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db72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b.png)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1. 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类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考虑到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2) 请简要介绍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人口迁移可以改变城市的人口结构和规模,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多样性,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其次,人口迁移还促进了城市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丰富了城市的多元文化。
此外,人口迁移还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升了城市的生活质量。
(3) 解释城市化过程中的“空心化”现象。
城市化过程中的“空心化”现象指的是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渐减少,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空心”状态。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城市发展的不均衡和功能结构的调整所致。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渐向城市郊区或新兴城市转移,城市中心地区的经济功能和地位减弱。
此外,城市中心地区的老旧城区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也导致了人口和经济的外流。
(4) 简要介绍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扩张对环境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城市扩张导致了大量土地的消耗和破坏,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
其次,城市扩张带来了大量交通需求和能源消耗,加剧了空气和水质污染问题。
此外,城市扩张还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影响了城市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因此,在城市扩张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如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推行可持续发展等,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 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5) 请分析全球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全球化对人文地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全球互动。
这使得人文地理学需要更多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研究全球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1e74b00740be1e650e9ad7.png)
A、资源价值B、收入水平C、距离远近D、感知环境Zzz6ZB2Ltk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B、通勤C、地域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B、国家C、地区D、世界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19.
A、麦金德B、马汉C、柯恩D、斯皮克曼dvzfvkwMI1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A、汉一藏语系B、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D、科依桑语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得分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
阅卷人布莱克人口转变的五阶段分别是:①、②、③、④、⑤.2.
传统农业有、、、四种类型3.
.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可遗传,而文化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是后天的②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世代传递,而文化的继承则是横向联系,文化特点不仅为该群体所继承,还通过多种方式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向该群体以外的文化群体传播,速度比生物传递要快.③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④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y6v3ALoS89
)家用电器工业比半导体工业扩散与转移的更快.< 5.
.<)6.种族是指在社会文化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7.粤方言又叫“广东话”,其地域分布与广东省行政界线并不一致).<8.人类的迁移空间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首都是一国经济权威机构聚集的地方,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9.人口文化构成是各种文化指标下的人口占文化总人口的比重.< 10
人文地理学基础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学基础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f157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4.png)
人文地理学基础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1.下列属于人文地理学研究范畴的是:A.板块构造运动的规律B.河流流域的地貌特征C.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D.土壤的类型和成分2.下列国家中,最早出现城市的是:A.埃及B.中国C.希腊D.印度3.冯·居里奖是颁发给哪一领域的人的奖励?A.科学技术B.文学C.艺术D.人文地理学4.人口密度是指:A.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B.人口流动的频率C.土地利用率D.城市化程度5.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北欧五国之一?A.瑞典B.挪威C.芬兰D.爱尔兰6.下列哪种自然灾害不常见于地中海气候带?A.旱灾B.洪灾C.沙尘暴D.地震7.土地利用类型中,居住用地主要指:A.农田B.城市建设用地C.工业用地D.林地8.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关注的是:A.人类的生理特征B.人类的社会行为C.地理过程的自然性质D.地理环境的自然景观9.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包括:A.自然灾害抑制B.形成特定的语言和宗教C.经济体制的发展D.政治制度的稳定10.以下哪个国家是南美洲的岛国?A.巴西B.阿根廷C.秘鲁D.哥伦比亚11.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自然景观的分布规律B.人类文化多样性C.城市规划与发展D.经济地理变化12.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尼罗河B.亚马逊河C.密西西比河D.长江13.著名的喜马拉雅山位于以下哪个国家?A.尼泊尔B.印度C.巴基斯坦D.中国14.人口增长率是指:A.人口自然增长的速率B.人口迁移的频率C.人口疾病率的增加D.人口死亡率的下降15.下列哪个国家面积最小?A.俄罗斯B.美国C.加拿大D.澳大利亚16.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空气污染B.水资源的浪费C.森林砍伐D.所有选项都正确17.以下哪个城市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A.北京B.东京C.纽约D.伦敦18.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A.印度尼西亚B.菲律宾C.日本D.马尔代夫19.欧洲最大的内陆湖是:A.威尼斯湖B.巴尔干湖C.贝加尔湖D.苏格兰湖20.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威尼斯”?A.上海B.马尼拉C.曼谷D.新加坡21.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以下哪个因素引起的?A.工业排放B.城市化进程C.森林破坏D.人口增长22.著名的大堡礁位于以下哪个国家?A.巴西B.澳大利亚C.埃及D.法国23.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明珠”?A.纽约B.香港C.上海D.巴黎24.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用来进行以下哪种分析的工具?A.环境保护B.人口普查C.地质勘察D.空间数据分析25.全球化现象加速了以下哪个方面的发展?A.国内贸易B.本地文化C.旅游业D.国际贸易26.人口老龄化是指:A.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B.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C.人口出生率上升D.人口死亡率上升27.坦桑尼亚位于以下哪个洲?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28.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岛?A.格陵兰岛B.加勒比海的圣多美岛C.斯里兰卡D.冰岛29.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是:A.亚洲B.南美洲C.非洲D.北美洲30.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欧洲联盟成员国?A.英国B.德国C.澳大利亚D.法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1.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文地理学试题
![人文地理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2c64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c.png)
