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氨硫酸硝酸》练习题
高一化学硫酸硝酸氨气练习题
![高一化学硫酸硝酸氨气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a6a48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f.png)
高一化学硫酸硝酸氨气练习题高一化学硫酸硝酸氨气练习题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氨气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右图装置可用于(A)加热NaHCO3制CO2(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20.(15分)拟用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洁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
气体a b c dC2H4乙醇浓H2SO4 NaOH溶液浓H2SO4Cl2浓盐酸MnO2NaOH溶液浓H2SO4NH3饱和NH4Cl溶液消石灰H2O 固体NaOHNO 稀HNO3铜屑H2O P2O5(1)上述方法中能够得到干燥、纯洁的气体是。
(2)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气体,并说明理由(能够不填满)①气体,理由是。
②气体,理由是。
③气体,理由是。
④气体,理由是。
17.(16分)依照下图回答问题:(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看不到明显的现象,还能够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答:(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假如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A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C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除尽气体。
D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4)实验时,C中应观看到的现象是。
20.(10分)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的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1)假如装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能够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假如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能够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学练考】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练习册:4.4第1课时 氨
![【学练考】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练习册:4.4第1课时 氨](https://img.taocdn.com/s3/m/b885587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44.png)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学问点一氨气的性质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试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简洁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B.氨水显酸性C.氨气遇到浓盐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D.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3.氨水的碱性较弱,其缘由是()A.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B.氨水极易挥发出氨C.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只有少部分电离出NH+4和OH-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氨分子形式存在学问点二氨气的制法及铵盐的检验4.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N2与H2在肯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O遇O2转化为NO2C.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5.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B.氨的喷泉试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C.试验室里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气D.氨具有还原性,肯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的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6.将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试验的试管口,试纸没有变化的是() A.加热浓氨水B.加热NH4Cl固体C.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D.浓氨水中加入固体氧化钙学问点三氨学问综合应用7.如图L4-4-1是试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试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图L4-4-1A.该试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形成喷泉的缘由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D.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试验8.有关氨气的试验较多,下面对这些试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试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试验C.NH3·H2O不稳定,试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9.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状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A.NH3、O2、N2B.HCl、Cl2、CO2C.CH4、H2、CO D.SO2、Cl2、O210.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X――→O2Y――→O2Z――→H2OWA.N2B.NO2C.NH3D.NO11.同学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酚酞试剂,挂在铁架台上。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https://img.taocdn.com/s3/m/8bf4ef7c0722192e4436f63a.png)
(3)若V L烧瓶充满标况下的氨气,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
整个烧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 22.4
。mol/L
2、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
NH3+H2O
NH3 H2O
NH4++OH-
关于氨水——氨的水溶液
① 氨水中含有的主要微粒有:
分子:H2O、NH3、NH3•H2O 离子:NH4+、OH注意:计算氨水的质量分数时,以NH3为溶质。 ② 氨水密度小于水(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③ NH3•H2O不稳定
△
NH3•H2O == NH3+ H2O
氨水是一种不稳定、易挥发的一元弱碱
讨论1:在1L 1mol/L的氨水中( D ) A、含有1mol NH3 B、含NH3和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C、含1mol NH3• H2O D、含NH3、 NH3• H2O和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注意:NH4Cl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冷却又生成NH4Cl,
NH4HCO3 NH3↑+H2O+CO2↑
都产生NH3,
△
非氧化还原反应
