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班教案20初二数学
2020年秋期八(2)班数学教学计划
2020—2021秋期八二班数学教学计划八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初中学习的转折点。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八(2)班数学教学工作,该班一共37人,根据上期学生的数学成绩看,数学最高分1人120,100—102分2人,90—99分共7人,70—90分段为7人,基础较弱学生多,需要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及时巩固基础知识,及时习题强化训练。
部分学生还固守小学学习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二、教材分析: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数的开方”、“整式的乘除”、“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共五个章节组成。
第十一章“数的开方”主要学习平方根与立方根,与四则混合运算,实数与数轴相关知识,这一章是孩子们初中学习的一个里程碑,他们要从有理数进入到无理数领域,认识上将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范围,将进一步深化对数的认识,扩大学生数学视野与界限,实数是后继学习内容的基础,直到复数的引入是学生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章的重点是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实数的概念。
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
第十二章“整数的乘法除”是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
从幂的运算到各种整式的乘法,整章教材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根据原有的知识基础,运用乘法的各种运算规律,或借助直观而形象的图形面积,得到各种运算的基本法则,两个主要的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型”主要介绍了三角型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型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与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识出发,比较严格的证明全等三角型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初二数学教师秋季学期教学工作计划5篇
初二数学教师秋季学期教学工作计划5篇篇1一、教学目标在秋季学期的初二数学教学中,我们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 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等核心领域。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应用。
4.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本学期我们将依据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以下进度和内容进行授课:1. 代数部分:包括实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章节,共进行XX个课时的教学。
2. 几何部分:主要包括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相似与证明等章节,共进行XX个课时的教学。
3. 概率与统计:介绍概率的基础概念、计算方式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共进行XX个课时的教学。
4. 复习与测试:每个章节结束后,安排相应的复习和测试,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结合实例和实际问题,进行情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4. 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措施1.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补课和辅导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 定期组织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3.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4. 鼓励学生多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拓宽视野,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小测验等。
2. 期中考试:检测学生对前半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在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和应用能力。
4.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自我提升与研修1. 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研修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八年级数学教案(最新6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最新6篇)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①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只要求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并且结果都是整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协作的能力。
②理解整式除法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尤其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三、教学准备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教科书第161页问题:木星的质量约为1。
90×1024吨,地球的质量约为5。
98×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重点研究算式(1。
90×1024)÷(5。
98×1021)怎样进行计算,目的是给出下面两个单项式相除的模型。
注: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引入单项式的除法运算,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学习单项式的除法运算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再次经历感受较大数据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1)计算(1。
90×1024)÷(5。
98×1021),说说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2)你能利用(1)中的方法计算下列各式吗?8a3÷2a;6x3y÷3xy;12a3b2x3÷3ab2。
(3)你能根据(2)说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吗?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系数、同底数幂的底数和指数发生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单项式的。
除法法则的推导,应按从具体到一般的步骤进行。
探究活动的安排,是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特例的计算,归纳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性质,并能运用乘除互逆的关系加以说明,也可类比分数的约分进行。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重视算理算法的渗透是新课标所强调的。
(三)归纳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润德教育秋季补习班初二数学教学计划
润德教育秋季补习班初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勾股定理”共五章,各章都力图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呈现给同学们。
3、过程与方法:[1] 经历“观察----探索----猜测----证明”的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 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二、学情分析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
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
三、教学内容分析第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
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三章勾股定理主要从实例入手,对于定理和逆定理反复讲解和训练,力求使学生透彻理解并熟练运用。
第四章本单元首先通过平方根、立方根的学习引入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给出了无理数的概念,实现了数系的第二次扩张,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数学初二上册第二十章教学方案
数学初二上册第二十章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数学初二上册第二十章主要内容为三角函数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应用。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能够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图像,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2. 掌握三角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研究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等;4. 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高度、距离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难点:三角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和应用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三角函数的定义a. 引导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基本比例关系;b. 引入三角函数的概念,定义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c. 通过实例演示,使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