人文地理学试题(正文)一、简答题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旨在探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适应,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城市化、产业布局、农业发展等;-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资源分布等;- 地理空间中的人类行为:包括人口迁移、城市发展、交通网络等;- 城市规划与管理:包括城市设计、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3.请简要解释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区别。
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而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和自然过程。
两者相互关联,但侧重点不同,人文地理学更强调人类的角色与影响。
4.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人文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研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文献,探讨人类活动的模式和变化;-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人类行为和态度,揭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研究地理现象的规律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5.请简述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人口和社会结构:通过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城市人口和社会结构的特点,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研究土地利用的空间模式和城市发展的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指导;- 城市设计与环境保护:考虑地理环境对城市设计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环境保护措施;- 交通规划与城市交通:研究人类行为与交通网络之间的联系,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支持。
考研人文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人文地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1312d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2.png)
考研人文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人文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自然环境- B. 人类活动- C. 地理空间- D. 社会文化2. 以下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A. 空间分析- B. 统计分析- C. 实验研究- D. 田野调查3.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是指:- A. 由自然因素形成的景观- B. 由人类活动形成的景观- C. 由历史事件形成的景观- D. 由政治因素形成的景观4.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A. 城市化- B. 人口迁移- C. 气候变化- D. 经济地理5. 人文地理学中的“地方感”主要指的是:- A. 人们对某地的物理特征的认知- B. 人们对某地的情感依赖和认同- C. 人们对某地的地理位置的了解- D. 人们对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区别。
2. 阐述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 描述“空间生产”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人文地理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作用。
2. 以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案例,分析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地理空间的分布和发展。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C3. 答案:B4. 答案:C5. 答案:B### 二、简答题1. 答案: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和方法。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活动如何塑造和被地理空间所影响。
自然地理学倾向于使用物理和生物科学的方法,人文地理学则更多地使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2. 答案: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分布、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
它帮助规划者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需求和文化差异,从而制定出更加人性化、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策略。
人文地理学考研题库
![人文地理学考研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feb6b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0.png)
人文地理学考研题库一、选择题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地理环境的自然特征B.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C.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D. 地理空间数据的收集与分析2. 以下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A. 田野调查B. 统计分析C. 实验室模拟D. 空间分析二、填空题1. 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________,它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和城市发展过程。
2.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指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区别。
2. 描述人文地理学中的“区域分析”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四、论述题1. 论述全球化背景下,人文地理学在理解不同文化间相互作用中的作用。
2.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人文地理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空间的社会分层现象。
五、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某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环境污染等问题。
请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1.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过度集中、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房价上涨则与城市化带来的土地资源紧张、投资炒作等因素有关。
环境污染则与工业发展、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环境监管不力有关。
2. 解决方案可能包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实施土地使用政策,合理控制房价;加强环境法规的制定与执行,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
结束语: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视角,也为我们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地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希望本题库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研,深入理解人文地理学的内涵和应用。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应包含更多详细的题目和全面覆盖人文地理学各个领域的知识点。
人文地理学重点问答题
![人文地理学重点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fe5fe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d.png)
人文地理学重点问答题1、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及发展趋向。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新的科学理论何方法论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新的研究方法何手段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新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发展趋向:人文地理研究日益向实用方向发展,面向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些实际问题,另一个趋向是应用方向,它的应用相当广泛,如地区资源的开发评价、地区综合发展分析、城市与区域规划等。
2、文化的三个层次(结构)。
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其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又称为非物质文化,它是与物质文化相对。
3、文化区、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征?结合实例理解。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可分为三类:1、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特征是:核心区、外围区和过渡带。
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
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彼此立场对立,不仅不相往来而且亦各不允许对方民族存在。
2、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特征:功能中心位置明确、边界界线确切、区内有功能联系。
