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至2019年(部分)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
2000年至2019年(部分)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
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2000年至2019年)2000年真题(简答题60分)标黄色内容为重复出现考题。
1、举例说明心率测定在武术运动训练中的应用?2、心肌收缩与骨骼肌收缩有何区别?3、叙述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尿量减少的生理学原理?4、叙述肝脏的生理功能?5、消除乳酸的主要途径是哪些?6、三大供能系统是如何供能的?7、声音传到神经中枢的三个阶段?8、如何在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提高我国的体育成绩的方法?2001年真题(简答题20分)1、叙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5分)2、叙述运动中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5分)3、叙述马拉松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10分)2002年真题(简答题2、3、4 任选2 题,共40分)1、应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400米和800米跑的生理学特点和运动员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2、举例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3、根据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学说,分析马拉松运动中运动员疲劳的可能原因?4、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2003年真题(简答题任选4 题,共40 分)1、在应用生理学指标进行训练程度的评价时,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2、具体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3、叙述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学因素?4、叙述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5、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2004年真题一、简答题(5分*4题)1 呼吸方式2 激素作用3 赛前状态4 恢复手段二、论述题(任选3题,共45分)1、用短跑、举重运动、举例说明力量训练原则?2、论述用生理指标指导训练方案制订?3、大负荷训练的生理学依据?4、从肌肉类型分析说明一名运动员可能同时在800 米到马拉松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2005年真题1、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2、有氧耐力及其训练?3、疲劳产生的原因?4、低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及应用所遵循的原则?5、生理学指标评价运动员机能评定应注意的问题?6、判定恢复与过度疲劳的方法指标?7、评价马拉松运动员的生理学指标及原则?8、公路自行车供能特点?9、无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机理与原则?2006年真题(论述题)1、后负荷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考试真题(运动生理学)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考试真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肾糖阈2、视力(视敏度)3、绝对肌力4、食物的热价5、基础代谢6、中枢延搁7、超等长练习(超等长训练)8、肺总容量、9、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10、机能节省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肾上腺髓质除分泌肾上腺素外,尚分泌 ___________。
2、抽机棱的机能主要是古籍肌肉_______的变化。
3、人体血浆PH的正常值在_____________之间。
4、物质的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差,需要载体和能量的转运过程,能来自是______的分解,而______的分解需要膜内的_______酶。
5、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第二阶段称为___________。
6、人体从以及每次搏动血量中所摄取的氧量称为___________。
7、运动中人体以何种方式供能,取决于_______与_______的相互关系。
8、慢肌纤维百分比高者,其有氧氧化能力也愈____。
9、呼吸商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________量与消耗的_______量的比传真值,10、功能余氧量等于_______与______之和。
三、判断题(每小1分,共15分)1、人体运动时,由于心脏舒张末期心容量明显增大,所以才导致运动时心输量的增加。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由于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K+、CI=通透性增加所致。
3、身体统纵轴转动,会反射性的引起眼球先向旋转方向同侧移动,隔一段时间,眼球向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回跳,4、胰高血糖素加速肝糖元分解,促进糖的异生,因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疲劳是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降低的现象。
6、血液中酸性物质增多时,PH下降。
7、随着水平的提高,安静时的摄罐头量将增大。
8、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使胃肠活动减弱。
9、呼吸是指呼吸阻力,失去肺通气时所作的功。
10、人体运动后,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恢复速度相同。
2019年上海体育学院考博真题
2019年上海体育学院考博真题(一)生理学1. 简述钠钾泵及其生理意义。
(10分)2. 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
(10分)3. 简述传统的生命四大体征。
美国心脏协会在2017年发布的权威声明中提出有必要将哪一项指标看作是人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为什么?(10分)4. 简述人工智能(AI)在公共卫生医疗保健领域会有哪些潜在应用?(10分)5. 跌倒是老龄化社会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伤害事故的首要原因,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请从生理学角度论述跌倒发生的原因及其干预机制,并根据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研究设想。
(20分)6. 试述前负荷和后负荷如何影响骨骼肌收缩。
(20分)7. 脂肪不仅是能量贮存器官,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
试述脂肪在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
(20分)(二)体育教育学1、请根据你的理解对“physical literacy”一词进行释义。
2、简述体力活动与体育活动的关系与区别,你认为哪些社会因素影响了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
3、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请简述该版标准内容上有哪些新变化。
4、2018年我国第一套以田径、足球、乒乓球等11个运动项目的《青少年运动技术等级标准》在上海公开发布,论述青少年运动技能标准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该标准的现实意义。
(三)运动生理学1、在进行抗阻力量训练时,如果单纯考量阻力大小的因素,大阻力和小阻力训练将分别对肌肉产生怎样的适应性变化?(10分)2、在运动实践中,优秀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感,如球类运动员有良好的“球感”、水上运动员有良好的“水感”等,简述这些特殊感觉形成的生理本质。
