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第三讲--研究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化人类学》课件

《文化人类学》课件

跨文化沟通技巧
培养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沟通技巧,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 果与效率。
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树立尊重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念,培养 具有全球视野和包容心态的人才。
教育内容与方法
将多元文化教育融入课程设置、教材 编写和教育方法中,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06 总结与展望
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谢谢聆听
和作用。
03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
总结词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通过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直接观 察和体验当地文化。
详细描述
田野调查要求研究者长期居住在研究地区, 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 方式、价值观、信仰、习俗等,以及这些文 化元素如何影响当地人的行为和思想。通过 田野调查,研究者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为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总结词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的信 仰、习俗、社会组织、艺术、科技等 方面,涵盖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
详细描述
文化人类学不仅研究不同文化的特点 和差异,还关注文化与环境、社会结 构、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以及文 化如何传承和发展。
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特点
总结词
文化人类学具有综合性、比较性、跨学科性和实地调查等特点。
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文化进化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现代的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化、环境问题、技术发展等新议题的涌现,文化人类学将更加关注跨文化交流与比较、文化变迁与适应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等领域。
文化人类学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面对全球化、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复杂局面,文化人类学需要应对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如何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等挑战。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实地参与观察法、全面考察法、比较法。

比较法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

例如,当一位文化人类学家在印度的其一村落中研究其社会结构时,他道德了解村民是怎样自己组织起来的,然后通过对比村落里各个不同的群体,来确认他们之间的异同。

雍容华贵比较法可以运用在所有水平上的分析之中。

如何理解文化人类学有关于第一章的一些问题1、什么是人类学?人类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特性的跨学科科学,以研究人的本质和文化为主要内容。

2、试解释文化(culture)的含义?后现代主义认为文化是一个“建构性”的过程,其核心之一是文化的环程,文化因互动而产生被分享的意义,也就是在听者与说者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文化的展示和分享,由于参与者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权利差异,更加速了文化的交流3、说明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及其前提?有三种方法,隐性比较,二元比较,多元比较。

跨文化比较的前提是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相对性的特征,4、简单概括一下人类学的四个分支学科?有生物/体质人类学:根据体质学,考古学等资料确定人类起源的发展和过程,确定古人类在生物学体系分类中的具体位置。

语言人类学: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社交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实践。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法,不同的语法导致使用者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思考不同。

主要考察不同地区人类的语言使用和文化关系。

考古人类学:考察过去人类的文化活动所遗留下来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文化现象,考察不同地域的人类的不同习俗与文化,注重整体论,探寻全人类文化在冥冥之中共通的东西。

5、如何认识整体性的文化研究?人类学整体性的价值在于将全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做一个动态的整体,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方面考察人类6、如何认识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指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每个文化都是相对的,平等的。

但是平等不等于放弃批评,只是要在该文化所处的社会和环境以及历史中相对的进行阐述和批判。

文化人类学 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文化人类学 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文化人类学全套优质课件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种族偏见文化差异种族偏见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学。

学。

?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第三讲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及流派课件

第三讲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及流派课件

历史特殊论代表人物博阿斯的文化观
博阿斯如此强调各民族特定文化史的研究,是与 他反对种族主义观点和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分不开的。 他坚决主张研究每一民族、每一种族文化发展的历史, 明确地指出,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 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 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 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 对的。 在《原始艺术》中,他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 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民族的 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第一章 古典进化论学派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 个学派,所以它的产生也可以看作是文化人类 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正式诞生的界碑。该学派 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年间。 该学派的产生应当从巴斯蒂安1860年出版 的《历史上的人》算起,真正成熟的标志则是 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两部巨著的问世。
历史特殊论代表人物博阿斯的文化观
博阿斯的文化观之最大特点就是将某一文化的历史 研究置于首位,而不是研究全人类普遍文化的历史。在 193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他将文化定义 为‚包括一社区中所有习惯、个人对其生活的社会习惯 的反应,及由此而决定的人类活动‛。由此可见,他研 究的文化是有地理范围的,而非全球性的文化。 其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为了理解或解 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 的独特道路,即构拟该文化的历史。 他称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历史方法‛,并将此方法 与古典进化论的‚比较方法‛相对立。值得注意的是, 他虽然反对研究世界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但是,并不 反对探讨具体民族或特定文化的发展规律。

德国的文化传播论者:拉策尔
拉策尔的主要传播论观点:自然对个人以 及通过个人对民族的体质和民族精神产生 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其专著《人类地 理学》强调了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 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他社会 发展进程。 拉策尔的文化地图:文化特征用地图的形 式标识出来。

