词汇就越丰富,也就越能确切地表达思想。
因此,每个人都要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词汇,有意识地自觉地积累词汇。
积累词汇的方法,一是深入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地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文艺的、政论的、科技的各种作品,从中汲取语言营养;三是加强写作实践,熟悉、掌握各种类型词汇。
一般地说,通过上述方法会使个人的词汇丰富起来。
2 什么是词(一)词和语素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子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如:他又来送信了。
“他、来、送、信”都能够单说,可以单独做句子成分,余下的“又”能单独做句子成分,“了”能单独起语法作用,即可以单用,也是词。
从构成上看,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语素是语言中层小的音义结合体。
例如“书”,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shu”,它的意义是“成本的著作”;“马虎”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mahu”,意义是“不认真”。
它们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们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单位。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自由语素是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这种语素可以独立成词 ,也可以和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构词能力很强。
自由语素:天、地、人、日、月、金、木、水、火、土、 风、车、刀
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
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是意义实在,只是不
能够独立运用了,要跟其他语素结合才能构词。 半自由语素:民、机、器、孩、童、意、师、生、时、可、
语素
语素的概念 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汉
词语的概念
语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语
词语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法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知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识
短语的概念
结
责
不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而且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
位置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实际上跟英语里的前缀和后缀
很像,或者是词根(一个词的意义的主要承担者)。
不自由语素:老、初、第、阿、者、子、头、巴、儿、们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
从上面对语素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来,语素 与汉字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单音节语素可以 简单的认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但是双音节语素 和多音节语素就不是一个汉字一个语素了,而是两个 或者更多的汉字才是一个语素——也就是说两个或者 更多的汉字合起来才表示一个意思。这里关键是想让 同学们知道,有些词语并不是一个字一个意思,而是 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的意思,而拆开来后每一个字就 没有了意思,这一点非常重要!
词的构成
.
并列式:领袖、是非、开关、发展/高大、正误 ①前后语素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②词性相同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方言笑话一则
有些广西人讲普通话,咬字不准,常常带明显的地方口音。普 通的是将“空”读成“公”,“口”读成狗”,“风”读“疯 ”,由此闹出以下笑话。
有朋友远到,一般吃饭必上一盘田螺,主人夹起一颗一看说: 公的!便弃之,又夹起一个又道:又是公的!嘴里不断嘀咕:又 是公的!朋友非常惊讶,心想:厉害!广西人厉害!连田螺的公母 都看的出来!后请朋友吃饭,广西人有点感冒,发现自己坐在空 调风口下,便说:我感冒,不能坐在疯狗边。讲完就换坐了,朋 友不乐意了,啥意思?我是疯狗??
重庆方言词汇
1、嘿:不是语气词,是“很”的音变形式,表“非常”。 如:那件衣服嘿(很)好看!
2、啥子:重庆方言里最常用的方言词,表“什么”的意思。 如:你在说啥子(什么)哦?
3、哈戳戳:普通话里“傻乎乎”的意思,贬义词。 如:你这个人哈戳戳(傻乎乎)的,别个说啥子(什么)你都
信。 4、宝器:贬义词,指爱出洋相又傻乎乎的人。
妹之来,家愈忙,父母亦 无暇顾吾课业,吾需自学 ,无人查吾作业,无人为 吾解惑,吾于学业,孑孓 独行,常觉前路渺茫。形 势使然,吾渐独立,此桑 榆之得也。吾有一言,告 天下父母:顾稚子,勿忽 长,多与长语,多同长娱 。若此,则二孩时代长子 之大幸也!
欲成一拼图,必棱角相和。 吾为成家和之图,锉己锐,更 己缺,合于妹。吾喜静,须学 于清净之地。然妹常哭,声甚 大。吾忍之,于心告己:闹中 取静,方为大静,心静则境静 。徐之适妹哭,其声虽大,亦 不扰吾。昔者,吾性莽撞,常 致物坠地,无以为然。今者, 坠物之响,常致妹惊,常致妹 哭,吾遂甚谨,无有类事,吾 妹安然,父母亦赞吾成大人矣 !