(10分)3、简述“重力性休克”发生的生理机制。
(10分)4、简述运动中合理的呼吸方法。
(10分)5、什么是运动单位?从肌肉收缩方式的角度,试述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在运动训练中如何应用?(10分)6、描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和评价有氧耐力常用的生理学指标。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答: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1)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决定于其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原因。
对于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不同的评定方法。
(2)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
尤其是在对抗性竞技项目中,如果他的对手比他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以前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淘汰。
(3)比赛结果的评定,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因素,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带来运动成绩的显著变化。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小周期的类型、任务及适用的范围、负荷安排特点)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小周期的类型、任务及适用的范围、负荷安排特点)答: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把周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以及恢复周。
a (1)基本训练周:A 训练任务,通过特定程序和反复的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战术,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以获得多种竞技能力的提高。
B 适用范围,在准备时期,基本训练周是最主要的周型。
在比赛时期的赛前阶段和赛间阶段也主要按基本训练周的模式组织训练。
(2)赛前训练周:A 训练任务,力求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长期训练过程中所获得的各个方面地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所需要的方向中去。
B 适用范围,主要运用比赛前的专门训练准备。
在比赛时期的比赛周之前,通常连续安排几个赛前训练周。
(3)比赛周:A 训练任务,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B 准备时期,参加训练性比赛的训练,可不作为比赛周的训练看待。
检查作用的比赛,按比赛周训练的特点予以专门安排。
(4)恢复周:A 训练任务,通过降低训练负荷量度以及采取各种恢复措施,,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以求尽快的实现能量物质的再生,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
B 适用范围,在许多项目中,普遍采用两个大负荷周训练之后,安排一个恢复周,即“练二调一”式安排。
b. 小周期负荷安排:(1)锯齿型安排方式:对运动员刺激节奏频繁,适用于冲击性小周期。
(2)“前松后紧式”的双高峰安排方式:也适用于冲击性小周期,同时还适用于引导性小周期、比赛型小周期安排。
(3)强调运动员技、战术训练而负荷不是很大的小周期。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题库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题库1.简述动作电位有何特点?2.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3.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4.简述运动中影响爆发力的大小的因素。
5.用“离子学说”解释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
6.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7.试述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8.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导的。
9.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有什么生理学特点?10.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11.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12.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13.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14.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15.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16.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17.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18.何谓内环境,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及意义。
19.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20.试述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21.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22.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23.试述血小板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24.试述运动对血凝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25.如何应用血红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26.简述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27.简述瓣膜的功能。
28.同骨骼肌相比,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是什么?29.哪几种体液能对心血管系统进行调节?并简述之。
30.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心输出量的?31.用心脏作功量来评价心脏的泵功能有何重要意义?32.心力贮备在反映心脏机能上有何生理意义?33.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其生理机能间有何联系?34.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动脉血压的?35.肌肉运动时,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发生哪些主要的功能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引起的?36.以减压反射为例,说明心血管活动神经调节的生理过程。
上海体育学院考研《运动生理学》经典讲义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本文档一共87页,只要您好好复习,一定能考过,希望您能吸取本文档的精华,祝您考试顺利)运动生理学1.简述动作电位有何特点?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1)“全或无”现象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2)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向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它的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3)脉冲式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2.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1)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Ca2+通道开放,Ca2+ 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使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
