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分隔性研究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油微观实验模拟研究——以塔河油田为例
《2024年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研究》范文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已成为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其独特的储层结构和流动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就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区域概况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位于某地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储层以缝洞型碳酸盐岩为主,具有多尺度、多方向性的孔隙和裂缝系统。
油藏的流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岩石物理性质、储层结构、流体性质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理论依据。
其次,运用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储层结构和流体性质对油藏流动性的影响。
最后,结合实际生产数据,运用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油藏的流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四、研究结果1. 储层结构对油藏流动性的影响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多尺度、多方向性的孔隙和裂缝系统,这导致油藏的流动性呈现出复杂的特点。
研究表明,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油藏的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
孔隙度越大,储层的储油能力越强;渗透率越高,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性越好。
此外,裂缝的发育程度和连通性也对油藏的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
2. 流体性质对油藏流动性的影响流体的粘度、密度、相态等性质对油藏的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由于油、气、水的共存,流体的相态变化对油藏的流动性产生显著影响。
当油、气、水的比例发生变化时,流体的相态也随之变化,从而影响油藏的流动性。
3. 数值模拟结果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
模拟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流体的流动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油藏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五、讨论与展望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塔河油田三区】碳酸盐岩裂缝_溶洞型油气藏开发技术探讨
文章编号:1001-6112(2002)05-0446-04碳酸盐岩裂缝-溶洞型油气藏开发技术探讨黄孝特(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摘要:碳酸盐岩裂缝-溶洞型油气藏是中国西部塔里木盆地海相地层中最发育的油气藏类型之一。
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储集空间以裂缝、溶洞为主,非均质性极强,测井、地震资料又很难识别,并且其开发与中国典型的碎屑岩油气藏又有很大区别。
在新疆塔河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直接投产的井只占10%,大部井都是经过酸压以后投产的。
该文利用S70井几次酸压后的生产特点来分析油藏的储层特征,并对裂缝-溶洞型油气藏开发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裂缝-溶洞型油气藏;储层;碳酸盐岩;塔河油田中图分类号:TE122.3 文献标识码:A1 塔河油田储层特征塔河油田三区奥陶系主要为下奥陶统,并未钻穿。
岩石的颜色主要为灰色,含油丰富的呈褐色,岩溶岩类砂泥质岩和角砾岩多为绿灰色。
岩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一般为99%,其次为黄铁矿、硅质、白云质和自形半自形石英等。
岩石类型主要为泥微晶灰岩、(含)颗粒泥微晶灰岩、亮晶颗粒灰岩、泥微晶颗粒灰岩、云灰岩类、(含)陆屑灰岩和岩溶岩类。
岩溶岩类是本区下奥陶统中最重要的岩石类型,此类岩石发育的多少能反映岩溶的发育程度。
本区岩溶岩包括风化裂隙角砾岩、洞穴塌陷角砾岩、地下暗河沉积系列(包括钙屑砂砾岩、钙屑砂岩、钙屑粉砂岩和钙泥岩4种)和地表残积物。
依据岩石薄片分析的结果,本区灰岩成岩作用包括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充填作用和硅化作用,局部有白云化作用。
影响和改造本区储层的成岩作用为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并有溶蚀溶解作用、化学沉淀和机械充填作用。
岩溶作用通常形成溶蚀孔、洞、暗河、洞顶破裂角砾灰岩和暗河砂泥质充填物。
然而,先期形成的构造缝和成岩缝是岩溶作用发育的重要条件,同时岩溶作用也改造裂缝系统。
《2024年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研究》范文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碳酸盐岩油藏的开采和开发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塔河油田的开采情况复杂且具有特殊性。
因此,研究其流动规律对于提高采收率、优化开采策略和保护油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以期为该油田的持续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研究区域与对象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塔河油田,研究对象为该地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油藏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通过对该地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及流动行为,为提高采收率和优化开采策略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研究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类似油藏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其次,运用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储层特征、流体性质等。
此外,结合实际生产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油藏的流动规律进行定量分析。
最后,通过现场试验和观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储层特征与流体性质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层特征复杂,包括裂缝、溶洞、孔隙等多种储集空间。