(NH4)2CO3 = 2NH3 ↑ + H2O + CO2 ↑
2NH4NO3△= 4H2O + 2N2 ↑ +O2 ↑ 无NH3产生,是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保存:硝酸盛放于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
2、强氧化性
浓氨水 CaO
讨论2: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和碱石灰
干燥的是( B )
A、NH3、NO、HCl C、H2S、SO2、O2
B、N2、H2、O2 D、NO、NO2、O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硫酸、硝酸和氨》练习题.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硫酸、硝酸和氨》练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df091b77647d27284b7351e4.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一化学《硫酸、硝酸和氨》练习题一、选择题1、当三份铜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三份铜粉的质量比为A 、3:1:2B 、3:2:2C 、1:1:2D 、1:3:2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3.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4、将充有n mLNO和m mL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n mLO2。
m>n,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A (m-n)/3 mLB (n-m)/3 mLC (4 m-1)/13 mLD 3/(m-n) mL5、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铁片置于浓硝酸中:Fe+6HNO3=Fe(NO3)3+3NO2↑+3H2OB、向氯化铵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NH4++OH-=NH3↑+H2OC、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Ba(OH)2:Ba2++SO42-=BaSO4↓D、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片:Cu+4H++2NO3-=Cu2++2NO2↑+2H2O6、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应该是A、颜色变浅B、逐渐加深C、没有改变D、变棕黄色7.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8.右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型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经典练习题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经典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3174a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8.png)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经典练习题(含答案)1. 将下列物质分类,并说明理由。
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溴气、碘气、氧化铁、氢氧化钠、氨水、氯化钠、硝酸、硫酸、石灰石、苏打石、甲烷、乙烷、乙醇、氯仿、苯、葡萄糖、蛋白质。
答案:1. 纯元素: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溴气、碘气、氧化铁、石灰石、苏打石、甲烷、乙烷、苯。
理由:这些物质都是由同种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不可再分。
2. 水溶液:氢氧化钠、氨水、氯化钠、硝酸、硫酸、葡萄糖、蛋白质。
理由:这些物质都是在水中溶解而成的,可以被水分解或水解。
3. 有机物:乙醇、氯仿、苯、甲烷、乙烷、葡萄糖、蛋白质。
理由:这些物质都是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
2. 将下列物质分类,并说明理由。
氢气、氧气、氮气、氯气、氟气、溴气、碘气、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硫酸、氨水、石灰石、苏打石、甲烷、乙烷、苯、乙醇、乙酸、乙酸钠、乙酸乙酯、葡萄糖、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答案:1. 纯元素:氢气、氧气、氮气、氯气、氟气、溴气、碘气。
理由:这些物质都是由同种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不可再分。
2. 无机酸:硫酸、硝酸。
理由:这些物质都是酸性物质,可以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3. 无机碱:氢氧化钠。
理由:这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和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4. 盐:氯化钠、乙酸钠。
理由:这些物质都是由酸和碱反应产生的,具有结晶形态,可以溶于水。
5. 有机物:甲烷、乙烷、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理由:这些物质都是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
6. 矿物:石灰石、苏打石。
理由:这些物质都是天然矿物,具有晶体结构,可以烧成石灰或苏打灰。
3. 将下列物质分类,并说明理由。
氧气、氢氧化钠、氯化铁、氯化铜、硝酸、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氯气、氮气、碳酸钙、氨气、氢气、氯化钠、硫酸、碳酸钠、硫化氢、甲烷、乙烷、苯、酒精、葡萄糖、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堂练习(有解析)4.4.氨硝酸硫酸.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堂练习(有解析)4.4.氨硝酸硫酸.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61cdd4f6c175f0e7cd137ea.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课 堂 练 习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作制冷剂B .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C .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 .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试剂变为红色2. 氨水的碱性较弱,其原因是( )A. 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B. 氨水极易挥发出氨C. 氨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 3·H 2O)只有少部分电离成NH +4和OH - D. 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 3分子形式存在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分解,产物均有NH 3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 .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浓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NH 3↑+H 2O D .NH 4Cl 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加热法分离4.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SO 2-4、H 2SO 3、NH +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A.Br-B.SO2-4C.H2SO3D.NH+45.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6.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A.NH4Cl与浓H2SO4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B.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7.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NH3的性质。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化学练习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化学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3bfb338c77da26924c5b005.png)