2. 三角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a. 分析正弦函数的图像变化规律:振幅、周期、相位差;b. 分析余弦函数的图像变化规律:振幅、周期、相位差;c. 分析正切函数的图像变化规律:周期、渐近线。
3. 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a. 强调正弦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和单调性;b. 强调余弦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和单调性;c. 强调正切函数的周期性和单调性;d.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角函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4. 应用问题的解决a. 引入实际问题,如测量建筑物高度、距离等;b. 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c. 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d. 通过实例训练,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3.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4. 实践法:引入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二数学教案
初二数学教案初二数学教案(集合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数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3。
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难点是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从分数入手,研究出分式的有关概念,同时还要讲清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本章从实际问题引出分式方程=,给出分式的描述性的定义:像这样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属于分式。
不要在列方程时耽误时间,列方程在这节课里不是重点,也不要求解这个方程。
1.本节进一步提出P4[思考]让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为下面的[观察]提供具体的式子,就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发现,这些式子都像分数一样都是(即A÷B)的形式。
分数的分子A与分母B都是整数,而这些式子中的A、B都是整式,并且B 中都含有字母。
P5[归纳]顺理成章地给出了分式的定义。
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研究分式往往要类比分数的有关概念,所以要引导学生了解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希望老师注意: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例如分式可以表示为两个整式相除的商(除式不能为零),其中包括所有的分数。
2.P5[思考]引发学生思考分式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分式才有意义?由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分式的分母也不能为零。
注意只有满足了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这个条件,分式才有意义。
即当B≠0时,分式才有意义。
秋季学校数学教案
秋季学校数学教案秋季学校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过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察看,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小组合作学习,估量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察看。
老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量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
将估量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量”一栏中。
(3)对估量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量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本身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沟通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得”。
二、探究体验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
(2)学生察看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让学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忙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察看1毫米的长度,相互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老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降生活中长或宽或厚约莫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沟通。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约莫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终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约莫都是1毫米……四、课堂练习1、练习一第1题。
布置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推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
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
先让学生估量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
秋季开学初中生八年级数学教案
秋季开学初中生八年级数学教案秋季开学初中生八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教材分析1. 本节课首先从最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入手.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函数关系式.引入次函数的概念.2. 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初.高中其它函数和高中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的基础.学情分析1.虽然这是一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函数的一些知识,如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性质,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2.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函数的基础.3.学生认知障碍点: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目标1. 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2. 能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秋季开学初中生八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我班优生稍少,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求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有的学生思想单纯爱玩,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厌学无目标.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_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第_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和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第_章〝勾股定理〞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第_章〝平行四边形〞主要研究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_章是〝一次函数〞,其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本学期全书共需约6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约9课时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约9课时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约_课时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约_课时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约_课时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2.兴趣是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学后总结,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9.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秋季开学初中生八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2. 掌握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问题;3. 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 ,并能灵活应用;4.