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唐诗宋词》 宋词理解性默写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与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背诵默写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
,。
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
,。
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相应的诗句是:,。
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
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烟雨迷濛,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名句默写

141明月隐高树, 。 142. ,梅柳渡江春 143 ,天涯共此时。 144.关城树色催寒近, 145.水落鱼梁浅, 。 146. ,美人帐下犹歌舞。 147.雪暗凋旗画, 。 148.一去紫台连朔漠, 。 149. ,蓬门今始为君开。 150.阁中帝子今何在? 。 151. ,珠帘暮卷西山雨。 152.江畔何人初见月, 。 153.鸿雁长飞光不度, 。 154情人怨遥夜, 。 155 ,天寒梦泽深。 156 ,莲动下渔舟。 157战士军前半死生, 。 158 ,绝域苍茫无所有。 159我欲因之梦吴越, 。 160挥手自兹去, 。
71菡萏香销翠叶残, 。 72 ,对影成三人。 73肯与领翁相对饮, 。 74纵有健妇把锄犁, 。 75 ,一夜乡心五处同。 76 ,客行悲故乡。 77 ,寂寞沙洲冷。 78 ,天上人间。 79 ,青鸟殷勤为探看。 80是处红衰翠减, 。 81懒起画蛾眉, 。 82 ,青鸟殷勤为探看。 83 ,归来头白还戍边。 84 似花还似非花,
130. ,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131.名岂文章著, 。 132.五花马,千金裘, , 。 133. ,月涌大江流。 134. ,千金散尽还复来。 135.世间行乐亦如此, 。 136. ,使我不得开心颜! 137.相看白刃血纷纷, ? 138.白云一片去悠悠, 。 139.谁家今夜扁舟子, 。 140.校尉羽书飞翰海, 。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将进酒》1、《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2、《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
3、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4、气势惊人,以时间空间范畴夸张,以比喻来表现人生易逝,将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生命短暂渺小脆弱的诗句是:,。
5、《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6、《将进酒》接着曹植痛饮为例,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
7、诗中的一个转折由悲而乐的以表面的这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
8、诗情渐致狂放,万古愁的含义更显深沉,表现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的是:,,,。
答案: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8、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他发出了“,!”的呼喊。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答案: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次北固山下》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宋词》理解性默写

《宋词》理解性默写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宋词是以词作为表达方式,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研究和欣赏宋词时,理解性默写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理解性默写是指通过默写的方式来检验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研究宋词而言,理解性默写有以下几个优点:
1. 加深对宋词的理解:理解性默写能够帮助学生在默写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宋词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通过将词句默写下来,学生能够更加仔细地观察和体会每个字词的含义。
2. 巩固记忆:通过反复地默写宋词,可以将其内容牢固地记在脑海中,提高对宋词的记忆能力。
3. 训练写作能力:理解性默写也是一种对写作能力的锻炼。
通过默写宋词,可以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在进行理解性默写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宋词进行默写,可以从简单的开始,逐
渐增加难度。
2. 对于默写过程中不确定的部分,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确认,但要注意不要引用不能确认的内容。
3. 默写完成后,可以向教师或同学请教,让他们帮助纠正错误
和提出修改建议。
总之,理解性默写是学习和欣赏宋词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默写,能够加深对宋词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希望大家
都能通过理解性默写,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宋词的魅力。
【苏教版】“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之“唐诗”部分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之唐诗部分1.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李商隐《无题》诗中通过作者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李商隐的《无题》中将视角转到那姑娘身上,想像着她别后的可怜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赵嘏人称“赵倚楼”,是因为《长安晚秋》中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两句写景诗而得名。
5.《长安晚秋》中“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写景,烘托出秋日凄清的气氛。
6.《长安晚秋》中“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两句写归思,通过“莼鲈之思”和“南冠楚囚”的典故,抒发自己欲归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7.《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
8.温庭筠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9.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句子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0.《商山早行》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11.《兵车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送亲人离别时哭声震天的场面“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12.《兵车行》的主旨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将批评的矛头大胆地直指天子,表达了怒不可遏的激愤抗议。
13.《兵车行》写后方田园荒芜的景象“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14.《兵车行》中写战争是残酷的,它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15.《旅夜书怀》一诗中用反问和反语抒发对命运的愤慨不平的诗句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苏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默写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复习云霞出海曙,。
(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闲云潭影日悠悠,。
阁中帝子今何在?。
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
(《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人,。
昨夜闲潭梦落花,。
(《春江花月夜》)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
(《代悲白头翁》),。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望月怀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战士军前半死生,。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高适《燕歌行》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
,使我不得开心颜。
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细草微风岸,。
星垂平野阔,。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一去紫台连朔漠,。
,环珮空归月夜魂。
欲为圣明除弊事,。
云横秦岭家何在?。
惊风乱飐芙蓉水,。
岭树重遮千里目,。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
(刘禹锡)江涵秋影雁初飞,。
,菊花须插满头归。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
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独立小桥风满袖,。
(冯延巳《鹊踏枝》)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
流水落花春去也,。
池上碧苔三四点,。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离愁渐远渐无穷,。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近处是春山,。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范仲淹《苏幕遮》)沙上并禽池上暝,。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怕?。
_____________ ___,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拣尽寒枝不肯栖,。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
(贺铸《横塘路》)叶上初阳干宿雨,,。
苏教版-《唐诗宋词》-宋词理解性默写