长沙方言词汇
1、连【Lian】:一点(都不),常与“不”合用构成否定。 [例]该匝细伢子连不懂事,该世拣哒他不得清白。 2、欠【Qie】:羡慕,思念。 [例]崽伢子当兵去哒,三娭毑好欠的。 3、呆滞【AiCi】:不灵泛,不灵活。 [例]该只伢子就有蛮呆滞喃,算盘子样的,拨一下动一下,碰场 拨都拨不动。 4、宝气【BaoQi】:骂人的话。 [例]莫搞哒,我会发宝气哒喃!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外来词语汉语的相互影响
外来词起补充词汇的作用 汉语外来词随着时间推移,往往表现出意译的趋势 某个音节语素化
二、行业语、隐语
行业语:
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 行业语的泛化 行业语用来指称一般事物:手术、诊断、红牌
隐语: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 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
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的特点
稳固性 能产性 全民常用性
一般词汇
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
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古语词
隐语的特殊性在于其具有秘密性。
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
现实生活中,但由于为别的词所代替,一般口 语中已不大使词在表达上上的作用
可使语言简洁匀称
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方言词
而普通话有没有相应的词可以代替的那些词。 适用范围与普通话词汇不同
嗑、目珠、洗肠、电光
词形与普通话相当,但词义不同 捋、脸热、早晨、床 方言词对普通话的影响 普用方言词
指产生、通行于方言区的词语。表示某中特殊意义,
就筋、糊爷爷、憋糟、老窦、好彩、交关、拆烂污、唠
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音译外来词 音意兼译外来词 音译加意译外来词 字母外来词
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新词的创制和使用
1、创造新词应该考虑社会基础,也要考虑语言 、创造新词应该考虑社会基础, 基础。 基础。社会基础就是造出来的新词必须是社会交 际需要的, 际需要的,语言基础是指创造的新词要符合汉语 的构词规则,易于理解和接受。 的构词规则,易于理解和接受。
比如,内地原来有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引进了“巴士” 和“的士”以后,作为一个词,使用频率并不高,但是 作为语素却在汉语中广泛使用开了,出现了“小巴”、 “中巴”、“大巴”;“面的”、“轿的”、“残的”。
泛化了的行业词语
有相当一些行业语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和科学知识 的遍及而渐渐的被推广,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和掌握。 的遍及而渐渐的被推广,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和掌握。 并且词义也出现了泛化的现象。 并且词义也出现了泛化的现象。
【包装】原指在商品外面用纸包裹或把商品装进纸盒、瓶子等。比喻 包装】原指在商品外面用纸包裹或把商品装进纸盒、瓶子等。 对人或事物从形象上装扮、美化, 对人或事物从形象上装扮、美化,使更具吸引力或商业价值 。 【保护层】本指附在金属上起防腐作用的表层。现也喻指可借以托庇 保护层】本指附在金属上起防腐作用的表层。 的人或事物。 的人或事物。 【瞄准】原指射击时调整好枪口或炮口的方位、高低,以对准目标射 瞄准】原指射击时调整好枪口或炮口的方位、高低, 击准确。喻指看准或认定某个方面、某种程度或某项标准, 击准确。喻指看准或认定某个方面、某种程度或某项标准,并力求达 到。 【会诊】医学上本指多位医生共同诊断、治疗病症。现也喻指各有关 会诊】医学上本指多位医生共同诊断、治疗病症。 方面和人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方面和人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输血】原指把健康人的血液输入病人体内,现也喻指从外部给予援 【输血】原指把健康人的血液输入病人体内, 助。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有些词既有方言义,又有非方言义,是不完全方言词。 如:
【进门】①走进门。②入门;摸门儿。③〈方〉指女子 出嫁到男家。
2021/2/4
1
15
3.外来词
指借用或部分借用其他民族语言的读音 或书写形式而造出来的词。 借音词 借形词
2021/2/4
116ຫໍສະໝຸດ 借音词:借用或部分借用其他民族语言的读音而造出来的词。 音译外来词。如:
2021/2/4
1
19
思考和练习二
一、什么是词?它跟语素、一般词组的区别在哪里?