文化人类学 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文化人类学 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文化人类学全套优质课件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种族偏见文化差异种族偏见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学。

学。

?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文化人类学-讲义第3章人类学方法

文化人类学-讲义第3章人类学方法
• 英国人类学家塞利格曼:“田野调查工作之于人类学就 如殉道者的血之于教堂一样。”
• 因此,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生命力所在, 是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人类学 和民族学。
2019/12/7
文化人类学
二、田野调查的历史
• 1、巴斯蒂安,在旅行中渡过了生命的三分之一,著有 《民族学研究和资料的搜集》一书。
• 调查提纲:列举准备访问的问题。
• 如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三因子(物质低层、社会组 织、语言与精神文化)八方面(经济、政治、教育、 法律和秩序、巫术和宗教、艺术、知识、娱乐)。
记录下重要人物的事迹等,为科学的田野工作奠定了基础。
• 5、现代田野工作奠基人----马林诺夫斯基。
• 一战期间,他到美拉尼西亚的特罗布里恩德岛等地进行调查,达4年 之久。他首倡参与观察法,即主张一个文化人类学家应该在所调查 地区长期居留,学习当地语言,完全投入当地人社会生活中,才能 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
• 2、摩尔根,对易洛魁人长期直接接触,取得很多第一手 资料。
• 2、泰勒,到古巴、墨西哥等地作长期旅行。
• 3、哈登,1898-1899年,领导一支考察队在新几内亚的 托列斯海峡做大规模调查。仅在墨累岛就住了6个月以上。 访问土著居民,参观仪式、搜集文物。这是人类学史上 第一支综合调查队,是第一次长时期的调查。
2019/12/7
文化人类学
• 艰苦性和变化性
• 田野工作不是愉快的度假旅行,也不是浪漫的探险访幽, 会碰到很多困难。
• 严峻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生活。如饮食、住宿、安全
• 文化震动:当地人不友好、不配合,不知如何开展工作, 思念亲人或朋友,思想苦闷。
• 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岛,感到很无助和失望, 以看小说消磨时间,就像“以酒浇愁那样”。普里查德 在调查努尔人时,为无休止的访问所干扰无法正常工作。 调查开始后又感到厌倦和孤独。患上“努尔人神经症”。

文化人类学PPT课件

文化人类学PPT课件

a
10
「古典」民族誌的寫作風格強調『民族誌的真實』: 由擁有第一手知識的人提出一個精確、客觀、科學 的論述,如對於一種異文化的深入了解。強調個人 的研究經驗。
比較: ‧馬凌諾斯基的民族誌認為文化的各個層面是相互連結
且互相交織。
‧現在的民族誌通常不會是無所不包或注重全貌的,而 是專注在特定的主題。
a
a
4
觀察及參與觀察
對於日常生活的直接、第一手的觀察
• 日記(diary):最初印象是相當有價值的, 且應被記錄下來,免得因現象熟悉後而消失在 意識邊緣。
馬凌諾斯基:「在土著生活及典型行為之中, 無法估量的層面。 」
• 互信關係(rapport)
• 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藉 由參與,可了解當地人如何與為何發現這些事 件是具有意義的,及是如何組織與執行的。
a
7
主要文化報導人(key cultural consultants)
社會中一些人,因個人機運、經驗、天份或訓 練,而能提供關於某些特定生活面向的全部或 有用訊息
生命史
對感興趣者所作,收集其生命史,做日後回 溯分析之用,也提供一個更加個人性質且平 易近人的文化圖像
比較不同主間對相同問題所做的詮釋與處理, 可呈現一社會中的多樣性。
文化人類學
倫理
பைடு நூலகம்
a
1
美國人類學會
無法進行資格認證 只能進行道德上的聲譴
a
2
民族誌研究者 地主國家 事先知會同意 事當的方式回饋 涂爾幹: 1.人類學 2.社會學
a
3
三、民族誌(ethnography)研究技術
田野研究技術(field techniques)

《文化人类学》课件

《文化人类学》课件

文化人类学第一章文化人类学概述第一节人类学的定义及其学科范畴一、人类学的起源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是由两个希腊文字组成,即anthropos(人)和logos(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学科。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有部分学者称其为“人的科学”。

1501年德国学者洪德首次使用“人类学”一词,但当时只是用来指人体解剖和人的生理研究。

直到1863年,英国创立伦敦人类学学会,其研究范围才与现在的人类学研究比较一致。

此时,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才逐步形成起来。

二、人类学的含义•20世紀初,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

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人类学专指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包括灵长类学在内。