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等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perceptual culture regions)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特征: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在于,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与形式文化区的差异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例如:日本语只在日本国使用文化扩散——人文地理现象的时间研究可以分为两类:1、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如南方草原驯养牛、羊——北部高寒林区驯鹿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
![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3681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b.png)
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研试题涵盖了该学科的各个方面,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给出一些可能涉及的问题。
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是什么?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人类活动的空间特征、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等问题。
2.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环境决定论、地域决定论、景观理论、空间行为理论等。
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是决定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地域决定论强调地理区域的特定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景观理论研究地理景观对人类活动的塑造作用;空间行为理论关注人类在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过程。
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人文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实地调查是通过实地观察和采访来获取数据和信息;问卷调查是通过设计和分发问卷来收集人类活动和态度的数据;统计分析是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GIS是一种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工具,可以帮助人文地理学者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和空间模式的分析。
4.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有哪些?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城市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空间结构;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活动的地理特征和影响因素;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区域发展;文化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承和形成的影响。
5. 人文地理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环境保护、旅游规划等领域。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关于城市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建议;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关于区域发展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可以为环境保护者提供关于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可以为旅游规划者提供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建议。
以上是关于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的一些可能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
![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1674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f.png)
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简答题1. 请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形成和演变规律。
其研究对象涉及人类的居住、交通、生产、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活动。
2. 请简述文化地理学与景观理论的关系。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包括文化现象在地理环境中的传播、演变和空间分布等。
而景观理论则是文化地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地理环境中的景观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揭示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 请简述心理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心理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其研究内容包括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认知和情感等心理过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心理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认知地图、认知场所和情感地理学等。
在应用方面,心理地理学可以为城市规划、环境心理治疗等提供依据和方法。
二、论述题请就“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与人文地理学研究”这一主题进行论述,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和学术研究。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首先,人文地理学研究可以帮助理解中国乡村的特征和问题。
通过对乡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调研,可以揭示乡村的发展瓶颈和存在的问题。
比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分析乡村的人口结构、产业分布和交通网络等,从而为乡村发展的战略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人文地理学研究可以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通过对不同地域乡村的特色和潜力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和政策。
例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分析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旅游业发展和农村产业转型等,为乡村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方式提供科学的建议。
此外,人文地理学研究可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乡村文化、社会和环境变迁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发展方式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题库正式版
![人文地理学题库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17ba3358fb770bf78a5575.png)
人文地理学题库选择题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B、人文地理学C、文化地理学D、政治地理学2、首创“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A、希罗多德B、希波革拉第C、柏拉图D、埃拉托色尼3、()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A、竺可桢B、胡焕庸C、张相文D、李旭旦4、第一次使用“地理学”一词,并被称为地理学之父的是()。
A、荷马B、斯特拉波C、埃拉托色尼D、洪堡5、第一次使用“地理学”一词,并被称为地理学之父的是()。
A、荷马B、斯特拉波C、埃拉脱色尼D、洪堡6、张文奎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定义是()。
A、人地关系地域系统B、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C、地球表层人文现象的时空规律的科学D、研究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
7、吴传钧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B、人地关系地域系统C、研究地球表层人文现象的时空规律的科学D、人类活动地域系统8、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9、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是()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11、《孤立国》的作者是()A、韦伯B、杜能C、廖什D、克里斯泰勒12、以舟为宅聚居而成的村落,叫()A、渔村B、水村C、散村D、以上答案都对13、以文化教育或科研单位为中心所形成的村落,叫()A、文化村B、旅游村C、电视村D、现代村落14、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以()为主的固定居民点。