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定型的造句单位。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定型的构词单位。语素也 具有音义定型性,但它不用于造句,不是造句单位。 语素的功能在于造词。
一般词组也可以用于造句,是造句单位。但一般 词组缺少像词那样的音义定型性。一般词组都是由两 个或更多个词共同组成的,它们之间的组合是临时性 的,它们可以在形式上进行扩展(或缩略)而意义保 持不变。
……
2021/2/4
1
5
成语的来源
1)神话寓言
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 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 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 为邓林。”
2)历史故事
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及 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 不谷?……对曰: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 君三舍。
▪也有偏正结构:铁饭碗 敲门砖 马后炮 闭门羹 ▪ 定型性比成语弱,有时可插入一些词语。 ▪ 意义的凝固性强。背黑锅≠背着黑色的锅子。 ▪ 多有比喻义、引申义,不同于一般的三音节词语。
踢皮球——踢足球
2021/2/4
1
8
3.歇后语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三)外来词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例如“法兰西、巴尔 干、镑、加仑、模特儿、摩托、马达、幽默、浪漫、取缔、景气”等等。外 来词是不同民族在交往过程中,把对方语言的词吸收到本族语言中来的结果。 古代汉语中就有一些外来词,现代汉语就更多了。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 一般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要从语音、语法、语义甚至字形上进行一番改造, 使它适应现代汉语结构系统,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 在语音上,要把外来的音节结构改造成汉语的音节结构。例如: coffee(英)——咖啡(kāfēi) brandy(英)——白兰地(bái1á ndì) dozen(英)——打(dá ,十二个) 在语法上,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后,原有的形态标志就一律取消。例如英 语的 tractor,有单数、复数的变化,汉语“拖拉机”,就不分单数、复数了。 外来词的意义也要受汉语词义的制约,往住要发生变化。如英语的jacket 是指“短上衣、坎肩儿”之类,汉语吸收进来后成为“夹克”,就只指“长 短只到腰部,衣边和袖口束紧的短外衣”,因为汉语同汇中已经有了表达 “坎肩”概念的词,这就使外来词的词义发生了变化。
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例加“卡车” 的“卡”是 car(英语“货车”)的音译,“车”是后加上去的。 又如: 卡介苗 沙皇 芭蓄舞 香槟酒
法兰绒
沙丁鱼
啤酒
拖拉机
4、字母外来词
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与汉字组合而成的词。例如:
MTV CT WTO BP机 SOS CD X光 KTV B超
总而言之,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为全民族全体成 员经常使用,因而不能轻易变动,自然就具有稳固性,人们 也愿意用它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稳固性和很强的构词能力, 又促使它的全民常用性更为突出,使它在词汇中的重要地位 更为巩固。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三个特点是就基本词汇的整体来说 的,不是说所有的基本词都具备这三个特点。就现代汉语来 讲,尤其不能把这三个特点,特别是能产性当作辨识基本词 和非基本词的惟一条件。因为现代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 使得许多双音节的合成词进入了基本词汇,而双音合成词的 构词能力远不如单音节词(包括由根词转化成的单音节词 根)。如果单纯强调构词能力,就会把许多双音节的基本词 排除在基本词汇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的构成大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当中词的构成问题。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应该先知道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单句、复句)——句群(句组)。
从这个序列表里,我们可以看出词位于二级序列,所以,要了解它,我们首先得了解语素,再来分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单位。
语素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用于构词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因此,我们可以讲,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而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
有的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像“吩咐”“葡萄”“咖啡”“马”“牛”等。
“吩咐”一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无意义的声音了。
这种情况下,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