氨气硝酸硫酸练习一.基础练习1.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水的溶质是NH3·H2O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D)取少量氯化铝溶液不断滴加氨水,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消失2.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氨气通入稀硫酸 NH3+H+=NH4+B、稀烧碱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混合 NH4++OH-=NH3·H2OC、碳酸氢氨和浓烧碱溶液混合NH4++OH-=NH3↑+H2OD、Cl2和水反应 Cl2+H2O=2H++Cl-+ClO-3.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一般要求干燥的是A.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B.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时所用的试管C.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的烧瓶D.做喷泉实验用来收集氨气的烧瓶4.能把Na2SO3、NH4NO3、KCl、(NH4)2SO4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是可加热)A、Ba(OH)2B、KOHC、NaOHD、AgNO35.鉴别三瓶浓酸:HCl、H2SO4、HNO3可选用的试剂是A.BaCl2溶液B.AgNO3溶液C.Cu片D.CuO粉末6.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能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酸性的是A.H2S和HNO3反应B.FeO和HNO3反应C.CuO和HNO3反应D.HNO3受热分解7.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2、NO2、Cl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Cl2的试管是()。
8.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A.CO2B.NH3C.SO2D.HC19.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
(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
(3)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加热,有气体产生。
(5)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可制HCl气体。
(6)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硫化氢气体。
(2021年整理)氨硫酸硝酸练习题
![(2021年整理)氨硫酸硝酸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96feec83c4bb4cf6ecd112.png)
(完整)氨硫酸硝酸练习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氨硫酸硝酸练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氨硫酸硝酸练习题的全部内容。
氨硫酸硝酸练习题1.在1mol·L-1的氨水中( )A.含有1molNH3分子B.只含NH3和NH4+两种微粒C.含有1molNH3·H2OD.含NH3、NH3·H2O、H2O三种分子,还含有NH4+、OH-、H+等离子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水中含有NH3、NH3·H2O、NH4+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两种离子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为了更简便地制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A.NH4Cl与浓H2SO4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B.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5.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B.发生雷电时N2转化为NOC.合成氨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铵盐与浓NaOH溶液共热都有NH3放出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7.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铜片共热的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B.浓硫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后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SO2,与氢前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H2C.常温下,铁或铝不与浓硫酸反应,所以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贮存浓硫酸D.浓硫酸是不挥发性强酸,氢硫酸是挥发性弱酸,所以可用浓硫酸与Fe反应制取H2S气体8.向50mL18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并加热。
2014届高一化学每日一练——氨、硝酸、硫酸
![2014届高一化学每日一练——氨、硝酸、硫酸](https://img.taocdn.com/s3/m/32d5f9393968011ca30091f5.png)
高一化学每日一练——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1)班级姓名1.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A.CO2B.NH3C.SO2D.HC12.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3.下列物质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B.无色的酚酞溶液C.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D.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4.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空气在雷电作用下所产生NO B.NO和O2生成NO2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D.NH4Cl与Ca(OH)2反应生成NH35.关于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H3做还原剂,体现氧化性B.O2做氧化剂,体现氧化性C.参加反应的O2中只有一部分做氧化剂,其中做氧化剂的和不做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6D.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5:46.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有透明的凝胶形成C.NO2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D.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7.在下列变化①N2和H2合成氨,②NO与O2化合,③NH4Cl受热分解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8.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 .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 .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 .NH 3·H 2O 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9.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变蓝色的有 ( )A .加热浓氨水B .加热NH 4Cl 固体C .加热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D .加热饱和NH 4Cl 溶液 10.如图所示,室温下A 、B 两个容积相等的烧瓶中分别集满了两种气体(同温、同压),( )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③①②D .③②①11.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图。