(2)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突触小泡膜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上的Na+ 、K+ 通道开放,使Na+ 内流,K+ 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即去极化。
(4)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肌细胞的阈电位)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而是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3.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动作电位)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2+通道开放,Ca2+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Ca2+ 浓度升高后,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教研室绪论 1-3第一章肌肉收缩 4-9第二章血液 10-13第三章循环 14-17第四章呼吸 18-21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22-24第六章体温 25-27第七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28-31第八章感官 32-34第九章神经系统 35-38第十章内分泌 39-41第十一章高级神经活动 42-44第十二章运动技能的形成 45-46第十三章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47-50第十四章运动中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51-54第十五章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55-57第十六章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训练 58-60第十七章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 61-62一、名词解释反应兴奋性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反射神经-体液调节基本生理特征二、判断题()1.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 运动训练导致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诸方面的变化,是人体对运动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
()3. 生理学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其中人体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4. 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体液调节的关键物质是激素,又称为第二信使。
()5.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生理学实验又可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
()6.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巴甫洛夫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类,其中条件反射又可分为阴性条件反射和阳性条件反射。
()7. 从控制论的角度,在人体机能调节中,大部分为“正反馈”调节,这种调节形式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8.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主要联系在于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因此条件反射属于高级神经活动。
()9. 只要有足够的刺激强度,组织就可以产生兴奋。
()10. 组织或细胞对刺激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刺激的质和量,与细胞或组织的结构和当时的机能状态无关。
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学》真题1、简述钠钾泵及其生理意义。
(10分)2、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
(10分)3、简述传统的生命四大体征。
美国心脏协会在2017年发布的权威生命中提出有必要将那一项指标看作是人的第五大生命特征?为什么?(10分)4、简述人工智能(AI)在公共卫生医疗保健领域会有哪些潜在应用?(10分)5、跌倒是老龄化社会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伤害事故的首要原因,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请从生理学角度论述跌倒发生的原因及其干预机制,并根据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研究设想。
(20分)6、试述前负荷和后负荷如何影响骨骼肌收缩。
(20分)7、脂肪不仅是能量贮存器官,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
试述脂肪在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
(20分)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教育学》真题1、请根据你的理解对“physical literacy”一词进行释义。
2、简述体力活动与体育活动的关系与区别,你认为哪些社会因素影响了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
3、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请简述该版标准内容上有哪些新变化。
4、2018年我国的第一套以田径、足球、乒乓球等11个运动项目的《青少年运动技术等级标准》在上海公开发布,论述青少年运动技能标准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该标准的现实意义。
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1、在进行抗阻力量训练时,如果单纯考量阻力大小的因素,大阻力和小阻力训练将分别对肌肉产生怎样的适应性变化?(20分)2、在运动实践中,优秀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感,如球类运动员优良好的“球感”、水上运动员有良好的“水感”等,简述这些特殊感觉形成的生理本质。
(10分)3、简述“重力性休克”发生的生理机制。
(10分)4、简述运动中合理的呼吸方法。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试题及重点总结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试题及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P1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项群训练理论:揭示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群群组训练规律的科学理4.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P645.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为竞技水平,是运动成绩的构成部分。
6.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P687.运动能力: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即称为运动能力。
P698.训练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做训练水平。