广义: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人类学不仅包括体质人类学,也包括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在内,叫做社会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包括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

由于人自身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研究人的人类学显然要研究人的生物方面和社会方面。

这样,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所有人类,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三、人类学的学科范畴1、四分法(1)体质人类学(2)考古学(3)民族学(文化人类学)(4)语言人类学2、二分法二分法是在四分法的基础上,把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都归入为文化人类学。

(1)体质人类学,这一名称创始于1871年,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学科;(2)文化人类学:一般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

四、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人类学是整体性、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宽广,在学科的属性和相关的研究方法上,人类学横跨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种不同的学科领域。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学科一、文化的含义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2. 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1)文化比文明产生要远古的多。

三章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三章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三.抽样方法,通过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总 体中选择一部分人作为调查对象.分为随机 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研究对象总体中抽取一 定数量的人作为调查对象,而总体中的每个 人在调查中都有同等被选中的机会.

分层(分类)随机抽样是指根据研究对象的 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进行简单随机抽 样.分层随机抽样可以按照同样的比例来抽 样,称为定比分层随机抽样. 主观抽样指研究者以某些重要的标准为依据 选定调查对象.

正式访谈又分为: 非结构性访谈是人类学家提供一个开放式的 主题或者问题,由报道人自由阐述.非结构 性访谈包括收集生活史,神话,传说故事, 宗教和公共活动等许多方面的资料. 结构性访谈是指人类学者根据研究主题设计 好具体问题,系统地访谈研究对象.

半结构性访谈是指在一次访谈中同时容纳要 求报道人回答的封闭式问题和允许报道人自 由阐述的开放性的问题. 半结构性访谈同时具备了非结构性和结构性 访谈的部分特点,从而可以使研究者获得预 期的答案的同时得到报道人看待问题的视 角.
第二节 田野调查技术 观察和访谈两种方法常常交互使用。 一 .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法 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 非日常的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优点:一是提高了从田野工作中所收集资 料的质量,二是提高了民族志的理解力。
二.访谈法 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两种 非正式访谈是指人类学家通过非正式谈话和 闲聊获得信息和资料的方式。 正式访谈通常是在人类学者的筹划和设计下, 系统地,有针对性地通过访问收集信息与资 料。
其次,调查者应写明获得资料的手段,也就是 抽样方法和调查方法-直接观察,正式采访或 非正式采访,考察,心理测验等等。 第三 写明获得资料的程序 最后 写明此项计划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文化人类学导论课件20页PPT

文化人类学导论课件20页PPT
台湾方面:南岛语族研究的主流地位依然,但民主化和两岸 交流开放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对汉族主流社会中的边缘 (弱势)群体的研究、族群冲突与认同政治的研究、新移民 研究等等,还有些人跑到大陆来做研究,最著名的有王明珂、 刘绍华等
现在中文人类学圈最 in 的话题?…到底有木有啊?…
第五周 – 自然/环境/生态与文化
被围堵和瓜分的威胁——》重新认识边疆的必要
结果:昙花一现的西南联大和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
第四周 – 做為地方知识的中国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3)
模仿苏联民族学模式 vs. 自觉加入南岛文化圈
大陆方面:社会学人类学裁撤,学者受命改做民族 识别、少数民族政策研究、少数民族史、人文地理 学。
史记货殖列传、地方志——汉族官方对民间社会文 化的历史书写传统
史记西南夷列传、北史、路史、辽金元史——汉族 官方对异族的历史书写传统
大唐西域记、岛夷志略——严肃的游记、人文地理 学书写
夷坚志、酉阳杂俎、金瓶梅、儒林外史等(笔记) 小说——汉族对自己民间社会文化的记录
浙东学派(东林)开启的经世学传统——汉族学者 的政治经济社会研究及评论
第一周 – 课程简介
如何拿到这门课的成绩? 马上用你常用的电子邮件箱发一封邮件到njuydr163,邮件标题是 “文化人类学导论课报到”。信的内容就是你的姓名、科系、学号。 此外,为了便于让我认出你,“发件人显示名称”请用真名。 我会在每次上课抽点,人数不拘。点名都有到的,平时成绩(占 30%)可确保拿到60分,点名缺席一次扣20分。 平时成绩另外的40分,来自课堂提问、发言、回答问题,和写 email向我提问或提意见。课堂提问也可以用传纸条的(记得注明 你的姓名科系学号!) 学期成绩主要来自期末考试(70%),方式是我定一个时间把考题 发到你的邮件箱,全部是论述题,可能是8题选4题,每题25分。 请用有南大抬头的标准信纸,正楷工笔,注明你的身份、选答的题 号,用订书机依序订好,24小时后交到教室。负责收卷的助理将 在教室待半小时收卷,没在这半小时内交卷的话就没有成绩。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pdf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pdf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pdf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是我国第一部综合论述文化人类学凋查与研究方法的专著。