流体性质方面,原油粘度较大,且含有一定量的气体和杂质。
这些因素均对油藏的流动规律产生影响。
2. 流动规律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我们发现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储层特征、流体性质、生产方式等。
在生产过程中,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受到裂缝和溶洞等储集空间的限制和影响,呈现出复杂的流动行为。
此外,原油粘度大和杂质含量高也会对流动规律产生影响。
3. 模型验证与应用通过现场试验和观测,我们发现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优化开采策略,提高采收率。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分隔性研究
154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阿克库勒凸起中南部,其主力油藏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溶洞型、孔洞型储层是主要的储油空间[1-2],而由于不同时期断裂继承、破碎程度不一,古暗河沉积环境不一,地表水系下切深度不一,导致溶洞间、孔洞间分隔性强。
目前奥陶系油藏已开发1171个缝洞中注水替油的定容洞461个,占39.4%,单元注水未响应洞365个,占31.2%,单元注水响应的连通洞345个,占29.4%,分隔缝洞体比例大,达70.6%,其单井累油在0.5×104t~6.5×104t,平均为2.6×104t。
充分利用洞间分隔性,逐洞开发,可进一步提高大型缝洞体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最终采收率。
1 分隔缝洞体定义与分类分隔缝洞体定义:在同一区域、同一地质背景,平面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纵向上表现为中深部连通,表层连通差,或生产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的多个缝洞体。
其中规模较大的缝洞体内部空间结构复杂,发育多个规模、连通渠道及连通程度差异大的缝洞体,规模较大的缝洞体通常是由多个分隔的缝洞体组合而成的。
根据缝洞体地质控制因素的不同,将分隔体类型划分为断裂分隔型、古暗河分隔型和地表沟谷两翼残丘分隔三大类,其中断裂分隔型又可分为同向断裂分隔、Y字型断裂分隔和内幕断裂分隔;地下暗河分隔型包括主干与支流水系分隔和同一水系内的U型管分隔。
2 分隔缝洞体预测技术2.1 利用原油密度差异判断分隔缝洞体平面有利分布区域张枝焕等[3]认为,断层或储集空间的变化会造成油藏内部流体流动屏障的存在,而判断流体屏障存在的方法就是利用原油总体组成的变化。
同时由于断层沥青化作用使沿断层带分布的固态沥青减小断层破碎带的孔隙度,大大降低储层的渗透率,改变储层的孔隙结构,致使以前开启的断裂封闭。
本次研究主要利用原油密度差异分布和断层沥青化作用对缝洞体孔隙结构的封挡,认识到稠油区是分隔缝洞体有利的分布区域。
2.2 利用蚂蚁体叠合能量体预测断溶体油藏纵横向分隔性付晓飞等[4-8]认为,断层侧向封闭作用及断层泥作用会对油藏形成一定的封挡条件,同时断层内部结构差异也会使油藏在空间上存在差异。
《2024年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研究》范文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碳酸盐岩油藏的开采与开发已成为国内外石油工业的重要领域。
塔河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碳酸盐岩油藏之一,其缝洞型油藏的流动规律研究对于提高采收率、优化开采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研究区域概况塔河油田位于中国某地区,其油藏主要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
该类油藏具有孔隙度大、渗透率高、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导致其流动规律复杂多变。
因此,对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储层参数;其次,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油藏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油藏流动规律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生产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四、研究结果1. 缝洞型油藏的流动特征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特征主要表现为: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大,导致油水流动力不平衡,使得原油在地下储层中的流动规律复杂多变。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调整压力分布和驱替效率,以实现高效开采。
2. 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发现,影响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的主要因素包括储层非均质性、流体性质、生产制度等。
其中,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水流动力平衡影响较大,而流体性质和生产制度则直接影响到原油的采收率。
此外,地层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油藏的流动规律产生影响。
3. 数值模拟结果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油藏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油藏流动规律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的地区,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整压力分布和驱替效率;在流体性质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合理配置生产井和注水井的位置和数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制度,以实现高效开采。
塔河油田四区缝洞性油藏缝洞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第 25 卷 第3期
P ET R O LE U M G E )L(刃 Y A N D E N G IN E ER IN G
文章 编号 : 1673 一8217 ( 2011 ) 03 一0061 一04
塔 河 油 田 四 区缝 洞 性 油 藏 缝 洞 单 元 划 分 方 法 研 究
妇 巨} 卜 曰
图 1 地层压力变化特征分析法原理
从 理论 上 讲 , 同一单 元 应 具有 相 对一 致 的压力 降 落或压 力变 化趋 势 ; 不 同缝 洞 单 元应 具 有 不 同 的 地层 压力 变化 特征 在 对 油 藏 所 有 的地 层 压 力 进 行 系统 分 析 和 整 理 筛选 的 基 础 上 , 从 构 造 图 上 找 出相 邻 的井 对 出 发 , 采用 局部就 近 的原则 进行井 间对 比分 析 , 观察相 邻 井组地 层压 力变 化 是 否 随 时 间递 减 具 有 一致 性 若趋势 一 致, 判 断 连 通, 可 以 划 归 为 一 个 单 元 ,
塔 河油 田 4 区连通 井组平面图
TK 4 3 2
图 裸 遥 山 .