P699.竞技状态: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处于的适宜的准备状态,也可以理解为运动员比赛状态的综合表现。
10.运动员现实训练状态:运动员在运动成绩、竞技能力、训练负荷等方面的现实状态。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是对其运动成绩状态结构的具体描述,而训练负荷状态则反映着运动员的训练基础。
11.运动员目标训练状态:对特定时限训练后,在运动成绩、竞技能力以及训练负荷等方面的目标要求。
训练的竞技能力目标是运动成绩目标的具体化,而训练负荷目标则是实现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目标的保证。
12.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依据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归纳、抽象,反映着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本质特性。
竞技能力结构: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反映着竞技能力之间的关系。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生理学题库
1.简述动作电位有何特点?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1)“全或无”现象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2)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向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它的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3)脉冲式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2.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1)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Ca2+通道开放,Ca2+ 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使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
(2)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突触小泡膜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上的Na+ 、K+ 通道开放,使Na+ 内流,K+ 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即去极化。
(4)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肌细胞的阈电位)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而是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3.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动作电位)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2+通道开放,Ca2+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Ca2+浓度升高后,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 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Ca2+ 再回收 肌质网膜上存在的Ca2+—Mg2+依赖式ATP 酶(钙泵),当肌浆中的Ca2+ 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的Ca2+逆浓度梯度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肌浆Ca2+浓度保持较低水平,由于肌浆中的Ca2+浓度降低,Ca2+ 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 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适时恢复原则)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适时恢复原则)
答:(1)概念: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机能的训练原则。
(2)科学基础:
A 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
B 调整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3)训练要点
A 准确判别疲劳程度。
1、自我感觉,自我感觉是简单有效的判别方法。
在疲劳时身体会感到,肌肉僵硬、局部酸痛、四肢无力、呼吸急促、胸部发闷、力不从心。
2、外观感觉,是教练员常用的判别运动员负荷情况的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眼睛无神,连打呵欠,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动作无力、失调、错误增多,技术规格下降等现象,可初步判定疲劳已产生并加深一定程度。
3、生理测试,可采用呼吸肌耐力测定、体位血压反射测定、皮肤空间阈测定、膝跳反射阈测定、肌张力测定、心电测定、肌电测定、脑电测定和视觉闪光临界频率阈限测定等等。
4、心理测试,可运用RPE自我疲劳感觉表、RPR 自我恢复感觉表。
B 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1、训练学恢复手段,变换训练内容和训练环境,交替安排负荷,训练中穿插一些有趣的练习等方法。
2、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如水浴、蒸汽浴、按摩、电兴奋等手段。
3、营养学恢复手段,运动后的能量补充除了考虑补充物的数量,也应注意各种营养素的适宜搭配。
心理学恢复手段,主要利用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物反馈等手段促进恢复。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生理学题库
1.简述动作电位有何特点?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1)“全或无”现象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2)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向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它的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3)脉冲式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2.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1)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Ca2+通道开放,Ca2+ 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使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
(2)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突触小泡膜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上的Na+ 、K+ 通道开放,使Na+ 内流,K+ 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即去极化。
(4)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肌细胞的阈电位)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而是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3.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动作电位)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2+通道开放,Ca2+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Ca2+ 浓度升高后,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Ca2+ 再回收肌质网膜上存在的Ca2+—Mg2+依赖式ATP酶(钙泵),当肌浆中的Ca2+ 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的Ca2+逆浓度梯度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肌浆Ca2+浓度保持较低水平,由于肌浆中的Ca2+浓度降低,Ca2+ 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答:(1)周期安排原则的依据是人体竞技能力变化和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后者是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而前者则是变异因素。