有的词是由好几个语素构成的,像“语言”“鸡蛋”“书本”,“语言”一词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
这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在这些词中到底有几个语素。
从语素的构词能力看,现代汉语的语素有三大类: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指的是能够单说单用,独立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
例如“美”可以独用,也可以组成“美丽”“美貌”“完美”“健美”等。
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最强。
半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不独立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
例如“丽”在现代汉语中不独立成词,但能组成“秀丽”“丽人”等词。
这种语素在古代汉语中是词,在成语中仍然是词,如“风和日丽”。
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比较弱。
不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也不能独立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比较固定。
这类语素活动能力很有限,粘附性很强,所以又叫粘附语素。
如“阿”“初”“子”等。
根据在词中的作用的不同,我们把这些语素分为词根、词缀两类。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例如“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等,其中的语素都是词根语素。
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词根一起构成词。
汉语的词大部分是由词根语素构成的。
?词缀: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
根据位置的不同,一般把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
词缀不同于词根,它们只能粘附在词根上,主要作用是构成新词,它们自己不能独立构成词,只能缀挂在词根上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这么总结:自由语素都是词根,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属于词缀。
现代汉语中根据语素构成词的方式,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类词语:一、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就是单纯词。
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再如“树”“摇”“好”“二”“很”“的”“了”“扑通”也是单纯词。
从上面所举例词可以看出,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多音节的单纯词无论音节有多少,单个的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
对于多音节的单纯词而言,其内部的声音形式之间可能具有不同方面的联系。
多音节的单纯词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联绵词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一起形成词义的单纯词。
包括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非双声非叠韵连绵词。
1.双声联绵词双声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例如“仿佛”“鸳鸯”“伶俐”“蜘蛛”“蹊跷”“坎坷”“参差”“忐忑”“含糊”“澎湃”等。
2.叠韵联绵词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
例如“骆驼”“徘徊”“逍遥”“混沌”“霹雳”“苗条”“蹉跎”“朦胧”“轱辘”“迷离”等。
3.非双声非叠韵联绵词非双声非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
例如“葡萄”“蝴蝶”“芙蓉”“鹧鸪”“蜈蚣”“囫囵”等。
(二)叠音词叠音词指由一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
如“猩猩”“姥姥”“爷爷”“奶奶”“婆婆”?“侃侃”“翩翩”“孜孜”“冉冉”“喋喋”“迢迢”“谆谆”等。
(三)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词。
例如“嘎吱”“知了”即是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而形成的词。
又如“叮当”“扑通”“哗啦”“轰隆”“扑哧”“吧哒”“劈里啪啦”“稀里哗啦”等。
单个的音节或者没有意义,或者与原来的意义毫不相干。
(四)外来词(音译词)译音词是指模拟外语词的声音形式而形成的词。
例如“咖啡”“的士”即是模拟英语词的声音形式形成的词。
又如“幽默”“巴黎”“吉普”“马拉松”“白兰地”“乌托邦”“歇斯底里”“英特纳雄耐尔”等。
音译词无论其音节有多长,单个的音节都没有意义。
二、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无论是词根语素,还是词缀语素,只要有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当然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词根语素)组成就是合成词。
如“报纸”“腐败”“哥哥”“黑乎乎”等词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合成词。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三种:(一)复合式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