0 .e 曰. s e . e ! 臾珍刊 玲刊 M 2仪 盯 刁 3 ~0 2 2 0 略 刁 8一 ( 9 2 20 0 一 2 一 0 5 2 2 加 1一 8一 4 0 2 2以 犯刁 2- 2 0
时间护 月一日 年一
图 4
2. 2 5 48 井 组
此 井组 中的 T K4 25C H 井 和 5 48 井类 干扰 信 息 特 别 明显 ,例 如 T K4 5C H 井一 投 人生 产 , 5 8 井 产 2 4 量 大 幅下 降 , 说 明为 同一单 元 ( 图 5 )
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对策探讨
A ic s i n o e eo m e tsr t g e o he Or vca r c u e v g y d s u so n d v l p n t a e isf rt do ii n f a t r d・ u g c r o t o k e e v isi he ol ed a b na e r c r s r o r n Ta i l i f
L a y SN P C Uu q ,i i g8 0 1 ,hn ) N r e i t o p n ,I O E , rm i n a 3 0 1 C i h t f i X jn a
Absr c T d vc a e e v i n Ta if l sa tpia r c u e — ug y c r o ae r s r o r Bo h p o u — t a t: he Or o i in r s r ori heo l e d i y c lfa t r d v g a b n t e e i. t r d c i v to ef r nc nd c re ain su e h w ha o d tfo a d s e g o c e iti h e e or Ca e n in p ro ma e a o rl t t diss o t tc n ui l w n e pa ef w o xs n te r s r i. v r s o l v a d a s cae r cu e z n s s r e a o a d so a e s a e fr t e e r s r o r . e f w e i s c r a t — n s o i td fa t r o e e s f w n tr g p c o h s e e is Th o r gme i ha c e v l v l rz d b y c o u tfo i h a e n d b e p g o i n t s u e p r s Ba e n f w e i ie y tpia c nd i l w n t e c v r s a y s e a e f w n mi u e f s r — o e . s d o o r gme l n l i l n r d to c a ce it a d p o ucin h a t rsis, h s a r s pp re y fa t r d— u g r s r or mo e ,su e t e y mi r c t i p pe , u o td b r cu e v g y e e i d l t dis h d na c v c a a t rsis, r d to e o a c s wa e r a t r u h, r d c in d ci e a t r o d n n rc n ui h r ce t i c p o uci n p r r n e , trb e k h o g p o u to e ln nd wae f o i g u de o d t f m l l f w n e p g o c n to .I s s u s s o tma r du to ae, r d c iiy, n l te , n o a d s e a e f w o di ns t a o dic s e p i lp o cin r t p o u t t a d welpatr a d l i l v n p e e t e h i a o u in fc n n r v n i n, trp ug i r s n s tc n c s l to s o o i g p e e to wae l gng, d wa efo d ngf rd v l p n r curd— u — l n a tr o i e eo i g fa t e v g l o g e e or . e a e e a uda c n t e d v lp n n o r h n ie ma g me to h d v ca Y r s r i T y c n s r s g i n e i h e eo me ta d c mp e e sv na e n ft e Or o ii n v s h v r s r or n Ta e olll e e i i h i ed. v s f Ke r s: o d tfo y wo d c n ui l w;s e a e fo e p g lw;p o ucin p ro a c r d t e r n e;d v lpme t sr t g o f m e eo n tae y;fa t r d— u g a - r cu e v g e y r b n t o k r s r o r o ae r c e e i ;Ta e ol ed v h if l i
《2024年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研究》范文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碳酸盐岩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地质构造。
尤其是在中国的塔河地区,该区域的碳酸盐岩层成为了重要的石油储存基地。
近年来,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开采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对于该类油藏的开采效率、安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而言,其内部的流动规律的研究是关键的一环。
本篇论文主要针对塔河地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地区的石油开采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区域概况塔河地区位于中国西部,该地区的碳酸盐岩层发育了大量的缝洞型储层。
这些缝洞型储层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流动特性,使得其内部的流体流动规律复杂多变。
为了更好地理解其流动规律,我们需要对该地区的缝洞型碳酸盐岩进行详细的地质分析。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地质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地质分析了解塔河地区缝洞型碳酸盐岩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其次,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观察和分析流体的流动过程和规律;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流体的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四、流动规律研究(一)流体在缝洞型储层中的流动模式塔河地区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储层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流体的流动模式也呈现多样化。
研究发现,流体的流动模式主要包括渗流和裂隙流两种。
渗流主要发生在小孔隙和裂缝中,而裂隙流则主要在大裂缝和溶洞中。
两种模式的流动特性对石油的开采具有重要影响。
(二)流动规律的影响因素影响流体在缝洞型储层中流动规律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储层的物理性质、流体的性质以及外部条件等。