(2)而4年一度的奥运会,则要求运动员必须在特定的时期表现出最佳的竞技水平。
这就要求教练员不仅能使运动员具有所需要的竞技能力,而且能使之在预定的时间里把这种能力更充分的发挥出来。
尽管人体本身受着生物节律的影响,但它并非绝对不变,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安排使其在特定的时间里表现出最佳的竞技状态。
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是可以由人来控制的,教练员应努力做到有把握地调节这一变异因素,使之与特定的比赛日程安排相吻合。
最新版《运动生理学》考试试题--个章节论述题整理总结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总结绪论1.简述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
2.简述引起组织兴奋刺激必须具备的条件。
3.简述人体机能的调节。
4.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5.举例说明反馈控制对人体机能的调节。
第一章肌肉收缩1.简述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2.对不同性质的训练,肌纤维会产生“专门性”适应,这些适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过程,(或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的过程。
)4.简述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理论。
5.肌肉收缩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
6.简述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形成的原理。
第二章血液1.简述运动性贫血的产生原因。
2.何谓等渗、低渗、高渗溶液?3.简述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在调节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第三章循环1.简述心肌的生理特性。
2.何谓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是怎样的?3.增加心室的前负荷对心输出量有何影响?4.增加心室的后负荷对心输出量有何影响?5.心肌细胞一次兴奋以后,兴奋性将发生什么变化?6.简述正常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及特点。
7.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影响静脉回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9.何谓微循环?它有哪几条通路?10.简述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11.心脏受什么神经支配?有何生理作用?12.血管受什么神经支配?这些神经对血管有何作用?13.简述安静时动脉血压测定的方法。
14.简述一次运动循环系统的机能变化及调节机制。
15.简述长期的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呼吸1.何谓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及生理意义是什么?2.何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它有何生理意义?3.简述胸内负压的形成及生理意义。
4.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率高?5.何谓氧离曲线?试分析氧离曲线的特点及生理意义?6.运动中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有哪些?对呼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7.简述CO28.运动时改善呼吸方法的原则有哪些?9.需氧量和摄氧量在运动强度的确定中有何意义?第五章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2.何谓胃肠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为何(请各举一例)。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1)主体因素:A 人体结构力学特征,运动技术必须以身体运动为表现形式,而身体运动表现则以人体解剖结构作为基础。
例如,运动的幅度主要取决于人体关节的结构,运动速度取决于肌肉的结构和功能等。
B 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
C 感知觉能力,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需要各种感知觉参加。
其中,肌肉运动感觉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过反复学习,运动员各种分析器的感觉性得到高度发展。
为了适应专项运动的要求,专门化知觉也得以形成和发展。
运动员能够清晰地知觉自己的动作,因而动作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D 运动技能的贮存数量,运动员动作技能贮备数量越多,越能顺利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技术动作。
E 运动技术的发展水平,运动速度,力量、柔韧等运动素质对技术动作的完成和运动技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素质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技术完成过程中时空及节奏特征及各部分肌肉有力的协调配合。
而这些都反映了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因此,运动员技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F 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运动员学习掌握技术和完成技术的质量与注意力、思维、信心、意志等心理品质有着直接关系,特别是高难技术动作的掌握更受到这些心理品质很大的影响。
(2)客体因素:A 竞赛规则,竞赛规则直接制约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任何运动技术,只有在竞赛规则允许的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和发展。
篮球三分球的规定推动了远投技术的发展,乒乓球直径的加大则将会使乒乓球技术更富于变化。
无论是运动技术的学习、训练、掌握及运用,还是运动技术的创新,都必须深入研究规则精神、合理利用规则,并准确预测规则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对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
B 技术环境,所谓技术环境,是对运动员个体来说,一个群体的整体技术水平。
实践证明,良好的技术环境,对于运动员学习,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很多项目中,“明星”级运动员只能产生于良好的技术环境之中。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资料笔记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资料笔记绪言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的科学。
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又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科学。
具有生命的生物体具有的一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
还有如生殖、遗传和变异等功能。