全书分三篇十八章,上篇是“田野调查方法”,分析田野调查的特点与功能、形成与发展、基本原则和类型及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中篇是“研究方法”,阐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类型、选题与设计、理论与概念的构建、假设构建、范式构建和各类研究方法。

下篇是“专题研究”,有《中西学术研究之异同》、《人类学研究的中国化与国际化》、《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若干问题》等五篇专题论文。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研究者能够创立自己的新理论、新范式、新方法、新概念和新观点,在如何创新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不仅适用于文化人类学专业,而且还可作为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书。

文化人类学电子教案.ppt

文化人类学电子教案.ppt
返回
1950年大学毕业获得哲学学士学位。 后去哈佛大学师从克拉克洪学习人类学,并于
1956年获得博士学位。 现在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教授。
主要著作
1960年的《爪哇宗教》 1963年的《旧社会、新国家》 1973年《文化的解释》(论文集) 1980年的《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 1983年的《地方性知识》 1995年的《事实之后:两个国家、四十年、
(4)神话是对仪式的补充,神话包含仪式,仪 式同时也包含神话。
(5)象征不可能在孤立的条件下得到理解,象 征总是潜在地具有多种解释,只有当象征作为一 整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他象征进行对比时, 它们才产生含义。因此,要正确地解象征的主题, 就必须详细研究该象征的文化背景。
返回
道格拉斯
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1921—)出生于意 大利,曾经在伦敦一个修道院读小学和中学,后进入牛 津大学学习,1943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要从“本地人”出发,即从本 地人的观念出发。这并不等于要把人类学家变成当 地人,而是要去理解他们是怎样来设想他们自身的。
《利未经》
耶和华对摩西以及亚伦说:“你们晓谕以色 列人:在地上一切走兽中可吃的,乃是以下 这些东西,凡碲分两翼反刍的走兽你们都可 以吃;但是,骆驼不可以吃,因为它反刍但 不分碲,猪因为碲分两瓣却不反刍,也不可 以吃。这些走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了你 们也不可摸,它们都不干净。水中可吃的, 乃是这些:凡在水里、海里、河里,有鳍有 鳞的都可以吃,无鳍无鳞的都不干净。凡有 并用四足爬行的动物,你们也都不要碰。”
所有这一切都为象征人类学理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60年代 以后,在象征人类学领域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埃德蒙 特·罗纳德·利奇以及玛丽·道格拉斯。

文化人类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文化人类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4.对文化的定义:所有文化因素,最 终都被视为满足个人的生理上的基本 需要,然后满足“制度上的需要”( 如法律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整合 上的需要”(如宗教艺术等)——三 大功能说
实例解读——“库拉”交换圈
“库拉”(Kula)是马林诺斯基在新几 内亚东部和北部诸岛上发现的一种非常 特殊而又耐人寻味的交换形态。这里交 换的物品只有两种:红贝壳项链和白贝 壳手镯。它们分别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 方向在岛民间循环交换。交换只是在男 人之间进行,还伴随特别的仪式,甚至 巫术。
{ 自然界----衣、食、住、行-----物质文化 人{ 人类社会---法律、制度、协约---制度文化 { 人类自己 ----艺术、宗教 ----- 精神文化
2、文化的定义
“文化或文明,从其最广泛的意义上 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所习 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 道德、习俗以及其它一切能力和习 惯的复合整体”。——泰勒
现代的文化定义
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共享 的理想、价值和信仰,社会 成员用它们解释经验并生成 行为,而且它们也反映在他 们的行为之中。
五、文化人类学主要理论
(一)文化功能论 (二)文化相对论 (三)文化与人格理论
(一)文化功能论——拉德克利夫.布朗
一切文化现象都有特定的功
能,无论在整个社会还是在某个社
三、考试
第一讲 概 述
一、人类学的起源与发展
19世纪欧洲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异 文化引起人们的关注。
殖民统治的需要。 二战中,人类学家卷入战争。 第三世界人类学家的兴起。
为什么会有人类学学科?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二、文化人类学因国而异的学科 名称
人类学(狭义) 文化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民族学