A、农业B、工业C、交通运输业D、商业15、扇形理论的提出者是()A、伯吉斯B、霍伊特C、哈里斯D、乌尔曼16、正确的城市感知要素是()A、路,界B、路,界,节点C、区,路标D、路,区17、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是()A、集聚力与离散力B、工业的发展C、农业的发展D、第三产业的发展18、城市地域结构是指:()A、城市各种职能活动在城市内的组合B、城市各种职能活动在城市内的空间组合C、城市各种活动的组合D、城市各种活动在城市内的空间组合19、表明城市景观的指标是:()A、建筑高度,城市的格局,城市与环境的协调B、著名建筑,城市的格局,城市与环境的协调C、建筑高度,著名建筑,城市的格局D、建筑高度,著名建筑,城市的格局,城市与环境的协调20、一般认为,()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2683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8.png)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下哪个领域不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A) 文化地理学B) 经济地理学C) 自然地理学D) 城市地理学2. 以下哪个观点是人文地理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A) 文化相对论B) 环境决定论C) 社会进化论D) 经济理性主义3. 哪个学者提出了“空间—时间压缩”的概念?A) 米尔斯B) 黄荣华C) 伽达默尔D) 马克斯·韦伯4. 以下哪种类型的城市属于早期城市?A) 行政中心城市B) 商业中心城市C) 工业城市D) 港口城市5. 哪个国家是水资源稀缺的典型代表?A) 孟加拉国B) 加拿大C) 沙特阿拉伯D) 澳大利亚二、判断题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对自然环境的分析和评价。
(判断对错)2. 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扩散。
(判断对错)3. 古代都城的选择往往与其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相关。
(判断对错)4. 城市化是指人口自农村地区迁移至城市地区的过程。
(判断对错)5.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常只局限于当地地域范围。
(判断对错)三、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地域适应性”?并举例说明。
2. 解释什么是“人地关系”?它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有什么重要性?3. 解释什么是“文化景观”?提供一个具体的文化景观的例子。
4. 解释什么是“城市扩张”?列举两个城市扩张的影响。
5. 解释什么是“环境容量”?为什么环境容量在城市规划中很重要?四、论述题人文地理学对于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请你以500字说明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回答结束】。
人文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8939b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0.png)
人文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C. 经济活动D. 政治制度答案:B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统计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3.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指的是:A. 自然景观B. 人造景观C. 人文景观D. 历史景观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A. 人口分布B. 城市化进程C. 气候变化D. 语言分布答案:C5.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地理空间B. 地理实体C. 地理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6. 人文地理学中“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人口分布B. 城市发展C.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D. 社会文化现象答案:C7. 人文地理学中“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是: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哈格斯特朗D. 托勒密答案:B8. 在人文地理学中,“文化扩散”指的是:A. 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B. 文化在时间上的演变C. 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D. 文化在经济中的传播答案:A9. 人文地理学中“城市化”的定义是:A.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 城市数量的增加C. 城市规模的扩大D. 城市化率的提高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系统C. 空间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文化景观、语言分布等。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统计分析、空间分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3. 描述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
答案:文化景观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所形成的景观,它包括人造景观、历史景观等。
人文地理考题
![人文地理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2b7a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b.png)
人文地理考题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人文地理考题,供大家参考。
1. 科技革命如何改变了人类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科技的迅速发展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全球村,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轻松地交流和分享信息。
这导致了城市化的加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讨论科技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以及科技改变了人类居住地的规模和形式,比如人们更倾向于住在城市而不是农村,迁移和流动性的增加,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的崛起。
2. 城市化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讨论城市化对社会和文化带来的影响,比如人口增长和流动性的增加,社会网络的扩大,以及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同时,也应该考虑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土地利用和资源消耗的增加,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问题。
3. 全球化如何改变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全球化使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讨论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比如国际贸易的增加,跨国公司的兴起,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形成。
同时,也应考虑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比如流行文化的传播,语言和宗教的变迁,以及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讨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比如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经济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何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地球环境。
5. 城市规划如何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讨论城市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比如合理的土地利用,有效的交通规划,以及公共设施的建设。
同时,也需要考虑城市规划与社会参与和文化保护的关系。
总结:人文地理考题涉及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影响。
通过探讨科技革命、城市化、全球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等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和挑战。
人文地理学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50f3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e.png)
人文地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与人类文化、环境、社会等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A. 自然地理条件B. 自然地理现象C. 自然地理特点D. 自然地理问题2. 以下哪个学科领域与人文地理学关系最为密切?A. 社会学B. 生物学C. 化学D. 地质学3. 人文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
A. 人类文化与地域关系B. 人类活动与地域环境的相互作用C. 地理环境与自然地理要素D. 地理环境与地理现象4. 以下哪个层次的地理要素不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A. 地球表面形态B. 区域规划C. 人口迁移D. 城市交通网络5. 教育、宗教、语言等属于()。
A. 人文地理特点B. 人口地理特征C. 人文地理要素D. 人文地理环境二、简答题1. 人文地理学与物质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2. 请简要概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3.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要素?请列举并解释其关系。
4. 就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城市化、全球化等,解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5. 请以自己熟悉的城市为例,分析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三、论述题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可以为地理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在当前全球化、城市化等问题不断引发关注的背景下,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人类活动与地域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文化与地域关系。