三、生命的基本特征:一)新陈代谢: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生物总是在不断地重新建造自身的特殊结构,同时有在不断地破坏自身已衰老的结构,这个过程就叫做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异化作用,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二)兴奋性:受刺激后产生生物电反映的过程及其表现为兴奋,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称兴奋性。
受刺激后能较为迅速产生兴奋的组织—神经、肌肉、腺体统称为可兴奋性组织三)适应性:在反复出现的环境变化中。
机体的适当的反映克服因这种环境变化造成的危害,保持自身生存的能力或特性,称为适应性四)生物体除上述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生殖、遗传与转变等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章骨骼肌收缩第一节肌纤维的结构肌纤维通其他细胞一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核。
肌浆中除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糖原和脂滴外,还充满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和复杂的肌管系统,这是骨骼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一肌原纤维和肌节每个肌细胞都含有上千条沿细胞长轴走行的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沿长轴呈现规律的明暗交替,分别称为明节和暗节。
明带和暗带在横向上都位于相同的水平,因而整个肌细胞也呈现明暗交替的横纹。
骨骼肌也叫横纹肌。
暗带的中央有一段相对较亮的区域,称为 H 带。
H 带的中央,即暗带中央,有一条横向的线,称为 M 线,明带中央也有一条线,称为 Z 线。
或者 z 盘。
粗肌丝:肌球蛋白由两条重链,四条轻链构成,细肌丝:机动蛋白由原肌球蛋白(肽链),肌钙蛋白(附着)二、肌管系统:横纹肌细胞有两套独立的肌管系统一)走行方向与肌纤维垂直的管道,称为横管,肌膜在明、暗带交界处向内凹陷形成的。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答:(1)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
继而以各项目体能或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如跳跃、速度性如短距离跑及耐力性如中长距离走、跑、滑冰三个亚类,把技能主导类项目分为表现难美性如体操、表现准确性如射击、同场对抗性如足球、隔网对抗性如排球及格斗对抗性如摔交五个亚类。
(2)依运动项目的运动结构分类,首先把所有的竞技项目划分为单一运动结构、多元运动结构及多项组合结构三大类,然后以各类动作的组合形式为二级分类标准,将单一动作结构类再分为周期性如跑、竞走,非周期性如铁饼、铅球及混合性如跳高、标枪三个亚类,将多元动作结构类再分为固定组合如体操单项和变异组合如篮球、足球两个亚类,将多项组合结构类再分为同属多项组合如田径男子十项全能和异属多项组合如铁人三项两个亚类。
(3)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可将众多竞技项目分为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及得分类五大类。
运动成绩评定的标准,测量类项目的运动成绩可由对高度、远度、重量或通过一定距离所需时间的测量予以确定。
评分类项目比赛中,裁判员按特定的规则和评分办法,对运动员所完成的动作质量给予评分。
命中类中的无防型项目(射击等)由在没有防守的情况下,命中某一目标的次数多少而决定比赛的成绩;设防型项目选手则必须突破对方的防守命中特定目标而力求取胜。
得分类项目均按局(盘)进行比赛,一方得分达到规定数目时即为获胜,得分的途径既有本方运动员进攻命中,也包括对方的失误“送分”。
制胜类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通过取得绝对胜利而结束比赛,而在没有出现绝对胜利的情况时,则仍需按命中得分的情况判别胜负。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重点资料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重点资料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1静息相(处于极化状态,即静息电位状态)2去极相(首先c 膜的静息电位由-90mv减小到0,叫去极化。
c膜由0mv转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叫反极相)3复极相(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很快从顶点快速下降,膜内电位由正变负,直到接近静息电位的水平,形成曲线的下降芝,叫复极化时相。
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和下降支持续时间都很短,历时不超过2毫秒,所记录下的图形很尖锐,叫锋电位。
锋电位之后还有一个缓慢的电位波动,这种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叫后电位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通常把以肌c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终结过程成为;=激动―膨胀耦联的三步骤:1激动通过斜小管系统传导至肌c内。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达。
3肌质网对ca再废旧。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及兴奋条件:生理特性有兴奋性,收缩性。
条件:1刺激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为阙刺激)2刺激的作用时间(足够时间)3刺激强度变化率(刺激电流由无到有或由大到小的变化率)骨骼肌的膨胀形式:根据肌肉膨胀时的长度变化分后四种。
1contribution膨胀(肌肉膨胀时长度延长的膨胀。
contribution膨胀时肌肉长度延长、起止点相互紧邻,引发身体运动。
且,肌肉张力减少发生在前,长度延长发生在后。
但肌肉张力在肌肉已经开始膨胀后即为不再减少,直至膨胀完结。
又叫做等张膨胀。
就是作功的=负荷重量*负荷移动距离。
整个运动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小的一点称作顶点。
在此关节角度下杠杆效率最糟,只有顶点处肌肉才可能将达至最小力量膨胀。
例子:肱二头肌膨胀并使肘关节屈曲挥舞某一恒定负荷)2相切膨胀(肌肉在膨胀时其长度维持不变,这种膨胀叫做--。
存有两种情况:肌肉膨胀时对付无法消除的负荷;当其他关节由于肌肉Vergt膨胀或contribution膨胀出现运动时,等短膨胀可以并使某些关节维持一定边线,为其他关节的运动缔造适合的条件。
上海体育学院考博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论坛资料整理版)
上海体育学院考博资料运动训练学05年运动训练学1、阐述“适宜负荷原则”和“适时恢复原则”的含义、依据及其注意事项。
2、试述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3、试述年度训练计划的制定及其注意事项。
4、试述科学化运动训练的内容。
5、试述耐力素质的含义、分类,以你所熟悉的一个运动项目说明专项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
06年运动训练学1、08年奥运会取得优异2、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3、结合运动项目制定年度训练计划4、结合某一优势项目,论述其制胜规律5、训练原则07年运动训练学1、竞技运动的社会价值2、适应负荷原则、科学基础及应用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分析与“三从一大”训练思想的关系。
3、五大素质的概念及分类,并举两个例子说明运动素质的相互关系。
例如力量和速度的关系。
4、两题选自其一:(1)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地方以体教结合的模式培养优秀运动员,请阐述体教结合的内涵及意义。
(2)论述我国学校体育的新动向,并举例说明。
5、试分析办好2008年奥运会所需做好的工作。
08年运动训练学1、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工作和训练经历,论述现代运动训练的主要发展趋向及相应对策。
(20分)2、简单回顾我国优势项目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运用总合律、主导率、突前律和更迭律等训练规律,简单分析子1980年以来我国优势项目制胜的原因,并根据以上规律为我国优势项目在2008年奥运会中再创佳绩出谋划策。
(20分)3、结合你的工作经历和训练经历,试述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启示状体和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并根据以上理论说明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教练员应该遵循哪些运动训练原则。