宋词理解性默写1.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反衬了闺中女子的哀怨。
2.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情,感情表达得真挚而强烈。
3.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的尾句“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运用以景结情的结尾方式,含蓄深沉。
4.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上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顺序上用的是倒叙手法。
5.晏殊的《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都是写静,第二句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
写出了池畔点点青苔碧绿鲜翠,林丛叶下黄鹂的啾啭也显得清脆悦耳.6.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修辞,达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让人觉得愁之缠绵、悠长可见可感。
(这样的典型例子还有贺铸《横塘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下阕“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般理解为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对他的思念,用的是从对方写己方(虚写的一种类型)的手法。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借设想亡妻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对亡妻的深刻思念,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
】7.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得景深情深意境深,写“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是为了衬托闺怨(伤春之情)深。
8.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流着眼泪询问落花春天的消息,凋零的花瓣无声无息地飘过秋千架,是典型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唐诗宋词理解性名句默写

20、岳飞《满江红》“------,-----、-----。------、-------,--------”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 奇突。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 “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 21、“--------,-------------”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 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 语精妙 。 22、下片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 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 。 23、“------------,------------”虽是夸张,却表现了诗人足 以震慑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 24、最后两句“--------、-----------,-----------”语调陡转平 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肝胆沥沥, 感人至深 。
1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一句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 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 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 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 16、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 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 问者的真知灼见。 17、后人用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 “-------------,------------”来表示少年时候的无忧 无虑;也有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的。 而词中“--------------”,则每被用来表示那种多 愁善感,每爱把自己想成很寂寞,很爱强说愁的 无端愁闷情绪。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

唐诗理解性默写1、《商山早行》中运用意象叠加写出早行之景的两句是,。
2、《无题》中表达爱情坚贞不渝的诗句,。
3、《九日齐山登高》中表达作者喝酒登临、自我勉励的句子是,。
4、《西塞山怀古》中作者告诫唐朝统治者警惕隐忧的句子是,。
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洲》中写风雨对花无情摧残的诗句是,。
6、《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中表达韩愈为国事不惜残年的两句是,。
7、《旅夜书怀》中写出月夜下天地广阔的诗句,。
8、《将进酒》中李白表达对功名利禄不屑只愿长醉的两句是,。
9、《将进酒》中表达对自己才能自信的诗句,。
10、《燕歌行》中写将士出征时金鼓齐鸣,旗帜飞扬的两句是,。
11、《山居秋暝》中写山间明月清泉的诗句---------------,---------。
12、《春江花月夜》中写人生短暂江月不变的诗句是,。
13、《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在帘中和捣衣砧上徘徊的诗句,。
14、《滕王阁》诗中写滕王不再,长江自流的两句是,。
宋词理解性默写1.在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通过描写女主人的服饰用反衬手法写出其孤独之情的句子是,。
2. 在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描写抒情主人公独立小桥,冷风吹衣,在疏林弯月的背景中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的句子4. 在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的句子5.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描写了女主人公居室的幽深空旷的句子句被王国维称为“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为之色彩。
6.在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夕阳看得见故乡却看不见(写景)的句子是7.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中描写秋风凄凉,关山江河冷清,余晖照耀的句子减唐人高处”。
8. 《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最新