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裂缝宽度等物理性质对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流体的粘度、密度等性质也会影响其流动;而外部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也会对流体的流动产生影响。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流体的流动规律在缝洞型储层中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性。
在空间上,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流体的流动模式和速度在不同的位置有所不同;在时间上,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如生产时间的延长和生产速度的变化,流体的流动规律也会发生变化。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规律研究——以塔河油田为例的开题报告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规律研究——以塔河油田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碳酸盐岩储层是全球重要的油气资源储藏类型之一,占据着全球石油储量的40%以上。
碳酸盐岩储层的缝洞类型油藏是其中的主要类型,其油气开发成本高、开发难度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油田的开发利用。
因此,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中,深入研究其开发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研究以中国大型油气田之一的塔河油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规律的深入研究,旨在为该区域油气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规律探究通过油藏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油藏物性等因素对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进行分析,探究其注水替油开发的规律。
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现状分析收集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的现状和历史生产数据,分析其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3. 油藏物性和注水方案对注水替油效果的影响分析通过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性特征的分析,结合不同注水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分析注水替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注水方案。
4. 油藏数值模拟建立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模拟实验,验证注水替油方案的可行性。
三、预期成果及创新点1. 研究得出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规律和适用的注水方案,为该油田的注水替油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2. 发现注水替油效果受油藏物性和注水方案影响,制定合理的注水方案可以提高注水替油效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 本研究可以为其他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注水替油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研究进度安排1. 文献调研和分析:2021年2月-2021年4月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现状分析:2021年4月-2021年6月3. 油藏物性和注水方案对注水替油效果的影响分析:2021年6月-2022年2月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数值模拟:2022年2月-2022年10月5. 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2022年10月-2023年3月五、参考文献1. 王志奇. 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开发中注水方案的优化[J]. 大行天下, 2008(10):35-38.2. 于大浩. 注水量对强缝性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替油效果的影响[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14(1):5-9.3. 赵晓楠, 王敬波.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技术[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6):100-107.4. Adibhatla B, Mohanty K K, Panigrahi A K.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of a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 using well logs and seismic data in western offshore, India[J]. Journal of Petroleum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19, 9(4): 3007–302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理论及方法
塔 河 油 田碳 酸 盐 岩 缝 洞 型 油 藏 开 发 理 论及 方 法
李 阳
( 中 国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北京 1 0 0 7 2 8 )
摘要: 以塔 河 油 田为 代 表 的碳 酸 盐 岩 缝 洞型 油藏 是 以 大 型 溶 洞 和 裂 缝 为 主 要 储 集 空 间 的特 殊 类 型 油 藏 , 储集体分布 复杂 , 主体 缝 洞 介 质 内流 体 流 动不 符 合 达 西 渗 流 规律 , 使 得 该 类 油 田 开发 无 法 借 鉴 碎 屑 岩 成 熟 的 开 发 理 论 和 技 术 。经 过 近 年 来 的 科 技 攻 关 研 究 , 深 化 了缝 洞 型 油 藏 储 集 体 形 成 机 制 , 揭 示 了缝 洞 型 油藏 流 体 动 力 学 机理 , 形 成 了超 深 层 缝 洞储 集 体 地 球 物 理 描 述 多 尺 度 岩 溶 相 控 缝 洞储集体建模、 缝 洞 型 油 藏 数 值 模 拟 3项 关 键 技 术 成 果 。在 塔 河 油 田缝 洞 型 油 藏 开发 实 践 中, 有 效 指 导 了注 水 开 发 , 提高 了开发
、
效果 。
关键词 : 塔河油 田; 奥陶系; 碳 酸 盐岩 ; 缝 洞 系统 ; 油 藏 开 发 中图分类号 : TE 3 4 4 文 献标 识码 : A