(20分)4、假如你是一名教练员,请给局以下条件为你的六名青少年短跑(100米)运动员制定一次完整训练课计划。
要求如下表:(40分)09年运动训练学1、结合2008年多项奥运会记录被打破,论述运动训练发展趋势及其相应对策。
2、结合2008年奥运会中国优势项目制胜因素,为2012年奥运会夺得好成绩出谋划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2000年至2019年)2000年真题(简答题60分)标黄色内容为重复出现考题。
1、举例说明心率测定在武术运动训练中的应用?2、心肌收缩与骨骼肌收缩有何区别?3、叙述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尿量减少的生理学原理?4、叙述肝脏的生理功能?5、消除乳酸的主要途径是哪些?6、三大供能系统是如何供能的?7、声音传到神经中枢的三个阶段?8、如何在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提高我国的体育成绩的方法?2001年真题(简答题20分)1、叙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5分)2、叙述运动中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5分)3、叙述马拉松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10分)2002年真题(简答题2、3、4 任选2 题,共40分)1、应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400米和800米跑的生理学特点和运动员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2、举例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3、根据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学说,分析马拉松运动中运动员疲劳的可能原因?4、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2003年真题(简答题任选4 题,共40 分)1、在应用生理学指标进行训练程度的评价时,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2、具体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3、叙述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学因素?4、叙述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5、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2004年真题一、简答题(5分*4题)1 呼吸方式2 激素作用3 赛前状态4 恢复手段二、论述题(任选3题,共45分)1、用短跑、举重运动、举例说明力量训练原则?2、论述用生理指标指导训练方案制订?3、大负荷训练的生理学依据?4、从肌肉类型分析说明一名运动员可能同时在800 米到马拉松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2005年真题1、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2、有氧耐力及其训练?3、疲劳产生的原因?4、低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及应用所遵循的原则?5、生理学指标评价运动员机能评定应注意的问题?6、判定恢复与过度疲劳的方法指标?7、评价马拉松运动员的生理学指标及原则?8、公路自行车供能特点?9、无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机理与原则?2006年真题(论述题)1、后负荷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2、特异性传导系统与非特异性传导系统的作用?(特异性传导系统的功能:引起特定感觉。
非特异性传导系统的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引起不特定感觉。
)3、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训练方法与原则。
4、肌肉类型5、疲劳的判断与恢复6、中长距离跑人体呼吸系统和能量供应的特点。
2007年真题一、简答题1、为什么心脏功能是影响机体运输氧气的主要因素?2、简述肌梭与腱器的机能?3、试比较动力性与静力性练习对心脏功能的影响?4、为什么长跑后尿量减少?5、心率是一个简易生理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用途?二、论述题1、试述运动中机体能量供应系统及其特点?2、试分析200m游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点,且设计一套反映身体机能能力特点的测试方案?2008年真题一、简答题1、什么是内环境?血液对调节内环境稳定的作用?2、呼吸的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变化而调节?3、饭后为什么不宜马上剧烈运动?4、高原应激对机体呼吸/循环系统的反应?二、论述题1、优秀运动员完成定量运动负荷和最大运动负荷时机能的变化特点?2、有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3、儿童少年的骨骼和关节特点是什么?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教学与训练?2009年真题一、简答题:40分1、举例说明生理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2、讲述800 米跑的身体素质要求及生理学基础?3、准备活动的意义,叙述准备活动、赛前状态以及进入工作状态三者之间的关系?4、什么叫内环境?简述内环境恒定的生理学意义?马拉松运动使内环境主要发生哪些改变。
5、运动指标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二、论述题:60分1、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运动性/马拉松疲劳原因?延缓运动疲劳的手段与措施(恢复方法)?2、呼吸的定义?包括哪些环节,合理的呼吸方法?3、循环系统对运动训练的反应和适应?2010年真题(20分*5题)1、叙述肌纤维类型及运动关系?(运动实践中的意义)2、谈谈对氧债学说的理解以及影响因素?3、试述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的主要操作步骤,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及在运动实践中应用?4、何谓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相对爆发力?并说明它们在运动实践中应用?5、试述一次10000 米赛跑过程中(包括运动前、后)运动员发生哪些主要机能活动/状态变化?为取得最佳成绩,并且最大程度的保护运动员,应采取哪些措施?(机能状态从极点、第二次呼吸,然后从呼吸调节,补水,赛前准备活动、赛后整理活动、赛前、赛中和赛后补水以及营养等方面回答)2011年真题1、试述长期力量、速度与耐力练习产生的骨骼肌适应性变化有何不同?20 分(对人体的适应性改变)2、何谓极点?何谓运动性疲劳?试述两者各自产生机理及两者的异同点?20 (生理学基础及其相互关系)3、6 个月前健身锻炼前后进行的身体机能评定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并列举相应的评定方法及注意问题。
20 分(45 岁男子,肥胖症,其他正常,健身处方)4、氧离曲线的特点与其影响因素?20 分5、在运动实践中,如何训练和评价人体三大供能系统?20 分(供能特点和联系)2012年真题一、简答题(10分*4题)1、什么是乳酸阈?为什么以乳酸阈强度训练能增强有氧能力?2、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机制?3、长期耐力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运动对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影响及其生理意义?二、论述题(20分*3题)1、力量训练生理学基础及力量训练的原则?1、谈谈800 米跑和马拉松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及运动后应采用的恢复措施?2、试述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系统,并分析100 米和400 米中能量供应特点和如何提高运动员相关的功能系统?2013年真题1、乳酸阈的定义,谈谈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2、什么是最大摄氧量,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有?3、什么是姿势反射,人体有哪些姿势反射,姿势反射在运动中有何作用?4、运动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变化及其生理意义?5、运动强度的生理学评定指标有哪些,如何确定中、小强度运动?