教学课件 人类学研究方法--王积超

教学课件 人类学研究方法--王积超

二、实证主义的传统
• 人类学的实证主义传统认为社会现象和自 然现象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遵循同样的 方法论准则,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说 明。
• 该传统主张,在方法论取向上,人类学应 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 体系,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程 序的可重复性、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
• 实证方法有三要素:
• 研究设计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研究对象的规模来看可以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2)从研究的成果来看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3)从研究的目的来看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和探索性研究; (4)从调查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普查性研究、抽样性调查和个 案调查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具体方法与技术
典型说法、风俗项目和巫术程式的汇集作 为语言材料集成和土著人精神的资料。
四、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招募志愿者参与实验 (被试),在高度控制的环境(实验室或 自然场景)中通过操纵某些因素给予实验 刺激,并以量化的方式观察和记录实验结 果,以此认识规律和探究因果关系的一种 研究方法。
五、扎根理论研究
第二章 研究定位和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研究定位 • 第二节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 第三节 研究范式 • 本章小结 • 本章关键术语和概念 • 思考题
第一节 研究定位
• 一、主位与客位 • 二、大传统与小传统 • 三、大规模社会与小规模社会
一、主位与客位
• “主位”(emic)和“客位”(etic)分别源 自语音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音位的” (phonemic)和“音素的”(phonetic)。 音位和音素是语音系统的分析单位。音素 是从音质的角度对语音音节连续切分时所 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调查者自身的特征:性别;年龄;意识形态; 民族;肤色;文化背景。
❖ 调查者自身的主体性(或偏见)。
2021
11
❖ 如何在“自观”与“他观”之间转换?
2021
2
一、人类学研究方法
❖ 1、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 文献研究; ❖ 问卷调查; ❖ 实地研究; ❖ 实验研究; ❖ 2、人类学特有的实地研究方法——田野工作。
2021
3
二、田野工作
❖ 1、田野工作——人类学的成年礼 ❖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 2、田野工作的含义 : ❖ 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
2021
9
田野工作的长处
❖ 1)能搜集到第一手资料,研究正在发生的现象或 行为,以及这些现象或行为发生时的具体环境和气 氛;
❖ 2)它是在一个自然状态里研究人们的行为,较少 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 3)参与观察和亲身体验的方法让研究者更能理解 研究对象的真实情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比较 准确地分析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 理论概括:要求由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一般 性的理论。
2021
5
三、田野工作的过程
❖ 1、进入田野
❖ 1)克服文化震撼或称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 奈杰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 小泥屋笔记》
❖ 文化冲击: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身体和心理 上的不适应。
❖ 2)与当地人建立联系;
❖ 3)学习语言;
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工作。 ❖ 3、田野调查的三个层面: ❖ 第一,考察人们对其共享文化规则的理解; ❖ 第二,了解人们认为自己遵守规则的程度; ❖ 第三,考察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现实的情况。
2021
4
❖ 4、田野工作的特点: ❖ 强调整体论:对文化的整体研究。 ❖ 时间:要求 ❖ 基本方法: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
❖ 它是人类学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021
7
❖ 2)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
❖ 深度访谈,又称为无结构访谈。它与结构式 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 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 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 全面、深入的交谈。
❖ 访谈对象的选择。
❖ 4)确定调查对象:核心报道人。
2021
6
❖ 2、收集资料
❖ 1)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也称为居住体验法,指的是在田野调查中调 查者居住于当地社会之中,对当地人的实际 生活进行体验,参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活 动,对他们的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 直接观察和体会。
第三讲 人类学研究方法
2021
1
❖ 跨文化研究中的自观与他观:
❖ 自观,又称 “文化主位研究方法”,是站在 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 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 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其文化。
❖ 他观,又称 “文化客位研究方法”,是站在 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 所看到的文化。
❖ 接下来:
❖ 整理资料——田野笔记与田野日记;
❖ 分析资料并撰写民族志。
2021
8
四、民族志
❖ 民族志:是人类学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对文化 的描述和阐释,是人类学特有的对文化的撰 写方法。
❖ 经典民族志模式:人类学家到一个田野点上 进行调查,把观察到的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 记录下来;透过对当地社会的细部刻画,如 经济交换关系,家族制度,宗教仪式过程, 来说明社会整体和文化全貌。
❖ 4)对于非语言行为的研究有着特殊的作用; ❖ 5)有利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纵深的考
察,从而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和规律。
2021
10
田野研究的挑战
❖ 进入田野与社会接受度:
❖ “田野工作者被他所研究的部落或民族‘收 养’或起名,是文化人类学中成功田野关系 的经典案例。”
❖ 政治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