56 ,
re 。
六宫粉黛无颜色。
g a 33 鸟宿池边树, 。 34 几处早莺争暖树,
57
,在地愿为连理枝。
58
in 。
,此恨绵绵无绝期。
be 35 最爱湖东行不足, 。 36 商女不知亡国恨,
。
,不堪看。
the ,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小楼吹彻玉笙寒。
,
in 。
gs (李璟《浣溪沙》)
in 4、
,
。
。
,一
ll th 饷贪欢。
A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d 。
an (李煜《浪淘沙令》)
e 北宋词:
tim 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日长
ing at a 飞絮轻。
、 。
gs ,甲光向日金鳞开。
5、
,杨柳岸晓风残月。 6、 ,背
in 41 相见时难别亦难, 。
42 西风酒 旗 斜 矗 。
ll th ,夜吟应觉月光寒
7、彩舟云淡, ,画图难足。 8、 ,
A 43 ,青鸟殷勤为探看。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
教吹箫。
34、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
35、舍南舍北皆春水,
。
,蓬门今始
为君开。
36、
,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
37、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
尽余杯。
38、 春江潮水连海平,
。
,何处春江
无月明。
39、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
。
40、王濬楼船下益州,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背诵默写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背诵默写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9.《旅夜书怀》中“,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相应的诗句是:,。
11.《旅夜书怀》中“,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烟雨迷濛,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
景中寓情,愁思无限。
17.《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默写——南宋词、稼轩词

高二语文默写训练7(南宋词、稼轩词)按原文默写:1.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_____。
(如梦令李清照)2.______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
(醉花阴李清照)3.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花阴李清照)4.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
(满江红岳飞)5.__________________,笑谈渴饮匈奴血。
(满江红岳飞)6.抬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江红岳飞)7.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
(卜算子·咏梅陆游)8.______________,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9.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__。
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慢姜夔)10.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___!(扬州慢姜夔)11.__________________,翠禽啼一春。
(鬲溪梅令姜夔)12.西北望长安,_______________。
(菩萨蛮辛弃疾)13.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
(菩萨蛮辛弃疾)14.把吴钩看了,________,无人会、________。
(水龙吟·辛弃疾)15.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______!(水龙吟·辛弃疾)16.__________________。
更吹落,__________。
(青玉案辛弃疾)17.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那人却在,_____________。
(青玉案辛弃疾)18.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1)离堂思琴瑟,。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4)云霞出海曙,。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5)画栋朝飞南浦云,。
(王勃《滕王阁》)(6)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7)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捣衣砧上拂还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明月隐高树,。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10),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1)闲云潭影日悠悠,。
(王勃《滕王阁》)(12)玉户帘中卷不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3)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14),披衣觉露滋。
(张九龄《望月怀远》)(15)鸿雁不堪愁里听,。
(李颀《送魏万之京》)(16),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送魏万之京》)(17),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18)竹喧归浣女,。
(王维《山居秋暝》)(19)人事有代谢,。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20),天寒梦泽深。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21),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适《燕歌行》)(22)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高适《燕歌行》)(23),昨夜微霜初渡河。
(李颀《送魏万之京》)(24),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25)战士军前半死生,!(高适《燕歌行》)(26)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7),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8)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29),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30)世间行乐亦如此,。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2)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33)五花马,千金裘。
,与你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34)牵衣顿足拦道哭,。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默写练习