高中化学 4.4.1氨 硝酸 硫酸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4.4.1氨 硝酸 硫酸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a186dd9476a20029bd642d4b.png)
4.4.1氨 硝酸 硫酸1.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氨气是碱性氧化物,可与酸反应B. 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C.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D. 氨易液化,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解析 本题考查了氨的性质和用途。
氨气是氢化物,而不是氧化物;氨水密度比水小,且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氨气比空气密度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易液化,工业上常用氨作制冷剂。
答案 D2.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 .N 2→NOB .NH 3→NH 4NO 3C .N 2→NH 3D .N 2――→根瘤菌NO -3 解析 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从N 元素的价态变化来看是0价变为正价或0价变为负价。
因此A 、C 、D 项均是氮的固定,B 项由化合态氮变为化合态氮,不是氮的固定。
答案 B3.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 .浓硫酸B .碱石灰C .氯化钙D .五氧化二磷解析 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氯化钙均能和氨气反应,不能用来干燥氨气。
答案 B4.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NO 、O 2、NH 3、CO 2、HCl 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
室温下50 mL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体积减少至40 m L ,再通过足量的NaOH 溶液,体积减小到20 mL ,余下的气体接触空气后立即变色。
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气体,其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________。
此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气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过足量的浓硫酸,体积减少至40 mL ,说明10 mL NH 3和浓H 2SO 4反应,由此判断不会含有HCl ,气体再通过足量的NaOH 溶液,体积减小到20 mL ,说明20 mL CO 2与NaOH 溶液反应了。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25:氨和铵盐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25:氨和铵盐](https://img.taocdn.com/s3/m/e1639aa4172ded630b1cb6f6.png)
解析:NH3溶于水后,大部分结合成一水合氨的形
式,只有少部分电离成NH
+
4
和OH-,是弱电解质。故C正
确。能使酚酞变红和具有挥发性不能说明它的碱性较弱。
答案:C
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瓶98%的浓H2SO4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 加 B. 将一瓶饱和的浓氨水打开瓶盖后,会有白雾产生 C. 常温下,一个不与任何物质反应的小球在水中悬 浮,该小球放入浓氨水中沉到底部 D. 用蘸有稀氨水的毛笔,在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上 写出字呈红色
(4)(3)中生成的NO2,顺着倒扣漏斗导管进入到C中, 发生3NO2+H2O=2HNO3+NO,生成稀HNO3会使紫色 石蕊试液呈红色。
答案:(1)①2Na2O2+2CO2=2Na2CO3+O2 ②2Na2O2+2H2O=4NaOH+O2↑ (2)4NH3+5O2催==△化==剂= 4NO+6H2O (3)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4)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 (5)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10. 题:
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
(1)在受热的试管中,A处和Na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加热的铂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框图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由题目提示 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由D+C―→E可知 E为铵盐,再由E+F―→D知D为NH3,且F为碱,又知“G 为氯化钙”推出F为Ca(OH)2,C为HCl气体。
6 化学必修一第四 第四节 第1课时 氨 铵盐练习题
![6 化学必修一第四 第四节 第1课时 氨 铵盐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5bd6a8ec3a87c24028c481.png)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铵盐1.知道NH3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2.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
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4的检验方法。
氨气1.氮的固定2.氨的物理性质5.氨的用途(1)氨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2)氨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它可用作制冷剂。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的过程,属于自然固氮。
()(2)将氨气转化为固态铵盐,这属于人工固氮。
()(3)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4)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时,有白雾生成。
()(5)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6)充满氨气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迅速上升,说明氨气易溶于水。
()答案:(1)√(2)×(3)×(4)×(5)√(6)√2.下列关于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解析:选C。
氨极易溶于水,但氨水仍易挥发出NH3,C错误。
喷泉实验的原理及成因1.喷泉形成的原理: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
2.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的两种方法3.4.常见能形成喷泉的物质组合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练习题及答案:氨硝酸硫酸
![高一化学练习题及答案:氨硝酸硫酸](https://img.taocdn.com/s3/m/d90bef2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d.png)
高一化学练习题及答案:氨硝酸硫酸1.(2013?惠阳中学高一期末)含H原子个数为1.806×1023个NH3,其质量为()A.17克B.0.17克C.1.7克D.5.4克n(H)=1.806×__.02×1023=0.3mol,n(NH3)=n?H?3=0.1mol,故C正确。
C2.下列性质不属于氨气的物理性质的是()A.易液化B.极易溶于水C.水溶液显碱性D.有刺激性气味氨气溶于水得氨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由于NH3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NH3?H2O,NH3?H2O?NH+4+OH-,所以这是NH3的化学性质。
C3.下面的反应中,氨作为氧化剂参加反应的是()A.NH3+H3PO4===__4B.2NH3+2Na===2NaNH2+H2C.8NH3+3Cl2===6NH4Cl+N2D.4NH3+5O2=====催化剂△4NO+6H2O氨作为氧化剂参加反应时为NH3分子中氢的化合价降低。