在人类活动与地域环境的相互作用方面,人文地理学可以探究不同地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制约,研究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农业生产与地理条件的关系等。
在人类文化与地域关系方面,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承对地理环境的塑造和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地理环境对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的影响等。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不同地域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增多,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于城市化、全球化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文地理学题库
![人文地理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3cc15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2.png)
人文地理学题库1.问题:什么是人文地理学?答案: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学科。
2.问题: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经济活动、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区域差异、全球化影响等方面。
3.问题:什么是文化景观?答案:文化景观是指人类文化在地球表面留下的各种形态和特征,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如建筑、道路等)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如民俗、传统等)。
4.问题: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等。
5.问题:什么是全球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答案:全球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扩张、移民和难民流动、文化交流和融合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问题:简述城市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答案:城市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增长、城市规划和设计、城市社会问题和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产生了重要影响。
7.问题: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中的区域差异?答案: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地区间的不平等和发展不平衡。
8.问题:简述人口迁移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答案:人口迁移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分布、城市扩张和地区发展等方面,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地区间的人口不平衡和社会问题。
9.问题: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中的政治体制?答案: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政党和政府机构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这些因素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0.问题:简述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多样性。
答案: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地区、民族和文化在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同时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社会问题。
人文地理简答题
![人文地理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ee317c5acfa1c7aa00cca1.png)
重要简答题: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A.相同之处: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环境变化而发展,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两者的演化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实现的;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B.不同之处: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法不同;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新生物特性取代救生物特性,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中实现的,新文化取代旧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与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
2. 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农业革命之前:高---高---极地;农业革命后:高---高---较低;工业革命后:高---低---较高:后工业革命时期:低---低—低。
3. 民族与种族的区别:A.民族根据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等指标划分;B.种族是从生物学角度划分。
4.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A.对经济的影响:积极:接待国接待游客,可以增加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国内回笼货币,加速资金回转,可稳定物价安定民心;扩大就业途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对外开放;消极:容易导致物价上涨,产业结构发生不正常变化;过分以来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B.对文化的影响:积极:为民间交往提供条件;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推动科学文化的交流,加速人类文明进程;师范作用对文化有积极影响;消极:对当地居民在道德上带来影响;激发当地居民矛盾;旅游被改头换面成为赚钱的商品;C.对环境的影响:积极:不仅通过自然活动来刺激和促进环境保护,还可以提供经济手段促进保护措施的施行;消极:带来旅游污染;其发展会加速旅游资源的破坏和耗损。
5.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总体上看是分布不平衡,表现在:A.趋中纬性: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20度~60度N区域;B. 趋低平性:占世界面积的百分之37的低地平原。
人文地理部分常考知识问答汇总
![人文地理部分常考知识问答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2c07f1651e79b8969022643.png)
人文地理部分常考知识问答汇总1.经济林和经济作物有什么区别?咖啡、可可、橡胶的属于什么?《森林法》规定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是我国五大林种之一,也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
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
按其用途分为: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等)、糖料作物(甜菜、甘蔗)、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嗜好作物(烟叶)、药用作物(人参、贝母等)、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
广义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
经济作物具有地域性强、技术性高、经济价值大和商品率高的特点,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宜于集中进行专门化生产。
世界上一些主要经济作物如棉花、甜菜、甘蔗、麻类及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集中化与专门化程度均较高。
经济林主要指林木方面,经济作物主要指能有使用价值的物种,从上可知,咖啡、可可、橡胶都属于经济作物。
2.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在哪里?我国小麦三大产区,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⑴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
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⑵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
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
其特点是商品率高。
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一般是在每年的十月份播种,来年的5月份收。
(3)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
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3.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小麦生产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生产中小麦区有两个,其中北部为春小麦区,南部为冬小麦区。
澳大利的混合农业生产中,小麦为冬小麦。
5.为什么说长江中下游是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最适宜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稻米产量高,加上这里河网密集,水域面积大,淡水养殖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里的人们生活主食以大米为主,喜食水产,因此自古就是鱼米之乡。
人文地理学问答题