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 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二次根的意义;(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讲练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计算(二)引入新课新课:二次根式定义: 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对于请同学们讨论论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1)式子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 是二次根式吗? 呢?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须保证根号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围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2) 是二次根式,而 ,提问学生:2是二次根式吗?显然不是,因此二次根式指的是某种式子的〝外在形态〞.请学生举出几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说明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由学生分析.回答.例1 当a为实数时,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例2 _是怎样的实数时,式子在实数范围有意义?解:略.说明: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在_是什么数时,_-3是非负数,式子有意义.例3 当字母取何值时,下列各式为二次根式:(1) (2) (3) (4)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 ,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 是二次根式.(2)-3_≥0,_≤0,即_≤0时, 是二次根式.(3) ,且_≠0,∴_ 0,当_ 0时, 是二次根式.(4) ,即 ,故_-2≥0且_-2≠0, ∴_ 2.当_ 2时, 是二次根式.例4 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即: 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本题已知各式都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零.解:(1)由2a+3≥0,得 .(2)由 ,得3a-1 0,解得 .(3)由于_取任何实数时都有|_|≥0,因此,|_|+0.1 0,于是 ,式子是二次根式. 所以所求字母_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4)由-b2≥0得b2≤0,只有当b=0时,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满足的条件是:b=0.秋季开学初中生八年级数学教案第四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准确地表示有理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难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轴.(二)探索新知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三)课堂练习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四)小结作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课后作业: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考: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秋季开学初中生八年级数学教案第五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建构函数〝模型〞.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变量与对应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函数观点,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一次函数的应用.2.难点:一次函数的应用.3.关键:从数形结合分析思路入手,提升应用思维.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地熟悉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5】小芳以200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匀加速跑5分,每分提高速度20米/分,又匀速跑10分,试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单位:米/分)随跑步时间_(单位:•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y=【例6】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_元和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解:设总运费为y元,A城往运C乡的肥料量为_吨,则运往D乡的肥料量为(200-_)吨.B城运往C.D乡的肥料量分别为(240-_)吨与(60+_)吨.y与_的关系式为:y=•20_+25(200-_)+_(240-_)+24(60+_),即y=4_+10_0(0≤_≤200).由图象可看出:当_=0时,y有最小值10_0,因此,从A城运往C乡0吨,运往D•乡200吨;从B城运往C乡240吨,运往D乡60吨,此时总运费最少,总运费最小值为10_0元.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_9练习.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表现.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_0习题_.2第9,10,_题.板书设计_.2.2一次函数(4)1.一次函数的应用例:_秋季开学初中生八年级数学教案。
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人教版29〔篇〕
三角形全等的判断第2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断(2)【教课目的】经历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的过程,培育学生察看剖析图形的能力和着手能力.能灵巧地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虑和简单推理,并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质问题,领会数学与实质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着手实践能力和严实的逻辑思想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培育优秀的思想质量.【要点难点】要点: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获得线段或角相等.难点:指导学生剖析问题,找寻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课过程设计┃教课过程设计企图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问题:已知随意△ABC,画△A′B′C′,使A′B′=AB,A′C′=AC,∠A′=∠A.剖析:(1)作∠MB′N=∠B;采纳学生操作确认的方式及直观演示考证法,让学生理解这一结论.加深学生对“边角边”公义的理解.在作图过程中,可能有的同学有困难,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有困难在射线B′M上截取B′A′=AB,在射线B′的学生实时指导,使学生N上截取B′C′=BC;操作规范.连结B′C′.学生经过预习教材,二、师生互动,研究新知知道了SAS公义,殊不知研究1:让学生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在△该公义是如何获得的,教ABC上,察看这两个三角形能否能够完整重合 .回想作师应让学生明确,明知正图过程,剖析△ABC和△A′B′C′中相等的条件,与确的结论为何还要去探伙伴沟通.究,由于研究的过程是对剖析:知足的条件:∠MB′N=∠B,B′A′=AB,新知的从头理解的过程,B′C′=BC.也是个人体验的过程,别获得的结论:△ABC≌△A′B′C′.人不行能代替,此外研究学生总结.问题的方法也是我们注意板书: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学习的内容,将注意力集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中在表层的那一点内容上符号语言:学生自主写出,教师巡视指导.是不适合的.经过丈量池塘两头的距离这样一个实质问题,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让学生综合应用了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和性质,体验了数学根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熟习推理论证的模式,进一步完美学生例1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头A,B的距的证明书写.同时经过例离,可先在平川上取一个能够直接抵达A和B的点C,题的解说培育学生的审连结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题、审图的习惯和能力.使CE=CB.连结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本题目的设计主假如离,为何?让学生认识两边和一边的思路点拨:(1)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基本思对角对应相等,不可以判断路是证明三角形全等. 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进一(2)从已知中能够获得几个条件?还差什么条步培育学生剖析问题的能件?力.(3)图中有没有隐含条件?是什么?例2能否是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必定全等?你能举例说明吗?如图,△ABC与△ABD中,AB=AB,AC=AD,∠B=∠B.那么△ABC与△ABD全等吗?两边和此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剖析:经过学生察看和多媒体动画演示,可知两三角形不全等,因此不可以作为判断三角形全等的依照,这里有一个思想跨度,学生不简单接受,只需让学生认同就行.经过学生之间的交四、讲堂小结,提炼看法流、商讨活动,培育学生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要注意什么问的协作精神,同时也释解题?证明线段、角相等有什么思路?心中的迷惑.五、部署作业,稳固提高必做题:习题第2、3题.选做题:图1 图2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①△ACN≌△MCB;②如图2,若将△CBN绕点C旋转随意角度后,△ACN和△MCB仍是全等的吗?假如,请赐予证明.【板书设计】三角形全等的判断(2)一、判断定理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为“边角边”或“SAS”).二、几何符号语言:三、例题:【教课反省】本节课的教课方案把学习中的发现、研究、研究等活动突显出来,更多地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剖析和解决问题.经过学生参加研究,互相沟通,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讲堂还给学生,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疑激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建构、主动学习.同时,经过深入有效的评论,实时加强和改正课程与教课的信息,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提高教课质量,促使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理、自我完美.每个身上有惰和消情绪成功人都懂得理自的情和克自己惰性并像阳一照亮旁的,激身旁人。