此题涉及的反应较为特殊。
B4.(双选)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NH3:NH+4+OH-=====△NH3↑+H2OB.NaOH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NH+4+OH-=====△NH3?H2OC.氨水中加盐酸:NH3?H2O+H+===NH+4+H2OD.氨气通入稀H2SO4中:NH3+H+===NH+4实验室制NH3用的是NH4Cl固体与消石灰反应,属于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所以A项不正确。
NaOH和NH4Cl溶液混合加热产生NH3,离子方程式应为NH+4+OH-=====△NH3↑+H2O,故B项也不正确。
CD5.检验铵盐溶液的方法是:将待测物质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然后()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B.加强碱溶液后加热,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C.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检验D.加烧碱溶液后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检验铵盐与碱共热放出碱性气体,使指示剂变色的方法。
高一化学上学期硫酸硝酸氨气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上学期硫酸硝酸氨气性质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e72d956294dd88d0d26bb6.png)
高一化学上学期硫酸硝酸氨气性质练习题一、单选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A 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 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 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 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23.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 ①FeCl2;②Fe2O3;③Zn;④KNO3,铜粉可溶解的是(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4.将NH4HCO3固体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H2SO4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NH3B.O2C.H2OD.CO25.如图是制取、净化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下表所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液体)b (固体)c (液体)A 稀盐酸 锌粒 浓硫酸B 浓氨水 生石灰浓硫酸C 浓硫酸 Cu 片 NaOH 溶液D稀硝酸Cu 片2H O6.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B.在含I -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D.在碘水中加入CCl 4得到I 2的CCl 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7.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氨水显弱碱性 B.氨水和液氨的组成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微粒是32NH H OD.氨水中共有6种微粒8.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硝酸与浓盐酸按3:1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 能被Zn 、Fe 等金属还原成2HD.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Fe 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9.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精选高一化学必修1下册:专题八 氨 硝酸 硫酸含答案
![精选高一化学必修1下册:专题八 氨 硝酸 硫酸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6b96a4b73f242336c5fd8.png)
易错点一:氨的实验室制法【易错题典例】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与用KClO3制取O2的装置相同B.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所用的铵盐不是NH4NO3,是因为NH4NO3受热易爆炸【答案】B【错因分析】以实验室制备氨气为背景,考查氨气的性质及实验原理,易错点:(1)对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装置不熟悉,NH3和氧气的制备装置均为固体混合的大试管加热装置;(2)氨气性质主要体现在极易溶解于水且水溶液显弱碱性,则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检验氨气的试纸需润湿;(3)铵盐不稳定,但不是所有铵盐性质均相同,其中硝酸铵受热分解易爆炸。
【解题指导】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是解题关键,其主要内容包括:(1)药品:铵盐(氯化铵)与消石灰固体混合物(2)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发生装置:固体+固体△气体(同制氧气)实验注意事项:a.试管口(盛固体药品的试管)要略向下倾斜;b.固体药品要混合均匀,平铺试管底部;c.导出氨气的导管要短,收集氨气的导管要长,伸入试管底部;d.为使氨气收集更多,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收集氨气的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块棉花团,但不能堵死;e.酒精灯加热用外焰,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盛放固体的部位加热;f.装置应不漏气,实验操作前要先进行气密性检查.(4)净化装置:碱石灰(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混合物)(5)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6)验满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白烟)(7)尾气处理:用水或者酸液吸收(棉花团)易错点二:氨的性质【易错题典例】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答案】A【错因分析】明确氨气是性质是解题关键,易错点:(1)喷泉实验原理不理解,极易溶解于水或易溶于某种溶液的气体均可设置成喷泉实验,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2)结合元素化合价判断氨气的性质,氨气中氮元素为-3价,为最低价,体现氨气具有较强还原性,但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3)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利用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备;(4)对制冷剂的原理不理解,是利用物态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降低环境温度,则氨气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
【高中化学】第1课时 氨 硝酸 硫酸精编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第1课时 氨 硝酸 硫酸精编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4fc638551810a6f4248611.png)
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一、选择题1.(2015·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月考)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 .NO 2溶于水生成HNO 3B .硝酸工厂用NH 3氧化制NOC .雷雨时空气中的N 2转化为NOD .由NH 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2.(2015·河北省邯郸市高一期末)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 .NH 3B .H 2C .Cl 2D .SO 23.(2015·山东省东营市一中高一三模)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R ,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 是( )A .NO 2B .NOC .SO 2D .NH 34.(2015·江西省奉新县一中高一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 ,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b 。