Th e t he o r y a nd me t ho d f o r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a r b o na t e
Ab s t r a c t : Re p r e s e n t e d b y t h e Ta h e o i l f i e l d, t h e c a r b o n a t e f r a c t u r e d — c a v i t y r e s e r v o i r i s a s p e c i a l t y p e o f r e s e r v o i r s t h a t h a v e l a r g e c a v e s
塔河六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井间连通类型研究
根据 上述 内容 , 总结 归 纳 出塔 河 油 田 6区各 类储 集 体划分 标 准 , 见表 1 。
ma i l : x x i n h a n @1 6 3 . t o m。
图 1 溶洞型储集体产水特征
1 . 2 裂缝 - 子 L 洞型储 集体
包括裂缝_ 孑 L 洞型、 大型洞穴充填物孔隙型等 。
3 4期
谢 听翰 , 等: 塔河六 区缝 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井 问连通类 型研究
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井径不扩径或微扩径 , 电阻率值
中图法分类号
T E 3 4 7 ;
文献标志码
A
塔河六区奥 陶系碳酸盐 岩油藏位 于阿克库勒 凸起背斜轴上 , 受多期构造运动及风化剥蚀作用影 响, 储集空间形态多样 、 分布复杂 , 具有很强的非均 质性 。随着油 田勘探开发程度 的不断深入, 油藏见 水井越来越多 , 老井产 量大 幅度递减 , 严重影 响了 油 田合理 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及 开发效果评价 。在
碳酸盐岩储集体 同碎 屑岩储层相 比有着很大 的不同, 其储集空 间和流动 通道 以溶蚀 的孔 、 洞 和
各 种 成 因的 裂 缝 为 主 , 具有 孔洞分布不均一 、 裂 缝 展 布复杂 的特 点 ¨ ; 这 种储 集 空 间 分 布 的极 强 非 均质 性 、 不 规则 性 和多 尺 度 性使 得 在 开 发 中遇 到 了 很 大 困难 ; 在这种情况 下 , 对 碳 酸 盐 岩 流 动 单 元 的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超深水平井分段完井优化技术
备注
封 隔 上部 不 稳定 地 层. 建立 井口
试油管柱特点 :
3 4 6 . 1
2 7 3 . 1
二 开
开 四 开 一开 二开 开
试油 管柱 : 8 8 . 9 mm 油 管 + ( 常 闭 阀+ 7 3 mm油 管 ) + 水力锚 + 丢 底水发 育。原油性质相差大 ,从凝 析油到沥青质原 油均广泛分 手 工 具 + 刚性扶正器+ 裸眼封隔器+ 刚性扶正器+ 球座 ( 节 流器 ) + 布 ;地 层水 矿化 度 1 8 - 2 4 x 1 0 4 m g f l ,普 遍 高含 硫化 氢 ,在 1 0 — 导 向头 1 0 0 0 0 p p m之间 , C O : 平均含量 4 . 6 3 %。碳酸盐岩油藏具有 缝洞发 试油管柱特点 :
目前塔河油 田的井身 结构主要采用 l 一 开次和 四开次 两种井
身结构 , 最后一开次裸 眼完井 , 见表 1 . 1 。 这两种井身结构基本能 ( 1 ) 封 隔器可选 择 自解 封式 封隔器 ( P D P等 ) 或非 自解封式 满足塔河油 田勘 探开发的需要 , 为满足老井后期侧 钻需求 , 将老 封 隔 器 ( P I P 、 MC H R、 R T I S、 L X K 3 4 1 ) , 以 满 足不 同井 况 要 求 级结构 1 7 7 . 8 m m套管优化成 1 9 3 . 7 m m套管 ,满足后期侧钻不 ( 2 ) 封隔器 耐温 1 4 6 ℃一 1 7 O ℃, 承压 4 5 — 7 0 MP a , 可满 足 酸压
塔河油 田碳酸盐岩储 层岩石坚固致密 ,在 原始地应 力不被 破 坏的情况下 , 井壁稳定 , 适合采用裸 眼方式完 井。 同时 奥陶系 油藏储层发育 ,钻井 过程中钻遇缝洞发育段易 出现放空 或严重 漏失现象 , 钻井液密度 窗 口小 , 下尾管 固井 的作 业难度大 。因此 对于塔河油 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 主要 以裸 眼完井为主。 2 . 1井身结构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漏失井堵水技术
引 言
塔河 油 田属 于 缝 洞 型碳 酸盐 岩 油 藏 ,古 岩 溶 作用 形成 的溶 蚀孔 洞 和大 型 洞 穴 为 油 气 主要 储 集 空 间 ,构 造缝 和 溶 蚀 缝 为 主要 流 动 通 道 ,储 层 埋深 为 5 4 0 0—6 6 0 0 m,高 温 ( 1 4 0  ̄ C) 、高 矿 化 度( 2 4 0 0 0 0 m g / L ) - 3 1 。油 藏 经 过 多年 开 发 , 高 含 水油井 日益增多 , 严重 影响碳酸 盐岩 油藏 高效开 发 , 堵水成 为治理 油 井高 含水 的有力 措 施 。然而 , 由于 地层原 因 , 塔河 油 田地 层 存 在 断 层 或 裂 缝 、 溶 洞 发
1 堵 剂体 系的筛选
1 . 1 主体 堵剂 的优选
常 规堵 剂用 于 高温 高盐 油藏 时 , 封 堵强 度和 长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4 1 5 ; 改回 日期 : 2 0 1 3 1 0 0 7 基金项 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 7 3 ” 子课 题“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基 础研究” ( 2 0 1 1 C B 2 0 1 0 0 6 ) 作者简介 : 何星( 1 9 8 6 一) , 男, 工程师 , 2 0 1 1 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 油气 田开发专业 , 现主要从事 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
密度 介 于地层 水 和原油 之 问 , 可利 用重 力分 异 自动 在 大裂缝 和溶 洞 中铺 展 , 在 油水 界 面形 成 隔板 , 表 现 出油水 选择 性 。 由于其密 度较 低 , 容 易驻 留在 连 通溶 洞 的裂缝 中 , 因此 不会 过快漏 失 。该堵 剂 因体 系 内含 大量 聚合物 , 增 黏稳定 , 可耐水 稀释 , 该堵 剂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
未来发展方向方面,除了进一步优化现有技术手段外,还应积极探索新的开发 策略和理念。例如,考虑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特殊性质,可以加强非牛顿 流体力学、物理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等研究,为该类油藏的开发提供更加 有力的支持。
谢谢观看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以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
目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 开发描述及评价
02
一、塔河油田奥陶系 油藏概述
03
二、塔河油田奥陶系 油藏开发描述
04
三、塔河油田奥陶系 油藏评价结果
05 参考内容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开发描述及 评价