唐诗宋词默写练习2008.61.明月隐高树,.2.云霞出海曙,.3.淑气催黄鸟,.4.宁为百夫长,.5.闲云潭影日悠悠,.6.,江月何年初照人.7.人生代代无穷已,.8.鸿雁长飞光不度,.9.,岁岁年年人不同.10.但看古来歌舞地,.11.海上生明月,.12.莫见长安行乐处,.13.明月松间照,.14.,莲动下渔舟.15.,往来成古今.16.战士军前半死生,.17.,至今犹忆李将军.18.,一川碎石大如斗..19.千岩万转路不定,.20.世间行乐亦如此,.21.?使我不得开心颜.22.,对影成三人.23.浮云游子意,.24.,千金散尽还复来.25.陈王昔时宴平乐,.26.,武皇开边意未已.27.,天阴雨湿声啾啾.28.细草微风岸,.29.,月涌大江流.30.,分明怨恨曲中论.31.,蓬门今始为君开.32.,密雨斜侵薜荔墙.33.云横秦岭家何在?.34.人世几回伤往事,.35.共看明月应垂泪,.36.,海尘新生石山下.37.春蚕到死丝方尽,.38.,欲回天地入扁舟.39.尘世难逢开口笑,.40.二十四桥明月夜,.41.,长笛一声人倚楼.42.鸡声茅店月,.43.,双双金鹧鸪.44.未老莫还乡,.45.,平林新月人归后.46.细雨梦回鸡塞远,.47.,太匆匆!.48.,天上人间.49.池上碧苔三四点,.50.,行人更在春山外.51.泪眼问花花不语,.52.碧云天,黄叶地.,.53.,酒入愁肠,.54.,云破月来花弄影.55.,暮雨洒江天,.56.惟有长江水,.57.谁怕?.58.归去,.59.料得年年断肠处,,.60.春色三分,,.细看来,,是离人泪.61.,寂寞沙洲冷.62.落花人独立,.63.,犹恐相逢是梦中.64.若有人知春去处,.65.,因风吹过蔷薇.66.,杜鹃声里斜阳暮.67.若问闲愁都几许?,,.68.,,一一风荷举.69.自在飞花轻似梦,.70.试问卷帘人,,知否,知否?.71.,帘卷西风,.72.三十功名尘与土,.莫等闲,,空悲切.73.无意苦争春,.,只有香如故.74.二十四桥仍在,,.75.,翠禽啼一春.76..知音少,.77.西北望长安,.78.把吴钩看了,,,.79.众里寻他千百度,,,.80.,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高中唐诗宋词选读必背_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

高中唐诗宋词选读必背_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唐诗宋词选读》选用的都是唐代和宋代有代表性名家名作,应该是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选用材料的密集区,因此指导学生背诵默写就非常有必要。
但实践中发现:学生都基本能完整地背诵,但能正确无误地写出就有些困难,特别是常用的几个同音但易混淆的义近字、形近字。
江苏新高考要求,表达题部分每错一字扣一分,不只是默写每句若错一字该句就不得分,更重要的作文若引用错误也要扣分。
其实也是语言基础和语文素质的反映。
教学中,我从学生反馈的情况中整理了一些易混的同音字,提醒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暝·瞑·冥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都读míng。
暝,从“日“,与太阳(时间)有关,是日落、天黑、黄昏的意思;瞑,从“目”,与眼睛有关,是闭上眼睛的意思。
冥,有“昏暗”“深奥、深沉”“糊涂、愚昧”“阴间”等意义。
王维的诗《山居秋暝》,诗题的意思是秋天黄昏时居住的山上的景色。
自然就不用“瞑”了。
《孔雀东南飞》有“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梦游天姥吟留别》亦有“迷花依石忽已暝”的句子,都不能用“瞑”;“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青冥”指天空。
2、喧·喧都读xuān。
喧,从“口”,与声音有关,如喧哗、喧闹、锣鼓喧天、喧宾夺主;暄,从“日’,与太阳有关,多指温暖,如寒暄。
《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的“竹喧”是竹子发出的声音,不好用“暄”;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用表示声音的“喧”。
3、渔·鱼都读yú。
渔,①捕鱼;②牟取(不应得到的东西),动词;如渔民、渔利,多指与“鱼”有关的工具或技巧。
鱼,生活在水中可供食甲的脊椎动物,名词,表示名称或性质。
《山居秋暝》中“莲动下渔舟”的“渔舟”,是捕鱼的船只,而不是鱼做的船。
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就该用表实物的“鱼”。
教学中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很明显地区别了这两个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