下列a 与b 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A .NO 2和H 2OB .SO 2和NaOH 溶液C .NH 3和H 2OD .CH 4、Cl 2混合气和饱和食盐水5.(2015·大连市二十中高一期末)已知X 、Y 、Z 、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X 能与W 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 可能是( )X――→O 2Y――→O 2Z――→H 2O W A .N 2 B .NO 2 C .NH 3D .NO6.(2015·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期末)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 .NH 3(H 2O 含石蕊) 蓝色喷泉B .HCl(H 2O 含石蕊) 红色喷泉C .Cl 2(饱和食盐水) 无色喷泉D .CO 2(NaOH 溶液) 无色喷泉7.检验铵盐溶液的方法是:将待测物质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然后( )A .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B .加强碱溶液后加热,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C .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检验D .加烧碱溶液后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8.(2015·经典习题选萃)(双选)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 .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 .铵盐的水溶性是实验中用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 .NH 3·H 2O 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9.下面的反应中,氨作为氧化剂参加反应的是( )A .NH 3+H 3PO 4===NH 4H 2PO 4B .2NH 3+2Na===2NaNH 2+H 2C .8NH 3+3Cl 2===6NH 4Cl +N 2D .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10.(2015·湖北省咸宁市高一期末)标准状况下,在三个烧瓶内分别装有纯净干燥的NH 3、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NO 2和O 2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
【整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44氨硝酸硫酸(同步检测1)word版含答案.doc
![【整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44氨硝酸硫酸(同步检测1)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ac89cc3650e52ea54189860.png)
一、选择题1、已知某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且氧的质量分数约为0・5,则其分子中 碳的个数最多为()A. 5个B. 6个C. 7个D. 8个 2、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合理的是() A. 用过滤法可以除去Fe (OH )3胶体中的CLB. 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可用蘸有浓澳水的棉花放在导管口吸收逸出的气体C. 实验室需用某浓度的NaOll 溶液450 mL,则配制时应选用容积为450讥的容量瓶D. 通过加人过量的FeS 使工业废水中的Cf 转化成硫化物沉淀而除去 3、A. 装置①可用于分离GHsOH 和出0的混合物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肛NIL 、CO?、4、HCK NO2等气体C. 装置③中X 若为CCL”可用于吸收NH :<或HC1,并防止倒吸D. 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 :”并吸收多余的NHs4、如图把气体缓慢通过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A 和试管B,在试管B 中不能观察到选项 气体 A 中试剂B 中试剂AS02> C02 酸性KMrA 溶液 澄清石灰水B CI2、HC1饱和NaCl 溶液KI 淀粉溶液下列关于各实骑装置的叙述中不止确的是( 明显现彖的是()C co?、nci 饱和NaHC03溶液NaAD溶液D Nib、co2浓硫酸酚瞅试液5、将5 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弘0彳、NOJ的混合物共0. 9 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 0 0 mL 2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 Q NO,和NaNOz的盐溶液,其中NaNO:;的物质的量为()A.0. 2 molB. 0. 4 molC. 0. 8 molD. 0. 9 mol6、实验室采购了部分化学药品。
下图是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硫酸化学纯(CP) (500 mL)品名:硫酸化学式:晌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 84 g • cm-3质量分数:98%A.该硫酸的物质的浓度为9. 2 mol • I/B.1 mol 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3 g氢气C.配制200 mL 2. 3 mol • 1?的稀硫酸需量取该硫酸25 mLD.打开浓硫酸的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出现7、已知碱能除去硝酸尾气:N0+N02+2Na011=2NaN02+1L0o根据上述反应原理,下列气体中不可能被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是()A.lmol O2和4mol N02B.lmol NO 和4mol N02C.lmol O2和4mol NOD.4mol NO 和lmol N028、西维因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II(1c CH3OH+ C()2 t +CH3NH2 有关说法止确的是()A.西维因分子式为G2H1ONO2B.反应后经酸化,可用FeCl3溶液检验是否发生水解C.1 mol西维因最多能与6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西维因分子中至少有21个原子共平面9、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鞍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 1 molB. 1. 5 molC. 2 molD. 2. 5 mol10、下列实验中金属或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A、 1 mol铜片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B、 1 mol M11O2粉末加入含2 mol H2O2的溶液中C、常温下1 mol铜片投人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D、常温下1 mol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屮11、相同条件下,将Mg、Al. Fe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三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Mg、Al、Fe质量关系为()A、Mg>Al>FeB、Fe>Al>MgC、Fe>Mg>AlD、Al>Mg>Fe12、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HNQ屮,铜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颜色越來越浅,共收集到标况下672mL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一《氨硫酸硝酸》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0小题,共30分。