2020年秋期八(2)班数学辅导计划
2020—2021学年秋期八年级(2)班数学辅导计划s一、辅导目标1.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为以后学好数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基础。
3.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在今后的考试中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4.提高全年级的数学成绩,尤其是后进生的成绩。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八(2)班数学教学工作,该班一共37人,根据上期学生的数学成绩看,数学最高分1人120,100—102分2人,90—99分共7人,70—90分段为7人,基础较弱学生多,需要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及时巩固基础知识,及时习题强化训练。
部分学生还固守小学学习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三、学生的当前成绩从上期期末测试的成绩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极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中等生极少,两极分化很严重,学习的自觉性也不高。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四、工作方法和措施1、摸清学生底子,深入学生,深入教学,通过作业、课堂、试卷等切实摸清学生的功底,并能将学生进行分层次,做到有的放矢。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3、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尽量做到面批。
4、注重学习后的抽查,给差生吃“小灶”,对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辅导。
5、建立错题集,提高学生的警惕性,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6、教师要立足于实际,多表扬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多表扬、少批评或不批评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7、在辅导过程中,要根据成绩、基础、学习态度和其他非智力因素,予以区别对待,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促他们得以相应提高。
初二数学教案最新13篇
初二数学教案最新13篇初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 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解法1:(4+2)÷(3-1)=3答:某数为3(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解之,得x=3答:某数为3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例2 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壹五%后,还剩余42 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师生共同分析: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壹五%x千克,由题意,得x-壹五%x=42 500所以x=50 000答:原来有50 000千克面粉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教师应指出:(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秋天大班数学教案
秋天大班数学教案一、引言在秋天,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
叶子从绿色变成黄色和红色,果实丰收的季节也到来了。
为了让幼儿深入了解秋天的数学内容,本教案将以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们学习与秋天相关的数学知识。
二、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们将能够: 1. 理解秋天的数学概念; 2. 认识秋季的颜色和形状; 3. 规律性的分类与排列。
三、教学内容1. 数字识别教学重点:数字3和4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和模仿,帮助幼儿认识数字3和4,并学会正确的书写方法。
2. 形状识别教学重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与区分。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帮助幼儿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并让他们观察、比较、区分。
3. 数字序数教学重点:数字序数1-5的认识与顺序排列。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帮助幼儿学会数字1-5的顺序排列,加深对序数的认识。
4. 分类与配对教学重点:帮助幼儿认识秋天的水果并进行分类和配对。
教学方法:给幼儿展示不同的秋天水果,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分类的方式,将相同的水果进行配对。
5. 数量概念教学重点:通过实物物品、图形和数字的配对,帮助幼儿掌握1-5的数量概念。
教学方法:使用秋天的物品和图片,让幼儿将实物物品、图形和数字进行配对,加深他们对1-5的数量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和书写板;2.形状图示和实物物品;3.水果图片和实物水果;4.数量概念图形和实物物品。
五、教学过程1. 数字识别•准备数字卡片和书写板,给幼儿展示数字3和4的卡片。
•指导幼儿观察数字形状,并模仿老师的示范进行书写练习。
2. 形状识别•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图示,并向幼儿解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给幼儿展示各种形状的物体,让他们观察、比较并尝试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3. 数字序数•利用游戏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数字序数1-5的顺序排列。
•指定幼儿按照图示的顺序排列实物物品,强化对数字序数的理解。
4. 分类与配对•使用图片展示不同的秋天水果,并识别它们的名称。
八年级数学秋季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秋季教学计划八年级数学秋季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深化课程改革、课堂变革、作业改进为抓手,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职责,进一步提高初一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和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进行集体备课,命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备课组工作目标和任务1.运用好八年级期末抽测数据,精细分析诊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质量,精准寻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举措;2.教学中的重点和疑难点,进行集体备课、观课、议课和命题研讨等,突破教学疑点与难点;完善提优补差措施,进一步提升初一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3.以市、区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教师引领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问题意识,提高备课组的策划组织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4.做好“小数学家”的培养工作。
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大赛、爱阅读乐表达,小论文答辩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5.备课组以课堂观察、教学研讨、座谈、及时把握初一数学研训动态,进行有效的研训活动策划与实施,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予以推广。
三、工作重点措施:1.完善助学问题设计,深化学本课堂研究以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基于核心的初中数学助学问题的开发与运用》为抓手,鼓励备课组教师积极参与,立足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和拓展课等各课型研究,完善“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助学问题设计,提升数学课堂的思维品质,进一步深化学本课堂研究。
2.探索拓展性课程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研究和初中数学“爱阅读乐表达”活动为载体,指导学校探索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 加强新常规学习,促进课堂有效学习通过对市初中数学教学新常规的条例解读,案例分析,课堂观察,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以教学新常规的改进为中心,引导初中数学教师改良自已的教学行为,优化备课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与反馈、优化质量测评,促进数学课堂真正有效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姓名:李神奇校区:幸福校区年级: 新初二科目:数学上课时间:月日
教学主题公式法因式分解
教学重难点完全平方和平方差公式,以及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教学目标必须掌握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
公式法因式分解练习题
一、直接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是平方差或完全平方式时,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例1、分解因式:
(1)x2-9 (2)9x2-6x+1
二、提公因式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一般要先提公因式,然后再看是否能利用公式法.