![人文地理学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920410866fb84ae45c8dea.png)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地理环境决定论?3、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当前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4、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5、“天人合一”观的基本内涵。
6、什么是协调?试简述地理环境决定论与协调论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要评论。
7、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联系。
8、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9、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10、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1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12、现代社会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3、分析人地关系理论演化的过程,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科学合理?14、论述人地关系结构演变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征。
15、为什么说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16、工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7、什么是知识经济?列表比较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
18、如何理解第四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部门的主体。
19、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存在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20、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21、论述农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22、阐述工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3、阐述知识经济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24、创建科技工业园,一般必须考虑的条件有哪些?25、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何不同?26、论述现代工业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7、地理环境从哪些方向影响人口增长?28、自然环境是如何影响人口分布的。
29、社会经济环境是怎样影响人口分布的。
30、简述适度人口增长的意义。
31、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32、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33、人口的空间移动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4、举例说明影响人口移动的基本因素。
《人文地理学》简答题
![《人文地理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b6d6e7e009581b6bd9ebfa.png)
《人文地理学》简答题三、简答题(4×6分,共24分)● 1.何为综合国力?影响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维持生存与发展的总体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是由资源力、经济活动力、宏观调控力、对外经济影响力、社会发展力、外交力、军事力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大系统。
影响综合国力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要素:1)领土空间领土空间是一国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空间,领土空间是综合国力稳定的要素。
领土空间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更直接体现为地理位置、领土规模的影响。
包括地理位置和领土规模。
2)自然资源3)人口规模4)经济水平5)军事力量6)科学技术7)国民士气8)政府的质量2.简述人地关系协调论的主要观点。
答:协调论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思想,它是由众多科学家的提倡而逐步深化和被公认的。
主张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同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
协调论认为:在人地作用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必须遵循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使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和谐一致,人类必须通过约束自身的行为取得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间的协调。
3.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4.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1)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发展方面之一。
(2)人地关系研究不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唯一课题。
(3)并非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
5.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自然因素:五大资源,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历史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 6.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永久性国际移民规模下降非永久性劳务输出成为主流国际难民增加:政治难民、生态难民发展中地区智力(人才)外流不断扩大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主要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州主要人口迁出区:欧洲、拉丁美洲、亚洲主流――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7.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人口迁移特征:渔猎采集经济活动、人口的繁衍带来人口的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人文地理学第一章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第二章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第四章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第五章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第七章1、比较分析东西方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差异。
2、阐述乡村聚落发展的基本特点。
3、试以具体城市为例分析城市区位及自然环境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
4、城市地域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模式有什么特点?5、分析比较不同类型乡村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
第八章1、政治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影响国家权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为什么需要对国家实力进行综合分析?5、试说明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基本特点。
第九章1、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3、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4、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5、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人文地理学简介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
2、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
3、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4、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5、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
第二章文化地理学1、文化和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是什么?2、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3、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
4、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5、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6、名词解释: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史层说第三章人口地理学1、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3、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4、试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5、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6、简答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7、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8、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9、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10、论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名词解释:入口构成、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分布第四章经济地理学1、简答农业起源的理论2、论述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3、传统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4、现代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分布5、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是什么?并说明其分布。