)
1.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
A.陶瓷餐具B.计算机芯片 C.石英钟表 D.光导纤维
2.下列操作不能
..用于检验NH3的是
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液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 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3.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C.浓硫酸与铜反应 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5.下列关于S、SO2、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黄色晶体 B.SO2溶于水生成H2SO4
C.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SO2的尾气
D.浓H2SO4不稳定,光照易分解
6.区别SO2和CO2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通入品红溶液中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通入石蕊溶液中
7.下列酸在与金属发生反应时,其中S或N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浓硝酸 B.浓硫酸 C.稀硝酸 D.稀硫酸8.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酸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9.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CO2通入水玻璃中得到白色沉淀 B.SiO2溶于水成为硅酸
C.CO2通入饱和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D.硅酸酸性比碳酸弱,所以SiO2不能跟Na2CO3反应
10.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Cl2 B.吸收HCl C.石油的蒸馏 D.吸收NH3
二、双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有关下列反应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Cl2中点燃铁丝,有FeCl2生成
B.将红热的碳投入浓硫酸中,有CO2生成
C.将Cu片放入浓硝酸中,有NO生成
D.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有NaClO生成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胶常用于作干燥剂
B.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
C.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13.下列关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用来直接跟锌粒反应制氢气
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单质碳反应
C.浓硫酸和浓硝酸加水稀释后都能与金属铜反应
D.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金属铝制容器盛放
14.下列关于硅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玛瑙和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金刚砂硬度很大,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C.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的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D.太阳能电池可用二氧化硅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其中存在Cl2
C.久置氯水遇AgNO3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D.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pH增大
班别:姓名:成绩: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题
16、(10分)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
下图所示:
(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
17、(14分)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
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
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2)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多选)。
A.高纯度的硅,可用于生产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B.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生产高性能的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
E.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3).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振荡。
写
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8、(12分)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2H2O
(1)在该反应中,如有1 mol Cl2生成,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2)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ClO-与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报纸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
试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9、(14分)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铜与浓硫酸能发生反应,并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如图所示,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管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
中。
a 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a、b分别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及其作用。
试管a中的现象是,
作用是。
试管b中的现象是,
作用是。
(3)如图将铜丝改为可抽动的铜丝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原因是。
非选题参考答案
16、(1)NH3 NH4Cl
(2)H2+Cl22HCl
(3)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1357K)
17、SiHCl3+H2==== Si+3HCl
②3SiHCl3+3H2O===H2SiO3+H2↑+3HCl;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高温下,H2遇O2发生爆炸。
(2)ABCD
(3)生成白色絮状沉淀,SiO32- + H+ === H2SiO3↓。
18、(1)2 (2分) 2 (2分)
(2)4Cl2+8NaOH == 6NaCl+NaClO3+NaClO+4H2O (4分)
(3)Cl-+ClO-+2H+ == Cl2↑+H2O (4分)
19、(1) Cu +2H2SO4(浓) CuSO4 + SO2↑+2H2O (3分)
(2)放出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2分)证明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2分)放出的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分)证明二氧化硫有酸性。
(2分)
(3)通过调节铜丝的高度,可以控制参加反应的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2分),从而控制SO2产生的量,减少SO2的污染。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