塔河油田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其中,奥陶系油藏是塔河油田的主要油藏之一,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次演 示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对其开发情况及评价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3、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挑战
在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和挑战:首先,应注 重科技创新和研发,提高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加强与国内 外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开发水平。同时,政策 变化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开发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此外,还需注重生态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石油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评价结 果
1、资源潜力、可持续性和风险 综合评价
通过对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开发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油藏具有较 大的资源潜力。在可持续性方面,奥陶系油藏的开发需注重环保和节能,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由于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开发过程 中可能面临多种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因此,在开发过 程中需对这些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规避。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_张希明[1]
( 5) 研究区的岩溶叠加改造强度自北向南逐渐 减弱, 其表现特征为: 北部风化剥蚀强烈, 奥陶系 ( 顶部剥失) 直接与石炭系接触, 为加里东期、海西 期构造—岩溶叠加发育区, 缝洞单元发育规模大、程 度高, 向南逐渐变化为构造—岩溶单一发育区, 缝洞 单元发育规模小、程度低;
( 6) 缝洞单元的成因序列为断裂→裂缝→溶蚀, 其形成发育时间长, 与岩浆岩的相关性不十分明显;
第 12 卷 第 1 期
2007年 1 月
海相油气地质
21
油气藏
文章编号: 1672- 9854(2007)- 01- 0021- 0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 及缝洞单元划分
张希明, 朱建国, 李宗宇, 杨 坚
( 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
张希明
摘 要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油气藏高度远大
于残丘圈闭幅度, 油气分布受储集体发育程度控制, 纵向上不连续, 储集体主要为岩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描述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描述摘要:结合国内外裂缝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描述为例,简要分析了储层裂缝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并结合其他文献分析总结了储层裂缝研究的基本思路,建立小层、构造、裂缝-岩溶、流体4个主要模型,扼要介绍了储层裂缝描述和预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关键词:油藏描述建模储层一、裂缝描述裂缝描述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数学方法,对直接或间接的裂缝信息进行描述和归纳,确定储层裂缝的有关参数(裂缝的产状、方位、性质、密度(间距)、延伸长度、切层深度、开度(宽度)、充填程度、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并建立各裂缝参数的相互关系、裂缝参数与地质要素的相关关系,最终确定储层裂缝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
裂缝描述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1)观察、统计岩芯裂缝发育特征。
(2)收集、整理成像测井及其他资料。
(3)根据成像测井和岩心统计资料,对部分单井裂缝纵向发育特征(裂缝总密度、有效缝密度、高角度裂缝随深度变化)进行成图。
塔河地区Tk208井的深度与裂缝密度,可以在纵向上反映出裂缝在不同深度处的密度大小。
塔河地区部分单井的裂缝走向图,从4区部分井的成像测井资料中统计归纳出裂缝的走向数据,并把这些数据在平面图上画出它们的走向分布情况,分层画出每一层位的裂缝走向分布平面图及其柱状图,分析出裂缝的分布规律,然后评价。
可以初步判断裂缝的大致走向,在其它各区也可以有相应的图件,就可以用此图从平面上反映该地区的裂缝总体走向。
本文是以塔河地区4区60m深为例来进行分析的。
二、裂缝探测裂缝探测主要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主要是测井和地震),从地球物理资料中识别和提取裂缝信息和相关参数。
其中测井裂缝探测技术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成为把储层裂缝评价最主要的技术之一而地震裂缝探测技术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
《在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描述及储量评估技术》中提出一种方法在综合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动态等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可以建立4个子模型。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以塔河油田为例200604
2 超深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
通过联合攻关, 自 1998 年起所开发的超深层强 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方法系列, 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 其主要技术可分为两类:( 1) 以大型溶 洞、中小溶洞群为检测目标的振幅变化率分析技术、 地 震 反 射 结 构 分 析 技 术 、频 率 差 异( FDA) 分 析 技 术;( 2) 以裂缝溶洞发育带为预测目标的地震三维 相干体分析、三维可视化古地貌古水系分析、地震属 性提取、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等。在实际应用中, 总结出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地 震响应模式,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 陈红汉, 王群奇, 林忠民.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流体包裹体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 2002.