6、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布局有什么影响?出现的工业部门是什么?形成哪些重要工业区?7、论述北美和欧洲的主要工业带的特点。
8、简答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9、论述影响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论述现代工业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种族、民族与民俗地理学1、种族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2、四大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3、民族是如何形成的?4、民族与国家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5、为什么东方人爱吃猪肉而西方人爱吃牛肉?6、语言的本质特征有哪些?7、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8、语言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六章宗教地理学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2、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3、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第七章聚落地理学1、城市的概念?2、城市体系有着怎样的等级规律?3、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5、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
6、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第八章旅游地理学1、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2、什么是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4、到2003年止,我国已有4A以上景区愈千家。
请你列举10个以上你所在省4A景区的名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
5、结合你所在地的一个旅游景点的开发,谈谈该旅游景点开发对本区域的影响。
6、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
第九章政治地理学1、政治地理要素有哪些组成?2、如何理解政治地理过程?3、国家政治地理哪些特征,如何体现?4、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实力?5、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6、论述现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
第十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人类带来什么问题?2、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样提出来的?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4、世纪之交的政治格局有哪些表现?5、新的政治地理的有哪些特点?6、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7、什么是文化景观?8、简述当前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9、当前文化景观建设表现在哪些方面?10、结合实例,分析某个地方的文化景观建设情况西北大学人文地理本科教学第一章[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有那些?[3] 人文地理学都有哪些研究方法?[4]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1] 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具有那些特点?[2] 环境与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3] 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4] 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文地理学。
第三章[1] 我国人口分布表现出那些特征?[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3] 人口迁移的机制是什么?[4] 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5] 举一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后果?第四章[1] 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有和影响?[2] 当前我国人口的转变表现为何种模式,并简述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和国外人口转变模式的异同?[3] 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如何?[4] 简述适度人口的概念及其应用价值?[5] 适度人口的确定方法是什么?我国适度人口规模应为多少?如何达到该规模?第五章[1]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2] 简述农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 现代农业的类型与特征?[4]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会出现在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有和共性?[5] 都市农业如何发展?第六章[1] 影响工业分布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 世界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3] 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遇到了那些问题?[4] 简述二战以来,工业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5] 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6]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比重是否合理?应如何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第七章[1] 世界种族是如何划分的?[2] 地理人种的概念及分类?[3] 民族的特征及分布?民族整合的意义是什么?[4] 试从民俗的各方面说明民俗与环境的关系?[5] 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 以中国为例,分析种族与民族的区别与联系。
第八章[1] 世界主要语系有哪几种?[2]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3] 语言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哪些特性?[4]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哪些?[5] 试举例说明语言景观的特征。
[6] 语言景观的涵义和内容。
[7] 语言从那些方面体现了其文化特性?试举例说明语言景观的特征。
第九章[1] 世界主要宗教类型及其分布?[2]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有何关系?[3]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 巴以冲突产生的根源,怎样用宗教地理学人地关系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5] 宗教景观。
第十章[1] 分析城市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几种类型?[3] 如何理解城市景观?[4] 乡村聚落的类型及形成原因?[5] 阐述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原理。
[6] 户籍制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有那些影响?第十一章[1] 分析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2] 区域旅游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3] 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应如何建设?(可以某城市为例)[4] 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区别、联系与形成条件?[5] 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冲突?[6]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战略(SWOT分析),对西部大开发有哪些影响?第十二章[1] 感知环境与认知环境有何区别与联系?[2]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有哪几种?[3] 分析人类行为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 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因素分析。
[5] 举例说明普雷德行为矩阵的应用。
[6] 感知空间与认知空间有何区别与联系?第十三章[1] 简述当代全球的政治地理格局?[2]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有哪些主要学说?[3]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4]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及演变趋势分析。
[5] 科学技术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生活具有哪些影响?[6] 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形成的影响。
第十四章[1]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2] 当代人文地理学主要面临哪些问题?[3] 评述地缘政治学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缘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