1、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整体赏析(课本):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
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3、主题: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4、解释词语:“次”:路途中的停宿。
“客路”:作者要去的路,这里指旅途。
5、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了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的浩渺广阔之景。
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画面非常精彩。
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衬托的更加恢弘阔大。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1)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2)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的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3)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
(4)两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点明了主旨。
●二、《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整体赏析(课本):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讽喻当朝统治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020-2021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

2020・2021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婿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iW o3.《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4.《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婿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5.《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6.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女婿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7.《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一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
8.《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一句是芙蓉泣露香兰笑.9.《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句子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0.《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吴丝蜀桐张高秋: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李凭中国弹箜篌: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这里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诗人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11.《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如带露的芙蓉,似盛开的兰花,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
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12.《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理解性默写
1.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反衬了闺中女子的哀怨。
2.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情,感情表达得真挚而强烈。
3.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的尾句“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运用以景结情的结尾方式,含蓄深沉。
4.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上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顺序上用的是倒叙手法。
5.晏殊的《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都是写静,第二句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
写出了池畔点点青苔碧绿鲜翠,林丛叶下黄鹂的啾啭也显得清脆悦耳.
6.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修辞,达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让人觉得愁之缠绵、悠长可见可感。
(这样的典型例子还有贺铸《横塘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下阕“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般理解为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对他的思念,用的是从对方写己方(虚写的一种类型)的手法。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借设想亡妻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对亡妻的深刻思念,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
】7.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得景深情深意境深,写“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是为了衬托闺怨(伤春之情)深。
8.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流着眼泪询问落花春天的消息,凋零的花瓣无声无息地飘过秋千架,是典型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9.《苏幕遮》范仲淹
(1)、描写登高所见秋景的语句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语句是: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范仲淹的《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两句诗是: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4)、《苏幕遮》一词中“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两句暗含有感叹故乡
遥远之意。
10.苏轼《定风波》中
(1)表明作者坦然面对人生挫折,隐有归隐之心的句子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苏轼《定风波》中,表明作者坦然面对人生挫折的旷达胸怀句子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4)、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
(5)、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6).苏轼的《定风波》作于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11.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悼亡词,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写梦境的句子是: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12.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用互文修辞,要结合起来理解;后者还运用反衬,用双飞燕反衬独立之人。
13.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14.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词。
联系全词看,上阕“驿外断桥边,寞寂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梅的凄苦困厄的处境,是对下阕写梅高尚坚贞品格的反衬。
作者将自己忧国伤时、坚守节操的情志寄托在梅的处境和品格之中。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一句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坚贞的性格
15.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通过用典(截用杜牧诗句)来对比表现昔盛今衰的伤心怀古之情。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拟人手法,写出人们对残酷战乱的厌恨
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姜夔《扬州慢》中的“纵豆蔻词工,,”。
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姜夔《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16.、《醉花阴》中,表现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作者由室外“薄雾浓云愁永昼”,写到室内“瑞脑消金兽”。
又从室内“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写到室外“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最终她仍驱走不了离愁,重返闺房,不仅出境伤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人把日常的离索的刻挚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17.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运用了比兴手法。
18.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是说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
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景喻情.表达对南宋国势衰颓的担忧和作为“江南游子”的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借用动作,抒发了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引用典故,表达有家难归的乡思,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收复河山的报复和决心;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表达了诗人担心岁月无情北伐无期,收复中原的愿望不能实现;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
词人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
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并且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19.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用绚烂的元宵灯火正衬妇女们的欢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又用这两者反衬“那人”的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女性形象即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20.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照应“由山以上
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常在于险远,”,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6、“有志矣,,,亦不能至也。
”则说
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7、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8、“然力足以至焉,,”,是说
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9、“,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
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答案: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
7、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8、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