长期中、小强度运动对人体有何影响?6、Aerobic endurance(有氧耐力)和Aerobic Power 在概念、训练手段、评价指标的区别?2014年真题一、简答题(10分*3题)1、800 米全速跑冲刺到终点后,为什么不能直接做静止性休息?2、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才能获得最大力量”?3、运动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及其生理意义(调节作用)?二、论述题1、试述骨骼肌与心肌的生理学差异?(15分)2、试分析运动训练与运动疲劳之间的关系?(15分)3、有句话叫“走是最好的健身运动”,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用生理学知识谈)(20分)4、试述长期运动训练对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的影响?(20分)2015年真题一、简答题(10分*4题)1、什么是骨骼肌“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兴奋-收缩偶联)的机制(简述其2、何谓METs(Metabolic equivalents)(梅脱)?举例说明它在运动能耗评测中如何应用?3、应用个体化的原理分析个体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生理学差异?4、运动酸痛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和缓解酸痛的措施?二、论述题(20分*3题)1、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区别是什么?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主要原因(因素)?2、肥胖的相关疾病有哪些?发生和发展的四种学说是哪些?并选择一种进行简要阐述?运动能减轻肥胖防治肥胖相关疾病的机制?3、以下为一篇文章的摘要,请结合运动员心脏结构特点分析这篇文章的创新点和理论意义?Cardiac remodeling in response to 1 year of intensive endurance training. Circulation. 2014 Dec 9;130(24):2152-61.Arbab-Zadeh A1, Perhonen M1, Howden E1, Peshock RM1, Zhang R1, Adams-Huet B1, Haykowsky MJ1, Levine BD2.Abstract :BACKGROUND: It is unclear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the striking cardiac morp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endurance athletes are a result of exercise training or a genetically determined characteristic of talented athletes. We hypothesized that prolonged and intensive endurance training in previously sedentary healthy young individuals could induce cardiac remodeling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cross-sectionally in elite endurance athletes.METHODS AND RESULTS: Twelve previousl y sedentary subjects (aged 29±6 years; 7 men and 5 women) trained progressively and intensively for 12 months such that they could compete in a marath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for assessment of 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and volumes were obtained at baseline and after 3, 6, 9,and 12 months of training. Maximum oxygen uptake ( max) and cardiac output at rest and during exercise (C2H2 rebreathing) were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periods.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ization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1 year of training, and pressure-volume and Starling curves were constructed during decreases (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 and increases (saline infusion) in cardiac volume. Mean max rose from 40.3±1.6 to 48.7±2.5 mL/kg per m inute after 1 year (P<0.00001),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both maximal cardiac output and stroke volume. Left and right ventricular mass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with training duration and intensity and reached level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elite endurance athletes. In contrast,left ventricular volum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until 6 months of training,although right ventricular volume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from the outset; Starling and pressure-volume curves approached but did not match those of elite athletes. CONCLUSIONS: One year of prolonged and intensive endurance training leads to cardiac morphological adaptations in previously sedentary young subject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elite endurance athletes; however, it is not sufficient to achieve similar levels of cardiac compliance and performance. Contrary to conventional thinking, the left ventricle responds to exercise with initial concentric but not eccentric remodeling during the first 6 to 9 months after commencement of endurance training depending on th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exercise. Thereafter, the left ventricle dilates and restores the baseline mass-to volume ratio. In contrast, the right ventricle responds to endurance training with eccentric remodeling at all levels of training.一、简单题1、成年人力量训练的生理学机制是什么?从生理学机制来讲,儿童青春期前后与成年人的不同之处?(10 分)2、什么是姿势反射?有哪几类姿势反射?各自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15分)3、过渡训练导致血清游离睾酮与皮质醇的比值(FT/C)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