50
海相油气地质 2006年 第 11 卷 第 4 期
3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精细描述 技术
图 2 内幕缝洞发育带地震响应特征
强反射“, 串珠状”短强反射 ; 高 频 吸 收 强 , 强 FDA 异常。
洞缝系统特征 振幅平面图上具有网状不连续 性异常, 呈有规律的簇形条带状展布。
在实践中, 笔者还总结了不同地震预测技术在 不同区块的有效性, 提高了预测和表征碳酸盐岩缝 洞型储层发育带的精度, 从而进一步完善了适合于 塔 河 油 田 碳 酸 盐 岩 大 型 溶 洞 、缝 洞 发 育 带 的 地 震 预 测方法技术系列。例如, 不连续性检测分析方法对 塔河油田缝洞系统的预测效果最好, 吻合率在 77% ~95% ; 频率差异分析对塔河 3 区 ( 按先后开 发的次序顺序命名) 的地震预测效果较好。地震波 能量衰减因子不同的频率在各区块的响应结果差 异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储层类型对不同频带 的 地 震 波 的 吸 收 有 所 差 别 。一 般 高 频 衰 减 对 岩 溶 洞 穴型储层为主的地震预测效果最好, 例如塔河 4 区 ( 图 1 位 于 塔 河 4 区 ) 51 口 钻 井 的 吻 合 率 可 达 90% , 而对塔河 3 区以裂缝型储层为主的地震预测 的效果差些, 钻井的吻合率仅有 60% 。振幅变化率 对塔河 7 区的地震预测效果好, 是由于该区放空漏 失 在 地 震 上 表 现 为 强 振 幅 的 串 珠 状 反 射 。塔 河 南 部 由于上奥陶统覆盖厚度大, 岩溶发育程度明显比塔 河主体部位差, 钻遇大型缝洞储层的几率变小, 储 层 主 要 为 良 里 塔 格 组 裂 缝 型 、一 间 房 组 孔 隙 型 或 孔 隙—裂 缝 型 。 S105、S106、S97 和 S110 等 井 出 现 的放空或漏失现象, 主要是钻遇了裂缝发育带, 因 此对该区域的储层预测主要是针对加里东期中— 晚 期 岩 溶 和 裂 缝 作 用 形 成 的 储 层 发 育 带 。由 于 断 裂 对相干和振幅变化率的地震响应在该区块比较敏 感, 因此适宜采用这两种方法预测该区域的有利储 层发育区。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分隔性描述方法研究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分隔性描述方法研究鲍典;张慧涛【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天然气》【年(卷),期】2017(013)001【摘要】塔河油田断裂系统具有复杂的三维空间和内部结构,沿断裂带走向及侧向储集体发育、油气富集差异化特征明显,制约了开发效果.这种差异性主要受构造破裂作用、溶蚀作用的差异及后期断层核、破碎带的充填及胶结作用的影响.因而进行断溶体油藏的分隔性描述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相干+地震剖面方法、分时窗蚂蚁体方法分别描述了继承性发育断裂、非继承性断裂的横向分隔性.横向分隔性造成生产动态的差异性,对后期的开发部署以及调整有指导意义.应用蚂蚁体+能量体的三维叠合方法,描述断溶体的纵向结构变化以及纵向分隔性.应用波阻抗反演表征断溶体内部结构分隔性.纵向分隔性造成局部油水分异,波阻抗反演资料能进一步反映断溶体内部结构分隔性.【总页数】6页(P25-30)【作者】鲍典;张慧涛【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2【相关文献】1.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分隔性研究 [J], 荣元帅;胡文革;蒲万芬;巫波;刘遥;鲁新便;李新华2.走滑断裂系对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塔河油田托甫台北为例 [J], 吴涛;戴少康;曹飞;张娟;卢志强;童亨茂;;;;;;3.塔河油田典型碳酸盐岩断溶体发育模式 [J], 吕艳萍;罗君兰;王炯;张娟;张振哲;马海陇;李兴4.托甫台区南部断溶体油藏分隔性研究 [J], 罗君兰5.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断溶体系层次建模方法 [J], 张文彪;张亚雄;段太忠;李蒙;赵华伟;汪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致密隔层分布研究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致密隔层分布研究赵敏;侯朝晖;刘莉【摘要】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气水关系及油藏类型复杂.前期对此类油藏的三维地质建模强调定量表征300m范围内风化壳中发育的溶蚀洞穴、孔、缝的储集空间.然而随着塔河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认识到纵向上几套缝洞型储集层间存在具一定封隔作用的致密灰岩段.综合应用储集层地质认识、测井、地震、单井生产动态资料,开展单井致密段及井间致密隔层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致密隔层三维分布模型,对评价储集层段横向连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油藏注水方式、堵水措施及层段的选择提供了指导依据.【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0(031)004【总页数】3页(P379-381)【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气藏;缝洞型油藏;致密隔层;测井识别;储集层建模【作者】赵敏;侯朝晖;刘莉【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新疆,轮台,841604;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21致密段在塔河油田生产中的重要性前人已有所认识[1],本文在研究区内进行了单井及井间致密段分布的研究,给出了致密段的识别及划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致密隔层在空间上分布规律的研究,建立地层框架模型。
对3套储集层间的两套隔层,采用分层赋值,建立唯一确定的分布模型。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及多期岩溶,而岩溶作用是有选择性的[2,3],裂缝发育带容易遭受溶蚀作用形成储集层,而致密岩石的溶蚀作用则很弱,形成致密段,使得单井致密段上下的储集层之间不连通。