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合成词内部结构的方式就有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并列式(联合式)并列式(联合式)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
例如“城市”“艰难”“制造”“头绪”“骨肉”“禽兽”“岁月”“动静”“得失”“来往”等。
构成联合式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小练习】说明下列并列式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的不同。
A. 途径体制价值关闭收获改革B. 骨肉尺寸领袖眉目买卖始终C. 国家质量窗户人物忘记动静A 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的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
B 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结合后产生新的意义,如“骨肉”是至亲的意思,“眉目”是头绪、条理的意思。
C 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如“忘记”只有“忘”的意思,“动静”只有“动”的意思。
C 组合成词又称“偏义词”。
2.偏正式偏正式复合词是由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书包”“绿豆”“汉语”“导师”“长跑”“狂欢”“蜂拥”“重视”“牛皮纸”“毛毛雨”等。
前后语素之间具有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起修饰作用的前语素是偏语素,被修饰的后语素是正语素。
【小练习】说明下列偏正式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的不同。
A. 人流气功冰箱热心小说B. 密植游击腾飞倾销筛选说明:A 组为定中关系,B 级为状中关系。
3.补充式补充式复合词是由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提高”“改正”“弄清”“说明”等,前一语素往往表示某种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
另有一些补充式如“松树”“梅花”“布匹”“花朵”“泪汪汪”“白茫茫”等,前一语素表示一种事物或现象,后一语素用表示的物类、单位或情状对前语素进行补充说明。
【小练习】说明下列补充式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的不同。
A. 提高说服推翻立正阐明合成B. 车辆书本马匹枪支人口羊群说明:A 组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
B 组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4.动宾式动宾式复合词是由前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词根支配后面表示关涉事物的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知己”“担心”“观光”“吃力”“理事”“负责”“剪彩”“冒险”“动员”“接力”等。
前一语素表示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5.主谓式主谓式复合词的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对象?,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例如“目击”“地震”“肉麻”“肩负”“霜降”“日食”“事变”“胃下垂”等。
前后两个部分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二)重叠式重叠式复合词是由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例如“星星”“白白”“区区”“落落”“爸爸”“姐姐”“星星点点”“老老少少”“花花绿绿”“坑坑洼洼”等。
一个词根重叠形成的双音节词的意义与重叠之前的词根的意义是一致的;由两个词根分别重叠构成的四音节词是在重叠之后取得词的资格的。
疑难点: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别:两个音节拆开后没有意义或改变了原来的意义就是单纯词,反之是合成词。
(三)附加式附加式的词是由词根和词缀组成的合成词。
根据词缀所在的位置分为两种情形。
1.前缀+词根(词缀在前,词根在后)。
例如“老师”“阿姨”“老虎”“老百姓”“阿哥”“阿妹”“第一”“第二”“初一”“初二”等。
2.词根+后缀(词根在前,词缀在后)。
例如“扣子”“桌子”“现代化”“甜头”“作者”“自觉性”“风儿”“突然”“忽然”“邮递员”“酸溜溜”“黑乎乎”等。
同样是词缀,构词的情形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如“老师”“老百姓”中的“老”,“桌子”“石头”中的“子”没有什么意义,主要陪衬音节。
有些有一定附带的意义,如“第一”“初二”中的“第”“初”表示次第的意义,“酸溜溜”“黑乎乎”中的“溜溜”“乎乎”带有某种强化的意义。
还有些词缀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如“扣子”“想头”中的“子”和“头”将动词“扣”和“想”变成了名词。
此外,同样一个成分,可能属于不同性质的语素。
如“老”,在“老者”“老人”“长老”“王老”等词中,是词根语素,在“老师”“老大”“老鼠”“老虎”“老百姓”等词中,是词缀语素。
应注意分辨。
合成词可以是由两个语素组合而成,也可以是由多个语素组合而成,该类复杂的合成词有多个结构层次,每个结构层次都有自己的结构关系。
如“痱子粉”(也可称为短语),“痱子”和“粉”是一个大层次,两者之间是偏正关系;其中“痱子”内部还可以再分出一个层次“痱”和“子”,两者之间是词根加词缀的附加关系。
无论怎样复杂,合成词的结构关系都应以第一个结构层次为依据来确立。
“痱子粉”的结构方式是偏正式而非附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