例2、分解因式:
(1)x5y3-x3y5(2)4x3y+4x2y2+xy3
三、系数变换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不能直接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往往需要调整系数,转换为符合公式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公式法分解.
例3、分解因式:
(1)4x2-25y2 (2)4x2-12xy2+9y4
四、指数变换后用公式:通过指数的变换将多项式转换为平方差或完全平方式的形式,然后利公式法分解因式,应注意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例4、分解因式:
(1)x4-81y4 (2)16x4-72x2y2+81y4
五、重新排列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不能直接看出是否可用公式法分解时,可以将所给多项式交换位置,重新排列,然后再利用公式.
例5、分解因式:
(1)-x2+(2x-3)2 (2)(x+y)2+4-4(x+y)
六、整理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不能直接利用公式法分解时,可以先将其中的项去括号整理,然后再利用公式法分解.
例6 、分解因式: (x-y)2-4(x-y-1)
七、连续用公式:当一次利用公式分解后,还能利用公式再继续分解时,则需要用公式法再进行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例7、分解因式:(x2+4)2-16x2
专题训练一: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题型(一):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4x -
2、29y -
3、21a -
4、224x y -
5、2125b -
6、222x y z -
7、
2240.019m b - 8、2219a x -
9、2236m n - 10、2249x y - 11、220.8116a b - 12、222549p q -
13、2422a x b y - 14、41x - 15、4416a b - 16、
44411681
a b m -
题型(二):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2()()x p x q +-+
2、 22(32)()m n m n +--
3、2216()9()a b a b --+
4、229()4()x y x y --+
5、22()()a b c a b c ++-+-
6、224()a b c -+
题型(三):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53x x -
2、224ax ay -
3、322ab ab -
4、316x x -
5、2433ax ay -
6、2(25)4(52)x x x -+-
7、324x xy - 8、343322x y x - 9、4416ma mb -
10、238(1)2a a a -++ 11、416ax a -+ 12、2216()9()mx a b mx a b --+
题型(四):利用因式分解解答下列各题
1、证明: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
2、计算
⑴22758258- ⑵22429171- ⑶223.59 2.54⨯-⨯
⑷22222
11111(1)(1)(1)(1)(1)234910---⋅⋅⋅--
专题训练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题型(一):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21x x ++
2、2441a a ++
3、 2
169y y -+ 4、2
14m m ++
5、 221x x -+
6、2816a a -+
7、2144t t -+
8、21449m m -+
9、222121b b -+ 10、214
y y ++ 11、2258064m m -+ 12、243681a a ++
13、22
42025p pq q -+ 14、2
24x xy y ++ 15、2244x y xy +-
题型(二):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6()9x y x y ++++
2、222()()a a b c b c -+++
3、2412()9()x y x y --+-
4、22()4()4m n m m n m ++++
5、)1(42-+-+y x y x )(
6、22(1)4(1)4a a a a ++++
题型(三):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22xy x y --
2、22344xy x y y --
3、232a a a -+-
题型(四):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221222
x xy y ++ 2、42232510x x y x y ++ 3、2232ax a x a ++
4、222224y x y x -+)(
5、2222()(34)a ab ab b +-+
6、42()18()81x y x y +-++
7、2222(1)4(1)4a a a a +-++ 8、42242()()a a b c b c -+++
9、4224816x x y y -+ 10、2222()8()16()a b a b a b +--+-
题型(五):利用因式分解解答下列各题
1、已知: 2211128,22x y x xy y ==++,求代数式
的值。
2、3322322
a b ab +==
已知,,求代数式a b+ab -2a b 的值。
3、已知:2220a b c ABC a b c ab bc ac ++---=、、为△的三边,且,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教师点评:
课堂作业完成情况评价:。