每期构造运动形成的裂缝带横向上在一定的范围内呈层状分布,而致密层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具有层状分布的特征,在致密段上、下可形成两个或多个油水系统。
划分致密段主要依据测井曲线及单井开发动态特征,同时参考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录井等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 6 1 0 5 0 0 ,C h i n a ; 2 . S I N O P E C N o r t h w e s t O i e l d C o m p a n y ,U r u m q i , X i n j i a n g 8 3 0 0 1 1 , C h i n a )
s e p a r a t i o n b y r i v e r c h a n n e l s o r p i p e s( s e p a r a t i o n b y b r a n c h c h a n n e l s , i f l l i n g s , o r U p i p e s ) , s e p a r a t i o n b y f a u l t s ( s e p a r a t i o n b y i n t e r n a l f a u l t s ,i n t e r s e c t i n g f a u l t s o r p a r a l l e l f a u l t s ) ,a n d s e p a r a t i o n b y k a r s t c h a n n e l s .T h i s
Ab s t r a c t :Mo s t o f t h e f r a c t u r e s a n d c a v i t i e s t h a t r e ma i n i n c a r b o n a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a r e wa t e r l f o o d e d i n t h e T a h e Oi l
第3 7卷第 5期 2 0 1 5年 9月
文章编 号: 1 0 0 1 - 6 1 1 2( 2 0 1 5 ) 0 5 - 0 5 9 9 - 0 7
石 油 窈 鼯
沾
届
V0 1 . 3 7. No . 5 S e p . , 2 0 1 5
P ETRoLEUM GEoLoGY & EXPE RI M ENT
摘要 : 针对塔河油 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主体 区剩余缝洞水淹程度高 、 油水关系复杂、 加密部署风险大的问题 , 结合油藏 生产实 际.
提出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分隔缝洞体的概念 , 形成 了基于油藏地质背景 的缝洞分隔性研究 的技术思路和方法, 总结 出 “ 三大类七
亚类” 的缝洞分隔模式 : 河道 ( 管道 ) 分隔型 ( 支流河道分隔型、 充填分隔型 、 u型 管分隔型 ) 、 断裂分 隔型( 内幕断裂分 隔型 、 交错断 裂分 隔型、 平行断裂分隔型 ) 和岩溶 沟谷分 隔型 。以基于油藏地质背景 的缝洞分隔性研究为基础的老区加密部署效果 良好 . 投产 新井产能 明显提高 , 突破 了井位部署大于 5 0 0 m井距 的限制 , 较大程度上增加 了可开发缝洞体潜力 , 降低了加密 调整水淹风险 。 关键词 : 缝洞分隔性 ; 分隔模式 ; 加密部署 ; 缝 洞型油藏 ; 塔河油 田
Ro n g Yu a n s h ua i ,Hu We n g e ,Pu Wa n g f e n ,W u Bo ,L i u Ya o ,Lu Xi n bi a n ,Li Xi n h u a
( 1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 i l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G e o l o g y a n d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Fi e l d.Th i s c o mp l e x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o i l a n d wa t e r ma ke s s uc c e s s f u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mo r e d i ic f u l t .A n e w c o n c e p t a n d s o me me t h o d s f o r s e p a r a t i n g f r a c t ur e s a n d c a v i t i e s i n c a r b o n a t e r e s e vo r i r s a r e p r o p o s e d b a s e d o n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c o c e p t s .S e p a r a t i o n mo d e l s we r e c l a s s i i f e d i n t o t h r e e t y p e s a n d s e v e n s u b — t y p e s a s f o l l o ws :
d o i : 1 0 . 1 1 7 8 1 / s y s y d z 2 0 1 5 0 5 5 9 9
塔 河 油 田碳 酸 盐 岩 油 藏 缝 洞 分 隔 性 研 究
荣元 帅 , 胡文革 , 蒲万芬 , 巫 波 , 刘 遥 , 鲁新便 , 李新华
( 1 .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 成都 6 1 0 5 0 0 ; 2 . 中国石化 西北油田分公 司, 乌鲁木齐 8 3 0 0 1 1 )
中图分 类号 : T E 3 4 4 文献标 志码: A
S e p a r a t i o n o f f r a c t ur e s a n d c a v i i t s e i n c a r b o n a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t h e Ta h e Oi l Fi e l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